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史笔记

生命科学史笔记
生命科学史笔记

生命科学史笔记

绪论

一、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

●生命科学(生物学):既研究生命体的生命活动的现象、本质、规律,又研

究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命世界:多样性与一致性的辩证统一

●生命系统:多层次、非线性、高度有序性、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远离平

衡态的复杂系统

●层次结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

→生物圈

生命科学

)生物科学(医学、农学

生物学

动物学植物学

矿物)博物学(植物、动物、

的结构》

沃森、克里克

《物种起源》

达尔文

《动物学哲学》

拉马克

《自然系统》

林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NA

-

1953

-

-1859

-

-1809

-

-

1735

-/

二、生命科学的历史轮廓

(一)医学和农业实践经验是生物学知识的源泉

●科学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洞察力、好奇心、想象力、智慧和技巧

●“J·D·贝尔纳现象”——原式思想发动机《历史上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功

能》

(二)古代的生物学研究

1.古希腊的生物学研究

(1)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的探讨

●“米利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

●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水、火、气、土

?肌肉——1土:1水:1气:1火

?骨头——1土:1水:2火

?神经——1土:2水:1火

?“爱”(吸引)与“恨”(排斥)→宇宙间最基本的矛盾

(2)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研究

●研究了500多种生物,亲自解剖过50多种动物。著作有《动物志》、《动物

的运动》、《动物的繁殖》等

●创立了“种”和“属”的概念,给出了生物分离等级观念(虱类→蠕虫→鱼

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人)

●解释生物生殖:形式因、质料因

2.古代中国的生物学

偏重实用

本草著作、农书、园艺书、地方动植物志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传统植物学发展的最高峰)、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三)近代科学革命与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

●时代背景:文艺复兴

●大宇宙(天体)——反对托勒密学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日心说)

?伽利略:《对话录》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小宇宙(人体)——反对盖伦医学理论

?维萨里(近代解剖学奠基人):《人体的构造》(1543.8.1)

?塞尔维特:《基督教的复兴》——小循环的发现

?哈维(近代生理学奠基人):《心血运动论》——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

●相关著作:

?《人体的构造》:共7卷,分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

统、腹部和生殖器官系统、胸部和内脏器官、脑和脑垂体及眼睛。

?《基督教的复兴》:用6页左右的篇幅描述了他发现的血液小循环(肺

循环),书中还涉及法律、政治、宗教、天文、物理、医学等一系列重

大问题。

(四)还原论的生命研究

1.对生命的物理学研究

●笛卡尔:哲学方法(机械论)

●哈维:科学方法(实验和定量)

●博雷利(医学物理学派奠基人):对肌肉的研究(《动物的运动》)

2.对生命的化学研究

●巴拉塞尔苏斯(医学化学派奠基人):医药

●赫尔蒙脱:柳树实验

●哈勒:胆汁

●雷奥米尔:胃液

●斯巴兰扎尼:胃液、肉汤灭菌实验

●博蒙特(美国生理学之父):胃瘘研究

(五)对胚胎发育问题的探讨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渐成论

2.近代预成论:精源论、卵源论

代表人物:马尔比基(发现毛细血管)、斯旺麦丹、列文虎克(微生物的最早发现者)、哈克素克

3.沃尔弗、贝尔、海克尔(生物重演律)的渐成论向预成论的挑战

4.新的预成论与渐成论之争:受精卵的各个部分各自发育成什么是否是确定好的(六)生物学的大综合

1.细胞学说(胡克、施莱登、施旺)

●1665年,英国胡克发现细胞(cell,本意为空室)(李善兰是第一个将cell

翻译成“细胞”的中国人)

●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论植物的发生》

●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评价:细胞学说的发现使“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现为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依据一切多细胞的机体本质上所共同的规模进行的”。(恩格斯)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生命科学史上的两次革命,一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二是沃森、克里克DNA

结构的确立

●1831-1836年,“贝格尔号”军舰,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神创论,目的论,物种不变论,赫胥黎和牛津论战

●《申报》(1871.5):西博士大蕴创立种源说;严复《天演论》(1898)——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带有强烈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取名:胡适、杨天择、孙竞存

●列宁的评价: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

“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的评价:生物进化论“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为自然

界的历史观“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七)揭示遗传奥秘

1.孟德尔之前对遗传问题的研究

●莫佩蒂伊——对多指形状的遗传研究

●克尔罗伊特——动植物杂交试验研究

2.经典遗传性研究

●孟德尔(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方法:选材好;单因子实验方法;假说;数学统计方法

●摩尔根(连锁互换定律)

(八)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

●结构学派

●生化学派

●信息学派

三、生命科学的分科

●19世纪和以前建立的分科有:植物学、动物学、分类学、微生物学、人类

学、真菌学、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古生物学、生理学、胚胎学、进化论、病理学等等

●20世纪建立的分科和分支学科,包括边缘学科有:遗传学、实验动物学、

生态学、病毒学、生物地理学、生物化学等等

●中国第一人:

?中国植物学第一人:胡先骕

?中国动物学第一人:秉志

?中国生理学第一人:林可胜

四、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和热点展望

(一)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1.由分析为主趋向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2.生命世界多样性和生命本质一致性的统一

3.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统一

4.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二)发展热点展望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基因组与细胞的研究;基因组研究开展的包括分子水平、以实现遗传、发育和进化为统一目标的综合理论研究;脑科学研究;行为科学研究;生态学研究;人体功能的研究。

五、现代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作用

六、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

(一)生命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生命科学与能源问题

(三)生命科学与人的健康长寿

(四)生命科学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五)生命科学与伦理道德问题

生物科学最基本问题的探索

——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生命的本质:生命是什么?

