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读 林 庚

解 读 林 庚
解 读 林 庚

?林庚简介

●资料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

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其父

林志均是著名学者和书法家。1928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

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

办《文学月刊》。1933年清华大学

毕业,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

1934-1952年先后在北京民国学院、

厦门大学、燕京大学任教。1952

年院系调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1956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

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至1986年退休,仍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北京大学诗歌中心主任。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首批会员。1954年《光明日报》副刊《文学遗产》创刊至1963年终刊,任编委。曾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二次代表大会及第四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个人成就

林庚的

一生充满诗

意。当年读清

华大学中文

系时的毕业

论文就是他

的第一本新

诗集《夜》由

闻一多先生

设计封面、俞

平伯先生写

序。此后,他

创作出《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2004年,他还牵头组建了北大诗歌中心,并担任主任。

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贺知章的名诗《咏柳》,是因为他的挖掘,才入选小学课本,最终家喻

户晓。?当唐诗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林庚说,?少年没有苦闷吗?春天没有悲伤吗?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

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在研究中,他非常注重创造性,着力寻找那些能说明创造的资料。他说,?文学要是没有创造性,严格地说,就不是文学,就没有价值了。??在有创造性的地方多讲,没创造性的地方少讲,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史起伏的地方,看出它发展的脉络。?

他说自己是?教书为业,心在创作?,先是诗人,后是教授。从上世纪50

年代初院系调整至今,他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对于学生来说,他是出色的诗歌启蒙者和文学引路人,常常在讲坛上忘情地长吟诗词,写下一黑板一黑板的漂亮书法。任继愈、吴小如、傅璇琮、袁行霈、谢冕等学者无不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

在唐诗研究方面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所著文学史为公认名作。

现代汉语诗歌自胡适?尝试?白话诗开始,一直在寻找用新的语言和形式,接纳与整合复杂变动的现代经验。这是一种至今尚未完成的、在诸多矛盾中展开的艰难求索,始终具有实践性、试验性品格。它体现在许多诗人身上,关心的重点却各不相同。面对经验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主流诗歌注重内容的创新,努力在主题和题材上追随时代,或在诗意和情趣上更换中国诗歌的血液。他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现实主义诗歌对中国现实的执着关怀,还是现代主义诗人对现代诗质的反复探寻,都在20世纪中诗歌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但是光强调内容而忽视形式,只看重?诗意?而轻慢凝聚,只考虑求新求异而不思规律,也会给诗歌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上世纪30年代以后,诗歌形式秩序探索的不断被边缘化,现在看来,不是加强了诗歌的自由与解放,而是增加了诗人的磨难;不是让诗亲近了读者,而是疏远了读者;不是变得更加自觉,而是显得有点盲目。

只有少数诗人对诗歌的内容与形式、诗意与诗形的共同要求保持着高度自觉,而林庚是其中最值得重视的诗人之一。

像20世纪许多诗人一样,林庚也是从写自由诗开始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他曾在30年代前期出版过《春野与窗》的自由诗集,其中《破晓》等诗篇,可以认为是20世纪中国诗歌的优秀文本。这些诗,因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而得到好评,废名(冯文炳)甚至在《谈新诗》中认为:?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要重些。?但林庚与诸多新诗人不同之处在于:虽然他也

珍惜自由诗?追求到了从前所不易亲切抓到的一些感觉与情调?,却也认为它是尖锐的、偏激的方式,?若一直走下去必有陷于'狭’的趋势?(《诗的韵律》)。因此,他提出了新诗的?再解放?问题:?新诗的语言既已在散文解放的浪潮中获得了自由,是否还需要再解放呢?诗不同于散文,它总要有个与散文不同的形式,自由诗必须分行,这也就是起码区别于散文的形式;但是仅止于此还是不够的。为了使诗歌语言利于摆脱散文中与生俱来的逻辑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找到自己更完美的形式。?

林庚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学者诗人,认识到自由诗的问题之后,从1934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诗歌的节奏与形式的试验。他1936年出版的《北平情歌》,曾得到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这是万水千程后的归真返朴。在这里,新诗的音律第一次脱离平仄的拘律,而且降伏了字组法,使它成为音律的侍婢;后一点,我私意认为,不但是新诗音律的胜利,而且也是诗的胜利。?(周煦良:《新诗

音律的新局面》)更重要的是,他从节奏、形式的观察与试验中发现了诗歌建构

诗行的两条规律:一是?五字组?(?凡是念得上口的诗行,其中多含有五个字为基础的节奏单位。?);二是?半逗律?(?每个诗行的半中腰都具有一个近

于'逗’的作用,我们姑且称这个为'半逗律’,这样自然就把每一个诗行分为近

于均匀的两半;不论诗行长短如何,这上下两半相差总不出一字,或者完全相等。? 无论从创作还是从理论上看,林庚都是20世纪中国最自觉的诗人,他为中国诗

歌提供的独特借鉴意义表现在:一、始终坚持诗之为诗的基本前提(他认为?'诗’原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诗如果没有形式,就是散文、哲学、论说,或其他什么,反正不是诗?。),并对诗与诗意的界限作了清明的划分(?诗意?代表了一切?艺术的意境?,并不等于诗)。二、他的新诗理论来源于他对表现媒介深

刻认识,提出了形式不是由?内容?来决定,而是由语言来决定的著名观点,从而启示人们:一方面,汉语诗歌必须根据汉语的特点建构自己的诗歌形式;另一方面,语言在发展变化,必须面对这种变化探寻新的形式建构的规律。

我们有理由相信,时间将彰显林庚对现代汉语诗歌的特殊贡献。

人物评价

皎如白雪,煦若阳春。六十年来,实钦此心。——吴组缃

手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吴小如

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袁行霈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

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葛晓音

秋日送别春天的心(缅怀诗人林庚)燕园,少了一位良师;天堂,多了一位诗

人。――载自北京大学校园网

我承认在我的所有习作中,写得最好的,还是我学习林庚先生的那些诗。林先生也许并不知道,在我心中,他始终是我的诗歌启蒙者和引路人。——谢冕

●主要著作

诗集

《夜》(1933)

《春野与窗》(1934)

《北平情歌》(1936)

《冬眠曲及其他》(1936)

《林庚诗选》(1985)

学术著作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棠棣1953,中华书局1962)

《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1954;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中国文学简史》(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中国历代诗歌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天问论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深深的爱》([美]斯蒂尔著,林庚译,华夏出版社1989)

《西游记漫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2]

●人物轶事

做人

常言说?做人?,而高境界的人不是?做?出来的。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中文系办一份学生刊物时,学生主编去找林老题字,林老爽快应允,还对当时这位才上大二的学生说:?看您什么时候方便。下午行吗??当他按约定时间赶到林庚寓所,林老已立在初春的寒风中等候,拿出写好题词的精美卡片,还抱歉地问学生:?年纪大了,不能写毛笔大字了,只能写几个钢笔小字。不知道适不适合刊物用??

通过这件事看来,林庚是一位真正的长者:?一流的学问,背后是一流的人品;没有一流的人品,做不出一流的学问来。?

《西游记漫话》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庚无以排遣心中的困惑,就经常夜读《西游记》。就这样,白天被批判的林庚,晚上在书斋里摊开书卷,从文学中得到宽慰和愉悦。最终他将《西游记》烂熟于心。难得的是,他将自己人生感悟融进了对小说的理解,在80岁高龄出版了《<西游记>漫话》这样一部?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古代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给先生写的信中说,他是在病中收到了林庚先生的著作,看了书竟爱不释手,自己看不完,就让自己的学生给他念,?一口气花了三天,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书是'盖自有《西游记》以来之第一篇文章也’?。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杜晓勤说:林庚先生到晚年都童心未泯,?成为大教授了,

都还看小人书。?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以诗人的眼光,在著述《〈西游记〉漫话》里提出:?《西游记》是神话和童话的结合。?

