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1]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1]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1]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标志性的新生代,其出身年代与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的独特性,其爱情观显示出新的特色。"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的社会现状。关注他们的婚恋问题,也就是关注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问题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幸福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当代大学生

恋爱和婚姻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男婚女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兴衰。作为婚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凝聚于一个社会的文化结构之中,表现为个人对婚姻、恋爱的基本看法;但婚恋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却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化特色。由于婚姻、恋爱观念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依存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婚恋形式,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婚恋观。如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受西方文化的渗入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较过去开放,在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碰撞中,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前卫概念和时尚元素纷纷“粉墨登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通常更直接地反映了转型期社会的现状。于是,当代大学生的婚恋,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生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在当今多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婚恋观,无论在理性层面或是实践层面,对我们正确认识爱情,婚姻,家庭都具有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的经典婚恋观

马克思伟大的一生, 不仅摘取了科学皇冠上最明亮的珍珠,而且收获了婚恋皇冠上最珍贵的钻石。时隔一百多年,马克思与燕妮成功的婚恋依然是年轻人的楷模。马克思的婚恋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情的基础是互爱,而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恩格斯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只有继续保

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第二,爱情要经过长期考验,反对“杯水主义”。列宁说:“喝水当然是个人的事情。可是恋爱涉及到两个人的生活,并且会产生第三个生命,一个新的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并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我们不能把恋爱当作喝水那样简单,渴了就喝,喝完将杯子一扔了事。第三,正确理解“恋爱自由”。恋爱自由是指恋爱要摆脱金钱、父母之命、社会偏见的束缚等等,但是恋爱不能摆脱严肃态度,更不能将“恋爱自由”混同为“纵情的自由”、“淫乱的自由”。实行结婚,离婚自由的原则。如果只有结婚自由,而没有离婚自由,还不能说是完全自由。恩格斯说:“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第四,正确处理学习、事业和恋爱、婚姻的关系。学习、工作与恋爱、婚姻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既然相互联系,就要全面照顾,而不能只顾一头而不顾另一头,既然有区别,就应注意两者的不同特点,恰当处理。第五,反对各种不道德的恋爱与婚姻。恋爱及婚姻双方对爱情的相互忠实,是婚恋的生命。肆意纵情、不负责任则是对恋爱、婚姻最严重的腐蚀剂。种种的不道德行为,需要社会的良知予以鄙弃。马克思在爱情婚姻家庭问题上的阐述,对于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爱情婚姻家庭道德的演变,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促进和谐两性关系、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婚恋现状

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和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乃至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误导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而西方媒体极力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更是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快速在当代大学生中间泛

滥。加之社会不良群体的示范效应,青年人更多地把同异性交往、婚恋视为“学习”、“选择”和寻求“快乐”的过程,其婚恋观念、婚恋行为的取向、性驱动力有时就冲破了理智的防线。当前,物质生活的丰富也增强了人们的功利化心理和享乐心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也不能摆脱功名观、金钱观的影响,很多人多年苦读的结果是为了物欲的享受,致使学生怀疑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效用,许多青年希望通过家庭、婚姻这一捷径,获得物质生活和工作事业的高起点,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现代物质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婚恋中的世俗性和功利性。当婚姻也成为可以利益交换的工具时,婚恋问题就折射出了赤裸裸的社会浮躁。“急婚族”现象,是一种世俗社会典型的感情、婚姻和良心的现金交易,家庭已不是温馨的港湾,而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这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金钱崇拜和家庭婚姻关系的异化。闪婚、闪离、试婚、网婚、不婚;凤凰男、孔雀女、经济适用男、简单方便女……随着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开始结婚成家,时髦说辞也跟着层出不穷。

三、坚持用马克思婚恋观去培养高尚的婚恋情操

恋爱、婚姻和家庭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要形式。对每一个人来说,恋爱、婚姻、家庭都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要处理好婚恋问题,离不开正确的婚恋观。马克思曾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衡量社会文化修养水平的尺度,这种关系表明" 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性"。爱情是两性之间的一种高尚感情,双方都要自觉而无私地为对方承担起责任和义务。一对恋人在真诚相爱后,一方对另一方的幸福和痛苦、理想和事业、挫折和困难,都要在道义上自觉地承担起支持、关心、帮助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如此,爱情还与婚姻家庭联系在一起。随着后代的

