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易学研究走向何方

中国青年报  易学研究走向何方
中国青年报  易学研究走向何方

中国青年报易学研究走向何方

――第四届“国际易学与当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一瞥

周易是探讨事物变化规律的学说,其中蕴含着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科技思维,以及多元互补、和谐共处、忧患意识等;在人类思想史上独具一格,对中华和东方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大力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今天,当代易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哲学、聪明的思维方式,应当堂堂正正地发展,并且走向世界。

正值国际易学联合会成立和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成立10周年之际,第四届“国际易学与当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海内外著名易学学者聚集一堂,研讨如何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继承和发扬易学的优秀传统,将中国古老易学推向世界,为当代人类文明服务。

易学的魅力是什么

《周易》是五经之首、中国传统文化之源,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圣经”和“智慧之书”。17世纪它被传入欧洲,德国的哲

学家黑格尔和科学家莱布尼兹都曾予以很高的评价;在亚洲特别是在韩国、日本,它的传播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十年来,欧、美、俄、日、韩、东南亚等国家相继成立了易学研究机构和学会。易学,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重要领域,受到世界学者的普遍关注。

易学研究为什么能从“中国之易学”走向“世界之易学”?古老的中华易学究竟魅力何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董光璧研究员指出,易学中含有的思维方式具有其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因素。正因为此,《周易》作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结合点,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学者。

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魏元王圭教授认为,易学是人类文明进化中的智慧,是驾驭人、事、物之“不二法则”。易学对于理解人类文明的价值,远远地高过于作为占卜的易占。易占之学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未知之事所作的预测,因此而把易学界定为卜筮之学过于狭窄。

他指出,近代西方科学已走出牛顿之思维,20世纪初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交相辉映,打破了二维的平面思想,可以说是由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思维走向了关系逻辑与辩证思维。而中国传统哲学不走希腊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思维,尤其是易学的经卦、象数,皆是循辩证思维之典范。六十四卦揭示了一阴一阳对

立统一错综变化的六十四种方式,与当代生物学、生物遗传密码以及物理科学原子的基本结构原理息息相通,易学的原理与现代自然科学相联系。

《周易》已经有“数字化”思想了吗?

董光璧研究员认为:当代世界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比如“比特技术”取代“原子技术”是这一时代转折的标志性特征之一,而“比特”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最古老的原典《周易》的符号系统中已略见端倪。

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的丘亮辉教授指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一切图像与声音都可以某种介质为载体转换为数字1和0的组合而传输。这一传输是可逆而不失真的过程:图像与声音可转化为数字———数字又可转化为图像或声音。然而,当今的数字化技术可从《周易》象数观的“象与数”相互转换中,发现其思想源头。正如西方的“原子论”可溯及古希腊哲学家所提出的“原子”概念和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周易的“二进制”功能—样。

丘亮辉说,《系辞》说象,“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就说了模拟和数字的两种过程。宋代刘牧的“河图”、“洛书”的图像,隐含着诸多神秘的数字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图像和数字之间最完美结合的典范。邵雍给六十四卦象赋予两套数字系统:一

是卦象的序数(含“加一倍”法);二是卦象的所当之数。丘亮辉认为,我们不能说《周易》的“数字化”的思想,就是现代的数字化技术成果。但是,我们似乎可以说《周易》的确是开了先河,《周易》中六十四卦的象与数相互转化的技术思想,可以给后人一定的启发。《周易》的象数观的确有再研究的必要。

易学如何科学地发展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周易在我国民间被当做算命的工具,有些迷信成分阻碍了易学研究的健康发展。那么古老的易学如何科学地发展呢?

北京大学著名哲学教授朱伯崑认为:渊源于中国周朝的周易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从汉朝开始,形成两种传统:一是学术传统,被称为“易学”;一是占卜算命的传统。而“易学”这一传统,其中则有合理的内核,值得发扬光大。易学作为一门学科,用现代的语言说,是关于探讨事物变化的法则或规律并控制事物变化过程的理论。所以西方的有识之士,将《周易》译为“变化的书”(The Book of Changes)。而易学谈事物的变化,又具有中国和东方思维的特色,正是这一传统,对中华和东方文化的发展,包括对哲学、宗教、政治、伦理、科技以及文学、艺术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涉及欧洲近代文明。探讨这一传统及其价值,无疑是一重大的研究课题。

上传时间:2006-03-14 11:27:24

2021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1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观后感心得体会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观后感心得体会(一) _是五月四日,是第_个青年节,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应对这些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而遭受搜捕甚至暗杀的先驱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四运动距今已有x年了,但五四青年节却使人们牢牢的记住了这一段历史,它提醒着我们五四精神的不灭,争取自由、与黑暗斗争的精神永存。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和平、稳定的不断发展的国家中,我们不需要中断学习去卫国斗争,不需要用血来证明自己对国的忠心,但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拼搏,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早晨漫步在校园之中,可以看到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宣传栏里对我们的微笑,使我们平添了几分斗志、想同他们一比高下。步入操场,同学们意气风发、热汗淋漓,使我们感到了如火般富有激情与活力的青春。到教室门口,同学朗朗的读书声、激烈的辩驳声、友善的劝诫声,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使我们感到了作为学生的幸福与责任。 无疑,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受到更进一步的教育。我们的努力,不仅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为了祖国。 国家统一,我们才能免除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强盛,我们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尊的生活。我国的军事力量较之资本主义国家还存

