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形势与政策

题目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院(系)汽车技术学院

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年级2011级

学生姓名李显博

学号113520104238

指导教师赵骑贤

2013年5月30日

目录

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摘要 (1)

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2)

一、我国腐败问题现状 (2)

(一) 我国目前的腐败面广 (2)

(二) 我国目前的腐败涉及层级面宽 (3)

(三) 我国目前的腐败方式多样 (3)

(四) 我国腐败案件的串案、窝案、案中案多发 (4)

(五) 我国腐败官员大多数难过金钱、美女关 (4)

二、腐败现状的对策分析 (5)

(一)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

(二) 合理增加官员的收入,为官员提供生活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 (5)

参考文献: (2)

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摘要

为揭露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预防和整治官员腐败的对策,撰写本论文。本论文运用马克思基本理论,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知识,纵观我国反腐历史,横向比较各国的反腐措施,从现状、原因和对策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庸俗化,官员政治素质不过硬等原因,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不断发生。并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性质越来越严重。只有对现有的腐败进行严厉的打击,对权力滥用严加预防,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建立健全廉政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工作环境,才能保证官员清正廉洁。

关键词:权力政治腐败制度监督

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什么是腐败?腐败是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讲话时说:“反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廉洁奉公,自古以来是为官从政的首要之德,廉洁就是唯以俸禄为取,不取非分之财,更不妄取百姓之利。为官者要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行为准则,为人民谋福利。

2009年当中的前11个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15420件,结案101893件,结案率接近九成,处分106626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4.4亿元。

2010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回应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关切,全年立案139621件,处分146517人,挽回经济损失89.7亿元。如此大的数据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

一、我国腐败问题现状

(一) 我国目前的腐败面广

部分国企以及垄断行业腐败呈上升趋势。中核集团原负责人康日新等人的落马均体现了部分国企以及垄断行业的腐败。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首都机场集团原董事长李培英的先后落马。2009年12月,中国移动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因涉严重经济违纪被查。

交通、公安、以及国土资源等重权部门腐败名目众多。城市建设、国家工程、交通运输以及通讯、电力均有腐败现象的曝光。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落马,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吴明山落马体现了所在行业的领导腐化。征地拆迁、土地出让、缴纳土地出让金、调整用地性质、规划审批、项目选址、调整容积率、产权登记等环节都充斥着官商勾结。我国矿产资源领域“官煤勾结”“官矿勾结”现象严重,腐败案件高发。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立案查处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798人,同比上升11%。

林业、教育等“冷衙门”的腐败亦时有发生。黑龙江省林业厅及该省肇源县虚报造林面积达50732亩;天津市造林实绩全国倒数第一,一些区县弄虚作假应付核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对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重视不够,以致发生多起特大破坏天然林资源案件;内蒙古自治区大杨树林业局、吉林省红石林业局、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新疆天西林业局巩留林场和云南省贡山县盗伐、滥伐林木严重;内蒙古达拉特旗、四川省雷波县、山西省岢岚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擅自挪用、套取资金;云南省墨江林业局、内蒙古五岔沟林业局、贵州省威宁县、四川省雷波林业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资金;吉林省舒兰市伐区管理混乱,超采严重。2011年九月份,由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聊城市东昌府区教育局局长许东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一审宣判。许东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月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80万元;因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没收个人财产80万元。湖南桑植县林业局自1974年建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六任局长,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内,其中5任局长都因受贿等原因,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二) 我国目前的腐败涉及层级面宽

我国目前官员不论职位大小,均有贪腐现象存在。大到省部级干部陈良宇(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上海市委书记)涉案金额达44.5亿人民币;小到科级干部罗亚平(原辽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涉案金额达1.45亿元人民币。

2010年查处省部级以上腐败高官11人。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清洁队队长王远利可以说不是个官,他利用签订协议和购买环卫用品、修车等职务便利,以开具燕山清洁队“大头小尾”发票等手段,贪污公款220万元。石景山区八宝山农工商联合公司只是区农委的下属单位,但其经理张礼却先后侵吞该公司的拆迁补偿款及工程款330余万元,收取贿赂330余万元。

(三) 我国目前的腐败方式多样

传统腐败方式仍然存在。行贿受贿、截留贪赃、渎职浪费、买官卖官、官商勾结、设立小金库、官员亲属非法利用官员影响、干部没病装病、监守自盗、非法挪用、违规审批资源、寻租行为和办事请客送礼潜规则在一些地区、某些部门存在,有些是赤裸裸的,有些是隐秘的,这些行为都是某些官员腐败方式的表现。

新型腐败方式不断涌出。2009年4月—2010年2月,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

单位及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共发现小金库4万多个,涉案金额200多亿元,842人受到行政处罚,1827人受到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或被移交司法机关。文强的弟媳谢才萍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开设赌场,非法拘禁,容留他人吸毒。直至文强发案才被处理。采购官员在公务中索要回扣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四) 我国腐败案件的串案、窝案、案中案多发

