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思考题答案汇总

仪器分析思考题答案汇总
仪器分析思考题答案汇总

实验一:

1.吸光系数是物质的物理常数之一,是理论值还是经验值?吸光系数在什么条件下才为一个普适常数?要使用吸光系数作为测定依据,需要哪些实验条件?

答:是经验值,因为吸光系数是由物质的特性决定的,在特定的波长、温度和溶液条件下的确定值,难以进行理论上的计算,但可以经验测定利用吸光度的可加和性帮助测定物质含量。

1)在待测物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一般较稀)和温度范围内以及适合的波

长照射下,该物质吸光系数可作为普适常数。

2)如果是定性检验,在足够宽的紫外波长范围,恒定试验温度,且溶液浓

度不能太大的条件下观察吸收强度即可。

如果是定量实验,要求待测物种类和其已知,在适宜的浓度和温度范围,且照射波长对应的吸光系数已知,排除该波段干扰物质的条件下。

2.比色皿的透光度和厚度不可能绝对相同,试考虑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校正?什么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答:当待测溶液的检测波长会被比色皿材料相对强地吸收时,由于比色皿的透光度和厚度不同,则必须想办法校正这一误差。当检测波长几乎不被比色皿所吸收时,则可忽略不计。

3.试比较用标准曲线法及吸收系数法定量的优缺点。

答:标准曲线法优点为:绘制好标准工作曲线以后,测定简单快捷,可直接从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出含量,适合同一批大量样品的分析。同时也较为准确。缺点为:每次测定都要重新绘制标准曲线,为了提高曲线精密度必须大量准确配置标准溶液。准备工作比较耗时。

吸收系数法优点为:可以直接由样品的吸光度计算样品的量,方便快捷。缺点为:不能很好保证在线性范围内使用已知吸光系数,易受检测条件的不同影响造成误差。

实验二

1.导数分光光度法中,两组分同时测定时,如何选择择定波长λ1,λ2?

答:在可见-紫外的光谱范围,分别对于两个组分的标准试样进行扫描,将两个扫描结果吸光度图谱重叠比较,选出两个吸收峰线的交点或其旁边的点,要求使

其对两个组分的吸光度都比较大。此两点对应的波长即为测定波长λ1,λ2。

2.导数光谱条件(光谱带通、扫描速度、步长)的改变,对导数光谱是否产生影响?

试加以说明。

答:(1)光谱带通又称单色仪的光谱通带或带宽。指单色仪出射狭缝的辐射波长

区间宽度。如出射狭缝为S(mm),单色仪的倒线色散率为D(nm/mm),则光谱

通带Δλ=D×S(nm)。由狭缝射出后投射到被测物质上的光,是一个有限宽度的谱

带——光谱通带。随光谱通带宽度的增大,吸收光谱的分辨率降低,并偏离朗

伯一比尔定律。

(2)一旦狭缝确定下来,扫描速度的快慢影响了图谱分辨率的高低;

(3)狭缝设定的越窄,图谱分辨率越高,但信噪比下降;当狭缝过宽时,图谱

的重现性变好,但峰形变宽,有时会将有用的小峰掩盖在其中;

(4)如果狭缝选择的较窄,扫描速度应该放慢;因为检测器尽管比人的眼睛灵

敏,但也有惰性;当狭缝窄扫描速度快时,检测器的响应速度下降,尤其是类

如硅光二极管的检测器更甚;一般仪器说明书中均给出了在某某狭缝下扫描速

度的上限,其目的就是保证了分辨率;

(5)当仪器的狭缝、扫描速度和采样间隔确立后,仪器的另一个指标“响应速率”

对图谱的分辨率也会产生影响;响应速率就是你提到的fast和slow,响应速率

的快慢就是对已设定的采样间隔进行集合后的平均处理的效果;响应速率快,

采样的点少,对图谱处理的快,真实性和分辨率强,但信噪比略差;响应速率

慢,采样的点多,图谱的重现性和光滑性好,但对于小峰的分辨率变差,甚至

会使图谱峰值变低和后滞;一般使用时均采用中速,即“Medium”方式;

3.本实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素有哪些?

a)实验仪器参数的设定和仪器测量的准确程度;

b)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未知液稀释时的准确;

c)结果处理时方法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的排除

实验三:

1、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信息?如何进行红外吸收光谱图的图谱解释?

答:a、当化合物的分子具有偶极矩,分子振动时伴随有偶极矩的变化。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了某些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于这些吸收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红外光的百分透射比与波数或波长关系曲线,就得到红外光谱。

b、通常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可

以用来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而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与分子组成或化学基团的含量有关,可用以进行定量分析和纯度鉴定。

c、首先利用质谱法等方法确定改有机物的分子式;

其次,计算分子的不饱和度,根据不饱和度的结果推断是饱和化合物还是不饱和化合物,初步确定有机物类型;

最后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形状分析分子中可能存在的官能团及其连接关系,推断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2、聚苯乙烯的红外光谱图与苯乙烯的谱图有什么区别?

答:苯乙烯中有碳碳双键的存在,在1660cm-1有特征吸收峰,而聚苯乙烯由于双键被打开,在这一峰处没有特征吸收峰。

同时,聚苯乙烯没有C=C-H在910 cm-1附近强烈的变形振动吸收峰。

实验四:

1、红外吸收光谱测定时,对固体试样的制样有何要求?测定苯甲酸的红外光谱还可以用那些制样方法?

