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书院本杂考 著录为中心

宋元书院本杂考 著录为中心
宋元书院本杂考 著录为中心

第25卷 第6期2 0 1 1年1 1月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Vol.25,No.6

Nov.2 0 1 1

宋元书院本杂考

以《书林清话》著录为中心

吴国武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摘 要]宋元时期书院刻书活动广受学界重视,历代书目及今人著述多引述并讨论"宋元书院本"。叶德辉

《书林清话》一书较早并有系统地总结了书院本的基本情况,但是问题也不少。细检现存的宋元书院本,详辨宋元

刻书的史料,可以订正其讹误、补遗其缺漏。在此基础上,学界同仁有必要重新思考书院本的定义、宋元书院本的

类型以及宋元书院刻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宋元;书院本;书院刻书;《书林清话》

[中图分类号]C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1)06—0025—05

A Brief Textual Criticism on the Block-Printed

Editions from Shuyua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WU Guo-wu

(Center for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and Archives of Peking University)

Abstract:The printing activity of SHUYUA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received attention in aca-demic circle.The essay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block-printed edition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connectedfrom SHUYUAN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ccording to SHU-LIN QING-HUA.On the base of above,the essay reconsiders the definition,the type of the block-printed edition from SHUYUAN in Song andYuan Dynasties.The discussion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SHUYUAN’s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and the bibliology about Chinese Classical books.

Key words:Song &Yuan dynasties;the block-printed editions from shuyuan;cut block for printing;SHU LIN QING HUA

书院刻书,是古代书院史和古籍版本学研究中关注较多

却又深入不够的小题目。清初大儒顾炎武尝言:“闻之宋元刻书,尽在书院,山长主之,通儒订之,学者则互相易而传布之。”[1]此说一开,晚近学者遂以此为立论基础,民初学者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一书中即通谓之“书院本”。

今年春、夏间,笔者受出版社之托重新整理叶德辉《书林清话》一书。书中卷三“宋司库州军郡府县书院刻书”、卷四“元监署各路儒学书院医院刻书”两条集中总结宋元书院刻书,向为研究者所重视。然而叶氏的总结往往是从目录到目录,既未目验原书也缺乏深入考究,以致于讹误缺漏甚多。小文即以中华书局影印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为据,摘出叶氏原文,以案语的形式加以订正,同时仿其行文补充失收的书院本,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宋元书院本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一 宋元书院本订正

由于叶氏仅据目录,既未目验原书,也考之不细,故可订正之处颇多。以下随举四则:

(一)绍定庚寅,三年。婺州丽泽书院重刻司马光《切韵指掌图》二卷,见陆《志》。影宋钞本。(第74页)

吴案:叶氏仅据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误将“绍定三年越州读书堂本”著录成“丽泽书院本”。检《陆》志、瞿《目》各载一种影宋钞(写)本,其中陆《志》所载今存日本静嘉堂文库;瞿《目》所载之本为《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原书或存南京

*[收稿日期]2011-11-16

[作者简介]吴国武(1971—),男,湖南沅江市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文献学、经学和古代思想文化.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图书馆。而是书原本,历藏明陈惟寅、沈弘正、清季振宜、徐乾学,后归内府,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陆《志》、瞿《目》均载此本末尾的司马光四世从孙某识语,然陆、瞿二氏所见为影宋钞本,意识不到阙文问题。惟傅增湘尝亲见原本,所录识语如下:

右先文正公《切韵指掌图》,近□

印本于婺之丽泽书院,深有补□

学者。谨重刊于越之读书堂,□□

子孙。绍定庚寅三月朔,四世从孙□

敬书于卷末。[2]

细检原本,傅氏标有“□”之处确有阙文。依陆、瞿二氏所录识语,“近印本”当是一词,“印”字被理解为动词“刻印”。然而“近印本”一语,宋人未见用者。朱熹谈刻书之事时常说:“近得温陵印本”、“近见藏中印本”、“近方得见印本”等,此处或亦当作“近得印本”、“近见印本”。可见识语是说,绍定三年于越州读书堂重刊婺州丽泽书院所藏印本。叶氏未审文意,将重刊之年误系为丽泽书院刻印之年,后世书目多延其误,惟杨守敬《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此本时称“绍定三年越之读书堂刊本”为是,《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时从之。

今人刘明认为,《切韵指掌图》一书先有绍兴初刊本,后有嘉泰丽泽书院刊本,绍定三年刊本为第二次翻刻。[3]笔者同意绍兴初刊之说,因为书中版心下方所列刻工如林宏、林盛、万全、万千、万可、陈琳、叶室、周文、昌、永、宁诸人等,均为南宋绍兴间有名刻工。然而,嘉泰丽泽书院第一次翻刻之说却有误。检嘉泰癸亥(1203)董南一后序,董氏确曾翻刻此书,但并未言刊于丽泽书院。考《康熙江西通志》卷一八,董南一约于嘉泰间任赣县令,赴婺州刻书似无可能。故所谓“近□印本于婺之丽泽书院”,当指丽泽书院所藏董南一翻刻本。此外,此本风格与绍兴初杭州刻书完全一样,杭、越二州刻书相似,而与婺州本差别较大。宿白先生尝说:“由于婺州雕印业的繁荣,使它在雕版风格上,跳出一般江浙版刻的方整传统,别树一帜,字体廋劲。这大约是受到了福建雕版的影响。”[4]若丽泽书院翻刻,必有婺州雕印之痕迹。

(二)淳祐丙午,六年。泳泽书院刻《大字本朱子四书集注》十九卷。见《浙录》、陈《跋》。(第74页)

吴案:叶氏仅据书目,未见原书,故误作淳祐丙午(六年,1246)刻本。检此本《大学序》后小字云:

《四书》家藏人诵而板行者类多细字,不无讹舛。今得燕山嘉氏所刻宣城旧本于京师。经注字等实便观读,于是补其残缺,置诸泳泽书院,嘉与学者共之。淳祐丙午秋月识。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陈鳣《经籍跋文》径谓之淳祐丙午刻本。检故宫博物院选编《故宫善本书影初编》,其云:“元上虞泳泽书院修补燕山嘉氏覆宋本,《大学》序后有题记一则,其中‘学者共之,淳祐丙午’八字割裂填写伪作宋椠,殿本覆刊遂承其误。盖未考泳泽书院至元代始建也。”[5]近人王欣夫推而言之:“乾隆时内府所刻《四书章句集注》,称为覆刻宋淳祐本……后来孙家鼐重刻,当然毫不怀疑。至陶湘得见据刻的原本,始知‘学者共之淳祐丙午’八字有割裂填写痕迹。其实泳泽书院始建于元代,宋朝何来此书院。淳祐二字为至正二字所挖改,今故宫善本书影中明显可据,当时不加考订,疏于鉴别,遂被书贾所欺。”[6]故此本当作元至正丙午(二十六年,1366)泳泽书院刻本。

