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重点

环境卫生学重点
环境卫生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液固态三种物质形式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污染物向远方扩散。

3、微小气候:温度、湿度、气流、热辐射,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4、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5、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受人为因素影响形成的环境。

6、清洁生产:是指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7、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应满足当代人肥肉需要,而且不应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生态系统服务:又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量。

3、生物放大作用: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生物放大作用最终的结果是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达到很高浓度,可对最高位的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

4、10类候选基因:DNA修复基因;毒物代谢酶基因;激素代谢酶基因;受体基因;细胞周期基因;信号传递基因;介导免疫和感染反应基因;介导营养因素基因;参与氧化过程的基因;细胞内药物敏感基因

5、常量元素11种:C/H/O/S/K/NA/P/CA/MG/CL

*6、必需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是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所必不可缺的元素,具有明显营养作用和生理功能。

14种:铜铁锌钼铬锰钴镍锡钒碘硒氟硅

7、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酶,蛋白质,激素,生殖

*8、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9、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环境破坏,给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者。

10、4种核裂变产物:碘131,钌103,铯137,钴60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的健康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12、生物标志: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使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13、血红蛋白加合物是某些致癌剂暴露替代性的生物有效剂量标志物原因:

加合物在红细胞的寿命更长,能反映累积效应;

技术上易行;

已证明血红蛋白加合物的量与把组织DNA加合物的量相关。

14、遗传毒理试验检测终点4种:反映(原始DNA、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非整倍性改变)损伤的试验

15、植物细胞遗传学检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高科技讨论会推荐使用:

紫露草四分体微核试验;

紫露草雄蕊毛突变试验;

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试验建立全球性的环境生物检测网。

*16、动物致癌试验与判断标准:

(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同类型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

(2)实验组出现对照组中没有的肿瘤类型

(3)实验组中肿瘤发生率早于对照组

(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每只动物平均肿瘤数明显增加

第三章大气卫生

*1、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这些通称为光化学氧化剂。

2、烟波着陆点:烟气自烟囱排放后,向下风侧逐渐扩散稀释,然后接触地面,接触地面的点称为。

*3、逆温: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此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r<0。*4、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1)自净:扩散、沉降;氧化、中和;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2)转移:向下风侧更远的方向转移;向平流层转移;向其他环境介质中转移

(3)形成二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物

*5、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一)急性危害

1、烟雾事件

(1)煤烟型烟雾事件:马斯河谷,多诺拉,伦敦

(2)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矶

2、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

(1)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2)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3)重庆开县特大天然气井喷事件

*(二)慢性影响

1、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2、降低机体免疫力

3、引起变态反应

(三)心血管疾病

(四)肺癌

*6、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7、光化学烟雾特点:污染来源是石油制品燃烧;主要污染物是HCs,NOx,O3,SO2,

CO,PANs;发生季节是夏秋季;发生时间是中午或午后;气象条件是气温高,风速很低,湿度很低,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逆温类型是下沉逆温;地理条件是南北纬度60以下地区易发生;症状是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头痛、胸痛、疲劳感和皮肤潮红,严重者可出现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易感人群是心肺疾病患者。

*8、煤烟型烟雾的特点:污染来源是煤和石油制品燃烧;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SO2,硫酸雾;发生季节是冬季;发生时间是早晨;气象条件是气温低,气压高,风速低,湿度高,有雾;逆温类型是辐射逆温;地理条件是河谷或盆地易发生;症状是咳嗽、喉痛、胸痛、呼吸困难、伴有恶心、呕吐、发绀,死亡原因多为支气管炎,肺炎和心脏病;易感人群是老年人,婴幼儿及心肺疾病患者。

*9、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CO2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

10、基准:根据环境中有害物质和机体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考虑敏感人群和暴露时间而确定的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剂量(浓度)

标准: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直接目的,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它是评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尺度。

二者关系:基准是标准的科学依据;标准是基准的实际体现。基准无法律效力,标准有法律效力。

*11、温室效应气体种类及贡献率:

CO2 55%;CH4 15%;N2O6%;CFCs24%

*12、我国制定和修订大气卫生的原则: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选用最敏感指标;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

第四章水体卫生

1、水资源(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卫生学特征

总结卫生特点:①透明度(浑浊度)②细菌数量③硬度④自净能力⑤是否易污染和防护⑥适合作为什么水源⑦季节性变化

2、化学形状指标

(1)pH值

(2)总固体

(3)硬度

水的硬度分类:

<150mg/L为软水;

150-300mg/L的为中度硬水;

300-500mg/L的为硬水;

>500mg/L的为极硬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450mg/L。

(4)含氮化合物

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又被称为“三氮”。它们常被作为评价人畜粪便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指标。