一、定义生命为何如此之难?

1.人们往往都有关于生命的常识经验,而定义了的生命概念可能和常识观念相差甚远

2.人们往往从本学科出发,而把某一方面作为生命的本质

3.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存在着连续性,而人们定义生命的目的是要把它们明确区分开来。

有些生物学家往往把生命的定义问题当作一个回答与不回答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多大影响的问题。“生物学家并不需要一个生命定义来帮助他们所思考的东西是什么。”——K·斯蒂尔尼·P·格里菲斯《生物学哲学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都赞同这样的观点。

二、地球上的生命特点

如吾所识的生命;如其所能的生命

1.物质组成:所以生物都具有基本相似的物质组成(碳基生命)

2.结构:地球上直接表现出生命活动的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规律:所有生命几乎都遵循相同的基本规则

4.特征:

●所有生命都处在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中

●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

●生物具有自我复制、繁殖和变异的现象

●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生命具有进化的能力

三、定义生命的两种方法

1.实体定义:从构成生命的物质着眼,把生命看作一类特殊的物质结构或有特殊结构的物质

2.功能定义(操作定义):从生命的基本特征着眼,把生命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四、人类生命观的演变

1.古代和中世纪:唯心论的生命观;“灵魂”、“活力”

2.近代早期:机械论的生命观;“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

3.19世纪的辩证生命观

(1)科学基础:

●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

●马尔德指出蛋白质的基本公式,并用protein(最重要的)命名之

●李比希指出蛋白质的重要性超过脂肪和糖类

●海克尔指出细胞的原生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2)恩格斯的辩证生命观

五、生命基本特征的主要表现

●共同的生命大分子基础——蛋白质和核酸;相似的生命基本单位——细胞;

高度一致的生命基本运动形式——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信息传递;生物体量变、质变的表现形式——生长和发育;生生不息的基础——生殖;生命的中枢——遗传、变异;生命发展的全部历史——进化;自然界相互依存的基本法则——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生命系统的特点:自我调节、自我复制、选择反应

第二节生命的起源: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一、圣经《创世纪》最早描绘了众生诞生时的情景

二、自然发生论

●阿那克西曼德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

●中国《礼记》中的“腐肉生蛆”、“腐草化萤”

●亚里士多德——自然发生论的热情倡导者

●海尔蒙特:“小麦变老鼠”的实验

●毕奥纳尼:木料→虫→蝴蝶→鸟

三、第一个用实验打开自然发生论缺口的是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

四、法国著名科学家——路易·巴斯德

1.“巴斯德一人的发现,就是以抵偿1870年法国付给德国的50亿法郎战争赔款。”

2.巴斯德的名言: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上逗留。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巴斯德的成就

(1)葡萄酒为什么变酸了

乳酸杆菌的发现,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彻底砸碎了自然发生论

●微生物必然有母体(生生论)

●曲颈烧瓶实验

●巴斯德与普歇的一次公开大辩论

(3)巴斯德消毒法:蚕病、炭疽病、狂犬病

宇宙发育学说(天外胚种论):宇宙一直存在生命的胚胎,它们以孢子的形式,靠太阳光的压力,不断在新的行星上定居下来,直到落到地球上,就在地球上发育成活跃的生命。

五、近现代进展

1.1922年,俄国生物化学家奥巴林提出了目前较有说服力,也最为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说”。建立了“团聚体”模型。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原始生命体系

2.1960年,福克斯的微球体模型

六、生命起源的实验研究

1.1950年加里森模拟地核放射实验

2.1953年米勒火花放电实验

3.1960年福克斯微球体实验

生物分类专题

一、古代的生物分类思想

以形态描述为主要内容,以肉眼观察为重要手段。

(一)中国古代对动植物的分类知识

1.从甲骨文和草木虫鱼鸟兽

2.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

3.《考工记》

4.《周记》、《管子》、《吕氏春秋》

5.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二)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创新贡献

1.创立了面目一新的本草纲目体系

●部:矿物→植物→动物

●“部”下分“类”,“类”下分“种”

●“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博而不繁,详而有要”

2.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都有精辟独到的阐明

●植物药:1094种,分成5部30类

●动物药:444种,分为虫、鳞、介、禽、兽、人

3.纠正历代本草药物名称的混乱状况

纲目:释名(解释药物名称和依据)、集解(说明产地、形态、采集方法等)、修治(阐述炮灸的方法)、气味(说明药物性质)、主治(阐述药物功用)、发明(记述前人和他自己使用这种药物的临床经验和对药理方面的探讨)、辩疑正误、附方

