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物质的粒子模型单元设计

初中科学物质的粒子模型单元设计
初中科学物质的粒子模型单元设计

《物质的粒子模型》单元设计

一、单元内容简介

本单元内容包括“物态”、“粒子模型”、“气压”、“物体的沉浮”、“热胀冷缩”五方面。核心概念是物质、状态和粒子模型。

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认识及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归纳得出各自不同的性质,认识宏观并从宏观现象推断物质的微观结构,建立“物质的粒子模型”,从宏观现象来推导物质的微观结构。阐述“粒子模型”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粒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以支持粒子模型的证据,感受用模型解释物质特性的意义,体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利用粒子的分布状态描述物质三态,介绍气压的产生、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存在的原因,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并用微观粒子解释生活现象:如物体的沉浮、物体热胀冷缩等。

二、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对小学《自然》课程的深化,把原先接触的较感性、零碎的知识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小学中,学生学习了“物质与材料的性质”、“物质与材料的组成”、“物质的变化”,体会到世界是物质的。在本单元中,将进一步学习《物质的特性》,并用微观结构解释物质的性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世界是物质的,而且能感受到物质是运动的。

通过《自然》课程的学习和积累的一些生活经验,六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物质”的相关知识:物质分三态,三态是可以变化的。这些知识都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构建起来的,正是基于这些感性认识,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才能逐步从宏观现象推断物质的微观结构,建立“物质的粒子模型”。另外,通过第一章“科学入门”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例如:试管、滴管、酒精灯、刻度尺、量筒、天平和温度计。初步掌握一些探究物质性质、特征的必备技能:移取溶液、混合溶液、测量质量、长度、体积、温度和时间,在技能上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在前几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早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曾经接触过建立模型,应用模型解释一些抽象、难以理解事物的学习方法,都为本单元学习从“宏观现象推断微观结构,再用微观世界描述自然现象”提供便利条件。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三态的性质,能区分固态、液态、气态物质。

●知道物质由粒子构成;知道“粒子模型”的内容;知道物质三态的微观结构;了解物质

都有扩散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实验的方法论证物质的粒子模型。

●知道气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大气对大气中物体有压强。

●知道密度的概念和单位;会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了解实心物体浮沉与其密度的

关系。

●认识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学会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通过简易实验操作重现物质的热

胀冷缩。

●知道在相同条件下,固体的膨胀程度最小,气体的膨胀程度最大。

●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观察并描述固体、液体、气体的宏观特性,能根据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物质的分类,并会

归纳事物的特征。

●能根据物质的宏观现象推断物质的微观结构。

●会用粒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宏观特性差异。

●从课堂实验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实例,找出支持粒子模型的证据。

●会观察、记录大气压值。

●探究物质的浮沉与物质密度大小的关系。解释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的原因。

●能够运用粒子理论解释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发现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以及周围环境中的

热胀冷缩现象,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膨胀程度。

【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物质构成的微观世界。乐于探究不同物质的微观构成。感受揭开物质微观结构的科学价值。

●乐于依据物质的宏观现象,探究微观的物质本质。

●从粒子模型中感受物质三态的结构特征,领会粒子模型解释物质存在特性的科学价值。

●从观察到的现象中体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能从生活经验、实验现象中体验大气有压强。

●通过物质沉浮的实验以及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体验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感悟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关注热胀冷缩现象对人类经济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四、单元知识框架

五、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解析】

本章的知识与技能的重点是:1、物质的宏观特性,包括物质三态特性、物质密度、气压和热胀冷缩;2、物质的粒子模型。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是:1、归纳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和规律的方法;2、黑箱方法:即从宏观现象推断物质的微观结构的“黑箱方法”。3、模型的方法,包括建立模型与应用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点:1、体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2、感受用模型解释物质特性的意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不同于“知其然而无需知其所以然,无需探索原因的‘常识’”,“科学”是“具有解释性,必须对现象进行解释”,即对于学生从认识常识向学习科学的过渡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在充分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的基础上,描述或归纳出物质的相应宏观特性;同时运用黑箱方法推断出物质的微观结构,进行概括、提炼,建立粒子模型,体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通过应用模型解释物质的特性中一些抽象的内容,感受到用模型解释物质特性的意义。

这里还需特别说明的是“活动 4.12 物体的温度与粒子的运动”。因为观察到温度对粒子运动速度具有影响的现象是学生理解“空气受热后密度减小”以及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思维保障,所以这是本章要特别重视的一个活动。 【难点解析】

