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学的人文属性及研究方法_郭岩

论管理学的人文属性及研究方法_郭岩
论管理学的人文属性及研究方法_郭岩

论管理学的人文属性及研究方法
郭 岩 杨宜苗
〔摘
要〕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管理学是不是科学以及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而展开的 。
从管理理论的演进或者从管理学发展的整个轨迹来看, 可以从人文的层次来认识管理学: 管理学是关于人的学 “ ” “ ” 问, 管理理论经历了从 物本 到 人本 的转变, 管理研究方法呈现出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趋势 。 〔关键词〕管理学; 科学; 人文; 研究方法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WR2011010 ) 〔作者简介〕郭岩, 1963 年生, 1972 年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辽宁 大连 116025 ) ; 杨宜苗, 管理学博士,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 生,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6198( 2012) 04 - 0062 - 04
一、 管理学学科属性的纷争 管理学从诞生以来, 人们就对其性质存在着分 歧, 各种争论主要是围绕管理学是不是科学以及是 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而展开的。 1958 年 AMJ 创刊, 标志着管理作为科学的理 念已经开始扎根。 泰罗把自己的管理理论定位为 “科学管理” 。哈罗德·孔茨在 《管理学精华 》 中指 :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尽管是粗糙的, 但毕竟已 出 有了它自己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特的学科知识体 ” Aken 认为, 系。 如同医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科学 化过程一样, 管理学也必须从以“实践 ” 为基础的 “技艺” “研究” 转化为以 为基础的设计科学。 Goodrick 认为,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AMJ 发表的论文 “职能描述 ” 为主的研究范式转向以“实证 开始从 研究” 为主的研究范式, 从而使以科学为基础的管 理研究模式和科学理念更快地得到了传播和推广 。 国内学者潘承烈同样呼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管 , : “我们的管理之所以落后, 理学” 并指出 水平总 上不去, 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管理 也提不高、 在认识上存在的片面性, 即只承认其职能作用, 而 ” 不认识、 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 有些学者依据管理中存在“在完全相同的已 知条件下, 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 的现实, 进 , 。 一步指出 管理学是一门不太精确的学科 他们认 为, 一般把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知识 体系称为精确科学, 如数学、 物理学、 化学等。而在 62
管理中, 可能 1 + 1 = 2 , 也可能 1 + 1 > 2 或者 1 + 1 < 2 。其原因是: 首先, 在管理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 管理 是人 而人的素质是无法精确测量的。 同时, 水平又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素质, 这同样无法测量。 其次, 管理主要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打交道, 双方 都是人, 那么心理因素就必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因 素, 但在当前对于心理因素的作用还无法测量 。最 后, 管理者对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和预测, 不 少是靠经验判断, 无法做到精确化。 林曦认为, 从 可以发现管理学在某种程度 科学的基本特征出发, 上是具有一定的科学特质的。首先, 管理学的研究 对象具有科学的特质; 其次, 管理学采用了科学的 研究方法; 最后, 管理学的一些理论和原则在实践 , 中产生 并指导了实践的发展。管理学通过科学化 的努力可能会越来越像科学, 但却永远不会成为真 正的科学。 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管理学不是科学。 他们 认为, 管理面对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可以设定完全相 同条件下的实验环境, 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 因而没有可以一次又一次被 着的组织的内外环境, 重复验证的一定不变的规律可循 。德鲁克曾断言, 管理学不是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今天美国人所 “纯科学 ” 。 德鲁克所指的纯科学也即 理解的那种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 他认 。 , 为管理学不是科学 明茨伯格也认为 管理中即使 有点科学的成分, 也只是关于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 互动规律的总结与提升。巴纳德指出管理是艺术,

