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_尤洪波

2009年第3期2009年3月

经济与社会发展

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V O L.7.N o.3

M A R.2009

层次分析视角下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尤洪波

[摘 要]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深刻的、复杂的。由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学界对于中苏关系恶化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文章却没有见到。层次分析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苏关系、揭示其演变因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良好的分析工具。在层次分析的视角下,国际系统、国家、决策者个人三个层次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

[关键词]层次分析;中苏关系;中苏关系恶化

[作者简介]尤洪波,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讲师,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3-0014-03

国际关系纷繁复杂,中苏关系也概莫能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迅速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出兵朝鲜半岛,进一步巩固了中苏同盟。1950年代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然而,在1950年代末期,双方的分歧与矛盾逐渐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争端愈演愈烈,矛盾不断恶化,至1969年3月已濒临战争的边缘。由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学界对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文章却没有见到。层次分析法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本文尝试运用这一理论工具对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l e v e l s o f a n a l y s i s)与科学行为主义的发展和兴盛是联系在一起的。戴维·辛格于1961年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学术论文《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问题》,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国际关系。该文断言现实主义存在混淆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的固有缺陷,“而层次分析把国际政治与对外政策加以区分———国际政治是以国际系统作为分析层次,对外政策是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层次”[1](P99)。辛格认为,国际关系研究包括国际系统和国家2个层次。这与肯尼思·华尔兹有所不同。华尔兹在其名著《人、国家与战争》中提出了3个层次: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国际系统因素。由于辛格和华尔兹研究方法的相互兼容和互补性,学界也把层次分析法称之为“华尔兹—辛格研究方法”[1](P100)。西方学者对于层次的划分有着不同的看法。詹姆斯·罗斯诺把分析层次界定为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国际系统等5个层次;而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则提出了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等6个层次[2]。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从宏观到微观运用华尔兹提出的3个层次,即:国际系统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决策者个人因素。本文即从这3个层次来分析中苏关系。

二、中苏关系恶化的国际系统因素

从国际系统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发生的分歧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东西方关系上的分歧

二战以后,美苏迅速走向了争霸的道路,冷战序幕随之拉开。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很快,但是仍然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出于实力不足和保障二战胜利果实的考虑,苏联于1950年代和1960年代在外交上采取了守势,显得比较保守和谨慎。赫鲁晓夫推出“三和

14

DOI:10.16523/j.45-1319.2009.03.004

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在苏联的和平攻势下,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的势头。中国对于苏联的“三和路线”持怀疑态度。而苏联为了推行这一政策,要求中国在外交上进行积极配合,引起中国的不满。

(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

这些国际共运重大问题主要有斯大林问题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等。

在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国家领导人。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抛出了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做法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苏联对于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整个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在如何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中国有着不同的看法。中国认为斯大林虽然犯有严重错误,但其成绩和贡献是主要的,他依然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国还认为,由于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特殊地位,苏联在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应该事先与中国协商,因而对苏联的做法表示不满。中苏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没有大力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而中国则有不同的做法。这在中苏两国的对越政策上可以看出来。在胡志明领导越盟军队与法国人作战时,斯大林没有支持前者。赫鲁晓夫继承了斯大林对待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同样没有支持胡志明的抗美斗争。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对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了大力支持。1950年1月,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后者建交的国家,带动了其他国家包括苏东国家对后者的承认。中国不仅在外交和道义上支持北越,还为其培训了大批军事人员,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有力地促进了越南抗法和抗美战争的胜利。

三、中苏关系恶化的国家内部因素

从国家内部因素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在建设模式、内政问题以及边界问题上的分歧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一)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的分歧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拥有特殊的地位。长期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产党以及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把苏联视为学习的榜样,把苏联模式视为唯一正确的模式进行效仿。苏联也对自己的模式充满信心,不仅把它视为不容置疑的正确模式,而且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予以推广。若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不同于苏联的建设与发展模式,苏联通常是不以为然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仅次于苏联的第二号社会主义大国,地位举足轻重。建国初期,中国百废待兴,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全面模仿苏联模式,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迅速。19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探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中国的探索尝试,苏联是不高兴的,把它看做不仅是对苏联模式的挑战,而且是对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领导地位的挑战。1958年,毛泽东为了迅速发展中国经济,开始推行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苏联对这两个运动均持怀疑的态度,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有学者甚至认为,导致毛泽东决心向莫斯科公开宣战的原因,就是苏联领导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怀疑、蔑视和批评[3](P442)。

(二)在炮击金门问题上的分歧

1958年8月,中国炮击金门,其目的是打击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决心和信心,相机收复金门和马祖,同时支持中东人民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由于中国并未完全统一,炮击金门被中国领导人视为国共内战的延续,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因而事先并未与苏联进行协商。这使得苏联非常震惊。1950年2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规定,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都应该事先进行协商。因而,在苏联看来,中国违背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规定,对中国的意图和政策开始持怀疑态度。而中国则认为炮击金门并非国际问题,无需协商。