4.反映了作者高超的学术水平,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搜罗百氏、访采四方”,如:蕲蛇、榔梅

(三)西方古代的生物分类思想

●柏拉图——西方最早把生物分类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人:“二分法”

●亚里士多德——西方最早对自然界进行广泛考察的自然学家

●德奥弗拉斯特——西方植物学之父:《植物史》

?根据外部形态:乔木、灌木、草木

?根据生长地区: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常绿植物)、水生植物(淡水植

物、咸水植物)

二、近代生物分类学的产生

植物学和动物学由于林耐而达到了一种近似的完成。——恩格斯

(一)林耐的生平

●1707年5月出生在瑞典南部斯马兰省的阿拉尔特村

●1717年,上小学

●1724年,上中学,遇罗斯曼

●在隆德大学时,寄住在斯托俾尔斯家里,一年后转入乌普萨拉大学,遇摄尔

●1730年发表《植物婚配论文》,提出植物性别的概念

●1732年孤身对拉普兰地区考察和采集植物标本

●1735年发表划时代的巨著——《自然系统》

●1735年5月~1738年9月,留居荷兰的三年是林耐一生最重要的时期

?类——动物、植物、矿物

?纲(以雄蕊的数目区别)、目(以雌蕊的数目区别)、属(以花果性质区

别)、种(以叶的特征区别)、显花植物(23纲)+隐花植物(1纲)

(“林氏二十四纲”分类法)

●1739年,林耐任乌普萨拉大学植物学教授

●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生物命名法的起点)

?双名法:学名=属名+种名+命名人名字

?如:稻的学名:Oryza sativa L.

(二)林耐的科学成就

1.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是林耐对生物学的最大贡献

2.建立了统一的生物分类系统

3.明确了物种的概念

4.确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首先提出了“人属”(欧洲白种人、美洲红种人、亚洲黄种人、非洲黑种人)

●大胆创立“灵长目”(人类、猿类、狐类、蝙蝠)

5.培育了一大批生物科学人才

(三)林耐的哲学思想

1.物种神创论、物种不变论

2.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3.原因:认识论的根源、方法论的局限、世界观的缺陷

(形式逻辑思维;它们嘲笑了形而上学——文昌鱼、鸭嘴兽、始祖鸟、总鳍鱼;万物其实是“非此即彼,亦此亦彼”的统一)

(四)林耐哲学思想的变化

1.“人为系统只告诉我们辨认植物,自然系统却能把植物的本性告诉我们。”

2.“一个属的所有的种最终仅构成一个物种,后来可能是通过形成杂种的方法,而繁殖为属的。”

3.“变种是为气候、土壤、炎热和风力等偶然原因所改变的植物。”

(五)其它

●根据不同生物的某些大分子在结构上的形似程度,确定它们亲缘关系的远

近。

●生物多样性——地球拥有丰富的生物物种,而这些多姿多彩的物种以及构成

这些物种的基因。这些物种与环境形成的错综复杂而变化多样的生态复合体。

●普赖马克《保护生物学概论》:世界物种的多样性可比作一本如何保持地球

有效运转的手册,丧失一个物种就像从这本手册中撕去一页一样;如果我们正好需要这页的资料来拯救我们自己和地球上的其它物种,我们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

微生物专题

一、列文虎克和微生物的发现

●1683年,荷兰生物学家和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借助自制的显微镜,发现

了细菌,并绘成图像,刊登于英国《哲学学报》上,由此拉开了观察和研究微生物的序幕。

●生平:1632年10月24日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市的一个酿酒世家,1648年

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杂货铺当学徒,晚年在代尔夫特市市政大厅做管理员。

一生共磨制了400多个透镜(30~300倍)。

●制造显微镜并不是他最终目的,他要观察这些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列文虎克发现的这些“小动物”,被后人称为“微生物”。

二、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

1.早年研究酒石酸的光学性质,揭示了酒石酸的同分异构现象,发现了微生物对同分异构的选择作用。

2.研究酿酒生成中酒质变酸的问题,指出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不同微生物导致不同发酵,加热灭菌可以解决酒变酸的问题。

3.研究蚕病、鸡霍乱、炭疽病时,证实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并发现被减毒的鸡霍乱和炭疽病的病原菌能诱发免疫性。

4.晚年在狂犬病疫苗的研究上作出了贡献。

5.曾用肉汤作灭菌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三、近代细菌学的奠基人——科赫

(一)生平与贡献:

●固体培养基培养纯种的细菌

●细菌染色

●“科赫原则”

●发现并分离了结核杆菌

(二)提出了“科赫原则”

●科赫在研究炭疽病时,提出了著名的“科赫原则”。

●炭疽杆菌是不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科赫原则——这种细菌在患者体内不是偶然出现,而是检查的每个患者体内

都有这种细菌,把这种细菌纯培养,除去来自患者的其他一切成分,将这种细菌接种给健康者,一定能引起这种病,并且在患者体内又能发现这种细菌,如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就可确定它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菌。

