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概述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文化分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精神文化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企业文化-层次论

海尔企业文化

1、表层海尔文化:海尔标志、海尔中心大楼、海尔广告、海尔的样品展室,海尔的园区绿化,可爱的海尔兄弟商标,……;

2、浅层海尔文化:海尔职工礼貌、素养、标准蓝色着装;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作风,……;

3、中层海尔文化:产品:注重环保、用户至上的海尔产品,“大地瓜”、“小小神童”洗衣机、“宽带电压”、瘦长的“小王子”电冰箱等产品所体现的“乡情”及其文化、科技内涵;

服务:海尔的客户需求调查、海尔生产线现场参观、工业旅游专线的设计;售后服务“用户永远是对的”理念的建立和实施,无搬动服务及24小时安装到位服务项目。

4、深层海尔文化:OEC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和“三E卡”管理,定额淘汰,竞争上岗的组织平台,创自主管理班组做法……;

5、里层海尔文化:管理理念,包括“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适应中国国情的“吃休克鱼,用文化激活休克鱼”企业兼并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市场扩张理念:“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营销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人才观,“用户永远是对的”和“把用户的烦恼降到零”的售后服务理念,“先难后易,先创名牌,后创汇”的国际市场战略,“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和“要干就干最好的”科研开发理念,海尔的企业斜坡球体定律等等,可谓丰富多彩,全面系统,配套协调。

6、内层海尔文化:海尔前景,也就是十年之内,进入世界500强的奋斗目标;

7、海尔文化内核:也就是海尔的哲学和价值观,那就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真诚到永远”。就象张瑞敏所说的:“我想无论哪个企业的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都要追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但这只是一个目标,并不是目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和社会融为一体,推动社会的进步”。

海尔企业文化-功能实现

海尔企业文化

成功的企业文化,一般应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协调、维系、教化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文化三层次及各层次内的优化与协调基础之上,并与企业战略相统一。海尔文化建设的以下做法,是其文化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与根本保证。

一、企业文化的广义观是海尔文化的重要特征

海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广义企业文化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文化三层次之间的高度整合

海尔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创新。仅仅在观念上提倡创新并不难,很多企业都号称自己的企业精神也是创新,如何把企业文化中观念层次的价值观与管理制度统筹考虑才是落实创新理念的根本。

海尔的做法是:通过观念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海尔人》报通过对“范晓娥”事件的讨论,首先改变了公司上下对责任的观念,然后推行、实施80/20

法则,配合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了海尔产品的高质量。当前中国企业,广泛存在着制度与文化两张表皮现象,只有采取广义企业文化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才能避免这种后果。

2、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个人价值观的高度整合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企业文化是存在于社会主流文化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组织文化。企业员工,在加入某企业之前,已经通过社会化(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学习、内化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到各代人的价值观状况,顺应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第一部分的分析表明,海尔OEC管理的成功,得益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对社会转型带来的“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制度创新,将社会主流文化、企业文化和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

海尔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民族性是海尔文化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中国企业文化有普遍性影响。赵曙明在《中日美欧企业文化比较及跨文化管理》一文中认为,社会民族文化的不同,从属于社会民族文化的企业文化也不相同,在不同社会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各国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的民族性根源于管理对象的差异性。不同民族文化中的组织成员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对同一管理制度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与心理反应。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国情不同、传统文化不同、企业文化也不一样。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筛分、利用、培育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精神,才能建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在针对民族文化心理,有针对性地改造儒家文化价值观,把仁学价值观转化为80/20法则、敬业报国的企业精神、6S大脚印等具体管理制度。

三、企业文化的内生性是海尔文化成功的必然要求

海尔是我国众多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创地,即使学习外国企业管理经验,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6S大脚印、OEC管理法。

海尔企业文化的内生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观念改变先于制度建立

海尔创业初期,为了扭转员工的质量观念,张瑞敏抓住机会,通过砸毁76台冰箱,在员工心中树立起了质量第一的观念,为随后的严格管理建立了契机。可以说,张瑞敏是一直在寻找一个砸冰箱的机会。通过范晓娥质量漏检事件,海尔发动员工广泛参与讨论,形成了80/20法则和领导负主要连带责任的制度。

2、结合民族心理创新管理制度

在学习日本现场管理经验的过程中,海尔不但是将5S改为6S,更为重要的是发明6S大脚印的做法,针对民族文化心理,有效固化制度要求。其他如80/20法则、“三心换一心”等做法,也是如此。

企业文化应建立在员工已经内化了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基础之上,建立在企业自身发展历程基础之上。外显制度的移植与建设,必须与员工已有的内在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共同发展。

