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影响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在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看护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看护54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功能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7.78%。观察组的功能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8.15%。观察组的功能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功能康复

脑出血的致残率较高,严重者甚至会死亡。脑出血的病因是患者处在长期的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状态,患者的血压显著上升时,就会引起血管破裂,从而引发脑出血[1-2]。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在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针对研究目的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脑出血患者,现将报告呈现如下,如有不足之处望指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脑出血患者,54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总共有25例,男性患者总共有29例,最小年龄不低于40.3岁,最大年龄不超过88.2岁,平均年龄大约是(61.25±2.36)岁。其中有3例属于脑干出血,有10例属于脑叶出血,有11例属于丘脑出血,有30例属于基底节区出血。54例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总共有26例,男性患者总共有28例,最小年龄不低于40.9岁,最大年龄不超过88.0岁,平均年龄大约是(62.02±2.15)岁。其中有2例属于脑干出血,有9例属于脑叶出血,有14例属于丘脑出血,有29例属于基底节区出血。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性别构成、出血部位、年龄结构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看护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降颅压、脱水、促进脑组织功

能恢复等常规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3-4]。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看护54例观察组患者:(1)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关于各个环节的被动运动,包括外展、内收、旋后、旋前、屈伸等被动运动。每天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少则3次,多则5次,每次训练时间大约是半个小时[5-6]。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康复训练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循序渐进,关节由大到小,力度由轻到重。与此同时需要维持全身的自主运动,从而维持患者的正常功能[7-8]。(2)早期心理康复护理。很多脑出血患者由于遭受疾病的折磨,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焦虑、不安、紧张等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从而了解患者的苦闷和需求,从而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疏导,使患者逐渐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从而将精力投入到早期康复训练中[9-10]。(3)早期吞咽康复护理。如果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现象,那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试食训练、经口喂水训练。当患者没有出现呛咳现象时,即可拔管,否则将会出现咀嚼系统功能萎缩。如果患者的吞咽困难现象较轻,则可以多次进行鼓腮动作和吞咽动作训练[11-13]。另外,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为患者量身定做饮食计划,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记不能饮酒和吸烟,远离刺激性的食物[14-16]。(4)早期健康教育。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积极向患者介绍脑出血的基本知识,包括脑出血的原因、治疗的方法及效果,重点强调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对脑出血和早期康复训练有基本的认识,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17-19]。(5)早期出院康复护理。出院前夕,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并叮嘱患者定期回到医院接受复查[20-22]。患者出院,特别要注意适当的锻炼和健康的饮食,患者的家属要监督患者完成康复训练计划[23-25]。

1.3统计学方法

把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17.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表示计量,用百分数(%)、例数(n)表示计数,经软件计算,如果两组患者数据P<0.05,则被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中,功能康复效果为差的总共有12例,功能康复效果为良的总共有18例,功能康复效果为优的总共有24例,对照组的功能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

仅仅达到77.78%。观察组中,功能康复效果为差的总共有1例,功能康复效果为良的总共有11例,功能康复效果为优的总共有42例,观察组的功能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8.15%。观察组的功能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如表2。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对比

功能康复效果对照组(n=54) 观察组(n=54) 差12 1

良18 11

优24 42

优良率77.78% 98.15%

3讨论

脑出血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发病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脑出血主要与脑血管硬化和病变有关,而血管的老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脑血管病变[26-28]。脑出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功能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7.78%。观察组的功能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8.15%。观察组的功能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推荐[29-30]。

【参考文献】

[1]林义清;苏建红;叶小香.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6-05

[2]王国芳.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1-30

[3]陈小红;范秀娟;范静.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05

[4]陆小妮;肖鑫;卢东文;韦庆伟.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J].2009-12-25

[5]陈金霞;王红梅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11-04-20

[6]徐霞;李勇;陈芬;陈艺;李跃.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12-15

[7]张玉涵.康教育与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养生.2014-06-20

[8]丘宇嫦.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10

[9]蔡群.何秀云.傅武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05-10

[10]王素花.60例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1-02-01

[11]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王凤芹[J].当代医药论丛.2014-06-15

[12]李江林;何小花.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03-30

[13]赵秀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中国民康医学[J].2014-06-10

[14]李征云.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2-25

[15]袁宝珠.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0-02-21

[16]卢佳.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信息.2012-12-25

[17]廖晓旭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J].蛇志2013-09-15

[18]何婷婷.脑出血恢复期早期康复护理80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13-10-20