(三)咸淳元年,建宁府建安书院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续集》十卷、《别集》十一卷,见陆《志》。(第74页)

吴案:叶氏未详读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所载书中序跋。此本今不得其全,石家庄赵俊杰家、台北“故宫博物院”分藏残卷,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元刻明递修本。检陆《志》所载王遂序、徐几识语及黄镛序,《正集》刻于淳祐五年(乙巳,1245),《续集》刻于淳祐庚戌(十年,1250),只有《别集》刻于咸淳元年(1265)。黄镛序云:“《正集》、《续集》,潜斋、实斋二公已镂板书院,盖家有而人诵之矣。建通守余君师鲁……搜访先生遗文,又得十卷以为《别集》……始刊两卷,余以见嘱。于是节缩浮费以供茲役,盖又二年而始克有成。”所谓“家有而人诵之”,即指其刻印流传之情况。瞿氏识语亦云:“《续集》、《别集》刻非一手,亦不同时,是当时《续集》、《别集》继续成书,与《正集》各有单行之本。”[7]可见,正、续二集刻于淳祐间,惟别集刻成于咸淳元年。今仅存正集残卷,他日若见此本别集或可比对雕板风格。

(四)无年号鹭州书院刻《汉书》一百二十卷,见莫《录》。(第74页)

吴案:叶氏仅检莫友芝《宋元旧本经眼录》,未考原书,故云“无年号”。此本今存中国国家图书馆。检此本原书,目录后有“甲申岁刊于/白鹭洲书院”二行木记。关于“甲申岁”刊刻,诸家大多著录为“宋宁宗嘉定十七年(甲申,1224)”,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目录》从之。然白鹭洲书院由宋末名相江万里始建于淳祐元年(1241),嘉定甲申之说似无可能。而莫《录》定为“始刊于南宋末,毕工于元至正间”,[8]缪荃孙《云在盫随笔》从之。自宋嘉定甲申迄元至正甲申为一百二十年,然是书仅一百二十卷,刊刻时间不应如此之长,张元济早有此怀疑。[9]赵万里主编《中国版刻图录》云:“因推知甲申当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此书为元初吉州白鹭洲书院刻本。……此书款式与蔡纯父本全合,即据蔡本翻版,蔡本宋讳缺笔至廓字,此书亦同。元刻本有时可避宋讳,不足为异。刻工钟华、吴升等数十人,与《欧阳文忠公集》、《周益公集》、《文苑英华》等书南宋中期吉州地区刻工,无一相合,亦此书刻于元初之证。”[10]此外,明确写明“某某书院刊行(新刊)”之双行木记当始于元代;又,此本字体与元代大德间江西诸路儒学所刻《隋史》、《北史》等书颇类,刊刻时间当近;再加之,参与刻书的刻工如刘宗,亦曾参与大德十年(1306)刻《南史》。史载,至元十六年至十九年,白鹭洲书院遭洪水,吉安路太守李珏主持修复,可能事后即刻书补板。此本可定为元至元二十一年甲申(1284)吉安路白鹭洲书院本。

二 宋元书院本补遗

叶氏限于所据书目和个人见闻,一些重要的“宋元书院

62

第6期吴国武:宋元书院本杂考以《书林清话》著录为中心

本”在《书林清话》一书中完全没有提及,影响其对书院刻书的判断。此处稍作补遗,随举七则:

(一)宋孝宗以后,鄂州孟太师府鹄山书院刻《资治通鉴》。

吴案:此本为广都费氏进修堂刊大字本《资治通鉴》(所谓“龙爪本”)的覆刻本,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二十三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计有字数和刻工姓名。宋讳缺笔至‘慎’字,当刻于南宋孝宗(赵昚)以后。此本卷二四首有“鄂州孟太师府三安抚/位刊梓于鹄山书院”二行木记,卷六八末尾又载元代朱文官印:“关借官,常加爱护,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仍令司书明白附簿,一月一点,毋致久假。或顿坏去失,依理追偿收匿者,闻公议罚。”《书林清话》卷八“宋元明官书许士子借读”条下曾引此官印文,然卷三宋书院刻书条下却未见提及。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误作北宋本,今人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辨之可参。

(二)宋宁宗时,项寅孙建安书院刻项安世撰《周易玩辞》十六卷。

吴案:此本乃是书初刻,原藏北平图书馆,今藏台北“国家图书馆”。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左右双栏,白口,双鱼尾,中缝上记字数,中记卷次,下记叶次及刻工姓名。前有“皇宋庆元四年岁次戊午秋九月己未叙”、“嘉泰二年壬戌之秋九月丙午后叙”,书末有嘉定辛未后序,当为宋宁宗嘉定刊本。书中宋讳有“弘”、“玄”、“恒”、“贞”、“慎”、“桓”、“构”、“惇”等,所避至宋光宗赵惇止。刻工中如“刘生”,尝刻南康道院刊《仪礼经传通解》、宝庆建宁刊《东汉会要》等书;又如“余士”,亦见临安府陈宅书籍辅刊《碧云集》等书。史载,项寅孙于淳祐中知福州,在此之前并没有赴福州任官之记载,刻书于建安书院之事当再考。

(三)宋淳祐十二年魏克愚徽州刻、至元二十五年吴梦炎紫阳书院重修魏了翁撰《大易集义》六十四卷。

吴案:此本乃是书初刻,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卷六至十、二十四至二十六配清抄本。元方回《周易集义跋》云:“(魏了翁)仲子太府卿静斋先生克愚明己,壬子岁以军器监丞出知徽州,刊《要》、《集义》,置于紫阳书院。至丙子岁,书院以兵兴废,书板尽毁,寻草创新书院于城南门内,独《集义》仅有存者。今戊子岁,山长吴君梦炎首先补刊……”[11]稍后,董真卿则说:“仲子克愚知徽州,刊于紫阳书院,至元戊子补刊。”[11]克愚知徽州,颇重紫阳书院,当以州费刊刻其父之书,置版于紫阳书院,惟吴梦炎补刊在紫阳书院。史载,紫阳书院为前任郡守韩补所建,不可这么快就有刻书的基础。

