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药物

降血糖药物
降血糖药物

降血糖

摘要本文总结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天然降血糖药物的化学、药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不同化学结构,分皂甙、萜、多肽与氨基酸、多糖、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生物碱、硫键化物和苯丙素酚等九大类加以阐述。

近年来,随着化学分析方法和药理实验技术的长足发展,有关天然药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从中发现了多种疗效确实而显著的活性成分,有的还就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进一步阐明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与降血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促进了传统中草药质量标准化的研究,为许多古方、验方、单味药和成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探明了方向。下面就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天然药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按化学结构分成9大类,综述如下。

1 皂甙类

1.1 三萜皂甙葫芦科植物苦瓜Morodica Charantia L.水提取物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该药的适应原性表现在延迟糖尿病继发的白内障的出现或在低血糖出现之前即能缓解神经系统的其它普通症状。苦瓜皂甙是降糖的主要有效成分。药效学实验选取日本大耳兔为实验动物,以2.5 ml*kg-1苦瓜皂甙提取液灌胃给药,对照组药物优降糖的使用剂量为0.15 mg*kg-1。结果表明,苦瓜皂甙降血糖作用较优降糖缓慢而持久,这可能是因为苦瓜皂甙不仅有直接的类胰岛素作用,还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临床应用苦瓜皂甙制剂进行验证,治疗2型糖尿病人46例,总有效率达78.3%,连续用药3个月,患者血糖得到控制,无毒副作用。

从吉林浑江野生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叶中提取出含16种成分的总皂甙,给昆明种小鼠每天分别ip 100,200 mg*kg-1 1次,多次用药后,对葡萄糖、四氧嘧啶和肾上腺素等所致的高血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正常模型组小鼠的血糖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这证实了刺五加皂甙具有改善损伤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抑制糖原分解。

国内学者运用功能和形态学相结合的实验方法,首次观察到大豆皂甙和人参茎叶皂甙能使实验性糖尿病大鼠(Wistar)的血糖明显下降(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提高。说明大豆皂甙和人参茎叶皂甙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及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三七皂甙是三七P.notoginseng总皂甙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比总皂甙更强的降低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作用,而三七对糖代谢起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能对抗高血糖,大剂量能提高空腹血糖值。由此可见,三七中可能存在与三七皂甙作用相反的以升高血糖为主的化学成分。

根据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中含有4种绞股蓝皂甙成分与人参皂甙(-Rb1,-Rb3,-Rd,-F2)完全相同这一实验结果,设计了由绞股蓝提取物为主要组分的制剂——利多尔,以SD大鼠和家兔为对象,灌胃给药10 d后,利多尔与西药降糖灵、D860一样显示了明确的降血糖作用,从中尚可看出量效关系。对模型兔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观察表明:利多尔优于D860(P<0.01或P<0.05)。此外,绞股蓝皂甙提取物还能明显改善老年大鼠糖耐量低下,对老年大鼠空腹低血糖又有一定预防作用。

德国和埃及合作对埃及产叙利亚莲花枣Zizyphus spina-christi的树叶进行研究。将其正丁醇提取物和所含的主要皂甙Christinin-A分别给予由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4周后,血清葡萄糖水平、肝磷酸化酶(phosphorylase)及葡萄糖-6-磷酸(酯)酶(glucose-6-phosphatase)的活性均大幅降低,血清丙酮酸盐水平及肝脏肝糖含量显著提高;正丁醇提取物组的血清胰岛素及胰脏环磷腺苷酸(cAMP)水平都有明显增加;两者相比,正丁醇提取物抗糖尿病作用比皂甙Christinin-A更为显著。

1.2 甾体皂甙常用中药玉竹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玉竹Palygonatum odoratu (Mill)Druce的地下根茎。其降血糖活性成分来自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作用机理之一是抑制肝脏糖酵解系统。经初步免疫实验筛选,认为玉竹中的甾体皂甙成分(POD)可能是一种以增强体液免疫及细胞吞噬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POD-Ⅱ参与机体的免疫及造血调节,而POD-Ⅲ则对淋巴细胞的转化有间接促进作用,表明玉竹降糖机制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加强,同时增进肝脏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此外,对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水提取物降血糖作用进行探讨,寻找出有效成分——假原知母皂甙AⅢ(S-1)和原知母皂甙AⅢ(S-2),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2 萜类

2.1 倍半萜从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根茎中分离得到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β-桉叶油醇(beta-Eudesmol),它能增强糖尿病人使用肌松药琥珀酰胆碱所致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构效关系研究指出,β-桉叶油醇结构中环己烷和环外亚甲基,是发生作用的药效基团,亚甲基与结构中羟基间的距离,是决定活性大小的要素。这种倍半萜成分对于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2.2 三萜熊果酸(ursolic acid)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为已发现的两种降血糖活性成分。桑白皮Morus alba L.中含有熊果酸,对STZ所形成的糖尿病大鼠有降糖作用。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中亦有熊果酸,它能降低高血糖动物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故认为山茱萸可能对Ⅰ型糖尿病人有治疗效果[11]。此外,三叶鼠尾草Salvia trijuga Diels中含2α-羟基熊果酸[12],女贞子中富含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两者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血糖效果,但作用短暂。