如发现水中氨氮增高,则有可能是新近受到了人畜粪便的污染。如亚硝酸盐氮含量增高,则说明水中有机物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如硝酸盐氮检出量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浓度不高时,表明该水体过去曾受有机物污染,但现已自净。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均增高,则可能是该水体过去和新近均有污染,也可能是过去曾受污染,目前自净还在进行中。

(5)溶解氧(DO)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可作为有机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当水中溶解氧小于3-4mg/L 以下时,鱼类将难以生存。

*(6)化学耗氧量(COD)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测定温度等),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它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清洁的水化学耗氧量一般小于2-3mg/L。

*(7)生化需氧量(BOD)

水中有机物在需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时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称为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物愈多,生化需氧量愈高。为使生化需氧量测定值具有可比性,规定以20℃培养5日后,1L 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为5日生化需氧量。

(8)氯化物(9)硫酸盐(10)总有机碳(TOC) 和总需氧量(TOD)(11)有害物质

3、微生物学性状指标

*(1)细菌总数:指1ml水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2)总大肠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

4、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废水:二级处理-生物处理-BOD处理

(2)生活污水:中水回用:“第二水源”,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方法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一定水质要求,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如用于冲洗地面、厕所、绿化、喷洒、景观用水等。因其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称中水。

5、径污比:径流量与排入河流中污水量的比值20/1

河流的污染程度取决于河流的径污比。径污比大,稀释能力强,受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程度小。

*6、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原因是该水体接纳了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水,水中营养物质增多,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由于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红色、蓝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出现在湖泊称水华,在海湾中叫赤湖。

7、水体污染调查分为:基础调查;检测性调查;专题调查;应急性调查

8、江河水、湖泊水检测:每个大污染源河段至少设3个:清洁或对照断面,上游;污染断面,污染源的下游;自净断面,污染断面下游一定距离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13种:汞、镉、铬、砷、铅、镍、苯并芘、铍。能在环境和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影响者。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二类: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10、生物处理:需氧(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

*11、废水处理按其处理程度可分为三级:

1)一级处理:物理。可从废水中去除漂浮物和大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调节废水PH值,以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不宜排放,必须经二级处理。

2)二级处理:化学(BOD)、生物。去除废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废水进一步净化,是主体工艺通过二级处理,废水中的生化需氧量一般可去除80%~90%

3)三级处理(高级处理):氮、磷

12、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散破坏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

13、有机物的自净过程:1)易被氧化的有机物进行的化学氧化分解,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

数小时即完成2)有机物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作用下的生物化学氧化分解,本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水温、有机物浓度、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要延续数日,通常用BODs 这一指标表示能被生物化学氧化的有机物的量。3)是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最慢,一个月左右。

14、水体净化过程的特征:1)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2)有毒污染物变为低毒或无毒。3)重金属污染物可被沉淀至底泥或进入食物链中。4)复杂的有机物先降解为较简单的有机物,再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5)不稳定的污染物转变成稳定的化合物。6)自净过程初期,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7)水生生物种群和数量大为减少,随着自净过程的进行,污染物浓度降低,生物种群和数量逐渐回升,最后使生物分布趋于正常。

*15、氧垂曲线:实际溶解氧量与饱和溶解氧量之差值变化曲线。

17、通过DDT以水生食物链为媒介污染全球水环境的实例分析,可获得经验教训:

1)水体资源的轻微污染可能引发危害更大的环境灾害;

2)长残留期的脂溶性化学物质具有极大的生物放大作用;

3)位于食物链最高位的人类将成为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

18、强制性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卫生标准

*19、我国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是(2防2保):

1)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

2)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

3)保护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

4)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

*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有害物质的毒性研究;水中稳定性测定;对感官性状影响的测定;对地表水自净过程影响的测定

(2)流行病学调查:对地表水中有害物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从宏观上了解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第五章饮用水卫生

1、规定网管末梢水中余氯量不应低于0.05mg/L。

2、水源选择的原则: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技术经济合理。

3、影响半径:抽水时水位下降区域的半径。

4、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

*5、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含氯化合物中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

*6、氯的杀菌作用机制:是由于次氯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病毒缺乏一系列代谢酶,对氯的抵抗力较细菌强,氯较易破坏-SH键,而较难使蛋白质变性。

*7、需氯量:用氯及含氯化合物消毒饮用水时,氯不仅与水中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其需要的氯的总量为需氯量。

8、余氯: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有两种:一种游离氯(0.3~0.5mg/L),一种化合氯。

9、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水的浑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10、氯化消毒方法:普通氯化消毒法;氯胺消毒法;折点氯消毒法;过量氯消毒法

*11、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暴发流行;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12、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及其代谢物、蛋白质是有机前体物

MX物质(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致突变,遗传损伤严重。

13、蓝藻-铜绿微囊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肝癌

14、蓝绿藻产生的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脂多糖毒素

15、婴幼儿-过量硝酸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蓝婴综合征)