(三)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分歧

1950年代末,边界问题在中印关系中逐渐凸显。1959年,朗久冲突爆发。之后,中印关系不断恶化。1962年,中印之间爆发边界战争,以印度的失败而告终。在中印因边界问题而恶化的过程中,苏联基本上站在印度的立场上,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领土要求,不仅给印度大量的贷款,而且在军事技术和装备上向印度提供大量援助,直接构成了对中国的敌对行为。1959年10月,赫鲁晓夫参加中国国庆十周年庆典时,声称中国为了一块不毛之地而与印度关系闹僵很不值得,暗示中国应该在边界问题上对印度作出让步。这种公然损害中国国家利

15

益的建议遭到了中国领导人的断然拒绝。

四、中苏关系恶化的决策者个人因素

从决策者个人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性格、观点和看法也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对中苏关系的恶化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对于中国的主权独立非常重视,对于任何危害中国主权的可能都非常敏感。在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上,毛泽东出于捍卫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考虑,坚决拒绝了苏联的有关建议。毛泽东毫不妥协的立场和态度使得赫鲁晓夫非常不快。后者认为,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理应获得一些相应的回报。

赫鲁晓夫对中苏关系恶化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不顾苏联外交部的反对,撕毁中苏签订的协议和合同,提前撤走苏联专家,逼迫中国提前还债,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事实上,撤走苏联专家使苏联在经济上也受到了损失,因为中国给予苏联专家很高的薪酬和良好的物质待遇[4](P219)。以后的几年里,赫鲁晓夫“多次向中方提出重新派遣专家的问题”[5](P219),为中国所拒绝。

综上所述,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深刻的、复杂的。层次分析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苏关系、揭示其演变因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良好的分析工具。在层次分析的视角下,国际系统、国家、决策者个人三个层次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苏关系的发展和走向。

[参考文献]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1.

[2]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J].欧洲,1998,

(3).

[3]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

版社,2003.

[5]杨闯,高飞,冯玉军.百年中俄关系[M].北京:世界知

识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周志华]

(上接第6页)纪监督。(3)审计部门。负责对政府的财政经济活动进行监督。(4)稽查与督导部门。负责对行政管理活动尤其是行政决策活动进行主动的监督,政府机关的所有重要文件和法规、规章均须有此部门的副署方才有效。(5)监督法庭。对以政府、法院为控诉对象的案件,在监督法庭审理。把现在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诉讼移到监督法庭审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设立对最高权力负责的独立的监督机构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现代西方国家不论是总统制、内阁制、还是君主立宪制,其最高监督机关都直接隶属于最高权力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而不是作为政府领导下的一个职能部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这里提出的改革方案对现行政治体制不需要进行太大的变动,只是将现有机构进行归并调整、重新整合,也就是说优化系统各要素的联系方式或结构方式,使负有监督职能的要素(机构)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起一个结构紧密功能强大的国家监督系统。这样设计,改革的阻力很小,成效则可能很大,改革就容易获得成功。

综上所论,只要我们在稳步扩大人民民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优化政党关系模式、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等方面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就一定能够逐步步入和谐政治的胜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张星炜.关于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J].理

论与改革,2007,(2).

[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白 云]

16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解密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解密 1960年7月6日,外交部派我去驻苏使馆任首席参赞、使馆党委副书记,做刘晓大使的助手。当时正是中苏吵架的时候,我感到任务很重。为此,我立即着手了解和研究中苏关系的有关情况和我们的对策。 赴任前夕,章汉夫同志找我谈话,他要我赶快去,并说,现在使馆工作很忙,两党会谈马上就要开始,随后还要召开81国党会议。现在去同过去友好的时候不一样,要有两手准备,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尽可能保持正常。这个任务是复杂的,也是艰巨的,但也是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还说陈总不在北京,就不见面了。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在京的大使参赞夫妇时,对我夫妇说,你们现在去苏联,日子不好过,苏联连给我国抗美援朝的武.器都要钱。因此,你们去要有思想准备。 我们于9月8日到达使馆。当时使馆共有302人,另有苏联雇员42人。这是我国在国外最大的使馆。 一、赴任前后的中苏关系 斯大林时代中苏关系是好的,是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时需要我国支持,因此注意同我国我党搞好关系。至1958年,他渐渐站稳脚跟后,同我关系开始向坏的方向发展。 1958年4月18日,苏国防部长建议在中国设长波电台。7月21日苏大使又提出建立联合舰队,遭到我拒绝后,赫鲁晓夫大为不满。他看到对我控制不能实现,就开始向我施加压力。1959年6月20日苏军单方面撕毁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技术资料。9月9日就中印争端发表了偏袒印度的声明。9月15日赫鲁晓夫访美大吹戴维营精神,推行“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路线。赫在我国庆10周年大会上讲话,攻击我用武力试探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10月2日两党会谈,他向我提出:1.释放5名美国特务。2.允许两个中国的存在。3.指责我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破坏了印度的中立。4.指责我将达赖逃印的责任推给印。毛主席、周总理对此作了批驳。10月6日他回到海参崴发表讲话,说我像“公鸡好斗那样热衷于战争”。 1960年4月,我党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不点名地批评了赫鲁晓夫。6月下旬,赫在布加勒斯特兄弟党代表会议上,对我党搞突然袭击,攻击我国内外政策,说我国领导是疯子。我代表团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最后我以中苏团结大局为重,虽在公报上签了字,但同时发表书面声明,阐明了我党的立场。这次会议后,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恶化两国关系。7月16日苏召回在华的1390名专家,片面中止应聘来华专家900名,撕毁了600多项协议和合同。片面撕毁互惠的友好杂志发行协议,并无理要求我政府召回我驻苏使馆一工作人员。同年,又缩减中苏贸易,并第一次在博孜艾格尔山口挑起边界纠纷。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对策是: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二、8l国党的会议 1960年9月10日,我党中央对苏共中央6月21日的通知书作了答复,阐述了我们的观点,批驳了他们的错误观点,提出怎佯消除分歧,加强团结,开好各国党的会议的建议。接着,9

