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社会学重点

媒介社会学重点
媒介社会学重点

媒介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社会学概述

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法国、奥古斯都·孔德、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其贡献:提出社会物理学(社会学),提出实证研究方法。

二、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在社会地位上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2、影响社会分层的最主要因素:社会资源(稀缺性、有用性)

影响社会分层的根本原因:社会分工、社会制度

3、社会地位: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及围绕此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4、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1)阶级分层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

(2)社会分层并不都是阶级分层,不能把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

(3)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4)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社会冲突;

(5)消除社会分层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5、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韦伯是西方分层研究的开拓者

该理论认为,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分层和不平等问题。

6、社会分层的方法:客观法&主观法

客观法:一种应用直接测量的客观标准对人们的社会地位进行层次划分的方法常用标准: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权力

7、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功能学派“戴维斯—穆尔”理论

①在社会中,总有一些位置比其它位置更为重要,这些重要职位需要有专门技能的人来填充。

②在社会中,只有一部分人具备填充重要职位的天赋。而将天赋转换为才能,人们需要接受训练,为此做出牺牲。

③要诱使有天赋之人做出牺牲,接受训练,这些未来的重要职位必须配有特权,超比例地占有社会稀缺资源,拥有稀缺、理想的资源是承担这些重要职位的权利。

④对社会资源不同程度的占有使不同阶层拥有不同地位和声望,从而导致制度化

的社会不平等,即社会分层。

⑤社会不平等不仅是具有积极功能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功能学派认为的积极功能:社会分层通过对各种社会报酬激励人们更勤奋地工作9、现代化的社会分层评判标准:

(1)现代化国家需要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中间大、两头小(橄榄型结构)(2)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本质特征:公平性、开放性和合理性

10、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出现

(1)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步缩小

(2)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并且正在不断壮大

(3)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

(4)现代化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已经具备

(5)现代化的社会阶层位序已经确立

(6)现代社会流动机制已经出现,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社会流动机制

三、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27年所著的《社会流动》首先提出:两个集团之间的人口交换。

a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移动。

b它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动,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

2、社会流动须具备的必要条件:

①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②社会结构的开放性(个人与社会位置的非固定化)

3、社会流动(垂直流动&水平流动、结构性流动&非结构性流动)

垂直流动,即人们在同一分层结构中不同层次间的纵向流动,分为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其意义:a能够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多做贡献,以获得较好的社会奖赏与较高的社会地位;b有利于维持和提高社会管理层的质量; c有利于形成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

4、帕累托的精英理论:①社会分层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和永恒的,但它内部的上层成员与下层成员并非凝固不变。②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精英的循环路线的畅通,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③要保证这一点,必须经过精英循环,即非执政阶层中的精英人物不断上升为执政精英,执政阶层中的庸才不断下降为非执政阶层。

5、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其特点:大规模、快速度、急剧性

影响因素: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创造出大批新职业和新职位。

6、合理的社会流动

量的标准:适量。最低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最高限度不能超过社会承受力。质的标准:合理

a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 b符合现代社会机会均等原则

c任何流动机会都应向所有的合乎条件的人开放

d任何社会地位的条件应是建立在人们的后天基础之上

四、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成员间的亲密程度)

(2)、血缘、地缘、业缘和趣缘群体(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和性质)(3)、内群体与外群体(心理归属)

(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规范化程度与成员互动方式)

2、初级群体:指群体成员由面对面互动为条件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库利在《社会组织》中正式提出。

3、初级群体基本特点:

①规模较小,成员有限②成员间有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和直接接触

③初级社会群体成员间互扮多重角色,表现出全部人格

④成员交往的情感性⑤群体成员替代的困难性

⑥初级社会群体凝聚力和持久性强,整合程度高

⑦群体由非正式控制来维持⑧初级群体功能的综合性

4、初级社会群体的社会功能

正功能:①初级社会群体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②能够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

③有助于保持和传递社会文化,维护社会秩序④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作用反功能:

从微观上看,初级社会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从宏观上看,正规组织中的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5、当前社会环境下初级群体衰落的主要表现:

(1)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功能不断外移;(2)初级群体成员关系日趋松懈;(3)一些初级社会群体已解体