答:

对固体试样的要求有:

1)制得的晶片必须无裂痕,局部无发白现象,如同玻璃般完全透明,否则应重

新制作;晶体局部发白表示压制的晶片厚薄不匀,晶片模糊表示晶体吸潮;

2)混合物中试样的量要适中(配比:1~2mg样品加100~200mg干燥KBr)若试

样的量太多会使峰的精细结构消失,太少则出峰不明显。

3)要在红外灯下进行,避免吸潮,排除3400 cm-1附近的水的吸收峰

4)避免呼吸过于强烈,防止出现CO2的吸收峰;

5)压片时要保证药品的量,可以适当过多,若过少则无法受力均匀,不易形成

透明的压片。

测定苯甲酸的红外光谱除了用压片法,还能用

1)粉末法,是把固体样品研磨成2μm以下的粉末,悬浮于易挥发溶剂中,然

后将此悬浮液滴于KBr片基上铺平,待溶剂挥发后形成均匀的粉末薄层的一种方法;

2)薄膜法,是把固体试样溶解在适当的的溶剂中,把溶液倒在玻璃片上或KB

窗片上,待溶剂挥发后生成均匀薄膜的一种方法;

3) 糊剂法,是把固体粉末分散或悬浮于石蜡油等糊剂中,然后将糊状物夹于两

片KBr 等窗片间测绘其光谱。

2、影响样品红外光谱图质量的因素是什么?

答:(1)仪器参数的影响:光通量、增益、扫描次数等直接影响信噪比S /N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附件及测试要求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得到满意的谱图。

(2)环境的影响:光谱中的吸收带并非都是由光谱本身产生的,潮湿的空气、样品的污染、残留溶剂由玛瑙研钵或玻璃器皿所带入的二氧化硅、溴化钾压片时吸附的水等原因均可产生附加的吸收带,故在光谱解析时应特别加以注意。

(3)虚光和散射光的影响。

(4)厚度的影响:样品的厚度或合适的样品量是很重要的,通常要求厚度为10~50μm ,对于极性物质如聚酯要求厚度小一些,对非极性物质如聚烯烃要求厚一些。有时为了观察弱吸收带,如某些含量少的基团、端基、侧链,少量共聚组分等,应该用较厚的样品测定光谱,若用KBr 压片法用量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3、样品及所用器具不干燥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答:KBr 本身极容易吸潮,而样品和所用器具不干燥,则会使样品吸收大量的水,使所测得的红外光谱图中含有水的特征峰,影响实验结果

4、如何着手进行红外吸收光谱的定性分析?

答: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一般过程为:

a) 试样的纯化;

b) 了解试样的来源和性质;

c) 制样,记录红外吸收光谱图;

d) 谱图解析;

e) 和标准谱图进行对照。

5、在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如在1900~1600cm-1区域中有强吸收带出现,能否判定分子中有羰基存在?

答:不能。因为在以下情况下都可能在1900 cm -1~1600cm -1区域中出现强吸收带:

(1)该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在1900 cm -1~1600 cm -1区域中存在特征吸收的其它基团,如C=C 的伸缩振动;

(2)制样过程中引入了在该区域有特征吸收的一些杂质;

(3)溶剂、待测物的状态也会使某些本来在该区域没有特征吸收的基团的吸收峰发生位移,进入该区域。

6、羟基的伸缩振动在乙醇及苯甲酸中为何不同?

答:乙醇中的羟基的伸缩振动峰高于3200 cm -1,峰较尖且窄;而苯甲酸羟基的伸缩振动峰处于2500 cm -1~3067.57 cm -1范围内,峰较宽且散。

原因是乙醇溶液中由于分子间形成氢键,使羟基的伸缩振动频率往低波数侧移动,同样由于氢键的作用,苯甲酸可同时形成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使羟基的伸缩振动频率往低波数侧移动的程度更大。

实验五:

一、 问题讨论

1、max

ex λ、max em λ各代表什么?为什么对某种组分其max ex λ和max em λ处的荧光强度应基本相同?

答:max ex λ代表荧光的最大激发波长; max em

λ代表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 原子荧光是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从上述荧光强度的定义,可知只有在荧光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基本相同时,测定的灵敏度才会达到最高值。

2、ph5.5时,邻-羟基苯甲酸(PK a1=3.00,PK a2=12.38)和间-羟基苯甲酸(PK a1=4.05,PK a2=9.85)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的酸、碱型体是什么;为什么二者的荧光性质不同?

答:ph=5.5时,邻-羟基苯甲酸的型体如下图所示:

而间-羟基苯甲酸的型体如下图所示:

O

二者荧光性质不同是因为在ph=5.5的条件下,邻-羟基苯甲酸可以在分子内形成氢键增加分子刚性而有较强的荧光,而间-羟基苯甲酸则不能。

3、从实验可以总结出几条影响物质荧光强度的因素?

答:a.物质的分子结构(本因),这可以从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在ph=12时均能发射荧光,但对-羟基苯甲酸不能发射荧光得出;

b.溶液的状态(外因),如PH ,浓度等,可以通过不同PH ,不同浓度的溶液荧光强度不同得出;

c .预测温度很有可能会影响物质荧光强度。

实验六:

1. 影响荧光量子产率测量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获得可靠的量子产率

测量值?

答:影响因素有溶液浓度,溶剂的种类及PH,测量温度,荧光熄灭,副反应等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1)测量时使待测溶液浓度较低,保证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在线性范围内;

2)选取适宜的温度及PH;

3)待测溶液不应放置过久,以免变质,影响量子产率。

2.如何选择某荧光物质测量其荧光量子产率的荧光参比标准物质,它的作用是什

么?

