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社会治理视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社会治理视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社会治理视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V3.0

社会治理视频大数据平台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8)

1.1建设背景 (8)

1.2建设现状 (8)

1.3项目总体要求 (9)

1.3.1项目建设目标 (9)

1.3.2系统设计标准 (12)

第2章需求分析 (15)

2.1需求概述 (15)

2.2系统功能需求 (16)

2.3系统性能需求 (16)

第3章总体系统设计 (19)

3.1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19)

3.2网络系统设计 (20)

3.3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2)

第4章平台对接及整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与智能交通系统对接 (24)

4.1.1资源共享内容 (24)

4.1.2资源共享方式 (25)

4.2其他行业监控及社会监控资源接入 (26)

4.3公安信息网共享接入 (27)

4.4与警用GIS整合 (28)

第5章平台前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点位设臵原则 (29)

5.2摄像机选择 (30)

5.3监控统计点表 (31)

5.3.1xxx片区 (31)

5.3.2xxx县 (32)

5.3.3xxx县 (33)

5.3.4xxx县 (34)

5.3.5xxx县 (34)

5.4杆件设计 (35)

5.4.1监控立杆和基础 (35)

5.4.2监控点机箱和基础 (36)

5.4.3防雷系统设计 (37)

5.4.4接地系统设计 (40)

5.4.5供配电系统设计 (42)

5.4.6监控点夜间补光要求 (44)

5.5前端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48)

5.5.136倍540线超宽动态网络高速球(吊装) (48)

5.5.2枪式网络摄像机 (49)

5.5.3百万像素720P高清网络高速球 (51)

5.5.4720P高清网络枪机(宽动态) (52)

第6章承载网络系统设计 (54)

6.1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54)

6.2网络建设详细设计 (55)

6.2.1总体设计 (55)

6.2.2组网方案 (56)

6.2.3带宽需求分析 (57)

第7章存储系统设计 (59)

7.1存储时间与容量计算 (59)

7.2存储系统配臵 (61)

7.3存储设备技术参数 (63)

7.3.116路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63)

7.3.2磁盘阵列 (64)

第8章平台系统设计 (66)

8.1概述 (66)

8.2设计思路 (66)

8.3平台系统结构设计 (67)

8.4平台系统结构亮点 (69)

8.4.1SOA为主体的架构设计 (70)

8.4.2业务集成的Web Service框架 (71)

8.4.3高性能的外场设备接入服务设计 (72)

8.5软件平台组成 (73)

8.5.1系统管理服务器 (74)

8.5.2流媒体转发服务器 (74)

8.5.3存储服务器 (75)

8.5.4WEB管理服务器 (76)

8.5.5电子地图模块(二期建设) (77)

8.5.6网络数字矩阵软件模块 (78)

8.6平台基本管理功能 (78)

8.6.1级联业务功能 (78)

8.6.2网管业务功能 (80)

8.7公安实战业务系统功能 (86)

8.7.1视频监控业务功能 (87)

8.7.2实战业务特点功能 (95)

8.8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设计 (101)

8.8.1系统架构 (102)

8.8.2智能行为分析周界防范 (105)

8.8.3人脸抓拍比对模块 (107)

8.8.4智能视频后检索模块 (117)

8.8.5视频质量诊断模块 (122)

8.9系统特色功能 (129)

8.9.1快速布控 (129)

8.9.2录像追踪 (130)

8.9.3三维定位 (130)

8.9.4预案管理 (130)

8.9.5设备兼容 (130)

8.9.6多级联网 (131)

8.9.7无线应用 (131)

8.9.8提高的安全性 (131)

8.9.9灵活的客户端布局 (132)

8.9.10灵活的媒体存储 (132)

8.9.11分散压力式的前端存储 (132)

8.9.12系统部署方式 (133)

8.9.13系统的可扩展性 (135)

8.10系统软件平台接口及与联网协议 (136)

第9章各级监控平台系统设计 (140)

9.1市局平台(一级中心)系统设计 (140)

9.1.1市移动机房托管硬件设备部署 (140)

9.1.2市局监控中心设备配臵及功能 (143)

9.2区县分局监控平台(二级分中心)系统设计 (147)

9.2.1区县移动机房托管硬件设备部署 (147)

9.2.2县(区)分局监控中心设备配臵及功能 (148)

9.3派出所监控(三级分中心)系统设计 (149)

9.3.1乡镇派出所设备配臵及功能 (150)

9.3.2城区派出所设备配臵及功能 (151)

9.4数据中心UPS (151)

9.5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52)

9.5.129寸液晶电视 (152)

9.5.242寸液晶电视 (153)

9.5.342寸窄边拼接屏 (153)

9.5.4管理服务器 (155)

9.5.5刀片服务器 (155)

9.5.6智能视频质量诊断服务器 (156)

第10章施工组织设计 (157)

10.1概述 (157)

10.1.1编制说明 (157)

10.1.2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157)

10.1.3工程项目施工程序 (158)

10.2施工组织机构 (159)

10.2.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59)

10.2.2项目管理机构组成表 (159)

10.2.3主要管理岗位主要职责描述 (160)

10.3施工准备 (162)

10.3.1有关规范和标准 (163)

10.3.2深化设计 (163)

10.3.3图纸会审 (164)

10.3.4技术交底 (164)

10.3.5施工现场准备 (164)

10.3.6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和资源计划 (165)

10.3.7其它方面的准备 (167)

10.4施工目标及保证措施 (167)

10.4.1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167)

10.4.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70)

10.4.3安全目标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4)

10.5施工管理及工序 (179)

10.5.1工程实施程序 (179)

10.5.2施工准备阶段 (179)

10.5.3施工安装阶段 (179)

10.5.4系统调试阶段 (180)

10.5.5系统试运行阶段 (180)

10.5.6系统竣工验收阶段 (180)

10.6现场配合和协调 (180)

10.6.1与甲方的协调配合 (180)

10.6.2与监理方的协调配合 (181)

10.7施工工序主要控制点及要求 (181)

10.7.1施工材料进场控制措施 (182)

