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相关问题研究

清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相关问题研究
清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相关问题研究

清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相关问题研究

清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相关问题研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澎湖群岛是连接大陆与台湾的桥梁和纽带,是大陆人民赴台的必经门户。本文主要论述清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清政府的救灾措施和赈济方法,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澎湖地区自然灾害赈济救灾社会变迁

自古以来,我国的宝岛台湾,就有如镶嵌在东海万顷波涛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澎湖群岛则似一串耀眼的项链,将大陆与台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入清之后,台湾和澎湖均被人们视为“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数省之藩篱”。[1]“近则为江、浙、闽、粤之保障,远则为燕、齐、辽、蓟之应援,南北万里,资其振要”。[2]迨至两次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古老中国的大门,

有识之士更是喊出震聋发聩的心声:“惟台湾有备,沿海可以无忧;台湾不安,则全局震动”。[3]可见时人认为大陆、澎湖与台湾是血脉相连、患难与共的一个整体。闽台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连绵不断之地,本文主要讨论有清一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人们的应对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变迁。

一一、澎湖群岛的地理位置与历代学者的认知

该群岛位于台湾省台南市以西的台湾海峡中,面积126.8643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326.7634公里。[4]澎湖群岛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冬半年盛行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夏半年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当地灾害的发生与地理位置及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古代文献中较早提及澎湖的是《隋书》。该书《陈棱传》载:大业六年(610年)命虎贲郎将陈棱、朝散大夫张镇州等率兵万余人经澎湖高华屿(今花屿),黾辟屿(今奎壁屿)至台湾西部鹿港一带,“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宋代史籍已明确记载澎湖隶属于我国版图,并屯兵驻防。如南宋浙江鄞县籍士人楼钥《攻女鬼集》“汪大渊行状”录之:宋乾道七年(1171年),平湖(澎湖)“忽为岛夷毗舍耶者奄至,尽刈所种。初则每遇南风,遣戍为备,更迭劳扰”;郡守汪大渊“即其地造屋二百间,遣将分屯,军民以为便,不敢犯境。”赵汝适《诸蕃志》也说:“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元史》“琉球传”记:“琉球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诸岛与琉球相对。”

元至元末年已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征收盐课,事见汪大渊《岛夷志略》“澎湖”条云:“岛三十六,巨细相间,坡垅相望,有七澳居其间,各得其名。自泉州顺风二昼夜可至。有土无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结茅为屋居之。气候常暖,风俗朴野,人多眉寿。男女穿布杉,系以土布,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螺蛤以佐食。热牛粪以爨焚,鱼膏为油。地产胡麻、绿豆。山羊孳生,数万为群,家以烙毛刺角为记。昼夜不收,各遂生育。工商兴贩,以乐其利。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可见当时岛上经济开发已初具规模。

迨至明初,倭乱寇盗迭起,朱元璋下令“尽徙屿民,废巡检,而墟其地。”[5]澎湖渐成海上武装集团出没之地,亦为贫苦农民流寓之所:“后内地苦徭役,往往逃于其中,而同安、漳州之民为最多。”[6]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俞大猷追击海酋林道乾至澎湖,并“留偏师驻澎瑚,时哨鹿耳门外。”[7]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鉴于东南倭乱与日人侵扰,防兵重返澎湖,并正式设置游兵,隶福建南路参将澎湖游击,驻厦门以遥领之。翌年增为二游,领兵935名;并规定春讯于清明前10日出,三个月收兵:冬汛则于霜降前10日出,二个月收兵归营。海禁渐弛,百业复兴,崇祯初年岛上己有五、六千人口,“濒海之民,以渔为业,其采捕于澎湖、北港之间者,岁无虑数十百艘。”[8]

