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吕叔湘先生_汉语语法分析问题_

试评吕叔湘先生_汉语语法分析问题_
试评吕叔湘先生_汉语语法分析问题_

收稿日期:2008206217;修回日期:2008210209

作者简介:杨晓宇(19742),男,宁夏彭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第26卷第1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月Vol.26No.1Journal of Zhouko u Normal U niversity J an.2009

试评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杨晓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对80年来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研究作了全面和深刻的检讨,在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是一部具有承上启下性质的力作。文章从创作背景和目的、体例和内容、理论创新、理论溯源、价值与不足等方面对这部著作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理论创新;理论溯源;价值;不足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9476(2009)0120050205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以下简称《问题》

)是吕叔湘先生后期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也是新时期汉语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凝结着吕先生40年研究汉语语法的心血和智慧,是对80年来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研究的检讨和小结。 一、《问题》的创作背景和目的

从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到吕先生创作《问题》,将近有80年的时间。在这80年中,中国的语

法学家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执着耕耘,不断探索,使得汉语语法学由最初的模仿借鉴,逐步走上了发展创新的道路。“文革”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大地处处涌动着革新发展的思潮。汉语语法学界也气氛活跃,各项研究工作重新开展起来。然而,由于刚刚经历了一场动乱,许多研究被迫中止了一段时期,再加上这80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各个方

面的进展头绪繁多,参差不齐,问题确实不少。所以,汉语语法学发展到了怎样一个阶段,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在哪里,这些都是汉语语法学界面临的亟待整理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吕先生创作了这部具有承上启下性质的重要著作。关于《问题》的写作目的,吕先生在“序”以及“引言”中作了比较明确的说明,本文梳理为以下几个方面:1)“检讨”80年来汉语语法学发展中的问题,“看看这些问题何以成为问题,何以会有不同意见,这些不同的处理法的利弊得失又如何”[1]8

。用吕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摆问题”[1]7

。2)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各种看法,目的在于促使读者进行观察和思考”[1]7

。3)在摆问题的过程中表明自己的倾向或者

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4)通过对问题的分析

和说明,“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1]5

。5)让读者了解到,“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不能

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1]5

二、《问题》的体例和内容

《问题》除了前面的“序”和后面的“附注”外,正

文由4个部分组成:1)引言,2)单位,3)分类,4)结构。正文共分99小节。作者在不长的篇幅里,全面讨论了汉语语法体系里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引起争论的问题。一个问题或者问题的一个方面限制在一个小节之内,这样就省去了许多铺垫衔接,而且眉目清晰,简洁明朗。著作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语法单位及其划

分”、“词类及其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和句子分析”

等方面。这些问题有大有小,大的如“结构关系”、“主语和宾语”等,小的如“量词”、“是字句”等。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一个个问题串联全文的,但是这些问题不是零乱地堆积起来,而是被作者组织在一个语法体系之中。可以说,作者既注重摆问题,同时也照顾到了语法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不同的问题,作者的原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有的问题是长篇大论,如“语素”、“补语”等,而有的问题则一笔带过,如“词根”、“定语”等。在讨论中,作者主

要是摆问题,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得失,同时也

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三、

《问题》的理论创新

在盘点汉语语法问题时,吕先生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其中有对前人研究的继承,但更多的是发展和创新。这可从四个方面来看:论断、名称、启迪和方向。

(一)论断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吕先生常常提出一些富有创见的精辟论断。

“一般地说,有两个半东西可以做语法分析的依据:形态和功能是两个,意义是半个……”[1]9“在语法分析上,意义不能作为主要的依据,更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但是不失为重要的参考项。”[1]11

“讲汉语的语法,由于历史的原因,语素和短语的重要性不亚于词,小句的重要性不亚于句子。”[1]12

语素、词、短语词、短语(包括主谓短语)是语言的静态单位,其中语素是基本单位;小句和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其中小句是基本单位。语调是句子的关键[1]24-25。

“甲类词乙类用,一般要丧失原词类的部分功能。”[1]40

“怎样用有限的格式去说明繁简多方、变化无尽的语句,这应该是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对于学习的人更为有用的工作。”[1]78

(二)名称

这些问题并非纯粹的名称问题,而是包含着吕先生对问题的新的认识和判断。

语素的叫法优于词素,“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的划分,而汉语的词的划分是问题比较多的”[1]13。

语缀的叫法优于词缀,“因为其中有几个不限于构词,也可以加在短语的前边(如第)或后边(如的)”[1]16-17。

叫做小句比叫做分句好,“叫做分句是假定句子是基本单位,先有句子,分句是从句子里划分出来的。叫做小句就无须作这样的假定”[1]23。

“语法上可以认为是一个词,而词汇上宁可认为是一个短语:大树|老实人……这些例子形成一种词和短语的中间物,可以称为基本短语或短语词。”[1]26

男、女、雌、雄、袖珍、大型、多年生等词既不具备名词的主要特征,又不具备谓词即动词和一般形容词的主要特征,应当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以便跟一般形容词有所区别[1]32-33。

“把代词分为代词和指别词两类(一部分兼属两类),也许更合理些。如果仍然合为一类,也是把名称改为指代词较好,因为指别是这类词不同于他类词的主要特征……”[1]37

“有不少语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或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以称为类前缀和类后缀。”[1]40-41“这主谓之间的是字算什么成分呢?……我想提议把这个是字叫做‘前谓语’。”[1]70

(三)启迪

吕先生在《问题》中讨论的一些问题或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极具启迪意义,其中有些已被学界普遍接受,例如渐变理论、综合标准理论、两种句子分析方法要结合等;有些问题或理论实际上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一些理论或研究领域的肇始,例如:小句是基本单位→小句中枢理论,句子功能类研究→句群、篇章研究,语义指向→语义指向研究,中间站是短语→词组本位理论,隐含→空语类研究;等等。

“由于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许多语法现象就是渐变而不是顿变,在语法分析上就容易遇到各种‘中间状态’。”[1]10

“由于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因而在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难于根据单一标准,而是常常要综合几方面的标准。”[1]10

小句是基本(动态)单位,“用小句而不用句子做基本单位,较能适应汉语的情况,因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1]23-24。

句子可以按功能来分类,比如说可以分为始发句和后续句[1]45-46。

“论结构关系,A应该属于B,但是在语义上A 指向C,例如:(a)‘圆圆的排成一个圈’(圆的圈)| (b)‘走了一大截冤枉路’(走得冤枉)|(c)‘几个大商场我都跑了’(都总括几个)。”[1]52

“单就句子本身而论,它的直接成分就只有主语和谓语这两样。宾、补、定、状不是句子的成分,只是句子的成分的成分。”[1]53-54

“句子成分分析法有必要吸收层次分析法的长处,借以丰富自己。”[1]54

“从语素到句子,如果说有一个中间站,那绝不是一般所说的词,而是一般所说的短语。”[1]56“‘隐含’这个概念很有用,‘隐含’不同于‘省略’,必须可以添补才能叫‘省略’。”[1]59

