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系统架构总概

第一章_系统架构总概
第一章_系统架构总概

第1章系统架构总概

1.1 初识Snort

我们之所以拿起这本书,可能是以前听说过Snort软件,或者是已经安装运行过它。Snort是一个功能强大,成熟稳定的开放源代码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Marty Roesch 写Snort的时候,起先的目的是写一个比APE更好的数据包嗅探器。1998年12月22日,Snort程序被放到了Packet Storm网站上供下载。这时,Snort仅仅是一个1600多行的小程序,程序包中只有两个文件。这个程序大概花了Marty Roesch一个月的时间,那时的Snort仅仅用来做数据包嗅探。Marty Roesh用Snort来嗅探他的调制解调器上网时的连接和调试其他网络程序。

Snort在1999年一月加入了基于特片分析的功能。这时Snort开始向入侵检测功能靠扰,被用作简单的IDS。后来,经过多次的版本升级,Snort逐渐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入侵检测系统,特别是2.0版本对系统构建做出了重大调整后,它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应用,也被越来越多的开源爱好者所喜爱,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热的一个入侵检测开源项目之一,甚至被许多商业入侵检测开发者参考和利用。

1.2 Snort的体系结构

在我们对Snort 的源代码进行分析之前,先了解一下它的体系结构是很有必要的。Snort 是一个基于模式匹配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所谓模式匹配,是与状态分析相对应的,它是指系统预先定义一些入侵的特征码,然后将实际数据源与特征码相匹配,以判断检测其中是否包含了一个入侵行为。一个基于模式匹配的入侵检测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一个基于模式匹配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步骤:

u嗅探网络中的数据包

u拆解数据包

u调用检测引擎,进行数据包与规则的匹配

u输出报警或日志信息

Snort包含了这四个最基本的步骤,但又不仅限于这四个步骤,还包括:

1、系统初始化,包括:

u运行初期,需要进行一些标志变量的设置、分析配置文件等初始化配置;

u Snort的用户界面是基于命令行而非图形化的,所以需要分析用户输入的命令行参数;

2、初始化规则引擎

要进行规则的匹配,就需要把规则从文件读取到内存中,并进行合理地

分类;

3、构建规则快速匹配引擎

Snort的老版本系统中,是没有规则快速匹配引擎这个概念的。从2.0开

始,为了提高检测效率,缩短规则匹配的时间,将规则按一定的方式进行了二次分类;

4、预处理引擎

这是Snort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一些特殊的数据包,不能直接对其进行匹配,如分片包就要先对其进行重组,否则它将绕过Snort 的检测。

这些类似的工作在Snort 中叫做预处理,需要在数据包进入检测引擎之前被调用。

5、打开数据包截获接口

Snort的数据包截获,采用的libpcap库。在进行数据包截获之前,需要进行查找网卡、设置过滤条件等工作;

6、插件初始化

Snort中,预处理、输出、关键字检测都是以插件的形式存在的,在其被调用之前,需要先进行初始化,比如判断用户在Snort.conf中打开了哪些插件以及配置每个插件的运行参数。

综上所述,Snort的整个系统框架,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这些模块都对应着Snort的重要函数,如下图所示:

Snort 主流程图

图中的每一个函数完成了系统的每一个阶段的重要功能,后面的章节将对这些函数进行一一分析和说明。

1.3 搭建编译环境及调试

我们可以在Snort 的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d18134211.html,上得到源码包。笔者编写该书时,Snort的最新版本为2.3,不过本书分析的源代码,是2.2版的。主要是因为我喜欢去尝试最新版本的软件,但是却没有使用最新版本的习惯。不过,所幸的是,这两个版本的差别是很细微的。

Snort2.2是直接支持Win32平台的,所以,不需要我们做额外的配置工作。直接在VC中打开工程文件源码包目录\Win32\WIN32-Prj\ snort.dsw 就可以了。打开snort.c,可以找到系统入口函数main,如下图所示:

Snort 在Windows平台下,支持Mysql、MSSQL、Oracle三种类型的数据库输出插件,它们是分开编译的。你可以选择Build\Set Active Configuration菜单,选择你要编译的平台。如下图:

注:我们调试的时候,当然是选择Debug版本,至于采用哪个数据库,关系倒不重要,主要看调试机器方便安装哪一种数据库,笔者采用的是MySQL,当然,如果你并不关心数据库输出插件的实现,事实上可以仍意选择一种来编译,而在配置文件中不打开数据库输出插件。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编译了。经过一阵耐心的等待或是小憩一会,顺利的话,会生成Win32\WIN32-Prj\snort___Win32_XX数据库_Debug\snort.exe。

snort.exe虽然已经能够运行,但是,因为它没有配置文件、规则文件等支持,我们仍无法进行正常的调试。当然,如何让它“跑”起来,我相信,熟悉snort 配置的朋友是很容易做到的,这里,笔者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1、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d18134211.html,上下载编译好的2.2版的安装程序snort-2_2_0.exe,在本地安装,笔者安装在D:\myids目录下;

2、参照用户手册,对新安装的Snort进行配置,包括安装WinPcap、数据库等,确保它能正常运行;

3、在我们编译的snort工程中,打开VC的Project\setting\Debug菜单,在Program arguments中输入:

-l D:\myids\src\win32\WIN32-Prj\log -c D:\myids\etc\snort.conf

解释一下,-l 用于指定日志目录,这个可以随意指定,我们主要是使用了-c 参数借用了刚才安装的snort的etc目录下的配置文件snort.conf。这样,我们自己编译的snort.exe,就可以借助第2 步中搭建的平台,正常地运行起来了。

至此,调试平台就搭建完成了,我们可以运用F5、F9、F10、F11等进行方便地跟踪调试了。

1.4主函数

程序文件snort.c中的Main()函数为整个系统入口,主要对Win32平台下一些参数进行判断,如输入参数、是否以Windows服务进程启动等。如果不是以服务进程方式启动,则使用return SnortMain()语句,将程序控制权交由主函数SnortMain。SnortMain函数构成了整个系统的主体,完成了系统的初始化、包嗅

探、抓包、分析及输出等所有工作。函数代码详细分析如下:

int Snort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ndef WIN32

#if defined(LINUX) || defined(FREEBSD) || defined(OPENBSD) || defined(SOLARIS) sigset_t set;

sigemptyset(&set);

sigprocmask(SIG_SETMASK, &set, NULL);

#else

sigsetmask(0);

#endif

#endif /* !WIN32 */

/*对应于各种进程间信号,设置对应的处理函数.*/

signal(SIGTERM, SigTermHandler); if(errno!=0) errno=0;

signal(SIGINT, SigIntHandler); if(errno!=0) errno=0;

signal(SIGQUIT, SigQuitHandler); if(errno!=0) errno=0;

signal(SIGHUP, SigHupHandler); if(errno!=0) errno=0;

signal(SIGUSR1, SigUsr1Handler); if(errno!=0) errno=0;

progname = argv[0]; /*设置两个全局指针指向argv,argc*/

progargs = argv;

#ifdef WIN32 /*如果是Win32,初始化Socket*/

if (!init_winsock())

FatalError("Could not Initialize Winsock!\n");

#endif

/*清空全局变量pv,pv存储了系统运行时需要的绝大部份标志信息,我们在后面会详细分析各个成员*/

memset(&pv, 0, sizeof(PV));

/*初始化一个数组,包含了A-D类所有可能被划分子网的掩码*/

InitNetmasks();

/*初始化协议名,初始化的技巧是:将协议号对应的协议名存储入数据相应元素内。这样,我们用到协议名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数组[协议号]的形式了。util.c(1005)*/ InitProtoNames();

