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进入二十世纪,城市化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变迁态势。“20世纪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最大的变化是全球大量的人口出生和这些人口的居住状况。1950年以

来,全球人口高速增长,从25亿增加到60亿,60%的增长人口都来到了城市地区,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50年中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了6倍。”①如果说20世纪前半叶是

发达国家主导城市化的时代的话,那么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晚期则是发展中国家主导城市

化的时代;如果说20世纪是发达国家完成城市化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实现

城市化的世纪。“世界正处于高速的…最大城市化?中,欧洲和北美、南美洲已经基本完成

城市化。因此今后大部分人口增长都将被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吸收,到2030年新增人口将增

加一倍。”②那么,在世界城市化坐标中,中国的城市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面临什么样的

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全面的、综合的变迁过程,自然引起

包括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态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等多

种学科的关

注和研究,由此也出现了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和界定,乃至迄今为止还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

没有获得最大多数人认可的界定。在人口学看来,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因此城市人口在一个社会中的比重代表城市化水平。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进入工

业化时代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生产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活动比重逐步提

升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学看来,农村人口之所以向城市迁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

非农活动比重加大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地理学把城市化看作是人类居住形式在空间上的

变化过程,认为在城市化时代,城市成了人类各种活动的中枢,人类的居住形式从农村居住

点向城市居住点转变。人类学趋向于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从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向以城市生

活方式为主的转变过程。社会学则把城市化看作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以乡村

为主向以城市为主的变化过程。以上看法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去理解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化的

复杂多样性。从这些不同看法中,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一些共性或相似性:首先,所有学科都

看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其次,这种转移与工业化等非农化发展直接

有关,人们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是因为非农活动向城市集中带来的;最后,人口从乡村向城

市转移,会带来一系列社会、文化、政治、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

学科都是依照自己的理论对城市化的这些不同层面进行研究。

与其他学科相比,社会学更偏重于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角度去看待城市

化过程,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不只是一种人口空间布局的变化,

更是一种社会关系、阶层结构、组织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学

之所以重视城市化的研究,是因为一个社会通过城市化发展,就会改变原来的社会结构形态,

实现了从农业社会、乡村社会、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转型。在社会

学看来,城市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形态的实质性变化,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

值。从这样的社会学视角来看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中国城市化在世界城市化中的位置,就会认

识到,当前中国城市化实践正是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的表现之一。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

①联合国人居署编著,《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于静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第5页。

②同上,第3页。

家,中国的城市化实践如何,不仅对中国现代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会严重地影响到整

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①联合国人居署编著,《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于静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

②王春光、孙晖,《中国城市化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45页。

③国家统计局对人口统计口径作了这样的说明:“1982年以前的数据以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

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所调整;1990—2000年数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1—2004

年和2006年数据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2005年数据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https://www.360docs.net/doc/977882378.html,/tjsj/ndsj/2007/indexch.htm。由此看来,不同年份和时段的人口统计口径不完全相同。

④陈映芳,《“城市化”质疑》,https://www.360docs.net/doc/977882378.html,/organization/yanjiujigou/e&s/introduction/c enter_

development/index.htm,2008。

⑤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新肯定了城市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学术界对

城市化特别是中国城市化战略、城市化布局、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体系、城市规划等问题,

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比较而言,城市化实践远比学者

所想象的更

复杂和多样,还需要更多的学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具体的城市化实践进行有深度的调查和

研究,才能突破目前重宏观轻微观、重经济轻社会、重政策轻实证的研究格局,才能在理论

上有更多的创新,才能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本文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对中

国城市化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回顾、分析和讨论。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国内外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最普遍的指标就是城市人口比重,统称为城市