最后一课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平素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清华四剑客?

193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二年级的林庚自愿转到了中文系。至于转系,

竟是丰子恺的漫画惹的?祸?:

?到清华后,我常在图书馆乱翻乱看,看到了《子恺漫画》,像'无言独上高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几人相忆在江楼’等等。看了他的画,我就找诗词看去了,结果一看就入了迷。?

加上读了郑振铎为《子恺漫画》写的序,他感觉到了文学的巨大力量,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林庚觉得艺术?能于一瞬见终古,于微小显大千?,从而?希望通过诗歌实现人生的解放?。就这样,他走上了漫长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

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后,林庚成了清华园?四剑客?之一。他与另外的?剑

客?——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三位先生常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用季羡林先生的话说,四个人?方言高论、无话不谈,'语不惊人死不休’。个个都吹自己

的文章写得好,不是梦笔生花,就是神来之笔。?他们一起听过当时名噪一时的女作家冰心的课和燕京大学教授郑振铎先生的课,结果被冰心板着面孔赶了出来,却和郑振铎先生成了朋友。林庚的作品,得到了教词选课和诗选课的俞平伯与朱自清的赏识。1933年,林庚毕业留校,担任时任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的助教,并为闻一多的国文课批改学生作业。

晚年的林庚先生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

林庚与季羡林互赠?相期以茶?

长寿秘诀

在北大中文系老一辈的学者中,林先生是享寿最高的一位。在为先生九十华诞祝寿的时候,有人曾向先生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先生回答说:?有两条,一条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再一条就是多吃胡萝卜。?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是身外之

物?,这当然首先是指的淡泊名利,先生的淡泊名利是人所共知的,可以说是保有陶渊明之风,承继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但据我的体会,其含义又

还不止于此,其间还包含了在《西游记》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和乐观精神。先生被称为?喧闹时代的隐退者?。

当然,另一条养生之道就是喜欢体育活动。林庚先生很喜欢打乒乓。

作品欣赏

《春天的心》

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

随便的踏出门去

美丽的东西到处可以拣起来

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

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

而且不定落在谁的身上

路上的行人都打着雨伞

车上的邂逅多是不相识的

含情的眼睛未必是为着谁

潮湿的桃花乃有胭脂的颜色

水珠斜打在玻璃车窗上

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

(选自《林庚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导读:自古以来写春天的诗歌很多,林庚这首《春天的心》独具特色。该诗不讲求押韵和平仄,句式长短不一,是非常自由的现代诗。读起来感觉如何呢?好像是一句赶着一句,很随意的,也很散文化,和通常我们读到的那种押韵齐整的诗不同,但请注意阅读时自己感触的起伏变化,可能会伴随有某种心理韵律的生成,就如同春天到来那种蓬勃、自由、跃动的节奏。此诗适合朗读,要把握阅读的语感,体会那种因语感变化所带来的特殊韵味。

开头用?草的荒芜?来比喻?春心?荡漾,什么感觉呢?是陌生而又惊讶吧。这可就是写春心!其实接下来的两句也是写春心,写得那样的?随便?、?慵懒?和?散漫?,可以完全开放自己,投入大自然,好像?美丽的东西?真的就在到处呈现。那生机勃发的意味,是不是如同少女飘拂不定的心情,如此丰富,却又只能意会,难于言传?

下面4句写?春雨?和?行人?等,是春的到来所引发的人生感悟。当春天刚来临,万物一时都被唤醒,那感觉有些陌生、神秘,仿佛生活一下子重新被点亮,有了生气,于是?行人?呀、?雨伞?呀,所有琐碎的事物全都变得灵动,那么美,因为心情好了,甚至连不相识的人彼此?邂逅?,也那样和谐亲切。这写的是什么?就是春的氛围,春心的感发嘛。

顺势又来了?含情的眼睛?和?潮湿的桃花?两句,格外引人瞩目。这两个意象互相映衬,给人以春的联想,也许还会引发某些疑惑:其中说的眼睛是?少女?的眼睛?还是?行人?邂逅的眼睛?不容易搞清楚。其实读诗吗,也不必那么较真,用不着做拘泥的落实,总之,读了这些诗句,感觉中形成某种活跃温馨的氛围,联想到是春天给大家带来好心情,这就够了。

最后用?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结束,含义有些朦胧,也可做不同的解释。?春心?本来就是含蓄的,模糊的,是个人的,隐秘的,说得太白反而可能捕捉不了,正好可以满足对春天各种层面和角度的理解。春天是属于年轻人的,诗的朦胧可

以增加阅读想象的空间。

阅读此诗应注意现代自由体诗的不拘形式,其内在情绪节奏,适于表达丰富复杂的情感,包括潜意识。诗歌表现感觉有时和惯常的逻辑思维不合,用直解是理不清的,只能体味,要靠直觉。读此诗若把?通感?调动起来,就能很好体味其春意,引发春心的跃动。

《夜》

夜走进孤寂之乡

遂有泪像酒

原始人熊熊的火光

在森林中燃烧起来

此时耳语吧?

墙外急碎的马蹄声

远去了

是一匹快马

我为祝福而歌

导读

创作背景

《夜》既是一首短诗,也是林庚第一本诗集的名字,诗集出版于1933年,正值诗人学业有成和国家处于多事之秋的年代。按照诗人在《〈春野与窗〉自跋》中的说法,《夜》与《春野与窗》的?内容??是人生最根本的情绪;是对自由,对爱,对美,对忠实,对勇敢,对天真……的恋情;或得不到这些时的悲哀;悲哀即使绝望,也正是在说明是不妥协的;是永对着那珍贵的灵魂的!?这大致可以作为《夜》一诗含蓄、多义的写照。

作品赏析

朴素的语言与意象内涵的普遍

都市的夜景曾是30年代现代派反复表现的主题,但对于年轻的林庚而言,却并未落入俗套。他在自己的情绪和现实生活中找到最恰当的意象营造方式。诗人通过朴素的语言找到了灵感的表现方式,以至于50年后诗人在《〈问路集〉自序》中回忆这首诗的时候仍然心动不已:?我写新诗是从自由诗开始的,自由诗使我从旧诗词中得到一种全新的解放,它至今仍留给我仿佛那童年时代的难忘的岁月。当我第一次写出《夜》那首诗来时,我的兴奋是无法比拟的,我觉得我是在用最原始的语言捕捉了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现代诗最大的忌讳就是直白浅露的表述。诗人林庚在作品中隐没了抒情主体,拉开与自身的距离,即增强了诗中意象内涵的普遍意义。

时空的转换与含蓄的表达

《夜》第一节是在现实的时空中进行的,但诗人却将自己的孤寂寄托在?夜?上。第二节诗人也大幅度的时空飞跃,由当下的生活感知进入对人类原始生活的

认同。?原始人?的生活景象热烈而有凝聚力,是如此的亲密无间。这当然不是抒发古之幽情。诗人只是以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对比现代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进而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结尾又从幻想回到现实世界中来,远行的马蹄声包含着对寂寞现实的逃离。诗人的?祝福?由此进入多义的维度:既祝福给远行者的,又何尝不是给自己的。在短诗三重意象建构与表达中,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渴望光明的心。

破晓

破晓中天旁的水声

深山中老虎的眼睛

在鱼白的窗外鸟唱

如一曲初春的解冻歌

(冥冥的广漠里的心)