答:选取的参比物质激发波长应与待测物质激发波长相近。

它的作用是通过比较二者在相同激发条件下积分强度与紫外吸光度,计算待

测物质荧光量子产率。给定公式可以写为

Fu As As Fu

Yu Ys Ys

Fs Au Fs Au

=??=??,其中

As

Ys

Fs

?可以理解为一个校订常数,是一个和待测物质无关的量。

3.综述参比法测量分子荧光量子产率的特点。

答:操作方便,方法简单,准确性高,误差小,重现性好,结果处理方便。

实验七:

1)原子吸收为何要使用锐线光源?

由于吸收线半宽为0.001-0.005nm,非常窄,由波长扫描求积

分很困难,故实际应用采用锐线光源。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

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

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2)原子吸收法有哪些优点?

A、检出限较低,灵敏度较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以

达到ppb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10~10-14g。

B、分析精度好;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高含量元素的相对

标准差可<1%,其准确度已接近于经典化学方法。石墨炉原子

吸收法的分析精度一般约为3-5%。

C、分析速度快。

D、应用范围广;可测定的元素达70多个,不仅可以测定金属

元素,也可以用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

物。

E、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

3)如何消除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化学干扰?

1)加入干扰抑制剂。抑制剂有释放剂、保护剂和缓冲剂三种。

2)选择合适的原子化条件。

3)提高原子化温度,化学干扰一般会减小。

4)加入基体改进剂。

5)当以上方法都未能消除化学干扰时,只好采用化学分离的方法,

如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沉淀分离等方法。用的较多的是溶剂

萃取的方法。

4)校正曲线为何会发生弯曲呢?

光吸收的最简式A=KC,只适用于理想状态均匀稀薄的蒸汽原子,

随着吸收层中原子浓度的增加,上述简化关系就不应用了。

在高浓度下,分子不成比例地分解;相对于稳定的原子温度,较

高浓度下给出的自由原子比率较低。

1.由于有不被吸收的辐射、杂散光的存在,不可能全部光

被吸收到同一程度来保持曲线线性;

2.由于光源的老化或使用高的灯电流引起的空心灯谱线扩

宽和产生自吸;

3.由于单色器狭缝太宽,则传送到检测器去的谱线不可能

只有一条,校正曲线表现出更大的弯曲

4.样品中元素的电离电位不同,在火焰中发生电离时,不

同元素的基态原子数不同。浓度低时,电离度大,吸光

度下降多;浓度增高,电离度逐渐减小,吸光度下降程

度也逐渐减小,所以引起标准工作曲线向浓度轴弯曲

(下部弯曲)。

实验八

1.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样品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答:

1.最大的问题是海水中的杂质离子多而复杂,浓度较大,基体的杂质离子对测量离子

的干扰较大,采取的方式是添加化学试剂,改进基体,如添加HNO3减少干扰,

如果继续改进可以使用HNO3-酒石酸体系, 克服海水基体的干扰。

2.因为海水的总体含盐量较高,基体干扰较为严重,可以通过将海水稀释到痕量浓度

测量,来减弱基体效应。

3.由于海水成分复杂,基体成分和浓度不能准确知道,不宜采用标准曲线法,应该采

用标准加入法。

2.为什么要使用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海水样品,以标准加入法定量分析应注意哪些问题?它有什么优点?

答:

1)因为海水样品中基体复杂,成分和浓度不能准确知道,用标准加入法才能消除

基体效应的干扰。

2)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须满足以下条件:

a)含被测元素的纯基体制作的标准加入法曲线,应该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即分析物浓度为零时,不能产生响应,否则必须设法扣除;

b)仪器的响应(或其函数)必须是分析物浓度(或其函数)的一个线性函数。

c)为获得准确的结果和较好的精密度,要求加入标准的浓度系列为样品中待

测元素的一倍到数倍,因此,实验前必须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估计待测

离子的浓度。

d)标准加入法只能消除基体的某些物理干扰,和与浓度无关的化学干扰及电

离干扰。试样中如存在与浓度有关的化学干扰及电离干扰时,需加入释放

剂,消电离剂等消除干扰后才能用本法进行测定。

3)标准加入法的优点是:

a)可以避免基体干扰,因为加入的标准液的基体是一致的,而标准曲线法则

无法排除待测液中的基体干扰。

b)可以免去做标准曲线的步骤,而通过在每个样品中加入2-3个不同浓度的

标准即可定量。

c)不需要另外的标准物质作内标物,只需加入欲测组分的纯物质,操作简单。

d)若在样品的预处理之前就加入已知准确量的欲测组分,则可以完全补偿欲

测组分在预处理过程中的损失。

3.石墨炉法为何灵敏度高?为什么必须使用背景扣除技术?如何选择石墨炉原子化的实验条件?

答:

1)因为石墨炉温度高,原子化效率高,试样几乎可以全部原子化,原子的平均停留时

间通常比火焰中相应的时间长约103倍因而测定灵敏度高,尤其对于易形成难熔氧

化物的元素,以及试样含量很低或试样量很少时非常适用。同时,由于离子化程度

大,可以避免离子团簇,增大测量灵敏性。

2)石墨炉原子化器中的自由原子浓度高,停留时间长,同时基体成分的浓度也高,因

此石墨炉法的基体干扰和背景吸收很严重,背景校正技术很必要。(比如赛曼效应

背景校正)。

3)灯电流,狭缝宽度等实验条件的选择铜火焰原子吸收法类似,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变

量,改变一个变量寻找最优吸光度的方法进行。

与火焰法不同的一点是因为石墨炉原子化过程分为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四个阶段,存在一个升温程序的设置问题。例如,如果待测液体的有机杂质含量很

高,可以适当增加灰化的时间,消除基体影响。

实验十:

1.气相色谱分析的优缺点是什么?

