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教材分析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教材分析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教材分析三年级科学下册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基础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一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的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本册教材从整体上看,延续第一册的编排体系,选择儿童身边熟悉的常见物体(玩具、太阳、灯泡、手电筒、人体、动物等)作为探究对象,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第一册的用感官定性观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逐渐过渡到定量观察、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等能力的培养上。体现了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科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并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编者打破了“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力求做到“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构建了《游戏里的科学》、《太阳与时间》、《电的本领》、《我们的身体》、《动物王国》、《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24课时。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游戏里的科学》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核

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进而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太阳与时间》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对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并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发现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和发明计时工具的过程,旨在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制作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收获发明创造的快乐。

《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见的用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并通过探究认识到科技对生活产生的影响,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身体》单元主要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引领学生涉猎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对生命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逐步产生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

《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的基本特征。

《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做初步调查了解,培养学生“模仿与习得”、“拆分与组合”、“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册科学探究内容相对丰富,在强调学生动手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学生动脑的引导。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脑袋里。包括学生在观察中的思考,对探究结果的猜测(假设),为后续探究制定的计划,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处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展示或陈述,等等。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对动脑的强调会越来越多。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师:周庆东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 1 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 1. 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 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 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 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 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 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 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

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1.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 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 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 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 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 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7. 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 8. 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做移动叫做滚动。 9. 圆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10. 一个物体在接近其平衡状态下来回往返运动并最后停在“零点”叫振动。如尺子、水珠落入水面等。 11. 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12. 同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如落地风扇有转动和摆动两种运动方式, 汽车有移动、转动、滚动13. 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2020年春季学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利米小学三年级 2020年春季学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1.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外还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的速度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运动最快的,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 ____________千米。 3.蚕的一生要蜕6次皮,其中结茧前会蜕____________次,在茧中会蜕____________次 4.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______________牙,一副______________牙。 5.地球是一个不规则____________,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____________。6.相对静止的物体就是相对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______) 7.运动的物体位置一直发生变化,我们也可以描述它的位置。(______) 8.苹果落地是直线运动。(______) 9.蚕茧由许多根蚕丝相互缠绕而成。(______) 10.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花生那么大。(______) 11.要给蚕盒加盖,不然蚕蛾会飞出来。(______) 12.为了保证蚕盒卫生,要经常在室内喷杀虫剂。(______) 13.我们经常在月亮的边上看到一颗亮星是金星。(______) 14.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______) 15.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恒星。(______) 16.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 A.11 B.15 C.21 17.经常划船是能使窄肩变宽的好运动。因为划船时上肢活动量最大,呼吸深而有节奏,可以促进背部、肩部、胸部肌肉的发育。你认为这种说法()。 A.不对B.有道理C.不确定 18.吃饭后应该()进行体育锻炼。 A.马上B.休息一会儿后C.随便什么时候 19.想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标明的是()。 A.方向B.距离C.路线D.以上都是20.坐在船上看到两边的景物在(),说明船正在前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这册教材保持和发扬了前五册教材的特色,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厚的人文底蕴,新颖活泼的呈现方式,富有新意的导学和练习设计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内容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组成。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全册看,教材编排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分别安排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 等8个主题单元,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从各主题单元的构成看,能围绕一个主题,从多方面选材,充实和丰富主题。如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结构是这样安排的,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课文从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等都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与延伸。再如本册的第二组教材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从本册书的内容结构来看呢,后六个单元和前两个单元的内容结构是一样的。 本册教材就好像一闪一闪的窗户,窗户外面呢,是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也是学生们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作为教师呢,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学生带到这一扇一扇的窗子前面,并且帮他们推开这一扇一扇的窗户。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该教材在求实与创新方面的特点更加鲜明:实,实实在在,扎扎实实;新,推陈出新,耳目一新。 1、求实 (1).在语言积累上求实。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等都有重要意义。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加强积累的思想。比如:在课后练习中通过朗读背诵,加强段落、篇章的积累,通过读读抄抄加强词、句、段的积累,在语文园地中通过"读读背背"加强古诗、谚语、成语等传统语言文化的积累,在教材后面通过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2).在技能训练上求实。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重视语文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2009年11月22日15:48:01 来源:上林县乔贤镇中心学校【字体:大中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下册介绍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原义务教材在六年制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义务教材修订时,没有安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空间与图形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202006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计30分) 1、“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毛泽东的诗“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为参照物。 2、我们设计和搭建的“过山车”既有()轨道,又有( )轨道。 3、蚕的一生经历了()、幼虫、蛹、()四种形态。其中()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4、汽车、自行车刹车都是采取变()为()的方法使车子停止运动。 二、判断题。(每题2分,计22分) 1、手影只需要手和光屏,不需要光源。() 2、猎豹比羚羊跑的快,所以猎豹会追到羚羊并把所有羚羊都吃光。() 3、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4、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应该要用毛笔或者羽毛把剪成细条的食物扫进小蚕的盒子里。() 6、环形山全是月球上火山爆发遗留下来的痕迹。()

