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围合实体的作用以及和内部空间的关系

建筑围合实体的作用以及和内部空间的关系
建筑围合实体的作用以及和内部空间的关系

建筑围合实体的作用以及和内部空间的关系

摘要:对建筑史上空间概念进行了简要地回顾,并以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建筑围合实体的作用以及和内部空间的关系。同时给出常见的建筑围合实体的形态以及相应的内部空间形态。旨在唤起人们对建筑设计手法的深入研究。关键词:空间概念围合实体关系形态人类的祖先凿地为穴或构木为巢,创造了避风雨,御严寒,防侵袭的赖以生存的场所,其目的,不是使用围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从原始人类挖掘洞穴到当今世界上充满金属与玻璃光泽的现代建筑,人们对建筑形式的追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建筑技术怎样更新,材料、样式怎么改变,建筑活动的目的仍然是为人服务,它必定要满足人们对它提出的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提供一个身心庇护与交流的天地。建筑创造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含义,就是通过对物质形式的安排而获得某种有目的的空间,从而构成对人的生活有意义的场所.1 建筑空间概念发展的历史建筑的原型是一个遮风避雨、驱虫避兽的场所,原始人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材料和最简易的工具:树枝、树叶、石块或泥土

等来搭构围合成使用空间。虽然在此类最初的建筑活动(包括人类最早搭建的草棚与洞穴)中已经隐含了空间概念的基本特征,然而对于空间概念的提出却是很晚的一件事。18世纪之前,从没有在建筑论文中出现过空间这一概念,直到19世纪初才有德国的美学家开始使用(具有建筑意义的)“空间”这一术语。谈到建筑物如同“限制和围合的一个限定空间,形容一座教堂为必要的精神生活的集中,它因而将自身关进空间的关系当中”.在这里“空间”这一概念虽然具有建筑空间的含义,但它更多的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进行论述的。《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一书的作者,著名建筑史学家S. 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 )把人类的建造历史描述为三个空间概念阶段:①穴居人类,虽然证据显示他们有惊人的创造力,但只是利用而非建造。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建筑,如美索布达米亚人和埃及人的金字塔,但这些只是服从于外部的建造,真正的内部空间还没有出现。就如同我们在希腊和罗马的城市广场中所见到的用雕像、石柱和方尖碑等作为控制元素所形成的空间。从现代的意义来说,这个空间概念是关于实体之发射能,彼此间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是由实体而向外发展的空间概念;可以称为第一个空间概念阶段(有外无内)。②公元100年,古罗马万神庙出现了第一个塑造的室内空间,圆形的穹顶至今让人感到震撼,内部与外部空间区分了开来,与宇宙空间大

自然的空间的差别做了更为详尽的解释:建筑空间是在大自然中用一定的元素界定出来的物质场所。这种中空而包被的空间概念,支配了西方乃至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但遗憾的是外部形式被忽略了。技术和观念的困境使外部形式与内部空间的分离又持续了两干年。可称为第二个空间概念阶段(内外分隔)。③1929年,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使千年来内外空间的分隔被一笔勾消。空间从紧身衣般的封闭墙体中解放出来,“流动空间”出现。这称为第三个空间概念阶段,它是关于内外空间互动关系的发展.这一空间概念所描述的,正是现代建筑所表现出的,内外交融,与自然融为整体的空间,它与古代的神庙和教堂等的封闭与幽暗的空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只有在建筑中人们才可以绕过或穿过界面,感受到“内”与“外”的空间。人们终于可以穿过想象的界面向前迈进,空间在我们地感受行为中流动了起来。当然,这是一个长期酝酿的思维发展过程的结果,从此,人们开始对建筑的“实体”产生了新的解释:我们通过实体的墙和屋顶来进行建造活动,但我们使用的却是被实体所围合的虚的部分,这虚的部分,就是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的真正“实体”。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筑的组合元素是实体、空间、界面。并提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场所”的观念。在建筑创作中,空间重于实体;空间是建筑创作的目的,

实体是创造空间的手段,界面则是围合空间的要素。2. 建筑围合实体与内部空间的关系: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曾提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说,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组成空间的实体的壳,而是空间的本身。有形的实体(墙体、屋顶)为媒介,而真正有用的是虚无的空间,实体是手段,空间才是目的。如电影院它所拥有的使用价值就是提供放映的空间。但作为满足使用功能的实空间来讲必定是由围合实体所组成,围合实体对空间的形成是起到相应的作用的。所以不能因过分注重空间而忽略了围合体所起到的作用。有了围合体就从自然空间、虚空间变为人造空间、实空间。而且通过围合实体的多变能反映出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的组合变化又确定了围合实体形式。所以,形成围合实体和空间的紧密关系。以下几点将对建筑的围合体的作用与内部空间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2.1 围合实体的形式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建筑物的外部围合形体特征不是凭空形成的,也不是设计者随意决定的,而是内部空间的外在表现,内部空间是什么样的就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外部围合形体。然而,在某些时期的建筑中又体现出形式决定空间,观察古典建筑就会发现外表的形式过分的强调而内部的空间失去了应有的功能,限制了空间的组合使空间显得牵强。到底是空间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空

间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著名设计师密斯。凡。德。罗曾强调“把形式当作目的不可避免的只会产生形式主义”。指出空间的功能决定于外部的形式,因为过分注重外部形式设计出的空间不能满足功能上的需要,而且呆板,无活力。而有空间决定形式设计出的空间,不仅满足不同功能空间需要,而且内部空间灵活只有内部有活力外部才有生命。但是,也不能把形式看的无足轻重,作为内部空间的反映,它必然受制与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的组合、排列上也应考虑和外部形体的统一,做到表里如一。围合实体的形式应真实、正确的反映内部的空间变化。2.2 围合实体对空间起到的基本物理功能建筑的围合实体除了体现出建筑的实体特征,形成建筑外部的视觉变化同时又形成内部空间的层次变化外。而且,又解决了空间最基本的问题它坚固了建筑,使空间实体化,又起到了保温或凉爽,保持干燥或湿润,隔音等一些基本物理功能。最主要的是保温、通风作用,不同地区的建筑形式体现出适应于这地区环境的特点,围合实体为建筑形式完成适应当地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北方地区因气候比较寒冷所以建筑的围合体比较厚重,目的是为了避寒保持室内温度。南方地区较为温暖而且潮湿所以建筑围合体比较清薄,利于内部空间通风。或许采取其它形式,但无论用那种形式它必须适合所在的地区环境,这样才能使空间在使用程度上达到合理。2.3 围合实体的质感处

