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在剖析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综合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成果,进行的有益探索。改革的宗旨是力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式,但在如何处理数学推理证明、学生学业负担、教师业务培训、民族教学传统等方面仍有争议。高中数学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角色;加强课程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关注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努力适应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背景;现状;对策

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界都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课程标准的制定,解决21世纪本国公民的数学素质问题。美国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ationalCouncil ofTeachersMathemat-ics)发现:美国的数学课程内容过于宽泛,又缺乏深度。教学内容缺乏挑战性,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要求偏低。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梯度太小,重复内容过多,缺乏重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考的时间少。[1]尽管各国教育的国情不尽相同,但课程改革的呼声却是一致的。英国1989年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渐变而不是突变进行课程改革,要稳扎稳打。日本新数学课程改革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学生获得关于数、数量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二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将原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删减,以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认识,愉快地、自信地学习,自觉地解决一些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日本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数学课程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方面的走向,基本反映了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再从我国课程改革的情况看,最近二十年数学课程基本上保持着稳定的状况,除了一些内容上的增减或简单调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稳定的最大优势是教师能够通过经验的积累很快适应教学的要求,但同时也暴露出初高中数学课程很多共性的问题。

从课程目的的角度看:“应试”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取代了数学课程的本来目的,没有体现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的态度和兴趣。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更多的是分数的压力,而不是对数学内在的追求和爱好。学生的学习并不快乐,而且这样的状态不能被成人社会所关注。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内容偏于陈旧,课程缺乏选择性,课程设置单一。没有很好地体现数学思想的本质和现代数学的发展。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和协调不够,过分重视理论性、系统性,缺乏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应用性内容和展示数学思想性的内容。

从课程教学的角度看:只重知识的教学,不重思想的教学;只重结果的教学,不重过程的教学,灌输多,重形式,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追求分数,学习中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现象比较突出,表现为“掐头、去尾、烧中段”式的教学。

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评价方式单一,以笔试为主,评价过分注重和依赖于考试的分数,忽视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全面考察。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1989年成立了“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明确提出“用大众数学的思想改造传统的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1993年编写了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 1999年3月成立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0年6月开始起草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03年4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出版发行, 2004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区进行高中课程改革试

验, 2005年计划扩大到九省市。[3]目前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数学教科书共有五套,分别是由刘绍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A版教科书;由高存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B版教科书;由严士健、王尚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由单墫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由张景中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

二、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困惑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一脉相传。按照课程标准研制组的初步设想,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力求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新课程在内容上作重大调整,力求改变目前数学繁、难、偏、旧的状况,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新课程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设置必修课的基础上,设置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新课程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但从目前各方反映看,数学课程改革困难重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又在仓促中延续义务教育改革的思路,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总结和反思。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著名拓扑学家、北京大学姜伯驹院士希望从2005年秋季起立即停止推行“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要尽快修订课程标准。[4]各地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也更加理性和慎重,计划2005年开始进行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九省市只有江苏真正到位,陕西省已经决定2006年暂不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学术界对数学课程改革各执己见,有的甚至是针锋相对,意见截然相反。[5]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数学推理证明。新课标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淡化数学证明,其意图是降低形式化要求,“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应该说,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本身并不错,但绝不能取代数学上严格的证明。数学证明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的科学、简明的“说理”方式,同时也是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学的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思维的习惯。

第二,关于学生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情景设计,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但实验教师却反映,现在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但动脑少了。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是表面现象,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是凑热闹,没有或很少有实质性的智力活动。不少人担心实际学习效果会下降。应该说,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智力劳动,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到数学的真谛。这在新课标中没有得到正面的引导。

第三,关于学生学业负担。数学学科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整体,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新课标对各个模块的课时限制很严,对顺序安排灵活性较大,容易出现重复、脱节等问题。有些章节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有些该强化的内容没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合理,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新课标只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而高考究竟考什么、怎么考,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复。由于考试与评价不匹配,许多学校同时使用新旧两套教材,新增加的内容要学,删减的内容还要学,导致师生无所适从,负担反而加重。一些实验区、实验学校作秀、作假,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课程专家并没有了解到一线最真实的情况。

第四,关于教师业务培训。新课程不直接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顺序等问题作硬性规定, 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建议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为教师用活教材、进行师生互动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在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理念与课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新的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教师没有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再好的教材,也需要中学教师去贯彻,要给教师留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避免课程已经开了,教师还没有教材、还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