诞生,与子女的关系也会随之形成,加上与双方父母的关系等,就构成了爱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和义务,是具有深层爱情的具体表现,也是促使爱情忠贞专一、充满活力和乐趣、巩固和发展爱情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认为,为了对方的幸福,而做出自我牺牲,对子女能够担负起抚养、教育的责任,对双方老人能够尽赡养的责任,都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爱情是否纯洁真挚的试金石。这对于当代青年人应该是要反复思考的。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的根基在于正确的婚姻观,正确的爱情婚姻观是在个人良好的社会环境背景、幸福的家庭背景以及教育背景之下形成的。对于男人女人来说,爱情和婚姻,都是伴随一生的追求。男人有了幸福的婚姻,可以做到家庭与事业的双丰收;女人有了幸福的婚姻,青春不易老,快乐常常来,心安理得,怡然自乐。所以相对来说,恋爱的结果——婚姻,只有两种结果,或是双赢,或是双输。人们常说,幸福的情侣都是相似的,他们是互相尊敬、珍惜、爱护对方的;不幸的夫妻也是相似的,他们是相互埋怨,发现对方有很多不可容忍的缺点,希望能改变对方。因此,按照胡锦涛总书记" 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的要求去做,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修养,塑造高尚的人格,始终志存高远,表里如一,为人清正,做讲文明、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讲人格的好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也才能构建立起和谐家庭。

论文小结:

马克思哲学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真理,对爱情及婚姻也同样有解释和指导作用。爱情是人们的意识,属于第二性,物质则属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因此,爱情也来源于物质,并要受到物质的决定作用。按照马克思辩证唯

物主义哲学,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一切反映客观实在的客观真理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自然世界上也就不会有永恒不变的真爱。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与婚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只要处理得当,爱情同样也能对学习和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 995

[3]蔡特金.列宁印象记[M].北京:三联书店,1 979

[4]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 957:433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胜利不止是历史的转折点同时它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 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才能激励红军将士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婚恋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婚姻价值判断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及大学生拥有正确婚恋观的途径。 引言:对甜蜜爱情、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体现。作为处于新思想最前沿的大学生,我们的婚恋观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概述和现状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多样性,可分为以下几 种类型: 1、金钱至上型。恋爱双方看重的是对方的金钱储备,家庭背景, 2、纯情型。双方看中的是自己与对方的真心实意,至于其他方面考虑的不是太 多。 3、爱情兼经济型。既有浪漫的爱情又有现实的经济条件做铺垫,可以算是两全 其美型。 4.、游戏型。双方彼此都抱着玩玩而已的态度。只是从彼此那里找到一种填补空 缺的方式。 二.研究大学生婚恋观的意义 婚恋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等问 题的基本态度。当代大学生处于新时代思想阵地的前沿,其婚恋观在时代变化和 社会转型中面临着激烈的价值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与其心理健康、人格成 长及品格培养切切相关,而且预示着中国社会情爱道德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大 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它有助于丰富伦理学的研究。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 突的研究是伦理学中一项尚未深入展开的课题,但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伦理学提 出的新要求,因此,从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突进行深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作者:————————————————————————————————日期: 2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恋爱的现象已不是少数。大学生恋爱已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从最早“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的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普遍默许,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校园情侣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特有的风景,而由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倾向日益凸现,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有同学这样说:不谈恋爱的大学是不完美的大学。学习之余,大学的爱情故事似乎已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未名湖回荡着爱情的涟漪,丽娃河延续着恋爱的传说;荷塘月色不仅映有朱自清的背影,还有双双对对的剪影;光华楼前的大草坪上,也留下学子伴侣缠绵的步履。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让爱情驻足、发酵的地方。然而,大学里的恋爱也如同他们的青春年华一样,充满了风雨,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坎坷,充满了太多的浮动与不确定…… 二、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既然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一)对待恋爱比较认真,认为恋爱应以感情为基础, 他们一般心理较成熟,有一定的责任心,彼此比较了解,恋爱