“似乎不妨说,主语只是动词的几个宾语之中提出来放在主题位置上的一个……凡是动词谓语句里

15

第1期杨晓宇:试评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的主语都具有这样的二重性。”[1]63

“补语这个名称比宾语好,不但是不跟主语配

对,而且可以包括某些不便叫做宾语的成分。”

[1]64

吕先生主张的新“补语”本文归纳如下[1]64-68,70-71:

(1)动词后头的名词性成分:①表示事物:我洗衣服。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②表示时间、处所:隔了两天,章工作员来了。没有人去那儿。

③表示数量:你去一趟吧。我已经等了两年了。(2)动词后边的形容词(可以扩展成短语的),可称之为“性状补语”:她不算太胖。他的态度显得很不自然(对于这种“性状补语”的归属,吕先生的意见不确定,认为一种办法是归入补语,一种办法是归入状语。见《问题》第66页)。

(3)介系补语,即动词前后的介名短语:他在床

上坐着。他坐在床上。(4)出现在动词前面非主语性名词:我们一个会也没开。我三块钱买了一本词典。兼语式可以用公式“名1—动1—名2—动2”来表示,如果在认定兼语式上不把名2对动2的关系限于施事的话,有很多句子就是连动式兼兼语式,例

如“我有一期画报丢了”等[1]73。

(四)方向

在《问题》中,吕先生有时候明确提出应当重视或加强某方面的研究。这些领域或方向在新时期往往成为研究的重点,并且大都取得了切实的成就。对实际用例要多做调查,因为“事实摆得不够,道理也就难于说清”[1]6

语词(例如动词)的细分很有用处和需要,“这也是推进语法研究的途径之一”[1]29

。不光是划分句子成分,还要进一步研究结构关

系,“语法研究要取得进展,这应该是重要方面之

一”[1]58。吕先生提出结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八个小类[1]50-51。本文归纳如下

:

要加强对动词后续词语的研究,光靠“宾语”、“双宾语”、“兼语”这几个概念,不足以辨别动词之后的种种情况[1]74-75。

要研究句子结构的复杂化和句子格式的多样化,这“是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的研究,是不仅仅满足于找出一些静止的格式,而是要进一步

观察这些格式结合和变化的规律”[1]77-78

以上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问题》在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牵扯到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方面面。这些创新是吕先生几十年来根据汉语实际执着探索的结晶,对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任何理论观点都有一定的渊源。有的是作者长期观察和实践的结晶,也有的是作者受到某种理论观点的触发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眼光非常敏锐的语言学家,吕先生一直关注着国内外语言理论的发展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动向,并且往往能从其中吸取有益的成分,融入到自己的研究当中。例如,在

静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研究的理论,受到转换

生成语法理论的启发;四大类八小类结构关系的总结,受到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结构体系的影

响[4]195-213;渐变理论受到赵元任相关思想的影响[5]79,105,157,230。 四、《问题》的理论溯源

吕先生在摆问题的同时,往往对问题的处理表明倾向或者直接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那么,决定这些理论观点的基础或源头因素是什么?本文以为,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究:理论基础、

分析标准和个人特点。

《问题》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吕先生在著作开头就说:“

下面谈问题,基本上还是在传统语法的间架之内谈,别的学派有可取之处也不排斥。”[1]8可见《问题》主要是以传统语法为理论基础的,不过对于这里的“传统语法”,不能仅理解为西方的传统语法。胡明扬先生指出:“这里的‘传统语法’指的是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传统的语法,而不是狭义的传统语法,更不是所谓句子成分分析法。如果说有一点传统语法

的色彩,那主要反映在术语方面。”[2]105

那么,“到目

前为止已形成传统的语法”又指的是什么呢?张斌和胡裕树两位先生曾说:“什么是汉语语法学的传统?只需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人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语法研究总是同语文教育密切联

系着的。”[3]32据上所述,我们以为,吕叔湘先生这里

的“传统语法”,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导源于西方传统

语法的汉语传统语法,基本内容包括:较多采用西方

25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传统语法的格局和术语,重视意义在语法分析中的作用,重视语法的语文教育功能,重视对句子格局的分析。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是汉语传统语法的代表。吕先生就是以这种传统语法为基础,积极吸取别的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自己的汉语语法研究的。别的学派主要指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另外还有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等。传统语法源远流长,在语文教育方面功不可没,对吕先生的语法理论影响深刻。结构主义语法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影响国内的汉语语法研究,到七八十年代,这种影响有增无减。尤其是吕先生亲自节译了赵元任先生的主要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汉语语法

的《中国话的文法》(节译本题为《汉语口语语法》

),结构主义对吕先生的影响可想而知。上世纪中叶乔姆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语言理论,其影响波及汉语语法研究,吕先生也从中受到启发。

例如在“主语和宾语”这个问题上,吕先生主张

综合考虑位置、施受甚至表达(主题)等各种因素,这

种观点当然与吕先生的理论基础有关。根据位置

(结构)来分别主语、宾语,这是结构主义语法的主张,而考虑施受等因素,这又是汉语传统语法的做法。又如重视短语在句子分析中的地位,主张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的研究,这是受到了转换

生成语法的影响。

语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决定着分析标准。吕先生在《问题》中的理论基础是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等的融合,再加上汉语缺乏明显的形态标志,因而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吕先生主张“综

合标准”。“由于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因而在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难于根据单一标准,而是常常

要综合几方面的标准。”[1]10

标准主要有哪些呢?吕

先生说:“一般地说,有两个半东西可以做语法分析

的依据:形态和功能是两个,意义是半个。”[1]9

具体

到汉语,由于形态的缺乏,分析标准主要就是功能和意义。

例如划分词类,吕先生认为主要依靠句法功能,“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就不能不主要依靠句法功能(广义的,包括与特定的词的接触)”[1]28

。但是也不排斥意义的作用,“在语法分析上,意义不能作为主要的依据,更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但是不

失为重要的参考项”[1]11

。又如在分析句子成分中,

作者采用的是语法功能和意义双重标准。在主语和宾语问题上,吕先生认为,“汉语里边,名词没有变格,区别主语和宾语失去主要的依据,只能在位置先

后和施受关系上着眼”[1]61

。在处理补语、状语等问

题上,意义标准实际发挥的作用要更大一些。个人特点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语法研究。吕先生

语法研究的个人特点是什么呢?是务实。务实是吕先生一贯的作风[6]264,[7,8],这在《问题》中依然表现得很明显。例如,吕先生主张多做实际用例的调查,他说:“有问题就得求解决。解决的途径首先在于对实际用例多做调查……事实摆得不够,道理也就难于说

清。”[1]6

又如,在要不要在“谓语”之外再引进“述语”这个名称的问题上,吕先生的态度倾向于否定,原因

之一就是“明目太多”[1]68-69

。再如,关于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吕先生说,“怎样用有限的格式去说明繁简多方、变化无尽的语句,这应该是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对于学习的人更为有用的工