理与外部内部艺术效果围合实体除了完成基本功能和围合空间外,本身它的形式不同、质感不同还能产生不同的室内外视觉艺术效果。质感的不同主要于材质的不同有很大关系。我国古典建筑在质感上给人色彩艳丽的艺术效果,这就和它所用的材质有关。现代建筑使用的材质很多,砖的运用使围合体界面形成了丰富的层次纹理变化,体现出建筑的朴实质感。粗糙的石材、木、混凝土等材质的运用都能形成不同的质感和艺术效果。特别是玻璃材质的出现使建筑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它的明亮、通透的质感,改变了以往的建筑形式,使室内与外界有了一定的联系,增加了室内的明亮。围合体外部材质的选用不同,不但使建筑外表形成了质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建筑的形式多样化。而且,还可以使某些材质在围合体内部得到体现,使室内室外的质感得到内外统一,达到特有的艺术效果。如砖材的使用不但外部形成层次同时内部也形成丰富的肌理,还有木材、石材等。但有些材质不宜在室内大面积使用,因为人和室内的关系更为密切,空间要便于人的使用,如材质过于粗糙不利于人的使用,可使围合体某部分选用从而增加室内的艺术效果。当然,可根据室内的效果改变材质,使材质附加在围合体上完成室内效果。2.4 围合实体的比例处理在空间形式上的作用围合实体的长、宽、高比例问题发生改变不但使建筑形式发生变化,同时它还配合内部空间营造一定的空间氛围。围合体的比例变化不同

可表现出多样的空间,不同形状的空间又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围合体的高度改变会形成一个形状窄而高的空间,由于它的竖向性比较强烈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同时激起人们兴奋、崇高、激昂的情绪。如:哥特式教堂,高直的外部围合形式反映出内部空间的窄而高,设计者正是利用这样的几何空间特点,发挥教堂的使用特点,让人产生希望和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向上追求另一种境界,使人感觉到离神的距离缩短,满足了精神感受。相反,围合高度降低所形成较矮空间使人感到压抑。当长度发生变化时,围合体所形成一个细长的空间,由于纵向性的特点,使人产生深远的感觉,细长型的空间运用会诱导人在心理、情绪上发生变化,使人对空间的深处产生好奇、期待。随着空间的深度增加这种心理上的变化会更强烈。围合体的宽度变化一方面会对空间的物理功能起到不同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出建筑的体量美。通过以上几点,可看出要成为实空间是要借助围合体来完成,而建筑围合实体保证了空间的使用功能又体现出内部空间的形式,因此,建筑实体和内部空间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同时又证明了围合实体的作用。我们不能因某时期的建筑注重围合实体而忽略了空间的价值,也不能因某时期注重空间价值而否定了围合实体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体。3. 建筑围合实体形态与内部空间形态围合实体形态决定空间形态,空

间形态通过围合实体形态得以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形态学的角度,围合实体成为空间的研究手段。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建筑个案的讨论来枚举若干种典型的围合实体形态。3.1 连续“连续”是指同种性质的围合实体在改变方向后仍然相连的一种形态关系。这是从传统建筑中继承而来的一种属性一一由于结构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实体都担当承重的作用,实体表面改变方向的拐点对结构的整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连续性成为必然。近代的结构革命一一钢铁与混凝土以及框架结构体系的广泛应用,使实体从承重作用中解放出来,不连续成为可能。对于围合实体的垂直表皮而言,结构作用既已剥离,拐点的连续性变得没有必要。各段表皮之间的连接处由于没有荷载传递,只需进行构造层面的处理,可以彻底断开或者以透明玻璃填充。水平表皮的受力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结构梁的帮助下,可以在一面、两面甚至三面与垂直表皮断开。表皮形态变为分离的片断,每段表皮承担自身的荷载,并且无须对位。当代建筑实践中围合实体所应用的材料和构造方法,已不限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之始的实墙开洞或者整片的透明平板玻璃。不像当年那种“非黑即白”(不是实墙,就是透明玻璃)的处理方式。随着“轻表皮”的发展,垂直方向的“层化”处理方式成为一个显著特征。保温、通风、采光、景观、私密性等表皮功能需求,可以通过不同层的表皮构造组合解决。

在此基础上,围合实体的匀质性可以实现。3.2 并置并置是指多个围合实体单元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一一单元各自完整,相互独立,共存于一个较大的秩序内。这种秩序下空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小级别的表皮单元内部的空间,另一种则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残余空间。卒姆托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用一系列特殊的形态创造了并置的关系。浴场的承重结构是一系列矩形的墩子。墩子的大小各异,不均匀的布置在基地上,通过占据空间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墩子内部“挖出”空腔,成为担当不同功能的小室。墩子承担的混凝土无梁楼板,从墩子顶部一面、两面或三面挑出。楼板之间留有6cm的缝隙,用透明玻璃封闭。楼板的上表面与后面的山坡相连,形成一片镶嵌着一条条玻璃缝隙的草坪。卒姆托的墩子在形态上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忽略墩子内的空腔,墩子就变成了极粗的柱子。浴室的形态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独柱支撑的伞状结构的组合。如果承认空腔,而忽略墩子闭合的事实,墩子就变成了墙。浴室的形态可以理解为有若干组曲折的墙体支撑的独立结构。如果承认所有这些事实,墩子就成为筒体。筒体具有比承重墙或者柱更有趣的形态。筒体是一座最基本的房屋,它有完整的空间和表皮,并区分内外。浴室因此既是一幢建筑,又是一个建筑群。筒体内部是封闭的传统的静态空间,而外部是由若干筒体围合并分割的流动而开敞的、既是室内又是室外的公共空间。在整个建筑的外

部围合实体的处理上,筒体之间的空当被充分的重视,要么封以透明玻璃,要么完全开敞,使既内又外的公共空间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3.3 嵌套嵌套是指两层围护实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一一一层始终位于另一层的一侧。空间由此被划分为三部分一一两侧和中间。我们以“嵌套”为这种关系命名也许并不十分准确,实际上指这种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一两层围护实体分别闭合。但是,我们截取其中任意一段进行研究,它都具有以上总结的普遍的关系。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设计的森林别墅是现代建筑中两层围护实体嵌套的典型个案。该别墅是一个艺术收藏家住宅,要求有展厅和工作室等比较特殊的功能。妹岛的策略是首先将功能进行分类,展厅作为核心空间,厨房和餐厅以及起居、交通等功能交错编织在一起作为公共空间,卧室、工作室、卫生间等功能性明确的空间相对独立。我们既可以说妹岛重复了一个传统的东方院落式形态关系,同时又可以认为是对文丘里“里衬与残余空间”理论的实践。两层圆形的围护实体偏心嵌套在一起。小圆包裹核心空间,通高,靠玻璃屋面采光。公共部分布置于两层表皮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内,取消不同功能分区之间的隔墙,使各种不同功能得以相互渗透。同时,由于内外环状围护实体偏心布置,之间的环状空间的匀质性得以改变,产生了由宽到窄再到宽的循环运动趋势。功能性较强的空间外化为盒体突出于外环之外。内环围合的展厅空