[19]车巍.脑出血急性期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临床体会[J].药物与人.2014-08-15

[20]胡滨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01-10

[21]项群利;包利琴.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

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2-10-01

[22]杨冬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8-15

[23]杨前美;周雄伟;周玉萍;付静.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0-04-15

[24]武艳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9-15

[25]陈肖媚;庞伟茂;王海英;方志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08-28

[26]刘海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肌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05-25

[27]姚晓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肌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4-15

[28]刘柱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8-30

[29]林小清;郑淑娟.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04-15

[30]韦月兰;卢璐;莫贝霞.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0-05-26

(完整版)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2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2年09月18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题: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陈太琼主持:大家下午好!欢迎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各科护士长及护士姐妹们来参加我科的护理业务查房。今天所查疾病是脑出血,本病是我科的常见病之一,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我们也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该疾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请大家多多指导。 下面请助理护士长付默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付默主管护师: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损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女性,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该病起病急,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无先兆,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呕吐、偏瘫、失语、昏迷等,意识障碍呈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剧烈头痛、头昏不适。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

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下面由管床护士陈小菊介绍C3床腾树英的简要病史。 管床护士:大家好!我叫陈小菊,是C3床藤树英的管床护士。 C3床藤树英,女性,51岁,因“头昏伴右侧肢体乏力1+天”于2012年09月03日入院,平车推入病房,查:T36.7℃,P:84次/分,R:22次/次,Bp:250/150mmHg,发育正常,营养肥胖,急性面容,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回答切题,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口腔黏膜无溃疡,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部:扣诊为轻音,听诊呼吸音规整,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心尖搏动正常,心率齐;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无畸形,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高达200/100mmHg,平时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用药不规律,血压未监测,否认“肝炎、伤寒、结核”传染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疾病,无手术、输血及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顶叶脑出血(出血量约4.8ml) 入院诊断:1、左侧顶叶脑出血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处理: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按内科

脑出血康复锻炼方法课件

脑出血康复锻炼方法 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运动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而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 在其病后的前3个月内, 特别是最初几周内变化最快。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 发病2年后, 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早期的功能锻练, 特别是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休息、活动指导 1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 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 翻身时应保护头部, 动作轻柔得体, 以免加重出血。 2 神志不清, 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 加护栏并适当约束, 防止跌伤。 3 抬高床头15度-30度, 以利于静脉回流, 使颅内压下降, 减轻脑水肿。 4 昏迷病人平卧, 头侧卧位, 取下活动性假牙, 以防误吸, 确保呼吸道通畅。 5 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开始在床上、床边、下床的主动训练, 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始, 渐至30-45分钟/次, 如无不适, 可作2-3次/日, 不可过度用力憋气。 二、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 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改善脑循环。不食刺激性食物, 嘱病人戒烟, 减少饮酒, 避免食用肥肉、猪肉、蛋黄、带鱼和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 肉类以鱼虾、瘦肉、禽肉等为佳。为使

病人保持大便通畅, 可多食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急性期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 ̄2800卡/日) 饮食。限制钠盐摄入( 少于3g/日) , 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食物温度适宜, 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 过冷易致腹泻, 影响吸收。对于尚能进食者, 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 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 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 200-300 ml/次, 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 流质应煮沸消毒, 消毒冷却后再喂。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 多食蔬菜及水果, 避免辛辣食物, 戒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 减少热量摄入, 忌食纯糖。 三、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 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症, 要通过功能锻炼及适当的运动, 改善机体的循环和代谢, 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要做到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协助病人被动运动, 肌力开始恢复时, 帮助鼓励病人自主运动。功能锻炼按卧位- 坐位- 站位- 步行, 循序渐进, 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等。一般上肢麻木灸肩骨禺、曲池、合谷, 下肢麻木灸环跳、风市、悬中等穴位。并指导家属帮助按摩, 一般病人在起病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 只要能坚持锻炼, 瘫痪肢体的功能都可以有所恢复。对失语或语言不利的病人, 每日上、下午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语言训练, 逐步恢复语言功能。语言功能的训练: (1) 运动性失语: 字- 词- 短句; (2) 感觉性失语: 用手势、表情来表达用意; (3) 命名性失语: 用物品反复教病人说出其名称。另外可让病人跟着预先录制好的标准语进行逐字逐句的语言再训练, 但要注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_措施方案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病因】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可并发脑出血。 【临床表现】 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后、酒后或 排便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 发病,以囊出血最多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 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出血越多,意识障碍越重, 鼾声呼吸,可伴有抽搐和大小便失禁,同时可有上消化道出 血(胃应激性溃疡)。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搏慢 而有力,血压可达(200mmhg)以上,出血常损伤囊而出现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性偏盲(称“三偏征”)。当清醒后可检出瘫痪肢体肌力减弱、腱反射消失(急性期),数天后瘫痪肢体肌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多 因大量致颅压增高、短期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脑桥出血轻 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 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当出血波及两侧时可出现四肢

