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高原雪域 畅享滑雪激情 青海岗什卡亚洲滑雪登山交流大会

畅游高原雪域  畅享滑雪激情  青海岗什卡亚洲滑雪登山交流大会
畅游高原雪域  畅享滑雪激情  青海岗什卡亚洲滑雪登山交流大会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1 第一次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在开学刚发书的时侯,我读了以后被文中这棵柳树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 这是一株在高原的柳树,本应长在平原上的极其平凡的柳树,却长在了青海高原上。在寸草不生,怪石嶙峋的青海高原上,作者在李家峡水电站门口发现了这株大柳树,这是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柳树,令作者很吃惊的是:这棵柳树怎么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长成这么大,这么粗壮? 作者通过想象:这棵柳树在上天给它的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中硬是用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开拓了条生存之路。作者又把自己家乡的柳树和这株高原柳了比较,“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相差何远!”发自内心地赞扬了这棵柳树的不抱怨,不畏惧,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品质。 我想,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好比是被生活残酷折磨和打击的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的,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会是完全公平的,但我们每个人的毅力应该是公平的,生活的希望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努力,用毅力和艰韧去不断地追求,生活中就会有奇迹。像霍金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面

对危险,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棵柳树就是一个精神的缩影,一个教会我们如何从困境中走向成功,学会在逆境中生存的缩影。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2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株大柳树竟然在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气候恶劣的青海高原上生存了下来!真是不可思议。这株柳树干有两合抱粗,叶子绿的苍郁、绿的深沉,树干和树枝粗实而坚硬。可以想象,这株柳冻死了又复苏,被劈断了枝干又抽出新条,它经受过无数次的摧毁,但一回又一回地起死回生。而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却非常容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甚远。 我感受到青海高原上柳树的生命力多么顽强,不怕高原风雪,不怕雷轰电击,不怕任何艰难和险阻,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和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成就了一片绿阴。我们就像灞河边的柳树,生活在幸福环境之中,遇到困难往往都会退缩,我们缺少的正是这股毅力和韧劲,做事不能坚持下来,通常是半途而废。这株神奇的柳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3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一、基础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嶙峋________ 凝滞________ 2.我能把字写漂亮。根据拼音写汉字。 nüè shā________ cuī huǐ________ yì zhì________ bào yuàn ________ 3.辨形组词。 铸________ 抑________ 涛________ 仰________ 4.我会解词。 ①亢奋:________ ②冗杂:________ ③叹为观止:________ ④戛然而止:________ 5.找出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句子: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我会选。 伫________(a .zhù b chù)立 嶙________(a. líng b .lín)峋 深邃________(a .suí b. suì) 怀恋________(a .niàn b .liàn) 7.按要求默写古诗句。 ①赞美柳树的:________题目:《________》作者:________ ②折柳送别的:________题目:《________》作者:________ ③边塞悲壮、苍凉的:________题目:《________》作者:________ 8.我会选。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 A . 晦暗(huì) 闭塞(sāi) 亢奋(kàng) 飞溅(jià) B . 恬静(tián) 羁绊(jī) 烧灼(zhuó)冗杂(lǒng) C . 颤栗(chàn) 骤雨(zhòu) 震撼(hàn) 磅礴(bàng) D . 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蓦然(mò) 9.用钢笔描红。 铸抑虐摧

