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模版

开题报告模版
开题报告模版

孝感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2010年9 月15 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背景和特点的异同分析,针对其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不同的消极影响,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对策提出参考意见,增强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并积极探寻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二)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传统的数量控制和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限制作用不断弱化,各国对此进行实施了更高层次更广空间的新型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于传统的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的以“技术型”为修饰的壁垒有着更狡猾的表现,尽管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及抵御外国经济压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的要求更加的苛刻,特别是对一些以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国家的各国(例如我国)是巨大门槛,外表上都遵守实际上绕过WTO规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所以在这里非常有研究的意义。而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派生分支无疑为其披上了更“健康的外衣”一方面法大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重的工业一方面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设置绿色贸易壁垒,这彻底违背了WTO的自由平等贸易的基本原则。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贸易壁垒形式,并成为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他们使我国的出口产口遭受不利影响,每年会为我国造成数十亿的贸易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采取必要的预防应对措施。这样让我国企业可以以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击碎“壁垒”

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提高我国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的涵义和特征及运用机制的分析。

如周晓明(1998,广西师范大学学报S3期)就较早的提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起因;夏友富教授(2001,中国工业经济05期)详尽的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容、规定和措施:卜海(2004,财贸经济 01期)从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出发,分析了其南北差异的表现、原因和趋势,视角和分析方法都比较新颖;张海东(2004,财贸经济 03期)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的探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陈志友(2004,国际贸易问题月刊30期)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机理特征、政策效应等方面探析了它的特性。在涵义和特征上来看,这些学者无疑是有关问题的开路先锋,为以后的研究作出了基础铺垫。

2.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来分析对策。

夏友富(1999,国际贸易)全面地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李志弘、宫亭(2001,国际经贸探索 03期)也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陈红文(2005,管理世界 01期)从多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康晓玲、杨柳(2005,西安电子科大学报 05期)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将先前的研究成果与实际相结合,初步的建立了我国有关科学的体系。

3.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某一具体行业或者是某一具体地区的影响来分析。

侯云先(200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二期)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全毅(2005,国际经贸探索第一期)分析了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留易壁垒的现状与趋势;徐立清(2002,化学技术经济 03期)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化学工业的影响;张茂荣(2004,经济师05期)探析了我国纺织服装业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何劲、祁春节(2005,对外经贸实务03期)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和对策。这些学者的观点开始走向更细致的领域,标志着理论进入实际操作范畴。

4. 从某一个方面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许建平(2003,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04期)从技术水平的提高角度来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策略;刘厚俊(2003,南京社会科学12期)提出国外的应对经验及我国的启示;李树(2004,经济问题探索2期)分析了我国政府在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策略选择。这些学者从一个特定角度入手,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尤显不全面,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研究比较零碎。

5.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韩可卫(2005,时代经贸 11期)归纳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特点;张秀娥(2005,现代日本经济 03期)分析了现代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这些学者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吧理论向前发展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6.从经济学角度深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和理性化路径。

如朱玉春、种胜兵(2005,中国农村经济07期)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李春顶(2005,国际贸易问题06期)综合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张海东、朱钟棣(2005,世界经济与政治08期)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性化路径并兼论了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与出路;黄岳衡、冯宗宪(2004,国际商务09期)研究了内生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从纯经济学和涉及政治领域着手,研究非常有特点,对全面把握技术贸易壁垒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国外研究现状

1. 深入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概念内涵、技术标准与国寻贸易间的关系到问题。代表队性人物是Robert. E. Baldwin和Alan O. Sykes两人。

2.对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在处理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时的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

Sherry Stephenson 在《标准、合格评定与发展中国家》(1997年)一文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选择即是采纳现成的国际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给指导原则”的结论;John S. Wilson 与Tsunehiro Otsuki在论文《标准、技术法规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世界银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调查得出的最新证据》(2004年)中认为,标准和技术法规乃是影响企业经营和出口能力的重要因素,而适应技术规范的投资成本又约占企业经营成本的

10%左右,互认协议虽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供更多出口机会,然而发展中国家却很难从发达国家间的互认协议中受益。

3.基于经济理论的视角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如Alessandra Casella 在论文《无边界市场的产品标准联盟》(1996年)中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并得出了“标准协调可以在产业层面上形成”的结论;John S. wilson 和 Michelle P. Egan 通过研究后指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加速推进的进程中,彼此间协调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Ronald fischer 和 Pablo Serra 则在《标准与保护》(2000年)一书中探讨了技术标准的保护有效问题,并指出相关政府制定的最小标准即使表面上看是非歧视的,但实际上仍属贸易保护主义的范畴;而Neil Gandal 和 Oz Shy 在《标准化政策与国际贸易》(2001年)中指出:如果国际上的网络外部性十分显著的话,那么,所有国家一般就都会彼此间相互承认所有标准。