本章的知识与技能的难点是:1、物质的粒子模型;2、气体压强的产生;3、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的难点是:1、通过观察、归纳出事物各自主要特征的归纳方法;2、从宏观现象推断物质微观结构的“黑箱方法”。3、建立粒子模型并应用粒子模型解释有关现象的“模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难点:1、体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2

感受用模型解释物质特性的意义,体会使用模型的优越性。

在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之间建立思维的桥梁是本章最大的教学难点,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知道物质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微小粒子构成,从而建立粒子模型,并应用粒子模型描述物质三态特征、解释气压产生的原因和物体沉浮的规律。例如“活动4.5认识固体粒子的大小”,通过高锰酸钾的紫色这一宏观现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看不见的粒子能通过某些现象(味道、颜色、气味等)判断它的存在,并进一步分析,认识微观结构。又如采用黄豆撞击盒子产生声音的宏观现象可以模拟气体粒子撞击器壁产生气压的微观过程。

六、单元课时建议:本单元建议9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七、单元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辨认物质的三态

【活动器材】冰块、白糖、二氧化碳气体、木块、铜丝、岩石、泡沫塑料、酒精、氢气、玻璃棒、植物油、铝块、氧气、蒸馏水。

【活动目的】通过利用生活经验把不同的物质进行物态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并能正确区分。

【活动名称】认识气体的性质

【活动器材】储有压缩空气的塑料瓶、橡胶导管、玻璃导管、塑料袋、弹簧夹、配套光盘【活动目的】通过观察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演示实验,认识气体的性质,学会观察并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名称】认识液体的性质

【活动器材】水、食用油、牛奶、酒精、量筒、烧杯、锥形瓶。

【活动目的】通过倾倒液体的活动,和对不同液体各种特征的确定,归纳认识液体的性质;学会在利用多种物体经过多次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一种物质的性质。

【活动名称】:认识固体的性质

【活动器材】:木块、玻璃棒、铁钉、泡沫塑料、塑料片和橡皮泥六种不同的固体。

【活动目的】:通过设计探究固体性质的活动,对一些固体的特征进行确定,总结出固体的性质,初步学会设计表格,知道表格是活动记录方法之一,形成利用已有的认知进一步探究的科学方法。

第二课时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探究物质是否可分

【活动器材】冰糖,小锤,盛有清水的100ml烧杯,玻璃棒。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冰糖由原状到敲碎再到溶解的过程,认识物质是可分的,了解由物质的宏观现象研究微观结构的方法。

【活动名称】认识固体粒子的大小

【活动器材】8个100ml的烧杯,5ml的针筒,清水,高锰酸钾饱和溶液,玻璃棒。

【活动目的】通过不断稀释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比较稀释过程溶液颜色的变化,计算所含高锰酸钾粒子数量的变化,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量极多,并进一步推测粒子体积微小,体验科学认知的过程。

【活动建议】

1.烧杯G——H内溶液颜色极淡,观察时可建议学生用白纸做背衬。

2.六年级学生没有学过科学计数法,部分学生对较大的数字计算有困难。为此,教师需带

领学生,按顺序逐个完成计算。

【活动名称】认识液体粒子的大小

【活动目的】通过一组关于水粒子的数据,理性认识液体粒子体积微小。

【活动名称】认识气体粒子的大小

【活动目的】通过闻花露水气味的活动,感受并认识气体粒子体积微小、数量极多。

【活动器材】花露水,滤纸。

【活动建议】

1.用花露水替代香水原因有二:其一,花露水的气味比香水浓,效果更明显;其二,香水

的气味学生不熟悉,不容易辨别是否闻到。

2.用滤纸替代表面皿,并将滤纸竖起,可以使气味更快地弥漫于教室内。

第三课时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观察固体和液体的扩散

【活动器材】2支试管,机油,汽油,水,硫酸铜晶体,2支装有琼脂的试管,2支前一天已放入硫酸铜晶体的装有琼脂的试管。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机油向汽油、硫酸铜晶体向水和硫酸铜晶体向琼脂的扩散,认识扩散现象,知道粒子在不停地运动;学会以绘图方式记录现象的方法。

【活动建议】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于1天、2天前分别准备实验,并在试管上标注日期和时间供学生观察。可请学生代表参与准备过程。