16、氯化消毒副产物:1)*挥发性卤代有机物(THMs):三卤甲烷(氯仿、溴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2)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HAAs):卤代乙酸

17、影响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因素:有机前体物的含量;加氯量、溴离子浓度以及pH等因素

*18、PCBs:是一些氯置换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而形成的一类含氯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稳定性随氯原子数的增加而增高,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及绝缘、耐热、不易燃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19、汞由工厂排放到河水,限制标准:地表水环境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排放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20、我国生活饮用水常规检验项目: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第六章土壤卫生

*1、土壤的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位、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土壤对该污染物能够容纳的最大负荷量。

*2、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病原体死亡,各种有害物质转化到无害的程度,土壤可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4、举例说明土壤生物学污染的感染方式:

(1)人-土壤-人: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动物-土壤-人: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

(3)土壤-人:破伤风和肉毒中毒

*5、腐殖质:即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形成的物质,是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带有电荷,较强的吸收、缓冲性能。

*6、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转归:

(一)化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流动和扩散

(二)化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和降解:

(1)农药降解过程: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水解,氧化作用;生物降解

(2)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转化:土壤PH的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土壤腐殖质的吸附螯合作用

(三)金属和农药的残留

第七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土壤

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2、地方性克汀病:碘缺乏地区出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碘缺乏病的表现形式。患者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甲状腺肿。可概括为呆小聋哑瘫。

临床表现:三型:神经型;粘液水肿性;混合型

(1)智力低下(2)聋哑(3)生长发育落后(4)神经系统症状(5)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6)甲状腺肿

3、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

(一)抑制酶的活性

(二)导致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改变端粒酶活性;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

(三)砷的致癌机制:DNA损伤;基因表达异常;DNA甲基化反应;氧化应激和活性氧的产生

*4、黑脚病:砷化物是一种毛细血管毒物,损伤小动脉血管内膜,使之变性、坏死、管腔狭窄,血栓形成,由于血液供应减少,脚趾疼痛明显。早期间歇性跛行,久之脚趾皮肤发黑坏死。

*5、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类型和病区分布特点:饮水型病区,北方以饮水型为主,;燃煤型病区,南方以燃煤污染型为主,交汇在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饮砖茶型病区,主要在中西部和内蒙古等习惯饮茶民族聚居区。

第八章环境污染性疾病

*1、环境污染性疾病:凡能污染环境,使环境质量恶化,而直接或间接使人患病的环境污染因素,统称为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由此在暴露人群中引发的疾病称为。

*2、minamata dis水俣病:甲基汞,鱼贝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严重的环境污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hunter-russel:肢端感觉麻木,向心性视野缩小,共济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

*3、痛痛病:水体和土壤镉污染,稻米和鱼贝类,肾脏和骨骼损伤为主。全身剧烈疼痛。

4、尿镉15,尿B2微球蛋白1000,尿NAG酶17,联合反应率10

第九章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1、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健康影响常用的生理指标:皮肤温度;体温;脉搏;出汗量;温热感

2、有效温度: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人体产生的冷热感觉指标。以风速为0,相对湿度为100%,气温为17.7C时产生的温热感,作为评价标准,将其他不同气温、气湿和风速组成的小气候与之比较而得出的有效温度值。

3、校正有效温度:在有效温度基础上,综合考虑热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将干球温度(气温)改用黑球温度,所得的有效温度称为。

*4、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一)室外来源:室外空气;建筑物自身;人为带入室内;相邻住宅污染;生活用水污染(二)室内来源:室内燃烧或加热;室内活动;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室内生物性污染;家用电器

5、SBS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特点:发病快;患病人数多;病因很难鉴别诊断;患者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物后,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

6、BRI建筑物相关疾病。BRI特点: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可以明确诊断;病因可以鉴别确定,可直接找到致病污染物;患者即使离开发病现场,症状也不会很快消失,必须进行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7、CO2<=0.1;室内细菌总数<=2500;PM10<=0.15;CO<=10;SO2<=0.5。

8、办公场所卫生学特点:办公人员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小;办公人员滞留时间长,活动范围小;办公场所分布范围广泛,基本条件和卫生状况相差较大;办公场所中存在诸多影响人体健康的不利因素。

*9、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与来源:

(一)化学性污染物1、CO2来源:人体呼出;燃烧;动植物新陈代谢2、燃烧产物3、烹调油烟4、甲醛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二)物理学污染物1、噪声2、非电离辐射(三)生物性污染物:尘螨(四)放射性污染物:氡

*10、空调综合症:装有空调设备的居室由于室内空气的循环使用,新风量不足,空气过滤装置不能将微生物及室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全部滤出,导致室内污染物累积,空气质量变差,久居于此会引起呼吸道干燥,鼻塞,头痛,易感冒,关节酸痛,思想不集中,易疲劳,胸闷等。

