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笔记 琳改

组织行为学复习笔记 琳改
组织行为学复习笔记 琳改

·组织: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

组织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组织是人的集合

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本身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组织环境: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

·管理: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1.工业革命时期欧文在企业中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实验

2. “管理运动”潮流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萌芽

3.工业心理学的创建

4.“霍桑实验”、“劳动宪章”和“人际关系运动”

*霍桑实验时间:1924—1932年

地点:霍桑工厂

领导人:乔治·埃尔顿·梅奥

成果: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成为研究重点)

实验过程第一阶段:工场照明试验

结论:工厂照明只是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一项微不足道的因素;实验中存在太多的变量导致无法准确衡量照明度对产量的影响,最重要的可能是“人类个体的心理状

态”。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实验

结论:似乎是由于督导方法的改变,使员工的态度改善,因而产量增加。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

结论:表明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表明新型的领导方式对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性。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结论: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总结梅奥等人在“霍桑实验”中总结的“人际关系理论”揭示了人际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凸显出群体规范对于个体工作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开辟了管理研究

的新领域,导致了管理中对人的因素的重视。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

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3.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

4.“新组织”的兴起和组织过程的探究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古利克的行政管理理论,福利特的前人际关系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自然系统论,卢因和利克特的参与管理理论,默顿的结构功能理论,开放系统理论,麦克格雷戈的人力资源理论,权变,文化,新组织

补充:

学科基础:行为科学:霍桑实验

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方法基础:心理技术分析、群体动态分析、社会测量方法

1、霍桑实验:行为科学的特点:重视对人的管理

2、心理学: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人群关系

社会学: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人类学:人类行为中的文化性

3、同(二)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者技能:

法约尔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对每一个职能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后发展为管理职能学派,代表人物孔茨。

*个体行为规律——人的行为受思想和心理的支配,思想和心理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1.人的行为模式(刺激反应机理刺激—个体心理特征—对刺激的个人理解—行为反应)

2.个体行为特征:目的性、社会性、自主性、连续性、持久性、可塑性

3.个体心理对行为的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反应几个阶段。个体行为过程由需要—动机—行为构成。个体心理包括知觉、动机、态度、价值观、个性、气质、情绪等,这些心理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五种人性假设:

1.“经济人”假设—X理论(泰勒)

含义:“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管理方法:经济利益+严格管理(胡萝卜加大棒)。管理人员应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任务方面;应用职权发号施令,使对方服从;强调严密的

组织,制定具体的规范和工作制度;在激励约束制度上,主要用金钱报酬调动人

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管理人员的角色:监督者

2.“社会人”假设(梅奥)

含义:“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管理方法:让员工参与管理

管理人员不能只考虑如何完成工作任务,而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员工,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

关系,提高组织士气;对员工的奖励应当尽量采取集体奖励,而不能单纯采取个

人奖励;管理者的身份应由单纯的监督者变为上下级之间的中介,鼓励、交流、

沟通,经常倾听员工意见并向上级反映。

管理人员的角色:协调者

3.“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

含义:“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能力,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管理方法:创造有利环境

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人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的职能从监督、指挥变为帮助人们克服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鼓励方式从外在激励(收入、人际关系等外部因素)改为内在激励(工作的挑战性,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发挥潜能,满足其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分享权力。

管理人员的角色:设计者

4.“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含义:“复杂人”假设认为以往的人性假设都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适合于某些人和某些场合,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失于简单和简单化。事实上,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能把所有人归为一类。

管理方法:因环境的不同而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因势导利、灵活机变。

5.*文化人假设(与“Z理论”,组织文化联系)

人的行为及价值选择是由所处的文化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的行为。用正确的企业文化引导人、约束人、凝聚人、塑造人。个体接受企业的文化,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企业文化就是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行为的总和,管理的要点就是要建立一种适合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获得较高的管理效果和效率。

如何管理终身或长期雇佣制、定期考核、逐步提级晋升制度

员工培训使其成为多专多能的人才

运用报表、数字信息等鲜明的控制手段

集体研究+个人负责

管理者是文化设计师&行为楷模

*需要与动机(联系激励理论)

·需要: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作为有机体的个人对个体内部和外部的某些东西感到缺乏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

·需要的分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需要的基本特征:

1、既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

2、主要通过劳动来满足

3、需要是广泛的、丰富的、发展的

4、需要都具有相关性、反复性、竞争性

5、很大程度受社会环境影响

·动机: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需要和信念的心理因素。

·动机的分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引发动机的原因:需要;外部刺激

·行为: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需要动机的区别:需要是缺乏,动机是期望,需要+具体目标(外部刺激)=动机

动机才是推动人们去行动的直接动力和原因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b)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

c)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d)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e)错误的动机又是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个性:定义:个性是在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一定的稳定性与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气质、性格、能力——分别对管理学有什么意义(中等题)

·气质与管理

1.气质: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2.气质与管理(意义):因人施教

a)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

b)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强团体战斗力;

c)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

·性格与管理

1.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客观环境作用: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影响