【活动名称】物体的温度与粒子的运动

【活动器材】3个分别盛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的100ml烧杯,滴管,红墨水。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红墨水在热水、温水和冷水中扩散情况的差异,推测粒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活动建议】

1.水温高红墨水扩散相当快,不利于观察;温水中扩散速度适中,现象非常清晰;冷水中

仅在水表面扩散。故建议设置3种水温的水,更利于比较。

2.建议热水的温度期间,实验开始前由实验员准备。温水可用一半热水掺一半凉水。在80~

90左右。安全

3.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建议可要求学生进一步设计探究活动检验推测的正确性,可作为

课外拓展,是应用控制变量法思想的又一次实践。

【活动名称】酒精和水混合

【活动器材】两根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带橡皮塞)、清水、红色的水、酒精

【活动目的】观察水和水混合初与充分混合后的体积变化,酒精与水的混合初与充分混合后的体积变化的现象,并对活动现象进行比较和进一步假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活动建议】

1、采用的两根玻璃管的内径要一致,同时内径尽量要细,以保证活动现象的清晰。

2、完成酒精与水混合时,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在玻璃管中先倒入红色的水,然后再倒入酒精。

【活动名称】米粒和黄豆混合

【活动器材】量筒、黄豆、米粒

【活动目的】观察黄豆与黄豆混合、米粒与米粒混合、黄豆与米粒混合后体积变化的宏观现象,并能通过运用观察到宏观现象的类比方法解释水与水混合、酒精与水混合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活动建议】在黄豆与黄豆混合、米粒与米粒混合的活动中,由于很难选用到大小一样的黄豆及大小一样的米粒,所以,学生观察到混合后体积也有变化,但变化微小。而黄豆与米粒混合后体积变化较大。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并排除黄豆之间大小与米粒之间大小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排除干扰,我们可以选用不同颜色、大小相同的大米珠、大小相同的小米珠替代,使活动更具科学性。

【活动名称】气球实验

【活动器材】气球三个、氢氧化钠溶液、白色酚酞试纸、培养皿

【活动目的】观察充满氢气和空气的气球在一周内变化,并对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假设。通过观察紧贴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气球下的白色酚酞试纸的颜色变化,知道组成气球球囊的橡胶膜的粒子之间有间隙。

【活动建议】气球实验由于观察现象耗时较长,采用课前准备、课余观察记录,课内交流的方法。对气球体积变小,学生很容易怀疑是由于气球口没有扎紧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采用两个氢气球和两个空气球,就是为了排除“气体从气球口泄露”的怀疑,因为在观察中发现两个氢气球都比另两个空气球漏的快,就显示出一种规律性,而不是偶然性。同时如果是由于气球口未扎紧而造成漏气,气球会很快瘪掉。

第四课时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建立物质三态的粒子模型

【活动器材】3种不同颜色(或大小)的塑料小珠、3个同样大小的浅方盒。

【活动目的】通过回顾“活动4.2”至“活动4.11”的结论,学会有序整理知识;通过用塑料小珠拼建粒子模型的过程,学习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并尝试以粒子模型解释物质的性质及现象。

【活动建议】

1.教室内空间有限,课堂中如用学生模拟粒子进行建模活动恐难以实施。故用3种颜色或

大小不同的塑料小珠代替学生,以增加可操作性。

2.建议使用同样大小的浅方盒(最好是透明的)。学生拼建模型时只拼1层即可,但教师需

说明粒子是多层排列的,粒子模型应是立体结构。

【活动名称】比较固体、液体、气体受压时体积的变化

【活动器材】针筒一个、比针筒内径略小的小木柱、烧杯、清水

【活动目的】观察在相同的条件下,固体、液体、气体受压时的体积变化,知道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隙。并通过比较得出气体粒子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初步学习在明确活动目的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设计活动,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活动建议】

1、在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同时,要求学生能设计证实假设和猜想的方法。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在提出假设时,不仅仅是猜想,而是要考虑假设的基本特征——有客观依据可以进行检验,从而使假设更具有科学性。因此,本活动让学生先对物质三态的粒子之间间隙的大小作出假设,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验证活动的设计。为了避免学生设计的盲目性,教师可以提供活动的器材,然后运用活动卡,为学生活动设计进行铺垫。