串案、窝案、案中案涉案人数多。2007年至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机关在该区民政系统挖出以民政厅原厅长张廷登为首的贪污贿赂窝案串案65件80人。2011年中国移动原党组书记、副总裁张春江落马,中国移动人力资源部原总经理施万中落马,中国移动数据部原副总经理马力,数据部原部长、卓望控股CEO叶兵落马,中国移动高官们纷纷落马。

串案、窝案、案中案办案难度大。因串案、窝案涉案人员多、杂,易产生群体效应,甚至对办案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威胁;案中案的隐秘性决定了它的办案难度。有时候办案人员会遇到“此案到此为止”类似的指示。2002年,广东省江门市公安部门破获了一起地下钱庄洗钱案,后由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5名犯罪嫌疑人有罪。在判决书中,钱庄的两名出资人被标明:另案处理。但最终两名出资人均未受到司法审判,是因为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郑少东出面干涉,经时任广东省政法委书记陈绍基批示司法部门放弃了对两名出资人的追究。直至两位高官下马后才爆出。

查办串案、窝案、案中案易引发一个地方或一个系统的官场震荡。这些案件案发后,伴随着的就是一片的官员落马。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香樟路的一个“香樟景苑”一房几卖案引爆了湖南省原监狱管理局局长刘万清贪腐案,最终引发了湖南省监狱系统多达百余人的官场大震荡。2011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因统建房质量问题引发了一场建州史上空前的官场“地震”,楚雄州住建局长王斌、副州长吕琳麟、州长杨红卫相继落马。

(五) 我国腐败官员大多数难过金钱、美女关

金钱、美女对贪官来说,是一种会成瘾的毒品。在名、利、权、色四种诱惑中,几乎所有的腐败官员跟金钱有关,金钱的数量也成了判断贪官腐败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好色成了贪官们追求的目标,2010年落马的11名省部级官员,竟然无一不与金钱和女色有染。第一次接触送上门来的金钱和美女时,心中若原则坚定,则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倘若原则不坚定就会产生动摇,久而久之便难以自

拔,到东窗事发时悔之已晚。

金钱、美女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贪官贪了钱仅仅当做家用是用不完的,而贪官们主要的消费对象便是美女,一个人的贪婪是无限的,当养的情人越多,需要的钱也越多,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福建省委原常委陈少勇、吉林省委委员米凤君、原河南省政协主席孙善武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二、腐败现状的对策分析

(一)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除了国家机关系统自身的监督以外,网络、媒体监督也有相当大的作用。

重视网络、媒体监督,权力部门要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网络、媒体的监督维度更宽,更容易发现问题,但网络、媒体都是没有侦办的实权,要让权力部门去保证网络、媒体监督的实际效果。

加大对舆论监督的保护,让舆论敢于监督。由于腐败势力的影响,新闻媒体、各大网站对腐败案件一般都不正面监督,只有对舆论监督在政策和法律上予以支持,舆论监督才能真正反映网络、媒体的真实看法。

(二) 合理增加官员的收入,为官员提供生活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

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政策,从而让新加坡的廉政举世闻名。用新加坡廉政官员负责人谦虚的话说:新加坡也有腐败,但腐败程度在人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在我国,腐败是在人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吗?动辄百万、千万,涉案金额上亿的贪官并不稀奇。

实行高薪养廉,切实保障官员生活。在我国,也许有人会说,我国现阶段官员的工资还不高吗?福利还不够好吗?是的,我国的有些地区公务员的工资是很高,福利也很好。但是,不是每一个地区都是一样的,随着国家取消福利房政策,建立公积金制度,公务员的压力更大了。那有人又会说了,难道这就是腐败的理由吗?公务员不是应该为人民服务吗?这不是公务员腐败的理由,但当一个官员辛勤的为民服务的时候,自己还得担心自己家中的柴米油盐,自己手中又有权力,权力可以换金钱,这不是一种诱惑吗?人一旦有了第一次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这样一个贪官就诞生了。在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福利政策,给予官员必要的薪资也是必要的。

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加强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对公务员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让公务员同时拥有精神粮食和物质粮食。实际问题包含夫妻异地分居、住房、孩子上学、赡养老人等问题,解决一些生活中可以预料的一些不稳定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公务员在任职期间,为了保证清廉,不允许带薪兼职,导致公务员收入有限,只有解决了这些公务员的后顾之忧,公务员才能更好的工作。

人民所希望的,不是一个贪官得到怎样严厉的处罚,而是希望没有官员去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让群众充分相信、支持党和政府,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善松、冯国权.当前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的10个方面的新观念[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2]玉娥.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黄强. 领导科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倪星.行政组织理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王少军、张根兴.开国肃贪第一战[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9.1-2

[7]唐达天.二把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60-62

[8]李栋.通过司法限制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姚尚建.责任政党政府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42-252

[10] 新华网. 中央纪委:2009年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4.4亿元.[J/OL]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7226821.html,/lianzheng/2010-01/07/content_12770310.htm 2010/1/7

[11]郑荣华.中国共产党纪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胡锦武.江西吉安林业系统4名林业局长落马[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7226821.html,/200709/ca636142.htm 2007/09/11

