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看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调整-高分个人版

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看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调整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

古丝绸之路曾是欧亚大陆最重要的商贸通道之一,为亚欧各国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当时世界的开放融合,并使不同文化得以融汇交流。如今,根植于上世纪90年代的新亚欧大陆桥,随着“郑新欧”、“蓉欧快铁”等国际货运班列在国内一些城市陆续运营,贯穿欧亚大陆的“新丝绸之路”得到新的拓展,沿线30亿人口的经济带将普遍受益。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转型攻坚的背景下,“新丝绸之路”的复兴可谓正当其时。“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对于我国外贸战略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由于多种原因,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人均收入也因此和东部地区相差较大,在中国和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新丝绸之路”无疑填补了这一区位空缺,西部地区可借此成为联通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桥头堡,有助于缩小西部与中部、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

二、从以低端要素集成品向高端要素集成品转型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层次还主要以低端要素集成品为主。自2011年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各大国际会议中的高铁外交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规划了涉及欧亚大陆桥以及新丝绸之路的多条铁路。据估计,“新丝绸之路”概念的“泛亚铁路”和“南亚大陆桥”架设,将使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出海运输距离缩短5000公里以上,每年可使中西部地区向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及非洲进出口企业节约进出口运费约1000亿美元以上。可以说,铁路是“新丝绸之路”

构建的核心,而高铁更是其中的关键,中泰的高铁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从以发达国家市场为主到多元化市场空间结构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复苏缓慢。美国、欧元区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皆面临诸多可预见风险,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出2%到3%,市场规模巨大,潜力无限。

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中国陆上贸易的不断扩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可以更多使用人民币、周边国家货币而非使用美元进行结算,减少对美元经济的依赖,增强区域经济抵抗国际金融危机和风险的能力。随着人民币兑换和结算业务的发展,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相关国家会越来越多,有助于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发行规模,拓展相应的资本市场发展。

可以预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给中国和相关地区的外贸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提升,同时有利于经济带各国将地缘优势转化为进一步推进经贸文化合作的优势,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新丝绸之路与新海上丝绸之路