明朝指挥唐垣京著《澎湖要览》也从另一个角度追述了历代人士对澎湖的考察和开发:“彭湖,考之《图经》,系琉球山川,在东南

自然灾害与人作业整理

第一章 . 太阳上的黑子活动,磁暴等灾害涉及天文因素,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假. 根据自然灾害中一些量的起始速率,灾害在单位时间内的影响强度加以分类的自然灾害分为 . 骤发性自然灾害. 迁延性自然灾害. 少发性自然灾害. 多发性自然灾害 . 由于某种因素的触动作用而瞬间进入灾变状态,这是自然灾害启动机制的 . 诱发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社会因素 . 汶川地震和其余震,是()。 . 同源型灾害链. 偶排型灾害链. 重现型灾害链. 互斥型灾害链. 因果型灾害链 .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可以依靠一己之力应对自己境内的自然灾害。假 . 下列哪些灾害是突发性灾害 . 干旱. 海啸. 地震. 地面沉降 . 自然灾害链类型有()。 . 互斥型灾害链. 因果型灾害链. 重现型灾害链. 偶排型灾害链. 同源型灾害链 . 中国防灾减灾日是(),同学们要增强保护自己,帮助他人的意识。 . 为了应对灾害全球化的趋势,联合国在上世纪连续的几次大会上,通过相关的决议,确立了一个. 下列哪些灾害是气象灾害 . 泥石流. 火山. 洪涝. 台风 1. 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万)次 . 沙尘暴是一种迁延性自然灾害假. 【多选】根据自然灾害中一些量的起始速率,灾害在单位时间内的影响强度加以分类的自然灾害分为 . 骤发性自然灾害. 迁延性自然灾害. 少发性自然灾害. 多发性自然灾害 . 年,()地质学家首次提出灾害链的理论概念。 . 德国. 美国. 英国. 中国 . 太阳上的黑子活动,磁暴等灾害涉及天文因素,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假第二章 . 地球系统过程需要确定事件的空间位置,时间位置则是不需要了解的。假. 地球上主要分为七大板块,板块的边界也是地震的分布带。真. 大气层对生命有重要意义,不仅保持着地表的温度不被发散掉,而且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不受到大量紫外线的散射危害。真 . 赤道上空暖气流运动到()沉至地表。 . 南北回归线附近. 南北纬度附近. 南北纬度附近. 南北极圈附近 . 在一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都是聚集在一起的,即冈瓦纳大陆。假 . 大气层对生命有重要意义,不仅保持着地表的温度不被发散掉,而且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不受到大量紫外线的散射危害。真 . 岩石圈的循环是板块构造系统和大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真. 中国青藏铁路辅助供电系统是依靠羊八井的地热能发电来运行的。假. 【多选题】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 植物是负责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动物是负责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属于分解者. 奥地利的地质学家休斯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大概是地上、地下各延伸公里的范围. 世界上的火山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火山岩浆是由大洋中脊喷出的。真

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的分类

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的分类 一、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 1、在燃气的生产、输送、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气管道等燃气设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或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在燃气的生产、加工、处理、输送过程中,由于供气气质指标严重超标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2、在城市供水系统运行阶段,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质重大污染或严重不符合《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等。 3、在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阶段,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城市排水设施中沼气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爆炸或大规模扩散等。 4、城市生活垃圾因沼气引发爆炸、火灾,因暴雨等引起滑坡,或因突发流行、传染病疫情引起大规模污染,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5、在城市公交客运活动中,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交通安全、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 在房屋建筑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因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防护或操作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造成人员伤

亡;或者深基础支护、土方开挖边坡失稳,致使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倒塌、毁坏、倾斜,隧道、桥梁塌陷,道路损坏,管线断裂,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三、工程质量安全 1、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工程,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引起建筑物、构筑物坍塌、倾斜,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周边工程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2、在房屋建筑使用阶段,由于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对房屋建筑的非正常使用,或者对其损坏没有进行必要的修缮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周边工程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内外建筑设备安装和建设装饰装修施工破坏主体结构,任意加层、加装设备超过设计荷载,屋面积雪清理不及时,改变房屋使用用途等原因造成建筑物坍塌、损毁等,有关部门对已鉴定为危房仍在使用的房屋应加强监管。 3、在城市市政桥梁隧道运行阶段,由于自然力或人为破坏以及管理不善等造成桥梁隧道损毁、塌陷、坍塌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因撞击、运输车辆有害物质泄漏、爆炸、挖沙取土等造成城市市政桥梁隧道损毁、塌陷、坍塌等情况。 4、斜坡(包括高切坡)防护工程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表面、支挡结构、排水系统的缺陷,汛期雨水较集中等因素引起滑塌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安全教育作业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11物流管理班 姓名:吴彩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种类一:气象灾害 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雷电、连阴雨(酸雨)高温、热带气旋、沙尘暴、浓雾、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自然灾害种类二:海洋灾害 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自然灾害种类三:洪水灾害 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暴雨灾害、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等。 自然灾害种类四:地质灾害 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自然灾害种类五:地震灾害 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矿山地震、水库地震等。