[13]中国新闻社. 湖南桑植林业局长成丧星六任局长中五任腐败. [J/OL]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7226821.html,/ournews/asp/readNews.asp?id=67894 2001/12/20

[14] 陈晓舒.南粤三贪”陈绍基、郑少东和王华元一审开始[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7226821.html,/NewsInfo.asp?NewsID=182442 2010/7/15

浅析中国政治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对策

腐败问题牵连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贪官腐败,必然导致民不聊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对腐败问题尤其关注。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令如今大学生不敢进入社会,不敢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政坛的腐败令我们的正义感和社会公平感受到了威胁。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封建政权之所以“人亡政息”、政权更迭、江山易人,政治腐败是根源。数千年专制制度下的中国,一直在和官僚体制的腐败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不断的惩治,又不断的滋生,百屠不灭,百清不尽,人民对于腐败是切齿痛恨的。今天的中国,“封建制度”已经消亡,“共和国”已经建立,但是人民仍旧不能和摆脱腐败政治的困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腐败也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和蔓延,似乎比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来的还更迅猛,更严重。我们每年查处的省部级领导干部10多名,对腐败分子的惩处也很严厉。腐败不但威胁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而且还会严重削弱国家能力,激化社会矛盾,从而时刻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腐败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 (一)、制度原因 国家政治制度的制约机制不健全——官员掌握着管理和分配稀缺资源权力,而责任制度、监督制度、人事制度、法律制度本身的弹性过大。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等一些教育制度、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使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加难度。由于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制度,一些领导干部放任自流,高高在上,一手遮天,不以身作则,坏了自己,也带坏了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风气,引发许多腐败问题。 (二)、社会原因 公民的态度和行为、社会的价值观念。腐败与反腐败本身就是对立的、矛盾的、相互排斥的。当这种抵制腐败的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比较缓慢而微弱。而当这种抵制的力量有所削弱的时候,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迅猛。所以反腐败的斗争是一个需要不断地、持久地进行的过程,公民应把握好主流方向,要不断加大打击力度。 (三)、思想原因 极少数政府官员道德品质的堕落、道德败坏使得官员无法抵御远大于其合法收入的金钱诱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教育也开始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国外先进优秀文化传来同时,腐朽污浊之气也随之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党的机关和企业单位的某些公职人员由于本人素质不高,受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在金钱和物质引诱面前失去了自控能力。而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与政治存在不合理方面,又为这些不坚定分子提供了便利条件。这就使得少数公职人员当官做老爷和以权谋私的欲望恶性膨胀起来,利

浅析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郑慧英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浅谈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及防治对策 2017年3月6日

目录 内容研究: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研究内容 (2) 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界定、特征及其危害 (3) (一)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界定 (3) 1.农村基层组织 (3) 2.农村基层组织腐败 (3) (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特征 (3) 1.腐败形式多样化 (3) 2.腐败领域广泛化 (4) 3.腐败危害深入化 (4) (三)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危害 (5) 1.损坏党的公权形象 (5) 2.损坏群众合法权力 (5) 3.阻碍农村生产发展 (5) 三、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根源及反腐意义 (6) (一)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根源 (6) 1.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 (6) 2.农村基层村务信息公开不足 (6) 3.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制度漏洞 (7) (二)遏制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意义 (7) 1.有助于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 (7) 2.有助于更深入反腐倡廉实施 (7) 四、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廉政建设的对策 (8) (一)注重农村基层组织主体腐败的预防 (8)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反腐倡廉教育 (8) 2.提高农村基层群众反腐思想意识 (8) (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管理的机制 (8) 1.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机制 (8) 2.拓展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体制 (9) (三)吸纳社会非政府团体人员参与监督 (9) 1.凝聚农民群众反腐倡廉团体 (9) 2.发挥网络新闻媒体曝光优势 (9) 五、结论语 (9) 参考文献 (11)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成份、经济要素日趋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腐败现象一日不除,则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当前,如何在科学分析腐败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关键词:腐败反腐倡廉原因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有的腐败现象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大肆挥霍国家巨额财富,其手段之猖獗,手法之多样,是前所未有、触目惊心的。具体表现为:(一)利用职权,安插亲朋好友、买官、卖官 (二)大肆贪污受贿,挥霍国家巨额资财 二、腐败现象屡屡产生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败,腐败现象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公务员人数严重超编 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公务员人数每年递增20% ,未来几年将严重超编。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不仅需要考虑“官民比”,而且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虽然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只有

1比26(那是2005年“两会”时提供的数据,现在肯定要大于这个比值),但是从经济视角考察,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二)现存机构的弊端和法制建设的滞后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从我国目前现存机构来看,的确存在党政机构的权力失衡,权力过分集中,党政行为存在严重的“人治”而不是“法治”现象。同时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反腐败方面的法规严重滞后,已颁布的法律目前存在着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情况,与反腐倡廉直接有关的法律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反腐斗争的需要脱节。对已查清的一些大案、要案的犯罪分子主要是职务较高的人惩处往往打击力度不够,一些贪污受贿动辄数以十万百万的领导干部,从公布的处理结果来看,凡担任过相当一级领导的贪官,几乎都能免予“斩立决”,最终判决往往是死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没有落到实处。 (三)党风不正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催化剂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党内确有不正之风,确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搞特殊化。”当前党风不正主要表现为:第一,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作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看不到了,造成的后果必然是损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腐败现象也就应运而生。第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些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了,他们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这几年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大案、要案涉及到我们不少部门和地方的主要领导,党风不正的确起到了催化的不良作用。

