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生理学考试大纲

2015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生理学考试大纲
2015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生理学考试大纲

2015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生理学考试大纲【要求】

1. 准确地理解和记住生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

2.熟悉和了解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动规律。 3.掌握主要生理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并了解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一、绪论与细胞的基本功能

【要求】

了解生命的基本表现;熟悉和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内环境的概念和机体功能的调节。

(一)掌握

1.刺激和反应的概念,反应的形式(兴奋和抑制)。2.兴奋性和刺激阈值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3.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4.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5.内环境和内环境相对恒定(稳态)的概念和意义。6.细胞膜的物质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概念及它们的区别。细胞膜物质转运常见的四种形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作用的概念。7.静息电位的概念和产生原理。8.动作电位概念;波形组成和产生原理。9.阈电位的概念及其与阈刺激的关系。

(二)熟悉

1,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2。人体功能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概念和特点。3.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和意义。4.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概念。5。极化、除(去)极化、超极化和复极化的概念。6.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7.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兴奋传递过程。

(三)了解

1.新陈代谢概念,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概念。2.细胞膜结构的“液态镶嵌模式”学说。3.细胞膜受体的概念。4.骨骼肌收缩原理(肌丝滑行学说)和收缩形式。5.前、后负荷的概念。

二、血液

【要求】

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熟悉和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血型和输血的基本理论。

(一)掌握

1.血液的有形成分和正常值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2.全血、血浆、血清和红细胞比容概念。3。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4.ABO 血型的分型及其依据,输血时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5.正常血量,一次失血达全血量10%后的恢复过程。

(二)熟悉

1.血液的组成和基本功能。2.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3.红细胞沉降率定义及意义。

4,红细胞的生成部位、原料和影响红细脑生成的主要因素。5.促凝因素和抗凝因素的作用。6.生理止血过程。

(三)了解

1.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和生理作用。2.血浆PH值及其维持。3.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概念。4.Rh血型系统。5。交叉配血的意义。

三、血液循环

【要求】

熟悉和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血液在各类血管中流动的特征、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了解和熟悉心肌的生物电活动及心电图的意义。

(一)掌握

1.心动周期概念。心动周期中心腔压力、容积、瓣膜和血流方向变化。2.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第一、二心音的特点及产生原因。5.心室肌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及其生理意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概念,产生原理。6.正常起搏点和异位心律的产生。7.星原专升本扣扣:800,089,910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8.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反射过程和生理意义。9.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二)熟悉

1.心室肌、窦房结细胞电位特点及其离子基础。2.自律性的概念。3.兴奋在心脏传导的途径和特点。4.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临床意义。5.影响静脉回流量的因素。6.组织液的生

成原理,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7.血管紧张素和代谢产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三)了解

1。射血分数和心指数的概念。2.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3.动脉脉搏。4.微循环的概念及基本功能。5.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6.心血管中枢。7.冠脉血流的特点。

四、呼吸

【要求】

掌握呼吸过程各个环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熟悉O2、CO2和H+浓度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机制。

(一)掌握

1. 呼吸的概念和基本环节。2.胸内负压的概念及其意义。3.潮气量、脑活量、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和无效腔的概念。4.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分压差、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

(二)熟悉

1.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和肺内压的变化。2.肺通气的弹性吸力和非弹性阻力,肺的顺应性概念;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3.星原专升本扣扣:800,089,910,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4.血液中CO2浓度增高,缺O2和H+浓度增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影响的机制。

(三)了解

1.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动力、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概念。2.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概念。3.延髓呼吸中枢、脑桥呼吸中枢和高级中枢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

五、消化和吸收

【要求】

了解食物在消化管各段中所发生的变化;掌握进食时消化腺分泌、消化管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一)掌握

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2.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3。胃液分泌调节的头期、胃期、肠期中,神

经因素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作用。4.胃排空概念和排空控制机制。5.胰液、胆汁的成分及其生理作用,胰液分泌调节机制。

(二)熟悉

1.胃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作用。2.胃肠运动的主要形式:紧张性收缩、容受性舒张、蠕动、分-节运动概念及其生理意义。3.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

