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学校沛县初级中学

班级一(9)

姓名吴钧

时间2011-2-17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一隋朝

1 建立:581年,都城在长安,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年号为开皇。

2 统一: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3 隋文帝治国措施: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③倡导节俭

4 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

“开皇之治”

5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贞观之治

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治国措施:(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改革三省六部) (“房谋杜断”)

(2)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

(3)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律》)

(4)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国子学、太学)

(5)民族关系: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和亲、封赏),改善民族关系。(被拥戴为:天可汗)

表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制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了作用;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国家统一,广大人民

的辛勤劳动。

随堂练习

1.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写出与“黎庶”含义相同的词语(一例)。这段告诫的话与什么朝代的兴亡教训有直接的关系?

(2)为处理好“舟水”关系,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不少于两项)?

唐太宗

第2课走向全盛时期的唐朝

一女皇武则天(政起开元,治宏贞观)

1 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 统治措施:①打击皇室和贵族集团②招揽人才,提拔了姚崇、宋王景等有才干的人;③组织编写农书,

指导农业生产;④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⑤减免赋税徭役

3 作用: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开元盛世

1 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就是唐玄宗。主要年号“开元”。

2治国措施:(1)任用贤能:启用姚崇、宋璟任宰相

(2)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

(3)整理财政: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4)废除刑罚法律:实行“宽仁”政策,废除了武则天的酷刑苛法;

(5)倡导节俭:遣散一批宫女,销毁宫中的大批锦绣珠玉,抵制奢侈。

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4形成原因: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唐玄宗个人的才能,励精图治。

随堂练习

1.()5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是

A. B. C. D.

2()______统治时期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A.唐太宗

B.汉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3()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史称他的统治为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5()“开元盛世”是指谁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李渊

6()杜甫的《忆昔》一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3 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4 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发展完善,

表现为:①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②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常科考生先参加州府的初试,再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答案:科举制的实施满足了中小地主参政的愿望,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相比,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开放了仕途之路,选拔了一批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

随堂练习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一朝代形成的?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唐朝科举分哪两大类?

答:隋朝。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常科(最重要的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和制举。

(2)科举制度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一制度的实行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什么作用?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何进步性?

答: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较为公开公平。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一唐与吐蕃

1 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吐蕃的首领称赞普。

2 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

3 关系:和亲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

友好关系②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会盟 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会盟碑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二唐与南诏

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是彝族、白族的祖先;

8世纪蒙舍诏统一各诏,建立南诏政权。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三唐与回纥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出兵助唐灭东突厥。②唐玄宗册封回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唐朝采取那些方式来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经济文化交流、册封、联姻、会盟、直接管理

随堂练习

1. 布达拉宫见证了汉族与_______的友好交往,大理崇圣寺千寻塔见证了汉族与_______的友好交往。

2.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的话

答: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______民族的友好关系。

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表明了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朝时,吐蕃生活在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5()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是在谁统治时期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高宗 D.唐玄宗

6()为进一步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7.()“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______的友好关系 A.突厥 B.吐蕃 C.回纥 D.靺鞨

8()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彝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9()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 A.怀仁可汗 B.成吉思汗 C.单于 D.大汗

10()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曾帮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军队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回纥

11()唐玄宗时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尺带珠丹 B.皮罗阁 C.骨力裴罗 D.松赞干布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一唐与日本

1唐朝时,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访问。目的是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其代表人物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2唐朝时为中日两国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僧人是鉴真,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二唐于天竺

1 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

2 唐朝时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玄奘是

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学翻译家。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为什么说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表现:选官制度开放、民族政策开放、对外交往开放、文学艺术开放。

唐朝对外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唐朝自身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⑴对外政策:开放或答“对外开放”、“海纳百川”。

⑵主要表现:①日本遣使来华;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法;③玄奘西行取经;

⑶历史意义:①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②丰富了唐朝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鉴真、玄奘的优秀品质: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拓进取

随堂练习

(1)请你说出图中两位历史人物是谁?