10.7.2施工工艺 (182)

10.7.3线槽、管道安装工艺 (182)

10.8系统调试与验收 (204)

10.8.1调试计划 (204)

10.8.2验收标准 (209)

10.8.3验收细则 (209)

10.9项目管理 (229)

10.9.1施工信息管理 (229)

10.9.2施工界面管理 (233)

10.9.3施工组织管理 (233)

10.9.4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234)

10.10培训 (235)

10.10.1目的 (235)

10.10.2用户培训 (237)

第11章售后服务措施 (241)

11.1技术支持与服务原则 (241)

11.2技术支持与服务内容 (242)

11.2.1电话支持 (242)

11.2.2现场服务 (242)

11.2.3设备维修与更换 (242)

11.2.4故障报告和预防 (243)

11.2.5硬件和系统的定期巡查和巡检报告 (243)

11.2.6定期软件版本检查 (244)

11.3技术支持与服务时间 (244)

11.3.1电话支持响应时间 (244)

11.3.2现场服务响应时间 (245)

第1章项目概述

1.1建设背景

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社会治安状况也日趋复杂,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凸显,城市犯罪突出,手段不断更新、升级。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以主动预防为主的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是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着眼点和切入点,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xxx社会治安综合视频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分析,挖掘及研判,实现公安业务的数字化及智能化,提高公安机关“打、防、控、管、服务社会”的能力,达到指挥统一、反应及时、作战有效的目的。以适应我国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加强城市级安全防范能力,挤压犯罪时空,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管理,打击违法犯罪,实现城市安防从“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提升城市的安全程度和人民生活的舒适程度,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之盾。

1.2建设现状

XX市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前期已建设了264个监控点,采用裸光纤方式点对点通过视频光端机传输和前端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通过网络传输两种方式传输到各派出所

分控中心或分局监控中心,前端采用了一体化球型摄像机。

1.3项目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统一标准,整体部署,分期实施,信息共享”与建设力度和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探索创新和稳步推进相结合、服务公安业务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的原则,体现“实用,可靠,经济,科学”的指导思想。以规范技术应用为重点,以增强技术设施的实际应用效能为核心,通过技术集成,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综合应用的各级监控系统的技术平台。

1.3.1项目建设目标

1.3.1.1总体目标

1、立足资源共享,实现新建系统对已有系统的兼容,体现集成优势,解决与智慧城市建设等资源整合问题;立足提高应用水平,解决城市智能交通等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保障监控系统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益,解决科技支撑问题。

2、实现监控网络和监控内容的广度覆盖,监控网络应全面覆盖重点地区,监控内容应适应重点地区主要公安业务的需求;实现公安业务与社会防控的有效链接,满足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实现监控信息反馈的快速反应,确保信息

的快速、高效和安全流动。

1.3.1.2具体建设目标

项目设计原则

(一)统一规划:

XX市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必须规划在先,在市公安局统一规划和管理下,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采用高科技、新方法对城市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监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增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加快城市数字化进程。

(二)统一标准:

XX市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必须统一标准。系统建设应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省厅、市局的建设要求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架构,经由专家论证后,统一部署。

(三)注重实效:

XX市社会治安综合视频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必须注重实效。鉴于系统技术复杂,投资巨大,在建设中应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有效应用为核心,以技术建设与工作机制的同步协调为保障,确保系统能有效服务于公安工作,不断提高公安机关预防、打击犯罪、严密治安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为打造“平安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条件。

具体建设目标

1.三级监控体系架构平台建设:建成XX市社会治安综合

数字视频共享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一级网:市局--县、区局(分局);二级网:县、区局(分局)--派出所;三级网:派出所--监控前端。由于市/县(区)公安局没有合适的设备部署空间,本系统平台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均采用托管方式部署于移动运营商机房。

2.前端建设:替换原有264路视频资源,原有264路已

建成多年,部分设备已经老化无法正常工作,本期采用网络摄像机进行替换。新建2053个监控点:根据分局对前端实地勘测和路面治安情况的要求,对市区xxx 区、4个县的监控点的扩建数量如下:xxx区新建1200;

xxx县新建监控点239个;xxx县新建监控点240个;

xxx县新建监控点170个;xxx县新建监控点204个。

监控点统计数量如下:

3.监控中心建设:市局一级监控中心:原有18台大屏耳

墙监视器全部替换为29寸液晶电视;区县二级监控中心:xxx县及xxx县监控中心分别新建42寸液晶窄边拼接屏6块(2*3);派出所三级监控中心:xxx、西

安派出所各配臵4台42寸液晶电视,其他城区派出所

各配臵2台42寸液晶电视;乡镇派出所各配臵1台

42寸液晶电视。共升级和扩建65个派出所:其中xxx

区(大研、西安、祥和、束河、金安、大东、七河、

金山、金江、西城);xxx县(黄山、石鼓、巨甸、

白沙、拉市、太安、龙蟠、塔城、鲁甸、大具、奉科、

鸣音、宝山、九河、石头、黎明);xxx县(永北、

仁和、期纳、程海、片角、涛源、顺州、羊坪、六德、

东山、东风、大安、松坪、光华、三川);xxx县(中

心、荣将、兴泉、石龙坝、新庄、通达、永兴、船房);

xxx县(大兴、新营盘、烂泥箐、跑马坪、蝉战河、

战河、永宁坪、西布河、西川、金棉、宁利、红桥、

永宁、拉伯、翠玉、泸沽湖);

4.新建视频监控传输专网:本系统需要新建数以千计的

视频监控点,为保证所有的视音频数据传输,需要新

建公安视频监控专网,来承载所有前端设备采集的数

据,并能够满足对所有视音频流量进行存储、转发、

检索、回放以及上墙显示等操作的要求。

5.系统整合:全面实现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社会资源

及公安信息网的整合。

1.3.2系统设计标准

●公安部(2012年6月)《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

网总体技术方案》

●公安部GA/T 669-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

列标准》

●公科信通知[2010]30号《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

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的意见》

●公信通[2007]189号《关于稳步开展公安信息资源

共享服务工作的通知》

●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性指导文件》

●公安部《公安部报警监控方案设计要素》

●《xxx省公安厅关于加强xxx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

统建设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

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

规范》

●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0-200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