主体自我教育:人有文化修养、受教育水平、精神境界和自我要求

2.性格对管理的意义分为两点:

a)在一个组织中,员工性格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性格对组织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b)性格不同的管理者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所以管理者要加强自己的性格修养来促进组织管理工作进行。因人施教。

·能力与管理

1.能力:从心理学上来说,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从两个层次理解能力,即实际的能力和潜在的能力。通常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个体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形成与发展):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实践;个人的主观能力差异: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

3.能力与管理(意义)

能力是人最重要的个性特征,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实际价值。是管理者在实践中量才为用的

根本依据。研究个体的能力结构和能力差异,有助于管理者发现人才,量才用人,合理分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境界,提高组织活动的绩效。

a)制定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用人所长)

b)制定准确的人才评估和选拔标准,实现能力与工作相匹配;(科学考核)

c)团队和领导班子的能力互补;

d)有效地加强员工能力培训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

e)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估和人才选拔标准。

*价值观、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小题)

·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其核心是价值观。

2.形成:

a)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与他人一致。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比较表面化,受外部控制。

b)认同:喜欢某人或某物,内心乐于与他人一致,采取相同的表现。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掺入,是主动过程,外界奖惩已不再影响态度。

c)内化:将自己的信念与外界事物的情感认同联系起来,并使之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3.改变技巧

a)改变个人和群体的关系

b)改变规范

c)把握目标对象的特点

d)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主动参与群体活动的人态度改变明显,速度较快、被动参与的人转变较慢。

4.态度与管理

a)要充分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和这种作用的复杂性;

b)要运用多种方法定期进行员工态度调查;

c)改善对员工的态度,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价值观

1.形成:价值观体系一部分来自遗传,其余则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民族文化、家庭教育、教师、朋友等。(社会历史、社会规范、社会文化)价值观一旦形成,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周围事物越复杂、价值判断越复杂,但个人终究会以某种价值观作为主导标准,并以此为核心建立起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2.改变:价值观并非绝对一成不变,当人们在某种新的环境,其行为必须符合新的情境要求时,人们常常会对旧的价值观提出质疑,对可能不再适合的部分进行修正,经过反复比较,导致价值观的变化。

*社会知觉(小题,名词和选择)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因而知觉受人的各种主观意识(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情绪体验)特点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群体、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自觉,也叫社会认知。

(1)对他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其行为的认识(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2)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社会舆论、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倾向、个性特征)

(3)角色知觉: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与判断,以及对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

*知觉偏差(社会知觉中的效应)——中等题

a)首因效应:是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个印象(100%偏差);

b)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c)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d)对比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我们对人的评价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通过对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进行比较做出的。

e)与我相似的效应: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

f)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

g)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h)知觉防御:回避欲求的知觉倾向;

i)刻板印象。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提出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海德

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归因理论主要观点:人们对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归因偏差(超重点,大题):归因偏差是指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有的源于人类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有的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动机造成的。

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

a)行为者往往把自己的失败的行为归因于情境,把自己成功的行为归因于个人的倾向。

b)观察者往往把行为者失败的行为归因于个人倾向,而把行为者成功的行为归因情境。

2、涉及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琼斯实验

*组织承诺:是反应员工对组织忠诚度的一种态度,表达了员工对组织及其前景的关注。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强烈愿望,愿意做出更多的努力来代表组织,对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的信任和接受。

&激励理论(大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内容激励)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又增加求知、求美的需要,位于第五、六层。

1.内容:

a)生理的需要是指人类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要(低级,使人从外部得到

满足)

b)安全的需要是有关人类免受危险和威胁的需要(低级);

c)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较高级,使人从内部得

到满足);

d)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重(较高级);

e)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较高级);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只有尚未满足的需

要能够影响行为;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满足后,;另一层才出现。

3.地位:需要层次理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内容激励)

1.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

2.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3.内容:

a)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管理与监督、公司政策、与

上级的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同事关系、个人生活、地位、稳定与保障,与

下属的关系和安全感等;

b)激励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的挑

战性、责任、晋升和成长等;

c)“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内容激励)

阿尔德弗的成长理论(ERG理论)(内容激励)

·弗隆的期望理论(过程激励)

1.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隆提出

2.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到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

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当人们预期到某种行为能给个人带来

具有吸引力的特定结果时,个人会倾向于采取这种行为。

3.依据这一理论,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对三种联系的判断

a.努力—绩效的联系

b.绩效—奖励的联系

c.奖励—满足个人需要的联系

4.M—激发力量V—目标效价E—期望值公式:M=V*E

5.启示:要有效地进行激励就必须提高活动结果的效价,要提高效价就必须使活动动

果能满足个人最迫切的需要;适当控制实际概率与期望概率。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过程激励)

1.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

2.基本观点: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

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3.员工选择与自己进行比较的参照类型有三种,“其他人”、“制度”、“自己”

横向比较—自我与他人

纵向比较—自己目前的状况与过去的状况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过程激励)综合激励模型