作”[1]61。主张多做实际用例的调查,处理问题多从

接受、学习的角度出发,这些都是务实作风的体现。

五、《问题》的价值

对于《问题》的价值,一些汉语语法学史著作或论文多有精彩评析

[6]265-268,[7]

,这里不再重复。本文只从

《问题》体现出的作者的方法、眼光和治学的态度这几个角度进行评析。

(一)深入浅出的研究方法在《问题》中,吕先生有时候将一些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的问题引向深入,例如对并列成分之间关

系的探讨

[1]57-58

,对动词后续词语的研究,等[1]74-75,是为“深入”;有时候又将一些纷繁复杂的现象或观点归简为一,例如“是”字作用的归纳等[1]69-71,是为“浅出”。毋庸置疑,深入化是语法研究发展的方向;但是同时,对纷繁复杂的语法现象的归纳和概括也

很重要,这样往往能够凸显问题的本质。

(二)敏锐的眼光吕先生观察问题深入细致,眼光敏锐,善于捕捉和发掘新的有生命力的语法理论或问题。吕先生在《问题》中提出要重视小句和短语的地位,讨论了语义指向和隐含的问题,在新时期,相关的语法理论或

研究专题非常活跃,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问题》指出要加强某些领域或方向的研究,例如实际用例调查、词类细分、句子功能、结构关系、动词后续词语、动态研究等等。这些意见由于符合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因而受到了普遍重视,这些方

向或领域也大都成为此后研究的重点或热点,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治学的态度1.兼收并蓄。对于前人和西方的语法理论,吕3

5第1期杨晓宇:试评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先生的态度是兼收并蓄。例如他在传统语法的基础上,积极吸取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可取之处进行自己的语法研究;又如他在借鉴赵元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渐变理论;等等①。兼收并蓄的治学态度有利于避免研究工作中偏狭、极端和守旧的倾向,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拓展。

2.批判地继承。从《问题》来看,对于现存的各种理论或方法,吕先生既不是盲目照搬,也不是轻易否定,而是根据汉语实际批判地继承。因此,《问题》的结论往往比较客观、全面、稳妥。例如,对于分析句子的方法,他主张句子成分分析法同层次分析法要结合,“按层次分析,但是不抛弃句子成分”[1]55。这种主张将传统语法同结构主义语法分析句子的方法结合起来,既吸取了各自的长处,又抛弃了各自的不足,符合汉语的实际,受到了学界尤其是教学界的普遍欢迎。

3.直面问题。对于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吕先生不是回避,而是直接面对。他说:“有问题就得求解决。”[1]6在《问题》中,吕先生对于这些问题,既摆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看法,也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这样的途径,研读者明白了问题的来龙去脉,了解了现存的各种观点或意见,再通过一定的观察和研究,有些问题就会逐步得到解决。有些问题,吕先生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但是这种直面问题的做法和态度客观上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从而最终为研究工作的推进做出了贡献。

4.勇于创新。创新意味着发展。虽然盘点的是旧问题,但这并没有束缚住吕先生创新的意识和勇气。《问题》是一部承上之作,更是一部启下之作。吕先生在分析说明问题的同时,努力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思路,提出新的问题或现象,指出新的重点或方向。这些工作不仅解决了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力地促进了研究工作的进展。《问题》是一部充满新气象的力作,给新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奠定了创新的基调,预示了一个崭新的百花齐放的研究局面即将到来。

六、

《问题》的不足

(1)在融合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以及转换生成等语法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吕先生未能很圆满地协调好各种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表现出了一种游移不定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要导源于汉语传统语法的“意义”标准和结构主义语法的“功能”标准之间的冲突。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到底依据意义标准还是依据功能标准,或者两者怎样配合运用,《问题》的态度是游移不定的,导致这些问题的结论也是模糊不清的。例如关于区分主语和宾语,吕先生批评了单纯依据“施受”或“位置”来判断问题的做法,但是到底依据什么,怎样来区分主语和宾语,《问题》里并没有提出明确可行的方法;又如吕先生提出了新的补语理论,但是新补语的划分依据很不明确,内容很庞杂,位置很灵活,与状语等的界限也不明确;例如提到的“性状补语”这一类成分到底该归入补语还是状语,没有肯定意见[1]66。

(2)个别观点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吕先生认为,凡是动词谓语句里的主语都具有“二重性”:既是句子的主语,又是动词的宾语,如“一封信写完了”中的“一封信”[1]62-63。认为“一封信”是主语,是根据

“位置(结构)”做出的判断;认为它是宾语,是根据

“意义”做出的判断。这是两个平面上的界定,“宾

语”在这里成了语义层面上的概念。那么,句法结构

层面有没有“宾语”?如果有,依据什么判断?这些

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问题》的主旨在于摆问

题、提思路,并不是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语法体系,因

此,有些问题其实并非吕先生的疏漏,而是由著作的

性质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胡明扬.语法和语法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3]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4]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龚千炎.吕叔湘与新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习,

1994(5):226.

[8]林玉山.浅谈吕叔湘的语法思想[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

分校学报,2004(3):126.

45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①参看本文第三、四部分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班主任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我。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D.长城仿佛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之间的对战赚足了眼球,连胜三局,成为舆论关注 的焦点。 D.2017年“跑游山东”半程马拉松系列赛第三站在山东蒙阴岱崮地貌旅游区召开。 二、字词书写 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波水花)。……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包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zhàn开似的。 ——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禁:_______ zhàn:___ ⑵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改为_____ ⑶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不打烊的文化“加油站”——台州市图书馆 ①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内,入迷的书虫、闲适的情侣、专心致志的孩子,他们沉浸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不知不觉就在台州市图书馆度过了半日时光……馆长毛旭说“台州市图书馆遵从‘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努力成为广大市民的第二起居室和不打烊的文化‘加油站’。” ②首先,台州市图书馆藏书丰富,借阅方便,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及时借书“充电”。自2010年12月27日市图书馆开馆以来,台州市图书馆已积累藏书40多万册,且每年都将会保持较快的馆藏增长率。图书馆主楼地上五层,地下一层,设有普通文献借阅室、台州地方产业图书馆、少儿文献借阅室、亲子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等,并建起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无障碍图书馆等特色馆。馆内大部分区域实现了无线覆盖。 ③台州市图书馆还开展市民书友会。通过读书交流会、读书沙龙等形式,让这些“大隐于市”的各路高人与求知者分享知识之乐。 ④不仅如此,台州市图书馆还开展一周一讲,半月一展活动。“讲座是阅读的延伸,是浓缩的阅读。它在图书馆内占有重要位置。”馆长毛旭说。自2011年4月开设第一堂讲座以来,每月2场展览、每周1次讲座已成馆内的惯例。到2015年12月6日,已经举办84场科普讲堂、111场人文大讲堂、38期社科讲堂、14场金融讲堂和130期展览。如今,周末去图书馆看展览、听讲座,已经成了不少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⑤此外,台州市图书馆还开设“真人图书馆”。与普通图书相似,但真人图书是将“人”作为书籍,阅读方式是读者与“真人书”之间面对面的双向交谈。在分享不同学科知识、生活经验、人生故事的同时,增加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多元、包容与平等。 ⑥台州市图书馆的理念是“无差别地对全体市民开放”,无论是台州人还是新台州人,都希望图书馆能成为他们的第二起居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致力于将图书馆打造成市民们公共活动的空间,不少人已经习惯了相约在图书馆。图书馆对市民的影响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也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也许图书馆的影响在这一代人身