3 多肽与氨基酸类

荔枝核是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 Sonn的种子。主要成分为

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可使血糖下降,其作用机理是提高机体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13]。有人从桑白皮中分离出一种糖蛋白moran A,分子量约7.5×10\+3,蛋白部分占57.4%。实验证实,moran A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250 mg~450 mg/dl)有剂量依赖的降血糖效果。若设高血糖组的相对血糖水平为100%,分别给予moran A 3,10,30 mg*kg-1(ip),7 h后血糖水平分别降为61%,38%,34%;24 h后分别降为77%,66%,49%。

4 多糖类

研究表明,人参多糖50 mg~200 mg.kg-1给小鼠ip或sc,可引起血糖及肝糖原降低,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作用。人参多糖除了促进糖原分解和抑制乳酸

合成肝糖原之外,还能刺激SDH(琥珀酸脱氢酶)和CCD(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使糖的有氧氧化作用增强。

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icolor polysaccharide,CVPS,又名彩云多糖,以500 mg/(kg.d)灌胃给药,连续6 d,能明显降低小鼠尾静脉iv四氧嘧啶造成的高血糖水平,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显预防作用,而且血糖较高,降糖作用越好。

治疗糖尿病中药“玉液汤”中,百合科植物知母是主药。知母根茎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稀碱脱蛋白,得到的多糖以100 mg*kg-1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结果显示,知母多糖可使小鼠血糖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而血脂含量几乎没有变化。

从东苍术中分离得到的3种聚糖成分Atuactan A,B,C,对正常小鼠均有降糖作用,A还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从双穗麻黄Ephedra distachya中分得5种麻黄多糖Ephedrans A,B,C,D,E,可使正常鼠血糖明显降低,其中C的作用最强,A对糖尿病小鼠也有明显降糖作用。

为阐明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降血糖活性成分乌头多糖的结构,日本通过Sepharoylys-300 与Tris缓冲液凝胶色谱分析,进行了单一性确证及分子量测定。发现乌头多糖A:[α]D+190.3\+0(H\-2O),分子量为8200;构成成分仅为α-D-Glu,其结构形式与人参多糖部分相同,但分枝程度比人参多糖低。

有实验证实,地黄多糖经皮下注射,可降低家兔血糖,同时能控制由静注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地黄多糖主要是通过增强正常小鼠肝脏的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酯酶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肝脏葡萄糖-6-磷酸酯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促进糖的排泄,减少肝脏中糖原含量。

黄芪多糖冲剂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精制而成的泡腾型冲剂。通过165例临床对比观察,总有效率93.9%,疗效高于参芪冲剂。动物实验表明,它可明显促进抗体形成,提高血中cAMP含量,具有良好的适应原样作用,并能明显改善微循环,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

据国外报道,仙人掌Opuntia sp.种子中提取的果胶有明显降血糖作用。果胶是一种分枝多糖,由半乳糖及糖醛酸所组成。食品南瓜中也含有果胶,其作用机理是延缓肠道对糖、脂质的吸收,控制血糖升高。另外,豆科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药用种子的凝胶部分含半乳糖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为一种水溶性食物纤维,其化学结构很像瓜尔豆胶(guargum),它能提高肠内容物的粘度,影响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浆葡萄糖。

除此之外,从粗老茶中提取的茶叶复合多糖能够大大增强体液免疫作用,降低正常小鼠血糖;麦冬多糖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小鼠血糖,但不能预防四氧嘧啶对血糖升高的作用;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多糖能降低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小鼠的血糖和血总脂,且一次皮下注射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为胰岛素的一半;昆布多糖和猴头多糖对小鼠正常血糖和实验性高血糖均有肯定的降低效应,尤其是猴头多糖,在6 mg*kg-1低剂量时仍有明显作用,且口服有效,药力持久而无副作用。

5 黄酮类

中药卷柏Selagina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富含黄酮,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其作用机制与

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抗四氧嘧啶所致的β细胞损伤,促进β细胞修复和再生密切相关。将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的叶子制成降糖片,治疗175例患者,总有效率81.9%~84.6%,并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故尤宜于兼有此类疾病者。黄酮可能是其有效成分。

龙胆科日本獐牙菜Swertia japonica是日本民间有名的草药。富山医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研究其稀乙醇(70%)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的降血糖作用,用STZ 诱导的糖尿病模型,以化学合成药甲苯磺丁脲和丁福明为阳性对照,结果证明稀乙醇提取物有极强的抗糖尿病活性,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再将溶乙酸乙酯部分干燥,用乙醚划分,发现不溶醚部分降糖活性强。曾有报道,喜马拉雅山产S.chirayita有降糖活性,其活性成分是一种汕酮(xanthone)化合物Swerchirin。同属日本獐牙菜的活性成分可能与其结构相同或相似。

由苍耳子分离出一种黄酮甙AA2,有显著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胰岛素不同,而与苯乙胍相似。苍术甙对小鼠、大鼠、兔、犬均有降血糖作用。同时能降低肌糖原和肝糖原,抑制糖原生成,使氧耗量下降,血乳酸含量增加。