瘫,瞳孔呈针尖样。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疼、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 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护理措施】 1加强防止加重出血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少搬动,避免牵刺头部,头偏一侧,头部抬高5—30°面瘫侧向上。(2)防止血压增高;防止剧烈咳嗽,打喷嚏,躁动,用力排便等,遵医正确,应用降压药物。(3)加强病区空气及环境管理保持室空气新鲜流通,开窗通风,2次/d,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60%~70%。避免患者受凉,因寒冷可使患者气道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流感流行时限制或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病情观察 2.1对瞳孔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瞳孔的观察十分重要,它是反映颅高压危象的最重要的指标。观察双侧瞳孔是不等圆,及其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若双侧瞳孔缩小固定,形状规则,对光反射消失,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桥出血所致。如果双侧瞳孔散大直径在6cm以上,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则是脑干损伤或是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2.2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改变反应病情的恶化与转归,是判断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

脑出血康复锻炼一教学大全讲解

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运动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而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 在其病后的前3个月内, 特别是最初几周内变化最快。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 发病2年后, 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早期的功能锻练, 特别是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休息、活动指导 1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 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 翻身时应保护头部, 动作轻柔得体, 以免加重出血。 2 神志不清, 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 加护栏并适当约束, 防止跌伤。 3 抬高床头15度-30度, 以利于静脉回流, 使颅内压下降, 减轻脑水肿。 4 昏迷病人平卧, 头侧卧位, 取下活动性假牙, 以防误吸, 确保呼吸道通畅。 5 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开始在床上、床边、下床的主动训练, 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始, 渐至30-45分钟/次, 如无不适, 可作2-3次/日, 不可过度用力憋气。 二、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 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改善脑循环。不食刺激性食物, 嘱病人戒烟, 减少饮酒, 避免食用肥肉、猪肉、蛋黄、带鱼和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 肉类以鱼虾、瘦肉、禽肉等为佳。为使病人保持大便通畅, 可多食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急性期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 ̄2800卡/日) 饮食。限制钠盐摄入( 少于3g/日) , 因钠滞留会加重脑水肿。食物温度适宜, 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 过冷易致腹泻, 影响吸收。对于尚能进食者, 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 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 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 200-300 ml/次, 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 流质应煮沸消毒, 消毒冷却后再喂。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 多食蔬菜及水果, 避免辛辣食物, 戒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 减少热量摄入, 忌食纯糖。 三、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 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症, 要通过功能锻炼及适当的运动, 改善机体的循环和代谢, 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要做到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协助病人被动运动, 肌力开始恢复时, 帮助鼓励病人自主运动。功能锻炼按卧位- 坐位- 站位- 步行, 循序渐进, 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等。

