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读写诵一体的新型课程文化体系

构建读写诵一体的新型课程文化体系
构建读写诵一体的新型课程文化体系

构建“读写诵一体化”的语文课程新体系

(2014-03-23 23:51:32)

转载▼

分类:语文课程整合联盟

标签:

活动信息

构建“读写诵一体化”的语文课程新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整合项目简介

语文课程整合项目研发中心

一、为什么要整合

1.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近十年来,语文教学几乎同时受到三种思潮的冲击:

一是经典诵读,强调诵读传统经典诗文,传承母语文化,涵养学生心灵(如王财贵“儿童诵读经典”,朱永新新教育“晨诵”课程,李振村“新经典诵读”等)。

二是大量阅读,试图冲破课本局限,扩大阅读积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如烟台龙口“大量阅读、双轨运行”,韩兴娥“海量阅读”等)。

三是童书阅读,强调遵循儿童阅读发展规律,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以童书阅读促进儿童生命成长。(如朱永新新教育“童心悦读”课程,江浙一带童书阅读)三种思潮乍分又合,流派纷呈,交相映辉,推动了语文课程理念的变革,也促进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繁荣。时至今日,诵读经典、大量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已无人怀疑,难的是教学层面的具体操作。

经典诵读,每天保证晨读时间并不难,难的是内容。儿童到底应该诵读哪些经典,哪些经典最能促进当下儿童的生命成长?晨诵诵读的经典,与课内语文教学应不应该建立一定的联系,如何相互促进?经典诵读与课内语文教学“两张皮”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

大量阅读,语文每周就是那么几节课,课外时间也有限,如何在保证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把课外阅读内容挤进课内,如何指导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课外阅读到底应该读什么,读物资源如何解决?

童书阅读,市场上热,课堂上冷,教师多少年都不看童书,学校里没有孩子喜欢的童书,更没有安排学生读童书的时间。整本书阅读怎么才能挤进语文课程视野,密切与课内教学的联系,解决二者不挂钩的问题?

读什么、读多少、什么时间读、读物从哪里来、怎么指导读、读写诵如何结合,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和家长,也影响着学生精神发育与语文素养的提升。

课内语文教学,能不能与经典诵读、童书阅读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框架完整、思路清晰的内容体系,让广大老师轻松解决资源搜集、内容统整的难题,便于教师统筹使用语文课时,轻轻松松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人格建构的目标?

由内容入手整合语文课程,构建“读写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2.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不同年段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低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高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总计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如何保障?各年段课外阅读读哪些,是否可以与课内教材教学结合起来,形成统一体系?

课程标准还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课程标准第一次将“读整本书”明确纳入教学要求,意义非同小可。与一篇篇的课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有其独特的规律,对促进儿童生命成长意义更大,能不能将课程标准提出的整本书阅读与当下童书阅读、课内阅读结合起来,形成完整体系?

看来,要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也须尽早解决整合问题,让语文课程改革踏上高质低耗的快车道。

3.学校语文教改探索的迫切需要

早在2007年前,授田英才学园就引进了朱永新新教育实验,启动了“晨诵”课程,带领孩子们以优美的诗歌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开设了“童心悦读”课,每周拿出固定课时带领孩子们读童书,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之后,授田又引入了刘宪华“主题阅读”项目、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八岁能读会写”教改实验。其中,“主题阅读”的大单元七课型教学思路给我们更多启示。“主题阅读”的“单元导读”“以文带文”“读写联动”“分享展示”等课型设计,为压缩课内烦琐讲析、扩大课内阅读量提供了宝贵经验。“晨诵”诵读什么?老师们需要自己搜集整理;“童心悦读”读什么书,老师们需要自己去选择;课内外阅读拓展读什么美文,老师们也需要自己去搜集打印。备课中搜集资源、整理打印压力大,内容不成系统,晨诵、童心悦读、课内外阅读缺乏关联,课时无法打通使用,老师们深感苦恼。

2010年,授田提出了建设“道德学校”的办学目标,继而提出了构建“四环四学”生本道德课堂教学模式。2013年,各学科积极推进“三级建模”,语文学科如何将“主题阅读”七种课型与“四环四学”模式整合起来,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会学习”等理念,渗透“道德课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权益”的要求,也许要深入思考探索。

授田遇到的这些问题,其他学校也经常遇到。这些年,哪个学校没引进几项语文教改项目?这些项目往往理念冲突,内容有别,教法差异很大,一线教师往往无所适从,甚至行为混乱。要引导教师从迷茫、混乱中走出来,理出一条清晰

的改革思路,就需要站在课程的高度,统揽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吸取各种改革成果的精髓,把其中科学、实用又能互相兼容的东西整合起来,建构一个理念先进、结构清晰、体系完整又便于操作的课程体系。但是,整合由何处入手,以什么为主线?想来想去,还是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由内容整合入手,依据内容特点,整合理念、教法,在内容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探索相对应的教学模式,让理念落地生根,让教法服务于理念、目标。

4.“三线结合、综合发展”语文教改实验的痛苦反思

1998年——2003年间,滨城区教研室组织了“三线结合、综合发展”语文教改实验。当时,实验覆盖区直、乡镇大多数学校,召开过两次现场会。城乡孩子因实验受益,阅读量大大扩大,读写能力、综合素养明显提高。《山东教育》杂志曾以17个页面重点推介,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也报道了实验成果。后来我由语文教研转向管理,实验失去了教研部门的引领推动,便逐年萎缩,直至消亡。历经几年探索形成的成果逐渐流失,自由读写课没有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停摆了,各实验学校的语文社团活动也解体了。以常理而论,好的东西大家喜欢还来不及,不会自行消亡。但“三线结合”实验的宝贵经验怎么会渐渐流失了呢?痛苦反思,还是实验本身存在问题。