西宁城概况

西宁市城市概况 一、西宁市情 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袁是全省政治尧经济尧文化尧教育尧科教尧交通和通讯中心袁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袁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遥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袁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连接处袁汉文化与藏文化的融合地袁是古野丝绸之路冶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袁素有野海藏咽喉冶之称袁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袁现已形成公路尧铁路尧航空尧城市交通等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袁特别是在融入国家野一带一路冶战略进程中袁西宁高铁通车袁国际航空口岸建成开通袁对内对外合作交流袁对外开放步伐进入新阶段遥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9.07万人袁其中城镇人口157.15万人袁乡村人口71.92万人袁城镇化率达到68.61%遥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77.1亿元袁占全省比重达到47%曰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6.6亿元袁占全省比重达到41%曰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9亿元袁增长25%曰工业实现增加值476.85亿元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37%曰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9亿元曰两项收入中袁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91元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97元遥生产总值尧投资尧工业增加值尧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袁西宁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的辐射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近年来袁市委尧市政府按照建设野更加繁荣尧更加美丽尧更加宜居冶的青藏高原中心城市袁打造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尧幸福之城的发展目标袁全面推进东部城市群发展战略袁不断优化城区总体布局袁实施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袁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规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袁加大了城乡建设投入袁城市空间明显拓展遥西宁拥有野中国夏都冶和野世界旅游名城冶的美誉袁相继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尧国家园林城市尧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尧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名片。 二、城市发展情况 城市载体功能逐步完善遥着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袁野十二五冶以来建成区面积由103平方公里增加到113平方公里遥累计拆迁1300万平方米袁全面推进火车站综合改造尧中心广场北扩尧机场高速沿线尧南川河综合治理等重点片区改造袁多巴新城启动建设袁野五城联创冶步伐加快袁野清水入城冶工程快速推进袁再生水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尧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实施遥推动基础设施野提标扩面冶袁四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25.4亿元袁年均增长43%遥新建道路90余公里袁供水尧排水管网分别达1000公里尧920公里袁西宁市主城区天然气覆盖率达到了98%袁城市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产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袁增加值年均增长10.2%遥万达尧申基尧华润等一批新的商贸企业入驻西宁遥同时袁我们还在与大润发尧百脑汇等商贸服务型企业对接遥此外袁我们也致力于提升县域商贸服务水平袁在三县主要乡镇引进华联尧苏宁尧宁食等商贸企业和连锁超市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打造电子商务尧跨境电子商务等一系列商贸业态袁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遥野十二五冶以来袁用于教育尧三农尧社会保障尧医疗卫生尧节能环保等民生支出资金累计达到636.4亿元袁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遥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27万套。 三、工业发展情况 西宁及周边地区资源丰富袁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遥目前青海省内已发现各类矿产129种袁其中资源居全国前10位的有51种袁居首位的有11种遥西宁已发现各类矿产33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青海高原一株柳-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通过理解描写青海高原上这株柳的句子,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受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初步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质疑巧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出示书后练习第三题中的两个句子,指名读句子。读了这两句话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 3、生结合两句话质疑, 教师随机板书:神奇?、望而生畏?、死亡之路?

4、出示图片。请看,这就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及其平常的柳树,可是这又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因为-----虽然 -- 但是……(老师引读) 二、探究“死亡之路”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 2、汇报你找到的相关句子 师随机概括:持久的干旱 严酷的寒冷 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 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 3、同学们,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时时刻刻让这株柳面临着死亡的考验。你们可知道青海高原的干旱有多严重吗? (请学生补充青海高原干旱的资料)出示图片 4、在长期的干旱面前,怎一个渴字了得,那青海高原又有多寒冷呢?(请学生相机补充青海高原寒冷的资料)出示图片 5、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青海高原也会出现暴风雪,2007年7月27日青海高原突降暴风雪,厚厚的积雪让成千上万的牲畜难以觅食,想

青藏高原区自然区域特征

青藏高原区自然区域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74 oE-104 oE, 25oN-40 oN (2)地形上:位于横断山区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3)邻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2、范围: (1)地形上: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次一级地形区主要包括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谷地(藏南谷地)和一系列山脉。 (2)政区上: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貌特征 (1)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为4000~5000米(4000米以上),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或7000)~8000米的山峰,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2)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跨15个纬度,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3)青藏高原的周围及内部有许多山脉 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陡然而起,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米)。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 (4)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 (5)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2、内部地区差异:三个不同自然区 (1)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全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远看成山,近看成川”的特点 (2)藏南谷地: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 (3)藏东高山峡谷区: 是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西藏地面以辽阔的高原作基础,高原面是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的共同组合体。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从平均5000米以上渐次递降至4000米左右。因高差大,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对面可对话,握手要一天”的特点。 3、主要山脉 在青藏高原之上,纵横延展着许多高耸山系,构成了高原地貌骨架。近东西向山系从南而北有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等。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往东延伸发生转折变向,形成了藏东南近于南北向排列的横断山:从东向西分别有芒康山、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在这些平行的山脉之间,分别挟持着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深切峡谷,构成世界上有名的平行岭谷地貌。此外,在东西向和南北向山脉之间,还有许多次一级的山脉存在,如阿隆冈日等。 4、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 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写作特色 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第6、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写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虽然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柳树也是其熟悉的事物,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还由于学生