四、企业文化的动态性是海尔文化成功的重要经验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内容在创业初期产生过影响,对企业的发展起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就不那么适用了,就需要主动地扬弃,要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进行创新,才能确保其旺盛生命力。

随海尔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企业文化理念是海尔的一贯做法。在海尔集团20周年典礼上,张瑞敏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找对了价值观且产生了很好的成果之后,就必须突破自我再找到新的价值观。比如海尔抓质量管理,海尔从创业初期就开始抓质量管理,当时海尔提出一个价值观: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到了 1989年,很多企业产品不好卖,因为当时供求已达到平衡。所以产品质量成了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开始抓产品质量,但是海尔又提升了一步:从抓产品本身的质量这种狭义的质量提升到一种广义的质量,延升到服务。其实从生产线下来的产品质量再好,也不是完整的质量,要把产品的质量延伸到用户的家里去。海尔当时在全国第一家提出了星级服务。而当其他企业也感到应该重视服务,而且也采取了海尔式的具体服务做法时,海尔又开始了新的提升:在九十年代中期抓到了质量的本质,即永远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永远使用户满意,提出为用户创造需求,满足用户潜在的需求,提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所以我想说的是,企业的理念一定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动态性的必然要求。在海尔文化发展过程中,有两次企业文化的明显转变。1996年,海尔将“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修改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1998年海尔开始实施流程再造,并提出“狮鹿哲学”理念。在《将创新基因植入海尔》一文中,张瑞敏写到:“从1998年我们又推进了一步,就是对市场链的流程再造,海尔进行了完全扁平化管理模式。原来企业里的关系,同事间都是上下级的关系,员工要求是我的直接领导、上司对我好就可以了,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可以了。而扁平化的管理,企业员工每个人之间不仅是同事的关系,更是市场的关系”。张瑞敏对“狮鹿哲学”的解释是“海尔的目标是3 万员工都成为自主经营的SBU(策略经营单位), 这就是我们争取的一个目标, 但并不是这么简单,如果说到2008 年的话, 每个人都能做到, 就比较理想。从开始提出来, 到最后做到, 10年。我认为这够快了。我们这样做是希望每个细胞都动, 每个细胞都相当有活力。比如鹿可以被狮子吃掉, 但如果这只鹿年轻力壮, 它在鹿群中肯定不会被吃掉, 被吃掉的永远是年老体弱的。你说狮子硬朗不硬朗?但是如果狮子老了的话, 连牛也可以踢它两脚。为什么呢? 因为它的每个细胞都老化了, 所以关键是取决于每个细胞。企业不是看外表多么大, 多么有力量, 关键是看它的细胞有没有活力。”

企业文化的上述两次变化,反映的是海尔价值观从“仁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艰难转变。从反映传统“仁本主义”价值的80/20法则,到体现现代“人本主义”的“狮鹿哲学”,张瑞敏希望用 10年时间,并认为“这够快了”。这种转变的前提是:海尔用了14年的时间(1984-1998),在“仁本主义”支持下,初步建立、形成了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制度体系。用10年时间完成从反映“仁本”价值的群体本位管理模式,到反映“人本”价值的个体本位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海尔文化演进方向的本质。

海尔企业文化-启示

海尔企业文化

一、高度重视“以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矛盾

2000余年以来,儒家“仁本”价值观已经深入国人骨髓,成为中国人的基本心理结构与人格特征,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市场竞争必然要求“人本主义”价值观为企业管理的提升提供支撑。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1、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念,其发展受制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

一个社会的文化观念,滞后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学家索罗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迟滞(culture lap)。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变革才是造成政治、思想上层建筑变革的原动力。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因素逐渐发展壮大,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仍不完善。

2、人本主义观念对社会制度有其特定要求:(1)私有财产制度确立,并得到有效保护。(2)民主政治与法律制度健全。人是社会的人,而非单位人,破除了人与土地、人与单位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只有在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上破除了限制人员就业、迁移的藩篱,有效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不被非法侵犯的基础上,以追求自由、平等、独立为特征的人本主义观念,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基本价值观仍处于传统价值的笼罩之下。“以仁为本”的传统价值观形成的民族心理积淀,将长期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与管理方式。这种影响既表现在一般员工对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抵制行为中,也体现在管理人员与员工对“优秀领导方式”的理解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以个体意识、个人主义为表现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将更加深入人心。没有经过西方社会宗教意识的熏陶,没有已经内化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等价值体认的保证,造就更多的人格不统一,或缺乏独立人格的极端利已主义的“经济人”。正是在这种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的真空,造就了极端利已主

义的流行。基于这一现实,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价值观的确立时,都把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团队精神”列为基本出发点。