间类似于传统的院落空间,不仅在于其顶部采光的形式,而且它也确实成为整个别墅的内在核心,从而使建筑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内向性。环状空间类似于沟通各个不同房间的廊。天光透过内环表皮上的洞口间接进入环状空间,为其提供柔和的自然采光,也同时暗示内核空间的“院落”属性。内外两层环状表皮相对完整,表皮上的洞口异化为盒体,并且与地面脱离,强调了环状围护实体的延续感。洞口超常的比例与尺度,模糊了门与窗之间的区别一一既提供人的出入,又提供景观与采光。两层围护实体上洞口的刻意设置的对位或错开的关系,改变了环状空间内的方向性,丰富了空间体验。3.4 运动运动指围护实体的某一部分通过改变相对位置,使整个系统的形态发生变化。这就将建筑本体推向四维,引入了时间。其实建筑师并不希望创造严格意义上的“动态建筑”,只是想获得多个静态的累加。也就是说,运动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改变围护实体的形态得到的多种对应的空间形态。要实现围护实体形态由一个向另一个转化的过程,其代价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实体上的门与窗,真正意义上可以运动的围护并不是很常见。运动部分的面积和重量都是构造上的难题,运动的惯性和频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当然也有观念的问题。比如在大部分建筑师的意识里,“墙”应该是静止不动的。这是从传统建筑形态中继承下来的。也不是说所有的围护的运动都会明显的改变空间形态。比如密斯设

计的吐根哈特住宅曾经设置机关,使整片的透明玻璃沉入地下,达到室内外空间的完全开敞。透明平板玻璃对于密斯的意义是凝固的空气。玻璃的“消失”只是意味着空气由凝固状态变为流动状态而已。从建筑师的主观意识和实际效果上来讲,此举对空间形态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结语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是在时间与空间纵横交叉的历史坐标上存在的。每选择一种建筑空间形态都会长久的存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上,并会对人们的行为、心理产生持续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到人类的文明。建筑空间设计应该与建筑场所相融合。建筑应在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身心需求,使之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用真诚的心灵去领悟空间,应是建筑师的责任;使人类得到诗意的栖居,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历史的必然。

建筑空间组成分析

建筑空间组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有能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以适应日益多样的社会生活,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得以更为充分的体现和强调,由此,新建筑运动应运而生,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提出“形式由功能而来”的观点。他给予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 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在建筑中,功能一般表现为建筑的内容,而空间则体现为建筑的形式,因此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哲学上“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原理来加以解释,一方面功能决定着空间的形式,另一方面,空间的形式又对功能具有反作用。 关于这一点人们对它的认识似乎越来越明确、越深刻。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建筑师都引用老子的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正表明: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从这一点出发,有的人更进一步把建筑比作容器—一种容纳人的容器。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那么,能不能说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建筑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来决定的呢?也不能。诚然,建筑的空间形式首选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因而,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但是有一点必须给予充分地肯定:即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这种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一种制约性,或者简单地讲:就是功能对空间的规定性。 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决定空间的“量” 所谓空间的“量”是指空间的大小和容量。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平面面积作为空间大小的设计依据。根据功能需要,一个空间要满足基本的人体尺度和达到一种理想的舒适程度,其面积和空间容量应当有一个比较适当的上限和下限,在设计中一般不要超过这个限度。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一间普通的居室面积大约在15 ~20 平方米,起居室是家庭成员最为集中的地方,而且活动内容也比较多,因此面积应最大,餐厅虽然人员相对集中,但由于只在进餐时使用,所以面积可以比起居室小,厨房通常只有少数人员同时使用,卫生间则更是如此,因而只要容纳必要的设备和少量活动空间即可满足需求。对于公共建筑,一间40-50 人的教室需要50 平方米左右,一个1000 座位的影剧院观众厅则需要750 平方米左右……由此可见,不同的使用功能直接决定了所在空间的大小及容量。 (二)功能决定空间的“形” 所谓空间的“形”是指空间的形状。除了空间的大小和容量,空间的形状也同样受功能的制约。虽然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某些空间可以被设计成多种形状,然而对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使用功能,总会有最为适宜的空间形状可供选择,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化组合的过程。 仍然以教室为例,如果确定面积为50 平方米左右,其平面尺寸可以为7x7 米,6x8 米,5x10 米,4x12 米……,如何进行选择呢?我们知道,教室首先应满足视听效果,长宽比过大会影响后排的使用,过宽会使前排两侧座位看黑板时出现反光现象,因此通过比较,6x8 米平面尺寸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同样是上述尺寸,如果换成幼儿园活动室,由于幼儿园活动的灵活多样,接近于方形的平面尺寸通常被较多地选用。反之如果是会议室,略为长方形的空间形状更有利于功能的使用。 功能的制约与建筑空间的灵活多样并不矛盾。空间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除矩形外,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现代建筑体系 摘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中外建筑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目前的新型建筑有着 很多感悟,结合很多著名建筑进行了部分新型结构体系的介绍,总结了不同结构的特点。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张拉结构、膜结构、玻璃结构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社交、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商业和军事等方面的需求,建筑形式随之发生变化,其造型千变万化。当今建筑结构随着建筑功能的变化和需要,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是大体型、大空间、大跨度。如体育比赛场馆、会展中心、飞机场的机库与候机楼、文化艺术以及商业建筑等规模都很庞大,跨度也大。现代空间结构是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传统结构中得到知识、启发和借鉴,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把传统的和现在的彼此融合,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发展结构体系。目前世界上已经建造了成千上万采用各类空间结构建筑的大型体育馆、飞机库、会议中心和展厅等,这些建筑的恢弘气势、优美造型。许多厂房、仓库等也采用了空间结构,实现了经济、合理的完美统一。 1 张拉整体结构体系 张拉整体结构可定义为一组不连续的受压构件与一套连续的受 拉单元组成的白支承、白应力的空间网格结构。它通过拉索和压杆的不同布置形成各种形态,索的拉力经过一系列受压杆而改变方向,使拉索与压杆相互交织实现平衡。这种结构的刚度依靠对拉索与压杆施加预应力来实现,且预应力值的大小对于结构的外形和结构的刚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张拉整体体系在拓扑学和形态学上是复杂的结构型

式,所以用一种有效的几何方式来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张拉整体体系可应用于城市雕塑、大跨度平面或曲面屋盖结构。张拉索网结构或张拉索壳结构的型式可为球壳、扁球壳、筒壳、旋转双曲面等。 张拉整体体系由于其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可充分利用拉索及压杆的单元强度,提供极大的刚度,适用于作为超大跨度建筑的屋盖结构。目前张拉整体体系主要是以索穹顶的结构形式应用于大型体育场的屋盖结构,在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均有建成的工程实例。 2 膜结构体系 膜结构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是由多种高强薄膜材料及加强构件通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以形成一种作为覆盖结构的空间形状,并能承受一定外荷载作用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膜结构是建筑与结构完美结合的一种结构体系。薄膜既承受膜面的张力,又可防雨、挡风,同时还可以采光。膜结构的建筑造型是结合结构构造的布局而产生的,力的平衡状态直接被表现在结构的形状上,从而使得膜结构成为一种建筑与结构自然有机结合的新型大跨度建筑。 (1)膜结构的特点 由建筑所用材料和其结构形式及其结构组成可知,膜结构具有如下明显的优越性: 1)跨度大、自重轻:在大跨度的结构中采用膜结构要比传统结构轻一个或几个数量级,且单位面积的结构自重与造价也不会随跨度的增加而明显地增加。