是在朋友的基础上,互帮互助、日久生情而建立的。因而这种 恋爱比较稳固、持续,对恋爱双方的学业影响也不大,一定程 度上对学习还能产生促进作用。这种恋爱即使破裂了,对彼此 的伤害也不是很大,做不成恋人还可做朋友嘛!因而这种恋爱 观是值得肯定的。 (二)对待恋爱态度不认真,不是真心的。这类大学 生认为谈恋爱就是为了玩一玩,为了满足各种欲望。他们基本 上没什么责任心,恋爱双方彼此不甚了解,也没什么感情基础, 因而这种恋爱是短暂的,当然恋爱导致的结果是不愉快的,甚 至是可怕的。一旦双方感情破裂,恋爱关系结束,男女双方便 反目成仇,很少有还继续做朋友的。这种恋爱关系的破裂对双 方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既然这种 恋爱观会产生如此不良后果,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分析这种 恋爱观产生的原因。 三、错误恋爱观原因分析 爱情作为人类所拥有的共同精神财富,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 无私的、公正的。但是实际上人们对爱情的获得程度、体验和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与个体自身的素质、知识修养、能力等方面有关,并受到各自的恋爱观的制约。恋爱观由恋爱的原因、动机来决定。上述错误的恋爱观产生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失去奋斗目标与前进的动力进入了高等学府,有些学生新的理想尚未建立起来,出现了理想真空地带,表现为混日子,得过且过。

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吴蒙 我们向往爱情,因为我们都想活的幸福。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在我们各自的眼中爱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琼瑶笔下,爱情是无往而不胜的,能够依靠,能够寄托,能够创造,甚至是惊天地泣鬼神。“只要有了爱,一切困难都是能够战胜的,一切梦想都是能够实现的。”王朔的“我们明知道这是个圈套,还心甘情愿的钻进去。”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名人们的爱情观,而我们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在当今社会,谈恋爱在大学校园中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可是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恋爱的态度、婚姻的态度、恋爱动机、恋爱消费、恋爱中的性问题以及失恋的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时间: 4月15日至 5月15日 调查对象:湖北医药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恋爱观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共发出纸质问卷60份,回收50份,问卷回收率为83%;同时发起网络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和网络日志形式发出,作为纸质问卷的补充,收集到8份。共58份。

一.我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 恋爱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恋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经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恋爱观进行了一个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爱情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 接受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8~23岁,其中男生31人占53.4%,女生27人占46.6%,调查结果见表1 表1:大学生恋爱状况统计表 经过表1 我们能够发现有近67%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或正在恋爱,且男生恋爱比率较女生高,同时大学生恋爱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启示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启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应该弘扬这种精神。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欢迎阅读。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8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8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xxx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终走向胜利呢?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珍藏着的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长征精神,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

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

86佛教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佛教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张爱林(作者为重庆西南大学副教授)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因素,使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佛教本着“法赖人弘”的基本信念,注重培养人才,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仍可为当前中国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佛教是教育的宗教 与西方宗教相比,佛教的教育性十分明显。从词源上看,西语中Religion与汉语概念的“宗教”截然不同,Relgion是从拉丁词“religio”词根发展而来,含有尊敬神、履行神的义务,反复默想神,重新与神修好等含义,称为Relgion的宗教至少包含三个特征:崇拜独一的至上神;信奉独一的神圣经典;具有统一规范的神圣宗教组织与宗教仪轨。汉语“宗教”是一个合成词,“宗”是宗旨,即所尊崇的学说,“教”是教化、教育、教导。“宗教”作为一个词的连用首先出现在佛教中,南朝梁代的袁昂(450-540)说:“仰寻圣典,既显言不无;但应宗教,归依其有。”(《弘明集》卷十)因为尊崇某一学说、人物或经典,于是依宗立派,由此“宗”也有了“派”的含义,而“教”便用来指代佛陀的整体教化,“宗”变成了“教”的分支,是依照不同的言教、经典、修行方法等形成的佛教派别,如印度的中观宗、唯识宗,或称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再如中国的禅宗、天台宗等等。每一宗都有自己核心主张,称为“宗见”,如中观宗的宗见为“诸法无自性”,因此又称“空宗”;唯识宗的宗见为“万法唯识”,主张唯识无境,识有境无,因此称“有宗”。“宗”不能违背“教”,但宗派可以有自己特别遵奉的经典和师承,宗派之间不同的修行风格称为“宗风”。因此,佛教作为宗教,更多的意义上是依于其宗旨的教化,即便是如净土宗信仰的极乐世界,也跟享乐的天堂有天壤之别,极乐世界只是阿弥陀佛为了教化众生而创建的教育培训基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喜欢去那里的人们好好修行,修行成佛了还要出来教化众生。 二、追求真理的教育理念:觉悟实相 中国当前的教育,存在着诸多误区,我们虽然在追求教育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创新,但一直没有真正地创新出来。高校中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行政权威凌驾于学术之上,不科学的目标培养管理模式,使许多大学生如大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标件,泯灭了自由的创造性,难怪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中小学中问题也很大,以考试为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奴性思维和功利性价值观,绩效工资让更多的教师向钱看,等等。诸多问题使中国教育创新空间非常狭小,虽然我们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嫁接过来,但所结的果子却不太理想。 中国教育的致病因素很多,诸如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材内容陈旧、教育腐败等等,但其中最根本的还是教育理念的偏离。而这种教育理念的偏差并不在于陈旧还是先进,而是某种功利性的文化惯性造成的。急功近利让人们忘了追求真理,或者仅仅把真理当作口号。 普遍必然性真理在中国的老子那里称之为“道”,由道而有德,德是万物得之于道的内在本质,但尊道而贵德的人并不多,人们多是闻道而弗顾,大笑而去。中国的世俗文化教育,