我国腐败犯罪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腐败犯罪的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 摘要:目前我国的腐败犯罪现象呈现上升趋势,腐败犯罪直接造成单位和国家的经济损失、造成国家综合国力的下降和国际竞争力的减退;腐败致使政府机构能力下降;腐败大大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腐败是千万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腐败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本文从腐败犯罪定义和我国腐败犯罪的现状入手,分析腐败犯罪的现实可能性以及必要性。在用社会学方法具体分析腐败犯罪的过程中,我们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腐败和改革的路径依赖等几个视角出发试图分析中国当代腐败犯罪的社会根源和客观功能,并尽可能的寻求相关的控制腐败犯罪的对策。 腐败犯罪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法律现象,对腐败犯罪的把握认识和打击政策不能脱离它植根的社会现实状况和本质要求。否则,我们打击腐败就潜伏着异化为社会前进阻力和压迫力量的危险。 一、腐败犯罪定义及我国腐败犯罪现状 (一)国际上対腐败的通行定义是: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牟取私人的利益。一个更为广泛的定义是:腐败乃是通过关系而有意识地不遵从意图从该行为中为个人或相关地个体牟取利益。腐败犯罪,我们认为,其内涵大体相当于刑法学上的贪污贿赂犯罪(不包括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和对单位行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使用公共财务、收受贿赂或者其它非法利益,破坏职务的廉洁性的行为。

(二)腐败犯罪的主要特征为:1、侵犯的客体是国际公务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廉洁性,以及公务机构和公务人员的信誉。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单位、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它担任公务职责的人员,违背职务的宗旨,利用职务的便利或者职权的影响,实施贪污受贿等非法取得财物或者其它非法利益的行为。这里的“利用职务便利”,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利用经营、管理的便利。其二是利用担任职务产生的交易。3、腐败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具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其它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4、在主观方面都是由故意构成。 从世界范围看:腐败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癌症,世界银行(1999)年在60多个发展中国家150多名高级官员和民间社团主要成员的调查中,答卷人把公共部门的腐败行为列为他们国家中対发展的增长最为严重的障碍。 (三)而在我国腐败程度也日趋严重。根据中央党校140位地厅级干部调研,腐败是1999年影响中国社会形势发展第一位严重问题,所占比例为24.3%,2000年为24.2%,成为头号问题。社会当前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反映强烈,腐败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二、中国腐败犯罪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原因分析 为什么当前中国的腐败犯罪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仍在恣意蔓

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容提要:以权钱交易为基本特征的腐败,不但损害政权的合法性,而且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降低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影响私人投资总规模;减少外国投资并影响投资结构;加重企业负担;妨碍中小企业发展;增加无效公共投资;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影响公共服务质量;影响经济稳定与金融安全;减少教育和公共卫生支出;鼓励人才流向寻租部门;损害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法性。 腐败是一种古老的丑恶现象,前资本主义时期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官员在选官、理讼、收税、兴修公共工程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以后,腐败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因为腐败的本质和特征是权钱交易,因此人们一直主要把腐败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来对待,在今天的中国尤其如此。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塞尼尔.莱夫在《美国行为科学》发表的《经济发展:通过官僚腐败》一文和1968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出版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比较早地注意到了腐败对经济的影响。他们认为,严重腐败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政府体制僵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专断性干预妨碍投资,干扰正常经济决策,降低经济活动效率,阻碍经济发展;以贿赂为主要手段的腐败能够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与制度,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因此,“一定程度的腐化会成为一种受人欢迎的润滑剂,可以减少现代化道路上的阻力。”(1) 这就是“腐败有益论”的观点。此后,不断有学者论证和支持这一观点。1985年,美国学者弗郎西斯.刘借助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假设,论证时间对不同的人有不同价值,时间的价值决定于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时间的机会成本;时间价值最大的人可用向官员行贿的办法减少排队时间,因此,贿赂能够通过为时间价值最大的人节省时间的途径提高经济效率。(2) 1986年,贝克、玛赫、里恩用数学模型证明,在腐败市场的竞争中,有能力支付最高贿赂的公司通常是最有效率的公司;贿赂能使最有效率的公司得到项目或合同,因此,贿赂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3) 坚持“腐败有益论”观点的人还认为,贿赂能够降低僵化的政府体制给公司造成的成本,减少税费,有助于公司发展;贿赂有利于维持官员的低工资,使政府能够维持低税率;腐败有助于新兴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有利于通过非正常途径实现政治统合,缓和社会矛盾,减少革命危机,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经济发展。 90年代中期,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社会对腐败问题日趋重视,“腐败有益论”受到严厉批驳。发生这种转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90年代中期,东南亚几个国家最高领导层的严重腐败问题被揭露,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造成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国的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使“腐败有益论”失去了最重要的实践依据。二是以1995年8月保罗.莫罗在美国《经济学季刊》发表《腐败与增长》一文为标志,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哈佛大学的专家为主的一批研究人员,依据大量的调查资料,用统计学和实证比较的研究方法,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腐败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从理论上彻底驳倒了“腐败有益论”。 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织了大量的调查,发表了数十件研究报告,有力地证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顾问瓦特.坦茨等人根据1997年世界银行在97个国家的调查资料得出的结论:腐败程度与按人均GDP计算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都有消极的联系,腐败程度越深,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均GDP增长越慢。(4) 腐败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一、腐败影响私人投资的总规模。 按照传统理论,投资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必备条件。官员腐败妨碍行政效率,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和不确定性,降低公司获利预期与信心;大量本应成为公司利润可用于再投资的资金进入腐败官员的口袋被用于生活消费,这就必然减少私人投资总额。1995年,保罗.莫罗依