“以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矛盾,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根本症结。海尔的实践表明,在当前企业管理中,必须仔细研究、利用和改造传统价值观,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念、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中国企业的管理需要。

二、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1、文化管理的含义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的一个新的管理发展阶段。所谓文化管理,是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方法,进而形成统一的管理风格;把企业管理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企业价值观培育、管理制度推进,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的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2、海尔管理模式的实质是文化管理

海尔按照广义文化观的要求,以观念创新为引导,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效果,并以物质文化创新实现“敬业报国”、创世界名牌的企业精神与追求。

海尔的文化管理,是基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社会转型的现实,“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张瑞敏)的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之一。

3、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制约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外部环境条件非常复杂,这种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成熟

因为历史原因,我国企业管理,大多仍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没有经过科学管理的充分发展阶段,在细节管理、基础管理、定量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存在巨大差距,需要加紧学习、吸收。

②历史与传统的影响

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计划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平均主义思想,对西方引进的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抵制心理严重。

③似是而非的观念影响

当前企业界与社会大众,存在对“以人为本”的错误理解,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放松对员工的制度约束与要求。

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做到,既要依靠传统文化价值观要素抓紧吸收、改造西方科学管理阶段积累的经验,又要顺应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积极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工具,软硬并重,两手齐抓,两手都要硬。时间短,任务重,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海尔文化管理的真正精髓之所在。

三、高度重视管理制度建设与员工心理反应的互动关系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过:“中国真厉害,天下无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法律、管理制度,在中国的运用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理论。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内生于所在社会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中,失去了这种土壤,就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结果。文化人类学认为,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形成了一种文化基因,无论表层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如何变化,我们精神世界和骨子里,依然在信仰着儒家的价值观,是我们所遵循的一些准则,我们自觉不自觉所采取的一些方法。

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分析文化借鉴与移植,可以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企业在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学习借鉴西方管理经验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充分研究员工的民族文化心理。要考虑民族文化心理的反应,采取针对措施,防止出现企业文化中行为准则与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根据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把民族文化心理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以和为贵”的群体主义价值观;2.“以仁为本”的领导观;3.“以情为重”的社会交往私人化心理;4.社会互动中的“交互主义”原则;5.基于羞耻文化的内向自控人格。

海尔的发展过程中,张瑞敏一直在充当牧师角色,深刻把握民族文化心理,并通过企业文化中心,改造、运用传统文化理念,为科学管理、制度化管理减轻了阻力、铺平了道路。

人们都知道,企业文化价值观为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强力支撑,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根源,但企业价值观的根源又是什么?通过本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将价值观的确立与调整,建立在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之上。惟有如此,才能避免“制度与文化两张皮”的现象,有效实现管理制度效能;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强式文化;才能有效处理中国文化环境下特有的“情与法”的矛盾。

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式管理模式的核心,因为无论你承认也好,否定也罢,民族文化心理都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理性的态度与做法是:批判、吸收、借鉴、发扬。换句话说,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古为今用”是“洋为中用”的前提。海尔成功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完整版)海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课程报告 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 07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班 2010年5月18日

引言: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励,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竞争力强弱已成为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海尔集团作为我国全球500强之一的企业,其文化建设相对较完善,对其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容、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方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的创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也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根基、源泉和动力。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全球学者众说纷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EDGAR.SCHEIN)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性格特征。这是企业战略决策与经营政策的内驱因素,也是企业一切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它是凝聚员工精神的领袖,是员工行为的航向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资源。 二、认识海尔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总部位于中国青岛,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

浅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

浅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从企业理念的角度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姓名:郑秀玲学号:0924111057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壮大,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制胜的法宝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海尔集团成功的秘诀,也正是海尔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海尔文化。如今,海尔文化已经融入到海尔集团的运营管理中,引导企业发展,规范企业运作,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大环境中,仍能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本文从企业理念方面来阐述分析海尔独特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并逐渐被广大企业管理人员所认同并接受。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要展示其文化的个性魅力,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达到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促进企业文化业务发展的目的,就要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深化对企业文化的一些独特性的认识。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会有其特有的企业文化,植根于中国正大跨步地走向国际市场的海尔集团也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

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尔通过对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使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海尔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海尔的无形资产,是具有海尔特色的意识形态。海尔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理念和具体体现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和谐地贯彻到海尔集团各个分支机构和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十四年来,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形成了许多实用的新的理念及思路。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理想观念,它指导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能够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关于企业理念的作用,张瑞敏说:“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企业理念是海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尔集团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实用性的新理念。 一、海尔的用人理念 海尔的用热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曾经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位老师在全班随机抽取几个人,告诉他们他们是这个班级最有前途的学生。这几位学生非常相信老师的话,认为自己是最有前途的,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向此目标前进,之后他们果真成为班级成绩最好的人。由此可见,“人人是人才”,肯定了员工的能力,能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海尔发展壮大的主力军。“赛马不相马”可以在员工中形成良性竞争,消除员工的惰性,激发员工最大的潜力,能够选出最优秀的人才,成为海尔集团坚实的人才储备。