1.波特和劳勒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将理论建立在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双

因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之上,导出了更完备的激励模式。

2.内容:

a)努力来自于报酬、奖励的价值,以及个人认为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收到奖励的概

率;

b)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

c)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先有绩效后有奖励;

d)激励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受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平;

e)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

3.模式:奖励目标努力绩效奖励满意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行为改造激励)

1.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

2.内容

a)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增加这种行为;

b)负强化就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

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c)自然消退对行为不予理睬;

d)惩罚就是强制和威胁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消除该行为重复发生的可

能性。

3.强化理论的应用原则:要针对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奖惩结合,

以奖为主;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及时给予强化;及时反馈。

&群体概述

·群体: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集合体,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并在共同活动中成员件心理行为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行思想情感沟通。

·如何判断群体?——要有共同目标、规则;心理上相互依存影响;义务和权力,位置和角色;思想、信息、情感交流

&群体决策的障碍和产生原因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就是由多人组成的群体进行的决策。

问题:速度效率比较低下;有可能群体决策会被个人或者子群体左右;有可能会更加关心个人目标。

消极因素:求同的压力;群体中主要气质类型的影响;地位歧视;某个问题领域专家的参与者企图影响他人的努力;宗派与集团。

障碍:群体思维(从众压力——结果不客观);群体极化(责任分散、群体气氛融洽、领导作用、价值观——更加保守或更加冒险)

决策技术:(了解即可)

·头脑风暴法:把有关人员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就某一专门问题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并且规定不允许对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反驳;

·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预测未来事件的方法;

·提喻法:邀请5~7人参加会议进行讨论,但讨论的问题与即将进行的决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运用类比的方式进行讨论;

·方案前提分析法:并不去直接讨论有待决策的备选方案本身,而是讨论这些方案所依据的前提;

·非交往型程式化决策术;

群体凝聚力和绩效的关系

·凝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即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黏合力”。

1.凝聚力的作用

a)满意度: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

b)沟通:高凝聚力群体中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中的成员沟通的机会要多得多;

c)生产率:决定凝聚力对生产率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一

致,一致,则高凝聚力群体会做出高绩效,不一致,则高凝聚力群体会做出低

绩效。总之,高凝聚力群体比低凝聚力群体更倾向于维护他们的目标;

d)群体意识:凝聚力高的群体容易形成群体意识。

沙赫特实验有关凝聚力与生产率关系的条件

2.自变量是凝聚力和诱导,因变量是生产率;

3.诱导是质变:群体规范—群体规范规定了群体要增加还是减少工作效率;

凝聚力是量变:群体凝聚力—高凝聚力的群体生产率上升和下降的程度比低凝聚

力的群体更加明显。

4.结论:两种诱导产生明显不同的效应,极大地影响了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无论

凝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提高了生产率,而且高凝聚力组的生产率相对更高。而消

极诱导则明显降低了生产率,高凝聚力组的生产率更低。这说明高凝聚力条件比低

凝聚力条件更容易受诱导因素的影响。

&群体规范(从众与顺从行为)

·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通常是逐渐形成和改变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规范对所有的成员都适用。

从众与顺从:个人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人产生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从众”没有改变自己原本的意愿(观点),表面顺从而内心不顺从,“顺从”是已经改变自己的想法意愿,表面和内心都顺从。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平衡与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会受其对第三者的态度的影响。

A:一个个体B:另一个个体X:第三者

当A、B对X的态度一致时,双方的关系平衡、协调;

当A、B对X的态度有分歧时,双方的关系紧张。失调。

&群体沟通和冲突

·沟通:沟通是指信息在线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交换的过程。

构成:正式沟通(通常指命令和指示经指挥链条向下传达,意见和建议经指挥链条向上汇报。)和非正式沟通(通指的是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达方式。)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沟通过程五个要素: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介体、沟通环境和沟通渠道。(来源网络)沟通主体是指有目的地对沟通客体施加影响的个人和团体。

沟通客体即沟通对象,包括个体沟通对象和团体沟通对象。

沟通介体即沟通主体用以影响、作用于沟通客体的中介。

沟通环境既包括与个体间接联系的社会整体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政治观点、道德风尚、群体结构等)。

沟通渠道即沟通介体从沟通主体传达给沟通客体的途径。

*冲突的双重性:制衡、释放、联合

·积极性:首先在群体内部分成员对抗时会形成互相制约;然后冲突表现出来时,可以提供出气口,用合适的方式来发泄成员心中的不满;同时群体间的冲突还可以增加内部的凝聚力;如果两大集团存在冲突时,可以表现实力,最终达到力量平衡,防止无休止的战争;最后冲突可以促进联合以求生存。

·消极性: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这种冲突会影响整个群体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而影响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士气,最后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产生冲突的原因:

沟通因素:组织沟通不良

结构因素:规模越大、下级参与程度越高,冲突越多;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的矛盾;奖酬制度问题;资源分配问题

*解决方法:

