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背影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518913999.html,

历史的背影

作者:杨在耘

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15年第06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只是卑微而又渺小的存在,有如沧海一粟,轻易就会被滚滚洪流淹没。什么悲欢离合,便也随着去了,了无痕迹。真正悲哀的,是那些古时的建筑。它们屹立在那里,不动声色地看着朝代交替,世事轮回,任时光肆意冲刷,只剩下陈旧的外壳。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尽力从它们沧桑的面庞上寻找古代的气息。其中,最令我感慨的,是那座著名的清朝行宫——承德避暑山庄。

多次在清剧中看到这个地方,一直以来,它给我的印象不过是一座行宫罢了,我从未想过什么深刻的地方。直到近期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一个王朝的背影》,了解到他诠释的避暑山庄,心才猛地那么一怔:原来这小小的行宫身上竟承载了如此巨大的历史风雨!

避暑山庄,听名字,便觉得是一个避暑、休息的地方。我们知道,满族是一个能骑善射的民族,清朝各代帝王每年都会统率大批官兵到长城外的“木兰围场”打猎。此地距京城有一定距离,自然要修建几座行宫来供他们歇息。从政治上来说,这声势浩大的“围猎”实际上也是军事演习,目的是宣扬国威。此外,这里也是接见北方边疆各少数民族首领的好地方。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庄,名为“避暑”,实则是将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巧妙结合,转化为一座幽深僻静的园林。再说,康熙是历史上有名的圣主,避暑山庄诞生于如此繁盛的时代,亦是它的幸运。余秋雨先生说:“避暑山庄其实就是康熙的…长城?。”

然而,这座“长城”在平安度过了康乾盛世后,便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嘉庆懦弱,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病死山庄。道光畏怯,在鸦片战争的打击下手足无措,山庄也就此荒废了。多年以后,咸丰帝再次打开了避暑山庄的大门,但这一次,他是来避难的。我不禁有点心酸:当初风云一时的行宫,如今却成了皇帝躲灾避难的处所。外头战事吃紧,割地频频,皇上却在此地苟延残喘,真是讽刺。到后来,咸丰帝也去了,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在一个无术无能的女人手上,任人宰割。山庄终于彻底沉寂了,康熙的“长城”终于倾塌了,清朝也成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气数殆尽。

我想,它虽然只是一栋建筑,但也应该是痛苦的,又或许,正因为它是一栋建筑,才更体现了其可悲之处。是啊,人生苦短,最多不过百年光景,一切苦痛都是暂时的,而它,亲眼看着自己扎根的土地由盛世繁华到颓圮衰亡。这一漫长的过程,它究竟是如何熬过来的?当战火的硝烟四处弥漫,人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时,它只能默默地躲在远僻的山林里,任烟火刺痛它的双眼,任国仇家恨在心里漫溢,却什么也做不了。渐渐地,也就习惯了以旁观者的姿态冷眼看这世间变幻。清朝去了,它的灵魂也跟着去了……

如今,这座几百年历史的行宫依旧矗立在那片山林中。我每次听到那些与清朝有关的话语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它那沧桑的容颜。这么多年过去了,它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颜色,静静地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