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

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
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

 “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

彝族 罗庆春 刘兴禄

内容提要: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生、发

展及进入汉语世界的过程不仅具有文学本体生命的一般现象和规律,而且具有独特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研究价值。这里,针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原生性、边沿性、

变异性等特点,从文学创造、文学接受及文学发展三个层面讨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复杂多样的价值取向和不断走向“文化混血”的文化精神构成。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学价值 “文化混血” “超越本文”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由来已久,在这个体系中,既有各少数民族自成体系的、独特

的文化传统形态;又有以“汉文化”为主体、为中介、为载体,各少数民族文化间,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间交叉互补、互融互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文化特殊形态。正是这两种文化存在形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集政体文化与血缘文化为一身的大中华文化圈。同时,在各历史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文化一样,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这种情况,在1980年代以后的少数民族文学领域更为明显,对西方文学思潮、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审美情趣、美学追求的借鉴和移植,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在大中华文化圈的总要求和世界文化发展总趋势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必然拥有多元化的文化构成,并从审美方式、审美心理、审美内容到精神旨趣、美学品格上表现出从“文化混血”到“文学混血”的风貌和特征。

一、文学创造层面的“混血”

文学创作是创作主体对自身人生经历、生

命体验、信仰方式独到的穿透和把握能力的体现;是作家的艺术修养、精神趣尚、人格力量的

形象化展示;是作家对种族记忆、社会历史、时代精神和未来意识的个性化理解和符号化再现。当然,创作主体必定是某一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中的人,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民族、文化关系场,所获得的一切艺术思情、创造灵感,都是自身与其所处的此一社会文化关系场不断发生冲突与和谐、对立和统一的结果。

1980年以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无论是题材内容的挖掘利用,艺术形式的传承创新,还是艺术观念变革和艺术视野的极大拓展,都是任何历史时期无法相提并论的。

限于篇幅,本文无意分析和探讨具体的作家、作品,而是重在对这些年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及文学发展进程中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和发展势头作必要的理论归纳。

首先,从创造主体的文化背景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无法规避“文化混血”的历史命运。历史上,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本来就处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多元共生、多元一体的发展势态。随着以汉语文化为主领的我国历史的演进与时代的发展,到今天,很多少数民族早 

已失去了单一的文化版图和独立的文化背景。强有力的时代文化的总体特征替代了原有的血缘民族文化的个体特征。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人,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普通的文化单元加入到时代文化大潮中。有的销声匿迹于时代文化的波峰浪谷;有的随时代潮流风雨飘摇;有的则已彻底摆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羁绊,完成了“脱胎换骨”,力争成为时代文化创造的主力军和弄潮儿。马克思曾把人类历史说成是“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这里既意味着个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被人化了的文化环境所代替,也意味着各民族单一文化背景逐渐被国际文化背景所替代。同样理由,在当今中国,要想在任何单一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学创作已越来越变得不可能。即使是至今仍然保持着比较完整的民族文化现实土壤和浓厚的民族自我意识的个别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彝族等,其文学创作的题材内容似乎可以回避“文化混血”的问题,但这些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已经无法避免“混血”的实质。文学作品的创作视野,创作方法,艺术情趣、文化要义和美学旨归都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民族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传统规范上了。总之,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造主体的文化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了当代少数民族作家、诗人文学创作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嬗变。这种嬗变主要由本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性的危机和外来文化强有力的冲击、挤压、重塑促成,同时由自身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的自我变革所致。

其次,从创作主体的文化构成和时代生活对创作主体的要求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必然遭遇“混血”的现实。从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当代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接受过系统的汉语文化教育乃至高层次的汉语文化教育。但是,他们的创作源泉和创造动力,又来自于某一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碰撞、冲突之间,他们将自己艺术创作的动机和目的永远指向散发着奇异馨香的少数民族文化土壤。同时,他们有能力,也有难得的时代良机,接受西方文学对自身艺术视野、艺术方法、思维观念上的影响,敢于大胆借鉴西方艺术理论方法以指导自己的文学创作,使当代少数民族的“文学混血”更加自觉化、理性化。这些,我们从乌热尔图对狩猎民族历史命运和现实遭际的诗化反思;从吉狄马加对山地民族历史记忆的深切追怀;从张承志对宗教民族的生存精神和生命境界的深刻触摸与申扬等等中看得很清楚。还有,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语境的复杂化,过去在单一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单纯人生变得繁复,少数民族文学创造主体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样。要表现这样的社会现实、人生体验和生命遭际,单靠传统的民族审美意识和艺术方法是远远不够的。由此,交错复杂的时代生活内容也促使少数民族文学必须全方位地走向“混血”之路。

再次,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学艺术发展的多元同构、多元共生的总体趋势也要求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必须进行“混血”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去抵达更高的创造峰巅。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文学艺术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与异文化的大交汇、大碰撞。在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西方文化进行了自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大碰撞、大交流,直接带来了我国二三十年代白话文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980年代以来,中西方文化进入第3次全方位的大交汇、大撞击,也使中国文学焕发出新的迷人的奇光异彩,获得了令人注目的艺术创造成就。而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先天地拥有多元共生、互补互融的文化传统,更能深刻地理解文学创造过程中文化的“异质同构”所意涵的重大意义。所以,不论是否受创造主体个人文化视野、思想观念、感情倾向的制约和限制,不论是否对本民族文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有无正确的把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都必须和只能走向“文化混血”之途。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厚重、更深刻、更博大的意义上创造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学的伟大篇章。