(四)南宋末建阳龙山书院刻《纂图互注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

吴案:此本原为卢文弨藏书,后归袁克文,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二十五字,细黑口,左右双边。首为杜预《春秋序》,次为《春秋纪年》,次为“龙山书院/图书之宝”二行木记。宋讳不严,疑其刊于宋末。袁克文跋云:“序后有龙山书院木记,审为南宋建本,精完可宝。”李致忠先生误以为龙山书院在安徽六安,定作徽州刻本,似不确。[12]检其雕印风格和字体行格,当系闽刻无疑。此龙山书院,或为书坊家塾之名,不必牵合讲学之书院也。

(五)南宋末建阳刘氏天香书院刻《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二卷。

吴案:此本《书林清话》卷六尝提及,然误作二十卷,且未明言书院所刻,实为刘氏天香书院刻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有影钞本。据《日本访书志》,杨守敬以宋讳断为宋末刊本。每半叶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四五字。白口,四周双边,有“刘氏天香/书院之记”二行木记。有杨守敬、袁克文跋,下卷有阙叶。考“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群经,存世者尚有《毛诗》、《礼记》、《尚书》等,行格均相同,为十行十八字。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二定为建本,《藏园群书题记》卷一云“此五经必为同时同地开雕。”天香书院无考,学界多以为建阳刘氏刻书,或即家塾书坊,冒书院之名,当是。惟林申清先生归入官刻,似无据。[13](六)元大德间,西湖书院刻元敖继公《仪礼集说》十七卷。

吴案:此本原为沈氏研易楼旧藏,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蝴蝶装,每半叶十二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左右双边,双黑鱼尾。中缝上记大小字数,下署刻工姓名。日本学者阿部隆一指出,是版刻工在大德年间从事官板活动,并参与了西湖书院所藏南宋公使库板片的修板工作,且《西湖书院重整书目》又著录此书,故推测是板开雕并藏板于西湖书院,当为西湖书院刊本。[14]笔者检其文字风格,与西湖书院所刊《文献通考》大致相似,亦可作旁证。

(七)元大德丙午(十年,1306),稼轩书院参与刊刻《北史》。

吴案:《书林清话》仅在卷四提到大德三年广信书院(稼轩书院)刻《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其实稼轩书院在信州路儒学的安排下还参与刊刻《北史》的活动。卷四提到信州路儒学刻《北史》,仅提及象山、道一、蓝山诸书院,未及稼轩书院。检陆心源《仪顾堂题跋》云:此本“间有嘉靖元年二修版,盖版入南监以后所印也。”[15]据此,傅增湘说:“惟皕宋楼本据《仪顾堂题跋》,刊书之地尚有稼轩书院,余别藏残本亦有之,兹本独不见,盖卷六十至七十二乃以补刻版配入也。”[2]他日得见傅氏所藏残本,必可一一验证。

此外,还有几种书院本值得一提:《新刊山堂先生章宫讲考索》(残存《甲集》十卷),宋金华曹氏中隐书院刊本,今藏中国书店等处;《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前集》十三卷、《后集》十三卷、《续集》存八卷、《别集》存八卷),元建安椿庄书院刊本,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附《玉篇广韵指南》一卷),元至正丙午(二十六年,1366)南山书院刊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增广事联诗学大成》三十卷,元至正十七年(1354)鄞江书院刻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庆应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

三 书院本和宋元书院刻书的几个问题

刻书是宋元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由此形成了版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本学上所谓“书院本”的观念。通过《书林清话》所载宋元书院本的订正补遗工作,笔者对书院本的定义、“宋元书院本”的类型及其相关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关于书院本的定义

“书院本”当有广义、狭义之分,其区分关键在于书院本身的性质。

广义的“书院本”当指以“书院”为名刊刻之书籍。既包括真正的讲学书院,比如建宁府(路)的建安书院为宋儒王埜创建,成为朱子学传播之地,其所刻书有朱子本人的文集、朱熹好友项安世《周易玩辞》等;也包括私宅家塾性质的书院,比如茶陵古迂书院(东山书院),陈仁子本人亦自谓“陈氏家塾”,所刻书有《增补六臣注文选》等;还包括书坊性质的书院,比如建阳的圆沙书院、南山书院、梅溪书院,多刊刻适合科举需要的韵书、类书等。这种广义的“书院本”,除了“书院”之名相同外,缺乏共同的版刻特征。在现存的广义“书院本”中,私宅书坊所刻占去一半以上,刻印精良、行格疏朗的官刻数量比较有限。

狭义的“书院本”,则特指真正的讲学书院所刊刻的书籍,而以“书院”为名的私宅、书坊不在此列。叶德辉曾说:“元人刻书,如西湖、雪窗等书院皆精舍之通称,非讲学之书院也。”[16]实际上,杭州路的西湖书院虽以藏板刻书出名,但仍有讲学之功能。这一类书院,还有福建的建安书院、沙阳豫章书院、江西的宗文书院、稼轩书院、道一书院、象山书院、蓝山书院、白鹭洲书院、临汝书院等。

(二)宋元书院本的类型和分布

从“宋元书院本”的实际情况来看,广义的“书院本”可以划分为官刻、家刻和坊刻三种类型。

1.属于官刻的“书院本”

宋元书院,多数与官学关系密切,在刻书事业上更是互相倚重。官方刻书,书院山长和师生多参与校正,甚至主持刻书工作,所刻之书或置板、或分藏书院。当然,讲学书院的刻书也有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些书院以前是官学,像元代著名的西湖书院,其前身为南宋临安太学,藏板丰厚且有刻书传统。因元代国子监已转至北京,西湖书院或兼有国子监刻书之功能,故影响极大。比如,现存西湖书院刻书中《文献通考》就有多本存世,远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亦有发现。黑水城出土本残存散叶五十四叶半,以习字纸为包背装,上有“至正十三年(1353)”草书字样,离泰定元年(1324)初刻时间仅三十年。[18]当然,《西湖书院重整书目》中的藏板,不能都算作书院本。比如,王国维在《两浙古本考》中提及:“赵彦肃《复斋易说》六卷,宋嘉定辛巳刊于严州,别见严州。后入西湖书院,复归《南雍志》,《复斋易说》六卷存三十九面。”[17]此本只能认为是“严州本”,而非西湖书院本。