第五,关于民族教学传统。新课标“通过国际比较,剖析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从国际意识、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等各个方面综合思考,形成了制定《标准》的

基本理念。”[6]但新课标没有或很少继承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大纲》中的基本立场,对其他国家时髦的东西学得多,对祖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批判继承得少,许多看似好的“理念”却严重脱离教育实际。事实上,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意志力、数学基础、勤奋刻苦的精神都要强。1999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舒尔曼带团来华访问时,

讲的第一句就是:我们是来学习中国的数学教学经验的。[7]数学大师陈省身曾告诫国人:“中国千万不要学习美国的数学教育。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实践上肯定比美国好,为什么自己不珍惜、不总结呢?”[8]

三、高中数学教师应对策略和措施尽管目前新课程改革遭遇各种非议,但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应该说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切中我国数学教学时弊的。我们要对课程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足够的认识,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不应还在要不要改的问题上争论不

休,而应尽快投入改革,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已经进入课程改革试验地区的教师既不能消极应付、盲目跟随,也不能我行我素、无动于衷,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探究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想承载模式。具体地说,目前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角色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这里的“惰性”,可以理解为“习惯做法”。实施新课程,就意味着要扬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经验。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新课标认为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不能把“以学生为本”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落实在行动中。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该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

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不再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而要不断更新知识,使知识成为“生生不息的河流”。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成为信息交换的平台。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活动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并将这些错误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教学活动的合作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二)加强课程研究,提升教学能力高中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

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新的数学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

不确定性[9]:其一,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多元表现;其二,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尽可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课;其三,教学内容的

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只要是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其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其五,教学评价的不

确定性———只规定教学要求的下限,没有上限,减少和淡化了考试得分点,教师要花很多的

时间查找资料。这些不确定性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创新的舞台。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

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共同

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要以教材编者的角度去读懂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编者的教学思想,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达到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目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师可以自己“改”教材。不少课改教师已经感到新教材不好教,到处需要补充,到处想讲清、讲透,就是时间不够。这固然有高考怎么考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观念

和能力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自觉钻研,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把握好教学的目标,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三)关注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由封闭式的教学变成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新课标对教学方式的改善主要有两方面新要求:

第一,关注学生的情感———人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然后是能力问题,第三位才是知识问题。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学风,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新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还要备教学兴趣点,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学习方式的被动或主动,关键并不在于它是“接受的”还是“发现的”,而在于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数学思维参与程度。过去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关注不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满堂灌”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古人云: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在教学中,学生要在参与实践探索中获得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领悟,教师则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把握好恰当的“干预度”。新课程标准没有否认教师的讲授,但仅仅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多下功夫,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就数学课程改革而言,目前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数学课程必须改,但怎么改,不仅是专家的事,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责任,都要自觉学习、实践课改新理念,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尽快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只要大家都成功了,数学课程改革也就必然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建华.TIMSS2003与美国数学课程评介[J].数学通报,

2005(3).

[2]徐文彬,杨玉东.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确立与变革及

其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 2002(3).

[3]曹一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及其争鸣问题[J].数学

通报,2005(3).

[4]姜伯驹.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J/OL]. http: //

www. gmw. com. cn,2005-03-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订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的框架设想[J].数学教育学报,2002(2).

[7]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奠宙.陈省身谈数学教育:我们要有自信[N].文汇报,

2004-11-29.