在着一定距离。我国的科技水平较之一衣带水国家日本也存在较大差距。GDP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但我国的人均GDP却不到世界平均数的一半! 而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全部是因为我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稀缺。由此可知:我们只有成为国家需要的的人才,方能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此,我们只能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勇敢地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做一个优秀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文明中学生 让我们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释放出体内的能量、尽自己的力量,发挥青年的智慧与风采,乘风破浪、与时俱进!为自己、为祖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昂扬之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与浪漫的色彩。 _年前,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织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之图! 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天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而“五四”绝非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笔财富,是青年人对民族炽热的爱的精神,是青年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乃至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创新、进步的责任的财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

中国青年报

人艺大舞台上的外省保安 穿着制服,站上岗台,他们是首都剧场外普普通通的青年保安。 套进戏服,大幕拉开,他们却是人艺舞台上兢兢业业的“绿叶”演员。 1月28日13时,人艺开年原创大戏《食堂》进行全体联排。人艺保安队的4名保安——队长李花云、保安员张青松、徐凯、杨永杰,准时出现在排练厅。只不过,此刻他们的身份,是演员。 “在人艺,那是绝对的‘戏比天大’”,张青松脸上写着虔诚,一双小眼睛因为郑重而睁得圆圆的。他将一根胖乎乎的手指竖到唇边,示意记者到了排练厅采访要压低声音。 每日泡在剧院,不仅站岗巡逻,还排戏演戏,这让他们对“戏”的敬畏高出常人许多。他们演戏最初源于一个巧合:2012年4月,人艺复排《蔡文姬》时,由于原定的一批群众演员临时无法参演,导演唐烨急中生智,找到李花云,让人艺的保安们“临危受命”。结果,由于保安们平日训练有素,在台上风貌良好,颇为整场演出增色——从此,人艺的大戏里就经常能见到保安们的身影。 “第一次上台,紧张得心扑通扑通都要跳出来了”,李花云回忆。不过几年下来,他已带领许多保安队员参与过《白鹿原》、《小井胡同》、《大将军寇流兰》等多部人艺大戏的演出。用《食堂》剧组副导演韩青的话说,“他们舞台经验都丰富着哪!”

执导《食堂》的人艺老导演顾威则给保安演员们“打100分”。《食堂》以一家国企食堂为缩影,深刻入骨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社会变迁及转型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顾威认为,该剧是真正的现实题材作品,某种程度上,保安们是“本色演出”。 在该剧中,李花云等4位保安饰演轧钢厂工人甲乙丙丁。尽管并无台词,但他们的投入程度,丝毫不逊于专业演员。 一场戏中,李花云扮演的工人听说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厂区要被拆迁,冲动地抄起砖头就想和拆迁者打架。李花云对人物加入了自己的塑造:疾奔几步,咬着牙关满脸怒火,在主角的劝说下,他举着砖头的手才迟疑不甘地落下来。 在另一场戏里,张青松演一个排队打饭的工人。排练时,虽然他的角色在队伍中并不起眼,可他还是用手做出捧着包子的动作,对着空气大口大口“啃”得很香。 来自辽宁锦州的徐凯是个人高马大的小伙,有时戏里需要很壮实的人物形象,人艺导演们常会想到他。排练《食堂》时,他早早就穿上了戏服——一身白色的工装,东蹭蹭西摸摸,原因是“想尽快把工装穿旧穿脏,这样舞台效果才真实”。 “你演什么,就得像什么,虽然没台词,但你演得对不对,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李花云说。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这一句句振奋人心的呐喊深深的刺进每个青少年的骨子里,当然我也不例外。你是否还记得,以前旧中国是弱小的,根本无法抵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特别是在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中国的国门被撞开了。外国侵略者讥讽我们中国为“东亚病夫”,一个多么屈辱的名字啊! 这是,梁启超先生站出来了。他代表我们全中国人的心声,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为依据,愤怒的加以反驳。梁启超以奔放的热情,大声高呼: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救国家民族为水火之中。整篇文章读来,荡气回肠,富有极大的鼓励性和感染力。 现在中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沉甸甸的使命,梁启超先生理想中“少年中国”基本成形,那么作为一个少年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能够配上这光荣的称谓和这美好的时代呢? 首先,我们青少年要设立远大的志向,设计出未来的蓝图。我们现在正处于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是一轮初升的红日,也是容易迷茫,没有方向感的时候。所以,我们要有坚定地目标和信念,立志为祖国建功立业,维护祖国的荣誉。 其次,我们要有文章中积极乐观的精神,有进取心和创造力。少年的精力是旺盛的,我们是初生的红日,才华横溢

的河流,,我们对这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总想凭自己的本事改造它们,有时对一切都感到不顺心,我们是热情的化身,进取的源泉,雄心壮志的出发点!今天的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将实现雄心壮志的路途。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最后,我们要带动他人也加入“少年中国”的行列,正所谓“今日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是一个硕大的群体,只有群体的力量强大了,民族才能复兴。建设少年中国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像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帮助年迈的老人过马路,等等,都能体现出少年建设美好中国的坚定决心 《少年中国说》给予我莫大的鼓舞,看这篇文章后,我们谁不热血沸腾?谁能不对祖国美好明天充满希望?中国明天的希望是我们青少年身上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祖国的美好明天,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者受众分析