化率。这实际上是一个纯人口学指标,这一指标并不是说对衡量城市化水平没有意义,但是

至少并不能全面地体现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城市化水平高,像在拉

美一些国家虽然城市人口比重高达80%以上,但是,却面临着严重的城市问题,比如贫民

窟以及相关的贫困、犯罪、环境恶劣等问题。①当然,城市人口比重低,确实也不能表明

城市化水平高,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是很低的,城市人口高是发达国

家的普遍现象或特征。从这一点上看,城市人口比重又对城市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

因此通常用城市人口比重来划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10%以下,

属于城市化史前阶段;10%到20%为城市化起步阶段;20%到50%为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50%到60%为城市化基本实现阶段;60%到80%为城市高度发达阶段;80%以上为城市化自

我完善阶段和城乡完全一体化阶段。②

当然,不能简单地用以上的指标机械地去评价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城市化,特别是中国的

城市化进程和水平。

首先,中国对城市人口的界定与许多国家很不一致,因为中国有着独特的城乡二元户籍

制度,用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来区分城乡人口,这一做法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改变,因此也就

影响到人们对当前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化的看法,甚至引起了相当的混乱。至少目前有

不同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城市户籍人口;城市常住人口;城镇人口等等。③现在,国家

统计局已经采用城市常住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率指标,而城市常住人口指在城市

居住生活半

年以上的各类人口。但是,是否所有城市常住人口都具有城市化特征?仅仅用人口指标是否

准确反映城市化?有人已经对此提出质疑:“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有关…城市化?的概念注释、

观念主张甚至政策导向,却多朝着人口、经济方面明显倾斜。…城市化?被简单地解释为人

口学的过程,被等同于产业化,或者被解释为城市的扩展和再开发。人、社会以及生活、意

识等方面的内容被忽略了。”④许多农村流动人口虽然在城市生活多年,但是并没有真正成

为城市居民,处于“半城市化”状态,⑤如果将他们视为城市人口,是否会高估中国城市化水

平?

①闻哲,《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https://www.360docs.net/doc/977882378.html,/newscenter/2007-09/27/content_67985 82.htm。

其次,城市人口比重间隔距离不等,怎么可以作为城市化阶段的划分标准?为什么城市

化加速发展阶段跨度达30个百分点,而其他的阶段跨度或为20个百分点或10个

百分点?

最后,对每个城市化阶段的质的规定并不是很明确和具体。

但是,不管怎样,到目前为止,以上的划分还是被人们广泛认可和引用。如果先不谈上

文指出过的种种问题,二是简单地分析一下中国城市化进程,就会看到,中国城市化已经经

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前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史前阶段,到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刚达到

10.64%,近90%的中国人口生活居住在农村;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处于城市化起飞

阶段,到1979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仅达到19.96%,还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从1980

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走出这一阶段,步入更高的

阶段(见图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全国城市总数达661个,城镇人口即居住在城

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5.7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3.9%,低于2000年世界城市化平均

水平(47%),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低。与此同时,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另一个现象是存在明

显的区域差别和不平衡: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4.3%和

75.7%。①由此

看来,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基本实现阶段,而西部地区则刚刚步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相当于中国1999年的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相差9年的时间;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区已

经到了城市化高度发达阶段。

图1 1978年到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051015202530354045501978198019851990199119921993199419 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年份

百分比(%)

年份城

镇人口比

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确实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改革之前,特别是从1957年到

1978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0.49个百分点,即从1959年的18.41%

下降到1978年的17.92%。从1979年开始中国城市人口比重才逐渐提高。从1978年到2006

年,中国城市化率年均以0.9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远超过日本上世纪20年代

的速度(年均0.6个百分点),接近苏联1926年到1937年的城市化速度(年均0.95个百分

点)。就1980年以来的二十多年时间来看,中国城市化还有逐渐提速的发展趋势:从1980

年到1990年的十年时间内,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净增7.02个百分点,年均0.7个百分点,而

从1990年到2000年,净增了9.81个百分点,年均0.98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06年净

增7.68个百分点,超过了80年代的10年增长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只是体现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的一个方面。在过去的三十年,

特别是最近十年中,中国城市发展扩张之快,前所未见。1990年末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12856