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

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 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1、文化管理的含义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的一个新的管理发展阶段。所谓文化管理,是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方法,进而形成统一的管理风格;把企业管理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企业价值观培育、管理制度推进,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的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2、海尔管理模式的实质是文化管理

海尔按照广义文化观的要求,以观念创新为引导,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效果,并以物质文化创新实现“敬业报国”、创世界名牌的企业精神与追求。 海尔的文化管理,是基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社会转型的现实,“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张瑞敏)的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之一。 3、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制约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外部环境条件非常复杂,这种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成熟 因为历史原因,我国企业管理,大多仍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没有经过科学管理的充分发展阶段,在细节管理、基础管理、定量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存在巨大差距,需要加紧学习、吸收。 ②历史与传统的影响 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计划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平均主义思想,对西方引进的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抵制心理严重。 ③似是而非的观念影响 当前企业界与社会大众,存在对“以人为本”的错误理解,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放松对员工的制度约束与要求。 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做到,既要依靠传统文化价值观要素抓紧吸收、改造西方科学管理阶段积累的经验,又要顺应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积极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工具,软硬并重,两手齐抓,两手都要硬。时间短,任务重,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海尔文化管理的真正精髓之所在。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浅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尔集团的彰显 文艺学任雪梅2011020360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而海尔集团正是凭借企业文化的力量,将人才聚集起来,使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冰箱厂,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海尔的成功,与其充分挖掘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分割的。海尔内部企业文化的革新,海尔知变求变的状态,海尔大学的建立,海尔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同,以及海尔的人才理念处处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但是海尔在不断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中,也遭遇了产权、接班人等瓶颈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竞争力创新传统文化海尔大学人才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是根,企业是树,根深才能叶茂。而海尔正是将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企业,藤蔓缠绕于全球,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得以永葆基业长青。在中国,海尔的成功成为诸多企业模仿和研究的对象,对海尔的文化的探究也掀起一股热潮。 张瑞敏曾说:所有成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非常鲜明的文化,用这个企业文化把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纵观传承百年的企业,产品、技术可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唯独它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则百年不变。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灵魂,而这个灵魂如果是永远不衰、永远长青的,企业就永远存在。 张瑞敏也正是从企业文化着手力挽狂澜,使一个即将倒闭的电冰箱厂死灰复燃,使海尔继而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道路。海尔成功的发展史已有许多文章阐释,在此不在赘述。不可置否的是,海尔的成功,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分割的。海尔内部企业文化的革新,海尔知变求变的状态,海尔大学的建立,海尔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同,海尔的人才理念处处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提起企业文化,有些人认为它是虚幻和捉摸不定的,似乎与经营业绩很难挂钩。其实,企业可以透过多个角度折射出其特有的文化。当我们与著名企业打

海尔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海尔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第一篇: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 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 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 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 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 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 合在一起。 第一个十年,创业,创出中国第一名牌;第二个十年,创新,走出国门,创国际化企业;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海尔企业精神的创新之路,就是海尔的品牌之路。但无论怎样调整,海尔人都自始至终胸怀着一个崇高的指向:创世界顶级品牌! 第二篇: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文化分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精神文化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一、海尔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 追求。 二、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三、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更高目

海尔的企业文化

一、海尔企业文化的内涵 海尔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16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四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同时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使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尔文化不但得到国内专家的舆论的高度评价,还被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列入MBA案例库。 二、海尔精神与海尔作风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三、海尔理念 1、生存理念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2、用人理念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多大舞台 3、质量理念 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高标准精细活零缺陷 4、品牌理念 国门之内无名牌 如果在国内做得很好,不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优势也是暂时的。 资本是船品牌是帆企业是人文化是魂 5、营销理念 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6、市场竞争理念 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 7、竞争理念 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

掌握主动权。 8、市场理念 创造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 9、出口理念 先难后易 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出名牌之后,再以高屋建筑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10、资本运营理念 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11、海尔技术改造理念 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12、技术创新理念 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市场的难题就是我们创造新的课题。 13、职能工作服务理念 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四、海尔对市场的三条原则 1、紧盯市场创美誉 2、绝不对市场说“不” 3、抱怨就是投诉 五、海尔的创新观念 1、资源论 不在于企业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了多少资源。 2、源头论 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都是一个市场。 3、整合力 市场的整合力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4、美誉度 海尔要的是市场美誉度 5、吃“休克鱼” 吃“休克鱼”是海尔兼并扩张举措上的一种形象比喻。