自然灾害种类六:农作物灾害 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自然灾害种类七:森林灾害 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对于国家而言 1、确保搜救人员到位 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地震、消防、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千斤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掩埋人员。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2、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区及偏远地区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统筹周边地区的医疗资源,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开展灾后心理援助。 3、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自然灾害试题整理-学生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2011年冬季,新疆呈现降水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气候特征,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雪、冻害等气象灾害,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极 大的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2010年“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4分) (2)从自然地理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材料一:2012年1月31日环球网报道,日本全国各地区近期普降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超过2米,甚至导致雪灾。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东部和北部地区在今后 一周内仍将有冷空气南下,日本海沿岸地区暴雪天气将继续,部分地区积雪甚至 会超过5米。日本气象厅已经发出暴雪警报。 材料二:图12为日本暴雪图 根据图文资料描述此次日本暴雪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暴雪的形成原因?

(2011·福建高考文综)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毫米。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 么?

下图为1971~2001年非洲各国受灾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各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位于高原。(2分)(2)非洲受灾人口主要集中在沙漠以南地区,大部分处于气候区,该气候区的降水变率。(3分) (3)指出非洲自然灾害频发会出现的问题及主要解决办法。(5分)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2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素材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1.2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相关素材 中国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 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7、森林火灾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 火灾。但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主要有: 一、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 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 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 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 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种类、等级划分与应对要求措施地小知识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预警种类、等级划分与应对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一、高温预警 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 1、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⑵、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 ⑷、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⑵、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⑷、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3、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⑵、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 ⑶、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⑷、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二、暴雨预警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⑴、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⑵、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⑶、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⑷、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自然灾害与人作业整理

第一章 1. 太阳上的黑子活动,磁暴等灾害涉及天文因素,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假 2. 根据自然灾害中一些量的起始速率,灾害在单位时间内的影响强度加以分类的自然灾害分为 A. 骤发性自然灾害 B. 迁延性自然灾害 C. 少发性自然灾害 D. 多发性自然灾害 3. 由于某种因素的触动作用而瞬间进入灾变状态,这是自然灾害启动机制的 A. 诱发因素 B. 自然因素 C. 人为因素 D. 社会因素 4. 汶川地震和其余震,是()。 A. 同源型灾害链 B. 偶排型灾害链 C. 重现型灾害链 D. 互斥型灾害链 E. 因果型灾害链 5.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可以依靠一己之力应对自己境内的自然灾害。假 1. 下列哪些灾害是突发性灾害 A. 干旱 B. 海啸 C. 地震 D. 地面沉降 2. 自然灾害链类型有()。 A. 互斥型灾害链 B. 因果型灾害链 C. 重现型灾害链 D. 偶排型灾害链 E. 同源型灾害链 3. 中国防灾减灾日是(512),同学们要增强保护自己,帮助他人的意识。 4. 为了应对灾害全球化的趋势,联合国在上世纪连续的几次大会上,通过相关的决议,确立了一个 5. 下列哪些灾害是气象灾害 A. 泥石流 B. 火山 C. 洪涝 D. 台风 1. 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500万)次 2. 沙尘暴是一种迁延性自然灾害假 3. 【多选】根据自然灾害中一些量的起始速率,灾害在单位时间内的影响强度加以分类的自然灾害分为 A. 骤发性自然灾害 B. 迁延性自然灾害 C. 少发性自然灾害 D. 多发性自然灾害 4. 1987年,()地质学家首次提出灾害链的理论概念。 A. 德国 B. 美国 C. 英国 D. 中国 5. 太阳上的黑子活动,磁暴等灾害涉及天文因素,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假第二章 1. 地球系统过程需要确定事件的空间位置,时间位置则是不需要了解的。假 2. 地球上主要分为七大板块,板块的边界也是地震的分布带。真 3. 大气层对生命有重要意义,不仅保持着地表的温度不被发散掉,而且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不受到大量紫外线的散射危害。真 4. 赤道上空暖气流运动到()沉至地表。 A. 南北回归线附近 B. 南北纬30度附近 C. 南北纬60度附近 D. 南北极圈附近 5. 在一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都是聚集在一起的,即冈瓦纳大陆。假 1. 大气层对生命有重要意义,不仅保持着地表的温度不被发散掉,而且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不受到大量紫外线的散射危害。真 2. 岩石圈的循环是板块构造系统和大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真 3. 中国青藏铁路辅助供电系统是依靠羊八井的地热能发电来运行的。假 4. 【多选题】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是负责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B. 动物是负责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属于分解者 C. 奥地利的地质学家休斯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 D. 生物圈大概是地上、地下各延伸10公里的范围