“一种非逻辑的思维与感觉 ” , 靠的是 管理能力是 是学不到的。 杨善发认为, 管理是一种 一种天赋, : “管理 实践理论, 而不是一种科学理论。 他指出 无疑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这 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 是由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所决定的 。 管 它的 理学的研究对象无疑是人类的管理实践活动 , 研究任务一定是为广大管理实践工作者从事管理 实践提供有效的价值规范。 管理理论必须是面向 管理实践的, 管理实践工作者殷切期望着管理理论 ‘科学性 ’ , ‘科学性’ ‘阳春白 的实用性而非 越高的 , , 雪’ 必然‘曲高和寡 ’ 以致最终无人问津。 这就 是管理科学学派尽管其理论研究繁荣昌盛 、 成果迭 出, 而其实际应用却相当有限的主要原因, 也是整 个管理理论疏离管理实践因而也为管理实践所冷 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和表现。因此, 我们必须旗帜鲜 明地凸现管理学的实践性和规范性特征 , 毫不怜惜 地脱掉披在管理学身上的‘科学 ’ 外衣, 祛除笼罩 光环, 彻底结束管理学与 在管理学头上的‘科学 ’ 管理实践长期若即若离的游离状态 , 老老实实地扎 根实践、 面向实践、 追踪实践、 研究实践、 服务实践, 从而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这是管理学健康发展 ” 和持续繁荣并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根本出路 。 随着管理理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 , 以及人们管 学者开始关注管理中的“艺术 理实践经验的增加,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能够驾驭这两种 成分” , : “医生不掌 成分 具备两方面的素质。 孔茨认为 握科学, 几乎同巫医一样, 高级管理人员不掌握管 。韦 理科学, 则只能碰运气、 凭直觉, 或用老经验 ” : “没有管理艺术的管理科学是危险而无用 伯认为 , ” 的 没有管理科学的管理艺术则只是梦想。 续增 从管理哲学的角度, 把管理理论分为管理原理和管 , “管理原理 ” 进而指出 是 理过程两个不同的领域, 客观 存 在 的 一 套 理 性 自 在 物, 应 当 被 视 为 科 学; “管理过程” , 是一种职能 不具备任何科学性 ( 它没 有揭示 出 任 何 事 物 的 客 观 性 ) ; 说 管 理 过 程 是 职 能, 不如说它更是一种技能, 一种艺术。 高静美认 为, 管理学科属于一门“分野 ” 度较高而“城市化 ” 程度较低的应用的软学科。 这些折衷学派认为管 理中的艺术成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1. 管理没有 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 不是因为自身的缺陷, 而是 不存在一次又一次完全相同的实验环境条件可以 证明其存在。因而似乎是决策因人而异, 显出艺术 性; 2. 管理对同一决策对象而言, 决策本身既包含 又具有实施价值, 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 实验意义, 可以重新再来的机会, 因而显示出决策者对机遇的 63
把握; 3. 管理者的三项重要资源: 决策能力、 用人和 更多 运用自己有效的时间均是因决策个人而异的 , 体现为一种艺术; 4. 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 似是而非地解决了管理属性的 科学与艺术的折衷, , 两种争论 却给从事管理工作或学习管理的人提出 那就干脆不要劳 了挑战: 如果说管理是一种艺术, 心费力去学习, 直接去寻找这种“天才 ” 即可; 如果 那么只要专心学习, 刻苦钻研, 说管理是一种科学, , 就必然能到达顶峰 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或管理 者。但艺术成分的存在, 使得他们自己也明白, 有 很多人是注定不能取得成功的。 二、 作为人文层次的管理学释义 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论侧重于某一具体 管理行为或某一特定时期管理的基本规定性 。 如 果从管理理论的演进或者从管理学发展的整个轨 那么可以从人文的层次来认识管理学 。 迹来看, “科学” ; “人文 ” 主要指自然科学 主要指人文 学科。20 世纪 50 年代, 斯诺指出这两种文化的分 裂、 对立已成为事实。 李凯特认为, 自然科学是以 与任何价值无关的事物为对象, 其目的在于发现普 而历史文化学科则与此相反。石里 遍联系及规律, , 克把自然科学视为“事实科学 ” 把人文学科视为 “规范学科 ” , 认为前者是真理的唯一承担者。 按 照国内学者的观点, 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特点是实证 , “ ” 。 性 即 实证精神 具体地说, 指客观性、 精确性、 肯定性、 确定性、 明确性、 检验性、 预测性、 系统性和 普遍性等。与此同时, 人文学科的最大特点是非实 证性, 即主观性、 个别性、 模糊性、 不可重复性、 难以 、 , 。“ 控制 难以量化等 其中包括人文精神 人文精 神” 强调人的价值, 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 。它主要偏重 “求善的精神” ( 以科学成果来 关怀” “求美的精神 ” ( 以促进人的全 造福人类的精神) , , 面发展 且实现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精神 ) 。 在“科 的强劲形势下, 科学常常被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工具理性 ” ; 而人文学科由于 称为 或“功利意识 ” “价值理性” 。 缺乏直接的功利效率而被人们称为 ( 一) 管理学: 关于人的学问 , “人 ” 在管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始终是一 个基本的概念。任何一种管理理论, 都是依据对人 的一定看法而提出来的, 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 归 根到底是由于对人的理解不同。 在管理学的发展 , “经济人” 、 “社会人” 、 “观 念 人” 、 “复 杂 过程中 等人性观念的相继提出, 表现了人始终是管理 人” 的主要对象。 从管理的主体来看, 管理者是人, 他

