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_制度化_规范化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提出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新要求,内涵深刻,意义重大。其中,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切实推进党内民主等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其内涵尤为深刻,意义尤为重大,贯穿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精神实质。本文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视野出发,以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主线,针对党的建设科学化、学习型政党建设、党内民主建设这三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党建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

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推进党建理论创新,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命题,体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维度、新取向、新坐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时代坐标。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贯穿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要贯穿在政治发展和党的建设领域,确立科学的民主观和科学的党建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的党建观,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要深刻洞察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从革命型政党转变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胡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切实推进党

内民主等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本文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视野出发,以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主线,分别论证了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党建观、以学习型党组织引领党建的改革创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意义、内涵和途径,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理论导向和学理支撑。

[关键词]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科学党建观;学习型政党;党内民主[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9)11-0035-06

为执政型政党、从全能型政党转变为有限型政党、从整合型政党转变为代表型政党的内涵和意义,使党的建设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

我们的一些党建工作,虽然也下了不少功夫,有了一些进展,但之所以成效还不够显著,甚至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以科学的党建观为指导,没有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这是目前我们的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例如,有的“党建”违背党的执政规律;有的“党建”违背社会发展潮流和趋势;还有的缺乏问题意识,理论与实践带有盲目性;有的缺乏创新意识,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有的缺乏系统思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的缺乏独立思考,一哄而起,一哄而上。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党建观,以科学党建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党建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主要就体现在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是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党建实践,这是构建科学党建观的核心问题。为此,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构建科学的党建观,前提是要有科学的政党学说、科学的党建理论、科学的执政思想,要义是顺应历史潮流、尊重政治规律、把握政党逻辑、创新执政理念,走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执政党建设之路。而理论的科学性,实质是在于对发展规律和逻辑的把握。构建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重在深刻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分析和界定党与国家、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科学分析和界定执政党的政治和社会功能,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掌握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辩证法。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关键是要有科学的制度来保障党的建设,这是落实科学党建观的基础工程。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时曾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 (p.333)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改革思路,都涉及到了党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质性内容,闪烁着科学民主观和科学党建观的光芒,必将对今后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诀窍是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推进党的建设,这是运用科学党建观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要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略与十七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新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贯彻科学的党建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科学执政和科学决策;只有坚持科学执政和科学决策,才能实现党的建设的科学化。而要坚持科学执政和科学决策,就必须坚持民主执政、民主决策和依法执政、依法决策。在现代中国,政治上的进步尽管有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就是从专制向民主、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这是政治文明演进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把民主和法治贯彻到自身建设的过程当中。以往人们通常把民主政治建设看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国家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实际上,民主政治也应当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总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命题,标志着我们党具有了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党建观的自觉性,昭示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认识升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完成好这一历史使命,具有纲举目

张作用的,是要着眼于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党建观,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执政党建设规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科学发展观,政治和文化建设同样也需要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依然有一个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仅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而且还要树立科学的政治发展观、科学的民主观、科学的党建观、科学的党内民主观等。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

二、以学习型党组织

引领党建的改革创新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课题,并向全党发出号召: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对于新形势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如何通过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引领全党的改革创新,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意义极为重大。

实际上,学习型组织的要义,就在于组织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从国际视野看,“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正是为了顺应后工业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时代的新变化,是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的新尝试。当今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无论是营利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的等级控制型,另一类是非等级控制型。前者属于对上级负责的垂直型单向线性系统,旨在使人“更勤奋地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增加生产的目的。在企业管理领域,这一模式在工业经济时代前期发挥了有效作用,但到了工业经济后期,尤其是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后,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在科技迅猛发展、市场瞬息万变背景下的竞争需要。于是,企业界和经济管理学界就开始探寻一种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更有效的组织模式,即新型的非等级控制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应运而生的,最早产生于企业管理领域。

学习型组织的早期思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佛瑞斯特教授,他在1965年就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具体构想出未来企业组织的理想形态——

—层次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结构开放化,成员间逐渐由从属关系转为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佛瑞斯特的学生、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彼得·圣吉用了近十年的时间,通过对数千家企业的个案研究,于1990年推出了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供了一套使传统企业转变成学习型企业的方法,使企业通过学习来提升“群体智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避免企业的“短命”和“夭折”,成为不断创造未来的成功的企业组织。这一“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方法的完整提出,标志着管理学面向新世纪的一个重要范式转变。

我国创造性地把“学习型组织”从企业管理领域扩展到城市管理、社会管理、政府管理和执政党建设诸领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政党等概念,这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实践精神。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许多人以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读书看报、办班授课、学习现代理论和科学知识。尽管看书学习是重要的,但是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来说,本质要素并不在这里。在彼得·圣吉的概念中,学习型组织的要义在于,面临剧烈变革的外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自我不断进行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按照裴德勒等学者所总结概括的、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定义,学习型组织是“促进组织所有成员进行学习并有意识地自我转变和适应环境的组织”。可见,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在于其开放性、适应性、变革性、创新性。

