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_钻石模型_的陕西省文化产业SWOT分析

科技信息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年第15期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省文化底蕴雄厚,自然景观奇丽,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当前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距东部省市还有一定差距。

波特的“钻石模型”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及竞争对手的表现。此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

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本文将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素分为内部要素(文化生产要素、消费需求市场、相关及支持产业、文化企业机构的战略结构及竞争)和外部要素(政府行为、发展机会)。利用SWOT 矩阵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求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性思考空间。

1陕西省文化产业的SWOT 分析1.1陕西文化产业的内部优势分析

1.1.1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

陕西省是文化资源大省。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延安有革命历史文化资源。陕西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截止2009年年底,国家5A 、4A 级旅游区共21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1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1处。陕西佛教文化遗存丰富,有大兴善寺、法门寺、大慈恩寺等;

在道教文化方面有楼观台、八仙庵等。农民画、民间剪纸、皮影、秦腔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1.1.2陕西人才资源贮备实力雄厚

陕西作为一个科教大省,截止2009年,全省共有高等学校96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89.37万人,在校研究生达到8万人,在校成教学生17.2万人。[1]这些高等院校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

人才;同时为文化产业的相关支持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1.1.3陕西文化实力强大

据统计,2009年陕西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1个,图书馆111

个,群众艺术馆11个,文化馆109个;有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8座;出版报纸87种、杂志265种、图书5098种。

2009年《大秦帝国》、《保卫延安》热播,《大明宫》参加国家级电视

节获奖,《纺织姑娘》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夺得大奖。

[2]2009年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陕西团是唯一以企业为主组织的代表团。

1.1.4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陕西省人均GDP 达21732元,折合3181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后,居民消费支出将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温饱型,向享受发展型快速转变,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

大需求空间。

笔者以陕西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消费情况进行分析。1995年至2009年,陕西人均消费支出由2837.69元增至10706元,年均增长9.95%;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服务消费由245.57元增长至1430.2元,年均增长13.41%,可见十五年来陕西省文化性支出增长速度较快。

1.1.5文化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

2005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提出建设八大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已开发建设曲江新区、西安高新文化创意产业区、浐灞生态区和临潼区等文化产业区,其中,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区主打汉唐历史文化牌,西安高新文化产业区主打动漫产业牌,

浐灞区主打生态牌,临潼区主打文化旅游牌。[3]

1.2陕西文化产业的内部弱势分析1.

2.1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陕西省文化产业中相关人员思想意识较落后,许多文化创作生产者不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缺乏创新意识,与市场相脱节。此外,陕西文化企业缺乏创新经营理念,自主文化品牌颇少,品牌推广落后,难以走出省外。

1.2.2文化产业链不完善

陕西省目前对有形文化资源开发比较重视;对无形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缺乏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此外,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餐饮及宾馆服务业、广告业、工艺品制造业等)的发展落后其他省份,制约陕西文化产业长足发展。

1.2.3文化产业推动人才缺乏

陕西缺少善于经营的文化人。由于文化管理体制、物质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人才外流,缺乏像段先念那样有力的文化产业推动经营者。

此外文化产业的研究力量分散、经费投入不足,制约陕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4]

1.2.4文化产业融资难

目前,文化产业融资难,文化产业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环境建设滞后。

虽有民营资本的注入,但由于文化管理体制等原因,只能边缘性地参与文化核心领域;政府在解决文化产业资金短缺方面仍起关键作用。1.3陕西文化产业的机遇分析1.3.1政府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六大、十七大上都提出发展文化产业。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0年以来,陕西省政府下发了许多文件,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10月,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金融支持陕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指导意见》

,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融资平台。1.3.2科技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向文化领域的渗透,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据统计,2009年全年陕西省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644项,

签订技术开发合同3196项,技术咨询合同254项,技术服务合同2457项,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4陕西文化产业的挑战分析1.4.1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陕西属于西部地区,虽然近几年经济持续增长,但由于历史,区位,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陕西省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从全局角度看,陕西的经济发展滞后不利于文化企业投融资,制约着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1.4.2其他区域文化产业集群迅速发展

在我国一些省市,文化产业集群已产生雏形,如上海卢湾、黄埔、长宁、静安等区的创意产业商圈,北京CBD 的文化传媒产业集群、通州宋庄的画家村等。[5]

这些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吸引大量的文化企业、人才和资金,对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有抑制作用。

(下转第179页)基于“钻石模型”的陕西省文化产业SWOT 分析

李敏张爱香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摘

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陕西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东部沿海省市。本文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利

用SWOT 矩阵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求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性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陕西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

