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

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
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

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

0引言

随着我国大、中型城市交通富贵病的出现,使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且保证交通一体化发展,成为解决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问题,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公交场站的系统规划布局显得日益重要,其布局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公共交通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对城市一体化交通系统运作效率影响重大。

1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外城市公交场站选址规划归纳起来有三种方法:一是连续模型法,主要应用重力模型,不限于特定的备选地点进行选择,灵活性较大。但是由于自由度大,实际上很难找到最优的地址,因为选中的某一地址,可能位于河流中、建筑物上,无法选用。二是离散模型法,该法认为场站的备选点是有限的几个场所,只能按照预定的目标从中选取,如果基础数据完备,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但计算工作量大,需要的基础资料很多。三是专家咨询法,即专家凭各自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咨询的选址做出回答,决策结果受专家知识结构、经验及所处位置、时间的影响,只对有限的几个地点,请专家决断比较有效;若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备选地点很多,则很难判别。

本文提出用ArcGIS及聚类分析法来进行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既考虑了多因素对场站布局的影响,又采用了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场站布局计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方法模型

本文提出的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思路是:首先根据预测公交车辆数量与现状场站规模计算出城市公交场站规划缺口;然后在ArcGIS中根据城市交通规划确定城市各分区的公交场站初始方案;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场站备选点交通客流量,交通方式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计算最适合设置公交场站的点。对城市各区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得到城市公交场站规划布局方案。

研究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ArcGIS 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模型

3 ArcGIS 在城市公交场站规划中应用

根据现有公交线路、未来年规划的公交线路、公交线路的首末站情况初步确定城市各区公交场站备选点位置及用地规模。确定顺序依次是停车场、保养场,确定依据是城市公交站、场、厂设计规范。

4 系统聚类法在城市公交场站规划中应用

聚类分析是将事物按相似度进行分类,并寻找同类事物最突出者相似的对象分类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度量相似性及怎样构造聚类方法,虽然该方法的理论尚待完善,但其却已广泛应用于实际问题。常用的聚类分析法包括: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本文将采用系统聚类法。

系统聚类法运用于城市公交场站规划的基本思路及步骤如下:

(1)构建聚类分析分类和指标集,构建聚类分析矩阵

先将规划区域内各备选场站点各自看成一类,分别记为第G i 类,i=1,2,3……n,形成研究对象分类集{G i }。

第G i 类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均用一组指标集{ X ij } 表示 ( j = 1 , 2 , ……, s )。对于城市公交场站规划,影响因素指标集{X ik }为:

● X i1: 备选场站点的可用地量;

● X i2:备选场站点的愿景客流需求;

● X i3:备选场站点可接驳交通方式总类;

● X i4……。

其中X i4及其后指标是为了保留影响指标的扩展性设置的。

根据城市公交场站备选点分类和各类指标集,构建用于城市公交场站规划聚类分析矩阵{P ixj }。

(2)指标集归一化处理

在将指标集应用与聚类计算时,需要对各公交场站备选点的指标进行单位归一化处理,以便消除指标集中各指标的量纲,指标归一化处理的方法有两种: ● 最大最小标准。本方法是将公交场站备选点的指标集中参数X ij 按照数据标准化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模型如式(1):

)]min()/[max()]min([X 'j j j X ij ij --= (1)

其中,'X ij ,ij X 分别是场站备选点i 指标集中第j 参数归一化后和归一化前的值。max(j),min(j)分别为各场站备选点参数集中第j 类参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 系统归一化法。本方法是将场站备选点中的一个随机点的指标集参数作为归一化的基础参数,将其他场站备选点指标集中参数与基础参数相除,得到各备选场站点归一化后的参数集。归一化计算式如式(2):

??????????==mj ij m i i X X G G G '

(2) (3)各类相似度计算,即聚类计算。

根据聚类分析计算方法,定义两类之间的相似度如下:

设Gr 与Gs 为两个场站备选点类,以Dim 表示Gr 类中的第i 个公交场站备选点与Gs 类中第j 个公交场站备选点间的相似度(亦称距离) ,则,

D 1 ( r , s ) = min { Dim | i ∈Gr , m ∈Gs } (3)