答:

(2)这两位历史人物都在某些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你说说哪些是他们

共同的贡献?

答:

(3)他们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1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2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3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今银川),史称西夏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1 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杨家将)

2 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和议,双方长期和平

三南宋和金的对持

1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

2 1127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微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3 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4 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岳飞是抗金英雄。

⑴战争给双方带来损失;

⑵和好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并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⑶北宋每年向辽夏交纳大量岁币,成为北宋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堂练习

1()北宋的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完颜阿骨打 D.元昊

2()澶渊之盟发生在以下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北宋

B.辽、西夏

C.北宋、西夏

D.南宋、金

3()与北宋同时并立的政权中,位于北方和西北的是①大理②蒙古③辽④西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 A.汴京 B.临安 C.成都 D.中都

5()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A南方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提高,圩田、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B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苏州、湖州; C原产北方的小麦、粟、豆在南方扩大种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手工业:A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行业。

B南方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中心;

3商业:北宋时商业发达,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发行的纸币叫会子。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海外贸易活跃,海港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司管理

二经济重心南移

1 南移经过:从夏商到秦汉,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开始南移;唐朝中期后南移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 南移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③南方自然资源更多得到开发利用。

3 南移表现:①南方水稻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苏州、杭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②南方的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 ③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

④南方的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实仰东南财赋。”请回答:

(1)“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答案:东京。今天河南开封)

(2)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答案:江南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

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依托)

随堂练习

1看右图,回答:

(1)A 货币流通的朝代是________。

(2)B 货币出现的朝代、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3)B 货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

万计。”[注释:市舶,指海外贸易]

材料二 南宋政府由于贪图“市舶之利”,想用对外贸易的收入

来弥补财政开支,因而很重视对外通商。杭州、泉州、广州都是

对外贸易港口,尤其是泉州,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港口……日本、朝鲜、南洋、印度、阿拉伯、东非诸国和

地区,都与南宋有商业往来。瓷器、丝织品……是南宋的主要出口货物。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介绍宋代的海外贸易情况。

答:① ;② ;③ 。

(2)以上材料反映了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

答: 。

(3)宋朝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答: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一 两宋时,城乡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1 衣:两宋时麻布是主要要布料,棉布逐惭多;着行业装;女服样式多;官民服不同

2 食:两宋时,北面食,南米饭;北羊肉,南猪肉、鱼;普遍食用植物油;饮酒盛行;

3 住:两宋时,农民住茅屋,市民住瓦房;贵族官僚往园林式建筑;高脚家具流行。

4 行:两宋时,富人乘轿子、马车,百姓乘牛车、驴车,骑马、骡、驴;

二 城市生活:

1 东京人口过百万,“夜市”连“晓市”,有娱乐场所“瓦子”、舞台“勾栏”

2 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瓦舍”多;摊点成行;茶馆多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 为元旦,最为重视。

结合前课和本课的相关内容,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1)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城市商业繁荣;) (2)经商时间长,夜市刚结束,晓市又开张;

(3)娱乐活动商业化,瓦子,勾栏出现;(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4)纸币的出现,方便了商业贸易。(出现纸币;对外贸易活跃)

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一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尊推铁木真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二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元朝)

文天祥是抗元英雄

三元世祖改革的内容:

1政治上:A在中央,设置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增设宣政院,专门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事务。

B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台湾)和澎湖列岛。

2经济上: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

B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开凿两条新运河。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融合

原因:元朝的统一,为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

融合。元与各蒙古汗国关系密切,推行开放的政策。

表现: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

融合, 被统称为汉人;形成信俸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

黄道婆的棉纺织业技术学自黎族。

随堂练习

1.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一代天骄”是指_________。他于_______年建立了蒙古汗国。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______(朝代)。都城是______。

3)忽必烈的主要活动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1271年,改国号为元的是 A.成吉思汗 B.拖雷 C.窝阔台 D.忽必烈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文天祥 D.岳飞