2、在学生进行活动设计之前,利用生生、师生互动,分析活动的目的是要研究物质三态受到压力时的变化。为比较变化的大小,应控制一定的条件。所以根据比较的目的,只有物质的状态不同,而物质的体积、受到的压力应该都是相同,让学生初步具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3、在活动时,考虑到压缩液体、气体时,手指要堵住针筒嘴,所以压缩固体时,也要用手指堵住针筒嘴。在活动时,学生可能会发现固体、液体难以压缩,所以力的大小已不起作用。

4、在活动设计时,学生可能会先想到分别记录压缩前后的体积,然后比较体积的变化是多少,从而比较压缩的难易程度。在实际的活动中学生会发现固体、液体数据不易观察,所以只能通过定性感觉来体会。

【活动名称】识气体压强的产生

【活动器材】装满水的杯子、纸、盒子、黄豆、动画

【活动目的】通过“黄豆对容器壁撞击”的演示实验,借助粒子模型来推理气体压强的产生。

【活动建议】魔术表演时要注意,瓶子用小口瓶(如用大口瓶时、纸片要用硬一些的),瓶内装水越满效果越好。倒转瓶口后,手要慢慢地轻轻地移开,以免纸未盖平而漏水,甚至使水倒出来。

【活动名称】探究影响气压改变的因素

【活动器材】瘪的乒乓球、热水、烧杯、足球、打气筒、针筒、ppt、活动卡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一系列演示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影响气压改变的因素。

2.通过体积改变对气压影响的探究实验,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下,学习实验设计的方法。3.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数据得出结论。

【活动建议】学生在实验设计时,教师要强调变量的控制。实验中要强调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

第五课时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活动器材】马德堡半球、抽气机、钟罩、气球、ppt

【活动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感悟到大气压的存在,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活动建议】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球两边封口处要涂上薄薄的凡士林,否则学生很轻易就能打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拉马德堡半球时,提示不能转动它,并要注意安全。

2.教师在解释球不吹自大的实验中,应知道抽气过程中,即气球变大的过程中,是由于气球内部气压渐渐大于气球外部钟罩内的气压,故气球变大了,但停止抽气的话,气球内外部气压随即保持平衡了,因此这里画的气球外部的粒子数是抽气过程中瞬间的变化,但不一定解释给学生听。

3.在学会正确画出抽气后气球内外气体粒子数量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画出压扁的塑料瓶和马德堡半球内气体粒子数量的变化情况,因此教师有必要先带领学生做第一个活动。

【活动名称】了解并学会使用无液气压计读数

【活动目的】知道无液气压计可以用来测量气压。了解无液气压计的内部结构及作用。会根据无液气压计读数。

【活动器材】无液气压计、教学光盘、ppt。

【活动建议】学生只要会读数即可,不要求掌握无液气压计的结构原理,也不要求记住气压的单位。

第六课时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探究物体浮沉的有关因素

【活动器材】铝片、橡皮、木棒、泡沫、大量筒、电子天平、清水

【活动目的】应用“单一变量的原则”探究与物体浮沉有关的因素,认识物体的浮沉与物质种类有关。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寻找规律的科学学习方法。

【活动建议】

1、为了使实验更具可操作性(要保持四种物质体积保持相等或质量保持相等),老师可向学生提供铝片、橡皮、木棒、泡沫等可以切割的物质。木棒可用多支大小相等的冰棍棒,缠绕在一起,便于质量与铝片保持相等。提示学生橡皮的体积应取得尽量小,以免木棒与泡沫的体积过大,尽量用50—100mL的大量筒测四种物质的体积。

2、正确数据的读出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因此实验前,教师应帮助学生对量筒的使用,正确的读数方法进行复习,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量筒的不规范操作,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第七课时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测定水的密度

【活动器材】电子天平、烧杯、清水、量筒、计算器

【活动目的】利用简单的仪器设计实验,测定水的密度,熟练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电子天平、量筒等仪器的使用。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一些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进一步体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活动建议:电子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是较精确测量出水密度的基本保证,在测量前老师应引导学生再次回顾电子天平、量筒的使用技巧,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在课前准备过程中,还需事先检验电子天平的准确性,以免已损坏的仪器导致错误的测量结果。

【活动名称】找出物质浮与沉的规律

【活动器材】大量筒、铁钉、泡沫、木块、水银、酒精、食用油

【活动目标】了解物质浮沉现象与物质密度大小的关系,找出物质浮与沉的规律。学会运用拆分表格的方式查表,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

