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NIOS II 的IP 无线收发机

基于双NIOS II 的IP 无线收发机
基于双NIOS II 的IP 无线收发机

基于双NIOS II的IP无线收发机

(Wireless IP/Ethernet Transceiver)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鹏常青(导师)

Wang Peng Chang Qing

摘要:介绍了基于NIOS II 软核处理器的SOPC 技术,分析了传统方法和基于SOPC技术的方法实现扩频收发机的优劣,详细说明了嵌有双NIOS II的SOPC技术的方案设计。该设计增强了系统功能,改善了系统的灵活性,并提高了其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伸缩性。

Abstract: Introduce the technique of SOPC with softcore processor NIOS II . Analyze the traditional design and the SOPC design in a Direction-Sequence Spread-Spectrum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system. Explain the design with SOPC method in which two NIOS II are embedded. The functions are enhanced , while the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 is extended.

Keywords: SOPC; NIOS II; Spread-Spectrum Receivers And Transmitter

一:概述

目前,日益蓬勃发展的网络技术促使许多应用产品向新一代工业及商务网络应用方向发展。一些不带网络功能的产品越来越不符合当今产品的需要。具有更多功能的集成、支持网络协议已成为目前产品研发的主流[1]。

传统的无线收发机具有体积大,可配置性差,功耗高,成本大,开发时间长等缺点,且不支持网络。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考虑,我们将设计一个新式的支持网络的便携式的无线收发机来取代传统的收发机。该系统是无线网络的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扩频技术,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本系统是基于双NIOS II核的扩频收发机。该系统以全双工的方式进行无线方式的收发,并通过以太口进行网络传输。发射方面,系统通过网络收到数据进行扩频调制,经由射频装置从天线发射出去,完成发射部分。接收方面,系统从天线收到远端的信号,进行解调解扩并传给网络,完成接收部分。

其中一个NIOS II核完成无线收发机接收和发送的信号处理和运算,另一个核运行操作系统,完成以太网传输和其他相关控制。

之所以选择使用NIOS II来完成该系统,而不选择目前通用的(MCU+DSP)方式,我们主要考虑是首先双NIOS II的处理能力完全能够完成任务且开发方便,周期短。另外SOPC 硬件线路可以规划到芯片内部,有效缩小PCB面积,减小体积。还有,由于NIOS II的软硬件自由配置空间极大,可以方便的调整系统不断提到系统性能。这几乎能够克服传统无线收发机的所有不足。另外NIOS II内核的可编程性,为以后支持更多网络协议等附加功能可能。

二:功能描述

本系统是基于IP的无线收发装置,具备网络功能的收发机其应用范围将大大增加。系统提供由键盘和液晶显示器组成的人机界面,可以实现本地系统设置,实现码分多址,在允许的作用距离内,设备间可以通过配置实现点对点和组网传输。

电脑

工作站/

IP设备

工作站/

IP设备

本系统是基于双NIOS II核的结构,其中一个核(CORE 1)运行操作系统,完成以太网传输,其他相关控制和人机交互任务。另一个NIOS II核(CORE 2)完成无线收发机接收和发送的信号处理和运算。两个NIOS II的数据和命令交互是通过FPGA内部的共享内存(双口RAM)来实现的。见下图:

三:各模块详细说明:

1 NIOS II CORE 1 功能说明

CORE 1运行MicroC/OS-II操作系统,进行以太网传输,人机交互,控制等方面的处理。首先在上电后NIOS II初始化操作系统,初始化lwIP和其它的一些外设并初始化液晶显示器执行人机界面程序。在该用户程序中,通过用户的键盘输入对系统进行设置,调整系统的运行方式,同时将系统状态显示到液晶显示器。其中人机交互程序的系统的设置包括:数据传输方式配置(串口,以太口等),发射功率的选择,网络的配置,扩频序列的选择,环路参数的选择等等。其软件流程图如下:

在该系统中,人机交互程序是用户的顶层程序,实现该程序的功能需要操作系统,lwIP,NIOS II的HAL,驱动程序等的支持。为实现程序要调用各层次的接口并编写驱动程序。其中的大部分程序直接移植altera公司提供的HAL即可。其关系如下:

2 NIOS II CORE 2 功能说明

CORE 2 主要是完成直序扩频收发的信号的处理和运算,是收发机的核心按功能分为接收和发送部分。

发送部分:从共享内存中取来来自网络的数据(也可以来自其它接口),形成一路数字信号,然后加密,卷积编码(2,1,7),交织,组帧,差分,再扩频(127位),成型滤波,BPSK 调制后通过射频模块发射出去。 功能框图:

出去

接收部分:接收部分接收来自射频的模拟信号经过AD 后,复数下变频,相关器(匹配滤波),然后叉积鉴频,然后环路滤波,解帧,解交织,然后解卷积,解密等将一路数据信号存入共享内存供另一个核读取传输。 功能框图:

2.1 软件流程图:

接收通道中的载波和码的捕获跟踪控制比较复杂,运算较多所以在软核上用软件实现,流程图如下:

2.2 成形滤波器

(1)设计实现

[2]

用数字方法进行基带频谱成形,一般采用BTF(二进制横向滤波器)法和查表法。查表法即预先存储所有可能的基带成形波形的样本值,根据发送的数据序列,在存储器中查找相应的波形输出。BTF 法则根据输入的数据序列实时计算输出波形。当基带信号为二进制数据时,采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本文成形滤波器采用查找表方式实现,系统的输入数据为二进制双极性数据,映射逻辑为:

"1""1"Logic Real →?,"0""1"Logic Real →+。采用滚降系数为0.5α=的升余弦滤波

器,升余弦滚降函数的系统函数为:

2sin(/)cos(/)()1(4/(2))s s RC s t T t T h t t t T ππαπα??