建筑空间组合流线分析功能分区

建筑的空间组合、功能分区及流线分析 建筑界常引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了一幢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 人们盖房子总有其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这在建筑中叫功能。在建筑设计的历史过程中,功能的变化和发展带有自发性,它是一种活跃因素,特别是它在建筑设计中有着主导地位,因而在功能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中,经常都是处于支配的地位,并成为推动建筑发展的原动力。在建筑中,功能作为内容的一个主导方面,确实对形式(空间)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但也不能否定空间形式的反作用。一种新的空间形式的出现(或被创造出来),不仅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还会反过来促使功能朝着新的高度发展。 功能空间与建筑造型。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后,要考虑的就是其优美的立面和造型带给人们精神上良好的感受。 建筑的流线无疑影响着功能的划分与使用,一个建筑流线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性。 以上所述为建筑中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设计的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这些基本功能要求。 建筑空间有内、外之分,内部空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它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对人的影响也最大,它应当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美的形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感受和审美的要求。 建筑的空间组合 在设计中,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谈,我认为尤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空间的体量。住宅空间的舒适度是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过大的空间

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亲和感,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氛,有时还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而冷漠、僻静。目前,由于住宅市场的炒作和使用方(甲方)盲目攀比的心理,使很多设计变得不理性;厅的面积被扩大到60-70M2,卫生间被扩大到18 M2。这不是正常人所能接受的。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曾指出:“日本式建筑中四张半席的空间对两个人来说,是小巧、宁静、亲密的空间……”其所说的四张半席相当于我国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居室。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曾谈到:“尽管我们可以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我们的精神活动。”有关研究表明,引起人们心理体验的,不仅是建筑物的物理实体,主要是使用建筑空间的人和活动。 2.空间的尺度。尺度问题就是在空间的高度上应考虑好的两个高度:绝对高度(实际层高)和相对高度。选择合适的层高在住宅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住宅设计层高一般为2.8米。 绝对高度与人的感受: 空间的高度对于精神感受的影响很大,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绝对高度:以人为尺度,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会使人感到不亲切。另一个是相对高度:空间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相对高度愈小,顶盖与地面的引力感愈强。 相对高度不能只着眼于尺寸,而要联系到实际的平面面积,人们在实际生活经验中体会到,在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面积愈大空间愈显得低矮;另外,作为空间顶界面的天棚和底界面的地面——其相互平行、对应,如高度和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则可以显示一种互相吸引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造成一种亲和、适宜的感觉。 3.空间的形状和比例。不同的形状空间,往往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在选择空间形状时,必须把功能使用要求和精神感受要求统一起来考虑,使其不但适用而且又能按照一定的艺术意图给人以良好的精神感受。对于一般建筑空间来讲,所谓形状就是指“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由不同形状体量组合而成的建筑体形,可以利用长、宽、高三个向量要素在形状

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初探

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初探 发表时间:2014-09-17T15:10:30.89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赵耀 [导读] 在一套居室中卫生间仅仅安置必要的卫生设施,是最小者;厨房以及卧室亦应该有相应的面积。 赵耀 宿迁市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6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实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民用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用性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内部空间的实用性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民用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进行相关阐述。 关键词:民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手法 建筑空间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其中内部空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分隔出来的;它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对人的影响也最大,它要求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具有形式美,进而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与精神感受。 一、现代民用建筑空间形式的变化 (一)大小不同 传统来讲,家庭会客、娱乐以及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是起居室(客厅),故设计时应当照顾到住户的各类活动,将其规划为最大者;相较而言,在一套居室中卫生间仅仅安置必要的卫生设施,是最小者;厨房以及卧室亦应该有相应的面积,不可以仅仅扩大其面积却不完善其功能。 (二)形状不同 不同的房间功能各异,故其形状也不尽相同,如果居室太过狭长,就会失去灵活性,同时给人一种不舒适的感觉,但是换做厨房,即使长一点,也不影响其功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三)朝向不同 朝向要根据各个房间的性质进行设计,兼顾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既要避免烈日曝晒,又要争取必要的阳光照射。尽可能在南向布置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卧室。 二、建筑造型(外部体形)和空间的关系 建筑的造型(外部体形)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内部空间决定外部体形的概貌,有何种空间便会产生何种外部体形。同时内部空间包涵其形式以及组合的情况,又必须与功能的规定性相一致。故建筑的外部体形不单单反映内部空间,还会将建筑的功能特点间接地反映出来。 住宅建筑属于一种直接服务于人们生活和休息的建筑类型,在满足其功能性的前提下,为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觉,在整个建筑造型以及立面设计上应做到具有小巧的尺度,还有自然朴素、淡雅宁静、的亲切气氛。 例如某小区内的B类住宅设计,选择传统欧洲古典建筑的三段式(基座、中段、坡屋面的顶部)立面造型设计;上部为红色机平瓦盖钢筋混凝土现浇坡屋顶;并在坡屋面上设置三角形通风窗,以满足通风需要;同时采用凹式铝合金窗,以方便检修和采光。该处理方法极大丰富了建筑物体形以及外部轮廓线的变化,也充分符合其功能依据。中部有设计精致的阳台,形状方向均有变化的窗户等,主体的外墙涂料为乳白色。基座的外墙涂料为仿石质浅灰色。建筑造型整体别致典雅,与外面嫩绿色的草地、青褐色的条石台阶以及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完美地营造出了浪漫、温馨、典雅的生活气息,和小区整个雅致秀美的环境设计相得益彰。 三、民用建筑空间的灵活运用设计思考 通过充分利用每平方米的使用价值,使建筑空间完全得以发挥,使室内空间艺术和建筑功能的处理密切结合,以达到圆满的统一为室内空间设计的关键问题。 第一,在满足合理的结构方案条件下,要尽可能地降低结构面积,结构类型不同所占结构面积亦区别很大。故应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将结构面积降至最低,同时应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少采用隔墙,在可以使用家具分割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固定的隔断,并尽量选用悬挂式以及嵌入式等结合建筑处理的储藏方法来降低对室内的空间利用以及家具布置的需要量。这些都同墙柱结构构造的局部处理以及结构方案的选择息息相关,所以空间利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便是选择最适宜的结构构造方案。现在可以灵活自由布置的大空间设计,已经运用在许多建筑中。例如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的居住建筑中,选择仅固定盒子卫生间和楼梯间的布置方案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需要对不同类型房间的体量进行控制,各种房间的面积有大小之分,使用人数也有多寡之别,并且在空间艺术要求方面也存在重大区分,因而在空间体量方面绝不可能,也不应该存在完全一致的现象。节约、利用空间的根本问题之一是有效合理的控制各类型房间的体量和在设计中得到恰当的分配,但若要在一个完整统一的建筑平面空间布置中,能做到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但又是完全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认真的推敲。片面的节约也并非是单纯运用空间与增加建筑使用面积,否则也将导致空间使用不当与艺术感观上的失败。 四、民用建筑常见的设计处理手法 (一)夹层的灵活运用 候车室、营业厅、比赛馆等公共建筑对空间都会存在较高的要求,但与此相关的附属用房与辅助用房则在层高与面积要求上低一些,所以往往会采用在大厅四周布置夹层的方式,从而确保更有效合理地运用空间,力求做到每个房间各尽所用。设计夹层的时,尤其需在多层公共大厅中(如商店)格外注意楼梯的布置与处理,若是可以充分利用楼梯平台的高差来适应不同层高的需要,而不另外增加楼梯间,这将是最理想的,在民用居住建筑中会常结合起居室的高大空间设置夹层,作其他居室之用。 (二)坡屋顶的利用 公共建筑的坡屋顶,尤其在居住建筑中作为经常运用较广的一种屋面处理形式,在三角形坡顶中部有不小的空间,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加以利用。在居住建筑中常利用坡屋顶设置楼阁或储藏室,而在影剧院中的坡屋顶,常作为布置通风、照明管线的技术层来利用。(三)走道上部空间的运用 纯为交通性的走道,无论是在公共建筑或居住建筑中都是供人们通行而较少停留的空间,宽度也不大,所以可以采取比其他房间更低

