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初阶

对韵初阶
对韵初阶

对韵初阶

一花、发韵

山对水,土对砂。翠柏对青杉。家禽对野兽,玉米对油茶。孔誉草,杜鹃花。苦菜对甜瓜。勤劳收硕果,辛苦育新芽。四海欢腾歌盛世,全民奋起振中华。万象更新,丽日生辉昭大地;一元复始,春风送暖到天涯。

鸾对凤,鹊对鸦。嫩蕊对枯杈。荸荠对芋艿,竹笋对蓖麻。蓬间雀,井底蛙。耒耜对犁耙。青云得路,白玉无瑕。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野渡扁舟渔父,新楼小院人家。柳染千条迎旭日,梅开一树领春华。

绸对布,线对纱。糯米对糍粑。黄花对紫菜,蚂蚁对虾蟆。迎旭日,赏流霞。肃静对喧哗。体坛老将,文苑新葩。乐师吹唢呐,歌女抱琵琶。塞北风光辽阔,江南景色清嘉。梅萼枝头春意闹,杏花村畔酒旗斜。

蓬间雀:在蓬蒿之间的雀鸟,喻志向不高之人。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井底蛙:《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注:“言公孙述(字子阳)志识褊狭,如坎井之蛙。”

二坡、梭韵

前对后,少对多。铝线对银梭。珊瑚对玛瑙,海蚌对田螺。迎巨浪,越高坡。火炬对油锅。红梅香馥郁,绿柳舞婆娑。日暖园林春旖旎,云开城郭气祥和。朵朵葵花,竞向太阳张笑脸;枝枝彩笔,争为祖国谱新歌。

麋对鹿,马对骡。秀穗对嘉禾。葡萄对苜蓿,芒果对菠萝。须奋斗,莫蹉跎。曲径对斜坡。山河似锦,日月如梭。秋风吹落叶,夏日映鲜荷。目断千重云树,身临万顷烟波。处世待人宜朴实,兴家治国戒骄奢。

箫对笛,鼓对锣。守卫对巡逻。坚贞对奋勇,壮士对英模。伸正气,绘宏谟。视察对观摩。认真效法,仔细描摹。豪情吟北国,大梦醒南柯。夏禹潜心治水,鲁阳奋力挥戈。谴责强权驱腐恶,主持正义斩妖魔。

三乜、斜韵

衣对裤,袜对鞋。手套对皮靴。红薯对绿豆,苋菜对番茄。穿小巷,走长街。扶正对驱邪。莺歌声宛转,雁阵字横斜。风送兰香盈绮阁,月移花影上瑶阶。战士紧握钢枪,英姿飒爽;儿童齐歌新曲,音调和谐。

男对女,孙对爷。母舅对姑爹。黄瓜对白菜,麦杆对麻秸。防雨服,滑冰鞋。倾轧对提携。虫吟唧唧,鸡鸣喈喈。相声诚幽默,小品最诙谐。港畔丛丛芦苇,园中累累瓜茄。整顿三风兴正气,扫除六害去淫邪。

兄对弟,姆对爹。是否对非耶。零头对大额,少许对多些。河北马,海南椰。干将对镆铘。鸟鸣呖呖,羊叫咩咩。笳声传筚篥,琴韵赞伽倻。邦国和平共处,军民鱼水相偕。岁遇丰年皆喜悦,途逢曲境莫咨嗟。

干将、镆铘:古宝剑名。筚篥:古乐器名,又名笳管。伽倻:琴名。

四姑、苏韵

哥对弟,嫂对姑。蝙蝠对蜘蛛。螳螂对蚱蜢,皂荚对葫芦。花似锦,雨如酥。困境对通途。千家鸣爆竹,万户换桃符。跃马扬鞭抒壮志,披荆斩棘展宏图。素裹银装,北国山河披锦绣;红遮翠幛,南疆海域耀明珠。

轻对重,细对粗。习字对温书。对虾对贻贝,牡蛎对珍珠。拾稻穗,采蘑菇。艾叶对菖蒲。科研宝库,革命熔炉。三春呈美景,四化绘新图。志士闻鸡舞剑,高人采药携锄。学海泛舟需努力,书山寻路莫踌躇。

郎对女,妇对夫。雅士对名姝。头颅对脚趾,骨骼对肌肤。青玉案,紫砂壶。木耳对蘑菇。荷香夏始,梅放春初。高才储八斗,博学富三车。莫叹月圆月缺,且看云卷云舒。边关蔡女胡笳怨,月殿嫦娥广袖舒。

?“素裹”二句: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学海”二句:化用俗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蔡女:蔡文姬。广袖舒: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寂寞嫦娥舒广袖。”

五一、七韵

湖对海,涧对溪。左右对高低。白鹅对翠鸟,塑料对玻璃。毛线裤,羽绒衣。狗尾对牛皮。小童擒野雀,老奶喂山鸡。欲上层楼勤作杖,敢攀绝顶志为梯。亡羊补牢,知错必纠犹可效;画蛇添足,弄巧反拙是为痴。

洲对港,垄对堤。玉树对琼枝。严冬对盛夏,绘画对吟诗。乘汽艇,坐飞机。爱友对尊师。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眼界宜长放,心底贵无私。苏轼泛舟赤壁,陶潜赏菊东篱。三春芳讯传莺口,千里东风送马蹄。

开对闭,合对离。坦荡对崎岖。喧哗对静谧,平淡对新奇。兴伟业,奠宏基。暮霭对朝曦。红桃灼灼,碧柳依依。和风传淑气,老树发新枝。国届五旬庆典,政行三步阶梯。官清气正舒民意,雨顺风调乐岁时。