??=?????????

, 取波形的截短长度为输入数据码元宽度的四倍,则当输入信号为“1111”时,系统的输

出波形如图所示。

h 1(t)

h 1N (t)

h 1N+1(t)

输入信号为“

1111”,系统输出波形

图中,h 1

(t) 为h(t)的截短。可以看出, ?时间段的波形为前后时刻波形的叠加,即

连续输入的四个信号才能确定一段波形。若在一个?时间段内采8个样点,

因为每个样点有24个可能值,所以共需要24

×8=128个数据。这些样点值可以由上式计算得出,将它们以二进制补码表示,存入ROM 中,就构成了查找表。样点数据存储格式见下图。

图 波形数据存储格式

本系统所实现的成形滤波器主要由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和查找表组成,输出为8比特的波形数据,硬件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查找表为一个地址宽度为7比特,输出为8位比特的ROM,在FPGA 内部实现。移位寄存器由4个带异步复位端的D 触发器级联而成,基带数据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其输出构成查找表的高4位地址,而低3位的地址由一个八进制计数器输出,其计数频率为基带数据频率的8倍,复位端连接数据时钟,即每送进来一位数据,计数器便清零。

成形滤波器实现框图 (2)仿真验证

为了验证成形滤波器模块,在其数据输入端加入一数据源作激励,并将模块输出转化为十进制数,以模拟形式表示。仿真结果如下,其中din 为输入二进制数据,q 为输出的成形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取样点之间的串扰很小,达到了基带成形的目的。

2.3 相关器

本系统使用匹配滤波其进行相关,其特点是捕获速度快,但同时消耗资源较多,该模块的设计难点是在不降低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资源消耗。所以我们采用折叠型滤波器 当伪码长度较长或硬件资源紧张时,可以对倒置型滤波器进行“折叠”处理来进一步压缩资源。折叠滤波器是一种改进的倒置型滤波器,其实现原理基于以下等式:

1

()()()N k y n x n k h k ?==?∑

121311

2(1)(...(((()())()())()())...)()()M M M N k k M

k M

k m M

x n k h k x n k h k x n k h k x n k h k ????====?=?+?+

?++

?∑∑∑∑

(5.6)

其中 N m M =×,m 为折叠次数。

折叠型滤波器的工作时钟同步于输入采样时钟,即每进入一个采样数据,加法链中的数据向后移动一级。如式x 所示,m 次折叠滤波器将相关运算分为m 步进行,每一步的相关运算长度为整个相关运算的1/m 。在采样速率不变的情况下,折叠滤波器必须在一个采样时钟内执行完所有步骤。这就需要提高折叠滤波器的处理时钟,折叠几次,处理时钟就变为原来的几倍。另外如图x 所示,倒置型滤波器的结构具有重复对称性,所示可以重复利用1/m 长的相关运算单元完成整个相关运算。在FPGA 的设计中,这种方法称为以速度换取面积,通过提高处理时钟节省了大量的硬件资源。下图所示为本系统所采用的2次折叠匹配滤波

器,用64抽头实现了127位码长8倍过采样匹配滤波器。

由图x可知,折叠匹配滤波器主要由加法器、延时单元、伪码寄存器和反馈逻辑组成。其中本地127位伪码通过末尾添零变成128位,以折叠格式存放在伪码寄存器中。因为采用8倍过采样并且折叠系数为2,加法链每级之间的延时应该为16个处理时钟单位,但加法器本身占用了一个时钟延时,所以延时单元只需产生15个时钟延时即可。

折叠匹配滤波器的处理时钟为采样速率的两倍,每两个时钟周期出现一个采样数据。在第一个时钟周期,code0到code63被送入64个抽头单元中,同时code0加法器的反馈输入端被置为零。第一个时钟周期结束时,加法器的结果移入保存寄存器中。在第二个时钟周期,code64到code127送入抽头单元,code64加法器的输入来自保持寄存器。第二个时钟周期结束,最终结果送入捕获寄存器。

以下为时序仿真图,综合工具quartus5.0, 仿真工具 modelsim 5.8。其中clk_32k为发送符

号时钟,I_corr为匹配滤波器输出的相关值。可以看出,在每一个符号周期内,相关结果都会出现一个峰值。

2.4 叉积鉴频

该模块是频率鉴别器,当输入同向和正交两个分量的时候,输出为当时的频差,其结果在送入环路滤波器进行闭环的反馈。

其仿真图如下

:

上图是在modelsim5.7上的布线后仿真图,第一个信号是频差,第二个信号是未下变频的信号,第三个信号是下变频以后的信号。由图可见频差在不断缩小变成零,下变频信号最后频

率消失,同步成为一条直线[3]

3 CORE 1与CORE 2通讯

CORE 1与CORE 2的通讯:采用FPGA 内部的双口RAM 形成一块共享内存,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接收和发送分别拥有独立的存储空间,另外一些交互命令也独立存储。如图:

共享内存

三:设计特点

1本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无线收发机,通过网络使无线收发机的功能大大丰富。本系统可以实现点对点传输,一点对多点传输,和组网功能。大大增强了无线收发机的应用范围。

2使用SOPC能够非常方便快捷的搭建很有特色双核NIOS II系统,同时NIOS II支持操作系统并提供lwIP,对进行网络开发大大有利,这些都加快了系统开发进度。