们在管理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 如果没有 则任何管理行为都不可能发生。管理实质 管理者, “人对人的作用 ” , 。正 上是 即“人们的交互作用 ” 关于管理者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 。人是 因为如此, 管理的主体, 也是管理的客体, 有了人才有管理, 所 。“管理学从形 以人是理论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 成到完善和发展, 始终沿着人性假设这一内在逻辑 紧紧地抓住管理的核心问题展开研 有序地演化, , 究 构筑起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可以预见, 今后管理 学的发展也将沿着人性假设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 、 ” 不断地丰富。 在管理学研究中, 普遍认为, 人是最重要的管 。“严格来说, 理资源 企业机构 ( 或任何其他机构 ) ” 仅有一种真正的资源; 人。 美国管理学家奥利弗 ·谢尔登在 《管理的哲学 》 : “工业不是 一书中指出 一堆机器和技术程序的集合, 而是一个由人集成的 整体。它不是一个由物组成的复合体, 而是一个由 ” 迪尔和肯尼迪也曾指出: 人是 人组成的复合体。 企业中的最大资源。小沃森和沃特曼认为, 太注重 理性化的东西和热衷于搞定量分析的结果使人只 见物、 不见人, 并明确指出只有把人而不是把金钱 、 机器或少数智者看作重要资源, 是一切企业成功的 《管理的前沿 》 关键。彼得·德鲁克在 中则提出人 指出对人这种资源的 是一种资源而不是一种成本, 管理, 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目标, 然后将个人目标与 。 企业目标结合起来 作为最重要的资源, 对其进行 开发和管理显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 。 ( 二) 管理理论的演进: 从 “物本” “人本” 到 — —人、 — — 从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 物与组织— , : 、 出发 可以把管理分为 以物为中心的管理 以组织 为中心的管理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管理理论也 以物为中心的管 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演变: 第一, 理。这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不涉及人的管理, 例 ; 如对产品及其质量的管理 另一种是虽然涉及到 但人是作为物的依附物而出现的, 例如泰罗的 人, 管理理论中对铲工和砌砖工的著名的时间—动作 研究, 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 以组织为中心的 管理。在这一方面, 最著名的是马克斯·韦伯提出 , “官僚组织 ” 的组织理论。他认为 有如下特点: 进 行劳动分工; 确定职权等级; 建立规章制度; 人际关 系非人格化; 工作程度制度化; 雇佣提升能力化。 这就强调了组织的制度对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 以 人为中心的管理。要实现组织的目标, 必须研究如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最先兴起的就是 何调动、 管理理论中的行为科学学派。 64
在我国, 首先在企业中兴起的是 ABC 管理法 这属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 后来, 我国开始推 等, 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入以组织 最终我国企业将 为中心的的管理阶段。可以预料, , 进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阶段 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建 立。 其实, 以物为中心的管理, 以组织为中心的管 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 而以人为 理是科学管理, 中心的管理是管理艺术, 是以人文精神为基础的。 管理学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热潮 , 这个重心的转 变、 转换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管理学这门新兴学科 由封闭向开放、 由局部向系统逐步深入认识的过 程, 同时也“包络 ” 出管理学沿理性管理和非理性 管理的统一。不仅仅因为这是管理学内在发展的 纵向历史逻辑要求, 还因为这种融合又代表着东西 方管理模式的融合。高扬理性、 崇尚科学是西方文 化的特征, 也是西方理性管理模式演变发展的主旋 律。与西方理性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东方非理性 , 文化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天人合一 ” 没有精神地 技术地统治自然的要求, 不主张向外探求扩张, 而 重视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平衡 , 强调人与人之间 关系融洽和社会稳定。与西方理性文化追求“真 ” , 相对应, 东方文化追求“善 ” 强调情感、 潜意识和 追求人为目的的价值关系、 行为准则, 这一切 感觉, 构成了东方非理性文化管理模式的文化基础 。 ( 三) 管理学研究方法: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的分立与融合 管理学自 1911 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 出版 为标志正式产生以来, 各学派纷纷创建, 各种理论 。 , 不断创新 其实 管理学派的形成实际上是不同的 学科方法在管理学应用的结果, 各学派的根本差别 是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差异。1980 年孔茨认识到 《再论管理理论丛林 》 这一点, 在其 一文中, 把管理 11 学派归纳成包括经验或案例学派在内的 个学 “学派” ( school) 应叫做 “方法 ” ( ap并认为所谓 派, proach) 更为合适。 按照时下流行的观点, 随着哲 学、 经济学、 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管理学除了 其基本研究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和实验法 ) 之外, 还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 大大丰富了管理 学研究方法的内容。这些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论、 信 “老三论 ” 息论和控制论在内的 和包括耗散结构理 论、 协同论、 突变论在内的“新三论 ” 以及经济学、 数学、 心理学、 统计学、 法学等研究方法。未来的趋 与哲学的结盟 势是将继续吸收现代科技的新进展 , 将更加深化, 与经济学方法将进一步融合, 注重跨