?画饼充饥:《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千里”句: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六怀、来韵

愁对喜,乐对哀。颖悟对痴呆。惊慌对镇定,信任对疑猜。看影戏,打桥牌。跳跃对徘徊。风来消酷暑,日出扫阴霾。王冕画荷夸毅力,曹冲称象赞奇才。岗位学雷锋,好事从平凡做起;寰球夸亚运,伟迹靠拼搏争来。

菰对笋,藓对苔。杏眼对桃腮。书包对笔架。邮码对门牌。行远路,出公差。祛病对消灾。与人为善,望子成材。时珍研药物,伯乐识人才。塞北冰封雪舞,江南草长花开。喜溢神州人永寿,情传宝岛燕归来。

圆对缺,盛对衰。白絮对苍苔。吟诗对度曲,接福对生财。箍木桶,织麻筛。戏院对书斋。济贫尊老,抢险防灾。寻幽通小径,赏月上高台。鸟欲迎人舌啭,花因爱客颜开。桔井泉清除痼疾,杏坛雨润育良材。

王冕:元画家,诸暨人。字元章,号老村。幼时家贫,尝在荷池边练习画荷,画艺精进。曹冲称象:《三国志·邓哀王冲传》载,曹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时珍:李时珍,明代医学家,撰《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医书。伯乐:春秋时相马家,一作孙阳。引申为慧眼识人才者。江南草长: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杏坛:春秋时孔子讲学处,此处代指学校。

七灰、堆韵

瓢对碗,棍对锤。晚照对朝晖。乌云对白雪,闪电对鸣雷。风飒飒,雨霏霏。画室对书闱。黎明开户牖,薄暮掩门扉。渔叟扁舟垂钓罢,村姑早市踏歌回。中华美德睦邻邦,长存深谊;先烈英名传后世,永树丰碑。

偏对正,是对非。离散对回归。困难对容易,浩渺对崔巍。攀绝顶,守边陲。沼气对烟煤。有备无患,居安思危。低丘栽蜜桔,老圃种新葵。今夜星光灿烂,明年草色芳菲。学府精英赢盛誉,体坛健将捧金杯。

鱼对蚌,蟹对龟。手绢对头盔。金钗对宝钿,镜架对床帏。朝露浥,晚风吹。长幼对尊卑。桂花皎洁,兰叶葳蕤。陆台期一统,港澳庆双归。烈士精神不朽,英雄形象长辉。希望工程赢硕果,香甜事业竞芳菲。

八油、求韵

猫对鼠,虎对猴。紫燕对斑鸠。灰狼对白兔,猎犬对耕牛。舟漾漾,水悠悠。玉宇对琼楼。春回芳草地,雁下白芦洲。祖国腾飞歌大治,神州鼎盛乐丰收。四时瓜果飘香,青山不老;千里森林吐秀,绿水长流。

糖对醋,酒对油。粗粮对珍馐。育苗对播种,扫地对清沟。骑竹马,拍皮球。夏泳对春游。骏骢驰骋,莺燕啁啾。花间追粉蝶,月下泛轻舟。战士执勤哨所,农夫耕种田畴。禹域昌隆铺锦绣,龙人奋发写春秋。

山对岳,谷对丘。暗道对阴沟。天桥对地窖,石堰对沙洲。穿紧袄,着轻裘。盛夏对清秋。星明霄汉,日上帘钩。旅人思故里,慈母盼归舟。半亩方塘似鉴,一弯明月如钩。盛会三中光玉宇,嘉猷两制合金瓯。

龙人:龙的传人,指中华儿女。“半亩”句:宋朱熹《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两制: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统一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金瓯:代指祖国疆土。

九遥、条韵

弓对箭,铲对锹。蜜桔对香蕉。荔枝对苹果,板栗对樱桃。交谊舞,健身操。舞剑对挥刀。雪压松枝挺,风吹竹影摇。勇士挥戈留落日,诗人秉烛惜春宵。纵观古今英豪,几多慷慨;放眼湖山胜景,分外妖娆。

时对刻,暮对朝。吉日对良宵。公开对隐蔽,肃静对喧嚣。红芍药,绿芭蕉。弄笛对吹箫。河清海晏,雨顺风调。行文宜起伏,得句应推敲。春催李桃茁壮,秋报禾黍丰饶。骏马扬蹄奔大道,鲲鹏展翅入云霄。

刀对斧,戟对镖。武略对文韬。伟人对名士,异性对同胞。崇实效,尚时髦。稳健对轻佻。品行卓著,学术纯高。红花香艺苑,绿柳拂河桥。战士执勤放哨,书生继晷焚膏。经济腾飞开胜景,市场拓展涌新潮。

挥戈:即“挥戈返日”的典故。惜春宵: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鲲鹏展翅: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庄子·逍遥游》:“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考,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继晷焚膏: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谓夜以继日地学习。晷,日影。

膏,灯油。

十言、前韵

肥对瘦,窄对宽。去岁对今年。池塘对水库,河坝对梯田。思旧友,慕先贤。圣地对仙源。经商崇信誉,为政尚清廉。革命元勋功不朽,人民伟业史无前。雪化冰消,九州淑气随春至;山遥水远,两岸乡心盼月圆。

优对劣,险对安。引水对移山。宣传对辅导,走访对参观。知春暖,耐岁寒。掌舵对扬帆。根深叶茂,水滴石穿。立业勤为本,兴家俭在先。协力振兴百业,齐心夺取双翻。工乐农甘歌善政,国富民强颂尧天。

咸对淡,苦对甜。忙碌对休闲。轻松对紧迫,调解对斡旋。情缱绻,意缠绵。散漫对森严。乘风破浪,跃马扬鞭。花开新世纪,日照美家园。滇池风光正艳,洱海景色尤妍。百族同心赢硕果,万民协力绘宏篇。

