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等奖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等奖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文字稿

平潭大开发共筑两岸人民美好家园

一批促进两岸往来的基础设施项目昨日开工建设

本报讯(记者兰锋王凤山)平潭距离台湾新竹68海里。昨日,在这个祖国大陆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有两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通过这两个点,大陆与台湾岛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两岸人民共筑美好家园的愿景又近了一步。

一个是福州至平潭铁路。这是规划中的北京至台北铁路在大陆的最末端,未来将从这里通过两岸海底隧道直达台湾。

另一个是海峡高速客滚码头。码头投入营运后,将争取开辟对台高速客滚航线。届时从平潭到基隆3.5个小时,到新竹仅1.5个小时。

作为海西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平潭开放开发牵动着方方面面。福建省把推进平潭开放开发作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抓手,提出要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努力打造两岸人民共同家园。美好家园需要两岸携手共筑。一年多来,平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开放开发环境不断优化。今年5月,福建经贸代表团赴台发布了推动平潭开放开发十项政策,岛内外各界积极响应。台湾一批重要工商企业、行业团体、高等院校纷纷组团前来考察。台湾远雄集团和世贸集团的“海峡如意城”、台湾协力集团的微电子产业园等项目先后落地开建。平潭还与台湾新竹市政府、新竹观光旅游协会、物流协会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台湾四大工程顾问公司共同组成平潭开发投资筹备小组,将在打造平潭智慧岛、信息岛、低碳经济岛等方面进行合作。此外,新加坡金鹰集团等海内外企业也纷至沓来。

昨日,由台湾协力集团等投资57亿元的协力科技产业园同时开工;台湾世新大学、台湾东森集团与福建师范大学等合作的福建海峡学院正式签约。

在开工现场,来自台湾投资方的福建海峡高速客滚航运公司总经理叶华陶表示:“未来平潭—台湾航线的开通,对福建乃至两岸航运来说是一次革命,它将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平潭是一片创业热土,等基础设施完善后,这里将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协力科技产业园光导体项目总经理陈孟邦说,近来不少台湾朋友打电话向他了解平潭发展情况,并表示了考察投资的浓厚意愿。

就在22日落幕的第六次“陈江会”上,又一批两岸合作协议签署,跨越台湾海峡的交流合作更加热络。平潭这块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热土,将更加引人注目。人们期待,平潭真正成为两岸人民共同构筑的美好家园。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文字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首批获救矿工成功升井 179小时,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

新华社记者孙承斌、邹声文、贾楠

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张德江致电向获救矿工表示亲切慰问,向所有参加救援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争分夺秒,继续加大救援力度,全力以赴解救被困矿工

人民日报 2010年04月05日 01 版

本报山西乡宁4月5日凌晨电(记者安洋、刘鑫炎)经过179个小时全力救援,截至凌晨1时15分,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首批9名获救者被陆续抬出井口,送往位于河津市的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据医务人员介绍,9名获救者意识清醒。

零时40分,获悉4名矿工获救升井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发来慰问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向获救矿工表示亲切慰问,向所有参加救援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争分夺秒,继续加大救援力度,全力以赴解救被困矿工。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月28日发生透水事故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次生事故。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于事故发生次日凌晨紧急赶到现场,指导抢救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主要领导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抢险救援,按照抽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要求,全力组织抢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奋战7天7夜,成功救出首批9名被困矿工,创造了奇迹。

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工作仍在继续紧张进行。矿井深处还不断传来声声敲击管道的生命之音。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文字稿

谱写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

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汇集了奇瑞、比亚迪、东风、一汽、上汽、广汽等一批国内自主汽车厂商,集中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展会回顾和总结了我国自主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为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自主汽车开辟了新的渠道,对推动我国自主汽车产业不断创新、更好地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拥有自主技术,推出自主品牌产品。事实证明,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由汽车市场大国走向汽车产业强国。

当前,我国汽车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一方面,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再次保持了令众多国外汽车市场羡慕的“销量井喷”,汽车销量高达901.61万辆,同比增长47.67%。业内人士指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将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转移是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世界新能源汽车时代提前到来。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巨大环保压力,作为石油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的汽车业正在进行一场重大技术变革,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并由其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已是大势所趋。为抓住汽车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和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力求在开发新能源汽车方面占得先机。国内汽车企业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当前的机遇与挑战,主动适应国内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我国汽车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在这次展会上,新能源、节能减排车型占展出车辆的20%,成绩令人欣慰。这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广大汽车企业也不断增加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投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差距不大,尤其在纯电动车方面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轿车研发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些都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完全有能力抓住新能源革命的历史机遇,赶超国际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汽车产业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努力占据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谱写汽车业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文字稿

达赖又自打耳光了

——透视达赖集团分裂言行、揭露达赖集团反动本质系列评论之十一藏族有格言说道,“狡猾的人花言巧语,不是敬你而是谋求私利;夜猫子发出笑声,并非高兴而是不祥之兆”。这句话用在削尖脑袋四处窜访、变换身段八方求媚的十四世达赖身上,正是绝妙的写照。

今年6月,达赖又窜访到日本,声言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宣传“非暴力”和“同情心”。然而他所推销的“非暴力”和“同情心”,却有些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据法新社报道,达赖在到达日本后的一场记者会中,公开批评野生动物保护人士,指责他们对日本捕鲸业发动“暴力抗议”。达赖自称曾去函给总部设在美国的“海洋守护协会”,呼吁他们停止“暴力”骚扰日本捕鲸船队。他信誓旦旦地向日本听众表功:“有一次我写了一封信……说他们应该停止这些活动”,强调“他们的手段应该是非暴力的”。

关于捕鲸与反对捕鲸这件事,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个别国家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大肆从事商业捕鲸活动,被披露出来的血腥场面,怵目惊心,早已引起世人公愤。世界上的一些环保组织为此与这些残忍的捕鲸者多次发生冲突。他们或用臭鸡蛋袭击捕鲸者,或攀上捕鲸船制止猎杀行为,或毁坏海洋中的流网等,但并未听说他们蓄意伤害捕鲸者的性命。

了解到这一背景,再对照达赖的言论,这就让稍微懂得一点佛教教义的人们感到奇哉怪也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认为“众生平等”,最忌杀生,达赖不可能不懂。而就捕鲸这件事情来说,事件的一方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金钱之利,血染大海、屠戮生灵,达赖对此没有批评指责,写信制止;另一方只是行为上碍了“屠夫”们的一点事儿,攀爬他人船只、毁坏捕鲸“凶器”,达赖居然大动干戈,不惜劳心费神专门写信指责。作为自称“释迦比丘”、“佛门弟子”的达赖,他所推销的这种“非暴力”、“同情心”,是不是太荒腔走板了!