6 不饱和脂肪酸

自从发现亚油酸可改善动物糖耐量、胰岛素效应及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视网膜并发症的发生率后,人体必需脂肪酸对糖尿病的疗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玉米须Zea mays L.是玉米的柱头,在中医中用于治疗糖尿病及高血压。采用玉米须水提物腹膜内给药100 mg*kg-1,4 h后,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水平从189±3 mg/100 ml,降至136±5 mg/100 ml,(P<0.01)。但对小鼠血浆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同法给药后7 h,可使STZ诱导的小鼠血糖水平从500±26 mg /100 ml降至361±41 mg/100 ml(P<0.05),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而玉米须化学成分中含有带不饱和双键的亚油酸,与降血糖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26]。上海市长宁区红十字医院采用月见草油乳(主要成分每100 ml含亚油酸10.5 g,γ-亚麻酸1.35 以及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共3.15 g)治疗糖尿病90例,显效率43.14%,总有效率达77.76%。

螺旋藻Spriulina platensis是一种多细胞原始海藻,在实验中观察到螺旋藻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而对胰岛素功能丧失引起的高血糖无影响。其主要机理可能与螺旋藻含的γ-亚麻酸有关。γ-亚麻酸是前列腺素E1的前体,又是花生四烯酸的来源。由γ-亚麻酸组成的磷脂可以增强细胞膜上磷脂的流动性,增强细胞膜受体对激素(包括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由γ-亚麻酸合成的PGE1活性物质,也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提高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7 生物碱类

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是从防已科植物粉防已根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注射四氧嘧啶前后一定时间给予防已甲素100 mg*kg-1,均可预防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的发生;动态观察1周,预防组血糖浓度稳定,无升高趋势。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正常大鼠给予防已甲素后数小时内血清葡萄糖水平明显升高,而葡萄糖可有效地预防四氧嘧啶引起的胰岛β细胞损伤,因此,防已甲素预防四氧嘧啶致高血糖作用的发生可能与防已甲素升血糖作用有关。

黄连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是小檗碱(黄连素),每次口服黄连素0.4 g,1日3次,治疗糖尿病人25例,有效率92%,其作用机理是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因其还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亦有意义。

另据胡润生报道,羽扇豆生物碱作为胰岛素口服代用品,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此类生物碱主要分布于豆科20个属的植物中。

8 硫键化合物

大蒜及其有效成分大蒜素的降血糖作用已为民间经验和动物实验所证实。其中大蒜素结构中的硫键对降糖活性起决定作用。通过考察血糖、血清胰岛素、病理学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证明:大蒜素降糖作用主要是通过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来实现的,而大蒜素升高胰岛素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胰腺泡心细胞转化,胰岛细胞增殖,β细胞增多,从而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而发挥降糖作用。

9 苯丙素酚类

黄皮叶,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的叶,别名油皮、海梅。近代广东民间常用于治疗糖尿病。从黄皮叶分离出一种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黄皮香豆精,能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的血糖,也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但对血乳酸浓度则无影响。因而认为香豆素的降血糖作用,既不同于双胍类,又不同于磺酰脲类。

结语

综上所述,9大类天然降血糖成分普遍存在以下特点:(1)作用温和、缓慢而持久。(2)几乎无毒性反应。(3)降血糖的同时,亦有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功能。(4)天然产物中,往往多种降糖成分并存,或存在升血糖的拮抗成分。(5)大多数性质稳定,可口服给药。(6)萜类和三萜皂甙品种多、分布广,主要影响糖代谢;甾体皂甙降糖作用类似于磺酰脲类,作用强;多肽与硫键化合物降糖作用快,活性取决于二硫键;黄酮类品种较多,主要影响β细胞功能,作用缓慢而持久;多糖类品种最多,作用较强;生物碱和苯丙素酚类品种少,降糖作用显著,可作为胰岛素口服代用品;不饱和脂肪酸显效最慢,作用较强。此外,在药理研究或临床应用方面显示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还有:白芍、苦荞麦、火绒草、地骨皮、黄精、大黄、三白草、魔芋、僵蚕、千屈菜、无花果、鼠尾藻、角叉菜、黄蜀葵、半枝莲、软蒺藜、欧洲刺柏果实等,其作用机制、有效成分及构效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施今墨老先生的七对降糖药

施今墨老先生的七对降糖药 【“对药”一】:【苍术、玄参】 【主治】 消渴病。 尤以对高血糖者,用之即可显效; 对伴有胆固醇增高者,用之亦见效佳。 【常用剂量】 苍术 10--15克; 玄参 15--30克。 【“对药”二】:【葛根、丹参】 主治】 消渴病。 降低血糖, 但侧重于临床有瘀血症状者用之最宜。 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瘀滞等)【常用量】 葛根 10--15克 丹参 10--15克 【“对药”三】:【绿豆衣薏苡仁】 主治】 消渴病。 表现为上消诸症者尤为宜用。 【常用量】 绿豆衣 6--10克 薏苡仁 10--15克 【对药四】:【黄芪山药】 【主治】 消渴病。 临床表现为尿糖严重者,用之即可消除。【常用量】 黄芪 10--30克 山药 10--30克