(三)了解

1.消化管平滑肌一般生理特征。2.消化管的神经支配。3.胃肠激素的概念和三种主要胃肠激素[促胃液素(胃泌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胆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脑—肠肽概念。4。唾液的成分和生理作用。5.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六、能量代谢与体温

【要求】

了解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的关系;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一)掌握

1.基础代谢的概念。2.人体体温正常值和生理变动。

(二)熟悉

l。能量代谢的概念,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基础代谢的正常值和测定意义。3.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和方式,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活动。

七、肾脏的排泄功能

【要求】

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和调节,尿生成的因素;理解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

(一)掌握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率、有效滤过压的概念,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2.重吸收的概念和基本方式。3.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4。肾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测定意义。

(二)熟悉

1.肾脏的生理功能,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和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2.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滤过分数的概念,滤过膜的通透性与滤过面积。3.星原专升本扣扣:800,089,910Na+,H2O,HCO3-和葡萄糖的

重吸收部位、方式与特点,肾糖阈的概念。4.影响重吸收的因素,渗透性利尿。H+,NH3,K+分泌的部位、方式与生理意义。5.排尿反射的概念。

(三)了解

1.尿量、尿比重、pH值。2.肾髓质渗透压梯度与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系。

八、内分泌和生殖

【要求】

了解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熟悉和掌握各种内分泌腺(包括性腺)分泌的激素、生理作用和释放调节。

(一)掌握

1.内分泌系统作用的特征。2.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下丘脑与腺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4.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5。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6.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熟悉

1.激素的化学分类。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作用的方式。2.星原专升本扣扣:800,089,910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产生机制。3.垂体的分泌功能。4.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5.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6.月经周期的概念。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卵巢、垂体、下丘脑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

(三)了解

1.内分泌与激素的概念。2.催产素的作用。睾丸的功能。卵巢的功能。

九、神经

【要求】

掌握兴奋在神经(神经纤维和突触)中传递的特征;熟悉各级中枢在感觉、运动和内脏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一)掌握

1.神经系统作用的特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征。2.突触的概念。突触传递的过程和特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

触后电位的概念。3.特异、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概念和作用。4.锥体系、锥体外系的概念及其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小脑的运动功能。5.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抑制区在躯体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和产生原因。6.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分类。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概念。

(二)熟悉

1。突触后抑制的概念和类型及其生理意义。2.骨涝肌牵张反射的概念和类型。3.脊髓休克的概念和产生原因。皮质运动区对运动调节的特征。4.内脏痛、牵涉痛的特点。 5.脑电图的基本波形。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意义。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三)了解

1.下丘脑的功能。2.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和意义。

十、感觉器官

【要求】

了解视觉和听觉器官的基本生理活动。

(一)掌握

1.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和视轴的调节。2。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二)熟悉

1.瞳孔对光反射及其生理和临床意义。近视眼、远视眼和老花眼产生的原因和矫正。 2。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生理功能。3.声音传人内耳的途径。4。视野、明适应和暗适应的概念。

(三)了解

1.前庭器官的主要功能。2.鼓膜和听小骨的增压效应。

赣南医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

赣南医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学术委员会是在学校领导下的学术评议、学术评定、学术咨询的机构。 第二条学术委员会以公平公正、客观科学为工作准则。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论证学校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规划和科研主攻方向。 第四条评审院级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审核并推荐上级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 第五条评估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审议重点学科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审议重点学科建设基金的申请,并提出基金分配的建议。 第六条审议院内科学研究机构(所、室)的设立或撤并;对研究机构进行评估。第七条审议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对外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第八条评审学校高级外聘专家(客座教授、荣誉教授等)的学术业绩资格和条件的规定;审核向社会学术团体推荐的理事、委员等。 第九条评审享受政府津贴及其他特殊津贴人员的学术业绩资格的规定。 第十条评审院级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奖励的集体和个人的学术业绩资格;审核向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和社会学术团体推荐的各类科研成果报 奖项目。 第十一条评审学校选派出国高级访问学者的学术业绩资格的规定。 第十二条依照有关规定对科技成果的异议问题进行审议并作出仲裁。 第三章、机构 第十三条学术委员会由15~19名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富有创新意识的专家学者组成,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秘书长1人。 第十四条学术委员会委员人选由学校各部门推荐,由主管部门审查并提出意见,报学校党委会议审批。 第十五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均由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秘书长由主任委员提名,经学术委员会表决通过。 第十六条每届学术委员会任期为3年,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及委员均可连选连任。

