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地系统规划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

海南大学绿地规划文本

海南大学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学校概况与学校绿地现状分析

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四章学校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第五章树种规划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八章附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海南大学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校区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提供学校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法定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有关校园绿地和特殊空间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

第三条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管理法》(1989年);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784号);

●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原有绿地实际,适度超前,综合考虑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文化性。实现将自然引入学校使学校融入自然,营造师生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空间。

2、体现协调发展的思想,充分利用发展学校生态环境空间的有利条件,优化组合内部空间的校园绿地布局,完善校园绿地系统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绿地的各种功能,营造具有强烈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风

貌,符合老师及学生学习及生活要求的学区环境。

第五条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地生态功能,将校园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入校园内部。

2、系统性原则:增强校园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合理布局,均衡分布,完善结构和布局,使之有机组合,充满活力。

3、多样性原则:在学校绿化建设中注意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

4、地方性原则:充分体现并强化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位置、气候等外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完善校园绿地系统。

5、分期规划实施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

6. 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城校园绿地的有计划发展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7.绿地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绿地乡土植物的配置,绿地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保单位相结合。

8.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2-2017年。

第二章学校概况与学校绿地现状分析

第七条学校绿地现状分析

1.调研的方法:

将校园整体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区,即综合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及教工生活区,对整个绿地区分组进行全方位调查,并且对于各绿地区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析,调查的因子有: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数量、品种、规格和空间布局形式等对植物配置情况的影响。

2.调研的现状及简略分析:

海大校园位于海口市西南部,西临世纪大桥,属于亚热带地区,利用热带植物与水体打造一所热带滨海学校。

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八条规划目标:

利用热带季雨林气候适合热带及许多亚热带植物生长,此规划使之与各类绿地功能协调,有机组合、相互映衬,形成科学、合理、完整的校园绿地系统,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功能,达到保护和改善学校乃至城市生态环境、优化校园学习及居住环境、创建绿色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九条规划指标:

绿地系统建设的主要规划指标为:2010年,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

地面积分别达到33.85%、40.20% 和15.6m2 ;2013年,上述指标分别达到40.85 %、42.89%和16.46m2;2017年,上述指标分别达到47.84 %、50.23%和19.39 m2。

第四章学校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第十条绿地系统结构:

根据海大现状分析,以水体,绿地,林荫道相连贯,组成学校的绿色网络,建立学校绿色生态环境圈,建设生态式热带大学校园。

第十一条绿地布局与分区:

海南大学校园建设要充分发挥占地连片的优势,以“二轴五块”为总体结构,充分利用自然赋予的水体条件,塑造以水为灵魂的滨海大学校园布局,用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与独特的地理位置、空间景观特征共同构成海南独有的水景校园。所谓“二轴”是根据学校现有土地分布特点形成的贯穿校区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主轴线。一条是贯穿校园南北走向的生态轴,另一条是东西走向的文化轴。五块分别以东坡湖图书馆(I区,学习休闲区),起点草坪和教工宿舍区(II区,教工生活区),学生公寓和食堂(III,学生生活区),四教一教田径场(IV区,综合教学区),农科群楼三教艺术楼(V区,体育活动区)。

第五章树种规划

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大学校园中共计有园林树木种类64个科207个种(变种)。其中属于乔木96种, 灌木91种, 藤木20 种。从树种的数目看, 海大校园园林树种是极其丰富的, 说明学校的园林管理人员在引进园林树种, 使园林树种多样化方面是有远见的并做了大量工作。校园中最主要的园林树种是木麻黄、椰子、榕树、九里香等, 其次是大叶相思、非洲楝、苦楝、变叶木、红花羊蹄甲、红桑等。此外, 有很大一部分树种数量少, 分布范围也较小, 还有一部分则仅种植在苗圃或标本园中, 在校园园林绿化中未充分被利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校园中大部分地区土壤含盐分过多, 地下水位过高等不良生境条件, 使许多树种不能在这些地区良好地生长, 从而限制了许多园林树种的广泛分布; 另一方面是种苗来源困难和绿化经费不足, 也使许多植物不能被大量利用。因此, 从整个校园看, 校园的园林树木种类尚有单调之嫌, 而且能体现单位特色优良名贵树种也较少。

第十二条树种规划目的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校园园林绿化主要应用品种作出科学规划和特色设计,优化城市树种结构,建立生态性植物群落,提高绿化植物改善校园环境的机能,营造体现校园特点的山、水、洲、城现代绿地景观,为校园苗木生产和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树种规划基本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优先选择适应校园环境、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的树种。