【“对药”五】:【知母石膏】 【主治】 1、消渴病。 表现为上消口干、口渴、甚则大渴引饮者。 2、外感实热之证。 外感风寒,传变化热, 或温热之邪,入于肺、胃。 证见:高热不退、口渴、烦躁, 甚至神昏狂乱, 脉象洪大而数等外感气分实热之证。 【常用量】 知母: 6--10克; 石膏: 15--30克(打碎、先煎)。 【“对药”六】:【黄柏知母肉桂】 【主治】: 消渴病。 对表现为“下消”者, 临床所见:多尿、小便混浊等症者效佳, 尤对小便甚则如膏如脂等症者有立竿见影之效。【常用量】: 黄柏: 6--10克; 知母: 6--10克; 肉桂: 2--4克。 【“对药”七:玄参麦冬】 【主治】 消渴病。 表现为津少口干、口渴多饮,舌红少苔等症者。【常用量】 玄参: 10--30克; 麦冬: 10--15克。

(完整版)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

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适用人群 零售药店里的降糖类产品品种繁多,少则20~30个品规,多则80~100个品规左右,其实口服降糖药物无外乎隶属于以下六大品类。 降糖类 磺脲类促泌剂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体内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大多数磺脲类药物所刺激出的胰岛素分泌需要经过1.5小时才能达峰,为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二代磺脲类药物应该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三代药物格列美脲可以餐前即刻服用)。 代表药物有:(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第三代)格列美脲。 格列奈类促泌剂

此类药物化学结构及作用位点与磺脲类药物明显不同,此类药物起效更快、达峰更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却极少引起下一餐前低血糖。因此服用简便,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适合老年人、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饮食不规律者。 注意:格列奈类药属于餐时胰岛素分泌调节剂,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不能有效的降低基础血糖即空腹血糖。 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使GLP-1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食欲、减轻体重。 代表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抗糖类 双胍类 此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减少食欲等途径降低血糖,同时兼有降脂、减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的首选药物,而且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该类药物虽不能单独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但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基础上,如血糖波动太大时可以加用该药,有助于平稳控糖。 此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口干、口苦、金属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此药主要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降血糖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降血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处方,对我院的降血糖药物使用趋势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1~6月门诊诊断为糖尿病的处方,对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降糖药的种类、使用频数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女比例相当,降糖药单用的治疗方案占57%,联合用药占43%。其中口服类降糖药较常用的有盐酸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及阿卡波糖;注射类降糖药以胰岛素(30R)占主导地位。结论我院降血糖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糖尿病; 降糖药; 联合用药; 现今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在我们国家的发生率也正迅速增长。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2%,据统计,我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600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因而,合理使用药物以有效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处方分析,以反映我院的降血糖药物使用趋势,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搜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09年1~6月门诊西药房处方126878张,筛选出诊断为糖尿病的处方1276张,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降糖药的种类、用药频数、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 总体来看,糖尿病患者男女比例相近,其中男性患者622例,女性患者654例,男女比例为1:1.05。患者平均年龄58岁,40岁以下患者占总数11.0%,41~60岁患者占38.8%,61~80岁患者占48.4%,80岁以上患者占1.8%。 2.2 药物应用情况 我院的主要降糖药有:瑞格列奈,阿卡波糖(拜唐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美脲(万苏平),格列喹酮(捷适),胰岛素注射剂以及中成药参芪降糖颗粒等。本次调查,我院降糖药物的使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1 1276张糖尿病处方中降糖药出现的频度及所占比例* 号数率数率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介绍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 全网发布:2014-09-26 17:23 发表者:王建华5158人已访问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250013)主任王建华评价一种降糖药物的优劣,需要全面衡量,不能光看降糖效果,还要看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价格因素以及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等。 1、磺脲类的优缺点 磺脲类降糖药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病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2、格列奈类的优缺点 属于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物有诺和龙、唐力,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时即服,方便灵活,病人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3、二甲双胍的优缺点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它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首选降糖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如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的基础用药。 优点: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改善长期预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相比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长期应用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4、α-糖苷酶抑制剂的优缺点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发表时间:2010-11-01T10:09:35.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8期供稿作者:胡华英 [导读] 胰岛素药物是采用半合成与合成或重组DNA技术制备而来,因它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口服会被分解消化而失去活性 胡华英(江西省吉安县人民医院江西吉安 3431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180-02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主要有胰岛素依赖型(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两种类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过400万。本文着重就近年来国内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的作用机制、特点等概述如下。 治疗糖尿病的西药 1.1胰岛素 胰岛素药物是采用半合成与合成或重组DNA技术制备而来,因它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口服会被分解消化而失去活性,故现用于临床都为注射剂,一般为皮下注射。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时间可分为:(1)超短效胰岛素:如赖脯胰岛素和门冻胰岛素。(2)短效胰岛素:如正规胰岛素。(3)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4)长效胰岛素:如精蛋白锌胰岛素。(5)超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6)预混胰岛素:它可同时具有短效和长效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总的效应是加速全身组织(脑除外)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血糖的来源,使血糖降低,还可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它们的分解。用于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血糖过低,必须及时给予食用糖类或静注葡萄糖。其次是过敏反应,多是由于胰岛素制剂中混有杂质引起,建议改用高纯度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可出现皮肤发红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局部反应,故须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1.2磺酰脲类常用药物为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这类药物与胰岛β细胞表面磺酰脲受体结合,使ATP敏感的钾通道受阻滞,引起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引起胰岛素释放。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可引起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宜在饭前30分钟服用。 1.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优格列波糖。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常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如腹胀、腹泻、排气增多。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开始时服用小剂量,6至8周后开始加量,饭前即刻吞服或与第一口主食一起服用。 1.4胰岛素增敏剂 这类药物有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它们通过增加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1.4.1双胍类 代表药物为二甲双胍。它在多组织表现胰岛素增敏效应。如在肝脏通过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分解来降低肝葡萄糖生成,在脂肪组织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摄取促进氧化来降低游离脂肪酸,在肌肉组织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促进糖原生成,在肠组织通过增加糖酵解来降糖。它的临床优势包括不易发生低血糖,减轻体质量,改善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一线药物,通常单独或联合用药。由于其具备的临床优势且费用低,二甲双胍成为最常用的处方口服药物。此药宜在餐中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1.4.2噻唑烷二酮类代表药物为吡格列酮。它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的γ型受体激动剂,通过增加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糖疗效,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亦有降低作用。适用于非药物治疗失败的非肥胖和肥胖患者,可单独和联合用药。其不良反应包括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导致体质量增加、水肿。此药的服药时间与进食无关。 1.5促胰岛素分泌剂 此类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不同的受体结合以关闭β细胞膜中ATP依赖性钾通道,使β细胞去极化,打开钙通道,使钙的流入增加,诱导β细胞分泌胰岛素。用于非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通常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推荐起始剂量为0.5mg。 1.6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主要有依帕司他,可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抑制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已知山梨醇能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它在神经元内蓄积会引起糖尿病性支配感觉运动的外周神经病症状。可用于预防、改善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的末梢神经障碍(如手足麻木、疼痛等)。宜在餐前服用。 2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糖尿病在中原属于消渴证范畴,主要病机是阴津亏耗、燥热偏胜。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活血清热。临床经验证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单味中药有知母、黄芩、黄连、葛根、地黄等。中成药主要有金芪降糖片,中西药复方制剂有消渴丸等。中药制剂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较少,但起效慢。 3 结语 随着治疗糖尿病新靶点的不断发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逐渐增加,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药效和副作用也不同。作为药师,更应加强用药指导,以便患者更加安全、规范地使用药物,对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治疗糖尿病药物大全