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

脑出血患者护理病例讨论时间:2016、8、2 地点:**** 参加人员:**** 主持:*** 记录:*** 内容记录: 今天我们进行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脑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责任护士:*** 内科、31床、患者,***、男,78岁,农民。入院诊断:1脑出血;2.高血压;3.心律失常,;4.脑萎缩。家属代诉:因“意识障碍一月余”入院。一月前突然出现昏迷,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到市级医院住院一月余,病情无明显好转,仍然意识不清,带留置尿管,胃管、遂转入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时:T:36.6摄氏度,P:82次/分,R:12次/分,BP:154/100mmHg.抬入病房,神志模糊,言语不清晰,双侧瞳孔不等圆等大,右侧直径约4mm,左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骶尾部见一约5x6cm2大小的褥疮,已破溃,但干燥无液体渗出。在我院未做辅检。 既往史:有“脑出血”病史四年,高血压病史10年,左侧面肌痉挛病史多年。 入院处理:嘱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改善循环监控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吸氧,留置导尿、褥疮护理等治疗。 主持人***:下面请***护士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护士***: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昏迷,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头昏,头痛,多有呕吐及偏瘫,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主持***:下面请护士***说脑出血的定义 ***护士: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青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 主要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偏盲、大小便失禁、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病因: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血管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主持***:请责任护士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 1.患者烦躁、有跌倒坠床,拔管的风险、与意识不清有关。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a、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部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b、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c、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6例脑血管患者的护理,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其中25例好转,9例无变化,2例死亡。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标签:脑出血;康复;护理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亦称脑溢血或中风、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急性脑出血是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仍以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50%~90%)及外科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死亡率3%~51%)为主,死亡率的悬殊与病历选择有主要关系[1-2]。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4年9~12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6~88岁。均经CT检查,出血量20~80ml;入院时嗜睡、浅昏迷21例,中度昏迷10例,深昏迷5例;血压210/120mmHg3例,(210~180)/(120~100)mmHg22例,血压170/100mmHg11例。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偏瘫。其中2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和出血,2例患者出现高热,8例患者出现便秘。经过积极的治疗,系统的护理,有25例好转,9例无变化,2例死亡。 2 护理 2.1一般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安静,保持床单整洁、舒适。急性期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如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而不规则、中枢性高热,提示继续出血;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脉搏加速、血压和体温上升,考虑脑疝前驱症状;如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疝形成;如出现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眼球固定,提示桥脑出血。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急性重症脑出血禁食72h 可遵医嘱予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及一定的水,无吞咽障碍者可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遵医嘱合理安排使用脱水剂,保持静脉通畅,严禁外溢,脱水剂应快速给药,其余静脉给药应控制滴速,以防颅内压增高。 2.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2.1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帮助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叩背,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内容物,痰液粘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探究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探究 发表时间:2017-09-29T16:44:41.7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3期作者:李长虹 [导读] 综合康复锻炼方法能显著提高肌力,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安阳市人民医院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锻炼方法在脑出血患者早期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脑出血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康复锻炼,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复锻炼之前,两组患者BI评分和NHISS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为(75.38±10.25),远高于对照组的(61.47±9.58),观察组NHISS评分为(6.28±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6±1.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锻炼方法能显著提高肌力,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脑出血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应尽早积极进行综合方法的康复锻炼。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锻炼;临床效果 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1]。因此,笔者选择了6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究早期康复锻炼对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诊治的脑出血患者68例,均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就诊,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患者均经脑部CT、MR检查确诊,出血量小于30ml,无意识障碍,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血液病、精神疾病。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56岁,最大者75岁,平均(61.5±5.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55岁,最大者74岁,平均(62.0±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神经科脑出血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锻炼连续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具体如下:①卧床锻炼:患者卧床时注意肢体良肢位摆放,定时更换体位,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床上锻炼康复,能坐适当保持坐位,每日半小时,开展床上肢体运动,抬臀抬腿举手,鼓励患侧肢体活动,进行辅助性对称运动,进行肢体运动假想练习;②床沿运动:尽早开始下床锻炼,易小幅度轻柔活动,在专人保护前提下开始床边站立、床边行走、扶墙行走等简单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康复锻炼,具体如下:①心理开导:无论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均给予一般心理开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康复;②电针刺激:给予患侧肢体针刺,以阳明经穴为主,并连接电针仪,强度以患者忍受度为准,选连续波,留针20min,每日1次;③肌肉按摩:采用轻柔动作对患者上下肢、大面肌肉进行按摩,每次20min每日2次,刺激感觉,可促进肌肉、血管、淋巴的循环,可预防肌肉萎缩、血栓形成;④日常训练:患者可以站立后开始日常活动训练,练习自己洗脸擦脸梳头、穿衣戴帽穿袜、用筷子、抓馒头等动作,每日2~3次;⑤一般器械训练: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器械辅助练习,如上肢尤其手功能器械练习,滚筒、手动功率车、木插板等一般器械练习,下肢站立床,台阶练习、蹬车练习等。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根据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根据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IHss)评定神经功能。BI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自主能力越好,NIHss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做记录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表示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之前,BI评分和NHISS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康复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显著上升、NHISS评分显著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BI评分上升、NHISS评分下降的幅度,经统计分析,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3讨论 以肌力下降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偏瘫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压迫运动神经是这一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此外,继发性的关节畸形、挛缩、肢体痉挛、肌肉萎缩也是偏瘫的重要原因。尽早康复锻炼能能够防止关节畸形、挛缩、肢体痉挛、肌肉萎缩等因素加重偏瘫,还能够练习增加患者患肢肌力。根据大脑可塑性理论[2]描述,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代偿和功能重组能力,脑损伤后可以依靠脑的适应性进行功能重组。通过早期康复锻炼治疗,反复刺激患者大脑适应性,同时有利于训练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稳定性、灵活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残疾程度。刘会星等[3]报道,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的早期综合康复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偏瘫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要远优于患者自我康复锻炼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综合性的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BI评分显著上升、NHISS评分显著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BI评分上升、NHISS评分下降的幅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康复锻炼方法能显著提高肌力,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脑出血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应尽早积极进行综合方法的康复锻炼。 参考文献: [1]卫晓红,任雪芝,张丽娟.等. 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6):1224-1227.