新丝绸之路 一. 新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与构想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完整阐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构想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在历史坐标系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 首先,在新技术条件下,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承载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但是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地运输的成本。此外, 古丝绸之路必须避开山地与沙漠,路线选择范围有限,经济、社会效益不高。而今天,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把铁路修到世界屋脊。因此,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将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从而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把资源与市场串联起来。 其次,新丝绸之路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从国际角度看,丝绸之路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兴的国际战略基础。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再次,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新丝绸之路构想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经济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准备了物质条件,提高了各国参与合作的意愿。政治合作消除了开展经济合作的各种人为障碍。经济发展与政治合作有助于化解安全冲突,消弭宗教极端势力滋生的温床。伴随着政治、经济活动而展开的文化交流,最终将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目标并行,使得新丝绸之路构想具有突出的稳定性,不至于被安全冲突打断,反而能抑制安全冲突。 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特性: 首先,我国目前正处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其次,我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体现了鲜明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再次,我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在制度设计上更为合理。 最后,我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建立在文明融合而非文明冲突的立场上的。 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的挑战 总体来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提出的恰当的战略建议。这一建议有很大的包容性, 与其他国家的建议并不发生根本性冲突。然而,未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建设过程中,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如果拿捏不好, 亦有可能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首先,制度化建设的水平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值得关注。丝绸之路是一个多边外交的舞台,既涉及本地区的国家,又涉及在本地区具备影响力的国家(如美国、日本)甚至国际组织(如国际道路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制度建设上实际需要处理好两个平衡,由点及面、从线到片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在扩散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各方的利益平衡。 其次,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考验决策者的智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路线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经济效益与政治协调。总体上,经济带的干线仍需以铁路交通为主,其次才是公路和石油管道,最后是其他配套设施。 最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建成,还取决于能否成功消解一些人为的障碍。新丝绸之路将跨越多国边界,跨境物流需要充分考虑体制、官僚与腐败等因素的消极影响,这是与海运相比的一个突出劣势。目前,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跨境贸易征收的高额关税,各国边界管理机关低效率、不作为甚至是贪污腐败的行为,都严重威胁着丝绸之路的复兴。 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前景展望 尽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施存在严重的潜在挑战,我们仍有充足的理由对新丝绸之路的前景表示乐观。 第一,“新丝绸之路”可以分期分阶段实现既定目标。这一构想在空间上大致分五个区段:东亚段、中亚段、西亚段、中东欧段、西欧段。时间上可以按近期、中期、远期来分阶段建设。重新激活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对于沿途国家的经济建设、地区繁荣乃至世界经济的平衡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二,中国完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主导和中枢作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无论是技术准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乃至政治与安全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条件均已成熟。我国提出这一构想, 既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也体现了大国外交的自信。 第三,自从中国提出这一计划以来, 得到了中亚、西亚、中东欧、西欧各国不同程度的积极响应和配合。“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带来的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一体化和全面复兴。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丝绸之路经济带参考答案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二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一、单选 1.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单选 2 分) [A]正确[B]错误 2.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也是在向世界宣示中国将为地区发展和()承担更多责任,体现了大国胸怀和责任意识。(单选 2 分) [A]亚非经济一体化[B]世界经济一体化 [C]欧亚经济一体化[D]亚洲经济一体化 3.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只需集中关注经贸、投资维度。(单选 2 分) [A]正确[B]错误 4.政策沟通,指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单选 2 分) [A]正确[B]错误 5.“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平台。 [A]区域合作[B]文化交流[C]区域经济[D]经济往来 6.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较高,这些资源主要通过()进入中国,渠道单一。(单选 2 分) [A]沿海海路[B]西部管道[C]铁路运输[D]以上均不正确 7.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座谈会上正式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倡议合并在一起,作为中国加强周边外交的重大战略指导。 [A]正确[B]错误 8.()对经济的运行造成问题,中国传统出口单一和狭窄,美欧日占据出口核心国位置,通过“一带一路”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是好抓手。(单选 2 分) [A]过剩外汇资产[B]基础设施建设欠缺[C]过剩产能[D]资源紧缺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目录 前言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中国积极行动 八、共创美好未来 前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 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 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 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 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与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与机遇 2014-3-6 17:44:37 民航文化传播网作者:呼守文阅读:1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于南航新疆分公司飞行部而言,不仅意味着将来航线增加、航线延长,更是要面临着乌鲁木齐将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一新机遇,这同时对于飞行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意识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飞行部的影响,自上而下统一思想认识是飞行部把握新机遇的前提。要看到,随着经济带建设,欧亚间交流更加频繁密切,飞行部发展重点也将会从重视国内,转向国际国内并重。对飞行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飞行员不再仅是旅客安全的保证,同时也是贸易、交流顺利进行的重要纽带,这意味着干部思维模式要从单纯的技术型管理转向具有发展眼光看问题的新型管理。 保证安全运行是飞行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发展的保障,也是参与国际化竞争最有力的武器。随着航线的延长,天气状况、环境、航线中转等将更加复杂,飞行运行安全要求将更加严格。同时,面对欧亚等地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空防安全形势。这需要飞行部提高安全意识,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训机制,制定更详密的空防措施,保持严谨的飞行作风,保证持续安全运输飞行。

培养及储备优秀的飞行员是飞行部经济带建设中持续发展的保证。飞行部能否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持续发挥作用,这决定于年轻飞行员的素质。培养优秀的年轻飞行员,飞行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传续良好的飞行作风;其次要建立一套符合发展需要的培训机制,使飞行员能够扎实掌握各种飞行中所需要的知识及技能。 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是飞行部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持续 健康发展的载体。但是随着经济带的建设,民营及国外的涌入,他们的高薪条件或新的管理理念,将会对飞行队伍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这需要飞行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国外先进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并完善自身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保证飞行队伍的稳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飞行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里程碑式 的发展机遇。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配合分公司的发展规划和部署,实现飞行部的新发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应有的贡献。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十三、做好周边外交工作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9月7日) 2015年07月21日13: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哈萨克斯坦这片土地,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道,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20多年来,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 当前,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我们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015年03月28日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文如下: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 (经国务院授权发布) 2015年3月 目录 前言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中国积极行动 八、共创美好未来 前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