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多读多写。但要扩大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必须先解决读物问题。“三线结合”实验提出以人教版教材“核心教学线”逐层向外拓展,一篇课文带一篇、带两篇,甚至带一组课外读物,设想是好的。但老师们平时工作压力那么大,还要课外搜集读物,整理打印,学校打印设备、纸张都不一定现成,无形中增大了一线老师备课的难度和压力。当时网络还没有普及,学校图书资料奇缺,搜集课外资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没有了上面的管理推动,老师们热情逐渐消退,谁也懒得再费那么大力气,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与实验配套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分享测试、综合考评”,项目过于繁琐,期末集中进行增大了测评难度。学校领导怕麻烦、图省事,一张试卷了事,也挫伤了实验教师的热情。2005——2007年的“教育教学质量年”恢复了小学“统考”(当时为回避“统考”之恶名,换个名堂叫“质量抽测”),以考试成绩给学校、老师排名,学生综合素养很难在期末考试成绩中全面、客观地体现出来,也加速了实验消亡。

痛定思痛,没有帮老师们解决读物来源问题,教学没有现成可用的资源,是导致“多读多写”难落实的首要原因。评价改革跟不上,管理缺位,是加速实验萎缩的另一原因。

如今,当初实验确定的三大核心理念——“多读多写”“自主发展”“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已经成为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但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段背诵积累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140万字的目标却仍然落不到实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也往往流于形式。老师们大多还在课堂上一篇一篇地讲解课文,学生阅读视野窄、积累少的问题依然存在。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还是要先从内容体系的构建入手,从课程资源上取得突破,解决“读什么、读哪些、读多少”的问题,以课程内容整合带动教法改革,而后实现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法体系、活动体系、评价体系的全面变革。

这些工作由谁来做?一线教师天天忙于具体教学工作,哪有时间坐下来搜集研究大量资料,理出课程建设的思路?即使形成了某些清晰的想法,还要精选课

程内容资源,重组或编选教材,完成从想法到课程体系的转化,这么多复杂艰难的工作,多少老师能做,他们哪里有时间来做?启动“读写诵一体化”课程整合项目,正是要帮助一线老师解决这些难题,引领他们以课程的视野统揽语文课程建设方方面面的问题,将经典诵读、课内外阅读与习作、整本书阅读整合为一体,形成全新的语文课程新体系。

二、如何整合?

在重点研究了“主题阅读”大单元教学、授田“四环四学”生本道德课堂模式经验成果后,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

第一步:以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为主线,围绕主题向外扩展,整体规划经典诵读、课内外阅读与习作、整本书阅读的内容,打通课内课外的联系,实现单元主题统整下的内容整合。

1.一条主线:以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为主线

人教版教材影响大,适用范围广,内容资源丰富,语文训练体系相对清晰完整,优势之明显为国内所公认。以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为主线整合内容资源,教师上手也相对容易,能减小改革震荡带来的负效应,便于成果推广。

2.两个整合:实现人教版教材教学与课外美文阅读、经典诵读的整合

(1)以人教版单元主题为主线整合课外美文阅读,通过“以文带文”“自由阅读”课,大大扩充阅读量,丰富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读写联动”课,结合单元习作要求和选文特点,插入大量随笔训练,并将单元习作要求逐步渗透到选文阅读中,实现单元主题统整下的读写结合。

(2)围绕人教版教材主题单元组织经典诵读内容,打通单元主题与经典诵读的内容联系,课内读什么主题的内容,晨诵就诵什么主题的经典诗文,使课内单元教学与经典诵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3.两个拓展:由单元教学向整本书阅读灵活拓展

(1)紧密型拓展:依据人教版教材主题单元读写训练重点,课文内容、体裁、作者等特点,课外拓展阅读与课本联系较为密切的整本书读物。如三年级第五单元课内阅读了《盘古开天地》,课外拓展阅读中国上古神话《山海经》(儿童阅读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内学习了中外童话类的课文,课外拓展《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内学习了有关鲁迅的课文,课外拓展阅读《鲁迅短篇小说集》等。

(2)松散型拓展:开设“童心悦读”课,依据不同年龄儿童生命成长需求和阅读能力,分年级、学期推荐童书阅读书目,低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读写绘结合,中高年级读整本的文字书,指导儿童阅读生命成长中最需要的童书,促进儿童生命成长。

为了实现上述意图,项目中心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配套教材《语文帮——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导引》,每学期一册,每册依据人教版主题单元分组,每单元包括单元导语、单元学习导图、经典我来诵、美文我会读、资料链接、开心书吧、反思提示等主要板块,为内容整合提供了必备资源。教师再不用为搜集资源、整理打印发愁,学生也不用再为手中无书而苦恼。小学六年,经典诗文诵读资源将

增加7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超过200万字,远远超出课标145万字的要求,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将大大提升。尤为难得的是,该教材遵循便于学生学又便于教师教的原则,集内容开发、教案设计、学案引领于一身,将教法设计暗含在学法指导中,思路具体便于操作,为教师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提供了具体参考。

该教材单册六本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已经试用一个学期;双册教材体系进一步完善,寒假完成编写后付印,2014年春天发行试用。

山东教育社原副总编陶继新先生为本书题词:

?自主方有心灵的自由,才有生命的能量;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才能驶进会学、善学、乐学的高层境界。?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杨文华老师欣然为教材作序:

?从关注教师‘会教’到关注学生‘会学’,《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导引》不仅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思路的一种大胆创新。?