糖尿病用药大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我们不主张单靠运动、饮食、日常护理来控制病情,因为这些治疗方法也可能不能很好的控制不住病情。这是也 就需要搭配药物治疗了。以下是对一些常用药的介绍。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西药治疗糖尿病有哪些 磺脲类: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 2 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最。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 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 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为的造成“少吃多餐” ),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噻唑烷二酮: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 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低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 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近年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餐后 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进餐前服用。 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非常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分类: 短效胰岛素: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 分钟,作用高峰为2~4 小时,持续时间5~8 小时。 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4 小时,作用高峰6~10 小时,持续时间约12~14 小时。 长效胰岛素:又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 小时,作用 高峰14~20 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 小时。 预混胰岛素: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 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根据胰岛素来源分类: 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而来,分子结构有三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疗效稍差,容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动物胰岛素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患者可以轻松负担。 猪胰岛素:自猪胰腺提取而来,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因此疗效比牛胰岛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岛素少。目前国产胰岛素多属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而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价格较贵。进口的胰岛素均为人胰岛素。国内日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素的能力了。 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U-40: 40单位/毫升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 口服降糖药大致分为:双胍类,促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 一、双胍类 【代表药物】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实在是太优秀了,目前一个药便自成一体。 【作用机理】 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对正常人没有作用,对2型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引起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和首选用药。 1、促进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 2、抑制蛋白质、脂肪转化成葡萄糖(糖异生); 3、抑制肝脏内的肝糖原输出的血液中; 4、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内的吸收; 5、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减低胰岛素抵抗。 【服药时间】 胃肠道副作用大,所以要随餐服用,或者餐后服用。 二、促胰岛素分泌剂 (一)磺脲类 【代表药物】 第一代已被淘汰; 第二代: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三代:格列美脲(亚莫利)。 【作用机理】 1、促进胰岛素分泌; 2、增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 起效较慢,起效时间为服药后30分钟;作用维持时间长,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 【服药时间】 第二代药物饭前30分钟服药;第三代药物是长效药,每天一次用药,早餐时或第一次主餐时服药。(二)格列奈类 【代表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米格列奈 【作用机理】 促进胰岛素分泌,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服药时间】 餐前15分钟内服药,一般掌握餐前1分钟服药。 三、DPP-4抑制剂(列汀类降糖药) 【代表药物】 西格列汀(捷诺维)、维格列汀(佳维乐)、沙格列汀(安立泽)、阿格列汀(尼欣那)和利格列汀(欧唐宁),是一类新上市的降糖药,号称"五朵金花"。 【作用机理】 进食后肠道分泌一种激素叫肠促胰素,肠促胰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但肠促胰素很快被一种酶叫DPP-4分解掉而失效。本类药物抑制DPP-4的活性,增加肠促胰素刺激胰岛素的活性而达到降糖目的。 【服药时间】

2020《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答案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的环节?() A .胰岛素对肝脏、肌肉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B .胰岛素对脂肪组织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C .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 D .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 E .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 2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 A .达格列净 B .格列美脲 C .沙格列汀 D .利拉鲁肽

3 . (单选题)对于双胍类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 B .单用不易发生低血糖,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低血糖风险增加。 C .心血管保护作用尚不明确 D .可减轻体重 E .胃肠道不良反应 4 . (单选题)对于二甲双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患者接受静脉用碘化造影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 B .二甲双胍在e-GFR<45ml/min患者不建议使用 C .二甲双胍可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 D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E .长期使用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5 . (单选题)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的药物有() A .格列喹酮