认真分析起来也不奇怪。这些年来,达赖为了圆他“藏独”的迷梦,更进一步说,是为了能够重新坐上他骑在西藏各族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为所欲为的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总头子的“宝座”,他在国际上一方面拉大旗作虎皮,想方设法接近西方政要,企图将“西藏问题”国际化,藉以向中国施压,另一方面极力笼络那些一时还认不清他丑恶面目的各国民众或铁杆“粉丝”,“化缘”

乞讨,早已练成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高超伎俩。对不同的拉拢对象,他是什么话好听说什么、人家哪块肉痒痒他就挠哪块,全然不顾会否有违佛教根本教义,不顾自己的言行是否自相矛盾。这在明智的人看来简直是自打耳光。

这些年世界上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达赖就扯起环保的大旗,不时发表一些关注全球生态环保的言论,装扮成“环保卫士”,吸引眼球,取悦听众。更时不时地捏造事实,恶毒诬蔑、肆意攻击中国西藏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还煞有介事地发起“感召”,自称要“倡导对世间万物要有爱心与慈悲心,因此我们有责任去了解野生动物保育的重要性”。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次,面对血淋淋的捕杀海洋生灵的现实,他却反过来指责那些阻止这种屠杀的人们行为“暴力”,竭力为屠杀者辩护、解压,以博得其窜访国民众的赞许与奖赏。

达赖这种为了达到罪恶目的、绮言妄语、不惜自打耳光的事例举不胜举。除了上述荒唐的推销“非暴力”和“同情心”的一幕,这次达赖窜访日本期间发生的另一件事,同样令人齿冷。达赖一直危言耸听地声称在新西藏“藏语的前途岌岌可危”,以此作为所谓“藏文化毁灭论”的佐证,不遗余力地诋毁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好像只有他才是藏语言的“捍卫者”,——实际上,在窜访一些英语国家时,达赖经常是以他一口蹩脚的印度英语来迁就和迎合对方的,甚至为自己会说英语而洋洋自得。这一次,在听到一家日本服装公司想把产品行销境外,因此要求员工都必须通过英语考试时,达赖却不忧心“日语的前途岌岌可危”、“日本文化毁灭”,反而用“过来人”似的口吻附和对方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英文都是国际语言。学习英语并走出世界是很重要的。现在你必须聪明地参与外面这个世界……”以至于日本的媒体都不无讽刺地评论道:“达赖喇嘛似乎是基于自己在印度流亡的生活经验,而有这样的建议。但是却加强了世界上的英语使用圈。”

总之,为了达到分裂祖国、重温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总头子迷梦的这一丑恶目的,为了讨得国际上反华势力的欢喜和拉拢一些不明真相的信众,达赖在言行上几乎丧失了任何的正义与是非观念,甚至连佛教反对杀生的基本教义都可以置之不顾。人们以善良的心理揣度,不管是真是假,或许这位一直都把“慈悲为怀、怜悯众生”等佛教教义挂在嘴边的达赖,内心里不该残忍到认同“杀生有理”的地步。但是不管其内心是怎样想的,为了笼络更多的追随者,为了给“藏独”势力造势,达赖确实是不惜心里一套、嘴上一套,妄语绮言、不择手段。然而骗人一时,却骗不了一世。达赖如此推销“非暴力”和“同情心”,只能是贻笑大方,成为有识和正义人士的笑柄,沦为藏族先贤所描绘的“心里想的是一套,嘴里说的是一套,这就是狡猾的阴谋家,又叫自作聪明的傻瓜”。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文字稿

(时政?简版)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题: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新华社记者

一只白色的圆形钟表静静地躺在泥淖中,时针停在了23时40分。

8月7日深夜,甘肃舟曲。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横冲而下,顷刻间,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永远逝去。

这一刻,距青海玉树大地震115天。

2010年的中国,经受了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部旱魃逞凶、多条江河洪浪翻滚、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

灾难考验中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紧急应战,风雨同舟,以惊人的勇气和力量,夺取了一次次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灾难警醒中国。自然灾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我们需要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更多的忧患意识。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所说:“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我们在灾难中失去的一切,一定要在历史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小标题)灾情反映国情——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史。发生在2010年的一系列特大自然灾害警示我们,忧患意识必须贯穿始终

这是一份今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清单:

干旱:全国有25个省份遭受重旱。

洪涝:全国七大流域暴雨洪水都创下本世纪以来的极值。地质灾害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

地震:11个省份遭受地震灾害。

台风:5场台风先后在我国登陆。

……

一连串沉重的数字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一个个难解的困惑挥之不去:灾害为何这样与中国如影随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介绍: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多灾之邦。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的大水灾有1092次,较大的旱灾有1056次,几近年年成灾。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旱涝已成常事;地势从海拔8000多米到海平面有着三大台阶的跨越,地质灾害易发,地震多发。”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今年的自然灾害,有其特殊原因。极端气候事件突发多发导致水灾严重,旱涝急转、震后山体破碎造成泥石流并发。但专家们也捕捉到一个新苗头——

“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正在上升,可能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说。

自然灾害用频率发出警告: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

而不少人尚不清醒:抢占河道,挤占行洪道,随意填埋河湖水面扩大城市规模,无序开山凿石挖矿修路……

灾情,折射我们的国情。不思考中国的灾情,就无法全面把握中国的国情。不重视中国的灾情,我们就会为发展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小标题)多灾未必多难——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减少灾害损失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要学会防灾而不仅仅是抗灾,加强减灾而不仅仅是救灾,这就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

“舟曲之殇能否避免?”舟曲灾害发生后,一位网友发问。

一周之后,四川绵竹的清平乡回答了这个问题。

8月12日16时33分,清平乡接到预警信息:未来48小时内有暴雨天气。

当晚,暴雨如注。全乡1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早已进入全天候监测状态,每一条水沟边、悬崖处,都盯着一双警惕的眼睛。

临近午夜,监控点传回消息,随时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一级预案启动了。待命的38名工作人员拉响警报,用扩音器喊话,村民们顺着演练过的逃生路线快跑。

13日凌晨,600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从山谷倾泻而下,袭击了人去楼空的清平乡——5400多名群众早已安全转移。

我们想到了近来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等灾难。如果灾难发生前,就启动预警机制;如果暴雨如注时,就有忠于守职的警惕眼睛盯着山崖沟谷……

灾害的频发,让人们投入更多思考——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今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但2001年至今投入20亿元在三峡库区建立监测网络,迄今已连续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然而,现实中,要全面设“防”并不容易。

许多防灾减灾专家担心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重救灾轻防灾”,认为应急“做好了有政绩”,但在防灾方面却抱有侥幸心理,不肯投入。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吧:向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报送水雨情信息的水文测站平均8座水库轮不到1个;江河流域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只有3.3个水文站……

再看一看另外一组数据:1949年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共计安排投资1.2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

胡鞍钢说,减灾意味着增产,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量,就等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我们要舍得花现在的钱,买未来的安全。

(小标题)困境孕育出路——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站在舟曲月圆村后的翠峰山上远眺,风在耳边细细簌簌地吹着,像是翠峰山的悲鸣。

废墟上,一定会有人想起,人与自然那个永恒的命题!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先民,有过太多惊心动魄、战天斗地的历史传说,最终是达致“天人合一”——人们在一次次执著与失败中思考着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共进。

这种思考,让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让李冰父子“分洪减灾,引水灌田”,使贾让治水“不与水争地”……

然而,当人们迈开步伐在自然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放肆,也增添了人多地少时的无奈,一旦人们忽视了自然规律,自然便还人以颜色。

舟曲,就属于这后一种的无奈。

2平方公里,4万余人!

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惊讶发现,舟曲这个西部山中小城聚集了如此多的人口。

人口大量集聚,迫使我们不断地向自然伸手。对自然无度开发则换来自然的无情报复。

舟曲的无奈,其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

按照中国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合理的人口承载力为9.5亿人,实际人口数字显然大大超出极限!

近百处主要江河流域的国家级蓄滞洪区中,居住着1600万人!

24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影响着3500多万人!