我国政府公务人员腐败现状、成因及对策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

我国政府干部腐败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腐败日益成为阻碍我国发展的严重威胁,呈现出群体化、高官化、期权化、巨额化、智能化等新特点,不仅腐蚀了干部,破坏了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而且使经济建设遭到破坏,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失。同时,还严重影响社会风气,致使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腐败现象的分析,研究其成因,剖析其危害,探讨反腐倡廉的途径。 [关键词]腐败现状成因对策 学术界关于“腐败”一词有三种解释①:腐烂;陈旧、堕落;混乱、黑暗。腐败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说法各有异同。本文所说的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滥用权利,谋取私利,违反社会公认的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并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一种畸形政治现象。更接近于狭义的腐败,其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利与物质财富的交换。 一、我国当前腐败现状和特点 我国各级政府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始终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加强政风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监督管理,政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但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腐败形势依然很严峻,反腐任务依然很艰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24页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腐败现象根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首先,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其次,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再次,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十几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 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最后,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 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

论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论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腐败,一个社会的沉重话题。纵观时间长河和世界区域,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个国家,腐败如影随形。腐败就像一颗毒瘤,附在社会这个大躯体里,扩散在社会这个躯体的四肢百骸,直至躯体无行动和运转能力,直至坏了经脉,烂了躯体。 一、腐败的定义及其特点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腐败的定义。国际透明组织则对腐败的解释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个人认为,两种定义在本质上表达都是权力和利益的交易。前者是字面上对腐败的初级剖析,而后者更详细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腐败的这种不良现象。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根据现在社会的腐败现象,一般将腐败按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分为公共权力型腐败和非公共权力型腐败。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它给社会的带来的影响绝对是凶多吉少。那么下面就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腐败社会矛盾加大,影响社会稳定 水不平则溢,人不平则鸣。腐败是是影响社会不稳定以致引发动荡的主要因素,历史充分论证了这一现象。早在古代秦朝,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陈胜、吴广起义。如果不是秦始皇的暴政,官员横征暴敛,陈胜、吴广会愤而起义?他们是社会的农民阶层,处于最底层,受到压迫和剥削,忍无可忍就放手一搏。而观现代社会,常常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往往是这几个高频词汇,拆迁户不合作誓当钉子户,下岗工人无处谋生,白领阶层却成房奴,农民工活得卑微至极,打工青年缺少社会保障等。在这些社会现象中,无不充斥着腐败的影子。腐败致使社会出现剧烈阶层分化和对立,如果这种阶层分化和对立不能进行有效地制止和纠正,社会就会累积巨大动荡风险。 2、腐败使法律形同虚设 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平的有力工具,然而当法律被一些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踩在脚下,做着权利和利益的不齿行为,只为一己私利时,它就形同虚设了。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目录 内容提要 (2)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3) 二、当前腐败现象的对策分析 (4) 三、总结 (6) 参考文献 (7)

