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石屏一中党总支第一季度学习材料

2015年石屏一中党总支第一季度学习材料

1、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认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3、习近平总书记九谈守“规矩”;

4、李纪恒: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标准的重要论述(《求是》2015年第一期)。

2015年3月编印

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社昆明1月2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元月的云南大地,阳光明媚,山川展绿,生机盎然。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代省长陈豪陪同下,来到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对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5个多月过去了,灾区群众生活过得怎么样?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得如何?灾区群众还有哪些要求和期盼?总书记十分关心和牵挂。19日一大早,习近平从北京乘坐飞机直接前往昭通,一下飞机,就转乘汽车一路颠簸前往鲁甸县。

在震中的鲁甸县龙头山镇,习近平踏上废墟查看灾情。在受损严重变形的龙头山镇镇政府大门废墟前,习近平听取了当地干部关于灾区恢复重建的情况介绍。他强调,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是安排好群众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在甘家寨受灾群众异地过渡安置点,习近平察看了临时党支部、警务室、消防室,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群众生活保障情况。总书记走进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吃饭、补助、收入等问得十分仔细。总书记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邹体富老两口回答“暖和”。儿童活动室里,孩子们玩游戏、唱儿歌,脸上荡漾着笑容。习近平走到孩子们中间,牵着孩子们的手,驻足观看他们的蜡笔画,祝他们健康成长。住在这里的受灾群众听说

总书记来了,纷纷跑出帐篷,簇拥到总书记身边,习近平热情同他们握手。他对大家表示,党中央始终关心着大家。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13亿多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全国各族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大家一条心,有党和政府支持,有全国人民支援,再大的坎都能迈过去。大家要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不怕灾害,不怕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总书记的到来,给当地干部群众极大鼓舞。一位当地干部激动地说,明天是大寒,总书记大寒节气之前来看望灾区群众,大伙写了一首诗送给总书记:“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家万户彤彤日,十万乌蒙尽开颜”。

昭通市位于乌蒙山区,全市11个区县中有10个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总书记对这里的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19日下午,在地震灾区板房学校,习近平听取了当地扶贫开发工作汇报。他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习近平对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十分关心。20日上午,他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古生村位于洱海边,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已有1000多年历史。总书记步行穿过村中街巷。街巷道路整洁,溪水环流,绿树成荫,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习近平同当地干部边走边聊,向他们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洱海边,习近平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他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离开洱海边,习近平来到村民李德昌家。小院宽敞明亮,红花朵朵,绿意盎然,体现了坊、阁、照壁相结合和青瓦白墙的白族传统建筑风格。习近平同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村民们争先恐后向总书记讲述农村的变化。习近平听后十分高兴。他强调,党和政府还会不断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支持农村建设发展,支持农民增收致富,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总书记离开时,村道两旁聚集了很多村民,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同围拢过来的村民握手,向远处的村民挥手致意。

2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走进技术中心,了解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扩大出口等情况,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制造水平,扩大产品出口,优化市场服务,牢牢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考察“八出省、四出境”铁路通道重要枢纽建设情况。在工程项目部,他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听取云南省发展滇中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和加强互联互通、建设面向西南开放大通道情况介绍,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

20日傍晚,习近平在驻地亲切会见了独龙族群众代表。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习近平复信祝贺。一年过去了,总书记惦记着乡亲们。习近平同独龙族群众代表一起观看反映当地生产生活变迁的视频短片,同他们亲切交谈,勉励他们立足自身优势,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一定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

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习近平强调,关于从严治党,党中央的态度很鲜明,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皮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在从严治党上进一步做起来、实起来。无论哪一层级、哪一领域的党组织,都应该严肃认真对待党赋予的职责,按要求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党组织要管理党员、干部,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管理,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规矩。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根本在于严格管理标准、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使每个党员、干部都及时纳入组织管理,使党组织对每个党员、干部都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措施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管党责任,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管党机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王沪宁、栗战书、王正伟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考察活动。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认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2015年1月23日)

各州、市委,滇中产业新区党工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专院校党委,省属各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2015年新年伊始,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入我省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亲切会见贡山县少数民族代表,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听取了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现就做好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

到讲话精神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云南,这是云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鲁甸地震灾区人民的深情牵挂,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高度重视、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对云南工作的大力支持,为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跨越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扶贫开发、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有新的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改进党风政风社风方面取得新成效;充分肯定了面对鲁甸6.5级、景谷6.6级地震,云南有序有效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明确了云南的发展地位,赋予了云南崇高责任。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云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的前进方向和重要任务,对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纲领性、战略性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更好地推进富民强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云南的工作,这是对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是我们做好云南工作的强大政治动力和精神动力。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凝心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不辜负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重托。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核心是要在深刻领会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做到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坚决贯彻,更好地用讲话精神统一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