解析海尔企业文化

解析海尔企业文化 【摘要】企业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起来,并且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自从我国引进国外“企业文化”开始,不少企业家就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然而因企业性质、规模及起步不同使得这些企业的文化各有千秋,甚至于成功或者失败,企业文化对一个公司、企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以青岛海尔集团的“三层次说”(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为例,浅析企业文化的作用。 【关键字】集体荣誉持续发展吃休克鱼员工利益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 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品牌价值855亿元,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8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案例一: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集体荣誉感,并热爱着企业。

在海尔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海尔的一洗衣机分厂,有一个姑娘在19岁的时候走进了海尔集团,并接受了三年海尔文化的洗礼,三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诊断为得了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她给她的亲人提出了最后一个愿望:我要最后再看一眼我所工作的海尔。这说明了什么?就是海尔的文化,海尔文化的魅力,使得海尔人这样的热爱这个集体。 案例二:企业文化可以使一个企业败落,也可以使一个企业兴盛或者持续发展。 海尔独创的一种文化,叫吃休克鱼,它的理论是:对于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设备上,还有它的资金上都可以,它仅仅是管理模式不行,那这个鱼仅仅是暂时的一个休克而没有死的鱼,不是烂鱼,不是臭鱼,不是腐败鱼,那么,这个鱼可以吃。激活休克鱼的方法就是用文化,用无形资产来激活休克鱼。 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的案例就是用激活休克鱼的方法。青岛红星电器厂在95年之前,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产洗衣机的电器厂,在95年以前,它曾经是同行业内的前三名,由于它后期的管理不善,到了95年初期的时候,它已经是资不抵债,当时的亏损达到一个多亿,而且3500多个职工基本上都没有工作干,厂里出厂的洗衣机常常在发出去之后又被退了回来。当时,青岛的市政府就做了一个决定,让海尔兼并红星电器。对于海尔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兼并事件,因为

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析报告 1、案由: “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别从海尔的市场观、质量关、服务关、人才观等不同角度诠释了海尔的企业文化,从上述案例可以得出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2、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企业的管理和形象提升有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精神,是企业核心力量的诠释。核心价值观也称为“关键信念”,它是一个组织所拥护和信奉的东西,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和永恒的信条,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一些原则。 “以人为本”基本含义在于: 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而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则以一种企业价值观而存在,在其作用和引导下,企业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行为方式、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实现经营目标。在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站在企业员工和用户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有利于提高企业凝聚力,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文化是通过长期的总结归纳出来的有利于发展的精神指导,具有强大的历史根源和理论依据。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并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营销以及技术研发进行指导和规范,形成具有企业特征的经营运作模式。就当前来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1、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是非观: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这两者形成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变而改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 这一基因加上海尔人的“两创”(创业和创新)精神,形成海尔在永远变化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变化愈烈, 用户变化愈快,传承愈久。 发展观: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 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观念基因要求 员工个人具备两创精神。 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自己的CEO; 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 两创精神的.核心是强调锁定第一竞争力目标。目标坚持不变, 但为实现目标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有效整合、运用各方资源。 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为员工提供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为每个员工发挥两创精神提供资源和机制的保障,使每个员工都能 以自组织的形式主动创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2、企业精神 创造资源、美誉全球 3、企业作风 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发展观念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海尔的人才观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康德说过:“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贯穿海尔的发展历程,管理创新的重点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实现,让员工在为用户创造 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在海尔平台 创业的小微真正握有“三权”,企业把“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完全让渡给小微,使小微可以灵活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决策,更 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小微的自演进过程也是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并且按单聚散。 人人能在海尔平台创业 海尔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所有创业者都可以成为海尔生态圈的一员,从而形成一个共 同创造、共同增值、共同盈利的共创共赢生态圈。海尔员工和小微 的驱动力来自用户付薪,也就是能为用户创造多大的价值,就能收 获多大的增值分享,不再是传统企业的岗位薪酬。另外,小微也受 来自社会化资本的驱动,通过资本社会化不断倒逼小微完善商业模式,全流程驱动小微升级。相应地,海尔文化也从“执行力文化” 转型为“创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海尔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排名第三。 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来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海尔持续稳定的腾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海尔品牌。 1984年12月,厂长张瑞敏一上任,就很快从用户的一封来信中得知,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是因为产品有缺陷,不符合市场需要。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职工思想涣散、精神不振。于是张瑞敏为振奋精神,带头将不合格的76台冰箱,统统砸毁,并自责自罚,让全厂职工真正领悟到市场的残酷无情,真正认识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制造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制造积压品、制造废品,就是自我淘汰和自取灭亡。企业要兴旺,就必须树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干大、干强”的坚定决心。真正认识到干什么都有竞争,竞争中不是胜利就是失败。作为海尔人一定要具备敢与强者较量、“两军相