6、家庭: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基本群体。

7、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一般由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特例:丁克家庭、空巢家庭。

主干家庭: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五、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结构比较严密的制度化的群体。

2、社会组织与初级社会群体比较:①目标的特定性而非综合性;

②关系的规则化而非情感化;③结构的规范化非模糊性

3、科层制:又叫官僚制,以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为基础。指的是一种权力依据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科层制积极方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消极:难以克服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内在矛盾,容易引发各种官僚主义。

4、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美]梅奥 20C20N—30N提出

内涵:组织内部成员间以共同观点、爱好、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组织及相互关系的一种群体结构。

特征:

(1)形成的自发性和情感性(2)目标的隐蔽性和不固定性

(3)规范的不确定性和非正规性(4)成员与角色的不稳定性

(5)组织领导的非职位性(6)非正式结构的小群体性

六、媒介与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广义——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一切问题;

狭义——指使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社会发展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

2、社会问题的评判依据:

①是一种“客观事实”:是一种超常规或失常的社会现象;

②是一种“公共问题”:是对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以及社会进步不利的或有害的社会现象;

③是一种“公众认定”:是引起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广泛关注并希望改变和解决的社会现象;

④其解决需要采取“社会行动”:它是必须且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采取社会行动解决的社会现象

3、社会问题的演变过程:①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②社会敏感集团的呼唤

③社会舆论集团的宣扬和推动

④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⑤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和支持

4、社会问题的特点:

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反复性、潜伏性、破坏性、群差性

5、“文化堕距”理论:由[美]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的理论中形成。又称“文化滞后”。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化变迁中,文化各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文化各部分间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或错位。文化的变迁总是从物质文化开始,然后是各种制度文化,最后才是精神文化发生变迁。文化变迁速度的差距引起了文化失调,因而造成社会问题。

33、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种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该理论认为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在于亚文化的价值标准与社会上的主文化有重大冲突。长期与不良现象接触,就容易导致这些行为发生。

七、媒介与社会控制

1、社会越轨行为,又叫离轨行为、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偏离违反人们公认的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

特点:越轨行为具有相对性;要把越轨行为与少数人的行为区分开来;

不能从越轨行为简单地推导出越轨行为者;越轨行为受惩罚的程度与其侵犯的社会规范的重要性成正比;越轨行为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2、社会越轨的类型:违俗、违德、违纪、违警、违法、自毁、异常等行为。

3、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消极作用①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②破坏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

③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

积极作用:①积极的越轨行为能促使社会的发展;

②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③可以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④可以成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预警器。

关于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理论:

1、差异交往理论 [美]萨瑟兰

内涵:主要关注人们与什么人交往、以及交往的频率、时间和强度等变数,谋求找出这些变数与越轨行为的关系。他认为,越轨行为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一个人是否成为越轨行为者取决于他交往的人。

推论:当一个社会存在着多种独特的亚文化时,越轨行为通常比较普遍。在社会流动极其频繁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然会接触到各种越轨行为及其规范,他们就可能学习和接受这些越轨行为。启示:越轨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2、失范理论

失范: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彼此相互矛盾时,个人与社会会出现混乱状态。代表人物:[法]迪尔凯姆 [美] 默顿

默顿:失范是人们采取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不合法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每一个社会都为人们规定了正确的合法的目标,在理想状态下,社会结构也为人们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但有时社会结构并没有为每个人提供合法的制度化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这样,人们只得用非合法的手段去实现其目标,从而产生越轨行为。面对这种矛盾,默顿认为,有五种可供选择的适应模式:遵从、创新、形式主义、隐退、反抗。

3、标签理论:越轨行为是社会中的某些权力集团,给某些社会成员及其行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越轨行为只是某些权力集团的主观认定,而不是它的本质属性。标签理论将越轨行为分为初级越轨行为和次级越轨行为。

初级越轨行为:大量存在而没被人发现的越轨行为,如暂时的、试探性的、轻微的、出于好奇的、容易掩饰的越轨行为;

次级越轨行为:某些越轨行为被某些重要的人物发现并公之于众,初级越轨就向次级越轨转化,初级越轨者可能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

4、社会控制论 [美] 罗斯

广义:指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运用社会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偏离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而采取的限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专指社会对越轨行为的禁止、限制和制裁。