范》

●GA/T 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技术要求》●GB 50174-2008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

与指标

●GB/T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

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

保护定级指南》

●GB/T22080-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

体系要求》

●GB/T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

要求》

●GB/T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

技术要求》

●GB/T20272-2006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要求》

●GB/T20273-2006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

全技术要求》

●GA/T6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终端计算机系统安

全等级技术要求》

●GB/T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要求》

●GB/T202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

管理要求》

●BMB17-2006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

技术要求》

●BMB20-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

管理规范》

●BMB23-2008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

方案设计指南》

●公信通传发[2008]10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信息通信

网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

●公信通传发[2008]296号《关于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

接入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B 50169-2006 《电气装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

第2章需求分析

2.1需求概述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对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针对平安XX建设项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设计:

●监控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要求监控的范围能够涵盖整个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

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重要单位、大型聚集场所、治安负责场所、重点要害部位等。相应的,对如此众多监控点的集中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

●对意外事件做出快速响应。

监控系统作为“防范”(重点在“防”)的重要手段

不仅体现在它可以为公安各级部门提供现场图像以及便于

取证的录像数据(即“远程现场监督和事后取证”),更注重对各类现场的“事前预警”,以便提前发现异常情况,即不仅要提高整个监控系统对犯罪的免疫力,更要提高敏感度。

●资源共享,协同作战。

从派出所到各区县分局、各区县分局到地市局之间,为实现警卫路线、专家预案等管理功能,资源共享是前提,只有实现多种跨区域资源的共享访问,才能确保多警种互相协同作战的能力,从而有效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所以建立一个

监控系统综合管理共享平台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安部门在城市治安监控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系统后期建设需要将大量的社会监控资源纳入到公安专网系统中来,为了防止外网以数字方式直接接入公安网,需要采用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来保证公安专网与外网之间的有效隔离,从而实现社会图像资源接入情况下的公安工作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2.2系统功能需求

●系统需满足高标清混合视频的接入、控制及存储;

●系统需能适应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存储模式;

●系统需具备科学高效的管理功能

●系统需满足不同子系统之间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

●系统需满足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公安信息网及其他

社会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

2.3系统性能需求

●系统需具备海量的视频接入能力

系统需具备万路以上监控点的接入能力,单台流媒体服务器支持至少并发100路(1000M网络)D1(2048Kbps)视频流;消息转发服务器至少支持30万次/S的并发量;

●系统需具备高清视频处理能力

高清相对于标清来说更有优势,从分辨率来看,720p的分辨率是CIF分辨率的9倍、1080p的分辨率是CIF分辨率

的20倍,在同样的显示环境下,高清会清晰得多。从显示

效果来看,高清既支持大屏显示,又支持16:9宽屏显示,可以大大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

高清网络摄像机直接输出数字图像,使图像的内容分析、特征分析、取证、识别和搜索等图像分析技术的广泛实际应用成为可能。在应用上,高清网络摄像机的覆盖面远远大于传统的模拟摄像机,使监控者既能观察全景、掌控全局,同时又能清晰观察局部细节。

图2-1 高标清对比图

系统需具备强大的设备兼容能力

可以兼容任何一种数据库,包括MYSQL、SQL SERVER、Oracle、DB2等。全面兼容国内主流厂商IP-Camera、全系

列嵌入式和PC架构的DVR、DVS设备。兼容PC、服务器和小

型机上的各类操作系统。

系统需具备严密的安全管理能力

网络的安全性:数字图像网络借助于单位数据专网,因

此不允许与其他非内部专网进行物理链接。

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级的安全规范必须满足国

际C2级标准,可以保证不被身份不明的黑客所攻击。数据

库的超级用户帐号即密码由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设定,数据库的一般用户帐号和权限由数据库超级用户(数据库管理员)设定。系统维护人员可随时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应用程序级的安全性:所有的操作人员进入系统前均应

登录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并通过权限管理服务器认证,核对准确后方可进入系统。所有的操作人员均应规定相应的级别及权限,任何越权的操作必须被拒绝。所有的操作、错误均应有日志记录,并可以根据工号或操作查询。除了用户管理的基本资料外,工作人员不得对用户的其它资料和数据进行更改和操作,除非有用户指定授权人的授权。

第3章总体系统设计

3.1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三级、三层”的防控体系架构,“点、线、面”的控制应用管理和资源共享的要求,结合总体布局规划和公安实战应用需求,为保证各类图像畅通流畅、高清晰地显示,灵活操作控制,为图像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应用提供扎实的支撑,该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在全市构建分布式三层结构的图像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和图像监控专网,满足图像清晰、实时传输的带宽需要以及网络安全的要求。第一层监控现场及派出所监控中心,第二层区县分局监控中心,第三层市公安局监控指挥中心,以每层的各个独立应用单位为节点,实现图像传输和监控,并支持多层扩展,满足各业务部门的共享应用;同时向上级公安部门提供接入接口,满足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网要求。(可为整合社会资源规划预留,以便可以安全方便地共享社会上其他已建图像监控资源)

2、网络化综合治安图像监控系统分三级监控:公安市局为一级监控,区县分局为二级监控,派出所为三级监控。监控图像原则上采用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即市局监控中心采用数字化联网整合各区县图像监控资源;各区县图像监控系统,采用数字化联网整合所辖派出所街道等社会图像资源,

并采用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存储方式进行集中录像;派出所采用数字化监控终端,负责本地监控的使用管理。派出所实现对属地内的图像实时监视、切换控制、浏览查询、抓拍和储存,达到其实战应用的要求。分局的监控图像主要从派出所的监控汇接点上传而来,供监控使用。

3、各层的节点支持数字图像上墙,支持高清晰图片及动态视频存储,全网络图像传输交换,保证高清晰图像的监视控制,各层节点在满足现有接入需求的前提下留足适当的发展余量。