在这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困境和无奈中,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如何让步履匆匆的发展脚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显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1998年,中国暴发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水。那是一次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严肃对话,我们读懂了大自然的不满。

洪水退后,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垸还湖……一个个政策陆续推出、快速实施。

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十七大写进党章,实现了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突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凯曾两赴舟曲,他有了更多的思考:城镇布局要充分考虑山形、坡度、水系等环境因素,以及多种自然灾害风险。

洪水过后,全国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思虑更深:防洪问题,就是人与水争地的结果。我们要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管理,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这是我们新的课题,新的使命。

“我希望每一个人能够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千千万万的生灵依靠她繁衍生息,请大家保护环境……”

舟曲月圆村城关一小四年级学生姚倩,在这次泥石流中不幸失踪。但她遗留下作文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

(小标题)多难兴邦——灾难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顽强意志。面对新的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历史灾难必将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那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黑板,饱含着求知的渴望。

9月1日,开学的日子。在位于兰州的甘肃省银行学校,异地安置的舟曲一中高三藏族学生高干让卓曼正在上新学期第一课。

随着那令人心碎的时刻在时间长河里渐渐远去,留在人们心中的悲伤化作了希望,化作了力量,化作继续前行的帆和桨。

“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唐代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中的这句话,对多难兴邦作出了令人警醒的阐释。

然而,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兴邦还是衰邦,取决一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坚强,取决于她在灾难前显示的智慧,取决于她在逆境中迸发的力量。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大禹在洪水滔天中“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的身影;沉寂月光下,张衡地动仪前紧锁的眉头……

战国时期,有了李冰父子的引江分流,凿岩筑坝,成就了都江堰造福百姓的不朽之作;

北宋年间,有了刘彝的潜心规划,精心布局,创造了赣州“福寿沟”泽被后世的千年传奇。

而今天的三峡工程便是这不朽与传奇的延续。今年长江虽然遭遇最大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峰,由于三峡工程调蓄削减,大坝下游居民处之泰然。

……

中国人正是在自然灾害的磨难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漫漫黄沙将几大古老文明淹没的过程,而中华文明却始终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多难兴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们文化的特质,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文明、性格和信念。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启示我们,发展,本质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坚持科学发展,就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发展就无法持续——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让我们今天的奋斗,化为后代“乘凉的绿阴”。

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决不能为了盲目的“政绩”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以科技创新为内在动力,把黄沙变为绿原,把水害变水利,把人类的每一分努力变为幸福生活。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饱含忧患的意识、悲壮奋进的力量;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聪慧睿智的思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文明在一次又一次灾难的洗礼中,生生不息,永远向前,必将在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中创造新的辉煌。

这,就是历史辩证法给予我们的启迪!(完)(执笔:赵承、陈芳、张旭东;参与:卫敏丽、王立彬、姚润丰、杜宇、张辛欣、罗宇凡、吴晶晶)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文字稿

中纪委文件刚下发,景德镇市邮政局仍顶风违纪

中纪委文件刚下发,景德镇市邮政局仍顶风违纪

副科级以上干部公款赴日游

第二批出游者计划明日出发

7月8日,对景德镇市邮政局部分副科级以上干部来说,无异于一个节日,有些人甚至显得迫不及待。据了解,继6月14日该局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东渡日本公费旅游之后,上次没有去的副科级以上干部8日又将出发。

赴日游:这钱是上级奖励的……

6月14日早上5时,景德镇市邮政局一行22人从景德镇出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日本之旅。他们从景德镇乘坐豪华大巴先到上海,再从上海乘飞机到日本,6月20日回到景德镇。据知情人说,这22人中,在职副科级以上干部5人,退休干部5人,其余为客户经理,还有部分家属,不过家属的费用需要自理。邮政局一名周姓副局长亲自带队。

据该局一位知情员工透露,由于邮政局保险业务做得好,上级单位发了一笔奖金,局领导决定将这些奖金用于副科级以上干部和部分营销人员赴日本旅游,每个人的团费为5800元。知情人说,该局随南昌虹桥旅行社出游,由旅行社代理相关事宜。

引质疑:大家赚的钱不是私款……

对此行为,该局基层员工纷纷质疑。一名基层职工愤愤不平地说:“钱是大家赚的,不是私款,成绩应归功于全体职工,为什么只安排副科级以上干部去旅游?为什么不能用这笔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职工?”面对这样的质疑,该局一名副局长私下解释说:“这次旅游是奖励这些干部的,派他们去参观学习,里面也有营销精英,并不全是副科级以上干部。”

一名支部书记在召开支部会时,有党员发言提出,这次副科级以上干部赴日本公费旅游是违反党纪的行为,企业发展还很困难,员工收入低,福利待遇差,应该把这笔奖金用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改善员工福利。该书记回应道,这笔钱是省里奖励我们的,即使不去国外旅游,我们局里也得不到。

一名员工无奈地说:“领导想出国,员工能怎么样啊,反映了又能怎样?”

老员工:这种行为很不妥……

表面上风风光光的赴日游背后,却是退休员工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记者前往邮政局老家属楼,看到职工家属楼破败不堪,黑乎乎的墙皮,很多地方连玻璃都没有了,只用黑色的破布胡乱堵上。走进老楼,发现楼梯上的水泥都已经脱落了,露出里面的钢架,让人觉得危险。

住在二楼的邮政局老职工陈师傅把记者迎进他40平方米的房子。狭窄的房间显得很拥挤,里面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就连这样的房子还是陈师傅的妻子嫁过来时用自己带的钱从单位买的,陈师傅靠自己微薄的收入根本买不起。陈师傅做过电话工、邮递员、营业员,1995年退休,到现在还过着艰苦的生活。记者表明自己的身份后,老人的眼眶立刻红了,说话都哽咽起来。他说自己生活太苦了,对于单位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去日本旅游的事根本就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对老职工不公平,对领导干部的形象也有影响。他们为什么不用旅游的公款去帮助困难职工?”他说,原局领导在任的时候,逢年过节还会到他家去看望,发放慰问品,“现在新换了领导,但还没有登过我家的门”。

操作者:有这回事但不太知情……

获悉景德镇市邮政局工会副主席赵雍华是负责公费旅游的经办人和具体操作者,记者7月6日16时左右找到他。赵雍华要求记者出示证件,他用了一分多钟的时间翻看记者证,看完后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左顾右盼的,从裤兜里把手机掏出来,想要打电话却欲言又止。他起初说对这件事不是很了解,但在记者的追问下,赵雍华承认了邮政局曾经在6月14日组织过一次赴日本旅游,7月8日即将再次赴日本旅游,但他强调旅游的钱都是个人自掏腰包而且是利用假期出游的。记者又问是否有副科级以上干部前往时,他说也有但没有透露具体姓名和人数。赵雍华随后以要出门办事和自己并不完全知情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在求证赵雍华的说法时,一食堂师傅说:“开玩笑,自己花钱谁去呀!”有人还告诉记者,7月8日即将出发的旅游团将由该

局另一名副局长带队。

查《解释》:顶风违纪后果严重……

写稿于此,记者检索了一下:6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印发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对于组织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这是从制度上狠刹公款出国(境)旅游歪风的有力举措。然而,有的部门有的人,偏偏不听劝、不遵守,甚至顶风违纪。

本报记者杜金存

系列,连续,组合报道:上海世博会纪略

作品简介

上海世博会纪略系列报道介绍

由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三报记者联合采写的《上海世博会纪略》,满腔激情追记“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盛况,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热情赞颂成功办博的中华智慧,纵论以仁为本、以德为上、以和为先的中华文化,充分肯定科学发展引领的办博方向,深刻总结以人为本、倡导变革、融入世界、坚持发展的成功经验,高度概括内涵广博的世博精神,以高昂的激情面向世博后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四篇报道分别聚焦“和平发展”、“坚持发展”、“面向未来发展”、“科学发展”的主题,贯穿“发展”一条红线,主题鲜明、深刻、集中,富有思想性和前瞻性,富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回应外界疑虑,呼应国人期盼。

四篇文章论题恢宏,手笔很大,融新闻综述、新闻评论于一炉,全面诠释上海世博会的内涵与特色。四篇文章四大主题,鲜明、集中、深刻。强调世博会是“和平发展的生动演绎”,是“融入世界,坚持发展”的成功范例;是“共同为未来发展思考”的时代杰作;是“付出艰辛,收获科学”的群众的智慧、群众的力量硕果。《纪略》讴歌“弥足珍贵的办博精神”,指出世博精神“流传延续,启示明天,激励未来”,给人以丰富的启示。