在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在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在当今社会,谈恋爱在大学校园中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为大家提供两篇范文,供参考。 范文1.

调查时间:20**年4月15日至20**年5月15日 调查对象:XXX校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恋爱观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共发出纸质问卷60份,回收50份,问卷回收率为83%;同时发起网络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和网络日志形式发出,作为纸质问卷的补充,收集到8份。共58份。

一、我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 恋爱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恋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恋爱观进行了一个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爱情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 接受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8~23岁,其中男生31人占53、4%,女生27人占46、6%,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近67%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或正在恋爱,且男生恋爱比率较女生高,同时大学生恋爱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的看法 大学生对恋爱所持的态度有积极、消极两种。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无可厚非,是一种正常现象,因而持积极态度。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不好。显而易见,大学生认为在校谈恋爱是一种正常现象。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大学生的婚恋观的意义

大学生的婚恋观的意义(导言)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婚姻价值判断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及大学生拥有正确婚恋观的途径。 意义:婚恋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等问题的基本态度。当代大学生处于新时代思想阵地的前沿,其婚恋观在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中面临着激烈的价值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与其心理健康、人格成长及品格培养切切相关,而且预示着中国社会情爱道德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它有助于丰富伦理学的研究。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突的研究是伦理学中一项尚未深入展开的课题,但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伦理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从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突进行深入与系统地研究,具有独特的视角与价值,可以弥补目前伦理学研究的不足。 从现实意义上说,一方面,它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克服情感上的迷茫和困惑,规范异性之间的交往,培养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当前大学生婚恋观中价值冲突的现状及其变化态势,反思目前教育体制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建立有效的大学生情爱道德教育体系,制定实施相关的教育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调查方式 现实中问卷调查、网页调查 调查时间 2012年8月,也就是金工实习结束到开学期间。 调查地点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互联网调查网站(调研宝、第一调查网和调查派)。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观,帮组同学更好的了解恋爱的本质,我们特地设计了这份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 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 1.讨论,选定课题(2012年10月份) 2.设计问卷并发放(2012年11月份) 3.统计问卷并撰写报告(2012年12月份)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各年级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恋爱态度,恋爱对象的选择及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恋爱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调查步骤: 1.小组讨论,讨论选取哪个课题,理由和可行性,并选定此题。 2.通过书籍,网络,杂志查阅课题资料。 3.发现,提出,讨论存在的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 4.发放问卷并收回统计。 5.筛选有效问卷,并统计结果,组员讨论。 6.细化,编写报告。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打印100份,收回91份。其中男生47份,女生44份。分别占总数的51.6%和48.4%。基本保证各年级都有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所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性。 恋爱现状 目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恋爱的大潮中去,但也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认为大学里仍然应该以学业为重。 调查中发现,在我们的问卷中“你正在恋爱吗”这一问题“是”的占40.7% ,“否”的占59.3%,“是”的人中,大一占27.0% ,大二占37.8% ,大三占35.2% 。因此,对于大学生恋爱现状,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大众化。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 园里看到大学生成双成对,旁若无人地卿卿我我已不再是稀罕事,有人形容这是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这是一股"恋爱风",不管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大学生谈恋爱是毋庸置疑的。 2.低龄化。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级学生,是所谓"学业、爱 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有些人的观点是“进校后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谈恋爱,否则优秀的则被他人抢先一步,就轮不到我了。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大一同学已经步入了爱河。他们或是高中就谈了恋爱,或是刚进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符丽军 10级特教班 2010213636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即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在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二)、站在学习者的角度: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温故知新: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即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即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要虚心求教,奋发图强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此外还有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 (三)、站在德育、素质教育的角度: 1、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谈论):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浅论大学生婚恋观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婚姻价值判断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及大学生拥有正确婚恋观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 引言:对甜蜜爱情、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体现。作为处于新思想最前沿的大学生,我们的婚恋观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概述和现状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多样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金钱至上型。恋爱双方看重的是对方的金钱储备,家庭背景, 2、纯情型。双方看中的是自己与对方的真心实意,至于其他方面考虑的不是太多。 3、爱情兼经济型。既有浪漫的爱情又有现实的经济条件做铺垫,可以算是两全其美型。 4.、游戏型。双方彼此都抱着玩玩而已的态度。只是从彼此那里找到一种填补空缺的方式。二.研究大学生婚恋观的意义 婚恋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等问题的基本态度。当代大学生处于新时代思想阵地的前沿,其婚恋观在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中面临着激烈的价值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与其心理健康、人格成长及品格培养切切相关,而且预示着中国社会情爱道德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它有助于丰富伦理学的研究。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突的研究是伦理学中一项尚未深入展开的课题,但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伦理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从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突进行深入与系统地研究,具有独特的视角与价值,可以弥补目前伦理学研究的不足。 从现实意义上说,一方面,它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克服情感上的迷茫和困惑,规范异性之间的交往,培养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当前大学生婚恋观中价值冲突的现状及其变化态势,反思目前教育体制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建立有效的大学生情爱道德教育体系,制定实施相关的教育措施提供参考。 三.大学生婚恋价值观 1、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部动力,决定了恋爱目标及生活方式的的选择。恋爱动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寻找人生的另一半”,“重要的人生体验”。 2、择偶标准 择偶标准是人们选择婚恋对象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恋爱,婚姻对象的条件的要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说,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时,男生最看重

