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分析

次贷危机分析
次贷危机分析

南京财经大学选修课课程论文

2014——2015第2学期

课程名称:行为金融学

任课教师:仪垂林

学生姓名:骆魏

班级:金融1303

学号:2120130994

论文题目:次贷危机分析

内容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关键词:过度杆杠化低利率政策房贷

次贷危机分析

美国过去十多年被称为“黄金十年”,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美国;房价大幅上涨让许多人有一种错觉,房价会持续上涨;即使房价下跌,也能及时高价卖出房屋偿还贷款还有赚。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贷款购房,次级按揭贷款(简称“次贷”)增多。投资银行将这些按揭贷款再次组合打包,转化为新的金融产品“次级债券”等。就在美国人认为在这种繁荣会持续时,殊不知一场酝酿已久的金融危机将要爆发。2006年下半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初现端倪,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到2007年夏天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这场危机从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向其他金融市场蔓延,房地产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而这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虽然今天危机以时隔数载,但是其对全球的影响仍然存在,为了对这次金融危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将依次对这次危机的产生原因,危机扩散过程,各国针对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该危机对于全球的影响后果加以详细阐释,最后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希望我们尤其是国家政府机构和监管当局引以为戒,积极应对金融市场各种潜在的风险,保证金融系统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

一、产生原因

1.长期的低利率政策

2000年初,美国遭遇了网络经济泡沫,为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新上任的布什政府寄希望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带动美国经济,政策上实施低利率,鼓励美国公民购买房地产。此举带动了美国

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又进一步带动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指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信用分数低于620分的借款人申请获得的贷款(以下简称为次级房贷)。这类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弱,收入较低(一般年收入不足3.5万美元)或不稳定,有些甚至无法提供收入及财产证明,其首付款低于20%,贷款收入比例超过50%。由于还款能力较弱,次级房贷的借款人往往选择比较复杂、基于风险定价的住房抵押贷款工具。主要包括:

(1)无本金贷款,以30年为摊销期分摊月供金额,但在第一年可提供l%到3%的超低利息,而且只付利息,不用还本金,然后从第二年开始按照利率市场进行利息浮动,一般还保证每年月供金额增加不超过上一年的7.5%。

(2)可调整利率贷款,这种贷款有3年、5年和7年等多种。借款人在开头约定的几年内,只需要归还较低固定利率的住房抵押,过了约定期限后贷款将被重新逐年调整利率。

(3)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允许借款人在一定时期内按低于正常水平的利率支付月供,差额部分自动计入贷款本金。这些贷款虽然种类不同,但都具有下面两个特点:

l、“月供数额重新设置”,每到5年或10年,次级房贷的偿还金额将自动重新设置,贷款机构将按照新的贷款总额重新计算月供,这使得借款人的月供金额大幅度增加。

2、还款压力前松后紧。次级房贷产品的利率和还款机制使

得借款人的月供前松后紧。贷款初期借款人只需缴纳优惠的月供额,随着市场利率的提高,借款人的月供不断增大,还款压力与日俱增。目前,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机构为商业银行、储蓄机构、房贷公司、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分支机构。其中,房贷公司机构数目最多,占整个市场机构的60%;而金融控股公司的分支机构则发放次级贷款数量最大,占整个市场发放量的43%,其次是商业银行、储蓄机构、房贷公司和银行分支机构。

从2000年初到2004年的6月份,美联储一直实施低利率政策,联邦基金利率最低的时候达l%,如此低的利率使得借款者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获得资金,造成市场上流动性过剩。此后出于对高通胀的担忧,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在政策实施上发生了逆转,连续加息17次,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至5.25%,翻了两番半;此举致使2004年至2006年间发放的次级贷款从2007年开始,59%的贷款月供增加25%以上,19%的贷款月供增加50%以上。另一方面,自2006年2季度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抵押品价值下降,还款压力大幅度上升,次级贷款的购房投资者倾向放弃房产,止损出局。2006年浮动利率的次级按揭贷款逾期近15%,比固定利率次级贷款逾期率高近5个百分点。不断上升的利率和下降的房价冲垮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最终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2.金融创新的过度杠杆化

美国是世界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也是最先进的。然而就是那些金

融天才们所创造的使他们引以为傲的金融创新造成了次贷危机的根源。因为低利率环境下的信用市场膨胀,离不开近年来美国资产证券化和结构性投资工具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和杠杆贷款等新的市场参与者的涌入。

