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小c ”和创造性“大C”的理论研究和进展

创造性“小c ”和创造性“大C”的理论研究和进展
创造性“小c ”和创造性“大C”的理论研究和进展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2), 207-215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2677/ap.2017.72027

文章引用: 田芳, 曹贵康(2017). 创造性“小c”和创造性“大C”的理论研究和进展. 心理学进展, 7(2), 207-215.

The Development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Little-c” (Little-Creativity) and “Big-C” (Big-Creativity)

Fang Tian 1,2, Guikang Cao 1,2*

1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Received: Feb. 6th , 2017; accepted: Feb. 20th , 2017; published: Feb. 24th , 2017

Abstract

Creativity is imperative to the progress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prosperity, and well-being.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creative product, creativity is divided into Little-c and Big-C. In this paper, two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l education and creativity (“Big-C” “Little-c”) is not a linear, but a complex one. For the leaders, their eminent achievement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formal education, whereas for the creators the relation-ship was best described as a single-peaked function, with the peak appearing somewhere in the last year of thei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ormal education cannot have a simple positive linear association with creativity, an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ir association can become negative. Keywords

Little-Creativity, Big-Creativity, Formal Education, Eminence

创造性“小c ”和创造性“大C ”的理论研究和进展

田 芳1,2,曹贵康1,2*

1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2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通讯作者。

田芳,曹贵康

收稿日期:2017年2月6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20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24日

摘 要

创造性是人类生存进步的基础,对人们获得幸福和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对社会价值的作用,把创造性的研究分为Little-c (Little-creativity)和Big-C (Big-Creativity)。本文用两个实验研究证明传统的常规教育和创造性(Little-c 和Big-C)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对于卓越者而言,他所受的常规教育和突出成就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而对于创造者而言,所接受的常规教育和突出成就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更像一个单峰函数,并且其峰值出现在其结束本科教育前的最后一年。因此研究表明传统的常规教育并不总是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阻碍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

创造性“小c ”,创造性“大C ”,常规教育,突出成就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licenses/by/4.0/

1. 前言

创造性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据必不可少的成分。创造性一般是指个体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既新颖又实用的能力,(Runco, 2012, Sternberg, 1996)这个定义中所指的产品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并不局限与一般的实体物品,还包括艺术创作(如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等),文学作品以及思想理念等。其中新颖性是指个体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新奇的,独特的和与众不同的想法。适用性一方面是指产品的价值,如更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一般认为,创造性的研究倾向于关注两个方面:突出的日常创造性以及创造性成就,也即是Little-c 和Big-C 。Little-c 是从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产生创意的角度来定义的,Little-c 是人类生存所必要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在每个人身上发现,Big-C 就是创造性成就,Richards 认为日常创造性是创造性成就的基础(Richards, 2010)。

(Cox, 1926)在其所出版的书里有一个关于1500名天才儿童的报告,其中第二个章节是对在西方环境生长下的301名儿童的纵向的跟踪研究。这个研究课题包括了这些创造性天才,比如牛顿,贝多芬,伽利略等(Simonton, 1976)。虽然考克斯的主要目标是考察智力和人格特质对创造性所起的贡献,但是他的书中还包括一些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涵盖了每一个创造性天才所接受的常规教育的数据。此外,他提供了卓越成绩排名,同样这些排名是由卡特尔的评估系统所评估过的(Cattell, 1903)。根据卡特尔历史测量学的同行评估系统(Whipple, 2004)。然后我们计算出了卓越排名和常规教育之间的关系(控制其他生物学变量,比如出生年龄)。因为推测卓越成绩排名和常规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和创造者和卓越者之间的关系不同,所以平面图和曲线图的最佳拟合值都是独立计算的。图1描述了结果(Simonton, 1976)。

对于那些认为常规教育对突出的成就有贡献的人,这些结果可能看起来很让人惊讶。对于卓越者而言,所接受的常规教育和突出成就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负相关,而对于创造者而言,所接受的常规教育和 Open Access

田芳,曹贵康

图中1 = 高中(high school diploma) 2 = 学士(baccalaureate) 3 = 硕士

(masters) 4 = 博士(或者是博士的同等学历) (doctorate) Figur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nked eminence and

formal education of the 301 geniuses (192 creators and 109

leaders) in the Cox (1926) sample (Simonton, 2002)

图1. Cox 所做的有关301名天才中,192名创造者和109

名卓越者他们的突出成就和常规教育之间的关系

(Simonton, 2002; Cox, 1926)

突出成就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更像一个单峰函数,并且单峰函数的最优值出现在本科教育即将结束前的最后一年。举个例子,伽利略就是301名创造性天才中的一名。在他父亲的敦促下,伽利略大学所学专业是医学,但是他很快发现他其实更喜欢数学,尽管在4年后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拿到学位。然而大学辍学并没有影响他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据Murray’s (2003)历史测量学评估系统所评估,伽利略是排名仅次于牛顿的天文学家。

根据Simonton (1984)的研究,但是对卓越者而言,其所受教育和突出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又呈现的是正相关,和图1的结果有些偏离。也即是如果卓越者在其所在的领导职位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显然需要更高的学历,。通常他们所受的教育涉及到法律、商业军事理论等等,并且还需要接受一些专业方面的培训。其次,对于创作者而言,很有必要把科学家与那些活跃在人文艺术领域的学者区分开来。虽然对于创作者而言,尽管一些科学家所受教育和突出成就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单峰函数关系,并且峰值往往出现在他们接受训练的时期,然而,剩下的125名来自哲学、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和音乐这些领域的优秀的创作者,他们所受常规教育和突出成就之间的关系和图1所描述的相吻合。其突出成就的峰值点再次出现在他们本科教育即将结束的前一年。伯格曼电影制片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他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进行本科教育,但是在他辍学之前他就一直追寻自己的激情,电影。他积极参与戏剧和电影,写剧本,以及歌剧甚至在本科教育结束前,就已经在戏剧方面就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创造性的成就和我们所受的常规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时可能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以下将从创造性的定义开始,进一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2. 创造性的定义