4()元朝都城大都在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开封 D.洛阳

5()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A.行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省

6()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7.()西藏成为中国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元朝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9()元朝时,我国形成的新民族是 A.汉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

10()棉布取代丝麻成为广大人民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0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 明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

(1)政治上: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把进行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

皇帝负责。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特务统治: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强化君权。锦衣卫、东厂、西厂

(3)文化上:用八取士来培养和选拔皇帝忠顺的奴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4)思想上: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

二清朝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1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

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

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1:从明朝开始实施,考试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内容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危害: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2: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明清时最厉害,清朝达到顶峰。

危害: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四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

①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把朝廷政务交给六部,皇帝直接控制朝廷军政大权。

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后来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枢机构。

③明朝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 强化君权。

④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时进一步加大了其权力,军机处成为清朝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⑤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随堂练习

1.右图一与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2.这是清朝军机处内景图,设置这一机构的皇帝是________。

3.()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在哪二位皇帝在位时

A.秦始皇、唐太宗

B.秦始皇、明太祖

C.唐太宗、明太祖

D.唐太宗、明成祖

4()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建立厂卫制度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第11课明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1 目的:明成祖朱棣时,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命郑和率领队出使西洋。

2 概况:1405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第一次出使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

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 影响:①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②比哥伦布

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③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南洋。

二华侨对南洋的贡献:

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人到南洋谋生。为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堂练习

1.“明朝初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架起了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友好往来的海上桥梁。”

郑和首次远航开始于______年,出发地点是_______,到达__________后返回。

在七下西洋的历程中,他所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派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郑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张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第12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一戚继光抗倭:

①倭寇: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称之为倭寇。

②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

③抗倭业绩: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前往福建、广东配

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几年后,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④评价: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①17世纪20年代,荷兰霸占台湾。②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③评价:郑成功是民族英雄。

三反击沙俄侵略:

①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

②康熙帝组织反击,1685年和1686年两次围攻雅克萨,打败俄军。

③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

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随堂练习

1.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1)材料一的话是谁说的?此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海波”是指什么?为平息“海波”,材料中的“我”先后在哪三个省进行抗击?其中取得九战九捷战绩的地方是在哪里?

答:。

(2)材料二的话是谁说的?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逐荷夷”发生在哪一年?

答:。

2列举明清时期,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斗争精神的三件大事。

答:

3.()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4()17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侵占我国台湾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

5()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是指 A.荷兰 B.日本 C.沙俄 D.葡萄牙

6.()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问是 A.1561年 B.1661年 C.1662年 D.1689年

7()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的时间 A.1685 B.1686 C.1688 D.1689

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应是①雅克萨之战②戚继光抗倭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第13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一对西藏的管理:(西部)

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②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③创立“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二对台湾的管理(东南部)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三对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管理:

清政府在17世纪平定噶尔丹叛乱、18世纪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四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抵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达外兴安岭及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至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等,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明清两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1)抵御外来侵略:A明朝时,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倭;B清朝时,

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

(2)加强管理:A顺治和康熙先后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

B1683年,统一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巩固了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C平定噶尔丹叛乱后,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北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

立伊犁将军管理西北边疆。

随堂练习

1.()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产生方法是

A.由中央直接任命

B.由西藏地方选举

C.由“金奔巴瓶”制确定

D.由驻藏大臣任命

3()台湾府始设于清朝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4()清朝为加强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管理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设置

①驻藏大臣②台湾府③乌里雅苏台将军④伊犁将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清朝前期,我国疆域北接 A.葱岭 B.外兴安岭 C.库页岛 D.西伯利亚

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

一盛世与危机

1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2表现为:A农业方面:①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②棉花种植面积扩大;③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的种植不断推广。

B手工业:①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突破。②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③松江、无锡等地棉布畅销各地。

C商业:商品流通更广泛,商业更发达。

3危机清朝由“康乾盛世”走向衰落的原因:乾隆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军队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二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与外国贸易