平方公里,2000年末达到22439公里,十年中扩大了9583公里,是1990年面积的1.75倍,

①王旭,《“逆城市化”论质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网站的学术期刊《史学理论研究》,2002

年第2期,

https://www.360docs.net/doc/977882378.html,/org_web/periodical/shixuelilunyj/sxllyj_ ml200202.htm。

2006年末扩大到33660平方公里,比1990年扩大了20804平方公里,是1990年的2.6倍,

翻了一番多,比2000年扩大了11221平方公里,相当于1990年全国建成区的面积,是2000

年的1.5倍。与此同时,城市实有道路长度大幅增长,从1990年的9.5万公里,到2000年

的16万公里,再到2006年的24万公里,在短短的16年时间中城市道路净增1.5倍,翻了

一番多,从2000年到2006年的短短6年时间内净增了8万公里,接近1990年全国城市道

路总数。当然,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是以大量投入为前提的,1995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

资规模为56212.4亿元,2000年达到了91641.7亿元,快接近翻番,2006年扩大到299682.1

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2.27倍,比1995年增加了4.3倍,翻了两番多。城市其他方面的变

化也确实日新月异,体现了城市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有了质的飞跃。

在中国,不仅单个城市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城市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经济和文

化联系和交流,已经出现了已初具形态的十大城市群:以上海为龙头,涵盖南京和杭州等几

十个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厦门和福州为

主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辽宁中南部城市群;以青岛和

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城市群;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中心的中南

城市群;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川渝城市群;以西安为龙头的西北城市群。有学者认为,西

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最高体现形态不是所谓的“逆城市化”,而是大都市区化。“郊区化和大

都市区化并非始于70年代,而是20世纪初城市人口到总人口一半以上时就开始出现的一个

规律性现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类社会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具有必然意义的

理性选择,与仅限于70年代的…逆城市化?有本质区别。”①

显然,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后期,并在孕育着更高阶段的城市

化发展,特别是城市群的出现,以及沿海城市化先行发展,突出地昭示了这一点。当然,要

从更开放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城市化,也不应局限于城市自身或某些城市范围去讨论中国城市

化。从宏观上简单地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后,更有必要从更具体、更微观的层面并多角度

地去透视中国城市化实践。

二、中国城市化主体和城市化模式

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当前对城市化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宏观的战略层面,而在宏观

的城市化进程下面涌动着非常复杂、多样和具体的城市化实践活动,透过对这些活动的多角

度、多层面的调查研究,会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城市化的理解和把握。社会学对中国城市化的

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城市化对中国社会关系的影响。在社会学看来,各种社会关系在城市化

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重组。在谈论社会关系的时候,必然会涉及作为关系载体的

社会行动者。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各种角色的社会行动者,自然也会引起社会学研究者的关

注和重视。我们将这样的行动者称为城市化主体。

在城市化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行动者担当着城市化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两个

层面,一是个体层面的行动主体,主要是作为城市化行动者的个人,包括进城的农村流动人

口、市民等;二是组织层面的行动主体,包括企业、社区组织、政府、民间组织、城市等等。

不同层面的行动主体在城市化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行动、处境以及发生不同的互动关系,

这反过来影响乃至型塑着中国城市化模式、特性以及社会关系结构。从中国城市化实践来看,

个体层面的行动主体由于在行动表现上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城市化者,

另一类是被动城市化者。而组织层面上的行动主体由于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力不同,也可划

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导性城市化主体,另一类是从属性城市化主体。这不同层面的行动主体

在实践中相互影响和作用,造就了中国城市化模式的一些独特性。

①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所谓主导性城市化者,是指那些自愿、主动地去拥抱和加入城市化的人们。在过去30

年中最大的主动城市化者群体就是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进

城,接受城

市化,是出于他们的自愿,是他们主动做出的选择,而不是出于他人或某种组织的强制,因

而不是被动的。当然,如果按推拉理论来看,确实有强大的力量将他们推向城市,比如因农

村劳动力过剩而出现就业不足、农村收入低而城市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好等等;