3我们做过评估,采用双核NIOS II完全可以胜任IP无线收发机。而不需要使用传统通的(MCU+DSP)结构,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缩小了PCB面积,更重要的是功耗大大降低。

4 NIOS II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软硬件选择性。在信号处理的接收方面,由于解扩解调计算复杂,对于环路滤波器和叉积鉴频中的一些运算使用了NIOS II的自定义指令。而能量捕获则作为硬件加速,完全在硬件中实现。

系统提供了键盘和液晶显示器,可以直接对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并显示调整结果。综上:采用新方法实现的无线收发机在许多方面比传统方案都有所改进和提高,为今后实现无线收发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SOPC/FPGA教程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742975.html,

[2] 李博直序扩频接收机数字中频模块的FPGA实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 姚廷燕 SOPC 技术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中的应用 遥控遥测 2005.7

实验五-IP协议分析

实验五IP协议分析 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将研究IP协议,通过执行traceroute程序来分析IP数据包发送和接收的过程。我们将研究IP数据包的各个字段,详细学习IP数据包的分片。 一、捕获traceroute 为了产生一个IP数据包,我们将使用traceroute程序来向一些目的地发送不同大小的数据包,这个软件我们在第一个实验已作过简单的尝试了。 但我们试图在IP头部首先发送一个或者更多的具有TTL的数据包,并把TTL的值设置为1;然后向同一个目的地发送一系列具有TTL值为2的数据包;接着向同一个目的地发送一系列具有TTL值为3的数据包等等。路由器在每次接收数据包时消耗掉一个TTL,当TTL达到0时,路由器将会向源主机返回一个ICMP的消息(类型为11的TTL溢出),这样一个TTL值为1的数据包将会引起路由器从发送者发回一个ICMP的TTL溢出消息产生一跳,TTL值为2的数据包发送时会引起路由器产生两跳,TTL值为3的数据包则会引起路由器产生3跳。基于这种方式,主机可以执行traceroute观察ICMP的TTL溢出消息,记录每个路由器的ICMP的溢出消息的源IP地址,即可标识出主机和目的地之间的所有路由器。 我们要运行traceroute让它发送多种长度的数据包,由Windows提供的tracert程序不允许改变由tracert程序发送的ICMP的回复请求消息的大小,在Windows下比较好的一个是pingplotter,它可以在以下网站下载共享版本(现在已下载好存在共享文件夹的压缩包中): 安装pingplotter标准版(你有一个30天的试用期),通过对你所喜欢的站点执行一些traceroute来熟悉这个工具。ICMP回复请求消息的大小可以在pingplotter中设置:Edit-> Options->Default Setting->enginet,在packet size字段中默认包的大小是56字节。pingplotter 发送一系列TTL值渐增的包时,Trace时间间隔的值和间隔的个数在pingplotter中能够设置。 按下面步骤做: 1启动Iris,开始包捕获; 2启动pingplotter,然后在“Address to Trace”窗口输入目的地目标的名字:

IP协议的定义

IP协议的定义、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 什么是IP协议,IP地址如何表示,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地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连的数据报协议,它与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协议族的核心。它提供网间连接的完善功能,包括IP数据报规定互连网络范围内的IP地址格式。Internet 上,为了实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结点之间的通信,必须为每个结点(入网的计算机)分配一个地址,并且应当保证这个地址是全网唯一的,这便是IP 地址。目前的IP地址(IPv4:IP第4版本)由32个二进制位表示,每8位二进制数为一个整数,中间由小数点间隔,如159.226.41.98,整个IP地址空间有4组8位二进制数,由表示主机所在的网络的地址(类似部队的编号)以及主机在该网络中的标识(如同士兵在该部队的编号)共同组成。为了便于寻址和层次化的构造网络,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商业应用中只用到A、B、C三类。 *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 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不难算出,A类地址允许有126个网段,每个网络大约允许有1670万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 B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 B类地址允许有16384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3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3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主机标识占1组8位二进制数, C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具有C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如校园网)。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习惯采用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一个IP 地址, 十进制数之间采用句点“.”予以分隔。这种IP地址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如以这种方式表示, A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0.0.1- 127.255.255.254; B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28.1.0.1-191.255.255.254;C类网络的IP地址范围为:192.0.1.1-223.255.255.254。 由于网络地址紧张、主机地址相对过剩,采取子网掩码的方式来指定网段号。TCP/IP协议与低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也是TCP/IP的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它能广泛地支持由低两层协议构成的物理网络结构。目前已使用TCP/IP连接成洲际网、全国网与跨地区网。

网际协议(IP)

每组人数 6人实验机器编号 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室名称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 一、实验名称:网际协议(IP)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2.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 3.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 三、实验环境 该实验采用中软吉大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系统中的拓扑结构二,如下图示: 说明:主机A、C、D的默认网关是172.16.1.1;主机E、F的默认网关是172.16.0.1。 四、实验原理 1.IP协议简介 2.IP地址及其表示方法 3.特殊的IP地址 4.IP报文格式 5.IP数据报校验和 五、实验步骤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练习一: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 1.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 务。 2.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他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 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仿真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仿真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3.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 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 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6.将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 和。 7.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完整版)IP协议-RFC791中文版

INTERNET PROTOCOL DARPA INTERNET PROGRAM PROTOCOL SPECIFICATION September 1981 prepared for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 1400 Wilson Boulevard Arlington, Virginia 22209 by 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4676 Admiralty Way Marina del Rey, California 90291