称D 1为Gr 与Gs 之间的最短距离( i , m = 1 ,2 , ……, n ) 。计算Dim 时常采用欧氏距离(即i ,m 分别构成的向量2范数) , 其公式如式(4):

∑=-=s j mj

ij im x x D 12)( (4)

通过计算各场站备选点(类)的相似度, 将这n 类中最相似的两个类合并成

一个新类, 这样得到n - 1 类;重复步骤(3),再在这n- 1 类中找出最相似的两类合并, 得到n - 2 类,依次进行聚类计算,直到符合计算停止条件。计算停止条件如下:

●如果在该城区中只选择一个地点设置场站,则需要将聚类计算进行到所有备选点聚为一个大类为止。此时称为聚类计算终止。

●如果在该城区中不止设置一个场站,还要设置其他一般等级场站,则不需要将聚类计算到终止,只需计算到满足全部场站个数个分类时停止,聚类结果是一个有序点列。此时可以称为聚类计算暂停。

(4)聚类结果与城市公交场站布局的关系

依据上述聚类计算的结果,按照聚类结果中点类的排序就可以确定不同等级场站的选址。对于只有一个大类的聚类结果,选最后被聚类的备选点类作为场站选址地点;对于有序点列,以被聚类的逆序进行排列,在前的属于高级点类,可作为综合公交场站选址点,依次是等级逐渐降低的公交场站选址点。逐一对各个城市分区的公交场站位置确定,最终确定了整个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方案。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Wang Qin, Wang Wei. Urban transportation hub planning method[J].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2004.

王钦,王炜. 城市公交枢纽规划方法[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

[2]Wu Yi, Li Yongle, Hu Qingju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M].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1995.

吴翊, 李永乐, 胡庆军. 应用数理统计[M].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3]Han Liyan, Wang Peizhuang. Fuzzy Math[M]. Bei 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Press,1989.

韩立岩, 王培庄. 应用模糊数学[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89.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 1.1.2承办单位:******公共交通公司 法人代表: 1.2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资格证书: 1.3承办单位概况 公司成立于**************。 1.4研究的依据与范围 1.4.1研究依据 1、委托书(******************2003年5月) 2、《******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2年)》()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7〕87号) 5、《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

[2006]288号) 6、《******人民政府转发市建委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通知》(濮政[2006]49号) 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4.2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该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交通量调查与预测、建设规模与主要技术指标、工程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项目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5研究的主要结论 1.5.1建设必要性 公交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步发展,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现状公交网络主要集中在新市区和中原油田基地,难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居住区居民出行的要求;服务于客流集散的公交枢纽和站点是公交的核心,现状公交换乘枢纽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公交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需要服务于车辆的停车、保养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用地的保障,目前存在停车场面积不足和用地权属不明的问题,使得公交车辆的停靠和保养得不到保证,难以发挥其实际功能。为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得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城市规划得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得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与出租汽车新建、扩建与改建得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得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得其它有关标准与规范得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首末站得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得为大型站;26~50辆得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得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得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得需要与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得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与道路客流主要方向得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得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得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得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得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得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得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得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成都公交站场规划 摘要

成都公交站场规划摘要 编制目的:公交场站规划将场站建设用地规划纳入城乡一体化用地建设规划中去,打造全新的立体式多功能场站。这样可以简化场站建设申报程序,缩短场站建设周期,方便市民出行。 指导思想:在现代城市交通运输中,公路客运站是城市内部运输和对外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城市的其他功能融为一体.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客运站,在规划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经济、实用、出入方便,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收。 针对严峻的城市公共交通形势,就我市现有的场站和城乡一体化用地规划作一个具 体措施来改善现状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要求,场站建设应与公共交通发展规模相匹配,用地有保证,时间有保障,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的交通顺畅,保证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民出行和周边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主要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突出。时下,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还存在层次单一,缺乏大容量、高效率的快速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发展不协调;两轮电动车迅速增加,私家车高速增长,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组合,城市用地现阶段存量土地十分有限,在征用土地建设方面有一定困难,由于车多站少,至今仍有约500台车辆停在马路边,公交公司不得不采取租用场地,临时建设场站的方式,来缓解场站建设不足的矛盾。 规划范围:包括成都市市区、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和对四环以外的地区的场站规划提出发展预测和建议。 功能定位:场站设置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场站建设是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对城市各方面影响较大。我市人口众多,能源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较严重。所以,场站建设应充分考虑节约用地,营运维修应减少各种能源消耗,扩大场站功能、创造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 总体目标: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是城市中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所以,该项目的实施,前期工作繁多,涉及许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管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实施的周期,不仅场站建设的规划应能纳入市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以加强政府对城市客运交通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场站规划的顺利实施。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为了确保场站建设能跟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发展,场站规划应该提前制定一个规划期,即在编制近期公共交通规划时就需要制订中期场站详细规划。 空间总体结构:以现有的公交体系为纽带,依托地铁的修建建立和完善一、二、三环的公交场站,实现立体化多功能环保的现代化场站。