(三)发现结核杆菌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科赫找到了结合杆菌,并按照他自己的要求的原则证明了它是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他因此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四)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

●1929年6月,弗莱明在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研

究论文,把青霉素分泌的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物质叫做penicillin(青霉素),音译为“盘尼西林”。

●“一粒灰尘引发的伟大发现”的启示(1)

?青霉素的发现是一个机遇,我的功绩在于没有忽略这一发现,并且继续

追踪研究它,这是我作为一个细菌学工作者多年追求的目标。——A.弗

莱明

?一切新事物的发现都是偶然的: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来,瓦特看见

正在沸腾的水壶,伦琴发现一些雾状感光的底片。而这些人也都具备了

足够的知识,能够从这些稀松平常的偶发事件中,发现新的事物。我的

唯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A.弗莱明

●“一粒灰尘引发的伟大发现”的启示(2)——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

?科学问题——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的条

件下所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与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科学

问题是通过对科学哲学知识进行认真分析而提出来的,是时代的产物。

? 科学问题的来源: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新事物与现有理论之间的

矛盾;不同学派、观点之间的矛盾;理论内部的矛盾;科学的空白区与

结合部)

? 问题的连续性与复杂性

? 问题的分解与转换

(五)青霉素的再发现及其启示

● 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弗洛里在二战炮火声中,又对被冷落多年的

青霉素重新开展研究工作。

● 1941年2月12日,青霉素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

● 1941年10月,美国参战时,青霉素被宣布为优先制造的军需品。摆在科学

家面前的两大难题:寻找高分泌青霉素的菌株;改善培养液。832号菌株(来自垃圾堆里的一张西瓜皮),产量比普通青霉素高1倍多;玉米粉配制的培养基,产量可以提高10倍左右。

● 1945年,二战结束时,美国制药厂一年内有20余家公司开始了青霉素大规

模商业化生产。

● 青霉素是科学上一大奇迹,是二战中堪于原子弹、雷达的三大发现。弗莱明

(发现者)、弗洛里和钱恩(提取者)共享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 青霉素里有β-内酰胺环,专门抑制细菌体内制造质膜的酶。青霉素用久了,

细菌就会产生青霉素水解酶,破坏β-内酰胺环(所谓细菌“耐药性”)。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恩格斯

(六)病毒学

● 1886年,德国迈尔首先发现并命名了“花叶病”。

● 1892年,俄国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学之父)重复并肯定了迈尔的实验。

● 1898年,荷兰贝尔林克把这种有别于细菌的有机体称为“传染性活的液体”

或“毒液”(virus )。

● 德国细菌学家莱夫勒、弗罗施第一次证明了动物病毒病——口蹄疫。 ● 1915年,陶尔德和第赫兰尔——噬菌体的发现者。

● 1935年,美国斯坦利第一次获得病毒结晶。

科学问题 疑项

指向项

应答域项 特殊疑问句

What Why How 一般疑问句——是否

高中生物-生物学史知识总结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生物学史知 识总结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涵盖必修一至必修三书上出现的所有生物学史内容,包括正文和资料分析。) 细胞学说: 维萨里比利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比夏法国指出器官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 虎克英国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 虎克荷兰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马尔比基意大利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微细结构。 施莱登德国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了细胞是构成植物体 的基本单位。 施旺德国《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耐格里不祥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 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尔肖德国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细胞世界探微三例: 克劳德美国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 的不同组分分开。 德迪夫比利时发现某种酶被包在完整的膜内,当膜破裂后,酶得以释 放。这层膜经其他科学家证实存在,并命名此细胞 器为“溶酶体”。 帕拉德罗马尼亚发现了核糖体、线粒体的结构,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 的合成、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上述事例说明: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欧文顿国籍不祥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其中脂溶性物 质比非脂溶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膜。由此提出 膜是脂质组成的。 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出细胞中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罗伯特森国籍不祥提出所有生物膜均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构成,描述生物膜为“静态统一结构”。 桑格、尼克森国籍不祥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酶的本质: 巴斯德法国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 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李比希德国提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只有在酵 母菌死亡并被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笔记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1.What is pragmatics? 什么是语用学? Pragma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s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conveying meaning in a certain context, pragmatic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 It place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the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used. 语用学研究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怎样用句子去实现成功的交际。 由于交际的过程从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过程,因而语用学的本质是一种意义研究。它是一种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去的意义研究。 2.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are both linguistic studies of meaning, but they are different. What essentially distinguish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s whether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If it is not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restricted to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semantics; if it is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of pragma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对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但两者是不同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研究意义时是否考虑了语言使用的语境。没有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没有超出传统语义学的研究范围;相反,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3.Context 语境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是语言的语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它一般被理解为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有的知识。The shared knowledge is of two types: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they use, and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the specific knowledge about the situation in which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taking place. 共有的知识包括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和双方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对世界的总的认识和对正在进行的语言交际所处的环境的具体认识。 4.Sentence meaning and utterance meaning 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abstract, and de-contextualized, while utterance meaning is concrete, and context-dependent. Utterance is based on sentence meaning; it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stract meaning of a sentence in a real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or simply in a context. 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非语境化的,而话语的意义是具体的,受语境制约的。话语意义基于句子意义;它是一个句子的抽象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体现,或简而言之,在一个语境中的具体化。 5.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was originated with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John Austin in the lat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According to speech act theory, we are performing actions when we are speaking.