自然灾害的种类

①自然因素包括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链的破坏或远离平衡的发展,大气和水圈在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大区域或局部远离平衡的运动,这些会给人类带来虫灾、旱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②社会因素包括:人类对森林、植被和草原的过度砍伐破坏等造成土地荒漠,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人口的暴长等等。 造成滥的主洪水泛要原因 河流本身的流量和流域大,而且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区,降水多. 2.气候的反常,如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降暴雨或雨天连绵不断. 3.河流的流向与所处的气候区.如在一些北方地区(黄河, 自然灾害的种类 1. 俄罗斯的叶尼塞和,勒拿河等),这些河的流向是从较温暖的地区流向较寒冷的地区,也就 是说上游的水是液体的,下游的水结冰了,那样也会造成洪水. 4.与河流的形状有关.如我国长江的荆江段,有"九曲回肠"的说法,原因就是这里的河道 实在是弯曲的不行了,河岸对河水的约束力降低,河水容易冲出河道. 5.与河流的含沙量有关.如黄河,由于水中的沙子过多的沉积于河底,使河床抬高. 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他很慎重地对在场的一百多位我国搜救队员说,搜救队员必要在地震中先能自己求得生存,只有活下来,才能拯救他人性命。他说,希望大家告诉大家,只要传播这么一点求生讯息,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内的伤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为百分之二! 怎样防止洪水的发生 加强堤防建设、河道整治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长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的机会。切实做好洪水、天气的科学预报与滞洪区的合理规划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建立防汛抢险的应急体系,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最后措施。