②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③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入侵。

表现:清朝初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到乾隆年间只开放广州一处,并颁行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章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①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②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实行些政策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

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二,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第三,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抗清力量。

(3)闭关锁国造成的影响是: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

随堂练习

1“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得日有用资……”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国书

(1)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答:指清朝。

(2)据上述材料指出乾隆帝对与外国通商的认识,并作简要评价。

答:认为不需要与外国贸易,与外国贸易是对外国的恩赐(不需要,是恩赐)。反映了当时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思想。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天朝”对外推行什么政策?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闭关锁国政策。表现:①下令只准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②颁行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

(4)实行这种政策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应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答:积极影响: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消极影响: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评价: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2.()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康熙乾隆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A.无锡 B.广州 C.南京 D.松江

4()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是在

A.顺治中期以后

B.康熙中期以后

C.雍正中期以后

D.乾隆中期以后

5()长期成为清朝对外贸易港口的是 A.广州 B.南京 C.无锡 D.松江

6()清朝推行的哪一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

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一印刷术

1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时进入了全盛时期。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刻印的《金刚经》。

2 北宋中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3 北宋时活字印刷术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

二指南针:

1 战国时制成司南。

2 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初期制成“罗盘针”。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的国家。

4 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三火药

唐朝时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硫磺、木炭和硝石)。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器运用广泛。13世纪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贡献):

火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导致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兴资产阶级凭借火器战胜了落后的封建势力,火药在生产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指南针:指南针传到欧洲后,成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环航全球的重要条件;

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1阅读下列记载北宋船队出使高丽(朝鲜)的材料:

洋中不可往,惟观星斗前迈。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南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以上材料说明北宋船队在海洋中是怎样确定航向的?(答案:天气晴朗时观星斗,天气昏暗时用指南针)

2)材料中所说的“指浮针”是指什么?(答案:指南针)它的发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它的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特别是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看图,回答问题:左图的人物是______(朝代)的______,他对中国印刷业的发展作出的

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课建筑奇观

一赵州桥(“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隋朝时,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了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二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元朝又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

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明长城:

目的: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起止点: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明长城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四故宫

明清时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构成。宫城又称紫禁城,今天称为故宫。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随堂练习

(1)两幅大运河图分别是什么朝代的?

(2)图一中的大运河中心在哪里?从北到南四段的名称是什么?

(3)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意义?

第17课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一《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二《天工开物》

明朝宋应星的代表作《天工开物》,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资治通鉴》

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成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随堂练习

1.李时珍是明代( ) A.军事家 B.医药学家 C.政治家 D.文学家

2.宋应星是明朝末年的杰出的( ) A.军事家 B.科学家 C.外交家 D.文学家

3.《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学的成就,使其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资冶通鉴》是史学家主持编成的一部学巨著。

5.《本草纲目》编成于(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6.《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A.宋应星 B.李时珍 C.司马光 D.李春

7.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8.为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花了多少时间?( )

A.近10年 B.近20年 C.近30年 D.近40年

9.下列属于《天工开物》着重记述的内容有( ) ①纺织②造纸③制瓷④采矿⑤冶炼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下至 1300多年的历史。

第18课唐诗与宋词

一唐诗

唐诗是我诗歌发展的巅峰。唐代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①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那个动乱的时代,故称“诗史”,人称“诗圣”。“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是唐代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瑟琶行》、《长恨歌》等是他的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二宋词

宋词有婉约词、豪放词。婉约词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北宋苏轼、南宋

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辛弃疾和苏轼并称为“苏辛”。

随堂练习

1.唐朝出现很多伟大的诗人,其中人称“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2.人称“诗仙”的是( )A.李白 B.辛弃疾 C.苏轼 D.王维

3.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诗 B.词 C.曲 D.小说

4.唐朝的现实主义诗人有①李白②杜甫③白居易④高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5.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 )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李清照