气相色谱法和其他分析仪相比,其优点是:

1)应用范围广,能分析气体、液体和固体。

2)仪器价格较低,使用条件不苛刻,利于普及推广;

3)分离效率高。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性质类似的化合物可在同一根色谱柱上得到分

离,能解决许多其他分析方法无能为力的复杂样品分析。

4)分析速度快。一般而言,气相色谱法可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个

复杂样品的分析。

5)检测灵敏度高。随着信号处理和检测器制作技术的进步,不经过预浓缩可以直

接检测10-9g 级的微量物质。如采用预浓缩技术,检测下限可以达到10-12g

数量级。

6)样品用量少。一次分析通常只需数纳升至数微升的溶液样品。

7)选择性好。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离模式和检测方法,可以只分离或检测感兴趣的

部分物质。

8)多组分同时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20min左右),可以实现几十种成分的同

时分离与定量。

9)易于自动化。现在的色谱仪器已经可以实现从进样到数据处理的全自动化操

作。

10)与其他仪器联用能解决更复杂的分析难题

气相分析法主要的缺点是定性能力较差。为克服这一缺点,已经发展起来了

色谱法与其他多种具有定性能力的分析技术的联用。

2.从实验结果看,实测样与标准样的保留时间t r值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答:不完全相同

产生不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使样品的注入和开始测量是不同步的,另外还可能存在仪器方面的问题,具体讨论见六、实验讨论部分

3.影响色谱定量分析进度的因素有哪些?

1) 实验仪器的影响

a)载气

在气相色谱中,各种气体,如载气、燃气、助燃气等的纯度会直接影响色谱仪的

灵敏度、稳定性,甚至色谱柱的寿命(柱效为原来的1/10时,应更换新的色谱柱)。

因此要严格控制气体的质量和杂质的去除。气路管线不能使用塑料管或橡胶

管。

b)进样口

进样口的作用是准确、重现地把样品导入色谱系统,气化的样品应该是真实的

代表液体样品,如无特殊需要,气化过程样品组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凡能

影响样品气化、稳定性的部件均应考虑每个元件的最佳性能。要考虑的问题有:

(1)气化室温度要控制在最高温度范围内;(2)定期更换。目的是为了防止漏气、

分解、样品损失、柱流量或分流流量下降、出鬼峰、柱效下降;(3)安装后“手紧”;(4)

如果可行,使用隔垫吹扫;(5)用自动进样器;(6)选用针尖锋利的注射器。

c)色谱柱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是分离样品的重要部位。要得到一个很好的

分析分离谱图,主要是取决于固定相和柱温的选择。在气-液色谱中固定相的选

择决定于固定液,担体起支持体的作用,因此在气-液色谱中,选择合适的固定液

很关键。一般可按照“相似相溶的原则”进行选择。

2) 测量溶液的误差

尽可能准确地配制标准溶液和检测液,对于易挥发的液体要现测现配制,防止挥发引起组分变化,尽可能准确量取液体进样

实验十一

1.电导检验器为什么可以用作离子色谱分析的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electrolytic conductivity detector,ELCD)是对含卤、硫、氮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电化学检测器。它是

将被测组分变成杂原子氢化物或氧化物,在去离子的溶剂中电离,

据溶剂电导率的变化来检测原组分的含量。因为不同的离子不同的

浓度时导电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可以依据溶液电导的变化来定量反

映离子浓度的变化。

2.为什么在每一试样溶液中都要加入1%的洗脱液成分?

使洗脱液成分大大过量,保证待测离子完全分散在洗脱液中,防止出现洗脱液无法与待测离子完全混合,只在接触面有浓度梯度

改变,影响洗脱液对待测溶液的携带效果。

实验十二:

1、测量溶液的PH值时,为什么PH计要用缓冲溶液进行定位?

答:由PH计的测量原理可知,PH测量是根据PH与电动势差之间的线性函数的原理设计的,即

因此,用已知PH的溶液进行定位可以消除不对称电位的影响,同时消除温度、PH计的本身偏差等外界干扰的影响,使测量更准确。

之所以用标准缓冲液来定位的是因为,pH值是否准确可靠,是准确测量pH的关键,而一般的溶液的PH值受外界影响很大,结果使实验数据不准确,但缓冲溶液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受到外界的影响相对于其他的溶液来说会小很多,其PH在很大的干扰范围内都可以保持不变,在重复测量时PH值可以保持稳定,因此在测量pH前都要用缓冲溶液进行定位。

2、什么单标准pH缓冲溶液法测量溶液pH值时,应尽量选用pH与它相近的标准缓冲液来校正酸度计?

答:使用玻璃电极测试pH 值时,由于液体接界电位随试液的PH 值及成分的改变而改变,故在校正和测定过程中,公式

中的E可能发生变化,应该选用pH 值与待测样液pH 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样正仪器,这样可以尽可能使待测液和标准溶液所处的环境相同,对比除去干扰,减少实验误差。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 【12.5】 如果要用电解的方法从含1.00×10-2mol/L Ag +,2.00mol/L Cu 2+的溶液中,使Ag+完全析出(浓度达到10-6mol/L)而与Cu 2+完全分离。铂阴极的电位应控制在什么数值上?(VS.SCE,不考虑超电位) 【解】先算Cu 的 起始析出电位: Ag 的 起始析出电位: ∵ Ag 的析出电位比Cu 的析出电位正 ∴ Ag 应当先析出 当 时,可视为全部析出 铂阴极的电位应控制在0.203V 上,才能够完全把Cu2+ 和Ag+分离 【12.6】 (5)若电解液体积为100mL ,电流维持在0.500A 。问需要电解多长时间铅离子浓度才减小到 0.01mol/L ? 【解】(1)阳极: 4OH - ﹣4e - →2H 2O+O 2 Ea θ =1.23V 阴极:Pb 2++2e - → Pb Ec θ =﹣ 0.126V ()220.059,lg 0.3462 Cu Cu Cu Cu v ??Θ++ ??=+ =??(,)0.059lg[]0.681Ag Ag Ag Ag v ??Θ++=+=6[]10/Ag mol l +-=3 3 -63 SCE =0.799+0.059lg10=0.445v 0.445v-0.242v=0.203v ????'=-=