创造性是一个很难用文字进行定义的较为复杂的心理学、哲学和神经生理学现象(Chakravarty, 2010)。Formal Education 常规教育

0 1 2 3 4

R a n k e d E m i n e n c e 突

160

140120

100

80

Creators 创造者Leaders 卓越者

田芳,曹贵康

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对创造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心理学家吉尔福特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大会上的讲话,他呼吁研究者要对创造性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并指出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这方面,他认为发散性思维是个体面对一个开放性问题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新颖的解决方法的能力。因为这种方法描述了如何使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对创造性进行研究,所以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了此方法。此后出现了针对创造性测量的大量的标准化的工具。刘春雷、王敏和张庆林(2009)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创造性进一步提出了广义和狭义这两种概念。在广义层面上,创造性是思维活动中的较高级过程,是个体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思维出发去思考,并产生新颖独特的特点和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高级的思维过程。从狭义层面上讲,创造性是指具体的个体所产生的新颖独特的观点的思维过程。在一般的实验室研究中,由于广义的创造性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是难以预测的,并且实验室的条件一般控制的较为严格,所以目前很多研究都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对创造性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研究的(汪安圣,1992)。尽管经过这几十年在创造性领域很多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有一个领域还没有取得相应的进展,就是研究者对创造性的定义这方面很少达成共识,有些研究者声称对于创造性其实有一个标准定义了,即大多数创造性研究者一致认为创造性应该包含两个关键要素,即“新颖性”和“有效性”(Jung et al., 2013; Runco & Jaeger, 2012; Sternberg & 张庆林, 2002)。然而,其他研究者认为在有效性这个定义却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Simonton, 2012c, 2013b; cf. Weisberg, 2015b)。本篇文章就是在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的深度,很多研究者认为如果要定义创造性必须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1) 有多少标准?有些人认为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具有创造性有两个标准,有些则认为有三个标准,关于这个一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2) 标准是什么?例如,有些研究者坚持认为一个创造性的回答必须是新颖的,好的,优秀的以及相关度比较高的(Kaufman & Sternberg, 2006)。最近,Weisberg (2015b)主张必须要包含两个标准就是新颖性和有效性。3) 定性或定量的标准吗?4) 这些独立的标准是如何融合成到一个的评估体系中的?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基于所选择的标准融合为一个判断创造性的评价?只有两种选择:加法和乘法(Simonton, 2012c)。5) 标准适用于谁?这个是大部分创造性研究者的困惑。针对以上这五个问题,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出发去考虑的,一个是little-c,一个是Big-C (cf. Kaufman & Beghetto, 2009)。

2.1. “Little-c”创造性

我认为最适合的定义就是从狭义的角度在个体层面对创造性的定义。如评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具有创造性,以及创造性的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参数去考虑:

1) 初始概率p,0 < p≤ 1。如果p = 0,就是指想法一开始并没有出现,而是需要一个孵化时期,直

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外部刺激出现才让个体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也即出现了顿悟(Mandler, 1995; Seifert, Meyer, Davidson, Patalano, & Yaniv, 1995)。

2) 最后效用u,0 ≤ u ≤ 1,0意味着无用的和1很有用的。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假设值只有0或

1的话,将是一个二分变量。

3) 效度的先验价值v,0 ≤ v ≤ 1。如果v = 0那意味着个体知道这个产品被创造出来是没有多少价值

的,如果v = 1,表明在实用性方面所创造出来的这个产品还是很有价值的。在0和1之间的数值代表产品可能有一定的价值(cf. Bowers, Regehr, Balthazard, & Parker, 1990)。

在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时,这三个指标可能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又是彼此独立的。例如,v是完全独立于u。一个人可能知道一个想法是无用的,或者是很有用的,因此,如果p= 1尽管u = 0和v = 1,那么正好应了我们所说的一句老话,最疯狂的事情大概就是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事情却期待有不同的结果。

鉴于上述三个参数,我们可以直接定义个体创造性即“Little-c”,创造性c = (1 ?p)u(1 ?v),0 ≤ c ≤

田芳,曹贵康

1。如果c = 0,表明这个想法一点创造性都没有,但如果c = 1,这个想法很可能是非常有创造性的。由此对产生的指标则很容易理解,(1 ?p)指个人想法的原创性,而(1 ?v)指的是个人想法的新奇性。根据以上三个指标可以得出,如果要定义个人的创造性第三个参数是绝对有必要的。此外,第三个参数即在物体的实用价值方面,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先验知识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创造性和常规教育之间复杂的关系。

2.2. “Big-C”创造性

就个体而言,Little-c是指是创造者对他自己所产生想法的原创性,有效性,新奇性进行评估。事实上,在评估第三个因素新奇性的时候,有的人有些人会体验惊喜,“啊哈!但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这些想法没有新奇之处,并且认为这些想法很无聊。”的确,这种情况确实是很常见的。比如说,一个作家认为自己的书稿很具有新奇性,但是有些出版社却认为他的书稿并没有什么新意可言,这种情况就是指二者对新奇的理解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以下这个公式C = (1 ?P)U(1 ?V)(在这个公式里面C P U,V 的取值范围依然是0到1,并且是定量评估,)来从另一个角度对“Big-C”创造性进行定义(Simonton, 2013b)。这是基于对三个条件达成一个共识的基础上来对他们的创造性作品进行评价(Simonton, 2013b)。

但这里却有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定义这一共识?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在最初的时候,共识是由一个人决定的。例如,一个人可能试图通过告诉对方新奇有趣的故事,让对方在第一次约会中对自己印象深刻,但是对方却对此感觉到很无聊,所以在这个故事的幽默性上双方是无法达成一致性的。共识可能是基于很多人在相同情况下做出的反应,比如在一次节日庆典中,一个小丑试图逗大家开心,但是有些人却对此无动于衷,认为一点都不搞笑,这就是针对小丑都了这件事情上观众们没有达成共识,每个人可能对笑话的理解不同。这种情况也在一些非正式的人际关系中出现,比如说共识通常取决于共事的同事和其工作场所的上司对一件事情的看法(cf. “professional creativity” in Kaufman & Beghetto, 2009)。

在很多创造性领域,研究者的观点如果想要被接受,必须要经过同行评估的通过。也即是,创作者的想法必须通过特定领域的专家的认可才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比如同行评议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科学家的想法也可能会被其他科学家所评估。不过,也有例外,有时有些富有创意的人可能跳过这个接受同行审阅的步骤,尤其是那些被忽视的天才。如艾米丽迪金森在自己的一生中很少发表诗歌,也没有获得奖项或荣誉,但是她却在死后成了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我最喜欢的例子是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他因为他所发明的浮标和灯塔(尽管在现在看来是过时的),在191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虽然创造者会不断地改变他们的想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否定自己之前的工作,但是至少这和一些评估者对他们整个生命中所做出的创造性成就进行的评估是一致的。并且一旦涉及到对创造性评估的一致性,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些同行审阅者的评价标准也在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甚至有时候改变的幅度还是很大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对于那个时期即“伊丽莎白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观众来说可能比较新颖,但是或许现在的观众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后者更有可能对他戏剧中一些被当做典故的政治事件不太了解(Simonton, 2004),因此,在那个年代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的东西在现在不一定是具有创造性的。幸运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绝对的,因为真正的Big-C创作者所做出的产品一般都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Simonton, 1991, 1998; cf. Runco, Kaufman, Halladay, & Cole, 2010)即使我们把对某个产品的创造性的评估的一致性限定到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对Big-C的评价也不是一致的,也是多样性的。比如说对电影的评价:(西蒙顿,2011)。我们如何区分不同电影的不同创造性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三个标准是最常见的:(a) 票房表现,(b) 影评人的评估,(c) 通过各种专业组织对电影所授予的奖项,如著名的奥斯卡颁发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三方对电影的评价并不总是一致的。