浅谈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

绪论 歧义现象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所谓歧义,就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众多前辈在有关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的论著中,已经从宏观上全面的阐述了现代汉语中歧义的类型、歧义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根据语言的四要素,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语音歧义是由语音原因引起的,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音素,语音歧义由此产生,如“产品全bù(不/部)合格。”、“岸边停着一艘yóu chu án(游船/油船/邮船)。”,这类情况一般见于口语,一旦进入书面语,歧义自行消失。词汇歧义主要由词语的多义造成,如“我去上课”,可以理解为“我去讲课”,也可以理解为“我去听课”,这种歧义现象可以利用具体语境来分化。语法歧义在歧义现象中时最复杂的,造成语法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都不同,词类不同,词与短语同形。语义歧义主要是语义关系不同、语义指向不同而引起。对于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我们可利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来加以分化。语言中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而表达意义的句法格式又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格式来表达无穷的意义,就致使同一句法格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从而使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歧义句法格式。在一些研究歧义格式的文献中,研究的最为深入的歧义格式有“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在+Np+V+N”、“N1+的+N2”、“V+N1+的+N2”、“动词(及物)+的+是+名词语”等。本文在前人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选取本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典型歧义结构,举例分析其分化方法,并最终得出产生此类歧义句式的原因。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关键词:语义学,汉语歧义,歧义成因,消除歧义 一、文献综述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以及语言表达之间的意义关系的学科。语义学研究自然语言的语义特征;它把语义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去研究,探讨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以及语义间的关系等。 “语义学”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eal 在1893 年首先提出来的。1897 年,Breal 编著的《语义学探索》一书问世,标志着今天所理解的语义学开始逐步形成。1900 年,这本书被译成英文,书名为Semantics : 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这本书是第一部语言语义学著作,其研究的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随后,语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语义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50 年代逐步显露发展势头,从70 年代起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语义学,发表关于语义学的著作,语义学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 近十年来,现代语义学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多纬度和多层次的几个显著的特点。如果说传统的语义学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意义层次的话,现代语义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对语言意义的多层次的考察。笔者经过对近十年的文献研究发现,认知语义学和规范语义学是当代国际语义学研究的两大主流取向。认知语义学就是在认知学的框架内研究语义,对心智进行经验性的研究,它对传统形式语义学的外部缺陷有着深刻的认识,是当代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规范语义学的核心概念是形式体系,即一种抽象的模型结构,模型的抽象性意味着广泛的语义空间,进而彰显出语义自身的自由度。从蒙塔古最初建立规范语义学到后来克里普克等人的继续发展,出现了诸如类型理论,模态理论范畴语法,博弈语义学等新的学说,特别是后来帕蒂等人对蒙塔古语义学的不断完善,充分表明了规范语义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而国内近十年的语义学研究也遍布了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对认知语义学的研究,例如张辉的《认知语义学述评》;对框架语义学的研究,例如陶明忠、马玉蕾合著的《框架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语义学在对隐喻的研究中的应用,例如于莹的《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隐喻研究》;对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例如康灿辉的《试论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对语义学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例如王向君的《浅谈语义学与语法教学》。而对于歧义现象的语义学研究主要是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研究,例如高桂莲、陈颖、王海岩合著的《对英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却鲜有对汉语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所以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二、歧义的成因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因此, 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笔者将对歧义的主要成因进行分类和剖析。 (一)、语音歧义 汉语中的语音歧义多是由于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语素引起的,一般存在于口语中。语音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同音字引起的歧义 例句:甲:“请问您贵姓?” 乙:“免贵姓zhang。” 在这个例句中,zhang既可以是“张”,也可以是“章”。在汉语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汉字,因此容易产生语音歧义。 2、一词多音引起的歧义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士兵突击》选段'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士兵突击》选段 摘要:本文使用语用学上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士兵突击》中的选段进行简要的语用分析,揭示该作品语言中的语用特点在烘托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士兵突击 一.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最初是由Grice提出的。Grice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般的原则——合作原则,即根据目前交际的目的或方向,使谈话始终符合交际的需要(何自然,陈新仁,2004:32)。在合作原则之下,Grcie 细分出了体现合作交际的四条准则,共九条次则,即:(1)质的准则:努力使你说的话真实。A. 不要说你认为是假的话。B不要说你认为缺少足够证据的话。(2)量的准则:A话语应包含有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B话语不应包含超过交际所需的信息。(3)关系准则: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白。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要简练D要有条理。 根据Grice的理论,这四条准则是合作原则的基本准则。然而,在日常交际中,很多时候说话人并不完全遵循合作原则的这四条基本的准则,却照样可以顺利地完成交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人们在违反合作原则时为了达到礼貌的目的遵循了另一种原则,使自己的话语带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实现特殊的交际目的。这就是 Leech 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和语体学的角度提出的礼貌原则。 根据Leech 的理论,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因此礼貌原则是增加和维护交际双方和睦关系的一种原则。Leech提出了制约人们言语交际的六