索引 前言 (iii) 1.介绍------------------- 1 1.1 ~动机----------------- 1 1.2 ~范围----------------- 1 1.3 接口------------------1 1.4 操作-------------------2 2. 概述 2.1 与其他协议的关系----------------- 9 2.2 操作模型------------------ 5 2.3 函数说明----------------- 7 2.4 ~网关----------------------- 9 3. 规范 3.1 ~网际(Internet)头部格式---------------------- 11 3.2 讨论----------------- 23 3.3 接口------------------ 31 附录A:例子& 场景 附录B:数据传输顺序 词汇表--------------------- 41 引用---------- --------- 45

TCPIP协议簇IP协议号

0 保留字段,用于IPv6(跳跃点到跳跃点选项) 1 Internet控制消息 2 Internet组管理 3 网关到网关 4 IP中的IP(封装) 5 流 6 传输控制 7 CBT 8 外部网关协议 9 任何私有内部网关(Cisco在它的IGRP实现中使用) 10 BBNRCC监视 11 网络语音协议 12 PUP 13 ARGUS 14 EMCON 15 网络诊断工具 16 混乱(Chaos) 17 用户数据报文 18 复用 19 DCN测量子系统 20 主机监视 21 包无线测量 22 XEROXNSIDP 23 Trunk-1 24 Trunk-2 25 leaf-1 26 1eaf-2 27 可靠的数据协议 28 Internet可靠交易 29 1SO传输协议第四类 30 大块数据传输协议 31 MFE网络服务协议 32 MERIT节点之间协议 33 序列交换协议 34 第三方连接协议 35 域之间策略路由协议 36 XTP 37 数据报文传递协议 38 IDPR控制消息传输协议 39 TP+ +传输协议 40 IL传输协议 41 1Pv6 42 资源命令路由协议 43 1Pv6的路由报头 44 1Pv6的片报头 45 域之间路由协议 46 保留协议 47 通用路由封装48 可移动主机路由协议 49 BNA 50 1Pv6封装安全有效负载 51 1Pv6验证报头 52 集成的网络层安全TUBA 53 带加密的IP 54 NBMA地址解析协议 55 IP可移动性 56 使用Kryptonet钥匙管理的传输层安全协议 57 SKIP 58 1Pv6的ICMP 59 1Pv6的无下一个报头 60 IPv6的信宿选项 61 任何主机内部协议 62 CFTP 63 任何本地网络 64 SATNET和BackroomEXPAK 65 Kryptolan 66 MIT远程虚拟磁盘协议 67 Internet Pluribus包核心 68 任何分布式文件系统 69 SATNET监视 70 VISA协议 71 Internet包核心工具 72 计算机协议Network Executive 73 计算机协议Heart Beat 74 Wang Span网络 75 包视频协议 76 Backroom SATNET监视 77 SUN ND PROTOCOL—临时 78 WIDEBAND监视 79 WIDEBAND EXPAK 80 ISO Internet协议 81 VMTP 82 SECURE—VMTP(安全的VMTP) 83 VINES 84 TTP 85 NSFNET—IGP 86 不同网关协议 87 TCF 88 EIGRP 89 OSPFIGP 90 Sprite RPC协议 9] Locus地址解析协议 92 多播传输协议 93 AX.25帧 94 IP内部的IP封装协议 95 可移动网络互连控制协议 96 旗语通讯安全协议

ip协议号大全

1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RFC792] 2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RFC1112] 3 GGP Gateway-to-Gateway [RFC823] 4 IP IP in IP (encapsulation) [RFC2003] 5 ST Stream [RFC1190,RFC1819] 6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RFC793] 7 CBT CBT [Ballardie] 8 EGP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RFC888,DLM1] 9 IGP any private interior gateway [IANA] (used by Cisco for their IGRP) 10 BBN-RCC-MON BBN RCC Monitoring [SGC] 11 NVP-II Network Voice Protocol [RFC741,SC3] 12 PUP PUP [PUP,XEROX] 13 ARGUS ARGUS [RWS4] 14 EMCON EMCON [BN7] 15 XNET Cross Net Debugger [IEN158,JFH2] 16 CHAOS Chaos [NC3] 17 UDP User Datagram [RFC768,JBP] 18 MUX Multiplexing [IEN90,JBP] 19 DCN-MEAS DCN Measurement Subsystems [DLM1] 20 HMP Host Monitoring [RFC869,RH6] 21 PRM Packet Radio Measurement [ZSU] 22 XNS-IDP XEROX NS IDP [ETHERNET,XEROX] 23 TRUNK-1 Trunk-1 [BWB6] 24 TRUNK-2 Trunk-2 [BWB6] 25 LEAF-1 Leaf-1 [BWB6] 26 LEAF-2 Leaf-2 [BWB6] 27 RDP Reliable Data Protocol [RFC908,RH6] 28 IRTP Internet Reliable Transaction [RFC938,TXM] 29 ISO-TP4 ISO Transport Protocol Class 4 [RFC905,RC77] 30 NETBLT Bulk Data Transfer Protocol [RFC969,DDC1] 31 MFE-NSP MFE Network Services Protocol [MFENET,BCH2] 32 MERIT-INP MERIT Internodal Protocol [HWB] 33 DCCP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 [RFC-ietf-dccp-spec-11.txt] 34 3PC Third Party Connect Protocol [SAF3] 35 IDPR Inter-Domain Policy Routing Protocol [MXS1] 36 XTP XTP [GXC] 37 DDP Datagram Delivery Protocol [WXC] 38 IDPR-CMTP IDPR Control Message Transport Proto [MXS1] 39 TP++ TP++ Transport Protocol [DXF] 40 IL IL Transport Protocol [Presotto] 41 IPv6 Ipv6 [Deering] 42 SDRP Source Demand Routing Protocol [DXE1] 43 IPv6-Route Routing Header for IPv6 [Deering]