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讲解

第7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7.1 引言 对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主要包括公共汽车起(终)点站、中途站点、换乘枢纽站和保养修理场等四种,其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计划用地进行,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的要求。其中: ①、公共汽车的起、终点站选址是公交线网规划的重要约束条件,可在公交路线优化后,根据路线及车辆配置情况确定位置及其规模; ②、公交中途站点的规划可以在公交起、终点位置和路线走向确定以后,根据最优站距和车站长度限制等情况确定; ③、换乘枢纽站点一般是在公交路线作为对外交通或大运量交通系统的集散系统时考虑规划设置; ④、车辆保养场一般在所辖线网的重心处。 本章主要介绍公交车辆起(终)点的设置原则以及公交路线中途间站点的优化布设、公共交通客运枢纽的选址规划、大容量捷运交通(MRT)—公交接运枢纽规划、公交—自行车换乘枢纽规划的相关模型与方法。 7.2 公共汽车起、终点和中途站点规划 公交汽车的起、终点及中途站点的位置、间距、设计和管理对公交系统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车站间距,是影响车辆运营速度和调度计划的重要因素。本节重点研究公交起、终点站规划的原则和中途站点间距优化的模型方法。 7.2.1 公交车站起、终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起、终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为线路上的公交车辆在开始和结束营运、等候调度以及下班后提供合理的停放场地的必要场所。它既是公交站点的一部分,也可以兼具车辆停放和小规模保养的用途。对起、终站点的规划主要包括起、终点的位置选择、规模的确定以及出入口道路的设置等几方面内容,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公交起、终点站的设置应与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及发展相协调,宜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条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

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条 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条 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条 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

第七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第7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7.1引言 对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主要包括公共汽车起(终)点站、中途站点、换乘 枢纽站和保养修理场等四种,其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计划用地进行,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的要求。其中: ①、公共汽车的起、终点站选址是公交线网规划的重要约束条件,可在公交路线优化后,根据路线及车辆配置情况确定位置及其规模; ②、公交中途站点的规划可以在公交起、终点位置和路线走向确定以后,根据最优站距和车站长度限制等情况确定; ③、换乘枢纽站点一般是在公交路线作为对外交通或大运量交通系统的集散系统时考虑规划设置; ④、车辆保养场一般在所辖线网的重心处。 本章主要介绍公交车辆起(终)点的设置原则以及公交路线中途间站点的优化布设、公共交通客运枢纽的选址规划、大容量捷运交通(MRT)—公交接运 枢纽规划、公交一自行车换乘枢纽规划的相关模型与方法。 7.2公共汽车起、终点和中途站点规划 公交汽车的起、终点及中途站点的位置、间距、设计和管理对公交系统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车站间距,是影响车辆运营速度和调度计划的重要因素。本节重点研究公交起、终点站规划的原则和中途站点间距优化的模型方法。 7.2.1公交车站起、终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起、终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为线路上的公交车辆在开始和结束营运、等候调度以及下班后提供合理的停放场地的必要场所。它既是公交站点的一部分, 也可以兼具车辆停放和小规模保养的用途。对起、终站点的规划主要包括起、终点的位置选择、规模的确定以及出入口道路的设置等几方面内容,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公交起、终点站的设置应与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及发展相协调,宜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②、公交起、终点站的选址宜靠近人口比较集中、客流集散量较大而且周围留有一定空地的位置,如居住区、火车站、码头、公园、文化体育中心等等,使 大部分乘客处在以该站点为中心的服务半径范围内(通常为350米),最大距离 不超过700~800米; ③、起、终点站的规模应按所服务的公交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点;26~50辆的为中型站点; 小于26辆的为小型站点; ④、与公交起、终站点相连的出入口道应设置在道路使用面积较为富裕、服务水平良好的道路上,尽量避免接近平面交叉口,必要时出入口可设置信号控制,以减少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干扰。 7.2.2公交车中途站点规划 (1)公交车中途站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的中途站点规划在公交车辆的起、终点及线路走向确定以后进行,规划的原则为: ①、中途站点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过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上; ②、中途站点应沿街布置,站址宜选择在能按要求完成车辆的停和行的两项任务的地方; ③、交叉口附近设置中途站点时,一般设在过交叉口50米以外处,在大城 市车辆较多的主干道上,宜设在100米以外处; ④、中途站点的站距受到乘客出行需求、公交车辆的运营管理、道路系统、 交叉口间距和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合理选择,平均站距在500~600米之间, 市中心区站距宜选择下限值,城市边缘地区和郊区的站距宜选择上限值;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站距可大于上限值;不同的车辆类型和区域条件下站间距范围如表7—1[1]所示。 表 —典型的车型与站距分类表