/* 检测引擎初始化fpInitDetectinEngine,用于制定快速规则匹配模块的配置参数,包括模式搜索算法等(Snort可使用的算法有Aho-Corasick , Wu-Manber , Boyer-Moore 等算法,缺省Snort使用Byer-More算法),并负责在协议解析过程中产生警报信息。*/ fpInitDetectionEngine();

/* pv.pkt_cnt表示总共要捕获包的数数,初始化为-1,表示永循环,也可以由用户指定数目,其值在函数ParseCmdLine(解析命令行)中设置*/

pv.pkt_cnt = -1;

/* 设置报警文件为空*/

pv.alert_filename = NULL;

/* 设置默认报警模式*/

pv.alert_mode = ALERT_FULL;

pv.assurance_mode = ASSURE_ALL;

https://www.360docs.net/doc/9d18134211.html,e_utc = 0;

pv.log_mode = 0; /*日志记录模型*/

pv.quiet_flag = 0; /*安静模式开关,=1表示不向终端输出任何信息*/

InitDecoderFlags(); /* 打开默认的解码器报警,通常被用于bug 报告*/

/*打开默认较验和开关*/

pv.checksums_mode = DO_IP_CHECKSUMS | DO_TCP_CHECKSUMS |

DO_UDP_CHECKSUMS | DO_ICMP_CHECKSUMS;

/*若是以Win32服务进程启动,初始化Win32 服务控制标志*/

#if defined(WIN32) && defined(ENABLE_WIN32_SERVICE)

pv.terminate_service_flag = 0;

pv.pause_service_flag = 0;

#endif /* WIN32 && ENABLE_WIN32_SERVICE */

ParseCmdLine(argc, argv);/* 命令行解析*/

/*如果是非root权限,则虚拟一个管理权限用户代替*/

if (userid != 0)

signal(SIGHUP, SigCantHupHandler);

/* 判断Snort将运行于哪一种工作模式,即决定全局变量runMode的值,相应pv 的结构成员的值是根据ParseCmdLine 函数从用户终端输入获取的*/

if(pv.config_file) /*如果用户用-c参数指定了配置文件*/

{

runMode = MODE_IDS; /*运行于IDS模式*/

if(!pv.quiet_flag)

LogMessage("Running in IDS mode\n");

}

else if(pv.log_mode || pv.log_dir) /*如果为日志模式,且日志目录存在*/

{

runMode = MODE_PACKET_LOG; /*运行于LOG模式*/

if(!pv.quiet_flag)

LogMessage("Running in packet logging mode\n");

}

else if(pv.verbose_flag) /*如果为包记录模式,向终端输出*/

{

runMode = MODE_PACKET_DUMP; /*运行于嗅探模式*/

if(!pv.quiet_flag)

LogMessage("Running in packet dump mode\n");

}

else if((pv.config_file = ConfigFileSearch())) /*是否能在默认目录查到Snort 配置文件*/

{

runMode = MODE_IDS; /*查找到了,运行于IDS模式*/

if(!pv.quiet_flag)

LogMessage("Running in IDS mode with inferred config file: %s\n",

pv.config_file);

}

else

{

/*不能确定运行于何种模式下,输出Banner信息,退出*/

DisplayBanner();

ShowUsage(progname);

PrintError("\n\nUh, you need to tell me to do something...\n\n");

exit(1);

}

/* 如果pv.log_dir 没有被设置,则设置默认的目录路径*/

if(!pv.log_dir)

{

/*strdup() 返回指向被复制的字符串的指针,所需空间由malloc()分配且可以由free()释放。*/

if(!(pv.log_dir = strdup(DEFAULT_LOG_DIR)))

FatalError("Out of memory setting default log dir\n");

}

if(!pv.quiet_flag)

{

LogMessage("Log directory = %s\n", pv.log_dir); /*向终端输出目录路径*/ }

/* 确认日志目录*/

if(runMode == MODE_IDS || runMode == MODE_P ACKET_LOG)

{

SanityChecks(); /* 日志目录存在且可写*/

}

/*如果运行于LOG模式,日志模式未设置,则设置日志模式*/

if(runMode == MODE_PACKET_LOG && !pv.log_mode)

{

pv.log_mode = LOG_ASCII;

}

/* 判断数据源是从网络上嗅探还是从文件中读取*/

if(!pv.readmode_flag) //如果是从网络嗅探

{

DEBUG_WRAP(DebugMessage(DEBUG_INIT, "Opening interface: %s\n",

PRINT_INTERFACE(pv.interface)););

/* 初始化libpcap,如选择并打开网卡,设置过滤规则等等*/

OpenPcap();

}

else //从Tcpdump文件读取

{

DEBUG_WRAP(DebugMessage(DEBUG_INIT, "Opening file: %s\n",

pv.readfile););

/* 从文件回读*/

OpenPcap();

}

/*这一段代码是从配置文件名中提取出配置目录*/

if(pv.config_file)

{

/* 分隔符为’/’ */

if(strrchr(pv.config_file,'/'))

{

char *tmp;

/* lazy way, we waste a few bytes of memory here */

if(!(pv.config_dir = strdup(pv.config_file)))

FatalError("Out of memory extracting config dir\n");

tmp = strrchr(pv.config_dir,'/');

*(++tmp) = '\0';

}

else /*Win32 下,’\\’也被认为是合法的*/

{

#ifdef WIN32

/* is there a directory seperator in the filename */

if(strrchr(pv.config_file,'\\'))

{

char *tmp;

/* lazy way, we waste a few bytes of memory here */

if(!(pv.config_dir = strdup(pv.config_file)))

FatalError("Out of memory extracting config dir\n");

tmp = strrchr(pv.config_dir,'\\');

*(++tmp) = '\0';

}

else

#endif

if(!(pv.config_dir = strdup("./")))

FatalError("Out of memory extracting config dir\n");

}

DEBUG_WRAP(DebugMessage(DEBUG_INIT, "Config file = %s, config dir = "

"%s\n", pv.config_file, pv.config_dir););

}

/* 看看用户是否使用UTC,设置相应时区*/

if(https://www.360docs.net/doc/9d18134211.html,e_utc == 1)

{

thiszone = 0;

}

else

{

thiszone = gmt2local(0);

}

if(!pv.quiet_flag)

{

LogMessage("\n --== Initializing Snort ==--\n");

}

/*运行于IDS模式,且规则顺序要改变*/

if(runMode == MODE_IDS && pv.rules_order_flag)

{

if(!pv.quiet_flag)

{

LogMessage("Rule application order changed to Pass->Alert->Log\n");

}

}

/* 如果需要程序运行于守护进程*/

if(pv.daemon_flag)

{

GoDaemon(); /*处理系统为守护进程的情况*/

}

InitOutputPlugins();/*初始化输出插件*/

/* 创建PID 文件*/

if((runMode == MODE_IDS) || pv.log_mode || pv.daemon_flag

|| *pv.pidfile_suffix)

{

/* ... then create a PID file if not reading from a file */

if (!pv.readmode_flag && (pv.daemon_flag || *pv.pidfile_suffix))

{

#ifndef WIN32

CreatePidFile(pv.interface);

#else

CreatePidFile("WIN32");

#endif

}

}

/* 关连解码函数主要使用了一个函数指针,并使用datalink的值来判断*/

SetPktProcessor();

/* 系统运行于IDS模式下,需要用到检测规则,初始化插件、规则等*/

if(runMode == MODE_IDS)

{

SanityChecks();