5、社会控制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统一性、多重性。

6、社会控制的控制手段:法律、道德、舆论、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人格、启蒙、社会价值观、伦理法则等20种工具。

7、大众媒介对社会控制的影响:

积极:①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控制;②通过建立和巩固信仰实现社会控制;③媒介通过暗示实现社会控制;④媒介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控制

消极:①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的社会控制力量;

②舆论控制的不确定性: 由于“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差距,导致在同一时间不同媒体的传播内容相互矛盾;由于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导致在同一媒体不同时期的传播内容存在自相矛盾的言论和观点。

③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

④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八、媒介社区

1、社区概念在1887年,由德国的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中提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①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②人口异质性强;

③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

④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和非人情性;

⑤社会活动的科层化

3、虚拟社区: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通过网上社会互动满足自身需要而构筑的新型的生存与生活空间。

4、虚拟社区PK现实社区

同①虚拟社区具有社区的一些基本特质:

虚拟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虚拟社区存在着一定的人群;虚拟社区内有成员互动;虚拟社区有相应的组织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异:①虚拟性②开放性③虚拟社区功能结构的独特性

④人群流动频繁的空间(虚拟社区的特质)

5、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的关系:

网络社区来源与现实社区,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①虚拟社区提供的服务是根据人们现实的需要而设定的;

②虚拟社区的所提供的服务是现实社区的服务的延伸和提高。

③网络社区对现实社区的影响和反作用。

6、虚拟社区的局限性:

①目前网络社区的使用的成本相当高;

②网络社区信息庞杂,容易造成网络社区的失真和迷乱;

③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显得比较脆弱;

④网民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忽略现实人际关系,造成与现实的隔阂。

九、个人社会化

1、个人社会化:所谓个人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2、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同辈群体、阶级、社区、工作单位、大众传媒、社会文化)

3、社会化历程

广义: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狭义: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人的社会化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教化过程,也叫基本社会化过程。

传统:

现代:

4、反社会化: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和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

5、反向社会化: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6、再社会化:社会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克服个人社会化失败而发生的病态现象的过程。

7、电视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正面:①通过电视开阔眼界,学习更多的知识;

②通过电视学习社会规范,确立价值规范;

③通过电视认识和扮演社会角色。

负面:①电视信息的表现形式会影响儿童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正常发展;

②电视离间了儿童与家庭、社会的正常关系;

③电视信息的失真会歪曲儿童的世界观;

④娱乐节目中的价值偏离会腐化儿童的价值观;

⑤暴力、凶杀等刺激性视觉场面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

⑥影视作品中的性文化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⑦大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广告错误地引导了儿童的消费观。