MOOC自然灾害与人

《自然灾害与人》01导论 判断题 1.中国的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均匀,比如北方有干旱,南方雨水充足无干旱。╳ 2. 海啸之后,灾区出现疫情,这不属于灾害链。╳ 3.为了应对灾害全球化的趋势,联合国在上世纪连续的几次大会上,通过相关的决议,确立了一个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 4.自然灾害不仅有其自然属性,也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社会属性。√ 5.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可以依靠一己之力应对自己境内的自然灾害。× 6.太阳上的黑子活动,磁暴等灾害涉及天文因素,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 单项选择题 1.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次 A. 500万 B. 50万 C. 5千次 D. 5 万 正确答案:A 2.下列哪些地区不属于我国风灾频繁地区。 A. 浙江沿海 B. 塔里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河西走廊 正确答案:C 3.地震常常伴随着暴雨,历史上发生的“大雨截震”,这二者是()。 A. 因果型灾害链 B. 同源型灾害链 C. 互斥型灾害链 D. 重现型灾害链 E. 偶排型灾害链 正确答案:C 4.可以通过得知(),进行太平洋海啸的预报。 A. 内陆地区发生山体滑坡 B.太平洋地区沿海地区和太平洋之中发生了地震 C. 沿海地区出现台风 D.太平洋地区沿海地区发生暴雨 正确答案:B 5.旱灾引起了山林火灾,是()。 A.重现型灾害链 B.因果型灾害链 C.同源型灾害链 D.偶排型灾害链 E.互斥型灾害链 正确答案:B 6. 1987年,()地质学家首次提出灾害链的理论概念。A. 英国 B. 美国 C. 中国 D. 德国正确答案:C 7.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象紊乱,这描述的是自然灾害的() A. 不可避免性 B. 区域联系性 C. 不确定性 D. 频繁性 答案关键: B 8.我国的蝗灾受灾范围与程度堪称世界之最,那么,下列哪些地方不是蝗灾灾区。 A. 河北、河南 B. 江苏、安徽 C. 湖南、广东 D. 湖北、新疆 答案关键: C 9.旱灾引起了山林火灾,是()。 A. 同源型灾害链 B. 互斥型灾害链 C. 重现型灾害链 D. 偶排型灾害链 E. 因果型灾害链 答案关键: E 10.汶川地震和其余震,是()。 A. 同源型灾害链 B. 重现型灾害链 C. 因果型灾害链

高中地理 1.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湘教版选修5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自然灾害的类型,解释每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运用地图能够说出世界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洪涝、地震、海啸、蝗灾等灾害图片、音像资料、动画课件的呈现,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着感性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 2.通过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和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3.利用地图进行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以文释图”或“以图释文”的能力;利用表格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成因和防御,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洪涝、地震等灾害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呈现,刺激学生的感官,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强化学生灾害意识和忧患意识的目的。 2.通过对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灾害及其关联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树立全球合作,共同防灾、减灾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气象灾害的灾因、灾兆和分布 (2)地质灾害的灾因、灾兆和分布 [教学难点]

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断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灾害与资源、环境、人口被认为是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四个主要因素。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才能使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你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其区域分布吗? 【板书】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讲述】自然灾害的类型划分,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类型也就不一样。 【思考活动】下面是研究者对自然灾害进行的一些其他分类。你知道这些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请把它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 【点拨】 自然灾害的类型

【精品】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考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自然灾害的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重点、难点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灾情分析。 主干知识梳理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资源破坏,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基本要素 (1)致灾因子: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可以是纯自然的,也可以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大部分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2)承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人类和人类社会),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按成因: ....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人为诱发灾害等。 2.按表现特征: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 3...按发展过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4。按承灾体的性质: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三、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对人类的危害性.此外还有以下基本属性. 1.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2.联系(关联性)和分异的双重性 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灾害成因上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3。 自然和

自然灾害学作业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寒潮:形成于极地的冷气团南下,由于它们温度低、气压高,寒冷的气流就会使所经之处气温急剧下降,几天内能下降10℃或更低,这种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被称为寒潮。 2、浮石:当火山猛烈喷发时,在气体从岩浆中跑出动的过程中,岩浆了也迅速地冷却,形成了一种多孔的岩石,叫作浮石。 3、气象灾害:是一种发源于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全球大气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它常表现为各种波状和涡旋运动,使得大气中的动能、热能不断积累和释放,从而构成了各种气象事件。 4、火山泥石流:指含有大于25%火山物质的泥流或碎屑流,其稠度相当于新鲜的湿的混凝土。 5、洪涝灾害:通常是指由于大气降水偏强,致使江河洪水泛滥,淹没田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作伤亡的一种灾害。 6、洪水重现期是指某洪水变量(如洪峰流量或时段洪量)大于或等于一定数值,在很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的概念。 7、沙尘暴: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8、泥石流是沙石、泥土、岩屑、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或坡面向下运动的特殊流体。 9、震的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 10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玄周期的大洋行波。 11、台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 12、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13、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周围地区的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形象的被成为热岛。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5、A