证券化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其核心内容就是,只要某项非流动性资产在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那么该非流动性资产的所有者就能够以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将该资产打包成某种形式的债券,通过向资本市场出售债券而收回流动性资金。对于房地产金融机构而言,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它们可以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以这部分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而美国住宅房地产市场规模约为17万亿美元,其中住宅抵押贷款市场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规模超过6万亿美元。换句话说,大约60%的住房抵押贷款已经实施了证券化。证券化使贷款与债券融为一体。对冲基金(就是在多头和空头两面下注,在投资组合中把风险资产的组成多样化)是另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所采用各种各样的技巧中最使人晕眩的是使用借款进行投资,这种做法叫杠杆法。信用级别低却收益率高的CDO则是对冲基金的投资对象。由于使用的是杠杆投资,发生损失时这些基金所持有的次级债损失也被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在美国,对冲基金的总规模在2万亿美元左右,平均杠杆率在3到4之间,也就是说,对冲基金控制的资金高达8万亿美元,对冲基金的举动足以影响总市值约为20万亿美元的美国股

市。一家大基金退出,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评级公司下调次贷衍生产品评级后,部分持有大量次贷衍生产品的对冲基金为弥补次贷衍生产品的亏空,开始抛售其持有的股票,引起美欧股市大幅下跌,导致投资者大量赎回基金。

从2003年以来,高盛、美林等投行的杠杆率都从十几倍跃升到30倍左右,而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仍只有十几倍。在经济繁荣年代,高杠杆为投行带来丰厚利润。但高杠杆使得投资银行对流动性和维持自身高级别评级的要求很高。一旦市场环境恶化或自身财务状况不佳,被评级公司降低评级,导致融资成本上升,继而出现流动性问题等连锁反应,就容易陷入困境。所以过度的杠杆化很容易就能把一些金融问题引发成经济各方面的恶化。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的杠杆化情况,我们可以从宏观会计数据——负债表中找到结果。负债这一财务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各部门的财务杠杆率,以下三个宏观经济数据表格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美国的各部门的过度杠杆化的情况。

3.监管的缺失

早在2000年,美国经济学家、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爱德华·葛兰里奇就已经向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了快速增长的居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可能造成的风险,希望美国有关监管当局能够“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此后他又多次拉响警报,他曾说“次级房贷市场就像是狂野的美国西部,超过一半以上的这类贷款由没有任何联邦监管的独立房贷机构所发放”,这明显揭示出美国的金融监管存在着严重的空白和失控问题。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监管的缺失是多方面的。

(1)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次贷危机被称为“21世纪第一个复杂金融衍生市场危机”。就连美国证监会(SEC)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也认为,“大量的没有被监管的类似CDS的衍生品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头号恶棍”。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监控重任主要落在华尔街投行等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的肩上。政府在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与构造方面几乎不加干涉,政府隐含地假定衍生品交易双方均能准确理解衍生产品的构造与风险,因此双方的交易纯属市场行为,没有干预的必要。而且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式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大量的CDO、CDS(信用违约掉期)主要通过场外交易(OTC)的方式进行。然而由于场外交易的

衍生产品具有非标准性和不透明性,基本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金融衍生产品属于表外业务,不需要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显示,银行对相关信息的披露相对有限,监管当局无法得到关于金融机构经营及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的充分而准确的信息,一旦出现问题,短期内无法确知问题的严重程度,导致难以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房贷机构监管——监管缺失导致次贷发放的失控

另外,由于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发展,住房按揭贷款的“发放-销售”模式使风险得以轻易转移,这些因素均刺激了抵押贷款机构超常规发展的欲望。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开始,美国众多贷款机构纷纷降低住房按揭贷款的准入标准,放松了资信审查,向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发放了“次级按揭贷款”,甚至接受了缺乏充分资信证明文件或具有高债务-收入比的借款申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放贷标准的降低基本上都发生在联邦银行监管规定的范围之外。此外,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使房贷机构得以在脱离消费者监督的条件下大量发放高价贷款。尽管相关监管部门一再要求改善次贷的信息披露,但收效甚微。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发放房屋按揭贷款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还包括许多独立的住房贷款公司或经纪商。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美国市场全部房贷中约60%和高价房贷中约45%经住房贷款经纪商发放,这些经纪商根本不在联邦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

在金融机构出于竞争压力及利益驱动,放松资信审查、降低贷款标准的情况下,监管当局应及时对有可能危及金融系统的上述行为进

行规范和引导,才能防患于未然。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无论是美联储还是美国财政部,都没有对这一高风险的贷款发出任何警示,这表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次贷监管的确存在疏忽。