病理生理学知识归纳

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20分钟,重点掌握) 一、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病理生理学(pathoph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二、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主要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其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三、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病理生理学是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需要用正常人的体中形态、功能、代谢的有关知识去分析、认识疾病。病理生理学又同临床关系密切,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四、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1.病理生理学总论 病理生理学总论,又称疾病概论。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病理过程又称基本病理过程或典型病理过程,主要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如发热、缺氧、酸碱平衡紊乱等。

3.病理生理学各论 病理生理学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论述体内几个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教案 第二节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0分钟,了解) 1.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包括急性和慢性动物实验。是病理生理学的最主要研究方法。动物实验是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探讨疾病时机能和代谢 变化,并可实验性治疗。但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机械地用于临床,只有与 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后才能被临床借鉴和参考。 2.临床观察 应在不损伤病人的前提下,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和一些必要的临床实验研究,有时需要对病人长期随访来探讨疾病动态发展的规律。 3.疾病的流和病学调查 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群体流体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以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教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专升本通知

专升本通知

关于我校推荐选拨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 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通知 各院(部):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赣教高字 [ ] 17号文件精神,我校推荐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工作已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选拔办法 按照《关于我省高等学校推荐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暂行办法》(见附件一),凡符合选拔条件的普通高职高专学生应届毕业生,可自愿报名,经所在院(部)推荐,参加选拔考试,招生学校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招生计划、招生学校 全省共选拔4270 名优秀普通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所需招生计划在今年下达各高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中安排,具体学校招生计划安排表(见附件二)。 三、选拔考试科目及时间 选拔考试科目为英语和两门主要基础课,英语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两门主要基础课考试由各招生学校组织。 英语考试时间为6月2日上午,两门主要基础课考试时间为6月2日下午和6月3日上午。 四、报名工作 报名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由各院(部)负责实施,考生只能报考一所学校,报名时各院(部)需认真审查考生资格和组织填写推荐选拔登记表(见附件三)一式二份、收考生个人一寸

照片三张,于4月19日前报教务处审核。各院(部)于4月23日至24日以院(部)为单位将考生报名费每人130元交财务处,逾期不予办理。教务处负责统一上报各相关招生学校。 五、其它事项 考试工作日程安排(见附件四) 江西省教育厅赣教高字 [ ] 17号文件文件(见附件五) 教务处 4月9日 附件一 关于我省高等学校推荐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 入 本科阶段学习的暂行办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有关本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通知,以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了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使部分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进入普通本科阶段学习,特制订本办法。 一、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设置