幼儿园趣闻趣事

幼儿园趣闻趣事 事件一:唐思毅的秘密 唐思毅在星期一的时候把一个关于“水彩笔”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他的姐姐告诉他的,然后他就悄悄地告诉了我,这应该是一个故事,大概内容就是水彩笔里以前是没有黑色,而有白色,然后白色就求了某人,然后那个人就把黑色给了白色,所以水彩笔里面就有了黑色。 就是这个秘密呀,每天他都会来问我说:“桃子老师,那个秘密你有没有告诉别人?”我很坚决的回答他说:“绝对没有,老师一定会保守秘密的。”听了这句话呢,他就高兴地点点头,然后就走了。我觉得孩子们有自己的秘密,而且还会和我分享,那说明孩子们对我是很信任的,应此,作为老师就应该替他保守好属于孩子们的秘密,保留属于孩子们心灵的一片净土,同时也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所以我一定坚守这么小秘密。 事件二:再叫一个美女来 有一次,我在给孩子们照相,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接着一个,孩子们的热情越来越高,突然,几个小男孩就过来了,我就说:“刚刚好,几个小帅哥来一张!”其中一个小男孩就冒出来一句话说:“老师,再让一个美女来一起照相嘛!”我当时有些无语啦······ 事件三:我们变桃子 在我离开幼儿园的那天早上,我去了幼儿园,然后孩子们问我:“桃子老师,我们要怎么做你才不走呢?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你变成一个桃子,然后我们就把桃子给吃了,那么你就不走了对不对?”我说:“但是,我不能够变成桃子,那怎么办呢?”孩子们说:“我们变成桃子,我们变成桃子。”于是,孩子们就把手放在头上,然后蹲下,变成了一个个小桃子,当时我真的感到啊······也更加舍不得孩子们了。 以后将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 经过3个月的实习,在实习中我发现了许多自己在的短处和缺点。在专业知识方面,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卫生与保健的理论知识根本不扎实,在实践中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因此首先要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巩固扎实,并且,多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其次在钢琴,美术这两方面可以通过课外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在幼儿园实践教学中这门课也很重要;然后,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内在气质,我在幼儿园不缺乏亲和力,但是气场还不够强大;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美感,环创和教具制作中者两点很重要。 幼儿园的小学化问题 我所在的嘉明镇中心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是存在的,特别是大班和学前班。我所任课的两个学前班存在的一些小学化。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老师不得不每天布置家庭作业;有时候老师没有安排,幼儿或者家长都会主动询问;其次有些老师因为没有准备游戏,或者其他活动,在游戏活动时间,简单的教孩子们某些一些字,然后按照笔顺笔画写3排或者5排,然后回家还要写一篇,说是明天老师会检查,但是偶尔会因为其他事情而忘了检查作业,这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负担,也不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地习惯。虽然是学前班的孩子,但是重点应该放在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写字时的坐姿,握笔的方法,本子的正确

追风筝的人学习笔记摘抄

追风筝的人学习笔记摘抄 导读:好词: 诬陷忠心耿耿看护千千万万 蹒跚屈指可数牢靠浓墨重彩 荒芜放声大笑祥和熠熠生辉 吹拂柳暗花明危在旦夕风尘仆仆 好句: 1、他会提醒我们,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 2、我听说莎娜芭步履款款,双臀摇摆,那诱人的身姿令众多男人跟他们的爱人同床异梦。 3、战争不会使高尚的情操消失,人们甚至比和平时期更需要它! 4、那时我才明白,在美国,你不能透露电影的结局,要不然你会被谴责,还得为糟蹋了结局的罪行致上万分歉意。在阿富汗,结局才是最重要的。每逢哈桑和我在索拉博电影院看完印度片回家,阿里、拉辛汗、爸爸或者爸爸那些三教九流的朋友——各种远房亲戚在那所房子进进出出——想知道的只有这些:电影里面那个姑娘找到幸福了吗?电影里面那个家伙胜利的实现了他的梦想吗?还是失败了,郁郁而终? 5、当罪恶导致善行,那就是最大的救赎。 6、也无法掩饰他的哀愁。我强迫自己看看哈桑,但他低着头,

肩膀松垮,手指缠绕 7、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 8、世界上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时,你盗窃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 9、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的缓慢前进。 10、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我不记得那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我只知道记忆与我同在,将美好的往事完美的浓缩起来,如同一笔浓墨重彩,涂抹在我们那已经变得灰白单调的生活画布上。 11、我走在他后面,嘴里念念有词,学着他走路的样子。我看见他提起那条嶙峋的右腿,摇晃着划出一道弧形;看见他那条腿每次踏下,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右边倾低。他这样蹒跚前进而又能不摔倒,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奇迹。 12、时间很贪婪,有时候,他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13、但对于我而言,这是惟一的机会,让我可以成为一个被注目而不仅仅被看到,被聆听而不仅仅被听到的人。 14、最终历史不会改变,宗教也是。他是什叶派,我是逊尼派,他是哈扎拉人,我是普什图人。 15、他们填满烟管——爸爸总说是“喂饱烟管”,高谈阔论,总