(3)投资银行监管——对流动性和资本金缺乏约束

在独立投行模式下,美国证监会是投行的唯一监管机构,其对投行的监管也只限于与证券交易相关的活动,相关的审慎性监管和投资风险监管一直存有漏洞,因此一度成就了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投资银行高杠杆、高盈利、自由扩张的发展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放宽了投资银行的业务限制,并于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限制投机和分业经营的禁令全部被解除。也就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投资银行不受传统银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约束,它们开始通过金融创新广泛使用高杠杆,投资行为越来越短期化,甚至为赚取高额利润不惜违背职业操守。而上述高杠杆化且具有短期行为特点的业务扩张几乎是游离于联邦政府的监管之外的。

(4)评级机构监管——利益冲突规制有限,评级方法不够透明早在美国安然事件及世通公司倒闭案发生时,评级机构就曾因为相关的评级失责问题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质疑,美国各界也以上述事件为契机开始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之运作及监管体制。在此背景下,美国国会于2006年9月通过了《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该法案的实施规则虽然填补了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的空白,但仍未解决诸多根本性问题。

法案对信用评级业利益冲突的监管非常有限,评级机构对结构性融资产品构建的直接参与基本不受法案限制。此外,监管部门无权对信用评级模型及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进行实质审查,评级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目前评级机构仅仅是简要介绍评级的方法,无论是作为监管部门的美国证监会,还是机构投资者和普通公众,都难以深入了解评级的数据来源和核心的评级方法。这使得市场和监管当局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评级机构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更重要的是,即使评级失真,投资者受到误导,评级机构通常也无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其评级只代表评级机构自身对次贷产品信用风险的“看法”,而非投资建议。

次贷危机论文后次贷危机论文

次贷危机论文后次贷危机论文 后次贷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初开始显现的。从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此后,东欧经济出现恶化,迪拜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后次贷危机时期”来临。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难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的渊源介绍,进一步分析对中国经济直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给本已不易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难题。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提高自身竞争力,这样才能在人才市场上游刃有余。 关键词:后次贷危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美国“次贷危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令很多“招聘大户”扩张步伐减慢,紧缩业务,减少人员了招聘。经济形势直接关系到了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一、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 从2006年至今,世界上很多经济体经历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主权债务危机,令一些国家焦头烂额。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经济危机 从2002—2006年,美国的住房市场十分火爆,房价不断上涨,大批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群也加入到了购房大军当中,这些房屋贷款被称为“次级贷款”。一些机构又将“次级贷款”包装成证券化的投资产品,然后卖给全世界的投资者,这就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创立之初,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但是由于相关部门监管

不严,次级贷款泛滥,次级贷款支持的证券同时泛滥。与此同时,次级贷款支持证券中,外国投资者持有其中大约一半。因此,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以后,美国的次级贷款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在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金融机构破产和重组之后,次贷危机的影响渗透到了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国际社会逐步进入到后次贷危机时期。 (二)主权债务危机 1.东欧。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10月,冰岛的主权债务问题出现,其后是中东欧国家,由于救助及时未酿成较大的国际金融动荡。2009年后东欧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大量国际游资从东欧撤离,使得这些地区很多国家的货币加速贬值,财政赤字激增,并导致股市暴跌,一些国家的国债信用评级已被降级并遭到抛弃。而东欧金融体系的命脉掌握在西欧的金融资本手中,东欧经济状况的持续不断恶化,导致信贷违约,进而东欧危机迅速蔓延至西欧。 2.迪拜。迪拜2009年11月25日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Dubai World),这是一家业务横跨房地产和港口的企业集团。迪拜还宣布,将把迪拜世界的债务偿还延迟六个月。评级机构迅速调低迪拜政府相关资产评级,穆迪更将部分相关企业降至垃圾级别。 3.欧盟。2009年10月20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和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和启示 法学083 084772325 滕杰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中国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新兴市场之一,而且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次贷危机的影响。本文将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研究次贷危机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房地产影响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2月份显现,3月份初次爆发,此后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周边市场和全球经济的波及程度也越来越大。这引发了投资者对全面信贷危机的担忧。市场信心受到巨大的冲击,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各国央行被迫采取紧急措施,向市场金融机构注入短期流动资金。政策成效还未完全显现,雷曼兄弟的破产,房地美和房利美被国有化进一步恶化市场信心和紧缩市场流动性。由此次贷危机导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激发对金融体制和经济模式的深刻反思,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道路给予启示。 一、次贷危机的起因 次贷问题及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直接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资产质量下降。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13 次降息,至2004 年中期,美国的利率被降至46 年来最低水平,仅为1%,靠低利率政策刺激的美国经济在2004年上半年成功登顶。此时,为了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美联储又开始逐步调高利率,2004 年中期以后连续17 次上调联邦利率,至2007年8 月利率达到5.25% 水平。①联邦利率的调整产生了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低利率政策大大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扩张,使得美国的房价迅速上扬;再加上美国的一些贷款机构实施零首付政策,使得房价越推越高,泡沫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伴随着利率的调升,还款人的负担越来越重。同时,不断下跌的房价又使得相当数量的投资购房者手中的房屋资产急剧缩水。在这两种压力下,还款人不得不放弃房产,拒交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即成为直接的受害者,而持有资产抵押债券的投资者也就成为间接受害者。 次贷危机产生的间接原因是金融创新体系的缺陷。美国金融体系不断创新的结果是金融链①沈雄伟.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9/23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概况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且影响至今。 次贷危机的形成 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其首付比例一般低于20%。 举例,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主要服务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他们承担了许多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银行为了分担风险,会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刺激抵押贷款债券(CDO),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又会将次贷债券打包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最后将次贷风险出售到全球。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从2005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截止2007年1月,美国按揭贷款支持的证券化产品总额达到5.7万亿美元。而自1995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同时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导致的金融机构大量发行的次级按揭贷款达到1.2万亿,占全部按揭贷款的14%。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启示 论文