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再加上课文中只是运用语言直接描述,因此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环境的恶劣是教学的难点,而在此基础上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实质的朗读感悟和解读以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重难点 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数处逆境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斗争的人生哲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文章的结构 ?本文共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写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 ?第二自然段话锋一转,写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 ?第三四五自然段,给我们展示了一株巍巍然挺立于高原之上的柳树,以其独特的形象,给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带来了一方独立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 ?第六七自然段,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坚贞力量与不屈的生命力, ?第八九自然段通过与名贯古今的灞河柳树相比较,赞扬了高原之柳没有抱怨与畏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来,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青海高原一株柳》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材简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学会“崇敬、稠密”造句。 3.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抓住“人们为什么总爱在樟树前留影”这一主线问题,通过朗读体悟、查找资料、联系背景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好樟树特点的基础上,感受宋庆龄高尚的情怀。 2.初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借樟树所表达的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从重点句子切入: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语言文字训练点】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借物喻人的写法。 【拓展读写】写一篇读后感。 【资料补充】写柳的古诗 【拓展阅读】继续搜集阅读宋庆龄的资料和故事;搜集其他借物喻人的文章,读一读。

青藏高原

1.青藏高原研究进展和争论 一、高原岩石圈结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是由5条缝合带和被它们分隔开的6个地体组合而成的。综合地球物理的观测研究,揭示了高原具有巨厚、多层、高低速相间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北部的陆块不仅阻挡印度大陆向北的碰撞,而且塔里木-阿拉善地块正向高原下俯冲,问题在于是主动俯冲还是被动俯冲。 二、高原形成演化模式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中外地质学家提出了关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碰撞变形及隆升机制的一系列解释模型,如双地壳模型、挤入模型、逃逸模型、挤压模型、旋转模型等。由于缺乏对三维变形量与变形方式的详细研究,这些模型各自较好地解释了某些现象,但却与另一些现象相矛盾,因而未能被大家所接受和公认。 大陆碰撞后印度板块持续北移,在南北向强大的挤压作用下,高原岩石圈在经向上缩短并被压扁。经历多次叠加变形后,高原岩石圈的刚性不断增强,塑性和变形能力减弱,变形域缩小,在周围刚性块体的夹持下表现出以整体抬升为主。在岩石圈深部温压条件增大,受分异作用和热作用的影响加大,岩石塑性增强,主要以垂向拉伸为主。南北方向的压缩量等于垂向伸展增厚量加东西向流展滑移量。将高原多次叠加压扁变形、南北缩短、垂向拉伸、东西流展以及热作用过程归纳起来,提出了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的叠加压扁热动力模型。 三、高原的隆升过程 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在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000m以上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高山栎化石,提出青藏地区在第三纪末期以来发生强烈隆升的观点。70年代末李吉均等认为,青藏地区在上新世中晚期,地面的平均海拔在10000m以下,自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才开始强烈隆升。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观点相继提出了挑战。有人认为高原隆升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是在新生代晚期隆升速度显著加快,而对开始加速隆升的时间存在重大分歧。 我国学者对岩石圈地球物理和大地构造、岩石抬升年龄、侵入体剥离速度等的研究结果与从新生代地层、湖芯所获得的信息作了比较。新近的研究揭示,自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过程。夷平面的研究表明,青藏地区在新生代大致经历了三期地面抬升(分别在距今45Ma~38Ma,距今25Ma~17Ma和距今3.6Ma以来)和两度夷平。前两期地面抬升造成的高原平均高度可能均不超过海拔2000m;在3.6Ma前形成一个面积广阔的夷平面,估计其高度低于海拔1000m。最强的隆升运动发生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早期,高原主体是经历了由此开始的新构造运动才形成目前面貌的。 四、高原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 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与高原隆升过程紧密相联。早第三纪青藏地区主要为行星风系导致的纬向分异。约在37Ma,随着高原隆升的水平尺度达到斜压大气地转适应的临界尺度,高原季风开始形成。3.6Ma以来,青藏地区开始以整体强烈隆升、主夷平面瓦解、大型断陷盆地形成为代表的“青藏运动”。2.5Ma隆升达到影响大气的“动力临界高度”(约2000m),以爬越高原为主的行星风系变为以绕流为主,高原季风由浅薄系统变为深厚系统,形成现代季风格局,开始了中国北方黄土信积。刘晓东等的GCM数值试验表明,东亚季风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地响应于高原隆升。在高原隆升达到现代高度的一半之前,东亚大约30°N以北地区近地面风冬、夏反向意义下的季风现象不存在;高原隆升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均匀大于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距今0.8Ma~0.5Ma高原面上升至海拔3000~3500m左右,山地更达4000m以上。这次抬升的降温与称为中更新世剧变的全球性轨道转型导致的降温相耦合,高原主体全面进入冰冻圈,出现最大规模的冰川作用,冰川面积超过500 000km2。高原气候发生突变,以高原冬季风大加强、夏季风大减弱为主要标志。我国中东部降水为现代2~3倍,西部已很干旱。高原积雪形成强大的冷源,沙漠、黄土面积扩大。150ka以来,随着间冰期来临,冰雪消融,地表反射率减小,高原对大气又变为热源,具现代高原气候特点。 在距今150ka的前期,高原存在一次剧烈但不均匀的构造上升运动,高原边缘山地成了暖湿气流内侵的