Ea=1.23+(0.0592/4)×4×lg10﹣5=0.934V Ec=﹣0.126+(0.0592/2)×lg0.2=﹣0.147V E=Ec﹣Ea=﹣1.081V (2)IR=0.5×0.8=0.4V (3)U=Ea+ηa﹣(Ec+ηc)+iR=2.25V (4)阴极电位变为:﹣0.1852 同理:U=0.934+0.1852+0.77+0.4=2.29V (5)t=Q/I=nzF/I=(0.200-0.01)×0.1×2×96487/0.500=7.33×103S 【12.7】 【12.8】用库仑滴定法测定某有机一元酸的摩尔质量,溶解 0.0231g纯净试样于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 以电解产生的 OH-进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通过0.0427A 的恒定电流,经6min42s到达终点,试计算此有机酸的摩尔质量。【解】 m=(M/Fn)×it t=402s;i=0.0427;m=0.0231g;F=96485;n=1 解得 M = 129.8g/mol

仪器分析试卷3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3及答案 一、选择题( 共18题30分) 1. 2 分(1725) 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2)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3)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 (4) 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 2. 2 分(1733) 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 ) (1)谱线干扰 (2)背景干扰 (3)杂散干扰 (4)化学干扰 3. 2 分(1134) 电池,Ca(液膜电极)│Ca2+(a = 1.35×10-2mol/L) || SCE 的电动势为0.430V, 则 未知液的pCa 是( ) (1) -3.55 (2) -0.84 (3) 4.58 (4) 7.29 4. 2 分(1202) 为了提高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在微电极上电积富集的时间( ) (1) 越长越好 (2) 越短越好 (3) 一定时间 (4) 根据实验来确定 5. 2 分(1129) 在CuSO4溶液中,用铂电极以0.100A 的电流通电10min,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量 是多少毫克[A r(Cu) = 63.54] ( ) (1) 60.0 (2) 46.7 (3) 39.8 (4) 19.8 6. 2 分(1003) 在(a),(b)两图中, 实线代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有背景时的工作曲线, 虚线代表扣除了背景后的工作曲线,

试说明: (1) 各属于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光谱背景(判断光谱干扰是来自分析线还是来自内标线)? (2)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7. 2 分(1678)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 (1) C4H8O (2) C3H4O2(3) C3H6NO (4) (1)或(2) 8. 2 分(1348) 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1)透镜 (2)单色器 (3)光电倍增管 (4)原子化器 9. 2 分(1156) 使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 (1)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2) 强碱溶液中Na+浓度太高 (3) 强碱溶液中OH-中和了玻璃膜上的H+ (4) 大量的OH-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 *. 2 分(1932) 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 (1)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 (2)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3)测量精度相近 (4)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 11. 2 分(1700) 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强度最大的是( ) (1) C-H (2) N-H (3) O-H (4) F-H

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__分子___光谱和___原子__光谱。 2.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__流动相__,另一相称为__固定相__,各组分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分离。 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_ H2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宜用_ N2__作载气。 4.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_选择性_,两峰间距离越__大__,则柱子的_选择性__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_热力学_性质相差越大。 5.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_透过率谱图_,另一种是__吸光度谱图__。 6.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__偶极矩__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__单分子_和_同核分子__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7.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__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____。 8.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_入射光的波长___。 9.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__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_。 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__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___的跃迁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A )1.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 C微波D无线电波 ( D )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 B )3.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组分 D. 载气与固定相 ( A )4.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 A. 调整保留时间 B. 死时间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D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A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A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D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 D )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 C )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A )。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 B )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D )。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B )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D )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D )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D )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仪器分析思考题(附答案)概要

《仪器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经典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 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2.灵敏度和检测限有何联系? 灵敏度(sensitivity ,用S表示)是指改变单位待测物质的浓度或质量时引起该方法 检测器响应信号(吸光度、电极电位或峰面积等)的变化程度. 检出限(detection limit ,用□表示),又称为检测下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概率 检出待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最小质量。检出限既与检测器对待测物质的响应信号有关,又与空白值的波动程度有关。 检测限与灵敏度从不同侧面衡量了分析方法的检测能力,但它们并无直接的联系, 灵敏度不考虑噪声的影响,而检出限与信噪比有关,有着明确的统计意义。似乎灵 敏度越高,检出限就越低,但往往并非如此,因为灵敏度越高,噪声就越大,而检出限决定于信噪比。 3.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 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试用范围: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 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

响 试用范围: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 三、内标法 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试用范围: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1.常用的光谱分析法有哪些? 分子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 分子磷光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射线荧光光谱法 2.简述狭缝的选择原则 狭缝越大,光强度越大,信噪比越好,读数越稳定, 但如果邻近有干扰线通过时会 降低灵敏度,标准曲线弯曲。 狭缝越小,光强度越弱,信噪比越差,读数不稳定, 但光的单色性好,测试的灵敏 度较高。 狭缝的选择原则:有保证只有分析线通过的前提下, 尽可能选择较宽的狭缝以保证 较好的信噪比和读数稳定性。 第三章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1.极性溶剂为什么会使n n*跃迁的吸收峰长移,却使n n*跃迁的吸收峰短移?