读者受众分析: 读者受众分析: ?读者特征分析 福建地区男女读者数量相当,读者年龄多集中在18-20岁和21-45岁两个区间内,他 们的比例分别达到41%和49%。事业单位/公务员和公司职员的人数最多,所占比例分别达 到18.7%和16.6%,其次是工商人员和公司管理者,分别为14.7%和11.7%。其中约48.51%的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收入越多,学历越高的人,越喜欢阅读报纸。 ?报纸费用支出分析 从总体上看,约有63.37%的读者在报纸上的年消费在100元以下,每年花费在200元以上的读者群体所占的比例仅为8.79%,随着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每月在报纸上的 消费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读者在报纸上花费的上升趋势表现则 更为明显,可能是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读者们对电视的喜爱程度有所下降,报纸和杂志 这种纸质媒体在读者心目中仍然是最优选择。?忠实读者比例 根据初步调查了解,目前读者对《海峡都市报》的忠实度比较高。就相对福州市场而言,海都报占所有阅读人群的43.5%,东南快报占20.6%,福州晚报和福州日报占27.1%, 其他报纸如消费导报、法制报等占总阅读人数的7.2%。读者每周读报4-7次,海都报几乎成为他们每天必读的报纸。在阅读报纸时间方面,有50.74%的读者阅读时间在20分钟以上,约34.65%的读者阅读时间在10-20分钟,只有约12.38%的读者阅读时间在10分钟 以下,说明绝大部分读者是抱着很认真的态度阅读海都晚报的。 ?传阅率分析 福建地区主要媒体的传阅率:通过对福州地区消费群体的调查,[初步显示:《海峡 都市报》的传阅率高居榜首,达到近3人/份。 海峡都市报的读者中,满足拥有购买能力和购买决策权的读者,主要集中在23岁到 59之间,在大专、大学本科的读者中,海峡都市报分别占有42.07%和51.59%,同时覆盖42.31%的硕士、双学士、博士等高学历人群,表现出良好的读者教育构成。 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等拥有稳定收入的读者中,有42.97%是海峡都市报的读者,福州晚报和日报纸31.25%,列第二位,以下依次为东南快报时报、消费导报和福建法制报等。 福建日报和福州晚报拥有42.34%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读者为最多,有37.10%的此 类读者选择海峡都市报,15.28%的读者选择东南快报,以下依次为消费导报和福建法制报。

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中国青年报China Youth Daily【冰点】1999年5月31日星期一 中国的建筑师在哪里本报记者沙林 被称为“建筑界的奥林匹克”的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国际建筑师协会成立半个世纪来,从未在亚洲和澳洲举办过。 19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建协第19届代表大会上,中国以压倒多数的票赢得了1999年6月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举办权。届时将有八千多名各国建筑师云集北京。 14年不息的争办终于有了回报,中国建筑界为此欢欣鼓舞。 中国建筑师给大会的最大礼物之一是,6月18日至2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展”──几十位中国建筑权威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把中国50年中盖的所有房子扒拉来扒拉去,挑出最好的以供展示。 并不都是高兴的事,因为七八千个懂行的外国人来中国,中国不好的建筑一下来了个大暴露,中国人脸上无光啊! 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彭一刚来京表达心绪:“建筑师大会在中国举行,我又喜又忧,心情矛盾,外国建筑师要到北京转一转,中国古代建筑没有任何人有异议,而我们现在有些东西确实拿不出手。我自己作为一个建筑师也感到有点惭愧,内疚……这次希望他们坐飞机来,从机场把他们直接拉到宾馆里,千万不要坐火车来,西客站周围的房子非常凌乱、不协调。” 实际上中国建筑问题早被世人关注,两年前一位外国的环境专家发问: 中国在大兴土木方面肯定是世界第一,但在质量方面就难说了。中国的建筑师在哪里?怎么我们看到的全是土地开发商,难道中国城市建筑规划是由房地产商人管理吗? 专家们感叹:工程质量是建设部今天抓的一个主题,但没有把艺术质量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21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往哪里去? 建筑艺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差不多是天方夜谭,大多数人所说的就是盖房子,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又占了先。建设部科技司司长、重庆建筑大学教授李先逵说: “英文‘建筑’Architecture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tekt意为技艺,Archi则是最重要的和第一位的意思。在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史著作都将建筑列为首位。而在中文里,建筑既表示建筑艺术、也可表示房子本身,还表示建筑施工,很含混,一直没有一个词能像英文的Architecture一样来表示建筑艺术。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罗丹在评述巴黎圣母院时说:整个我们的法国就凝聚在这座大教堂里,正像整个希腊凝聚在帕提侬神庙中一样。 “《西洋艺术史》中也这么认为:当我们想起过去的伟大文明时,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应用看得见、有纪念性的建筑作为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 其实,建筑是除了活生生的人以外,表现我们生活的质量,表现一个民族风貌的最重要的东西。 吴冠中这位大画家也把建筑的地位远远排在绘画前面:“当我们想到北京、苏州、马德里、罗马时,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形象就是建筑,一个城镇的面貌基本是建筑。自然面貌,从非洲到亚洲,山水湖泊差异不是很大。现在建筑的问题非常迫切,等不及你,中国大地上那么多建筑现在要起来,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艺术。其他可以慢一点,画坏了一件画可以毁掉,房子搞坏了,要在那儿几十年,几百年。你可以喜欢它,你可以恨它,但是你逃避不了它。” 中国当代建筑50年,有很多经验教训。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萧默总结道: “50年代初期的建筑,以民族形式为主导,主张将宫殿、庙宇等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如北京友谊宾馆、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都有一个琉璃瓦的大屋顶。