文化分析。从而建立起多种层次、 无限逼近真实人 理论、 公理、 法则, 最终 性和管理环境的管理模式、 建立起科学、 严密的管理学方法论体系。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第一次以科学 、 系统的方 , 法来探讨管理问题 是人类用现代科学原理改进管 理的最早尝试; 古典管理理论把以牛顿力学为代表 的近代自然科学成就引入企业管理 , 力求把管理科 学建设得如机械力学那样精确。 管理丛林阶段总 体上讲与古典管理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 管 理学家特别注重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系统论 、 控 制论、 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成果的应用, 在 管理过程中采用建立数学模型、 进行定量分析的方 法, 其科学主义倾向更为明显。 行为科学理论是人文主义的早期形式 , 它从人 的心理解释行为、 从满足人的不同需要、 实现人的 不同动机角度来激励或调动人的积极性 , 初步建立 “以人为中心” 了 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 它把文化学的研究 是行为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成果应用于管理, 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在此阶 段, 管理科学出现了软化趋势, 尊重人、 相信人、 关 , “以人为中心 ” 心人的意识越来越强 的人文主义 管理理念已全面凸现出来。 然而, 古典管理理论过于强调科学因素, 把人 “经济人 ” 。 行为科学工作者理论 视为机械存在的 又过于强调人文因素, 注重人的感情和社会关系, 忽视了正视组织等科学因素的作用, 同时, 它也忽 略了群体价值观的首要地位。 管理丛林各学派偏 重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 过分强调科学因素、 崇拜 逻辑与推理, 重新使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企业 文化理论则确立了以人文本的人文主义管理理念 , 它并不否认规章制度等科学因素的作用 , 但更强调 心理等人文因素的作用, 强调从正面加强对 情感、 员工的教育和引导, 用价值观来感化思想和行为, “ 它 把对人与对物的管理以及西方历史传统分割 开来的人的物质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努力统一于 。 企业管理之中” “科学主义” 以 为特征的科学管理的方法偏向
“物” , 于 侧重于对外在对象的客观描述与分析; 以 “人文主义” , 为特征的人文管理偏向于“人 ” 侧重 于对人的主观感受与体验的抒发与阐释 ; 任何两者 因此, 的单极发挥都可能导致人类智力上的内耗 , 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方法的融合将是管理科学研 究方法的重要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 〕 : 《管理 实践 》 , 彼得· F. 德鲁克 帅鹏译, 北京: 工人出版 1989 年。 社, 〔2 〕 : 《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文精神 》 , 《理论探讨》 2001 年 陈永强 第 8 期。 〔3 〕 : 《现代管理方法论 》 , 1996 崔援民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年。 〔4 〕 : 《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 》 , 2001 杜拉克 北京: 九州出版社, 年。 〔5 〕 : 《社会学分析框架下的管理学学科属性 》 , 《经济 高静美 2003 年第 2 期。 管理·新管理》 〔6 〕 : 《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 回顾、 高良谋、 高静美 争鸣与评 》 , 《管理世界》 2011 年第 1 期。 论 〔7 〕 : 《西方管理思想史 》 , 1999 郭咸纲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年。 〔8 〕 : 《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 》 , 《新华文摘 》 2006 林曦 年第 3 期。 〔9 〕 : 《西方管理理论分析 · 思考 · 借鉴 》 , 刘玉琦、 沈李龙 天 1994 年。 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10 〕 : 《管理学演化中的人性问题 》 , 《云南财贸学院学 卢正慧 2002 年第 2 期。 报( 经济管理版) 》 〔11 〕 : 《企业文化学》 , 1995 罗长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 〔12 〕 :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管理学 》 , 《南开管理评论 》 潘承烈 2003 年第 2 期。 〔13 〕 : 《管理学原理 》 , 孙成志、 高良谋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 1995 年。 出版社, 〔14 〕 : 《管 理 学 的 属 性 与 科 学 定 位 》 , 《中 外 企 业 文 化 》 续增 2000 年第 10 期。 〔15 〕 : 《管理学的两难困境与出路 》 , 《郑州航空工业管 杨善发 2000 年第 6 期。 理学院学报》 〔16 〕 : 《经济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 , 《财经问题 朱成全 2003 年第 2 期。 研究》
【责任编辑: 溶
悦】
65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从广义上来讲,计划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三个阶段。 A.权衡计划 B.评估计划 C.完善计划 D.检查监督评价计划 答案:D 2.WHO于1981年提出,衡量各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低限度标准可分为12项,其中至少有()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 A.3% B.4% C.5% D.6% 答案:C 3.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评价指标之一是:成年男女的受教育比例是() A.50% B.60% C.70%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印度尼西亚采用的是()医疗保险模式。 A.储蓄 B.国家 C.商业 D.社会 答案:A 5.就计划的分类来看,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既规定了目标,也规定了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的是()。 A.程序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功能性计划 D.指导性计划 答案:B 6.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依据是() A.《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B.《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答案:C 7.下列不属于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的是() A.常规性业务登记 B.监测系统报告 C.病历系统记录 D.专门调查 答案:C 8.信息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 A.人员 B.相应的法规制度 C.组织机构 D.数据 答案:A 9.实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 A.全科医生制度 B.全科医疗 C.政府领导 D.社区参与 答案:B 10.全员参与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识别领导要求 B.批评工作中的错误 C.以不断学习为目标 D.只做正确的事 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1.卫生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维护所有者权益 B.产权界定 C.提高卫生质量 D.产权登记 E.资本金预算 F.资产处置 答案:B 12.社会卫生筹资是指政府预算外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资金收入等。 A.预算内基本经济建设经费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考试说明 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电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者。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郭岩主编)。本考核说明是教学大纲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4次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20%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一般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形成性考核为4次记分作业(由中央电大通过作业本的形式下发)。 (六)终结性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