公交场站综合开发

公交场站综合开发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公交站场均采取平面布局方式,场站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变传统的单一功能的交通场站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变粗放型土地利用为集约型土地利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功能和资产效益,成为公交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优势主要有: 1、场站综合开发有利于土地资源节约与土地价值升值 场站采取综合开发、立体开发的模式,可结合现状场站进行改造,在现有用地上按照场站的建设标准建设,提高容积率,增加建筑面积。这种开发模式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区作用更为明显,有利于公交系统与城市土地功能高效复合,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公交场站与商业、办公等功能的复合开发可吸引大量客流,产生人流的规模集聚效应,有利于提升场站地区的土地价值。 2、场站综合开发有利于客流换乘 公交场站通过上盖物业、结合商业等用地综合开发,对商业、公交场站以及轨道交通站点的分层布置,

有利于场站采用立体交通的组织模式,减少客流换乘距离,实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3、场站综合开发有利于保障客流 公交场站结合大型居住区、办公区、商业区、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停车换乘中心设置,可以保障公交场地的客流,有利于场站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基层设施的运营效率。 规划对龙须门和黄崖子两处公交枢纽站进行综合开发:修建社会公共停车场,作为连接城镇公交线路起始站使用;并开展商业服务。 公交场站开发建设模式可采用BT模式,项目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公交场站综合体中,综合开发部分需改变项目土地权属与用地性质,即由原来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转变为商业、办公等用地,并进入土地市场运作;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资金,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项目开发公司通过投入资金对项目进行规划、建设,项目一旦建成通过验收后,即移交场站公司,并收取项目建设费用和回报;项目建成后,由场站公司单独或综合其他资产投资公司进行回购,并支付建

公交场站建设经验做法

先进城市公交场站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效率,促进“公交都市”的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汇编了成都、昆明、深圳等城市就公交场站建设与发展的先进经验,供领导参考。 一、先进城市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公交场站建设规划。一是组织编制近期公交场站建设规划。昆明市、深圳市在公交场站建设中,不仅编制长期规划,还明确了短期内和“十二五”期间的建设规划、建设地点和完成数量。二是在编制各片区规划和城中村改造控规中,统一规划公交场站。昆明市在编制各片区规划、城中村改造控规中规划设置公交场站,并在城市规划中优先预留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杭州市重点保护商贸中心、市场、居住小区、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确定凡属于公交场站用地未经规划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三是交通主管部门参与商业、住宅等大型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深圳市在新建、改建、扩建大型建设项目时,建设单位在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时,向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交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将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转交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审查,保证公交场站建设落实。 (二)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公交场站建设“绿色通道”。成都市、昆明市规定新增场站用地按商业用地办理出让手续,土地审批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土地规划按公交场站兼容商