6.处于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 )A.高适 B.王维C.秦观 D.李清照

7.以“征战”和“统一”为基调的宋朝词人是( )A.辛弃疾 B.苏轼 C.陆游 D.秦观8.使词摆脱乐曲附庸地位,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的是( )A苏轼 B白居易 C李清照 D王维

第19课明清小说

一明代小说

1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文学体裁在明代繁荣起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称明代“三大奇书”。

2.《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史书《三国志》和民间传说的基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

3.《水浒传》是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4.《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创作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二《红楼梦》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全书以贾府的盛衰为主线,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核心。揭示了封建省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被外国学者赞扬可以与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和陀斯耶夫斯基的作品相提并论的是《西游记》。

随堂练习

1.古典小说在我国哪一个朝代开始繁荣起来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下列哪一部不属于明代“三大奇书”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4.《西游记》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5.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

一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在甘肃敦煌鸣沙山,大部分是唐朝时开凿的,有大量精美的彩色塑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

二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开凿于北魏中后期,它既继承了我国秦汉石刻艺术的传统,又融汇了南亚一带的雕刻风格。

三龙门石窟:

在河南洛阳,大部分为唐朝开凿,最大的窟是奉先寺卢舍那佛,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

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被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随堂练习

1.龙门石窟位于 A.河南境内 B.甘肃境内 C.四川境内 D.重庆境内

2.下列有关石窟艺术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B.龙门石窟充分体现了我国高超的雕刻艺术

C.唐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石窟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石窟艺术是产生于我国的传统艺术

第21课书法与绘画

一书法:

1唐代张旭、怀素以草书著名,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形成颜体和柳体。

2 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等。

3元朝书法家赵孟頫创造出“赵体”。

二绘画

1 唐代人物画在唐代进入黄金时期。

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被誉为“画圣”。

2山水画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

北宋画家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城市市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风俗写实画)。

花鸟画在明代变得充实、成熟而完美。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到直逼近代的新阶段。

隋唐宋元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3)、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我国在世界最早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器比较先进。

(5)故宫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随堂练习

1.()讲求形式,严格规范,其书法成为后世学习楷模的著名书法家是

①苏轼②赵孟頫③颜真卿④柳公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 A.柳宗元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杜甫

3()人物画在唐朝进入黄金时期,其代表画家是①张择端②吴道子③阎立本④徐渭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阎立本的《步辇图》属于 A.山水画 B.人物故事画 C.写意画 D.花鸟画

5()《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6()《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张择端 C.阎立本 D.顾恺之

7()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

8()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的画种是 A.人物画 B.山水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练习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药物学著作。()

(2)《天工开物》全面反映当时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3)《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

(4)《天工开物》是北宋宋应星编写的一部“工艺百科全书”。()

(5)《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迁是我国北宋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

阅读下表判断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A”;如果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B”;如果是上表内容未涉及的,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C”;

26.《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 )

27.《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迁。 ( )

28.《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 )

29.《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 )

30.《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 ( )

简答题:

1.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西藏的问题:

(1)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作什么?唐朝与西藏依靠哪两种方式维系着彼此

之间的联系?

(2)右图是位于拉萨大昭寺门前,象征汉藏友好的石碑,请问这是什么碑?

(3)元朝时,为巩固统一,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元朝在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

(4)清朝时,统治者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雍正帝时,在西藏设立了什么机构?

2.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证明,任何国家要发展,需

要开放的对外政策,封闭、自守都是不可取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你

分别举出他们当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2)“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真正

去到西天取经的唐僧指的是谁?而故事中的西天又指的是什么地方?

(3)“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这是马克思对清朝的哪一对外政策的

评价?

(4)从繁荣的唐朝到衰弱的清朝,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就这些变化谈谈你的看

法?