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

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通过介绍1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探讨心理护理的技巧、方法及在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取加强基础生活护理,与患者零距离接触,细心观察患者的每一个变化,微笑服务、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音乐疗法等心理护理手段。结果患者打开心扉,主动与我们倾诉,积极配合治疗。最后康复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时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系统化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心理关怀要体现和融入在每次操作、治疗、护理以及护患沟通中。加强基础生活护理,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有利于心理干预护理的进行。 【关键词】脑出血、心理护理、效果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脑出血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我院神经外科病区20XX年收治脑出血患者82例,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只有19天。在护理这些患者中,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82例病例中,有l例青年女性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通过介人栓窿、手术治疗后,在康复期抗拒治疗,我们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最后患者康复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现将该例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2岁,火学毕业,未婚,20XX年11月17日人院。患者两天前元明显诱因突发头痛、呕吐,未予重视,两天后头痛加剧,头CT示小脑蚓部出血。人院时患者嗜睡,卧床,颈抵抗,作全脑血管造影示“左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出血”,20XX年11月21日送放射科行左小脑后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患者处于浅昏迷状,GCS评分9分,脑积水,呼吸困难,1月24日行气管切开术及脑积水腹腔分流术。术后患者通过消炎,对症支持,营养脑神经等疗法和我们的精心护理,病情逐渐好转。20XX年1月21H拔除气管套管,呼吸平顺,可发音1月31日拔除鼻饲管。但患者不愿服药,不说话,拒绝治疗,不配合我们做康复锻炼。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加强了心理护理,逐渐消除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患者20XX年3月25日康复出院。出院时患者神志清醒,对答切题,言语清晰,精神好,无头痛,胃纳好,双下肢肌力IV度。 2心理护理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见脑出血的护理诊断问题包括:①生活自理缺陷;②肢体活动障碍;③语言沟通障碍;1).说话时用短而清楚的句子,速度比正常缓慢一点. 2).鼓励说话,不要强逼,发问时用简单直接的问题,使病人能答“是”或“不是”. 3).对于有严重沟通问题者,可以用手势及面部表情表达你的意见,亦可鼓励病人用手势去沟通. 4).每次与病人交谈时,要给予足够时间让他思考,组织说话内容. 5).用他熟悉的名称及术语跟他交谈. ④有发生褥疮的危险;防治褥疮的方法: 1、经常变换体位,每2~4小时即帮病人翻身一次; 2、保护皮肤,每天早晚二次用温水(或50%酒精)以海绵擦、揉受压处; 3、床铺要平整、柔软,不要放零星小物品或食物,更不要放锐利物以免损伤皮肤,及时扫去碎屑,更换湿污的床单,避免皮肤擦伤及潮湿的排泄物的刺激。保持皮肤干燥。 ⑤有误吸的危险;⑥清理呼吸道无效;⑦舒适的改变:头痛;⑧潜在并发症--脑疝;⑨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⑩便秘;⑾大小便失禁. 锻炼方法: *开始时做深呼吸及简单的主动运动,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 *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 *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 *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 *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治疗. 健康宣教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我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属于心不忍,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我们就会立即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进食困难者,可头偏向一侧,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10.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11.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偏瘫患者的日常护理 一、功能锻炼:这是偏瘫病人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6-10-21T15:18:30.5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作者:莫海燕 [导读] 营养神经药物配合针灸可改善瘫痪肢体组织细胞代谢,增加血流量,提高神经敏感性,对患肢的康复起促进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能有效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功能残损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脑出血恢复期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系统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等方法,并结合患者当前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综合分析动态制订康复计划并实施。结果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也消除或减轻了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结合原则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恢复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经治疗虽幸免于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等。而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待病情稳定后,多数病人转入家庭调养或康复医院。恰当的调养方法对病人身心健康,功能改善,疾病恢复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两年内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出血中的30例患者的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出血中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5岁,均为突然起病并有头痛、呕吐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既往均有高血压史,发生脑出血后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CT示:内囊(基底节)出血21例,脑桥出血7例,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在5~20ml之间;住院天数最短3天,最长48天,平均住院天数17天;其中死亡1例,3例病情恶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好转出院26例。 