青藏高原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介绍 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及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甘肃省西南部及云南省西部。北纬27°20′~40°00′,东经73°40′~104°20′。东西长2700千米,南北宽1400千米。面积24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5000米。 地形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强烈的、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南有喜马拉雅山脉,北有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东为横断山脉,西为喀喇昆仑山脉。内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米,喜马拉雅山脉许多山峰超过8000米。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怒江、澜沧江、塔里木河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冰川、湖泊、地热高峰终年积雪,似冰川营垒,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最大冰川活动中心。冰川面积3.4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冰川面积的77%。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也是盐湖最大分布区。如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产食盐、硼砂、芒硝等。高原上随地势升高,分布着季节冻土、隔年冻土和多年冻土,冻土厚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厚。在多年冻土区内,季节融化层中水的融化和冻结,发生冻胀丘、冰锥、寒冻石流、热融沉陷等现象,给施工、建筑物、交通运输造成很大困难。高原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多地热活动带,形成许多温泉、热泉、沸泉,如羊八井地热田。 气候高原地势高峻,对该区和东亚气候产生极大影响,具独特的高原气候特征: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平均气压大部分在625毫巴以下,为海平面气压的一半;空气密度0.71~0.80千克/米3,平均为海平面的60%~70%;空气含氧量0.166~0.186千克/米3,比海平面减少35%~40%;水的沸点也降至84~87℃。光照充足,辐射量大,全年日照时数2200~3600小时,年总辐射量大多高于160千卡/厘米2。气温低,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年均温多低于5℃,1月均温大多为0~13℃,在海拔高处也出现-16~-18℃的闭合等温线地区,7月均温8~18℃,藏北地区多低于8℃。干湿季分明,干季多大风,4~9月为雨季,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悬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50~900毫米。全年大风日数以藏北地区最多,阿里地区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在150天以上。高原寒冷干燥、气候严酷,自然植被多矮小稀疏,具有抗干寒、抗风、耐盐等生态特征。高原上的高山草甸土、高山荒漠土等,土层浅薄、发育较差。高于4500米的地方,无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牲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圆根、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加上光照条件好,春夏温度偏低,延长了小麦生长期。拉萨市冬小麦有亩产818.5千克的纪录。 自然地理区高原地势高差悬殊,各自然要素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变化互相交错、紧密结合,可划分为10个自然地理区。①喜马拉雅南翼山地——

六年级上语文一课一达标试题-青海高原一株柳_13-14苏教版

第五单元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 一、拼音小关卡。拼音看仔细,积累下列词语。 zhù()成大错yì()扬顿挫助纣为nüè()yuàn()天尤人熟读成sòng()坚rèn()不拔远见zhuó()识cuī()眉折腰 二、词语游艺厅。 1. 根据要求写四字词语。 (1)形容青海高原的:、、 (2)形容这株柳树的:、、 (3)形容山峰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补充上合适的词语。 ()的奇迹()的柳树()的努力 ()的风景()的生命()的柳絮 ()地奋斗()地抗争()地摧残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后打“√”。 (1)名贯.古今: A.古代穿钱的绳索 B.穿,通,连 C.习惯 (2)不可思议.: A.意见,言论 B.讨论,商量 C.评论是非,多指责备 (3)起.死回生: A.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 B.离开原来的位置C.开始 三、句子训练营。注意体会句子特点,照样子,写句子。 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 ....,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春天是美丽的, 四、课文拷贝室。按照课文填空。 1.这株柳树没有抱怨生命,也没有,而是聚合全部身 心之力,以超乎想象的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 2.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指的是;“一线希望”指的是。 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人名),因为。 五、语段欣赏屋。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