苏联官方对中苏关系恶化的看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490272.html, 苏联官方对中苏关系恶化的看法 作者:阎明复 来源:《百年潮》2011年第02期 苏联解体以后,1995年夏天,邓小平同志的女儿毛毛找我,说:“现在原苏联的档案馆对外开放了,能不能去莫斯科各档案馆查找老爷子(小平同志)20年代留学时期的资料?”我欣然答应。在俄罗斯原驻华大使罗高寿的协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毛毛的托付。 访问莫斯科期间,我多次拜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苏联派驻中国政府的经济总顾问阿尔希波夫,请他回顾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演变的过程。当时我准备了不少问题,还带了一部微型录音机。阿尔希波夫说,你不用录音了。接着他从保险箱里拿出三份文件,一份是关于苏中冲突的原因和过程的文件,一份是苏中冲突大事记,一份是他撰写的回忆录。他对我说,内部文件他从来不带回家。而这三份文件,前两份是在他主持下起草的,后一份是他自己写的。然后,他谈了这三份文件的由来。80年代末,受当时苏共主要领导人的委托,他召集苏联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研究了苏联和中国关系恶化的原因和过程,并对计划中的苏中高层会谈涉及到过去的冲突如何表态提出建议。 我得到这三份文件后,立即和同去俄罗斯查档的赵仲元、邢书钢把文件译成中文。回国后,我把这三份文件的译文送给曾庆红同志,并附信说明这些文件是苏联派驻中国政府的经济总顾问阿尔希波夫交给我的。我在信中写道:“如果你认为有必要,请呈送泽民同志过目。”第二天一早,曾庆红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泽民同志就在旁边,他问这几份文件有没有俄文的?”我回答说:“有俄文的,我马上通过机要给你送去。”庆红同志又问道:“阿尔希波夫同志 把这几份文件给你,是不是因为毛毛的缘故?”我回答说:“可能不是,阿老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毛毛太小,可能不认识。”最后,庆红同志说:“泽民同志说,有什么问题,再找你面谈。”我说:“江主席工作忙,我也没有更多的情况汇报,就不打搅了。”后来,听说江主席指示国内的科研机构研究中苏关系恶化的缘由。根据江主席的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主持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对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对20世纪60年代中苏大论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7年,我根据阿尔希波夫给我的回忆录,撰写了《听阿尔希波夫谈中苏关系》,刊登 在《百年潮》杂志当年第11期上。现在,我再将阿尔希波夫送我的《苏中冲突的原因和过程(1958—1985)》中文译文发表出来,为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提供参考。 苏联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整个国际形势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在许多方面决定着世界舞台上力量的总的配置和对比。苏联与中国在政治上互相作用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是由国内政治、社会经济以及对外政策的诸多因素的复杂机制所决定的。 50年代前期,苏中两国观点、估价和内外政策的一致,以及它们在基本国际问题上的立 场相吻合,首先是因为两国的经济过程与政治制度、经济管理形式和方法及其社会政治生活相

歧义现象的研究

英语中歧义现象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语言学角度,从语音、多义词、兼类词等方面,对由词汇产生的歧义进行简要分类。在语用学角度,通过例举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例子,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究了歧义在广告、笑话、文学作品中的积极效应,以及在合同纠纷、英汉互译中带来的消极效应。 关键词:英语;语义学;歧义;分类 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任何语言运用当中都会产生这种语义模糊的语言现象,因此对歧义的产生和形成加以研究有广泛而切实的意义。本文将就英语中的一些典型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发挥语言歧义的积极作用,消除语言歧义的负面影响。 一、产生英语歧义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歧义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按照不同标准和角度,可作不同分类。(一)由语音产生的歧义 1.发音 在英语之中,有许多单词和词语都具有相同的发音。例如: ①/maidi?/,既可能是my dear,也可能是my deer。 2.停顿 ①They don't know how/good ice cream tastes. ②They don't know/how good ice cream tastes. 3.语音语调 英语单词有重音,句子也有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读音的轻重可能成为歧义现象产生的根源。英语的重音变化常引起词义变化,特别是复合词的重音变化。例如:blackboard(黑板),black board(黑色的板);greenhouse(温室),green house(绿色的房子)。。(二)由多义词产生的歧义 英语中,存在着大量多义词,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的词汇内容,若句子里某个词是多义词,就可能产生歧义现象。这种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例如:

英语习语解析——认知语义学视角

Vol.28No.3 M a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下) 2012年3月英语习语凝聚了英语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英语语言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体现了英语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英语习语可以成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一扇窗.可是,英语习语却因其结构与语义之间的差异,涉及面广泛繁杂,大多与民族历史发展、地理环境、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有关,而使学生深感习语语义难以理解,难以记忆,用法难以掌握.认知语义学研究表明,语言的意义与人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习语的意义也是在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认知机制发展起来的,本文拟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来揭示英语习语的本质,并运用概念隐喻、转喻与常规知识等主要认知机制分析英语习语的语义.1 传统语义学对习语语义的阐释 传统语义学认为,习语是具有固定的结构,在语义和语法上能独立运用的词组.它的意义一般不能由各组成部分推断出来(王宗炎,1988).习语是独立于大脑理性思维和人类认知经验之外的抽象符号,它的本质是词汇,是语言系统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概念性的. 习语语义具有完整性,我们必须把习语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失去了它们独立的语义,正如构成单词的每一个字母一般,分开以后毫无意义可言.习语的意义不是构成它的各个单词的意义的相加;如果将其拆分开,尽管可以理解每个单词的意义,但是仍然无法理解这个习语的意义.比如,“I am under the weather ”一句中,un-der the weather 意指“unhappy ”,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毫无无法解释,一个人怎么能“在天气之下”呢?这也正是传统语言学家从习语的语义整体性来研究习语的原因. 习语具有结构的固定性,一般不能用别的词来代替,即使是同义词也不可以,比如,have an axe to grind (另有打算),不能换成“have a hatchet to grind ”.还有,习语中冠词的用法,名词单复数的用法,动词的主动或被动形式等都是固定的,大部分都不能随便进行句法转换.传统语义学认为,习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是一种死喻,对于习语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模仿和记忆.2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习语意义阐释 2.1 习语是概念化的产物 针对传统的客观主义语义学观点,Lakoff &Johnson (1999)提出了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义观.他们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并非符号结构,也不能与客观世界直接对应,人类的知识结构,是概念结构,是人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意义是基于体验的心智现象,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意义需依靠原型范畴,概念化、意象图示来限定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完全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空间和自身开始认识世界的.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范畴和概念,与此同时也就形成了意义(王寅,2007).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习语也是人类认知和体验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语言和现实之间存在思维和认知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赖范畴知识、概念结构和认知方式,就无法接近现实.习语是人类概念体系的产物,不仅仅属于语言本身的问题.习语确实有它的特殊意义,我们应看到这些特殊意义正是来源于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我们的概念体系正体现了这种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以head 一词为例,the head of deparment,head of state,head of government,head of page,head of queue,head of a flower,head of stairs,head of a bed,head of a tape recorder,head of syntactic construction …在head 的所有例子中,所表达的概念都与“头”这一概念紧密联系,表达“the front part of …”或“the vitally important part ”. 比如,在英语中有大量这样以身体词汇概念,产生的习语,play it by ear(随机应变,见机行事),rack your brains (绞尽脑汁想),turn a blind eye (熟视无睹),a stiff upper lip (泰然自若,坚定不移),keep your mouth shut and your eyes open (多看少说),从这些习语的语义,可以看出人类的认知 英语习语解析———认知语义学视角 李红珍 (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要: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传统的习语意义观认为习语是不可分析、任意的.认知语义学则认为习语是概念体系的产物,其意义有理据和可分析性.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解释和分析英语习语的语义,可以提高学生准确运用习语的能力. 关键词:习语;认知语义学;认知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250-02 250--

中俄关系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俄关系发展史 院系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教师 时间

摘要:中俄两国交往的历史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了。这段不短也不长的交往史根据两国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及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中俄经历了一段曲折、多变的过程,有对抗也有合作,有冲突也有和睦。以史为鉴,回顾总结中俄300多年的关系,我们能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关键词:中俄;关系;发展史 引论: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俄罗斯,一个面积达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上帝让这两个大国接壤,他们必将演绎出一部曲折、漫长、耐人寻味的历史,们的冷热亲疏,不仅对其自身发展产生影响,也必然改变整个世界。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1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鸦片战争至十月革命 (1) 3十月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新中国成立至苏联解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5苏联解体至今..................................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作原则例子