*11、噪声特异性危害: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听觉损伤;噪声性耳聋。

第十章公共场所卫生

*公共场所卫生学特点:人群密集,流动性大;设备及物品易被污染;涉及面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第十一章城乡规划卫生

*1、绿化的卫生学意义: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对人类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2、对城市规划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太阳辐射、温度、风、降水量。

第十二章环境质量评价

*1、环境质量评价:是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描述、评价和预测。

2、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测的方法与制度。

3、环境健康影响评价:是预测、分析和评估由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而带来的人群健康影响及其安全性。

4、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应筛选污染物)和(确定污染范围)。

第十三章家用化学品卫生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口腔粘膜等),以达到清洁、清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凡内服或经呼吸道吸入方式进入人体的药品,即使有美容作用也不属于化妆品。

环境卫生学各章考研知识点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environmental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学科。 2、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 (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 (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 (5)开拓新领域 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以人类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相互作用。 4、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5、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6、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

自然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7、环境介质的特点 1)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 2)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承载的物质也可以相互转移; 3)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 4)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稳定的特性。 8、环境因素(en 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环境介质容纳和运载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9、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途径:它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而直接或者间接对人体起作用,人体暴露环境污染物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10、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11、根据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

2018版环境卫生学重点

环境卫生学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就是研究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得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得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与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与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与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得学科。 2、☆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得环境(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得环境对人体健康得影响及人体对环境得作用产生得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得相互作用,这就是环境卫生学得基本任务。 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得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与生物圈)。 生活环境:就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得各种自然得与人工得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环境以及有关得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妆品等。 3、环境:就是指围绕人群得空间与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各种因素得总与,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得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组成。 4、环境介质:人类赖以生存得物质环境条件,就是指自然环境中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得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与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与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得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不会一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得三种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环境介质得运动可以携带污染物向远方扩散;环境介质还有维持自身稳定得特性 5、环境因素:就是被介质容纳与转运得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与有机得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小气候、噪声、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小气候就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得温度、湿度、气流与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得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 ▲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得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她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得理化性质与毒性完全不同得新得污染物。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与生物性变应原如植物花粉、真菌孢子等。 6、按环境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得情况分类: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得未受或少受人 为因素影响得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得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得空气、水、土壤,充足得阳光与适宜得小气候,秀丽得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得环境。 7、全球性环境问题: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与要求内容

为了合理规范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特作如下规定及要求: 一、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按规定的要求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写申请单。按时(每月底前)做好报表工作。 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经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奖、重罚。 四、检验科(细菌室)保证对全院各科室(部门),监测所需合格采样试管、培养皿的供应,并每月做无菌试验。按要求做到培养时限准确、中和剂添加正确、报告结果规范。 五、检验科(细菌室)对各科室(部门)送检的采样标本有不合格,采样不规范,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出示报告结果。 六、感染控制科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并开展随机抽查采样监测。各科室应积极主动配合,对在随机抽查采样中态度不端正、找借口、推诿等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将按奖罚条例进行扣罚。 七、各科室(部门)监测时间具体安排 ㈠重点科室(部门): ⑴Ⅰ、Ⅱ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手术室、新生儿里间、监测时间:每周一次(周二)。 内镜室1w、供应室3w、产一科1w、产二科1w、母婴同室1w、分娩室2w、人流室1w等。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㈡普通科室(部门): Ⅱ、Ⅲ、Ⅳ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外科(换药室)3w、五官科1w、儿一科3w、儿二科3w、儿三科3w、新生儿科3w、妇一科2w、妇二科2w、、检验科3w、血库3w、医疗废物储存室2w、放射科2w、病理室1w、外科3w、注射室2w、换药室2w、泳吧1w、妇科门诊1w、儿童乐园3w、儿科门诊治疗室3w、手足口病诊室2w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注:有*号的月份加紫外线强度监测。 八、各科室(部门)监测项目、监测时限、采样方法、评价(合格)标准,详见附件。 附件:1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1) 采样方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C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I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lm处。 2)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3) 检测方法:将送检的平板置37℃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2017年最新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等监测方案及质量持续改进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及其他相关规范及行业标准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二、监测范围 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物品、污水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 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 2、消化内镜室各项指标监测频次 每季度进行监测。(必要时适当增加频次)项目包括: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消毒胃镜、消毒肠镜、手卫生、诊疗室及洗消室的空气、物体表面。 3、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的监测频次 每月监测的科室有:手术室、人流室、急诊科。 轮流循环(或必要时)监测的科室有:门诊、各病区、后勤。 4、污水监测: 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每月1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季度1次。 理化指标:PH值、余氯每日两次。 五、监测标准