金融学论文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启示 摘要: 2007年10月,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进而将全球经济带入下降轨道,究其原因是美国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过度运用和监管缺失。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动荡已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扩散和深化,次贷危机已发展为金融衍生品危机,而且有演变为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的可能。随着金融损失飞速扩大,在次贷危机的演化和发展中,已先后迎来三次大规模金融风暴,情况一次比一次糟糕,暴露的问题一次比一次严重,倒下的金融机构规模和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程度持续升级。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此次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此次危机的严重后果却给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以重要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衍生品;成因;启示 一、引言 (一)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OTC)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两类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均取得了长足发展:1986~1991年间,交易所市场和OTC市场交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6%和40%;1991年两市场的未清偿合约名义价值分别达3.5兆美元和6兆美元,其中利率合约在两市场均占据了主导地位;2001年末,交易所市场合约名义价值已增长至23.54兆美元,OTC市场增长到了111兆美元,并且全球OTC市场的市值达到了3.8兆美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巨幅增长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增强型(即增加现货市场流动性)金融创新的需求,OTC衍生品交易的增长迎合了机构投资者对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的需求。

(二)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大势所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现代金融发展集中反映在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大发展上。当前金融衍生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被称为是广义资本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将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品种单一,结构与功能很不完善,金融业务基本停留在传统业务上,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时不我待。首先,我们要清楚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重要部分在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二、美国次贷危机概况 (一)证券化资产的连锁反应美国贷款市场对不同的信用金融机构区别对待,信用低的只能寻找次级贷款。它的首付款比例优惠,利率通常比优级贷款高2%到3%,对放贷机构来说是高回报业务。次贷危机本身是一个信用危机,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将次级贷款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流通债券再证券化,使得抵押贷款的结构更加复杂化,造成了对信贷风险的重新定价。这些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对资产证券化债券进行保值,从而产生了金融风险的放大机制。由于次级贷信用等级低,存在很高的风险,而美联储为了抑制经济过热,不断上调利率,贷款客户负担增大,还不起贷款而违约,引起金融坏账。 担保债券凭证(collateralized bonds obligation,CBO)是一群以债券为基础,从事证券化后所发行的证券;担保贷款凭证(collateralized loans obligation,CLO)则是一群以贷款为基础,从事证券化后所发行的证券,若在证券化过程中,作为证券化标的物的资产包括债券和贷款,则称之为担保债券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obligation,CDO)。CDO等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分散次级贷款的风险,但其自身也存在结构性缺陷。金融机构间存在打包销售的行为,将次贷打包成证劵出售给投资银行转移风险,投资银行又将抵押贷款进一步打包出售给基金投资者。(见图一)CDO、CDO平方、立方等产品在同一份基础资产上衍生出众多衍生证券,当基础资产面临信用风险时,由于这样的再贷款业务,就出现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波及了大批的金融机构。 (二)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缺失美国次贷的快速增长,相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泛滥和政府的监管有着很大关系。OTC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美国既不属于美国期监会CFTC的监管,也不属于美国证监会SEC监管。1974年美国的商品交易法正式免除了美国商品与期货交易委员会对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2007年3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次贷危机是由于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而引起的,又通过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把其他金融机构卷入了这次危机,又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整个世界。中国应当在次贷危机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避免类似的风险。 关键词:次贷危机;影响;传导;启示 1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为了刺激经济,连续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措施,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1994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年度发行量不过350亿美元,仅占当年贷款发放总额的%,而这一比重在2006年升至20%,次级贷款余额也增至万亿美元,住房私有率高达%。在极低的利率刺激下,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许多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高利息和