3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请根据所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唐朝曾经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两个著名的盛世,请写出盛世的名称。

(2) 这两个盛世分别是由哪一位皇帝开创的,请写出他们的姓名

..。

(3)为了开创盛世,这两位皇帝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请举出三条他们采取的相同的措施。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唐蕃会盟碑碑文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记载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

(2)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写出这个民族现在的名称。今天这个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哪一民族自治区? (2分)

(3)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在唐太宗

...时期,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是什么? (1分)

(4)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在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 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教师参考)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制或诏、玺) 2.秦朝的中央机构: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奶、蛋、鱼、肉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肥肉、大豆、花生 含糖类较多的食物葡萄糖、蔗糖、淀粉

缺碘大脖子病 2、人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中肝脏--→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3、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①号充分搅拌②号充分搅拌③号不搅拌 过程:37℃温水中10分钟→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①号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②号试管变蓝色的原因: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特性。 ③号试管变浅蓝的原因:因还有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浅蓝。 4、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初步

消化) 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 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5、吸收过程:各种营养由小肠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往全身。(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6、合理营养:①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饮食②早、中、晚餐能量比例30%、40%、30%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肺:呼吸系统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 3、吸气时:气体入肺 P(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班级:姓名: 一、人的由来 1、19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黑猩猩、 睾丸: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4、女性生殖系统 5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2 (3 二、人体的营养 1供能物质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3 4 5、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2)铁:贫血 (3(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1)维生素A:夜盲症(2)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消化道: 7、消化系统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内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14 15 ①号试管(馒头屑+唾液)不变蓝色;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初中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 一、科学技术: 1商朝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杰作(图片) 2数学成就: (1)、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领先世界近以前年。 (2)、南朝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3、医学成就: (1)、东汉名医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2)、“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人),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3)、明朝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4、重要著作: (1)、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北朝,贾思勰。 (2)、地理学著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作者:北魏,郦道元。(3)、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书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想配合。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建筑工程及发明: (1)、都江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位于四川成都,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与人民。成都也因此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2)地动仪,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的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是世界公认最早的。 (3)大运河,隋朝时开凿,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它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州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5)、长城,(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是世界上的建筑奇迹。 (6)北京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6、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东汉蔡伦它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巨大贡献。 (2)、印刷术:隋唐时雕版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它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传入世界各地。 (3)、指南针:战国时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开始运用与航海事业后有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 的航海活动(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4)、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 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思想文化 1汉字的演变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1.根据施莱登和施旺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基本单位。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将标本放在________________再盖盖玻片。 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破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5.植物体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 6.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对人体有害,它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中的()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7.细胞核具有的功能是() A.控制物质出入 B.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C.具有支持作用防止变形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把马兰放入沸水中,水变成绿色且有马兰味,如果浸泡在冷水中不会有马兰味,这是因为活细胞中____________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细胞分裂和分化 1.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____________;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____________。通过细胞分化形成____________。生物体就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按照一定得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了遗传物质保持了一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组织是____________相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同的细胞群。 3.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形态的变化 B.细胞结构的变化 C.细胞生理功能的变化 D.细胞中染色体的加倍 4.一个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这证明() A.细胞有分化能力 B.细胞有分裂能力 C.细胞的全能性 D.细胞有再生作用 植物体的组成 1植物的组织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组织的功能:基本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导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和动物体的组成 1从外形上看,人体可分为哪四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主要的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脑位于______腔内。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

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略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