【活动名称】热气球实验

【活动器材】塑料袋、酒精灯、铁架台、多媒体课件

【活动目的】运用物质的浮沉规律,利用粒子理论解释热气球上升的原理,体会科学原理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活动建议】做热气球实验,应注意操作安全,不要引燃塑料袋,也不要选择大的塑料袋,以免加热耗时长。

第八课时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加热与冷却

【活动器材】装有水、豆浆、酱油、黄酒、食用油、橙汁等液体的带导管的试管、烧杯、试管、玻璃管、橡皮塞、热水、冷水、固体热胀冷缩测试器、酒精灯

【活动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加热与冷却活动中收集证据,证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初中科学经典教案

声现象31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例如: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思考原因); (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知识点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思考问题:教师至少多大才能听见回声?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知识点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知识点五;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6页word文档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包含大量的演示实验,它们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和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增强课堂效果。下面就如何设计好演示实验,发挥演示实验的课堂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反复调试 为了更好地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要反复操作调试,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从而使实验做得规范、熟练、成功,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讲解“电磁铁”,由于实验器材的原因,教师课前必须经过试验找到合适的电流范围,以便达到实验效果。讲解物体浮沉条件,通过改变液体密度让学生发现鸡蛋从下沉到悬浮最后到漂浮。这个实验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求教师课前将水变成盐水,使鸡蛋下沉到水底的状态变为悬浮的临界状态,这样鸡蛋从下沉到悬浮最后到漂浮的过程明显、节省时间。讲解“压力压强”,教师要选择有弹性的海绵和质量合适的物体。在演示热机原理的实验时,经过反复的调试,得出在试管中加入水的体积为试管的四分之一,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大约2分钟,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 2 演示实验装置设备,尽可能使用学生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组

合,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制教具 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尽可能使用学生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组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并可巧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演示磁极间相互作用时,可利用粉笔做导轨演示很是方便。具体做法:将七八支粉笔平行摆好,然后将两条形磁铁拉开或靠近来演示相吸或相斥。此实验还可用在力学部分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又例如顺手拿过学生的铅笔,将两环形磁铁套在铅笔上演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还能说明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另外,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制教具。自制教具一般都是教师针对现有实验不足或者现有仪器演示效果不明显而设计 制作的,实验结果会更明显、更直观,学生更容易观察到。如讲解“浮与沉”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潜水艇进行演示,效果会很明显。 再如在演示“液体沸点和气压关系”的实验时,首先在两只烧瓶里装上适量的水,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然后给左烧瓶加热,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左瓶一部分空气通过导管流到右瓶里,使左瓶的气压减小,而右瓶气压增大。加热一段时间后,夹子夹紧橡皮管。用酒精灯同时给左右烧瓶加热,直到水沸腾,读下左右温度计示数大约为94 ℃和105 ℃。

初中化学万能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万能教案模板:《燃烧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知道燃烧和燃烧的条件;能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探究燃烧的条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设计实验,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增加对化学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燃烧条件。 【难点】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魔术:烧不坏的手绢(将20mL的95%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入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教师: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揭开魔术的奥秘了。 (二)讲授新课 请学生们回忆以前学过的燃烧的实例,说一说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 归纳:通常意义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过渡:什么情况下能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接下来我们探讨燃烧的条件。进行三组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水与酒精的燃烧对比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的结论。 (2)对比实验【7-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学生思考并讨论让水下白磷燃烧的方法,教师听取意见后演示实验【7-12】,热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 总结: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揭秘魔术:水分蒸发吸收了酒精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其燃烧的最低温度,手帕无法燃烧保持完整。 (三)拓展提升 思考: 1.为什么篝火中的木材要架空? 2.实验室的酒精灯通常用火柴点燃,煤气灶用电子打火器点燃、煤炉则要用纸屑、木条等引燃,这是为什么呢? 3.点燃火柴时,划火柴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四)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作业:思考怎么才能灭火。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

电解水的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 1,由已有知识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2,让学生了解电解水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3,让学生加强理解水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氢气和氧气的性质。二、导入新课(提问)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大家都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这是它的什么性质?还有什么其他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还有水为液体,水的密度等)那么水的组成是什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注意是元素。) 三、任务描述 1,用电解法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2:1。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电解水的实验推测水的组成。实验一定要精确,才能正确判断出水的组成部分和比例。 难点:电解水的具体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安全问题和具体步骤。 五、实验设计