1、紫外线灯管强度 新领紫外线灯管强度≥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2。 2、消毒内镜,细菌菌落数应≤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4、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 (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cm2。 (2)空气、物体表面: 5、污水处理指标: 粪大肠菌群≤500MPN/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 PH值6-9、余氯3-10mb/L。 六、监测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1、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不合格时,应及时更换。 2、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如有超标,应及时查找分析超标的原因,改进各环节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再次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日 第二次修订

【免费下载】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 第七版 第一章 绪论 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熟悉环境卫生工作内容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本章节的重点:环境卫生学定义;环境、环境介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等基本概念。▲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 ):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environment ):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3.☆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重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 ▲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 )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 )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按环境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分类: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6.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7.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8.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卫生标准体系。 9.环境卫生工作内容:是环境卫生学理论知识体系指导下的环境卫生实践工作,其目的是电气系

最新环境卫生学重点总结笔记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大] [中] [小]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随着医学与环境科 学的进步,环境卫生学在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充分利用有利 的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素方面。担负着特定的使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可以说,环境卫生学是由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卫生学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一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体,一般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存在; 环境因素则依赖于环境介质的运载作用(如能量或物质的转运),或参与前者的组成,直接或间接与人体发生关系。 具体地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环境因素则是介质中的被转运体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环境介质具有能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当外来干扰的强度与频率超过了环境介质的承受能力时,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乃至功能就会发生难以恢复的改变。 在环境卫生学的范畴内,一般把环境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生活环境,它们都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成分含量适宜时是人类生存和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严重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污染物,这些化学污染物数量多,危害面大。 根据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亦称原生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二次污染物(secondar pollutant,亦称次生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如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物(HC),在强烈的日光紫外线照射下所形成的光化学烟雾。

环境卫生学重点总结

重点内容;P25-35 P70-95 P113-123 P128-136 P168-178 P193-208 P221-267 P270-282 P286-295 P297-298 P308-318 P408-415 名词解释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 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 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 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4.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 光 化学烟雾等 6.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9.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 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10.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链锁关系,称 食物链。 1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从环境中摄入浓度极低的重金属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在体内逐渐累积起 来,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 集作用。 13、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 过程。 14、剂量-反应(效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定性(定量)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 15、易感人群:尽管多数人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仅有生理负荷增加或出现生理性的变化,但仍有少数人产生机体功能严重失调,中毒,甚至死亡,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16、高危人群: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多为高暴露人群或/和易感的人群 是制定环境卫生标准,首先应考虑的人群 17、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及特征:是指能持久存在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具有以下4个重要特征: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高毒性。 18、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健康效用的一类外源性物质。代表性物质:二恶英 19.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 大量繁殖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20.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

环境卫生学(整理).

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2、一次污染物: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状保持不变。 3、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4、接触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到的外来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外来物与靶分子的结合产物。 5、效应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定的由外来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改变。 6、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机体对某环境因子反应能力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指标。 7、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增高。 8、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 CO2等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主要有 CO2、 CH4、 N2O 、氯氟烃(CFCs 。 9、 hormesis 效应:某些物质低剂量对机体有刺激(有益作用,高剂量则有抑制作用。 10、环境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的环境化学物。 12、空气离子化 ---空气中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13、烟波着陆点:有组织排放时,烟气自烟囱排出后,向下风侧逐渐扩散稀释,然后接触地面,接触地面的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 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 10-20倍

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 14、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 ----烟囱高度加烟气上升高度 一般认为, 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高度的平方呈反比。即有效排出高度每增加一倍,烟波着陆点处断面污染物的浓度可降到原来的 1/4。 15、气温垂直递减率 ( r ----正常情况下,高度每上升 100m , 气温下降 0.65℃ 16、气温逆增 (逆温 ----一定条件下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r<0 17、干绝热垂直递减率(rd 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空气团, 由于外界压力的影响, 发生自身温度的绝热变化, 干空气团每上升 100m , 气团内温度下降 0.986℃ 大气稳定度取决于 r 与 rd 的相对值和 r 的绝对值 18、大气的自净: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逐渐减少到无害程度或消失的过程,主要有 3种方式:扩散和沉降、发生氧化综合反应、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19、煤烟型烟雾事件:主要由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 在不良气象条件下不能充分扩散所致。 20、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由汽车尾气中的 Nox 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s 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是O3、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21、酸雨:降水的 pH 值小于 5.6