[9]董林伟.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任务分析[J/OL]. ht-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19-01-09T14:48:26.023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11期作者:蔡勤历 [导读]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新颖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探究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能,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实现新跨越,以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新颖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探究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能,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实现新跨越,以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教学新名词相继出世,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不断的争议和探讨,进而实现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当下,有关高效课堂的话题很多,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现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形成一种时间和效率的和}谐融合。高效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意义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基础的,构建高效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教师教学的热情,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真正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生转变为主动学习,从原来的“一言堂”转变为“多言堂”,从而改变了教师教学的盲目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缩短了,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思考,从而加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于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延伸。 二、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一)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数学教师的负担,使数学教师在付出同样的精力的前提下,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高中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所以,活跃课堂气氛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高中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最缺乏的就是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因此,要想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就要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运用多种于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内学习数学知识。 (二)让学生学会预习,强化学习效果 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预习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预习能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教材中简单的知识,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出标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会重点关注标记内容,并深入探究和分析。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具有针对性,其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在让学生进行预习时,教师要对他们的预习过程和预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并在预习过程中发展问题,为进行课堂的高效学习打好基础。为了实现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预习学案,利用学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的预习环节高效进行。 (三)加强师生间的双边互动交流 教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微观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是不是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高行为是不是和高效课堂学习的要求相符,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就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促进热点话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消除学生的畏师心理,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师生间的双边互动交流成为高效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 (四)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制度,成立数学学习小组 目前,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这种能力稍加培养就能极大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在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育中,只依靠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制度,让学生之间展开相互合作,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共同提高高中数学成绩。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成立数学学习小组,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对于在预习中出现的困难,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予以解决。课堂之下,学习小组要继续发挥作用,做好课后习题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才能达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成立数学学习小组的意义在于,能够降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因此,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制度,成立数学学习小组,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育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探索。 (五)完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单一的评价方式中,评价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随着创新教学的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要综合全而地进行,使评价结果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中的努力程度、学习效果等方而。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教师不仅能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还了解了他们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在综合评价中,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还包括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能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获得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自评中,学生能和自己的学习进行对比,找到进步的方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互评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改正,同时能学到其他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共同获得进步。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分析和思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潜力,充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新)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转变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达成,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而环顾我们的课堂,效率低、学生课堂主动性低、参与面窄、思维量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厌学情绪严重,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艰难,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行为仍然普遍,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与应用。走行动研究之路,改变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新组建的兵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为此,我校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强化学习,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理念 开学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讨,认真反思我校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潜心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广大教师分层次开展讨论,我们认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外地经验,只有结合自身实际走校本特色的课改之路,才能保证课改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在转变教师的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因此,加强校本研修,组织全体教师重学课程改革纲要,进行新课程通识的再培训。同时,提炼杜郎口中学、即墨28中、东芦中学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组织教师再学习、再认识,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引导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等方面达成共识。 二、健全机制,保障课改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成立教学常规管理组,由九位行政人员组成,同时其中的七位行政领导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兼任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加强全校各学科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及所在学科各年级备课组建设的组织领导,这样的组织机制形成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研”共同体,一是教学常规管理组成员间,二是学科教研组成员间,三是各年级学科备课组

小学课改现状分析

南义城中心小学 课改现状分析 我校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和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明确把“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在课程和课堂教学方面大胆改革,力求突破。回首历程,我校在茫然中探索,在困惑中前进,在思考中升华,从感悟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全校教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课改之花。学校在课改中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教师在课改中得到专业发展,学生在课改中得到健康成长。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课改活动已初见成效,课堂已呈现新的景观。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好学自悟、文明合作、勇探创新”的良好学风。现就我校的课改工作分析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课改机构 为加强我校课改工作,在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育副校长的课改领导小组。课改领导小组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第一要务,经常性召开会议研究课改工作,给课改工作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妥甸小学课改方案》,同时成立学科课改实验小组、后勤保障组。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培训、课堂教学实验等研讨活动,并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校本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组织师资培训,开发校本课程,加强课堂教学与管理,提供课程资源,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后勤保障。 二、反复宣传,引导参与,营造课改氛围 在课改初期,我校反复召开教师大会,有计划地宣传课程改革内容;把课改的精神、理念、目标、要求让每个相关人员明白,利用家长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使教师、学生和家长与课