/* 初始化所有的插件模块*/

InitPreprocessors(); /*初始化预处理插件*/

InitPlugIns(); /*规则选项关键字插件模块的初始化*/

InitTag();

#ifdef DEBUG

DumpPreprocessors();

DumpPlugIns();

DumpOutputPlugins();

#endif

/* 建立规则链表,不过只是搭建框架,不填充内容,待进一步调用parseRulesFile来填充*/

CreateDefaultRules();

if(pv.rules_order_flag)

{

OrderRuleLists("pass activation dynamic alert log");

}

if(!pv.quiet_flag)

LogMessage("Parsing Rules file %s\n", pv.config_file);

/*读取配置文件及规则文件,填充规则链表、输出插件、输入插件等等……*/

ParseRulesFile(pv.config_file, 0);

OtnXMatchDataInitialize(); /*初始化全局数据结构omd*/

FlowBitsVerify();

asn1_init_mem(512);

SnortEventqInit();

if(!pv.quiet_flag)

{

print_thresholding();

printRuleOrder(); /*输出规则顺序信息*/

}

}

#ifndef WIN32

/* Drop the Chrooted Settings */

if(pv.chroot_dir)

SetChroot(pv.chroot_dir, &pv.log_dir);

/* Drop privileges if requested, when initialization is done */

SetUidGid();

#endif /*WIN32*/

/* 如果系统工作于IDS模式并且命令行中没有设置报警选项或者我们没有

激活报警插件,则设置它们。*/

if(runMode == MODE_IDS &&

(pv.alert_cmd_override || !pv.alert_plugin_active))

{

ProcessAlertCommandLine();

}

if((runMode == MODE_IDS || runMode == MODE_PACKET_LOG) &&

(pv.log_cmd_override || !pv.log_plugin_active))

{

ProcessLogCommandLine();

}

/* 规则快速匹配检测引擎,主要是在规则链表RTN中建立一个快速包分级数组。*/ fpCreateFastPacketDetection();

if(!pv.quiet_flag)

{

mpsePrintSummary();

}

if(!pv.quiet_flag)

{

LogMessage("\n --== Initialization Complete ==--\n");

}

if(!pv.quiet_flag)

DisplayBanner();

if(pv.test_mode_flag)

{

LogMessage("\nSnort sucessfully loaded all rules and checked all rule "

"chains!\n");

CleanExit(0);

}

if(pv.daemon_flag)

{

LogMessage("Snort initialization completed successfully\n");

}

DEBUG_WRAP(DebugMessage(DEBUG_INIT, "Entering pcap loop\n"););

InterfaceThread(NULL);/*完成嗅探->解码->检测->报警等工作*/

return 0;

}

或许一开始就把这么长一个函数全盘托出,而不是一部份一部份地详细分析,这是一个错误。但是,笔者认为,按照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主函数SnortMain 基至可以看作它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仅仅是搭了一个框架,逐步地调用其它函数而已。所以,读者可以对照源码中的注释和前文所述的流程图,对主函数、对整个系统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对于主函数中的各个被调用的函数,并不必深究,只需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就可以了,我们都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一一分析。

主函数中除去函数模块的调用,另一个重要的就是一些标志位的设置,这些标志位决定了系统运行的走向,它们大都包含在一个重要的全局变量pv中。我们会在1.6节中,一一分析这些标志位的作用。

1.5 SnortServiceMain

如果用户决定以Win32 进程方式启动Snort ,则main 函数将控制权交由SnortServiceMain(Win32_server.c)。

注:如果你对Snort在Win32下细节不感趣,可以直接跳过本节。

SnortServiceMain函数首先填充一个ERVICE_TABLE_ENTRY结构数组steDispatchTable:

SERVICE_TABLE_ENTRY steDispatchTable[] =

{

{ g_lpszServiceName, SnortServiceStart },

{ NULL, NULL }

};

steDispatchTable[0][0]是服务的名字

steDispatchTable[0][1]一个指向服务主程序的函数指针

这个结构做为启动服务进程函数StartServiceCtrlDispatcher 的参数使用。

然后分析命令行参数,判断是安装、卸载还是显示服务进程参数信息:InstallSnortService(argc, argv); //安装服务

UninstallSnortService(); //卸载服务

ShowSnortServiceParams(); //显示参数信息

如果三者都不是,则启动服务:

if (!StartServiceCtrlDispatcher(steDispatchTable))

API函数StartServiceCtrlDispatcher为每一个传递到它的数组中的非空元素产生一个新的线程,每一个进程开始执行由数组元素中的steDispatchTable指明名称和实际执行函数。

InstallSnortService

InstallSnortService 函数的作用是安装一个服务,主要是使用API函数CreateService 来实现。

在调用CreateService 安装之前,先读写注册表,将命令行参数写入注册表。然后调用API函数

schSCManager = OpenSCManager(NULL,

NULL,

SC_MANAGER_ALL_ACCESS);

来得到CreateService需要的SCM句柄(schSCManager)。接着就开始安装服务:schService = CreateService( schSCManager, /* SCM句柄*/

g_lpszServiceName, /* 服务名*/

g_lpszServiceDisplayName, /* 服务显示的名称*/

SERVICE_ALL_ACCESS, /* 访问权限*/

SERVICE_WIN32_OWN_PROCESS, /* SERVICE类型:独享或

共享*/

SERVICE_DEMAND_START, /* 启动类型*/

SERVICE_ERROR_NORMAL, /* 出错时采取什么动作*/

lpszBinaryPathName, /* Service实际执行的程序的路径名*/

NULL, /* no load ordering group*/

NULL, /* no tag identifier */

NULL, /* no dependencies*/

NULL, /* LocalSystem account*/

NULL); * no password */

如果CreateService 函数返回非空,则注册成功,否则,根据相应的返回信息,进行相关处理。

最后,调用

CloseServiceHandle(schService);

CloseServiceHandle(schSCManager);

关闭句柄,完成安装。

UninstallSnortService

服务的卸载主要是调用API函数OpenService 来实现的,其流程与安装相似。不再赘述。

ShowSnortServiceParams

显示参数的实现则简单了许多,它直接调用ReadServiceCommandLineParams 函数从注册表中将参数信息读取出来,然后输出即是。源码如下:

VOID ShowSnortServiceParams()

{

int argc;

char ** argv;

int i;

ReadServiceCommandLineParams( &argc, &argv ); //读取命令行参数

printf("\n"

"Snort is currently configured to run as a Windows service using the following\n"

"command-line parameters:\n\n"

" ");

for( i=1; i<=argc; i++ )

{

if( argv[i] != NULL )

{

printf(" %s", argv[i]);

free( argv[i] );

argv[i] = NULL;

}

}

free( argv );

argv = NULL;

printf("\n");

}

注:关于更多Win32 服务进程控制的相关内容,请参考MSDN。

1.6 两个重要的全局变量

Snort 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全局变量和数据结构。其中又以Packet数据结构

和PV数据结构最为庞大和重要。

1.6.1 Packet 数据结构

Snort 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非Packet 结构莫属,Packet 数据结构(decode.h)控制着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信息,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_Packet

{

struct pcap_pkthdr *pkth; /* BPF data ,libpcap 捕获包的包头*/

u_int8_t *pkt; /* 指向捕获到的数据包*/

/*以下结构对应了Snort支持的相关协议*/

Fddi_hdr *fddihdr; /* FDDI support headers */

Fddi_llc_saps *fddisaps;

Fddi_llc_sna *fddisna;

Fddi_llc_iparp *fddiiparp;

Fddi_llc_other *fddiother;