第二步:以“大单元整体教学”“四环四学”生本道德课堂模式为主要框架,兼取深圳“八岁能读会写”、新教育“晨诵”“童心悦读”等成果的理念策略,实现教法体系的整合。

“主题阅读”大单元教学,借助“单元导读”“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自由阅读”“基础训练”“分享展示”七种课型,实现了扩大阅读量、读写并进的目标。其实施思路清晰,课型模式完备,操作策略具体实用,国内广泛推广,赢得普遍赞誉。

授田“四环四学”生本道德课堂模式,则吸纳了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灌注了“道德课堂”理念,以“独立自学——交流互学——点拨助学——反思悟学”为基本流程,以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尝试——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为主线,以“同伴合作互学——教师点拨助学”为辅线,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高起点精要点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学科素养与人格建构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终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八岁能读会写”实验,通过十余年的实验探索,形成了低年级“识记在先、拼写在后”“提前阅读、以读促识”“电脑写话、提前表达”等宝贵经验,突破了低年级识字瓶颈,实现了“八岁能读会写”目标,大大提高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效率。

新教育“晨诵”“童心悦读”,跳出语文听说读写工具训练的狭隘局限,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目标高远,情怀热切,是近十年来国内最具感召力的教育流派。

以上成果从单元教学规划到课型设计、课堂教学操作,从低年级识字教学瓶颈突破到中高年级读写训练,从语文工具性训练到学生人格锻造,为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的宝贵经验。引入“主题阅读”大单元教学思路,对其某些课型进行适应性改造,与“四环四学”生本道德课堂模式流程整合起来,形成教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再将“八岁能读会写”、新教育“晨诵”“童心悦读”的理念、策略融入不同学段、不同领域教学中,就能形成理念先进、策略完整的教法体系。该体系兼收众长,实践中更容易发挥优势,取得更大的教学效益。

第三步:在内容整合、教法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课程目标,调整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读写诵一体化”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评价体系。

随着课程整合实践的逐步深入,由总体目标导向向具体目标建构过渡,依据新的内容架构,细化各年级、各领域实施目标,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逐步探索形成各年级、各领域评价思路,确定具体观测点,细化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法策略,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

三、整合后课怎么上

1.以单元主题统领人教版教材与配套教材,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

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整合使用辅助教材《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导引》资源,组织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规划单元教学的内容、目标、教法、检测评价,通过“单元导读”、“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自由阅读”、“双基巩固”、“分享展示”等课型,完成大单元主题教学任务。下面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中外童话”为例作简要说明(略)。

(附1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主题教学整体规划表)

2.应用“四环四学”课堂教学模式,渗透生本道德课堂理念要求

“大单元主题教学”提供了单元层面的宏观模式,侧重于不同课型的组合思路。“四环四学”课堂模式则包括学校基本模式、学科单元模式、不同课型模式、课堂操作具体模式等多个层级,为“大单元主题教学”灌注了理念灵魂,提供了策略支持。从单元整体规划到每一具体课型,都可根据教学内容与课型特点,渗透“四环四学”的理念策略。我们对“主题阅读”七种基本课型进行改造,形成了下面一组课型具体模式。

(附2语文课型模式简图)

这样,由学校基本模式到单元教学规划再到具体课型操作,就形成了语文生本道德课堂的模式系统。实际应用中教师还可进行个性化处理,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此外,课程体系中的晨诵、整本书阅读指导,也已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尤其是“童心悦读”课,从新书导读到中段推进、总结提升,都已形成了模式雏形。

教法体系的整合,目的是更好地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为用好教材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方法策略保障。再好的内容体系,教法不当也会出问题。比如经典诗文、中外美文该怎么诵、怎么读,是完全照搬传统死记硬背,还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合作学习,不同的理念方法效果肯定不同。我们的教法体系既要吸收传统精华,又要体现时代要求,使整合后的内容体系发挥出更大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育人目标。

语文课程整合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整体改革项目。实施该项目,将彻底改变现行语文教学的面貌,打破狭隘的课本、课堂局限,在课程层面上确定目标、整合资源,寻求更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策略,实现语文课程实施水平的整体提升。我们组建跨区域项目联盟,就是要联合更多有眼光、有魄力、有激情、有梦想的学校和老师,共同推动项目研发与实施,打造属于我们大家的特色课程品牌。