《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

《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生命科学史》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科学史创始人乔治萨顿说的好——“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的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生命科学的研究历程对生物课堂教学有很大的教育价值,上海市二期课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生命科学史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对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1.灵活运用科学史,渗透民族经精神教育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是落后的。但是,研读科学史,能够找到很多证据表明我们的科学家在许多可比的方面曾经领先于世界,把这些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突破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例如,中国古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人工选择、杂交的科学原理;明代学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既是一本医学书、也是一本生物学巨着等;现代的例子有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等等。 当然,学科渗透“两纲”还是要注意无缝衔接。例如,高二生命科学中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内容,教师在上到这一内容时,正好是11月20日,就增加了一个教学内容“历史上的今天”——介绍了1981年11月20日中国科学家

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成就,民族精神的渗透做到了“落雪无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探究“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生命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通过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该具备的对生命科学信息的认识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应用与实施、预测与判断、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基本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态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化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部分重复科学家当时的研究历程,例如,高一生命科学教材中有“细胞膜”的内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教师在教学中介绍了一系列的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很自然就得出结论,知道了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结构及其特点,这样的处理比原本教师的“灌输”,效果好了很多。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如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破译遗传密码的过程等,都可以作为探究的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3.用科学史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生命科学史以其真实性更有助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科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科学理论。例如,高二生命科学在讲到“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时,教师出示了一张邮票,邮票以第

语言学概论整理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语言学定义: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第一节、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1.神话传说 2.语文学研究 ①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 注疏和考订。 ②东方语言学:古印度、古中国 古印度语言学:公元前4、5世纪时,口语和《吠陀》时代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地方已经不能为一般人所读懂了。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理解《吠陀》的宗教内容,就必须对《吠陀》的语言作注释。著名的《巴尼尼经》(Pāninisūtra)正是当时从解说《吠陀》语言开始,进而研究梵语的整个结构的产物。《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印度语言研究的最初动力,是必须把梵语文化中最古老的吠陀时期由口头流传下来的一些宗教和礼仪文献保存下去,巴尼尼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人学习和研究梵语。布龙菲尔德说:巴尼尼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 ③西方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中世纪至18世纪末的西方语言学 谈谈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历史比较语言学:威廉琼斯的论文拉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 4.现代语言学: 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

2018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生物学 [0710Z2]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

2018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生物学 [0710Z2]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理学[07]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生物学[0710]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分子人类学 02 (全日制)进化人类学 03 (全日制)考古与体质人类学 04 (全日制)历史人类学 05 (全日制)语言人类学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或727生物化学(理)或728生理学或739人类生物学 ④873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生命科学史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 在生物学中许多发现都是在观察大量生物现象后进行总结发现的,但是大多数科学家只注意其表象,对更深层次的原因却不求甚解,而孟德尔却不是这样,他不但注意观察生物的表象,更是把统计学引入到生物学的研究中,利用数学手段研究遗传现象中更深层的原因。孟德尔作为把数学工具引入生物学研究的开先河的生物学家,他做的著名的豌豆杂交实验更是精彩,其得出的孟德尔遗传定律成为了生物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研究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在孟德尔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为融合遗传。 但是这一观点却被一个叫做孟德尔的修道士打破,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由于家境贫寒,二十一岁便做了修道士,后来他被派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回到修道院后,他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田地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在未开花之前就完成了授粉,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因而自然状态下的豌豆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既可靠,又容易分析。而且豌豆还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同时这些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用这样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首先他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孟德尔惊奇的发现杂交的后代都是高茎,孟德尔带着遗惑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子二代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孟德尔对子二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统计,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对其他性状的实验同样是这个结果。 经过一番创造性思维后,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对此现象进行解释,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 (1)生物性状的遗传由遗传因子决定。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成员来自父本,另一个成员来自母本,二者分别由精卵细胞带入。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又彼此分

语言学概论 精讲一官方笔记

语言学概论第一节课官方笔记目录 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 二、本章/教材结构图 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四、配套练习题 五、其余课程安排 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 二、教材节构图

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第一部分语言和语言学 ◆模块一认识人类的语言 知识点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 (一)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语音和语义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二)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鸣叫系统的区别是: 1、内容更多: 表达无极限(时间、空间),想说、可说、能说。 2、用处更大: 交际、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功能。 3、能够创造: 极强的生成能力和极高的运转效率。