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涉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般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组卷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内,并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安排各类题目,掌握的内容约占40%,熟悉的内容约占30%,了解的内容不超过30%。 (2)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尽量大,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 (3)试卷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 (4)试卷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按照难易程度,一般分为易、中等、难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5)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因而,出题者不以学生为敌,不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管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1、研究方法之哲学信仰 进化知识论(重要知识点) 以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提出的进化认识论为代表。他主张科学方法应当是以理性批判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科学家先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假说和猜想,再依据事实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不断修正原有的假设和猜想。其进化认识论如下图(波普尔的四段图示)所示: ?科学哲学的转向 在科学理论的场合,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出自于下列三种不同情景:(1)理论与观察或实验的结果不一致;(2)理论系统内不发生相互矛盾的现象;(3)两个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 ?进化论与逻辑实证论的区别 知识论方面,进化认识论不像逻辑实证论那样,采用“逻辑图像论”只以精确地描绘世界图像为满足,而主张要建构理论来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 本体论方面,进化认识论认为:科学家为了解释事实或现象,在建构理论时必须提出各种形而上的概念,这种形而上的假设建构,不是一种虚构,而是一种“实在”。 方法论方面,正因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建构出来的,而不是“描绘世界的图像”,因此进化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主张“证伪论”,认为科学家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在于“证实”命题,而是在于“证伪”理论中的命题,他们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哲学——总结 ? 1. 实证主义:极端经验论(实证) ? 2. 逻辑实证论:极端经验论(实证)、逻辑图像论(反对形而上) ? 3. 后实证主义(进化认识论):理论建构(形而上)、实证(非极端经验论)、可证伪性