实验仪器:电池、导线、火柴、木条、水槽、试管。 实验试剂:蒸馏水、1:4稀硫酸。 实验原理: 1,水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生水解,电解阴极产物为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其体积比为2:1,以此可以确定水的组成成分。 2,纯水导电能力不强,电解速度慢,因此为改善这个问题,加快电解速度,可加入适量稀硫酸等电解质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实验步骤: (可以叫两名同学上来协助实验,利于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按照装置图搭建,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通电,让同学观察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量。提问同学来描述他观察到的现象。(通电后电极周围产生大量气泡,两个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并看到水面下降,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 验证气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复燃则证明为氧气;用点燃的火柴去点燃氢气,看到淡蓝色火焰,并有水滴产生,则证明为氢气。(提问学生,可以使他们回顾氧气和氢气燃烧的性质。) 注意要点: 被电解的水溶液必须充满试管,如果有空气存在,易发生危险。(提问:有什么危险?答: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六、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胜利学校教学设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年秋第一学期定稿 学科:化学; 任课班级:九年级; 任课教师:陈兴洪; 2017年9 月 1 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四、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2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物质的变化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物质的变化》教案第1节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教学过程: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引入: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结合课本第2页图说明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水的电解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观察形状、颜色 2、晶体的溶解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有沉淀产生?有状态的改变?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课堂练习:课本第5页练习1-3题 作业:作业本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一、实验题目:《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亲自实验,感知浮力的存在和方向,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实验,知道浮力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3、体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渗透。 三、实验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认识浮力,二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其基本思路是:从学生纸船比赛开始,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后教师引导分析,认识浮力的存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意识。 四、实验方法和原理: 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在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保持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改变液

体的密度。原理是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浮力与重力平衡,即F+F浮=G。 五、实验器材:纸船、沙子、石块、细线、水、鸡蛋、食盐、水槽、外型完全相同的铁、铝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六、实验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1、将纸船放入水槽中,待纸船静止后,提出问题:(1)纸船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因为乒纸船受到水的浮力)(2)试分析它的受力情况(纸船受到重力和浮力这对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平衡力的角度推理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2、将小石块投入水中,小石块沉下。提出问题:(1)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吗?给你一弹簧测力计,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学生思考、讨论以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启发学生:用弹簧秤先测出石块的重量,然后用弹簧秤拉着石块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的读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2)在上面的实验中,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浮力大小怎么计算?(3)由上面的实验,你能否想出一个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二)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影晌浮力大小的因素 1、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比赛:让学生用自制的纸船装沙,看谁的船装得多?(2)向水中按矿泉

初一科学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 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 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 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试管夹:夹持 试管;试管架:放置试管;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停表:测量时间;托盘天平:测量 质量;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取粉末状固体;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千米(km)=1米(m)=10毫米(mm)=10微米(um)= 10纳米(nm)=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 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 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②放对: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放正。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选另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③看对: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不 能斜视;

初中科学《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科学的发展性 5、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过程、学科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科学》的入门课,教材从奇妙的大自然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科学技术的作用等方面着手,把刚迈进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由对自然现象的好奇转化为对科学的向往,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启发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通过对常见现象的讨论、探究、实验等使学生撩开科学神秘的面纱,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 三、教学目标: 1、重点:让学生认识科学,培养观察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研究的方法。 2、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用例子说明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意义。 3、教具:多媒体课件(光盘) 4、课前准备: (1)学生思考题 你如何理解科学?科学在你身边吗?你知道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吗?你知道有科学对世界有影响的事例?(可查资料,或请教父母长辈)(2)实验器材:500ML烧杯、气球、沙子、线、小瓶、红墨水、水 5、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二)简单的科学课程改革的介绍,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三)分组,确定小组长。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分组,大约6-8人一组,确定组名,本组奋斗的目标, 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每节课应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这对组织教学很重 要。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 第8 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 节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活动,让学生学过热传导的原理等知识之后的一次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本课利用观察三个不同杯子的散热的不同情况, 让学生明白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性质,再利用这个概念由学生做猜测并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保温杯,以及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一场保藏冰块的比赛。同时本课也与“穿衣服是否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教学活动产生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热,知道热的相关现象,而且在平时 生活中也认识到物体导热的不同情况,这些经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理解、分析问题的能 力,对问题的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本课将以一个探究问题为主线,通 过实验等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空气是不良热导体 2.过程与方法 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研究那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激发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2.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保温的原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和实验法 【学习方法】 观察法和实验法、比较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实验器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具体过程】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出示各种不同的杯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一、子,让学生去利用自生活,让学生感到所创设情境己的生活经验说出杯思考、讨论。学的知识比较接近生 子的制作材料活实际,从而产生亲导入新课 切感,激发学习兴趣。( 3’) (1)向学生展示三个大小把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对三种不同的杯 观察差不多的不锈钢、陶前面课时进行联系,子并不陌生,可以说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免费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教案:分子