○高校讲坛○172

科技信息2010年第15期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

(上接第172页)2

对策建议

2.1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文化产业链

目前,陕西文化产业科技投入不足,高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没有很好结合,导致文化产品创新能力总体较弱,知名品牌很少。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高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之间应相互沟通协作,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充分开发能够满足文化消费者新要求的文化产品。

2.2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推动人才

陕西省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从事相关研究的人才较少。一方面应加大高校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应该对文化产业在职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此外,还应创造有利机制,从外部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引入新鲜思想。2.3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

的文化市场中脱颖而出。

一方面,政府要注重完善文化产业的服务体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探索有利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市场开发机制、产业运作模式。另一方面,文化企业自身也应更新观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推进文化产品内容创新,打造知名品牌,提高文化

产品市场占有率。[6]

【参考文献】

[1]陕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009陕西文娱现象——

—陕西影视一飞冲天[N].西安晚报,2009-12-27.[3]陕西文化产业吹响振兴号角[N].三秦都市报,2010-01-26.[4]五问陕西文化产业———访王长寿[N].陕西日报,2009-11-13.[5]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8.[6]常卫.试论中国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2.

[责任编辑:曹明明]

(上接第149页)过询问不发言或发言不踊跃学生相关的原因,也可以向全班同学征询案例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或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

式获得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案例教学教师自查等形式来进行。【参考文献】

[1]武俊瑞,岳喜庆,乌日娜.案例教学在《食品质量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现代经济信息,2009(12).

[2]邹德新,李军岩,于林梅.案例研究及其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辽宁

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周忠英(1972—),女,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曹明明]

●科

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体质、增进身体机能、保持良好健康状况的生活目标。为此,民族地区体育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学生科学健身的偶像和楷模。

3.3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

少数民族地区,其教育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长期受到民族文化润泽的体育教育,同样不能脱离民族本色,走民族体育之路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民族地区体

育教师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应该了解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灿

烂的文化,充分掌握少数民族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医学以及各民族风俗、传统体育的文化背景等。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是从事民族体育教育,参与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更是挽救、继承和传递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保证。3.4熟练的民族体育技能

众所周知,体育课程的重要特点是从事身体操作性活动,获得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是体育课的根本任务;而言传身教又是体育育人的基本方式。民族体育教育的实践过程对发展人的民族情感的培养是有效的,但如果离开了民族体育技能学习这个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就无法体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要在民族教育、文化传递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尽量多地掌握民族体育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则在体育运动中,把内在的人格与人文修养和外在的动作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使学生受到人文熏陶,产生心灵感悟、情感升华。3.5包容的民族文化心理

包容是一个民族汲取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心理基础。通过回溯和透视历史,不难发现如此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正是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交融、涵化的结果,民族文化的演进、发展过程是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补充的过程,由于这种包容和融合的非凡气度,民族文化才蕴涵着巨大而丰富的魅力和价值,不断散发着强烈的生命活力。因此,民族地区体育教师也应该具备包容的民族文化心理,勇敢接纳其它民族的体育文化,通过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来加强多元文化的交流、融会,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3.6强烈的文化传播意识

作为民族教育的生力军,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不仅能在体育教学中承担起民族文化传递的重任,而且还能具备强烈的文化传播意识,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种校外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对外交

流,有意识地呈现民族文化魅力,积极地宣传和推广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传播民族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体育能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让悠久、灿烂的东方民族体育文化冲破外来文化的包围,走上全国和世界体育的大舞台,使民族体育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扬光大。

4结论与建议

当前,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来增强体育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的实效性和创新性,为民族地区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民族地区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人格化和地域化,要求体育教师不仅具有前瞻的体育课程理念、模范的健康体育习惯,还应该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熟练的民族体育技能、包容的民族文化心理、强烈的文化传播意识。应该定期组织系统的培训,将培训的课堂设在基层学校,创设培训专家与基层教师的沟通环境。另外,在教育和培训方法上,有必要采用微格手段来强化有关的职业技能。【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3]滕星.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4]弗雷斯特·W .帕克.CURRICULUM PLANNING[M ].2004,(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3-47.

[6]段爱明,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传承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5,2.[7]刘卫,等.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应立足于基础教育———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教师素质调查[J].云南高教研究,2000,(3):76-79.

作者简介:和丽东(1981—),男,纳西族,云南丽江人,硕士,云南大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王帆(1976—),男,安徽临泉人,硕士,云南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学校体育发展。

杨雪芹(1965—),女,傈僳族,云南楚雄人,博士,云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

[责任编辑:张慧]

○高校讲坛○

1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