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研究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加快新疆核心区建设 【摘要】新疆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必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尤其要加快核心区建设的先行项目,强力契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重点规划、建设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使之成为“五大中心”,做好亚欧经济合作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抓好乌鲁木齐空港、陆路港、出口加工区建设,打造中国第五个自贸区,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各领域的合作,发挥核心区先行、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谋划国际大格局的大智慧,新疆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对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新疆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想方设法确保做好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新疆位于亚洲的中心位置,在陆上丝绸之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新疆将举全区之力真正使先拔头筹的优势、政治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发挥核心区优势,努力践行“一带一路”战略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新疆连接着中国和欧洲等国家,无论是把中国的商品运出还是从周边国家进口,如果走陆上必定是要经过新疆的,并且新疆连接的周边国家是比较多的,在发展中投入足够的人力与财力,新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为我国西部与周边国家连接的一个重要地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对于文化与商业交流都是非常有利的。在目前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于新疆的建设与发展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要建设喀什经济特区,更好的连接中国与欧洲等国家的商业与文化发展。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该如何在“一带一路”机遇下,发挥好既有的区位、资源、经济与文化、品牌优势,打出好牌,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用活自身优势资源,赢得广阔发展空间。古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只有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珠宝、药材等商品,而如今的丝绸之路上,贸易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占我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水能蕴藏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新疆不仅矿产资源种类全、储量大,而且还是我国著名的“瓜果之乡”、最大的棉花基地和重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知识问答)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知识问答) 问: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来华出席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第三轮战略对话的海合会代表团。海合会轮值主席国科威特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表示,古丝绸之路曾把海湾国家同中国联系在一起,海合会各成员国愿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何谓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答:提到丝绸之路,大家耳熟能详,它位于亚欧大陆北部,是连接我国与其他亚、非、欧国家的贸易通道,历史可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前的数千年。我国的丝绸一度是该通道上最著名的商品,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9世纪70年代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属跨国经济带。其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地域辽阔,有近30亿人口及丰富的自然、矿产、能源、土地和旅游资源。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在何处?首先,其覆盖面积更广,路线更密集、发达,可以串联更广区域内的资源和市场。比如,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走丝绸之路比海运少9000多公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1/4。其次,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成为“塌陷地带”,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地区繁荣和世界经济平衡。同时,它也能带动我国经济实力较弱的西部地区。再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可兼顾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利益。 丝绸之路的发展潜力也吸引了其他国家。日本为保障能源来源多元化,于1997年提出“丝绸之路外交”,加强与中亚交往。美国国会1999年通过“丝绸之路战略法案”,支持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两国的设想都带有政治干涉色彩,而中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不干涉别国内政,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排他。这一构想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和配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的区别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的关系 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中亚欧洲的道路史称丝绸之路。开始了中国与欧洲和中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不管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的交流丝绸之路起到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很大的。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又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这一概念。即为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的范围上,涵盖交通、物流、能源、文化、农牧等方面的交流。而在原有的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丝绸之路在古时便是连接中亚和欧洲的一条重要通道。对中国和外国的物质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意义。西汉时期与西域各国建立了有好的往来关系,文化交流的范围也开始扩大,同时建立西域都护府维护了西域的稳定,确保丝绸之路的通畅,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北向南扩展,并且六朝政权积极与发展海上文化交流,陆海两丝绸之路的发展扩大了文化交流的范围,在此时中国的养蚕技术传入世界而埃及的玻璃制造技术传入中国。唐朝时继续扩大与西方的交流范围,中外文化交流达到顶峰,胡乐、胡舞、胡食、胡服在中原特别流行。并且宗教在此时也得以传播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道教和一些民间信仰传入了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虽在此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文化物质交流多存在于海上丝绸之路,但路上丝绸之路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物质文化交流是丝绸之路上的最主要的文化交流方式,在物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技术文化也得以传播,中国的冶铁术、水利灌溉、医学等