十一江、阳韵

云对雾,露对霜。日影对星光。黄河对黑水,五岭对三江。巡领海,保边疆。便服对时装。新苗逢化雨,嫩蕊沐朝阳。三径就荒松菊茂,四时增福桂兰香。钟阜山庄,隐士加餐尝赤米;邯郸旅邸,书生入梦醒黄粱。

丘对岭,海对洋。暖灶对寒窗。瓜藤对树干,小米对高粱。除野草,插新秧。酒盏对茶缸。遵纪守法,救死扶伤。沙鸥游水泽,云雀奏丝簧。宝剑常须磨砺,高峰定可登攀。克己奉公张正气,兴廉拒腐谱新章。

台对桌,柜对床。大厦对平房。磁场对电极,石柱对砖墙。迎百福,纳千祥。学艺对经商。精神振奋,神采飞扬。天空凭燕舞,海阔任鱼翔。处世当思己短,交朋应学人长。才能每自虚心得,风物长宜放眼量。

赤米:粗糙的米。《国语·吴语》:“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又《南齐书·周颙传》载,周颙于钟山立隐舍,休沐则归之。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醒黄粱:即《枕中记》传奇故事。“风物”句: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似富春江。”

十二中、东韵

芹对韮,蒜对葱。酒绿对灯红。迎宾对送客,去燕对来鸿。交响乐,自鸣钟。水泵对烟囱。大地春光美,神州圣火熊。独断专行遭谴责,先忧后乐受尊崇。收台省,逐荷军,郑成功振国;战郾城,败兀术,岳武穆精忠。

新对旧,暗对明。学校对军营。贫穷对富裕,短少对丰盈。迎语燕,扑流萤。动乱对安宁。风和日丽,水秀山青。无私心自壮,有志事方成。松柏晚持劲节,芙蓉初展娇容。百业繁荣奔四化,全民欢跃颂三中。

蓝对黑,绿对红。浅紫对深棕。中间对侧面,南北对西东。云叆叇,月朦胧。傲慢对谦恭。纤腰袅娜,唾眼惺松。清幽夸翠竹,刚劲赞青松。发扬传统美德,建设精神文明。立品直须同玉洁,为官尤应拟冰清。

?台省:台湾省。郾城:今属河南,岳飞曾在此大败金兀术的“拐子马”。岳武穆:南宋名将岳飞,宋高宗赐“精忠岳军”四字。卒谥武穆。三中:指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十三人、辰韵

关对隘,塞对津。沙漠对森林。捕捞对豢养,狩猎对耕耘。看电视,听新闻。入学对参军。共奔康庄道,同敲幸福门。安定带来千家乐,团结赢得万年春。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开发海洋事业,个个关心。

歌对舞,咏对吟。博古对通今。洋流对海浪,瑞霭对甘霖。吹玉笛,抚瑶琴。鹦鹉对鹌鹑。湖光潋滟,岸石磷峋。三篙桃叶渡,十里杏花村。月映棉山堆玉,风吹稻海摇金。喜楹联争妍斗艳,赞戏曲推陈出新。

勤对懒,富对贫。落叶对归根。闲情对雅趣,降暑对升温。回春手,济世珍。杂沓对均匀。扬清抑浊,去伪存真。交朋凭道义,治国赖经纶。求学将为致用,读书贵在虚心。百岁光阴如过客,五旬岁月似流金。

?桃叶渡:在江苏南京市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传说是晋代王献之送爱妾桃叶渡江之处。杏花村:古代传说出产美酒的村庄,其同名地点有多处。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过客: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平水韵表

平水韵表 1、一东二冬通用 【一东】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崧)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濛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二冬】冬咚彤农侬宗淙锺钟龙茏舂松淞冲容榕蓉溶庸佣慵封胸凶匈汹雍邕痈浓脓重(重复)从(服从)逢缝峰锋丰蜂烽葑纵(纵横)踪茸蛩邛筇跫供(供给)蚣喁 上声一董二肿 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一董】董懂动孔总笼(东韵同)拢桶捅蓊蠓汞 【二肿】肿种(种子)踵宠垅(陇)拥冗重(轻重)冢捧勇甬踊涌俑蛹恐拱竦悚耸巩怂奉 【一送】送梦凤洞众瓮贡弄冻痛栋恸仲中(击中)粽讽空(空缺)控哄赣 【二宋】宋用颂诵统纵(放纵)讼种(种植)综俸供(供设,名词)从(仆从)缝(隙也)重(再也)共 2、三江七阳通用 【三江】江缸窗邦降(降伏)双泷庞撞豇扛杠腔梆桩幢蛩(冬韵同) 【七阳】阳扬杨洋羊徉佯芳妨方坊防肪房亡忘望(漾韵同)忙茫芒妆庄装奘香乡湘厢箱镶芗相(相互)襄骧光昌堂唐糖棠塘章张王常长(长短)裳凉粮量(衡量)梁