Trh_hdr *trh; /* Token Ring support headers */

Trh_llc *trhllc;

Trh_mr *trhmr;

SLLHdr *sllh; /* Linux cooked sockets header */

PflogHdr *pfh; /* OpenBSD pflog interface header */

EtherHdr *eh; /* standard TCP/IP/Ethernet/ARP headers */

VlanTagHdr *vh;

EthLlc *ehllc;

EthLlcOther *ehllcother;

WifiHdr *wifih; /* wireless LAN header */

EtherARP *ah;

EtherEapol *eplh; /* 802.1x EAPOL header */

EAPHdr *eaph;

管理信息化组织的架构及定位

管理信息化组织的架构及定位 影响公司管理信息化最终走向完全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制定正确的IT战略目标及规划、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阶段实施应用系统和有序的阶段控制与持续改善。 当公司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完成三期项目,基本建设告一段落,主要任务从系统实施转向系统维护与实施并重的时候,管理信息化实施团队将何去何从?这时候需要公司领导结合现实状况,参照扁平化管理、高效、有序、控制的要求,进行综合权衡。 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领导更全面地掌握情况。 管理信息化组织的模式参考 大量信息化实施案例分析后发现,信息化实施团队的定位和管理信息化组织的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可以归纳为团队稳定、团队精简、团队扩充式、团队解散和团队独立五个模式。 选择团队保持稳定的企业,其信息化实施策略是总体规划、小步实施,每两步之间间隔的时间较短。每次实施既优化前一阶段成果,也增加部分新的内容。这些企业规模适中,市场基本平稳,信息化投入持续稳定。团队的名称有可能发生变更,如成立“管理信息部”等。 选择团队精简的企业,其信息化的实施策略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两步之间间隔的时间较长。每次实施新增更多内容。这些企业的规模较小,人力资源有限;市场波动,不能保证持续的信息化投入。每个阶段的实施工作完成后,一部分成员回

到原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其余成员负责技术支持或系统维护。团队的名称也可能发生变更为“管理信息化推进委员会”等。 选择团队扩充的企业,其信息化的实施策略是总体规划、注重效果、逐步推广。每次都在肯定前一阶段实施成果的基础上,既增加实施深度,又添加新的功能。这些企业的规模较大,市场基本稳定,能保证基本平稳的信息化投入。团队的发展方向是专业的咨询服务公司,因而确保企业内部的实施效果显得极为重要。 除了实施失败的部分企业外,选择团队解散的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大都是总体规划、总体实施、全面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除保留极少的几个项目协调员之外,其他成员回到原单位成为技术支持骨干和管理干部。员工培训和系统维护基本外包。这些企业一般规模都很大,如跨国公司或者世界500强企业。 选择团队独立的企业,其信息化的实施策略基本上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资源互补、对内维护、对外服务的发展策略。分步实施的信息化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高素质的团队成员组织成为相对独立的管理信息技术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原企业的系统维护和与咨询公司合作的系统实施,一部分则来自于与咨询公司合作的资源外包收入。 信息化管理组织的职能 目前公司的管理信息化团队仍然采取项目部的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能是SAP系统的维护与组织新模块的实施。将这些职能细分,还可以总结出如下更详细的业务内容。 1.培训,如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关键用户的培训和最终用户的培训。

智能工厂信息化架构及MES系统整体规划-----180626

智能工厂信息化架构及MES系统整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架构 基于制造企业的三个管理平台规划,其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规划如下: 工业软件 软件 工业控制 書能设备基于整体信息化架构规划,实现的网络拓扑架构如下: 客户、供应商,外协5

MES 整体规划 MES 生产执行系统自上向下分为五个层次:用户整合层、分析系统层、应用子系统层、 DCS/PLC 智能仪表 手工录入 ■] 针对具体一个工厂或制造车间的网络拓扑架构如下: 公囲员工通过克厢访问 「 1 耳 农忡办厂商 各事业胡 生产管控平台层和数据中心层。如下图所示:

系统层次结构说明 用户整合层:通过统一的门户,采用灵活严格的权限设置,使企业内外的用户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业务操作,实现全面的协作。 分析系统层:整合企业的所有有效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应用子系统层:基于SOA模式的标准应用模块组成,可根据企业需求灵活配置。 生产管控平台层:由应用建模平台、工作流平台、系统运行平台组成,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和运行基础,该平台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能满足企业不断扩展的业务需求。 生产数据中心层:由数据采集总线、实时数据库、分析数据库、数据访问服务组成。基于SOA的先进技术平台 平台化:基于SOA的平台化设计,集应用建模系统、工作流系统、实时数据系统、系统运行于一体。 灵活性:提供灵活的“随需应变”策略,支持业务规则和界面的灵活配置,支持工 艺流程的灵活定义,可根据业务需求变化快速重构系统。 先进性:采用最先进的软件技术,利用BS+CS应用模式,包括SOA技术、WEB技 术、XML技术、中间件技术、软件组件技术等。 安全性:充分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可靠性:合理的系统架构设计,保证系统平台的可靠性达到99.99%。 开放性:向下与DCS、PLC、SCADA等过程控制系统集成,向上与ERP、CRM和SCM等应用系统集成。 分布式:支持分布式应用部署和分布式数据管理,支持负载平衡,满足集团化企业 的管理需求。 国际化:支持多语言灵活切换。 易用性:界面友好、风格统一,操作简单方便。适合联宜电机的先进生产管理系统

华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广元市海天实业有限公司高清视讯系统技术建议书 四川首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0-6

目录 第1章技术方案建议 (1) 1.1 会议电视简介 (1) 1.2 工程概况 (3) 1.3 建议书编制依据 (4) 1.4 工程设计思想 (5) 1.5 组网方案 (5) 1.5.1 组网图 (6) 1.5.2 组网说明 (6) 1.5.3 网络配置 (7) 1.5.4 网络功能 (8) 第2章运营体系的扩展 (11) 2.1 运营体系的扩展 (11) 第3章视讯网络产品简介 (13) 3.1 ViewPoint 8650C视讯交换平台 (13) 3.2 ViewPoint 8650C本地管理台 (16) 3.3 ViewPoint 8000数据会议服务器 (17) 3.4 ViewPoint 8000 Gatekeeper (18) 3.5 ViewPoint 9030系列视讯终端 (18) 3.5.1 ViewPoint 9030 (19)

H U A W E I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1章技术方案建议 1.1 会议电视简介 会议电视是一种交互式的多媒体信息业务,可在多个地点之间实现交互式的通信,迄今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等领域,充分发挥了真实、高效、实时的优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简便和而有效的沟通、管理、协同决策手段,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需求和技术热点。知名市场调查集团Yankee 旗下首席运营官Brian Adamik表示,预期视频会议的需求在今后几年内会增长8-10倍。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交流需求的日益加强,会议电视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方式,在行政会议、远程教学、商务会谈、远程医疗、应急通信等领域必定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会议电视系统一般由终端、传输信道、多点控制单元等几部分组成,其结构示意如图1-1所示。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四)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四)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属于软考中的一项高级资格考试,考试分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作为一项高级资格考试,有一定的考试难度,那么该如何备考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呢?面对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无从下手的同学,希赛为您准备了几个重要的教程章节考点精讲,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四章 4.1软件开发方法 4.1.1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传统的软件生命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构思)开始,经过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废弃,的全过程。 可以把软件生命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运行与维护,三个阶段。 1、软件定义时期 1.问题定义,目标系统“是什么”,系统的定位以及范围。 2.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3.需求分析,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运行环境的约束,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系统测试大纲、用户手册概要。 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以书面形式写出规格说明书,这是以后软件设计和验收的依据;用户也许很难一次性说清楚系统应该做什么。 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用户,共同完成,逐步细化、一致化、完全化等。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内容可以有系统(或子系统)名称、功能描述、接口、