仪器分析试卷3及答案D

仪器分析试卷 一、填空题 1.光谱是由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在特定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故根据其特 征光谱的(波长(或波数、频率))进行定性或结构分析;而光谱的(强度(或黑度、峰高))与物质的含量有关,故可进行定量分析。 2.在AAS分析中,只有采用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半宽度小得多的(锐线光 源),且使它们的中心频率一致,方可采用测量(峰值吸收)来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的方法。 3.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生色团)及(助色团)的特性, 而不是它的整个分子的特性。 4.一般而言,在色谱柱的固定液选定后,载体颗粒越细则(柱效)越高,理 论塔板数反映了组分在柱中(分配平衡)的次数。 5.库仑分析的必要条件是电流效率为( 100% )。 6. 按照极化产生的原因可把极化分为(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7. 元素光谱图中铁谱线的作用是(元素光谱图中的铁光谱线为波长标尺,可为查找谱线时作对照用。) 二.选择题: 1. 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 B ) A.200nm~400nm; B.400nm~800nm; 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 2. 在直接电位法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为(D ) A.与其对数成正比; B.与其成正比; C.与其对数成反比; D.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3. 极谱分析中在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 B ) A.极谱极大电流; B. 迁移电流; C. 残余电流; D. 充电电流。

4.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把一些激发电位低、跃迁几率大的谱线称为(A )。 A.共振线; B.灵敏线; C.最后线; D.次灵敏线 5. 在分子吸收光谱中,把由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光谱称作( C )。 A.紫外吸收光谱(UV); B.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C.红外光谱(IR); D.远红外光谱. 6. 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图,那么其分子结构中必定(C)。 A.含有不饱和键; B.含有共轭体系; C.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D.具有对称性。 7. 具有组成结构为: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的分析仪器是(C )光谱仪。 A.原子发射光谱仪; B.原子吸收光谱仪;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D.红外光谱仪。 8. 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A ) A.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B.增加液体的接界电势 C.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D.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9.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是(B )。 A. 保留值; B. 分离度; C. 相对保留值; D. 峰面积 10. 若在一个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m) 至少应为( C ) A.0.5; B.2 ; C.5; D.9。 11. 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D ) A. 波长接近; B.挥发率相近; C. 激发温度相同; D.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 12. 气-液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B ) A. 吸附平衡; B. 分配平衡; C. 离子交换平衡; D. 渗透平衡。 13.下列方法中,那个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D ) A.峰面积测量B.峰高测量 C.标准曲线法D.相对保留值测量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在气相色谱中,线速度较低时,范迪姆特方程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__ __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2.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___________光谱和___________光谱。 3.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__________,另一相称为__________,各组分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分离。 4.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_____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宜用_______作载气。 5.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__________,两峰间距离越______,则柱子的________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______性质相差越大。 6.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7.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_________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8.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______________。1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跃迁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 C微波D无线电波 ()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组分 D. 载气与固定相 ()4.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 A. 调整保留时间 B. 死时间 C. 相对保留值 D. 保留指数 ()5.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 A. 分离度 B. 容量因子 C. 塔板数 D. 分配系数 ()6. 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 A. 2,3,3 B. 3,2,8 C. 3,2,7 D. 2,3,7 ()7. 在醇类化合物中,O-H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的原因是 A. 溶液极性变大 B. 形成分子间氢键随之加强 C. 诱导效应随之变大 D. 易产生振动偶合 ()8. 下述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简单? A. 钠 B. 镍 C. 钴 D. 铁 ()9. 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 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一倍,透光度为 A. T2 B. T/2 C. 2T D.T ()10.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A. 减小背景 B. 释放剂 C. 消电离剂 D. 提高火焰温度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温度下, 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

《仪器分析》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 1.电极电位是否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位差?单个电极的电位能否测量? 答:电极电位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就目前为止,单个电极的电位不能测量. 2.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时,若使用标准加入法,试用一种最简单方法求出电极响应的实际斜率。 答:标准加入法 3. 根据1976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UPAC)推荐,离子选择性电极可分为几类?请举例说明。 答:三类: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敏化电极; 4. 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有何不同? 答:电池电动势等于阴极电极电位减去阳极电极电位 5.简述一般玻璃电极的构造和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下端是由特殊成分的玻璃吹制而成的球状薄膜,膜的厚度为30~100 μm。玻璃管内装有pH值为一定的内参比溶液,通常为0.1 mol/LHCl溶液,其中插入Ag-AgCl 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敏感的玻璃膜是电极对H+,Na+,K+等产生电位响应的关键。它的化学组成对电极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石英是纯SiO2结构,它没有可供离子交换的电荷点,所以没有响应离子的功能。当加入Na2O后就成了玻璃。它使部分硅-氧键断裂,生成固定的带负电荷的硅-氧骨架,正离子Na+就可能在骨架的网络中活动。电荷的传导也由Na+来担任。当玻璃电极与水溶液接触时,原来骨架中的Na+与水中H+发生交换反应,形成水化层。即 -+ + + + + - Na G H = G +Na H 上式中,G代表玻璃骨架。由图可知,在水中浸泡后的玻璃膜由三部分组成,即两个水化层和一个干玻璃层。在水化层中,由于硅氧结构与H+的键合强度远远大于它与钠离子的强度,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水化层表面钠离子点位基本上全被氢离子所占有。在水化层中