第二种情况,有些书院与地方官学完全是一回事,像元代江西的宗文书院便是如此。程端礼至元四年撰《铅山州修学记》云:“知州奉议李侯顾聸咨嗟,即捐俸为倡州学暨宗文书院。”[19]卷五今所见其刻《五代史记》,相当于铅山州学本,此本卷七十一末有“宣德郎国子博士臣高宇校正”一行,学官校正书版乃官学本之特色。

第三种情况,官学带领书院刻书。比如抚州路临汝书院刻《通典》,其卷七十七末有“抚州路临汝书院刊,山长李仁伯校正刊”。而据王国维《庚申之间读书记》载,嘉靖本《增入宋儒议论杜氏通典》卷一百末有元李仁伯识语:“《通典》一书,礼乐刑政备焉,学士大夫所宜家置一通,以便考索,而板废已久,诸路欲刊弗克。总管锦山杨公牧临川,兼董学事,既兴美庠序,百废煟兴,乃命诸学院协力刊成。……大德丁未岁杪湘中后学李仁伯字恕甫谨识。”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另载中国图家图书馆藏一种明钞本,目录后题“大德丁未春抚州路学刊”。[20]可见,此本亦属路学与诸书院协力刊成,非临汝书院一家所为。其他,如饶州、瑞州等路儒学携书院刊刻《隋书》、信州路儒学率书院刊刻《北史》,已是众所周知的事。

2.名为书院本的“家刻本”

叶德辉曾说:“有名为书院而实则私刻者……此皆私宅坊估之堂名牌记,而托于书院之名。以元时讲之风大昌,各路各学官私书院林立。故习俗移人,争相模仿,观其刻本流传,固可分别得其主名矣。”[21]晚唐五代开始,书院、家塾颇难区分;南宋以后,家塾与书院更不易区别,比如吕祖谦的明招山家塾与丽泽书院。至“书院”之名声日盛,宋元家塾托名“书院”刻书亦很普遍。

《书林清话》尝提及家塾性质的书院,比如方回虚谷书院、陈仁子古迂书院、郑玉师山书院。李致忠先生甚至将“陈仁子古迂书院(或东山书院)”所刻《梦溪笔谈》视为“元代书院刻书的代表作品”。[22]其实,陈仁子并未建书院,以读书之所号为书院而已,刻书自应属家刻,与其在明代真正成为书院以后的刻书性质不同。比如,陈氏《牧莱脞语》卷七有《古迂精舍书目序》,名为精舍之家塾也;又是集卷一九载有多篇州郡学和书院的讲义,其中亦无“古迂书院(东山书院)”之讲义。检《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古迂陈氏家塾尹文子》书名,亦可知为家藏本、家刻本。

3.为书院本的“坊刻本”

近人杨守敬云:“宋元之际所刊书籍多有木记,称某书院校刊,今日藏弃家以为当时官本,其实皆坊肆所托。如此本《纲领》后木记云云,决知非官刊之书。”[23]除《书林清话》中所举“詹氏建阳书院”、“潘屏山圭山书院”“刘氏梅溪书院”(此即建阳书坊之名)外,还有“圆沙书院”、“南山书院”、“雪窗书院”、“椿庄书院”、“梅隐书院”等亦为书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以书院为名的书坊主要集中在建阳一带,两浙亦有此现象。

建阳很有名的圆沙书院,《书林清话》误归于元代讲学书院。但从所刻五种书籍来看,其字体雕印无疑属建本,所刻书籍显然是为科举服务,书中木记亦具有坊刻特征。比如,所刻《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前集目录处有“延祐丁巳”钟式牌记和“圆沙书院”鼎式牌记。以书院为名的书坊,往往又号为书堂。比如,明州梅隐书院刻有《书集传》,而其刻《明本

82

第6期吴国武:宋元书院本杂考以《书林清话》著录为中心排字九经直音》,则以梅隐书堂之名;龙山书院刻有《纂图互

注春秋经传集解》,而其刻《挥麈录》则以龙山书堂之名。

按现存书院本情况,宋元书院刻书的地理分布集中在南方六省,依次为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这与此时期书院发展大致吻合。[24]如果剔去闽中以书院为名的书坊,其地理分布与书院发展完全相步。此外,四川书院颇多,然却鲜有书院刻书之记载,或宋末毁于一旦,或刻书确由官方所为,与书院无关,值得探讨。

(三)藏书、藏板、校书与宋元书院刻书活动

在讲古代书院史时,笔者以为应当将藏书、藏板、校书与刻书一起讨论,这样才能较准确地理解刻书活动。

藏书一直是书院的重要功能,宋元书院也不例外。由于没有实物,今人难以知晓宋元书院藏书钤印的情况,但可从现存书院本木记来窥其一端。比如《纂图互注春秋经传集解》的木记为“龙山书院图书之宝”,《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的木记为“刘氏天香书院之记”,说明宋末书院刻书,其木记仿书院藏书之印,不像元代书院径直标作“某某书院刊行”。

随之而来的是书院的藏板功能,宋代官方刻书往往将藏板置于书院,后人遂以置藏板与刻书籍不分。比如,《书林清话》卷三有一则云:“无年号刻吕祖谦《新唐书略》三十五卷,见范《目》。”检嘉庆阮氏文选楼刻本《天一阁书目》载:“郡守赵度支梓,男(吕)延年识后云:‘先君授学丽泽,患《新唐史》文多且阅者难,因抺岀体要,意存笔削,史法实在焉。太守度支赵公因命锓木,置之丽泽书院。’”据其文意,是书并非由丽泽书院自行刻印,而是婺州太守赵汝腾刻印后置版于丽泽书院。再比如,同卷中还有一则云:“绍定四年,象山书院刻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见《四库书目提要》。”据袁甫《絜斋家塾书钞后序》:“甫悼先君子之没,幸伯兄之有传。今又云亡,痛曷有已。遂刻是编,名曰《絜斋家塾书钞》而纳诸象山书院,以与世世学者共之。绍定四年辛卯良月己未,男甫谨书。”[25]《四库书目提要》也明确说:“刻置象山书院。”但是,稍后诸家著录均径以为象山书院所刻之书。

有了藏书以后,书院校书便兴起。至有藏板,书院校书也自然开始校正诸板,甚至自行刻书。比如,元大德十年(1306)刻《北史》,其中卷八十一至八十三刊者为道一书院,有杨燧校正、聂则迁校正、陈志仁校正等字,这些人或即信州路道一书院的师生。

总之,书院刻书确实是宋元书院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但“书院本”在版刻史上却是一个模糊的观念。只是由于宋元时期是书院刻书的兴起时期,在古代书院史上别具意义。若从版本学角度来讲,书院本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仍可划入官刻、家刻、坊刻中讨论。

[参 考 文 献]

[1]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秦克诚点校.黄汝成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6.