基本数据结构、性能、设计需求、开发标准、验收原则等。 2、软件开发时期 软件开发时期就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 概要设计是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总体结构(含子系统的划分)和模块间的关系,定义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详细设计对概要设计产生的功能模块逐步细化,包括算法与结构、数据分布、数据组织、模块间接口信息、用户界面等,写出详细设计报告。 测试可分成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等。通常把编码和测试称为系统的实现。 3、软件运行和维护 软件维护就是尽可能地延长软件的寿命,没有维护的价值时,宣告退役,软件的生命结束。 4.1.2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又称软件开发模型或软件过程模型,模型的特点是简单化,是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与概括。 为软件工程管理提供里程碑和进度表,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原则和方法。软件过程有各种各样的模型。 1、瀑布型 瀑布型的特点是因果关系紧密相连,前一个阶段工作的结果是后一个阶段工作的输入,前一个阶段的错漏会隐蔽地带到后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工作完成后,都要进行审查和确认, 它的出现有利于人员的组织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

系统架构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TIOBE语言排行榜:开发语言排行榜,基于世界范围内的软件工程师和第三方供应商来统计当前编程语言的热门程度。自Java 发布以来,长期蝉联TIOBE 排行榜榜首,是当之无愧的编程语言强者。因而在当下互联网行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想要进入互联网行业,首先选择的仍然是Java的学习,去成为Java开发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程序员,但是在当下的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下,更加需要的是高技术型的人才,也就是更需要的是系统架构师。 那么什么是系统架构师呢?主要是做什么的呢? 架构师在技术团队中,是技术的带头人,是一个技术灵魂人物。系统构架师,如同建造师一般,成熟后成为系统设计的总工程师,承担核心技术支持,开发思想指导,系统开发方向和进度管理决策。同时,在一个完整的团队中,同时指导并决定着系统分析师和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工作方向,和思考方向。其技术的精通

程度不言而喻。 那么,架构师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呢?系统架构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在系统需求比较清晰的条件下,进行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当然也会涵盖一些系统分析师和软件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其特点是确定性东西会多些。更重要的是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模型、结构、方案,并根据项目特点,在各种方案中取长补短,找好平衡点和结合点,使之适合当前项目。软件架构师为系统的细致化、完善化、可靠性提供保障。 架构师需要具备的三个重要的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技术实力,好的架构师得具备充实的技术能力,才能在有需要的时候,知道改用何种技术去达到需求,实现产品规划;其次就是设计能力,架构师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去思考,某一个部分应该如何设计,如何搭建,如何整合分析;再来就是沟通能力,架构师得具

企业架构与IT战略规划设计教程

企业架构与IT战略规划 设计教程 郭树行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企业架构导论 学习目标 掌握企业架构多角度描述机制;理解多层面、多角度的建模意义;了解Zachman架构 及其主要构成;了解TOGAF架构及其主要构成;了解FEA架构及其主要构成;了解DoDAF 架构及其主要构成。 1.1什么是企业架构 企业(enterprise)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如工厂、矿山、铁路、公司等。一般来说,“企业”是指由一整套可识别的、互为作用的业务功能构成的商业组织。它有能力作为独立实体经营运作。 20世纪后期,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领域新概念大量涌入的背景下,“企业”一词的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大量非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在一些新概念中,其含义不限于商业或营利性组织,这种用法目前主要来自对英文“enterpnse”一词的翻译。 因此,目前在公共媒体中出现的“企业”一词有两种用法,较常见的一种用法中企业指各种独立的、营利性的组织(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另一种用法与组织接近,可以用来泛指公司、学校、社会团体乃至政府机构等。后一种用法主要出现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些专有名词中,例如企业应用(enterprise applications)、企业计算(enterprisecomputing)、企业集成(enterprise integration)、企业工程(enterprise engineering)、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及企业建模(enterpnse modeling)等。 开放组体系结构框架(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将“企业”定义为有着共同目标而集合的组织的聚集。例如,企业可能是政府部门、一个完整的公司、公司部门、单个处/科室或通过共同拥有权连接在一起的地理上疏远的组织链。 “架构( architecture)”一词最初来源于建筑,其核心是通过一系列构件的组合来承载上层传递的压力。建筑工程则从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人类在几千年的建筑设计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建筑设计基本上包含两点:一是建筑风格,二是建筑模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恰当选择的建筑模式,可以使之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自从出现建筑以来,它与人类的关系就一直是建筑设计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经过漫长的演变,架构设计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比如,要建一栋房子,就需要进行很多的架构设计工作。首先要进行外部架构的效果设计,在客户满意之后,再进一步设计内部结构,以及配套的线路、上下水管道等各方面的设计。架构是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明确这种关系,使得架构之间联系更加科学合理,系统更加稳定。在韦伯词典中,架构的定义是“作为一种意识过程结果的形态或框架;一种统一或有条理的形式或结构;建筑的艺术或科学”。这个定义的关键部分是具有特定结构的、体现某种美感的事物以及针对该事物的有意识的、有条理的方法。从结构的角度理解信息化,可以发现三个特点:第一,结构是超技术层面的,要建立完整的企业架构,必须从企业战略高度来思考

2017年系统架构师考试综合版

2017年系统架构师考试科目一:综合知识 1.某计算机系统采用5级流水线结构执行指令,设每条指令的执行由取指令(2?t )、分析指令(1?t )、取操作数(3?t )、运算(1?t )和写回结果(2?t )组成,并分别用5个子部完成,该流水 线的最大吞吐率为();若连续向流水线输入10条指令,则该流水线的加速比为()。(1)A.Δt 91B.Δt 31C.Δt 21D.Δt 11 (2)A.1:10 B.2:1 C.5:2 D.3:1 【解析】 理论流水线执行时间=(2t ?+1t ?+3t ?+1t ?+2t ?)+max(2t ?,1t ?,3t ?,1t ?,2t ?)*(n-1) =9t ?+(n-1)*3t ?; 第一问: 最大吞吐率:Δt 31Δt 6t nΔ3n Δt 31)(n-Δt+9n n =+=?∞→lim 第二问: 10条指令使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9t ?+(10-1)*3t ?=36t ?。 10条指令不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9t ?*10=90t ?。 加速比=使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不使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90t ?/36t ?=5:2。 【答案】:B 、C 。 2.DMA (直接存储器访问)工作方式是在()之间建立起直接的数据通路。 A.CPU 与外设 B.CPU 与主存 C.主存与外设 D.外设与外设 【解析】 直接主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DMA )是指数据在主存与I/O 设备间的直接成块传送, 即在主存与I/O 设备间传送数据块的过程中,不需要CPU 作任何干涉,只需在过程开始启动(即向设备发出“传送一块数据”的命令)与过程结束(CPU 通过轮询或中断得知过程是否结束和下次操作是否准备就绪)时由CPU 进行处理,实际操作由DMA 硬件直接完成,CPU 在传送过程中可做其它事情。 【答案】:C 。 3.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的特点不包括:()。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尽量少 B.寻址方式尽量丰富,指令功能尽可能强 C.增加寄存器数目,以减少访存次数 D.用硬布线电路实现指令解码,以尽快完成指令译码 【解析】RISC 与CISC 的对比表所示: 指令系统类型指令寻址方式 实现方式其他CISC (复杂)数量多,使用频率差别大,可变长格式 支持多种 微程序控制技术研制周期长RISC (精简)数量少,使用频率接近,支持方式少增加了通优化编译,

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 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以及其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设想一个问题:一个跨国集团其总部在美国,其分部分别在欧洲、亚洲、非洲。某一天总部通知要开一个集团高层会议,各大洲的老总们就要匆匆收拾行囊,花一大笔钱,在飞机上坐14-24小时去开只有一到两天的会。换来的是满身的疲劳及工作效率的低下。 再如在国内,国务院要召开一个全国会议表彰先进;或者北京大学教授要给全国各分校学生授课;或者现代化战争要求军队需要即时了解战场情况;或者天坛医院专家要给远在海南的垂危病人指导手术;再或者政府、军队布置抗洪抢险紧急事宜等等…… 图一视频会议效果图 如何快速、高效、经济地解决这些问题?