4、整个系统的综合应用和共享平台除满足社会治安监控的需求外,预留二次开发的接口,实现综合应用系统的不断完善升级,提高系统整体应用能力。

3.2网络系统设计

平安XX视频共享平台将利用移动的网络资源,建立数字化的视频信息传输交换平台,作为连接市公安局、区/县公安局的两级联网传输基础网络,也是视频信息传输的骨干网络。视频信息传输交换平台中选用TCP/IP协议作为主要网络协议,同时支持UDP方式。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

XXX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11年9月目录

一项目设计概述 1.1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 项目现状 在目前的人工管理状态下,存在着对人为操作的严重依赖,服务质量难以监控,需要一套先进可靠的管理系统,避免给IT 系统带来更多的运行维护管理风险。 ?没有合理的服务级别评估机制,导致项目运营时无法实现服务承诺。 ?开展运营外包无法评估服务级别所需资源和成本,投入与收益难以量化。 ?服务质量不稳定。更多原因是现场服务标准不够明确,服务质量大多依赖于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态度。 ?服务管理不细致,导致服务质量影响信息系统运维目标难以达成。 上述的管理风险常常困扰信息化深入推进时,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IT 服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化,为高速发展的业务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撑。 1.2项目目标 引入IT 服务管理的国际最佳实践理论ITIL,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建立一套基于国际ISO20000 服务管理标准的ITSM 体系和ITSM平台工具,固化相应的IT 服务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IT 服务风险。 ?实现IT服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IT服务管理流程,提高IT服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IT服务成本,提高用户对IT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服务台为IT服务的用户提供一个单一联系点,协调IT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为IT 服务的运作提供支持。 ?通过事件管理流程,在给用户和公司的正常业务活动带来最小影响的前提下,使IT系统能

够尽快地返回到正常工作状态;保留事件的有效记录,以便能够权衡并改进处理流程,同时给其他的服务管理流程提供合适的信息,以及正确报告进展情况等。 通过资产管理功能及其相关流程,对单位的所有IT资产的基本资料进行登记和维护,为资产相关的运维服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并对资产的配置变化进行跟踪,基本实现IT 资产的配置管理。 1.3系统功能设计 1.3.1服务台 对服务请求信息提供必要的初始支持,根据需要启动相应的服务流程,支持自动派单和人工派单,并对服务流程跟踪监督,同时向服务请求方反馈服务结果信息。 服务台的基本要求如下: 1)为用户提供IT服务窗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窗口填写故障申诉和服务申请记录。 2)能够支持用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投诉和服务申请。 3)能够提供预定义故障和申请服务的类别,自动激活不同的处理流程。 4)用户能够通过电话咨询、网站查询等方式了解自己提交的投诉和服务申请的处理结果。 5)支持对故障和服务申请的跟踪督办,确保所有的故障和服务申请能够以闭环方式结束。 1.3.2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包含以下功能:

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数据“治理”

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数据“治理” 本文讲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自服务大数据治理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 本文目录: 一、大数据时代还需要数据治理吗? 二、如何面向用户开展大数据治理? 三、面向用户的自服务大数据治理架构 四、总结

一、大数据时代还需要数据治理吗? 1、数据平台发展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数据问题 大数据不是凭空而来,1981年第一个数据仓库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近40年的历史,相对数据仓库来说我还是个年轻人。而国内企业数据平台的建设大概从90年代末就开始了,从第一代架构出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 在这20年的时间里,国内数据平台实施者可以说是受尽折磨,数据项目一直不受待见,是出了名的脏活累活。 可以说,忽视数据治理给数据平台建设带来了不少问题。随处可见的数据不统一,难以提升的数据质量,难以完成的数据模型梳理等源源不断的基础性数据问题,限制了数据平台发展,导致数据应用不能在商业上快速展示效果。

举一个典型商业智能应用的例子,管理驾驶舱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很多企业建设了管理驾驶舱,但是建设完之后往往成为摆设,只有当领导需要看的时候,大家才去拼命改数据。 为什么数据平台的建设遇到这么多“坎”,而且难以真正发挥其商业价值?其实核心问题还是数据本身不统一,数据内容准确度不高。 2、数据治理逐渐受到各行业认识 我国最早意识到数据治理重要性的行业银行是金融行业。由于对数据的强依赖,金融业一直非常重视数据平台的建设,经过几代数据平台的验证,发现数据治理是平台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而且随着投资和建设的投入增加,对数据治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也非常重视数据治理,从08年开始,在全国银行业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控制行业的数据质量。工行、建行、国开等大型银行,对数据治理都非常重视。08年前,我们与国开一起开始了数据治理的建设,下图展示的就是国开银行针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控。 如今各行业都开始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希望利用大数据的能力,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本质上还是数据的建设,传统数据平台碰到的所有问题大数据平台都有可能碰到,由于数据量级的变化,大数据平台必然还会产生新的问题。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第1章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1.1 综合布线系统 1.1.1概述 现代化的智能建筑,信息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求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综合布线系统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主要有:ISO/IEC11801及TIA/EIA-568-A。国内综合布线系统相应的规范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示意图如下: 1.1.2功能及应用 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容纳话音:电话、传真、音响(广播);数据:计算机信号、公共数据信息;图像:各种电视信号、监视信号;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水位以及烟雾等各类控制信号。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综合布线主要作为语音和数据的物理传输平台。 智能大厦的投资是一个长远的计划,人们不仅能以现有的应用来规划,更应从发展的眼光来