关于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1007200095 班级:机械103班 完成日期:2013-12-8 指导老师:陈卫红

【摘要】进入大学,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过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感到寂寞和空虚。对于这些文化水平比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除了学习外,恋爱也便成了热门话题。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通过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更好的了解本校大学对于恋爱观的看法,促进学校的和谐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的校园已不在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亲亲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应如何对待爱情、追求爱情,这将是每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我自己设计了一个《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对本校政法系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采取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利用网络问卷星设计问卷进行网络发放问卷形式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2份。所得到的数据经过问卷星自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相应建议,供同学、老师们参考。 三、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分两部分进行调查,一是基本问题,二是分类问题,以下是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1基本问题

中国近代史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中国近代史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李小龙 论文摘要:中国近代史有开端一步步的发展,期间出现很多历史事件,由天平 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党的成立极具代表性,从其失败与成功得出的教训或经验中,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其中汲取知识,以指导我们大学生的实践。上述突出的“体制”上的共性,让我们明白,要变革的重要性。从体制的转变从而获得发展的新契机。 关键词:近代史事件启示体制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这样悲情的开始为落后的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向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一印上清王朝的大印。抚今追昔我们唏嘘不已,难道泱泱大国就真的成为了东亚病夫。在此过程中涌现出诸多仁人志士,他们使中国不致亡国。他们有的抗击外敌,有的谋求改革振兴中华之道,有的推翻腐朽的帝制,有的坚持革命。最终有一群人坚持马列主义,成就了新中国。读读中国近代史仿佛就是在解读在这些仁人志士们一步步的奋斗史,我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会从中获益良多。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主要人物: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太平天国,虽然如晴空霹雳般出现,几乎席卷半壁江山,但在短短时间内又退出了历史舞台。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观上:1.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且无法克服阶级局限性,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滋长与长期的团结3.以宗教发动群众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还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4.未能正确对待儒学5.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认为信奉上帝的人都是兄弟。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二)洋务运动 主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无独有偶,这场由开明的地主阶级引领下开始的洋务运动,最后也也以失败告终。其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国外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有腐朽性。 (三)戊戌变法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也难逃命丧刀下的噩运。他们又为何惨淡收场喃?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民族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摘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因此,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教育目标应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力;教学内容应适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断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应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皮亚杰,认识发展论,教育启示 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当代最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专家,他从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的思想、理论向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并带来教育革命,对当代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把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认识形成的心理结构和认识结构与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他认为每一个智慧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图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平衡,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1]。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儿童遇到新事物,在认识过程中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成功,就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儿童就做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接受新事物,