2 康复护理方法 评估患者心理、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肢体障碍、肢体活动及肌力、肌张力,并对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做出准确评定,然后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系统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等方法,再结合患者当前的日常生活能力,最后通过综合性分析去动态制订康复计划并实施。 3 康复护理 3.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与身体护理并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最大限度的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成为衡量医疗水平的指标[1]。脑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后其肢体、语言功能障碍,容貌形态改变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会使患者产生苦闷、抑郁、悲观等心理。所以医护人员应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最大限度地弥补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生活的动机,让其尽量有充沛的精力面对疾病[2]。如分享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看电视、下棋、听广播等,同时让家属多关心、支持患者。实践证明,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3.2 饮食护理:提倡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勿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禁饮浓茶及咖啡;戒烟戒酒,因饮酒易致脑内血管扩张而引起血压升高,烟中的尼古丁是致动脉硬化的助长因素。对于咀嚼功能失调者,应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动作宜慢,量要少,避免发生呛咳或窒息。必要时给予鼻饲。 3.3 症状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预防再次出血。头痛时,遵医嘱予降颅压如20%甘露醇250ml静滴,半小时内滴完,同时注意保护头部,转头要轻、慢、稳,并保持病房安静,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痛药;呕吐伴意识障碍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如有头疼加剧、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变慢等脑疝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及时抢救。 3.4 功能锻炼脑卒中患者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是因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能力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3]。因此,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早期功能锻炼最重要,越早越好。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 3.4.1 面瘫的功能锻炼: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3.4.2 语言功能训练练习时,要家属参与其中,嘱情绪平稳,注意力集中,节奏感慢。教病人噘嘴鼓腮、叩齿、弹舌等,每个动作5-10次。张大嘴,做舌的外伸后缩运动,如将舌尖尽量伸出口外,舔上、下嘴唇、左右口角等;每项运动重复5次,每天2-3次。教病人学习发(pa,ta,ka),先单个连贯重复,当病人能准确发音后,3个音连在一起重复(即pa,ta,ka),每日重复训练多次,直到病人训练好为止。的确,语言训练是个复杂的过程,需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由音到词,由词到句[4]。同时,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3.4.3 被动和主动运动: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患者,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包括肩、肘、指、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而且,休息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3.4.4 半身不遂功能锻炼:病人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5]。本组有17例发生半身不遂,结合患者当前情况给予相应的训练指导。病人从卧到坐需要一个锻炼和适应的过程。坐卧训练:每天抬高床头10°,每日2次以上,每次3~5min以上。或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站和蹲的训练:让其坐在床边手扶东西站立,能站稳后,教其坐位叉手站起,开始每日3~5次,循序渐进,直练到16~20次;可教其靠墙或双手握床栏进行小幅度下蹲练习,直到完全蹲下后,每日3~5次,循序渐进,直到16~20次。如肌力达到Ⅲ级,可进行独立蹲的训练。行走和上下台阶训练:肌力达到4级,可教其近距离行走和前后左右移步,同时可进行扶栏杆上下台阶训练,以后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待能走稳和扶栏杆两脚交替上下台阶后,可教其不扶栏杆上下台阶。经过上述细心训练指导,结果有12人能独自行走,3人能拄拐行走,2人只能独立蹲。在进行以上训练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以免摔伤引起骨折。对于偏瘫病人,要尽力培养其独立行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张少武 一、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后,其肢体、语言功能障碍,容貌形态改变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会使患者产生苦闷、抑郁、悲观心理。表现出烦躁,羞于见人等行为特征。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病人,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看电视、下棋、听广播使患者感到生活充实,消除寂寞感,从而坚定战胜伤残的信心,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二、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饮食应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多吃蔬菜、水果。对于面瘫病人、咀嚼功能失调、舌活动不利,应协助进食稀软饮食,动作宜慢,量要适当减少,避免发生呛咳或食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三、功能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 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2、语言功能训练 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3、半身不遂功能锻炼 坐卧练习: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 上肢锻炼:经常按揉患肢,再作外展内收及肘关节伸屈,内外旋转运动。 下肢锻炼:病人俯卧,家属用手背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按揉,如此反复数次。也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肢踩竹筒来回滚动或进行行走,搀扶病人上下楼梯练习也可促进功能改善。 四、控制血压,预防再次出血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要定期检查血压,使血压保持在18/11.5Kpa左右,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亦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避免血压骤降或过低致脑供血不足,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以免使血压骤升骤降而危及生命。 五、针灸 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和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行穴位封闭,1次/日,14天为一疗程,一般需要二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间隔一周再行第二疗程,常用穴位为:合谷、曲池、足三里等。