一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云南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完全切合云南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牢牢把握总体要求,谋划全省工作,认清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肩负的使命责任,树立新的标杆和更高追求,实现理念思路、路径举措、发展水平的新突破新提升,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二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五个着力”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从组织上落实从严治党。这“五个着力”,抓住了云南各项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的工作重点。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牢牢把握“五个着力”的重点任务,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开展。

三要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紧密结合,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深刻理解讲话对云南工作的新要求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笃信笃行,使之成为云南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省情实际的认识把握,深化研究、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关键和要害,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确保把总体要求和“五个着力”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实际成效当中。

三、切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传达学习宣传贯彻

传达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宣传到各族干部群众。省委将举行一次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还将召开

一次省委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讨论通过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五个着力”,逐条逐项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州(市)和具体责任人。

各地区各部门要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掀起学习热潮。要全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向基层单位延伸、向全体党员和干部延伸,推动讲话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边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最新要求传达到每一个党员干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谆谆嘱托传递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使讲话精神在云岭大地和各族干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研讨、深化理解。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讲师团要组织开展面向基层干部群众的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城乡基层、走进千家万户。各级政策理论研究部门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各级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宣传主导作用,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多层次、多角度深入解读和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对云南工作的深切关心,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亲民务实的风范深入到每家每户和全省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引领和力量之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深入研究思考全局工作和分管领域的重要问题,提高运用讲话精神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凝聚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作风,转化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办法、更加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科学谋划“十三五”,奋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为契机、为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统筹协调、科学组织,抓好经济运行调度、重大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工作和春季农业生产,努力实现一季度工作“开门红”。要尽快启动第三届南博会筹备工作,抓紧与国家商务部、外交部衔接,做好会期系列活动的谋划,及时启动国内外政要邀请、招商招展等工作,加快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进度,确保第三届南博会成功、精彩。要强化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措施,以“零差错”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全国“两会”召开。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认真负责、扎实细致地做好省“两会”有关准备和服务工作,确保省“两会”顺利召开、圆满成功。要抓好春节期间有关工作,深入基层、群众和困难企业,扎实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妥善安排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他们安全温暖过冬,确保全省各族人民过上一个安全、温暖、欢乐、祥和的春节。要全力抓好鲁甸、景谷、盈江等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让党中央放心,让灾区各族群众满意。

习近平总书记九谈守“规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治党”,大力加强包括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编者认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规矩”的论述和强调,从中可以看出,讲政治、守规矩和明权力,已经成为了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生活中的新常态。

一、“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2012年11月16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研究部署。总书记谈到“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二、“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

2013年7月7日至8日,中央军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

主生活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关制度规定。总书记谈到“规矩”:军委同志要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从具体实在的问题抓起改起,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一步一个脚印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真正落实好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三、“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一间长方形的土坯房——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召开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正是在这间简陋的房间里,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提出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战略任务,要求军队向前进。会议作出关于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增强纪律性。总书记谈到“规矩”: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这么多年中央经常讲、反复提“两个务必”,围绕改进作风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背离“两个务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一套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主观上说,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客观上说,主要原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

四、“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

2013年8月28日至31日,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总书记谈到“规矩”: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

五、“使大家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谈到“规矩”:贯彻民主集中制,要从干部和机制两方面努力。对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加强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培训,使大家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

六、“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总书记谈到“规矩”: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

七、“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总书记谈到“规矩”: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八、“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意识显著增强”

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谈到“规矩”:各级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扎紧了制度笼子,强化了对不良作风的刚性约束,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意识显著增强,越界犯规行为减少。

九、“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

2015年1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谈到“规矩”: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五个必须”,这正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这“五个必须”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规矩”,有何深意?