一:违反数量准则 1.A: When are you going to the airport? B: Sometime this morning. B的回答违反了数量原则,因为在他的回答中,他给A 提供的信息少于A 所希望他提供的信息。如果B知道出发时间,A也知道B知道出发时间,B也知道A知道他知道自己的出发时间,那么B这样说就会产生会话含义,即“我不想告诉你什么时候去机场”。 2.Wife: When did you come back last night? Husband: Around midnight. The meeting was too long. 妻子问丈夫回来的时间,而丈夫不但回答了回来的时间,还补充说会议开太久了,为自己午夜才回家找个合适的理由。涨幅第二句话是过量信息,是妻子所不需要的,他这么说是为了避免妻子的责备和不必要的麻烦。 3.A: Where does Mr. Smith live? B: Somewhere in the town. B明白A想知道Smith先生的具体住址并想去拜访他,但他也知道Smith先生不愿意让A去他那里,所以只好违反数量准则给B以含糊的回答。当然,B的回答并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他自己也不知道Smith先生的具体住址,但他又不想违反质量准则而乱编一个地址给B,所以只好给予含糊的回答。 4.A: What do you think of Mark? B: His flat-mate is a wonderful cook. B对Mark没有好感,但又不好直说,更不想违反质量准则去说假话,所以故意违反了数量准则,没有给A以足够的信息,而A从B答非所问的回答中也可知道B 对Mark评价不高。 5.A: What are you reading? B: A book. 从B违反数量准则的回答可以推知,他正在安心读书,不想别人打搅自己。二:违反质量准则 1.A: I might win the lottery. B: Yes, and pigs might fly. 对话中B没有直接告诉A他不同意A的看法,而是说出猪可能会飞,这句明显违反质量准则的话,讥讽A的异想天开,让A得出结论他不可能赢得大奖。讥讽、反语会强化说话人的深层含义,但有时也会导致交际的终止。 2.A: How is Jack’s life after marriage? B: He has got a lioness at home. B使用了隐喻手法,把Jack的妻子比作母狮,表达了Jack的妻子非常厉害之意。 3.A: I’m hungry. B: Yes, I can eat an elephant now. B说自己能吃掉一头大象,明显是不真实的。他的目的是想让对方知道自己非常饥饿。此句违反了质量准则,但却产生了夸张的修辞效果,达到了强调、突出事物本质以加强渲染力量的目的。 4. A. How are you? B: I’m dead.

从词汇语义学角度对比分析《呼啸山庄》的中译

从词汇语义学角度对比分析《呼啸山庄》的中译 【摘要】滋生于欧美的当代比较语言学,并不一定能成功解决所有语言教学难题,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文章从词汇层次,特别是从语义学角度的词义分类和动机方面对《呼啸山庄》的中译进行对比分析。此外,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可为进一步作这方面的研究起一定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对比分析《呼啸山庄》语义学动机词义分类 词汇的对比研究包括分析词态学和语义学。本文从后者,即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呼啸山庄》的中译进行对比分析。语义学是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eal 1984年在美国举行的一 次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六年后英文本《语言学》出版。Breal 在书中首次对语义学的研究从目标和方法角度作出了系统 分析。语义学被确立为一门分支学科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早期语义学、语源学、结构语义学和多元语义系统研究。与传统语义学不同,现代语义学注重对词汇语义学和句法语义学的研究。本文把重点放在词汇语义学上,这对于从词汇角度对比研究《呼啸山庄》的中译很重要。 许余龙曾对比较语言学这样下定义:比较语言学是一门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有系统的共时描述,旨在为与语言相关的活动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并找

出这种相似和相异含义的语言学分支。这为一些语言学家所接受,比较语言学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们关注过或一直重视着比较研究这一课题,如赵元任、吕淑湘、刘糜庆、王宗言、许国璋和B.L.Worf,Robert Lado(1957), Catford, Holmes, Hatim。《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英文原版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艾米莉?q勃朗特的作品,艾米莉?q勃朗特因所写小说的独特而被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评论家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称为十大杰出人物之一,中国大陆上出现了三种中译版本,其中以杨苡和张玲、张扬两种译本最为流行,本文选这两种译本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 一、文献回顾 1、词义的分类 毋庸置疑,现代语义学的研究目标是词汇意义,而词义是难以定义和分类的。根据现代朗文英语词典,“meaning”(意义)一词指的是:①意思;含义。②重要性;价值;意义。 ③意味深长的。[1]684本文在此采用第一种定义。一般而言,西方语言学界对词义有三种典型的分类。Grice从应用语言的角度把语义分为四种类型:永恒意义、应用永恒意义、场景意义和说话场景意义。而Kitty则在Grice的研究基础上把句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ldren’s Characters in Dickens’ Three Novels 2 美国寻梦—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主题研究 3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4 中英寒暄语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对比 5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 6 中美消费观的差异 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8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9 男权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10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 11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 12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 13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 14 从《热爱生命》看杰克?伦敦的生命观

32 通往真正的人性之路:《紫色》中西丽的转变 33 C 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 34 T 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3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nity Fair and Great Expectations 36 浅析英语委婉语 37 C 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38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角色看王尔德 39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技巧分析 40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 41 对张爱玲与简?奥斯汀作品的比较性研究 4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新解读 43 44 A Study on the Factors Motivating Students’ Speaking in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45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2019年教育文档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 摘要:歧义是存在于古今中外所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学现象,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含义模糊现象,或者存在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的现象称之为语言歧义。由于英语的词汇量很大,语法又比较灵活,语言歧义现象在英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引言 语义学,也可以称为“语意学”,是涉及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专用术语,以自然语言涵义为对象,以对语言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为主要内容。歧义的“歧”是指“不一致”,“义”指的是意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歧义现象是指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意思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①。歧义在语言运用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Kaplan曾说:“歧义是语言中反常的通病”②。因此,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不仅能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还能有效避免语言歧义在交流中造成的误解和障碍,从而提高语言交际的准确性、严密性。因此,从语义学角度深入探讨歧义现象具有极大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词汇歧义现象分析 2.1 多义词歧义 多义词指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意义的词。在句子中,多义词的出现往往使句子产生歧义。美国语言学家G.L.Brook曾说:“一词多义是歧义的语言基础”③。把一个多义词用在特定的语境中,通常情况下它不会产生歧义。但是,如果一个多义词的几种意义在同一个句子中都能成立,那么,此句就有了歧义。例如“Are you engaged?”一句既可以理解成“你忙吗?”又可以理解成“你定婚了吗?”。 2.2 同形异义词歧义 同形异义词是指那些拼写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同形异义词并不是同一个词,它不同于多义词,而是有着不同词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一种语言现象。同形异义词又可以分为:同音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及同形异义词三种形式。例如:I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这是摩尔牌香烟广告,该商标的同音同形异义词是英语中一个常用的与数量有关的形容词。 为什么我们能同时处理多个意义而不产生混乱呢?认知语义学中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能够说明其原因,“家族成员中具有某种相似特征:体态、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和气质都有一些相似和重叠地方”④。人们凭直觉既可准确判断某人属于某一家族,又可识别其家族成员之间的细微差别。世界是由无限种类