建筑风格论文现代建筑风格论文

建筑风格论文现代建筑风格论文 浅谈西方现代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以及他的建筑风格与理念对今后全球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风格理念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的一位重要的建筑师。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他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

一、赖特的建筑风格 1.建筑风格 有机建筑是赖特反复宣扬的建筑观念,“活”的观念和整体性是有机建筑的两条基本原则,而体现建筑的内在功能和目的;与环境协调;体现材料的本性是有机建筑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1.1 强调保持材料本色 赖特忠于天然材料的特质并将他们在建筑整体中充分地展露,成为人工物与自然之间的有力联系。他很善于利用材料和装饰取得与周围环境的内在联系。在设计中体现了砖、木的本来面目,它们都是与大自然相依的。 赖特认为最有人情味的材料就是木材。人们都愿意亲近木材,触摸它和欣赏它。木材因天然生长而形成美丽的纹理,这种木纹会带着光泽而显现出来,这正是木材最美妙的性质。所以赖特认为在建筑上运用木材就应注意表现这种天生丽质,而不是去掩盖它。他还反对在木材上刷上不透明的油漆,而主张要表现出木材的天然纹理和加工工

居家风水学

居家风水学 作者:中国团购特区https://www.360docs.net/doc/9415650449.html, 现代风水学在住宅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这里所说的风水,不是封建迷信的风水,而是传统风水学的去伪存真。现代风水学理论是集地理学、星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美学、和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精髓。 建筑物房屋一般具有直观表现和非直观表现两种特性https://www.360docs.net/doc/9415650449.html, 直观表现:1.层高大小(层高过小的话会感觉有压抑感,层高过大如果装修不当会显得很空洞。) 2.门槛高低(门槛高的话会容易绊脚,过 低的话不美观同时也不利于截流。) 3.室内楼梯踏步(踏步过高的话上楼梯是 会很吃力,踏步过窄的话会感觉不踏实。) 4.开间、进深不合理的话也会带来很多不 适。 5.忌穿堂风(建筑物室内忌组织穿堂风, 在建筑风水学中称之为“漏财风”。) 6.窗户的开启以朝东为宜(紫气东来乃祥 瑞之兆。) 7.选房应靠近楼梯间、避难层消防室、有 水房间、现浇结构及整体性较好的房间。

8.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阳台护栏、楼梯护 栏的杆件净间距不应大于11cm,梯井净宽不 大于20cm。 非直观表现: 1. 生活家居摆放格局 2. 装饰品的位置、搭配及颜色格调 3. 吊顶、墙纸、地面的布置及颜色格调 4. 家用电器的安置 5. 门窗家居的配比数目 如果你新买的房屋在不符合《建筑风水学》具体要求的情况下,而进行不合理的装饰装修格局布置,很可能会产生诸多困惑(或许你会感觉财路不顺、运气不佳、家庭不和睦、心烦、压抑、失眠多梦)这些情况很可能就是违背了风水学的观点。 当人们处在一种美观舒适、色彩和谐的环境景观中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甚至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也格外活跃,反之就会产生压抑、心烦、失眠、多梦充满紧张感。 您如果是为公司进行选址(选购办公楼),特意来我们公司选房,在您深思熟虑购房的时候,同时也建议您参阅《建筑风水学》中正确、合理的装饰装修布局,希望为贵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时运,为贵公司的效益引财、聚财。

建筑的空间组合

建筑的空间组合 建筑空间组合是在熟悉使用空间、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建筑整体的使用要求,分析各种使用空间之间以及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考虑技术、济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要求,结合整体规划、基地环境等具体条件,将各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互联系结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任务是:(1)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合理分区,妥善解决平面各组成部分空间的相互关系,安排各使用空间的相对位置。 (2)选择合适的交通联系方式,组织好建筑内部及内外之间的交通联系,交通联系要简洁明确,避免流线相互交叉干扰。 (3)按照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基地环境,确定建筑平面形式,要做到布局紧凑、用地节约,并为体型塑造、立面设计创造条件。 (4)考虑结构布置、构造处理、施工方法和所用材料的合理性,掌握建筑标准,注意美观要求,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类型繁多,每种建筑类型又包括若干种用途不同的多个空间,这些空间需按其使用要求组合成一栋完整的建筑物。在进行空间组合时,应对各种空间进行深入的功能分析,分清主次、闹静、内外等,明确流线顺序,并根据材料、结构、技术、经济等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全面综合考虑,使建筑物内部空间组织完善,造型简洁,达到预想的艺术效果。 第一节建筑空间组合原则 尽管各类民用建筑的功能要求决然不同,组合方式千变万化,然而,其空间组合的基本原则仍然具有共同之处。 一、功能分区合理 建筑设计立意构思和建筑的使用功能对建筑空间的组合有着决定性影响,它们不仅对单个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提出量(大小尺寸)、形(形状)和质(采光、通风、日照等舒适程度)等方面的制约,而且对建筑空间组合也相应提出量、形、质的制约。建筑空间组合往往先以分析使用空间之间的功能关系着手,这种方法通常称“功能分析”法。早在20世纪初建筑大师格罗庇乌斯创立的包豪斯学校时,就针对现代建筑而创立了“功能分析”的方法,并运用于他所设计的德绍包豪斯新校舍中。至今,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已 (四)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在民用建筑的各种使用空间中,有的对外联系的功能居主导地位,而有的对内关系密切一些。所以,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具体分析空间的内外关系,将对外性较强的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的附近,对内性较强的空间,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的区域(图3-4)。另外,在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的主次、闹静、内外等方面进行分区时,既可在水平面(同层)进行分区,称为水平分区;也可在垂直面(异层)进行分区,称为垂直分区,以满足关系明确、互不干扰的分区特点。如商业建筑设计时,常将管理用房置于顶层,仓储、车库却布置于地下,使营业厅的有效营业面积增大,增加商业效益。