但是,从决策上看,他们仍然是自己主动做出进城抉择,因此,我们将他们称为主动城市化

者,而不是被动城市化者。与之相对应的是被动城市化者,他们在进入城市化的决策上可以

说没有主动权的,不管他们愿意与否,城市化浪潮都会将他们裹进来,毫无商量余地。当然,

这些人并非都不愿意城市化,只是他们的城市化是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都发生的。最典型

的人群就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民,他们因城市向外快速扩张而被卷入城市化过程,他们自己对

此基本上没有选择余地。这两类城市化主体在实践中从个体层面使中国城市化表现出两种模

式,即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

个体层面的这两类行动主体在不同的城市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行为、处境和问题。主动

城市化者对城市化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在他们看来,城市化不仅是他们改善社会

经济地位的

机会,而且也是一种生活追求,他们大多数人渴望城市化,更加积极地接受城市化。但是,

问题在于,他们的积极行动是受到限制的,因为他们要实现城市化既离不开其他城市化主体

的接纳,也受到他们是否具备让其他城市化主体接纳他们的能力的影响。他们虽然在城市化

上有着一定的主动抉择的行动能力,对城市化有着一定的建构性影响,但是他们毕竟还属于

个体层面的行动,不可能不受制于组织层面的城市化主体的影响,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城市

化主体的制约。由于城市社会对进入城市设定的制度门槛以及主动城市化者的能力差异,他

们在城市化中的表现也很不相同,城市化水平很不一致。因此,在作为最大的主动城市化人

群的农村流动人口中,只有少数人在过去几十年里获得了彻底的城市化,而绝大多数人还处

于“半城市化”状态,①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维持的城乡二元

社会体制。他们虽然已经进入了城市,但却没有在制度、社会地位乃至某些生活和文化层面

实现城市化。因此,仅仅强调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转移过程,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体

现城市化的实质,或者至少是一种不全面的城市化。中国政府在统计中已经把在城市工作生

活半年以上的农村流动人口归类为城市化人口,但是他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地位显示他们没

有彻底城市化。他们的数量至少达到1.2亿人,如果扣除这部分人口,那么中国现在的城市

化率可能就不是43.9%,而是33%。然而,他们确实已经进入城市,显然也是中国城市化过

程中存在的事实,这就是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通过教育等机制实现城市化的那些人也属于主动城市化者。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人

口只能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城市化:考学、参军和城市少量的招工。由于当时国家给的考学、

参军和招工指标非常少,因此,只有非常少的农村人口有幸获得城市化机会。在这种状况下,

获得进城机会的农村人口仍然不是主动城市化者,而属于被动城市化者。1977年,中国恢

复高考制度,国家扩大高考录取名额,特别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扩大高校招生人数,

使得农村青年学子有了更多的上大学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多的城市化机

会。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行动做出选择:要么好好努力,争取考上大学,要么在

完成义务教育后就寻找就业机会。当然,大多数农村青年还是希望通过升学考取大学赖获得

城市化门票,因为相比外出进城务工经商的方式,考学是一种更稳定、更体面、更有可能融

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化渠道。2004年,全国高校(本专科生)招收447.34万学生,其中农村

青年考入大学的达230万人,占51.41%。虽然并非全部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都会留在城市,

但其中的多数人是会成为城市居民的。他们的城市化路径是:大学毕业,在城市找到一个稳

定的职业,然后成家立业,由于现行制度对他们的城市化没有什么障碍,而他们又有较强的

①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②蓝玉蕴,《都市里的村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③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④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⑤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页。

⑥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5页。

学习能力,因此他们比农村流动人口更容易彻底城市化。不过,现在由于大学生数量大增,

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因此,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面临不少困难,