2、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经长期栽培适于本地区生长的外来树种,满足校园绿化对物种多样性的要求,实现地带性景观与开放型校园的和谐统一。

3、景观价值原则

充分开发园林植物形、姿、色等观赏特性,构筑丰富多姿、色彩灿烂的观赏多样性,扩大观花、观形、遮荫树种的应用范围,为花园式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4、生态经济原则

与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同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5、生物多样性原则

扩大物种、基因资源的利用,提高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丰富植物生态型、植物生活型,乔、灌、藤、草本植物综合利用,比例合理。

6、景观生态原则

在植物景观的组合上,应以生态理论作指导,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绿地的规划尽量减少草坪的应用,因为草坪的生态效益比起乔木和下层灌木来所独相对较差。

第十四条树种技术指标规划:

1 城区绿地乔木种植密度不低于一定要求,乔、灌、草地占绿地面积比例适当。

2 常绿乔木适当多于落叶乔木。

3 行道树种植规格要求:一般8cm≤胸径≥20cm,全冠、带土球移植。

4 新优树种的大面积推广绿化种植,需经其一个生命周期的本地栽培验证。

5针对城区种植土层深度:乔木≥100cm,灌木≥60cm,草地≥30cm。

第十五条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规划

1、概述

校园绿化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校园风格、作为校园景观的标志树种。校园绿化骨干树种是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中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一般应有不同的骨干树种。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规划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树种利用现状;树种干形、花、季相色彩、叶形特点;着重考虑树种对当地树木生长限制因子的生态适应性,如树种耐水湿的能力;突出城市绿化特色对树种的要求,如构建滨水景观的需要等。

2、基调树种规划

学校绿化基调树种,是能充分表现当地植被特色、反映学校风格、能作为学校景观重要标志的应用树种。选定基调树种4种:椰子、榕树、鸡蛋花、九里香等。

3、骨干树种规划

学校绿化的骨干树种,是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绿地中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主要包括行道树、庭园树、抗污染树种、防护绿地树种、生态风景林树种等。选定骨干树种12种:印度紫檀、大叶榄仁、大叶相思、非洲楝、苦楝、变叶木、红花羊蹄甲、棕榈、大王棕、小叶榄仁、榕树、木麻黄。

4、一般树种规划

苏铁、南洋杉、白玉兰、樟树、大叶紫薇、三角梅、榄仁树、木棉、扶桑、红桑、变叶木、红背桂、台湾相思、红花洋蹄甲、凤凰木、印度紫檀、刺桐、洋金凤、细叶榕、大叶榕、九

里香、米兰、桃花心木、鸡蛋花、炮仗花、龟背竹、绿萝、龙舌兰、朱蕉、龙血树、假槟榔、鱼尾葵、散尾葵、蒲葵、椰子、大王棕、油棕、棕竹、槟榔、佛肚竹、一品红等。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十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生物多样性可促进城市绿化地自然化,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2 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原则。经过科学系统的规划,保存和发展自然生态区域植被,有节制地引进域外特色物种,构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

4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保护原则。珍稀濒危物种原生地和名木古树保护原则。

5 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6 增大校园绿地建设规模,促进生态绿地的自然化,重视植物群落的构筑;选择适应海南气候,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尤其是优势树种,进行人工直接育苗和培育。

7 国地平安,改善生态环境原则。特种用途林保护原则。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十四条学校的各项建设,必要严格按照有关的绿地规划预留绿地,并由规划、园林部门划定城市“绿线”,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被侵占和破坏。

第十五条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建立以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城市绿化多元化投资体制。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补助周边的绿化隔离带和生态绿地地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第十六条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及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制定有效的措施,确保学校的各类项目的绿化配套资金,用于配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

第十七条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对园林绿化的投资力度。

第十八条逐步建立和完校园绿化法规体系。结合海口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地方城市绿化法规,指导学校绿化健康发展。

第十九条学校应该加强绿化管理与执法工作,禁止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

第八章附则

1.本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基础资料两部分。

2.本规划经海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贯彻实施,作为两院绿地规划建设的法律依据。

3.本规划解释权属于海南大学。如因城市建设实践需要对本规划内容进行调整或修改,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任务书)