建筑围合实体的作用以及及内部空间的关系

建筑围合实体的作用以及和内部空间的关系 摘要:对建筑史上空间概念进行了简要地回顾,并以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建筑围合实体的作用以及和内部空间的关系。同时给出常见的建筑围合实体的形态以及相应的内部空间形态。旨在唤起人们对建筑设计手法的深入研究。关键词:空间概念围合实体关系形态人类的祖先凿地为穴或构木为巢,创造了避风雨,御严寒,防侵袭的赖以生存的场所,其目的,不是使用围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从原始人类挖掘洞穴到当今世界上充满金属与玻璃光泽的现代建筑,人们对建筑形式的追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建筑技术怎样更新,材料、样式怎么改变,建筑活动的目的仍然是为人服务,它必定要满足人们对它提出的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提供一个身心庇护与交流的天地。建筑创造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含义,就是通过对物质形式的安排而获得某种有目的的空间,从而构成对人的生活有意义的场所.1 建筑空间概念发展的历史建筑的原型是一个遮风避雨、驱虫避兽的场所,原始人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材料和最简易的工具:树枝、树叶、石块或泥土

等来搭构围合成使用空间。虽然在此类最初的建筑活动(包括人类最早搭建的草棚与洞穴)中已经隐含了空间概念的基本特征,然而对于空间概念的提出却是很晚的一件事。18世纪之前,从没有在建筑论文中出现过空间这一概念,直到19世纪初才有德国的美学家开始使用(具有建筑意义的)“空间”这一术语。谈到建筑物如同“限制和围合的一个限定空间,形容一座教堂为必要的精神生活的集中,它因而将自身关进空间的关系当中”.在这里“空间”这一概念虽然具有建筑空间的含义,但它更多的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进行论述的。《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一书的作者,著名建筑史学家S. 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 )把人类的建造历史描述为三个空间概念阶段:①穴居人类,虽然证据显示他们有惊人的创造力,但只是利用而非建造。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建筑,如美索布达米亚人和埃及人的金字塔,但这些只是服从于外部的建造,真正的内部空间还没有出现。就如同我们在希腊和罗马的城市广场中所见到的用雕像、石柱和方尖碑等作为控制元素所形成的空间。从现代的意义来说,这个空间概念是关于实体之发射能,彼此间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是由实体而向外发展的空间概念;可以称为第一个空间概念阶段(有外无内)。②公元100年,古罗马万神庙出现了第一个塑造的室内空间,圆形的穹顶至今让人感到震撼,内部与外部空间区分了开来,与宇宙空间大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住宅设计水平不断提升,设计师应根据 客户需求和住宅环境进行设计,完善户型功能,提高居住舒适度,在有限的土地 面积里人们需要尽量多的创造居住空间。对此,要保证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满足,并有更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工作时将空间合理分配,保证人们 有更多环境居住选择。基于此,本文在介绍住宅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住 宅设计的空间组合及户型配置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空间组合;户型配置 引言 住宅建筑设计空间组合需要遵循舒适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的原则,从而满足住宅建筑 使用者的需求,满足现代化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到空间组合以及户型配置合理性 对于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进而发挥独创性,提高住宅建筑的质量。 1 住宅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则 1.1 灵活性 空间组合的灵活性在现代住宅设计中非常重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建筑的 使用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为满足住户需求,在进行空间组合设计时要根据灵活性原则,对 于住宅功能分区进行合并或连接方式的划分和分隔,这其中要减少使用固定构件,要考虑住 宅室内墙体等设计选择,采用轻质材料,来保证隔音和承重效果,方便日后空间布局的改动,满足用户的需求变动。 1.2 经济性 在进行设计时面积要合理进行分配,不同功能空间和要求要详细分好。要合理分配室内 空间,比如客厅应该是最大的,用于日常生活,卫生间一般面积不高。在设计时要通过合理 的经济选择创造温暖的空间。还要考虑节能因素,在处理住宅取向和家庭的经济效益时要协 调好,以保证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自然环境。比如卧室是夜间用来睡眠为主,白天活动很少, 关的时间比较长,要考虑其朝向和日照对节能的影响。 2 住宅建筑设计中内部空间组合处理方法分析 2.1 住宅建筑内部空间的体量处理 进行内部空间的体量处理可以进一步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因为内部空间的体量直接影响 到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高低。一般来说,如果体量过小,也就是住宅面积较小则会给人一 种压迫感和急促感,不利于用户心情的放松。同时,在进行体量处理时,需要考虑到实际用 户的情况。如果人口数较多,必须采用较大的住宅面积,从而满足个人隐私空间的需求,从 而提高住宅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2.2 空间尺度的优化设计 (1)物理高度。当身处某个空间中,空间尺度会给人一种压抑或开阔的感觉。对于现 代高层住宅建筑而言,尤其小户型住宅,在设计时,应时刻关注空间的物理高度。避免过低

建筑功能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 113T02Z04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改卷教师: 学号: 084774525 姓名:得分: 建筑功能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摘要:建筑的空间形式首选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 关键词:建筑功能,建筑空间 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建筑空间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建筑功能则体现于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方面。在建筑中,功能一般表现为建筑的内容,而空间则体现为建筑的形式,因此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哲学上“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原理来加以解释,一方面功能决定着空间的形式,另一方面,空间的形式又对功能具有反作用。 关于这一点人们对它的认识似乎越来越明确、越深刻。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建筑师都引用老子的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这正表明: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从这一点出发,有的人更进一步把建筑比作容器—一种容纳人的容器。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那么,能不能说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建筑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来决定的呢?也不能。诚然,建筑的空间形式首选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因而,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但是有一点必须给予充分地肯定:即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这种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一种制约性,或者简单地讲:就是功能对空间的规定性。 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现代建筑赏析论文