从农村进城的大学毕业生尤其如此。于是,中国就出现了大学生“民工化”问题,即他们在

城市跟民工一样从事着不稳定、低收入、无户口的工作。

当然,正如上面指出过的,主动城市化者的“主动”是相对的,只是就他们选择进城这一

点而言,或者说他们如果不选择进城,还可以在农村居住生活,至于他们是否能真正彻底城

市化,这却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也不是他们能够“主动”实现的。从这一点看,他们也有

许多被动的问题。

至于被动的城市化者,他们之所以被动,是因为他们于农村流动人口不同,没有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大阵营的对垒转变为多元格局,在人们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们也在思考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它的走向和未来。有两个情况越来越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原苏联、东欧国家解体或转制后,私有化过程并没有带来原先预想的效果,反而长期受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同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并坚持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中国,出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二者形成了反差和对照;另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西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体制发生危机,社会保障的负担过重使经济增长过缓,失业率长期高达10%且居高不下,而政府降低福利支出的努力又往往引发大规模社会抗议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近年来却出乎意料地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开始出现超越经济衰退期的“反周期繁荣”,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结构也发生一些深刻变化,美国已有学者在谈论什么“新资本主义”、“后工业资本主义(Nelson,1995)”、“没有可拥有资本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 without ownable capital)”、“没有阶级冲突的不平等”等等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会对美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影

响? 一、美国的就业、职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些阶段性的变化,起初是农业产值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和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动力的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随后是工业产值中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上升,最后是服务业产值所占的高比重成为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标志,最新的发展趋势显示,信息产业的比重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新的衡量标志。 伴随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的就业结构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3-1995年,在美国全部就业人员的分布中,农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从4%下降到3%,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33%下降到24%,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3%上升到73%。 从1963年到1996年,美国的总人口从亿人增加到2亿人,劳动力总人数从7000多万增加到亿,就业人员从6700多万增加到亿,但农业就业人员从469万下降到344万,劳动人口的失业率随经济状况而波动,但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6%左右波动,1996年为5 .4%。根据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的分类,非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分成物品生产业。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龚维斌 2012-8-12 14:52:55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0年5期第16~21页【内容提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构,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一个后果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风险 [中图分类号]D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0)05-0016-06 一、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一)人口结构转变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本世纪伊始,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

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即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4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大城市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一般中小城镇。例如,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而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23%至25%。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至600万的峰值,且上海人口日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而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 2.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40.69%下降到2007年的17.88%,足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而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则由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55.75%上升到了2007年的72.78%。从理论上说,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正处于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2010年第3期 (总第120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 a l Sciences N o 3,2010G enera.l N o .120 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刘仲翔 (人民出版社,北京100706)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 化改革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对这种巨变作出了及时的理论回应,对于人们理解 和掌握这种社会结构变迁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转型;身份制;单位制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3-0137-05 收稿日期:2010-03-17 作者简介:刘仲翔(1973-),男,湖南怀化人,编辑,社会学博士,从事社会学理论和医学社会学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各项体制改革进入了加速时期,尤其是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加速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化改革以及国家 市场 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对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出足够的理论自觉,对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作出了独特的理论回应。 一、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明显加快。社会转型对身份制造成了很大冲击,身份制得到了合理化的改革。 由于经济建设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色彩开始淡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为错划的右派平反以及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受害者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无疑纠正了经济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倾向。与此相连,政审制度虽然还存在,但范围缩小了,且更加注重人们的现实表现,而不是其阶级身份和家庭出生。这意味着阶级身份系列已丧失了它赖以维系的条件。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评价一个人不再将其家庭出生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着眼于他的能力和成就。因此,原有的阶级身份系列在城乡社会日益弱化,并趋于消灭。 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有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导致了国家对生活资源的松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又相继出现了可以自由流动的资源。这又导致了与生活资源的分配密切相连的户籍制度与票证制度的日益松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市中计划外经济的发展,则使大批农民有了进城改变自己身份的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乡镇,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维系城乡居民身份的前提条件日益减弱,导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逐渐模糊和松动。 城市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大量体制外的新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也意味着多种新的职业身份,而这些身份是原有的干部与工人两大身份系列都无法涵盖的。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在利益驱使下流向体制外这些新的就业岗位,模糊了原有的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并发展出一种用 体制外的职业身份系列来包容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身份系列的趋势[1]。随着体制外力量的增强,所有 制身份也日益弱化,社会上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被概