C .二甲双胍 D .阿卡波糖 E .利格列汀片 6 . (单选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n.1.73m2),可以优先考虑选择下列哪个降糖药() A .格列喹酮 B .格列美脲 C .格列吡嗪 D .格列本脲 E .格列齐特 7 . (单选题)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或低血糖高危人群者,为保证其降糖效果,应控制血糖在餐前(),餐后()范围内 A .4.4-6.1mmol/L,6.1-7.8mmol/L B .6.1-7.8mmol/L,7.8-10mmol/L C .6.1-7.8mmol/L,7.8-10mmol/L

降糖中药

降糖药: 1、人参:大补元气,强壮身体,能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降低血糖。人参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2、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有强心作用,并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糖原减少,促进肝细胞再生,有轻度降血糖和降压作用。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3、玄参:养阴清热,降火利咽。有扩张血管,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脂肪肝作用。 4、枸杞子:补益肝肾,延缓衰老。有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并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脂肪肝的功能。 5、生地、熟地:补益肝肾,填补精血。其中生地偏滋阴凉血,熟地重在补益精血,二者都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6、生山药:补肝肾,健脾气,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7、地骨皮:养阴退虚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并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8、葛根:清热解表,升阳止泻。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血压的作用。 9、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并能强心,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况。 10、知母:养阴清热泻火。药理研究证实,它除有解热、抗菌、镇痛作用外,还能降血糖。 11、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有强心和降血糖作用。 12、苍术:燥湿健脾,含有大量维生素A类物质,可治疗夜盲症及角膜软化症,也有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 13、茯苓:健脾利湿,有镇痛及降血糖作用。 14、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功能,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单味降糖中药 15、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16、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17、山药可显著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18、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19、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单药有降糖作用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选择

各类降糖药的优缺点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以下几类:双胍类、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肠促胰素)。各类降糖药有具有各自特点。 1.双胍类 该类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抑制或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而降低血糖。双胍类可餐前即刻服用,若有胃肠道不适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二甲双胍作为与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开始的一线治用药,是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较少引发乳酸性酸中毒,仅降低已升高的血糖,对正常血糖没有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口服降糖药,特别适用于高血脂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该药主要经肾脏代谢,可于餐时或餐后服用。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其他少见不良反应为大便异常、低血糖、肌痛、头昏、头晕、胸部不适、寒战、流感症状、潮热、心悸、体重减轻等;可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 2.胰岛素促泌剂 主要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发挥降糖作用,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磺脲类主要用于胰岛β细胞尚有一定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磺酰脲类降糖药餐前30min服用疗效更好,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可进餐时服用。短效磺酰脲类降糖药早餐最好于早餐前30min服用,后2次餐前或餐时服用均可。 格列奈类药物可模仿胰岛素的生理分泌,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餐时用药能迅速控制餐后高血糖。胰岛素促泌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格列奈类药物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格列奈类药物可以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 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主要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骨骼肌摄取葡萄糖、减少脂肪组织分解来改善血糖,适用于肥胖或伴有“三高”并发心血管疾患的糖尿病患者。服用方式为餐前半小时口服。 其特点为降低血糖的同时也降低血浆胰岛素、三酰甘油水平,适用于伴发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其单独使用低血糖发生率低。该类药物可增加骨折的发生率,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应同时予以补充钙剂。因有水肿、贫血、肝毒性等不良反应,故伴发心力衰竭、冠心病、水钠潴留、肝损害者禁用该类药物。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降糖机制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其降糖机制 概述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根据作用效果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可分为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糖的药物(双胍类、TZDs、ɑ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GLP-1的浓度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药理作用:双胍类-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改善胰岛素抵抗;ɑ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SGLT-2抑制剂-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一、常用口服降糖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一)磺脲类药物 属于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降血糖。常见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不良反应——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可导致体重增加。消渴丸是含有格列本脲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 (二)格列奈类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常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一般不与磺脲类联用,可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常见不良反应——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三)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常见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不良反应:沙格列汀增加心衰患者住院风险。单独使用此类药物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对体重的作用为中性或轻度增加。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利格列汀不需要调整剂量 (四)双胍类药物 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32.6umol/l,女性>123.8umol/l或预估eGFR<45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造影检查如使用碘化对比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应注意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苯乙双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五)噻唑烷二酮类(TZDs) 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主要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常见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TZDs的使用与骨折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禁用于心力衰竭、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六)ɑ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腹胀、

降糖药分类说明

降糖药分类说明 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按作用的机理共分为八种,主要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磺脲酰类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促敏剂、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GLP-1受体激动剂、DDP-4酶抑制剂和中成药九大类多个品种。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 降糖化学药可大致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降糖药物。目前国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类、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其中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又分为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注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及类似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DDP-4酶抑制剂等。 化学降糖药种类 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

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 (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如何选对药物合理降糖