? A Simpl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and Types of Research ? ? El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 ?二、科学研究过程 ?检验假设的研究(演绎法)遵循图1右半部分的流程。?建立理论的研究(归纳法)遵循图1左半部分的流程。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doc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选择题 1、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 A 健康人 B病人 C残迹人 D亚健康人 2、我国现阶段卫生事业的性质() A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B实行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C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D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3、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是() A 以农村为重点 B 预防为主 C 中西医并重 D 依靠科技与教育 E动员全社会参与 F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 A 促进健康 B 治愈一切疾病 C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 D 消除疾病 二、名词解释 1、卫生事业 2、卫生事业管理学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论述题 论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二章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韦伯的组织理论的作用? 3.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4.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5. 勒温的三种领导风格的特征?

6. 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的关系。 7.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8. 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卫生服务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体系 2、组织 3、行政改革 4、卫生服务组织 二、选择题 1、卫生服务体系包括( ) A 专业治疗机构 B 卫生科研机构 C 健身房 D 医疗器械制造商 2、()是组织最大的资源,是组织创造力的源泉。 A 人力资源 B 财力 C物力 D信息 3、在利维特模型(Leavitt,1965)中,组织具有的关键要素包括() A 目标 B结构 C技术 D人员 E环境 4、塞尔兹尼克的制度理论对组织的最大贡献在于() A 持续质量改进技术 B管理行为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C强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差别及职能 5、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 A 法制原则 B 效率原则 C统一与平衡原则 D等级原则 E符合人性和适应环境的原则 6、以下哪些是我国的群众性卫生组织() A中华医学会 B中华预防医学会 C中国医师协会 D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架。 2、简述我国卫生行政组织的子系统及各自的功能。 3、简述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因。 4、我国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四、论述题 试述我国卫生服务组织变革及动因及实施。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

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 ; ..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 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 七.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6.卫生法制化建设升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挑战:1.健康需求发生变化 2.医疗卫生体系制度安排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体系问题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问题 第三章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 课题来源: 实际工作 日常生活 文献资料 (1)重要性(2)科学性(3)可行性(4)创新性 选择课题 陈述假设 第二步 研究目的:(1)探索(2)描述(3)解释 制定研究方案 第三步 收集资料 第四步 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五步 解释结果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1)研究目的意义 (2)确定研究内容(或理论假设) (3)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4)确定研究方法和抽样方案 (5)说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式,问卷调查/访谈 (6)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管理与培训安排 (7) 说明调查场所、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 4.1.德尔菲法 5.含义:是一种以反馈性、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为特征的预测方法.通过多轮匿名专家信函调查得到. 三、卫生管理常用定量研究方法抽样调查 四、特点:数据化 精确化 标准化 系统化 操作化 五、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 六、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七、第四章 卫生规划 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卫生规划的步骤: 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利用 五、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卫生规划评价 1.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 2.建立目标及指标体系 3.目标差距分析 4.确定发展战略重点 5.针对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卫生规划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 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 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第五章 中国卫生事业概述 卫生组织 1. (一)取得的巨大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基层卫生服务系统逐渐发展 4.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医疗保健制度 5.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6.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7.医学教育全面发展,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二)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薄弱环节,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 3.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弱势人群无有效保障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 乱,价格过高,公立医疗机构出现 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卫生组织包括: 1.卫生行政组织 2.卫生服务组织与卫生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国际卫生组织 3.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 4.规划 准入 监管 5.卫生经济调控 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 促进公平竞争 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①卫生服务的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 ②很多工作救急性强,不能延误; ③高度专业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密切协作; ④在服务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模糊或错误; ⑤服务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⑥组织成员重视职业的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⑦对医的诱导需求与费用倾向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卫生服务组织的变革的动因? ①承担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防治任务严峻 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③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 ④卫生机构功能重复、机构重叠、效率下降、患者不满意 ⑤环境的变化,新项目、新技术开发 ※卫生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因? 1..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2.机构膨胀,人员结构不合理,协调困难,效率不高 3.宏观管理功能薄弱,微观干预过多 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 4.权力过于集中,不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卫生组织变革的原则?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题