设置超级目标:设置超级目标可以使对立的双方减弱冲突;

采取行政手段: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来减少冲突;设置综合领导;向上级申诉,由上级仲裁;

处理冲突的二维模式

&领导理论

·领导: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即对一个组织、一个群体或一些个人的行为与观念施加影响的过程。/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领导的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领导者的权力: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模范权、专长权。

*领导特质/特性理论

第五季领导

*领导特性和魅力理论:

*领导作风理论

勒温的三种极端的领导风格—专制作风或独裁作风;民主作风;放任作风

专制作风:具有专制作风的领导者是指以力服人,既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的领导者。民主作风: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者。他们使每个人做出自觉的有计划的努力,各施其长,各尽所能,分工合作。

放任作风:工作事先无布置,事后无检查,权力完全给予个人,一切悉听自便,毫无规章制度。

*领导行为理论

(一)连续统一体理论:书P296 了解

(二)利克特:专制独裁式、仁慈独裁式、协商式、集体参与式

(三)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1.领导行为归为两个方面,即着手组织和体贴精神。着手组织是指领导者规定他与工

作群体的关系,建立明确的组织模式、意见交流渠道和工作程序的行为;体贴精神

是指建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友谊、尊重、信任关系方面的行为。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低体贴,低组织行为(不负责任的领导行为);低体贴,高

组织行为(强制领导行为);高体贴,低组织行为(亲情领导行为);高体贴,高

组织行为(理想领导行为)

低组织高

领导行为四分图

(四) 管理方格理论

1. (1,1)型为贫乏型管理:用最少的努力来完成任务和维持人际关系,对职工和生

产都不关心;

2. (9,1)型为权威型管理:有效地组织与安排生产,并将个人因素的干扰减少到最

低限度,以求得到效率;

3. (1,9)型为俱乐部型管理:充分注意搞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的组织气氛,但生

产任务得不到关心;

4. (5,5)型为中间型管理:对人和生产都保持适度的关心,保持工作与满足人们需

要的平衡,既有正常的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又保持一定的士气;

5. (9,9)型为团队型管理: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生产任务完成的很好,职工关

低关心生产的程度高 管理方格图

(五) *权变领导理论 费德勒模型

费德勒的权变模型—影响领导方式有效性的环境因素 职位权力(越高领导环境越好); 任务结构(越明确领导环境越好); 上下级关系(越好领导环境越好);

费德勒模型指出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要么改变领导方式,要么改变领导者所处的环境

费德勒模型

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

1.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激励下级达到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使下级得到

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 2. 领导者的职责

a) 职工达到工作目标后,增加报酬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吸引力; b) 明确下级的工作目标,帮助下级完成目标;

c) 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增加下级满足其需要的机会。 3. 四种领导行为—指示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取向型

4. 路径-目标理论提出两大类情境变量作为影响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中间变量

—下属可控范围之外的环境(任务结构;正式权力系统;工作群体);下属个人特点中的一部分内容(控制点;经验;认知能力)

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1.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境因素,认为领导应依据

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

2. 成熟度定义—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包括工作成熟度(下属

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和心理成熟度(下属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命令型领导(高工作低关系);说服型领导(高工作高关系);

参与型领导(低工作高关系);授权型领导(低工作低关系)

低高

成熟度

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组织文化(Z理论)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是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形态文化和符号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组织文化的层次:观念层、制度—行为层、符号层(与态度价值观放在一起)

·观念层(内隐层次):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行为层的基础和原因。包括组织最高目标(组织愿景)、组织核心价值观、组织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组织道德、组织宗旨。

·制度—行为层(中间层次):制度是组织规定的行为规范,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组织风俗。

·物质层(外显层次):是组织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群体价值观的物质载体。包括组织文化的传播工具、组织的业余文化活动及其成品。(企业及产品外貌、技术设备与工艺特点)

组织文化的特点:无形性、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相对连续性、个性

组织理论:泰勒、韦伯、法约尔

了解组织结构图:直线型、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式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点选择题资料(附答案)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点选择题资料(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道问题所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B)。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B)。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B个性C能力D性格 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 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A自我B本我C超我 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D)。A荣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 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C)。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才能 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C)。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中间型 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A 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 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B)。A梅奥B马斯洛C赫兹伯格D泰罗 1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B)。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克利兰D波特 12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A尊重需要B交往需要C安全需要D生理需要 13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C)。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14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C)。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15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C) A需要层次论 B 成就需要论 C ERG理论 D 双因素理论 16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A)。 A成就需要B权力需要C社交需要D安全需要 17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D)。 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影响 18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B),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A)。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 X理论、Y理论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19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或A)。A增加自己的投入B减少自己的投入C努力增加B的报酬D使B减少投入 20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 2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 2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B)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本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 23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多的群体属于(B)。A人际群体B团队集体C无序群体D任务群体 24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D)。