答案是使用视频会议。需要开会的每个会场安装一套视频会议终端,接上电视机、摄像头、麦克风等附件,再接入相应的宽带网络如IP,ISDN,E1/T1等,即可实现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传送,从而让我们真正实现天涯共一室的梦想。随着现代视频压缩技术,尤其是宽带网络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实时视频通讯已成为宽带网络中除电视、数据之外的第三大服务内容。 如果有这么一套视频会议系统,那么欧洲的老板只需坐在其办公室即可同各大洲的他的下属们面对面地商讨公司业务;党中央国务院的会议精神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到各县、乡、镇,任一乡镇的会场图像亦可实时传给中央;北大各分校学生可即时向北大授课的教授提问;如《DA师》中的军队渡海画面可以在指挥中心实时展现;各行业远程诊断、远程指挥、远程抉择等都能成为现实。 这种不受地域限制、建立在宽带网络基础上的双向、多点、实时的视音频交互系统就称为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二、采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 (一)节约会议的经费、时间 ·在我国,召开一次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电视会议,费用仅为5万元。相同规模的会议若在宾馆召开,会议费用将高达100万元。 ·据统计,日本、美国之间开通1小时的国际电视会议,双方总资费不超过50万日元,并能允许10多人直接参会,通过数据流、投影等可以让所有员工旁听。但50万日元远远不能支付1个人的出差费用。 ·据相关资料,各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每年参加会议的时间约占全部工作时间的30%以上;每年用于公务出差的费用高达300亿元,而每次开会或会面中约有80%的时间需花费在路途中。 (二)提高开会的效率 ·由于召开电视会议的费用大致与开会的时间成正比,可促使与会代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由于参加会议的人员就在本地,和会议有关的材料、文件、实物都在身边,可以充分方便地交流。 (三)适应某些特殊情况 ·对于某些交通状况不好,特别是地处山区、边疆的城市,视频会议将带来极大的方便。 ·在一些紧急场合,如救灾、防汛,战地会议等,可以用视频会议系统及时了解或发布紧急情况和决策,收效则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四)增加参会人员 ·视频会议可当作高质量的可视电话,连线两方诉说心情,也可多人多点参加形成会议。 ·同时,视频会议系统具有投影、VGA端口以及数据流功能可以随时增加会议代表甚至召开全体会议。总部决策可即时传达到所有员工。 三、视频会议的实现方式 当前,视频会议的实现方式有三种:(1)广电系统(电视台)常用的电视直播式视频会议;(2)MPEG1、MPEG2压缩格式VOD视频传输式视频会议系统;(3)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基于H.261/H.263视频压缩格式的H.320/H.323规范的视频会议系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视频会议系统呢?首先是价格适度,能为大多数行业用户承受及使用的视频会议系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视频会议系统。其次是技术上的指标:实现高质量图像/声音传输但带宽越低越好;双

系统架构设计笔试题

系统架构设计笔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___(1)__。 (1)A.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B.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但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C.但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D.但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参考答案:A 由于在微内核OS中,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以及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是采用消息传递通信机制进行的,致使微内核OS能很好地支持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系统。 ●若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程序正在将修改后的___(2)__文件写回磁盘时系统发生崩溃,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 (2)A.用户数据 B.用户程序 C.系统目录 D.空闲块管理 参考答案:C ●某虚拟存储系统采用最近最少使用(LRU)页面淘汰算法,假定系统为每个作业分配4个页面的主存空间,其中一个页面用来存放程序。现有某作业的程序如下: Var A: Array[ 1...100,1...100] OF integer; i,j:integer; FOR i:=1 to 100 DO FOR j:=1 to 100 DO A[i,j]:=0; 设每个页面可存放 200个整数变量,变量i、j存放在程序页中。初始时,程序及i, j均己在内存,其余3页为空。若矩阵A按行序存放,那么当程序执行完后共产生__(3)__次缺页中断;若矩阵A按列序存放,那么当程序执行完后共产生___(4)___次缺页中断。 (3)A.50 B.100 C.5000 D.10000 (4)A.50 B.100 C.5000 D.10000 参考答案:(3) A (4) C ●在数据库设计的___(5)___阶段进行关系规范化。 (5)A.需求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参考答案:C 建议:一定弄明白和记住:数据库设计的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情。 ●某数据库中有员工关系E(员工号,姓名,部门,职称,月薪);产品关系P(产品号,产品名称,型号,尺寸,颜色);仓库关系W(仓库号,仓库名称,地址,负责人);库存关系I(仓库号,产品号,产品数量)。 a.若数据库设计中要求: ①仓库关系W中的“负责人”引用员工关系的员工号

2016系统架构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2016系统架构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系统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有效利用资源,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接口的作用 1.1 操作系统的类型 操作系统的类型(依据使用环境和对作业的处理方式)分为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和分布式等。 1、批处理:把作业分类,把一批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可分联机和脱机。特征为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和多道程序运行。 2、分时:采用分时技术,使多个用户同时以会话控制自己程序的运行,每个用户都认为拥有各自独立的、支持自己请求服务的系统。特征有交互性、多用户同时性和独立性。 3、实时:专用,系统与应用难分离。并不强调资源利用率,更关心及时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分实时过程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特征有即时响应、高可靠性。 4、网络:按网络架构的各个协议标准制订,包括网络管理、通信、资源共享、系统安全和多种网络应用,实现协同工作和应用集成。特征有互操作性、协作处理。 5、分布式:要求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实现系统操作的统一性,负责全系统的资源分配和调度,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 6、操作系统的5项基本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1.2 操作系统的结构 结构分为无序、层次、面向对象、对称多处理和微内核。 1、无序:又称整体或模块结构。以大型表格和队列为中心,操作系统各个部分围绕着表格运行,整个系统是一个程序。模块结构相对独立,模块之间通过规定的接口相互调用。优点为缩短开发周期。缺点是模块之间调用关系复杂、相互依赖,使分析、移植和维护系统较易出错。 2、层次:操作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单向依赖的层次,由多层正确性保证操作系统的可靠性。优点层次结构清晰,简化了接口设计,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增加或删改,易于保证可靠性,便于维护和移植。 3、面向对象: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对象技术。把对象最为系统中的最小单位,由对象、对象操作、对象保护组成的操作系统。优点适用于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4、对称多处理:所有多处理运行且共享同一内存(内存储器、主存、实存)。优点适合共享存储器结构的多处理机系统。 5、微内核:把系统的公共部分抽象出来,形成一个底层核心,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其他功能以服务器形式建立在微内核之上。具有良好的模块化和结构化特征,模块之间和上下层之间通过消息来通信。 操作系统大多拥有两种工作状态:核心态和用户态。一般的应用程序工作在用户态,内核模块和最基本的操作系统核心工作在核心态。 微内核结构由一个简单的硬件抽象层和一组比较关键的原语(仅仅为建立系统必须的部分,包括线程管理、地址空间和进程间通信)或系统调用组成。 微内核的目标将系统服务的实现和系统的基本操作规则分离开来。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V1