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的歧义现象

2010 年 1 月
ISSN 1009-5039
hwsy@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490272.html,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490272.html,
Overseas English 海 外 英 语
Tel:+86-551-5690811 5690812
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的歧义现象
周 燕
(广东工业大学 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95 )
摘要: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学现象,它指一个词或短语有多个不同的意义。 歧义在广告中广泛应用。 该文试从歧义的定义、歧义的 分类以及歧义在广告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歧义在广告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有用性。 关键词:歧义;一词多义;广告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0)01-0147-02 义之间有历史渊源,这样的多义就是一词多义 ,以 下 是 一 个 典 型例子: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这 是 Weigh-watcher 冰 淇 淋 公 司 专 为 减 肥 者 设 计 的 冰 淇 淋的广告。 “spoil oneself ”指尽情享受,“spoil one's figure ”指身 材变胖。 该广告的意义在于说明 Weigh-watcher 冰淇淋味道好 又不会让人变胖。 天仙牌风扇的广告:“吹出来的名牌”。 此 处 的 “吹 ”为 一 词 多 义 ,它 有 两 种 含 义 :“吹 风 ”和 “吹 牛”。 电风扇厂家的意旨显然不在后者,不 过 通 过 有 意 制 造 歧 义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 定义及其语言学意义
歧义指一个词或短语有多于一个 意 义 , 通 常 提 供 其 他 信 息可消除歧义。 以 下 是 一 个 歧 义 的 例 子 :I promise I'll give
you a ring tomorrow. “giving someone a ring ”的意思可以是给某
人打电话。 但是,很明显上句话中的“ring ”还可以 指 手 上 带 的 首饰,因此这是一个歧义句。 对意义的解释是理解歧义的关键。 “什 么 是 意 义 ”这 个 问 题历来是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伍 谦光教授在其《语义学导论》中这样说:“意义是 语 言 和 世 界 之 间的联系,我们用语言来传达信息或表达意愿” [1]。成功的交际 在于双方对信息的理解, 这里的 “信息”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 意 义。 但是,交际意义和字面意义通常不一样,我们所说的意义 应该包括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两个方面。 Sperber 和 Wilson 在 他 们 的 《关 联 理 论 》中 [2],都 从 语 用 角 度 对 歧 义 有 类 似 的 论 述 。 因此,说话者有时有意使用歧义句来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 正 是意义的不确定性使我们的语言充满活力。 因此,人们非但不 避 免 歧 义 ,而 且 将 其 广 泛 应 用 于 文 学 、政 治 、法 庭 辩 论 以 及 幽 默等场合 [3]。
② 同音同形异义:它是指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和一词多
义 的 区 别 在 于 :首 先 ,这 些 意 义 之 间 没 有 什 么 规 律 ,意 义 之 间 不具有相互推断性;其次,这些意义缺乏一个中心意义。
I'm More satisfied. Ask for more. 这 是 摩 尔 牌 香 烟 广 告 ,该
商标的同音同形异义词是英语中一个常用 的 与 数 量 有 关 的 形 容词。 再看看下面这些例子。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 东风汽车广 告 ) ”,和“春兰,盛开在妩媚的春天 ( 春兰空调机 ) ”都使用了与上 面类似的手法。 还有如“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早 晚 ”既 指早上和晚上,又指迟早。 为什么我们能同时处理多个意义 而 不 产 生 混 乱 呢 ? 认 知 语 义 学 中 的 家 族 相 似 性 (family resemblance )理 论 能 够 说 明 其 原因,“家族 成 员 中 具 有 某 种 相 似 特 征 :体 态 、相 貌 、 眼 睛 的 颜 色、 步态和气质都有一些相似和重叠地方 [5]”。人们凭直觉既可 准确判断某人属于某一家族, 又可识别其 家 族 成 员 之 间 的 细 微差别。 世界是由无限种类繁多,性质、形状 和 颜 色 各 异 的 物 体组成的。 我们不是单个逐一地认识世界,而是按照群体去认 识。 也就是说,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是范畴化。 Labov 曾经说 过,“如果语言学是关于任何问题的研究,那就是范畴。 即研究 如何通过对各自不同的单位或单位群进行 范 畴 化 将 意 义 转 化 为声音”[6]。
2 歧义在广告语中的重要性
广告在现代高度商业化社会具有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对 人 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广告商力图用广告来影响消费者, 因此广告文体应运而生。 由于消费者不愿 花 较 长 时 间 来 研 读 广告, 广告必须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读者 的 注 意 力 并 说 服 他 们。 广告语言同样不能回避歧义,一个好的广 告 必 须 具 有 “销 售力”,即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同时还要具有 “记 忆 价 值 ”,即 让人们能记住它。 在广告中恰当使用歧义 能 增 强 广 告 的 销 售 力及记忆价值 [4] 。
3 广告语中歧义的分类及作用
在这一部分, 我将具体分析歧义 是 如 何 增 添 广 告 的 魅 力 的。 总的来说,歧义可以分为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
1) 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可以分为一词多义和同音同形异
义。
2) 语 法 / 句 法 歧 义 :语 法 歧 义 指 一 个 句 子 能 进 行 多 种 语 法
分析的性质。 出现语法歧义时可能一个词 有 两 种 词 性 或 一 个 句子含有多个同音同形异义词。 下面是一些例子:
① 一词多义:如果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并且这些意
收稿日期:2009-12-18
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
语言学研究
147