《组织行为学》罗宾斯-笔记

组织行为学笔记 I 导论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1、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它们做决策,分配资源,知道别人的行为已达到工作的目标 2、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工作,已达到一系列 目标 3、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4、管理角色:人际的角色、信息的角色、决策的角色 5、管理技能:观念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6、社会和政治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的晋升骑着重要作用(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7、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遗迹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 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8、行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对行为的系统研究是做出合理准确预测的重要手段,系统研究可以代替直觉或 本能的感觉 9、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与机会:改善质量与生产率(全面质量管理TQM)、改善人际技能、管理劳动力多元化:(组 织构成在性别、种族、国籍方面正变的越来越多样化)、授权:(管理者分类教练、导师、发起人、支持者)、革新与变革处理临时性、员工忠诚性减弱、改善道德行为:(道德困境:决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行动) 10、权变的观点:几乎没有简单的和万能的原理能够解释组织行为 11、开发组织行为学模型:概览(对抽象现实的概括,对某些真是就是贱的简化特征)、因变量【生产率(效 果和效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满意度】、自变量(个体,群体,组织) 第2章:回应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1、多元化的普遍性(国内、国际) 2、地球村:(跨国公司、区域合作协定) 3、民族文化:某一具体国家所特有的主要价值观和实践活动 4、狭隘主义:单纯以自己的眼光和观点看世界。 种族主义观点: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优于其他文化 5、评估国家之间的差异: 克拉克洪斯托特伯克构架:6个维度: (与环境的关系、时间取向,人的本质,活动取向,责任中心、空间概念) 霍夫斯塔德的构架:4个维度: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松散和紧密的社会结构 权力距离: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公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 不确定性规避:对风险的态度 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物质主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文化冲击:任何人从一个国家迁徙到另一个国家所产生的不适应性和情绪波动 文化冲击周期(U型曲线模式) 7、组织内部:人人相同承认异同求同存异 8、管理组织中的多元化:灵活的工作安排,托儿与托老福利、多元化培训 II 个体 第3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1、传记特点(人口统计学因素)(从员工的人事档案中能够直接获得的因素)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抚养人数、任职时间 2、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心理能力:从事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要知识点大全

名词 1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发出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 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3 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以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主一切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泰罗是美国的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4 官僚行政管理;以马克思*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为代表,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容。这样一种管理理论又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5 工作专门化;就是进行劳动分工,使不同的人从事不同职位类型的工作。 6 指挥链;又称为命题链,是指一种不间断的权利路线,是层层指令所形成的链条。 7 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权威集中于总部或者某个高层管理者的组织。 8 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大部分权利被转移到下属部门的组织。 9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10 位:是指某人在组织层次中所处的位置 11 职权;是指由一盯的正 式程序所赋予的某个职位 的权利,是指导或指挥其他 人的权利。 12 职责:是指在组织结构 处于某一职位的某人因完 成某一任务,职能或者接受 委派而被赋予的责任。 13 职位界定;是确定组织 中职位类型与数目的活动, 是对组织中执行一定职务 的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设 计 14 正式组织;是指依照有 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 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 立的组织。 15 非正式组织:是指依照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等自发 建立的组织 16 机械式组织;是指设有 严格的等级层次,决策高度 程序化,权利高度集中化和 操作高度标准化的组织。这 样的一种组织有称为官僚 行政组织 17 有机式组织;是指一种 相对分散,分权化的,具有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 18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 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 个体组合。 19 组织;一般是指为完成 特定目标。按照法定程序设 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系统 性结构的群体。 20 正式群体:是根据目标 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 织决定成立的群体。 21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然 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 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 立的群体 22 群体动力;是指一个群 体的成员共同追求群体目 标的力量。它是决定群体功 能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个 人行为方向和强度受到个 人的部动力和所处的外在 环境的影响。 23 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群 体中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 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模式。群体结构是我们理解 群体性质的核心概念,研究 群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4地位;是指群体中成员所 在的等级层次,所占有的职 位. 25地位结构:指个体地位之 间的区别和相互影响,是指 个体之间的地位关系,是衡 量组织结构的第一维度 26正式地位;是指组织正式 给予个体的头衔或者某类 令人愉快的东西。 27非正式地位;又称为社会 地位,是指通过教育,年龄, 性别,技能,经验等特征而 非正式地获得的一种地位, 是其他组织的成员给予某 个体的地位。 28群体影响;也称为社会影 响,是指由于其他人到场的 影响,人们将从在独自一人 状态下本来想做的某种行 为中转变过来的一种现象。 29群体促进;也称为社会促 进,是指由于有其他人共同 参与做某项工作,往往比单 独一个人完成的更好,更快 和更有效的一种情形。 30群体规;正式群体或者是 非正式群体所期望的行为 模式,以及这些群体所制定 的信条,也称社会规。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 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例增加,简单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可行。 6)希望对工人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提高管理水平。 霍桑试验的结果: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霍桑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他周围人的关系。 满意的员工是高效的员工。 3.人群关系理论(行为学派时代)p5 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 主要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主要理论: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霍桑实验与社会人假设、Y理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行为科学理论、超Y理论与复杂人假设(权变的观点) 人权关系理论——人力资源学派——组织行为学兴起 4.积极组织行为学: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概念: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 积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P17 研究对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p16 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p19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p12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一、个体的知觉与认识过程