IP协议号大全(网络协议号)

1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RFC792] 2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RFC1112] 3GGP Gateway-to-Gateway[RFC823] 4IP IP in IP(encapsulation)[RFC2003] 5ST Stream[RFC1190,RFC1819] 6TCP Transmission Control[RFC793] 7CBT CBT[Ballardie] 8EGP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RFC888,DLM1] 9IGP any private interior gateway[IANA] (used by Cisco for their IGRP) 10BBN-RCC-MON BBN RCC Monitoring[SGC] 11NVP-II Network Voice Protocol[RFC741,SC3] 12PUP PUP[PUP,XEROX] 13ARGUS ARGUS[RWS4] 14EMCON EMCON[BN7] 15XNET Cross Net Debugger[IEN158,JFH2] 16CHAOS Chaos[NC3] 17UDP User Datagram[RFC768,JBP] 18MUX Multiplexing[IEN90,JBP] 19DCN-MEAS DCN Measurement Subsystems[DLM1] 20HMP Host Monitoring[RFC869,RH6] 21PRM Packet Radio Measurement[ZSU] 22XNS-IDP XEROX NS IDP[ETHERNET,XEROX] 23TRUNK-1Trunk-1[BWB6] 24TRUNK-2Trunk-2[BWB6] 25LEAF-1Leaf-1[BWB6] 26LEAF-2Leaf-2[BWB6] 27RDP Reliable Data Protocol[RFC908,RH6] 28IRTP Internet Reliable Transaction[RFC938,TXM] 29ISO-TP4ISO Transport Protocol Class4[RFC905,RC77] 30NETBLT Bulk Data Transfer Protocol[RFC969,DDC1] 31MFE-NSP MFE Network Services Protocol[MFENET,BCH2] 32MERIT-INP MERIT Internodal Protocol[HWB] 33DCCP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RFC-ietf-dccp-spec-11.txt] 343PC Third Party Connect Protocol[SAF3] 35IDPR Inter-Domain Policy Routing Protocol[MXS1] 36XTP XTP[GXC] 37DDP Datagram Delivery Protocol[WXC] 38IDPR-CMTP IDPR Control Message Transport Proto[MXS1] 39TP++TP++Transport Protocol[DXF] 40IL IL Transport Protocol[Presotto] 41IPv6Ipv6[Deering] 42SDRP Source Demand Routing Protocol[DXE1] 43IPv6-Route Routing Header for IPv6[Deering]

计算机网络IP协议分析

内容摘要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IP地址具有唯一性,根据用户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5类。另外,IP还有进入防护,知识产权,指针寄存器等含义。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的英文名直译就是:因特网协议。从这个名称我们就可以知道IP协议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进行货物运输时都是把货物包装成一个个的纸箱或者是集装箱之后才进行运输,在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传输的。IP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时的基本单元和格式。如果比作货物运输,IP协议规定了货物打包时的包装箱尺寸和包装的程序。除了这些以外,IP协议还定义了数据包的递交办法和路由选择。同样用货物运输做比喻,IP协议规定了货物的运输方法和运输路线。 索引关键词:IP 协议报文地址网络抓包

目录 一、课设概述 (1) 实践目的 (1) 实践内容 (1) 二、详细方案设计 (1) IP(Internet Protocol)简介 (1) 分类的IP 地址 (2)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3) IP报文格式 (4) IP数据报格式(cont.) (5) 利用抓包工具获取icmp报文 (6) Ping 命令 (7) 三、注意事项 (10) 四、心得体会 (11) 五、参考文献 (11) 一、课设概述 (一)实践目的: 1.体会IP地址的分类; 2.分析IP报文格式; 3.理解IP层的路由功能。

TCP IP协议新手入门手册

TCP IP协议新手入门手册 TCP/IP协议新手入门手册(多图解析) 1. 前言 本文用于介绍TCP/IP协议的最基本内容,十分简单,也十分基本,如果希望了解详细的内容,请参阅其它资料,这只 是给初学者用的。 2. TCP/IP介绍 TCP/IP通常指的是关于TCP和IP的任何东西,它是一个统称,它既可以包括其它协议,其它应用程序,还可以包括网 络介质。 2.1 基本结构 为了理解这个技术,最好称理解下图:

2007-6-20 10:41 这个结构存在于Internet中计算机之中,它决定了计算机在网络上的动作。 2.2 名词 数据块的名称会因为它处于不同的协议栈而不同。这里给出一个总结:在以太网时,它称为一个以太网帧,在IP上时,它称为IP包,如果数据在IP和UPD之间一般称为UDP数据报,而数据如果在IP和TCP之间,则称为TCP段(或消息),而数据在应用程序中时,则称为应用程序消息。这种定义不是绝对的,不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说法。 2.3 数据流