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 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黏液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3、生殖过程: (1)受精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2)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3 4、“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 2、学科:历史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收集关于成吉思汗、忽必烈的事迹或故事。 【教学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及巩固统治的措施;民族融合的表现。分析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锻炼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元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疆域辽阔,民族融合加强,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中的第12 课,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辽宋夏金,政权由统一走向分裂,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而蒙古族建立元朝,统一全国,使政权分立走向统一,顺应了历史的趋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同时开启了元明清的统一政权时代的到来。所以,本节课内容多,知识点碎,但又承上启下,因而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规范,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对古代史的知识也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历史朝代的更迭并不清楚,所以,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清晰的朝代更迭脉络。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探究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同时配合小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刚刚同学们听到的歌曲叫《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我国古代,这个美丽的草原曾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家呢?对,蒙古族。 当13 世纪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在蒙古高原上勃然兴起了一个雄劲、强悍的民族,这就是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曾经完成过震惊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业,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二、点明学习目标: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7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上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中考考点:1、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2、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 3、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二、基础知识复习: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六国: ⑴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⑵人物:赢政⑶都城:咸阳。 ⑷影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愿望,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目的:适应统一的新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⑵措施: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这一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思想上:焚书坑儒①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②内容: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它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后又把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在咸阳活埋。 ③影响(或评价):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必要的,但“焚书坑儒”这种做法是既残暴又愚蠢的,它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郭沫若:“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4、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5、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6、军事上:北修长城抵御匈奴,南平越疆修灵渠 ⑴目的:为抵御匈奴,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 ⑵人物:秦始皇、蒙恬。⑶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⑷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同时,也是秦暴政的 历史见证。 7、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二)大一统的汉朝 1、文景之治 (1)出现原因: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兵役和徭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②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 (2)表现:①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②国家的粮仓丰满③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出现的这种局面,叫文景之治) 2、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 ⑴背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政权。 ⑵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准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⑶影响: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背景:诸子百家各派人物聚集诸侯门下,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⑵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政权。⑶提出者:董仲舒。 ⑷内涵: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⑸相关措施: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⑴西域的地理位置:今天的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⑵经过:①第一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结果:未达到预期目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 点总结

精品资料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4、“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5、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不能,(1)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了,(2)现在已不具有森林古猿进化人类的外界条件。 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有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7、男女生殖系统图书9页 8、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输精管,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卵巢和输卵管。 9、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10、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1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在输卵管中。 12、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13、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5、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6、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20、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人体内的消耗次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脂肪含能量最多。 22、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23、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4、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5、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梳理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结构图 相交线 相交线垂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 平行线及其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命题、定理 平移 二、知识定义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 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三、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经典例题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上中国历史复习提纲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上中国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兴起时间: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了解) 1、炎帝(神农氏)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轩辕氏)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2)2017、5、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 1.19 世纪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2.类人猿和人有什么根本的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 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3)大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3.最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是距今300 万年前的“露西”少女化石。“东非人”距今175 万年。4.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 6、人体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 出。这一过程主要由生殖系统完成。 睾丸----- 男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 女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7、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阅读书本p9---11 ) ①、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受精)的地点: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地点:母亲的子宫。 ②、子宫内胎儿的生活环境是:羊水。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③、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8、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一、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二、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有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 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和家长交流。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人类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3.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 4.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无法进行。 无机盐:钙、铁、磷等。缺铁患贫血,缺钙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5.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会患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C,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患佝偻病。 6.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7.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胆汁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不含消化食物的酶。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8.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 一、提出问题:馒头在口腔中会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二、作出假设:馒头在口腔中会变甜与牙齿的咀 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三、方法步骤:1)、2 )、3 )步如图

最新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打破了历史发展时序性的格局。旧教材对共和国史的编写分成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按时间发展顺序编写的。而新教材打破了这种编写格局。前三个单元基本上还是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接下来的四个单元则完全不是这样。 这本教材高度浓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带来自由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巨大空间。正文内容极少,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大量的不知做什么的剩余时间。这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最伤神的事情。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和处理的话,又会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这本还有一处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自由阅读卡。每一课的自由阅读卡都是与那一课有一定联系、或富有知识性、或富有趣味性、或极富时代气息极令时人关注的点点滴滴。如国旗的诞生趣味性知识性很强;“三八线”、香港和澳门区微极具知识性,是文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再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希望工程等,这些刚刚发生的事情,十分富有时代气息。 在处理教材上,由于没有教过,这里只能是纸上谈兵,做一点大