扩张业务,也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和“零文件”的贷款方式。贷款人可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只要证明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这就加大了贷款 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为了追求风险最小、收益最大化,放贷机构一方面继续大量发放次级贷款,一方面把这些债务进行资产证券化,打包做成各类金融衍生产品,拿到资本市场上去流通,卖给银行、投资公司、对冲基金及保险公司,以控制风险锁定收益。根据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要求,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bligation,CDO)等等。至此,由信贷公司、债权打包服务公司、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构成了一条长长的利益链条。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前几年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17次提高,由1%提高到%,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再融资也变得十分困难。这就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次级房贷大比例地转化为坏账形成了次贷危机,并且迅速在全球范围 内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作者:T ZY S Y —以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为例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次贷危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视角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所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美国消费需求、贸易政策以及出口企业的金融环境等不同因素对外贸的影响,并对如何减轻次贷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从而稳定中国的经济增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次贷危机、对外贸易、影响途径 当前气象学上的“蝴蝶效应”正在全球经济生活中上演,2007年3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不仅美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世界经济也受到牵连。全球范围内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不仅在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危害,而且伴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萎缩和投资者投资信心的悲观而使实体经济也陷入了萧条之中。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纷纷向市场注入资金,以增加市场流动性,恢复市场信心,但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没有进一步缓解,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依然在增加,目前全球经济损失累计已超过前几次经济危机的总和。加入W T O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期待中国经济能独善其身是不现实的。目前,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增速明显下降,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次贷危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虚拟经济发展过快,不能如实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发的市场经济的自我调整。其表现形式就是美国房地产十多年的繁荣和大量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克林顿上台期间,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放松金融管制的法律法规。低利率刺激了房价上涨,再加上美国金融监管的松动,使得大量房贷机构贷款给信用等级差和收入较低的购房者,进一步激发了美国人买房的热情。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使得金融机构将其打包成一系列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加强信用后再由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最终出售给投资者。经过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化,信用等级不断增强,受到各国投资者的欢迎,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的流入,进一步加强了虚拟经济的泡沫。在这十多年的繁荣期间,美国房价每年增幅超过10%。“9.11”事件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境地,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采取了继续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连续13次降低利率,至2004年中期,利率从 6.5%一直降到1%,达到46年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买房热情不断升温。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的条件下,各金融机构为了招揽客户,进行信贷规模的扩张,降低住房消费者市场准入标准,让大量的无资格或偿还能力较低的借款者进入住房信贷市场。所以,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有问题购房者的首选,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急剧上升,抵押贷款占全部房贷的比例从以往的不足5%快速跃升到2006年的30%左右。之后,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又开始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 5.25%。从2006年6月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地产价格出现下滑,加上利率连续攀升,增加了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负担,导致越来越多的次级抵押贷款者无力还贷,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产生了大量的房贷违约和银行坏账。其中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由此受“多米诺骨牌”的效应,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引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 总之美国房地产以及虚拟市场的繁荣景象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虚假繁荣,一旦信用链条中断,美国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受到巨大冲击。但究其原因又是由于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出现漏洞,对于银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引言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世界经济衰退迹象明显。由于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反映了盛极则衰、创新毁灭、月盈则缺的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必然性。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与极度创新的金融系统在有效监管出现困境的情况下,信贷过度扩张造成金融市场内在的稳定性脆弱, 其发展到极致时,金融市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会极度脆弱,任何来自外部的小小风险都有可能触发系统性危机。本文致力于全新视角来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的直接原因与内在根源及对 中国的影响与启示性意义。 总之,针对此次金融风暴中国应该做好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准备。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应对外部金融风暴和内部不利因素的双重压力,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成功转型,促进中国宏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概述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大体分为优惠级和次级按揭贷款两个层次。次级按揭贷款是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首付一般低于15%。 次级按揭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贷款利率高2%~3%,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按揭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比优惠级贷款低,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差,其全额偿还的期望概率相对较低。因此,必须用严格的金融监管来防范风险。否则次级按揭贷款机构就会遭到巨大损失。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目前已对各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次级揭贷贷款业务本身是一件正常业务,除美国外,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次级贷款业务。这个业务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有益的。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有什么联系呢?是不是次级按揭贷款必然导致次贷危机发生呢?次级按揭贷款转变为次贷危机是需要条件的。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持续下跌。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很容易发生违约事件。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能规避风险。但在信贷环境紧缩,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不仅再融资困难,就是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会发生亏损。当大规模集中性发生这类事件时,次贷危机就出现了。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乃至形成一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非偶然,造成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从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尽行分析:(一)直接原因 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并蔓延的直接原因。美国次级房贷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以后,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回顾