文章架构精巧,论述全面。开篇演绎上海世博会“和平发展”理念,从“体味不同的文化,更感受共通的心灵”、“分享不同的经验,更探索共同的课题”、“贡献中华的智慧,更呈现现实的中国”三方面加以论述,这三“更”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一个文明、和平、寻求互利共赢的中国”,“更留恋世博园中呈现的和平发展、和谐共处”的动人图景,简洁、形象,恰如其分。续篇《融入世界,坚持发展》,从“自信淡定,源自发展新成就”、“认识差距,增添发展新动力”、“瞄准变革,抓住发展新机遇”这三方面加以评述,这三“新”,给人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激励、动力与信心。笫三篇《共同为未来发展思考》讲述“不出国门,看遍世界”带来的思想激荡,特别是对城市未来科学发展的思考接力。“中国这轮思考的精彩程度”,对读者充满了感染力。收官篇《付出艰辛收获科学》,总结上海世博会“靠科学发展引领办博方向”、“靠群众路线凝聚办博力量”、“靠实事求是为中国为上海争光”的三条经验,令人充满自信与自豪。

文章就实论虚,虚实结合。《纪略》以追记办博史实为切入点,结合办展、观博中的生动实例,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论述中国、上海“未来发展”的思考。文章强调在全球各种反思浪潮中如何寻找“共同进步”的涵义,什么是最大的困局,什么是最为紧迫的问题,提纲挈领地论证了“聚焦城市,关注生活”的上海世博理念。文章指出,关于未来发展赢得世界一片喝彩的根由,在于这场思考接力中“政府、企业、个人没有一个发展主体缺席”,进而证明“上海世博会何尝不是中国人的‘种子’殿堂”,“2010年秋,我们收获了果实,也珍藏了萌发未来的种子”。《纪略》记得生动、实在,论得动情、激奋,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纪略》在丰富的写作素材中精选提炼,形成诸多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话语。《纪略》之二写到,“是几十年心无旁骛的发展,让中国主办的这场世界聚会有了成功的基石;是几十年心无旁骛的发展,让中国看向世界的目光,变得自信从容”,排比句式庄重凝练;《纪略》之四写到,“艰难的历程,会变成我们的财富;艰辛的付出,会成为我们的收获”。句式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内涵层层递进,极富引人进一步深思的余韵。

上海世博会临近后半程时,在上海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副总指挥、上海世博会新闻中心主任宋超同志亲自策划、组织、实施、改写下,由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联合派出4名最优秀的记者组建写作组,深入世博园区,走访各相关管理部门,大量占有素材,反复讨论,反复提炼,数易其稿,历时一个半月撰写完毕,于11月5、6、8、9日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头版底部围框刊发。文章在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中、在全国传媒业界引起热烈反响,受到中宣部领导,上海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宣部阅评组为此编发专题新闻阅评,阅评意见认为:任伟本四篇《纪略》,读来令人扬眉吐气,精神振奋,显示了上海主流媒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领能力的水准。

第一件代表作文字稿

和平发展的生动演绎

——上海世博会纪略

任伟本

“没有对和平的热爱和对和谐的向往,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欢聚在一起。”

“人们离开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感受到一个文明、和平、寻求互利共赢的中国。”

“这样的中国不可怕!”

184天的盛会成为历史一页。璀璨灯火渐熄,满园人潮渐散。参展者,参观者,组织者,志愿者,依依惜别,难说再见。

人们难舍合作相处的情缘,更留恋世博园中呈现的和平发展、和谐共处的动人图景。

体味不同的文化,更感受共通的心灵

一个多月前,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就急切地提前对本届世博会创造的历史之最作了盘点。他想说的,是“世界需要世博会”。除了世博会,还没有任何活动能提供一个与之相似的平台——通过创意、教育、对话来促进和平发展与合作。

184天来,在世博中心,两百多面旗帜依次升起,两百多个国家馆日、国际组织荣誉日活动逐日举行。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无论大小,不论强弱,都得到了有尊严的表达和充分的展示,浦江两岸的这片园区,俨然成了“联合国第二总部”。

184天里,2万多场文化活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各显其能,从大名鼎鼎的弗拉门戈舞、费城交响乐、印度宝莱坞,到鲜为人知的布隆迪大鼓、佛得角赤脚女歌王、新西兰毛利歌舞。

窦德龙是上海世博局活动部的工作人员,整天跟各种演出打交道。一开始,他和众人一样,感叹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间一长,他渐渐看出门道,布隆迪大鼓和韩国黑鼓虽然风格迥异,但同样都在抒发面对生活的感情。文化不同,心灵相通。

尽管交通条件改善、信息技术发展,“天涯若比邻”几成现实,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依然珍贵。184天里,2万参展方人员,16万工作人员、保障团队和志愿者,加上7000多万游客,面对面微笑,心与心交流,那种跨越肤色、跨越种族、跨越文化而握手、拥抱的场景,常常令人动容。

对于许多国外参展人员来说,他们一天接待的中国人数量,比他一辈子所能遇见的陌生人还要多。当他们看到,为了踏进自己的展馆,热情的中国人甘愿在最炎热的夏季耐心地排上几小时队,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民,他们一定会有特别的印象。而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走进园区,一个个原本只是写在教科书上的抽象国名,如今化成了生动可感的人物和图景。进入爱沙尼亚馆的游客,惊诧于这些“洋面孔”会字正腔圆地唱《龙的传人》;参观过土耳其馆的人,一定会记得那里爱捉弄人的卖好吃冰淇淋的大伯;突尼斯馆门口,常常有游客手捧刚刚捏制完成尚未定型的泥制小花瓶,像对待宝物一样小心翼翼。今后,当家里的客厅多了这样一件小物品后,他们仿佛与突尼斯这个遥远的国度产生了某种特殊的亲密联系。

“爱生活,爱世界”,这是中国馆馆长徐沪滨漫步世博园的最大感受。的确,上海世博会安排的地球村村民的这次“美丽约会”,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们,感受到了相互的差异,更感受到了彼此的共同点——爱生活,爱和平。“通过密集的人际交流,构筑了和平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对上海世博会的评价。

分享不同的经验,更探索共同的课题

上海世博会的E片区,地偏一隅,游客并不很多。可是,对有些人来说,这里有着超过中国馆、沙特馆和石油馆的吸引力。他们会一遍遍地来这里参观,在这里驻足。因为这里展示的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最佳案例。80个案例选自于200多个城市参展方案。

踊跃的参展情形,得益于一个能引起共鸣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局负责主题演绎的季路德说,这个主题,既有时代性,又有普遍性,穷国富国都可展示。

的确,城市化加速带来的诸多挑战,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危机,贫富差距……几乎威胁着每一座城市。无论经济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人们都在探索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而引领探索的理念正日益趋同:不再是互相掠夺、彼此争斗的此消彼长,而是荣辱与共的共生性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包容性增长。

于是,太阳能板成了不少展馆外墙共同的选择,雨水收集利用成为不少展馆屋顶必备的功能;于是,竹屋、零碳、智能卡、水幕墙、空气树、生态家让人津津乐道;于是,重污染区改造重生、衰败老港脱胎换骨、贫民区改头换面的案例获得了空前的关注。

世博园里,来自五大洲的人们交流如何更高效、更清洁地从大自然获取可持续的能源,而不是吵闹着分割地球上那点有限资源。大家思考的是一样的课题:少索取,低排放,修复被我们破坏的地球生态,填平被我们切割的社会鸿沟。