最新00152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本科重点126道简答题

绪论(7) 1、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有以下5点: 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全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 2、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容有哪些? 答: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 3、简述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容与目的。(2018.04) 答: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容包括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与行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认识和掌握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对员工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能力,掌握个体动机激发与行为选择、强化的规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合理用人提供理论依据。 4、简述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容与目的。(2018.10) 答: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沟通、团队建设、群体冲突及管理等。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管理和沟通水平,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5、简述组织行为研究的主要容与目的。 答:组织研究的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组织学习等问题。其目的在于分析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以及组织效率的影响,以期待形成良好的组织气氛,促进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探索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的原则和模式、促进组织不断完善和发展。 6、简述领导行为研究的主要容与目的。 答:领导行为研究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表现,解释领导活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以发挥领导者带领组织成员高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领导行为研究包括领导理论、激励理论与实务两大部分。其目的在于掌握领导活动过程的一般规律,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高效实现组织目标。 7、简述常用的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15) 1、简述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含义以及管理措施

组织行为学笔记

Part 1组织行为学导论 管理者:通过别人的活动来完成目标。 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由2个及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的或一系列目标。 管理活动时间分配Allocation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by Time 沟通:44% Communication 成功与有效经理人的区别Successful managers VS Effective managers 成功经理人:在组织中促进速度快 有效经理人:绩效的数量质量、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 结论:(1)经理的管理活动应有所侧重 (2)“促进是基于业绩”的观点不成立 (3)人际能力对于经理人来说尤其重要

应对全球化的策略Responding to Globalization (1)增长的国外业务Increased foreign assignments (2)与不同文化的员工一起工作Working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3)监测工作的移动Overseeing movement of jobs to countries with low-cost labor 员工多元化Workforce Diversity 定义:组织的构成越来越多样化,组织包含了多样的不同的团体。 (例子:组织构成的多样化——员工的国籍、性别、种族等) 全球化→不同国家的人员差异 员工多元化→同一国家的人员差异 发展变量The Dependent Variables——4个行为变量,1个态度变量,共5个 生产率Productivity 定义:一种对绩效测度的变量,包括对效果和效率两方面的关注。 效果:对目标的实现 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缺勤率Absenteeism 定义:没有被报告来上班。 (在严格的流水线生产中,旷工会导致生产设施的完全关闭。) 流动率Turnover 定义:员工自愿或非自愿性的永久性离开组织。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定义:不在员工正式工作要求范围内的一种随意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的运行功能。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 定义:员工对其工作的一个总体态度,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Part 2 个体行为 员工招聘(Recruiting)重要原则★★★——唯才是举,即注重应聘者的才能Ability 员工配置(Staffing)重要原则★——知人善任,即人岗匹配,工作要求与工作能力相匹配The Ability-Job Fit(若人岗不匹配,则组织效率低下、满意度下降) 员工培训(Training)——员工的培训和学习 智力能力intellectual ability 如何统一人力资源部门与用人部门的人员配置标准? 人事部门:兴趣、态度、个性 用人部门:素质、能力(*学习能力较为重要)

组织行为学的复习笔记

六个名词解释12分 简答44分 选择题32分 案例分析12分 一、名词解释: 组织行为学概念: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 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个性的概念:个体对已以及对环境事物的适应性中所显示出的易于他人的稳定的和持久的心理特征。我们也可以说,个性就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知觉的概念:是个体为了对他们所在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这种反应是个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对环境事物作出的主观解释。 选择性知觉: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影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得到的信息影响更大,并且这种影响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人的判断的现象。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影响行程过程中,新进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信息。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投射效应(对比):是指观察者对他人的知觉受个体自身的影响远超过被观察者特点的影响。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对象。 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态度的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和行为的准备状态与心理倾向。 激励的概念:是指通过了解人的需要和动机,涉及一定的奖励措施和工作环境,激发和鼓励员工采取朝着预定目标行动并达到目标的过程。 群体决策技术(头脑风暴法、德菲尔法、名义群体技术、电子会议技术) 头脑风暴法:也叫脑力激荡法,为了克服互动群体中产生的妨碍创造性方案形成的从众压力,让群体成员畅所欲言,在提出所有的观点之前不作任何评价,以产生尽可能多的观点和想法。德菲尔法:),又被称为专家意见法,是一种更为复杂、更浪费时间的方法。 名义群体技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但群体成员是独立思考的。象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电子会议技术: 团队: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设立业绩目标和工作方法、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团队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跨职能团队)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 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 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 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

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 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 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②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即需要在多个有同等价值的