吕叔湘全集

吕叔湘全集(19册) [精装] ~ 吕叔湘 (作者, 编者) 平均4.7 星 浏览全部评论 (3 条商品 亚马逊正品保证 可以从这些卖家购买。 全新品 1 售价从 ¥ 634.50 起 收藏品 1 售价从 ¥ 1,080.00 起 图书描述 出版日期: 2002年12月1日 吕叔湘是杰出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既借鉴西方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又立足于汉语的实际,成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吕叔湘全集》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集中了先生一生的著作,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以及研究方法将会启迪、影响更多的人。既有研究吕叔湘的文献价值,又有独一无二的欣赏价值,是文字学、语言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珍品!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2月1日) ? 精装: 10844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0开 ? ISBN: 7538259996 ? 条形码: 9787538259995 ? 商品尺寸: 43.4 x 33 x 18.6 cm 所有选择 2 售价从 ¥ 634.50 起 查看所有的购物选择 分享 查看大图(放大) 共享你的图片

?商品重量: 16 Kg ?ASIN: B001195PT0 ?用户评分:平均4.7 星浏览全部评论(3 条商品评论) 3条评论 5 星: (2) 4 星: (1) 3 星: (0) 2 星: (0) 1 星: (0) ?查看全部 3 条商品评论...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图书商品里排第719,831名 (查看图书商品销售排行榜) 您想告诉我们您发现了更低的价格? 商品描述 媒体推荐 《吕叔湘全集》代序 吕老是语言学界的大师,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的学者。他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受 到应有的敬仰。吕老为学上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细致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才能,不仅在语言学界堪 为楷模,而且值得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各学科做研究工作的同志们学习。 我对语言学基本上是外行,虽然地此也有兴趣,有时讯一些有关的书,但毕竟所知有限,对吕老在语言学 上的成就敢妄加评论。我只想说一点,吕老在语言学研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和实际结合,和中 国的实际结合。他非常注意,甚至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地注意中国语言中的各种具体现象。他在通常人们不 太注意的地方看出问题,由小见大,由好像很平常的现象中看出重要的问题。他既注意古代汉语,又特别 注意现代汉语。他从大量的历代的文献中间,发现语言方面的问题。他又从现在的各种报章杂志,以及口 语中间发现问题。我曾经读到吕老文章中有一段话,给我印象很深。他是在讲到语言学者,特别是在编词 典时注意生活中不断地出现新词、新义的时候讲这段话的。他说,编词典的人往往不注意口语中的新词新义,因为编词典的人是读书人,对书本里的东西感兴趣,而对生活里的东西不感兴趣,对不是从书斋,而 是从市场、车间和田野来的词汇不那么敏感,因此就不大理会一般的报纸刊物,更不理会什么手册、传单、广告等等。吕老的确是按照他所说的那样身体力行的。吕老的著作有高度的科学性、学术性,但读起来很 有生活气息。他还常写普及性物语言学著作,好像说很很浅显,但又非常有深度,也就是所谓深入浅出。 这是大学者所不大容易做到的。我希望社会科学的学者们都能这样做。 这里还要说一下,我是吕老60年前的一个学生。1931年到1933年我在苏州中学读书,叔湘先生是我的老师。那时候他30岁,但已经和他的几个同事合编了一部《高中英文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教科书当时相当流行。我在学校里学的就是这部教科书。但我不是吕老的好学生。那时,叔湘先生除了上课以外,还担任我们中学的图书馆馆长。我记得他主持的图书馆很有物点,有一个开架的阅览室,提供许多新书,让学生随意去阅览,用意大概是让我们扩大眼界。我的确从那个图书馆得到了很多益处。当时我是十 几岁的孩子,和一些同学一起,有些幼稚的想法和幻想,叔湘先生知道了,表示同情和理解,并给以教导。这些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 吕老在旧中国一直支持以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革命事业;在新中国一直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 会主义事业,支持近十五年来进行的改革和开放。吕老以耄耋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然不是偶然的。 我在此敬祝吕叔湘老师健康长寿,并且相信吕老将继续为学术界作出新贡献。 (摘自胡绳:《在庆祝吕叔汀先生九十华诞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1993年10月) 目录

怀念圣陶先生吕叔湘

怀念圣先生 吕叔湘 我认识圣先生是在,1941年春天的一个细雨濛濛的上午。那时候我在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圣先生在省教育科学馆工作。教育科学馆计划出一套供中学语文教师用的参考书。其中有一本《精读指导举隅》和一本《略读指导举隅》,是由圣先生和朱佩弦先生合作编写的。计划里边还有一本讲文法的书,圣先生从顾领刚先生那里知道我曾经在大学教过这门课,就来征求我的意见,能否答应写这样一本书。 我第一次见到圣先生,跟我想象中的“文学家”的形象全不一样;一件旧棉袍,一把油纸雨伞,说话慢言细语,象一位老塾师。他说明来意之后,我答应试试看。又随便谈了几句关于语文教学的话,他就回去了。那时候圣先生从搬来不久,住家和办公都在郊外。过了几天,他让人送来一套正中书局的国文课本,供我写书取用例句。 大约半年之后,我写完了《中国文法要略》的上卷,送给圣先生审阅,那时候他已经把家搬进城里了。后来开明书店设立编译所,就设在圣先生家里。圣先生一直在主持《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后来又跟宋云彬先生合编《国文杂志》,他邀我给这两个刊物写稿子。我的《文言虚字》、《笔记文选读》、《中国人学英文》以及《石榴树》(即《我叫阿拉木》)的译文,或全部,或部分,都是在这两种刊物上发