改同行,坦然面对课改,支持课改,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 三、加强培训,抓好队伍建设 学校课改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校两只队伍的素质是否达到课改的要求。原有的应试教育,在老师、学生、家长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此相适应的教师素质也是应试教育下的教师素质。为了尽快适应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课改工作,我们在抓队伍建设上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更新教育观念,立足培训提素质 学校强调“课改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学习者、研究者”,要求直面课改,全员培训,全体参与。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充分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扎实开展培训工作,以求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近两年来,我校派部分教师到外面学习培训、听课,远程网络培训等。每培训一人,带动一遍。为了起好示范作用,校长亲自主讲培训教师,促教师专业成长。同时挖掘校本培训资源,让骨干教师和外出学习教师通过开设讲座或公开课的形式,传递课改信息,传播课改理念,指导课改活动。学校还利用教职工大会和教研活动时间专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和学科《课程标准》,组织全体教师集体收看专家讲座,新课程理念教学光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培训、学习、感悟、实践、体验、反思、交流、升华、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目前,教师已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投身于课改实验。 (二)实施目标定位,大胆实施“三卡五步三环节”课改模式 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我校“三卡五步三环节”课改模式。 每位教师通过对该课改模式的执行,要达到九个目标:一是课堂教学有新变化;二是学习方式有新转变;三是备课要有新思路;四是评价改革有新突破;五是课题研究有新成果;六是信息技术运用推广有新举措;七是理论学习不间断;八是教研活动求实效;九是课改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概述模拟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模拟题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教师、课堂、书本 )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 7、(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8、(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 9、新课程明确了考试内容的改革方向,即重视应用与(实践)。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11、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2、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13、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4、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15、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6、(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7、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18、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高一年级数学组万舒婷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这两个月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高中生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那么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引导学生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比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更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其次,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除了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中引进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鲜活的、有时代感的课程内容外,适时增加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第四,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那么每一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情景变化,不断调整所形成的计划,以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需要和特点。第五,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计划。最后,实行学分制管理。总之,都强调对高中学生公民的责任感,个性发展

与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的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教材的设计更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潜能与创造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课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难与阻力也不容忽视。高中与初中的数学衔接问题,高考的问题;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问题;市场上大量充斥的滥编滥印的教辅教材问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以及培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课改后课堂上又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知和研究获取知识,老师不能直接告知,要重视学生探求的过程。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虽然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好处,但是课改后数学实际任务加重但课时又明显减少,要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目前是我们很多老师都很困惑的一个问题。同时高考将会如何考,传统的重点,新增的内容,在高考中将如何体现,如何

高中数学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新世纪,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人才,才能解决新世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在面对新时代更多元的世界文化,也需要一种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肯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人;他必须懂得和他人相处,他要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他能察省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而加以发扬和克服;他会欣赏美的事物而有健康的身心;他还具备创造思维、批判反省以适应变迁的能力。因而他是一个能自律、自强而乐于进取的社会新人。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潮流下要求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 显然,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世界主要教育先进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都积极推动课程改革,而综观各国课程发展,虽然其教育目标不尽一致,但强调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作法则相同。大体说来,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主要是: 1. 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韩国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聚焦课堂教学 深化课程改革

聚焦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长阳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刘开双 课堂——教育人一个永恒的话题。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平台。学校的中心是教学,教学的中心是课堂,课堂的中心是学生。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应不懈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是每位研训员和学校领导应不断研究指导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目前一些课堂与高效课堂不相适应的表现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一批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职业习惯改变困难,低效课堂还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常态课中,课堂浪费现象严重,浪费课堂时间和浪费学生注意力的情况比比皆是,有许多表现与高效课堂不相适应。 在备课环节上,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罗列教学内容的多,师生双边活动设计少;纯知识性的备课多,预设方法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少;以研究习题为主的临时性松散式集体备课多,真正按要求落实集体备课的少;课后忙于批改作业、找学生的多,写反思性教学后记(复备)的少;管理者的检查流于形式的多,提出改进策略和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的少。 在教课环节上,也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教学目标停留在备课本上的多,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少;教师主宰课堂的多,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少;等待考试检测效果的多,课堂内进行即时性评价的少;作业机械重复和一刀切的多,精当训练和分层要求的少;常规的听评课等课堂研究活动低水平重复的多,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少。 上面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许多课堂表面化、形式化严重。一些课堂,在教师引导下,看上去学生积极动口动脑,课堂活跃,容量大,一切都很顺利,似乎解决了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但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一些问题比较突出:不论学生知道还是不知道,不论学生是否能自己看懂,不论学生能不能消化,都拿出来溜一遍,费时费力,效率不高,效果难于保证;学生有意义思考的成分不高,“我问你答、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做你看”的成分偏重,难于使学生产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强烈要求。 也有一些教师一边叫苦叫累,一边不厌其烦地大讲特讲,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足够尊重,甚至有被弱化、漠视之嫌。若是拿起一张试卷,可以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类似的教学是在以教定学,课堂时间、学习机会的分配考虑学生个体需要的少,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学生应该如何学习,一堂课往往被老师连讲带问地过去了,学生哪有自主学习和反思的时间?课堂内的效率不高,学生的课外负担普遍偏重。这样的课堂,往往是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制约着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先有病,再才有药方。针对这些问题,近几年来,我们从长阳的实际出发,着力构建高效课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已初见成效。 二、课改背景下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一)校本研修——“一支出墙红杏” 影响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因素很多,从教学的三大关系来看,有教师的,有学生的,有课程的;从教学实施过程来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课堂结构、教学情感等都对课堂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教师都起着关键作用,要创建高效课堂,队伍建设是根本,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我县从2005年开始,在所有中小学