中国现代建筑赏析 一、钢结构建筑欣赏----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虽都是钢结构,但“水立方”和“鸟巢”却大不相同。“水立方”的钢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规则,纵横交错中透着一股自然的纯美。然而,正是这种自然的不规则形态给焊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水立方”的墙面和屋顶都分内外三层,设计人员利用三维坐标设计了3万多个钢质构件,这三万多个钢质构件在位置上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些技术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他们填补了世界建筑史的空白。 “水立方”的地下及基础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是钢网架,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通过焊接连接,共同形成了一个立方体的笼子。屋面上,镶嵌、固定一块块充气枕的是槽形的钢构件,钢构件又宽又厚,与“水立方”四壁的钢网架焊接为一体,支撑着整个屋顶。雷雨天气里,这些钢构件的作用更是非同小可。它们一方面作为天沟,收集、排除屋面的雨水;同时又充当了接闪器,及时将雷电流引到“笼式避雷网”,保护整个建筑物的安全。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笼式避雷网”,完全依靠建筑物自身结构中的材料,无须单独架设避雷针、做引下线或接地体,屋面没有突出的避雷针或避雷带,既经济美观又安全可靠。 “水立方”的墙壁和天花板由1.2万个承重节点连接起来的网状钢管组成,这些节点均匀地分担着建筑物的重量,使其坚固得足以经受住北京最强的地震。“水立方”的地下部分是钢筋混凝上结构,在浇筑混凝上的时候,在每根钢桂的位置都设置了预埋件(上部为钢块),钢结构的钢柱与这些预埋件牢固的焊接在一起,就这样,地上部分的钢结构与地下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正是靠着优越的结构形式和良好的整体性,“水立方”才拥有了“过硬的身体”,达到了抗震8级烈度的标准。 在“水立方”内部,您就能看到雄奇的钢结构和膜结构,这些错综复杂,带着不规则美感的钢结构和膜结构将带给你极大的视觉冲击。泳坛天才菲尔普斯评价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膜结构:当我仰泳的时候,看见上面照射着灯光和自然光,还有那些折射出来的小泡泡,让我感觉好极了。 二、可持续性建筑的定义 可持续性建筑实际上也叫做生态建筑。它的定义是在1987年的联合国《蒙特利尔协议》上提出来的,但真正受到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饿重视还是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召开之后的事。 可持续性建筑的一般性定义是:“一种开发模式,既可以满足我们这一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它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四点: 1、尽可能使用天然材料; 2、尽可能使用天然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3、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止污染措施; 4、建造地远离污染源。 对于可持续性建筑的质量评估标准分为: 1、在生理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敞性;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物"风水"的一门学科。所谓风水是一门察天观地的科学,就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那么,所说的"生气"又是什么呢?据《吕氏春秋-季春》云:"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一种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 在风水学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比如前几年卖的等离子发生器)和磁场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而且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会产生作用与人体的超微离子和磁场,这些能量会随着环境不断改变,也会随着人体自身的场态信息的改变而改变。这些信息能量不仅会使我们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健康长寿,而且可以使人思维迟钝、神经恍惚(撞鬼)、多病短寿!而风水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在人的一生中,人体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自然电磁波的变化的反映,必然伴有一些物理和化学现象(一些学者已用仪器对人、动物、植物测验成功)。人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生理、生物化学现象,为风水的作用机能提供了依据! 中国的建筑风水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人类的生存空间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能有效的结合自然环境又能很好的融入环境,还达到天人合一的环境生存空间,把建筑行业和生态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高煜翔多年的《建筑生态风水学》研究,提倡辨证研究中国建筑生态风水学,用物理的

方法来诠释建筑生态风水知识。高煜翔,河南南阳唐河人,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现为阴阳易辨派创始人、河南省易学会命理特约顾问、中华建筑风水研究学会理事、中华中医研究协会特约顾问、国际阴阳五行研究协会顾问。提倡辩证研究中国的易经。

室内空间规划_-_流线分析

o在空间规划设计中,各种流线的组织亦是很重要的。流线组织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各空间的使用质量,严重的会造成使用上的混乱。而现代综合类建筑空间中的流线是多方面的,是非常复杂的,设计师们往往会以分析流线的简图来综合表达建筑物的人流的集与散,货物的进与出及车流的疏与导,而这样的简图,称为流线分析图。 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因其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流线组织特点。有的比较均匀,有的比较集中。这些人流活动的特点,常通过一定的顺序或某种联系关系而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建筑空间的流线组织基本可以归纳为平面的、立体的和综合的三种方式。 (1)平面的组织方式 有的建筑空间,特别是中小型建筑空间,因其空间的使用性质较单一,人流的活动相对较为简单,人流活动的安排方式多采用平面的组织方式。从图1所示的中小规模的展览馆流线分析图可以看出,以平面方式组织的展览路线简捷明了,一目了然,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活动,使用起来亦是方便和合理的。 图1 展览馆流线分析图 (2)立体的组织方式 有些建筑空间由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仅依靠平面的方式,是不能完全解决流线组织问题的,还需要采用立体方式组织人流的活动。例如,规模较大的交通建筑,常把进出建筑空间的两大流线,从立体关系中将它们错开,也就是说,在组织流线时,将旅客大量使用的空间,诸如出入口,售票处、行包托运处、问询处、旅客

等候厅等主要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流程顺序,按立体的方式进行安排,使其整个流线短捷方便,求得空间组合紧凑合理。 当然,可利用地形的交通建筑,也需要在总体布局中采用立体方式组织其流线。根据基地所处的不同地段条件,可以有着不同的人流组织方式。如图2为乌鲁木齐航站流线示意图,它利用了地形坡度来减少建造时的土方工程量。该候机楼的一侧是停机坪,另一侧是停车场,停机坪低于停车场三米多高,这样就使整个人流活动产生了立体关系。这是因地形高差而造成的立体关系的组织方式。与上述的源于流线组织需要而形成的立体关系,两者是不完全相同的。 图2 (3)综合的组织方式 有的建筑空间,它们的流线组织,往往需要用综合分析的方式才能解决。也就是说有的活动按平面方式安排,而有的活动需要按立体方式加以解决。如一般的旅馆建筑,除了满足人的食宿之外,还需要满足人在商务上和文娱活动上的多样要求。另外,根据旅馆所服务的对象,还需要设置一些公共的服务设施,如小卖部、商务中心、旅行服务处等。因此,旅馆是一种提供综合服务性的公共建筑,它既要保证旅客有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又要具有供公共活动用的场所。通常将客房部分放在公共活动部分的上部,因而形成了流线组织的综合关系。 另外观演类建筑空间,如剧院、电影院、音乐厅等,同样也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对于这种类型的

浅谈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浅谈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关系 姓名:廖思怡 班级:建筑学101班 学号:7011410011 指导老师:陶莉

摘要:本文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独特的功能存在形式,以及紧密和谐的联系关系,而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拥有的不仅是自身合理的内部空间,同时也需要与外部环境自然紧密的融合。 关键词:内部空间,外部环境,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绘画”。人们把建筑比喻成音乐和绘画,说明建筑不仅是人类的生存空间,更是具有艺术价值和人类精神享受的。一个好的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同时自身的内部空间又能将人类的日常行为活动在其当中变为一种感官享受,这才是成功建筑作品所要诠释的。无论在生产过程或生活中,建筑内部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和亲密。正如布鲁诺·赛维斯说:“尽管有其它艺术为建筑增色,但只有内部空间,这个围绕和包围我们的空间才是评价建筑的基础,是它决定了建筑物审美价值的肯定与否定”。 一建筑内部空间 1 建筑内部空间及其尺度 1.1建筑内部空间尺度的发展变化 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空间尺度需求,促使人们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手段,同时,又从技术中获得新的启示,逐步去完善自己的居住空间。建筑师、室内设计和设计理论家们历来十分关注室内空间的创造和变化,他们既建构了形态迥异、风格多样的空间,又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空间理论和学说。一部建筑发展史,无异也是一部室内空间形态不断演变、发展和丰富的历史。从古希腊封闭的空间、古罗马的静态空间、早期基督教具有方向性的动态空间到开敞空间;从罗曼内斯克式幽暗的空间、垂直式高耸的空间,文艺复兴时期亲切的空间到巴洛克富于动态的空间,以及现代流动连续的空间、生动丰富的共享空间直至当代的着力于人情味的生态空间及富有意趣的层次空间等,标志着人们对空间的理解正朝着深层次发展。对空间的创造也已冲出传统模式,依照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双重要求,打破室内外及层次上的界限,而着眼于空间的引伸、穿插、交叉、复合、含混、变换等不同手段的创造。呈现出由简单向复杂、由封闭向开敞、由静态向动态、由理性向感性转换的趋向,并逐步形成了当代室内空间形态上的一些特点。正如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所说的那样:“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所谓空间,就是人们交往的场所,因此,随着交往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地向更高级、有机化方向发展”。 1.2建筑内部的空间尺度与人的感受 在空间的三个度量中,高度比长宽对尺度具有大的影响。在处理室内空间形态时,按照功能性质合理地确定空间的高度具有特重要的意义。室内空间的高度,一个是绝对高度即实际高度,正确选择合适的尺寸无疑是很重要,过低会使人压抑,过高又会使人感觉不亲切;另一个是相对高度,即不单纯着眼于绝对尺寸,而要联系到空间的平面面积来考虑。