遇勇者胜”的雄心壮志。 海尔人理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用户是永远的主导者。“一个用户就是一个市场”。对用户真诚与否,是赢得用户的分水岭。企业拥有了用户,便拥有了一切;失掉用户,便必然失掉一切。企业卖的不只是产品,更主要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的文化,是通过产品与用户的“感情交流”。海尔人要“以对用户的真诚,换取用户的钟情”。特别重要的是,这个真诚不是说在嘴上,登在报上,而是渗透到每个职工的行动之中。不是一时所为,而是要坚持到永远。否则即使一时侥幸取胜,终究也会惨淡收场。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而市场的最大资源就是用户的钟情。 在海尔,每个有效工作日职工不仅要“日事日毕”,更要“日清日高”,除了完成好、清理好当日的例行工作外,还必须以每天提高1%的理念,在原有基础上或提高质量,或增加数量,或降低成本,或改进工艺,或革新工具等等方面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将“日清日高”变成每个员工的固有职责,成为集团每一名成员日日、周周、月月、季季、年年的行动准则,每个班组、每个车间都张贴着从经营管理者到员工每日、每周、每月工作的进展情况。将职工的奉献,以“岗位明星”、“改进明星”、“革新明星”、“创造明星”等称号和竞赛结果公布于众。涌现出“晓玲扳手”、“云燕镜子”、“启明焊枪”等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各种发明创造,涌现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议。 海尔人深信,文化的真谛是创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不更新,不创新,就等于自我抛弃。但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是要“创出更多的有价值

关于海尔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企业的灵魂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管理学里,这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管理理论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重视 海尔集团是我国著名企业,也是成功走向海外的企业之一。它的成功,与其出色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下面简要探讨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 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海尔集团产品之一格力空调的一条广告语是:“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这充分体现了海尔集团的科技创新。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品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精神取向。 敬业报国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忠”就是回报,海尔人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忠”就是真诚,海尔人真诚到永远。 追求卓越表现了海尔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能体现海尔精神的两句话是:“ 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办成”、“ 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是海尔的作风。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海尔公司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 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 “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是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这两者形成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变而改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 这一基因加上每个海尔人的“两创”(创业和创新)精神,形成海尔在永远变化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变化愈烈,用户变化愈快,传承愈久。 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 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观念基因要求员工个人具备两创精神。 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自己的CEO; 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 两创精神的核心是强调锁定第一竞争力目标。目标坚持不变,但为实现目标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有效整合、运用各方资源。 人单合一双赢的利益观是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海尔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海尔,主要包括员工、用户、股东。网络化时代,海尔和分供方、合作方共同组成网络化的组织,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共赢共享共创价值。只有所有利益相关方持续共赢,海尔才有可能实现永续经营。为实现这一目标,海尔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形成和完善具有海尔特色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具有两创精神的员工;“单”即用户价值。每个员工都在不同的自主经营体中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自然得到体现。 每个员工通过加入自主经营体与用户建立契约,从被管理到自主管理,从被经营到自主经营,实现“自主,自治,自推动”,这是对人性的充分释放。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为员工提供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为每个员工发挥两创精神提供资源和机制的保障,使每个员工都能以自组织的形式主动创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尔文化分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精神文化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起来,并且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 对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自从我国引进国外“企业文化”开始,不少企业家就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然而因企业性质、规模及起步不同使得这些企业的文化各有千秋,甚至于成功或者失败,其中以青岛海尔集团的“三层次说”(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最为典型。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加深理解。 在海尔的企业,你可以看到海尔的工人在厂区内行走的时候,始终是走在马路边上的黄线内,如果你去问他一声:你为什么在这个黄线内走?他会很自然地告诉你:我应该走在这里。因为从他到海尔那一天,他就知道,他接受过这样的文化训练,这种文化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他的脑子里。如果你再走进海尔的车间,你会发现,海尔的车间是光明、整洁的,而且海尔员工的服饰也非常的统一,这同样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案例一: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集体荣誉感,并热爱着企业。 在海尔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海尔的一洗衣机分厂,有一个姑娘在19岁的时候走进了海尔集团,并接受了三年海尔文化的洗礼,三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诊断为得了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她给她的亲人提出了最后一个愿望:我要最后再看一眼我所工作的海尔。这说明了什么?就是海尔的文化,海尔文化的魅力,使得海尔人这样的热爱这个集体。 案例二:企业文化可以使一个企业败落,也可以使一个企业兴盛或者持续发展。 前几年在管理学中,关于兼并企业,有这样几种方式,比如说,资产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小企业的时候,把它叫做大鱼吃小鱼;如果是技术力量比较强的去兼并技术力量不强的企业,叫做快鱼吃慢鱼;还有一种叫做企业之间的联合,叫强强合作,叫鲨鱼吃鲨鱼;后来,海尔独创了一条,叫吃休克鱼,它的理论是:对于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设备上,还有它的资金上都可以,它仅仅是管理模式不行,那这个鱼仅仅是暂时的一个休克而没有死的鱼,不是烂鱼,不是臭鱼,不是腐败鱼,那么,这个鱼可以吃。激活休克鱼的方法就是用文化,用无形资产来激活休克鱼。 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的案例就是用激活休克鱼的方法。青岛红星电器厂在95年之前,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产洗衣机的电器厂,在95年以前,它曾经是同行业内的前三名,由于它后期的管理不善,到了95年初期的时候,它已经是资不抵债,当时的亏损达到一个多亿,而且3500多个职工基本上都没有工作干,厂里出厂的洗衣机常常在发出去之后又被退了回来。当时,青岛的市政府就做了一个决定,让海尔兼并红星电器。对于海尔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兼并事件,因为在95年之前,海尔还没有大规模的扩张它的企业,去兼并企业。随后,海尔的总经理对红星电器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间,他们发现青岛红星洗衣机总厂第一不缺资金,第二它们有现代化的生产流程的设备,第三它也不缺技术力量,分析之后得出结论:红星电器败在它的管理模式上和它的企业文化上。于是,海尔通过对它的分析研究之后,决定用无形资产,用文化来盘活红星电器厂,并同时对红星电