看。IT业的发展迅速,只有采用一个合理的布线系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最少的投资支持未来出现的任何新应用。采用标准的综合布线,能带给用户即插即用的便利,并且,管理与维护也非常简单。 综合布线可提供一个完美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办公环境,即插即用地支持多种接入,包括:电话、传真、100Base-T高速数据网络、视讯会议系统、Internet/Intranet接入、Modem接入以及ADSL接入互连网等。 1.1.3设计思想 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大量需求,使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作为苏丹国家民航控制中心,网络通信承担着重要作用,一个网络设计不但要考虑网络速度,同时还应该考虑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总的设计思想如下: ?适应未来10年内数据(主干支持622M ATM及千兆以太网)和话音等应用需求,确保满足未来用户需求增长; ?提供至少10M/100M连接速度到每个信息点,以满足网络信息传输及办公自动化应用的需要。?确保系统通信的安全,网络设计为物理上互相隔离的2套网络系统:公共网络系统(外网,与互联网联接)、企业专用网络系统(内网) ?水平子系统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垂直干线采用铜缆和光缆混合组网或全部采用光缆组网; (建议数据主干采用光缆,话音主干采用铜缆) ?每个工作区对应信息插孔均有独立的水平布线电缆引至楼层配线架; ?系统采用语音数据综合布线方式,语音和数据水平布线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使语音与数据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换使用。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 1.2.1概述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正在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今天,建设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是其基本的要求,作为国家级,计算机网络不仅要满足内部大量的数据交换的需要,同时要承担对外的形象宣传、信息发布、合作事宜,对内的事物处理、事物协作、业务管理,提供各种商务服务和Internet访问等功能。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TCP/IP、WWW技术、先进数据库技术的Internet/Intranet计算模式也日趋成熟,这些条件都为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方案 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软件开发项目。根据年xxx区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求,在现有协同办公平台的基础上,对全区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申报、项目招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成果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对党政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人员、资产资源、日常维护、事务处理等日常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 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建设信息化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全区的信息化资产(包括各种信息 化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设信息化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化运营过程中各种事务的全过程 管理。 ●建设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各项业务的全过程 管理。 2、需求分析 2.1业务需求 (1)信息化项目管理 根据《实施细则》文件要求,对全区信息化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服务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实现对信息化项目立项、采购、建设过程、验收、维护的全过程文档、技术支持等信息进行维护、管理、查询、统计等,并为技术文档提供模板,从而规范项目操作。具体业务流程如下图:

(2)信息化资源管理 对全区的信息化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资产的合理购置和运行监控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基础软件、网络资源、数据

资源等信息化资源进行维护、管理、查询、统计等。 (3)信息化事务管理 对全区信息化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区各单位信息化事务(包括系统故障、账号管理、业务应用等)上报、审核、反馈、进度等进行管理。 (4)信息化运维管理 对全区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维,包括系统维护单位、配合单位、维护人员的台账、日常运维记录、系统监测、故障提醒等功能的管理。 2.2与已有系统关系分析 xxx区党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是基于xxx区信息化统一基础平台之上的信息系统,和全区其它信息系统有一下关系: ●和xxx区统一用户管理系统集成,实现用户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并且 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用户机构数据作为系统的基础数据; ●和全区短信平台集成,实现短信提醒等功能; ●和全区电子公章系统集成,实现在线文件、表单的格式转换电子盖章; ●和区财政局和区公共交易中心的政府采购系统基础,实现各种数据的交 换。 2.3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xxx区党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是全区公共的应用系统,面向全区各个委办局、事业单位应用。各单位授权用户能浏览、查询和管理本单位的数据和记录,区信息中心作为系统的建设方,负责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并具有系统管理权限。服务管理部门包括区信息中心、区财政局、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质监xxx分局。 3、技术架构和数据设计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111026

芜湖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一类) 项目名称:芜湖市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申报单位(盖章):芜湖市档案局 项目起止日期: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芜湖市档案局(馆)编制 年月日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芜湖市档案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2、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芜湖市档案局(馆) 3、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要求各级各类档案馆应采 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安徽省档案局、 芜湖市档案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档案档 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全国档案信息化实施纲要》对档 案信息化工作有明确要求。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理念,充分发挥档案局现有信息系统作用,提高工作 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需要建设档案 信息管理系统。 3)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 段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管理,实现档案资料 价值的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综上所述,根据芜湖市财政局财行《关于申报2012年度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通知》(…2011?258号)要求,特编制本方案。 4、项目概况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数字档案馆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对现有的目录系统进行升级改的基础上,使之与全文数字化系统、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对接,实现对各类档案资源的全面统一的管理与利用。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和机构职能 芜湖市档案局(馆)是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行使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个职能,既主管全市的档案事业,对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又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全市范围内的档案。内设办公室、指导科、法宣科、管理科、编研科五个职能科室,公务员编制20人,其中信息化专职人员1人,兼职1人。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项目实施机构由芜湖市档案局自行组织实施,主要职责为:制定项目建设计划,组织相关采购,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沟通协调、项目完成后验收和完善、最终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维护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作模式,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的 通过监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搭建并组织实施,实现监理公司关键业务的有效管理,达到如下目的: 1、公司各部门与分公司之间建立自动的信息传递和事务交接,尽量避免人工完成,容易出错的情况。 2、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之间实现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即时信息通知方式实现各相关部门协同跟进同一项目,领导在各工作环节实现高效的审批、审阅,同时通过项目资料库对各项目资料实施集中式管理,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共享。 4、实现合理的、高效率的文档的管控:文档发布前的审批、有条件的共享、严格的查看权限、文件的传阅等。 5、实现网上信息、通知广播式发布,同时信息发布人员可随时监控到某重要通知相关人员是否已接收查看,避免了重要信息的漏看。 6、通过工作流程监控,实现工作的有效监控及客观评估。 二、实施内容和范围 本次实施的内容为济南城建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软件安装、调试和开通,以及网络、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集成和调试。实施的范围为济南城建监理有限责任公司7个分公司、1个直属项目部及公司综合部、项目管理部、策划咨询部。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1、提出功能需求分析 组织有关人员针对项目管理公司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模式并结合本监理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及特点提出功能需求分析,为下一步信息系统的搭建提供基础依据。 时间:5月20日~5月31日 2、系统模块搭建 进入信息系统搭建阶段,软件开发人员按照功能需求将已开发的各个模块结合用户需要与软件功能特点建立软搭建信息操作平台,设定权限。 周期:6月1日~6月7日 3、信息系统安装调试 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完成后进行打包并针对全面功能性行测试。收集相关问题并返回开发单位修正。 周期:6月8日~6月10日 4、组织技能培训并投入使用 系统安装完成后,由软件开发商负责,组织各个分公司及部门主要管理和业务经办人员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维护,培训完成后,正式投入使用。 周期:6月11日~6月15日 第二阶段: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新的功能在往系统里面填加。