二、文学接受层面的“混血”

一部文学作品创作出来并非是艺术审美过

民族文学研究2006.1

程的终点,而是只有通过艺术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阅读与阐释,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对接受者来说,也只有通过与作品的“视野溶合”,将文本的真正意义与接受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的“互动过程”中的艺术审美阐释和接受,进行二度体验,完成“期待视野”的不断臻达与超越,才能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接受中实现互为创造的艺术审美的高境界。

从文学接受层面分析,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鉴赏、阐释、接受,在原有的特性上发生了如下一些较明显的变化:

第一,接受者范围空前扩大。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仅文学创作队伍迅速增长,而且文学接受与文学欣赏者的范围空间扩大。换句话说,当代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不仅要面向本民族文化圈,而且还要自觉地面向境内各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文化圈的读者群,甚至要考虑到能否与当代外国文学作平等交流的层面。由此,文学创造者的文化视域越宽,艺术境界越高,即文学创造在文化素质上的“混血”程度越突出,那么文学接受者的范围就会逐渐扩大,并继续扩大着。而文学的影响面也随之伸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多样的文化板块。中外读者对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的接受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接受范围的不断扩大本身就预示了从接受者的文化属性的层面上“混血”的事实越更明显。

第二,接受者角色类型更加庞杂。随着接受者文化属性的混融和范围的扩大,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接受与文学欣赏者的角色类型极其繁杂、庞大。除大众型(包括本民族和外民族),还有以下几种角色类型值得重视:一是本民族文化人类型。这个类型的接受者,无论对作品中的本民族文化内涵,还是进行“文化混血”后所展示的艺术创造的时代精神旨趣,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容纳。因为他们自身的文化构成就是“混血”的。二是外民族专家类型。这一类型指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国内各民族文学理论专家群体。他们能从较客观、公正、专业的层面给发展中的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以正确的欣赏、评析、延伸和理论导向。能自觉摒弃传统的成见,抛

开世俗的偏见,从艺术本体论、艺术文化学以及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等理论高度正确理解和赏析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当然,在欣赏和评析过程中,难免也带着各自的文化因素和审美偏爱,这一事实也是导致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接受具有“混血”性的原因所在。三是西方人类型。过去,由于西方中心论思想的影响,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的文化,在西方人眼中总是低层次的、落后的、边缘的。那么,第三世界国家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就更不用说了。但今天,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学界正在逐步从过去的偏见、片面、甚至误解、歧视中向着主动尊重、主动理解、主动接受、客观认识、客观评价的方向发展。西方读者的艺术欣赏旨趣,“西方视角”无疑也是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不断走向“文化混血”的重要因素。

第三,接受者的审美标准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方面,由于时代历史的急速变迁,少数民族文学无论是宗教层面的大传统,还是世俗层面的小传统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因而,对少数民族文学进行理解、欣赏和接受的审美标准必须随之变革,以适应新的时代历史条件下,新的艺术文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学审美接受。另一方面,新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学面向的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艺术文化修养的,极其庞杂的接受者群体。这样的审美群体,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单一民族审美文化范畴,故而其所持的审美标准自然走向多样化、多元化的境地。也就是说,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审美标准变化的又一特征就是走向多样化、多元化,亦即“混血”化发展途径。

第四,接受者“超越本文”的创造性接受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过去大都停留在外在的民族形式和简单的民族题材内容的理解与赏析层面,接受者们往往只走马观花地被外在的“民族特色”所吸引。更有甚者有意无意中将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品当作怪诞的民族文化事象、神奇的民族习俗、诡异的民间信仰,以及奇特的民族风土人情、民族语言文字本身来满足猎奇心理。换句话说,他们的鉴赏兴趣主要放在这些所谓的“民族形“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

式”与“民族内容”上,而不是放在用上述诸种原本不可割裂的“形式”与“内容”所创造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学的艺术世界和美学境界上,忽略了各少数民族文学所传递的一个族群的生活史、生存史,以及少数民族作家、诗人的精神魅力与生命光华等文学的本体意义。这样的阅读环境和欣赏层次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的变革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最直接的恶果是一些不够成熟的民族文学创作者,为了迎合这种阅读与欣赏环境的需要,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注意力转向文学的“民族外壳”,即简单、粗糙的外部特色的捕捉与营构上去。这给少数民族文学保持文化个性,不断构型,并健康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自明的。由此,我们要强调:今后在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接受中,必须将其放到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和当代世界文化生态域中进行“超越本文”的创造性接受,目的是使整个少数民族文学接受中的“二度体验”过程,自觉变成“文化混血”意义上的“二度实现”过程,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学的艺术成长规律,艺术文化个性及语言艺术创造价值的前提下,将少数民族文学的鉴赏过程变为本文意义的增长与再生过程。这样,从文学接受层面承认“混血”现实,并自觉理解“混血”的基础上超越“混血”的新局限,走向更高的“民族性”的探索。进而为中国文学的独立特质的寻求,为中国当代文化精神合乎历史规律的深度建构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文学发展层面的“混血”