2018年生理学专升本考试真题答案

生理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自身调节是指细胞和组织器官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 D ) A.稳态 B.旁分泌 C.前馈调节 D.适应性反应 2.氨基酸进入红细胞膜内是属于( C ) A. 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 易化扩散 D.吞饮 3.骨骼肌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使( A ) A.动作电位幅度变小 B.去极化加速 C.静息电位增大 D.膜电位降低 4.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B ) A.钾离子平衡电位 B.钠离子平衡电位 C.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代数和 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之差 5.血管损伤后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有赖于血小板的哪项特性( A ) A.黏附 B. 聚集 C.收缩 D.释放 6.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B ) A. C抗原 B.D抗原 C. e抗原 D.E抗原 7.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C ) A.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C.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D.Ⅲ因子是否参加而不同 8.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的差别( D ) A.每搏输出量 B.射血速度 C.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D.肺动脉平均血压 9.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B ) A.最大复极电位低 B.4期自动除极速度快 C.0期除极速度低 D.阈电位与最大复极电位差距小 10.在体循环中,血流阻力最大,血压降落最为显著的区段是( C ) A.主动脉段 B. 大动脉段 C.微动脉段 D.毛细血管段 11.引起组织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 C ) A.组胺 B.乙酰胆碱 C.局部代谢产物 D.激U肽 12.在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力最低见于( B ) A.等容舒张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13.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 D ) A.降低呼吸膜通透性 B.增加肺弹性阻力 C.保护肺泡上皮细胞 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14.某人正常平静呼吸时潮气量500ml,解剖无效腔为150ml,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现患肺炎,呼吸变浅快,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其肺泡通气量(L/min)应是下列哪个数据( C ) A. 1.2L/min B.3.6L/min C.2.4L/min D.2.0L/min 15.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A ) A.肠致活酶 B.HCO3- C.糜蛋白酶 D.HCL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经验谈—珍惜每一次机会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成功经验谈——珍惜每次机会 很高兴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进入赣南医学院学习的机会。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自己的经历。 一年前的我还是一个专科毕业下来临床实习没多久的医学生,经过几个月的临床实习之后,我愈发的对临床感兴趣,并且愈发的知道身为一个专科生完全没有资格在县级以上医院从事临床的工作,这让我充分了解到学历的重要性。原来很多工作必须看学历。普外科主任一直跟我说很多本科生的表现都不如你们专科生,但是由于你们是专科生,学历要求是硬件。在老师和主任的鼓励下,我选择了向专升本发起进攻。 我开始每天早上5点起床背书,然后调查各种有关专升本的信息,除了正常的上班时间,我几乎都在看书,但我慢慢发现,无论一个知识点看多久,我还是难以记住,这时我意识到总是通过自己的复习,而没有系统的总结归纳的话,考试还是难以通过。 在与一位专升本成功学姐的交谈中,我知道了专升本需要通过生理,解剖,英语三门专业的考试,所以在学姐的影响下,我报名了星原专升本培训班,我想着通过老师的系统培训可以提高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在培训前我也对书本进行了多次的浏览。 于是在2月份实习完成后,我毫不犹豫地在年后来到了赣州星原培训班。我知道这是自己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我来到赣州进行了一个长达两个月的培训。

在培训的两个月中,三位任课老师都非常的优秀,尤其是生理和英语老师。 在生理老师孜孜不倦地授课下,我从一位对生理几乎是一窍不通的学生,最终以84分的分数考入,即使这不是这门专业课的最高成绩,但却是我努力之后的最后成绩。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我也从一个对语法毫不感兴趣学生,到最后可以自主解答语法问题。 如果说成功就像一个箭,那么努力坚持就像安装在箭上的GPS,让我一箭射中靶心,以244的总分考入赣南医学院,今后我也会更加努力突破自己,挑战自己。 张亚萍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专升本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专升本) 一、填空题 1. 机体在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 _____,运动或使役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血浆中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是,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则主要由血浆 中的所形成。 3.哺乳动物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在,其他自律细胞为起搏点。 4.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 孔。 5.血型是 指。 6.消化的方式有三种,即,,。 7.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其结构基础称为。 8.动物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和。 9.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都需要的凝血因子是。 10..血浆中有许多缓冲对以维持其pH的稳定,其中最重要一对是。 11.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主要有、和。 12.以乙酰胆碱为配体的受体称为受体,根据其药理学特性,该种受体又可分 和。 13.在心血管调节中,肾上腺素常用于 ,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于。 14. 呼吸节律基本中枢位于____ 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 ______。 二、选择题 1.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 物质交换 B. 维持血容量 C. 促进散热 D. 保存体温 2.对于保护胃粘膜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基础是()。 A. 胃蛋白酶 B. 内因子 C. 水分 D.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吸收的物质是()。 3. 能促进维生素B 12 A. 胃蛋白酶 B. HCl C. 碳酸氢盐 D. 内因子 4. 交感神经对胃肠活动与分泌的作用是()。