数据流从应用程序流向TCP或UDP,我们通常知道的FTP是应用TCP协议的,而SNMP协议却是使用UDP协议的。数据由不同协议模块流向同一个以太网适配器。由适配器将数据传送到网络介质上去。上面的过程在接收方反向发生。 下载 (2.81 KB) 2007-6-20 10:41 以太帧传送到ARP或IP模块中,而以太帧中的数据决定此数据是由IP还是由ARP处理。如果是供IP处理的包,则由IP模块直接传送给TCP或UPD,具体传送给谁这由IP包头决定。而UDP包内的数据决定了应该由UPD协议上层的哪一个应用程序接收这个数据,这一点和TCP是一致的。数据在从应用程序下传到网络时,过程比较简单,各层把在数据上加入自己的包头信息,然后传送给下一层就行了。虽然Internet支持多种网络介质,但是一般我们都拿以太网范例。这里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以太地址是唯一的,全球唯一的。计算机同时也拥有一个四个字节的IP 地址,这个地址用于标记IP模块的地址,但对于Internet来说,IP地址不见得是唯一的。一台运行着的计算机通常知道自己的IP地址和以 太地址。 2.4 两个网络接口 下图中一台计算机连接了两个以太网。

ip协议号22是多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ip协议号22是多少 篇一:ip协议及其对应编号 ip协议及其对应编号(20xx-12-1515:47:59)转载 标签: it ip协议号 十进制关键字协议 ============================0hopoptipv6逐跳选项1icmpinternet控制消息2igmpinternet组管理 3ggp网关对网关 4ipinip中的ip(封装)5st流 6tcp传输控制 7cbtcbt 8egp外部网关协议 9igp任何专用内部网关(cisco将其用于igRp) 10bbn-Rcc-monbbnRcc监视11nVp-ii网络语音协议 12puppup 13aRgusaRgus

14emconemcon 15xnet跨网调试器 16chaoschaos 17udp用户数据报 18mux多路复用 19dcn-measdcn测量子系统 20hmp主机监视 21pRm数据包无线测量 22xns-idpxeRoxnsidp 23tRunk-1第1主干 24tRunk-2第2主干 25leaF-1第1叶 26leaF-2第2叶 27Rdp可靠数据协议 28iRtpinternet可靠事务 29iso-tp4iso传输协议第4类30netblt批量数据传输协议 31mFe-nspmFe网络服务协议 32meRit-inpmeRit节点间协议33sep顺序交换协议 343pc第三方连接协议 35idpR域间策略路由协议 36xtpxtp

37ddp数据报传送协议 38idpR-cmtpidpR控制消息传输协议39tp++tp++传输协议 40ilil传输协议 41ipv6ipv6 42sdRp源要求路由协议 43ipv6-Routeipv6的路由标头 44ipv6-Fragipv6的片断标头 45idRp域间路由协议 46RsVp保留协议 47gRe通用路由封装 48mhRp移动主机路由协议 49bnabna 50espipv6的封装安全负载 51ahipv6的身份验证标头 52i-nlsp集成网络层安全性tuba53swipe采用加密的ip 54naRpnbma地址解析协议 55mobileip移动性 56tlsp传输层安全协议 使用kryptonet密钥管理 57skipskip

协议号和端口号大全

协议号和端口号大全 协议号是存在于IP数据报的首部的20字节的固定部分,占有8bit.该字段是指出此数据报所携带的是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也就是协议字段告诉IP层应当如何交付数据。 而端口,则是运输层服务访问点TSAP,端口的作用是让应用层的各种应用进程都能将其数据通过端口向下交付给运输层,以及让运输层知道应当将其报文段中的数据向上通过端口交付给应用层的进程。 端口号存在于UDP和TCP报文的首部,而IP数据报则是将UDP或者TCP报文做为其数据部分,再加上IP数据报首部,封装成IP数据报。而协议号则是存在这个IP数据报的首部. IP协议号 0 HOPOPT IPv6 逐跳选项 1 ICMP Internet 控制消息 2 IGMP Internet 组管理

3 GGP 网关对网关 4 IP IP 中的IP(封装) 5 ST 流 6 TCP 传输控制 7 CBT CBT 8 EGP 外部网关协议 9 IGP 任何专用内部网关(Cisco 将其用于IGRP) 10 BBN-RCC-MON BBN RCC 监视 11 NVP-II 网络语音协议 12 PUP PUP 13 ARGUS ARGUS 14 EMCON EMCON 15 XNET 跨网调试器 16 CHAOS Chaos 17 UDP 用户数据报

18 MUX 多路复用 19 DCN-MEAS DCN 测量子系统 20 HMP 主机监视 21 PRM 数据包无线测量 22 XNS-IDP XEROX NS IDP 23 TRUNK-1 第1 主干 24 TRUNK-2 第2 主干 25 LEAF-1 第1 叶 26 LEAF-2 第2 叶 27 RDP 可靠数据协议 28 IRTP Internet 可靠事务 29 ISO-TP4 ISO 传输协议第4 类 30 NETBL T 批量数据传输协议 31 MFE-NSP MFE 网络服务协议 32 MERIT-INP MERIT 节点间协议 33 SEP 顺序交换协议

IP协议号大全

IP协议号大全 IP协议号IP首部中有8位协议号,用于指明IP的上层协议.0 HOPOPT IPv6 逐跳选项 1 ICMP Internet 控制消息 2 IGMP Internet 组管理 3 GGP 网关对网关 4 IP IP 中的IP(封装) 5 ST 流 6 TCP 传输控制 7 CBT CBT 8 EGP 外部网关协议 9 IGP 任何专用内部网关 (Cisco 将其用于IGRP) 10 BBN-RCC-MON BBN RCC 监视 11 NVP-II 网络语音协议 12 PUP PUP 13 ARGUS ARGUS 14 EMCON EMCON 15 XNET 跨网调试器 16 CHAOS Chaos 17 UDP 用户数据报