技术传向世界,国外的的玻璃制造,制糖技术等也传入中国。而随着物质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交流也升为精神文化的交流唐朝时期的音乐舞蹈文学艺术等方面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元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传入中国,中国化的佛教以及本土的儒家思想和道教也传入了日本朝鲜东南亚。通过以上方面通过丝绸之路实现了文化交流的传播。对中西方的思想文化交流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传播建立了桥梁,记录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资源也将会成为造福欧亚各国的大事业。 如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连接中亚及西方原因颇为重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其受重视的原因,但该地区不便利的交通和较差的自然环境再加上经济水平与其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的落差所以更引起了我国领导人的注意以及提出了发展此地方的发言。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发展,通过能源合作、经济贸易、互联互通、区域合作、金融合作几点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 古丝绸之路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不仅仅是一次社会转型也是中国发展的战略转型,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深入发展,以实现中国经济长久增长为目标将会在将来为实现中国强国梦打下重要的基础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报告

报告:丝绸之路经济带或冲击现有地缘政治格局 2014年05月26日21: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5月26日讯(记者林秀敏)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在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联合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起中国,可通过北、中、南三线穿过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后,途经里海、黑海、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西至欧洲和北非。 5月23日,由中国经济日报社与欧亚经济学者俱乐部、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财经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独立宫举行。研讨会上,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可以分为三条路线,分别为北线、中线和南线。北线从中国出发,经哈萨克斯坦,穿过俄罗斯南部,再经过乌克兰、白俄罗斯一带,最后经波兰等东欧国家,到达德国,与西欧相连。中线从中国出发,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到土库曼斯坦后,沿着里海南岸,经土耳其,抵达欧洲。南线从中国出发,穿过阿富汗、巴基斯坦,经伊朗进入阿拉伯半岛,然后经埃及进入北非。 报告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尤其是比较完善的铁路网可以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贸易额、增进交流。在丝绸之路的北线,经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的铁路可以相互连通,构成连接欧亚的铁路干线,这条路线即“第二欧亚大陆桥”。以中国至德国的“渝新欧”铁路线为例,“渝新欧”东起中国重庆,西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000多公里,主要是经过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网的北线,“渝新欧”平均运行时间16天左右,比海运欧洲节约20天时间,随着“渝新欧”物流成本的不断下降,其竞争优势将会全面提升。 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但是仍旧面临诸多挑战。报告分析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中线和南线所经过的地区涉及中亚、西亚、北非等地,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地形地势复杂、发展水平较低,要建设贯通这些国家的铁路、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难度很大。第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覆盖的中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宗教和民族问题关系复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比较活跃。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地区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甚至伴随严重的后遗症,而且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体制、宗教文化习俗相去甚远。第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广大地区地处三大洲结合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油气资源储量巨大。长期以来,这一地区都是大国争夺的焦点,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可能会冲击到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 对此,中国经济网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研究报告给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产业互补的优势,扩大经济带内部的贸易总量。“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互补性强,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有很大的可提升的合作空间。应通过加强各领域的产业合作,进一步扩大经济带各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提升贸易总量。 二是增加对经济带发展滞后国家的贷款,帮助其基础设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大部分国家发展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抵抗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弱。要提升这些滞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要。有条件的国家可以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帮助这些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 三是设置区域性政策银行,加强金融领域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可以协商建立

2014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

2014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

2014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相关港口作为连接国内外货运商贸、物流仓储以及信息服务等的重要载体,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节点,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相关港口的信息监控、物流对接、港务管理、安防应急等能力也面临更高要求。因此,各大港口向创新化、科技化、智慧化转变的改革势在必行。 1、智慧港口的涵义 智慧港口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智慧技术手段进行透彻感知、广泛连接、深度计算港口供应链各核心的关键信息,实现港口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和各个参与方之间无缝连接与协调联动,从而对港口管理运作做出智慧响应,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最优化的现代港口。 2、“一带一路”给智慧港口带来新机遇 一是港口货运量增加对港口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