随着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本身内在结构的深度震荡、变迁,民族文化发展模式的急速转轨,文化传统形态的时代转型进一步深化。当今,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文化正处在空前的裂变而重塑,异化而再构的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民族文化传统规范和凝聚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各民族的文化认同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传统的民族识别理论遭到无言的反诘。

这就是这个时代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所面对的文化境遇及诸民族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文化特色。那么,对文学艺术家来说,在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对本民族文化记忆的重新追溯与对特有的时代文化命运的抗争,以及新的民族精神文化发展模式的求索,这一切同时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重要使命。由于民族作家是这一特定时代的文化遭遇与文化特点中特殊的一员,是这一文化生活最敏锐的感受者、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又是新的文化思潮、新的民族生存方式的探索者,新的时代文化的缔造者。所以,这个时代特殊的文化遭遇与文化特征应自觉内化为民族作家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在不尽相同的艺术个性中体现出时代的某些共同的审美意味,以各种艺术方式去“存同求异”地把握、揭示和展现出这个时代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立场,为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立言”。

从“文化混血”而导致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混血”,正成为或逐步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历史潮流。这一民族文学新潮流,从创作实践到理论研究,均有可供探讨的具体表现:

第一,文学创作由单一型向混融型发展。自1980年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受整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总趋势的驱导,在创作层面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的转向与变革:其一,正在逐步摆脱过去反映单一民族较单纯、质朴、简明的生活内容、生存境况和人生追求为目的的状态,努力转向对当今多种文化交汇互渗后所形成的更为繁复交错、混融杂呈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本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诸文化因素和时代特征的揭示。其中,有的作家作品甚至完全脱离了传统意义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活领域,进而广涉到更为广泛的时代文化和普遍意义的人生万象的描述、探讨与透示中去了;而有的少数民族作家,或日渐远离,或已经失去,或正在丧失其原有的母语及母语文化体系,他们偶尔对本民族文化所表现出的依恋和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寄托,更多是来自不可否认或难以否认的血统,有的是出自生命归宿感的寻找而进行理性、自觉的民族认同。而那种来自血脉深处的种族记忆和地域特征,那种属民族集体无意识层的天赋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在他们身上早已荡然无存。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研究2006.1

主题内容在文化主体层面上的转向与失落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文化混血”导致“文学混血”的必然结果。其二,由于文学艺术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割裂性,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正在摆脱过去较单一的艺术表达手法、艺术结构形式,摆脱较狭窄的艺术思维空间和艺术创作视野。在此基础上,正逐步转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大胆借鉴和移植中西方优秀的文学理论方法和文学表现、艺术创造手法,逐步摸索着融外来艺术表达方式与本民族传统审美方式为一体,甚至从艺术文化学、文化哲学等高度将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学思想遗产集于一身,使自己的文学创作显示出更为广搏的艺术视界和更厚重的精神内涵。由于文学艺术更能集中,更为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实质和时代风尚,而且又更集中地体现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结构形式、艺术思维模式上。所以,我们说,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的“文学混血”现实更多地显示出对中西方艺术方法和审美理论的从“混用”到“混融”的现实实践中。张承志、霍达、扎西达娃、阿来等都是这方面杰出的探索者。

第二,文学理论研究由狭隘、偏视型向宽容、正视型发展。我国文学艺术理论研究从未像今天这样能够从多学科、多方法、多层次、多方位来研究文学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现象,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化要素及审美价质。彻底摆脱了将文学作品作静止的、孤立的、单一的“事物”观的盲点和将文学视作简单的政治工具的误区。当然,这一进步也直接影响到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方法问题。过去,在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界,一直存在着过于狭隘、甚至偏视、误解等一些问题。譬如有的传统理论家将少数民族文学只作民族民间文学看待,无视或否认少数民族文学的当代创造;有的采取回避的态度,不敢正视和触及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上存在着的实质性问题;有的则只泛泛而谈民族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忽视对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形式的创造成就做艺

术本体论层次的深入研讨。1980年以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学创造本身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论研究也逐渐转向了宽容、正视,从文学本体论、文学方法论和文学人类学、审美人类学等层面进行探讨和导向的发展方向。一些民族文学理论家,随着我国文学思想总形势的转变,就更加客观、公正、专业地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当代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理论定位。这将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欣赏及发展产生重要的现实影响,并提供深远的理论意义。

当然,在这一“混血”历程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将遭遇各种艰难曲折、坎坷复杂的发展阻力和尴尬、多难,乃至失语的精神境况。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一系列文化命题:要平衡洋为中用、他为己用过程中的心理态势;要把握好自我保存与顺应历史潮流间的文化分寸感;要处理好时代艺术观念与本民族艺术传统间的“异质同构”和“互译性”关系;要正确解决本民族文化精神(包括历史、现实及未来命运)揭示与汉语表述过程的文化生成问题;还要从灵魂的深度扮演好一个本民族历史命运的“转写者”和文化精神的“译人”的文化角色等等。这些都成为今后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混血”实践过程和发展趋势中不可回避的理论命题,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书写历程之始终。

主要参考文献:

① 钱谷融:《当代文艺问题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

月版。

②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版。

③ 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8月版。

④ 特·赛音巴雅尔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北京十

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

⑤ 陈玉屏、朱建新主编《民族文学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3年7月版。

⑥ 南帆:《理论的紧张》,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

⑦ 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责任编辑:刘大先】“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经过多次的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民族之间的融合会把原来所在民族的精神文化带到融合后的民族中去。这种融合,也给民族之间的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爱好。创作了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借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许多少数民族有用山歌谈情说爱的习惯,好多山区的姑娘们经常用山歌唱出她们的心里话,而痴情的小伙子也能从温柔缠绵的音调中,判断出姑娘所说的是一句什么样的话。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爱情。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分类也有很多:如南方民歌《弥渡山歌》,它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如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郞松》。 其中宋祖英就是演唱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是东方艺术的明星。她出生于中国历史上被许多著名诗人传颂的最具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地方湖南湘西。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多出美女,是仙人栖居的地方,至今还孕育着众多自幼能歌善舞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宋祖英便是其中最有歌舞天赋的苗族后裔。宋祖英不断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从她演唱的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其歌曲代表作:《小背篓》、《辣妹子》、《兵哥哥》、《好日子》、《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都闻名于中内外。 民族音乐中的《孟姜女》,更是我喜欢的一首民歌。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这首歌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 同样《黄河大合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民族音乐。它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女中音独唱)、《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

少数民族文化月活动方案

少数民族文化月活动方案 1、活动背景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包括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的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民族风俗浓厚,非常富有历史色彩,他们的住房、服饰、食品、节日、风俗都非常具有特色。 2、活动宗旨 通过展示哈尼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文化发展、中教信仰、生活习性,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承载傣族民俗风情,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同学们课外生活,让更多同学老师认识、了解哈尼族人民的生活我系特举办此哈尼族文化月活动。 3、活动主体 本次哈尼族文化月活动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完成,前期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达到预热,让全院师生了解活动概况,中期通过活动展演、长街宴等一系列活动向大家展现哈尼族风貌,让更多同学了解、认识哈尼族,后期则是哈尼文化讲座,旨在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哈尼族民族风俗及历史文化。

活动地点:经济管理学院喷水池广场 活动时间:11月14日----28日 活动对象:文华学院舞蹈系学生会及全院师生 4、活动负责人 主办单位:文华学院舞蹈系团支部 策划承办单位:舞蹈系学生会 协办单位:单位 邀请单位: 赞助商:优习网、大学生精英论坛 5、五活动宣传 (一)宣传部 时间:11月14日(星期三)进行张贴海报、挂横幅、礼仪拿着展报游动、小规模游街、发卡片+传单+歌伴舞蹈等宣传。 地点:1、三栋教学楼一楼两个楼梯口、二栋教学楼一楼、男女生宿舍一楼、食堂门口张贴哈尼海报 1、经管学院喷水池处设点进行舞蹈、卡片、传单宣传 2、学院外商业街、校内球尝食堂门口进行礼仪游动宣传 3、到时得现场进行拍照 (二)外联部 负责联系一些商家,更大范围的宣传我们学生会,拉到些赞。 6、活动开展

2002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2001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时间:150分钟)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 )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 )中的名句 3、谢灵运是南朝时期扭转玄言诗风,开创( )派的关键人物。 4、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的作者是( ) 5、“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出自词人( )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 6、“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具体是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及( )。 7、汤显祖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牡丹亭》合称( ) 8、清中叶,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的著名散文流派称作( ) 9、清代传奇的杰作当推洪升的《长生殿》和( )的《桃花扇》。 1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和( ) 11、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鲁讯小说集是( )和( )。 12、“五四”时期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 13、巴金的小说《雾》、《雨》、《电》合称( )。 14、现代小说史上善于创造“市民世界”的作家是( ) 15、“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汉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 )的代表作品。 2、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燕歌行》系( )所作 3、我国第一部专评五言诗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 4、沈约等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创作( )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 )一诗中的名句。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 )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7、唐代散文作家中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 ) 8、《西厢记》中的( )是该剧中对封建礼教最具冲击力的女性形象 9、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10、《红楼梦》写出了所谓“乾隆盛世”具有代表性的( )四大家族的兴衰。 11、《雷雨》剧中,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物是( ) 12、( )是以描写湘西地区“宁静”生活和“民情淳朴”见长的作家。 13、夏衍的戏剧代表作是( )。 14、《创业史》的作者是( ) 15、孙少平、田晓霞是路遥长篇小说 ( )中人物形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江西诗派 2、古文运动 3、问题小说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需答300字左右,共18分) 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分) 2、简述《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9分) 中国文化(40分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音乐及风格特征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能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常识,能够在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2、能在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民歌的欣赏活动中,分辨出各民族的民歌的音乐特点。 3、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是怎样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教学重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音乐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在聆听欣赏的同时归纳出蒙、藏、维吾尔族音乐 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不可分割的重要 组成部分,由于各个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 习惯上仍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既丰富多彩又具 有多样性的特点。请同学们说说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生:蒙古族、藏族……..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但是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能一