不同领域对创造性成就的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Simonton, 2015年)。例如,相比较社会学家而言,

田芳,曹贵康

物理学家对其领域内的某个创造性的成就更容易达成共识。对于人文和艺术领域的科学家而言,对其领域内的创造性成就则不太容易达成共识。因此,如果对创造性成就的评价标准能够达成共识的话,那么即便真的有误差,他们的误差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可能也会小一些(Simonton, 2013b)。但是这个评价标准一定也会遵循这些差异即在共识度高的领域Big-C ≈ Little-c,也就是说,个人的创造性Little-c会非常接近领域内所公认的Big-C。但是对于共识度低的领域,Little-c可能会比Big-C多,也可能会比Big-C少一些。Little-c可能会比Big-C多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创造者经常会高估自己观点被同行所接受的程度,也即是认为自己的想法很新颖并且同行也是这样认为的。Little-c会比Big-C少一些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创造者一般会低估自己想法的新颖性,认为自己的想法新颖性不够,同行可能不太容易接受,这些人的新颖想法一般会被自己所属领域内的专家所发现。

3. 定义的界定

3.1. 常规教育和Little-c之间的关系

创造性的特点是原创性,实用性和新奇性,也就是说,c = (1 ?p)u(1 ?v),p→0,u→1 v→0。然而教育的目的是必须是给大脑施加压力让大脑记住很多个内容而不是让大脑有更多新奇的想法。即p→1,u→1 v→1。换句话说,学生必须有传统的正确答案(u = 1)速度不仅要快,并且也要具有实用性(p = 1),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为什么这个答案在众多的知识储备中是唯一的。总之,一般的教育都认为常规的想法比创造性的想法更为重要。

个体如何超越已知找到那些有用的并且同时是原创性的和新颖性的想法呢?一些作者曾经探究过这个问题,然而并没有捷径。(see also Cziko, 1995)。相反,个体很有必要参与一些冒险性的活动,或者是那些被认为充满挑战性的活动,如“反复试验”、“生成和测试”“大胆的猜想和驳斥”、或“盲目的变异和选择性保留”(BVSR)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有多种可能性出现并且评估其效用价值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先验知识做对比,但是在此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新奇的观点出现(Simonton, 2012a, 2013a)。然而参与这些充满无数可能性的活动可能比做一些我们已知的事情过程会更加繁琐并且耗时。

(Simonton, 2012a, 2013a)。

一些学者认为去到一个未知的领域采取一些不确定的方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创造者可以应用一些知识领域库(在这个领域里面创造性是可以发生的) (Weisberg, 2015a)。虽然这是真的,但它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哪些领域里面的知识是可以替代的呢?如伽利略在视觉艺术方面的训练,特别是明暗对比的技巧,使他能够用一种其他天文学家都忽视的方法来观测月球山脉(Simonton, 2012b)。

然而,当时没有人可以预料到,艺术专业知识在使用望远镜的时候竟然有用。并且当时宇宙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宇宙学坚称所有天体都是完全光滑的水晶球体,月亮不可能有山。所以与伽利略同时代的人宣称他们没有必要通过他的望远镜去看一些东西,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他的观察是错误的!

3.2. 常规教育与Big-C的关系

在某些方面,教育似乎更有利于Big-C的发展而不是Little-c。毕竟,想要超越Little-c,通常需要一个人在特定的领域内接受足够多的训练,而这些只有常规教育才能提供。正如在开始的时候所指出的一样,这种情况在需要对创造性有着一致认同的科学领域变得比较明显(Simonton, 1984)。伽利略大学辍学,但爱因斯坦并没有,并且还获得了博士学位,尽管是在有点不稳定的情况下。爱因斯坦曾经也说过,他并不是一个博士,因为这个学位并没有帮助他。毕竟他余生都是在专利局工作而不是在研究院里工作。

据说爱因斯坦在他1905年写的主要论文“mirabilis-including”对狭义相对论有着突破贡献,当时他急迫的挑选布朗运动中的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观点作为博士论文提交上去,当他的教授抱怨他的论文太短的时

田芳,曹贵康

候(打印下来只有20页),爱因斯坦在论文上面仅仅增加了一个句子就再次提交了论文,很显然爱因斯坦对当时所受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

尽管如此,其他领域的所受教育和所做的突出成就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那些对创造性成就所持有的标准一致性比较低的领域如艺术和人文等领域。(西蒙顿,1984)。对于二十世纪比较优秀的哲学家,艺术家,他们所受的常规教育和创造性成就之间的关系也是倒U型曲线的关系(Simonton, 1984),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常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促进创造性的发展(直到本科教育结束),但是一旦涉及到学生毕业,常规教育就对创造性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了。

因此,即使在今天,我们看到大学辍学者在艺术和人文学科这些领域为Big-C所做出的贡献。当代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是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他生于1946年,但必须要强调的是这些辍学不是不再接受教育,而是从常规教育里面辍学。进而在接受自我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时候,创作者可以获得宽和深度知识的追求高影响力的职业选择域的创造性成就。斯皮尔伯格并不是从大学退学,而是在他本科生期间,他就已经获得了一个在环球影城的实习机会,他是当时实习生中最年轻的。斯皮尔伯格的早期在好莱坞工作室的工作是远远超过英语学士学位所带给他的价值,于是他回校后继续完成他的学业。

最后,应该注意的是,卓越的创造性和经验的开放性也是有着密切的相关(McCrae& Greenberg, 2014),Big-C创造者的兴趣爱好一般都比较广泛。这个开放性不仅仅是指娱乐方面的,我提到的前一节伽利略如何用视觉艺术来推动望远镜的发展。这种开放性和科学创造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创造性的发展,这种现象在今天的科学界依然很常见(Root-Bernstein et al. 2008; Root-Bernstein, Bernstein, & Garnier, 1995)。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是诺贝尔获得者Murray Gell-Mann,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对许多学科都颇有研究,他所研究的领域跨越历史语言学,考古学,观鸟,古董等众多学科。当然他的广泛兴趣会对他所研究的主要领域起着促进作用,他因为在基本粒子领域所做出的突出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个域,他介绍了两个关键概念,其灵感分别来自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和佛教。

不用说,如此广泛的兴趣很少受常规教育的提倡与支持,并且如果想要在其他领域学习的更深一些还要进行一些专门的培训,我们中有多少人为了集中精力写好我们的毕业论文而因此放弃了自己最喜爱的兴趣或爱好呢?

