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

五蕴(佛教)

蕴(巴利语:khandha,梵语:skandha),又译为阴或聚,有积增聚合的意

思[1],佛教术语,意指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将蕴分析成五种基本元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者,又称五蕴(梵文:Pancaskandha),旧译五阴、五聚或五众。

五蕴是指以下五种[2]:

1.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

2.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3.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4.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

心之作用也。

5.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

也。

五蕴的体性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3]

在《巴利三藏》中,佛陀有详细的解释。

?色蕴,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在、

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4]。而其中

的“色”包括两类,一类是地、水、火、

风四大种[5];另一类则是二十四种四大种

所造色[6]。

?受蕴,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

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7]。而“受”

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此感情为对

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

生的复杂感情[8]。

?想蕴,包括“想”的过去、未来、现在、

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9],其中“想”

分为六种:色想、声想、香想、味想、

所触想、法想[10]。

?行蕴,包括“行”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1]。与“想”

类似,佛陀依据“行”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论藏中,“行蕴”被进一步分为触、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12]。

?识蕴,包括“识”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3]。与“受”

类似,佛陀依据“识”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识蕴”依据其生之因、与其同时生起的“受”、是否与智见或邪见相应等特点,被细分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舍俱疑相应心等八十九心[14]。

大乘佛解说

根据天台宗《摩诃止观》卷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一个“五蕴”。

《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而在经中的卷九及卷十,还特别举例讲述了每蕴修行次第的十种魔相,合为五十阴魔[15]相。《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妄,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也就阐明了,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所以其销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也就是觉知境界的五层存在次第。五蕴的五种觉知境界存在层次,也就是觉性的五种妄执障碍层次,也就是存在万象的显化层次,所以也就对应了菩萨修行习证的渐进次第。基于《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而对五蕴的相关深入探讨,以及五蕴与上述三经中佛教相关名词的对应关系,可见于东岐明对于儒家、道家、佛家共通修持基础的相关研究[16]。

参考文献

1.^《大毗婆沙论》:“问何故名蕴。蕴是何义。答聚义是蕴义。合义是蕴义。积

义是蕴义。略义是蕴义。若世施设即蕴施设。若多增语即蕴增语。”

2.^《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

为幻法。”

3.^《杂阿含经》卷2:“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

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比丘白佛:“无常。世尊!”“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

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CBETA, T02, no. 99, p. 7, b23-c11)

4.^《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色之过去、未来、

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色蕴。”

5.^《清净道论·第十一品》:“坚硬相的是地界……于此身中,坚性或固性的是

地界。”“粘结相的是水界……于此身中,粘结性或流动性的是水界。”“遍熟相的是火界……于此身中,遍熟性或暖热性的是火界”“支持相的是风界……于此身中,支持性或浮动性的是风界”。”

6.^它们分别是:眼、耳、鼻、舌、身五种净色;色、声、香、味四种境色;女根

色、男根色两种性根色;心所依处;命根色;营养;空界;身表、语表两种表色;

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三种变化色;色集聚、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四种相色。详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六章“色之概要”。

7.^《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受之过去、未来、

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受蕴。”

8.^《巴利三藏·相应部》(卷36,第5章):“诸比库!此等之三者,是受。以

何者为三者?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9.^《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想之过去、未来、

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想蕴。”

10.^《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56章):“诸比库!六想身是。色想、声

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是,此名之为想。。”

11.^《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行之过去、未来、

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行蕴。”

12.^《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13.^《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识之过去、未来、

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识蕴。”

14.^《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心之概要”

15.^《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宣化上人

16.^ 《正观中道─中庸实践之贯通儒道佛修持基础(初稿)》东岐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