表的。因为送稿子到圣先生那里去,也就常常留下来,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圣先生看稿子。圣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从此我自己写文稿或者编辑别人的文稿的时候也都竭力学习圣先生,但是我知道我赶不上圣先生。 写《中国文法要略》以及《文言虚字》等等,是我对学术工作的看法有了变化的表现,哪是因哪是果可说不清。原先我认为学术工作的理想是要专而又专,深而又深,普及工作是第二流的工作。我自己思想中本来就有这个倾向,我在那里工作的研究所的主持人更是十分强调这一点。可是我现在认识到普及工作需要做,并且要把它做好也并不容易。回想起来,我确实是受了圣先生的影响。圣先生把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编《中学生》,值得吗?非常值得。现在七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人里边有很多人曾经是《中学生》的忠实读者,在生活上和学问上是受过它的教益的。 在这里我想顺便说一个故事。1949年初,开明书店收到建功、萧家霖等几位先生从北平寄来的编字典的计划,圣先生认为这个计划很好,复信说开明可以接受出版。这就是后来由附设在出版总署的新华辞书社出版的《新华字典》,那时候圣先生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新华字典》出版之后,新华辞书社并没有解散,圣先生打算让这个班子继续编别的辞书,并且希望建功先生辞去大学的职务,继续领导辞书社的工作。建功先生不肯,态度很坚决。后来有一天圣先生跟我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的确如此,开展课外阅读,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认知能力。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另一只翅膀。 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 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一部分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少,甚至不看课外书。有的小学生借不到书,我市公共图书馆很少,对少年儿童开放的更少。多数家庭没有藏书或不常购书,小学生在家无书可读。一部分对儿童比较重视的家长为学生购一些书,但购买的主要是跟学业直接有关的书籍,小学生常常没有课外书可看;作业太多,无时间看。随着年级地升高,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繁琐的作业挤掉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更由于缺乏教师有效地课外活动指导,许多学生没有兴趣看课外书,看电视的时间多于课外阅读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今,《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三个学段145万字课外阅读既有量的保证,又有质的提升,因而我们对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这个课题进行了探索现代科学家曾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二十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专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现代人除了承袭古人的“苦学”精神,而更要拥有比古代文明得多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真正做到对知识理解、消化、吸收、应用乃至创新,从而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益。因此,只有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到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相结合,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成效,并使之形成能力: 1、交给学生读的方法:〔1〕浏览性的泛读。这是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如阅读报刊,引导学生快速读,用找标题、找中心句的方法摘录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并简要摘记;〔2〕探求性的速读。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要求“一目十行”,通过长期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大大提高,既节约时间,又可以多看点自己喜欢的书,真是一举两得。〔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著书篇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4〕朗读和默读紧密结合。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美美地诵读,培养他们的预感,并和默读相联系。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怀念圣陶

怀念圣陶先生 吕叔湘 我认识圣陶先生是在成都,1941年春天的一个细雨濛濛的上午。那时候我在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圣陶先生在四川省教育科学馆工作。教育科学馆计划出一套供中学语文教师用的参考书。其中有一本《精读指导举隅》和一本《略读指导举隅》,是由圣陶先生和朱佩弦先生合作编写的。计划里边还有一本讲文法的书,圣陶先生从顾领刚先生那里知道我曾经在云南大学教过这门课,就来征求我的意见,能否答应写这样一本书。 我第一次见到圣陶先生,跟我想象中的“文学家”的形象全不一样;一件旧棉袍,一把油纸雨伞,说话慢言细语,象一位老塾师。他说明来意之后,我答应试试看。又随便谈了几句关于语文教学的话,他就回去了。那时候圣陶先生从乐山搬来成都不久,住家和办公都在郊外。过了几天,他让人送来一套正中书局的国文课本,供我写书取用例句。 大约半年之后,我写完了《中国文法要略》的上卷,送给圣陶先生审阅,那时候他已经把家搬进城里了。后来开明书店设立成都编译所,就设在圣陶先生家里。圣陶先生一直在主持《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后来又跟宋云彬先生合编《国文杂志》,他邀我给这两个刊物写稿子。我的《文言虚字》、《笔记文选读》、《中国人学英文》以及《石榴树》(即《我叫阿拉木》)的译文,或全部,或部分,都是在这两种刊物上发表的。因为送稿子到圣陶先生那里去,也就常常留下来,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圣陶先生看稿子。圣陶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从此我自己写文稿或者编辑别人的文稿的时候也都竭力学习圣陶先生,但是我知道我赶不上圣陶先生。 写《中国文法要略》以及《文言虚字》等等,是我对学术工作的看法有了变化的表现,哪是因哪是果可说不清。原先我认为学术工作的理想是要专而又专,深而又深,普及工作是第二流的工作。我自己思想中本来就有这个倾向,我在那里工作的研究所的主持人更是十分强调这一点。可是我现在认识到普及工作需要做,并且要把它做好也并不容易。回想起来,我确实是受了圣陶先生的影响。圣陶先生把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编《中学生》,值得吗?非常值得。现在七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人里边有很多人曾经是《中学生》的忠实读者,在生活上和学问上是受过它的教益的。 在这里我想顺便说一个故事。1949年初,开明书店收到魏建功、萧家霖等几位先生从北平寄来的编字典的计划,圣陶先生认为这个计划很好,复信说开明可以接受出版。这就是后来由附设在出版总署内的新华辞书社出版的《新华字典》,那时候圣陶先生任出版总署副署长。