注意:只有人类才有语言人类具有语言能力,是人跟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 确定不同的语言,首先涉及的是语言跟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1.语言是识别民族和国家的标志——“相互能够听懂”(欧洲国家) 相同民族——相同语言;同一国家——同一语言 2.语言并非识别民族和国家的标志(欧洲以外的国家) 犹太人的语言与民族身份;海外华人的民族身份与语言;满族与满语 3.西方学界的双重标准——“相互能够听懂” 弱国——用语言识别民族;对“汉语”的看法。 强国——不用语言识别民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三)语言的特点和语言类型 1、语言的特点 不同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各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差距显著。根据语言的特点,把语言进行分类,主要有“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 2、语言的类型 (1)语言的谱系分类

从语言的“历时”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 即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谱系分类是一个层级系统: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这种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反映了原始基础语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不断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 世界上的语言大致分为七、八个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区别在于是否有区分意义的声调和词的形态变化)语族:语系的下一级叫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如印欧语系下分印度语族、伊朗语族、日耳曼语族等。 (2)语言的形态分类 即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主要分为两种: ①形态语(综合性语言) 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主要有屈折语(词的形态变化丰富,如德语、俄语)、黏着语(词的形态变化为前后词缀,如维吾尔语、日语) ②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汉语 语法手段无需谓词词形变化表现“时、体、态”;无需

最新幼儿园随笔趣事日记

幼儿园随笔趣事日记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总会发生好多有趣的事情,令人捧腹大笑。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趣事日记”,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随笔趣事日记【第一篇】:午睡趣事 我班的赵瑞很调皮,中午从不乖乖睡觉。在床上,他的小手总是忙个不停,而且身子总翻来覆去,使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每天我总要费很大的精力去哄他睡觉。 又到午睡时间了,别的孩子都已经安静地睡着了,只有赵瑞还没睡。我走到他床旁边,轻声对他说“赵瑞最乖了,快睡吧。”他乖巧地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过了几分钟,床又晃了起来。只见赵瑞的身子正翻来覆去,时不时嘴里还发出吹气声。我走到他旁边,低声说:“赵瑞,你今天睡得好,我就第一个喊你起床,还送你小礼物,好不好?”他又笑眯眯地点点头。 可是没多久,一阵轻微的歌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是赵瑞在唱歌。为了不让赵瑞干扰其他孩子,我决定喊他起床。于是,我第三次来到赵瑞旁边,还没等我说话,他就笑嘻嘻地跟我说:“金老师,我们来拉勾,拉了勾我就睡觉。”说完还主动地伸出了小手。看着他那期待的眼神,我伸出手跟他拉起勾来,最后还刻意用大拇指盖了一个“印章”说:“盖了章一百年都不能变,快睡吧。”“好的,我一定睡。”说完他立即转身躲进被子闭上了眼

睛。这次赵瑞一会儿就睡着了。 以后,在午睡之前我都会跟赵瑞拉勾做个约定。经过这件事,我认真思考起来:我常用自己的思想和教师的权威在控制孩子的言行。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只要我们尊重了他们,很多事情就能简单和谐地解决,如果大人忽视了这些,那么很多师生间的不愉快就随之产生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疏远教师。一次拉勾让一个调皮的孩子变得如此乖巧。之后的很多时间,我都会放下教师的身份轻松地与孩子交流。只有尊重幼儿,平等相处,师生关系才会和谐,我们的教育工作才会更加顺利地进行! 幼儿园随笔趣事日记【第二篇】:幼儿园里趣事多 幼儿园老师说:“小朋友们,明天老师要过生日,想请所有的小朋友吃薯条,好不好?”一小朋友马上接了一句:“那我想要把我最心爱的东西作为礼物送给老师。”老师说:“是吗?那你最心爱的东西是什么呀?”小朋友回答:“我最心爱的东西是我妈妈,我就把妈妈送给老师做生日礼物吧!”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整个幼儿园人山人海。赶着去缴费的妈妈,一不小心和小胖走散了。小胖心慌意乱,哭着跟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拉着他们的衣角问:“小朋友,你有没有看见我妈妈?我妈妈身边带着一个小胖子!”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的艺术修养,老师带全班同学到音乐厅欣赏小提琴演奏会。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台上的演奏者依然在

生命科学读后感

生命科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生命科学读后感(一) 那天当我拿到了《生命科学》这本书后,我就爱不释手,很认真的看了起来,书里面共有四个章节,分别是植物、动物、生物之间的联系和生态平衡。每个章节都有探究技能教你怎么做实验,怎么去观察,怎么去思考。 《生命科学》让我知道了生长在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洲的红杉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的树,它有112米长。向日葵通过朝向太阳生长来做出反应的。他还让我知道萤火虫用一闪一闪的光来吸引同伴,有些鸟会通过鸣叫来宣布自己的领地范围。你们知道吗美丽的蝴蝶是由什么蜕变的吗?它是由毛毛虫蜕变出来的呢,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呀! 《生命科学》让我认识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植物和动物。读了《生命科学》后,我感觉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和神秘了。 生命科学读后感(二) 刚买下这本书,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生命科学史》正是我苦苦寻觅的书,原因有三,其一身为生物学科教师,不得不细读的书;其二,读史使人明智,教书育人更需读史;其三,就是本书的魅力了,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启发性。 可我这感想也未免早了些,细读了两遍序言,就急于写读后感了。我想,感想嘛,未必产生于一本书的全读之后,也未必全然通晓。感