用青春自信建设青春中国读后感 胡湘明

“用青春自信建设青春中国”读后感 河南省团校胡湘明 “用青春自信建设青春中国”是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李若鹏以“若鹏”的笔名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于2015年1月4日,成为中国青年网头条网评,且当日的跟帖量突破10万条。这是中国青年网建网以来少有的现象,显示出文章本身无论是在其思想境界、理想情怀上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与冲击。 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社会效应,与共青团河南省委着力打造互联网世界青春正能量、清朗网络空间的决心与行动紧密相连。自2014年以来,共青团河南省省委通过宣传发动、队伍建设、资源整合、建立平台等措施,在互联网世界掀起了一股河南青春正能量的旋风,而“用青春自信建设青春中国”文章的发出正是这一股旋风的华彩之笔。 文章从“青春自信”和“青春中国”两条主线出发,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自信与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揭示出“青春自信”与“青春中国”之必然统一与融合的历史潮流,吹响了用青春自信建设青春中国的号角。

关于自信,一直以来是萦绕在中华民族内心无法绕开的一个心结。长期的殖民统治及贫穷落后,一直让中华民族处于自信的压抑状态,以至于成为一种消极的文化。新中国的建立让人们有了当家做主的感觉,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提出的“三个自信”以及国家的强盛让中华民族有了自信的底气,此时此刻,青春自信应该成为民族自信的排头兵,引领时代走向民族与国家的辉煌。 自信的根源来自青年自身的成长,更是来自对现实的关注、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对历史和使命的担当。这是文中对青春自信的深刻的诠释,从此让我们广大青年有了前行的方向。 关于青春中国,既有历史的影子,也有现实的考量,更是一个伟大的梦想。早在100年前,为唤醒沉睡麻木的国人,革命志士李大钊就有了“青春中华”之说;早在18世纪,社会学家帕累托也提出了“激进型”、“保守型”、“中庸型”三个社会形态之说。当下的中国已不能用年龄的标准来界定其状态,也非100年前旧中国仁人志士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的空想时代。当下中国其活力之非凡、梦想之伟大、自信之盈盈、潜能之无限,已足以让国人感受其青春力量。 青年朋友们,伟大的时代需要青春之梦想,青春之中国需要青春之力量。最后,也想象“若鹏”一样,借用文中李大钊的一句话与各位青年朋友共勉:“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

读者研究与阅读类型

2001年第5期No.5.200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 r nal o f Hangzhou Teache rs College(Hum an itie s an d Social Scien ce s) 2001年9月Sep.2001 收稿日期:2001-06-20 作者简介:成立(1936-),男,江苏南通人,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从事文艺学与美学研究。 转引自菲特 为谁写作!, 文艺理论译丛!第2辑。 读者研究与阅读类型 成 立 (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重视读者及文学阅读规律的研究,是当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趋向。?假想的读者#的不同等级,体现了文学活动主客体之间不同的虚拟性关系。在这一方面,西方学者已经作有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对这方面研究作概况性介绍,并对主要学派的代表性观点作出梳理和点评,对我们当前的阅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假想的读者;误读现象;阅读类型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46(2001)05-0022-05 20世纪的文学发展从深层和浅层两方面将读者研究提到日程上来。从纯文学的深层赏析方面看,现代文学比传统文学更讲究文学语言的魅力,强调读者的参与性,以光怪陆离的隐喻、象征、时空转换等技巧,发掘现代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千方百计诱发读者的兴味。从通俗文学的浅层鉴赏方面看,20世纪的传播媒介革命大大加速文学商品化和大众化进程,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空前提高。重视读者,重视文学解读过程,重视接受心理和阅读规律的研究,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主导倾向。 一 英国意识流作家伍尔芙谈到现代作者对读者既盼望又疏远的心理:?每个人都蔑视读者,每个人都盼望读者,每个人未曾得到读者;每个人都以一连串的生硬而晦涩难懂的东西、一连串的情感,越来越强烈地加到读者头上。#[1](P102)然而,不管宣扬?自我表现#的作家如何蔑视读者的传统鉴赏模式,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强烈地盼望知音读者的共鸣。作者进入创作过程,心目中始终伴随虚拟的读者的身影,作为他倾吐心曲的对象。这个 特定的虚拟的读者由作家设定的作品的召唤结构产生,随着作品的形象与主题的展现而不断充实、丰满。正如萨特所说:?作者是通过对世界的某个方面的选择来确定他的读者;反过来,作者正是通过对读者的造反来决定他的主题的。因此,所有精神产品本身都包含着它们所确定的读者的形象。# 1950年,美国学者沃克?吉布森发表 作者?说话者?读者和冒牌读者!一文,对文学作品虚拟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作出深入分析,首次提出?假想的读者#这个概念。1972年,伊瑟尔发表 隐含的读者!一书,以审美反应理论为基础,以17世纪以来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叙事作品为根据,对作品中虚拟的?隐含的读者#的性质、功能与作用进行了独到的探索,为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据伊瑟尔的看法,?隐含的读者#既体现了本文潜在意义的预先构成的作用,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的实现。借助?隐含的读者#,作者能在作品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由潜能转为现实的心灵沟通的桥梁。70年代由于?读者%反应#批评流派的流行,出现文学理论的新趋向。欧美学者对作者心目中虚拟的读者进行了更细微的分析。菲什提出?有意向的读者#,里法泰