世博的乐章已成余韵,但这平衡、和谐发展的主旋律仍在回响。如果世博的精髓能够延续和推广,那么,“祝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平、发展”,这个由国展局负责人在公众参与馆许下的美好心愿,就能够成为美丽的现实。

贡献中华的智慧,更呈现真实的中国

“历史上任何一届世博会,对举办国来说都意味着两个目的,既是一个庆祝仪式,又是一种信息传递。”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徐波说。

是的,30年成就值得庆祝。但这种庆祝不仅仅是一场自我肯定的喜筵,更是一次自我沉思的契机。30年成就,我们靠的是改革开放,靠的是和平的发展环境。继续前行,我们需要放眼长远,更应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发展的环境。

所以,上海世博会更是一次向世界传递中国包容、和合智慧,展示和平发展理念的重要机会。

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及企业的赴约,是中国包容智慧的体现。中国积极推动阿拉伯、非洲、南太、加勒比地区的参与,甚至出资上亿美元建立非洲联合馆——发展中的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的共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所有的参展者、参观者,从国家政要,到展馆工作人员,中国人均以礼相待,体现出和合之道。园区事务均按规则操作,国家馆日无论强国弱国,严格依照先到先得原则。馆日活动安排,即使是类似升旗地点在室内还是室外,组织方都充分尊重参展方的意见。包括什么样的人可以走绿色通道等园区运行政策,都由多方共同商定。由参展方、组织者、中国政府总代表三方参加的联席会议,每月两次,尽管大家意见有时并不一致,但上百个问题都在坦诚友好中协商解决,上演了一出“和谐共治”的连续剧。上海世博会总代表联席会议主席眆本弘注意到,在各个国家馆日,无论国家大小都能得到同等的报道和关注,“我非常荣幸成为上海世

博管理和谐团队中的一员”。

闭幕式上有感人的一幕,肤色各异的参展方代表一起唱响了中国民歌《茉莉花》:“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这种“授人以花,手有余香”的情怀,正是真实的中国在本届世博会上所表现的风采。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作为“术”的中华智慧,更有作为“道”的中华文化的根基——以仁为本,以德为上,以和为先。

世博园里最流行的是世博护照。当工作人员面带微笑敲下印章、游客面带微笑接过护照的时候,我们应该体会到,传递着友爱与和平力量的微笑,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通行护照,也是我们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处的最好法宝!如世博歌曲《世界》所唱:“微笑辽阔无界,拥抱超越一切。”

后世博的日子,中国需要继续发展,发展需要持续和平。中国,必将永远微笑面对世界!

《解放日报》

(2010年11月05日第01版)

第二件代表作文字稿

融入世界坚持发展

——上海世博会纪略

任伟本

为了进馆,宁愿排队八个小时;为了把城市最佳实践区看个透,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一次又一次地赶到世博园。一些游客如是说:因为渴望了解世界的先进,因为渴望领悟发展的精髓。

举办和观看世博会,始终与“差距”和“发展”这两个关键词相联。

百多年前,郑观应、梁启超、吴趼人不约而同放言在上海举办世博,是面对中西巨大“差距”生发的梦想;25年前,世博话题在上海重启,也源于对“发展”新的思考。

1985年,上海市科委发展预测处受命专题研究,形成了今天已存入上海档案馆的《上海举办世博会的预可行性研究》。

“当时的初衷,是国家的发展、上海的发展需要世博会这样的助推器,并非像现在有些人想的,是出于实力炫耀和富裕后的自大”。2010年10月,当年参与研究的市科委研究员、如今82岁的汤万方,在7次参观世博园后更坚定了当初的想法:“世博会是推动中国继续发展的契机,而不是发展后一次自恋般的停歇。”

从19世纪末前人的憧憬,到20世纪末的可行性研究,直至21世纪初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见证的是中国融入世界、寻求发展、奋力向前的脚印。

自信淡定,源自发展新成就

因为世博会,年长的拉法兰和年轻的王晓夏,都为中国而感慨。

身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中国馆看了反映中国30年奋斗史的主题短片《历程》后热泪盈眶:中国的发展“真的太不容易”。

而自6岁起就随父母生活在瑞典的王晓夏,因为世博回到中国,半年的时间不短不长,却令她和其他26名为瑞典馆工作的留学生萌生了留下来的愿望,“生活在上海,跟生活在国外,没有太大差别”。

拉法兰看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艰辛,王晓夏看到了中国融入世界的精彩。一个回望历史,一个展望未来,在历史和未来当中,则是中国几代人为寻求发展的奔跑与追赶。

“我听孙女说,网上有人挖苦看世博的老人多。他们可能没想过,我们这些老人和国家一起经历了这几十年的奋斗,看到国家能举办这么成功的世博会,这也是对我们一生奋斗的一个肯定啊!”来自江苏泰兴的罗长松,今年85岁,已五进世博园了。

罗长松可能不知道,还有人批评说,每天园区一开门,中国人急奔各个展馆的热情吓坏了外国人。“其实,我们能理解,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它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对其他国家的好奇和友好。”来自意大利的安琪丽说。

人民的热情,背后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热情。热情的背后,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平等交往的渴望和艰辛。

被枪炮击破“天朝之梦”的中国,曾经在倨傲与恐惧的纠结之中拒绝了初兴的世博,试图紧闭门户以断绝新世界的威胁。在此后累年的战乱中,因着对另一个世界并不完全的观察,中国带着悲情,总是互摆于“目随西风转”和“拒绝向外看”两端。

几经翻腾的心在60年的和平中才被渐渐抚平。从加入WTO到举办奥运会,国人看待世界的目光多了累积的自信,也添了平和的淡定。

世博如镜,折射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史。是几十年心无旁骛的发展,让中国主办的这场世界聚会有了成功的基石;是几十年心无旁骛的发展,让中国看向世界的目光,变得自信从容。

认识差距,增添发展新动力

上海世博让世界再次为中国的发展喝彩,上海世博也让中国再次为世界的精彩惊叹。

因为好奇,所以热情;因为自信,所以谦逊。世博园里,世界发展的亮点不断被发现,中国发展的差距再次被认识。

80岁的君青老人14岁那年冲上了抗日战场,如今走在日本馆里,她看着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啧啧赞叹,满心希望中国也能引进;同济大学研究生余中奇曾设计过一座以竹子包裹的太阳能屋,上下观察着“空气树”的他说:“我有了改善太阳能屋的新思路”;为民营企业馆导演“高潮秀”的王潮歌和樊跃在“小美人鱼”和法国馆油画前驻足良久:“经济上去了,我们在精神上能给后代留些什么——不是拿来主义的山寨品,而是真正去原创”;陕西企业家王国庆“拼博”一个半月,看遍所有场馆、写下100多篇参观笔记后说:“企业家要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这里看世界”……

“差距的本质在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多次参观了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后,一位上海干部这样感慨。

看到自行车成为发达城市推崇的代步工具而非健身品,刚刚兴奋地开上自己第一辆轿车的中国家庭,会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看到城市垃圾的减量、分类和处理在发达城市已达到的精细化程度,很多人意识到,这是一件比让城市外观大变样更有挑战性的事。园区的排队秩序之好,让中外访客都叹为奇迹,但面对外国友人希望的队伍中避免人紧贴人的建议,管理者知道,排队者之间这10厘米的间距,也许还要三年五年的努力才能做到。

差距,实实在在。

缩小差距,需要时间;缩小差距,还靠发展。“追求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本质上的要求,还是要加快科学发展,首先还是要继续加快发展。”走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上海干部说。