业功能给出用地规划条件。天津市在土地政策上实行政府划拨和新建小区开发配套;杭州市支持市公交集团把公交场站建设征地拆迁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列出一张清单,由市委、市政府交办给相关城区党委和政府,请相关城区党委、政府牵头抓好征地拆迁工作,防止由于征地拆迁受阻而影响公交场站建设。深圳市建立市区两级分工机制,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作为业主单位开展场站立项的前期工作,再委托各区相关部门进行场站的征地拆迁等具体工作,推动了场站建设。 (三)拓宽筹措渠道,加大公交场站建设资金投入。一是采用BT、BOT等方式引入资本。昆明市规定对具有开发价值的场站要改变用地方式,采用BT、BOT等招商方式,引入投资建设主体,解决场站建设资金。二是加大政府对公交场站建设的投入力度。合肥市2008年起由市政府纳入城市大建设项目统筹安排,每年公交集团上报建设计划,市大项目建设办公室批准后,由市财政出资,企业不再承担建设费用。杭州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政策,每年市委、市政府从本级相关主体的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5%设立城管专项资金,明确其中50%用于“公交优先”,将公交场站盘活后的土地出让收益金额返还公交公司,用于支持公交集团的发展。 (四)完善机制,提高公交场站建设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率。一是成立专门公交场站建设公司。成都市、昆明市专门在公交集团组建了公交场站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公交集团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公交场站建设工作及公交场站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二是在保证公交场站功能的前提下,充

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意见

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意见 一、基本设计要求 1.根据规模及功能不同应做到配置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用地节约。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和城市景观相协调,具有明显的公交标志特征。 2.平面布局应考虑运营需要,按照人车分流的原则予以合理布设,避免人车冲突,分区明确,流线清晰,通行便捷。 3.应根据规划要求,做到远近结合、留有余地,即能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又能兼顾长远发展。 4.站内公交运营车辆、办公车辆的停放、组织应予以合理考虑配置。 二、功能区域划分及设施分部 1、供公交车辆运营的区域,包括:进出入口、回车道、发车通道、消防通道、停车坪等。 2、供乘客使用的综合性服务区域,包括:候车区或候车站台、候车设施(隔离护栏、座椅等)、IC卡发售室、服务人员问询、智能化信息显示、人行进出站通道、紧急疏散通道等。 3、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办公管理区域:包括:发车调度室、发车站房、信息化监控室(含广播室)、车队管理用房、会议室、培训室(安全教育)、落胆室(首层)、司机休息室等。 4、运营需要的后勤保障区域,包括:维修车间或维修区、汽车冲洗区、临修工位、橇裝加油设施、充电桩设施等。

5、站内人员后勤保障区域,包括:职工食堂(含操作间)、浴室、卫生间、开水间、保洁工具间、保安室(监控室)、设备管理用房、配电室、自行车存放、办公车停放等。 功能需要与设施配置关系见下表

三、标准及其他要求等 1、站区进、出口一般为6-8米,如采用同一入口,应适当增加宽度至10-12米。 2、站内应设置有围墙,出入口应设置电动门,以便夜间封闭式管理,候车区域应设置景观式乘客候车廊,同时应配置公交场站名称标识。 3、应考虑通讯、网络等接口 4、站内办公楼、门卫、调度室应考虑制冷和采暖系统(并配置空调系统)。

新版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新版.pdf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 1 术语和定义 1.1 公交首末站指常规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站,承担客流集散服务,公交车辆的始发终到服务,司乘人员的后勤服务,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检修清洗、夜间停车服务等。 1.2 公共交通标准车(以下简称标准车)是为准确衡量各类型公交车 辆占用设施资源的大小关系而选取的基准车型。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车长7-10m的公交车辆换算系数为 1.0,其它类别车辆按车长折算。 1.3 回车道指场站内供车辆进出、移位、回转方向使用的道路。 1.4 场站停车能力指公交首末站所能停放的最大公交车辆数,以标准 车计。 2 建设规模 2.1 公交首末站应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每处首末站最小用 地面积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最大用地面积不宜大于5000平方米,停放线路不超过5条。