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启示 摘要:本文首先对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进行了回归,介绍了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及爆发危机的相关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继而分析了次贷危机反应的问题及我国近期经济调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启示 1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过程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要理解什么是次贷危机,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带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2001年-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1]次贷借款人是违约风险非常高的客户群,他们被称为ninjna,意为既无收入(no income)、又无工作(no job)、更无财产(no asset)的人。既然如此,银行为什么还要贷款给他们呢?这是因为:首先,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发放的次贷似乎不存在安全性问题。由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作为抵押品的住宅价格一直在上涨。即便出现违约现象,银行可以拍卖抵押品(住宅)。由于房价一直在上涨,银行并不担心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其次,证券化使得银行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因而住房金融机构并不会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那么为什么证券化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呢? 在证券化过程中,涉及十多个参与机构。其中包括发起人(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经纪人、借款人、消费者信用核查机构、贷款转移人、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评级机构、包销人、分销人、保险公司、特别服务提供者、电子登记系统和投资者等。在证券化过程中,特殊目的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1.购买次贷,或根据某种协议获得次贷的所有权或处置权。次贷所有权的转移使

一张图,让你了解次贷危机的各方利益关系

看了某个网友的《10分钟让你全面了解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文章,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增加了一些内容上去,画了一张逻辑关系图,请大家看看。 原文如下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运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 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 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 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 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 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