温柔的冰裂的声音

自北极像一首歌

在梦中隐隐的传来了

如人间第一次的诞生

无题

海上的波水能流去恨的

边城的荒野留下少年的笛声

河畔的小草看看花长落

年青的事到中年才明白

双燕飞来暝色又成愁了

如今想起的多是不能说的

黄昏的影子里那是呢

晚霞的颜色又是一番了

人物解读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10月4日,与往常一样,他吃过晚饭,上床休息了一会儿。晚7时左右,家人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杰出的诗人已经停止了呼吸。

?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他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他在园子里种了花草,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在那扇油漆有些脱落的大门里,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看着花丛思索,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还记得,一次听林庚讲?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讲到?风满袖?的意蕴时,他平静地、引经据典地讲着,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静静地看着学生。张鸣忽然?感到了先生绸衫的袖子仿佛在轻轻飘动?,虽然那时教室里并没有风。

?从那时起,我才感受到了诗的魅力,那是一种静默中的召唤。?张鸣说。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但老人的隐居生活却似乎自得其乐。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一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

分喜爱的玩具。

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他在床头挂了一只花蝴蝶的风筝。在那只花蝴蝶的相伴下,他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纯真、率真、赤诚,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而这是做一个大师最大的特点。?钱理群说。

这位九旬老人脸上孩子般的笑容,让为他制作遗像的照相馆师傅感到惊讶:?这么精神的老人,从来没见到过。?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

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

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北大毕业生余杰曾撰文回忆读书时他与林庚的一次接触。林庚站在料峭的寒风中迎接他,主动与他握手,说话总带着?歉意的微笑?,告别时走出很远,回头看,他仍?站在门外望着?。

张鸣等人回忆,与林庚交谈,他从不爱提身边琐事,只谈论学问和文章。不过有时候,师生之间也会回忆起过去的北大。他还会谈到当今学术水平的下降,谈到校内草坪上盖楼是破坏了那里原来建筑的?和谐?,为完美景观的破坏感到惋惜。

?他对学生是不设防的,更是宽厚的。?张鸣说。

林庚写信给自己的弟子孙玉石,会提笔写道:?玉石兄如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林庚的一些学生创办刊物《红楼》,被打成右派,发配外地,颠沛流离。林庚一直挂念在心,直到他90岁生日时,仍然凭记忆列出他们的名字,嘱咐张鸣,把他们务必请来见面。

林老先生讲究衣着,爱戴围巾,素来整洁。即使披一件夹克,不扣扣子,能让人觉得?高洁?。

?他很干净。?张鸣评价说,?这种干净,是由内而外的。?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

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

?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

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而在北京大学的一间课堂上,曾有一名中年教师将手中的书掷在桌上,抬起头,眼睛望着屋顶,慢慢地说:?想当年,林庚先生,衣服整洁,风度翩翩地站在讲台上,那时候……?讲到这里,他有些陶醉,教室一片静默。接着,他又一低头,发出一声叹息。

林庚给他的学生留下了这样的笑容:?他抬起头,微微含笑,望着屋宇的东方,目光中有坚毅,有安详,有回忆,有思索,有自足,有憧憬。?

这样的笑容已经成为历史。2006年10月4日黄昏,林庚由保姆陪伴,又一次来到北京大学未名湖边。很快将是中秋,他有些失望地说:?怎么月亮不圆啊???快了,后天就是中秋了。?保姆答道。

?好,到时候我们出来看月亮。?林庚有些高兴地说。这天晚上,他在燕南园62号的家中,永远地离开了。

年少时,他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年老时,他又被列为北大中文系?四老?之一。他曾以现代派诗歌闻名,又以古代文学研究立身,却被这个喧闹时代中的人们渐渐被遗忘。与他同时代的巨匠们一个接一个离去,这一次,离去的是他——

王光明:林庚与现代汉语诗歌

现代汉语诗歌自胡适?尝试?白话诗开始,一直在寻找用新的语言和形式,接纳与整合复杂变动的现代经验。这是一种至今尚未完成的、在诸多矛盾中展开的艰难求索,始终具有实践性、试验性品格。它体现在许多诗人身上,关心的重点却各不相同。面对经验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主流诗歌注重内容的创新,努力在主题和题材上追随时代,或在诗意和情趣上更换中国诗歌的血液。他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现实主义诗歌对中国现实的执着关怀,还是现代主义诗人对现代诗质的反复探寻,都在20世纪中诗歌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但是光强调内容而忽视形式,只看重?诗意?而轻慢凝聚,只考虑求新求异而不思规律,也会给诗歌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上世纪30年代以后,诗歌形式秩序探索的不断被边缘化,现在看来,不是加强了诗歌的自由与解放,而是增加了诗人的磨难;不是让诗亲近了读者,而是疏远了读者;不是变得更加自觉,而是显得有点盲目。

只有少数诗人对诗歌的内容与形式、诗意与诗形的共同要求保持着高度自觉,而林庚是其中最值得重视的诗人之一。

像20世纪许多诗人一样,林庚也是从写自由诗开始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他曾在30年代前期出版过《春夜与窗》的自由诗集,其中《破晓》等诗篇,可以认为是20世纪中国诗歌的优秀文本。这些诗,因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而得到好评,废名(冯文炳)甚至在《谈新诗》中认为:?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要重些。?但林庚与诸多新诗人不同之处在于:虽然他也珍惜自由诗?追求到了从前所不易亲切抓到的一些感觉与情调?,却也认为它是尖锐的、偏激的方式,?若一直走下去必有陷于‘狭’的趋势?(《诗的韵律》)。因此,他提出了新诗的?再解放?问题:?新诗的语言既已在散文解放的浪潮中获得了自由,是否还需要再解放呢?诗不同于散文,它总要有个与散文不同的形式,自由诗必须分行,这也就是起码区别于散文的形式;但是仅止于此还是不够的。为了使诗歌语言利于摆脱散文中与生俱来的逻辑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找到自己更完美的形式。?

林庚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学者诗人,认识到自由诗的问题之后,从1934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诗歌的节奏与形式的试验。他1936年出版的《北平情歌》,曾得到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这是万水千程后的归真返朴。在这里,新诗的音律第一次脱离平仄的拘律,而且降伏了字组法,使它成为音律的侍婢;后一点,我私意认为,不但是新诗音律的胜利,而且也是诗的胜利。?(周煦良:《新诗音律的新局面》)更重要的是,他从节奏、形式的观察与试验中发现了诗歌建构诗行的两条规律:一是?五字组?(?凡是念得上口的诗行,其中多含有五个字为基础的节奏单位。?);二是?半逗律?(?每个诗行的半中腰都具有一个近于‘逗’的作用,我们姑且称这个为‘半逗律’,这样自然就把每一个诗行分为近于均匀的两半;不论诗行长短如何,这上下两半相差总不出一字,或者完全相等。?