内容提要 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腐败现象根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自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学习,使我加深理解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使我懂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 关键词:腐败现象,监督教育,政府。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作出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作出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再次,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首先,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其次,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重点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 涉及关键词:中国现状测量估算腐败后果论文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 一、腐败现状的测量方法 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我们认为,腐败问题之所以引人注目,关键就在于它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和影响。要科学地研究腐败的后果,首先必须精确地对腐败发生的现实状况进行测量,并以此为基础合理、科学地估算其影响。只有将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使之走向精确化,才能具有可操作性,为反腐败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但是,由于腐败活动具有隐秘性,直接测量腐败是相当困难的。经过不断摸索,目前学术界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主要有客观测量法和主观测量法。所谓客观测量法,是通过统计分析各种被曝光和查处的腐败案件情况来揭示腐败的总体状况,包括腐败行为主体的层级分布和数量分布、腐败案件发案数量及其所造成的损失。客观测量法是一种间接的方式,有着很大局限性。因为在现实中被曝光和查处的腐败案件只是实际所发生的腐败的“冰山一角”,只占腐败实际数量的一部分,它只能反映社会反腐败的努力程度,而不能准确说明腐败的实际程度。在操作中,往往只能根据案件查处率或者腐败黑数(已发生而未被查处的腐败数量)来反向推测实际腐败数量。即:腐败实际数量=腐败案件查处数量+腐败黑数;或者,腐败实际数量=腐败案件查处数量÷案件查处率。 但人们对案件查处率和腐败黑数的推测只能从主观出发,分歧极大。 所谓主观测量法,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材料分析等方式了解不同人群对腐败现状的主观评价,以此为基础建立评估腐败状况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都是基于主观感觉的,其中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包括:透明国际的腐败感觉指数和行贿指数,世界银行的腐败控制指标,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非法支付、司法腐败、贿赂和回扣指标,世界经济论坛的贿赂和腐败、透明度指标,等等。从主观感觉的角度对腐败进行定量研究是一个权宜之计,但有时候主观的感觉可能比客观情况更为重要。例如,对一个国家腐败的感觉程度越高,外国投资者在该国进行投资的可能性就越低,而公众对政府施加的反腐败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对腐败程度的主观感觉可以成为衡量腐败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般而言,客观测量法适用于对腐败的现实分布状况与危害的分析,主观测量法适用于对腐败程度的总体评估。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腐败的定 义。国际透明组织则对腐败的解释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 事务的官员,还是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 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个人认为,两种 定义在本质上表达都是权力和利益的交易。前者是字面上对腐败的初级剖析,而 后者更详细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腐败的这种不良现象。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 行为的主要特点。根据现在社会的腐败现象,一般将腐败按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 分为公共权力型腐败和非公共权力型腐败。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它给社会的带来的影响绝对是凶多吉少。那么下面就腐 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发表自己的看法。 腐败社会矛盾加大,影响社会稳定;水不平则溢,人不平则鸣。腐败是是影响社会不稳定以致引发动荡的主要因素,历史充分论证了这一现象。早在古代秦朝,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陈胜、吴广起义。如果不是秦始皇的暴政,官员横征暴敛,陈胜、吴广会愤而起义?他们是社会的农民阶层,处于最底层,受到压迫和剥削,忍无可忍就放手一搏。而观现代社会,常常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往往是这几个高频词汇,拆迁户不合作誓当钉子户,下岗工人无处谋生,白领阶层却成房奴,农民工活得卑微至极,打工青年缺少社会保障等。在这些社会现象中,无不充斥着腐败的影子。 腐败致使社会出现剧烈阶层分化和对立,如果这种阶层分化和对立不能进行有效地制止和纠正,社会就会累积巨大动荡风险。 腐败使法律形同虚设;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平的有力工具,然而当法律被一些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踩在脚下, 做着权利和利益的不齿行为, 只为一己私利时, 它就形同虚设了。 有多少官员是做着这种不法勾当, 最后在公众目睹下暴出来了, 免不了一场牢狱 之灾。这种想象在现今社会绝对不少,久而久之,腐败一多,权在法上,法律还 有容身之地吗? 3 、腐败使民心涣散,难以站到统一战线 当腐败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当权力和利益充斥在官场里,普通老百姓 成了腐败现象下的牺牲品。 有多少公职人员贪污受贿, 拿着纳税人的钱来满足一 己私利。他们所来的不法钱财归根结底不是老百姓辛苦钱吗?老百姓心里不平, 致使对政府失去信任, 在一些国际与地区的态度上, 自然难以站到统一战线, 例 如台湾统一问题、

关于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关于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分类:行业新闻发布时间:2013-01-20 10:03:12 阅读次数:452次 (一)社会环境原因 社会转型期的制度缺陷与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学术界各种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纪宝成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各种竞争机制、各种良好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道德价值与现实利益追求的不协调,引发了人们普遍的浮躁、急功近利和唯利是图的心态,使整个社会价值观出现畸形,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各种学术腐败产生的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蒋寅认为,权力腐败盛行、经济秩序混乱、法律威信下降是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和社会大环境。 (二)学术管理体制原因 近年来学风的急剧恶化,包括学术活动中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和学术的日渐泡沫化,很大程度上导源于主管部门过多的行政行为。学术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是产生学术腐败的制度根源,这是学者的一致看法。 顾海兵、张国功认为我国学术领域存在的诸如腐败、钱学交易、权学交易等严重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学术管理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所奉行的是以权力为资源、以利益为目的的“准官场”权力游戏规则,教育行政部门评审重点研究基地与跨世纪人才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管了不该管的事情;教育行政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审批过多。 学术腐败的主要根源。由于社会发育不良,我们的学术体制仍然是官本位制,学术机构的行政权力绝对压倒学术权力,掌握行政权力的学者们,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主持和参与职称评定、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等工作的便利,不正当、不合理地行使职权,从而导致学术腐败。 (三)学术评价方式原因 在整个学术制度存在弊端的背景下,我国学术评价机制尚存在许多不健全、不合理等问题,也是诱 发各种学术腐败问题的主要因素。 周兆军、韩东屏等认为目前我国在学校和科研单位评级、学科建设评点、教师与科研人员考核与职称评定、学术成果认定等普遍盛行的是以指标量化为主的评价方式。这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评价方式,不仅极易使学者变得急功近利,浮躁不安,不愿潜心去做那些难度大、周期长的研究项目或科研课题,只愿做短平快式的研究,而且还使一些人在重压之下,