7、蚕卵孵化对温度和湿度没有要求。( ) 8、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9、自行车1小时能通过100千米的距离。() 10、蚕的身体无法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11、一天之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以下不是现代定位系统的是()。 A、北斗导航系统 B、GPS导航系统 C、北极星定向法 2、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小强看到地上的树向前移动,可以判断汽车向()方向行驶。 A、前方 B、后方 C、静止不动 3、蚕卵的颜色变化是()。 A、淡黄色一紫黑色 B、紫黑色一淡黄色 C、紫黑色一玫瑰红色 4、以下关于太阳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的温度很高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太阳表面有太阳黑子 5、蚕喜欢吃( )。 A、桑叶 B、白菜叶 C、竹叶 6、蚕宝宝一共蜕( )次皮。 A、2 B、3 C、4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复式统计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9个)。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体会估算的作用,等等。 (5)更突出地体现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计算的意义,形成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起良好的数感;而且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教学的每一例题都有现实的问题情境,大都展示了多种计算方法;在“整理和复习”中则更为明确地设计为:让学生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

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等等。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传统的小学几何教学侧重于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而这些内容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无论在学习素材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这些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一方面获得丰富的有关空间方位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面积”的编排,与传统教学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在前几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学习了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建立统计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的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 通过科学课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学习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和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的方法,认识物体的性质和作用,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想办法验证假设的能力;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材的整体结构 1、主线。教材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统整规定 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三个方面下 关的科学教学内容。 2、单元结构。内容设计力求从儿童的视野中组织 学生活动。学习的重点在于通过调查、观察、

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亲身探究科学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 究的兴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单元构成及目标设定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 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 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 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制定计划、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 物体是透明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路线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 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 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 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 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总结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在我们周围的(田野)、(果园)、(菜园)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土壤。平原的(土壤多),山区的(土壤少)。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8、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9、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不能握成团。 10、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11、(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2、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13、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14、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5、(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16、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17、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8、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19、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1/ 51

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材分析

小学音乐三年级第6册教材分析 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由我来作一下小学音乐教材第6册的教材分析,和大家共同研讨。 一、教材内容方面 本册教材共10个单元,19首演唱歌曲,24首欣赏作品每单元均有编创活动 本学期实际有效的教学时间有16周,因此,教学内容各位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作适当的删减,以保证完成好本册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每个单元的知识点,确立好各单元的教学目标。目标应确立的切实可行有效,不能大而空,落实不下去。 2、认真解读单元教学问题设计的用意,这些问题往往就是需要老师们在单元中要解决的重难点和知识点。 3、要紧紧围绕单元的音乐要素,开展唱歌,表演和技能活动的训练。 4、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把握好学生的活动,注意发挥好活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动静有机结合。 5、教材研读,教案的准备把握好几个原则: ⑴以审美为核心 ⑵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 ⑶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发展 ⑷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 ⑸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 ⑹提倡学科综合,改善评价机制 具体教学时,各位老师主要要参见教师用书的使用说明,把握好教案设计的

方向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段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 四、教材分析: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绐终。 五、教学目的要求: 1、会用优美、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准确地表现歌曲中的情绪。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听辨音的高低并会模唱,能进行即兴表演。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歌(乐)曲的特点,能通过欣赏,编故事,编舞蹈,发展想象力。唱准音高及音的长短。 3、通过演唱体现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画图形谱,会编新歌词。 4、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5、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从演唱作品中体现。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学习休止符,会做音乐情境表演。 6、感受并体验不同歌(乐)曲的不同表现风格,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会进行歌曲轮唱。 8、通过演唱,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情趣,发展联想。 下面具体来说下每个单元的教学要求重难点及相应的教学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单元春天之歌 本单元紧紧围绕“春天”的主题,通过聆听歌曲,即兴创作等活动内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目标和重难点要抓住以下几点来设计: 1、认真聆听,感受音乐是怎样表达描绘春天的 2、在聆听的基础上,用声响效果这种较简单直接的方式即兴创作,这种创作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给学生充分活动时间,体现即兴。 3、演唱歌曲要设计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在演唱中感知认识后十六分音符是值得长短,并与原来的四分、八分、二分音符进行比较。 教学上应注意的问题: ⑴在欣赏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并用动作模仿。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报告