华南农业大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用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 2013.09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一、规划目的 1、了解现代大学校园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的基本理念和规划; 2、学习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3、了解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的规划目标、依据与原则的制定; 4、学习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思路方法; 5、了解绿地系统规划的一般程序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6、了解绿地建设规划; 7、锻炼绿地系统总体规划文本的写作和规划图纸的制作。 二、基础资料 1、大学校园现状资料,包括:1)自然地理与大学校园发展概况;2)大学校园绿地现状 2、大学校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规划步骤 (一)前期研究及现状分析 1、查阅大学校园现状和相关资料,了解大学校园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与人口分布、土地资源及利用条件、气象与气候特征、水文与水资源特征、生物与矿产资源。 ↓ 2、查阅大学校园现状和相关资料,了解大学校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学校园历史沿革、大学校园风貌特色、大学校园园林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 3、根据大学校园环境和大学校园绿地现状资料和数据,对大学校园绿地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现状概况和存在问题。 阶段性成果:大学校园绿地现状分析、大学校园区位图、大学校园绿地现状图。 (二)大学校园绿地系统总体布局 1、根据大学校园发展目标和规划目标,制定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依据与规划原则 ↓ 2、适应大学校园空间结构发展,根据大学校园生态环境提出大学校园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包括布局原则、布局模式和绿地框架。 ↓ 3、绿地分类规划:G1、G2、G3、G 4、G5的规划要点 阶段性成果: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总图和说明书、分类规划说明书。