亿美元,广阔的辐射地域范围、庞大的经济规模以及活跃的经济发展态势蕴藏着巨大的货运需求。由此带来的更高的港口服务能力需求已经促使沿海大港率先走向智慧化进程,以提升货运容纳能力和效率,主动应对日益提升的客户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是港口将从传统业务向贸易加工保税综合物流服务转型。“一带一路”战略既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也包括次区域合作区、经济走廊、跨国运输线等,相关的仓储物流、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产品研发和加工制造等港口功能需求将会日益强烈,港口从传统业务向贸易加工保税综合物流服务转型将迎来机遇,与之对应的信息化服务能力要求也将水涨船高。 三是港口运营管理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会带来港口货运量的 增加,更会为港口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智慧化港口建设将会弥补传统港口管理的不足,从而帮助港口提升运营能力、货运调度能

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

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 战略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2014年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相关港口作为连接国内外货运商贸、物流仓储以及信息服务等的重要载体,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节点,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相关港口的信息监控、物流对接、港务管理、安防应急等能力也面临更高要求。因此,各大港口向创新化、科技化、智慧化转变的改革势在必行。 1、智慧港口的涵义 智慧港口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智慧技术手段进行透彻感知、广泛连接、深度计算港口供应链各核心的关键信息,实现港口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和各个参与方之间无缝连接与协调联动,从而对港口管理运作做出智慧响应,形成信息化、智能化、最优化的现代港口。 2、“一带一路”给智慧港口带来新机遇 一是港口货运量增加对港口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广阔的辐射地域范围、庞大的经济规模以及活跃的经济发展态势蕴藏着巨大的货运需求。由此带来的更高的港口服务能力需求已经促使沿海大港率先走向智慧化进程,以提升货运容纳能力和效率,主动应对日益提升的客户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是港口将从传统业务向贸易加工保税综合物流服务转型。“一带一路”战略既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也包括次区域合作区、经济走廊、跨国运输线等,相关的仓储物流、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产品研发和加工制造等港口功能需求将会日益强烈,港口从传统业务向贸易加工保税综合物流服务转型将迎来机遇,与之对应的信息化服务能力要求也将水涨船高。 三是港口运营管理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会带来港口货运量的增加,更会为港口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智慧化港口建设将会弥补传统港口管理的不足,从而帮助港口提升运营能力、货运调度能力和通关监管效率,使港口从容面对巨大的货运增加量。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布局,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海南举全省之力,发挥特殊区位及资源优势,推动我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海南省委已将“响应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布局,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服务基地”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实施事项。 历史人文等众多因素考量 “桥头堡”地位不可替代 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区位,决定了海南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两会采访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达成的共识。 南海,这条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宏观战略引导下,将迸发新的生机和蓬勃生命力。 对于海南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肖杰代表说,自唐宋以来,其就作为中西商船往来的避风港、补给港以及大陆、东南亚国家及本岛特产的重要中转集散地。明朝郑和下西洋,七经海南岛;海南历代渔民手中的《更路簿》,悠悠记录古代海上丝路的重要航经;南海大量古代中外沉船和出水文物,是古丝路的历史见证者。肖杰代表认为,“正因为扼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之要冲,海南无可争辩地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参与者和管理者。” 溯古追今。在谈及海南在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时,林回福代表分析认为,海南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是往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两亚”(东南亚、东北亚)的“十字路口”。作为连接亚太地区与世界最主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之一,每年经过南海海域的船舶就多达10万艘,其中万吨级船舶4万多艘,我国四分之三的外贸出口货物、全球三

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背景材料】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他表示,2 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曾经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习近平盛赞中哈传统友好,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了实现这一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习近平提出,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加强民心相通。这个战略构想,表达的是中国与欧亚各国全面开展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 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我们主张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要坚定相互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大力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 二、【多维视角】 1、文化生活 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古丝绸之路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宝贵启示? (1)文化具有多样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经济贸易往来,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指的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由于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全球被广泛接受。 1.古亚欧大陆丝绸之路 ——开创 汉武帝时期,为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使者张骞从长安出发,最终到达大月氏(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阿姆河地区),首次打通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 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并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又首次将丝路从西亚延伸到了欧洲的罗马帝国。 ——路线 丝绸之路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中南北三条线路。 东段: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线:从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中线: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

但路途漫长。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 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中国唐代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多有分岔和支路。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南道(又称于阗(tian)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作用 商品融通: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铁器、金器、银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