4. 总论

我们首先介绍了两个实证研究的结果,即常规教育和创造性之间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关系比较复杂,研究表明对于卓越者来说,其常规教育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的,而对于创造者来说常规教育和创造者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的关系。然后从创造性的两个角度Little-c,Big-C来看常规教育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很多,但是目前在创造性的定义上,领域内的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阐述清楚Little-c,Big-C和常规教育以及卓越成就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创造性,推动创造性领域的研究进展,丰富创造性领域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刘春雷, 王敏, 张庆林(2009). 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7(1), 106-111.

汪安圣(1992). 认知心理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Bowers, K. S., Regehr, G., Balthazard, C., & Parker, K. (1990). Intui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scovery. Cognitive Psychology, 22, 72-11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16/0010-0285(90)90004-N

Cattell, J. M. (1903). A Statistical Study of Eminent Men. Popular Science Monthly, 62, 359-377.

Chakravarty, A. (2010). The Creative Brain-Revisiting Concepts. Medical hypotheses, 74, 606-61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16/j.mehy.2009.10.014

田芳,曹贵康

Cox, C. (1926). The Early Mental Traits of Three Hundred Genius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ziko, G. A. (1995). Without Miracles: Universal Selection Theory and the Second Darwinian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Jung, R. E., Mead, B. S., Carrasco, J., & Flores, R. A. (2013). The Structure of Creative Cognition in the Human Brain.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 33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3389/fnhum.2013.00330

Kaufman, J. C., & Beghetto, R. A. (2009). Beyond Big and Little: The Four C Model of Creativit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3, 1-1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a0013688

Kaufman, J. C., & Sternberg, R. J. (2006).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reativity Researc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17/CBO9780511818240

Mandler, G. (1995).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Novelty. In S. M. Smith, T. B. Ward, & R. A. Finke (Eds.), The Creative Cognition Approach (pp. 9-25).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cCrae, R. R., & Greenberg, D. M. (2014). Openness to Experience. In D. K. Simonton (Ed.), The Wiley Handbook of Ge-nius (pp. 222-243). Oxford: Wiley.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02/9781118367377.ch12

Murray, C. (2003).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 1950. New York: HarperCollins.

Richards, R. (2010). Everyday Creativity.In J. C. Kaufman, & R. J. Sternberg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189-21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17/CBO9780511763205.013

Root-Bernstein, R. S., Bernstein, M., & Garnier, H. (1995). Correlations between Avocations, Scientific Style, Work Habits, and Professional Impact of Scientist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 115-13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207/s1*******crj0802_2

Root-Bernstein, R., Allen, L., Beach, L., Bhadula, R., Fast, J., Hosey, C., & Weinlander, S. (2008). Arts Foster Scientific Success: Avocations of Nobel, National Academy, Royal Society, and Sigma Xi Members. Journal of 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 51-6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891/1939-7054.1.2.51

Runco, M. A., & Jaeger, G. J. (2012). The Standard Definition of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4, 92-9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80/10400419.2012.650092

Runco, M. A., Kaufman, J. C., Halladay, L. R., & Cole, J. C. (2010). Changes in Reputation and an Index of Genius, Emi-nence, and Creative Talent. Historical Methods, 43, 91-9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80/01615440903270273

Seifert, C. M., Meyer, D. E., Davidson, N., Patalano, A. L., & Yaniv, I. (1995). Demystification of Cognitive Insight: Op-portunistic Assimilation and the Prepared-Mind Perspective. In R. J. Sternberg, & J. E. Davidson (Eds.), The Nature of In-sight (pp. 65-124).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imonton, D. K. (1976). Biographical Determinants of Achieved Eminence: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to the Cox Data.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3, 218-22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0022-3514.33.2.218

Simonton, D. K. (1984). Geniu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Historiometric Inquir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4159/harvard.9780674424753

Simonton, D. K. (1991). Latent-Variable Models of Posthumous Reputation: A Quest for Galton’s 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607-61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0022-3514.60.4.607

Simonton, D. K. (1998). Fickle Fashion versus Immortal Fame: Transhistorical Assessments of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Op-era Hou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198-21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0022-3514.75.1.198

Simonton, D. K. (2002). Great Psychologists and Their Times: Scientific Insights into Psychology’s Histor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10466-000

Simonton, D. K. (2004). Thematic Content and Political Context in Shakespeare’s Dramatic Output, with Implications for Authorship and Chronology Controversies.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22, 201-21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2190/EQDP-MK0K-DFCK-MA8F

Simonton, D. K. (2012a). 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and Solution Set Sightedness: Radically Reformulating BVSR.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46, 48-6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02/jocb.004

Simonton, D. K. (2012b). Foresight, Insight, Oversight, and Hindsight in Scientific Discovery: How Sighted Were Galileo’s Telescopic Sighting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6, 243-254.

Simonton, D. K. (2012c). Taking the US Patent Office Creativity Criteria Seriously: A Quantitative Three-Criterion Defini-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4, 97-106.

Simonton, D. K. (2013a). Creative thought as Blind Variation and Selective Retention: Why Sightedness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Creativity.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33, 253-26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a0030705

Simonton, D. K. (2013b). What Is a Creative Idea? Little-C versus Big-C Creativity. In J. Chan, & K. Thoma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reativity (pp. 69-83). Cheltenham Glos: Edward Elgar.

田芳,曹贵康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4337/9780857939814.00015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677-68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0003-066X.51.7.677

Sternberg, R. J., Grigorenko, E. L., 张庆林, 赵玉芳(2002). 成功智力教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Weisberg, R. W. (2015a). Expertise, Nonobvious Creativity, and Ordinary Thinking in Edison and Others: Integrating Blindness and Sightednes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9, 15-1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aca0000001

Weisberg, R. W. (2015b). On the Usefulness of “Value” in the Definition of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7, 111-12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80/10400419.2015.1030320