一的给大家来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但是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三个少数民族,那是哪三个少数民族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舞蹈,答案自在其中。(蒙古族、藏族、维吾尔的舞蹈) 设计目的:以较新鲜的舞蹈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明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二、蒙古族 1、欣赏歌曲《辽阔的草原》并分析歌曲 2、长调与短调 师: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英勇善战,豪爽大气,那大家都知道哪些蒙古族的歌曲呢? 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 师:大家说了很多,可是你们知道吗?蒙古族的民歌还有长调和短调之分。(介绍“蒙古族长调”被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藏族 1、藏族酒歌 师:了解完了蒙古族的音乐,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另一个地方。 这里是崇山峻岭,这里是万山之巅,这里……..(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介绍,最后停留在布达拉宫,走进西藏) 欣赏一首《宗巴朗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藏族的歌曲给你

少数民族文化(配图)

中国少数民族及其服饰文化 段艳冰 2013.11 【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 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满族过 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 的是旗袍。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 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男子穿 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维吾尔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褂子,外系腰带。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 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 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 居区。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 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 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之称。 回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宁夏为主要聚居区。男子多带小 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男子多留有大胡子! 壮族 人口最多的民族,主 治区。 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蓝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 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 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 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 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黎族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服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的贡献。 服饰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院:创新实验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081 姓名:朱旭 学号:17608014 内容摘要:中国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多次冲突与融合,满族,蒙古族,鲜卑族,契丹族,藏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激荡,铸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关键字:冲突与融合,满文化,蒙古文化,鲜卑族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有绝大多数,其他的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中国大部分王朝都是被汉人统治,而且汉人的文化一直以来都远远比少数民族发达。 在个别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王朝中,该民族与汉族文化发生着冲突与融合。 一、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中,最繁荣的无疑是满人统治的清朝了。那么,在清朝,满文化与汉文化是如何冲突的呢? 十七世纪,汉族人口为八千余万,满洲民族人口只有三百余万,满洲人以绝对少数人口统治一个有着绝对多数人口的文化深厚的古老帝国,有随时被消化掉了的危险,当然十分恐惧,所以满族统治阶级提出“崇尚满洲”的治国原则,大兴“文字狱”,将对满清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赶尽杀绝。。“文字狱”真实地反映当时满族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情感很敏感,内心也是惧怕汉族的民族情绪高涨。在行政管理上,满清政府尽管也使用汉人,但是不敢赋予汉人以实权,甚至在思想内心深处对汉族官员处处揣测和提防。 满清政府还通过重修或编写文献典籍,淡化汉民族意识。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提出:“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精神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意识上的阉割,导致汉民族的许多知识分子要么整天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专心致志从事考据,在古书堆里当不需要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学者”。 满清政府要求汉族在服装式样、礼仪方式甚至一些生活习俗上放弃汉族传统而沿用满洲传统。顺治初年,满清政府下令汉民与满族一样蓄发,易衣冠,概从满洲制,由束发留辩改变民族习俗入手在精神上征服汉人。满清政府还强调学习满文满语,将汉文官名、城邑名一律改用满文。 满清政府在压迫汉族人民,扼杀汉文化的同时,满文化也在与汉文化进行着不知不觉的融合。 文化典籍的翻译,是满族吸收汉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他重视将汉族的文化典籍翻译成满文,设置了翻译汉文的翻译机构。入主中原后,1651年在科举考试中设立翻译科,应考者限于旗人子弟,雍正元年设立翻译乡试,乾隆4年开始举行翻译会试。 满人学习汉家经世谋略,仿汉制建国家政权。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而汉族儒生士大夫入仕清廷,更是满族吸纳汉族文化重要途径。 满汉民族驻防杂居,文化习俗相互影响。满族入关,八旗分兵把守泱泱中国国土,满族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满族与汉族在杂居中逐渐吸收和顺应汉民族的文化习俗,汉族也同样受到满族的影响。 满族学习和研究汉族文化取得杰出成就。由于满族的乾隆皇帝爱好汉族民间的皮黄演唱艺术,在北京举办戏园子祝寿,通令徽班进京,形成中国今天的国粹---京剧艺术。满族上层学习汉族文化形成了一种风气,《啸亭杂录》记载:当时“士大夫家几上,无不陈《水浒传》、《金瓶梅》以为把玩”。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与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别在雍正、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笔记

1、上古歌谣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第一座高峰。 2、早期的历史散文有:尚书和春秋。春秋战国时期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3、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有一座诗歌高峰。 4、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出自山海经. 5、淮南子---古代神话----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有名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6、诗经---诗、诗三百----305篇----风雅颂,颂----周颂、鲁颂、商颂,国风反映婚姻爱情最集中艺术最高-----关雎第一、爱情诗。氓和谷风----弃妇诗。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赋比兴、叠章。 7、左传----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懿梁传。 8、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典故----雌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南辕北辄。 9、论语---语录体、主要记言。 10、墨子----兼爱非攻。 11、孟子的中心思想----仁义。 12、荀子----人定胜天、性恶论。 13、九歌----11篇、九章----9篇。 14、离骚----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15、屈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16、楚辞和诗经---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两大源头。 17、诗经----西周至春秋。 18、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论语----语录体。 19、北泯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20、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21、两汉散文----历史散文和政论文最为突出。 22、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史书新样式----开辟传记文学新纪元---汉代文学最辉煌的成就。 23、东汉班固---汉书---与史记齐名。 24、两汉诗歌----乐府诗和五言诗最为显著。 25、两汉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种新诗体。 26、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 27、古诗十九首----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8、枚乘----七发---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 29、司马相如的大赋----汉赋的顶峰。 30、汉赋力作----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 31、张衡----归田赋---开启抒情小赋的先河。 32、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书即典章制度。 33、鲁迅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4、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5、汉书---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具有散文文学特色的史学巨著。 36、汉代政论文---最杰出作家是贾谊----最著名过秦论 37、乐府----最初是主管音乐的机构。 38、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代表作。 39、司马相如---汉赋全盛时成就最大的赋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最著名。 40、班固---咏史---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41、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中杰出的代表。 42、汉乐府---陌上桑女主人公----秦罗敷。 43、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44、魏晋南北朝诗歌---曹氏父子周围---建安诗人。 45、太康诗人---三张(张载、张协、张元)、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46、西晋末年---产生玄言诗。 47、南朝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 48、谢灵运---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 49、陶渊明---开创田园诗。 50、魏晋南北朝---骈文盛行。骈体文---也叫骈偶或四六。