[2] 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 刘明.宋刊《切韵指掌图》底本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2):151.

[4] 宿白.南宋的雕版印刷[A].中国图书版本学论文选辑[C].台北:学海出版社,1981.

[5] 故宫博物院选编.故宫善本书影初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 王欣夫.王欣夫说文献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7] 瞿启甲.铁琴铜剑楼藏书书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8] [清]莫友芝,张剑整理.宋元旧本经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 张元济.宝礼堂宋本书录[A].张元济全集第八卷古籍研究著作[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赵万里主编.中国版刻图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11][清]朱彝尊,林庆彰、蒋秋华、杨晋龙、冯晓庭主编.经义考新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2]李致忠.宋版书叙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3]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4][日]阿部隆一,魏美月译.故宫博物院藏沈氏研易楼捐赠宋元版本志(上)[J].中央图书馆馆刊(合).1986(2)v19:115-132.[15][清]陆心源,冯惠民整理.仪顾堂题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6]叶德辉,杨洪升点校.郋园读书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7]王国维.两浙古本考[A].闽蜀浙粤刻书丛考[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8]巴戈那,李国庆.元西湖书院刻本《文献通考》散叶跋[J].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潘洁.黑水城出土《文献通考》版本考[J].图

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108-119.

[19][元]程端礼.畏斋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21]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2]李致忠.元代刻书述略[J].文献,1981,(10):200-220.

[23]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补[M].新世纪万有文库.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24]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25][宋]袁甫.蒙斋集[M].文渊阁四库本.

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试用,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 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如《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聘用属吏。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是孝顺父母、廉是办事廉正。察举实行之初,选拔人才颇有成效,但沿用既久,弊病日生。东汉后期,察举为世族大家所掌握,弄虚作假,浮 夸勾连,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1300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以“五经”或“四书”文句为题,阐释义理。“五经”题须依据宋元人的注疏,“四书”题则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并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 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如《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 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不再黜落。实际上皇帝常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据统计,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如《祭妹文》:“逾三年,予

书屋制度

农家书屋管理制度 一、读者入室须知: 1、读者须持本分馆借书证进入借阅室。 2、进入本馆应注意仪表、穿戴整洁。 3、保持室内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并将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设置为静音状态。 4、保持室内整洁,严禁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瓜皮、果壳等。 5、爱护室内公共设施和财务,若有污损、损坏应按规定标准赔偿。 6、请勿在室内从事与阅读无关的活动。 7、请自觉遵守本馆各项规定,配合工作人员管理。 二、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制度 1、认真学习业务只是,严格遵守《图书室管理制度》。 2、每年拟定本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并上报龙泉驿区图书馆及相关部门。 3、应做到图书分类清楚,书刊排架迅速,提高叔叔列用章,努力为读者提供快捷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 4、科学管理本馆图书,保持图书完好,随时清理图书,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 5、每天下班前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核查借还图书是否上架,同时做好登记工作。 6、做好本馆环境卫生,随时保持室内清洁。 三、污损、遗失书刊赔偿制度 1、对污损书刊处理办法 若归还书刊又划线、描影、批点、污损、剪裁、撕页等现象,除进行批评教育外,过错方应赔偿原书刊,无法赔偿原书刊的,按遗失论处。 2、对私自携带书刊出馆的处理办法 未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的、私自将书刊带出本馆外的,除追回书刊、取消借阅资格、给予通报外,应同时按书刊价的10倍缴纳罚金。

3、对遗失书刊的处理办法 (一)若有书刊遗失,应及时到本馆办理挂失,按照相关规定赔偿损失,借阅期满后仍未办理挂失、除按规定赔偿外、还应缴纳逾期滞纳金。 (二)出现书刊遗失后,读者可选择以下两种赔偿方式: 1、以书赔书、自行购买相同版本的书刊予以赔偿(相同版本是指同一出版社出版的相同版次的同一书刊) 2、以款赔书,一般中外文图书按不同的出版年份,赔款倍不同。分以下几类: (1)1985年以前出版的书刊,按原价的10倍赔款; (2)1986—1989年出版的书刊,按原价的8倍赔款; (3)1990—1992年出版的书刊,按原价的5倍赔款; (4)1992年以后出版的书刊,按原书价的3倍赔款。 (三)书刊价格计算方法: (1)单册图书,按原定价计算; (2)多卷书、丛书、按全卷(套)定价计算; (3)期刊等连续出版物按全年定价计算。 四、报刊阅览室阅览须知 1、报刊阅览室实行报刊开架阅览、读者可凭阅览证或借书证入室阅览。 2、随身携带的包和其他物品,应按要求存放在指定位置,贵重物品自行保管,若有遗失后果自负。 3、读者每次期架上只能选择一种期刊阅览。阅览后放回原处。 4、室内所有刊物为国家财产,应主动爱惜,若又撕页、污损刊物等情况,应按本室规定交纳赔偿金。未经许可,本室刊物不得私自带出室内。 5、进入本室应保持室内安静、整洁,自觉爱护室内卫生,严禁吸烟,禁止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杂物等。 五、图书外借规则 1、办理图书外借书手续时将选好的图书、杂志拿到本馆服务台按规定程序办理; 2、借书证仅限本人使用,每次可借书2册(包括图书和期刊)。本馆借期为30天,杂志借期为15天,期满后可续借一次(续借方法:直接将书带到本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 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