脑出血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脑出血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生活自理缺陷;②肢体活动障碍;③语言沟通障碍;④有发生褥疮的危险;⑤有误吸的危险;⑥清理呼吸道无效;⑦舒适的改变:头痛;⑧潜在并发症--脑疝;⑨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⑩便秘;⑾大小便失禁。 生活自理缺陷 肢体活动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 有发生褥疮的危险 有误吸的危险 清理呼吸道无效 以上一∽六均参照脑梗塞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舒适的改变:头痛 [相关因素] 颅内出血、水肿。 颅内压增高。 [主要表现] 突发性头痛、头晕。 严重者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 [护理目标] 病人叙述疼痛减轻。 病人叙说疼痛消失,感觉舒适。 [护理措施] 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颅内出血、水肿致颅高压引起头痛,并向病人仔细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 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各项护理操作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疼痛。 减少探视人员,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时间。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速尿)和止痛剂。 给药半小时后观察头痛有无缓解,无缓解时应通知医师。 认真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程度及伴随症状等,并作好记录,报告医师。 [重点评价] 病人能否述说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 病人能否针对头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头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潜在并发症--脑疝 [相关因素]颅内压增高。 [主要表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等。 [护理目标] 避免脑疝的发生,或尽量减轻脑疝的症状、体征。 减轻脑疝对脑实质的损伤。 争取抢救时间:挽救病人生命。 [护理措施]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每1∽2小时1次,或遵医嘱监测并记录。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自我康复锻炼。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6周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3、6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偏瘫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各项神经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康复时间越久,改善越明显。 关键词早期康复;脑出血;功能改善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我国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约50%~70% 的存活者遗留失语、瘫痪等功能障碍,其中约40%重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目前普遍认为,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宜尽早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发病后1周~3个月是最佳康复时机。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病房住院的8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8~68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9±3.8)岁;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8±3.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2],头颅CT证实有脑出血;②患者为初次出血,或既往有出血发作但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③神志清楚,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者;④有神经功能缺失;⑤患者知情同意。 1. 2. 2 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②活动性脑出血;③蛛网膜下腔出血;④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衰竭。 1. 3 治疗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出血量在30~50 ml者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后请康复科医生做康复指导,1周后开始做床旁针灸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做系统康复治疗。早期注意患者肢体摆放,防止形成关节畸形,适度按摩防止肌肉挛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1周后开始做康复训练,对

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 吉林省德惠市市医院卢佳 【摘要】目的:肢体恢复护理有利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或消除患者功能残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方法:本文通过对30例脑出血患者瘫痪肢体采取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可促进其瘫痪肢体的恢复。结果:开展系统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康复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可提高患肢的肌力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可以减轻肌肉萎缩、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和足下垂、内翻等常见继发障碍,为恢复期康复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对疾病的控制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脑出血;肢体康复护理;效果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2005年至2006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例脑出血患者,均按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脑出血、脑梗死诊断标准而确诊[3]并行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随机将患者分为康复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年龄为57.5岁;平均住院天数28.94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出血的类型和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按Lovett Kw 1966年提出的LOVETT手法,即神经内科肌力检查方法,肌力共分为六级:0级,未见肌肉收缩;Ⅰ级,有稍微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Ⅱ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Ⅲ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Ⅳ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Ⅴ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与病情轻重有直接关系,如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继发性偏瘫或轻度偏瘫以后逐渐加重,提示颅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