专题九 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得变迁—高考题集锦

专题九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变迁(近10年高考题)1.(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2.(2019·海南高考·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 表)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6.(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7.(2016·海南·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8.(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9.(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10.(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社会互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互动就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2.0分) 正确 错误 2、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理论框架,位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是弱势边缘群体。()(2.0分) 正确 错误 3、04、05年时,国际组织的有关报道指出,我国的自杀率达到了万分之二点三,居全球第一位。()(2.0分) 正确 错误 4、我国的城市化被称为“瘸腿的城市化”、“半拉子城市化”。()(2.0分) 正确 错误 5、众多的农民工生活在城市之中,但很难获得城市户口。()(2.0分) 正确 错误

6、解放以后,中国用户口这种最基本的制度性安排,把中国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类型。()(2.0分) 正确 错误 7、我国社会处在剧烈的转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由过去的绝对贫困发展到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愈加丰富。()(2.0分) 正确 错误 8、社会学的理念:治社会病,解决社会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9、我国地方政府收入的极少部分来自出售土地换取的土地转让费。()(2.0分) 正确 错误 10、要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解决好工人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2.0分) 双轨制 “农转非” 人口迁移 下乡运动 2、农民问题的实质是()(2.0分) “三农问题” 社会变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经济问题 土地问题 3、社会学的维度不包括下列的()(2.0分) 声望 财富 权力 阶级 4、社会互动的根本目的是()(2.0分)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阶 段性成果展示 指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离我们最近的身边事就能过看出这三十年来祖国的腾飞与富强。或许出生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对这一切的变化感受的并不深刻,可我们的父母却是在这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三十年的变化感受颇深,那么,三十年来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最终方案: 分组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采访调查,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调查采访——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 准备工作一: 把小组分为3个小队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⑴张云云、潘娅: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⑵周玥玥、夏子雯、成鹏、王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方面的变化 ⑶祁东格、王荣昇、周楠、朱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面的变化 准备工作二: 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准备展示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光景,在这三十年中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建湖周边的乡村及城市的社会调查中就可以得到不少的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龚维斌: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龚维斌: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摘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构,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一个后果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风险[作者简介]龚维斌,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北京100089 一、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 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一)人口结构转变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本世纪伊始,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

即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4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大城市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一般中小城镇。例如,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 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而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23%至25%.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至600万的峰值,且上海人口日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而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 2.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40.69%下降到2007年的17.88%,足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而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 院系:日本语学院 年级: 2009级 班级: 11班 班内序号: 05 姓名:张帅 2010年2月1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张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世界感叹。期间,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国人的共同努力,战略方针的高效有力,等等,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打下基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当然,在教育、科技、航天等领域,中国的进步,有目共睹! 下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的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约合14 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地区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也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第一,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3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从一个“三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三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不仅于此,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总人口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4%,2007年这个指标已经达到6.2%。在北京城市中,100人里就有30多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所以说,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我国二三产业的GDP超过70%,但在总就业劳动力中,二三产业的就业还没有30%,农村劳动力占70.5%。2007年,我国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是76990万,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40.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26.8%,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32.4%。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59.2%,超过了50%的水平。我们原来是个主要生产农产品的农业国家,现在,我们的多数劳力已经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到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二三产业。 第三,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只17.9%。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世纪之交后,城镇化发展很快,2007年的城镇化率是44.94%,但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社会应该有的50%指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的城镇1978年是17245万人,2007年为59379万人,29年增加了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1453万,其中大多数是农村转出来的。这是一项大的历史工程,是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一项大的成就。第四,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前,我们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也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显然不能再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来概括了,更不能据此来制定政策。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属于社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适应、不协调,滞后了,这是产生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原因。如“三农”问题,本质是结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讲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讲到点子上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很多学者在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上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我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着重梳理了近年来各个学者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针对性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奇迹”不仅使中国的GDP?名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切实的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然而在经济的高增长下,基尼系数居高不下,自1995年,我国基尼 系数便已达到0.45 ,超过了0.4世界警戒线,其后,基尼系数更是不断攀升,甚至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中称,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73 ,收入分配两极化在我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的定位 国外学者对于收入分配的定位存在不同的认知,对于如何实现分配公平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结果平等和过程平等,其中过程平等包括机会均等和规则公平,丁伯根的《生产、收入与福利》1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必须使每个人的福利相等”和罗尔斯的《正义论》2中的“社会经济和财富的分配应有理由有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 利益”,主要体现了对结果公平的阐释,其次是机会均等,主 要是指分配的过程是否公平,即每个人获取物质资源的起点是一致的