浅谈高校景观绿地规划设计

浅谈高校景观绿地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8-15T11:27:01.39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0期作者:方萌青[导读] 结合在合肥某些高校的设计经验,探讨校园出入口、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等不同区域的绿地规划设计。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30000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校园建设的发展,高校景观绿地规划设计水平有了较快提升。此类绿地主要为校园内师生、科研人员等提供学习、科研、办公、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良好环境。对这类绿地的规划原则、布局形式和设计手法等进行分析,结合在合肥某些高校的设计经验,探讨校园出入口、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等不同区域的绿地规划设计。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绿地规划 一.高校绿地规划原则 从以下原则性角度考虑高校景观绿地的规划设计。 1. 与整体规划同步进行:将校园绿地规划纳入基本建设总体规划,以保证校园绿地形式与其他不同功能用地之间比例恰当、性质匹配适宜,避免因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脱离或滞后而影响教学生活。 2. 体现地方特色,时代精神:高校校园通常作为当地科研、文化中心和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示空间,绿地规划需充分调查、理解当地历史和办学特色,了解校内绿化现状。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造富有时代气息、展示本地、本校文化特色的绿地景观。 3. 执行国家与地方标准:高校校园作为当地文化景观空间,需保证良好的设计品质与格调,更不能与国家和当地建设标准产生明显差异,宜与城市整体景观风貌和谐搭配,不宜设计割裂风格。 4.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考虑校园所在地区的土壤、气候、地形、植被等环境因素,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水系、植物、石材等资源,使校园景观与周围自然绿地、城市风貌顺利融合,形成安全、稳定、和谐、生态的校园环境。 5. 动静结合,功能全面:校园场地使用功能相对复杂,在绿地系统规划时,充分利用绿地隔离、引导、围合等方式,整体全面的考虑校园教学、生活、活动等多种功能需求,营造动静分离、互不干扰、又合理顺畅衔接的有机景观空间。 6. 远近结合,便于实施:校园建设通常会经历一段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从实际出发,以生态造景为基本原则,贯彻“经济、适用、美观”的方针,避免盲目追求过高档次,长计划、短安排,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分步实施,适当养护,使校园环境持续发展,稳步提高。 二.校园绿地布局形式与手法 1.布局形式 校园绿地是综合绿化空间,通常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这三种基本园林形式都会使用,以混合式较常见。校门、建筑入口、道路等多以列植、对植、树阵等规则式种植形式绿化,增强仪式感和严谨感;大面积活动空间或休闲草坪处可种植优美的孤景树或校园绿化主题景观,提升绿化档次;生活区绿化以混合式更为常见,常三、五、七株乔木或大灌木,配以小灌木、树球、色块、地被,形成层次丰富的功能性绿化组团。 2.布局手法:较大规模的校园绿地,常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手法, 将整个空间环境连成一个统一的绿色自然空间体系,以充分发挥其净化空气、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的综合作用。 同时,高校校园作为教学、体育运动、休闲活动一体化的综合场所,绿地规划可适当的将相近的功能区有机结合,统一考虑。如:将体育馆周边配套绿地与附近休闲水景等绿地结合,设计为运动主题概念绿地,可更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场地,提升校园空间品质,更大范围的服务师生。 三.高校局部环境绿地设计 1.合肥市自然条件概况 合肥市地貌多为丘陵,红壤和黄壤居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较充沛,少下霜,气温和日照时间适合,适宜植被生长。 2.以合肥为例浅述高校局部环境绿地设计 (1)出入口绿地:结合校门、景墙、灯柱、广场等,加强入口的庄严、正式的仪式感,并和城市道路风貌尽量和谐统一,同时绿化不可影响到规划中的场地集散性。有条件的停车场地可设计植草砖生态停车位,种植法国梧桐等高大乔木遮阴,提高绿化覆盖率。 (2)教学区绿地:本区作为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区域,环境应尽量安静、卫生、空气清新,满足师生课间休息活动的需求,并呼吸到新鲜空气,消除学习疲劳。整体以绿化为主,创造安静、清新、明快的教学环境。绿地布局可结合教学建筑布置,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布局。靠近城市主干道等喧闹的位置,可结合围墙进行绿化围合或设隔离绿带,防尘防噪,保证教学效果;在教学建筑周边,可种植高大乔木,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北侧种植耐阴的常绿乔木为主,以抵寒风,南侧以优美的落叶观赏乔木为主,且不可离建筑过近,与建筑保持6米以上距离,以免影响教室自然采光通风;楼前较大面积的庭院绿地空间,可设置草坪、观赏绿化组团,或结合校园文化和专业特色,设计树阵、花坛座椅等综合绿地景观,增加师生活动休憩空间。同时,还可以适量的增加香花、彩叶树种等,以增加绿化亮点,为师生提供优美、醒目的课间休憩场所,提高学习效率。 (3)行政办公区绿地:作为高校对外交流服务的窗口,办公区景观直接关系到高校社会形象。其绿地景观布局风格通常与建筑结合紧密,通常多用规则式布局展示校园整洁、严谨、理性的作风。绿化类型也相应的以草坪、树列、色块、模纹花坛等规则式绿化为主,配合地锦等垂直绿化,营造宜人办公环境。 (4)体育活动区绿地:此类场所相对嘈杂,应与居住生活区、教学区、办公区等喜静区域用林带、绿篱组团等进行隔离。运动场周边可布置冠大乔木形成林荫场所供休憩和林下运动空间;考虑到运动时呼吸、出汗情况等人体特性,需严格避开柳树、法梧等落毛絮植物,可适当种植香樟、桂花等芳香植物,营造人性化活动场所;同时,体育场所即使在寒暑假,使用频率也高于其他场所,可种植部分春夏或夏秋季观赏花木,如红花木槿、紫薇、合欢等,以调节补充校内夏季观赏花期的比例。 (5)游憩休闲绿地:作为校园活动交流场所,人流逗留量大,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此类用地作为校园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有机过渡区域。绿化可结合座椅等设计,如香樟等冠大荫浓的乔木形成树阵空间,或榉树等彩叶树种增加秋冬观赏性;选择杂交百慕大等耐踩踏草坪,设计软地面,结合孤赏树、彩叶乔木等打造稀树草坪,以增加校园活动场地的多样性;如有湿地水景等自然条件,可用水杉、垂柳、芦苇等耐水湿植物打造水景、湿地景观,增加校园景观和植被的丰富性。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校园绿地系统规划探讨_楚纯洁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校园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楚纯洁1 ,钱宏胜1 ,马建华 2*  (1.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河南平顶山467000;2.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 通过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校园绿地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原则与总体构思。