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

书院制及书院联盟拓展高校学业新模式

书院制及书院联盟拓展高校学业新模式 在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倡议下,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10所高校于2018年6月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书院联盟成员单位包含书院20家,覆盖本科生2万余名。经过近两年的 发展,这一书院联盟已成为打造长三角地区高校一体化协同推进立德树人的标志 性工程。 “书院联盟”是高校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除“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外,还有201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所高校发起成立的亚太高校书院联盟等。如果说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是高校在第一课堂范畴、基于学科专业教育的合作办学;那么,书院联盟则可视为高校在第二课堂、基于学生通识教育等进行的合作 办学,这是合作办学的全面拓展,能充分共享高校教育资源,为大学生营造健康 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高校都在探索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在实行书院制的高校中,学生有两个“身份”,某学院的学生以及某书院的学生。学院给学生学科专业知 识教育,而书院则主要依托宿舍生活环境,给学生配学业导师,鼓励不同年级、 不同专业学生混合居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生活,开设通识教育讲座、研讨 课等建设学习生活社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促 进学生身心、人格健康发展。 很显然,要办好书院制,首先需要学校重视人才培养。如果学院制都没有建设好,即对学生的学科专业教育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自然也很难重视书院制建设。其次,需要转变传统的寄宿教育管理理念。寄宿教育不只是给学生提供集体宿舍,对学 生提出各种住集体宿舍的纪律、安全及卫生等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学业导师 制度,由学业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学业 规划。学业导师不是传统的宿舍管理员,而是高校中有丰富人生经验、能给学生 人生指引的教师。此外,基于宿舍生活的书院制管理,既要发挥学生自主管理、 自我教育的作用,诸如鼓励学生自建社团、自办刊物、自主开展文体活动,同时 需要学校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提供课程与活动资源,如打造具有书院特色的通识教 育课程,开展与学科专业教育衔接的学术探讨、交流活动等。 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高校携手建立书院联盟,既可以交流各自探索书院制 建设的经验,也可以共享高校资源。据介绍,“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就着力打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止。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一种制度,首先要结合其时代背景。在科举制被使用之前,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每州的中正官品第人物提供给朝廷作为官员任用的依据,但这一制度逐渐施行之后,地方上的豪强逐渐把持了品第人物的权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封死了寒族乃至庶族向上的通道,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由于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代印度一样强烈的宗教影响,不存在这种类似种姓制度一样阶层固化的土壤,所以长期的阶层固化必然导致一部分底层人民的不满,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魏晋时期的“王谢袁萧”,隋唐时期的“七宗五姓”,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魏晋直至唐初的政治,实质上已沦为门阀政治。隋文帝采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官员选拔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宣告了皇权独尊的时代的到来。 从此,布衣百姓也可以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出将入相,“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提供了一个平民与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一个客观的衡量人才的标准,给寒门学子开了一道龙门,让他们看到向上的可能,解决了阶层流动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成为帝国的较高阶层。而且,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士绅阶层的素质,在古代中国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士绅阶层成了县一级行政政府和广大百姓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员告老还乡,教化乡里,维持了最基层的统治。此外,科举制度还实现了官与吏分离,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完全依靠皇权背书,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皇权。 科举制度在其被使用的一千三百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可靠人才,属于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单纯从通过考试来选举人才这一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就已经蕴含了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眼光。人类有史以来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没有一项比考试更合理更公平的选拔制度了。“有其才者,糜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王公子孙”。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这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在没有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的时代,以人治为核心的政治,官员的素质就成了政治是否清明的关键因素。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来进行国家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仅以北宋为例,据《宋史·宰辅表》及有关列传统计,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科举出身者达162,占总数的92%。历朝进士出身者在高官或清要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连金朝亦然:“旧制,监察御史凡八员,汉人四员皆进士,而女直四员则文资右职参注。守贞曰:`监察乃清要之职,流品自异,俱宜一体纯用进士。”元代虽然是一个科举相对较为低落的朝代,但在恢复科举取士后,进士官至显宦者也约有一百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本次课标题: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决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教育和科举制度。 三、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四、教授新课: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一)西周以前的教育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后稷是周的始祖,名弃,曾被 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 原始教育的特点: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教育与社会实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 2、远古时期的学校: ①五帝时期的学校:成均(《礼记》)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郑玄曰:“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②夏商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庠, 乡学。古代学校是教养、学习礼仪、学习射击的地方) 3、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 ①商代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 ②商代学校的学习内容——“戒”。甲骨卜辞:“丁酉卜,其呼以 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③商代学校受到高度重视——上学需占卜。 (二)西周的教育 1、西周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五礼:吉,凶,宾,军,嘉。(《周礼》) ②射、御。 ③书、数。 2、西周教育的特点: ①是一种文武兼备的教育。②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③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即“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 制度的显著特征。 (三)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1、背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 2、私学创始人:孔子 ①孔子教学内容:创新“六艺”教育—《诗》《书》《礼》《乐》《易》《春秋》②新六艺的特点:重文事 ③孔子教育思想: △将德育放在首位。△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修身。△学而优则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④私学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士庶界限。 (四)战国时期的教育典型代表: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特点: 1、性质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2、多功能性:集讲学、教育、咨议为一体。 3、士人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 (五)秦代的教育 1、背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文教政策——书同文,车同轨 2、教育政策:“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史记》) 3、对秦代教育政策的评价:统一人们的头脑,思想专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六)汉代教育 1、重新允许各私家学派开办私学。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①立五经博士,罢诸子博士。 ②办太学,培养儒家人才。——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太学的教学内容:经学 ◆太学的教学风气:重师法和家法◆士子读太学的出路:考核合格后可以授官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设国子学: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 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设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2、设分科大学: 刘宋设四大学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 意义:分科办学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很有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9月成立了第一个书院——彭康书院,以交通大学西迁时老校长彭康的名字命名,是由当年入校的东校区2006年新生组成的新书院。2007年,成立了由当年入校的东校区2007级学生组成文治书院和由当年入校的西校区2007级学生组成的宗濂书院。2008年,在以上三个书院的成功运行基础上,学校新建了仲英、南洋、崇实、励志、启德5所书院,形成8大书院鼎足而立的崭新格局。一个书院往往由跨度很大的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全校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均名列书院成员,最大的书院学生人数达3400余人,最小的书院也有学生近600人。书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的社区,目标指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心智和体魄的成长、素质和能力的增强、学业和实践的精进提供广阔空间。书院崇尚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所成立的党总支委员会其多数成员为学生,其中副书记在学生中选举产生。同时,学业导师、常任导师、学生兼职导师、管理服务人员均要承担书院育人重要职责。书院各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文化品格,龙腾虎跃,各展其长,形成强烈互补和鲜明特色。书院也是开放的,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李元正、潘宗光、安芷生等著名人士相继出任书院院长或名誉院长。在书院覆盖本科生的情况下,各学院不再从繁重的学生事务方面直接管理本科生,而主要通过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教师指导发挥育人的主体作用,从而极大地解放了教育生产力,也与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可以看出,设立书院,不是单纯地回到过去,也不是简单地模仿欧美一些大学的住宿学院制,而是赋予书院新的内涵。它是一种学生社区的新形式,是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离开父母后来到的一个新的“大家庭”。在书院倡导一种文化,能呼唤已经失去的东西,抵御社会的各种诱惑。用爱心和善意来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西安交通大学书院的管理与划分是以学生宿舍楼的物理空间为依托,相对集中的学生宿舍楼群构成一个书院,形成一个小的社区文化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书院的成员。实现学生多学科、多年级的广泛交融。 书院与学院互为补充,学科为本与学生为本并重,学院的专业培养与书院的素质教育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学院集中精力搞好专业教学和科研,书院承担学生的全面发展工作,包括通识教育、素质提升、领导力培养、社会实践、心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演变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出现和演变的历史,并对其进行评述 科举制的定义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特点 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目的 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的世袭现象,以整顿史制。让更多的人才为政府所用,崇尚文学的风气,既选拔了人才,也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制的出现和演变历史 总体概括 隋唐时期开始发展成科举制,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具体分析 隋唐时期 科举制在隋朝时期渐露萌芽,一些人认为它起源于隋朝,但是也受到很多人争议。 唐朝正式出现了科举制,但是每次选拔的人较少。通常分为常科和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在唐代在武则天时期还产生了武举。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代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科举制度与当今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与当今考试制度 一古代科举制度与当代高考制度之比较 从有了人类开始,就有了教育。爱迪生说“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些足以道出了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有科举制度,当代有高考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一种以考试方式进行的选官制度,历经隋朝的起源、唐朝的完善、宋朝的改革、明代的鼎盛,最终在清代走向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现代高考制度是选拔多方面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为了当官,它也给当今社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从科举制度与当代高考制度的含义、产生背景、影响来比较古代科举制度与当代高考制度。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其内涵是公开考试,竞争择录取人才。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是国家考试之一。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考试。古代科举制度与当代高考制度均产生了不同影响。 古代科举制度含义:古代科举制度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1.科举制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加强并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 由于科举制采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而且坚持“自由报考,统一考试,公开张榜,择优录取”的原则,使政权在一定意义上向全社会开放,从而根本打破了之前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把持国家大权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同时,由于科举考试科目由朝庭设置、考试内容由朝庭确定并由朝庭最终决定应试者的去留取舍,这就意味着封建政权可以通过科考科目的设置、考试内容的确定以及应试者取舍去留的最终决定把用人标准和取人用人权完全收归中央,从而根本剥夺了地方的取人用人权,垄断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从选官制度上杜绝并根除了妨碍中央集权的地方势力,有效地增强了中央集权。 2. 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科举制不再唯门第、财产是问,而是通过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来选拔官吏,这就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才能之士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平台和机会,客观上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上下流动创造了条件,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可以说,科举制一直是促进社会下层向上层流动,导致社会结构变动的重要力量,这种流动,有利于统治阶层不断吐故纳新,实现新陈代谢,从而保持较强的生机和活力。