构建理想的学校课程体系

构建理想的学校课程体系 临沂长安路小学校长李晓玲 国家课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应当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地域、学情的差异,学校要依据具体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调整和补充。我校致力于“1+X”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并通过调整课时方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确保课程全面落地。 这里的“1”指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在整合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开发的五大综合性课程,即学科拓展系列课程、学科实践系列课程、学科整合系列课程、系列活动节日课程、主题德育系列课程。基础性课程保证质量,综合性课程张扬个性。 学科拓展课程——选课走班。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寻找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并加以拓展延伸,开发出相邻或相近的板块,以社团的方式呈现,通过周五下午一个半小时的选课走班来落实。学科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本着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的原则,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课程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终身素养奠基的目的。 学科实践课程——连接社会生活。学科实践课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大学科,主要是基于学科本位,连接生活、连接社会、连接自然而开发的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编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另一方面对学科实践进行延伸。语文学科设置了《童心雅读》课程和《写字立人》课程,还成立了“演讲与口才”、“儿童戏剧团”、“国学班”等社团。数学学科引进了“超脑麦斯”思维数学课题研究,通过做数学、说数学、玩数学,让学生爱上数学。目前每个年级设一个“超脑麦斯”实验班,低、中、高三个学段设立3个社团。英语学科则成立了“快乐实践园”、“情景剧场”等社团。实践课程的落实培养了学生的大学科意识,教学生学会探究问题、整合知识、拓展运用,以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学科整合课程——学科跨界。我校学科整合课程《尚美百科》是基于国家课程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围场回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是促进师生成长的深厚土壤。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先进的学校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制定的《承德市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围场回民小学不断提炼学校文化的主题,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以“赏识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一、“赏识教育”的理论思考: 赏识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师生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乃至民族和谐的有效途径;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体现人文性、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因而赏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

是一种境界。 我们回民小学的赏识教育界定为:生与生之间的赏识,让孩子总能看到他人身上的亮点;师与生之间的赏识,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赏识,实现人文管理,打造团队精神;校内不同部门、不同社团之间的赏识,可以拓宽交流渠道,提高个人修养和工作效率;民族之间的赏识,可以了解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 二、“赏识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实践构想: 1、以精神文化引领人。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一种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具有回民小学特色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甚至家长文化,塑造回民小学优秀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新形象。 2、以物质文化影响人。通过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学校物质文化氛围,从而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激发师生灵感、启迪师生智慧。 3、以制度文化激励人。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激发师生发展内驱力,让制度、规范转化为每一位师生的自觉行为,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 4、以课程文化促进人。通过课程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中受到感染、启迪,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为学生打下人生的底色。 三、赏识教育文化的确定: (一)、学校的现状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政府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倡导,学界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日趋深入,以及民间“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纷纷开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但一直以来,传统文化课程多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存在,或者渗透融合在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中,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2017 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就为传统文化教育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即稳步扎实地推进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并为传统文化师资培育,特别是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出更高的 要求。 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因为课程只有落实到课堂,被学生接受进而转化成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意味着课程建设的整体实现。 传统文化教育独有的特点,使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我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圣贤文化,强调以德为本、德智?p 修。孔子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告诫弟子学会做人比单纯学习知识更重要。但同时孔子也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牢记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根本目的,以德为先,率先垂范,从而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价值得以实现。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与生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区别于西方式逻辑推理和外求实验法的,是一种‘内求法',是教师引领、学生同步在身心内部实践体悟,进而外显为用的路径。” [1] 这就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生命的实践、心灵的实证,不断反求诸己、躬身践行,通过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成长,体会传统文化的真实魅力与价值。最后,由于传统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断裂,当今社会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不少误解和迷思,所以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恢复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课程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有效、持续地发展,有赖于课程体系的独立与完备。在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教育行政层面的统一规划与推进,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以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 所谓“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2]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在其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复杂情境中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

创新教育的三个基本体系

创新教育的三个基本体系 湖南省创造学会创新教育研究所朱昌球 湖南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教育体系构建的发展阶段。如果从1985年算起,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们从事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人们,大多比较侧重于创造教育的途径、方式、手段等方法体系的构建上,而对其概念的内涵、命题的真伪、逻辑的关联等知识系统和教育的定位、办学的宗旨、文化的功能等观念系统的构建,则显得比较游离、零散和粗浅。自2000年起,我们对创造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发展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脱胎于创造教育,我们对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如果说是在继承创造教育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创造教育在教育文化层面上有所发展和深入,那就是一直在试图构建创新教育特有的知识体系、观念体系和文化体系等三个基本体系。 一、创新教育的知识体系 1、什么是创新? 简言之,“创新”就是“创造与革新”或“发明与革新”。它可以分为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两大部分,而“创新精神”是重头戏,具体可包括:创造与革新的兴趣、创造与革新的意识、创造与革新的觉悟、创造与革新的意志、创造与革新的思维、创造与革新的思想等六大项。其中,兴趣、意志、觉悟是动力系统,意识、思维、思想是传导系统。 创造的兴趣是人人生而有之的,而革新的兴趣是后天生活实践和生存竞争所逼迫出来的;创造意识是兴趣得到成功或受到鼓励而形成的,而革新意识往往是兴趣受到打击和挫折而异化出来的;创造觉悟是意识得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树立起来的,而革新觉悟往往是生存受到挑战或威胁的激发下生发出来的;创造意志是觉悟得到坚持和积累并沉淀后形成的,而革新意志往往是觉悟受到锤炼、修正、补充并坚定后形成的;创造思维是意志完成过程中的正确途径和科学方法的智慧结晶,而革新思维是意志衰败过程中的自我否定和勇于改正的教训总结;创造思想是正面经验富有条理和层次并成系统的思维体系,而革新思想是反面教训富有条理和层次并成系统的思维体系。 归纳一句话,创造与生活实践的胜利成功圆满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主要是肯定自我;而革新与生存竞争的过错落后甚至失败往往是相反相成的,更多的是否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_金元浦