引发同样思考的,当然不仅是上海的干部群众。

2009年10月起,中组部选派近100名来自中西部和老区的干部加入办博大军。来自四川的嘉东波,开园至今,几乎天天奔走在世博园区。

“世博会上我们是在‘临渊羡鱼’,更重要的是回去之后‘退而结网’。我们中西部与上海这样的东部城市的差距、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逐步解决。”嘉东波表示,世博的成功、上海的辉煌,坚定了他的两点认识,“一是我们30年的发展道路是对的;二是我们还必须更加埋头搞发展。”

世博如窗,透视出当今世界“先进”、“发达”的新内涵,也透视出我们与世界的新差距。发展的课题,对于我们,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奔跑30年的中国,需要继续奔跑。

瞄准变革,抓住发展新机遇

184天之后,回望上海世博,“看什么”落地为“看到什么”。

看到了“诗意栖居”的城市梦想,看到了“零碳技术”的现实示范,看到了穿越时空的文化集萃……而对于站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时刻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中国的位置和坚持发展的必然。

企业家往往是经济发展中最受关注的人群。他们在上海世博会上的活跃表现,真实刻画了中国不可逆转的追求发展之心。世博会中国民企联合馆让人看到了活力——作为世博浦西园区最后一家启动的自建企业馆,民企馆只有常规建设时间的1/3,却第一家举行亮灯仪式,“复制”了中国民企的神奇发展速度。

不仅有活力,更有追求发展的魄力。就在世博会运营期间,同为建馆企业的复星集团和阿里巴巴分别做出了在海外的重大战略投资决策。他们说:“从全球看,我们仍然属于中小企业,时刻应保持创业心态。”

世博催生了中国企业家什么样的使命感?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认为:就是实现世博的创新价值,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世博会给了我们相当大的震撼。我们也更看好中国在世博后的发展机遇”,爱尔兰馆的王东恩说。

“中国机遇的本质,在于它的发展态势——稳定的发展环境,清晰的发展目标,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是许多华人华侨的共同感受。

中国机遇孕育在发展之中。发展的新契机在世博会上不断呈现。

“我们需要变革”,这是上汽—通用汽车馆针对新能源汽车、车联网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而反复宣传的主题。

倡导变革的声音,在世博园里随处可闻。低碳、环保、生态、物联等概念的传播,LED光源、太阳能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世博展示和实践的新理念、新技术,蕴含着产业变革的新机遇。

面对新的产业变革,以新的发展方式赢得新的先机,能否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新模式,这是许多人走出世博园时在思考的。

2010年深秋,源于“发展”思考的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2010年深秋,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继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新一轮实践,正在启动。

《解放日报》

(2010年11月06日第01版)

第三件代表作文字稿

付出艰辛收获科学

——2010上海世博会纪略

任伟本

“看得我想掉泪,只有一个感觉,我们的员工好!”俞正声同志看完文汇报刊登的“世博故事”,动情地写下了这句话。一个个工作在一线的“小人物”感动了市委书记。

8年筹备,184天运行,上海世博会演绎了多少故事,凝聚了多少艰辛?!从一个人的参与,到一座城市的洗礼,开埠150多年的上海又多了一段光荣的记忆。

世博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如何满足国人的期待和热情?世博会在上海城市中心举办,如何确保7000多万游客平安有序、2000多万市民生产生活正常便利?世博会历时半年,各项设施与服务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持久保持最佳状态?

面对这三大难题,世博会组织者和上海市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依靠全国人民、特别是周边省市和全市人民的支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开放创新,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本届世博会的成功、精彩和难忘。

这是一次艰辛的付出,更是一份难得的收获!

靠科学发展引领办博方向

如果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契合了科学发展的理念,上海世博会的历程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份样本。

世博成功,得益于科学发展。

应对7000多万总客流、最高103万单日客流,平稳有序的秘诀何在?两个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世博期间,95%以上游客利用公共交通出行,40%世博客流选择轨道交通。

这是上海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结果。短短两年内,上海轨道交通里程从200多公里提高到420公里;这是组织者倡导公交优先的结果,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旅游巴士和水上巴士多管齐下,停车场加轨交、公交专道和信息诱导配合,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这是科学指挥的结果,33家机构组成一体化指挥平台,信息系统实时报告客流变化和交通路况,一切尽在掌握中。

举办世博,处处体现科学发展。

与持续半年大客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部分市民的正常出行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既确保安全有序,又确保繁荣开放。上海市出台的一系列世博安保规范措施,充分考虑了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作为备用的单双号限行政策始终没有启用;世博园区周边管控区也柔性管理。

宁可牺牲一点精彩,也要少一点扰民。为减少对黄浦江航运的影响,减少对周边居民、交通的影响,开幕式团队放弃了在卢浦大桥上架设LED大屏的方案,尽力在有限空间取得最佳效果。

多一份付出,就多一份便民。交警部门原打算在中环设立世博专用道,但他们精心设计出7种路线后,在各个路口引导车辆快速出入园区,不设专用道,一样保畅通。

举办世博,推动上海科学发展。

办博为了发展,这是上海申博的初衷。

上海世博会选址市中心,横跨浦江两岸。上海市市长韩正曾阐释选址的两大考虑:一是把黄浦江边的生产岸线变成生活岸线,还岸线、江边于民;二是选择百姓受益最大的一块地,通过一块地带动全市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鲜明体现,也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具体演绎。

园区的规划一开始就是上海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后期利用。世博会后,园区内所有道路、越江隧道、地铁,都和城市交通网完全接轨,做到“零废弃”,整个园区将成为横跨浦江的城市新中心。

靠群众路线凝聚办博力量

从年初在市委全会上强调“群众观点须臾不能忘记”到明确提出办博宗旨:为参展者服务、为参观者服务、为市民群众服务——坚持群众观点,上海市委一以贯之,平常如此,办博亦然。

一切为了群众——办好世博会,就要以人为本,服务好7000多万中外游客。

为尊重群众需求,组织者最大限度提供世博会服务信息。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从互联网到手机,从移动电视到街头屏幕,到

处是世博会服务信息。“要看世博,先查信息”,不仅是上海市民的习惯,也是各地游客行前的必修课。对客流的均衡,世博会组织者既不主动组织,也不强行制止,靠的是服务和引导——告诉群众真实的客流信息,请群众自己判断;设计丰富的观博攻略,请群众自己选择;提供人性化观博提示,请群众注意防范。

为满足游客需要,组织者尽一切可能提供人性化服务。园区设立直饮水点117处、每天人均消耗量相当于4瓶矿泉水。园区配备了1.1万多个厕位,用了9种清洁剂,三五分钟就清洁一次。夏天,园区安上遮阳伞和喷雾器;秋天,园区提供热水饮用;有人反映儿童如厕不方便,上百个儿童厕所很快就出现;有人说吃饭太贵,新亚大包就开进了园区,5元3个包子、10元1袋面包。

一切依靠群众——办好世博会,上海干部群众倾情投入。

数万名建设大军仅用3年多时间完成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建成了新中国规模最大的单个建设项目;16万工作人员、保障团队和志愿者夜以继日,实现了园区184天的平稳运行;200万名社会志愿者遍布上海街头弄口;每天700多万地铁乘客自觉接受安检……

执勤士兵李雨明说,宁可生命有透支,不让使命有亏欠;基层党支部书记吴尔愉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会把工作做好;不知名的清洁女工说,辛苦,但是习惯了。复旦4000名志愿者留下37万字服务攻略,园区AB片区管理部副部长莫贞慧一人写出7万多字工作手册,礼宾部工作人员徐珏一眼能识“万国旗”……这是群众的智慧,更是群众的力量。