粱良霜藏(收藏)肠场尝偿床央鸯秧殃郎廊狼榔踉浪(沧浪)浆将(持也,送也)疆僵姜缰觞娘黄皇遑惶徨煌仓苍舱沧伤殇商帮汤创(创伤)疮强(刚强)墙樯嫱蔷康慷(养韵同)囊狂糠冈刚钢纲匡筐荒慌行(行列)杭航桁翔详祥庠桑彰璋漳獐猖倡凰邙臧赃昂丧(丧葬)阊羌枪锵抢(突也)蜣跄篁簧璜潢攘瓤亢吭(漾养韵并同)旁傍(侧也)孀骦当(应当)裆珰铛泱炀蝗隍怏肓汪鞅滂螂怆(漾韵同)缃琅颃伥螳 上声三讲二十二养、 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三讲】讲港项棒蚌耩 【二十二养】养痒象像橡仰朗桨奖蒋敞氅厂枉往颡强(勉强)惘两曩丈杖仗(漾韵同)响掌党想鲞榜爽广享向飨幌莽纺长(长幼)网荡上(上升)壤赏仿罔谠倘魍魉谎蟒漭嗓盎恍脏〖肮脏〗吭沆慷襁镪抢肮犷 【三绛】绛降(升降)巷撞(江韵同)戆 【二十三漾】漾上(上下)望(阳韵同)相(卿相)将(将帅)状帐唱让浪(波浪)酿旷壮放向忘仗(养韵同)畅量(数量)葬匠障瘴谤尚涨饷样藏(库藏)舫访贶嶂当(适当)抗桁妄怆宕怅创酱况亮傍(依傍)丧(丧失)恙谅胀鬯脏〖内脏〗吭砀伉圹纩桄挡旺炕亢(高亢)阆防 3、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 【四支】支枝肢移簃为(施为)垂吹陂碑奇宜仪皮儿离施知驰池规危夷师姿迟龟眉悲之芝时诗棋旗辞词期祠基疑姬丝司葵医帷思滋持随痴维卮麾墀弥慈遗肌脂雌披嬉尸狸炊湄篱兹差(参差)疲茨卑亏蕤骑(跨马)歧岐谁斯澌私窥熙欺疵赀羁彝髭颐

第五讲《广韵》音系

第五讲《广韵》音系

第三讲中古音系 授课要点: ①韵书的起源 ②《广韵》的由来及体例 ③《广韵》语音系统 一、韵书的起源和发展 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㈠韵书: 韵书:韵书是按照韵编排的词典。 形书:《说文》《字林》《玉篇》 义书:《尔雅》 韵书:《切韵》《广韵》

㈡韵书起源 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⑵原因 韵书出现的条件: 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 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 摩多――元音 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 ⑶《广韵》以前的韵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韵书。 三国魏: 李登《声类》――第一部 晋代: 吕静《韵集》――第二部 南北朝:

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四声谱》 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贡献很大,首先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特点。 二、《广韵》的由来及体例 ㈠《切韵》与《广韵》的成书过程: 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的韵书。 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 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是我国现在的最早的完整的韵书。 ㈡《广韵》的性质

人教版一年级上部编版《对韵歌》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部编版《对韵歌》教案设计 《对韵歌》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 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 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 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 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 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 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 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 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

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 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 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 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

《对韵歌》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对韵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bpmfdtnlɑoeiu. 2、复习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会写3个字,掌握新笔画。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1、相关课件。 2、字母、音节卡片。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bpmfdtnlɑoeiu. 2、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会写3个字,掌握新笔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认识了哪些字母了吗?出示相应的字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2、全班齐读学过的字母卡片。 3、抽读字母卡片,检查个别学生的认读情况。

4、小结;学习汉语的作用可大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阅读更多的文章。 二、拼读音节 1、复习拼读的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亮,两音相连猛一碰。 2、要求学生根据方法,自由拼读文中的音节。 3、依次检查学生自由拼读的情况,教师适当指正。全班同学照上面的的样子,拼读文中所有的音节。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 2、领读,找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重点读好下面的词语。 葡萄苹果园甜风习习绵南北(这些都是学生目前无法用拼音拼读的) 3、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准确、熟练地读课文。 4、指名读一读。纠正字音。 5、全班齐读。 6、读下面的词语,读中巩固对生字的认读。 苹果李子西瓜天地南北 7、指导写字 8、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生读。 9、重点指导写“风”。 (1)出示“风”找出新笔画横折斜钩,强调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2)引导学生观察“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写“风“教师巡视指导。

《回回馆杂字》—m韵尾研究

《回回馆杂字》—m韵尾研究 本文借助《回回馆杂字》汉字译音和拉丁转写的对音来讨论当时-m韵尾的消变情况,从本文讨论的对音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闭口阳声韵尾-m已经与-n混同,且出现了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 标签:-m韵尾-n韵尾对音 《回回馆杂字》是明代四夷馆编撰的一部“汉语——波斯语”分类字汇集。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朝廷正式开设四夷馆,包括八馆,其中回回馆编写了波斯文与汉文对照的《回回馆杂字》,“四夷馆本”《回回馆杂字》共收录777条语汇,“增续杂字”总共补充了233条词语,共计1010条。本文主要采用刘迎胜《与研究》之校释“四夷馆本”的词汇。“四夷馆本”《回回馆杂字》对每一个词目的编写顺序为:波斯文、汉文、汉字译音。对写有波斯文原文的“四夷馆本”词汇,刘迎胜基本按照斯坦因嘎斯《波英字典》的转写体系,先用拉丁字母逐字转写每一条波斯文,再抄录与之对应的漢文与汉字译音。 一、明代-m韵尾的研究状况 学界一般认为-m韵尾在明朝消失,《广韵》深咸两摄的字属于-m韵尾,一共有九个,即“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到了《中原音韵》(公元1324年)时代,这九类韵被合并成了“侵寻、监咸、廉纤”三个闭口韵,基本上保留了-m尾,但也有少数的-m尾字转化为-n尾,-m韵尾的消变是从唇音字开始的,杨耐思先生曾对这种现象做过解释:“这是通常所说的‘首尾异化’现象”。成书于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的《韵略易通》里还有“侵寻、监咸、廉纤”三类闭口阳声韵,与《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是一致的。《等韵图经》(公元1602年),将咸摄和深摄分别并入山摄和臻摄,从中可以看出-m韵尾消失的迹象。明末毕拱宸的《韵略易通》(公元1642年),合并为“真寻、山寒、先全”三类,从中可以看出-m韵尾的消失。从近代的各种韵图、韵书以及目前学界的观点中,可以看出-m韵尾消失的下限是在十六世纪或者更晚。《韵略易通》中-m韵尾基本独立,可以看出,明初共同语-m韵尾基本保留,也就是说,明朝早期的官话里面-m韵尾仍然保留,而从《回回馆杂字》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闭口阳声韵-m韵尾巳经与-n韵尾混同。 二、《回回馆杂字》-m韵尾字对音情况 《回回馆杂字》中,用-m韵尾字对音的共21个,其中舒声韵共有13个,入声韵共有8个。对音情况如下: 胆对音dan 昝对音zan 簪对音zan 深对音shm