在对校园绿地做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功能区进行绿地建设,并选取两个典型绿地斑块进行详细规划,在绿化植被的配置上也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关键词 绿地现状;绿地系统规划;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09-03632-04Green space s ystem planning in Minglun cam pus of Hena n University C HU C hun -jie et al (graph y ,Pingdin gshan Univers it y ,Pingdin gsh an ,Henan 467000) A bstract In t his paper ,the author made a full investigation ab out t he status of green s pace in Minglun cam pus of H en an University at first ,then ,pro -p osesd t he principle an d overall ideas of green sp ace system plann ing an d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overall plann ing ,the author analyzed green space con struction for different function al green space districts ,includin g detailed plan ning for two t ypical green p atches and a relative detailed an alysis for the al -location of green vegetation . Key w ords Status of green space ;Green s pace system plann ing ;Min glu n campus of Henan University 基金项目 河南大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X KZ02001);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心项目(YR CSD -A -02);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2007)。 作者简介 楚纯洁(1978-),男,河南叶县人,硕士,讲师,从事自然地理、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通讯作者,博士生导师,教授。 收稿日期 2008-02-21 校园环境建设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环境质量高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绿地,通过绿地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粉尘,降低噪音,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提高环境质量;通过绿地可以创造疏朗、郁闭等各种不同的绿色空间,便于师生交往;通过绿地可以创造丰富的季相色彩,美化校园环境;通过绿地还可以让学生学到植物学知识,扩大知识面等。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历史悠久,地处开封市城区,对校园绿地来说,不仅应使其具有较高的绿化功能,而且还应使其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功能。因此,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绿地建设进行探讨具有典型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1],对河南大学校园绿地建设的探讨尚显不足,而且时隔数年,校园绿地系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校园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与系统规划,以期对其他高校校园绿地建设提供借鉴。1 河南大学校园绿地现状分析 1.1 绿地植被构成 河南大学植物区系成分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兼有其他植物区系植物。目前查明校园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77科、194属、265种,其中常绿灌乔木45种,占总种数的17.3%,落叶灌乔木75种,占总种数的28.9%,以草本为主的科102种,占总种数的39.2%。河南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的特点之一是单属种科最多,占科种数的37.7%。而1~4个种的科占总科数的80.5%,多于10个种的科有蔷薇科、菊科、豆科、禾本科、百合科5个科,占总科数的6.2%,共计58属83种,占总种数的31.9%。特点之二是植物区系主要为人工栽培为主。除一些杂草外,其他几乎没有自然生长,完全是根据校区绿化的需要而进行人工栽培,人为因素起主要作用。 以草本为主的科有蓼科、藜科、茉莉科、十字花科、景天科、 虎耳草科、酢浆草科、旱金莲科、大戟科、马兜铃科、苋科、仙人掌科、千屈菜科、报春花科、柳叶菜科、车前科、菊科、禾本科、莎 草科、天南星科、鸭跖草科、百合科、石蒜科、罂粟科、芭蕉科、鸢尾科、美人蕉科共28科102种,占总种数的39.2%。 以乔灌木为主的科有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杉科、南洋杉科、柏科、罗汉松科、杨柳科、榆科、桑科、木兰科、海桐科、杜仲科、悬铃木科、芸香科、苦木科、楝科、黄杨科、漆树科、卫茅科、槭树科、无患子科、胡桃科、腊梅科、梧桐科、柽柳科、石榴科、五加科、杜鹃花科、木樨科、马鞭草科、紫薇科、忍冬科、棕榈科共34科、120种,其中常绿灌乔木45种,占总种数的17.3%,落叶灌乔木75种,占总种数的28.9%,常绿和落叶灌乔木相比,落叶灌乔木种数占优势。 从校园绿地植物的适应性来考虑,校园植物资源适宜程度分为4类,即最适应、一般适应、不太适应、不适应。据最新统计,校园植物最适应者占60%,一般适应者占24.74%,而不太适应或不适应者占15.26%。 实地测量,校园总面积为5.05×105m 2,绿地面积为1.22×105m 2,绿地覆盖率为2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1m 2,较国外先进城市的绿地指标平均值[2](绿地覆盖率33.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36.35m 2/人)存在着较大差距。1.2 绿地分布不均匀 河南大学校园绿地主要集中于大礼堂广场周围,呈大面积成片连续分布;学生活动区、教职工生活区绿地相对较少,多呈小型斑块状不连续分布。由于河南大学校园土壤存在着严重的盐碱化问题[3],受盐碱的侵害,部分草坪出现斑秃现象,许多植物表现出生长不良、树梢干枯,甚至存在前期暂活、后期死亡的现象,致使校园新栽或移植树木成活率低。由于校园土壤的重金属污染[4],污染物在植物体内进行迁移转化,也影响到校园植被生态功能的健康。从管理上来看,大礼堂作为河南大学的标志,其广场周围绿地定期进行抚育管理等,绿地植被生长良好;而校内部分绿地由于长期疏于管理致使绿地植被生长不良,绿化、美化效果及其生态服务功能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此外一些重要的空间节点缺乏景观设计,绿地的景观效应也不明显,因此在河南大学绿地规划中景观重组应作为绿地规划设计的一个重点。 安徽农业科学,J ou rn al of An hui Agri .Sci .2008,36(9):3632-3635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罗芸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1、绿地基本情况 ●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 现状分析 1) 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 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 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 废的感觉。 4) 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2、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3、景观规划说明 ●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 园林小品 ● 园路铺装 ●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 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 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 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 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3. 在铺装广场原有的花台内配置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迎春、月季,形成带 状花景,又确保四季有景可赏。 4. 在公寓楼处的铺装广场的南面及其他边角进行草皮铺设,与广场边缘的棕 榈丛和黄杨球进行过渡性配置。草皮宜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 5. 南天竹一处利用植物和景石布置自然式花境,以南天竹为背景配置石竹、 圆锥绣球、连翘、鸢尾,形成四季景观。草坪与花径之间配置铺地柏作为过渡, 6. 绿地东部休憩区沿棕榈丛处设置一花架长廊,配置中华常春藤和叶子花作 攀缘植物,颜色鲜明的叶子花和常春藤形成色彩美。 7. 花架长廊以西以园路为分割,布置日本晚樱、木本绣球、鸡爪槭、金钟花 和鸢尾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境,花境周围以密植车轴草和结缕草为地被。