因此,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不仅要重视个

人学习,而且更关注组织学习;不仅要重视向书本学习,而且更强调向实践学习;不仅要重视向朋友学习,还要注重向对手甚至敌人学习;不仅要重视学习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提升组织的适应力、创造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在英文中,“学习型组织”是Learning Organization,而不是Studying Organization。从语义上说,把握learning和studying的差别,是理解学习型组织的诀窍之一。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在谈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时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

—这体现了我们党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

要进一步把握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不妨看一看彼得·圣吉所提出的著名的“五项修炼”。笔者根据其“五项修炼”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排列如下:一是“个人的知识技能掌握”(英文是personal mastery,目前国内通常译为“自我超越”,似不准确),个人通过日常学习不断自我更新;二是“团队学习”,通过公开讨论、相互沟通和理解,让个人的学习变为集体的智慧;三是“建立共同愿景”,透过团队学习让组织成员创造公共认同,同心同德去奋斗;四是“改变心智模式”,在不断学习中不断突破旧思维的束缚,用中国流行的话说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换脑筋”;五是“系统思考”,让整个组织具有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修炼。显然,一个组织如果能够顺利转为学习型组织,不仅能拥有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激发组织的生命活力。

上述“五项修炼”都是针对企业而言的,一个企业能够做到这五点实属不易。然而,对于一个执政党而言,要创建学习型组织,无疑比企业更加艰难,其意义当然也更为重大。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目标,体现了知难而上、锐意进取的可贵品质,也凸显了我们党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说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开放学习、创新学习,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建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正是学习型组织的宗旨和要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和关键所在。

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切实推进执政党的民主建设。从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来看,民主政治正是政治发展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集中体现和最高成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重申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等重要观点,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这些观点和思想,是近年来党的重要文献中对“党内民主”表述得最完整、最实质、最具有高度的一次,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两个“生命”,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涵和精神实质,而“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思想,则揭示了这两个“生命”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理论上说,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内容,但两者的发展应当有一个逻辑顺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高形态和根本目标,是实现高度的人民民主或社会民主。同时,

人民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实现,需要党内民主的支撑和配合。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赖以发展的前提,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关键。这是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民主形不成,人民民主也就无从谈起。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在我们党内和国家内,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我们国家也要造成这样一种局面。但是,如果党内不造成,国家也造不成。我们党一定要造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3](pp.306-307)党内民主的不断推进,必将带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

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加强执政党的民主建设,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必须把民主政治贯彻到自身的建设和执政过程当中。以往人们通常把民主政治建设看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国家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实际上,民主政治也应当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的一大亮点,就在于进一步阐明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内在联系,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就把执政党的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了。

从更为宽广的视野看,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战略是区别于西方多党民主模式的一种构想。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超越西方式民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通过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来逐步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形成一种非政党竞争的民主体制。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一些人也总是把民主制与多党制划等号,实际上,民主不取决于什么政党制度,而是取决于人民能否选择自己的政府,从而把合法性建立在人民的选择之上。政党的轮流执政只是这种制度安排的一种形式,而不是民主的精神实质。古希腊没有政党政治,但有民主实践;甚至在西方近代,不少主张民主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反对多党政治。民主的内容是确定的,但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完全可以尝试一种非西方式党际竞争的民主模式,以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来实现政治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申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进行了战略部署,意义极为重大,必将对今后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党内民主的模式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构想,而且已经深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其中以党内差额选举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中央委员会的预选实行了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5%的差额选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内民主的一大突破。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中央委员的差额选举比例又进一步扩大到8.3%,候补中央委员的差额比例扩大到9.6%,党内民主改革在高层得到实质性推进。而在四川平昌等地,进行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的改革,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党内民主的发展促进了集体领导的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不少党委开始对重大决策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可见,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不仅成为我国民主化的大战略,而且构成了民主化的新实践。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等。这些改革思路都涉及了党内民主的实质性内容,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性、现实性和针对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推进。

总之,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是进入新世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时提出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的执政党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思路、大战略,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上接第29页)

[2]Nicholas Lardy,Runaway Subsidies,China Business Review,

No.6November/December19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

—世界反贫困大纲[M].顾朝阳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5]J.Atkinson,Flexibility:Planning for an Uncertain Future,

Manpower Policy and Practice,1,Summer,1985.

[6]Benhabib,J.& A.Rustichini,Social Conflict and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6,(1)

[7]丁俊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惠及全体人民[J].高校理论战线,2006,(8).

[8]高国顺,陈国秀.收入差距、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J].湖北

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5).[9]高志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危害[J].农

村·农业·农民,2006,(6).

[10]孙伊然.权力运作、法制与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2006,

(5).

[11][坦桑尼亚]鲁盖特·母萨南.经济发展中的人的因素[N].经

济日报,2003-11-5.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J].中国社会科

学,2002,(5).