想可以是“断章取义”的,况且史料精华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向来以为史者“屎”也,因为历史一直被解读为板着面孔的说教。其实,历史也可以这样,寓言之中的见人情冷暖,小故事中隐喻风云变幻,于是历史真的生动活泼起来。 文中说到:20世纪下半叶,科学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的科学史几乎仅专注于现代理论的演变及主要科学家的思想,如今转变为关注社会、文化、经济和政史家们受源自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统计学的概念和技术的影响。他们强调的一些因素包括了种族、阶级、性别和习俗与职业的联系。 我理解为,就历史分析,比较不仅是很好的学习思辨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对历史本源问题的发掘,较新颖的知识体系,可以是强有力的学习策略。 就人类社会之谜而言,可能始于生物学问题的诞生,终于生物学之谜的窥探。 先知们告诉我,在古老的中国哲学体系中就感知了心脏和脉搏的关系以及血液是不断循环,这是为现代科学所不能理解的,预言式的知识是真理吗?现代科学家或是望而却步,或是嗤之以鼻,或是妖言惑众等,其实一系列的所谓科学不过就是预言。就连霍金都将地球大爆炸起始点(即时间、空间为零点时刻)以前的割舍了,割舍的和未被割舍的都是预言。预言的验证,现在的人们称为科学。 我期望着,生命科学史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读后感(三)

一、生命科学史

特色专题素养提升 一、生命科学史 一、考试说明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 及热点问题 。 ..... 二、生物学重大发现(生命科学史)的启迪 生命科学发现史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成为结论的知识,更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后者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中重点强调的,同样也会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 三、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生物学重大发现 1.细胞学说 2.细胞膜结构模型的研究 3.酶的发现过程 4.光合作用发现史 5.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过程 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8.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9.DNA半保留复制的探究过程 10.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发现 11.遗传密码的破译 12.生长素的发现 13.促胰液素的发现…… 四、典型例题

1.请回答下列与研究细胞膜结构有关的问题 (1)1895年,Overton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胆固醇、甘油等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相对困难;另外有人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水解,这些事实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分离出纯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的膜混杂。哺乳动物细胞内其他的膜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内膜系统,将其用________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 (3)1970年,科学家进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2)细胞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蒸馏水 (3)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抗原)是可以运动的 2.某小组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表实验方案,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甲组乙组 环境条件黑暗、低温、充足空气光照、适宜温度、充足空 气 实验材料同株天竺葵植物相同叶片同株天竺葵植物相同叶片方法与步骤先将两组天竺葵植物相同叶片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再将甲、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27.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ed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 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 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的表达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2 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 时期开始。 ?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第一节染色体 1.作为遗传物质的染色体特征: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能够自我复制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 ?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 2 真核细胞染色体组成 (1) DNA(2)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3) 少量的RNA 组蛋白:呈碱性,结构稳定;与DNA结合形成、维持染色质结构,与DNA含量呈一定的比例 非组蛋白:呈酸性,种类和含量不稳定;作用还不完全清楚 3.染色质和核小体 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4.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的C值和重复序列 C值(C Value):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 注意: 生物体进化程度高低与C值不成明显线性相关; 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C值却相差大。 高等生物的C值不一定比低等生物的C值高。 C值变化范围宽意味着生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无编码功能的重复序列。 ?DNA序列可分为3类: (1)不重复序列:是主要的结构基因 (2)中度重复序列 ?各种rRNA、tRNA、组蛋白基因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属于这一类。 ?中度重复序列往往分散在不重复序列之间。 (3)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不转录序列。 思考: ?DNA的C值和重复序列.? 5.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1)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DNA含量少,没有重复序列。 注意:染色体外遗传基因的概念:即细菌的质粒、真核生物的线粒体、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等所含有的DNA和功能基因。 2)结构简练 3)存在转录单元: ?原核DNA序列中功能相关的基因丛集在基因组的特定部位,形成转录单元,它们 可被一起转录为可翻译多个蛋白质的mRNA分子,这种mRNA叫多顺反子mRNA。注意:原核生物的mRNA是多顺反子mRNA;真核生物mRNA是单顺反子mRNA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生命科学史专题

生命科学史专题 一、考试说明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 ⑴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⑵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二、生物学重大发现(生命科学史)的启迪 生命科学发现史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成为结论的知识,更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后者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中重点强调的,同样也会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 三、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生物学重大发现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研究 酶的发现过程 光合作用发现史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过程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DNA半保留复制的探究过程 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发现 遗传密码的破译 生长素的发现…… 四、典型例题 1.请回答下列与研究细胞膜结构有关的问题 ⑴1895年,Overton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胆固醇、甘油等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的物质透过细胞膜相对困难;另外有人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水解,这些事实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分离出纯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它的膜混杂。哺乳动物细胞内其它的膜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而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内膜系统,将其用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 ⑶1925年,荷兰科学家高特和戈来格用丙酮酸将红细胞膜的骨架物质抽提后,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这个现象说明 。 ⑷1970年,科学家进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