从读者角度分析

从读者角度分析,本人从网上摘抄如下文字 (1)首次上市,主要的传播对象是针对那些有猎奇心理的读者,对于这类读者向他们提出一种全新的概念“财商”,并通过海报、主流媒体等制造出一种热销的局面,把他们的好奇心提升到最高状态,促使他们去购买。 (2)接着是针对那些持观望态度的有怀疑心理的读者,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既想买又拿不定主意。为此需要打消他们的疑虑,采取专题新闻发布会与专家推荐的方式促销。 (3)第三个层面是针对那些自我控制心理强的读者,这类群体对图书有自己的看法与选择,他们不会轻易受媒体或其他传播方式影响。对于他们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让他们自己认为读此书是有益的、有价值的,因此采取了书评、书摘等类似的评介活动,让他们了解此书的价值所在。 (4)针对那些从众心理强的读者,这类群体的人数很多,他们往往是看别人是否拥有,是否很多人都拥有。因此借助读者交流、作者访谈、图书排行榜等形式向他们传递图书热销及销售业绩的信息来促使他们行动。 (5)针对持有教育心理的读者,提出理财教育的观念,并通过“对话”栏目等形式进行理论探讨与交流,对现行的大学教育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进行评说,指出要想变得富有,就得接受理财教育。 (6)针对富有上进心理的读者,采取各种研讨会、培训班的形式,来扩大图书的销售,提升图书的品牌形象。 在营销传播里值得重视对作者的包装宣传。据调查,影响读者购书的原因中,作家知名度占36%,作品内容占12%,作品形式占10%。美国图书音像行业的资深顾问在长期研究后发现,一些出版社之所以成功,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明星的力量,明星的魅力与出版物的融合造就了一批畅销书。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花大力气包装作者,作家明星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作者的包装宣传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本身已经是名人,一种是作者还不是名人。前者显然对宣传更有利。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 一是名人也需要宣传。有人认为已经是名人了就不用再做过多宣传。其实名人一旦淡出被媒体关注的视野,读者对其作品的关注也就大为降低。国外的出版业在对作品进行推介时将读者对作家作品的认知程度作为很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非常注重对作者的宣传,即便是对于某些不爱抛头露面的大腕级作家,出版商们也有高招:连续地做新书广告,每当作者生日、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为了比较《中国青年报》各个版面的版式特点,我首先选取了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个集合进行比较分析。在大致浏览了这29期报纸以后我将比较的对象范围又缩小到3个具体板块上:“要闻”、“青年话题”和“综合新闻”,因为这三个板块是该报纸中最稳定的3大板。最后我一共收集到74个版面,包含29个“要闻”版、29个“综合新闻”版和16个“青年话题”版。以下便是对这74个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 “要闻”——整个版面是所有焦点的有机集合 为了让重要新闻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与其他重要新闻有序地组成一个版面,在排版时的位置关系和主次关系需要被良好呈现。具体而言“要闻”的排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题上见心思:手法多样、抓人眼球。单看题与文的相对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完全盖住正文的盖文标题(图1)、有标题下方和右方排列文稿的左上方标题(图2),还有右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左竖标题(图3)、标题左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右竖标题(图4)、像石碑一样立在文稿上端的文顶竖标题(图5)。此外,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都不同,每个要闻版的标题都可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大致排成一个序列(图6)。能在第一版出现的新闻无小事,通过标题间大小、位置的微妙调整和排列,能够确保读者不错过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又冲淡心理上造成的主次关系,因为站在报刊编辑的立场说,在头版的新闻几乎是同样重要的。 1 2 3 4 5 6

2.图配文占据视觉中心(图7)。要闻版乃头版的位置,占据其视觉中心的新闻图片要么有着强烈的新闻时效性,要么有其重要意义或深刻的新闻内涵。因此图片作为主题,搭配以些许文字向读者更全面地解读图片内涵。在此图片的地位略高于文字的存在,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吸引力;但是脱离了新闻型文稿的图片又不能称其为一条新闻,因此图文结合才能正确地传达编辑部的信息。 图7 3.本报评论员评论稿件,标题颜色、正文字体均特殊呈现加以区别(图8)。哪怕是在第一版也严格分清本报评论和新闻报道的界限,根据稿件的重要程度,中青评论文、本报评论员稿件可能出现在要闻版的任何一个位置,但是必定以天蓝色加粗黑体字标题、不同于新闻报道正文的字体编排呈现。特殊的处理本身就可以像读者传达“该稿仅本报观点”的信息,使整个版面更加严谨有序。 图8