对韵歌幼儿教案范文

对韵歌幼儿教案范文《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会认7个字,会写“虫、云、山”三个字; 2、在对对子的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教学难点: 能够感受对韵的美。 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 2、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亮的花草树木。 比如: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山、水、柳树、桃树那么在这幅图中,你都认识哪些景象? 生:我认识??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对韵歌,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大家看看这个对字,老师把它拆开,有那个同学,认识她俩? 生:左边一个又,右边一个一寸两寸的寸,把它们俩加起来,这个字就念做对。

师:你的识字量可真大。那谁知道,对这个字,可以组那些词语呢?生:……… 师:我们来看这幅图,他们俩坐的位置是怎样的,面对面。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向后转,现在你们前后桌的同学也是面对面。谁能勇敢的站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面的同学叫什么?你来,你来(把话说完整) 师:好,我们在齐读一遍课题《对韵歌》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范读:老师先来读一遍课文,你们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哦!老师读一遍,你们读一遍。 (2)齐读: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读韵文,老师来当大喇叭(大声说),你们是小喇叭(小声说)。然后再换过来。 师:好,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现在先请同学们抬起头,看看窗外,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的一朵朵的是什么? 生:白云

中华新韵表

中华新韵(十八韵)韵部表、中华新韵(十四韵) 中华新韵(十八韵) 中华新韵(十八韵)韵部表 一、麻花韵a,ia,ua 二、波歌韵o,e,uo 三、儿韵er 四、街斜韵ie,?e 五、衣期韵i 六、支思韵(-i) 七、姑苏韵u 八、居趋韵? 九、开怀韵ai,uai 十、飞灰韵ei,ui ,uei 十一、高标韵ao,iao 十二、谋求韵ou,iu,iou 十三、寒山韵an,uan 十四、先天韵ian,?an 十五、人文韵en,in,ien,un,uen,?n,十六、江阳韵ang,iang,uang 十七、庚青韵eng,ieng,ing,ueng,十八、东钟韵ong,iong 中华新韵(十八韵)简表 一、麻花韵a,ia,ua 【麻花韵:平声】啊扒巴疤笆粑叉杈差瓜呱哈花哗加茄枷痂笳袈嘉佳家夸妈趴葩杉沙莎鲨纱砂裟他她它凹哇洼娃蛙娲虾呀鸦哑桠楂喳渣茶查搽蛤华骅划麻拿蟆杷爬琶娃霞遐瑕暇牙芽蚜崖涯衙八捌擦嚓插搭褡发夹铗嘎刮括鸹垃拉抹掐杀煞刷塌踏挖瞎鸭压押扎匝拔达鞑察沓答瘩乏伐阀筏罚嘎滑猾夹荚颊拉匣侠峡狭辖杂砸札扎轧闸铡 【麻花韵:上声】把靶叉打剐寡哈贾假卡咯垮喇俩马吗码哪卡洒傻耍瓦哑雅咋法珐甲钾撒塔獭眨 【麻花韵:去声】坝爸耙罢霸岔诧差姹大尬挂褂化划华画话桦卦价驾架假嫁挎跨骂那娜怕下夏厦暇亚讶娅咤炸榨刹发珐刺腊蜡辣呐纳钠洽恰萨飒煞拓挞榻蹋袜吓轧压栅 二、波歌韵o,e,uo 【波歌韵:平声】波播菠搓磋哆锅过涡坡莎唆颇娑涡窝蜗阿哥歌戈呵科柯苛颗罗萝逻锣螺摹模馍磨蘑魔挪娜婆驮驼舵鸵蛾娥俄峨鹅哦讹和禾何河荷钵剥戳摄掇郭豁扑泊泼拨说缩托脱拙捉桌作鸽割搁喝磕伯驳帛泊柏勃铂舶脖博渤搏箔魄膊薄夺度佛国活茁卓浊酌着凿啄琢缴勺昨阁葛蛤颌合涸盒貉壳 【波歌韵:上声】簸朵垛果裹火伙裸颇所锁妥我左佐坷可舸抹索葛撮渴

《广韵》音系

第三讲中古音系 授课要点: ①韵书的起源 ②《广韵》的由来及体例 ③《广韵》语音系统 一、韵书的起源和发展 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㈠韵书: 韵书:韵书是按照韵编排的词典。 形书:《说文》《字林》《玉篇》 义书:《尔雅》 韵书:《切韵》《广韵》 ㈡韵书起源 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⑵原因 韵书出现的条件: 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 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 摩多――元音 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 ⑶《广韵》以前的韵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韵书。 三国魏: 李登《声类》――第一部 晋代: 吕静《韵集》――第二部 南北朝: 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四声谱》 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贡献很大,首先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特点。 二、《广韵》的由来及体例