辛集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4-2030)文本

辛集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2014-2030) 文本 2015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规划目的 (1) 第二条规划依据 (1)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1) 第四条规划原则 (1) 第五条规划区范围 (2) 第六条规划期限 (2) 第七条城市规模 (2)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2) 第八条规划目标 (2) 第九条规划指标 (2) 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3) 第十条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3) 第十一条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4) 第十二条生态绿地保护规划 (4) 第四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4) 第十三条城市绿地分类 (5) 第十四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5) 第十五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5) 第十六条公园绿地规划 (5) 第十七条生产绿地规划 (8) 第十八条防护绿地规划 (9) 第十九条附属绿地规划 (9) 第二十条其他绿地规划 (11) 第五章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11) 第二十一条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原则 (11) 第二十二条防灾避险绿地指标 (12) 第二十三条防灾避险绿地布局规划 (12) 第二十四条防灾避险绿地植物种植 (14) 第二十五条防灾避险绿地管理措施 (15) 第六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规划 (16) 第二十六条规划结构与布局 (16) 第七章城市绿道绿廊规划 (16) 第二十七条规划原则 (16) 第二十八条总体布局 (17) 第二十九条分类建设指引 (17) 第三十条慢行道规划 (18)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18) 第三十一条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18) 第三十二条动物等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18) 第九章植物风景与树种选择 (19) 第三十三条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19) 第三十四条树种选择技术经济指标 (19) 第三十五条主要树种选择 (20) 第十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20) 第三十六条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20) 第十一章绿线规划 (20) 第三十七条绿线规划原则 (20) 第三十八条绿线控制层次 (21) 第三十九条绿线管理 (21) 第十二章分期建设规划 (21) 第四十条分期与目标 (21) 第四十一条近期建设规划 (22)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 (23) 第四十二条实施措施 (23) 第四十三条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24) 第十四章附则 (24) 第四十四条生效时间 (24) 第四十五条解释权 (24) 第四十六条法律效力 (24)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文本资料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摘要:在高科技、高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 大学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场所, 荟萃了人类众多的科技与文明[1]。大学校园绿地环境, 作为校园物质文明的一个侧面, 必须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校园的精神与文化内涵, 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绿地;以人为本 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的含义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是在高校特定区域内, 利用其空间形态、植物配置、园林小品、环境品格、人文景观, 运用传统园林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综合知识, 营造符合师生员工行为与精神需求的优美环境的一门学问, 同时也是一项专业工作[2]。高校中心绿地集中反映和代表该校的整体绿化风貌, 具有统率全校绿化的核心作用, 并可以直接作为该高校外观形象和一定内涵的标志。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工作的内容包括①收集基础资料。自然资料即地形图、气象资料、土壤资料现状资料即现有的绿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系分布情况植物资源资料。②编制图纸和撰写材料说明。 2 大学校园绿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2.1 基本原理 2.1.1园林景观艺术原理 运用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原理, 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 因地制宜, 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创造出优美实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大 学校园环境。 2.1.2 景观生态学原理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校园环境。 2.1.3环境行为学与心理学原理 运用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 研究大学校园师生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及心理特征,从而创造出与之相符的校园环境。[3] 2.2 基本原则 2.2.1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要强调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 依托自身的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并保留原有的地形、地势、水系、植被,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奇妙构 思, 精心设计, 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景观,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2.2.2 时代性原则 不同时期大学校园绿化风格也不尽相同,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 大学校园绿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 一.概况: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684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能容纳近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 1. 人性化氛围: 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 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置说明: 1. 中央主景区: 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2 晨读区: 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 3健身娱乐休闲区 本区设有健身器材,有卵石铺装,园桌,园椅,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 六: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 廊架:从校园大门可以看通过廊架看到整个广场的布局。木结构花架,此花架没有屋顶宽度米,在晨读区的花架有顶宽度2米,结构木料, 2. 蛭石:采用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 3. 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 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置于草坪。树池用木料,旁边也是座椅。 4 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不同颜色的刚性材料。 5 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刚性材料,高度5米