第10卷第1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0N o.1 2010年1月Jo urnal of China U niver sity o f G eoscience s(Socia l Sciences Editio n)Jan.2010 主持人语 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落实中央精神,各地政府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创意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呈现一种“虚热”的情形,存在着一哄而上,大轰大嗡的个别现象。因此,我们对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保持清醒的估计和科学的决策,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而上,在选择好切入点的前提下,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给出一个总体的合理的布局。 本专题中,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探索。金元浦从宏观视角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进行了概括和论述;胡晓鹏研究员从理论层面上分解了影响发展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分类;陆军荣副研究员则从经济政策角度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特性,提出了文化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双轮驱动的发展内涵。这些研究成果都从某一个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研究,观点新颖,视野开阔,将有助于我们去反思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非常期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将来更多,这对于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或许有更大的作用。我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这一领域,以理论和实践的优异成果,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主持人: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本文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轮驱动与两翼齐飞,提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 式。并强调指出,在全球化的观照中,面对具体的国情,进行具体的分析,寻找我们自己的发展文化 创意产业的“中国特色”、“地区特色”,是一切判断的基础与出发点。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国家;阶梯;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1-0020-05 本文将探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它与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认真思考,认真研究。 *收稿日期:2009-10-25 作者简介:金元浦(1951—),男,浙江浦江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文化创意产业。

如何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如何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早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就提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协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我校始建于1960年,诞生于激情燃烧岁月的八一中学,虽然几迁校址,几易校名,但特殊的历史沿革,使我校成为一所既有典型的八一军垦精神,又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学校。在发展进程中,学校以其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及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我校始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想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学校要有自己独有的“精、气、神”,这就是校园的精神内涵,它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有着促动作用。 “团结、奋进、自强、奉献”是我校精神核心,也是我校的凝聚力,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产生一股强大持久的精神力量,已成为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深深地熔铸于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 二、打造特色校园物态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有对学校理念和经验的总结,还有博大的胸怀和高深的远见,更有多元文化的借鉴融合。我校在八一军垦精神的引领下,注重细节打造,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文化气息,楼梯、餐厅、报栏、教室门、路边、花坛、长廊等都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这些附着在有形物体上的无形文化,对师生员工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校园的建筑设计、空间布局,处处都体现着爱的情怀,一砖一瓦能说话,一草一木也含情,建立

在艺术审美和灵魂深处的设计和改造,赋予孩子生命高级成长的文化基因。 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有特色课程作为支撑,研究与开发校本化的特色课程,是学校形成特色文化的有效方式。将校本课程设计、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同时,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发展。要结合地方特色和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科技、艺术类的兴趣活动课程,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兴趣活动课程的权力,满足学生在科技、艺术方面发展的需要。我校开设的校园舞蹈,校园足球等特色课程,为学生发展搭建了多元发展平台,彰显了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 四、打造特色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以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主要内涵的学校制度文化是教育发展 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我校明确导向、大胆创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构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管理以充分尊重每一位师生为前提,牢固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让理念之光指引学校管理。校长树立“教师第一”的理念,教师树立“学生第一”的理念,把管理看作是一种“服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淡化“管”念,强化“理”念,以提倡人的生存质量为目标,以造就人的成功为归宿,构建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课堂文化建设

课堂文化建设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文化建设关注四方面的内容:目标的基础性;理念的人本性;价值的导向性;模式的多样性。 一、课堂与课堂文化的内涵 1.1课堂: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传承与发展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规范性与随意性的结合。 1.2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和基础载体。它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中的体现。 二、课堂文化建设的现状 2.1课堂文化建设并没有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主要体现在:一是重概念轻内涵;二是重硬件轻软件;三是重课外轻课内。 2.2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仍然在课堂教学中站主导地位,研究课和常态课差距较大,新的课堂文化没有形成。 2.3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针对性、实效性较差。课堂向两端延伸,课前与课后学生负担重。

2.4学校领导难以用主要精力研究教学,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文化建设。 三、课堂文化建设关注四个问题 3.1目标的基础性。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品德,即做人的基础;二是智力,即做事与继续学习的基础;三是体质,即品德和智力的载体。 好教育就是要回归基础。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的课堂文化建设中要培养的好习惯包括: 3.1.1反应倾向。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人的价值判断习惯。社会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社会的价值取向。 3.1.2思维习惯。大多数时候,人们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影响。 3.1.3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的某种动作,包括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待人习惯等。 反应倾向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如果基础教育能够把我们所要求的东西变成学生的一种反应倾向、一种思维习惯、一种行为习惯,那基础就打好了。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最新教育资料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引言 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中,课程设置过分注重各自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学生应当接受的知识理论和能力结构需求。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形成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方法进行彻底改造,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不仅要处理好内容上的交叉、渗透、整合、综合,更重要的是使其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真正有用的逻辑要求,要求在高等教育教学 这种中,需要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它区别于创造和革新,是将已有的 “事物” (如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等)引入教学的领域,重新组合,带来新的思想、方法,产生新的效益,即产生高质量的学生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实现学生学业标准为基础 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各个层次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的学业标准,就本科教育而言,是指“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构建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组合或相加,也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它将带来课程内容、知识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对于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且必须满足以下几点:首先, 要把综合的学科知识和科技成果融入课程体系,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其次,创建以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追踪课程内容的更新, 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提供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建立优化的课程体系结构 有效的课程整合是构建一种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全新交互式的教学互动机制和丰富教学资源的学习 环境与学习体系,这种环境和体系必须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有