无论从创作还是从理论上看,林庚都是20世纪中国最自觉的诗人,他为中国诗歌提供的独特借鉴意义表现在:一、始终坚持诗之为诗的基本前提(他认为?‘诗’原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诗如果没有形式,就是散文、哲学、论说,或其他什么,反正不是诗?。),并对诗与诗意的界限作了清明的划分(?诗意?代表了一切?艺术的意境?,并不等于诗)。二、他的新诗理论来源于他对表现媒介深刻认识,提出了形式不是由?内容?来决定,而是由语言来决定的著名观点,从而启示人们:一方面,汉语诗歌必须根据汉语的特点建构自己的诗歌形式;另一方面,语言在发展变化,必须面对这种变化探寻新的形式建构的规律。

我们有理由相信,时间将彰显林庚对现代汉语诗歌的特殊贡献。

周先慎:林庚先生与《西游记》

大家都知道林庚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研究古典诗歌(特别是楚辞和唐诗)的专家,但是对他在主攻之外同时也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对《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都有论文发表,尤其是对《西游记》有独到的看法,有一部《西游记漫话》的学术著作出版,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去年我到河南开封参加《西游记》的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学者中有人搜集了近若干年来研究《西游记》的资料目录,我一看,竟然没有林庚先生的这部大作,问身边的几位代表也都说没有读过,还问我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什么地方可以买到。我不免感到愕然。回到学校一查,才发现此书初版时才印了2500册。以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神州之大,2500册全国发行,不啻投一粟于沧海,怎能为大众所知,产生它应该产生的影响呢?想想,这真是中国学术的怪事,也是中国学术的悲哀。不过令人感到高兴和欣慰的是,现在北京出版社已经又出版了这本书的新版本。

林庚先生的这部《西游记漫话》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却是一部很有分量的著作,有许多不同于前人的独特见解。关于这部书的内容和学术价值,吴小如先生在为这本书的新版所写的序言中,有过较详细的介绍和准确的评价,我这里只想从这部书产生的过程和它的特点,谈谈对林先生为人和为学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精神气质,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林先生是一位诗人,不仅诗歌创作,就是学术论著,也都表现出鲜明的诗人气质,而这诗人气质的内核,就是童心,或者说就是林先生经常谈到的?少年精神?。我们读林先生的著作,无论是《唐诗综论》,还是《中国文学简史》,大家共同的感受,都是在受到思想启示的同时,还得到强烈的诗意的感染,得到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鲜活的艺术感悟和深刻的理性分析的结合,是林先生学术论著的共同特点。《西游记漫话》论的虽是小说,也不例外。

这部书的产生就是非常独特的。它不是来自科研项目的选题,也不是出自个人的科研计划,而是产生于兴味盎然的阅读中,产生于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和精神寄托之中。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学校里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都被迫中断了。

在这种情况下,林先生就常常以读《西游记》来消遣,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和困惑。他在十年动乱中,就经常在夜里读《西游记》,读得忘记了身边的血雨腥风,读得释放了在精神上所承受的高压,得到了一种在当时的情况下从别的途径无法得到的宽慰和愉悦。他已经读过不知多少遍了,读到了对书中的情节乃至细节都烂熟于心,无论从哪一段开始都能顺理成章地继续下去,可是他仍然是百读不厌,仍然是兴味无穷,每读一遍都依然沉浸于《西游记》的艺术魅力之中。后来写到《西游记漫话》中的许多精彩的和精辟的体会与见解,就都是在这种随意的兴味无穷的阅读中产生的,由零零星星的积累而终成为一部独具特色的学术力作。

在一次我们教研室聚会的席间,我曾问过先生为什么对《西游记》那么有兴趣,先生的回答非常简单,却又十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他说:?《西游记》是

一部童话性质的书,我是把它当作童话来读的。?先生还说,不仅是《西游记》,就是各种与童话相关的动画片,他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原来先生是充满童心的,年轻时作为一个浪漫诗人是如此,到年老时作为一个深思熟虑的学者也是如此。他的阅读兴趣产生于童心,他的诗情也产生于童心,而这种充满诗情的童心,与《西游记》中所表现的童心产生了共鸣,于是就有了阅读时的兴味无穷,于是就有了在感悟基础上的种种思考,而最后就水到渠成地产生了这部《西游记漫话》。这不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而是一部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这本书的性质与特点,正与吴承恩的《西游记》相仿佛。

《西游记漫话》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精彩的阐发,解决了许多过去学术界纠缠不清的问题。但联系到上面谈到的这部著作产生的特殊过程,给我印象最深和极大启示的,是先生对《西游记》的童话性质和与明代中后期童心说关系的阐发。读了先生的这部著作,我对《西游记》有了新的认识。

我在写作《明清小说》的《西游记的艺术魅力》一节时,受到先生的启发,特别讲到了《西游记》的童话性质,并引用了先生的下面两段论断,第一段是:?童话中的乐观情调便是这人生初始阶段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因为童年并不知道什么真正的悲哀,它陶醉在不断生长着的快乐中,为面向无限的发展所鼓舞,这是个体生命史上不断飞跃的时期。而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童年的世界又是自由的、未定型的,显示着无限发展的潜力与可能性,这里正有着无尽的快乐。?

第二段是:?(《西游记》)以儿童的天真烂漫的情趣讲述着动物世界的奇异故事以及它所赋予孙悟空的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和轻松游戏的乐观性格,都正暗含着当时社会思潮中寻求精神解放与回到心灵原初状态的普遍向往。《西游记》中的童话性与李贽的‘童心说’,分别在文学与哲学的不同领域中体现了这共同的向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林先生在学术研究中诗的感悟和理性思考的深刻而完美的结合。

从林庚先生对《西游记》的认识和阐发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先生独特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而且还看到了先生对生活的态度,并进而看到了先生长寿的秘诀。这就是洋溢在孙悟空身上的那种充满童真童趣的乐观精神。在北大中文系老一辈的学者中,林先生是享寿最高的一位。记得在为先生九十华诞祝寿的时候,我曾向先生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先生回答说:?有两条,一条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再一条就是多吃胡萝卜。?不过他又不无遗憾地补充说:?可是现在胡萝卜的质量是越来越差了。?

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这当然首先是指的淡泊名利,先生的淡泊名利是人所共知的,可以说是保有陶渊明之风,承继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但据我的体会,其含义又还不止于此,其间还包含了在《西游记》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和乐观精神。我们希望在国家开发绿色食品政策的促进下,胡萝卜的质量会有大的提高,不仅恢复到从前,而且还超过从前,让先生能获得高质量的长寿食品;我们还相信,先生会继续发扬十分珍贵的童心和乐观精

神,保持一种?人生初始阶段上健康的精神状态?,像孙悟空一样,成为我们身边的?人间喜仙?。

衷心地祝愿先生健康长寿。五年前,我们曾为先生庆祝九十华诞;今天我们又为先生庆祝九十五华诞;我们期待着,再过五年,我们为先生庆祝期颐之寿。

林庚——林间学者的诗人情怀

当倦鸟归林,暮云合璧时,在燕南园树影婆娑的林中小路,时常可见一位清癯的老者在蹀躞漫步。他就是名闻遐迩的?诗人学者?、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林庚,这条路他已经走了52年。

?以前晚上还能到未名湖边散步,现在只能在这里走走了。?林庚先生有点感伤地对记者说。岁月不饶人,已经92岁的他疾病缠身。?我听力不好,又患有白内障,看书很吃力。手也发颤,几乎不能写字。上半年大病一场,现在正在恢复中。?

林庚的年龄与新诗的年龄相仿,他的一生和诗联系在一起,是诗意的一生。1935年,他发表论文《诗的韵律》,?在追求韵律的声浪已因此路不通而消歇?的诗坛上,重新提倡创造新诗的?新的韵律?。1933年至1936年,他先后出版了自由诗诗集《夜》、《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名动诗坛。

说起新诗的写作,林庚的话开始多起来:?我的写作先是从旧诗词开始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诗词已经不适合表达现代的生活和情感。1931年,我便从旧诗词写作转入新诗写作。在新诗写作上我没有受到谁的影响,也不属于什么流派。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流派,我认为是浪漫主义流派。诗歌流派从总体来看,只能分为两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如果再细分,就是一些小流派了。通常所说的现实主义是小说的流派,讲究细节真实,诗如果太讲求细节就成散文了。所谓流派,就是在没有大路走的情况下,找小路、新路走,然后希望将小路能变成康庄大路。如果新路越走越窄,最后就只有放弃。?