浅谈社会腐败现象

浅谈社会腐败现象 文化产业学院B11360207臧雅琪 活在当下的我们已经对那些贪污腐败的现象司空见惯了,还记得今年被曝光下马的陕西的“表哥”局长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吗,要不是别人注意到他经常换名表带,他也不会被人举报被双规下马。其实人民还是对这些腐败分子很仇恨的,但是迫于民不与官斗的陈旧思想,不得不隐忍不发,终有一天人民的怒火积压到一定的程度会爆发出最猛烈的反抗的。 对于官员的腐败,我的认识是这是自古以来每一个时代都有的社会现象,但是不同的是存在的程度不一样,有的时候大多数的官员比较廉明,只有一些少数的官员贪污腐败,而且很快就被政法。这样的时代是和谐的,是安定的。不幸的是,许多的时代的政府官员大多是腐败的,他们不能善用自己手上的权力,徇私枉法,四处敛财,收刮民脂民膏送给更大的官用来保证自己手中的权力安全和获取更大的权力。其实最高统治者很廉政爱民,也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底下的官员却不能很好地完成那些政策,正所谓是上高皇帝远,管不到他们。他们在自己的地域上一个人说的算,掌握着一切权力,就比如一个市的市委书记,或者一省的省委书记一般。 对于社会腐败,我则认为是整个社会群体的腐败,大多数的人民不以抵制官员腐败为己任,而以能够进入腐败阶级为荣。这个心态也造成了,最近5年来,每年的国考人数在以几何倍的速度增长,更让人心寒的是,在某些有权力的部门岗位竞争中,出现了几千人共同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对于那些挤破头都想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学子来说,能当一个公务员,捧上一个铁饭碗,以后的生活就有了保障:吃饭可以报销,出差可以报销,连去酒吧喝酒,只要有发票也可以报销。只要当上公务员,就可以快活一辈子,天天坐办公室了,假如以后当上一定级别的职位,手上拥有一定的权力,更会狠狠的敛财享乐的。 要解决我们社会现在的普遍腐败现象,就得从根本上下猛药。首先中共中央要有决心来解决,不要怕触动一些特定阶级的利益。然后再从地方到中央实行官员财产实名公开,一笔一笔的钱是哪里来的,都要有根据。发动群众进行匿名举报,只要抓到证据后,立即采取措施严惩罪犯,让整个社会的风气回归正常。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才能给我们的下一代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成长。 最后最主要的一点是从我国的官员制度上用药,不能实行公务员终身制,应该实行竞争上岗制,有能力者胜任,没有能力者直接开除回家,有竞争,有淘汰,才是良性循环,这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法则。我相信有了竞争和淘汰,大多数的公务员会认真做事,不会浪费我们纳税人血汗钱,坐在办公室里享受,在消费场所腐败了。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的反腐败也是非常关注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府都制定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制度,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仍有领导干部凭借权力和工作便利条件,不劳而获获得经济自肥或其它好处,侵害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分析腐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除腐败分子理想信念动摇,廉政意识淡薄、权力观和价值观扭曲等主观因素外,有关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权力为民“缩水”的主因。痛定思痛,深刻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如果制度存在薄弱环节,有漏洞,容易让人钻空子;所以说,反腐败是关系国家发展、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 关键词:反腐倡廉反腐败侵害监管国家发展 正文: 一、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点 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一是以权谋私二是权财交易。总体来说,腐败行为就是腐败分子与腐败参与者之间为实现以权谋私、权财交易的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互动行为。腐败行为的主体是掌握一定权力的个人或组织,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侵害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是受权力和自己意愿支配的行为,具有权力性和职务性,是一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思想根源上,最根本原因是因为个别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逆变。一是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三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第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些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了,他们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第三,权力过分集中,而且缺乏严格的监督是导致腐败的关键。权力大而且缺乏监督机制,必然导致腐败。要防止权力的滥用现象,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体制,实现权力的制衡才能办得到。第四,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新旧体制交替,社会变革迅速,对外经济交往频繁,在这个过度时期无论是从政策上、体制上、管理上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漏洞,这样就给腐败分子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因此,治理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改革规范和控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腐败产生的政治后果 1.腐败直接危及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地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动荡不定,内乱