课程改革情况分析

课程改革情况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贯穿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创新学校管理体系和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反思现行的学校管理体系和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权”为本,权威至上 我们现在的部分学校管理者最为缺乏的就是思想。学校成了权力至上和崇尚权威的温床。领导是权威,专家是权威,教参、教科书是权威。对权威的崇尚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创性和创造性,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斥退了教师的个性。 二,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 目前不少学校在规章制度上大做文章,把规章制度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把规章制度的本质扭曲,领导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的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管理变成了检查,

教师和学生成了严管的对象,从而使教学本性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学无定向。 三,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我们都知道,分数是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分数不是唯一的工具和手段。可悲的是,在我们现行的不少学校管理中,分数被绝对化了,教师和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呼唤学校管理的全面创新。学校管理创新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务、服从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当前乃至今后,实施校本管理,探索学校管理新机制,应摆在重要位置。 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自主管理的办学模式取代政府包揽办学的模式,使学校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并以独立法人资格对学校发展承担责任。简单地讲,就是以校为本的学校管理。 为有效实施校本管理,就必须做到: 一、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让校长真正掌握财权、人权,做一个责、权、利统一的实体,这是实行校本管理的首要条件; 二、积极探索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

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摘要]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从其最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已经历了模仿“苏联模式”和学习“美国模式”两个阶段,下一个趋势是“多重组合普通教育 +多样性的主修”模式。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主要有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性的问题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四大问题。关于创造性问题,尤要引起重视。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但创造性是激发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创造性培养需要知识系统、思维系统、动力系统、时间系统和实践系统五大保障系统。[关键词]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今天我打算讲讲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具体讲三个问题:一是历史,二是现状,分四个主题讲现状,最后,将从四个主题中抽取一个我认为我自己尚有研究的主题展开详细论述。一、建国以来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历史不好讲,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包括课程教学管理的历史、课程编制的历史、教学方法的历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专业设置的历史。这么多历史讲什么?我认为要讲最核心的。我个人认为,课程与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所以我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谈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1949~1966年可以视为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文革”阶段我不讲,因为没有代表性),这一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称为苏联模式。这种模式按照专业口径招生,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学生第一年修基础课,第二年修专业基础课,后两年是专业课,还有一些专业加深课,大体称为知识三层楼。这就是我们这17年间的宏观人才培养模式。我个人认为以上是第一阶段,不折不扣的前苏联模式。后来就发生变化了。为了说明下一阶段的特点,我们必须首先看一下美国模式,有比较才有鉴别。美国大学主修领域平均为5~7门课程,最多的也只需一年就可以学完,这样几乎所有学生至少都可以修两个主修(major),而且是两个本科的major。这在中国大学是做不到的。我国大学每个专业所修的专业课加专业基础课一般都在20门以上。这样一来,不难理解,美国的大学生完全有很充分的时间选择至少三个主修领域,而我国的学生充其量只能选择一个本科主修加一个专科层次的辅修。和前苏联模式相比,美国模式具有灵活地适应市场的能力。一旦市场变化,需要改变的只是major,而且教师转变快,在我们原来的前苏联模式里,一个教师只要承担两门专业课,工作量就够了。所以如果专业没有前景了,两门课没法教了,他就得再转到其他方面。在美国不一样,每个教师可以开十几门课,有些课是minicourse(微型课程),很小,一个主修不行了,还有其它主修的课程。所以其应对市场的能力比中国原来学的前苏联模式不知要强多少倍。日本的广岛大学也和美国大学的情况差不多。只有中国大学,主修有这么多课时,特别是专业课。还是讲宏观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模式和前苏联模式不同,他们以院系招生,按学科口径入学,不像我们分专业这么细。头两年进行的是普通教育,通常两年,也有可能一年半或者一年,具有复杂性。后两年学生选择多个主修,同时兼修一些自由选修课。有些自由选修是主修领域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识教育里的选修。通识教育实际上散见于四年之中。美国模式比起苏联模式来,应对市场的能力要强得多。苏联模式专业过窄,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较差,如果按照这一模式组织教学,如果学生读到一半时,突然发现社会需求不那么紧迫了,而那时我们的教师基本按专业配置,当专业和人才需求矛盾时,问题便出现了,一定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配备的专业教师没法呆了,只有根据原有特长重新安排,我国高等学校“文革”前就这样。当外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一模式情况就很糟糕了。这时美国模式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第一是主修多,多的时候10个8个甚至20个都有,学生在普通教育完成后选择面大,我们指学生可以“自由选修”指的就是这个,而不是我们的选修,我们专业课至少20门,每门专业课至少2学分,个别有3~5学分。在美国、加拿大,包括日本,其主修除了数量多外,学时学分也少,一个主修领域平均为5~7门课程,一门课程通常不多于30课时(在国内有的高校平均一门课程57课时甚至还多)。这样下来,修一门主修,有些一学期可学完,伯克利的主修比较大,但一年内也可修