201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解读

201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解读 来源: | 时间:2016-01-22|阅读数: 大家好!非常感谢联盟给我这个机会,在这儿讲一下关于2016年的政策解读。今天我给大家交流的是最新即将出版的第十三本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报告的几个内容。今天要讲的也就是这个总报告的题目,叫作《面向“十三五”、走进“新常态”》。今天这个内容是从“十二五”之后两年的发展状况到面向“十三五”的新的发展趋势。我们知道,从2013年11月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就确定面向新时期的大政方针,文化领域进入了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期,为“十三五”的展开布局。简单说,我们认为从2014年,也就是从“十二五”末期以来,整个的政策发展趋势的特点,或者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叫“面向‘十三五’,走进‘新常态’”。 今天想跟大家讲三个话题:第一个问题是总体判断,为什么把今年的发展“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发展状况叫作“走进‘新常态’”?让文化产业回归文化市场,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2014年以来对目前国家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谈到最多的词叫“新常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政府逐渐降低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以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作用。经济发展的日益回归,从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要素扩张驱动力逐渐减弱,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逐渐增强,从消费角度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逐渐结束,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这是大的宏观形势。 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首先看一个发展速度来判断走进“新常态”的几个基本的观点。 1新常态”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看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已经结束十多年来的热运营状态,发展速度持续趋缓,日益回归常态化的一个发展速度。这里边我只讲2013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21351亿,与GDP的比值是3.63%。跟2012年比较来看,2012年增速是16.5%,2011年的增速还要高,从增速的情况看,应该说从“十二五”以来,文化产业的速度是逐年降低的。到了2013年、2014年增速已经接近GDP的增长速度,大概只是快一两个到两三个点,长期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关,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的效益必将递减,产业发展政策必然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 第二看发展动向。整个产业的发展动向是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常态化景象。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实际上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动向。最突出的标志是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参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实际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走向了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道路。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实际上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一个最突出特征,这个特征在经济学上叫产业关联度。越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越高,和经济的其他部门或者整个国民经济的互渗性越强,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都在50-60%,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到目前为止没有超过20%,所以关联度较低,这是非常态。文化产业孤立于或者孤悬于国民经济之外,独立发展,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我们认为这两年来,文化产业融入实体经济的态势是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常态化的开始。 第三看政策动向。我国文化产业正在回归文化市场,法制将成为“新常态”的根本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央文件是最突出的标志,这个文件对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作为战略部署,所以重要的一个变化,文化产业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在这个文件里,我们

课程体系构建调研论证报告

课程体系构建调研 论证报告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1、强调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以理论知识够用为构架,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就业落脚点,为形成突出实践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规格需求零接轨,与就业相结合。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实际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把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 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选择。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的细化目标,并不断优化每门课程的结构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将绝大多数专业的课程调整为五大模块式课程体系,即:公共课与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能力专项训练和选修课。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也大大提高。职业技术及能力模块课程实现有机衔接,逻辑关联,使课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关系。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和职业能力专项训练课程分段设置,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按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进行安排。