初中化学教案:分子 初中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 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 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 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 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 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 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 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 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 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 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 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 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 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 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 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 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 点?quot;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 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 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 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 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 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 表现的,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3.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教学重点: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例题讲解 例1:如图下列装置为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②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理由是 ③使用该装置的注意事项之一是 ④使用该装置还可完成的另一个实验,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②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③如何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简述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④假若二氧化碳气体始终不能收集满,除装置漏气外,还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例2: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 请分析此实验的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气泡产生, 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为了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如何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初中化学教案怎么写

初中化学教案怎么写 【篇一:初三化学教案_上册】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 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 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 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 什么。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 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 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 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 变化叫物理变化。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本质区别讲解:这两种变化唯一的区别是是否的新的物质生成,那 么这两种变化有没有联系呢? 小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 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同时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化 学变化。 讲解:镁带能燃烧说明镁带具有可燃性,碱式碳酸铜受热由一种物 质转化成三种新物质,说明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而物 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小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学习化学的意义、化学史及怎样学习化学 当堂练习:1.指出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⑴人的呼吸⑵打碎玻璃⑶铁变成“铁水” ⑷木材燃烧结冰⑹镁带 燃烧⑺钢铁生锈 2.指出下列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⑴水的密度为1g/cm3 ⑵酒精具有挥发性 ⑶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具有不稳定性

初中化学教案三篇

初中化学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 考! 篇一《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

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实验内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知识,以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过观察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出现白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行反应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索性实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3)氢气燃烧实验必须绝对安全,氢气燃烧除焰色、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导学生注意产物,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4)认真做好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 (5)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基础。 (6)复习氧化反应,引入还原反应。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应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还原剂。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赖关系。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复习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体会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思路;体会完成实 验设计及实验评价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能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实验和验 证,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 精神。 二、教学设想: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不仅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 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重要的实践活动。2013年中考考纲试卷结构表明,科学试题探究占18分,分布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部分中。

根据我们这两次的模拟试卷分析实验探究题是我们丢分最多的部分,没有 达到中考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探究题进行专题复习。 三、教学过程 1、近几年科学探究热点题型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2)有关化学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 (3)有关金属活动性及金属回收的探究;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 (5)有关废水、废气(尾气)分析及处理的探究等。 2、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注意事项

(1)提出的猜想要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信口开河。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猜想,设计方案要简单易行。 (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结论等方面的反思,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 4、解题思路 (1)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2)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3)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 实验探究一、有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例题解析:例1、(06 陕西)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体会,将自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总结如下,希望能与大家进行交流、改进,再提高。 一、分析教材(备教材) 备好课的前提是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就是我们教师要备课,要常备课,常备常新的原因。正确理解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抓住重点 (1)初中化学知识点 根据中学化学《课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划分为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 (2)知识点的作用 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是要确定教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核心内容具有后延续性,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不一定是考点,有可能渗透在考点之中。 例如:原子的结构决定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决定化合价。 氧气的化学性质决定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决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药品的取用原则。 2. 领悟教材的教学价值 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分析和挖掘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对学生认知结构、技能、 [案例] “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教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种元素多种物质

本单元中涉及含碳元素的一系列物质,如碳的多种单质、氧化物及碳酸、碳酸钙等,一方面是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碳的多种单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等内容,反映了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相同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的化学观念,加深了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多样性的认识。 2.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性质影响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一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 3.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思路 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实验技能。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是在氧气制取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 4.学会“对比”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蕴含着“对比”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如碳跟氧气的反应,实验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也不同。通过对照、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质性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寻找共性可以建立物质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发现特性是为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别,从而理解物质的鉴别方法以及不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5.认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联系 碳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一氧化碳有损健康,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影响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的问题做出价值判断。 6.建立物质转化观 知识,从化学角度认识某一具体物质的一般在此之前 ,学生通过学习氧气o 2 思路已有了初步了解。本单元的重点是引领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含有同一元素的多种物质的学习迈进,帮助学生初步把握物质间的联系,找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初步建立物质的转化观。 二、分析学生(备学生)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