浅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

浅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 张根龙 姜堰市美术学校(225500) 摘要:新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强调参与,具有基础性、多元性、现代化、开放性及综合化的特征。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而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淸的关键。 关键字:新课改、教育模式、理念 新一轮的基础教冇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新课程所阐述、倡导的全新理念也如春风吹 满校园,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逍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左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2006开始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教学尝试,现就这几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龙性把握和立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为全而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在本世纪初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汁划(试验修订稿)》,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新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强调参与,具有基础性、多元性、现代化、开放性及综合化的特征。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设置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提供有所侧重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汁观念、应用总识以及推理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貞?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冇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冇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而跑,受苴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而评价,又能体现教冇的客观性,达到教冇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淸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 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 2. 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感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09134982.html,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感悟 作者:朱文 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45期 一、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是我国教育创新的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深化教育改革在于加强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21世纪带给人们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激烈的竞争也使 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时代要求教育进行探索和改革,以培养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人才。 二、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是教育创新与数学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 数学是什么?拿破仑认为:“国家的兴盛与数学的进步和完善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指出:“任何学科只有在数学得以成功地应用于其中时才能被认为是完美的学科。”数学一向以其辉煌的智力成就而被尊为“科学的皇后”,又以其为自然学须臾不可离的工具而成为“科学的仆人”。数学教育使学生不仅知道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而且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中学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即准确性、缜密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 教育部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我国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和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能得到充分发展。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可以看出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正步入国际化的轨道,大众数学的思想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大众数学的基本含义是:(1)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2)人人掌握必要的数学;(3)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数学课程改革都把数学应用性放在重要位置上。