㈠《切韵》与《广韵》的成书过程: 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的韵书。 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 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是我国现在的最早的完整的韵书。 ㈡《广韵》的性质 《广韵》虽编于宋代,只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是扩充《切韵》之意)。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的仍然是《切韵》时代即隋代的语音系统,并不是北宋时期的语音系统。因此,《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的,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的,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 ㈢《切韵》与《广韵》的主要不同之处: 第一,收字不一样。 封演《封氏闻见记》:《切韵》12158,《广韵》26194。 第二,分韵不一样。《广韵》206韵,《切韵》193韵,比《广韵》少13个韵,如: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这一讲介绍以下内容: ①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 ②与古代注音方法有关的术语 ③传统三十六字母 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 ㈠、声、声纽、纽 这一组术语指声母。“纽”义为“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所以称作“纽”或“声纽”。 ㈡、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 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

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原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 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础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 舌齿音:古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为一个大类,称为舌齿音。 ㈢、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对辅音作的分类。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 塞音:[p][ph][t][th][k][kh]

塞擦音:[ts][tsh][t?][t?h][t?][t?h] 擦音:[f][s][x][?] 鼻音:[m][n][?] 边音:[l] 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 不送气:[p][t][k][ts] [t?][t?] 送气:[ph][th][kh] [tsh][t?h][t?h] 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 清音:[p][t][k][ph][th][kh] 浊音:[m][n][l][?] ⑴清、浊 指清音、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是清音。反之,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的是浊音。关于清浊,古人又结合其它发音方法,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打印版.doc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对韵歌》 湖北十堰市东风44小袁谨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4.通过以文带文《对韵歌》,带文《主题阅读》中的《虫儿飞》。感受语言文字韵律美,产生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听读课文

“听读课文”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三、整体识字识字晋级 1.识字晋级第一次闯关 (1)师: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手上的识字晋级表,在老师没有教之前,你认一认,数一数,看看自己能认识几个生字,闯过第几级。 (2)请一星级的一位小朋友上台指认自己会认的生字,带读生字。(3)请二星级的一位小朋友上台指认自己会认的生字,带读生字。(4)请三星级的一位小朋友上台指认自己会认的生字,带读生字。 2.小老师互教生字 四、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虫儿飞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 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 虫儿飞,花儿睡,一双又一对才美 不怕天黑,只怕心碎 不管累不累,也不管东南西北 对对读: 1.我读你跟,读准红字。 2.我读你接 师:对韵歌; 生:对对对,对韵歌; 师:云对雨; 生:雨雨雨,云对雨; 师:雪对风;

生:风风风,雪对风; 师:花对树; 生:树树树,花对树; 师:山清对水秀; 生:对水秀,对水秀,山青对水秀; 师:柳绿对桃红; 生:对桃红,对桃红,柳绿对桃红。 我问你答 师:云对什么? 生:雨雨雨,云对雨。 师:雪对什么? 生:风风风,雪对风; 师:花对什么? 生:树树树,花对树; 师:山清对什么? 生:对水秀,对水秀,山青对水秀; 师:柳绿对什么? 生:对桃红,对桃红,柳绿对桃红。 五、迁移运用,尝试找对子 “迁移运用”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对韵歌》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对韵歌》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3句。第一、耳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字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会写3个笔画。 教学难点

感受音韵之美,喜爱对韵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声律启蒙》。小朋友们要仔细听,比一比谁记住的歌词多! 2. 刚才这首歌的名字叫《声律启蒙》,它是古代的学者将一些有联系的事物、故事、景物等等写在一起编给小朋友们读的书,也可以称为是古代小朋友的儿歌。 3. 谁来说一说,你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4. 所以它又叫“对韵”。 5. 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念“对韵歌”。 设计意图:《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罗万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儿歌视频导入,通过情境的渲染,是孩子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并且明白“对韵”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性,增加学生对此类启蒙读物的喜爱。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的可真好!有没有不认识的字,需要老师帮忙的? 3.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读。 (2)打乱顺序读。 (3)强调:“花”和“风”,个别学生会出现“h,f”不分的情况,注意发音位置。“虫”翘舌音,注意正音。 4.交流记字方法 (1)数笔画:虫、云、鸟 (2)上下结构:花 (3)左右结构:对 (4)找朋友:花朵、小花、花园;白云、云彩、云朵;大风、春风、寒风、风车;雨滴、下雨、雨丝;虫子、昆虫、毛毛虫 5.拍手读,本文节奏性强,适合学生同桌之间打花巴掌读文。 设计意图: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

对韵歌〉教案

5 对韵歌 教材解析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 3 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 7 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 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 3 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出示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中华新韵(十四韵)韵部表

中华新韵(十四韵)韵部表 ——中华诗词学会发布 执笔:赵京战 一 麻 a,ia,ua 二 波 o,e,uo 三 皆 ie,üe 四 开 ai,uai 五 微 ei,ui 六 豪 ao,iao 七 尤 ou,iu 八 寒 an,ian,uan,üan 九 文 en,in,un,ün 十 唐 ang,iang,uang 十一 庚 eng,ing,ong,iong 十二 齐 i,er,ü 十三 支(-i)(零韵母) 十四 姑 u 关于诗韵改革几个问题的解释 近年,诗韵改革的文章大量发表,各种新韵书、韵表相继出台,在旧体诗坛引起了波澜。欢呼称赞者有之,批驳探讨者有之,忧愁焦虑者有之,有人也提出了一些疑问。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有些同志对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的“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未能全面理解和把握,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疑问和按比。本文拟就常见的几个主要问题,做一简要的解释,以期有利于诗的改革的顺利进行。 问题一:“怎么能取消《平水韵》呢?” 诗韵改革不是要取消《平水韵》。学会方针中“古” 的“古”字就是指的《平水韵》。“双轨”中的一轨,就是指的《平水韵》。诗韵改革是要“允用新韵”,提倡新韵,由“单轨”变为“双