A. 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 B. 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C. 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 D. 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5.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6.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血液pH值维持相对稳定 C.当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 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稳定 7.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8.载体易化扩散的饱和现象的原因是: ( ) A.离子跨膜梯度小 B.能量供应不足 C.转运速度太慢 D.膜上载体数量固定、有限 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调节姿势反射 10.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三、判断题 1.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其呼吸节律变深变慢。() 2.草酸钠抗凝血的机制是抑制凝血酶活性。() 3.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了唯一的散热途径。() 4.无论抗利尿激素还是醛固酮都能直接引起尿量的减少。() 5. 前列腺素由前列腺产生,其种类很多,作用也相当广泛。() 6激素由内分泌系统释放之后,只有经血液运送到靶细胞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7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与动脉血压、滤过膜的通透性及滤过面积成正比。() 8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是指供血者的血清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9血浆中的碳酸氢盐主要在红细胞内生成,其主要原因是红细胞含丰富的碳酸酐酶。()10缺铁性贫血者再补充铁剂时可同时补充维生素C,是因为维生素C能将高铁还原为亚铁而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赣南医学院考试

2008年赣医专升本考试题 人体解剖学试题A卷 一.A型题 1.喙突位于 A.肱骨 B.尺骨C.桡骨 D.肩胛骨E.锁骨 2.何者为单轴关节 A.拇指腕掌关节 B.桡腕关节 C.肩关节 D.髋关节 E.桡尺近侧关节 3.确定骶骨裂孔位置的标志是 A.骶后孔 B.骶岬 C.骶前孔 D.骶角 E.均不是 4.水平面是 A.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切面 B.是与冠状面相平行的切面 C.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切面 D.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的切面 E.是与矢状面相平行的切面 5.垂体窝位于 A.额骨眶部上面 B.颞骨岩部上面 C.蝶骨体上面 D.筛骨上面 E.均不对 6.起或止于尺骨的肌肉其中有 A.尺侧腕屈肌 B.肱肌 C.肱二头肌 D.肱桡肌 E.尺侧腕伸肌 7.骨膜 A.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 B.覆盖于骨的整个表面 C.外层含成骨和破骨细胞,可使骨增粗 D.不含神经和血管 E.内层含成骨和破骨细胞,可使骨增长 8.颅骨的薄弱点是 A.颞线中点处 B.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 C.上项线中点处 D.颞骨鳞部 E.颞骨鼓部 9.肾盂 A.位于肾皮质内 B.位于肾髓质内 C.由肾大盏合成 D.位于肾门外 E.位于肾窦内 10.上呼吸道包括 A.口、鼻、喉 B.鼻至气管 C.口、咽、喉 D.鼻、咽、喉 E.鼻、咽 11.腹膜内位器官 A.器官各面均被腹膜覆盖 B.器官两面被腹膜覆盖 C.器官各面大部分被腹膜覆盖 D.器官一面被腹膜所覆盖 E.各面不被腹膜覆盖 12.尿道第二狭窄部位是

A.尿道舟状窝 B.尿道球部 C.尿道外口 D.尿道膜部 E.尿道内口 13.左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A.粗、长、走行垂直 B.细、长、走行较水平 C.细、长、走行垂直 D.粗、短、走行水平 E.粗、短、走行垂直 14.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 A.水平部 B.球部 C.上部 D.降部 E.升部 15.输尿管 A.属腹膜外位器官 B.起自肾门,终于膀胱 C.开口于膀胱颈 D.右侧跨右髂总动脉末端的前面 E.左侧跨左髂外动脉起始部 16.肾的位置 A.女性肾高于男性肾 B.肾门约平第一腰椎 C.位于腹后壁上部,腹膜的前方 D.右肾略高于左肾 E.成人的肾低于儿童的肾 17.何者与精子的排出无关 A.输精管 B.膀胱 C.尿道 D.射精管 E.附睾 18.不属于尿道前列腺部的结构是 A.尿道嵴 B.射精管开口 C.尿道球腺排泄管开口 D.精阜 E.前列腺排泄管开口 19肾的结构 A.肾锥体尖端朝向肾小盏 B.皮质表面有腹膜覆盖 C.髓质由肾柱和肾锥体构成 D.肾实质的深层为皮质,浅层是髓质 E.肾髓质富含血管 20.卵巢 A.上端有卵巢固有系膜连于韧带子宫 B.卵巢悬韧带内有卵巢血管,又称卵巢子宫索 C.卵巢位置的固定主要靠卵巢窝 D.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 E.下端又称输卵管端 21.关于阴蒂的叙述,何者错误 A.相当于男性的阴茎海绵体 B.两脚向前方结合,形成阴蒂包皮 C.阴蒂头富有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D.以阴蒂脚附于耻骨下支和坐骨支 E.由两个阴蒂海绵体组成 22.角切迹位于 A.幽门表面 B.幽门与十二指肠之间 C.胃大弯 D.胃底表面 E.胃小弯 23.行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的静脉是