吕叔湘语法思想述评

吕叔湘语法思想述评 引言 吕叔湘先生是语言学大师,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吕叔湘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的赞词充分说明了先生在现代语言学界的地位:“今日获颁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者,是一位语文结构与匡正文句通病之专家。英语世界中,英文之用字造句法度遇有争议,常以佛勒之意见为准。在中文领域中,我们则惯于以吕叔湘先生之意见为依归。”(香港《普通话》1987年第三期转载)①吕叔湘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吕叔湘全集》共十九卷,说明了先生一生在语言学领地中的辛苦耕耘。先生一生研究的重点是汉语语法,本文拟从研究方法和理论贡献两个方面对先生的语法思想略作评述。 一、吕叔湘先生的语法研究思想及方法 吕叔湘先生在语法研究中一贯重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反对机械地模仿外语,他通常能在人们不大注意的地方看出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下面从五个方面对吕叔湘先生的语法研究思想及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重视继承传统,提倡借鉴 吕叔湘先生在语法研究过程中,继承传统,重视借鉴。他继承了前人务实和扎实的学风,发扬了中国语言学重视研究虚词的传统,不仅写过《文言虚字》这样的书专门讲述虚字的用法,而且在他的大著《中国文法要略》中以大量篇幅说明虚词的造句功能。《中国文法要略》把词分为两大类,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实义词外,其余的词全部归入辅助词,不仅包括全部虚词,还有代词和数量词。下卷“表达论”占全书篇幅的70%,分类说明文言和白话句子对各种意念的表达,从造句功能方面分析各种辅助词的用法。 中国的“小学”传统着眼于教育,以解释简洁、明晰、实用为宗旨,不重呆板、迂曲的理论,所以各种方法兼收并蓄,根据情况灵活运用,随宜诠释。这种精神正是吕叔湘先生的学术思想的精髓所在,在《中国文法要略》修订本序中,吕叔湘先生说到《要略》继承了前人的这个传统。除了对前人的继承,吕叔湘先生还积极引进和研究国外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用以解决汉语的语法问题。 丹麦学者O.Jesperen的著作对吕叔湘先生早期的学术思想有明显的影响。吕叔湘先生不仅译出了他的《英语语法要义》,而且在《中国文法要略》中采用了他的词级说和词组、词结说,以处理汉语的词类问题和句法问题。70年代后期,吕叔湘先生为汉语语法专业的研究生选定的开蒙读物是O.Jesperen的《语法哲学》,这是在当代语言学文献中屡见称引的一部名著。50年代以后,吕叔湘先生利用结构主义方法考察汉语语法事实,写出了一批内容翔实的专题论文,讨论形容词的单双音节问题、“词”的概念、“自由”和“粘着”的概念等等。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引言中,吕叔湘先生这样说到:“下面谈问题,基本上还是在传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 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评价对应记叙的小事是:叶圣陶对来访的客人一定要远送,再三道谢,目送离开;即使晚年不能起床,对来探望的客人也还举手打拱,连声称谢。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者曾去看望叶圣陶不遇,之后叶圣陶十分悔恨,并为作者沦为住旅店而感到悲伤。这令作者感慨:“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从这些小事和作者的评价来看,叶圣陶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 二、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 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 参考答案: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时恰在除夕夜,一边是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一边是不幸的消息传来。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示例】语句:“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品析:“宣扬朦胧”与“简明如话”对立,前者是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约“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值得品味。 三、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 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参考答案: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 本文也具有这种“写话”风格,比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目录 序 (4) 一引言 (6) 1本书宗旨 (6) 2实质性问题和名称问题 (6) 3术语 (6) 4-6形态 (7) 7意义 (8) 二单位 (9) 8单位:旧的和新的 (9) 9-18语素和词 (9) 10语素:大小问题 (9) 11-12异同问题 (10) 13语素和汉字 (10) 14语素和词类 (11) 15词 (11) 16有时是词 (11) 17有的义项是词 (12) 18语素分四种 (12) 19-29词和短语 (12) 20能不能单用? (13) 21语法的词和词汇的词 (13) 22几个语素的组合? (14) 23有没有专门意义? (14) 24形名组合不完全自由 (15) 25-26‘短语词’ (15) 27能不能拆开? (16) 28简称 (16) 29省缩 (17) 30-32主谓短语,小句,句子 (17) 33小结 (18) 三分类 (20) 34分类目的 (20) 35结构分类和功能分类 (20) 36-37划分词类 (20) 38-39大类和小类 (21) 40-53词类 (22)

40名词 (22) 41方位词 (22) 42量词 (23) 43-47动词 (23) 43动词和形容词 (23) 44非谓形容词 (23) 45动词和介词 (24) 46及物和不及物 (24) 47趋向动词,助动词,是,有 (25) 48副词 (26) 49代词 (26) 50介词 (27) 51连词 (27) 52助词 (28) 53词类转变 (28) 54词根 (29) 55-56前缀,后缀,中缀 (29) 57-61短语分类 (30) 58的字短语 (30) 59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 (31) 60主谓短语 (31) 61四字语 (32) 62-63句子分类 (32) 四结构 (34) 64-67结构层次 (34) 68-70结构关系 (36) 71-79句子成分分析法 (38) 72-74句子成分和结构层次 (38) 75句子成分和结构关系 (41) 76句子成分和词类分别 (42) 77省略 (42) 78倒装 (43) 79图解和代号 (43) 80-96句子成分 (43) 81-85主语,宾语 (44) 86补语 (46) 87状语 (48) 88介系补语 (48) 89‘述语’ (49) 90是字句 (49) 91主谓短语作谓语 (50) 92连动式 (51) 93-95兼语式 (52) 96动词之后 (53)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目录 序4 一引言6 1本书宗旨6 2实质性问题和名称问题6 3术语6 4-6形态7 7意义8 二单位8 8单位:旧的和新的9 9-18语素和词9 10语素:大小问题9 11-12异同问题9 13语素和汉字10 14语素和词类10 15词11 16有时是词11 17有的义项是词12 18语素分四种12 19-29词和短语12 20能不能单用?13 21语法的词和词汇的词13 22几个语素的组合?14 23有没有专门意义?14 24形名组合不完全自由15 25-26‘短语词’15 27能不能拆开?16 28简称16 29省缩16 30-32主谓短语,小句,句子17 33小结18 三分类19 34分类目的19 35结构分类和功能分类20 36-37划分词类20 38-39大类和小类21 40-53词类22

40名词22 41方位词22 42量词23 43-47动词23 43动词和形容词23 44非谓形容词23 45动词和介词24 46及物和不及物24 47趋向动词,助动词,是,有25 48副词26 49代词26 50介词27 51连词27 52助词27 53词类转变28 54词根29 55-56前缀,后缀,中缀29 57-61短语分类30 58的字短语30 59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31 60主谓短语31 61四字语31 62-63句子分类32 四结构33 64-67结构层次34 68-70结构关系36 71-79句子成分分析法37 72-74句子成分和结构层次38 75句子成分和结构关系40 76句子成分和词类分别42 77省略42 78倒装42 79图解和代号43 80-96句子成分43 81-85主语,宾语44 86补语46 87状语48 88介系补语48 89‘述语’49 90是字句49 91主谓短语作谓语50 92连动式51 93-95兼语式52 96动词之后53

吕叔湘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启发.doc

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告诉学生汉字怎么发音,怎么书写,关键是指导学生,汉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应该如何使用。学生知道的知识,不是自己的知识,学生会用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起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深刻认识到讲授语文的目的,语文是中华名族的魂,语文教学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是传递中华民族文化的手段,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奉献自己的青春所从事的伟大的事业。 二、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吕先生认为语文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套技能”。他还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乒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这一观点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作为工具,就应该被人们拿来使用,语文学习可以作为一项技能来使用,而不仅仅是讲授一些知识。学习语文技能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既然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就应该把它使用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做到得心应手,拿来便用,从而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在不断实践中强化学生们语文能力。因此,吕先

生提倡教师应该少讲、精讲,而以学生的训练为主。 前面所提到的“正确的模仿”对养成语言习惯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吕先生提出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模仿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写的也在模仿四周围一切人说的和写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是能做到频发接触的,那么教师就是学生所模仿的对象,教师的穿着,语言习惯,甚至拿笔的姿势,都是学生竞相模仿的地方,所以教师的语文功底有多高,学生的水平就会上升到一定的层面,如果教师的水平平平,哪怕使用的方法是最前沿的教学方法,也无法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言教不如身教。 前面也提到通过“反复实践”来养成语言习惯,语言的实践和训练跟整个学校、整个社会这个语文学习的大环境有关。也可以说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教学不应为语文而语文,而用为生活而语文。语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深入生活,既“导流”,又“开源”,语文不等于《语文》,把语文限定在一个学科内,就扼杀了语文作为社会学科的巨大作用,语文教学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把学生引入广阔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懂得生活的到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教学只有先融入生活,这个大实践的环境中去,才能作为一项技能来使用。在生活中使用语文,反复的使用语文,才能提高语文能力。 那么在课堂上,想要把语文作为一项技能来掌握,就要求教师要有选择性的讲,学生要适度的练,妥善的安排好讲和练的关系。实际操作中就是要求教师要少讲、精讲,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尽可能有用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习到