专业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3.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4.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5.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1.A 2.B 3.B 4.B 5.A 1.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不包括哪项() A农村卫生B预防保健C康复服务D发展中医药 2.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行政决策机关B行政执行机关C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大众传媒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3.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层次性B阶段性C稳定性D普遍性

4.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A社会问题B政策的作用对象C行政决策机关D人们之间的利益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人们将制定政策的政策称为()A元政策B总政策C基本政策D具体政策 6、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B恰当性评价C进度评价D结果评价 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A确定价值B判断可行性C比较D调查测量 8.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价是() A适宜度评价B过程评价C恰当性评价D进度评价 9.评价的前提是() A获得信息B确定价值C完善计划D建立指标 10.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P98-104)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11.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两周患病率B两周卧床率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 12.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人数×100% B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患者人数×100%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C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 D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就诊患者数×100% 13.下面哪句话正确?() A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4.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卫生费用?() A营养费B检查费C药费D材料费 15.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A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B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 C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资源 D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资源 16.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B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D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论述题 1.“看病难看病贵”原因: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改变 3.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靠自费就医 4.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6.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2.分析医疗纠纷发生和增长的原因: 发生的原因:(1)医院方面的原因:①医院对医疗事故不做实事求是的处理 ②医生和病人对医疗差错意见不一 ③医生态度粗暴 ④医务人员索要红包 (2)病人方面的原因:①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院规章制度的不理解②病人及家属不良动机增长的原因:(1)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和法律观念意识提高(2)有些医疗主体追求物质利益造成医德降低,态度恶劣(3)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存在未知情况(4)医疗保险带来医、患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3.分析处方流失的利弊,你认为处方流失能够防止吗?为什么 利:患者可以买到价格便宜的药,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市场竞争,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抑制药价虚高,消除药品回扣。 弊:目前我国以药养医,医院补偿不足,处方流失可能使医院受损失;减少医生与患者的联系,不利于治疗。 防止的可能性不大。(1)连锁药店发展迅猛,价格比医院低(2)患者倾向到药店购买药(3)医疗保险制度使在药店可以保险药费。 4.在新医改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1)增加农村卫生投入(2)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3)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4)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合理安排农村公共卫生经费(7)加大卫生支农和扶贫力度(8)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9)发挥中医院在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势与作用(10)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卫生事业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三节: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卫生事业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卫生事业 一、名词解释 ●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是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 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面容在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本质:一项政府职能 基本特征:(由政府投入和社会筹资而形成的)社会福利性 基本要素:包括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福利性的卫生经济政策。 三、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政府实行的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特点:①以增进国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②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③卫生政策体现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④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 四、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 ●经济基础: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②卫生事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文化背景:①健康教育 ②卫生保健接受性 ③卫生人力资源 ●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科技发展水平

●管理水平 五、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卫生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之一。因此,发展卫生事业具有以下意义: a)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c)发展卫生事业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d)保证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六、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卫生事业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卫生事业中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卫生事业主要责任。原 因是: ①健康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保护公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③消除贫困,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的社会职责。 ●政府的主导作用: ①政府主导的目标 1)保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2)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合理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使卫生事业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3)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尤其是基本卫生服务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是政府主 导的基本目标之一。 4)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卫生规划,运用规的财政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在区域之间和城乡 之间的合理配置,促使地域间的基本为沙僧服务利用的均等化。 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手段: 1)经济手段: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机制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2)计划手段:计划具有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 3)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4)行政手段:主要表现是政策和行政命令 5)项目手段 ③政府主导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基本概念: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 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 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

二、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 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三、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 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四、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具有垄断性。 五、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1、以人为本的观念;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3、人民健康与社会 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4、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六、卫生事业的主体与对象 1、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2、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七、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2、法律方式:约束性、强制性和稳 定性;3、经济方式: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自觉性;4、行政方式:政策和行政命令;5、项目方式 八、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提升卫生系 统功能 九、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十、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1、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政策相适应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1、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的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2、卫生事业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3、卫生事业的主体——政府 4、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5、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6、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项目方式 7、计划方式的特点——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8、法律方式的特点——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9、经济方式的特点——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和自觉性 10、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1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政策、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选择题库