《病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考点精析 第一章绪论 一、病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重要分支学科。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改变和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材料(一)人体病理学研究 1.尸体解剖。简称尸检,即对病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它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查明患者的死亡原因,验证诊断、治疗措施的正确与否。2.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穿刺、搔刮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最常用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3.临床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后进行观察。也可以是用细针穿刺病变部位吸取的细胞。细胞学检查多用于肿瘤的诊断,此法因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少、费用低而易被人们接受,但确诊率不如活检,需进一步做活检证实。 4.分子诊断。采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人体在DNA、RNA或蛋白质水平上的异常。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 1.动物实验。指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模型,以便进行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的研究。此外,利用动物实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方法、药物筛选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2.器官培养和组织、细胞。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动态观察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因素单纯、易于控制,缺点是孤立的体外培养毕竟与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故不能将体外研究的结果与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肉眼检查。也称大体检查,利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等简单器 具,观察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 主要涉及病变大小、形状、色泽、 重量、质地、表面和切面性状等。 (二)细胞组织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 查。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的检查称 为细胞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最 常用的染色方法为苏木素一伊红 染色(HE染色),这是病理学研究 的最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和综合 病变特点,以做出疾病的病理诊 断。组织细胞化学检查称为特殊 染色,是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 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 剂,定位地显示病变组织的特殊 成分(如蛋白质、酶、核酸、糖类、 脂类等),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 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应用 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 (三)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 学。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 合,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未知抗 原或抗体。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 研究和诊断中。其优点是可在原 位观察待测物质的存在与否、所 在部位及含量,将形态学改变与 功能和代谢变化结合起来。 (四)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将组织细 胞放大到数十万倍以上,可用于 对标本的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 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其他的还有 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染色体检 查、致病基因分析等。 四、病理学的简要发展历史。18世 纪通过尸体剖验创立了器官病理 学;19世纪随着显微镜和染料的 出现和应用,创立了细胞病理学; 之后,随着边缘学科的发展及其 他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出现了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物学、分子 病理学等;20世纪后期至今,致 力于在基因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 1.1.病理切片的常规染色方法是 (D)A.瑞氏染色B.巴氏染色C.苏 木素染色D.苏木素一伊红染色 1.2.病理学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 的(C)A.病因B.发病机制C.发 生发展的规律D.转归 1.3.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是 (A)A.O.2μm;B.O.2mm;C.0.2nm; D.O.2cm 2.1.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称为(B)A.发育不 全B.萎缩C.器官畸形D.化生 2.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变化是 (D)A.肥大B.增生C.化生D.变 性 2.3.关于萎缩,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A.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 B.间质有增生C.实质细胞数量 减少D.只要是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就是萎缩 2.4.脑萎缩的原因为(A)A.局部血 液供应障碍B.长期组织受压c.器 官长期失用D.神经损伤. 2.5.下列哪一项属于失用性萎缩 (B)A.由肿瘤引起的邻近组织器 官的萎缩B.骨折后长期不活动引 起的肌肉萎缩c.慢性消耗性疾病 引起的萎缩D.老年人各器官的萎 缩 14.32.下列哪一项关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 (C)A.脑膜刺激征B.颅内压升高 C.血性脑脊液D.皮肤瘀点或瘀 斑 14.33.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胞是 (B)A.炎性细胞B.小胶质细胞 C.星形细胞D.室管膜细胞 14.34.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 致病菌是(D)A.绿脓杆菌B.链球 菌C.大肠杆菌D.脑膜炎双球菌. 14.35.Waterhouse-Friedlerichs en综合征见于(A)A.暴发性脑膜 炎双球菌败血症B.脑血吸虫病 C.高血压脑病D.乙脑 14.36.艾滋病是由(C)所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A.HBV;B.HPV;C.HIV; D.HAV 二、多项选择题 1.1.肉眼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变的 (ABCDE)A.大小B.形状C.色泽 D.质地E.表面 1.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BCDE)A.肉眼检查B.细胞组织 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查c.免疫细 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D.电子显 微镜观察E.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 2.1.关于萎缩,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BCE)A.血液供应迅速中断可引 起萎缩B.萎缩的细胞体积缩小, 严重时可消失C.萎缩的器官颜色 变深D.萎缩的细胞内有含铁血黄 素颗粒E.萎缩的器官质地变硬 2.2.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有 (BCE)A.更年期后性腺萎缩B.恶 病质时的全身性萎缩C.动脉硬化 性脑萎缩D.成年后胸腺萎缩E.长 期营养不良的肌肉萎缩 2.3.肝脂肪变性的原因有 (ABCDE)A.脂库动员加强B.肝细 胞损伤C.食入过多脂肪D.脂蛋 白合成障碍E.脂肪酸氧化障碍 2.4.关于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A.多为可复性改变B.严 重者可转化为坏死C.最常见的变 性为水样变性D.可引起器官功能 1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刺激是指机体所处环垄因素的变化刺激条件包括强度、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问变化率三个要素反应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抑制阈强度(阈值)是指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4.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5.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最重要的是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三种调节各具特点:神经调节迅速、精确而短暂;体液调节作用缓慢、面积广泛、时间持久;自身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回馈是由受控部分的回馈信息调整控制 部分活动的作用,有正、负反馈两种。 正回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 出回馈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道.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电一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发性主动转运。 最重要的为钠一钾泵转运。 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变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形式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 进入细肥的过程,分别称为吞噬和吞饮.吞饮也可以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两种形式。2.生物电现象是指细胞在安静或活动时伴有的电活动。 单个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称为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生物电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同,构成生物电产生的基础。②胞膜在不同状态下时离于的通透性不同.成为生物电产生的关健。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它是细胞安静的标志、它的形成是由于K+的外流。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膜两侧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内流与K+的外流及Na+—K+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二、疾病概论(掌握以下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精神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疾病: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完全康复: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不完全康复: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可留有后遗症。脑死亡:全脑(大脑两侧及脑干)功能永久性不可逆丧失,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判断标准:自主呼吸停止 不可逆性深昏迷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瞳孔散大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判断死亡时间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为器官移植提供材料 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特点、发病机理和对机体的影响;钾代谢紊乱的发病机理和对机体 的影响;熟悉水钠代谢障碍、钾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 水、钠代谢障碍: (二)分类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1、特点:失钠>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细胞外液减少 2、原因和机制 ⑴经肾失液:利尿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醛固酮J ;肾实质性疾病 (2) 肾外失液:消化道、胸腹水、皮肤 (3) 失液后处理不当:只补水未补盐 3、影响 (1) 细胞外液J (2) 口渴不明显 (3) 尿量:早期增加,伴随细胞外液低渗,ADH下降,后期减少 尿钠:肾性失钠增加,肾外失钠减少 (4) 脱水貌:组织间液急剧下降 4、防治 (1) 病因治疗 (2) 补液一一等渗液 (3) 抗休克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1特点:失钠<失水;血清Na浓度>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2、原因和机制 (1) 水摄入J (2) 水丢失f 3、影响 (1) 细胞内外液均J (2) 口渴明显 (3) 尿量J (渗透压f,使ADH升高;血容量下降,使胆固醇升高) (4) CNS功能障碍一一脑细胞脱水