自然灾害与人类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编制人:TXJ 2011-2-2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发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 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 (4) 通过探究洪灾的成灾特点,尤其是认为因素对洪灾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防灾、 减灾”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以长江和黄河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的事实材料等感性知识来获得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对资源和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 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因素。 2、防治洪灾的主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三、教学过程 [导入] 结合开头情境和我国98年洪水录像资料导入。然后让学生思考情境导入中的问题: 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一、自然灾害 1、概念: 2、类型: 3、自然灾害的影响(了解) 二、认识洪水和洪灾

读课本P87分析什么是洪水?洪灾?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洪水和洪灾 洪水概念: 洪灾概念: 读P87课本,分析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填写表格。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三、洪水成因 1、洪水致灾两个基本环节: ① ② 2、洪灾的成因: 3、影响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的因素 项目 因素 影 响 流域汇水速度 河道排水速度 自 然因 素 人 为因 素 (1)强降水 (2)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 (3)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 (4)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易形成 洪水。 (1)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2)植被的破坏 (3)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课时作业(一课一练)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________的国家__________。 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台风、洪涝、________、滑坡、________、病虫害等。 3、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除了______的原因外,人类在______、_______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______自然灾害。 5、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______程度、_______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_______。 6、自然灾害_______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______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______。 7、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抗灾精神。 8、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____________”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9、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_________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______________、共同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台风多发于夏秋之间。() 2、滑坡、泥石流多发于西南地区。() 3、2008年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 4、破坏森林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5、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尽快搭乘电梯离开。() 6、黄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 7、蓝色预警信号表示一般。() 8、弹簧减震器可以用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9、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不屈不挠、坚强面对。() 10、救灾是官兵们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 B.洪涝 C.旱涝 2、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自然灾害与人考题(南京大学)

1、1987年,()地质学家首次提出灾害链的理论概念。中国 2、我国暴雨主要发生于()A.西南部地区C.东部地区D.长江上游雨量较大的地区 3、沙尘暴是一种迁延性自然灾害假 4、汶川地震和其余震,是()重现型灾害链 5、大气层由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同温层--臭氧层--中间层--电离层 6、研究大系统要遵循的原则有()。A.可分解原则C.可操作原则D.简单确定原则 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物是负责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B.奥地利的地质学家休斯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 C.动物是负责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属于分解者 D.生物圈大概是地上、地下各延伸10公里的范围 8、板块有三种板块边界,它们的表现形态是()A.转换断层C.洋中脊D.深海沟 9、地球的板块构造系统由()组成A.岩石圈B.软流圈D.深部地幔 10、汶川地震是发生在大陆地区的()地震逆冲断层 11、地震的分类有哪些A.诱发地震B.陷落地震C.火山地震D.构造地震 12、差分干涉雷达主要是为了探测地壳的形变。真 13、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是我国成功预防的一次地震。真 14、 15、震级用( )来表示。M 16、地球表面的地壳与下面的地幔之间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的不连续面,这个面称为莫霍面 17、智利位于哪几个板块之间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纳斯卡板块 18、断层的类型有正断层平移滑动断层逆冲断层 19、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于1949年建立于(),主要提供太平洋地区的海啸预警服务。夏威夷 20、2004年印尼海啸产生的海啸波传播到它附近的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只需要2-3小时。假 21、海啸是海水自表面向海底的整体性的海水剧烈运动。假 22、下列哪些国家,2004年印尼海啸中受到了影响了。斯里兰卡泰国印度 23、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系,水越深,速度越快 D.地震波的波长与水深有关系,水越深,波长越长 24、地震造成地壳的错断有三种情况,它们产生海啸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真 25、在水深平均几公里的海洋,对于波长几百公里的海啸来说,犹如一池浅水,而对风暴潮来说就是一种“深水波”。真 26、 27、1755年里斯本海啸是有史以来破坏力最大的海啸,造成20多万人死亡。假