4.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方法的研究

2000年,Tsunehiro Otsuki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后也证明了相关技术标准虽能在健康与生活质量方面取得相当的进步与收获,然而其对贸易与生产成本上升和出口贸易收入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面,1996年Swann等人得出了自己的回归结论:国际标准对出口的影响比国家标准小;1999年,Moenius 发展了Swann 等人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并通过综合从PERINORM等到的确12个国家的标准的统计数据以及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等到的471个制造业四栏位产业分类,最终形成了一个体1980—1995年间的计算双边贸易量的动力分析模型。Keith E. Maskus与Jhon S. Wilson 和Tsunehiro Otsuki 等人在总结Moenius 等人计算方法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能有效测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分析框架,并得出他们自己的研究结论:由于直接测算技术法规影响十分困难,因而某些实践上的复杂性更是加重了这些概念性问题的复杂程度。在可计量的一般均衡分析方面,Gasiorek 等人在1992年就提出了一个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IRTS)的关于欧盟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得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欧盟成员国间标准的协调将促使相互间的贸易成本降低 2.5个百分点。1996年的Harrison 又进一步拓展了Gasiorek等人的研究成果,尤

其是着重探讨了技术标准的协调一致行动是否会导致产品贸易价格的完全一致问题,并得出了技术标准化成本降低会导致福利收益倍增的结论。在局部均衡分析方面,研究者大都侧重于对动植物检疫问题的探讨。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各自的成因、特点的异同及相互联系。

2.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影响针对不同对象,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3.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中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壁垒的对策:政府方面与企业自身的不同对策。

4.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发展趋势的预测:范围扩大到多领域,对国家标准提出更高要求。

(二)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相互关系。

2.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在对外贸易中不同领域造成的影响。

3.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各自发展趋势。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虽是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异同,但创新地将绿色贸易壁垒放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范畴进行研究,同时着重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到领域及发展趋势。

(四)论文提纲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异同分析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的结构安排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回顾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涵义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特点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五、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差别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和绿色贸易壁垒发展趋势的异同点

(四)识别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手段和方式

(五)针对不同的壁垒采用不同的策略

五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步骤:

1、收集资料: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杂志,以及中国期刊数据库

查询和网络搜索等。

2、开题报告:在仔细阅读资料的基础上,构思论文的整体框架,拟出论文

的基本思路,并开始撰写开题报告。

3、论文撰写:采用文献综述法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并

结合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个认识扩展,充实开题报告的理论框架,使论文基本成行。

4、后期工作: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论文,完成论文的打

(二)方法和措施

1、文献综述法。

2、比较法:纵向比较、横向比较。

3、结合案例分析法。

(三)研究进度

1、论文选题2010年7月

2、搜集资料2010年7——8月

3、开题报告2010年10月1日

4、资料整理2010年10月完成文献综述

5、论文修改2010年11月

6、论文定稿及答辩2010年12月

六五、主要参考文献

[1]赵惠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

业,2009(18):99-100.

[2]常江.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理论解释和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8):42-43.

[3]王焕曦,孙炳娜.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和应对策略[J].东北财经大学学

报,2010(1):57-62.

[4]舒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市场论坛,

2008(11):23-24.

[5]姜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地出口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7(10):50-51.

[6]任颖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

业,2009(22):91-92.

[7]胡国英.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

(24):101-102.

[8]刘伟.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10(8):235-236.

[9]刘晓洋.技术性贸易壁垒内涵及应对[J].现代商贸工业,2009(2):52-53.

[10]蒋满元.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综述[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2009,

25(122):33-36.

[11]周蔚,李晓欣.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应对策略探析[J].科技信息,

2008(18):116-117.

[12]彭晨.浅析技术性贸易壁[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6):63-64.

[13]杜娟.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9-10.

[14]张靓.探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J].商业经济,2010(2):75-76.

[15]王春燕.绿色壁垒的特点及成因分析研究[J].跨国经营,2007(7):132.

[16]李颖.简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10(11):224-225.

[17]林娟.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7):42.

[18]郭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影响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

2009(28):153-154.

[19]李慧敏,张洁,马月红等.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与应

对措施[J].企业经济,2008(7):169-171.

[20]刘和东.绿色壁垒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生产力研究,

2009(21):142-144.

[21]岳利鸿.绿色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前沿,2007(5):59-61.

[22]徐波.论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法律对策[J].时代经贸,

2008(6):83-85.

[23]李玉梅.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探求,2009(6):50-53.

[24]杨永.浅析我国面对的绿色壁垒及应对措施[J].

[25]张毅,唐艳.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经济,

2008(7):88-89.

[26]徐秋萍,刘淑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对策[J].

[27]王红兵.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

[28]John S.Wilson and Tsunehiro Otsuki.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Regulation and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Evidence from A World Bank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Survey,2004,65-70.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七、院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

负责人:

年月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