传媒社会学复习题

一、辨析题:个人传媒和大众传媒的关键区别不在于使用形态而于传播的信息内容。个人传媒的信息内容是私人化的,大众传媒的信息内容是大众共享的。 二、库利的理论贡献及评价。1、把传播纳入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去。2、进步作用作了说明。3、信息交流将整个社会连在一起。4、传媒具有付功能,带来了紧张焦虑的风气,会削弱和毁掉个人风格。 评价:库利在西方社会中第一次尝试解释了传媒如何改变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文化的问题。 三、帕克的理论贡献及评价:1、通过传播的作用,人们之间本能的,心理的关系结构会被传媒所建构的人为且合理的、道德的秩序所取代。2、大众传播、传媒具有参考功能和表达功能。3、帕克认为传媒扩大闲暇价值等倾向是道德败坏的力量,暗中破坏了控制社会的传统钳制力量,具有社会瓦解性和颠覆性。 帕克被称为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他也是再次世界大战之间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科学家。他将传播限定为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四、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评价。 1、“谁”,提出了对信息的控制问题,开拓了控制分析的研究领域。 2、说什么,开拓了内容分析的研究领域。 3、通过什么渠道,是对传媒本身的研究,开拓了媒介分析的研究领域。 4、对谁,开拓了受众分析的研究领域。 5、取得什么效果,是衡量某项传播活动成败的重要尺度,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 评价:“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框架,使传播学的确立成为可能。2、“5W”模式作为一种线性模式,有其不足之处,该模式被表述为一种直线性、意向性的过程,忽略了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五、勒温把关人(守门人)理论及评价。 1、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 2、把关(守门)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 3、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 评价:1、勒温的把关人理论对于传媒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被广泛用于传媒内容和选择过程,为分析大众传媒的传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2、缺点在于,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过分强调把关人的独立权限,忽略了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影响。 六、辨析题。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永恒主题,将个性和社会性汇集一身且并行不悖,是博客网络互动行为最显著的特征。彰显个性是博客网络互动行为富有魅力的原动力。使信息的沟通与互动更加个性化和平民化,个体的社会参与程度大提高。协作共享,是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生命的本源,共享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 七、网络传媒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1、拓展了公民表达渠道和利益诉求渠道。2、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知情权。3、拓宽了公共话语平台。4、增强了公共事务的参与监督。 八、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积极社会作用。1、突破了话语垄断权。2、累积了社会资本的总量。3、开拓了社会化新途径。4、拓宽了社会角色理论的内涵。 九、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传媒内容的关系。社会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文化的核心,它影响着传媒的内容。任何一个社会、时代的传媒都要受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支配。传媒的内容也会反过来对社会产生反作用,塑造政府和国民的形象,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国人的个体价值观。 十、如何宣传大政方针。1、紧扣时代脉搏。2、宣传改革的成就。3、对改革内容作深刻的分析。4、引导公众深入理解改革。5、探讨改革涉及的深层问题。 十一、简述戈尔丁的传播效果四类型。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4、长期的非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社会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是(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 )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 D.印象管理理论 4.( )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 B.社会资本 C.经济资本 D.人力资本 5.社会学家( )提出了中层理论。1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 A.代内流动 B.水平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际流动 8.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 A.伦理道德控制 B.强制性社会控制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 C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2.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 A.社会整合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3.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其潜功能体现在( A ) 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 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D.文凭功能 4.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A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5.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D )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反社会化 D.发展社会化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 B.家庭 C.阶级 D.伙伴群体 7.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8.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C )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9.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B )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0.( D )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 11.社会学上把子女离家只有老两口的家庭称为( B )。 A.主干家庭 B.空巢家庭 C.核心家庭 D.断代家庭 12.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C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3.( C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4. 家庭成员、邻里、朋友属于( B )。 A.次级群体 B.初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外群体 15.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6.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 C ),该国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 A.5% B.6% C.7% D.8% 17.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 )。 A.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性发展 18.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 )。 A.自然环境 B.组织结构 C.生活方式 D.社会基本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E)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韦伯) 2.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哪个国家?(法国) 3.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解释性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社会“为什么”) 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1982年)5.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为?(冲突) 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正向社会化) 7.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 8.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什么关 系?(地缘关系) 9.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 10.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文化交流) 11.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12.作为社会互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前提是?(合作) 1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基本社会化) 14.最早提出“角色”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G·H·米德) 15.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反模仿) 16.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7.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是?(0—20人) 18.组织和初级群体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19.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政府) 20.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伦斯基) 21.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形式主义) 2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什么?(社会事实) 23.“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专业与技术人员) 24.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斯宾塞) 25.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非营利性)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和社会秩序,或者说是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 第二章社会学史 1.西方社会学诞生的社会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影响。 ②现代科学的成长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铺垫。 ③社会的急剧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直接推动。 2.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助产婆 ①保守与进步:孔德的双重形象 ②实证主义的社会观与研究方法 ③人类知识或理性发展的三个阶段:(A)神学阶段(B)形而上学阶段(C)实证阶段 3.斯宾塞与进化论社会学 ①社会有机体论与社会进化论: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两大基本支柱 ②社会的三大功能系统(A)支持系统(B)分配系统(C)调节系统 ③两种社会类型:尚武社会(强制性)、工业社会(自愿合作、自我控制) 4.迪尔凯姆——社会学主义的巨擘 ①社会学主义的基本特征: A秉承社会学的自然主义 B强调社会现实的特性 C认定社会学是自主的和自我满足的学科 D认为社会学是一门根本性的社会科学 E力求克服进化论的观点。 ②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事实,即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象。