如何选对药物合理降糖 1.合理选择、正确使用降糖药的原则 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发病的原因不同,选择的药物也各有所异。其中Ⅰ型糖尿病也称胰岛素依赖型,好发于青少年,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必须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才能使体内的葡萄糖完成正常代谢。Ⅱ型糖尿病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体内也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但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仍有功能,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刺激其分泌增多。这一类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这是由于体内周围组织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敏感性降低,使得患者体内的胰岛素虽然并不缺乏,但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调节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是首选,但如果口服降糖药控制不好,也需选择胰岛素注射治疗。 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又分为肥胖和非肥胖两种,治疗方法也有不同。肥胖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因此使用磺酰脲类或外源性胰岛素无明显作用,应首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罗格列酮等。对非肥胖患者,认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是其主要病因,使用磺酰脲类可以控制大多数患者血糖水平。其中磺酰脲类既根据维持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又根据作用强度分为强效、中效和低效等不同制剂,并不是作用时间越长、强度越高的药物就越好,需要根据患者年龄、肝肾功能、血糖水平和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等来选择。此外,正确的服用时间与方式也是口服降糖药能充分发挥疗效的前提。 注射用胰岛素根据维持疗效的时间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多种剂型,以及动物、半合成人工、基因重组生物合成和人胰岛素类似物等多种来源。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和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使用,同时结合这些制剂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合理应用,才能达到平稳降糖的效果。 2.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

降糖药

常见口服降糖药分类、适用人群 降糖类 磺脲类促泌剂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体内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大多数磺脲类药物所刺激出的胰岛素分泌需要经过1.5小时才能达峰,为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二代磺脲类药物应该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三代药物格列美脲可以餐前即刻服用)。 代表药物有:(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第三代)格列美脲。 格列奈类促泌剂

此类药物化学结构及作用位点与磺脲类药物明显不同,此类药物起效更快、达峰更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却极少引起下一餐前低血糖。因此服用简便,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适合老年人、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饮食不规律者。 注意:格列奈类药属于餐时胰岛素分泌调节剂,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不能有效的降低基础血糖即空腹血糖。 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使GLP-1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食欲、减轻体重。 代表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抗糖类双胍类 此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减少食欲等途径降低血糖,同时兼有降脂、减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的首选药物,而且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该类药物虽不能单独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但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基础上,如血糖波动太大时可以加用该药,有助于平稳控糖。

《糖尿病常用药物》word版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 一,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磺脲类: 1.1第一代为甲磺丁脲,D860,因其副作用多已趋淘汰。主要副作用是低 血糖,且有肝损害和加重黄胆。 2.第二代主要有:优降糖、达美康、美比达、糖适平。只有优降糖发生低血 糖的机会多,其它不多,副作用也比第一代少。受其他药物的影响也较小。 并且都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第三代,近年才出现的,格列美脲(亚莫利或万苏平或安尼平)。为长效 制剂,一天只服一次。 优降糖(格列本脲):该药具有剂量小、作用快、疗效高、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服药后15-20分钟开始发挥降糖作用,2-6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此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10-16小时,虽然半衰不是很长,但因为药物可与β细胞结合,缓慢释放,故作用时间要维持24小时。此药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和肾脏排出者各占50%。 一般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小剂量治疗以早餐前半小时一次服药为宜,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极量为每日15mg,超过7.5mg者,以早、晚餐前口服为宜。 主要副作用为:为低血糖。因为要经肝脏和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的要慎用。 还有是严重冠心病人也要慎用,因为其可以阻断心脏的缺血预适应作用。(比如:慢性的严重贫血和慢性的严重低血糖。这类病人虽然病情很重,但他能适应)达美康(格列齐特):口服吸收迅速,3-4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10-12小时。经肝脏代谢后约60-70%从肾脏排泄,10-20%从胃肠道排泄。遇肾功能衰竭或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时,半衰期延长,排出缓慢。该药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显著),还有调血脂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初始量为40-80mg,每日1-2次服用,一般为餐前30分钟服用。以后可以改为80mg,每日1-3次,最大量为320mg.。 副作用少。 美吡达(格列吡嗪):此药优点有吸收迅速,降糖作用显著(尢其对降餐后高血糖),产生低血糖危险少等。服药后30分钟血浆胰岛素浓度上升,血糖开始下降,可降低30%左右。约1-2小时药物血浓度达高峰,半衰期短,约2-4小时,但在血中持续作用时间可达10小时。该药90%由肝脏代谢为无活性产物,24小时内经肾脏排出97%。 故长期服用一般无蓄积作用。其控释片叫“瑞易宁”“唐贝克”每天一次服药。副作用不多,也只是低血糖等。 糖适平(格列喹酮):主要优点是作用时间短,半衰期短。可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很少发生低血糖,并且不从肾脏排出。此药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无活性,并由胆汁排出体外。半衰期只有2小时左右。但其降糖作用能持续8小时,一般不会产生药物蓄积而发生低血糖。糖适平是磺脲类中惟一的不以肾脏排泄为主的药物。仅有5%经肾脏排泄。故肾功能不全者也能用。