2017第一次组织行为学自考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单选、简答]对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我们需要把握的几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多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跨学科性。(2)系统性。(3)权变性。(4)实用性。 (5)科学性。 [单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分析法。(4)实验法(5)心理测验法(6)情景模拟法 [简答]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多选、简答]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 (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 (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 (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第二节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多选、简答]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4)刺激影响行为。 [多选、简答]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 (1)托尔曼的理论。(2)赫尔的理论。(3)斯金纳的理论。 [单选]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多选]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名词解释]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下降而成为一种内驱力。

[名词解释]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多选、简答]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1)目的性。(2)自主性。(3)社会性。(4)连续性。(5)持久性。(6)可塑性。 第三节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名词解释]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名词解释]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多选、简答]意志活动的特点。(1)意志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3)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 [多选、简答]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 (1)坚毅性。(2)果断性。(3)自制性。 [名词解释]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多选、简答]需要的特点:(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可变性。 (6)社会制约性。 [多选、简答]动机的三种机能。 (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 (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 (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 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名词解释]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简答]态度对行为的影响。(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3)态度影响忍

组织行为学笔记整理

组织行为学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内容 名词解释:(重点)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群体、组织三者之间相互作 用的学科。 组织:有着指导目标并被精心构建的社会实体。 群体:一些拥有共同目的的并经常相互作用的人。 个体:构成组织的最基本细胞,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简答题:(重点)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现场研究法(观察法):运用感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直观 缺点:往往缺乏深刻性和准确性 (2)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优点:双向沟通、增强情感交流、相互了解、信息明确 缺点:无法明确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形成信息失真(3)问卷法:运用标准的问卷量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调查。 五等分法:最支持支持中立反对最反对 +2 +1 0 -1 -2 优点:应用范围广 缺点:避免随意性 (4)实验法和心理测验法:运用标准的测量表,以及必要的实验设备,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实验室或现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 测试分析。 优点:方法科学、严谨、有一定准确性 缺点:复杂、繁琐、难以大面积推广 (5)建立模型的方法来反应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往往是动态的,描述型和抽象性的模型。 (重点)2、组织行为学的目的和意义:(*) 管理好自己:更好的清楚自己的愿景,了解自身的特点,做好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让组织中的每一个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热情而有 创造性的工作,为组织效力。 管理好别人: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的认识,更好的了解他人的需要和行为取向,掌握更好的与人合作、激励他人、与人沟通、处理冲突和领 导他人的能力,使整个组织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 管理好组织:通过深入了解由人组成的组织系统的本质,掌握必要的组织设计和分析理论,方法和工具,从而正确的构建合理组织系统,使其既能 达成现有的目标,保持内部和谐和相对稳定性,又能不断学习和创 新,使整个组织系统保持健康的发展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版复习课程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版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版 组织行为学:P2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只是来改善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霍夫斯蒂德的五种文化维度:P13—15 1、五种文化维度 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主义和女性义;长期取向 2、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对领导方式的影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 2)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 3、文化冲突的不良后果 个性的内涵:P25 个性就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大五模型: 外向性: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 随和性: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 责任心:对信誉的测量 情绪稳定性: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 经验的开放性: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和热衷程度 组织情境中的个性:P29 (不考名词解释) 1、控制点是指个体相信他们能够控制影响他们行为的程度 内控型: 适于复杂的环境和工作

特点:与工作满意度、离职率的关系 外控型: 适于结构分明、有严格指示的工作 特点:与工作满意度、离职率的关系 2、马基雅维里主义(高:喜欢独立行动,很合适可以变通,不受感情影响,重视后果,以退为进,较强支配欲,与人保持情感距离,更能做出存在道德疑问的行为) 1)特点: 2)他们在三个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当他们与别人面对面直接交流时, 当情境要求的规则和限制最少时, 情绪卷入与获得成功无关时. 3)高M是否是好员工? 取决于工作中的种类和在评估绩效时是否需要从道德角度考虑,在需要讨价还价技巧(比如商业谈判)或者能产生巨大赢利(如代理销售)的工作中,高M表现出很强的能力。 3、自我监控: 含义是一个人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特点高:对外界的暗示十分敏感,想根据具体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隐藏真实的自我,见风使舵,善于爱组织中搞政治低:保持一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表达真实的立场和态度 4、冒险倾向 5、A型、B型人格 个性与民族文化 控制点 A型人格 启示: 1、每个人的个性或天赋都不一样,且持久不变。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选对人;其次,我们应该通过规定结果来进行绩效管理