?写作和教学您更看重哪个??记者问。?我曾经说过,教书为业,心在创作。我先是诗人,后是教授。我在研究唐诗的时候,就在想着新诗。我写的《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一书,好几篇就是从《唐诗综论》中起出的,我经常在想怎样才能使新诗像唐诗一样辉煌。?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是一个万马奔腾、千帆竞发的大舞台,但?现在诗坛萎靡不振,公开发表诗歌的报刊杂志寥寥无几,知名的诗人像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食指进了昌平精神病医院、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后自杀,当代的诗歌是不是已濒临绝境??记者问。

林庚沉吟一会说:?当代诗歌路子不对。诗人们想走一条新路,但走错了,结果越走越窄。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它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诗歌包括句式、语法、词汇。句式是基础,现在连基础都没建立起来,更别谈最重要的诗化。?

林庚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在早年并称为?四剑客’,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北大教授葛晓音曾以?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来概括林庚的学术道路。林庚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研究中国文学史,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留给了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

林庚对盛唐诗歌情有独钟,?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是他拈出的两个极

为传神、深入骨髓的概念,不但在当时产生了强烈反响,在今天也具有积极影响。?当唐诗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林庚说,?少年没有苦闷吗?春天没有悲伤吗?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

林庚用诗人独特的眼光和艺术感悟撰写了《中国文学史》。在序中,朱自清先生说:?他将文学的发展看作是有生机的,由童年而少年而中年而老年;然而文学不止一生,中国文学是可以再生的,他所以用‘文艺曙光’这一章结束了全书。??著者是诗人,所以不免一方面特别看重文学,一方面更特别看重诗;但是他的书是一贯的。?这本书后来又增编成《中国文学简史》被一些高校作为教材,至今流传。

林庚讲课很有风采。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曾陶醉于他在讲坛上?忘情地长吟诗词,一黑板一黑板的漂亮书法?。北大中文系教授董学文说:?当年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就有游国恩、王力、林庚等大学者给我们上基础课,大师引我入门,大师们的教诲影响了我一生。?

孔子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中文系四老中的三位相继仙去,唯林庚硕果仅存。他对学术的研究无止境,90岁华诞时,送给来宾的礼物是刚出版的新著——《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我这两本书的出版,只想说明:我还在工作。?

在采访结束时,林庚幽默地说?答卷完毕?。之后,他用颤动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下风清骨峻的八个字:?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暮色降临,窗外迷离一片。记者忽忆起林庚早年的诗《朦胧》:常听见有小孩的脚步声向我跑来/中止于一霎突然的寂寞里/春天如水的幽明/遂有一切之倒影//薄暮朦胧处/两排绿树下的路上/是有个不可知的希望在飞吗/是的,有一只黑色的蜻蜓/飞入冥冥的草中了。

杨雪梅:林庚——把心亮在无尘的太空

燕园,少了一位良师;天堂,多了一位诗人。

――载自北京大学校园网

他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设计封面、俞平伯先生写序。此后,他创作出《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2004年,他还牵头组建了北大诗歌中心,并担任主任。

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贺知章的名诗《咏柳》,是因为他的挖掘,才入选小学课本,最终家喻户晓。?当唐诗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林庚说,?少年没有苦闷吗?春天没有悲伤吗?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

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在研究中,他非常注重创造性,着力寻找那些能说明创造的资料。他说,?文学要是没有创造性,严格地说,就不是文学,就没有价值

了。??在有创造性的地方多讲,没创造性的地方少讲,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史起伏的地方,看出它发展的脉络。?

他说自己是?教书为业,心在创作?,先是诗人,后是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初院系调整至今,他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对于学生来说,他是出色的诗歌启蒙者和文学引路人,常常在讲坛上忘情地长吟诗词,写下一黑板一黑板的漂亮书法。任继愈、吴小如、傅璇琮、袁行霈、谢冕等学者无不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宇宙的函容/童年的欣悦/像松一般的常浴着明月/像水一般的常落着灵雨

/像通彻的天宇/把心亮在无尘的太空/像一块水晶石放在蓝色的大海中……?这是半个多世纪前先生描写快乐童年的诗。如今,在秋意中,老人静静地离去,带着不尽的诗情飞向远方……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曹操《短歌行》赏析(林庚)

教育资料 《短歌行》 《短歌行》赏析(林庚) 曹操这一首《短歌行》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名作,它代表着人生的两面,一方面是人生的忧患,一方面是人生的欢乐。而所谓两面也就是人生的全面。整个的人生中自然含有一个生活的态度,这就具体地表现在成为《楚辞》与《诗经》传统的产儿。它一方面不失为《楚辞》中永恒的追求,一方面不失为一个平实的生活表现,因而也就为建安诗坛铺平了道路。 这首诗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充分表现着《楚辞》里的哀怨。一方面是人生的无常,一方面是永恒的渴望。而“呦呦鹿鸣”以下四句却是尽情的欢乐。你不晓得何以由哀怨这一端忽然会走到欢乐那一端去,转折得天衣无缝,仿佛本来就该是这么一回事似的。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感受。这一段如是,下一段也如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缠绵的情调,把你又带回更深的哀怨中去。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终于走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结论。上下两段是一个章法,但是你并不觉得重复,你只觉得卷在悲哀与欢乐的旋涡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悲哀没有了,变成欢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欢乐没有了,又变成悲哀,这岂不是一个整个的人生吗?把整个的人生表现在一个刹那的感觉上,又都归于一个最实在的生活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不正是当时的情景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正是当时的信心吗? “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两段连贯之妙,古今无二。《诗经》中现成的句法一变而有了《楚辞》的精神,全在“沉吟至今”的点窜,那是“青青子衿”的更深的解释,《诗经》与《楚辞》因此才有了更深的默契,从《楚辞》又回到《诗经》,这样与《鹿鸣》之诗乃打成一片,这是一个完满的行程,也便是人生旅程的意义。“月明星稀”何以会变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几乎更不可解。莫非由于“明月出天山”,“海上生明月”吗?古辞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枯桑何以知天风,因为它高;海水何以知天寒,因为它深。唐人诗“一叶落知天下秋”,我们对于宇宙万有正应该有一个“知”字。然则既然是山,岂可不高?既然是海,岂可不深呢?“并刀如水,吴盐胜雪”,既是刀,就应该雪亮;既是盐,就应该雪白,那么就不必问山与海了。 山海之情,成为漫漫旅程的归宿,这不但是乌鹊南飞,且成为人生的思慕。山既尽其高,海既尽其深。人在其中乃有一颗赤子的心。孟子主尽性,因此养成他浩然之气。天下所以归心,我们乃不觉得是一个夸张。 .