降糖药物的实验设计方案

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属中医“消渴”范畴。其临床表现为血液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尿糖阳性及糖耐量降低,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且伴随有疲乏无力。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随着病程的延长,其代谢紊乱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多种组织的慢性病变[1] 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虽然每种类型的糖尿病的症状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但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和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却不同。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都会导致胰腺中的β细胞不能产生足量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的浓度,导致高血糖症的发生。1型糖尿病一般是由于自体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导致的;2型糖尿病是由于组织细胞的胰岛素抵抗(通俗地说,就是细胞不再同胰岛素结合,使得进入细胞内部参与生成热量的葡萄糖减少,留在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β细胞功能衰退或其他多种原因引起的;妊娠期糖尿病则与2型糖尿病相似,也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且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冠心病、高血压,已经成为共同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有3.66亿人,预计在20年内将达到6亿人;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患病人数为9700万,数量达到世界第一[2]。 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按照中西医的划分,降糖药物也分为中药降糖药和西药降糖药。对于轻、中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是其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小鼠;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天平; 实验材料:链脲佐菌素、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柠檬酸钠、葡萄糖、试管、生理盐水、胰岛素、蒸馏水、注射器; 血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测定血糖前小鼠禁食12h,断尾取血,3000rpm离心10min。精密吸取20μl血浆,加入葡萄糖氧化酶混合试剂3.0ml,混合后置37℃水浴15min,用分光光度计在505nm处比色。同时,取蒸馏水和标准葡萄糖溶液(5.55mmol/L)各20μl作对照,与样品平行试验,用空白管调零,分别读取各管吸光度值。样品管吸光度与葡萄糖标准溶液吸光度比较,计算样品中葡萄糖含量(mmol/L)。计算公式如下 血糖(mmol/L)=(样品管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5.55(mmol/L) 100mg/dl=5.55(mmol/L) 实验步骤: 糖尿病小鼠的造模 1、选取大小形态相似的健康小鼠5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禁食12h,于注射试剂 前测量血糖,记录; 2、将链脲佐菌素溶于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1mol,pH4.5),并将溶液配置成 1%的注射液,避光、冰浴保存1h; 3、注射前禁食不禁水,一次性小鼠腹腔注射0.1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链脲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总结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总结: 一,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磺脲类: 1. 1第一代为甲磺丁脲,D860,因其副作用多已趋淘汰。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且有肝损害和加重黄胆。 2. 第二代主要有:优降糖、达美康、美比达、糖适平。只有优降糖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多,其它不多,副作用也比第一代少。受其他药物的影响也较小。并且都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 第三代,近年才出现的,格列美脲(亚莫利或万苏平或安尼平)。为长效制剂,一天只服一次。 优降糖(格列本脲):该药具有剂量小、作用快、疗效高、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服药后15-20分钟开始发挥降糖作用,2-6小时达到血浆高峰浓度,此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10-16小时,虽然半衰不是很长,但因为药物可与β细胞结合,缓慢释放,故作用时间要维持24小时。此药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和肾脏排出者各占50%。一般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小剂量治疗以早餐前半小时一次服药为宜,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极量为每日15mg,超过7.5mg者,以早、晚餐前口服为宜。主要副作用为:为低血糖。因为要经肝脏和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的要慎用。还有是严重冠心病人也要慎用,因为其可以阻断心脏的缺血预适应作用。(比如:慢性的严重贫血和慢性的严重低血糖。这类病人虽然病情很重,但他能适应) 达美康(格列齐特):口服吸收迅速,3-4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10-12小时。经肝脏代谢后约60-70%从肾脏排泄,10-20%从胃肠道排泄。遇肾功能衰竭或老年人肾脏功能衰退时,半衰期延长,排出缓慢。该药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显著),还有调血脂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初始量为40-80mg,每日1-2次服用,一般为餐前30分钟服用。以后可以改为80mg,每日1-3次,最大量为320mg.。副作用少。 美吡达(格列吡嗪):此药优点有吸收迅速,降糖作用显著(尢其对降餐后高血糖),产生低血糖危险少等。服药后30分钟血浆胰岛素浓度上升,血糖开始下降,可降低30%左右。约1-2小时药物血浓度达高峰,半衰期短,约2-4小时,但在血中持续作用时间可达10小时。该药90%由肝脏代谢为无活性产物,24小时内经肾脏排出97%。故长期服用一般无蓄积作用。其控释片叫“瑞易宁”“唐贝克”每天一次服药。副作用不多,也只是低血糖等。 糖适平(格列喹酮):主要优点是作用时间短,半衰期短。可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很少发生低血糖,并且不从肾脏排出。此药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无活性,并由胆汁排出体外。半衰期只有2小时左右。但其降糖作用能持续8小时,一般不会产生药物蓄积而发生低血糖。糖适平是磺脲类中惟一的不以肾脏排泄为主的药物。仅有5%经肾脏排泄。故肾功能不全者也能 用。 非磺脲类: 1:诺和龙(进口的瑞格列奈)。孚来迪(国产的瑞格列奈)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很小。该药不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不抑制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它通过关闭胰岛β细胞钾通道,使细胞内钙增加,达到增加胰岛素分泌的效果,口服后血中的胰岛素浓度迅速升高,导致血糖明显降低。该药吸收及代谢均很迅速,由肝脏代谢,通过胆汁排泄。该药不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诺和龙:1.0mg×30。国产的叫孚来迪:0.5mg×30 二.双胍类: 二甲双胍(格华止):抑制肝糖合成,减少糖元分解,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主要是降低空腹血糖。口服后主要在小肠吸收,其吸收率仅为50%。约2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半衰期为2-5小时。主要在肝脏代谢,大部分从尿中以原型排出,12小时排出约90%。效药维持5-6小时。常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与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