海尔企业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的物质文化是高酬,包括基本工资与股权 薪酬激励:海尔提供具有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的薪酬激励,以短期、中期和长期激励组合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统一,并通过人单合一机制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基础福利:海尔提供社会统筹的五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构成的法定福利,同时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除此之外,海尔还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企业福利和弹性福利。 乐活计划:为保证员工在海尔快乐工作、幸福生活,除竞争力的薪酬之外,海尔还为员工提供由丰富的特色项目组成的“乐活计划”,如:员工健康管理、子女教育讲座、个人成长讲座、流行时尚讲座、图书阅览室等。 员工关怀:包括新员工关怀和在职员工关怀。 生活平衡计划:为平衡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系,集团除为员工提供带薪休假外,还为员工提供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培训、以及丰富生活沙龙项目。 海尔的制度文化是创新 创新 为什么要创新 没有创新只靠速度赢得的市场难以为继。在创新的过程中,创新还要和速度结合起来。另外,组织结构不好也会窒息速度。过去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市场上用户有什么需求、员工有什么反映,很难传递到决策层来,决策过程非常慢,因而不能把所有创新的想法都变成现实。现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等于是把企业与市场合在一起,流程全部围绕着用户来转,这样就可以实现创新的需求。 如何靠创新创造用户价值 如果说速度争取到了用户资源,创新就是要留住这个资源,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在网络时代,用户的价值体现在“两个化”:一个是个性化,一个是全球化。为什么突出体现这“两个化”呢?因为现在市场供大于求,顾客选择的余地很大,谁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顾客就选择谁。 创新的目标 创新的目标,就是创造有价值的定单。要实现这个创新的目标就必须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创新的本质——创造性地破坏;第二就是创新的途径——创造性地模仿和借鉴,即借力。全球化是因为在全球网络上,用户的选择余地很大,而且用户需求的是全球质量最好的、价格最便宜的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本土化满足个性化,以竞合实现全球化。 SBU 定义: SBU即Strategical Business Unit的缩写 Strategical 战略的

真诚到永远----海尔企业文化

真诚到永远 ------海尔企业文化 ◎2004年,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中国海尔是中国企业中唯一入选的,排在第95位,实现中国品牌零的突破。海尔创造了奇迹! ◎总裁张瑞敏在扩大规模和兼并其他企业时提到过:“一般兼并企业第一个去的部门都是财务,我们去的第一个部门是企业文化中心。” ◎他还有这样几句很能代表海尔精神的名言:“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每天要比昨天做得更好”、“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我的最终目标是使海尔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 ◎正是在这些伟大宣言的激励和感召下,海尔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果说产品竞争创造着人类越来越丰富和完美的物质生活的话,那么,企业文化的竞争则将造就一代新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无疑,海尔集团在这方面领先了一步。 第1节中国的世界名牌 海尔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十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品牌。 1984年在张瑞敏总裁提出的创海尔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企业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