自然灾害学作业.doc

我国地震预警系统的初步设计与研究 环科1201 黄琛翔0121208270104 摘要:目前,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地震预警系统的远离介绍以及对比发达国家的地震预警系统,中国应该借鉴改进,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将地震的生命财产损失降至最小。 关键词: 地震; 地震预警系统; 原理方案 The preliminary design and research of our country's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HUANG chen xiang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arthquake warning system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stage, through to the far away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trast of th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impr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ir own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will be to minimize losses of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earthquake. Key words: earthquak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The principle scheme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特别是在造成人员伤亡方面,全球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球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数的54%,堪称群灾之首。在20 世纪(1900~1999 年),全球有高达180 多万人被地震夺去了生命,平均一年约 1.8 万余人死于地震,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进入新世纪以来,地震灾害不断,似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发生了6.6级地震,造成了3.1万人死亡,3万人受伤,使具有千年历史的巴姆古城毁于一旦。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地震造成了8.6万人死亡,一万人受伤,九千余人失踪。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震,造成了6万余人的死亡。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它的猝不及防的突发性与巨大的破坏力。 因此,地震预测与预警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如能同时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无疑可以拯救数以万计乃至数十万计生活在地震危险区人民的生命;并且, 如果能预先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等设施的破坏,减少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地震预警系统 目前,中国在法律上规定由专门的地震工作机构提出预测意见,然后由国务院或有关政府部门发布地震预报[1]。其他一些国家,如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则更多地采用地震预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本章准备用2课时的时间讲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的内容,这节的内容是对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探讨缓解自认灾害的有效措施使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节是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知识的主要基础,同时对今后学习自然灾害等知识有重要影响。所以学好本章,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 2、本节的难点、重点知识 ①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含义; ②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2、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了解自然灾害成灾的地理背景; 3、运用地图说明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的自然灾害实例,结合社会热点、生产生活,加以认识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识到自然规律,会运用相关地理规律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图导图解法 这节课涉及的图表资料较多,许多地理知识都通过图表资料来表达。图导图解教学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分析学生 高二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看灾害影片《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的风暴》、《天崩地裂》等影片片花,借助影片的强烈视听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多种灾害又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 (二)讲授新课: 分析P9活动:分析自然灾害分类依据 板书:一、气象灾害 1、结合图片,教材认识干旱的成因、危害分布 阅读: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 活动1: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活动2:练习 2、重点掌握洪涝灾害的成因,可拓展讲解各种不同成因的洪涝灾害。再结合教材由学生罗列洪涝灾害的危害,结合第13页图1.12理解洪涝灾害的多发区。 3、难点和重点在于理解热带气旋的成因,通过图解帮助学生了解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读图1.13,掌握热带气旋三个主要分布区) 4、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及以各种台风、寒潮预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5、为拓展学生的知识,可以讲解我国寒潮标准,或寒潮与冷冻灾害的关系。6,认识到沙尘暴对我国的影响 板书:二、地质灾害 1、重点介绍地震的成因,要求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地震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归纳地震灾害的影响。 3、用表格的形式对比滑坡、泥石流与崩塌的区别,加深对滑坡的认识。 4、可结合在灾害带上的典型灾害案例,讲解世界主要灾害带,分析各大洲主要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整理

合,加重农牧业灾情。 ☆我国旱灾与涝灾的关系:在时间上交替和空间上交错出现,我国主要的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这些现象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季风气候有关)。

4、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 ☆我国洪水灾害: 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量丰富;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河道弯曲。 ②(地形方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中下游河道的调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④中游围湖造田、建垸,湖泊面积减少,调节能力下降 ⑤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放大了“灾情”。 ☆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7、咸潮

☆蝗灾:

(1)时空分布特点及变化: ①水华主要分布在内陆湖泊区,部分河段也有发生;赤潮主要发生在海湾地区,尤其南方海湾地区更易发生。 ②主要发生在热量充足的夏秋季节。 ③变化:目前我国赤潮的发展趋势是赤潮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增长,赤潮种类增多,赤潮发生从明显的季节性转向全年化。 (2)成因及形成条件:①纬度较低,水温高;②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③静水环境。 二、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多种的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三、部分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