吕叔湘《语文常谈》

吕叔湘《语文常谈》 不逮也。”这里的“言”是话的意思,是总括的名称,不是一种单位。(2)孔子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左传》里赵简子说郑国的子太叔“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hù]富,……’”。这里的“言”是一句话的意思。这个意义现在还保存在一些熟语里,如“一言为定”就是“一句话算数”,“三言两语”就是“三句两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一句话说出去就收不回来”。(3)《论语》里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战国策》里说齐国的田婴有一回要做一件事情,不要别人劝他。有一个人说:“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田婴就让他说。他说:“海大鱼”,说完了转身就走。(故事的下文从略。)这里的“言”是一个字的意思。后世的“五言诗、七言诗”里边的“言”也是字的意思。(2)和(3)都是语言单位的名称,后来分别称为“句”和“字”,例如《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xié]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这两个名称一直用到现在。只是有过一点儿小小变化,那就是在量词和名词分家之后,“字”还是个名词,“句”却成了量词,人们只说“一个字”、“一句话”,不说“一个句”。直到最近,把“句”叫做“句子”,这才可以说“一个句子”。

三位一体的“字” “字”这个字在古时候,除了别的意义之外,用在语文方面,主要指文字的形体。例如许慎的《说文解字》这部书的主要着眼点就是字形构造。可是到了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的时候,就显然是用来指语言单位,以音义为主了。写在纸上的字,有形、音、义三个方面,说话里边的字就只有音和义,形是看不见的,虽然在读书人的脑子里有时候也会闪出一个字的形状。我们平常说到“字”字,有时候指它的这一方面,有时候指它的那一方面。比如说“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竖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横,打一个字”,指的是字的形状(“??”)。又比如说“‘亮’字比‘明’字响亮”,指的是这两个字的声音。要是说“谅他也不敢说一个‘不’字”那就指的是一定的音和一定的义结合在一起的字,一个语言单位。平常说话,这样时而指这,时而指那,也没有什么不方便。可是要讲语文问题,就需要分别定个名称。专门指形体的时候,最好管它叫“汉字”。专门指声音的时候,最好管它叫“音节”。专门指音义结合体的时候,最好管它叫“语素”。 汉字、音节、语素形成三位一体的“字”。当然,这只

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

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 我在想,为什么这么多代表里头,要我第一个讲话呢?想来想去,大概就是因为去年三月里头,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段原来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提出语文教学上的迫切问题。大概就是那个发言闯下了的祸,所以今天就非要我讲不可。这叫做“自作自受”,没有办法。刚才,主席已经声明了,我这个不是报告,是讲话。我想也不是讲话,是谈话或者是谈心。我是代表中的一员,跟大家一起来谈谈心。我今天说的话,打算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语文教学本身的一些问题,后一部分是跟语文教学有关系的一些问题。 第一部分,我想说得简单一些。因为,第一,我一辈子没有教过一堂语文课,毫无经验;而诸位代表当中,大都是经验丰富的,还有特级教师,我是来向他们学习的。我没有经验,说话只能说空话。你们说是要向我请教,实际是在考我,能不能打个六十分,我是毫无把握。所以我最好说得简单一些。第二,我不打算在这些问题上表示我有什么主张,我怕这样子有在大会讨论中定调子的嫌疑,这是很不好的。如果无意之中说出带有表态性质的话,诸位可以相应不理。 第一部分谈六个问题。第一,文与道的关系。这是个老问题,而且是争论得很热烈的一个问题。我看,这里头还不光是文与道这么个两对待。我看这里是三对待。“语文”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不清楚。可以解释是语言和文字,也可以解释是语

言和文学。那末,语言,文学,政治,这不是三对待吗?至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待,我就不说了。这一次讨论的时候会有很多高明的意见的。 第二个问题,阅读跟写作的关系。现在有一种议论,说语文课应该以写作为中心,阅读是为写作作准备,为写作服务的。念些范文,看看这些范文是怎么写的,我们也怎么写,起这个作用。我也不说这个话是不是对。我是想,阅读本身是不是也是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我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在陆志韦先生班上上过课,陆先生教我们心理学,有时候也讲到别的事情。有一天,他问我们:“你们每天看报用多少时间?”我们说这可说不好,有时候有事情,报就不看了,有时候没有事情,就看上很多时间。他说:应该每天看二十分钟的报,要在二十分钟里头把这个报里头的全部内容都看进去。我们说这个不容易呀!他说:是啊,不容易就得学啊l你不看报不行,要花很多时间也不行,你得在二十分钟里把一天的主要新闻乃至重要广告都看到。我说这个故事,我的意思是说看文章不一定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看。我们有个习惯,看书从第一个字看起,一直看到末了一个字,一个字不拉。有的书应该这样看,有的书不必这样看,应该很快的翻过去,把它的内容吸收进去。这个要有训练。我们在生活当中,需要看很多东西。你都是一字、一字地看,那你没有这么多时间,结果你有好些应该看的东西没有时间看。这个能力的培养恐

吕叔湘的_系_分类_向_理论的中国根[1]

吕叔湘的“系”分类 ———“向”理论的中国根 吴为章 (北京广播学院,北京100024) [关键词]“系”分类;中国根 [摘 要]本文通过引证1987年出版的吕叔湘《语文近著》118页上的注释④和吕叔湘一系列重要 语法论著的主要观点与特斯尼埃《结构句法基础》的主要观点对照,认为吕叔湘在20世纪40年代提倡 的汉语动词“系”分类的主张是“向”理论的中国根,它和外国源———以特斯尼埃为代表的依存语法——— 都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汉语“向”或“配价”研究热的诱因,吕叔湘先生是中国“向”理论的先驱。 [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4)04-0001-04 LüShu2xiang’s Classification of‘xì’ WU Wei2zhang (Beijing Broadcasting Institute,Beijing100024) K ey w ords:classification of‘xì’;Chinese root Abstract:By quoting the explanatory note④on page118of LüShu2xiang’s book‘Recent W orks of Chi2 nese’published in Dec,1987and by contrasting the main ideas of a series of LüShu2xiang’s im portant gram2 matical books with those of the book‘E lements of Syntactic Structure’by T esnière,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view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verb‘xì’adv ocated by LüShu2xiang in the40th of the last century is the Chinese root of argument.Argument and its foreign s ource,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 esnière’s Dependent G rammar,are the mian induced reas ons for studying Chinese‘argument’or‘valence’which sprung up in the 80th of the last century.Mr LüShu2xiang is the forerunner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Argument. 一些探讨动词的“向(argument)”或“价(valence)”理论的专题论文、论文集?序和研究现状述评,大都认为:我国有关动词(随后涉及形容词、名词和动结式结构等)的“向”或“配价”研究,始于1978年朱德熙先生在《“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对国外语法理论的引入。因此,在追寻“向”或“配价”理论的源头时,所关注的主要是国外语言学界。迄今,被认定为先驱的有:前苏联科茨年松(Коцнельсон,1948),荷兰格罗特(A?W?de G root)的《结构句法》(Structurele Syntaxis,1949),法国特斯尼埃(Lucien T esnière)的《结构句法概要》(Esquisse d’une Syntaxe Structurale,1953)和《结构句法基础》(E2lèments de Syntaxe Structurale,1959)。总之,认为“向”或“配价”理论是1978年以后的“舶来品”。为此,1991年11月,在提交给“中国语言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的论文《“动词中心说”及其深远影响———〈中国文法要略〉学习札记之一》①中,我介绍了吕叔湘先生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出版的一系列重要论著中关于“动词中心说”和动词的“系”分类的观点,提出了下述看法:(一)与《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1946)的观点相比较,80年代兴起的“动 ①发表于韩国大邱大学校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的《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第2期,又见《语言研究》(武汉)1994年第1期。