5、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A. 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6、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 A. 组织的技术问题 B. 组织的管理者问题 C. 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 D. 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 7、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 A. 广、快、真、准 B. 广、快、真、精 C. 广、快、精、准 D. 广、真、精、准 8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 A. 标准需求 B.表达需求 C. 相对需求 D.认识到的需求 9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 专家意见 B. 人群生物学基础 C. 人群社会学基础 D. 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 10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 A. 适宜度评价 B. 恰当性评价 C. 进度评价 D. 结果评价 11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 A. 一级医疗事故 B. 二级医疗事故 C. 三级医疗事故 D. 四级医疗事故 12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 A.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

B.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C. 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D.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13根据医务人员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可分为 A. 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 B. 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C. 医疗意外和医疗并发症 D. 医疗意外和疾病自然转归 1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A. 以专家为基础的服务 B. 以保健为基础的服务 C. 以医疗为基础的服务 D.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15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16以下哪个指标属于卫生服务需要指标 A. 年每千人住院天数 B. 两周患病率 C. 每千人口医生数 D. 每千人两周就诊次 17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属于 A. 三级医疗事故 B. 四级医疗事故 C. 一级医疗事故 D. 二级医疗事故 18医院的管理费用属于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混合成本 D. 直接成本 19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第一步是进行 A. 家庭调查 B. 社区调查 C. 社区诊断 D. 居民患病调查 20以下哪一条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原则有误 A. 低水平广覆盖 B. 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C. 医保统筹范围实行非属地化 D. 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21整体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2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23单项试点研究属于 A. 随机实验研究 B. 自然实验研究 C. 现况调查 D. 抽查 24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行政决策机关 B. 行政执行机关 C.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 D. 大众传媒 2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最新)

单选10*1=10 多选10*2=20 简答5*8=40 问答2*15=30 性质: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详见课件) 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 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重要性:1.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3.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4.保证群众健康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②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③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⑤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拉动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方针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面临的挑战: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 构成: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第三方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a)卫生部 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按照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工作方针,对全国卫生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围绕卫生工作战略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国卫生事业,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加强政策法规、综合规划、监督执法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并对部属企事业单位做好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工作。 卫生部部机构设15个职能司局:卫办厅、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卫生政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由原来的市、区、街道三级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行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机构。 目前我国卫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区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 2.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导致管理困难。(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之间的割裂问题、公共卫生组织

卫生事业管理学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一章 1、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具有公益性(2)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 2、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第二章 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待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控制(4)激励(5)领导 第三章 1、定性研究的概念 定性研究是探究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然后根据主观经验判断,相应的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整体的宏观把握与哲学思辨的观念。 2、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访谈法(3)专题小组讨论(4)选题小组讨论(5)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6)德尔菲法 3、SWOT分析法:(1)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2)用途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内的相关研究主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力量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4、定量研究的概念 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5、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第四章 1、卫生组织体系的概念 卫生组织体系是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2、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 按城乡分:(1)在城市,卫生组织体系指的是城市卫生服务网络(2)在农村,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3、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1)卫生部(2)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3)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4)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4、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特点:(1)卫生服务层级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2)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被称之为“六位一体即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及计划生育督导 我国乡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

卫生事业管理学选择题库

卫生事业管理学选择题库

5、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A. 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6、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 A. 组织的技术问题 B. 组织的管理者问题 C. 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 D. 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 7、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 A. 广、快、真、准 B. 广、快、真、精 C. 广、快、精、准 D. 广、真、精、准 8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 A. 标准需求

B.表达需求 C. 相对需求 D.认识到的需求 9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 专家意见 B. 人群生物学基础 C. 人群社会学基础 D. 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 10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 A. 适宜度评价 B. 恰当性评价 C. 进度评价 D. 结果评价 11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 A. 一级医疗事故 B. 二级医疗事故 C. 三级医疗事故

D. 四级医疗事故 12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 A.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 B.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C. 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D.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13根据医务人员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可分为 A. 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 B. 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C. 医疗意外和医疗并发症 D. 医疗意外和疾病自然转归 1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A. 以专家为基础的服务 B. 以保健为基础的服务 C. 以医疗为基础的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