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 讲地理 学做人

读《老子》讲地理学做人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湖北襄樊市二十四中赵芳松 135********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一项教学实践:“利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挖掘综合性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同时,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试图找到一条实施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新路。

新课程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这一新的理念,从中不难看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重要地位。这一目标指向了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同时这方面目标的实现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注了学生情感体验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实施情感目标的教学中就需要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这是新课程对高中地理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精力旺盛,情感丰富,躁动不安,思想易偏激的时期,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常常困扰着他们,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着身边的世界,感悟着人情的冷暖,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人生的一段非常关键的时期,而目前的社会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的影响。如果此时不能得到一些正确的思想引导,会使得部分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表现为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盲目的媚外,爱国情感淡漠。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对当前教育的大挑战,虽然出现此类社会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一名教师,不论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时时刻刻把育人放在首要的地位,体现为国育才的思想。由此观之目前的教育的现状同样对地理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的实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正是出于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并结合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的契机,促使我想到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宝库,选取其中与地理知识和理论密切联系的思想去熏陶处在青春躁动期的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的《老子》作为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有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同许多古代思想家不同,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就是从宇宙观落实到人生观的,他总是先仔细的考察自然,然后发现其中的规律,以此来说明应该怎样为人,怎样治国。总结来说老子的哲学是从天道推及人道的哲学,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并由此产生对宇宙和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因此老子的这种哲学思考方式正好契合了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加之《老子》一书,融哲理、诗情与一炉,行文简洁而含义丰富,蕴藏这深刻完善的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因此成为了教学辅助内容的首选。

我在教学中主要利用《老子》中以下的部分章节结合地理知识进行了尝试,现举例如下: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本章是《老子》开宗明义的首章,阐述了“道”产生天地万物的观点,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动力,天地万物的运行也以“道”为法则。我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变化发展的总规律,即“万物之所以然也”。本章内容主要是同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一节“人类认识的宇宙”相结合,从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到爱因斯坦的量子论,这些伟大物理学家都在努力的探寻支配宇宙万物运动的本质规律。通过补充这些自然科学的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进而正确的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第七十七章)前一句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后一句指出当时人类社会的规则是极端的不平衡。教学中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结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等章节进行分析。大气环流是全球性具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把热量和水汽从一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这正好符合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规律。因此在讲授完,“全球大气环流”之后,正好利用老子本章的内容加以总结和升华。从学习自然规律推及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这“取不足而奉有余”的现象,即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学生自己也能举出一些例子。但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大气环流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全球各纬度之间始终存在着水热的不平衡,这样才直接导致了大气的环流运动。因此水热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中,公平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其中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现

实,不仅财富如此,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坚持不懈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进行各种社会财富的调节,例如征收个人所得税,兴办福利事业,实现教育的公平等等。我们个人也可以自觉的向社会上困难的群体实施捐助,帮助那些暂时处在困难中的弱势群体渡过难关。参与福利事业,关怀弱势群体,具有一颗热情的同情心,这正是合乎天道的作为。通过这种发端于自然的教育,比那些刻意进行德育教育更加利于学生接受,同时对于思维能力渐渐成熟的高中生来说,给他们一定的自我思考的空间然他们自己去判断,理解,最后实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就是对新课程目标中的情感价值观的教学吗?

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老子》第五章)本章主要讲天地万物即自然界,是物理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的理性和情感,即天地的自然法则不会对某物有所偏爱或者对某物有所嫌弃,自然万物的发展都是在平等的自然法则下变化发展。世界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的法则运行,不需要任何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物质或者人类的统治来左右。这反应了老子的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在高中地理第下册第八单元“可持续发展”中,课文着重讲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表述为:公平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其中“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就是要求人的发展不能凌驾于其他生物种群之上,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人类和其他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都是大自然眼中的“刍狗”(注:刍狗为古代祭祀时用稻草编制的狗型祭物)。教学中利用老子思想进一步让学生从经典中感悟可持续发展观的普适性,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先贤大家对自然社会发展的超前观点,甚至是提前预知的先进性。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热情,这正是对学生爱国情感的自然熏陶。

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本章老子以自然界的水来比喻他理想中的完美人格,他认为具有最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善于滋养万物而对万物无所求,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也不感到嫌恶。因此这一章具有极强的以天道喻人道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分,并且老子对水的观察,正好契合了我们高中地理水资源的作用和功能。例如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是地球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利用水资源净化污染,获得清洁的自然环境,而这些被人们利用丢弃之后的“废水”通过水体的循环持续的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这正好体现了“水善利万物”的特点。同时这也是做人最高尚的品格,把自己有限的生

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而不计个人的得失。

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一句是老子在论述了“道”存在形式和运行规律之后提出的观点: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取法道,而道只遵循自然的规律。在这里我们可以再次领略到老子从自然规律中探寻社会法则的结论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的不谋而合,又一次提醒现代人应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规则。地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当今地理学界的核心课题。在这里老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这就是一切的发展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以上的例子是我在课堂中有选择利用《老子》的思想的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尝试,在教学中即增加教材的思想性,也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我国的传统文化宝库博大精深,可以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积累那些积极的内容加以利用就能为地理教学助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灵世界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