中国文学与文化题库(DOC)

中国文学与文化题库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蔡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再加上《秦妇吟》称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19、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3、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24、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5、岁寒三友:松、竹、梅 26、科考三元: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 27、殿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28、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9、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0、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2、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33、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3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35、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36、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37、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东晋) 38、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文心雕龙》(南北朝梁人刘勰) 39、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南北朝梁人钟嵘) 40、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浅谈少数民族在中国文化发展方面的贡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0112011.html, 浅谈少数民族在中国文化发展方面的贡献 作者:李璐言 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22期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唯一一个文明发展进程没有遭受重大破坏的国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是由各个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 各民族政权内部稳定和向外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中国的统一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思想文化;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58-02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正是以文化为纽带,以法律为保证,共同推动了中国历史文明的进程。 一、思想文化方面:丰富儒学思想意蕴与共同缔造大一统 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形成的。每一个民族都对我国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以各自独特的创造和表现形式丰富着我国的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凝聚、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颗颗明珠,并且作为特殊的思想和文化纽带,维系和托动着各民族统一的中国历史的发展,使得各民族间长期相互融合、密切交流、长期依存、不可分离。 (一)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了儒学的思想意蕴 儒学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密切关系是双向的,即儒学对少数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少数民族对儒学的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1. 促进了儒学的流传 纵观儒学思想发展史,它之所以能不断演化、发展,原因有多种,自身的或外在的,政治的或思想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但各兄弟民族在儒学流传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功不可没。少数民族在儒学流传中的作用是指其传播、提倡儒家文化、崇孔读经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文人、思想家传播、宣扬并阐发儒学思想,如办学授徒宣讲儒家经传,翻译、注释儒家典籍,著书立说阐发儒家思想,乃至将儒学思想融汇于乡规民约、宗谱家训之中;二是少数民族统治阶层的传播、崇尚、提倡,主要是汉朝以后少数民族陆续建立的政权,其存在期间统治阶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标准答案

2005年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卷答案一、 1、旧 2、金 3、《礼记》 4、泰 5、君为轻 6、书 7、五服 8、乐府 9、关羽 10、孝文 11、王右军 12、清明节 13、唐 14、郦道元 15、朱雀 16、利玛窦 17、非 18、乾隆 19、1905 20、恒 21、泼水节 22.宣 23、郭沫若 24、优生 25、澳门特别行政 二、 26B 27B 28C 29A 30C 31A 32B 33D 34D 35A 36C 37C 38A 39A 40D

41A 42A 43B 44C 45D 46A 47A 48C 49D 50B 三、名词解释 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2、格律诗——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也成为今体诗、近体诗。其名称是相对于没有固定格律的古诗而言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严格的格律,所以叫格律诗,格律诗自唐代成熟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全篇的句数与字数固定,其次是押韵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再次是其有严格的平仄格律,格律诗所谓的格律也就是指这一点而言的;最后是也有一些修辞要求,如对仗与用典等。 3、《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编年体史书,书名为宋神宗所赐,意在为历代统治者提供统治的借鉴。此书为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办些,全书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记载翔实,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其文字简洁传神,叙事生动,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4、晋商——凡旧时山西省(古代晋国)籍的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早在春秋时期,古代晋国就已出现了商贾,到明代中叶,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及商品交易的发达,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北方商行帮会集团。到清中叶,晋商逐步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执全国金融业之牛耳。而其中的巨头太平尉、王两家是与清王朝寿命相始终的仕商结合型大家族,刘、杨两家是清末民初与列强资本主义人侵搏争而兴起的民族资本家,他们都为中国商行创造了巨额商业财富。 四、论述题 1、答: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逐渐本土化,并对中国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也概莫能外,而作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的诗歌更是蒙受其沾溉,其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如下几点: A,对格律诗的形成起了作用。佛教传入后,由于其佛经诵读梵呗之声,使得中国人发现了汉语四声的特点,经过永明体作者的努力,汉语四声的特点终于成为诗歌艺术zhog 极为重要的一环。汉语诗歌在文人手中,脱离了音乐,但诗歌本质上要求要有规律,于是,通过文字本身的特点来体现韵律成为诗歌的当务之急,而四声的发现则满足了这一要求。于是,人们理清了汉字的平仄关系后,格律诗也就呼之欲出了。 B,扩大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创造空间。印度人士最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尤其是在佛教中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摘要)