植物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水分的存在状态 束缚水—被原生质胶体吸附不易流动的水 特性:1.不能自由移动,含量变化小,不易散失2.冰点低,不起溶剂作用3.决定原生质胶体稳定性4.与植物抗逆性有关 自由水—距离原生质胶粒较远、可自由流动的水。 特性:1.不被吸附或吸附很松,含量变化大2.冰点为零,起溶剂作用3.与代谢强度有关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代谢强、抗性弱;比值小,代谢弱、抗性强 2.植物细胞对水的吸收方式:扩散、集流、渗透作用 1)、扩散作用—由分子的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的过程。 特点: 简单扩散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适于短距离运输(胞内跨膜或胞间) 2)、集流—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特点:物质顺压力梯度进行,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 3)、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注:渗透作用是物质顺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进行 3.水势及组成 1.Ψw =ψs +ψp+ ψm+ψg Ψs:渗透势Ψp:压力势 Ψm:衬质势Ψg:重力势 1)渗透势—在某系统中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又叫溶质势(ψπ)。 ψs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总数:1M蔗糖ψs> 1M NaClψs (电解质) 测定方法:小液流法 2)压力势—ψp〉0,正常情况压力正向作用细胞,增加ψw;ψp〈0,剧烈蒸腾压力负向作用细胞,降低ψw;ψp =0,质壁分离时,壁对质无压力 3)重力势—当水高1米时,重力势是0.01MP,考虑到水在细胞内的小范围水平移动,通常忽略不计。 4)衬质势—由于亲水性物质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ψm〈0,降低水势. 2.注:亲水物质吸水力: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有液泡细胞,原生质几乎已被水饱和,ψm =--0.01 MPa ,忽略不计; Ψg也忽略,水势公式简化为:ψw=ψs+ ψp *没有液泡的分生细胞、风干种子胚细胞:ψw=ψm *初始质壁分离细胞:ψw = ψs *水饱和细胞: ψw = 0 3.细胞水势与相对体积的关系 ◆细胞吸水,体积增大、ψsψpψw 增大 ◆细胞吸水饱和,体积、ψsψp ψw = 0最大 ◆细胞失水,体积减小,ψsψp ψw减小 ◆细胞失水达初始质壁分离ψp= 0,ψw= ψs ◆细胞继续失水,ψp 可能为负ψw《ψs 4.蒸腾作用(气孔运动) 小孔扩散律(边缘效应)——气体通过小孔表面的扩散速度不与小孔的面积呈正比,而与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生理学押题