《环境卫生学》 教 案

《环境卫生学》教案2005年7 月 6 日授课年级2002 专业预防医学班 环境卫生学 教研室环境卫生 教师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环境卫生学》杨克敌主编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起止章节页码第三章大气卫生P55~103 第八章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P251~278 讲授题目第二单元空气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计划用学时 2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大气垂直分层 2.太阳辐射的卫生学意义 3.天气与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空气离子化的概念及其卫生学意义 5.室内微小气候的概念及其卫生学意义 了解内容 1. 气象因素各要素的概念、强度单位、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2. 空气离子化的发生及评价指标 3. 室内空气噪声污染及非电离辐射污染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大气垂直分层、紫外线的生物学意义、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及其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天气与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空气离子化的卫生学意义 室内微小气候的概念及其卫生学意义 难点:气温垂直分布、大气稳定度、天气变化与疾病 教学进程:导入(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内容介绍等)5分钟 一、大气圈及大气垂直分层10分钟 二、太阳辐射15分钟 三、气象因素35分钟 四、空气离子化15分钟 五、室内空气物理性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5分钟 小结5分钟 教学方法:大课讲解与多媒体课件结合 参考资料:1、蔡宏道主编.现代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6月

2、盛联喜主编.现代环境科学道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作业:1、复习:本次课教学内容,并整理笔记。 2、预习:教材:P58-91。 3、思考题:1、试述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习题集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 三、选择题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 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第一章生理基础 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 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 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国中的东西; 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任性小易发生变形; 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卫生保健:1培养正确的姿势,2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3全面发展动作,4,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5供给充足的营养,6衣服,鞋子适度宽松 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 1)鼻:a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b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c学会擤鼻涕。 2)喉:a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B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4.呼吸系统卫生保健: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4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5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6保护幼儿声带 呼吸运功特点:1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2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3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 3.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1)牙齿:一般在6-7岁时出牙,最迟不过一岁。乳牙有20个,2岁半全部出齐。切牙-尖牙-磨牙;先下后上;出牙数=月龄-4;6岁左右,最先萌发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不与乳牙交换。;7.8岁中切牙,8,9岁侧切牙;10-11第一双尖牙;11,12尖牙;12,13第二恒磨牙。 乳牙功能:咀嚼食物,帮助消化;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助于恒牙的健康;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小儿口齿伶俐。乳牙发育的需要:阳光和营养;适宜的刺激;避免外伤;漱口和刷牙。 如何预防牙齿排列不整齐:1给婴儿喂奶要坐起来2换牙时要把滞留的儒雅拔掉3家长要教育孩子改正不良习惯4及时治疗鼻咽部炎症5要注意保护六龄齿 2)唾液:三队唾液腺:腮腺,颔下腺,舌下腺;婴儿口腔较浅,会来不及将口水咽下,因此会流口水;智力有缺陷的小儿,口腔常半张着,垂涎口外,称“假性流涎”;唾液的功能:湿润,杀菌,化学消化。唾液腺三至六个月开始完善,出现生理性流涎。 3)胃:婴儿漾奶:婴儿的喷门比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因此当婴儿吞下空气,奶就容易随着空气流出体外,这就是漾奶。措施:可让婴儿伏在大人的肩头,轻轻的拍婴儿的背,让他打几个隔,然后在躺下。 4)肠:肠套叠是急症,表现为一阵阵的苦恼,蜷曲着小腿,面色苍白,不吃奶,频频呕吐。经过大半天,排出果酱色的大便。 5)消化系统卫生与保健:1保持口腔卫生与牙齿的卫生(1)定期检查卫生(2)饭后漱口(3)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4)及早改掉坏习惯(5)防治鼻咽部炎症(6)应保证供给孕妇和幼儿充足的营养。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3做好各项卫生工作,防止病从口入,4保持愉快情绪,安静进餐,(预防心因性疾病)5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6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 幼儿循环系统卫生与保健:1保证幼儿营养,防止贫血2幼儿一日生活动静交替,劳逸结合3衣服要宽大舒适,保持血液流通4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5组织幼儿参加适合年龄特点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注意:1尽量减少长时间紧张练习和过多憋气和静力性练习2组织活动前应准备互动,结束时做整理活动3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大量喝水,一面增加心理负担4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为什么幼儿消化功能弱:1粘膜薄嫩,管壁肌肉组织及弹力纤维发育较差,消化力度不及成人。2胃腺数目少3胃酸及消化酶浓度不及成人。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等)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4.小儿泌尿系统特点 1)(1)由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总尿量小,膀胱容积小,神经系统对排尿的调节差; 2)尿道短,黏膜柔嫩,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 3)早晨起来眼泡肿了,要查查尿,未成熟肾单位多。 5.小儿眼睛的特点 1)生理性远视 2)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 3)发现小儿斜视要早治 4)尽早发现弱势:最好时机是6岁以前,可以提高,并恢复立体视觉。 6.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和血管)和淋巴系统(淋巴管和淋巴结,脾,扁桃体)

卫生学考试重点(人卫第8版)