谈次贷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启示的论文

谈次贷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启示的论文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在积极应对次贷危机带来影响的同时,应该从次贷危机吸取经验和教训,得到启示,使我国金融改革平稳地进行,以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资本市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随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其影响程度波及全球。美国破产的中小银行有十多家,随着雷曼兄弟面临破产,美林公司即将作价440亿美元出售给美国银行,aig深陷财务危机,再加上此前轰然倒塌的贝尔斯登,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已经出现松动。而次贷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相反,由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向金融市场蔓延、实体经济辐射的趋势。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遭遇到了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美国金融制度长期存在问题,最终积累的结果,这些制度包括金融监管,创新等。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美国做为全球最成熟和发达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面前变得如此脆弱。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处在艰难的转型期,次贷危机不仅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使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在应对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影响的同时,应该吸取此次危机的教训,得到启示。使我国金融改革平稳的进行,以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次贷危机形成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权掀起了“新自由主义”潮流,推动金融自由化。年《银行法》废除了q条款,逐步实现利率自由化。1999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新法案的实施结束了已经实行了66年、对金融业进行严格分业管制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新法案最大特点是放宽对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限制,允许各金融机构可以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废除了银行不能直接经营保险、证券业务的禁令,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范围。新法案成对美国的金融体系及国际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经营模式的“分业管理”被打破,“混业经营”成为了一种趋势,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允许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相互渗透,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纷纷出现,直接或迂回地夺走了银行业很大一块阵地;再加上银行业本身业务向多功能、综合化方向发展,同业竞争激烈,存贷利差趋于缩小,使银行业不得不寻找新的收益来源,改变以存、贷业务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把金融衍生工具视作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0年以来,美国国内的金融创新活动大大增加。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后一直到2005年5月,美国短期利率一直处于3%以下。在长时期的低利率环境下,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房地产经济业的发展。美国的房地产业成为了拉动美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推动了贷款证券化的迅速发展。 次贷证券的形成是以次级贷款的债权为抵押,整合、分割、编制成一系列的证券化商品,并通过层层分割、再打包、评级、衍生出更多的金融产品。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比一般贷款高2%~3%,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放贷机构不顾替在的风险,发放大量的次级贷款,最终形成巨额的次级证券。美国国内的资产泡沫化现象越演越烈,2005年美国金融相关率为381%,2006年达到401%,金融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所需。美国的巨型金融机构大肆使用创新技术,创造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商品,形成了一个远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的金融世界”,如图1所示。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美联储2004年开始大幅上调基准利率。截至2006年6月,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与之相对应的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还款压力陡增,违约率的持续上升,相应地,消费者信心丧失,房地产的价格开始大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 一、次贷危机及其发生、发展 *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发端于2006 年下半年,并从2007 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全球性金融风暴。 *主要表现为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相关金融机构倒闭、股市剧烈震荡等,进而使全球金融市场发生流动性不足危机。 *次贷危机的发生:2006 年下半年,随着美国利率水平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些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次贷推迟偿还和违约率都大幅度上升,使提供次贷而又未实现次贷证券化的住房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从而引发“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从发生到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分为三个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 *参见:次贷危机及其后续发展大事记 二、次贷危机的产生及传导机制 (一)房贷市场创新与次级贷款 1、美国住房按揭市场: *优质贷款(Prime Mortgage) *ALT-A贷款(Alternative-A Mortgage ) *次级贷款(Subprime Mortgage) *三类贷款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的份额大致分别为75%、11%、14%。 *优质贷款(Prime Mortgage): *信用等级较高(信用评分在660 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能够提供相关收入证明)、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他们主要选择最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的按揭贷款,称为优质贷款。 *优良客户是房地产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的传统对象;但是当优质客户资源被开发完毕时,受到盈利动力驱使的金融家们就把眼光投向了原本不能申请抵押贷款的群体,即ALT-A 贷款和次级贷款。 *ALT-A贷款(Alternative-A): *介于优质贷款和次级贷款之间,既包括信用等级在620-660之间,也包括信用等级大于660但不能或不愿提供收入证明的客户的贷款。 *ALT-A 贷款和次级贷款的违约风险要高于优质贷款,因此房地产金融机构必然会提高前两类贷款的利率作为风险补偿。通常,ALT-A 贷款的利率一般比优质贷款高1~2 个百分点,次级贷款的利率一般比优质贷款高出2~3 个百分点。 *次级贷款(Subprime Mortgage): *贷款对象是信用评分低于620 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这一人群又称Ninjna,意为既无收入、又无财产的人); *目前美国次级客户大概有600万人,次级贷款市场总规模大概2万亿美元左右,近半数没有收入证明。 2、美国住房按揭市场的创新: *无本金贷款(Interest Only) *可调整利率贷款(Adjustable Rate Mortgage,ARM) *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Option ARM) *无本金贷款(Interest Only): *如果购房者借入了30 年的无本金贷款,那么在开始5 年或10 年内,每月只偿还贷款利息,而在剩余的25 年或20 年里,他将分期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可调整利率贷款(Adjustable Rate Mortgage,ARM): *包括2年/3年/5年/7年可调整利率贷款等; *如果购房者借入30 年的2/28 可调整利率贷款,在头两年内,他只用偿还较低的利息(例如6%),从第三年开始,利率将重新设定(Reset),采用一种指数加上一个风险溢价(Margin)的形式,例如12 个月的LIBOR 加5%。一般而言,即使这段时期内市场利率没有发生变动,从第三年开始利率也会显著提高。 *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Option ARM): *如果购房者借入30 年的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在前些年内,购房者每月还款额甚至可以低于正常利息的月供,但是差额部分将自动计入贷款本金,这种方式称为负摊销(Negative Amortization)。 3、住房按揭市场创新的特点: *过渡期还款额较低且固定; *过渡期后还款额大幅上升,甚至超过很多贷款人的还款能力。