轨”。千万不要一谈诗韵改革,便以要取消《平水韵》。 问题二:“《平水韵》已是历史定论,怎么能用今韵去修改平水韵呢?” 诗韵改革也不是要改《平水韵》,而是要改只准用《平水韵》的“单轨制”,建立新韵,“双轨并行”。至于《平水韵》本身有无需要修订完善之处,那是另一个问题,不属于诗韵改革的范畴。 问题三:“不学《平水韵》,不懂入声字,怎么能读懂古诗呢?” 诗韵改革不是要“改掉”《平水韵》,更不是要让大家用今韵去读古诗,而是要建立以普通话为基准的新声韵系统。“知古”就是要学习《平水韵》,懂得入声字。不但如此,为继承古典诗词的传统,还要精研《平水韵》,精通入声字。所谓“倡古知今(此处《中华诗词》编辑部原文如此,推究通篇可知应为倡今知古——冶超编校),双轨并行”,就是这个意思。 问题四:“既然双轨并行,古韵有《平水韵》,今韵有《新华字典》。《诗韵新编》已经够用,还编什么新韵书呢?” 《新华字典》是字典,不是韵书。它按拉丁字母的顺序编排,因而基本上是按声母编排,而不是按韵母编排的。《新华字典》只解决读音问题,不解决韵部问题,因此,它起不了韵书的作用。用它作为韵书使用,显然不合适。《诗韵新编》对韵部的划分仍有需要完善之处,而且通押近于《十三辙》,与韵部划分交错,使用多有不便。 问题五:“不依《平水韵》,算什么旧体诗呢?” 旧体诗的标志并不仅仅是韵,而是体式,风格、神韵等诸多方面。韵仅仅是其中一个形式因素,而且不是决定因素。《平水韵》,是以宋音为依据划分的。时过“音”迁,代有新韵,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其实,古和今是相对的,《平水韵》对于宋以前的古音来说,也是“今韵”;与《诗经》《楚辞》,相去甚远;即于唐韵,亦多异处。难道宋以前的诗词,就不算旧体诗了么? 问题六:“新的韵书,必须划分入声韵部?” 新韵必须以普通话为依据。普通话里已没有了入声字,怎么能出现入声韵部呢? 问题七:“现在很多地方方言中还有大量入声读音,入声也应算

人教版一年级上部编版《对韵歌》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部编版《对韵歌》教案设 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

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5 对韵歌【教案】.doc

5 对韵歌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种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准“风、虫”的字音。 1.识字。 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采用多种方式的读来正音。由于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创设朗读的氛围,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通过听读、跟读、找对子读、齐读,拍手读等形式,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读准字音。再借助图片认识生字记住字形。用口头组词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了解字义。 2.写字。 写字时,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了解每一个汉字的特点,每一笔的占位。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落笔有致,减少出错的概率。 3.朗读。 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学生要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特点。同时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呈现的美景。 4.理解运用。 借助图画,感受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游戏:复习前面学过的相对词语(上—下,天—地,今—古),可以师生互动,也可同桌互动。 2.导入: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对韵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领读课文,学生听读、跟读课文,初步读准生字的音。 3.教师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借助图片认识生字“对、云、雨、风、花、鸟、虫”,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读生字。 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两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复习曾经学过的相对的词语,学生体会相对的意思。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云雨风花鸟虫

中华新韵及韵部表

中华新韵及韵部表 中华新韵(十四韵) 前言 中华诗词学会《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指出:“为促进声韵改革和推行新声韵,很有必要组织学者、专家尽快编出新韵书。新韵可先出简本,以应急需,然后在简本试行的基础上再出繁本。”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今年8月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9月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发,获得最大诗词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 据此,《中华诗词》编辑部组织力量,对去年公布的两种简表以及诗词界传用的几种简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出了《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以下简称《简表》)。在此基础上,又邀请全国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专门进行座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参考和借鉴了现当代音韵学家对普通话音韵的研究成果。现将《简表》正式公布试行。 下面,对于这个简表制定时所考虑、所参照、所依据的几个原则性的问题,向读者做一简要的说明。 1. 韵部划分的依据——普通话。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齐支姑。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两句七言韵语来代表14个韵部:中华诗国开新岁,又谱江涛写玉篇。 2. 韵部划分的标准——同身同韵。用《汉语拼音》注音,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母中开头的i、u、ü,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称为韵腹,它是韵母发音的主部;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全称韵身。 有的韵母没有韵头,只有韵身。有的韵母没有韵尾,韵腹即是韵身。显然,韵身相同的字,发音取同一收势,读起来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是押韵的。

常用尖字、闭口韵一览表

一常用的尖字 JI 唧积缉跻齑即疾蒺嫉瘠脊赍集楫辑蹐鹡戢蕺踖籍藉挤济脊际剂荠霁鲚迹鲫祭稷穄寂绩 JIAN 戋浅笺尖歼渐湔煎鞯櫼剪谫翦戬牮饯贱践溅荐僭箭 JIANG 将浆奖桨蒋匠酱 JIAO 椒焦鹪嚼礁蕉僬湫醮 JIE 节疖接嗟捷婕睫截姐借唶藉褯 JIN 津琎尽荩浕烬赆进晋搢缙浸祲 JING 菁睛鶄精旌晶井阱净靓靖静 JIU 揪啾酒就僦鹫 JU 且苴岨疽趄雎娵咀沮龃聚 JUAN 朘镌隽 JUE 嗟绝爵嚼 JUN 俊峻馂浚骏焌畯竣隽 QI 七柒沏漆妻凄郪萋栖桤戚缉齐脐蛴砌碛葺槭荠