XXXXX201X年大数据治理工作方案

XXXXXX 201X年度大数据治理工作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XXX行业信息化建设在经过了单一应用、综合应用和深度应用等阶段后,正高速向智慧应用转型。自信息化工作开展以来,我单位陆续建设和部署了多种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一方面实现了本单位的日常工作信息化,另一方面也产生和储存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但体量庞大,而且文档、图像、音视频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所占比重也大幅度增加。为管理好这些数据,进一步处理、分析和利用好这些数据,为XXX行业的预测预警预防预控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切实提升领导获得感、工作人员获得感和群众获得感,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数据治理是指将数据作为组织资产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具体化工作,是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数据治理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数据的质量(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实现数据资源在各部门间有效共享;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对接和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提升整体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二、现存问题 —1—

我单位各业务部门因自身业务开展均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且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以其纵向的行政管理而相互独立。由于信息系统开发的历史原因,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较少,数据格式相对独立,数据共享以及相互利用的程度较低。目前XXX行业已经在部、省、市建立了大量的应用系统,网络以及软硬件设施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积累的大量业务数据。虽然国家部委三令五申要求通过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统一开展数据资源归集和共享事宜,但现阶段我单位数据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业务系统分散建设。各业务部门按照要求或为应对迅猛变化的信息化需求,逐步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各部门站在各自的立场生产、使用和管理数据,使得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信息系统中,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可信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标准,导致数据不规范、不一致、冗余、无法共享等问题出现,各部门对数据的理解难以应用一致的语言来描述,导致理解不一致。 (二)缺少统一的主数据。我单位几大核心基础信息系统之间的主要信息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独立系统中,系统间没有通过统一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维护,无法保障主数据在整个业务范围内保持一致、完整和可控,导致业务数据正确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数据资源多头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职能分散在各部门,致使数据管理的职责分散,权责不明确。各部门关注数据的角度不一样,缺少一个组织从全局的视角对数据进行管理, —2—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北京市属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财政专项拨款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方案 一、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2000年北京市市属科研院所全面实行企业化转制,十余年来,转制院所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批由科技创新带动的新兴产业群体,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其中,解决好以科学家、工程师为主体的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转制科研院所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稳定因素。 1、目的:为转制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按照事业单位增加离退休费办法增发补贴,体现了 市委、市政府对转制院所退休职工的关怀,也是完善科研院所转制政策的重要方面。 事企之差调资情况的落实,关系转制院所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需给予足够重视。 2、意义:转制科研院所人员的离退休待遇调整,政策性强,涉及人员数量多,时间跨度 长,人员历史情况复杂。利用信息技术管理用于弥补事企之差的财政专项拨款的具体拨付情况,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政策落实进度的有效方式。 3、必要性:要及时掌握所有离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财政专项拨款资金的发放情况,规 范专项资金管理,建设北京市属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财政专项拨款管理信息系统必不可少。一方面有助于科研院所规避资金管理风险,实现公开;另一方面有助于确保离退休人员的应有权益得到保证,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建设原则 1、易用性:实用简单,操作方便,简单的填、点、选就能完成操作,易学易用。 2、稳定性:在投入使用期间具有不间断的运行能力。 3、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承载数据的能力、体系、设备、功能、性能等方面的灵活性。。 4、安全性:确保数据不丢失、不外泄,数据库不被攻击。 5、分步骤开发:拟采用原型开发策略,先开发一个原型投入试用,后期根据应用再进行 修改完善。

大数据条件下社会综合治理的路径研究及对策

大数据条件下社会综合治理的路径研究及对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应该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应有之义。当前,电脑、移动终端、各种应用软件的广泛使用,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使得大数据(Big data)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及广泛应用为破解社会综合治理难题,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社会综合治理存在问题 所谓社会综合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社会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型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综合治理不仅涉及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比如提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保障社会公平与公正,而且也涉及通过行政或者司法的手段保障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此外,社会综合治理目标实现以及时、全面地掌握治理对象的状况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为前提。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迁,包括人、财、物、事等在内的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变得愈发庞大和复杂,而这与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正好不期而遇。当前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存在以下四点不相适应。 (一)社区社会综合治理认识与大数据要求不适应。(二)社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运行机制与大数据要求不适应。(三)社会综合治理队伍素质与大数据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四)社区社会自我管理制度与大数据要求不相适应。 二、大数据时代社会综合治理的路径研究 早在1991年,耶鲁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戴维·杰勒恩特就指出,互联网的终极世界是“镜像世界”。“镜像世界”如同人在镜子中的映像那样,镜像世界和现实世界本身存在着真实的关联和表达。镜像世界虽然是现实世界的“镜像”,但“镜像世界”又有相对独立性,即“镜像世界”以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积累和扩张,并冠名为“大数据”而区别于现实世界。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研究,必须以“现实世界”为基础,更应突出关注“镜像世界”。 社会治理研究对象和路径的“双重性”,要求我们辩证地认识与处理“双重性”的关系。伴随着网络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进一步对接,在新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非线性关系开始以非结构化数据的形式在网络空间里映射,这个过程就是网络空间拟像真实世界的过程。 一个现实世界的镜像版本如果想区别于网络社会早期的“虚拟世界”而具有一

城市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城市节水信息管理系统方案北京易麦克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项目意义目的 (3) 2.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指标 (3) 3.系统主要技术路线及措施 (4) 3.1面向SOA的系统架构 (4) 3.2物联网应用统一信息建模技术 (4) 3.3水源、用水、水资源费征收业务监控、图形定位和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服务 4 5. 总体设计 (5) 5.1系统总体结构 (5) 5.2系统软件架构 (5) 5.3系统功能框架图 (7) 6. 软件系统 (7) 6.1信息门户 (7) 6.2用水户业务办理平台 (9) 6.3中心管理平台 (10) 7. 系统总结 (16)