Whipple, E. M. ( 2004). Eminence Revisited. History of Psychology, 7, 265-29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10.1037/1093-4510.7.3.265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519021.html,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再次,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最后,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2、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一下一些特征:(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1)定势与功能固着;(2)问题情境;(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2、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1)加深对目的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1、简述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答:(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相结合。 2、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与营养。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2)早期经验。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3)教育与教学。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5)主观努力。 1、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答:联系:第一,气质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区别:第一,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第二,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第三,气质特征表现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第四,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1、简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1、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答:人格式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3)家庭因素,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5)个人主观因素,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浅谈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清河育才小学潘志新 要实现创新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为创造性而教”,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创新思维。如何认识创新思维?有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就是本人此文要研讨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涉及许多问题。诸如:要求学生扎实学好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注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协调结合;注意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协调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开展课外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与适当的数学竞赛等。这里,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创新动机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探索奥秘,进行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力。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是人的认知内驱力。居里夫人把好奇心看成学者的第一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容易对许多事物习以为常,好奇心逐渐减退。于是,许多科学家提出要保持“童心”,要像儿童那样具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儿童的好奇心,教师有时会误认为是“调皮”、“愚蠢”的表现,因而常加以限制、谴责、嘲笑。据说爱迪生在小学上数学课时,因为好奇地问“2加2为什么等于4?”,被老师认为是有意调皮捣蛋而被赶出了学校。现在,年龄小的学生爱问,越大反而越不爱问,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应该保护儿童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在教学中敢于各抒己见,敢于质疑问难,即使学生的质疑问难是幼稚的、错误的,教师也不应简单批评制止,而应积极点拨诱导。 二.鼓励创新精神,重视创新个性的培养 要从小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习俗,大胆尝试探索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志向。要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一些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斥责,这是窒息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极大,一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谈道:“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智力、好奇心测验中成绩中等以上,他们的学生的创造性能在三个月以内有显著提高,而那些成绩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教师往往会偏爱心理类型和自己一样的学生。有创新才能的教师喜欢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缺乏创新才能的教师则不喜欢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如果教师有很高的创新才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将会取得极好的成绩;如果教师很缺乏创新才能,那么创新能力低的学生成绩就比较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反而会被埋没。 按理讲,教师应该喜欢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却不大喜欢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或者由于精力充沛、好动好问、被视为“淘气”、“调皮”;或者独立思维能力强,不墨守成规,思想行为常超出教师意料;或专注地钻研、为创新吸引、不善交往、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等,因而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喜爱。研究创新思维的德国心理学家海纳特说:“许多调查表明,创造型学生的形象是被否定的。”确实,如果不改变对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的错误态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只是空谈而已。 三.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独创三个特征。流畅性是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一、创造力的概念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步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大量的间接的知识经验,学会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来掌握概念,学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论证,这些大大促进了儿童书面言语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儿童的一些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和品质也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一切使得儿童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小学生心理诸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影响着他们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想象创造性的发展和思维创造性的发展两个方面。 (一)想象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儿童入学后,想象的创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再造想象占很大比例,随着经验的逐步丰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想象的创造成分也随之增加,想象的内容也更细致、丰富,并且能在词的水平上进行生动和形象的联想,初步具有了创造想象的能力。有人在研究小学生作文中想象能力的发展中发现,一、二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必须以具体形象作为支柱,谈不上什么创造;三、四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以真实为主,适当地加工修饰,有创造想象的因素;五、六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创造力。 (二)思维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初步的完善和发展。随着小学生思维的整体发展,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有人根据对创造性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有如下特点。(1)思维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85%的小学生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受到成人的帮助,但每篇小论文都凝聚着他们独立思维的智慧。(2)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的矛盾。小学生的思维还十分肤浅,但思维深刻性在创造活动中也时有体现。(3)思维的流畅性与滞涩性的矛盾。小学生联想自然、想象活泼,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但在创造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思维方法的单一、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也常有思路中断或进展缓慢的滞涩现象。 (4)思维的发散性与单一性的矛盾。发散思维与单一思维在小学儿童的活动中往往此起彼伏,有时思路较广,有时钻人死胡同,很难自拔。(5)思维的能动性与不随意性的矛盾。一方面他们都能使思维始终指向于明确的创造对象和研究主题;另一方面,他们还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创造活动,不随意思维、被动思维的惰性仍占有较大的成分。 (三)创造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一个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过程。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一致发现,小学生的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地前进。其进程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呈直线上升的状态;小学四年级不再上升或略有下降;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再次出现不再上升或有所下降的态势。

创造性思维障碍及克服(创造心理学作业)

创造性思维障碍及克服 首先,要论述创造性思维障碍及克服,得先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网上的解释有很多种,各种广义侠义解释,但就我个人而言,更愿意把它理解得更广一点,很通俗的说,创造性思维就是创造者进行创造时的想法,不管这个想法是基于什么,实现过程是什么,创造结果是什么,总归有东西出来(不是别人的),就像我在写这篇论述,对文章进行创造,有一定的思维,写好后,作业也完成了,我想,这个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 理解创造性思维后,开始研究障碍,想了好几个,然后很习惯性的网上找一下别人怎么写的再参考下,发现别人总结得很好,词汇也很专业,顿时就觉得自己白想了,也觉得自己怎么写也没别人写得好,但又不准抄,思维一下就断了,憋了几天都没写出来,很不愿意写下去了。但没办法,必须得写啊,为了避免与网上的重复,下面选择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障碍及其克服。 1、思维的形成 广义上解释创造性思维基于创造者的知识和经验。 那么,显而易见,没有充足的知识和经验,思维很难形成。让一位文学家设计新型智能手表的电路,这不是为难人嘛。而不知道力学定律的还想着去创造永动机也是白费苦工。对需要创造的事物不了解,没有相关的足够的知识,是很难在上面进行创造的。简单说,也就是知识不足形成的障碍,克服这个很简单,多学习,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 而当知识和经验足够多时,遇到需要创造的事物,一大堆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可能都会涌入脑海中,造成思维的混乱。甚至有时候信息中对创造的约束过多,更会对思维形成障碍。要克服,就需要练习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梳理。 同时,经常有说,小孩子创造力最好,为什么知识和经验都优越的大人有时候都比不上呢,知识和经验带给了我们很多习惯,有些甚至成为了本能。听到蜜蜂嗡嗡响,我们想到的就是蜜蜂翅膀振动,但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聂利并没有习惯性的这么想,而是通过自己观察研究,提出蜜蜂发声是通过翅膀上的黑点的观点,真是了不起。习惯性思维障碍很容易形成,克服方法就是多想,多提问,从不同角度看待。 2、思维的处理 思维形成后,如何对待思维也是一大问题。 在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在刚开始提出的时候,都没有多少支持者,甚至有些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对权威的信服很容易造成对创新思维的扼杀,再加上创造者不自信的表现,让创造结果出现困难重重。布鲁诺否定地心说被火烧死,贝尔刚开始卖发明的电话被人拒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被人嘲笑,权威性成为创造思维一大障碍。要克服它,就得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盲目相信权威。 其他常见的,一个好的思维形成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是选择的另一个思维,处于对自己想法的不自信,觉得自己的总没有那么多人的好,便很容易放弃自己的想法。这样看来,我之前的表现就处于这样的情况,因为认为网上那么多人的都是那样写的,不相信自己能写多好,便想着放弃。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磨灭一个人的独创思维,要克服,得学会相信自己,多做思维练习。