中国青年报,一份可以仰望的报纸

中国青年报,一份可以仰望的报纸 ——参加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成立暨金牌读者揭晓有感北京时间,8月25日,我在北京海运仓2号,再一次走近你,了解你,深刻的认识了你。你让我感动,让我震撼,让我仰望。 ——写给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创刊60周年,一直加强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沟通,中国青年报社自4月27日起策划和实施了“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暨“微评《中国青年报》60篇经典报道”活动。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也在今天成立,各界人士受邀参加,而我,作为一名校媒记者,有幸被邀请其中,参加这场盛会。 活动之初,播放了一段关于青年报的视频。带给我的是一份份不可言的感动。金牌读者揭晓,我被一次次的感染着,震撼着。10位获选的“金牌读者”分别是:部队读者马誉炜、上海读者胡烨亮、北京读者赵彦伟、河北读者葛昌秋、山东读者吴永亮、广东读者周新桥、四川读者张铸林、湖北读者孙雪兵、贵州读者王远白、农民读者赵润明。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中国青年报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他们也深深的爱着它。或许,我们没法想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中国青年报带给他们的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但是我可以想象,在这个有些嘈杂的年代,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读中国青年报,是一种怎样的爱与吸引。他们的爱和中国青年报的朴实务实的内容联系着他们几年,几十年。。。有位金牌读者动情的讲到:海运仓2号,我终于来了; 其实我也想说,海运仓2号,我也来了,带着对你满心的仰望与挚爱。 上午十一点二十分,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揭牌,成立。这一刻,我深深的记下了。至此,我已经在中青报里沦陷。你脚下站立的是中国的土地,我们怎样中国就什么样,我们青年该有的不是对这个时代的抱怨,去做就好,而中国青年报就是对我们的一个引导。 下午2点,召开了读者,《中国青年报》名编名记与广大读者、校媒记者代表面对面。大家积极踊跃的提出各种各样的见解,为中国青年报献计献策。我们作为校媒记者也深深被中国青年报的名编们感染着,学习着。真切的了解到了他们作为一个媒体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而我,作为校媒记者,也将仰望着中国青年报,在传媒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此次到会的校媒记者都有获赠“冰点三书”、《报之道》礼物,我定细细品读会。今天,我在北京海运仓2号,走近你,了解你,真切的感受到中国青年报的魅力与内涵。让我感动,让我震撼,让我仰望。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随着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教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介的重视。由于教育活动自身的丰富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多元理念,一成不变的“四季歌”教育新闻报道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它不仅影响了教育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阻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如何改进教育新闻报道已成为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这个讲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受众面临多重选择,教育新闻要摆脱“四季歌”模式,吸引受众“眼球”,就必须尊重受众的意见,满足受众的需求。什么样的教育新闻能够打动受众,受惠于受众,从而实现教育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当前教育新闻报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也包括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教育新闻报道的内容因为常常涉及教育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具有专业性。但是话题设置过于专业化、报道充斥着行话,不加任何说明的专门术语,题材陈旧单一无新意,报道角度鲜少为受众考虑等问题使得做好教育报道的可读性降低,做好此类报道着实不易。笔者以《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报道为例试着进行分析。 要吸引读者,影响读者,首先要贴近读者近读者,了解读者。教育报道的读者是广大的青年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最主要的是青年学生。教育机关报、党报等主流教育新闻媒介主要以教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报道为主,强调报道的指导性和教育性。不仅是报道内容专业性强,而且行话多,甚至有些是不少老师都不一定能准确说出其中含义。而《中国青年报》将自己定位为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来源一部分是来自教育热点,进行二次分析,讲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教育热点常常是一段特定时间内教育领域里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住这类热点问题做好报道,可以有效提高可读性。比如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择校问题,2012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上刊登了《与中国高考“决裂”》一文,反映了我国高中生对于学业的选择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再走所谓的高考“独木桥”,而是转身奔赴另一条路海外留学。针对保送生制度问题:2012年6月12日刊登了《万人民调:绍.1%的人认同真优生不保送也能脱颖而出》,就保送生制度问题,反映了社会各界的看法,提出高考首先要讲社会公平。针对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2012年7月25日刊登了《女毕业生提起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诉讼》。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教育新闻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作为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级主流报纸,《中国青年报》始终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为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力,《中国青年报》以“每一个历史时刻,我们都在现场;每一次社会变革,我们都在前沿”的精神来报道教育。读者群覆盖社会各界人士,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读者是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本文从选题、新闻来源、写作、版面、新闻视角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一、选题 1、热点。《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事件大多具有可预见性,突发事件较少,在时效性上不占优势,关注教育界的热点、焦点。 2、补充。《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善于挖掘出新题材和题意以扩充先前的选题,致力于再发现和新发现,属于后发制人。 3、质疑。《中国青年报》通过对教育新闻现象、教育事件和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适宜性等提出质疑,指出其存在的负面效应和不确定性。2005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领导得病怎能让下属吃药》,对东光县教育局的做法进行质疑,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 4、解难。教育领域总有很多难题,学校有学校的难题、考试有考试的难题、教育工作有教育工作的难题。原来的难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难题。这些难题盘根错节,且复杂多元,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中国青年报》很多教育新闻力作都是关于破解教育领域上的难题。 二、新闻来源 1. 来自上级精神和指示。工作会议、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重要节日如教师节儿童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以及中央或地方教育部门某段时期的工作重点都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2. 记者主动发现新闻线索。这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获得新闻线索的最常见的方式。《中国青年报》的一名女记者,一天骑车上班经过一所小学时,她看见两个老太太用弹簧秤为孩子们称书包,根据这个事件,她采写了一篇报道,反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 通过媒介间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资料研究材料获取新闻线索。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实现的今天,媒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各种资料的借鉴已是大势所趋,这种渠道有方便快捷、新闻价值含量高、线索丰富等优点,尽管论文、简报、杂