QIAN 千仟阡芊扦佥签荨前钱潜浅茜倩堑椠 QIANG 抢呛玱枪戗戕斨锖墙蔷嫱樯炝跄 QIAO 悄雀缲谯憔樵瞧愀俏诮峭鞘 QIE 切且窃妾趄 QIN 侵骎亲秦溱螓梫锓寝吣沁 QING 青圊清蜻鲭情晴氰请亲箐 QIU 秋萩湫楸鹙鳅囚泅酋遒蝤 QU 蛆焌趋取娶趣 QUAN 悛全佺诠荃辁牷铨痊筌醛泉 QUE 雀 QUN 逡 XI 夕汐硅西茜栖氥硒粞昔惜腊析菥淅晰皙蜥膝息熄螅悉窸蟋犀樨锡裼嶲习嶍鳛袭媳隰洗铣枲玺徙蓰屣葸细舄舄 XIAN 仙氙籼先纤跹铦鲜暹挦涎狝冼洗铣筅藓燹线羡腺霰 XIANG 相厢湘缃箱襄骧镶瓖详庠祥翔想象像橡蟓

XIAO 肖削消宵逍绡硝销蛸霄魈萧潇蟏箫翛小筱笑啸 XIE 些揳邪斜写灺泄绁渫泻契卸屑亵谢榭燮躞 XIN 心芯辛莘锌新薪囟信 XING星猩惺腥骍箵饧省醒性姓 XIU 修修羞馐宿滫秀绣琇锈岫袖 XU 戌须胥谞湑需徐糈醑序叙溆恤绪续絮婿蓿 XUAN 宣揎瑄旋漩璇选癣旋渲 XUE 削薛雪鳕 XUN 旬询郇荀峋恂洵珣栒寻荨咰浔鲟循驯讯汛迅徇殉逊浚巽噀蕈二常见的闭口音字 昆曲中有三个韵部是闭口音,即侵寻、监咸、纤廉韵。 一、侵寻韵 阴平声字:侵、音、阴、针、深、参、襟、金、今、衾、衿 阳平声字:寻、吟、淫、枕、禽、噙、林、霖 上声字(阴阳合):寝、怎、饮、沈、审、锦 阴去声字:沁、禁、浸、噤、渗 阳去声字:朕、甚、恁、任、妊 二、监咸韵 阴平声字:监、缄、甘、堪、庵、衫、戡 阳平声字:咸、衔、岩、含、函、男、南、炎、潭、岚、蓝、谈、喃 上声字(阴阳合):减、毯、井、敢、感、坎、砍、俺 阴去声字:鉴、探、忏

部编版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设计

《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声母b p m f d t n l 2.复习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 1个字。 4.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懂得爱护大自然。 学情分析 《对韵歌》是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九单元的一片主题课文,主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字与拼音的关系,同时认识5个字,会写三个字,并学习新笔画“横斜勾”。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拼读音节,在其中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快乐,以及利用熟字巩固拼音的情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韵文内容可以让学生浅显的了解,并尝试让学生学习“对韵”的方式。 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6个单韵母,它们是---那么声母有

几个呢?对,23个,我们也学了一些声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它们?(出示卡片:b p m f d t n l)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八个声母交上朋友了。 (二)拼读音节 师:今天,这些声母朋友又带了一些朋友来,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自己拼读一下。(拼音+汉字)大米泥土马路伯父 1.学生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 师:这个小老师当得怎么样?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2.学生拼读(拼音+汉字)的音节 师:词语头上的拼音你们会拼读吗?自己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拼读得很认真,那我们应怎样拼读音节呢?(出示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现在请一些同学来拼读一下。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请男生女生合作拼读一个音节。 3.拼读没带汉字的音节 师:男女生合作得不错,还有一些音节朋友想和大家交朋友,愿意吗?和同桌一起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桌两个人拼读可热闹了,老师请几对同桌来拼读一下。 师:看来,团结力量大。我请小组来拼读一下。

一年级对韵歌教案

一年级对韵歌教案 【篇一: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教案设计及教 学反思】 对韵歌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 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 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 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 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 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 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 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第五讲《广韵》音系

第三讲中古音系 授课要点: ①韵书得起源 ②《广韵》得由来及体例 ③《广韵》语音系统 一、韵书得起源与发展 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得隋唐时期得语音系统。 ㈠韵书: 韵书:韵书就是按照韵编排得词典。 形书:《说文》《字林》《玉篇》 义书:《尔雅》 韵书:《切韵》《广韵》 ㈡韵书起源 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⑵原因 韵书出现得条件: 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得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 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得条件: 第一,中国与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 摩多――元音 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得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

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得“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得押韵与平仄都作了严格得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得方式对诗歌得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得标准。 ⑶《广韵》以前得韵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得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得韵书。 三国魏: 李登《声类》――第一部 晋代: 吕静《韵集》――第二部 南北朝: 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四声谱》 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得贡献很大,首先发现

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得特点。 二、《广韵》得由来及体例 ㈠《切韵》与《广韵》得成书过程: 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得韵书。 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 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就是我国现在得最早得完整得韵书。㈡《广韵》得性质 《广韵》虽编于宋代,只就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就是扩充《切韵》之意)。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得仍然就是《切韵》时代即隋代得语音系统,并不就是北宋时期得语音系统。因此,《广韵》音系就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得语音系统。正因为如此,加之《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