大学生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培养1

大学生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培养 姓名:邱祖忠班次:公路工程1101学号;201105100117 【摘要】社会的发展致使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责无旁贷。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解决努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构建两个角度来开展,从这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培养的对策和优化措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解决能力创造力培养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扩充知识容量:学习重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同一问题解决中,在不同知识背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专家与新手首先存在知识容量上有差异,知识容量方面的差异决定着在解决学科问题。背景知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只有背景知识和经历才能跟好的理解问题,确定解决方向。背景知识的容量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的效率。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中应注重知识的积累,不仅仅要积累与本领域相关的知识,还要善于学习积累其他领域的知识。(2)优化知识的组织结构:知识容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知识堆积的越多,就越能成为问题的解决专家,我们应该注重优化知识的组织形式。 (3)转换思路,善于策略:能深刻理解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而要提高理解能力,首先要善于使用一些策略来帮助自己理解。 (4)多加练习,熟练技能:问题解决需要一定的技能,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多加练习,总结经验专家对基本精力技能,这使的他们在问题解决时,能集中精力完成高水平思维方面任务,从而节约了时间。因此,多加练习,总结经验,熟练技能对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5)提高自我监控品质:研究表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专家不新手标出高的水平的自我监控。他们有更强的计划能力,更有频繁地检查问题解答过程,且检查更有效率。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培养开发创造力的重要意义和最终目的在于使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而尽可能挖掘出人类的创造潜力,造福人类。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出类拔萃、思维敏捷、勇于创造的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2) 创造力思维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种不依常规,寻求多变,从多方面去思考的思维方式。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 (3)创造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统一:分析思维是严格遵守逻辑规律。 (4)创造性人格与创造力的发挥:像自我实现一样,创造性也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而要实现这种创造性的潜能,我们就不要一味地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还应重视文化艺术在创造性培养中的价值。应该自己学习好每一门课程都有助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会使我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更具有创造性。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 姓名:陈子言 学号:1408114098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有创新的思维应该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认为,创新思维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创新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除了具有一般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来说,在当今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做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一个人就不会去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也无意进行创新探索。大多大学生虽然表现出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但对于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强烈的创新精神。2、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总体评价为“较差”,表现在:缺乏深层次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考虑问题和处理问

题的方法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突破。最明显的表现在缺乏新意的发言、作业、试卷、论文比比皆是。3、缺乏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对事物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活动倾向。现在很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女生追剧、逛街,男生打游戏等充斥,对于新奇的事物提不起那么多兴趣。4、缺乏创新的毅力。毅力是人类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实现自己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一是能动性和个体积极性的集中体现。虽然很多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被思维局限性所牵绊从而导致半途而废。5、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观察是个体预定目的主动了解事物的感知过程,是感知活动的高级形式。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由于信息化时代的急速发展,快生活的节奏下大致大学生对于周围一切事物的观察漫不经心,缺乏耐心导致对事物的洞察力严重下降。 从我们的教育体制方面来说,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做到量入为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填鸭式教育,老师与学生都是按部就班的讲课、听课,到了大学之后依旧如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极少的。我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了解到这种授课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获得咨询与倾听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阅读一本书来说其中的思考比起主动阅读来说相对少很多,那么对于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效果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大学里的确有许多的关于大学生创新的活动,但很多都存在华而不实的特点,当你真正参加之后却发现创新的方面微乎其微,更多人注重的是获得的荣誉,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当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侧面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一)、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对预习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要求。由于语文内容的特点,使多数中等以下的学生独立预习极为困难。为此,老师只能按不预习的要求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挫伤了优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加强预习的引导,(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一些预习的问题等)和督促,并构建建筑预习基础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教学途径。首先,设置的问题难度必须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

区” ,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 ,从而使独立思考具有可能性。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多数同学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课堂的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和谐匹配,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三)、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倘若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与人合作和会话,必定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四)、让学生在作业中思考。除了对作业分类要求外,允许有些题目不做或选做,对于暂时做不出的题,允许只写解题思路及在何处受阻的原因分析,以确保作业的教学功能回归其本来面目。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直觉思维。 要培养学生猜测的勇气、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跳跃思考,教给学生捕捉直觉思维的办法,让学生尽可能更多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经念。在教学中,大胆猜测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充满智慧挑战和精神历险的过程,是一个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运用想象力和发挥创造性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无论何种课程都有大量可以让学生提出假设、作出猜测和解释的学习主题。教师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学习主题去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开发智慧潜能。猜测牵引和推动我们去寻找更多的、更可靠的、更详细的、更有说服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柳瑞音创新思维是在一定思维基础上形成的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之一。而语文教学又是学生思维 最活跃最积极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充分挖掘培养创新思维的因素,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他们自行探究、自主拓展,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以有效的发挥。 一、点燃质疑火花,为创新思维创造条件 古人说过:“学贵有疑,学则须疑。”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创新的入门,是创新的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从质疑开始的。可见,具有发现问题的才智和提出问题的胆略,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这证明,要把新一代培养成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培养和发展它们独立质疑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教给质疑的方法,指点质疑的途径,安排质疑的时间。根据语文科的学习特点,多方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可以从题目上质疑,从课文的语句、内容上质疑,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质疑,从语文运用上质疑,从标点符号上质疑;写事的课文可以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方面质疑;写人的课文可以从人物有什么性格品质方面质疑;写景状物的课文可以从写什么景物,抓住什么特点来写,表达什么感情来质疑。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予肯定、鼓励,进行梳理、归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通过思考、议论、探讨,使疑难问题得以解决。 例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读懂了哪些内容,找出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学生跃跃欲试,大胆提出疑问,我适时给予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什么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无边 无际”是什么意思?后来,青蛙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一看……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梳理归类,激发学生去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交流、讨论中释疑,获取新知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培养(上)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培养(上) 对小学生而言,只要不是模仿照搬别人的做法,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独立思考,在教师讲授或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理解,以至于有独到见解;只要能发现不同于教科书、不同于教师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只要能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且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均属创造性思维范畴。 一、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分为表现特点和发展特点两部分。 (一)表现特点 对小学生来说,其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表现是零碎的、隐隐约约的,教师必须有锐利的眼光才能发现。 1、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师的教学内容,且有较独特的观察方法和强烈的好奇心;有时会提出一些老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从自己解题中得到满足;学习上有不服输的精神,且有自己的努力目标;不太看重分数却迷恋于自己的爱好;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对小制作特别有兴趣,动手能力较强。

2XXX年初期,对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的依赖不断减少,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开始有主见起来。 2XXX年级学生,对教师、家长和书本的依赖性比较强,认为只要书上写的、老师家长讲的都是正确的,都全盘接受。随着各方面的逐步成熟,他们发现老师家长讲的、书上写的不一定合理和科学,开始批判地接受了,表现在学校,就是对老师上课评头品足。 3、思维的深刻性不断增强。低年级小学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看问题比较浅,到了五六年级,便出现了初步的抽象思维,逐步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已能预见事物的结果。 4、思维的发散性不断增多。低年级小学生知识少,经验不足,方法欠缺,思维方式主要是求同思维。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多,特别是从三四年级开始,他们已经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受定势和习惯的束缚较少,异想天开的新奇念头经常会出现。如果引导得法,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比较快的,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5、思维的能动性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时,主动思维较少,大多是被动思维,也就是思考的问题都是由老师提出的。到了三四年级,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学生主动思维开始急剧增长。他们不断认识到