对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的中职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对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的中职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梁桂 近年来,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的中职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此次改革浪潮的核心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尽管取得了某些成绩,但与预期效果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对现实,有必要对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的中职教育改革进行某些反思。 一、关于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的反思 职业教育专家认为,应用性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事实与概念)和“为什么”(理解和原理),过程性知识要回答的是“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强调抽象思维,职业学校的学生无法接受,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学习障碍。于是职业教育专家提出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较弱,但形象思维较强,所以中职教育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在这样的理念主导下,陈述性知识在中职教育中被排斥,仅以“够用”为度。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真的能够划分得那么清楚吗?其实陈述性知识是获得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很多程序性知识就是在陈述性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没有陈述性知识作为支撑,仅仅以学习程序性知识为主,这样的学习未必是高效率的。另外,仅仅靠某些调研课题的结论“70%以上的学生(职校生)认为自己不擅长逻辑思维,5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擅长形象思维”作为依据,认为中职生可以弱化逻辑思维的学习,而转向以形象思维学习为主,可能有失偏颇。不擅长不等于不重要。如果形象思维学习需要逻辑思维作为强有力的支撑,逻辑思维学习仍然是很重要的。 二、关于学科体系框架与行动体系框架的反思 最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次中职改革浪潮的颠覆性的是行动体系课程的流行。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是“平行结构”的,尽管考虑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学习过程的认知心理顺序,但结构庞大、逻辑严密的内容编排是“机械”的,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产生了冲突。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是“串行结构”的,与典型职业工作顺序一致,对内容的编排是“有机”的,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实现了实践理论与理论知识的整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科体系的学习以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为着眼点,以行动体系的学习以隐性知识的生成与建构为着眼点。从理论上讲,行动体系课程有很多优势。但这样的理论思辨让很多一线的教师陷入了云雾之中,要掌握行动体系课程开发的整套术语和技术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今为止大部分一线教师都弄不明白什么是“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为什么课程名称都要加入动作等等。学科体系的框架真的是职业教育的“罪魁祸首”吗?行动体系真的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课程体系吗?学科体系的框架里面没有工作过程吗?学科体系的框架与行动体系的框架其实并没有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另外不可回避的现实是,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在工作过程的顺序方面清晰了,但在知识结构的逻辑性方面变得混乱了。逻辑性不强不利于知识的积累与记忆,所以在实践中有的老师和学生感觉到行动体系课程教材内容编排总是有点“乱”。至于这种“乱”对学习效果有没有负面影响有待时间进一步检验。 三、教学过程都要按照“行动”过程序列去进行吗?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是典型的“行动”过程序列。严格来讲,这是工作的管理过程,是从领导的视角来划分的“行动”过程序列。现实中也很难保证每个工作项目都有这么完整的各个环节。把学习当成工作,进入学校就一步迈进了工作岗位,把学校变成工场,学校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知识与技能只有这样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吗?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在学校缺乏岗位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早早将学生推向社会,寻找真实的工作情境。遗憾的是,社会工作岗位只是“行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如何保证经济、资源、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已深入人心,这些也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现代地理教育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加强学生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 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借鉴了国外的许多成功经验,应当说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了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的根本转变。一方面体现在对地理课程科学的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载体——课程目标与教材上,再一方面体现在教学的组织、实施和师生角色的转变上。这次新课程改革与原地理课程相比,此次地理新课改呈现出以下特点: 1、强调“过程与方法”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已大大减少,更注重能力与知识的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强调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倡导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和分析、判断,并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要求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和交往。这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突出强化学生的地理技能学习。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除课本外,还包括从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媒体获取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等方面的技能要求,比过去有所提高,适应了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3、强调地理的生活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地理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使新教材更切合学生实际,新教材强调地理思想,将人们在长期的地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意识作为教材的主线。注重问题探究,“活动式”教材内容的设计,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在“做”中学,使学生改变了对地理课死记硬背的现象。新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以小见大,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无处不在,地理无时不有”的特点。另外,新教材在语言上,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追求平实、生动的风格,在表达方式上追求多样化,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力求增加趣味性。 4、突出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当前实施新课改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实施新课改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界,课程变革不但成为中国课程学着难以割舍的话题,也是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其中的问题也显露出来,仍然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根本,本文就实施新课改的现状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现状;对策; 1实施新课改的现状 1.1思想意识成为新课改的绊脚石 当前,课改中教师的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安于现状,各项工作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第二,观念落后,不接受或者难以接受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第三,改革依赖别人,缺乏创新精神,照旧硬搬理论。新课改要求教学由原来的单一知识传授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和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求知者①。教师的思想观念在课改中还是带有传统填鸭子式的教学,再者,在现行的教师队伍管理上和科研文化上还存在问题,教师的思想意识比较安于现状,不从自身开始改变,就难以成为新课改的先驱力量, 1.2教师师资不足、素质不高经费不足 教师在新课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教师在如今的社会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持培养教师,激发人民对教师的热爱;现在教师缺编,队伍不稳定,导致了新课改的实施落实不到实处;教师任务重,压力大,还有的教师所教科目与自己所学专业有不对口,并且对课程内容和知识不熟悉,特别是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仍然在老师的身上。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是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对教师要求更高,备课更难,教师备课量大,不宜带多头、周课时不能多;要求小班化,这些都要求学校增加老师,另一方面,现在学校编制是以前在规模较小,教师带多头,周课时较多的背景下核定的。在经费方面,教师培训和教师备课要调研。要资料。要上网。教学活动要器材和材料、带学生参观、现场教学要外出,这些都将增加学校的开支,信息化设备也要大量投入,行政部门安排的推广新课程的专项经费相对太少,对众多学校是杯水车薪②。 1.3教师的传统理念和新课改的理念不同 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师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念的矛盾也是课改的中的现实困难,新课程要求打破学科的知识体系,把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情感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的教师们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万万不自觉滴穿新鞋走老路,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而忽视了学生健康情感和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在现实中,教师要达到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还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变,这需要教师在认知教育理念下去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 1.4新教材和老师的知识体系矛盾 教师面对洗难道教材,总是觉得新教材的体系不完整,只是量不够大,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