靠实事求是为中国为上海争光

举办世博,上海再次位于聚光灯下。

上海,以实事求是为起点,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城市。

实事求是是一种自信。上海开展迎世博600天行动,不是搞“面子工程”,不追求一个十全十美的上海,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改进城市管理、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实事求是是一种务实。面对试运行的不够理想,组织者的态度是:不回避问题,不掩饰问题;组织者的做法是:不相互埋怨,而是相互支持;组织者的口号是:办一天世博,改进一天工作。面对媒体和各方批评,组织者不辩解,不回避,扎扎实实埋头改进。从4月20日的20万人入园就“狼狈不堪”到10月16日百万客流下的平安有序,组织者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各方一致肯定,让挑剔的香港媒体也“低开高走”,赞誉有加。

实事求是也是一种方法。对于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组织者正视现实,除了文明劝导,更通过文明办博来促进文明观博——想方设法改进设施,改善管理。比如,解决乱扔垃圾问题靠了两条:提供更多的垃圾桶,不停地打扫。解决排队问题靠的也是两条:硬质围栏和预约券。设施改进与管理改善并举,园区干净了,排队有序了,园内的文明状况明显高于各地平均水平。

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展示一个开放的城市。

海纳百川,是世博会的本质要求。五大洲参与的开幕演出,200多参展方的展馆展示,2万多场文艺演出,都是世博会多元、包容的见证。

海纳百川,也是办博者的态度。中国馆的设计、海宝的创意、各种运营团队,来自五湖四海;园区的运行,吸取了往届世博会的经验;《上海宣言》凝聚了全体参展方的共识。

上海,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展示一个创新的城市。

追求卓越,不仅体现在上海世博会参展方数量最多、参观者数量最多、园区面积最大,更体现在上海世博会的两大创新:城市最佳实践区和网上世博会,体现在第一次提出城市主题,第一次提出“低碳世博”。

追求卓越,还体现在组织者从不停歇的脚步和奋力向前的状态。在平稳运行100天之后,组织者提出了不自满、不松劲、不懈怠的“三不”要求,派出督察组暗访各个片区,确保各方工作热情不减,服务水平不降,善始善终。

回望8年历程,回想184天,多少人感慨万千,曾经的压力,曾经的艰辛,何足与人道也!好在,艰难的历程,会变成我们的财富;艰辛的付出,会成为我们的收获;艰苦的探索,会凝聚成弥足珍贵的办博精神,流传延续,启示明天,激励未来。

上海世博会收获了上海的荣光!更收获了中国的荣光!

《解放日报》

(2010年11月09日第01版)

中国新闻奖系列(连续、组合)报道作品完整目录

注:四篇都填写,但挑3篇为代表作,一般为开始、中间、结尾。请在3篇旁注明“代表作”。

系列,连续,组合报道:信义兄弟接力送薪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简介

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简介

黄陂企业家孙水林兄弟,带着一帮农民工在北京、天津等地承包工程,20年来,每年大年三十之前,一定会结清农民工工钱。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孙水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大年三十前结清所有人的工钱,连夜驾车从天津回家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践行哥哥的承诺,忍悲含痛,在来不及办理哥哥一家后事情况下,毅然凑钱为60多名工人发放了33.6万元工钱。

孙水林、孙东林20年来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的承诺。孙家兄弟生死接力送薪,被誉为“信义兄弟”。

孙水林、孙东林仁义为怀、诚实守信,艰苦创业、回报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诚信的价值。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者。

2月21日,《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兄弟俩诚实守信事迹。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分别刊发报道,聚焦“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感人事迹,展现“信义兄弟”20年来,重信守诺决不拖欠农民工工钱的朴素情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4次深度聚焦“信义兄弟”,央视评论员文章盛赞孙家兄弟“诚信大于天,责任比金贵”。

2010年,“信义兄弟”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责任公民、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第一件代表作文字稿

为了哥哥的遗愿弟弟代兄发工钱

本报讯(记者舒均楚田)2月10日凌晨,南兰高速上发生重大车祸。谁也没想到,这起车祸却牵出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汉的民工发工钱,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水林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一家五口不幸在车祸中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上。

现年50岁的孙水林在北京做工程,2月9日,孙水林从北京工地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而此时,先期回汉的民工也正渴盼着孙水林回来。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2月10日早上,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预感不妙的孙东林开车沿途查找,结果在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发现了哥哥及家人的遗体。

由于哥哥的后事处理尚需时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孙东林和家人商量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除夕前一天,孙东林拿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又从银行提取自己的6.6万元,加上母亲拿出的1万元养老钱,发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

“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该给每个民工发多少钱。我们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孙东林说。

20多年前,孙水林就开始到外地打工,现已成为家乡有名的建筑商,如今每年跟着他打工的民工,高峰时达200多人。

“真没想到啊,老板遭遇车祸后,工钱还能照样结回来!”昨日,曾跟着孙水林做活的工人宋国清动情地对记者说。

第二件代表作文字稿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本报记者张泉舒均陈世昌

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哥干了十几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让人家骂我们兄弟不地道!

——孙东林

孙水林在天津、北京均有住处,他完全可以在外地过年,为何要冒险上路,在大雪来临前,携带巨额现金,千里迢迢寒夜驱车往家赶?哥哥一家五口不幸遭遇车祸遇难后,弟弟孙东林又为何在亲人尸骨未寒之际,强忍悲痛代兄发放农民工工钱?

这一切,只因兄弟俩20年里共同信守的一个不变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每年大年三十之前,一定要结清所有工钱。

贫寒之家走出打工兄弟

虽然已是黄陂区泡桐街小有名气的建筑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的房子,在街上并不显眼,甚至有些寒酸。这栋两层的民房是兄弟俩在外打工10多年后,于1990年前后所盖。在此之前,兄弟俩及年迈的父母等一家多口人,一直挤住在乡下的两间土坯平房里。

孙水林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遵从父亲的安排,他学了一门木匠手艺,年仅十几岁就在外干起了木匠活。在弟弟孙东林的印象中,家里因为吃不饱饭,曾搬过两次家:一次是在他5岁时,一家人从黄陂老家搬到了黄石阳新县,听说在那里,只要肯干活就能填饱肚子;另一次是在他10多岁时,一家人又迁徙到盘龙城。直到哥哥靠木匠手艺撑起一家人的生计,他们才最终回黄

陂区泡桐街老家,盖了两间土坯平房,安定下来。

“我哥哥和嫂子就是在那两间土房子里结的婚。”孙东林说。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孙东林也很早就尝到了打工的艰辛。13岁那年他正上初中,暑假期间,孙东林央求哥哥带他到三阳路一家建筑工地,想挣点下学期的学费。整整干了11天,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钱,这种记忆让他刻骨铭心。

哥哥孙水林话不多,很少提及类似的遭遇。在孙东林初中毕业跟随哥哥打工后,他才明白,打工要不到工钱是常有的事,只是哥哥不说而已。

二十年坚持不拖欠工钱

1989年前后,已在建筑工地打工多年的孙水林,在朋友的建议下,带着弟弟孙东林,渐渐地拉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河南、北京等地承包一些装修工程。凭着自己的口碑,这支队伍由最初的十几名老乡发展到今天,最高峰时达200余人。手下的农民工不仅有来自家乡湖北的,还有许多来自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的。

“后来我们兄弟俩分开单干时,哥哥总是跟我说,如果农民工跟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你还拖欠他们的工钱,明年谁还会跟你干呢?这样,你手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可能一个都不剩,最后只有你替别人打工的份。所以,这20多年来,我们兄弟俩无论多么困难,也决不会拖欠农民工一分钱。这是我们兄弟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孙东林说。

多次拿出积蓄垫付工资

在弟弟的记忆里,哥哥拿出积蓄垫付工钱的事,不下十余次。

1993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年底,孙水林在北京多个工地的工程款都要不到钱,他四处筹措款项未果,最后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先行给农民工垫付了工钱。