至诚书院宿生活动资助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至诚书院宿生活动资助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为围绕学校国际化和精细化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搭建住宿学院社区活动平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为宿生提供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感悟,培养宿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团队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促进宿生全面发展,创建“诚·敬·谦·和”的书院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至诚书院全体宿生均可以团队的形式组织申报宿生活动资助计划项目,团队的形式可以是宿生自由组合,也可以是以书院的小型团队(导生区)、 中型团队、学生社团或宿舍房间等为单位。 第二条申请立项的活动内容必须是主题明确、营造和谐氛围及时代气息,形式不限,一般分为以下四类活动: 1、创业实践类活动 2、学科交叉类活动 3、体育文娱类活动 4、文化艺术类活动 第三条申请立项的项目必须是书院宿生在计划时间内利用课余时间且由团队完成的非教学计划安排的活动项目。 第二章项目申报程序 第四条课外活动立项的申报时间一般为每学期的第一个月份。 第五条凡申请宿生活动资助计划项目,应填写《**大学至诚书院宿生活动资助

计划立项申报书》。立项申请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与 实施、宣传方案、活动创意及创新性、可行性分析、经费预算等。 第六条由书院成立宿生活动资助计划组织委员会,公开、公正地对申请立项项目进行答辩及评选。 第三章项目管理与监督 第七条申请和争取活动资助计划项目,需认真做好规划,尽可能使项目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以保证活动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效益。 第八条项目获准立项后,申请人应按申报书的计划付诸实施,按进度开展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 并向书院负责。如需调整或改变计划,须报请书院院务室批准。 第九条书院对于批准立项的项目,参照答辩委员会提出的经费资助建议予以资助,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项目不超过500元,大型活动不超过 1000元。 第十条获得资助的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经费,先由项目组团队自行垫付,活动结束后凭有效发票到书院院务室办理报销手续,在批准资助经 费额度内报销。如项目金额较大,可申请预支部分经费。 第十一条项目资助经费需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助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应接受活动资助计划组委会的监 督和检查。 第十二条对于批准立项的项目,立项团队或个人不得擅自更改立项活动的内容和经费的使用项目,确实因条件变化需更改活动内容和经费使用项目 的,由项目负责人向书院院务室提出申请,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活动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摘要:书院是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到清末终止,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书院在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许多独特的办学经验,一直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本文分析了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求明晰对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并试图厘清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书院形成与发展 书院作为中国士人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传递了中国文化和学术思想创立了极具特色的学风,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本文对中国古代书院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做以简要分析,并试图从中归纳出些许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史始于唐初民间书院的初建,而终于清末的书院改制,其中历时一千多年。因书院在个朝代的发展历程各有兴衰,故本文将以书院发展的朝代为序,逐一对古代书院发展历程做以简要梳理。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产生:唐代书院 传统观点把唐玄宗开元六年设的丽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书院,源自于清人袁枚的《随园笔记》记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其实不然,唐玄宗时期的一些文献证明在丽正、集贤以前民间早有书院存在。根据地方志记载,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今湖南攸县的光石山书院,而且最初的书院是士人的读书治学之所。同时期的还有陕西蓝田的瀛洲书院、山东临朐的李公书院、河北满城的张说书院。因此,书院应是产生于唐初。 唐代中期,中央官府开始注意到民间兴起的这种新生的文化组织,于是创立官方的书院。但在当时仅是官方藏书和修书的地方,还不是教学机构。在受到官方承认以后,更多的士人渐渐接受书院,并根据自身的文化素质、需要和当地条件,不断赋予书院新的文化内涵,同时书院也大量兴起于民间。至此,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这两大源头的书院形成了民办和官办的传统。民办书院向社会开放成为公众活动之所;官办书院藏书修书