3、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采用系列化、层次化模式。设有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专业的或社会性的实践,形成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训练模式。 4、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体现专业技能与证书的一致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1、编制新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课程方案和过程的纲领文件,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对课程内容界定和对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教学大纲规范的教学是盲目的,很难做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体现。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贯彻执行,纠正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重视课程教学执行情况的反馈分析,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教学文件逐年进行滚动修订。 2、按新专业方向要求重构课程。 我院主要面向纺织、轻工、建材、化工等行业开设专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认真进行专业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改造和整合了部分专业,一些专业还派生出了很多新的方向。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 发表时间:2018-01-30T16:24:53.3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作者:王书友[导读] 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课程三级管理,课程开齐,种类齐全,课程设置也有保证。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王书友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小学266300 一、基于问题,课程建设有根有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课程三级管理,课程开齐,种类齐全,课程设置也有保证。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各自为政,彼此缺少关联,没有充分发挥各级课程的应有价值;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有些内容相互交叉、重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课时的浪费;重国家课程,轻地方、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成为应试的工具,其他课程形同虚设。因为国家课程要考试,而其他课程不参与考评,任课教师不够重视。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一项迫切的任务。 二、多措并举,课程建设有形有神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构建适合校情和学情的课程体系,需要建立课程要素间的联结点。鉴于以上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1.顶层设计,明确课程创设立足点。 我校结合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进行课程顶层设计:以 “思河之源、聚合之力、成和之美”的3HE教育文化为统领,以培养“正气、灵气、大气”的现代有益公民为育人目标,建设“有根有魂”的课程;遵循“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的课程建设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身心、艺术、实践”五大核心素养,实现“一个好身体、一种好心情、一生好习惯、演奏一种乐器、写一手俊字、爱好读书”的课程目标,系统构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努力实现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 2.适度整合,优化课程设计关键点。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专家智慧之结晶,我们一般不敢轻易改变;但为了让课程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大胆地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创生,通过优化整合,充盈课程内容。我校精心构建了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课程、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型课程、基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活动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拓展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有益补充和丰富,开发拓展性课程的核心是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完美接轨,目标是让拓展性课程融入基础性课程,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 (1)学科内整合。一是内容整合。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按主题先梳理“内容整合点”,再根据整合点进行教学内容调整,或适当增加新内容。在课程整合初期,我们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文”为课程目标,基于“世界才是孩子的教材”的大语文观,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轴心,以教材为依托,秉承课外阅读课内化、课程内容结构化的阅读理念,采用人文主题和语用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有梯度地进行语文课程整合,构建了一个语文母语课程群。①教材内纵向整合,包括同学段的整合和跨学段的整合。按照文体这一主题,打破单元壁垒或学段界限,重组教材单元,聚焦语用,习得方法,进行新单元主题阅读教学。②教材内的横向整合。教材顺序不变,围绕一篇课内文章,进行相关联的主题课外拓展。围绕题材或作家或表达或策略或人文等主题,一二年级一篇带一篇,三四年级一篇带多篇,五六年级一篇带整本书,开展群文阅读或整本书的阅读。 (2)学科间整合。①相关联内容的整合。同学段的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海洋教育》《思品》等地方课程整合,研读教材,梳理整合点,把学科交叉的内容进行整合。比如语文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语文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有对周围环境的调查,环境教育课程中也有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内容。②不同学科教师的整合。比如音乐课程与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整合,语文教师提供诵读内容,音乐老师教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通过不同学科多个角度对春天的体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亲近万物,实现了与自然的对接,产生了许多新的感知,他们的想象、身体、语言、思维、情感被打通,与世界开始全方位接触。③节庆日课程、社团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融合。如科技节与数学、科学学科的融合,读书节与语文诵读课程的融合,金秋艺术节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融合,快乐周五社团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融合等。利用这些特殊的节点,巧妙进行课程整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教育资源的整合。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为活动性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①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如稼穑园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最好的实验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义卖——分享喜悦”,教师们进行了精心的课程设计。②盘活校外资源。我们开展了丰富的走向大自然、走进企业、走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亲子共做家务劳动。③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开放校内资源,让社会各届走进校园,特别是让家长和家委会成员经常走进课堂、走上讲堂,也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大白菜、报纸、陶艺的义卖。④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三里河文化和陶艺资源,开发了课程《三里河文化》《小陶器》,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4)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相整合。如语文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寓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文化建设融于语文教学。我们开发了“国旗下的讲话”课程,与班级管理相整合,增强了立德树人的效果。 (5)课时整合。随着课程结构的变化,课时设置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课程结构与性质,要做好课时加减法,灵活调整课时。我校对课时设置做了如下探索: 调整课时比例,让课程有弹性。我校根据“3HE”课程的总体设计,根据整合后不同课程的实际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①调整不同课程的课时比例。国家基础性课程经过优化整合,把原来各学科重复的内容归并、整合,把学科内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当进行优化重组。这样整合后的基础课程比原来少了,占约60%,省下来的时间20%用于拓展性课程,20%用于活动性课程。经过调整,不仅课时开得足,而且还开得好,改变了基础性课程“一统课堂”的局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为有利。②调整不同学科的课时比例。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母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基于此,我校把语文课程作为“3HE”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适当增加了语文课程教学时间。打破传统的固定课时,根据课程性质、学科特点、不同课型、教学内容配以不同的课时,长短不一,大小相间。灵活的课时,使学习生活张弛有度、富于变化,给学生带来了新鲜学习体验。

浅谈如何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

浅谈如何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08级王莹近几年来,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学习必将成为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驱动器。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使学生跳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将其培养成适应当前 社会的创新型人才,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是当前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 重点。 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实现创新教育的目 的,首先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即以创新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 问题为中介;以开放为特征。 (一)创新型课堂以创新为目的; 创新型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必须对教学的价值和功能进行重新定位,通过重新定位,确立创 新的价值观和功能观,并形成以最大限度激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最为评价课堂教学活动成效的评价标准。关键要对创新素质 要有全面的理解,创新素质是由独立、超越、发现、重组、应用等素 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以创新为目的,不是不要继承,而是要改变传统的以继承为主的 课堂教学观念和模式,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置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核 心位置,而将继承人类已有的人之成果置于为前者服务的辅导位置, 创新离不开继承,当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即创新以继承为基础,