摘要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12)》是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编写的第2本少数民族文化蓝皮书,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书主体部分由“总报告”、“年度专稿”、“年度主题”、“年度聚焦”、“专家论坛”、“区域报告”、“田野调查”、“国外经验”组成。 “年度专稿”收录了3篇国内知名学者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与理论研究重大问题的文章。“年度主题”收录了关于“促进新疆稳定发展和的文化建设策略”这一主题的6篇研究报告。“年度聚焦”收录了关于新疆地区双语教育和少数民族语言发展研究的专题性论文。“专家论坛”、“区域报告”、“田野调查”等栏目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国内优秀学者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所进行的专业性的深入研究。“国外经验”收录了中国学者对国外相关经验的研究。 由“总课题组”撰写的“总报告”是全书的核心内容。“总报告”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社福祉,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促进各族人民的爱国意识,以及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期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取得要成果。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加大。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东风工程、春雨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迈上新阶梯。民族地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和现代传媒事业稳步推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取得新突破。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成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重要突破,跨上新阶梯。 “总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正在迎来一系列重要的发展机遇。首先,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政策红利”必将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繁荣文化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面貌将焕然一新。再次,全面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民族地区自觉的战略性选择,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产业推动力发生重大改变。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题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5分。) 1.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______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2. 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后世称为________文,也叫钟鼎文。 3. 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________》。 4. 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_______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5.“民为贵,社稷次之,_______”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高级概括。 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纪”、“世家”等几大部分,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成为“_______”。 7.中国古代丧服制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作_____,它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8.汉武帝时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乐舞机构_______,负责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9.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11. 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_____。 12.中国古代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______节合二为一了。 13. 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______朝文人刘禹锡所作。 14. 北魏时期,_____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著。 15. 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园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_____门,北有玄武门。 16.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____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17. 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______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18.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___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

《2007-200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 目录 序 暂缺 总报告 1修改中 宏观视野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戴红亮陈敏 中国少数民族报刊的历史与现状………………………………………………白润生马明辉2006年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发展综述………………………………………… 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课题组范小青汪露执笔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与抢救……………………………………………………………李晓东 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潘守永宋新潮 专家论坛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祁庆富 抢救民族文物 ——当前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点…………………………………………………宋兆麟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柏贵喜 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的跨国申报与保护…………………………………………刘新和 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徐平张群

全球化场景中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思考 ——兼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陈烨 区域报告 湖北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报告……………………………………………………………段超 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现状与保护…………………………………………………杨海涛 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人力资源对策………………………………………王克松岑林 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马成富 侗族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刘宗碧 田野调查与案例研究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 国家民委文宣司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项目组 王建民张海洋贾仲益执笔鄂伦春人的文化现状及其保护与发展……………………………………………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调查项目东北地区调查组 卡丽娜执笔云南芒景村布朗族茶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调查项目布朗族调查组 张晓琼执笔赫哲族文化与自然、社会环境变迁的关系……………………………………………高 鑫 城市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 ——以广西百色市壮族为例…………………………………………………………韦东超麦西莱甫文化变迁……………………………………………………………艾娣雅·买买提 如何保护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方李莉湘西凤凰古城八大旅游景点经营权有偿转让调查报告………………………………向春玲 从民间跳向市场的西藏拉孜堆谐 ——拉孜县农民艺术团调查报告…………………………………………曲立娜谷家荣金秀瑶族艺术团的改革与旅游资源开发……………………………………李海峰包路芳 土族民俗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以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大庄村为例……………………………鄂崇荣毕艳君