合作原则

一会话含义理论的意义 会话含义指的是在交际中说话者因违反“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而产生的话语意义。通俗地说,会话含义即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对会话含义进行的系统研究最初始于美籍哲学家格赖斯。他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讲座时提出了他的会话含义理论。1975年该理论的发表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普遍的重视。语言研究者们高度地赞扬这一理论,并认为它是对语用研究的一个重大的推进。英国语言学家列文森和利奇分别在他们的专著《语用学》(Pragmatics)(1983)和《语用学原则》(Principles ofPragmatics)(1983)中,将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看成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会话含义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即语音、语法、语义等角度)出发去研究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运用环境来分析语言,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例如: A:Where is my box of chocolates? B:The children were in your room this morning. 上面这一对话,从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来看,B的应答没有直接对A说出巧克力在什么地方,似乎是答非所问;然而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人们不难理解B的应答实际上已告诉了A“巧克力可能被孩子们取走吃了”。 对话中B的应答是如何意味“巧克力可能被孩子们取走吃了”这一言外之意的呢?而听话者A又是如何透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来理解B的真正含义的呢?对这些问题,语义学和语法学无法提供出有效的解释,而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却能给予令人信服的回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话含义理论的确为语言研究领域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 会话含义理论研究的发展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两个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研究由于违反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而产生的“特殊含义”。因而有的人称之为“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从1987年列文森发表《语用学与前指代的规则》(Pragmaticsand the grammar of anaphora)一文开始到

语句歧义现象的探讨

语句歧义现象的探讨 语句歧义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它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语句歧义现象的内涵 语句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单位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现象。歧义短语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歧义现象在口语中的存在没有在书面语中出现的那么普遍,口语中的歧义现象主要是由于说话的环境和表意不明造成的,而书面语中的情形则复杂得多。交际中,对语言的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简明”的含义是“简要”、“明白”,其中的“明白”的意思是表达的内容要明白无误,让人准确理解其含义,不要产生歧义,而影响交际的效果。歧义就是表意不明,甚至会造成语病。 1、讲台上只有一架收音机,一边还站着一个人。 该句中的“一边”是个多义词,既可表示“其中一边”,也可表示“每一边”。这两个意义同时并存,从而产生歧义。 2、热爱人民的总理 在这个短语中,我们不能因为它只有一种语言形式,而忽略其组合的方式。其组合的方式实际有两种: A.热爱人民的总理 B.热爱人民的总理 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亦即两种不同的结构层次,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同:A句的意思是“总理热爱人民”,B句的意思是“人民热爱总理”。 二、语句歧义现象的诸种类型 (一)词语的兼类和多义 1、词语兼类

黎锦熙老先生说:“词无本品,依句辨品。”“品”即词类。用动态的眼光来看词性是很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兼类是指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词语兼类的情况非常普遍。 1、我要热饭。 在这个语言单位里,“热”可以是形容词,也可活用为动词。既可表示“我要什么东西”的意思,也可表示“我要做什么”的意思。 该句中的结构实际上也是两种: A.我要热饭 B.我要热饭 2、词语多义 我们知道,单义词在汉语词汇中是少数,而词语的多义性是其词语的特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多义词可以受到某些限定,很少发生歧义现象。但在有些环境里,歧义现象依然存在。 2.1: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 这个句子中两个“新”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可分别改为“陌生”“新鲜”。 2.2:小王在火车上写字。 “在火车上”实际是个多义短语,由于对其具体部位没有进行限制,我们无法知道小王是在火车的车厢上还是在火车的桌几面上写字,亦或在桌几面的纸上写字。 (二)多种结构层次 1、一个语言单位具有多种结构关系,也就产生歧义,而且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1.1:参考资料:这个短语既可理解为偏正关系,表示资料的性质;也可理解为动宾关系,表示一个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