1.项目意义目的 为推动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做好节水管理工作,进行了节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节水信息管理系统以日常业务管理信息化为主要内容,充分整合用水及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数据,为水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为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服务。 2.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指标 利用水资源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建设及查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等建立“城市节水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工作平台。 1、进行城市水资源相关信息综合数据库建设,包括空间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综合数据库等等。 2、搭建用水户业务办理平台和中心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用水计划上报及下达、水资源费征收、取用水信息统计上报等日常业务的网络化管理,打通用水户和中心网上业务办理通道,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以水资源信息及取用水信息为基础,与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对全区水资源数据的实时查询、统计分析以及水量的收支平衡分析与综合展示,既为业务人员日常办公及事务处理提供辅助工具,也使领导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全区的水资

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2014年12月08日09:08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编者按: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正在深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因此,应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需要,变革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深圳市福田区在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方面再一次走到了全国的前面,率先进行了探索,对于研究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圳市福田区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的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只有让政府以及各社会主体在合理共享各种最新数据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度挖掘数据的价值,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内容和机制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环境,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和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深圳市福田区充分认识基础数据的重要性,在如何保证动态、精准、充分占有基础数据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和探索。 突出大数据理念 针对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特点,深圳市福田区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树立大数据理念,推动智慧福田建设。 大数据应用的核心是数据处理。大数据应用要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进行深度应用。为此福田区提出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目标,以“采、用、享、碰、推、嵌”六个字来概括数据应用理念。 “采、用、享”是传统的数据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次革命;“碰、推、嵌”是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第二次革命,以“碰、推、嵌”的可视化倒逼“采、用、享”的进一步质量提升,指导前期系统的改造。其中“碰”即数据碰撞。如将街道计生执法、人民调解、安监执法、派出所接报的发案的出租屋,与未自主申报出租屋比对碰撞,推送给街道综管执法人员,

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设计

信息管理实施方案 一、信息管理体系 (一)本项目信息体系的主要容 1、项目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维修等项目生命期或某个阶段中与项目代建有关的容。 2、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财政资金、市场、风险、客户、采购、合同、质量、安全、费用、进度、劳务、物资、机械信息等。 3、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通讯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形成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结合起来、有一定系统结构和功能且能表达一种管理行为的整体。 (二)建立项目信息管理体系的步骤 1、规划项目代建信息系统; 2、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和制度; 3、选择适用的辅助管理项目信息的软件系统。 二、信息管理的措施方法 (一)硬件配置完善 1、现场将配备电脑、适当的通讯工具,以便信息传递。通讯工具包括手机、座机、对讲机; 2、现场将配置信息记录设备,如照像机、摄像机等,对重要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以便查询。

(二)项目信息分类 本项目的项目信息按信息来源可分为项目公共信息和项目个体信息。公共信息包括各种国家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市场价格信息、自然条件信息、供应商信息、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信息等。项目个体信息则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记录、施工技术资料、工程协调、过程进度计划及资源计划、成本、商务、质量检查、安全文明施工及行政管理、竣工验收等信息。上述所有信息都将纳入本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围,实施规管理。 (三)项目信息管理的组织及制度保证 本工程项目代建方将设立专职的项目信息主管,隶属工程统筹工程师,专门负责制定本项目的信息管理办法和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信息管理工作。并在项目代建方其他专业工程师下属人员中指定兼职的项目基层信息员,负责收集各管理职能围的信息。兼职信息员受直属专业工程师及项目信息主管的双重领导,形成上通下达的项目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体系。 项目代建方制订项目信息管理办法,将对项目信息主管的职责、信息分类方法、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传递要求、传递渠道、传递形式、传递容、传递审核及信息储存要求等作出详细规定。 (四)项目信息管理流程 1、外部流程 除本项目代建方外,本项目的其他参与方都从属于项目外部信息管理围。其他参与方包括招标人、使用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项目

浅谈大数据平台建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浅谈大数据平台建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在企业管理占比日益增大,数据对传、数据分析、大大拓展了互联网在企业应用管理中的疆界和应用领域,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在企业决策管理中产生深远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大数据的建立能够使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数据作为特殊“资产”,人们更多的是从历史数据中总结规律,查找上一年度的失误与缺陷。在下一年度工作中进行消缺和提升工作不足。但大数据时代的决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预测未来,也就是说从数据的分析中寻找不足与缺陷,以大数据提供的分析为依据及时针对某一方面做出整改。以此来降低企业生产运行分险。如果竞争企业可以对行业市场进行预测对企业自身承载能力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但自己所在的企业不能,那么企业将会失去未来。企业存在的风险是企业系统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风险,在数据时代,这种风险更多地是体现在管理者的日常决策中,体现在企业管理决策要面向需求产品的客户的变化上。 2、企业的管理决策权由原来的被动追求价值向主动增加企业价值转变。 大数据的优点在于引导价值,促使企业价值根据良性化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价值体现在其企业管理组织架构中,企业原有组织形式是单一的为企业价值而存在和建立的。在数据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必须以实现企业的价值增长基础,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

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的组织架构的变化必将会诱发企业管理决策和领导者决策的变化,大数据就是建立一条无形的通道在生产者和决策者和市场之间行成多元化的隐性联系。使管理者和决策者参与到产品塑造的过程中去,大数据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可以有效地避免决策者过度的追随价值带来的被动,从根本上引导管理者和决策者改变传统的决策方式。 3.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发生改变 在大数据之前企业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但依靠业务驱动以及因果思维形成的管理方法始终无法实现最高的管理水平,这种模式永远是现寻求问题的原因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未来,数据驱动模式将代替业务驱动模式,大数据技术可以让企业决策者直接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这样及排除了决策者个人主观判断对问题的影响,也让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思维超越了眼前事实。大数据技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它们的科学有效应用能够切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产值,产生更多经济收益。因此,要利用好信息资源就要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完整型,全面性、时效性。大数据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先进的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思维,将传统数据信息方法与大数据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将不同数据集进行重组和整合,发挥就数据集所不具有的新功能,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利用有效的 4、企业的管理决策从单一的中高层管理向员工参与决策转变