1、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预防疾病不仅是预防医学的目标,也是临床医学的目标。预防疾病既包括防止疾病发生也包括防止疾病的发展和组织伤残。 3、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指在临床前期或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对于传染病的二级预防除三早外,还应早隔离,早报告以便及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流行蔓延。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积极采取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4、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环境(由理化,化学,生物学因素构成)和社会环境(由上层建筑,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因素构成)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5、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大要素构成。 6、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为生态平衡。 7、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连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8、生物富集作用: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得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 9、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 10、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 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11、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称二次污染物。来源:生产性污染包括“废气,废水,废渣’工业三废生活性污染包括生活性三废’粪尿,污水,垃圾” 12、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分为污染物在空气中迁移,污染物在水中迁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污染物在生物间迁移。 13、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该过程被称为环境污染物的自净。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第一章生理基础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人体共有206块骨头。骨骼肌收缩牵动着产生运动。 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 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维生素D) 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过重的东西。 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耻骨、坐骨、髂骨):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无机盐(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盐(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弹性。(青枝骨折) 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6)卫生保健:培养正确的姿势;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全面发展动作;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供给充足的营养;衣服,鞋子适度宽松。 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及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小儿呼吸系统特点 1)鼻: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学会擤鼻涕。2)喉: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4.呼吸系统卫生保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

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保护幼儿声带。 呼吸运功特点: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 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管道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有吞噬细胞的作用、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促进血块的收缩)。 3.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1)牙齿:一般在6-7岁时出牙,最迟不过一岁。乳牙有20个,2岁半全部出齐。切牙-尖牙-磨牙;先下后上;6岁左右,最先萌发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不与乳牙交换;7、8岁中切牙,8、9岁侧切牙;10-11第一双尖牙;11,12尖牙;12,13第二恒磨牙。 乳牙功能:咀嚼食物,帮助消化;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助于恒牙的健康;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小儿口齿伶俐。 乳牙发育的需要:阳光和营养;适宜的刺激;避免外伤;漱口和刷牙。如何预防牙齿排列不整齐:给婴儿喂奶要坐起来;换牙时要把滞留的儒雅拔掉;家长要教育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及时治疗鼻咽部炎症;要注意保护六龄齿 2)唾液:三队唾液腺:腮腺,颔下腺,舌下腺;婴儿口腔较浅,会来不及将口水咽下,因此会流口水;智力有缺陷的小儿,口腔常半张着,垂涎口外,称“假性流涎”;唾液的功能:湿润,杀菌,化学消化。唾液腺三至六个月开始完善,出现生理性流涎。 3)胃:婴儿漾奶:婴儿的喷门比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因此当婴儿吞下空气,奶就容易随着空气流出体外,这就是漾奶。措施:可让婴儿伏在大人的肩头,轻轻的拍婴儿的背,让他打几个隔,然后在躺下。4)肠:肠套叠是急症,表现为一阵阵的苦恼,蜷曲着小腿,面色苍白,不吃奶,频频呕吐。经过大半天,排出果酱色的大便。 5)消化系统卫生与保健:1保持口腔卫生与牙齿的卫生a定期检查卫生,b饭后漱口,c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d及早改掉坏习惯,e防治鼻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笔记考试必备