赣南医学院历年专升本选拔考试题汇编 《生理学》资料 温馨提示:1、请做一个有节操的人,不要将本资料下载后乱传!否则增加的只是你自己的竞争对手! 2、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生理学》试卷的题型包括:单选(A型)、配伍选择题(B型)、多选(X 型)、判断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共6种题型,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本资料一部分真题因排版缘故删节,有待完善。仅供参考,祝考取成功!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反应:细胞或生物体感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 2、兴奋性:是指细胞或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或:细胞受刺激时能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的能力。 3、【08年赣医升本真题】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4、【07年赣医升本真题】负反馈: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对控制信息起纠正、减弱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09年赣医升本真题】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膜上载体或通道顺浓度差一侧扩散的过程。 3、主动转运:细胞膜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的耗能过程。 4、【11、14年赣医升本·填空】极化状态: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5、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6、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7、【07年赣医升本真题】兴奋-收缩耦联:把肌膜电兴奋和机械性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8、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9、阈强度: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10、【10年赣医升本真题】Na+-K+泵:结构本质为Na+-K+依赖式ATP酶,逆浓度把细胞内3个Na+泵出,同时把细胞外2个K+泵入。 11、绝对不应期:在细胞或组织接受一次有效刺激而兴奋的一个较短时间内,它无论再接受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12、最适初长度:肌肉在某一初长度时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此时肌肉的初长度称为最适初长度。 【问答与论述题】 1、【07年赣医升本真题】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并且是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产生机制:(1)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2)Na+通道失活,而K+通道开放,K+外流,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3)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K+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离子分布的浓度。 2、【10年赣医升本真题】试述Na+-K+泵的作用及生理意义。 Na+-K+泵,又称Na+-K+依赖性ATP酶。它的基本作用是:当细胞内Na+浓度增高或细胞外K+浓度增高都会激活此酶,分解ATP,从中取得能量用以逆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把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从而恢复细胞内外Na+、K+浓度的正常分布。Na+-K+泵的生理意义:(1)维持细胞内高K+状态,这为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2)阻止Na+及相伴随的水进入细胞,防止细胞肿胀,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