传统古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传统古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触和联系越来越紧密,建筑学领域从最初的一股脑接受和吸收走到今天的同步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宝贵,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传统古建筑空间形态的认识和再挖掘成为一项被大众普遍认可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之下,对于中国传统古建筑空间结构及组织形态进行探究. 1中国式东方智慧和哲学思维下的中国古建筑 古代时期的中国偏安于世界的东方,由于地理因素,华夏大地的北面是蒙古高原,西面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面和南面均为辽阔的海洋,处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之下,这些天然屏障是无法逾越的,从而造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小,并且可以一脉相承而不间断.建筑属于经济文化的产物,在这种情形下,历经几千年以 来的封建社会,依然保持了它的纯粹性和完整性.这些天然的地理和文化因素,使得中国古建筑体系完备而成熟,迥异于西方,民族特色 鲜明.中国古代一直处于农业社会,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般的宁静、富足、安逸的田园生活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加上道家和儒 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浸润,人们对理想居所的追求是自然和谐、融洽舒适的建筑空间形式,正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面所描述的

那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这里也可以窥探出古人们对于理想居所的建筑形制,建 筑外部环境,城市布局和规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等多方面的居住条件的要求和设想.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引 导下,发生、发展、成熟以及深化. 2单体建筑与组群建筑 我国传统建筑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建构方式.传统建筑不似西方古典建筑那样体积庞大,力图在气势上展现宏伟和壮丽,而是另辟蹊径,以多个单体建筑的不同形式的组合达到一种精妙和博 大,既满足了对建筑空间和面积的使用要求,又表现出了中国式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2.1单体建筑的空间结构形式特点 传统建筑的房屋以木构架为主要受力结构和支撑体系,建筑纵向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屋顶—屋身—台基三段式的结构形式.每一个单体建筑均呈长方形的平面布局,外形类似长方体小盒子一样,简单规整.内部由柱子进一步分割空间,了解一座单体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布局, 只需要观看它的柱网布置图便一目了然,两根立柱中间的距离算是一间屋子的宽度,因此一座“小盒子”的内部往往被分割为呈奇数的空间,按3、5、7、9顺序排列.传统建筑的木构架支撑体系决定了其“墙倒屋不塌”的特性,柱梁结构成为整座建筑的支撑框架,承担起该建 筑的承重作用,墙体则主要作为围合和分割空间之用,亦可以根据功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教学讲义

第五讲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二) 交通联系空间设计 建筑物内部的交通联系方式有三种:水平交通,垂直交通联系、交通枢纽 1.设计要求: a.交通联系空间应当有适当的高度、宽度和形状,以满足通行要求; b.交通部分应简捷明确,防止曲折迂回,以保证通行方便和疏散要求; c.应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并注意防火安全; d.考虑空间的处理和造型; e.应力求节省交通面积 一、水平交通空间 (一)走道的性质 1..完全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的过道;如观众厅、交通建筑的大厅内走道。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某些从属内容而设的过道;如有橱窗的教学楼走廊,医院候诊的走廊等。 3.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或廊子。如展览建筑的参观廊道。 (二)空间尺度 1.走道的高度:一般≮ 2.5m,住宅中小走道可低到2m,公共建筑>3m. 2.长度:按防火规范规定,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结构、类型、耐火等级等不同情况,控制过道长度,主要是最远一间房间出入口到安全出入口(或垂直交通的进出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如下表: 3.宽度: (1)考虑人流量的大小:单股人550~600mm;两股人流:1100~1200mm;三股人≥1500mm; 公共建筑:≮1500mm。 (2)考虑到走道中附属功能的设置;

(3)走道中门的开启方向; (4)考虑走道的长度、建筑物层数和耐火等级等因素; (5)医院中过道≥ 2200mm ,一般为3000 mm 左右,学校建筑中为2300mm ,旅馆办公建筑中为1500~2000 mm ,住宅内部 ≥ 900mm 。 (三)采光和通风 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在不能直接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下,则需要进行专门的考虑,如利用尽端开口,两侧局部开敞、利用楼梯间采光,或者利用顶部天窗采光。 二、垂直交通空间 联系不同标高空间,常用的有楼梯、坡道、电梯和自动扶梯。 (一)楼梯 1.楼梯设计的内容 a.根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楼梯和休息平台的宽度; b.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 c.考虑整幢建筑的楼梯数量; d.楼梯间的位置和空间组合。 2.楼梯的形式:分为直跑、双跑、多跑、交叉、螺旋、弧形 等 3.楼梯的尺寸的确定:梯段的宽度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的股数及有否经常通过例如家具或担架等特殊的需要。 公寓式住宅楼梯净宽1100~1200, 公共建筑≮ 1200。 1650~2100 三人通过 1100~1400双人通过满足单人携物通过 >900单人通过备注 梯段宽类别楼梯的宽度 平台的深度≥ 梯段的宽度。 医院建筑中平台的深度≮1800mm 直行多跑楼梯中平台深度= 梯段宽度,或≮1000mm 4.楼梯的数量和位置: 数量:根据楼层人数和建筑防火规范来确定。一般楼层应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楼梯,但当人数<50人,楼层面积<200m2时,可以设一部楼梯。 位置: a.通常在主要出入口处,相应在设置一个位置明显的主要楼梯; b.在次要出入口处,或者房屋的转折处和交接处设置次要楼梯以供疏散用; c.在大型公共建筑内,楼梯均匀布置。 (二)坡道 设计要点: 坡道的坡度范围一般在1:6—1:12左右;室内≯1:8,室外≯1:10。 残疾人坡道坡度≯ 1:12. 坡道的净宽度≮0.9m , 每段坡道允许高度0 .75m ,水平长度9.0m. 坡道表面要做防滑处理。为减少占地面积,常采用对折的和螺旋形的坡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