林庚简介

● 燕南园62号的绚烂霞落 北大燕南园62号的林庚寓所 林庚一生推崇寒士、布衣精神,他自己亦极简朴。谢冕说他的家:“绝对与豪华无涉,说是清贫,也未见过分。有一个厅,却是连一套像样的沙发也没有。记得有一只过时的冰箱,倒是被放到了显要的位置,这就越发显示出‘家无长物’的特殊境况。” 林庚的讲课风度几成传奇。曾任林先生助手的商伟曾撰文回忆先生风采:“二十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先生的讲课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诗人的气质和风采。先生身着丝绸长衫,风度翩翩,讲课时不读讲稿,只是偶尔用几张卡片,但是思路清晰,且旁征博引,让我们一睹文学世界的万千气象。先生用的几乎是诗的语言,而他本人便如同是诗的化身。我记得当时我们完全被征服了。全场屏息凝神,鸦雀无声,连先生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这情景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诗的魅力和境 界。” 林庚先生在睡梦中驾鹤西去,无疾而终。刘占召说:“我们为林先生的去世感到悲伤,但对林先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幸福吧。他一生平静自然,走时也如此从容,这是高不可及的生命状态。我们同 学说:这是上帝对他的报答。” 吴泰昌则说:“50年前我们在校时,给我们讲课的朱光潜、吴组缃、王瑶等老先生一个个都走了,林先生是走得最晚的。虽然令人唏嘘,但这是自然规律,一代接一代,一茬接一茬,文学研究的后人在这么好的基础上,应该做出更多成就。”“这条路上的行人是不会断的。他们都是一缕光辉的霞彩,又组成了绚烂的大片云锦,照耀过又消失,像万物消长一样。霞彩天天消去,但是次日还会生出。在东方,也在西方,还在青年学子的双颊上。”长年居住在燕园的作家宗璞,20年前在《霞落 燕园》中如是说。此时此际,这句话仍不过时。 ★ 林庚的诗 春天的心 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 随便的踏出门去

《窃读记》原文

《窃读记》原文 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三阳春的门口,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地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了,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曾经有一天,我偶然走过书店的窗前,窗前刚好摆了几本慕名很久而无缘一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我,不由得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

读《魔法师的帽子》有感500字最新范文

读《魔法师的帽子》有感500字最新范文 读《魔法师的帽子》有感范文一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是芬兰女作家托芙·扬松创作的,名字叫:《魔法师的帽子》。 这部童话的主人公木民小人,是根据北欧民间童话传说中一种林中精怪、小矮人创造出来的。活跃在这本童话里的木民实际上是一 群小孩子,故事围绕着一顶魔法师的帽子展开。这是一顶木民在木 民谷找到的高筒黑礼帽,他们捡回来的时候没想到帽子是魔法师的,不知其中有魔气,能产生魔力。但是帽子的奇迹使他们不能不相信,这是一顶神通广大的帽子:当他们把它倒过来当字纸篓时,扔进去 的蛋壳竟膨胀成五朵小云彩,小伙伴们就驾着云彩四处飞翔,八方 飘游;小木民钻进帽子“躲猫猫”,出来就成了谁也认不出的怪物; 魔帽能把一只被小木民诱捕来的小蚁狮变成一只小小的刺猬;流进帽 子里的水会变成木莓汁;木民妈妈无意中把几株植物标本扔进了魔帽,枝条就以神奇的速度在妈妈睡觉时生长起来,最后像厚厚的绿毯子 把木民家的房子裹了个严实。于是,木民家没门没窗,只是密密一 大片野草野花。这些绿色的藤条还会开玩笑,把木民头上的帽子给 卷起来,举到高处…… 我非常喜欢那些活泼淘气,乐观向上,有乐天性格和历险精神的小矮人,他们机智勇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冒险王”,我也希望 和他们一样! 读《魔法师的帽子》有感范文二 寒假里我一口气读完了《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面有很多非常有趣故事。这些故事不光有趣,我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姆咪特罗尔,斯诺尔克小妞,赫木伦,某甲和某乙,小嗅嗅,小吸 吸等许多好朋友呢?

最有趣的一章要数第七章了。在这一章里小嗅嗅离开家乡去远行,姆咪特罗尔知道后非常伤心。某甲和某乙不想让咪特罗尔难过,于 是就带着他来到了地下室看宝石之王。妈妈在家里没有找到手提包,心里很着急,最后某甲和某乙帮妈妈找回了手提包。 在庆祝那天某甲和某乙把宝石之王拿出来,在天上寻宝石之王的魔法师看到了,骑着黑豹来到了姆咪谷。给某甲和某乙谈条件,某 甲和某乙答应魔法师给每一个人满足一个愿望。所有的人都说了出来,就剩下某甲和某乙了,他们的愿望是,让魔法师变的是一个一 摸一样的宝石。魔法师变出了宝石之后。我知道真正的宝石才是独 一无二的。 在这一天是他们最开心的一天,多么美好啊! 从魔法师身上我得到的启发就是: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伤害别人的利益,要先人后己,以理服人。这本生动有趣的童话书让我爱 不释手,它让我在神奇的童话世界中畅游,更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 的道理。 读《魔法师的帽子》有感范文三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叫《魔法师的帽子》的书。这本书是芬兰的托芙——杨松写的,讲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姆咪特罗尔从冬眠 中醒来。他和小吸吸、小嗅嗅一起,在山顶上找到了一顶帽子—— 魔法师的帽子。这顶帽子可以把鸡蛋皮变成五朵小云,可以把姆咪 家变成森林——令人惊讶的是接连发生。 其中,我觉得最好玩最刺激的是姆咪特罗尔和他的伙伴们去钓鱼的事,和姆咪家是怎样变成森林的。这一章讲了一个夏天的早晨, 大家准备去钓鱼。斯诺克小子拿出一根最长的钓丝,接着他们拖起 抄网。然后在一个个钓钩上装上鱼饵,同时吹起口哨,吹起小嗅嗅 的那只打猎歌。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有鱼上钩了,不过那是一条 很大的马梅卢克鱼。他们刚把那条鱼拖回家门口,意想不到的事发 生了——姆咪谷出事了。姆咪妈妈无意间扔进魔法帽的一团有毒的、粉红色植物开始发生奇怪变化。不一会儿,姆咪家变成了一片森林。姆咪特罗尔和他的伙伴们一起从地下室解救了姆咪谷——

文学评论写法

文学评论写作 一、文学评论的几个要求 1.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2.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4.要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性。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读后感是写读了作品之后的主观感受,对象包括所有体裁的作品。 二、写作角度与内容: 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阅读答案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阅读答案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

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 捧着《魔法师的帽子》一书,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书中描写了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居住着一群样子像直立的微型小河马,胖胖的,很羞涩,热爱阳光的姆咪们。一个春天的早晨,姆咪们从冬眠中醒来,姆咪特罗尔和它的朋友小吸吸、小嗅嗅无意中捡到了一顶魔法师的帽子,这顶帽子给姆咪谷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魔法师的帽子是一顶有魔力的帽子。当姆咪们把它当纸篓时,扔进去的蛋壳变成了五朵小云;捉迷藏时姆咪特罗尔钻进帽子里躲藏,出来时却变成了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怪物;流进帽子里的水变成了甜甜的木莓汁……哈,这一切都太有趣了,我真想走进姆咪谷,也去感受一番。 我最喜欢姆咪特罗尔。他机智、善良、勇敢、乐于助人,所以他有许多好朋友。姆咪特罗尔把自已在岛上找到的风雪球和小吸吸一起分享;当哈蒂法特纳人把斯诺尔克小妞的头发烧光了后,特罗尔安慰她说:“我觉得女孩子没有头发比有头发要好看得多。”……假如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像小姆咪那样乐于助人,乐观向上,见义勇为的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多么美好呀!街上没有人在吵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道路两旁不会有大树在流泪;公共设施不会有人去破坏;任何人有了困难,大家都会毫无顾虑的去帮助他。这样,每个人的生活中一定都少了许多烦恼,多了许多快乐。 读着这些故事,我越来越觉得小姆咪们是值得我学习的好榜样。我要像姆咪特罗尔那样勇敢善良,与同伴们互相团结,敢于探索生活

中的奥秘。要像小吸吸那样善于与人交往,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好奇心。还要像小嗅嗅那样沉着冷静,遇到困难时要善于思考。 看,姆咪一家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幸福呀!就算是一些看起来不太乐观的事,他们总可以转悲为喜,化险为夷。如果我也可以跟魔法师许一个愿望,我希望我们整个世界也可以像姆咪谷一样到处充满着快乐,每人每天都过着不一样的快乐生活。