胆的设想而已,望教过这本教材的教师能诚挚地提出严厉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能受到点滴启迪,我会永远感激。 一、利用教学时间较充裕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在教学中观察到,学生学习七年级上、下册时发言踊跃,互不相让,而从学习八年级上册开始,学生变了,变得安静多了。经调查分析,排除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因素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学生对近代史及现代史知之甚少,有的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究其原因是缺乏课外阅读。由于学生对近代史、现代史缺乏了解,当然很多问题就无法谈论,更不用说陈述自己的观点了。 二、利用教材给出的弹性空间,让学生“动”起来 所谓“说教”其实就是缺乏生动具体的事例,生硬地让人们接受某种观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一般都比较简单扼要。其实,这种简要反而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和知识素养的教学弹性空间,为教师的不断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如: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关于“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一目,教材总体上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了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的重大成就,介绍了周总理在大会上即兴发言的经典故事。现代史中之所以选用万隆会议,是因为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的里程碑,这项重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周总理灵活、机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②.海陆位置: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环绕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③.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81°N——11°S,经度位置26°E——170°W 范围: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亚洲地形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5、河流分布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主要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河的有恒河、印度河等。 6、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 ①.亚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自然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②.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偏 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7、在地图中找出: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里海、贝加尔湖、死海、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2、自然环境:群岛国家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工业高度发达: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4、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文化: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东南亚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交通位置。 2、位置:位于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气候: 4、农业: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热带经济作物: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复习要点23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黄帝:传说黄帝是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涿鹿之战后与炎帝部落结盟,形成华夏族。传说黄帝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人文初祖”、“华夏始祖”。至今,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继炎帝、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均通过民主推举的办法产生,历史上称“禅让制”。第一个通过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舜。 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通过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先后变法,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变法后,封建制度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1)商鞅变法概况:公元前356年(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2)变法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意义(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史实。 (1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 ①政治上: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③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共36郡,郡下设县。 ②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先小篆、后隶书)。④思想上:焚书坑儒。 ⑤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3 2.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 (1)陆上丝绸之路: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岛。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⑶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⑷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⑸受精场所:输卵管 (6)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场所:输卵管 (7)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 (8)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主要来自:母体 (9)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排出。 (10)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1)受精卵发育成胚泡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12)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的正确途径:母体——胚盘——脐带——胎儿 (13) 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人形;发育到38周(约266天)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14)“试管婴儿”培养过程:体外受精→试管发育→胚胎移植→母体发育 (15)女性摘除子宫后: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16)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第三节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1、形态特点: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 2、功能特点: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 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中牟县黄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科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师: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教材:人教版教材 授课课时:32课时 (正课课时20、复习课时6、测试5课时、课程纲要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教材能够熟练的说出重要历史人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事迹,全面的列举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 2、能够准确的背诵单元标题、每一课课题和课后大事年表,在理解的归纳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并会复述从而整体把握和建构中国现代史的知识框架。 3、准确说出建国以来中共召开的历次会议及其重要决策,归纳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概述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轨迹。 4、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当中掌握阅读历史材料的技巧并能够学会有效的提取历史信息,体会“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观,学会运用已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解决现实问题,通过活动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现代史的兴趣,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从而启发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渠道认知历史。 5、在学完本册书时是学生能够认知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充满曲折与艰辛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党能够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在曲折中探索前进,最终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6、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中的优良品质和闪光点延伸至现实生活中

的个人成才历程,感染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取向,并培养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坚持到底的的良好品格。 7、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思路,继续升华坚持课堂改革,探所有效使用导学案的方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段是两级分化期、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过渡期;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优点是有活力、有创新意识、有一年半的历史学习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对中国历史有了一定的阶段性认知。 不足是容易分心,升学目标模糊,躁不能全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有些后进生甚至放弃的自己的学业。 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整个八年级下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就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有21课,还有4课活动课,共25课。 它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一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史,在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在这6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所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就成为了本册书的灵魂和编写的主线。 七个单元的章节设置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建国—改造—十年探索—文革(遇挫折)—纠错提出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一主线下又穿插入了五个小专题: 民族专题 国家统一专题 外交事业发展专题 科技文化成就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