2.2 按照公交首末站影响区域内服务人口不小于10标台/万人的公交车辆配置标准确定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规模。 2.3 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 定。可分为小型站(10-20 标准车)、中型站(21-40 标准车)和大型站(41-50 标准车)三类。 2.4 本指引以21-4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为研究重点。对于10-20 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21-40标准车规模公交首末站的基础上乘以0.8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对于41-50 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乘以 1.1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 3 建设内容 3.1 公交首末站功能包括客流集散、场站管理、车辆停放、调度管理、 车辆清洗、车辆检修和后勤保障等。 3.2 为实现功能要求,公交首末站应建设停车坪、回车道、上下车区 和候车廊、调度管理用房、场站管理用房、休息用房等设施。 3.3 对于位置较为偏远的公交首末站,为方便工作人员值 晚班和发早班车,可根据需要设置夜间休息室。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标准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2.1.1条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

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2.1.6条

城市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二节城市公共电、汽车中途站 第三节出租汽车营业站 第四节渡轮站 第三章停车场 第一节停车场的功能和选址 第二节停车场的用地和布置 第三节停车场的进出口 第四节低级保养 第五节工间 第六节油料管理 第七节清扫机械 第八节办公及生活性建筑 第九节绿化 第十节多层与地下停车库 第十一节出租汽车停车场 第四章保养场 第一节功能与场址 第二节平面布置和用地 第三节生产与生活性建筑 第四节油库 第五节出租汽车保养场 第六节保养中心 第五章修理厂 第一节建厂与用地 第二节库房、道路、其它 第三节渡轮修理厂 第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

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第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第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若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第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m。候车廊的建设规模,按廊宽3m规划。廊边应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候车廊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各城市应根据本地的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设,宜实用与外形美相结合。第首末站周围宜安排绿化用地(包括死角及发展预留用地),其面积宜不小于该站总用地的15%。 第首末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每条营运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数量确定。规划部门作城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规划时,应配套安排首末站的规划用地。对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的首末站宜结合用地条件适当放宽用地标准。 第首末站的规划用地面积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90~100m2计算。若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少于10辆或者所划用地属于不够方正或地貌高低错落等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之一时,宜乘以1.5以上的用地系数。首末站安排在建筑物内时,用房面积

公交站场可研报告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 1.1.2承办单位:******公共交通公司 法人代表: 1.2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资格证书: 1.3承办单位概况 公司成立于**************。 1.4研究的依据与范围 1.4.1研究依据 1、委托书(******************2003年5月) 2、《******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2年)》()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7〕87号) 5、《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 6、《******人民政府转发市建委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通知》(濮政[2006]49号) 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4.2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该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交通量调查与预测、建设规模与主要技术指标、工程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项目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5研究的主要结论 1.5.1建设必要性 公交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步发展,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现状公交网络主要集中在新市区和中原油田基地,难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居住区居民出行的要求;服务于客流集散的公交枢纽和站点是公交的核心,现状公交换乘枢纽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公交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需要服务于车辆的停车、保养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用地的保障,目前存在停车场面积不足和用地权属不明的问题,使得公交车辆的停靠和保养得不到保证,难以发挥其实际功能。为此,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公交站场建设是必要的。 1.5.2 城市公共交通量预测

深圳市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

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 条文

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 前言 本指引是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第76号文件要求,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和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编制。 本指引的编制,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家、行业和深圳市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本指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场站功能定位;3规划指引;4设计指引;5实施机制。 本指引为首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如存在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中心(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邮政编码:518040)。 编制单位: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主要编制人: 主要审查人: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二○一二年十一月

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 目次 1总则 (1) 1.1编制背景 (1) 1.2编制目的 (1) 1.3编制依据 (2) 1.4适用范围 (2) 1.5编制原则 (2) 1.6其他 (2) 2场站功能定位 (3) 3规划指引 (4) 3.1场站设置原则 (4) 3.2场站配置标准 (4) 3.3场站最小规模控制指标 (5) 4设计指引 (7) 4.1通则 (7) 4.2平面布局 (7) 4.3设计内容 (7) 4.4功能设施设计要求 (8) 4.5柱网要求 (10) 4.6消防要求 (10) 4.7环保要求 (11) 5实施机制 (12) 5.1规划行政管理流程 (12) 5.2规划设计要点相关条文 (13) 5.3规划报建审查要点相关条文 (13) 附图 (15) 附录 (17) 条文说明 (21)