2008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与写作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2008年四川大学文学评论 考研试题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考研试题 考研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小题) 1.模仿说是( )文学传统中关于文学本质的古老传说。 2.“诗缘情而绮靡”是( )提出的有关诗歌审美特征的重要观点。 3.马克思认为,人的( )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文质彬彬”是( )就文学构成所提出的重要评判标准。 5.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学语言充分利用了语言的( )功能。 6.中国古典美学中与西方美学“崇高”概念相似的是( )。 7.文学创作过程的实质是将生活体验转化为( )的创造性过程。 8.法国批评家布封就文学风格提出了( )的著名观点。 9.“通感”是指不同的( )之间在审美活动中的相互转移和挪用。 10.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集中讨论文学批评与鉴赏的篇目是( )。 11.20世纪西方的接受美学在理论上强调了( )在文学接受中的主导作用。 12.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与文学的( )有关的理论。 13.20世纪的英美“新批评”强调( )是进行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 14.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 )是文学和艺术产生的前提。 15.“文学流变论”强调了文学演变与( )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3小题) 1.诗言志 2.文学典型 3.浪漫主义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个小题) 1.简述作家的“主体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2.简述作家创作与读者接受之间的关系。 四、文学评论写作 100 仔细阅读小说《民间》,根据小说内容撰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字。 民间 桥下有一家店,名字十分普通,叫“老于家神面馆”。 老板姓于,不言而喻。 这家店经营的东西再简单不过,主食即抻面,用牛骨汤——门口是一个大灶,灶上有锅,不大,十刃,常年不熄火,煮的就是牛骨。副食是凉拌菜,有十几样之多,三元一盘,可分可合,挑拣随便。 老板人称于老大,不知是说排行,还是说他的个子。 这于老大身高足有一米八五,宽宽的一张脸,虎背熊腰,从后边看,根本没有五十岁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阅读答案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阅读答案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部编新语文-窃读记 阅读练习(有答案)

窃读记阅读练习 林海音 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②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④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⑤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⑥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⑦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⑧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⑨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⑩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11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12当书店的目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13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14“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魔法师的帽子》是芬兰女作家托芙·扬松在1948年创作的童话故事,也是她的被国外译得最多的代表作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儿童的欢迎。 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这本书的主人公有很多,有快活的小木民矮子精,有爱收集植物标本的赫木伦,有装成法官的斯-诺克小子,有要宝石之王的魔法师和格罗克,还有……我最最敬佩的的主人公就是魔法师。 这本书里讲的是“小木民矮子精”和他的朋友发现了一顶神气的帽子,这帽子可以把漂亮的东西变成丑陋的东西;也可以把凶猛的东西变成脆弱的东西;还可以变出5朵小小的云彩。但是这么好的东西却给木民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原来那是“魔法师”的帽子。这时,魔法师正骑着他的黑豹带着他的新帽子在月球的火山口寻找他梦寐以求的“宝石王”呢。可是他忽然发现了宝石王,正在地球上某甲和某乙的手里,并且是用他的旧帽子换来的。魔法师想用两座红宝石山和一座珍珠山来换红宝石之王,可某甲和某乙拒绝了。魔法师虽然心情很沮丧,但还是给木民谷所有的居民都实现了一个愿望,虽然他有这么多的法力,但却不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最后某乙不忍心看着魔法师沮丧的样子,便许愿:希望世界上能够出现第二颗红宝石之王,然后把第二颗红宝石之王送给了魔法师。魔法师为每一个居民实现了一个愿望,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宝石王! 看完这本书,我懂得了有付出就有收获。书里的魔法师以他那么强大的魔法完全可以把宝石王抢走,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他们,得到了最好的回报。这本书虽然讲的是一个虚幻的故事,但从中我却看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真诚、善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多一份真诚,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平和,那么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战争、饥饿、贫穷……人类就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文学考研文学评论写作专题

关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也是我当初自己头疼的东西,大家反映都较难。其实真的不一定是难,而是平常见得少,写得少,老师的指导也少,因此没有把握而已。我不指望自己能给大家多高深的指导,只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找一些自己觉得有用的资料给大家看看,希望有所启发,定有不足,望见谅。 一、什么是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我的父亲母亲》是电影。电影是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美工、剪辑、服装、道具、化妆、灯光、特技等于一身的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影视评论既可对诸多方面做综合评论,亦可对某一方面做重点评论。 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思想评论是不同的。思想评论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和人们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各方面的材料予以论证,只要紧扣你所要阐明的观点就行。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另外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也不同。当然从某一角度讲,文学评论首先要基于对作品的分析,没有分析何来评论;而分析本身也自然含有对作品的评价。但之间仍是有区别的,分析作品侧重是谈作品“是这样”;而评论侧重是谈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对作品要有总评价。 另外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红楼梦》”如此宏大的古典巨著,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红楼梦》中人物的对话”,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红楼梦》凤辣子的语言特征”就容易下笔了。 观点要鲜明,要用确凿的材料的阐析去支持观点,引证的材料首先要来自作品本身,当然还可旁征博引,材料分析和观点要始终保持一致。对读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评论前要对其有关方面作一定的交代。 文学评论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学评论的两个标准即: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政治标准是为了解决文学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艺术标准则是为了解决文学如何服务好的问题。这两个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的文学艺术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文学评论的写法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现代文阅读训练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现代文阅读训练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他的学生钱理群①说:“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就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

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他的学生张鸣②说。 但老人的隐居生活却似乎自得其乐。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一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分喜爱的玩具。林庚还酷爱放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空地放风筝。他在床头挂了一只花蝴蝶的风筝,这只花蝴蝶一直陪他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纯真、率真、赤诚,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而这是做一个大师最大的特点。”钱理群说。 这位九旬老人脸上孩子般的笑容,让为他制作遗像的照相馆师傅感到惊讶:“这么精神的老人,从来没见到过。”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 在他那间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③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

《魔法师的帽子》读书心得最新范文

《魔法师的帽子》读书心得最新xx 300字 《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主要讲了姆咪特罗尔、小嗅嗅和小吸吸在冬眠结束之后在山顶上捡到了一顶魔法师的帽子并带了回家,后来引发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那么魔法师的帽子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魔法师的帽子读书心得30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阅读和参考。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就是《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太吸引我了,我用了几天时间就把它读完了。 故事从一个春天的早晨开始,姆咪特罗尔从冬眠中醒来,他和小吸吸、小嗅嗅一起在山上找到了一顶神奇的帽子,那就是魔法师的帽子。这顶帽子非常神奇,它能变出许多东西……而令人惊奇的事频频发生。 在八月的一个晚上,动物们在举行盛大的晚会,这时,魔法师来找红宝石,最终他找到了,给了每个人一个愿望。 这顶神奇的帽子把鸡蛋变成五朵蓬蓬的小云,把海水变成甜甜的树莓汁。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都好像沉浸在这本书的故事里,和他们一同玩耍,一同快乐,感受到了一个充满真诚、善良和美丽的神奇世界。读完这本书,书中的故事带给我很多快乐,很多启示,不觉什么事都有好的一面,只要你坚持,不要轻言放弃,梦想终究实现。 我读了《魔法师的帽子》这本书后,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书中的人物懂得相互帮助,很团结。我很佩服他们的这种互相帮助、团结的精神。我知道,这种精神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只要团结,就能聚集力量,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 同学之间如果能够互相帮助的话,我会很高兴的,大家你帮我,我帮你的,相处得非常融洽。这样,同学之间就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甚至是打架了。不管是争吵或是打架,这都有损同学间的友谊。我想,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同学之间能够做到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就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闹矛盾了。