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物质性社会事实,如教会、国家、法律;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如道德、规范、价值等。 ③社会事实的特性: A社会事实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B具有强制性的力量。C具有普遍性 ④“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两种社会结构的理想类型 A机械团结: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现代那些不发达的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结方式。 B有机团结:由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异质性所决定的另一种社会联结方式。 ⑤《自杀论》:社会学主义的思想产儿 自杀的四种基本类型:A利己主义自杀B利他主义自杀C失范性自杀D宿命性自杀 ⑥宗教社会学 A “宗教是一个与被隔离或禁止接触的圣物有关的信仰和实践的统一系统;这些信仰 和实践将所有的皈依者联合在一个单一的被称为…教会?的道德社区之中。” B宗教的社会功能: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1.社会学的功能: (1)研究功能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共同体。 2.社会学: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社会唯名论:社会只是单纯的概念和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是对独立个人的一种集体称谓。 4.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1.列举西方、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理论与代表著作。 ①孔德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 著作在《实证哲学教程》 ②斯宾塞社会有机论与社会进化论 著作《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研究》 《社会静力学》 ③马克思社会冲突(阶级冲突)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资本论》 ④迪尔凯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方法 著作《社会学习方法的规则》 《自杀论》《社会分工论》 ⑤韦伯政治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 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⑥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默顿结构功能论 ⑦马克思、达伦多夫(德)、刘易斯科塞(美) 社会冲突论 ⑧严复《群学言》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⑨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生育制度》《乡土中国》 第三章文化 一.名词解释 1.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文化堕距: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3.文化特质:能独立的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4.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从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二.问答题 1.何为规范,何为价值观?二者关系如何?答:规范: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对特定环境中的人的正当行为方式作出规定的准则。价值观:决定社会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关系:规范是特殊的、具体的、受特定条件限制的,价值观是一般的、抽象的、而且常常是判断规范的尺度;规范在通常情况下和价值观是一致的,尤其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2.何为文化中心主义、何为文化相对主义,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对不同文化的评价模式的? 答: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能用一种文化标准去衡量评判另一种文化,每个文化都应用自 身的观念体系加以评判。看法:①对于文化中心主义,人们习惯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并有自豪感,对其他文化不易理解,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文化中心主义常常导致文化冲突。②对于文化相对主义,反对强势民族对于弱势民族的歧视,强调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对于保护弱势民族的利益反对文化中心主义的消极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强调文化相对主义的同时不能走向极端,不能用文化相对性来保护落后的东西,例歧视妇女、虐待女婴等。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1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分) P155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分) P120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分) P92 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分) P119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 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分) P91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分) P90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分) P123 A、控制点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分) P170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分) P108 A、终身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会化 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分) P118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分)P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这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社会学眼中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教育科学派:德国的克里克、罗荷纳等,反对个人本位主义教育学的思辨化、观念化、片面化;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关注,寻求建立具有实证性与科学性的教育理论; AGIL图式:帕森斯,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对外—对内及手段性—目的性,这两对功能组成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四种功能,即外部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内部整合功能及模式维持功能。地位:这一图式不仅被用来对整个教育系统,而且被用来对教育的分支系统与分支范畴进行理论分析。 社会互动:人际或群体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有合作与对抗之分。 抵制理论:即反抗理论,艾普尔,吉诺斯,威利斯。反对直接再生产理论,认为再生产是由学生的反抗和创造性的适应学校环境而间接产生的。 文化资本:个体从父母家庭那里获得的可以促进教育成就的语言文化能力。 前喻文化: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专指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前喻文化意味着前途未卜的晚辈,“未来就是现在”。美国文化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前喻文化特点。前喻文化下的教育取向:开放性的“师导生”制教育模式。 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专指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后喻文化意味着学富五车的长辈,“未来就是过去”。中国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后喻文化色彩。全部特点是对变化缺乏认识,对现有生活方式所有方面的普遍正确性予以持久的无可置疑的认同。后喻文化下的文化价值取向:封闭式的师授学承模式。 机会:用来测量个人接受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心理因素综合影响状况的一组变量。具体内容有:①校外物质因素②校内物质设施③家庭心理因素④学校心理因素⑤教学条件。 教育机会:①指进入各级正规学校入学的机会,现已分化;②指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如学术性与技术性教育渠道的选择;③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是结果均等论的主张,也是教育机会内涵上的突破。 文化教育:以迪尔泰、诺尔为代表,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特征,决定了教育不可能有普遍性的目地,教育方法也不可能从类似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推导出来; 结构功能主义(和谐论):社会由不同部分构成稳定的结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社会因价值共识而整合;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 冲突论: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后来内部形成两个基本的分支学派,即新韦伯主义(柯林斯、金)和新马克思主义(鲍尔斯、金蒂斯); 解释论:于70年代初在英国首先掀起,认为宏观教育社会学不能解释学校教育的实际过程,从而对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与实际过程进行剖析,以图解释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包括3个分支学派,即教育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人种方法论; 符号互动论:以凯迪、沃兹为代表,运用情景、脉络。视野、文化、交涉、策略等概念,来解释学校与课堂的生活过程; 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个体为适应将要承担的教师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会化; 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个体在承担教师角色后,为了更好地扮演教师角色而进行的社会化 二、问答 1.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规范化与验证性; 规范化: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社会学主要是作为可资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能力之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来设置的,被称为“服务于教师的社会学”;②20世纪2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以直接服务于实践为基本取向,被成为“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③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用社会学理论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成果的理论性均较欠缺,被称为“教育问题的社会学”。 以上其基本取向都是应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最终任务是提供并阐述可供实践适用的范式,如此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研究范式 验证性:①纯科学性质,事实分析取代价值判断;②研究目的侧重于建立社会学理论,而不是改进教育实践;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9) 学院专业级班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它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 A、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7. 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这是指( )。 A.户籍 B.身份 C.单位 D.契约 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 A. 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 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 A.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 1、社会学: 2、生活方式: 3、参照群体: 4、社区行动: 5、社会现代化:

社会学复习资料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即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从整体上研究社会 2.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来研究人。 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略看) 社会学理论各流派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冲突理论 符号交流理论 交换理论 社会现象概述 1.非个体性 2.普遍性 3.影响力和强制力 社会体育现象是众多体育现象中的一种,西方社会学在产生之处就开始关注社会体育现象。 体育社会现象专门化 1.专门的体育机构 2.专门的体育人员 3.专门的场所 4.专门的法律道德规范 5.专门的价值观念 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几个基本命题 1.体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2.体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育是社会缩影和焦点 4.体育必须紧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社会分层是指社区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从财富、权力和声望三个标准划分社会分层 参与方式已参与程度分层 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 终身参与和间断性参与 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 体育的职业流动 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 一、合法性控制(正式控制和硬控制) 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制度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行政力量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二、合理性控制(非正式控制或软控制) 社会规范对体育的控制 道德规范对体育的控制 风俗对体育的控制

减少人类的攻击性行为 充当人类社会的安全阀 对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 对社会犯罪的抑制作用 体育社团的性质 1.民间性, 2.非营利性, 3.互利性, 4.同类相聚性。 体育社团的种类 1.竞技体育类 2.社会体育类社团 3.体育科学学术社团 4.体育观众社团 5.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 6.体育经济型社团 我国体育社团存在的基本特征 1.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 2.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 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推动 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 服务与管理功能的错位 体育发展受到经济条件的重要影响 1.体育运动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 生产力变革引起生产方式变化和劳动结构改变 生产力变革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在身体部位和性质上都发生变化 2.经济为体育运动提供发展动力 首先从体育活动的人需要有因脱离劳动而必备的生活成本支付能力。 其次,提运动持续发展的背后是经济的持续进步。 经济状况改善会促进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体育运动。 3.经济结构变化会影响体育发展变革 所有制结构转变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由于体育运动是一种规则性很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文化形态,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决定了体育产业必定具有同样的国际性。 体育运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体育运动直接作用于劳动者,进而影响经济文化建设 2.体育产业成为重要的产业领域 3.体育运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谨防体育和经济关系的庸俗化 体育运动与政治 体育运动和政治具有同一性 1.体育运动和政治外在形式的同一性 2.体育运动和政治还具有结构的同一性 3.体育运动和政治具有功能的同一性 体育国内政治 1.政府的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和性质 2.体育制度规定着体育制度的类型 3.政治思想意识制约体育的价值观念 4.体育可以提高国家地位,展示国家软实力 5.体育能够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体育运动与国际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