关于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思考,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关于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思考,调研报告 多元投资合作开发“缓解瓶颈”实现双赢 ——关于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思考 城市公交在保障城市交通畅道和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保护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公交站场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中显得尤为重要。xxxx公司赤岗冲多功能停车场的建成投产使用,探索出了一条加快城市公交站场建设的新路子。将公交站场建设与大型商业超市结合一体,充分发挥公交站场的附加值,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盘活部分存量土地,减少了企业投入资金,实现了双赢的结局。这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城市公交行业中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 一、公交站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回顾公交发展的历史,公交站场无论是从它的定位、到规划、还是建设,都成为了制约公交事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站场用地严重不足。据统计,2001年,xxxx拥有公交车辆1544台,总停车场面积40293m2,按照国家最低标准65m2/标台计算,停车场面积仅为国家标准的40.1%;2004年,广州拥有公交站场322个,总停车场

面积730000m2,但按照国家标准,站场面积缺口达5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规格不合理。公交站场的布局应有科学的规划,即公交站场的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在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文化和体育设施、大型住宅区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都要有配套规划;在城市远期规划中应预留公交站场用地,避免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规划上的缺陷。 2、管理不科学。公交站场资源的稀缺性与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存在矛盾。公交站场作为附加于土地资源之上的交通设施,在目前的客运市场竞争中将变得日益稀缺与昂贵,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和效益?这是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公交企业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3、投资少。投资主体单一,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除政府部分投资和公交企业少量积累的资金外,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股对城市站场建设的投资少。如:按照规定,有10000人的开发小区,就要设立公交站场,但是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节省土地资源,并不按规定执行,更为恶劣的是有些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时,把开通公交作为一个卖点,商品销售完了,公交站场用地也改作了他用。。

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标准指引

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标准指引(试行)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 深圳市交通局

二〇〇九年五月

目次 1 总则 (1) 2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 3 建设用地与总平面布置 (5) 4 公交综合车场建筑面积 (9) 5 公交综合车场建筑标准 (12) 6 设施设置 (17) 7 投资估算 (20) 8 附则 (22) 附录A (20) 附录B (21)

1 总则 1.1 为规范公交综合车场的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建设水平,缩短建设周期,加快推进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进程,实现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的标准化,特制定本指引。 1.2 本指引是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①,结合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项目有关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设施布置及建筑标准等相关指标的地方性推荐标准。 1.3 本指引是编制、评审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指导性文件;是深圳市各有关部门对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规模、用地规模、建设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1.4 本指引适用于深圳市由政府投资的新建公交综合车 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和扩建的公交综合车场可参照执行。本指引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公交场站。 1.5 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本指引主要参考的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和《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B99-104)》等。

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

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 0引言 随着我国大、中型城市交通富贵病的出现,使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且保证交通一体化发展,成为解决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问题,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公交场站的系统规划布局显得日益重要,其布局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公共交通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对城市一体化交通系统运作效率影响重大。 1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外城市公交场站选址规划归纳起来有三种方法:一是连续模型法,主要应用重力模型,不限于特定的备选地点进行选择,灵活性较大。但是由于自由度大,实际上很难找到最优的地址,因为选中的某一地址,可能位于河流中、建筑物上,无法选用。二是离散模型法,该法认为场站的备选点是有限的几个场所,只能按照预定的目标从中选取,如果基础数据完备,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但计算工作量大,需要的基础资料很多。三是专家咨询法,即专家凭各自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咨询的选址做出回答,决策结果受专家知识结构、经验及所处位置、时间的影响,只对有限的几个地点,请专家决断比较有效;若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备选地点很多,则很难判别。 本文提出用ArcGIS及聚类分析法来进行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既考虑了多因素对场站布局的影响,又采用了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场站布局计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基于ArcGIS及聚类分析的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方法模型 本文提出的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思路是:首先根据预测公交车辆数量与现状场站规模计算出城市公交场站规划缺口;然后在ArcGIS中根据城市交通规划确定城市各分区的公交场站初始方案;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场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标准