创造性思维方法答案答案解析

【第一章】 1 【单选题】(5分) 创造的基础是(C) A. 智能因素 B. 非智能因素 C. 知识 D. 精神人格 2 【单选题】(5分) 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我们可以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下列属于第二创造性的是(C)。 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勾股定理 C. LED显示屏 D. 四大发明 3 【单选题】(5分) 人类社会在我们的不断创造中快速发展,那么我们不断实现各种突破性的创造的根本动因是(B)。 A. 创造性动机 B. 创造性需求 C. 创造性行为 D. 创造性目标 4 【单选题】(5分) 创新方法的三阶段不包括(D )。 A. 尝试法 B. 试错法 C. 头脑风暴法 D. 疑问法 5 【多选题】(5分) 赫曼全脑模型包括(ABCD)思维类型。 A. 逻辑型 B. 空想型 C. 表现型 D. 纪律型 【第二章】 1 【单选题】(5分)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过: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和经验,而在于(B)。 A. 人脉 B. 思维方式 C. 个人素质 D. 能力 2 【单选题】(5分) 爱迪生确定鱼雷形状时,既未作任何调查也未经任何计算,当即提出一种别人意想不到的办法,这突出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D)特征。 A. 内容上的综合性 B. 视角上的灵活性 C. 对传统的突破性 D. 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3 【单选题】(5分) 在学习时,虽然也遇到过稍微复杂的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但多数情况

下是把类似的问题拿来照搬,也因为这样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导致解题失误。这属于(C)思维定式。 A. 权威型 B. 习惯型 C. 直线型 D. 从众型 4 【单选题】(5分) 有的人喜欢跟别人唱对台戏,人家说东,他偏往西,好赌气,费了好大力气,走了许多弯路还不愿回头。这属于(C)思维定势。 A. 从众型 B. 习惯型 C. 偏执型 D. 局限型 5 【多选题】(5分) 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有(ABCDE)。 A. 对传统的突破性 B. 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C. 思路上的新颖性 D. 视角上的灵活性 E. 内容上的综合性 【第三章】 1 【单选题】(5分) “新西兰动物园游客进笼“示众”狮群好奇围观。”运用的是(C)思维。 A. 横向 B. 发散 C. 逆向 D. 纵向 2 【单选题】(5分) 狐狸用了很多办法,说了很多好话,只为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运用的是(B)思维。 A. 横向 B. 收敛 C. 发散 D. 纵向 3 【单选题】(5分) 作为两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有显著的区别,在作用上,(B)更有利于人们思维的广阔性、开放性。 A. 收敛思维 B. 发散思维 4 【单选题】(5分) 在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过程中,人们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利用已知的理论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大胆地推测出了新行星的存在。这种推测利用的是(C)思维。 A. 逆向 B. 横向 C. 正向 D. 纵向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论文

当今世界竞争趋向于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创造性人才的竞争,我国市场经济也面临着创造性进取的严峻考验,而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择业面对的更是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创造性已成为我国新的时代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任何一项创造性活动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性活动的完成,即新发现和发明,都无从谈起。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创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必要而紧迫。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高等教育工作者应着力研究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机制和培养原则,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创造性思维有别于传统思维,具有以下六个特殊品质:批判性、广阔性、普通性、独创性、深刻性、敏捷性等等。创造性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可以是有组织的专门学习与训练形成,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评(TCTT),设计了一套试卷,重点测评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等特点。测评结果是:无论是在接受训练前,还是在接受训练后,被测者思维流畅性得分较高和较低的都比较少,得分曲线基本是正态分布。这反映了人的思维流畅性包含着思维的天然性因素,又反映出大多数学生思维流畅性可能从小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受过训练、开发。所以,训练前后两次测评的结果没有太大差异。但是思维灵活性则不同,训练前后两次测试结果差异就比较大。训练后,思维灵活性明显地普遍得到增强,并且得分分布曲线逐渐向正态分布转变,反映了思维灵活性包含着思维的后天性因素,即使是大学生,仍然需要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与训练。与此同时,他们还得出结论,思维流畅性和灵活性同创造性思维的总体水平密切相关,大学生思维灵活性、变更性、精确性等不太令人满意,急待训练、开发。 质量评价不会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能够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品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学生创新能力比较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社会、学校对人才、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以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现象极为普遍,埋没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目前评价学生只重视学习水平的评价,忽略德、智、体、美、劳等综合评价。因此要发挥学年评优总结工作的促进作用,确立新的学生质量评价策略成为了当务之急。 笔者个人比较赞成在学生中大力倡导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中,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包括自身现在成绩同过去成绩的比较,以及自身不同侧面的比较(如将学业测验结果与智能测验结果相比较,根据二者的相关程度确定学生的努力程度等)。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比较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力图减轻评价对象的压力。但是,它只是使评价对象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既不是按照一定客观标准进行评价,亦无评价对象间的相互衡量,容易导致信度降低,学生自我满足,因此常与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结合使用。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它以个体内差异理

智慧树知到《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创新思维桥及大作业展示 1、1.我们在看问题时,用熟悉的眼光看的事物时,要不放过任何细节;用熟悉的眼光看的事物时,要进行类比、联想。 A.陌生、熟悉 B.熟悉、陌生 正确答案:熟悉、陌生 2、2.TRIZ“思维桥”包括:最终理想解(IFR)、金鱼法、、和五种创新思维方法。 A.九屏幕法 B.STC算子 C.头脑风暴法 D.聪明小人法 正确答案:九屏幕法; STC算子; 聪明小人法 3、3.最终理想解是使技术和产品处于相对理想状态时的解,它可以用来衡量。 A.理想度 B.理想化 C.标准化 D.标准解 正确答案:理想度 4、4.九屏幕法不仅要考虑当前系统,还要考虑它的和;不仅要考虑当前系统的过去和未来,还要考虑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和未来。①超系统②子系统③分解系统④融合系统 A.①②①②