8846-《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期末纸质考试答案

电大开放小学教育专科等专业《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 期末纸质考试答案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考。 重点内容 考虑到新旧教材过渡,本学期只考教材中编的内容,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部分。上编和下编的内容作为参考。 本课程期末复习重点如下: 1、何为经学、《论语》。P49 p68 2、经学对中国文人的影响。P56 3、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在六个方面的影响。P80 4、佛教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在三个方面的影响。P100 5、何谓正一教、全真教(派)。P105 6、道教对中国古代诗歌三个方面影响、对中国古代戏曲五个方面影响。P112 p117 7、六个民俗节庆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反映。何为春禊与斗草。P120 p127 8、何谓宋代的瓦舍勾栏。P137 9、宋代说书高度的艺术技巧,请举《日遭三险》为例说明何谓“包袱儿”。P141 10、何谓“代面”。P147 11、中国戏曲语言的四个特点。简述民间曲艺的种类 第一大要素是唱词。唱词,顾名思义,即唱腔的歌词。唱词的功能,主要是抒情,即抒发人物丰富、复杂、细腻、微妙、特殊的思想感情。同时,唱词也兼有叙事、议论、说明等艺术功能。唱词的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十言等多种句式,并要求押韵。唱词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借代、设问等多种。例如京剧《捉放曹》中陈宫的一段抒情唱词:“听他言吓得我心(呐)惊胆怕,背转身只埋怨我自己(呃)已作差,我先前只望他宽宏量(呃)大,却原(呐)来贼是个无(哇)义(呀)的冤家!马行在夹道内我难(呐)以回(呀)马,这才是花随水水不(哇)能恋(呐)花。这时候我只得暂且忍耐在心下,既同行共(呃)大事必须要劝解于他。”就把陈宫发现曹操错掉吕伯奢全家之后,对曹操的痛恨、对自己的悔恨而又无奈的复杂情感表现得精准而又细腻。唱词还分独唱、对唱、联唱、背唱等形式。 第二要素是宾白。宾白即“道白”,俗称“白口”,是“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明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一说‘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①宾白又分独白、对白、旁白、背白、夹白等形式。 第三要素是诗、对、引。诗即上场诗或下场诗;对即上场对(对联)或下场对;引即引子。例如《捉放曹》中吕伯奢的上场诗:“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平生无所好,最慕孟尝君。”又如京剧《武家坡》薛平贵、王宝钏下场对:“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白了头。”再如京剧《岳母刺字》中岳母上场念的引子:“两鬓苍然,愿得见,光复江山。”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课教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纺织谣》、《一杯酒》作浏览性欣赏。 由于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少数民族的音乐,对少数民族的音乐兴趣不大,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选教材规定鉴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流行曲或舞蹈给学生欣赏。因此,可选择了腾格尔演唱的歌曲《蒙古人》、解晓东用通俗唱法演绎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藏族舞蹈《金色的太阳》等作为补充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喜欢音乐但是根本不了解音乐,对于音乐鉴赏的内容多数不感兴趣,偏向于东西方的流行音乐与歌唱,导课的内容与方式多需要图音或歌舞的影像资料,以及流行唱法演绎的音乐作品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进入内涵较高的鉴赏课需要音乐知识的补充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四、教学重点: 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 2、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 五、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 六、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七、教具准备:电教化多媒体设备 八、课时数: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3)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欣赏课教案 一、课型:欣赏课 二、教学内容: 1、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 2、藏族民歌《酒歌》 3、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 4、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四、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选择部分较为熟悉的本地民歌作浏览性欣赏。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对音乐作品不同特点的影响,并简单了解本地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正视民族音乐。 六、教学重点: 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 2、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 七、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 八、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九、课时安排: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中国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矛盾[上]

中国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矛盾[上] 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国文学的化,民族化、西方化等不仅困扰着20 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实践命题,也困扰着20世纪中国文艺的理论命题。中国文学之现代化,走西方化路线还是走民族化路线?人们一直存在争议。如何从理论上民族化与西方化之得失,对此理论界也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地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过程中西方化与民族 化倾向纠葛缠绕、交替消长的曲折过程,对“西方化与民族化”这一中国文学之现代化进程 中反复出现的基本命题进行反思,并结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状况正面提出“世界化”观念。 一、“西方化”及其历史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从五四新文学革命开始的,按照胡适的总结,这个现代化在语言形式上以“白话文”为特征,内在精神上以“人的文学”为特征。胡适进一 步认为,“白话文”的理念是他提出的,而“人的文学”的理念是由周作人提出的。无论是提 出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胡适,还是提出“人的文学”理论的周作人,在当时都是西化论者, 即主张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必须走西方化的道路。周作人的“西方化”观念主要侧重在文学精 神上,他认为,中国古代的东西就如同遗传基因一样是永远地在我们的血液里的,所以用不着我们着意继承或者模仿,而外来的东西则相反,“我们欢迎欧化是喜得有一种新空气,可以供我们享用,造成新的活力”[1],周作人希望借西方的新鲜血液使中国文学获得新的精神动力,当然周作人也强调这种借鉴必须以“遗传的国民性”作为“它的素地”[2], 也就是说周作人对“西方化”是有一定保留的。比较而言,胡适的“西方化”观念主要侧重在 文学形式上,而且态度比周作人彻底、激进,“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Fichte】, 作玛志尼【Mazzini】,而不愿其为贾生,王璨,屈原”。“西化论”者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白 话文学传统呢?胡适从“白话语言”的形式角度对辽、金、元之后中国白话文学传统做了肯定,对《水浒》、《西游》、《三国》推崇备至,不过他对上述古典古代白话文学作品的推崇是从“对欧洲中古路德、但丁反对拉丁文,建立本国的俚语文学的比附”出发的,其立 意点依然是在鼓励中国现代作家向西方人,做路德、但丁上,并非真的要人们向中国传统白话文学靠拢。事实也的确如此,周作人、钱玄同换了一个角度--从思想的角度--就对上述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生出了否定的看法。周作人差不多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贬得一钱不值,在《人的文学》[3]一文中,周作人把《聊斋志异》看成是“妖怪书类”,把《水浒》、《七侠五义》看成是“强盗书类”,把《三笑姻缘》看成是“才子佳人类”,把《西游记》看成是“迷信鬼神书类”,并说“这几类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的东西,统应该排斥”。钱玄同,他一方面极赞成“语录以白话说理,词曲以白话为美文,此为文章 之进化”,“小说为近代文学之正宗,此亦至确不易之论”,但是,一谈到内容,他的观点 就立即来了个大转弯,他说,“词曲小说,诚为文学正宗,而关于词曲小说之作,其有价 值者则殊鲜。[4]”钱玄同从“高尚思想”、“真挚感情”角度遴选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选来 选取,却几乎把那些古代白话小说全部否定了。周作人、钱玄同者是从思想内容角度对中国传统白话小说展开批评的,他们把小说定位在为“人本主义思想”做宣传鼓动上,不约而 同地把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看成是“才子佳人”、“诲淫诲盗”、“神怪不经”、“迂谬野史”而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