3,而规则公平是有哈耶克提出的,主要是指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权利。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效率是初次分配领域中的现实要求” 4,因此,初次分配更注重过程公平,而在再分配领域中更注重结果公平。 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 改革开放后,我国相继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理念,这大大解放了我国各个行业的生产力,打开了收入流动的渠道,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和财产不断积累,一部分人确实先富了起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加剧,对于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和现状,很多学者做出了解释。 (一)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 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衡,是我国收入分配体系面临的两个层次上的问题,其实质上是要素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流动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部门之间主要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制度,其分配格局的最优解是国富民强,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往往会出现国富民不强或国不富民强等单一优解等情况,收入在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影响着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讲,是国家建设需求与个人享受需求的博弈;而城乡收入分配则是城市化的发展和城乡建设上的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在发展经济学中,存在着梯度发展的动态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变化 班级:软件+土木082班学号:姓名:崔悦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军团获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1位,成为了真正的体育大国! 中国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尝试,其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划时代的尝试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最重要的一步。从历史的长远观点来看,这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改革进程的路还很艰难,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如何借鉴30年成功的经验,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改革的“变”与“不变”最值得研究。 邓小平曾多次用“变”与“不变”指明改革的本质和前途,比如,他在1980年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形势下,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再比如,他在1984年分析改革形势时说,“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此外,他还预言:这个“变”与“不变”的问题,“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者:张静 29人参与3评论 新周期的一个深刻社会背景是中国社会结构以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变了,但工作方式还跟不上社会结构的复杂变化,导致社会建设方面问题重重,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我主要想回应的是新周期政体或国体的整体性问题,为什么或如何获得公民的认同,用社会学的术语表达,就是一个整合的问题。包括社会的整合的问题。政府的控制权为什么会得到承认的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普通人对社会怎么看、怎么想,他们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是我们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而不是从高层的角度怎么看、怎么想。前几天发生的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女儿带她坐高铁去成都看病,买不到全程坐票,在没有座位的阶段,她没有离席,结果就有人上来了,年轻人就要求老太太起身,老太太女儿说老人年纪大了,又是要去看病,能不能跟他挤一下,但年轻人断然拒绝。这件事在网络上热议,从大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现在年轻人的思想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关键的是,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理,什么是道理,看法已经完全不同了。过去的看法毫无疑问是非常统一的,在上一代人看起来,尊老是道理。但这一代年轻人就会认为,我买到票了,我就有坐在这儿的权利,你为什么不去买票,买更高级的票,总之你没有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占了我的座位,这是错的;如果我同情你,是我的情,如果我不同情你,是我的理。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代际问题,而是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及其中人与人关系乃至个人与其所在组织的责任、关系的认识,都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从执政、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对于中国社会究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进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对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进行的讨论,我们主要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的改变进行归纳。 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 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3.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 4.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5.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 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以功能单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 6.通讯: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 截至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3.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5.7亿,已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娱乐生活方面: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