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自琴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单元概要分析 在我们生活周围,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乡村的田野里,城市的花圃里……只要有绿色植物,土壤就必然地为其提供着营养。许多小朋友在田地或花圃边玩耍的时候,会发现土壤里有许多秘密——土壤里面有虫子、岩石等。他们也许会在菜园肥沃的土壤中栽上鲜花或果实的种子,或者挤压潮湿的黏土来塑成各种有趣的形状。本单元就是在孩子们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简单实验,学习怎样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和腐殖质,探究植物怎样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够观察到在虫子的帮助下,枯死的植物是怎样分解并变成土壤的一部分的。 在本单元,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研究土壤、生物、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关于土壤的概念,促进学生探究技能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单元从实用价值出发,引导学生从了解土壤概况开始,去了解土壤的成分、肥力以及如何保护土壤,呈逐渐深入的编排体系。 本单元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组成本单元的四课: 第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说明土壤的存在并了解学生关于土壤知识的原有概念。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实际观察土壤,让学生亲近土壤,直观认识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与生物的关系。 第二课,“了解土壤"。以指导观察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逐渐深入地认识土壤。这方面容包括五个部分: 第三课,“肥沃的土壤"。揭示土壤存在肥力差异、腐殖质的来源以及腐殖质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改良土壤的方法,并通过做肥料袋的活动进一步懂得有机质是怎样转变成腐殖质的,使学生加深对用有机质改良土壤方法的理解。 第四课,“土壤的保护”。探讨土壤与生物、人类之间的关系,认识土壤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危害着土壤;并通过有植被和无植被土壤蓄水性和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体会植被破坏对土壤的破坏力。 其后,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滥用土地、开山毁林等活动正在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 密封线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绿色开花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 开始的。 2.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 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 、生长发育、繁殖和 四个阶段。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 ,通常用符号 表示。 5.磁铁有通常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 ,指南的磁极叫 。 6. 如果3摄氏度写作3℃,那么25摄氏度可以写作 。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A 卵 B. 蚕蛾 C.蚁蚕 2.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 、塑料尺 B 钥匙 C 梳子 3.植物的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是( ) A 、能使植物更好看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能避免鸟类的伤害 4.水结冰的温度时( ) A 、2℃ B 、-1℃ C 、0℃ 5.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时,应该( )放置指南针。 A 、水平 B 、倾斜 C 、垂直 6.下列动物中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金鱼 B.猫 C.蚊子 7.为了观测比较正确的温度,观测时要( )。 A.俯视 B.仰视 C.平视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植物通常都是先开花,再结果的。 ( ) 2.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后还将继续发生变化。( ) 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测量的时间越长,结果就越准确。 ( ) 4.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他们的磁力不一定相同。 ( ) 5.把温水和热水放在同一张桌子上,不管过多久,他们的温度都不同。 ( ) 五、填图题。(10分) 1、蚕的一生。(4分) 2、温度计。(4分) 四、简答题(8分) 小明刚洗完头,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头发干的快一点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三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三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作者:万宏伟 教学目的: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二〉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三〉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重难点: 1、教学内容 a、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 b、游戏; c、韵律活动和舞蹈; d、田径; e、体操; f、小球类; g、第九套广播体操。 2、重难点 在以上七点内容当上,a、d、g为重点内容,其中d、g为难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立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使学生懂得粗浅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常识。而第九套广播体操学生都还不会做,应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争取一个月内教会。 教学措施: 1、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逐步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运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特别加强对广播体操的教学。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材分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水 单元教材分析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一种典型的液体。学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在加热水时可以看见水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碎片化的。如何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知向科学概念转化呢?水和水蒸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什么是液体的基本特征?这些都是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以6.3.2.3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本单元共有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水的三态变化(第1课到第4课),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冰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课和第6课引导学生探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以及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

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并提升学生对比变化和水这种特殊物质的认识。 第1课“水到那里去了”,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到哪里去了,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2课“水沸腾了”,本节课学生要做的是水沸腾的探究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从探究实验中获得并记录水沸腾的相关现象和证据吗,与已有的认知形成冲撞,整合,获得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第3课“水结冰了”,学生要观察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以及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当温度下降到0°C时,水开始结冰;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在试管中占据更多的空间……同时,他们还将观察到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怎样结成冰的。 第4课“冰融化了”,学生将经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从固态到液体),我们希望学生在关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其他现象。 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学生将更进一步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能够明白,要想回答“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这个问题,进行试验是最好的办法。本节课,学生将学习到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将食盐和小苏打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对比,学生明白了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多少是有限的,并且不同的物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新审定)

1.运动和位置 【教材简析】 《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

一、各单元内容安排 单元题目话题 Unit l Welcome back to school Classmates Unit2 My family Family members Unit 3 How many? Numbers Recycle l Unit4 Do you like pears? Fruits Unit 5 Where is my ruler? Location Unit6 At the zoo Animals Recycle 2 二、内容与目标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50个单词和听、说、读、写26个字母(包括同学、家庭成员、数字、水果、方位、动物等6个话题),并能简单地运用。 3.能听、做6个“TPR”活动。 4.能学会2个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听、说、唱7首歌谣。 7.能完成8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重点与难点 ?教材重点: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教材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三、教学方法建议 (一)会话教学(Let's talk / Let's play) 本教材的会话部分设计了各种真实自然的情景,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其目的在于分散教学难点,循序渐进,便于表演。三年级儿童的特征就是爱玩,好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最恰当的。在会话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Let's talk),让学生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而不要将会话教学变成跟老师念,跟录音读,集体、小组、个人读的枯燥无味的形式。在会话表演中,教师的角色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表演可分以下几种形式: 1)语言的示范性表演 教师的示范表演可以用自制的木偶配以不同的声音进行,也可以在课

三年级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学段目标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玉门市第二小学王风琴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 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 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 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 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 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 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 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 “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 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 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 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 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 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 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 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 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 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 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 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 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 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 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 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 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 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