[14][美]J.A.奥尔贝奇.收入、地位与健康[M].叶耀先译.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5]郭翔.犯罪与治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权衡主编.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6.

[17][美]文森特·帕里罗等.当代社会问题[M].周兵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

国辩证统一起来的有效途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生动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辨明和处理党的建设和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十七届四中全会不仅把党的建设与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有机统一起来,而且把党内民主和党的团结有机统一起来,提出了“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的重要论断。在谈到发展党内民主的问题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民主与集中、党内民主与党的团结的关系。目前一些同志之所以在发展党内民主的问题上顾虑重重,大多是担心发展党内民主会削弱党的集中统一,造成党的软弱涣散,甚至破坏党的团结。虽然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理论上并站不住脚,其症结就在于没有划清民主政治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把民主看作是不要权威。实际上,民主并不是无政府主义,而是一种统治秩序和制度安排,它本身就包含了权威和集中,而且民主最能够维护权威的合法性,从而形成广泛的团结和统一。从现实世界看,真正的民主体制都是稳固和强大的,能够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而非民主体制通常都是脆弱的,一个接一个地土崩瓦解。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也表明,我们过去在党内存在的“家长制”和“一言堂”现象,曾经对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相反,凡是我们党内民主发扬得比较好的时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最为兴旺发达的时候。这充分说明,发扬党内民主对于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此必须予以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责任编辑:美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Thoughts and Ideas of Mao Zedong Regarding Socialist Construction:Mao Zedong had led new China for28years,and his goal had been to build China into a powerful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which is a tough task.Since he could not find an answer in books or just copy from the foreign experience,the only thing that could be done was to explore the way forward in practice by Chinese people.In the course of explorations of the country,Mao had put forward many important ideas based on the China’s reality.For instance,Mao had pre-sented his great idea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 struggl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productivity,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self-reliance and foreign exchange,production and living,unity of will and lively etc..All of these great idea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New China,and have still of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nowadays.The arduous and useful exploration that the party's first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with Mao Zedong at the core had made in building socialism has provided the very rich experience and a lesson for the successors,no matter it is successful or frustrated,furthermore,it has pre-par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ANG Xian-zhi)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Led by Deng Xiaoping&Rural Problems in China:The reason why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Led by Deng Xiaoping began from the rural areas is the necessity to respond to the peasants’most pressing demand for reform,to im-prove the rural situations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s agriculture is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 and peasants ar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to help the peasants to embark on the road of market economy as the reform in rural areas is easier than in urban areas;and to lead necessary refor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just as what the policy says“First policy,second science”.The policy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is the continuation and evolution of Deng Xiaoping’s important strategic thinking—putting emphasis on“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Farmer"issues while lead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and is also a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c measure for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then basically achieving modernization.(CAO Ying-wang)

Citizen Trend of Peasants’Pers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As one way of character recognition of the process,direc-tion and nature of China’s rural urbanization,the citizen trend of peasants’personality is gradually formed in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with rights,participation,mutual trust and cooperation being the basic elements.The logical bases for the trend are peasants’subjectivity,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untryside self-government force.It will be impossible to construct a rural urban-society with integrity if the nurture the citizen trend been lost or ignored,if so,we will finally lose or departure from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 the value target of rural urbanization.(LI Lan-fen)

An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Relevance Between Investment of Rural Human Capital and Harmonious Society:The influence of rur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on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s realized in such specific areas as income gap,economic efficiency and so-cial equity.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this paper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r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income gap,that is,when the former is bigger,the latter will be smaller,vice versa.Thus,such positive measures as re-form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rural areas and carrying out effective support for rural education programs should be taken by the government,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development.(ZHAO Guo-you)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System in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in China: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global ecological move-ment,the sustainability movement,and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Zones and the Nationa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world-facing dilemmas and challenges on the problem of 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ecology nowadays,and focuses on the design and plot of basic system,leadership mechanism,policy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and policy sys-tem for the building of eco-economic zones.(LI Zheng-tu)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ation,Systema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arty Building with the Spiri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The Fourth Sess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has put forward new strategic thinking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 building,building a Marxist learning political party,effectively promoting inner-party democracy includ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the new great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with the spiri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cientification,Systema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arty building,and demonstrated respectively the mean-ing,connotation and mea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party view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the Party's re-form and innovation led by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and the people's democracy led by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Party build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HU Wei)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Amplifying Party Construction Effect in Communities:With the downscaling movement of city management gravity center,more and more regional work,social work,mass work and public work begin to be un-dertaken by communities.Thus,the important subject for basic party building is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mak-ing four principles‘serving masses,rallying public support,perfecting management and maintaining stability’throughout all Party activi-ties in neighborhoods and communities,mak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lay the role as the core of leadership in building the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community”to amplify Party construction effect in communities.Following the guida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Fourth Sess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party constructions in communities of C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