腐败的危害

腐败的危害 (一)对政治的危害 1、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有关调查显示,在“最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连续三年位居榜首,而且今年的比例高达近六成,是三年来的顶峰。一方面说明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影响的恶劣;另一方面反映了公众对腐败问题的忧虑。 2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如何、地位高低,以及是否堪称强大,衡量的标准无外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评判;无论经济指标有多高、发展速度有多快,经济总量有多大;即便位居世界第一,也只能算得上经济巨人,一个腐败现象猖獗国家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国;政治上只能被视为矮人,受到国际社会的鄙视;也难融入国际社会,大凡政治开明的国度不削与之交融。正因此其,腐败现象严重,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将被大大削弱,在国际舞台难有大的作为。(二)损害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 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执政的基础和条件,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执政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如果腐败案频发,造成社会各方面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弥补起来将十分艰难,民心不断趋向背离,腐败严重到一定程度,积重难返极可能危及国家政局。国际社会中,因腐败促其政府倒台的案例屡见不鲜。近几年,全国各地发生大小群体事件,其中一些,正是因腐败引发,也有一些政府因公信力极低,加之问题处理失当,使事态急剧恶化,酿成惨剧。 (三),破坏国家制度和规则。 与腐败现象相联系正是官员的滥权,和专断,其根本是人治社会的作为;国家由政府行使管理职能,职权、腐败无处不有,公权力私有化;容易造成政出多门,致政令受阻,令行不通;人权超越事权,私权超越公权,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发展大计的资源的人为被分配,导致国家制度的懈怠和枉费。人们不再按规则办事,希望投机取巧;违章办事。 (四),亵渎法律神圣和尊严。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中国检察机关共查处贪污贿赂犯罪67505人,平均每月有近1600名官员因腐败走进监狱。也就是说每天有近53名贪官落马。当腐败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时,民众最直接是,怀疑法律和司法体制,更为严重的是当腐败的腐蚀法律和司法领域,妨碍司法公正,民众对法律尊严的信任会产生信心的完全丧失;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极可能不再寻求法律的保护。铤而走险;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五)对经济的危害 1. 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中国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位居世界经济规模第3 位;而当年查出的违规资金2347亿元,同时,据不完全统计腐败分子2008年转移到国外的资金就达3360亿元,约相当于全年GDP的1.1%。 2. 破坏经济运行正常秩序。 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只能按照内在的法则,腐败行为正是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必然增加整个活动运行成本;必然由经济系统承担,腐败分子受既得利益的驱使,利用政府职能非法涉足经济,专断权力和公共职能,必然违背经济规律和本质,无疑导致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受阻和倒退。严重破坏经济结构和秩序,妨碍经济发展自身的功能和健康。 3. 扰乱社会资源良性配置和合理流动。 经济活动的基础是科学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也就是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流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尽可能发挥社会效能;同时,社会成员应有平等享有社会资源的权利;腐败则是利用职权进行寻租行为,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了资源

中国腐败问题现状及防治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2012 学年至2013 学年 第一学期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2010级生物技术 学号201011001115 姓名谢海 任课教师段明广 交稿日期2013-2-27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中国腐败问题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所谓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及时铲除,将会产生癌变,其后果,轻则贻害百姓,重则亡党亡国。因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反腐败现已成为公众深切关注的事情。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重新审视,以期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 关键词:腐败问题现状原因对策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私人目的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非公共、非规范(不符合公认的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运用。20世纪以来,中国几度被腐败问题所困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屡屡将腐败导致亡党亡国的教训引为借鉴,腐败问题一度曾得到了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开始蔓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极端严重。近年来,腐败蔓延的势头有所遏制,但腐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的预防和惩治措施。 一、腐败问题现状 (一)无“礼”寸步难行 自从中国在1978年实行市场改革政策以来,腐败问题更为普遍。许多去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也对中国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抱怨说在中国要想办事就得请客送礼,尤其是生意人对此感触更深,他们面临很多烦琐的手续,只有当他们拿出适当的礼物之后,才能把事情顺利办成。近年来,对中国老百姓做的多次民意调查都发现腐败是中国社会面临的头号问题。邝泽倩教授说,政府多次发起反腐败运动也说明腐败问题继续在中国社会存在,并且可能更加严重。 (二)公款吃喝,奢侈无度 据有关资料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利用公款吃喝的款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尽管中央多次发文三申五令,但一些领导和地方置中央禁令于不顾,或借接待上级领导为由,或以工作之便为理,出入高级餐厅酒店,吃遍山珍海味,喝尽国内外名酒,一桌酒宴动辄成千上万,甚至数万元,总之公款开销,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还要吃。(三)贪污受贿案件多,涉及官员多 中国的腐败案件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涉及的金钱数字也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数年期间,全国共查处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十多万件,处分党员十万多人,其中省部级以上重要领导干部就占一百多人。特点为:一是涉及领导干部多,二是大案要案比例逐年升高。就拿黑龙江为例,当年刘宾雁报告文学《人妖之间》中描写的原黑龙江省燃料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守信一案涉及的贿赂金钱只有6.6万元。而在今年爆出的黑龙江马德案中,绥化市原中共市委书记马德自1995 年上任以来,买官卖官、索贿受贿、为所欲为,疯狂敛财折合人民币 2385万元。邝泽倩教授指出:“除此之外,涉及腐败案件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在马德一案中,绥化市包括下辖十个县市有半数以上的处级以上干部都卷入此案。 二、腐败问题滋生的原因 (一)部分领导干部经受不住诱惑,思想被腐蚀 我们党正面临着在全面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各种诱惑,党员干部存在着容易被腐蚀的问题。我们党已经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