第三章预防常见病1.出生缺陷、环境中的致畸因素 出生缺陷:新生儿刚出世就有疾病。包括两个方面:1.胚胎在母亲子宫内疚具有的疾病或损伤;2. 胎儿分娩时在产道中得到的疾病或损伤。 致畸因素:1 )病毒感染:病毒科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居室通风,空气新鲜最为重要。少去公共场所2 )药物3)放射线4 )烟酒5)环境污染2.婴儿抚触是指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没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能有效接触皮肤饥渴。注意事项:选择适合的时间,一般为喂奶后一小时左右;调节好室温;抚触者的准备;体现爱抚,以便抚触以便交流;抚触时间应视婴儿的月龄而定。3.婴幼儿患病一般会出现哪些生病迹象? 1)精神:不爱玩,没精神,烦躁不安,哭闹等。 2)表情:眼神呆滞,同时有尖叫啼哭的现象 3)脸色 4)吃喝: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等;异嗜癖:小儿对食物以外的物品有不可自制的食欲;食欲亢进。 5)大小便异常 A.粪便表面有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同时小儿排便时哭闹--- 肛门裂。 B.脓便血:便次多,有排不干净大便的感觉,伴发烧,大便脓血样---细菌性痢疾 C.红果酱色:小儿阵阵腹痛,频频呕吐,大便呈红果酱样---肠套叠,2岁以下常见 D.白陶土样:同时尼色加深--- 黄疸型肝炎 E.柏油样:小儿流鼻血, 若将血咽下, 大便就会呈黑色柏油样. 若鼻血止后, 大便正常,则无需担心;若未留鼻血--- 消化道出血尿色异常:正常尿液为清晰透明,淡黄色 A.红色:像洗肉水,同时眼皮浮肿--- 急性肾炎 B.橘黄色:尿色加深呈橘黄色或棕绿色-- 肝胆疾病 C.乳白色:若因泌尿道感染,尿内有脓,可使尿呈乳白色,同时有尿频尿痛的现象。 排尿次数: A.明显减少,眼皮浮肿,常是肾病的表现,腹泻伴有尿量明显减少则是脱水的表现。 B.次数明显增多,一点儿尿液憋不住,常是泌尿道感染的症状。 6)睡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睡眠不安 7)囱门:前囱凹陷,可以因脱水而囱门松弛,凹陷。前囱鼓出:主要见于脑膜炎,脑炎等颅内压力增高的疾病。 8)体温4.佝偻病的症状及预防症状: 1)易激怒,烦躁,不活泼,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 2)睡眠不安常惊醒哭闹,多汗。 3)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4)出牙迟 5)头部软化,有乒乓球的感觉。 6)颅骨呈方形,头大脸小。 7)胸部呈串珠肋、肋膈沟或鸡胸,漏斗胸。 8)腕,踝部形成钝圆形隆起。 9)脊柱后凸或测弯。预防: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妇多晒太阳,饮食营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小儿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5.肥胖症: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全资料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第三章预防常见病 1.出生缺陷、环境中的致畸因素 出生缺陷:新生儿刚出世就有疾病。包括两个方面:1.胚胎在母亲子宫疚具有的疾病或损伤;2.胎儿分娩时在产道中得到的疾病或损伤。 致畸因素:1)病毒感染:病毒科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居室通风,空气新鲜最为重要。少去公共场所 2)药物 3)放射线 4)烟酒 5)环境污染 2.婴儿抚触 是指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没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能有效接触皮肤饥渴。 注意事项:选择适合的时间,一般为喂奶后一小时左右;调节好室温;抚触者的准备;体现爱抚,以便抚触以便交流;抚触时间应视婴儿的月龄而定。 3.婴幼儿患病一般会出现哪些生病迹象? 1)精神:不爱玩,没精神,烦躁不安,哭闹等。 2)表情:眼神呆滞,同时有尖叫啼哭的现象 3)脸色 4)吃喝: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等;异嗜癖:小儿对食物以外的物品有不可自制的食欲;食欲亢进。 5)大小便异常 A.粪便表面有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同时小儿排便时哭闹---肛门裂。 B.脓便血:便次多,有排不干净大便的感觉,伴发烧,大便脓血样---细菌性痢疾 C.红果酱色:小儿阵阵腹痛,频频呕吐,大便呈红果酱样---肠套叠,2岁以下常见 D.白土样:同时尼色加深---黄疸型肝炎 E.柏油样:小儿流鼻血,若将血咽下,大便就会呈黑色柏油样.若鼻血止后,大便正常,则无需担心;若未留鼻血---消化道出血 尿色异常:正常尿液为清晰透明,淡黄色 A.红色:像洗肉水,同时眼皮浮肿---急性肾炎 B.橘黄色:尿色加深呈橘黄色或棕绿色--肝胆疾病 C.乳白色:若因泌尿道感染,尿有脓,可使尿呈乳白色,同时有尿频尿痛的现象。排尿次数: A.明显减少,眼皮浮肿,常是肾病的表现,腹泻伴有尿量明显减少则是脱水的表现。 B.次数明显增多,一点儿尿液憋不住,常是泌尿道感染的症状。 6)睡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睡眠不安 7)囱门:前囱凹陷,可以因脱水而囱门松弛,凹陷。前囱鼓出:主要见于脑膜炎,脑炎等颅压力增高的疾病。 8)体温 4.佝偻病的症状及预防 症状: 1)易激怒,烦躁,不活泼,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 2)睡眠不安常惊醒哭闹,多汗。 3)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4)出牙迟 5)头部软化,有乒乓球的感觉。 6)颅骨呈方形,头大脸小。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 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基本任务:阐明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 ●研究内容: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③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 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有利影响: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 有害影响: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有利影响:在改造自然和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有害影响:英国伦敦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痛痛病)、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于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 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和醛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 3、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①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②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③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④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⑤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本质的区别: 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包含生物这是与自然环境的本质区别。 2、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 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 发生生物富集的条件:①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②污染物性质稳定,较难分解和排泄;③污染物急性毒性不大,在生物体内浓集时,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会出现高位生物体内浓度大大高于 低位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迁移的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hormesis”效应:也称兴奋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 作用。例饮酒 ●环境污染性疾病的特点:①环境污染区域内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②发病者均出现与暴露污染物 相关的相同症状或体征;③除急性毒性外,大多具有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的特点;④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诊断标准 3、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 ●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 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环境物质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这种变化常常伴随着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浓度的改变。包括单一介质内的迁移、不同介质内的迁移和生物性迁移三种方式。 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化学物(或污染物)在环境中主要通过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通常把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原来的污染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而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包括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2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