青海高原一株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高密市北关小学张宁 一、教学背景 面向群体:小学语文教师及小学六年级学生 学科: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 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作者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读通、读顺文章;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大体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搜集边塞诗及相关作者资料。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 三、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本课6个生字新词。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 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含蓄含蓄表达的写作方法。 四、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这篇

课文是一篇散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五、教学方法: 本着让学生聚焦“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特点,本节课采用“五字教学法”。 五字教学法:疑——学——研——练——展。疑:预习交流,质疑问难;学:圈画感悟、合作探究;研:快乐展示,学法指导;练:读写结合,学法运用;展:围绕主题,拓展阅读。 六、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含蓄含蓄表达的写作方法。 课前展示 【百度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9d8144081.html,/photo/971507/【观察图片,让学生对青海高原有个初步的印象。】 一、预习交流,质疑问难。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青海高原一株柳》,文中的这一株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或者用作者在文中的语言进行概括。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神奇 2、质疑问难。围绕刚才的话语或者结合课题进行提问,找寻本节课我们要学习解决的重点问题。

六年级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示范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六年级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示范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示 范文本) [教材简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第6、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写出了青

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 [教学目的]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重点理解“锻铸”“虐杀”“摧毁”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4.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柳树的神奇与望而生畏。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考点] 1.“锻铸”“虐杀”“摧毁”等词语的意思。 2.课文最后一个小节要求背诵。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2

课题15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时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2.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具 准备 课文插图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 1.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 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3)3、4节 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 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 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 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 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 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 2.学习第二部分 (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 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

B朗读第五节 (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 三、七两节 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经历) 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 (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 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 (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 3.学习课文第八节。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 (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4.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 (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 (2)齐读这节。 三、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 1.默读全文质疑问难。 2.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引导学生总结课文。) 板书 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阅读答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阅读答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A】。 婀娜多姿 A.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 B.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越寻常 2.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B】。 艰苦卓绝 A.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 B.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越寻常 3.片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是【】。 A.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 B.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C.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D.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这是【A】手法。 A.对比 B.夸张 C.比喻 D.拟人 5.“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意思的是【A】。 A.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

六年级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案例及反思(示范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案例及反思(示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案例 及反思(示范文本)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幸福在阅读中学会做人 苏教版十一册第五单元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 案例背景: 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一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要抓住这两段文字进行剖析,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柳树的外形差异去寻找高原柳茁壮高大的原因,通过古典边塞诗词感受高原的荒凉,与江南柳的温和舒适

环境形成反差,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想象高原柳生存的艰难。 案例内容: 一、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师:读了这篇课文,谁来说文章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生:我发现作者是围绕“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树”这一线索。分别写了“惊见”柳树——“神奇”的柳树——以及令作者“望而生畏”这三大部分。 生:我发现作者除了写“青海高原的柳树”外还花了很多的笔墨写“霸河”的柳树。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好孩子。 生:老师,我还发现作者在文中的“推理”及“想象”这株柳树时,不仅仅是在写柳树,好像在教育我们。 师:以前我们学过类似的文章吗? 生:学过……(借物育人) 师:是啊。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这些事例的呢?能不能不写呢?

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的选用

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的选用 摘要:青藏高原环境严酷,使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尤其对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要求倍加关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藏高原各种建筑物(如:桥梁、道路、机场、大跨度厂房、高层建筑、大型水利工程等)将会越来越多,其中混凝土工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强度等特性,用它来代替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物和建造在严酷环境中的特殊结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对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的选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选用Abstract: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environment is harsh,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researchers on the service life of buildings, especially for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for atten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various buildings ( such as: bridges, roads, airports, large-span factory buildings, high-rise buildings, larg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 will be more and more, which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concrete engineering.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with high durability, high workability and high strength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use it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concret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structure using in harsh environment, and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 There for, this articl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a selection of concrete. Key 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concrete; selection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HPC 的研究已经很广、很深,但针对高寒地区HPC 的应用研究还远远不够。HPC 是混凝土技术进步的产物,它的生产需要有较高素质的操作人员,较完善的生产设备和高水平的质量管理控制。推广应用HPC,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对推广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本研究是针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严酷,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中各种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1.青藏高原独特的环境特征对混凝土的影响 海拔高。青海属于高海拔地区,一般海拔在2500~5000m,平均海拔4500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是全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使气候由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环境向高寒环境发展,成为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带的高寒中心。 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地高天寒,夏季气温低,白昼不阴冷,因此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漫长、日较差打、年较差小,青海全省冬长无夏,春秋不分。青海是我国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区之一。气候干燥,白天接收大量太阳辐射热,