资产证券化视角的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及启示

资产证券化视角的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及启示 [摘要]资产证券化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被人们用来转移和分散风险、实施信用增级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它是一柄双刃剑,是一件强大的金融武器,应用得好,可以带来创新和效率,给人们更多的惊喜;使用不当,则祸患无穷。我们对待资产证券化,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小心谨慎地使用,加强使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对其扬长避短,实施安全的金融创新。美国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只是力争在模型上做到了风险分散的完备性,而不是针对市场做到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市场变动并不是资产证券化模型所能主宰的变量,但却可以使资产证券化的利益链条发生断裂或者扭曲,从而引发危机。 [关键词]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金融危机;住房抵押贷款;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初爆发至今已经两年多。迄今为止,人们对次贷危机原因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认为美国过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和霸权,忽视了国家责任和信用,造成了次贷危机向国外的扩散。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美国过度透支了“整个国家的信用”。〔1〕(2)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是导致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政策的不当造成了高风险贷款的增加,二是金融创新带来了巨大风险;三是会计准则失灵导致了资产价值出现了大幅度变化。〔2〕如张维迎认为“这次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败,倒不如说是政府政策的失败;与其说是企业界人士太贪婪,不如说是主管货币的政府官员决策失误”〔3〕。(3)认为次贷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金融监管的缺失。如罗熹认为,“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市危机的重要成因”。〔4〕(4)认为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原因。如黄纪宪等认为“流动性过剩带来了信用风险的过度膨胀”,“流动性过剩下的新变化带来了新风险”。〔5〕(5)认为道德风险是次贷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如证券市场导报认为“市场各主体道德风险失控、金融行为失范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6〕(6)认为过度消费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如卢宇峰认为,“过度消费导致宏观经济恶化,是次贷危机形成和爆发的实体基础”。〔7〕(7)认为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是此次危机的根源。如蒲勇健认为,“美国当前的这场危机是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是华盛顿共识的危机”。①以上观点都偏重于从制度、社会等宏观因素寻找危机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完整性和较强的宏观性。如果能选择一个关键性的相对微观的视角对次贷危机的成因进行剥茧抽丝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缘由和答案,对抑制危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吸取经验教训,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资产证券化的视角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对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反思,以及对中国实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启示。 二、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资产证券化视角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自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产生,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可以用飞速发展来形容。资产证券化也同时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被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伴随着近年来美国市场上次级抵押贷款标准放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产品的创新和证券化技术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就成为受到市场追捧的创新投资品种,得以在美国迅速发展并在房地产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上深厚的资产证券化背景存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衍生的债券产品(以下简称次级债券产品)及其市场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壮大。在次贷危机前,美国的次级债券产品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且蕴涵了巨大的风险。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累积风险的爆发,引发了从2007年初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基于资产证券化的视角,以下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作出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放大了次级债券产品的市场风险 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原则之一是杠杆操作。通常,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从抵押贷款公司到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一、引言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国际金融体系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得以全面暴露,其危害尚在蔓延。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二、原因分析 (一)金融创新产品:次级贷款和资产证券化 1.失控发放的次级贷款 (1)次级抵押贷款 次级贷款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它给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按揭服务,在少数族裔高度集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与此同时,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也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从90年代末开始的利率持续走低带动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蓬勃发展。 (2)“掠夺式”的放贷 2001~2005年的房市繁荣带来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快速发展,房贷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将次级和次优住房贷款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机构之所以大力发展这一业务,还由于不断上涨的房价使金融机构认为,一旦出现严重违约,他们可以通过没收抵押品,并通过拍卖而收回贷款本息。 次级住房贷款的发放达到了失控的局面。次级房贷规模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约占4.5%的美国一到四家庭住房贷款总额,发展到2001年的1600亿美元、占5.6%和2006年的6000亿美元、占20%。 2.资产证券化工具推动次贷膨胀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的金融创新之一,已经成为全球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重业务构成和收入来源,也是各发达国家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工具。因此,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一方面,新的产品不断衍生,另一方面,在规模上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 (二)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与制度漏洞 1.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 (1)利益冲突首先产生于发行方付费的业务模式。 据统计,评级机构90%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这使得评级机

谈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谈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起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美国经济的衰退。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等渠道,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各个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关键词:次贷危机;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动荡;信用危机;世界经济2007年4月4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由于刺激住宅抵押贷款业务出现亏损申请破产保护,次贷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截止到现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持续了18月,其已经发展为现在所谓的“金融海啸”,昔日熙熙攘攘的华尔街现在却陷入了自1929-1933年的大危机之后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到2008年7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出现了缓解的迹象,有经济学家乐观的断言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然而到了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出手挽救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这个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现在正在冲击整个世界,其广度和深度也都无法预测。时至今日,美国次贷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而是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至于其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将在以下浅谈几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一、次贷危机的原因 为其影响,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分析一下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简单来说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贷款危机及其在全球的扩散。从其表面来看,诱使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美国在“9.11”事件后为了刺激经济而不断采取降息的政策,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以及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金融全球化,而后房价的不断下降,以上种种都使得次贷危机在美国发生,并迅速的影响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基于一些学者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研究,一致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是一种新型的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追根溯源,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引起的。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的长期失衡,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的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实质上是资产价格的泡沫破裂并释放到真个金融领域而引起严重的危机。这次的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都产生了及其重大的影响。二、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一)美国实体经济低靡,处于衰退期。美国经济低靡,正在经历衰退。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10月18日接受《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时称“美国经济正陷入严重衰退”。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得美国人尤其是持有与次级贷款相关产品的人们的资产大幅度缩水,势必会影响到投资、消费、就业等多个方面,从而对美国的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美联储已经两次调低美国预期经济增长速度。美联储曾于2007年11月发布了2008年美国预期经济增长率的为1.8%-2.5%,更改了先前预测的2.5%-2.75%。而进入2008年后,由于美国的房价比预期的更低,因此美联储也相应的重新发布了美国预期经济增长速度,于2月20日发表声明,新的预测为08年美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在1.3至2个百分点之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多次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