B.③④③④ C.①④①④ D.②③②③ 正确答案:①②①② 5、5.STC法是一种发散思维的想象实验,即将、和这三个因素按照三个方向、六个维度进行变化,也就是将这三个因素分别逐步递增和递减,递增可以到最大,递减可以到最小,直到系统中有用的特性出现。 A.作用时间 B.成本 C.有用特性 D.尺寸 正确答案:作用时间; 成本 ; 尺寸 见面课:创新思维训练 1、1.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发散思维具有、、和三大特点。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普及性 正确答案: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2、2.横向思维包括、和三类。 A.横向移入 B.横向移出 C.横向转换 D.纵向深入 正确答案:横向移入; 横向移出; 横向转换 3、3.随着思维的成熟和后天的教育,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由向抽象思维过渡,并最终由抽象思维取代形象思维的主要地位。 A.收敛思维 B.纵向思维 C.横向思维 D.形象思维 正确答案:形象思维 4、4.创意的萌芽阶段需要。 A.严密的分析与推理 B.大量的知识储备 C.周密的计划与实施 D.信马由缰式的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信马由缰式的发散思维 5、5.关于转换思维视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浅谈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而知识经济时代,正是通过知识创新的速度和方向来决定成败,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与核心。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是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有关于创造性思维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阻碍我国大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因素,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教育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我们应如何培养和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1.1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新欲望和热情的驱动下,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解答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能够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局限,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1.2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作为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与其它思维相比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特征: (1)、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思路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 在思维的结论上, 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开拓出新的创造的天地。 (2)、求异性 由于创造性思维的立足点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倘若没有新意, 也就谈不上是创造性思维。因此, 创造性思维就其思维的性质来看, 它本质上是一种求异思维。这一特征贯穿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始终。这种求异性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求同中之异, 即不满足于某些已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结论, 而是勇于打破常规惯例, 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求得新的理解和认识, 独辟蹊径,提出一些使人意想不到的崭新的有价值的见解。 二是求独到之异, 即不满足于众人正在研究的已知领域, 更注重去探求人类认识的未知天地,力图开创人类认识的新领域。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谈到师承关系时说过: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这实质上是一句饱含创造哲理的名言。求异思维正是创造生命力的体现, 它是产生创造性思维成果的摇篮, 是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的生长点。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培养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培养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培养 文/姚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与科学家一样,小学生同样具有创造性思维,所不同的是: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指向探索人类的未知,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向继承人类的已知。科学家的创造水平,正是他小时候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只要不是模仿照搬别人的做法,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独立思考,在教师讲授或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理解,以至于独到见解;只要能发现不同于教科书、不同于教师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只要能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且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均属创造性思维范畴。 一、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分为表现特点和发展特点两

部分。 1.表现特点。 对小学生来说,其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表现是零碎的、隐隐约约的,教师必须有锐利的眼光才能发现。 (1)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师的教学内容,且有较独特的观察方法和强烈的好奇心;有时会提出一些老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从自己解题中得到满足;学习上有不服输的精神,且有自己的努力目标;不太看重分数却迷恋于自己的爱好;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对小制作特别有兴趣,动手能力较强。 (2)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主要目标,用急切的心情去努力完成;在失败和困难面前从不气馁和退却;敢于发表意见并坚持己见;不怕别人讽刺;认为需要于的事就坚持于到底。 (3)反应性。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综合和推理能力,对成人的建议和提问都能作出积极反应。

(4)对挑战的反应。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敢于向不同意见挑战,不喜欢唯命是从;对教科书中的知识和老师的意见,总是批判地吸收,从中发现问题。 (5)敏捷性。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件能迅速作出反应,并得出结果。 (6)口头表达。善于正确地应用众多词汇;虽不一定善于辞令,但只要他深思熟虑的问题,总能较为妥贴、深刻地表达。 (7)深刻性。相对于同龄人而言,比较能透过现象看到实质;善于发现事物产生的深层原因;善于预测事物发展的结果。 (8)灵活性。能由此及彼地考虑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摆脱自己的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善于用他人长处。 (9)独创性。喜欢独立思考,能举一反三,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具有发散和一题多解的思维特点和习惯;不轻易问老师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答案,常常要问为什么;能够

数学建模创新思维大作业

数学建模创新思维课大作业 一、使用MATLAB 求解一下问题,请贴出代码. 1. cos 1000x mx y e =,求''y >>clear >>clc >> syms x m; >> y=exp(x)*cos(m*x/1000); >> dfdx2=diff(y,x,2) dfdx2 = exp(x)*cos((m*x)/1000) - (m*exp(x)*sin((m*x)/1000))/500 - (m^2*exp(x)*cos((m*x)/1000))/1000000 >> L=simplify(dfdx2) L = -(exp(x)*(2000*m*sin((m*x)/1000) - 1000000*cos((m*x)/1000) + m^2*cos((m*x)/1000)))/1000000 2.计算22 1100x y e dxdy +?? >> clear >> clc; >> syms x y >> L=int(int(exp(x^2+y^2),x,0,1),y,0,1) L = (pi*erfi(1)^2)/4 3. 计算4 224x dx m x +? >> clear; >> syms x m; >> f=x^4/(m^2+4*x^2); >> intf=int(f,x) intf =

(m^3*atan((2*x)/m))/32 - (m^2*x)/16 + x^3/12 >> L=simplify(intf) L = (m^3*atan((2*x)/m))/32 - (m^2*x)/16 + x^3/12 4. (10)cos ,x y e mx y =求 >> clear; >> syms x m; >> y=exp(x)*cos(m*x); >> L=diff(y,x,10); >> L=simplify(L) L = -exp(x)*(10*m*sin(m*x) - cos(m*x) + 45*m^2*cos(m*x) - 210*m^4*cos(m*x) + 210*m^6*cos(m*x) - 45*m^8*cos(m*x) + m^10*cos(m*x) - 120*m^3*sin(m*x) + 252*m^5*sin(m*x) - 120*m^7*sin(m*x) + 10*m^9*sin(m*x)) 5. 0x =的泰勒展式(最高次幂为4). >> clear; >> syms m x; >> y=sqrt(m/1000.0+x); >> y1=taylor(y,x,'order',5); >> L=simplify(y1) L = (10^(1/2)*(m^4 + 500*m^3*x - 125000*m^2*x^2 + 62500000*m*x^3 - 39062500000*x^4))/(100*m^(7/2)) 6. Fibonacci 数列{}n x 的定义是121,1x x ==12,(3,4, )n n n x x x n --=+=用循环语句编程 给出该数列的前20项(要求将结果用向量的形式给出)。 >> x=[1,1]; >> for n=3:20

大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文婷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摘要:“创造性学习”这一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概念,在国际心理学界,直接地来自创新型学习,它是时代进步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应然。教师应从培养开拓性与创造性人才的战略角度出发,认识到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学习实践的重大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促进其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自主性、创新性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创造性人才要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挖掘教材中固有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技能,是开发学生脑力、使之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环节之一。 一、创造性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性学习的本质在于学习的方式与习惯。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学能力的增强。但对于什么是创造性学习,如何明确定义创造性学习这一概念,以揭示其本质属性,专家的观点并不一致。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性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类型(林崇德,2000),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把握;另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龚春燕,1999;刘智运,2000),更多地强调学习的动态过程。 从创造的角度来看,虽然从狭义上讲,学生提出各种新观点、新方法、新设计等也是一种创造,但这种创造只是有着个人价值的渐进性的创造,它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创造理论对当前的学习在结构、模式、方法、技术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使学习产生渐进的质的变化,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选择、有独创性、有自我调控以及充满理想和责任感的学习。所有这些,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目标的问题,它更体现了学习的机制问题,即如何才能获得这些“新”的成果,亦即学习方式。因此,创造性学习不是某一种学习类型,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强烈的学习动机的支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