浅析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

浅析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 摘要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精神领域,大学校园绿地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基地和景观基础,其绿地规划设计也具有一些特点和气质。众所周知,大学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文化教育、情趣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深入剖析各要素的特点和要素设计的过程,这是对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从业者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任务和课题。 1.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1.1环保实用功能 大学校园绿地与其它绿地类型相近,具体有以下几种功能和作用: (1)丰富校园景观。校园绿地为校园景观增添生机和乐趣,为师生提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和多样的休闲娱乐、互动交流的活动空间和场地。校园内的植物绿化,把学习区、生活区、体育健身区、行政区等功能各异,景观各色的分区系统有机地分隔,增强了各个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和空间的合理性。 (2)师生学习、互动的户外场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全面的、功能多元化的学习、互动、健身、休闲的场所和基地。师生在郁郁葱葱的环境中赏景,在草坪上学习、活动。另外,校园中种类全、数量多的树种,也为学生植物识别等课外实训课程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 2. 大学校园绿地设计 校园绿地规划设计应从规模和定位出发,结合所处的区位,利用基地地势、水体形式及建筑楼体的情况进行统一安排。中心主场地的绿地要场地开阔、交通便利,突出主旨,体现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彰显校园特色和时代精神,其它绿地也应结合布局结构、绿地形式、大小和环境的特点,讲求造型新颖、植物配置形式多样。注重以乔木为基干,加之以灌木、花卉来充实完善绿化层次和结构,达到最佳绿化效果,创造生态效应,并注意引入例如秋色叶树种等以求景观四季多变,同时注意与设计理念和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协调统一。 2.3.1 区域 校园中的各部分因效用有所区别,其造景也各有特点,学习区、生活区、体育健身区紧密相连而又各显特色,同时,每个区内因需保持统一而形成连续的景观序列。如学习区内的绿化特点应把握庄重、严整,多为规则严整布局,而学生及家属区、生活区或游览区的小游园内绿化应保持恬淡、清幽基调,景观形式多样,给人创造静谧、私密的空间和情调,布局随园路收放自如、流畅灵活。因此不同区要形成材质多样、景观丰富的基本环境,对整个校园场地空间的内涵和气质达成共鸣。 2.3.2 边界

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评析

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评析 东农校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评析 摘要:现代高校建设中,普遍对校园的绿地系统规划趋于愈加重视的态度。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园林绿地对学生具有陶冶身心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将分别从道路、广场、树种规划三方面对其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东北农大;绿地;道路规划;广场规划;树种规划 一、校园概况 1.1校园介绍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学府。东北农业大学校园的主体,就是老哈尔滨著名的“马家花园”,它本身就有着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马家花园”,又名“遁园”,是我国东北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马忠骏1922年前后修建的一座大型园林,占地342公顷,是当时北方著名的园林景观,被列为当时的哈尔滨八景之一,是当时文人墨客和外地游人来哈必去的旅游胜地。现在,东北农业大学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继承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秉承“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东农校风,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大学迈进! 1.2 校园区位分析 1978年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原“马家花园”重建校园,东临信义村,西临哈尔滨东线,南临香坊木材厂,北临哈东工业园,基本呈长方形,南北狭长,地势较平坦,无天然水体。该区域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二、校园绿地系统分析 2.1校园绿地道路规划 2.1.1利用道路形成分区 东北农业大学道路总体规划将校园整体划分为多个明确的功能分区,分别为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综合教学区、教工生活区、科研区和实验区,并通过东西两条绿色景观轴线将各功能区串联成一体,构筑生态走廊,形成双轴多核生态结构。交通系统运用内外环式的交通网络,以一条快捷外环路作为校园机动车道,联系各功能区,有利于人车相对分离,同时也利于实现合理的动静分区。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在“外”,核心教学区在“内”,并通过广场、院落、绿化、水面等空间要素进行有机渗透,完善校园环境从外围到内、由“闹”至“静”的逐层过渡,使核心教学区保持舒适、宁静的环境氛围。将科技园区及游泳馆、网球场、校医院、招待所等对外联系较多的项目设于临街不远的地段,保证对外联系的方便,便于资源共享,使校园环境免于干扰。防护林区、生产实验区、农田试验区分布于校园周围,既不影响校园内部格局,便于师生教学实习之用,同时为校园创造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有效的生态防护屏障。 2.1.2道路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20年代初,我国高校的校园受欧美影响,强调轴线对称和庭园、广场为中心的布局模式。但校园功能上受固定形式所限,造成一些使有功能和朝向等方面的不合理。校园教学楼群规划时一般为教学楼正立面的教学区正对着学校大门,并以教学楼式图书馆为中轴线的端点,两侧排布教学辅楼,在总体上形成规整对称的格局;尽管东农校园整体为南北朝向,但学校的大门(南