1、系统概述 由于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政法委面临的任务日益艰巨、复杂。政法委要管理的信息越来越多,特别是对现场图像信息支持和现代通信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实施会议电视和现场图像传输、快速反应的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正是满足政法委实战指挥需要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政法委的决策指挥能力和工作效率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重庆政法委将建设完成全市二级视频会议系统,系统由1个主会场、5个市级政法系统分会场(国安局、司法局、法院、公安局和检察院)和42个区县政法委组成。本项目将建设以IP接入组网模式,传输带宽为2M。 2、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和重庆市政法委的实际需求,视频会议系统方案设计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满足应用需求:新建的视频会议系统应从政法委本次项目的实际需要出发,满足重庆政法委对远程会议、远程教育与培训、协同工作等应用需求,组建的视频会议系统经济、合理、灵活。 先进技术和功能:要求组建的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清晰、设备稳定、操作方便,并可以提供双视频流、终端发起呼叫、主席控制及扩展等丰富的应用功能。 方案完整成熟:能够综合考虑重庆政法委视频会议系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以及传输手段等各个方面适应未来视频会议和多媒体通讯的发展,提供的组网设备和系统是先进成熟的设备和系统。

平滑升级和扩容能力: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费用是比较高的,因此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能够保证随着网络的发展支持平滑升级和扩容,有效保护用户投资。 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选择的设备应该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能够兼容不同的框架性协议和编解码协议;能与采用标准编解码协议的上级的视频会议系统、别的厂家的产品以及原有的老设备兼容。 售后服务能力:厂家应该具备完善的、一流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提供本地化的、一站式的、快速响应的服务;具备专家级的售后维护工程师;具备一流的培训教育体系;具备板备件库,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立即更换;保修期过后,厂家能够也能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和和合理的收费制度。 厂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厂家应能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在严格遵循以上设计原则的同时,本次建设的视频会议系统要求采用专业视频会议整体解决方案,系统设计还应考虑一下要求: 采用高稳定、高可靠性的系统架构 1) 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稳定可靠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备的稳定 性达到电信级的标准要求。 2) 专网专用,稳定压倒一切,满足需求,符合高端使用形象。 3) 内置信道备份模块,实现多个信道备份和自动升降速。 系统技术具有先进性 支持H.264编解码协议、H.460 防火墙穿越、H.235加密、H.239双视频流、T.140短消息横幅、蓝牙技术等先进技术,最高支持8M带宽和4CIF图像分辨率,为用户提供DVD级的高清晰会议体验。业务管理智能化。通过智能视频会议管理平台,实现会议的智能管理,减少维护工作量。

软件系统架构与详细设计培训

软件系统架构与详细设计培训 2013年04月22日—04月27日(04月21日报到)北京 2013年06月17日—06月23日(06月16日报到)杭州 2013年08月26日—08月31日(08月25日报到)沈阳 2013年10月21日—10月27日(10月20日报到)广州 2014年01月13日—01月18日(01月12日报到)济南 各有关单位: 为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本培训中心专门推出了系统架构与详细设计课程培训班,希望通过专业的系统架构与详细设计知识体系与业界真实案例来全面提高系统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旨在培养专业系统设计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软件系统设计。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使参训人员了解系统架构与详细设计全套流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学习相关工具,认识到系统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性,了解系统设计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并能够通过流程的规范化来控制设计的过程与质量。 二、培训师资 郭老师软工博士、善于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中心特聘高级管理级顾问。 杨老师需求、架构专家;精通UML&RUP、SOA。 程老师技术专家,授课风格:知识丰富,讲解透彻,幽默风趣。 三、培训对象 从事系统解决方案设计、软件架构设计,模块设计等相关人员,或者对系统设计感兴趣以及想从事系统设计工作的人员。有良好的设计思想,有志成为设计领域尖端人才的人员。【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协办单位】深圳市威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五、培训费用 学1项4000 元/人、学2项7800元/人;(含培训费、考试费、证书费、资料费、午餐)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请学员带二寸彩照2张—背面注明姓名,身份证复印件一张)。 六、培训内容 该课程组合三天一个专题、共计6天。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1、架构设计专题 时间上午下午 第 一 天一、系统架构设计概述 1.成功架构设计的关键策略 有效的需求开发和管理 关键需求决定架构 多视图架构设计 及早有效的验证架构 2.系统架构设计过程 需求分析 领域建模

系统架构师讲义

谢老师,白老师,你们好! 上次4天的团体培训中,我承担的内容主要是不涉及开发过程的软件架构和测试,在实现中侧重于.NET。用设计模式和基于构件的软件设计方法,来搭建软件系统架构。在培训中,发现引入生动、形象的实例更能获得学员的欢迎和认可。所以我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将把案例应用到讲述的每个知识点上,同时引入学员们在项目中普遍关心的选型、性能分析等问题。另外的一个问题是,上次的培训内容有些“大而全”了,这次我做了调整,去除了一部分专题,设计了包含具体案例的专题进行细致讲授。让用.NET而不用java的设计者,去体会到微软的技术是到底从哪来的。这样的一份讲义,我还会进一步的把语言调整的煽情些,引起读者和听者的兴趣。 赵巍 构架设计和体系创建(交流稿) 一、设计模式培训示例 (2) 什么是设计模式 (2) 举例说明讲授设计模式的方法 (2) 开源项目中的设计模式 (4) NUnit的结构与设计模式 (4) Log4net中的设计模式 (4) 二、软件工程中业务模式的使用 (5) 自底向上分析 (5) 自顶向下分析 (5) 混合分析方法 (5) 功能分解实例 (6) 业务构件 (7) 三、.NET企业级模式 (8) 四、构建分布式应用程序分布式计算的8项注意 (11) 网络通常是不可靠的 (11) 响应是有时间开销的 (11) 网络是不安全的 (11) 网络拓扑结构通常会改变 (11) 网络中通常会有很多管理员 (11) 传输是要付费的 (11) 网络通常不是同构的 (11) 这里还打算安排一个大型的分布式应用案例 (11) 五、部署并运行应用程序 (11) 要考虑的问题 (11) 几个基本的规则 (11) 系统配置 (12) 硬件伸缩 (12)

人事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学生学号014301754116 题目:人事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学生姓名:贾金录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陈国志

目录 1总体设计 (3) 1.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3) 1.1.1顶层系统结构 (5) 1.1.2用户登录功能结构图 (5) 1.1.3员工管理 (6) 1.1.4部门管理 (6) 1.1.5休假管理 (7) 1.1.6人事考勤 (8) 1.1.7加班管理 (8) 1.1.8工资管理 (9) 1.2系统对象设计 (10) 1.2.1数据库连接类 (10) 1.2.2用户登录功能类图 (11) 1.2.3员工管理功能类图 (12) 1.2.4部门管理类图 (13)

1总体设计 1.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以某公司为例,某公司需要对员工基本资料、所在部门、员工请假/休假、人事考勤、加班及工资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与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需求沟通后,确定系统需要具有如下的功能。 ●用户登录管理:用户登录后才能进入系统,包含用户名和密码检查 ●员工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的添加、删除、更改,可添加员工照片 ●部门管理:能够以树状视图显示员工所在的部门 ●休假管理:员工的休假信息添加、查询及统计功能 ●考勤管理:员工的考勤记录、考勤历史查询及考勤统计功能 ●加班管理:录入加班信息、加班汇总及特定员工的加班查询功能 ●工资管理:录入员工的发薪记录、查询特定员工的发薪记录及发薪历史信息 ●系统日志:记录当前用户的所有操作信息,提供查询功能 需求分析用例图如图所示。