上世纪90年代,孙水林在北京平谷县承包一所学校的工程。他带领4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两个月,终于在新学期开学前完工,但6万余元工钱对方却一直不给。无奈之下,孙水林从家里拿出刚攒的一点积蓄,支付了工钱。后来,孙水林将对方告上法庭,法院判对方支付6.5万元。这笔钱至今仍未到位。

2002年前后,孙水林在武汉承包了一项4000平方米的装修工程,连设备带材料共投入95万元,对方时至今日仍欠58万元。当年的工钱,孙水林是向弟弟借了7万余元支付的。“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我哥也没欠一分钱工钱。”孙东林说。

工钱结算决不拖到初一

“还是那句话,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外地农民工回家过春节前,我们就将他们的工钱先全部结清。离我们老家近的农民工,部分没结算的尾款,我们就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腊月二十九,把家乡的农民工兄弟喊到家来结算,决不拖到正月初一。”孙东林说。

为了安全,以前兄弟俩都是带着银行卡,回到家乡再从银行取现。前年腊月二十八,孙东林到银行排了几个小时的队,结果轮到他时银行要下班,无法大额取现。第二天,孙东林一大早就赶到黄陂区街上的银行排队,中午时分终于取到钱。这天,兄弟俩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总算把所有的工钱结清。

今年春节前,兄弟俩吸取去年的教训,决定直接带现金回家结算。

大年三十前举办清欠宴

每年结算工钱的时候,也是家中最热闹的时候。几十名工人挤得满满当当,兄弟俩买来酒肉,大摆宴席,招待前来拿工钱的老乡们。20年来,每年腊月二十九,接到电话没接到电话的农民工,都会如约来到兄弟俩家,清欠宴如期举行,最后在欢闹中散去。对于这种做法,孙水林幸免于难的二女儿孙云曾有怨言,“太吵闹”。昨天,女孩眼里闪动着泪花说:“现在我很怀念,今后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场景。”

暴风雪来临前连夜启程

正是兄弟俩20年来坚守的这一承诺,让孙水林赶上了2月10日(去年腊月二十七)凌晨南兰高速上的那起重大车祸。

去年12月,北京建筑工地。外地农民工结清一年的工钱后陆续返乡,只有家乡来的几十人约30万元的尾款没有结。

由于工程款难收,工地放假后,孙水林一直留在北京催款。2月4日左右,只收到11万元工程款的孙水林给弟媳打电话:“今年的账不好收,你给我准备一些钱。”

2月9日,孙水林从北京回到天津的暂住处,原本打算隔一天再走。吃过晚饭,孙水林来到相隔不远的弟弟孙东林家。

“我上次给你打电话借的钱,你准备好没有?”一进门,孙水林就问弟媳。

“10万够不够?”

“不够,你给我15万吧。”

弟媳正做晚饭,孙水林就到网上查看天气预报,结果发现从天津回汉的沿途即将出现雨雪天气。

说话间,弟弟孙东林回来了。孙水林说:“我今晚就得走,不然明后天大雪封路,就走不成了。”

“明天一早走不行吗?”孙东林有些担心。

“不行,我得赶回去把工人的工钱结了,账我都算好了。”

见哥哥已经决定,孙东林没再劝阻,让妻子拿出15万元现金。孙水林将这15万元和自己筹措的11万现金打包,放到后备厢,回家接上家人,在夜色中出发了。

这一次如同往年一样的出发,竟成兄弟俩的永诀。

15小时驱车返乡替兄还愿

第二天一早,孙东林得知哥嫂一家仍未到家,拨打他们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略感不祥的他沿途驾车寻找。

一天一夜的风雪沿途苦寻,孙东林2月11日上午在兰考县人民医院找到了哥嫂一家人的遗体。他眼前一黑,顿时倒在地上。醒来后,孙东林号啕大哭。

哭过,抹干泪水,他和随行的亲友在各个停车场查找哥哥的事故车,从撞烂的小轿车后备箱里取出保藏完好的26万元现金。

“取出钱的一刹那,要替哥哥结清工钱的想法就闪现在我脑海里。”孙东林说,“哥哥今生不欠人一分钱,不能让他欠下来生债。”

时间紧迫,已经30多个小时没合眼的孙东林动身往家赶。15个小时马不停蹄,2月12日上午(腊月二十九),孙东林一路风雪中赶回了黄陂泡桐老家。

近家情怯。孙东林让姐姐帮忙封锁消息,设法暂时瞒着父母。

然而,善意的谎言没能瞒住真相。孙东林一边安慰父母,一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开始有些反对:“等年后哥哥的后事处理完再说吧。”

孙东林晓之以理:“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哥干了十几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让人家骂我们兄弟不地道!在大年三十前,一定要把工钱结清。这是咱家20年来的规矩。”

腊月二十九这天,跟随兄弟俩打工的农民工数十人,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半,钱账两清。

“2009年,我们兄弟俩发放工钱300多万,春节前结清的是部分尾款。现在我可以站在我家楼上,向所有的人说,我们兄弟俩不欠别人一分钱!”孙东林泪流满面。

第三件代表作文字稿

信义无声动神州

本报记者张泉摄影:记者叶茂林萧颢黄士峰

初春渐暖。

从2月9日那个突发意外的寒夜算起,信义大哥孙水林离去已经二十多天了,但一位仁商风雪中赶路的身影依然清晰,人们的思念与感动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在这个风雪交加的春节,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悲壮举动,带给了大江南北融融的暖意。

在魂兮归来的日子,我们饱含泪水与敬意,写下这篇文字。为信义兄弟,也为像信义兄弟一样,隐藏于芸芸众生的角落,却在生命中默默坚守的人们。

我们感动于信义的坚守,也感受着信义的伟力。

这是于悲伤中被偶然发现的感动,事实上,它早就深深地植根于兄弟俩的生命中

回家的决定,是在看完天气预报后,一瞬间作出的。

刚刚从外面回到天津租住处的弟弟孙东林有些担心地说:“哥,天这晚了,你明天一早走不行吗?”

面对弟弟的劝阻,孙水林没有犹豫:“不行,如果明后天大雪封路就回不去了,家乡的兄弟们还等着我赶回去发工资呢。”

赶在大年三十前给农民工发工资,是孙水林作出寒夜出发决定的唯一理由,也是兄弟俩20年坚守的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孙东林没有再说什么。

而再次见到哥哥,已是三天后的上午。孙水林静静地躺在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冰冷的太平间里。太平间外,大雪飞扬,积雪厚达10余厘米。一场车祸,让他30多年漂泊打工的步履永远停在了回家的路上,也让兄弟二人生死相隔。

手足情深。孙东林久难自抑,泪洒如雨。悲痛之余,闪现在他脑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取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里的26万元现金,赶回家把钱发给农民工,替哥哥完成遗愿。

“哥哥虽然没有来得及跟我说,但看着他静静地躺在那里,这个念头就从我的头脑中蹦了出来,就仿佛我哥当面告诉我一样。”孙东林说。

腊月二十九,接到电话的60多名农民工陆续来到孙家。“孙老板人都不在了,我们哪还能要这工钱?”领钱时,工人们满怀歉疚。

“这本来就是你们的血汗钱,我哥在要给,不在了更要给。”孙东林硬是把钱塞到了农民工手中。

钱账两清,孙东林如释重负。三天三夜的连轴转,他终于不负兄长无言的重托,让大哥清清白白地去了天堂。

“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感人故事,在黄陂区泡桐街孙家所在的小小弄堂悄然上演,不为更多人知。直到一个多星期后的2月20日,孙东林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哥哥及家人在这起车祸中的不幸遭遇,我们才在采访中,偶然发现了这份久违的感动。

“对我和我哥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年年都是如此,我从来也没觉得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时至今日,孙东林依然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