18 MUX 多路复用 19 DCN-MEAS DCN 测量子系统 20 HMP 主机监视 21 PRM 数据包无线测量 22 XNS-IDP XEROX NS IDP 23 TRUNK-1 第1 主干 24 TRUNK-2 第2 主干 25 LEAF-1 第1 叶 26 LEAF-2 第2 叶 27 RDP 可靠数据协议 28 IRTP Internet 可靠事务 29 ISO-TP4 ISO 传输协议第4 类 30 NETBLT 批量数据传输协议 31 MFE-NSP MFE 网络服务协议 32 MERIT-INP MERIT 节点间协议 33 SEP 顺序交换协议 34 3PC 第三方连接协议 35 IDPR 域间策略路由协议 36 XTP XTP 37 DDP 数据报传送协议 38 IDPR-CMTP IDPR 控制消息传输协议 39 TP++ TP++ 传输协议

IP协议及包头格式

Internet协议(Internet Protocol) 1. 介绍 1.1. 产生原因 IP协议是用于将多个包交换网络连接起来的,它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前传送一种称之为数据报的东西,它还提供对数据大小的重新组装功能,以适应不同网络对包大小的要求。 1.2. 范围 IP的责任就是把数据从源传送到目的地。它不负责保证传送可靠性,流控制,包顺序和其它对于主机到主机协议来说很普通的服务。 1.3. 接口 这个协议由主机到主机协议调用,而此协议负责调用本地网络协议将数据报传送以下一个网关或目的主机。例如TCP可以调用IP协议,在调用时传送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作为参数,IP形成数据报并调用本地网络(协议)接口传送数据报。 1.4. 操作 IP实现两个基本功能:寻址和分段。IP可以根据数据报报头中包括的目的地址将数据报传送到目的地址,在此过程中IP负责选择传送的道路,这种选择道路称为路由功能。如果有些网络内只能传送小数据报,IP可以将数据报重新组装并在报头域内注明。IP模块中包括这些基本功能,这些模块存在于网络中的每台主机和网关上,而且这些模块(特别在网关上)有路由选择和其它服务功能。对IP来说,数据报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对IP不好说什么连接或逻辑链路。 IP使用四个关键技术提供服务:服务类型,生存时间,选项和报头校验码。服务类型指希望得到的服务质量。服务类型是一个参数集,这此参数是Internet 能够提供服务的代表。这种服务类型由网关使用,用于在特定的网络,或是用于下下一个要经过的网络,或是下一个要对这个数据报进行路由的网关上选择实际的传送参数。生存时间是数据报可以生存的时间上限。它由发送者设置,由经过路由的地方处理。如果未到达时生存时间为零,抛弃此数据报。对于控制函数来说选项是重要的,但对于通常的通信来说它没有存在的必要。选项包括时间戳,安全和特殊路由。报头校验码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如果校验出错,抛弃整个数据报。 IP不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它不提供端到端的或(路由)结点到(路由)结点的确认,对数据没有差错控制,它只使用报头的校验码,它不提供重发和流量控制。如果出错可以通过ICMP报告,ICMP在IP模块中实现。

TCP IP协议基础(经典教程)

TCP/IP协议基础 目录 1. TCP/IP协议栈与数据包封装 2. 以太网(RFC 894)帧格式 3. ARP数据报格式 4. IP数据报格式 5. IP地址与路由 6. UDP段格式 7. TCP协议 7.1. 段格式 7.2. 通讯时序 7.3. 流量控制 672

其实在链路层之下还有物理层,指的是电信号的传递方式,比如现在以太网通用的网线(双绞线)、早期以太网采用的的同轴电缆(现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光纤等都属于物理层的概念。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集线器(Hub)是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设备,用于双绞线的连接和信号中继(将已衰减的信号再次放大使之传得更远)。 链路层有以太网、令牌环网等标准,链路层负责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就是说从网线上检测到什么信号算作新帧的开始)、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就自动重发)、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交换机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链路层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帧(比如十兆以太网和百兆以太网之间、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之间),由于不同链路层的帧格式不同,交换机要将进来的数据包拆掉链路层首部重新封装之后再转发。 网络层的IP协议是构成Internet的基础。Internet上的主机通过IP地址来标识,Internet上有大量路由器负责根据IP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转发数据包,数据包从Internet上的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往往要经过十多个路由器。路由器是工作在第三层的网络设备,同时兼有交换机的功能,可以在不同的链路层接口之间转发数据包,因此路由器需要将进来的数据包拆掉网络层和链路层两层首部并重新封装。IP协议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丢失,可靠性可以在上层协议或应用程序中提供支持。 网络层负责点到点(point-to-point)的传输(这里的“点”指主机或路由器),而传输层负责端到端(end-to-end)的传输(这里的“端”指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传输层可选择TCP或UDP协 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有点像打电话,双方拿起电话互通身份之后就建立了连接,然后说话就行了,这边说的话那边保证听得到,并且是按说话的顺序听到的,说完话挂机断开连接。也就是说TCP传输的双方需要首先建立连接,之后由TCP协议保证数据收发的可靠性,丢失的数据包自动重发,上层应用程序收到的总是可靠的数据流,通讯之后关闭连接。UDP协议不面向连接,也不保证可靠性,有点像寄信,写好信放到邮筒里,既不能保证信件在邮递过程中不会丢失,也不能保证信件是按顺序寄到目的地的。使用UDP协议的应用程序需要自己完成丢包重发、消息排序等工作。