中国古代科举制与西方考试制度的不同

中国古代科举制与西方考试制度的不同 1“目前,西方学术界公认: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子中国的科举制。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产生影响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后半期。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是葡萄牙的两位传教士克鲁兹和胡安?冈萨雷斯?德万多萨。前者著有《中国游记》一书,对中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作法倍加称颂,后者在《伟大的中国》中则详细介绍了科举考试的方法和内容。这两本书在欧洲出版后,广泛流传,尤其是后者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真关注。据统计,1570-1870年,用英文出版的有关中国官吏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书籍达70种之多。。具体来看,英国文官系统形成时期(19世纪后半期),其一些主要刊物《绅士杂志》、《伦敦杂志》等先后撰文介绍中国录用官员的程序和方法,主张采用科举考试制度。美国文官系统的形成,也深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1867年10月,《北美评论》杂志撰文称誉中国的科举考试取士制度;1968年5月,一个州议员在向国会递交的报告中,专辟一章来论述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引起参众两院的广泛的兴趣。。“法国大革命在其教育计划中高度重视竞争性的考试。耶稣会士介绍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模式。’鉴于此,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西方世界之所以看中科举制度,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核心则是科举制度的合理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一个传教士官给一个议会议长的信中找到答案:“您可以看到这种各级考试制度是一种明智的政治制度,除了中国人天性爱好他们的文字以外,这种频繁不断的考试使他们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始终不懈往上攀登,防止他们无所事事,吃喝玩乐而对国家制造麻烦。”“他们取得业士资格后,为了保住这个资格,几乎一生都要不断地去经受新的考试或者再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同时,他们“用中西文化几比较的眼光着本土人司空见惯各类现象,从中抓住值得他们借鉴之事物。”科举制度“有利于打破世袭贵族的政治垄断状态,符合资产阶级平民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要求。”而且,“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中行之有效的学士、硕士、博士分级学位制,就有这种科举取士(秀才、举人、进士—原文注)制度的遗迹。刘海峰先生认为,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的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的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而科举制度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贫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根据刘海峰先生的考证,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至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对科举制度更多是“贬”,都只看见其消极的一面,而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却鲜为国人所知’。实际上,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明显受到我国科举制度的影响。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对西方和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堪与物质文明领域中的四大发明相媲美的贡献。刘海峰教授则誉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或实行个人赡拘制、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导致任人唯亲,带来结构性的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政府之中,而因政党更迭大批撤换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影响工作的连续性。而我国的科举制度倡导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平取士,唯才是举。因此,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么一种文官制度后,大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因为科举制度体现“机会

书院制暂行办法

书院制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富有我校特色的学生管理体制,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学校实施书院管理模式,逐步将学生管理事务由校院两级分工转化为由二级学院和书院相互承担、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 第二条为推动我校书院制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制度,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指导思想 第三条书院制内涵。实施书院制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力求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从而践行学校“博学而雅正,业专而技精”的育人理念。 第四条实施书院制目的。实施书院制,是通过书院制的特殊学习、生活模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配合学分制,开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既有专业理论水平,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五条书院制模式。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有益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书院负责素质教育,学院负责专业教育”两者互相融合的育人模式。 第三章实施目标 第六条实施书院制是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的新模式;落实以生为本,秉承“博学而雅正,业专而技精”的育人理念,围绕学生发展打造书院文化,并形成不同风格的书院群;通过多元文化交流,促进校园文化创新,增强校园文化吸引力,构建专业教育学院制、素质教育书院制的育人制度,形成具有**特色和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 第七条实施书院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八条书院制主要以学生自治、学生社团和书院经典活动为依托,通过书院公共设施建设和打造文化标识,营造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氛围。 第九条书院制以非形式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进行,开发素质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学生兴趣和自主发展的文化组织,强化书院学生的朋辈教育,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通过有引导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发展,营造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教育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和提高文化素质创造优质文化环境和自我教育平台。 第十条利用书院制发扬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以党建引领育人工作,进一步落实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第七章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第七章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私学发展的高级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9月),清廷上谕改书院为学堂,存在了一千年多年。它在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书院制度也是中国对世界教育发展所做伟大贡献之一。 第一节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书院制度自宋初基本形成,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时兴时衰,走着曲折的道路。考察各个历史时期书院发展的概况,探讨其兴衰的原因,不仅有助于阐明书院制度在封建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封建教育发展的某些规律。甚至可以说,倘若完全离开了书院的研究,那么要弄清唐以后,尤其是宋以来的教育发展史、文化学术思想史,都是相当困难的。它所形成的特色和经验,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书院的起源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唐朝曾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昌盛。从文化角度讲,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灿烂的时期,特别是书籍的普遍印行,已成为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唐代,官府所藏书籍已有明显增加,为此不得不为藏书而开“乾元院”。唐玄宗开元元年(717年),将乾元院更名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这便是书院之名的最初例证,可以看出,它是专门用于藏书和校书的场所,类似于皇家图书馆,不是教学机构。 “安史之乱”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藩镇割据、连绵混战的时期,这不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使学校荒废,文化遭到破坏。于是,许多人为避战乱和保护优秀文化,远走较为安定的穷乡僻壤和山林之间,以耕读为业。他们在个人治学的基础上,开辟了一些家塾式的教学场所。同时受佛教禅林寺院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在山林胜地隐居读书,创办了个人读书治学的书院。这些书院逐渐也开始授徒讲学活动,于是,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便出现了。 二、宋初著名书院 统一的北宋王朝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在立国之初,统治者还无暇顾及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兴学设教,所以官方转而支持正在发展中的书院,给予他们以部分经济上的资助,这样,四海之内,儒生多设书院,在这些书院中,尤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和石鼓书院等为最著名。它们大都设建于风景优美的山林幽静处,虽然其规模还都不大,组织机构也极为简单,活动内容也较单一,但它们却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书院制度的确立,并对后世书院的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但宋初书院的兴盛状况为时很短,便由于宋王朝大力提倡科举,尤在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中渐渐冷落下去。在范仲淹、王安石发起的“新政”、“变法”运动中派生出的这三次兴学高潮,重点在振兴官学,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又大力推广胡瑷的“苏湖教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_0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