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儿童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低一级水平的图式不断完善达到高一级水平的图式,从而使心理结构不断变化、创新,形成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结果分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 调查提纲 1.调查时间、地点、对象 拟在年月日到年月日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全面的调查,调查范围是大学在校生。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网络问卷和现实问卷) 为保证问卷调查回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次调查采用了严格的匿名答卷制度,尽量使调查者能根据自己的真实感觉和思考来回答问题。 (2)访谈法 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谈话 3.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次调查的目的包括()了解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观。()分析在校大学生婚恋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正确的 婚恋价值观取向。 4.调查内容 (1)了解在校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2)了解影响在校大学生婚恋观原因,将具体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 境、工作前景以及婚恋的目的性等四方面去调查。 (3)将当代在校大学生婚恋观情况与其它年代人们的婚恋观情况进行对比,进而 分析出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5.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情况、观察所得进行归类、统计,形成文字、图标表达的调查结果,并对现有情况进行总体性评价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提交调查报告。 调查成员分工情况: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总结 摘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接受新思想最前沿的大学生,其婚恋观又如何?近日,本调查小组对我校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我们希望通过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探索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多元价值判定标准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因素。 一、 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出份问卷,有效问卷份。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其中男生占,女生占,问卷主要涉及恋爱观、婚姻观、恋爱与婚姻的关系三个方面。 二、 结果与分析 、恋爱观 关于大学期间是否应该谈恋爱,调查显示的 人认为应该谈恋爱,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 完整的。认为不必刻意追求,遇到合适的就谈。其 余认为应以学习为重,不应该谈恋爱,认为无所谓。 由此可见,我校在校大学生看待恋爱这个问题还是 比较理性与慎重的。 关于恋爱情况,调查显示,正在恋爱中;曾 经恋爱过;没有恋爱过,正在憧憬;余下没有恋爱 过,并不憧憬。由此可见,社会人文在校大学生谈 恋爱是普遍现象并不十分准确。 关于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显示,认为打发无聊时光;认为恋爱能纾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认为是选择人生的伴侣;认为随大流,不落伍;认为是解决生理 需求;认为是其它原因。由上可见,我校大学生恋爱目的还不明确,存在一定盲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调查与思考 从高中升入大学有很多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原本被禁止的恋爱可以光明正大地出现在校园当中。当今的高校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开放,婚前性行为不再是一个令人谈而色变的话题,那么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呢?我和其他组员一起在福建师范大学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调查,大学生对该问题的观点和想法可见一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在婚恋之路上少走弯路,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以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调查问卷》(网络问卷调查与纸质问卷调查相结合)为主,加上现实采访,力图通过问卷以及采访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以网络电子问卷为主,面向全福建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纸质问卷主要以在校硕士生为主,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6份,回收100份,有效率为94.34%。 3. 调查时间为2015年12月3日-12月15日。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中,男生共有52人,占52%,女生48人,占48%。其中,各年级所占比例分别为29%,34%,25%,8%,研究生及以上占4%。受调查的同学中正在谈恋爱的占27%,20%曾经有过恋爱的经历,40%处于观望状态。 27%认为恋爱中的大学生同居或婚前性行为很正常、支持,24%表示反对,49%不支持也不反对。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接受度较上一代高,同时保守的传统思想仍然存在,体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时代性特征。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几个特点: 相比女生而言,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接受度更高。 大学生对性知识还很缺乏。近五成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方式,性教育知识全靠自学。互联网、书本、杂志和跟同龄朋友交流是获取性知识主要途径。其中不少男生通过互联网、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识。 3.婚恋观念还比较理想化。主要表示现为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容易因冲动而发生婚前性行为,游戏人生心理等。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尚未成熟,甚至因空虚而爱。 4.新旧观念的碰撞融合。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婚恋观念逐渐开放起来,但传统的思想还占据主流地位。 结合采访辅导员老师,总体上当代大学生的对待婚前性行为这个问题的态度是情感上开放多过保守,行为上保守多过开放。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前卫和开放,加上性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总体上能对婚前性行为理性看待。尽管不排除个别为了“贪欢”、盲目模仿成年人行为、甚至出于好奇或者无知而偷尝禁果现象的存在,但是受到传统封建礼教以及女子“贞操”观影响,大学生对待该问题时仍比较保守。一切都要把握适度原则,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要盲目效仿电视、小说中不正确的恋爱行为。大学生已经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所以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很重要。 三、如何妥善对待处理婚前性行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