00152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简答题、论述题)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2.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跨学科性。(2)系统性。(3)权变性。(4)实用性。(5)科学性。 3.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一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二强调独裁式管理。三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系统,组织职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部的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分析法(4)实验法(5)心理测验法(6)情景模拟法 5.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缺点:花费的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之间的精确关系;有些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已受到了监视和威胁,在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造成操作动作变形。注意事项:1)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2)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3)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4)观察者要避免机械记录,应反映工作有关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炼。 6.访谈法的优点:1)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容有比较具体的了解;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且迅速收集多方面资料;3)易了解到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4)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缺点:1)访谈者要有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2)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成本较高;3)无法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7.问卷法的优点:1)调查围广;2)调查样本量大,适用于需要对很多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况;3)调查的资料可以量化,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缺点:1)设计理想的调查问卷要花费较多时间,人力、物力、费用成本高,问卷设计若不科学,有可能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2)问卷在使用前需进行测试,以了解被调查者是否了解问卷中的问题,为避免误解,还经常需要工作人员亲自解释和说明,会影响工作效率。3)填写问卷一般单独进行,缺少交流和沟通,因此,被调查者可能不积极配合,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 8.常用的心理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倾向性测验。 9.X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二,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服自己的情感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 10.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11.“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1、人是“社会人”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12.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13.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复杂人”假设和权变理论及其管理措施以人与

组织行为学笔记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观察法和调查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观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后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 3、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自我知觉,既包括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则无,又包括对自己的目标与发展途径的认识。 5、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6、态度:是指个体对瓮城事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二、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有何特点?1.

答: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是:①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②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这种两重性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多学科性;二是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三是来自管理的两重性。③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和掌握了组织中人的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技术。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所以说它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 2、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重要的意义是:①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③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④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⑤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3、影响人的行为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1、个人主观内在因素:①生理因素;②心理因素; ③文化因素;④经济因素。2、客观外在环境因素:①组织的内部环 境因素;②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4、个性有哪些特点?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2015年本科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整理(汇总)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本科 《组织行为学》 考 试 重 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16 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组织:组织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是指有目的、有系统集合起来。另— 种是名词,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目标建立起来的集体。 2.需要:就是人对实物的欲望和要求 3.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 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4.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如事件、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 事物的观念等)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 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6.情绪情感:人有喜、怒、哀、乐等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 度的一种反映,称为情绪情感。 7.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相一致的行 为,也称随大流行为 8.人际关系: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和联系的状态,称为人际关系。 9.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 的总和。 10.群体: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11.领导: 是关于影响别人来完成某项目标所发生的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相互 关系的过程。 12.权力性影响力:也叫强制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 地位、权力等所构成的影响力 13.群体规范:又叫群体常模,是影响和约束群体及其成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群体意识中的一种,是一种思想观念,具有强迫其成员接受的规定形式。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气质能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 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由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不同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具有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那些要求做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而具有黏液质和抑郁症的人则较适合从事较持久细致的工作。因此,在组织管理工作中了解和识别员工之间的气质差异,利用和扩大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面,抵制和减少其消极的一面,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对人的激励,为什么要以正强化为主,奖惩结合? 正强化对于影响行为来说是最省力和有效的工具,因为它促进了员工有效行为的发生。因此,在管理中,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表扬为主。正强化能够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精神受到鼓舞,优点和长处能够得到肯定和强化,并能产生较强的驱动力。但是,有时候负强化也能起到正强化起不到的作用。 3.循环交替地应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有什么意义? 由于目标导向行为对需要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力,那么要想把动机强度经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有效地方法就是循环交替地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00152《组织行为学》讲义自考重点复习笔记

组织行为学ZU ZHI XING WEI XUE 泰罗学院

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1)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2)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于发展 (3)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3)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3)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4)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5)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 (5)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6) 第一篇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8) 第一节人性假设 (8) 一、“经济人”假设 (8) 二、“社会人”假设 (9)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10) 四、“复杂人”假设 (11) 第二节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11)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11) 二、新华生主义 (12) 三、卢因的观点 (13) 四、个体行为规律 (13) 第三节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16) 一、心理过程 (16) 二、个体心理 (17)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18)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18) 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 (18) 二、需要与动机 (19) 三、动机与行为 (19) 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20) 一、价值观 (20) 二、态度 (20) 三、工作满意度 (21) 第三节知觉与行为 (22)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22) 二、知觉过程 (23)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分析 (23)

五、归因理论与倾向 (24) 第四节个性与行为 (25) 一、个性概述 (25) 二、气质与行为 (25) 三、能力与行为 (26) 四、性格与行为 (27) 五、情绪与行为 (28) 第五节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 (29) 一、组织承诺 (29) 二、组织公民行为 (30) 第二篇群体行为及其管理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31) 第一节群体概述 (31) 一、群体的含义 (31) 二、群体的类型 (32) 三、群体的作用 (33) 四、群体发展阶段 (33) 第二节群体行为解释 (34) 一、群体外部环境 (34) 二、群体结构 (35) 三、群体互动过程 (39) 四、群体决策 (40) 第三节非正式群体与管理 (42) 一、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42)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与类型 (43) 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44) 第四章沟通 (46) 第一节沟通及其分类 (47) 一、沟通概述 (47) 二、沟通的分类 (49) 第二节沟通的障碍及改善 (53) 一、沟通障碍 (53) 二、有效沟通 (54) 第三节互联网时代的沟通 (55) 一、网络对沟通的影响 (55) 二、网络时代的沟通特征 (56) 第四节跨文化沟通 (57) 一、文化与跨文化沟通 (57) 二、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及改进 (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