唐山市绿化系统专项规划文本

第1条本规划是指导唐山市中部发展核心区建成区内各类绿地建设的法规性文件。在城市建成区内进行各项绿地建设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规划执行。 第2条本规划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配合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针对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专项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1、与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体现"城市大园林”构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绿地体系。 2、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共存。 3、弘扬传统文化,创造地域特色。 4、深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工作、旅游等多方面需求。 5、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思想,以最少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 第4条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持续发展 2、立足城区、城乡统筹 3、以人为本、和谐共存 4、唐山特色、完整体现 5、远近结合、分布实现 第5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 第6条规划范围及人口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为《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中确定的中部发展核心区的城 区部分,包括中心城区、丰润片区、古冶片区和空港片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8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为285万人。其中: 中心城区:包括路南区、路北区、开平和丰南的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21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220万人; 丰润片区: 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0万人; 古冶片区: 城区部分建设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万人; 空港片区: 建设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万人。 第7条规划理念 1、中心城区:三山凝翠、碧湖流彩、绿园沁梦、生态兴城 2、丰润区:清水贯车城、绿脉系丰润 3、古冶区:山水抱古冶、绿网织新城 第8条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2010-2015年) 搭建合理的绿地构架,构筑较为良好的外围生态环境基础,在城区增加各类公园绿地,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标准,满足市民基本的游憩活动需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形象,力争早日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2、远期目标(2016-2020年) 完成规划范围内的大环境绿化建设,保障外围绿色和蓝色的生态屏障的完整性;城区绿 地体系分级配套,配置合理,绿地环境品质大幅提升;自然和文化景观特色鲜明,最终成为 一个自然山水资源的积蓄之地,一个地域文化景观的荟萃之地,一例生态园林城市的新典范, 一座北方知名的宜居大都市。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一、绿地基本情况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 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现状分析 1)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 以杂乱荒废的感觉。 4)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二、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

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三、景观规划说明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园林小品 园路铺装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 中密植葱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有关校园滨水绿地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姓名:陈睿 班级:景观建筑设计01班 学号:20102493 成绩:

目录 前言................................................................................................................................. - 3 - 一、校园滨水景观现状描述..................................................................................................... - 4 - 二、场地分析............................................................................................................................... - 4 - (一)区域位置分析........................................................................................................... - 4 -(二)区域交通分析........................................................................................................... - 5 -(三)区域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5 -(四)区域周边规划解读................................................................................................... - 6 -(五)区域周边景观资源分析........................................................................................... - 7 - 2.5.1自然资源.............................................................................................................. - 7 - 2.5.2 人文资源............................................................................................................. - 7 - 2.5.3 人工景观资源。................................................................................................. - 7 - (六)区域内部现状分析................................................................................................... - 8 - 2.6.1 内部交通系统..................................................................................................... - 8 - 2.6.2 内部用地性质分析............................................................................................. - 8 - 2.6.3 区域内部景观资源分析..................................................................................... - 8 - 2.6.4 区域使用人群分析及定位................................................................................. - 9 - 2.6.5 区域场地高程分析............................................................................................. - 9 - 2.6.6 区域内已有建筑及构筑物分析......................................................................... - 9 - 2.6.7 区域内视线及天际线的分析............................................................................. - 9 - 三、场地评分(S.W.O.T分析法) ............................................................................................. - 9 - 3. 1、优势(strength)....................................................................................................... - 9 - 3.1.1 资源优势............................................................................................................. - 9 - 3.1.2 区位优势............................................................................................................. - 9 - 3.2劣势(weekness) ........................................................................................................ - 9 - 3.2.1 南湖沿岸缺少亲水平台的设立......................................................................... - 9 - 3.2.2滨水沿岸景观及人工设施的设置过于死板...................................................... - 9 - 3.2.3南湖水环境的“先天不足”............................................................................- 10 - 3.3机遇(opportunities) .............................................................................................- 10 - 3.3.1 学校处于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的阶段...........................................................- 10 - 3.3.2校园文化氛围的深入和发展............................................................................- 10 - 3.4挑战(threats) .........................................................................................................- 10 - 3.4.1是否能够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10 - 3.4.2 大学学生的普遍“宅”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影响...........................................- 10 - 四、主题确定.............................................................................................................................- 11 - 4.1区域内情况 ..................................................................................................................- 11 - 4.2场地内情况 ..................................................................................................................- 11 - 4.3 使用者情况 .................................................................................................................- 11 - 五、功能确定.............................................................................................................................- 11 - 六、总平面图的确定.................................................................................................................- 11 - 七、分区详细设计.....................................................................................................................- 12 - (一)区域一.....................................................................................................................- 12 -(二)区域二.....................................................................................................................-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