2015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2015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一、填写作者5分 1、《文赋》 2、《诗式》 3、《新批评》 4、《文化与帝国主义》 5、《传统与个人才能》 二、名词解释:25分 1、文学性 2、文学形象 3、文气说 4、叙述聚焦 5、心理批评 三、简答题20分 1、西方模仿论中(包括再现论、反映论),关于文艺的真实性的论述有? 2、意向性客体论 四、翻译并说说其中蕴含的文学理论:10分 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学贫者迍邅于事义,才馁者劬劳于辞情,此内外之殊分也。是以属意立文,心与笔谋,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学褊狭,虽美少功。夫以子云之才,而自奏不学,及观书石室,乃成鸿采。表里相资,古今一也。 五、论述题:20分

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文学发展的认识。 六、写作题70分 汪先生 说起汪先生,梅镇上年长点的都认识。但要说汪先生的家世,没几个能说得清。那一年,汪先生带着他新婚的妻子就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无声无息降落在小镇上,并深深地扎根,这根不仅扎在了小镇也扎在了小镇人的心里。 公立学校红旗小学的孩子们被告知来了一位新先生——延续私塾习惯,学生们称呼老师为“先生”。这个消息,让孩子们雀跃不已,因为当时物质精神匮乏,孩子们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全都用在了和老师斗智斗勇的较量上,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空气里飘满了油菜花的香气。孩子们就像采花的小蜜蜂“嗡嗡嗡”的喧嚣着,抻长了脖子往外看,兜里都揣着各式“见面礼”,就等好戏开场。 校园里的铁皮钟响起,孩子们停止喧哗严阵以待。 但是新先生一进教室,孩子们捂在兜里的小手愣是没有拔出来。这位高高瘦瘦的先生穿着七成新的军装,挺直的鼻梁上驾着一副黑框眼镜,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军装的衬托,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精神气。此刻,先生的目光正透过眼镜片向孩子们扫视,这眼神就像两道闪电,不,确切的说是两发炮弹,狠、准、稳,不容你半点反抗。先生微微一笑,刚毅的脸有了柔和的曲线,标准的普通话在薄薄的唇中吐出:孩子们,我是你们新来的班主任。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自己,我姓汪叫汪其睿。说着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黑板上的这三个字又让孩子们傻了眼,这三个字横如傲天雄鹰,竖如立地苍松,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三四十年代)

社团时间地点发起人、成员刊物、作品主张、创作特点地位、意义 东北作家群30年 代中 期 上 海、 北平 等地 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 舒群、罗峰、白朗、李辉英 《生死场》 (萧红) 《鸳鸯湖的 忧郁》《科尔 的生死场》 (端木蕻 良) 《边陲线 上》(洛宾 基) 《没有祖国 的孩子》(舒 群) 怀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日本侵略者 的巨大仇恨创作小说,以粗犷的风格把 这片黑土地上的生生死死和不屈的灵魂 移到了纸上,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绪 和鲜明的东北地方色彩 开了现代抗日 文学的先河 京派小说1930 年前 后 北平废名、萧乾、芦焚《骆驼草》、 《大公 报·文艺副 刊》、《水 星》、《文学 杂志》等。 艺术观方面,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 以载道”的浅陋,执意拉开与现实政治 的距离,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性 取材上关注纯朴、原始的乡村世界,去 寻找和挖掘那里的永恒不变的人性美、 人情美。 审美趣味方面,京派小说家崇尚“和谐”, 鼓吹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 当”。 创作实践中追求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多 样和文字的明净,注重氛围渲染和风情 描写,具有着圆熟静穆的诗美和牧歌的 情调, 为现代抒情小 说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的贡 献。 作家简介人物形象分析典型意义作品分析 沈从文(1902—1988 5 .10)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翠翠:爱和美的化身 傩送:爱和美的化身 老船夫:淳朴民情和古风 的象征。 1、文学观念 2、创作风貌A 理想 人性和人生的追求者:湘西人性 中的美与善的悲剧性思索 曹禺(1910-1996)戏剧家、戏剧教育家。 原名万家宝,出生 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 家庭。周朴园:一个有浓厚封建色 彩的资本家。 自私、冷酷、专横、虚伪 艺术成就 (1)语言个性化(2)语言动作 性(3)语言的抒情性(4)潜台 词丰富。 运用许多重要手段 (1)巧合与穿插 (2)渲染和烘托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胆 小、老实、迂腐、迷信 赵树理小说创作贡献: 1.新生活和新主题开创现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窃读记

《窃读记》的说课稿(第二课时)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早上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说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文 是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的。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这一主题。《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课文以“窃读”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的整个“窃读”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经历。细腻地描绘了“窃读”的复杂滋味,表现了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在文章中,作者善于用自语式的独白来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林海音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怯生生藏身于大人之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的童稚形象,随着林海音的笔迹,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女孩读书时腰酸腿麻,饥肠辘辘的劳苦,体验到小女孩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也感受到了小女孩获取知识的惊喜、快乐和满足的幸福。 编排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具体刻画窃读的滋味的;三是让我们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三维目标,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圈划描写心理活动、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精神。 4、教学重点: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 5、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法 立足本校的校本资源和教学实际,特采用以下教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意韵,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采用火车接龙式接读,快速朗读、默读、齐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读来体会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等情感,通过朗读,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思想美的情感。 2、讨论法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蛤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要学生以同桌或者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开展阅读交流学习,各抒己见,充分发挥集体合作的智慧,创建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四、说学法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本人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面和情感体验情况,建议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1、圈划法:让学生勤动手,积极读书,用圈划法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词句,抓住要点,加深理解印象。 2、朗读法:通过不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讨论法:倡导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因为今天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在导入这一块上,我设计了两个板块: 1、新课前的保健运动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抽读。 2、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小黑板出示冰心奶奶的名句: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1)要求学生读句子,正“好”音。 (2)大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教师导语: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件好的事情,要多读好书,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多好呀!书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没有书的生活是黯淡无光的,没有书的人生更是孤苦寂寞的,而读书的滋味是千百种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向林海音,回到她窃读的书店,一起去感受她窃读的滋味。 (二)学习课文 在这一板块上,我设计了下面的四个环节: 1、情境朗读,分享读书滋味 让学生用火车接龙式接读课文,即分段朗读课文,朗读结束后,指名让接读的学生说说朗读的滋味,听读的学生说说听读的滋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创设浓烈的读书氛围,扩大学生的课堂参与面度,尽早进入文本的氛围。 2、品“窃读”滋味,体会作者情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难点是:揣摩人物的情感变化。为了落实教学,我以文章的标题和课文的中心句作为文章的切入口来开展教学。 (1)从标题入手,设计悬念,激起兴趣。 教师提问:题目中的“窃”是什么意思?(明确:偷) 教师追问: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看,“窃”和“偷”是什么词性?(明确:贬义词) 教师继续追问:那不好,当小偷是违法的,那作者“偷”的是什么?在哪“偷”的?(明确,偷偷读书,在书店) 教师引导:哦,原来是在书店里偷偷读书,那是爱读书的表现,不算违法,原来题目中的“窃”采用了贬词褒用的手法。作者真厉害,害我们替她捏了一把汗。 教师继续追问:在书店看书可以光明正大的看呀,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呢? (明确:家穷没钱买书) 教师引语:真是让人怜悯又让人敬佩的小姑娘呀,真是难为她了。那她偷偷摸摸读书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了,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偷”的滋味的?(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圈划出相应的句子,集体明确: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样设计的意图是:用平实的语言,诙谐的问题来设计文章悬念,在落实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力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抓文章中心句,铺开教学 教师小黑板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