仪器分析模拟试卷

仪器分析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1、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贫燃火焰助燃气流量大,氧化性较强;富燃性火焰助 燃气流量小,还原性较强。 2、分子共轭π键大,则荧光发射强,荧光向长波方向移动;给电子基团将使 荧光强度增大。 3、硅碳棒是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广 泛使用的光源。 4、分子的能量包括三项,即分子的振动能,平动能和转动能。 5、物质之所以呈现颜色是因为物质对光进行了选择性吸收,物质颜色和吸收 光颜色之间是互补关系。 6、色谱分析法根据流动相不同可分为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7、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力常数。 8、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受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因素的影响。 9、气相色谱法分析极性组分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样品中各组分按极性 顺序出峰,同沸点的组分中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 10、在线速度较低时,分子扩散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相对分子量大的气体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二、选择题: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C ) A、吸收曲线 B、吸光系数 C、朗伯-比耳定律 D、能斯特方程 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的原因是(C ) A、分子中价电子的运动具有随机性; B、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组成分子的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 C、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中价电子能级间会产生相互作用。 3、下列四个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者为(B ) A、X射线 B、红外光区 C、真空紫外光区 D、紫外和可见光区 4、化合物C8H8O2的不饱和度为(D )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利用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分析的相应分析方法是(C) A、点位分析法 B、电导法 C、极谱分析法 D、库仑法 2、利用两相间分配的分析方法是(D) A、光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热分析法 D、色谱分析法 3、下列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D) A、原子发射光谱 B、X荧光光谱法 C、原子吸收光谱 D、拉曼光谱法 4、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一个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D) A、电导分析法 B、极谱法 C、色谱法 D、伏安法 5、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 A、比化学分析高 B、比化学分析低 C、相差不大 D、不能判断 6、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准确度一般(B) A、比化学分析高 B、比化学分析低 C、相差不大 D、不能判断 7、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其优点是(ACDE) A、灵敏度高 B、准确度高 C、速度快 D、易自动化 E、选择性高 8、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学分析法的是(AB) A、发射光谱法 B、分光光度法 C、电位分析法 D、气相色谱法 E、极谱法 9、对某种物质进行分析,选择分析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 A、分析结果要求的准确度 B、分析结果要求的精确度 C、具有的设备条件 D、成本核算 E、工作人员工作经验

10、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仪器结构的改善 B、计算机化 C、多机连用 D、新仪器分析法 E、自动化 二、填空题 1、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易于实现自动操作等特点。 3、测量物质试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 4、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有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电解、库伦分析法。 5、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它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波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三、名词解释 1、化学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是基于测量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与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四、简答题 1、定量分析方法的评定指标有哪些? 答: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等指标。 2、检出限的定义及意义? 答:定义,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能够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3.doc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3)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用离子选择电极以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加入标准溶 液0 A.体积要小,浓度要高 B.离子强度要大并有缓冲剂 C.体积要小,浓度要低 D.离子强度大并有缓冲剂和掩蔽剂 2.某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则表明o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吸收能力越强 B.某波长光通过该物质的光程越长 C.该物质的浓度越大 D.该物质产生吸收所需入射光的波长越长 3.在下列化合物中,冗7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o A.1,3-丁二烯 B.1,4-戊二烯 C.1,3-环已二烯 D.2,3 - 二甲基 -1,3-丁二烯 4.欲使蔡及其衍生物产生最大荧光,溶剂应选择- A.1-氯丙烷 B.l.漠丙烷 C.1-碘丙烷 D.1,2-二碘丙烷 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吸收线的半宽度是指。 A.峰值吸收系数的一半 B.中心频率所对应的吸收系数的一半 K。/ C.在乃处,吸收线轮廓上两点间的频率差 D.吸收线轮廓与峰值吸收系数之交点所对应的频率的一半 6.有一种含氧化合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它是否为供基化合物,主要依据的谱带 范围是—O A.1300?1000cm1 B .3000?2700cm-】 C. 1950?1650cm』 D. 150()?1300cn? 7.HF的质子共振谱中可以看到。 A.质子的单峰 B.质子的双峰 C.质子和,9F的两个双峰 D.质子的三重峰 8.某化合物经MC检测出分子离子峰的m/z为67。从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可 以判断分子式可能为o A.C4H3O B.C5H7 C.C4H5N D.C3H3N2 9.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值r21等于。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1]