中国共青团书籍读后感

中国共青团书籍读后感 机械设计八班—廖伟 作为一名班级上的组织委员,一名共青团员。我深刻认识的阅读团学书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今我又参加了合肥工业大学的斛兵青年学校,我又重新阅读了几本团学书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发展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起到了先锋,桥梁,突击队的作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有着光辉的历史。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青团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新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长。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急需我们这一代尽快成长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一个有志青年,只有树立民崇高的信念。才能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只有投身到共青团的先进行列中,才能发奋进取,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在团组织的不断教育帮助下,我逐步认识到一个青年要继承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在祖国“四化”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必须靠拢和加入团组织,不断接受团组织的教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要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今后我要时时处处用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做班级的好主人,同学们的好学友,在德智体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现在,我怀着加入团组织的强愿望,向组织表示,承认团的章程,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争取那闪光的团射徽能早日佩带在我的胸前!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团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还需要再接再厉,高标准要求自己,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关心时事,争取早日跨入团组织的大门,成为一名合格光荣的共青团员!我决心用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警告青年读后感

窃以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英美人相勖之辞也。此亦东西民族涉想不同,现象趋异之一端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於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於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充塞细胞则人身死,陈腐朽败之分子之充塞社会则社会亡。~~~准斯以谈,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非予之所忍言者。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与为邻,而不为其菌毒所传染也。~~~呜呼!吾国之青年,其果能语於此乎?!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俨然青年也;及叩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其始也,未常不新鲜活泼,然寖假而为陈腐朽败分子所同化者有之,寖假而畏陈腐朽败分子势力之庞大,瞻顾依回,不敢明目张瞻,作顽狠之抗斗者有之。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循斯现象,於人身则必死,於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非太息咨嗟之所能济,是在一二敏於自觉勇於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於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於脑里,利刃断铁,快刀理麻,决不作牵就依违之想,自度度人,社会庶几其有清宁之日也。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利,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奴隶云者,古之昏弱对於强暴之横夺,而失其自由权利者之称也。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堪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也。非然者,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德哲尼采(Nietzsche)别道德为二类:独立而勇敢者,曰贵族之道德(morality of noble);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之道德(morality of slave)。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以其是非荣辱,听命他人,不以自身为本位,则个人独立平等之人格,消灭无存,其一切善恶行为,势不能诉之自身意志而课以功过;谓之奴隶,谁曰不宜?立德立功,首当辨此。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此法兰西当代大哲柏格森(H.Borgson.)之创造进化论所以风靡一世也。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矧在吾国,大梦未觉,故步自封。精之政教文章,粗之布帛水火,无一不相形丑拙,而可与当世争衡。举凡残民害理之妖言,率能征之故训,而不可谓诬,谬种流传,岂自今始!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於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己,复何说哉!於此而言保守,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於今世。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呜呼!巴比伦人往矣,其文明尚有何等之效用耶?皮之不存,毛将焉传?世界进化,骎骎未有已焉;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己耳。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当此恶流奔进之时,得一二自好之土,洁身引退,岂非希世懿德!然欲以化民成俗,请於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夫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隐之余地。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以善意解之,退隐为高人出世之行;以恶意解之,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象。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斯其一矣,此退隐主义之根本缺点也。若夫吾国之俗,习为委靡。苟取利禄者,不在论列之数。自好之士,希声隐沦。食粟衣帛,无益於世。世以雅人名士目之,实与游惰无择也。人心秽浊,不以此辈而有所补救,而国民抗往之风,植产之习,於焉以斩。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呜呼!欧罗巴铁骑,入汝室矣。将高卧白云何处也?吾愿青年之为孔墨,而不愿其为巢由;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泰戈尔(R.Tagore,印度隐遁诗人),不若其为哥伦布与安重根!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并吾国而存立於大地者,大小凡四十余国,强半与吾有通商往来之谊。加之海陆交通,朝夕千里,古之所谓绝国,今视之若在户庭。举凡一国之经济政治状态有所变更,其影响率被於世界,不啻牵一发而动全身也。立国於今之世,其兴废存亡,视其国之内政者半,影响於国外者恒亦半焉。以吾国近事证之,日本勃兴,以促吾革命维新之局。欧洲战起,日本乃有对我之要求。此非其彰彰者耶?投一国於世界潮流之中,笃旧者固速其危亡,善变者反因以竞进。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庚子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无论其国若何富强,亦不能漠视外情,自为风气。各国之制度文物,形式虽不必尽同,但不思驱其国於危亡者,其遵循共同原则之精神,渐趋一致,潮流所及莫之能违。於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国民而无世界智识,其国将何以图存於世界之中?语云闭户造车,出门未必合辙。今之造车者不但闭户,且欲以周礼考工之制,行之欧美康庄,其患将不止不合辙巳也。