试评吕叔湘先生_汉语语法分析问题_

收稿日期:2008206217;修回日期:2008210209 作者简介:杨晓宇(19742),男,宁夏彭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第26卷第1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月Vol.26No.1Journal of Zhouko u Normal U niversity J an.2009 试评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杨晓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对80年来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研究作了全面和深刻的检讨,在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是一部具有承上启下性质的力作。文章从创作背景和目的、体例和内容、理论创新、理论溯源、价值与不足等方面对这部著作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理论创新;理论溯源;价值;不足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9476(2009)0120050205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以下简称《问题》 )是吕叔湘先生后期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也是新时期汉语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凝结着吕先生40年研究汉语语法的心血和智慧,是对80年来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研究的检讨和小结。 一、《问题》的创作背景和目的 从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到吕先生创作《问题》,将近有80年的时间。在这80年中,中国的语 法学家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执着耕耘,不断探索,使得汉语语法学由最初的模仿借鉴,逐步走上了发展创新的道路。“文革”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大地处处涌动着革新发展的思潮。汉语语法学界也气氛活跃,各项研究工作重新开展起来。然而,由于刚刚经历了一场动乱,许多研究被迫中止了一段时期,再加上这80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各个方 面的进展头绪繁多,参差不齐,问题确实不少。所以,汉语语法学发展到了怎样一个阶段,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在哪里,这些都是汉语语法学界面临的亟待整理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吕先生创作了这部具有承上启下性质的重要著作。关于《问题》的写作目的,吕先生在“序”以及“引言”中作了比较明确的说明,本文梳理为以下几个方面:1)“检讨”80年来汉语语法学发展中的问题,“看看这些问题何以成为问题,何以会有不同意见,这些不同的处理法的利弊得失又如何”[1]8 。用吕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摆问题”[1]7 。2)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各种看法,目的在于促使读者进行观察和思考”[1]7 。3)在摆问题的过程中表明自己的倾向或者 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4)通过对问题的分析 和说明,“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1]5 。5)让读者了解到,“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不能 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1]5 。 二、《问题》的体例和内容 《问题》除了前面的“序”和后面的“附注”外,正 文由4个部分组成:1)引言,2)单位,3)分类,4)结构。正文共分99小节。作者在不长的篇幅里,全面讨论了汉语语法体系里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引起争论的问题。一个问题或者问题的一个方面限制在一个小节之内,这样就省去了许多铺垫衔接,而且眉目清晰,简洁明朗。著作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语法单位及其划 分”、“词类及其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和句子分析” 等方面。这些问题有大有小,大的如“结构关系”、“主语和宾语”等,小的如“量词”、“是字句”等。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一个个问题串联全文的,但是这些问题不是零乱地堆积起来,而是被作者组织在一个语法体系之中。可以说,作者既注重摆问题,同时也照顾到了语法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不同的问题,作者的原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有的问题是长篇大论,如“语素”、“补语”等,而有的问题则一笔带过,如“词根”、“定语”等。在讨论中,作者主 要是摆问题,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得失,同时也 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吕叔湘《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

吕叔湘《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 X X同志: 你寄来的稿子我都已经看了。你很谦虚,说你只是一个语文爱好者,这些稿子是用业余的时间写的,谈不上什么研究,可是你既然已经拿起笔来写稿子,那就不是一般的爱好,而是打算做些研究了。你要我对你的稿子提意见,我觉得那里边涉及的问题很多,写起来不胜其烦,我的时间也不允许我这样做。不如就语文研究问题谈点原则性的意见,也许对你更有用。 研究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前人的成果,要知道这个问题以前有人研究过没有,他的结论是什么,是不是他有遗留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不首先了解前人的成果,就有可能自费力气,得出来的结果没有超出前人的范围。你的?把字句的研究?就属于这种情形。所以在动手研究一个问题之前,应当先查书目和论文索引,把跟这个题目有关的文献都找来看一遍。如果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人研究过,或者没有搞透,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那就可以进行你自己的研究。(语言研究所编的《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乙编,从前是内部发行,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已经公开发行,可供利用。这个索引所收论文只到1963年,有待增订。语言学书目,可惜现在还没有,这个工作需要有人做。)凡是参考过的文献,应该在文章后边列举书名和篇名。 研究一个问题,从什么地方着手?自然是从收集材料着手。收集材料要有目的,有步骤。当你决定要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不可能

对它一点想法都没有。你一定是在这个问题上感觉到有些疑难点,那末,你收集材料一定是针对这些疑难点,决不会无目的地乱收一通。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材料,就可以试做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结果。一般不会一次解决问题,往往是经过初步分析,难点更加清楚了,更加集中了,然后再有目的地继续收集材料,进行分析。这样反复几次,觉得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就可以动笔写了。有时候写着写着,还会发现原先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还需要继续补充研究。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这里还有漏洞,那里又有问题,原来的想法全不对头,要另外从头做起,这样的情形也是会有的。 说到收集材料,还有一件事颇为重要。有些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或者用法非常特别的例子,都不是能够呼之即来的。那就全靠平时留意。你会说:?我还没有想到要做这个题目,怎么会想到收集这种例子呢??这就要知道,你既然爱好语文,打算做些研究,就必然对语文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认识,脑子里装着很多问题,有很多想法,于是在平时看书看报的时候,见到那些有用的例子就会把它抄下来。再还有,讲到收集材料,一般总是只想到书面材料,其实口语材料也很要紧。平时听广播,或者跟人说话,或者听别人在旁边说话(例如在火车上或公共汽车上),也常常会遇到一些话语是好材料,得马上把它记住(如果环境允许,把它写在本子上)。 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朵就听出来,?这是我的材料。?没有这种敏感怎么办呢?不要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