仪器分析试卷(2005.6.25) 一、选择题(共15题22分) 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2)400~800nm(3)1000nm(4)10~200nm 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a>b>c(2)c>b>a(3)b>a>c(4)c>a>b 3.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 (1)1.24×104~1.24×106eV(2)1.43×102~71eV (3)6.2~3.1eV(4)3.1~1.65eV 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2)波长越长(3)波数越大(4)频率越高 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高(2)低(3)相当(4)不一定谁高谁低 6.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 (3)线性范围宽(4)多元素同时测定 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1)增加倍(2)减少倍(3)增加0.41倍(4)增加1倍 8.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4)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CH3-OOC-CH2CH3(2)(CH3)2CH-O-CH(CH3)2 (3)CH3-OOC-CH2-COO-CH3(4)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10.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C4H8O(2)C3H4O2(3)C3H6NO(4)(1)或(2) 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仪器分析思考题2016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绪论 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第2章 色谱分析 1、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什么?保留时间 2、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3、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什么?用有效塔板数n 和有效塔板高度H 作为衡量柱 效能的指标。 4. 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式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液相色谱中, 流动相为液体,组分的纵向扩散系数B 很小,流速 u 较高,故纵向扩散相B/u 可忽略不计。 Van Deemter 方程在HPLC 的表现形式: H=A+Cu 5.为什么可用分离度R 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分离度同时体现了选择性与柱效能,即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将实现分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6、气相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高度与载气线速u 间的关系? 随u 的增加而出现一个最小值。 7、气相色谱法使用的热导池检测器,产生信号的原理,是利用组分与流动相之间的什么性质?热导系数不同。 8、用角鲨烷分离甲烷、乙烷、丙烷时,它们从色谱柱中流出的顺序。甲烷、乙烷、丙烷。 9、分配比表示物质在两相中的什么之比。有机相中被萃取物的总浓度与水相中被萃取物的总浓度之比 10、范第姆特方程式可以说明的哪些方面。它可以说明填充均匀程度、担体粒度、载气种类、载气流速、柱温、固定相液膜厚度等对柱效、峰扩张的影响。 11、如果试样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的,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用加入已知物以增加峰高的办法进行定性。 12、在色谱柱中,若某组分分配到固定相中的量为m s (单位:g),浓度为c s (g ?mL -1 ),分配到流动相中的量为m L (单位:g)浓度为c L (单位:g ?mol -1 ),则该组分的分配比k 是多少。c s /c L 13.理论塔板数n 的计算式为_________ 2 2 211654.5??? ? ??=???? ? ?? =b R R W t b t n 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内,n 越多,h 越____小____________。 14.在相同条件下,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______相对保留值_____________,亦称___选择性(选择性比)______________。 15.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理论)_塔板数_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分离度__ ___。 16.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时,若标准物质的注入量m s 为0.435μg ,所得峰面积A s 为4.00cm 2 ;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9) 一、选择题 ( 共15 题 30 分 ) 1.在法庭上,涉及到审定一种非法的药品,起诉表明该非法药品经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的保留时间在相同条件下,刚好与已知非法药品的保留时间相一致,而辨护证明有几个无毒的化合物与该非法药品具有相同的保留值,最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 )。 A.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方法; B.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C.用保留值双柱法定性; D。利用保留值定性。 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3.若在一个 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 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 (m) 至少应为 ( ) A.0.5; B。 2 ; C。 5; D。 9。 4.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 310.0305 nm 及 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 ) A. Si 251.61 ─ Zn 251.58 nm; B. Ni 337.56 ─ Fe 337.57 nm; C. Mn 325.40 ─ Fe 325.395 nm ; D. Cr 301.82 ─ Ce 301.88 nm。

5.化合物在1HNMR 谱图上有( ) A. 3 组峰: 1 个单峰, 1 个多重峰, 1 个三重峰; B. 3 个单峰; C. 4 组峰: 1 个单峰, 2 个多重峰, 1 个三重峰; D. 5 个单峰。 6.一种酯类(M =116), 质谱图上在m/z 57(100%), 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 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 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A. (CH 3) 2 CHCOOC 2 H 5 ; B. CH 3 CH 2 COOCH 2 CH 2 CH 3 ; C. CH 3(CH 2 ) 3 COOCH 3 ; D. CH 3 COO(CH 2 ) 3 CH 3 ; 7.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8.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 ) A. 波长接近; B. 挥发率相近; C.激发温度相同; D.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 9.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其原因是(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10.对原子发射光谱法比对原子荧光光谱法影响更严重的因素是 ( ) A. 粒子的浓度; B. 杂散光; C. 化学干扰; D. 光谱线干扰。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 A: 保留值B: 扩散速度C: 分配系数D: 容量因子 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 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 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 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D: 对α基本无影响 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 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 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 稀土金属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 D: 过渡金属 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 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充电电流 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 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C: Hg和As D: As和Hg 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 的活度。 A: Cu2+B: Cu(NH3)22+C: Cu(NH3)42+D: 三种离子之和 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 A: 2.000mol.L-1Cu2+ (E0=0.337V) B: 1.000×10-2mol.L-1Ag+ (E0=0.799V) C: 1.000mol.L-1Pb2+ (E0=-0.18V) D: 0.100mol.L-1Zn2+ (E0=-0.763V) 11. 下列因素()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1. 对下列的物理量单位进行换算: (1) 150pm X射线的波数(cm-1); (2) 670.7nm Li线的频率(Hz); (3) 3300cm-1波数的波长(μm)。 2. 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频率(Hz)、波数(cm-1)及光量子的能量(用电子伏eV、尔格erg及千卡/摩尔表示): (1) 波长为589.0nm的钠D线; (2) 在12.6μm的红外吸收峰。 3. 将波长为443nm的光通过折射率为1.329的甲醇溶液时,试计算: (1) 在甲醇溶液中的传播速度; (2) 频率; (3) 能量(J); (4) 周期(s)。 4. 辐射通过空气(n=1.00027)与某玻璃(n=1.7000)界面时,其反射损失的能量大约有多少? 5. 何谓光的二象性?何谓电磁波谱? 6. 请按照能量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 7. 光谱法的仪器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1. 原子发射光谱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各种元素的原子都有其特征的谱线? 2. 光谱仪的意义是什么?为何写出Mg285.2nm共振线的光谱线跃迁表达式? 3. 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中几种常用激发光源的工作原理、特性及适用范围。 4. 简述ICP光源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 5. 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件的作用如何? 6. 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谱仪的性能各用那些指标表示?各性能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7. 比较摄谱仪及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异同点? 8. 分析下列试样时应选用何种激发光源? ⑴矿石的定性、半定量分析; ⑵合金中铜的定量分析(0.x~x%); ⑶钢中锰的定量分析(0.0x~0.x%); ⑷头发中各元素的定量分析; ⑸水质调查中Cr、Mn、Cu、Fe、Zn、Pb的定量分析。 9. 影响原子发射光谱的谱线强度的因素是什么?产生谱线自吸及自蚀的原因是什么? 10. 解释下列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