读后感:读《青春中国梦》有感

为青春梦拼搏,为中国梦奋斗——读《青春中国梦》有感青春,因为梦想生机勃勃,似雨润小草;青春,因为奋斗热情奔放,如似火骄阳;青春,因为奋发朝气华丽,像鲜花绽放;青春,因为崇德瑰丽,因为向善华美,因为人生在这时奠基,梦想从这里起航。从古到今,青春,梦想,奋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不变的乐章。“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正如陆游《书愤》中所说,梦想指引着我们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年轻的拼搏,让青春无悔;民族的凝聚,让无数的青春梦汇集成伟大的中国梦。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国,是每个人心中最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探索,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难以忘记九十六年前,在贫弱的中国被帝国主义势力欺压的浪潮里,在刚刚结束的一战还未散尽的硝烟里,青年学生为先锋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残酷的镇压,各路势力的阻挠,都没有让他们停住追求进步的步伐,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与方向,“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鼓舞了无数青年拼搏奋斗,并用智慧、激情、热血、信仰报效祖国、砥砺奋进,抒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美丽梦想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指引着他们前行。同样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更应该鼓起勇气,把振兴祖国的重任扛在肩上。这,是伟大的中国梦。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年轻的我们,拥有光明

的梦想。然而要想实现梦想,我们要走的,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坦途。美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总统之一林肯出生时一贫如洗,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然而,正是因为他的不懈拼搏与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他最终名垂青史;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为作战负伤,双眼失明,但却靠顽强的毅力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著名女作家张海迪五岁成了残疾人,后来自学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以及五国语言,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些主人公无一例外都用顽强的奋斗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人生。如今的我们,没有繁重的生活压力,也没有身体上的疾病,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抱怨,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不畏惧挫折,在为了梦想前行的路上披荆斩棘。这,也是伟大的中国梦。 2015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今天,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崭新的交汇点,我们从未如此真切的感受过中国梦的力量——这是中国的梦想,是华夏族的梦想,是每一个身体里流淌着神州大地血液的炎黄子孙的梦想。作为一个高中生,刻苦学习是我们的本分;作为祖国未来的舵手,勇于创新是我们的职责;作为实现中国梦,实现祖国伟大复兴重任的承担者,我们,要拥有足够的勇气与责任。无数革命先辈的言传身教,无数励志人生的启迪,祖国屈辱的历史与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求我们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勤奋学习,关注时事,勇于创新,融入潮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登上世界发展的舞台,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篇一: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仅靠几个媒体巨头来垄断整个信息市场的历史已经灰飞烟灭了!传媒业间的竞争早已从一省之内,一国之内的争斗上升到了整个世界内,不同传播方式间的大乱斗。在这场新一轮的惨烈的淘汰赛中,作为昔日传媒龙头老大的平面媒体,更是显得江河日下。一方面,在实力雄厚、市场广阔的电视媒体面前,它不得不交出传媒业的皇冠;另一方面,在生机勃勃,锐意进取的新兴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它的生存空间更是大打折扣。即使剔除掉来自不同媒体行业间的竞争,面对本行业中种类繁多的同质性产品,一份报纸恐怕也无法保证自身持续而长久的生命力,更不用说始终处在盈利状态了。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任何投资都必须考虑到回报,那种不记回报的运营方式已经不可能再保证一份报纸生的活力了。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极具特色的。许多以意识形态宣传为第一要务的报纸会依然干净整洁地摆放在各个报刊亭内最偏僻的位置。只是,如果整个报纸行业都走这条路子,

那么报纸这块传播信息,教育民众的地位就真的彻底沦陷了。那么,既要根正苗红,又要具有新意,不落俗套,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维持稳定的受众。这样的报纸应该怎样操作呢?《中国青年报》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创刊于1950年的《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从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地镀了层红色。这决定了它今后所有的报道中都必须带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眼镜去观察这个世界。但毫无疑问的是,那种陈旧,呆板,意识形态浓厚的写作风格在今天这个追求“Idea”的时代中绝对是见光死的代言。很显然,青年报的编辑们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在与“高大全”语调彻底说再见的1980年后,青年报复苏后的第一轮改革明显走对了路子。 首先的,也是最正确最根本的一个决策,便是确定自身的受众群——中国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为青年永远是未来的核心,而核心便能被青年报所掌握。这就是最如意的一笔账。一旦对准了青年的口味,势必能在未来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从而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强。之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决策,那就是确定了自身严肃性的方向。一份报纸的严肃性通常能用很多方式去表达,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为令人厌恶的一种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领导人的谈话及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