公交场站设计规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1.0.3条 本规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围,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围。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公交首末站建设标准(试行) 1 术语和定义 1.1 公交首末站指常规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站,承担客流集散服务,公交车辆的始发终到服务,司乘人员的后勤服务,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检修清洗、夜间停车服务等。 1.2 公共交通标准车(以下简称标准车)是为准确衡量各类型公交车辆占用设施资源的大小关系而选取的基准车型。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车长7-10m的公交车辆换算系数为,其它类别车辆按车长折算。 表1-1各类型公交车辆换算系数标准 1.3 回车道指场站内供车辆进出、移位、回转方向使用的道路。 1.4 场站停车能力指公交首末站所能停放的最大公交车辆数,以标准车计。

2 建设规模 2.1 公交首末站应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每处首末站最小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最大用地面积不宜大于5000平方米,停放线路不超过5条。 2.2 按照公交首末站影响区域内服务人口不小于10标台/万人的公交车辆配置标准确定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规模。 2.3 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可分为小型站(10-20 标准车)、中型站(21-40 标准车)和大型站(41-50 标准车)三类。 2.4 本指引以21-4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为研究重点。对于10-2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21-40标准车规模公交首末站的基础上乘以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对于41-50标准车规模的公交首末站,其站务用房的建筑面积乘以的弹性系数予以调整。

深圳市公交场站建设标准指引(试行)

深圳市公交场站建设标准指引(试行) 来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 1总则 1.1为规范公交综合车场的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建设水平,缩短建设周期,加快推进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进程,实现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的标准化,特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是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①],结合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建设项目有关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设施布置及建筑标准等相关指标的地方性推荐标准。 1.3本指引是编制、评审深圳市公交综合车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指导性文件;是深圳市各有关部门对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规模、用地规模、建设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1.4本指引适用于深圳市由政府投资的新建公交综合车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建和扩建的公交综合车场可参照执行。本指引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公交场站。 1.5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适应原则:应充分考虑公交运行特点,保障公交综合车场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2)土地节约原则:应集约化使用土地,并优先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 (3)绿色环保原则:应选用环保材料并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大气污染等应符合环保要求;应引入减少能耗的措施,并符合节能减排的规定。 1.6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7本指引涉及标准车尺寸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车长7-10m 的公交车辆换算系数为1.0,其他类别车辆按车长折算。 2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1公交综合车场是以车辆停放、二级保养和中修为核心功能,兼具一级保养、小修、车辆清洗和运营管理等辅助功能的公交场站。根据实际需要,公交综合车场还应预留加油(气)功能。公交综合车场功能设置应结合周边环境的要求有不同侧重。 2.2为实现功能要求,公交综合车场应建设停车坪(库)、回车道、试车道、维修保养设施、车辆清洗设施、管理用房、后勤服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并预留公交车辆加油(气)站所需的建设空间。具体功能及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2.3公交综合车场应同步建设智能信息系统的综合布线工程,并预留相应的接口。综合车场的智能信息系统应包括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电子屏显示系统、道闸系统等。 2.4为保证公交综合车场的运营安全,公交综合车场四周宜建设围墙,并在车辆出入口处设置电动门。 2.5洗车区应配置循环水处理系统。 2.6根据停车区的建设方式,公交综合车场可分为平面式和多层式两种建设模式。 2.7平面式公交综合车场建设规模 2.7.1根据停车能力,平面式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规模分为80标准车和120标准车两类。80标准车的综合车场停车容量为60-99标准车,120标准车的综合车场停车容量为100-140标准车。 2.7.2不宜建设规模小于60标准车或规模大于140标准车的平面式公交综合车场。 2.8停车需求规模大于140标准车的综合车场应按多层式建设。 3建设用地与总平面布置 3.1公交综合车场的建设用地,应在保证公交综合车场功能合理、交通顺畅、安全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