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灾害

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灾害 1.引言 1.1.数据名称 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灾害 1.2.编写目的 本文档为“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灾害”的帮助文档,分别从数据内容、数据字段、数据源、加工方法、质量描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说明,并介绍了该种数据的物理存储介质与软件环境以及访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该数据集的管理者以及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使用者。 1.3.定义 2.数据集内容说明 2.1.数据集内容一般描述 本数据集包括有关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灾害的内容。 2.2.数据源描述 参考青藏高原统计型数据库查询系统,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出版。 2.3.数据内容描述 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灾害数据内容为西部地区部分代表站不同年代的平均沙尘暴日数,青藏高原地震数据库,四川主要年份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1952年-2003年不连续);中国西部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冰雪灾害分布综合分区特征;西部地区部分代表站不同年代的平均沙尘暴日数;中国现代泥石流反应的自然环境条件;贡嘎山东坡现代泥石流沉及冰碛物粒度组成平均值; 贡嘎山东坡现代泥石流沉积物粒度组成对比等。 2.5数据质量描述 快视数据 3.数据库运行环境

3.1.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XP 数据库系统:FoxPro,Excel 3.2.运行注意事项 如有问题请联系数据管理者。 联系人:周才平王群力 Email: zhoucp@https://www.360docs.net/doc/9d8144081.html, wangql@https://www.360docs.net/doc/9d8144081.html, 4.数据库应用范围 4.1.数据库应用对象 主要用于对青藏高原的学术研究、教学、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2.数据密级 密级公开,数据无偿共享 4.3.知识产权 数据使用者必须进行数据引用著名,格式如下:科学出版社,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

青海高原一株柳阅读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阅读题 1、将题目《一株柳》改为《柳》或《高原柳》好不好?为什么? 2、这株柳树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里? 3、作者写柳,为什么一再强调高原环境? 4、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柳树的句子,并说说是怎样描写的。 5、你认为这株柳树能在不毛之地生长壮大是凭借什么呢? 6、作者通过“猜测”和“想像”赞美了这株柳什么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 (一) 1、不好。因为“一株柳”强调的是独一无二,突出了柳树的神奇。 2、①生长在寸草不生的环境。 ②十分粗壮。 3、强调高原环境是为了突出这株柳树生命力顽强。 4、第五段。先总写树粗和枝叶,后写树干、树枝、树叶,再总写柳树的形象。 5、凭借超乎想像的毅力和韧劲。 6、不畏恶劣的环境,与生命环境顽强抗争 一、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zhùnüè shācuī huǐyì zhìbào yuàn ()()() ()()

yín sòng rèn jìn wèi qièjiān kǔ zhuó jué ()()() () 二、用“”画出正确的读音。 伫(zhù zhù)立嶙(líng lín)峋深邃(suí suì)怀恋(niàn liàn) 相差(chā chà)抛散(sǎn sàn)赭(zhě zhù)红苍(cāng chāng)茫 三、填合适的词。 ()的柳树()的蓝天()的树叶()的云团 ()的原野()的青山()的河川()的风景 ()的精神()的树叶()的原地()的寒冷 ()的努力()的柳絮()的奇迹()的山峰 四、阅读课文,根据原文填空。 1、这株柳树大约有,浓密的树叶。树杆和树枝,。叶子,,

,自然使人。它, 。 2、这株柳树没有,也没有,而是, 以,终于。命运给予它的是,它却。 五、下面是几句关于“勉励”的句子,先填上关联词,再读一读。 1、()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扼住命运咽喉的人,()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3、()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你能再用两句名言或古诗等勉励人要用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吗? ① ② 六、按要求默写古诗。 1、赞美柳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