大数据平台项目方案

xxx有限公司 大数据平台项目方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修订次数:第 1.0 次更改持有者: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XXX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天津市国瑞数码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3 2........................................................................................ 系统现状和需求分析4 3....................................................................................................... 建设方案5 3.1................................................................................................. 建设原则 5 3.2................................................................................................. 系统设计 6 3.2.1 ............................................................................... 系统总体逻辑架构 6 3.2.2 ................................................................... IDC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架构 9 3.2.3 ............................................................................ 系统部署及网络拓扑 10 3.2.3.1................................................................................... 总体网络部署 10 3.2.3.2................................................................................ 系统管理端部署 12 3.2.3.3......................................................................... 执行单元(EU)部署 13 3.2.4 ............................................................................... 项目实施所需资源 14 3.3................................................................................................. 建设内容 16 3.3.1 ..................................................................... ICP/IP地址备案管理系统

集团公司大数据平台整体建设方案

集团公司大数据平台整体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11) 1.1建设背景 (11) 1.1.1集团已有基础 (11) 1.1.2痛点及需提升的能力 (11) 1.1.3大数据趋势 (12) 1.2建设目标 (12) 1.2.1总体目标 (12) 1.2.2分阶段建设目标 (13) 1.3与相关系统的关系 (13) 1.3.1数据分析综合服务平台 (13) 1.3.2量收系统 (14) 1.3.3金融大数据平台 (15) 1.3.4各生产系统 (15) 1.3.5CRM (15) 1.4公司介绍和优势特点 (15) 1.4.1IDEADATA (15) 1.4.2TRANSWARP (17) 1.4.3我们的优势 (18) 2业务需求分析 (21) 2.1总体需求 (21) 2.2数据管理 (22) 2.2.1数据采集 (23) 2.2.2数据交换 (23) 2.2.3数据存储与管理 (23) 2.2.4数据加工清洗 (24) 2.2.5数据查询计算 (24) 2.3数据管控 (25) 2.4数据分析与挖掘 (26)

2.6量收系统功能迁移 (27) 3系统架构设计 (28) 3.1总体设计目标 (28) 3.2总体设计原则 (28) 3.3案例分析建议 (29) 3.3.1中国联通大数据平台 (29) 3.3.2恒丰银行大数据平台 (36) 3.3.3华通CDN运营商海量日志采集分析系统 (48) 3.3.4案例总结 (53) 3.4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4) 3.4.1总体技术框架 (54) 3.4.2系统总体逻辑结构 (57) 3.4.3平台组件关系 (59) 3.4.4系统接口设计 (64) 3.4.5系统网络结构 (68) 4系统功能设计 (70) 4.1概述 (70) 4.2平台管理功能 (70) 4.2.1多应用管理 (70) 4.2.2多租户管理 (74) 4.2.3统一运维监控 (75) 4.2.4作业调度管理 (94) 4.3数据管理 (96) 4.3.1数据管理框架 (96) 4.3.2数据采集 (98) 4.3.3数据交换 (101) 4.3.4数据存储与管理 (102) 4.3.5数据加工清洗 (120) 4.3.6数据计算 (121)

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业务流程 1信息化项目管理子系统 1.1 项目申报 申报部门用户填写电子表单,记录该单位申报项目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资金、建设性质、建设依据及背景、建设主要内容、建设起止时间、单位信息、资金来源、附件(项目建设方案等)等信息。 根据申报时间要求,申报部门可选择本年度追加项目和下年度申报项目,若为本年度追加项目则必须提供区政府相关批文。 用户填写完成后,提交项目上报进行审核,同时可随时查看项目申报的当前状态和流转过程。 1.2 项目审核 (1)项目初审:由区信息中心对项目信息进行审核,若项目申报信息不完整或需补充材料,可退回建设单位,也可由区信息中心直接修改项目申请信息,完善项目申请内容。区信息中心针对具体项目,确定下面评审日期,可从专家库选择项目评审专家,并根据模板生成项目评审计划。 (2)项目评审:初审通过后,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通过联合评审、专家论证等方式进行评审。复杂项目可进行多次预评审。评审结束后,区信息中心根据每个项目的评审结果进行分别处理,根据专家意见整理项目信息,可直接修改项目的信息或者退回建设单位。 (3)项目报批:所有项目评审完成后,自动生成年度项目计划,并根据模板生成提请区政府的请示文件。 1.3 项目变更 项目变更模块中,当项目确需变更可在提交变更申请表,填写变更理由和相关资料,由区信息化管理中心进行审查核实,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变更 事项进行论证。系统可设置项目变更金额的上限。 1.4 项目实施 (1)项目招标:在项目招标模块,主要是由项目建设单位上传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同时由建设单位根据合同的内容,将其中涉及到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数据资源通过信息化资源管理子系统分别录入到系统中,形成党政信息化资源库。项目建设单位完成相关动作后,项目进入执行阶段。此模块需与公共交易中心的政府采购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获取招标相关信息。 (2)项目执行:在项目执行模块,主要是由项目建设单位定期上传项目执 行进度表。区信息中心通过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将日常抽查情况记入系统。 (3)资金拨付:在资金拨付模块中,建设单位根据合同要求和项目进度,分次进行资金使用申请,申请时应该根据项目要求提交相关文档资料,经区信息化管理中心和财政局同意后,进行资金拨付。 (4)项目验收:在项目验收模块中,项目建设单位填写项目终验申请表,并上传项目验收材料,以及项目初验情况。由信息化管理中心进行审核。审核不通 过,则退回建设单位重新填报信息。审核通过,根据审核意见准予验收,项目进入待验收状态。根据项目终验情况,若验收通过则项目进入项目备案模块。将区质监局监测中心涉及信息化项目的验收流程统一纳入本系统中(目前为涉及10万以上 货物类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