种。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已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00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目前,企业海外经销网点已达3.6万个,产品批量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企业传奇:砸出来的名牌 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市东风电机厂已经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有800多名员工,其中只有一名中专生,生产电动葫芦等小的机电产品。这一年,虽然接连换了3任厂长,企业仍每况愈下,直至亏损147万元,资不抵债。工人拿不到工资,人心涣散。到年底,上级主管部门派当时任青岛市家电公司副总经理,当时35岁的张瑞敏来任厂长。 到厂不久,张瑞敏从一封用户来信中发现,近期生产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经检查,仓库里这样的冰箱还有76台。张瑞敏召集全体员工查看这76台冰箱,确认了各台的生产人员后,提来一把重磅大锤,要求谁生产的谁来砸。员工们流着泪把76台冰箱砸掉了,张瑞敏和总工程师杨绵绵却承担责任,扣了自己的工资。 这一砸,砸醒的是海尔的所有员工;这一砸,砸出的是海尔全新的理念。 这一天,张瑞敏提出一个观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在员工当中,不生产合格产品就是不合格员工的观念一下子树立起来。

海尔的企业文化及其分析

关于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及其分析 一、海尔集团的介绍 海尔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十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名牌。海尔集团在张瑞敏总裁提出的创海尔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企业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集团国内外营业额实现268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212亿元。目前集团有职工两万多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海尔以“先难后易”战略,坚持打海尔品牌出口,海尔实现国际市场拓展,现海外经销网点已达3.6万个,产品批量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9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海尔产品出口创汇1.3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一倍。海尔还在美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南斯拉夫等国家设厂,正在向国际化大集团的目标迈进。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首批技术创新六家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海尔的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创出中国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海尔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已经建立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二、海尔的企业文化及其分析 1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创新。 2.海尔的精神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忠”就是回报,海尔人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忠”就是真诚,海尔人真诚到永远。追求卓越的核心思想是创新。追求卓越表现了海尔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有人总结海尔精神的两句话: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办成;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3. 海尔的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迅速反应,马上行动”体现了海尔人的市场观念,以迅速快捷的态度对待市场,绝不对市场说“不”。体现了海尔为用户着想,对用户真诚,快速排除用户烦恼到零。 4.海尔的用人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质量理念是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海尔的营销理念是先卖信誉后卖产品;海尔的竞争理念是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海尔的市场

管理学案例--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的企业文化 (1)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案例: “有生于无”与“以柔克刚” 有一次,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出访日本一家大公司。该公司董事长一向热衷中国至理名言。在这位董事长介绍该公司经营宗旨和企业文化时,阐述了“真善美”,并引述老子思想,张瑞敏也发表了自己看法:《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与“真善美”语义一致,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张瑞敏以这句话诠释了海尔文化之重要性。他说,企业管理有两点始终是我铭记在心的:第一点是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当领导的到下面看重的是有形东西太多,而无形东西太少。一般总是问产量多少、利润多少,没有看到文化观念、氛围更重要。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第二点是老子主张的为人做事要“以柔克刚”。张瑞敏说:“在过去人们把此话看成是消极的,实际上它主张的弱转强、小转大是个过程。要认识到:作为企业家,你永远是弱势;如果你真能认识到自己是弱势,你就会朝目标执着前进,也就会成功。”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张瑞敏:“一位企业家首先应懂哪些知识?”张瑞敏想了想说:“首先要懂哲学吧!” 张瑞敏能联系企业实际,从老子思想中悟到“无”比“有”更重要、“无”生“有”的道理,也悟出柔才能克刚、谦逊才能进取的为人做事之理。骄横与张扬永远是企业衰败之源。 人的成熟,在于思想的成熟。企业家的成熟在于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念体系。一切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经营哲学家。著名经济学家艾丰为《张瑞敏如是说》一书写序,题目就是:“不用哲学看不清海尔”。艾丰用哲学恰到好处地评价了张瑞敏。 案例: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讲坛 1998年3月25日,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内,工商管理硕士二年级学生的课堂上是一番异常热烈的景象,大家正欣喜万分地迎接一位陌生的老师——来自中国的企业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请大家想想看, 1984 年张瑞敏先生面临的严重挑战是什么?”林·佩恩教授循循善诱地向大家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呈马蹄形排列的座位上立即举起一片手臂,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表述自己的想法。其中有拉美人、日本人,更多的是美国人。 教授不断提问,把讨论逐渐引向深入。“海尔具有每年增长 80% 的速度,成为家电发展最快的企业,大家认为什么是影响海尔成功的因素?你若是张先生,又如何做出决策?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