人事管理系统用例图

1.1.1顶层系统结构 系统顶层系统结构功能图 1.1.2用户登录功能结构图 用户登录功能结构图 用户登录功能包含用户登录及更改密码两个: ●用户登录:用户输入帐号及密码,系统验证,成功则进入系统,否则给予提示。 ●更改密码:在用户登录界面提供一个更改密码按钮,通过此按钮可以弹开一个更改密码的界面, 用户输入原有帐号及密码,以及新密码进行更改。

2009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上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上午试题及参考答案 ● 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层之上的软件通常按照三层来划分,如下图所示,图中 ①②③分别表示(1)。 (1)A.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其他系统软件 B.操作系统、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其他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D.应用软件、其他系统软件和操作系统 题目出处:《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第1页。 参考答案: B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一个CPU、一台扫描仪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三个图像任务,每个任务有三个程序段:扫描Si,图像处理Ci和打印Pi (i=1,2,3)。下图为三个任务各程序段并发执行的前驱图,其中,(2)可并行执行,(3)的直接制约,(4)的间接制约。 (2)A.“C1S2”,“P1C2S3”,“P2C3” B.“C1S1”,“S2C2P2”,“C3P3” C.“S1C1P1”,“S2C2P2”,“S3C3P3” D.“S1S2S3”,“C1C2C3”,“P1P2P3” (3)A. S1受到S2和S3、C1受到C2和C3、P1受到P2和P3 B. S2和S3受到S1、C2和C3受到C1、P2和P3受到P1 C. C1和P1受到S1、C2和P2受到S2、C3和 P3受到S3 D. C1和S1受到P1、C2和S2受到P2、C3和S3受到P3 (4)A. S1受到S2和S3、C1受到C2和C3、P1受到P2和P3 B. S2和S3受到S1、C2和C3受到C1、P2和P3受到P1 C. C1和P1受到S1、C2和P2受到S2、C3和P3受到S3 D. C1和S,受到P1、C2和S2受到P2、C3和S3受到P3

参考答案: (2)A (3)C (4)B ● 在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应完成包括(5)在内的文档。 (5)A.E-R图 B.关系模式 C.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 D.任务书和设计方案 题目出处:《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第48~54页。 参考答案: C ● 设有职务工资关系P(职务,最低工资,最高工资),员工关系EMP(员工号,职务,工资),要求任何一名员工,其工资值必须在其职务对应的工资范围之内,实现该需求的方法是(6)。 (6)A.建立“EMP.职务”向“P.职务”的参照完整性约束 B.建立“P.职务”向“EMP.职务”的参照完整性约束 C.建立EMP上的触发器程序审定该需求 D.建立P上的触发器程序审定该需求 题目出处:《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第48页。 参考答案: C ● 设关系模式R(U, F),其中R上的属性集U={A, B, C, D, E},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DE→B,CB→E,E→A,B→D}。(7)为关系R的候选关键字。分解(8)是无损连接,并保持函数依赖的。 (7)A. AB B. DE C. CE D. CB (8)A. p={R1(AC),R2(ED),R3(B)} B. p={R1(AC),R2(E),R3(DB)} C. p={R1(AC),R2(ED),R3(AB)} D. p={R1,(ABC),R2(ED),R3(ACE)} 题目出处:《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3.3节。《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第2.2.3节。 参考答案: (7)C (8)D

(完整版)系统架构师

系统架构师 在一个较大规模的软件组织里,一般都有项目管理师、软件架构师、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程序员、过程改进、质量保证等不同的职位。在这些职位中,人们容易混淆的是系统分析师和软件架构师。对于系统分析师的角色,业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把系统分析师当成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全能冠军,另一种是把系统分析师当作需求分析师,而架构师才是灵魂。那么,系统分析师与软件架构师在角色方面的分配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当软件规模比较小时,系统分析师所完成的工作是把真正的业务需求(这个需求不是指客户简单所说的哪一个功能,而是需要去挖掘的,可能是潜在的但又是系统必需的,条例清楚、逻辑清晰的业务功能,而且需求不仅仅只是来自业务上的,系统所依赖的运行环境也会产生一些需求)转换成计算机可理解、可实现、可计算的模型。但由于现在的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所以很难由一个工种的人来全面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在具体的软件设计过程中,现在把它分解为由系统分析师与软件架构师合作共同来完成这一任务。其中系统分析师侧重的是前一部分的工作,软件架构师侧重的是后一部分的工作。系统分析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业务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建模等,其特点是更多地与行业专家、用户沟通,再及时与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师)、软件架构师以及老板商讨,分析项目具备的特点、成本、风险等,考虑实现的模型。系统分析师所面临的往往是有许多不确定性的事件,需要对这些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使之得出一个相对可靠的确定性结论或实施方案模型。 软件架构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在系统需求比较清晰的条件下进行系统总体的架构设计,当然它也可能会涵盖一些系统分析师的工作内容和软件设计师的内容,但其特点是确定性的东西会多一些,力求为系统找到或架构一个最优的模型,这里面虽然可能有很多创新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模型、结构、方案,并根据项目的特点,在各种方案中取长补短,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和结合点,使之最适合当前项目的解决方案。所以,软件架构师实际上是使系统细致化、完善化,为拥有更好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在实际的职责上,软件架构师比系统分析师所站的角度更高一些。在大规模的软件系统中,系统分析师可能就系统的某个子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而软件架构师应该对整个系统的结构负责。 (1)项目管理师: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备管理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和多项目的经验和能力;能根据需求组织制定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能够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的人员、资金、设备、进度和质量等进行管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系统地监督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保证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到达既定的项目目标;能分析和评估项目管理计划和成果;能在项目管理进展的早期发现问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二)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二)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属于软考中的一项高级资格考试,考试分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作为一项高级资格考试,有一定的考试难度,那么该如何备考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呢?面对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无从下手的同学,希赛为您准备了几个重要的教程章节考点精讲,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1.3存储管理 存储器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大容量、小体积。 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主存的利用率、扩充主存以及对主存信息实现有效保护。 2.1.4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 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扫描算法SCAN。 2.1.5文件管理 随机访问是指对文件中的信息可以按任意次序随机读写文件中的信息。 文件控制块FCB,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 2.1.6作业管理 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相应比高优先、优先级调度算法、均衡调度算法。 2.1.7网络操作系统NOS 网络操作系统分为:集中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对等模式。

现代操作系统已经把网络功能包含到操作系统的内核中,作为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2.2.1关系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E-R模型强调的是语义。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的核心是数据间的函数依赖,衡量的标准是关系规范化的程度及分解的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性。 数据依赖包括:函数依赖、非平凡的函数依赖、平凡的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依赖、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外码、值依赖定义、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 事务是数据库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逻辑工作单位。 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ACID。 SQL语言中事务定义语句有三条:BEGIN TRANSACTION事务开始、COMMIT事务提交、ROLLBAK事务回滚。 并发操作是指:在多用户共享系统中,用户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库进行操作。 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丢失更新、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并发控制主要技术是封锁:排他锁(简称X锁、写锁)、共享锁(简称S锁、读锁)。 保护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在于建立冗余数据、即备份数据。 方法是:数据转储、建立日志。 2.2.2关系数据库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