继承以创新为方向,摆正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就摆正接受性教学接受型教学与创新型教学、维持性学习与创新型教学、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的关系。 以创新为目的,不是不要知识,而是改变传统的静态的知识观,确立动态的知识观。静态的知识观是把知识看成认识的结果和经验的系统,动态的知识观则把知识看成认知的过程和求知的方法,动态知识观看来,知识本质上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更新和拓展的过程,所以,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规则 是为了突破规则,这样也就把知识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使学到的知识成为创新能力的翅膀而不是羁绊。 (二)创新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在课堂上,就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取得真正的主体地位,而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中西。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上,学生学习额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彻底被压抑了。创新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服从于学生的学。把“教”立足于向学的转化上,教学过程就是教不断向学转化的过程,学不断摆脱对教的依赖,不断走向自主,走向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要淡化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创造让学生自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建构.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建构 舟山普陀二中唐汉成 舟山普陀二中根据学校实际和自己的地域特点,在初一、初二年级各设立一个实验班,以点带面进行创新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创新”的课程体系 1、课程目标现代化。课程不只着眼于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关注培养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坚实的行为修养、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力图体现与科学自身发展、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作用的协调一致。 2、课程内容综合化。在增加和渗透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的同时,尽可能把相关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如在设置生命科学学科时,就把生命基因、克隆技术、心理健康、生态平衡,青春期知识、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综合起来,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形成整体认识事物的方法。 3、课程形式多样化。主要体现为:其一,教材多样化。在对省编教材进行较大改动的基础上,还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引入华罗庚学校的数学教材、3L教材、名著阅读与欣赏教程、创造力开发教程等教材;其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此举拓展了学习时空,研究性、发展性课程的设置使学生不仅在时间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在空间上也突破了教室的局限,如在网络、实验室、图书馆和实验基地学习;其三,在教学设汁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管理、指导者和学生学习伙伴的特点。 表1课程变动情况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l、问题探究型研究学习模式 主要用于基本概念、公式、规律等知识传授课的教学。初步形成了此种模式下教师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研究基本思想、方法、步骤的教学策略即:培养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养成问题意识;在活动中进行探究;进行问题解决训练,提供足够材料、充裕时间,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新问题。 2、自学型研究性学习模式 改造斯金纳程序教学的有关思想,吸收其合理因素如小步子前进、即时反馈,对现行教材进行适当改编,补充自学辅导纲要,实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培养学生自学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为:加强课程管理,按需提供启发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理解教材,确保学生在课堂有35分钟的自学时间。

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学校定稿版

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 学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学校 孟庄镇寺后张小学 石进忠 2015.11 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学校。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我们寺后张小学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镇中心校工作安排,始终以市教体局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促内涵式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抓两课,育特色,保均衡”为工作思路。以导学案、课程纲要编写与使用,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积极推进三化教学,充分利用幼教通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全力打造有效课堂和快乐校园。现将我校近年来课程构建的做法同大家做以交流: 近年来,我校构建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主的三大课程,将课程进行合理整合,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构建多种教育方式的德育课程体系 一、育人先育德,我校构建了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习惯养成”和“责任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实践课程。 养成教育课程——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学生学会生活。 在养成教育中,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为框架,在小学段培养人生48条好习惯,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坚持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展,使心理健

康教育成为重要的学校文化,在这一文化的浸润中,“使儿童身心健康”和“培养阳光少年”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基调。 责任教育课程——确立每个人的责任,使校园里每个人都承担着自我成长的责任,享受成长的快乐,创造属于自己成长的尊严。每个人都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对家庭、对他人、对团队、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责任。这些责任的教育过程,都从小事做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情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从而使学生逐渐走向民主与自由,自治与自律的自我管理的状态中。 情感教育课程——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自由。 潜能教育课程——把学生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和拓展出来。 渗透教育课程——将每一个教师的言谈举止都看成教育行为,营造自然而然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和感动,进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自我教育课程——发现并呵护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帮助学生自我成长。 “全课程”的理念,使得课程表上仅有的几节德育课程,实际上延伸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学时空得到了无限延展,形成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富有实效的德育网络。 德育课程中我校强调了德育思想由管理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德育方法由“重说教”到“重体验”的转变,注重心灵的互动和知情意行的过程体验,使一般的德育行为升华为高水平的道德享受,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健康人格。 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科课程质量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此,我校以课堂为主阵地,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学科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学校对备课管理的过程实行“对话”+“现场”的模式。首先“对话”备课,一是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的对话研讨交流。实施导学案教学,导学案的编写按照先由市中心教研组形成导学案;然后由个人下载修改,形成个性预案进行课堂展示;再进行议课反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构建课程文化的几点策略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理论的高度关注学科教育、课程改革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教育领域一时兴起了“文化热”,诸如,“学校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概念应运而生。从概念的产生上讲,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都是一种亚文化,是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创生。课程文化一旦创生就不会自灭,它的影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意识的有无,并不能否定它的客观存在与意义。进一步讲,它的影响一旦被人意识与自觉到,就会释放出更大更强的育人能量。 课程文化重在“以人为本”,“以为人本”不是时髦的空洞的口号,而是以人之为人的最可贵、最本质的道德为本。德才兼备,德育第一,也是对“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一种注释。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来看,“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都无法补偿。”(但丁语)我认为,育人性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课程文化在实现其教化功能上要自觉克服“目中无人”和“重术轻人”的现象。 如何构建学校的课程文化,谈一谈自己的粗浅想法: 一、防止顾此失彼 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从大的教育文化环境来看,课程文化建构,需要整合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使三者进一步融合形成整体育人优势。人们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不能只重视学校文化的教化,而轻视或忽视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生中最早受到的、受影响最深的,还是家庭教育,学校是每隔几年换一个,但家是几十年不大变的。有专家预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家家都上网,将来教育会进入新阶段──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并重的局面。课程文化建构要关注这种新变化,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文化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 二、课程文化建设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文化在时间上有古今之分,在地域上有东西之别。面对有时空差异的文化,坚持“和而不同”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天大开放的课程改革形势下,课程文化领域出现了两种与“和而不同”相违背的做法。一是全盘否定本土的课程发展的历史与传统,认为过去的学校文化造成了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积重难返”,所以要“再造”学校文化。说白了,这种所谓的“再造”,无非是对传统与历史表示不满,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我认为,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的建构,也应自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所以说,今天的课程文化建设,不是对课程历史和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如何扬弃、如何继承与发展。“教育只能改革,不能革命”。二是不知可否的“搬运”与“替外国人拉洋车”。有人已冷静地指出,现在有一些人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和中国教育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