实验8分析IP协议及IP分片

实验8 分析IP协议及IP分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正确使用Ethereal分析IP协议的技能。 2.深入理解IP网络为了传输一个IP长报文而计算分片的过程。 二、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XP /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 2.每台PC机具有以太网卡,通过双铰线与局域网相连。 3.Ethereal工具(可以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742975.html,/下载)。 4.java虚拟机,IP分片Java程序。 实验步骤及分析 分析IP协议 1.启动系统。点击“Ethereal”程序组中的“Ethereal”图标,将出现 以系统操作界面,如图1 图1 Ethereal系统主界面

2.点击“Capture/Start”菜单,在菜单capture 下点击interfaces,选 取要抓包的网卡,这里选取这个网卡抓取数据包,如下图2: 图2 3.选择协议:在图2窗口中点击“Capture filter”,在Filter name 中选 择Ip only,然后点击“save”按钮,如图3.再点击“ok”按钮,返回到图4界面。

图3 图4

4.然后在图4界面中,点击“OK”按钮,然后通过浏览器访问郑州 大学“学校概况”网页(ip地址202.196.64.199),如图5。系统开始俘获网络分组。如图6。 图5 图6 5.当按“Stop”(停止)按钮时,系统停止俘获分组并将已经俘获的 分组信息装载在分析系统中。

6.IP协议的分析。 如图7,在Ethereal上部的窗口中,有帧编号(No.)、时间(Time)、源地址(Source)、目的地址(Destination)、协议(Protocol)和信息(Info)等列,各列下方依次排列着俘获的分组。中部的窗口给出选中的某帧的详细内容。下部窗口对应的该协议帧某字段的十六进制数值内容。 查找源是202.196.64.199,目的是本机IP的TCP数据,例如选择其中第76号帧进行分析。 TCP的协议信息 图7对第1674帧的分析

TCP&IP协议分析复习资料

Pfq k 考试题型:20分单选共10题,10分多选共5题,20分填空(概念及代码)20分综合共2题30分简答题(写代码,问答)共6题 重点章节:2.5进程间的通信 1、进程之间的同步通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信)? 解:进程之间相互通信的机制使用以下三种机制:计数信号量(semaphore)、端口和消息传递。 为了防止进程之间相互干扰,所有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的协议软件必须使用信号量来实现互斥操作。所有应受保护的代码段提供—个信号量其初始值均为1即:S = screate(1) ; 在访问一个长度为N 的队列时,需要两个信号量来调度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个信号量初始化如下:S1 = screate(N); S2 = screate(0); 生产者执行: 消费者执行: Wait(s1); Wait(s2); …insert item in next availabe slot … …extract oldest item from queue … Signal(s2); Signal(s1); 信号量保证了当队列全满时生产者进程被阻塞,而当队列全空时,消费者进程被阻塞。除此之外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正常运行。 2、数据报在协议软件之间的传送流程?(向上或向下)协议软件内部和上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是如何完成的? 解:lP 协议与传输协议之间的数据报传递: 由一个独立的进程来处理传入的TCP 报文段。由于IP 和TCP 作为各自独立的进程执行,因而IP 和TCP 必须利用进程间的通信机制来通信。IP 调用Psend 将报文段存放在端口内,而TCP 调用preceive 来读取端口中的报文段。UDP 模块不作为独立进程存在。它是由一些常规过程组成,IP 进程通过调用来处理传入的UDP 数据报。 向高层协议传递分组: 系统应用了队列以及消息传送原语,以实现进程之间通信的同步。当一个携带IP 数据报的分组到达后,中断过程必须将该分组置入队列中,并调用send 函数通知IP 进程已有一个数据报到达。如果此时IP 进程手头没有分组可处理,则调用receive 函数等待下一个数据报的到达。每一个网络设备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输入队列,而唯一的IP 进程从所有的队列中提取数据报进行处理。 向应用程序的传递操作:由于每个应用程序都作为一个独立的进程执行,它必须利用由系统提供的通信原语,才能与实现协议的进程协调。 输出过程中应用程序和网络硬件之间的信息流动过程:一个应用程序,作为一个独立进程执行,调用系统例程向TCP 传递数据流,或者向UDP 传递数据报 a 、对于UDP 输出处理,运行某个应用程序的进程进入操作系统,执行一段UDP 过程,申请一个IP 数据报,填写相应的目的地址,将UDP 数据封装在IP 数据报中,然后将IP 数据报传递给IP 进程,由IP 进程发送出去。 Data Link 帧头 传输层头 UDP/TCP IP 头 应用数据 版本号 头长 度 服务类型 分组 总长度 标识 标志 分段偏移 生存时间 协议 分组头校验和 源地址 目的 地址 选项 最大 64K Bytes

IP协议号大全(网络协议号)

IP协议号大全(网络协议号) 1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RFC792] 2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RFC1112] 3 GGP Gateway-to-Gateway [RFC823] 4 IP IP in IP (encapsulation) [RFC2003] 5 ST Stream [RFC1190,RFC1819] 6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RFC793] 7 CBT CBT [Ballardie] 8 EGP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RFC888,DLM1] 9 IGP any private interior gateway [IANA] (used by Cisco for their IGRP) 10 BBN-RCC-MON BBN RCC Monitoring [SGC] 11 NVP-II Network Voice Protocol [RFC741,SC3] 12 PUP PUP [PUP,XEROX] 13 ARGUS ARGUS [RWS4] 14 EMCON EMCON [BN7] 15 XNET Cross Net Debugger [IEN158,JFH2] 16 CHAOS Chaos [NC3] 17 UDP User Datagram [RFC768,JBP] 18 MUX Multiplexing [IEN90,JBP] 19 DCN-MEAS DCN Measurement Subsystems [DLM1] 20 HMP Host Monitoring [RFC869,RH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