“讲规矩”是搞好团结的“生命线”。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党内不能搞个人崇拜,不能逞个人英雄主义,坚持“讲规矩”,按照党的制度和方式方法开展党内生活,让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才能激活每一个“神经末梢”,搞好党内团结。不守规矩,大搞“一言堂”,就会形成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山头主义”就会盛行,党内政治生活就无法正常开展,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然大大削弱。

“讲规矩”是从严治党的“试金石”。从严治党不是一句空洞的空号,而是体现在党的方方面面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入聚焦“四风”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等都是党的规矩,各级党委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级抓一级的落实下去。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视规矩为儿戏,从严治党就没有了落脚点,成为空中楼阁。

“讲规矩”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犹如一盘“大棋局”,领导干部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能否按规矩办事,依法办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因而成为棋局中的“关键子”。各级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必须讲规矩,以“三严三实”标准作为自身要求,成为依法治国的引领者。

“讲规矩”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上提醒手中掌握着权力的县委书记,“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对于身处各种利益交织、手握一方重权的县委书记而言,可谓一针见血、振聋发聩。讲规矩,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就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护身符”,不在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

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标准的重要论述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好干部”标准问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把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朝气蓬勃、生生不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薪火相传、蒸蒸日上。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内涵

好干部的标准,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我们则需要建设一支适应“新的历史特点”的好干部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干部的实践准则和奋斗方向。同时,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不同战线、不同领域的好干部也提出过具体要求。让我记忆犹新、刻骨铭心的是,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三句话”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朴素表达,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与我们党的好干部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不同,尽管不同时代的优秀干部各有特点,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德才兼备是始终贯穿的价值主线。“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三句话”实质上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三句话”既朴素又简洁、既好记又易懂、既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要求明确、掷地有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品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二、党员干部要忠实践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求

云南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党员干部队伍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是提到根子上、戳在麻骨上、点在要穴上。强化忠诚意识、干净要求、担当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课题。

锤炼党性,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也是云南建设好干部队伍必须解决的重大原则问题。对党忠诚,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建国初期,云南26个民族代表与地方党政军领导人一起宣誓立碑,留下了见证历史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同心同德跟党走,一生一世颂党情。在新的历史时期,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广大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一心向党,齐心协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要以焦裕禄和身边的典型杨善洲为榜样,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于党,永不背叛自己的入党誓词和神圣使命。要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党、对组织、对同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切实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管住自己,守住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背叛。个人干净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云南广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三省吾身”,自觉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权力,始终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一是思想上必须清醒。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住自

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牢记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二是经济上必须清白。要正确看待利与义的关系,算清腐败七笔账,算清“政治账”——断送政治前途,算清“经济账”——人财两空,算清“名誉账”——身败名裂,算清“家庭账”——妻离子散,算清“亲情账”——众叛亲离,算清“自由账”——身陷牢笼,算清“健康账”——终日人心惶惶。让头脑冷静下来,刹住车、掉转头、找新路、走对路。三是生活上必须清新。倡导高尚正派、恬淡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慎言、慎行、慎权、慎独、慎微、慎友,时刻防止“贪欲缠身”、“人情腐败”、“权力寻租”和“温水煮青蛙”陷阱,切实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脚,筑起防线、抗拒诱惑。

责任上肩,坚持敢于担当的从政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当前,云南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风险更大、难题更为集中的挑战,这就要求云南各级领导干部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要敢想敢做敢当,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自觉消除私心杂念,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上去,做时代的劲草、真金。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党员干部要有无私情怀,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把宗旨深深烙在“心”里,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绝不能打着“公”字的旗号谋私利之实。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观察分析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工作,靠实招实干实绩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深入群众,摸实情、听真话、解难题。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敬业、勤业、精业。

三、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既为党员干部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也为选用干部、从严管理干部树立了风向标。云南省委将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选贤任能,选对人、用好人,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努力建设

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深入开展“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主题教育活动。2014年11月底,举办了全省优秀中青年干部专题研讨班,对“忠诚、干净、担当”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此基础上,省委决定从2015年1月开始,用半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像整治“四风”那样,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顽疾进行大排查、大扫除,对一些突出问题,集中时间和精力,实行重点整治,使“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求在云南深深扎根,进一步提升全省党员干部队伍的党性、品格、境界和素质。

鲜明树立“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培养人、选拔人、使用人,坚持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公道正派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让作风正、敢担当、肯干事、能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让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彰显用人正气,以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导向。

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贯穿干部监督管理全过程。健全干部经常性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让干部时刻感到身边有一把戒尺,脑中有盏“红绿灯”。坚持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通过刚性约束严格执纪,强化他律和自律结合、道德教化和法治手段兼施,让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把制度治党放在突出位置。管党治党,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既要选对人、用好人,又要坚持用制度管事管权管人,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木鱼”天天敲、“紧箍咒”天天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省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加大正风肃纪、严明纪律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认真剖析前些年腐败案件高发多发原因,强化法纪观念、廉洁观念。抓好权力规范和约束这个核心环节,深化重点领域建章立制,筑牢法治“篱笆”、遏制权力“越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