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迈向社会政策时代

中国迈向社会政策时代
中国迈向社会政策时代

·主题研讨·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2期

中国迈向社会政策时代

王耀东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200233)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快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使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多元化,潜在的社会冲突不断地被激发出来,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社会发展滞后,这些都是中国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用社会政策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成为中国迈向社会政策时代的导向。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提倡“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包容性增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正在发生重要转变。

关键词:发展转型;社会政策;中国;公平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512(2011)02-0029-0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释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富民强国发展、体现公平正义”。因此,转型、富民、公平正义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规划是主要的手段、载体和标志,从制定到实现规划,需要全国力量的汇聚与实施,同时,更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持,用社会政策建构中国的未来发展已成为顶层设计的价值取向,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最大期盼,这标志着中国正迈向社会政策时代。

一、为什么社会政策如此重要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在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快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使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多元化,许多潜在的社会冲突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新的冲突形式不断出现,包括无直接利益冲突增加、群体性事件频发以及表达方式多元化等;第二,利益冲突占据主导地位,利益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根本关系,它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也是所有冲突的实质所在;第三,文化心理冲突不断上升。因此,用社会政策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

作者简介:王耀东,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法学博士。

29

社会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一)发展呼唤社会政策时代的来临

社会政策是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体中引进的概念。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关注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注重社会建设等概念的支撑下,社会政策已成为历届政府工作报告和这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的重要内容。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下公民的社会风险。

随着西方产业革命的爆发,工业化的加速,福利国家、福利政策的提出,社会政策的内涵及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英、美学术界的定义,其认为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了直接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或福利而制定的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健康、公共服务、住房政策、教育政策等。英国社会政策学者蒂特马斯将社会政策从社会行政中释放出来,认为社会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在市场机制之外通过人类组织来满足人类需求,社会政策是包括社会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在内的广泛领域。1二是德国学术界的定义,主要指政府关于就业、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政策。

所谓社会政策时代,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改善弱势群体和广大民众的生活状况为目的的社会政策普遍形成,作为一种制度被有效实施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阶段。时代是一个社会时间概念,它指的是整个国际社会或世界各国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表现出来的重大特征,比如知识经济时代、和平发展时代等社会的重要特征。用社会政策时代的概念可以准确地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政策和社会发展的走向。2

我国的社会政策一直是从属于经济政策。其表现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可有可无,有钱就办,无钱就不办,即本身的存在取决于他方;二是即使有必要存在,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取决于他方,例如,为市场经济配套;三是即使承认其本身的价值,也是口惠而实不至,例如,教育和医疗的重要性是一贯得到承认的,但如果让公立的学校和医院去“创收”,那它们就只能依附于市场;四是即使受到重视,例如经费增加了,其本身的机制和运作仍然受制于他方,不是独立自主的,今天看来,尽管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很辉煌,综合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二位,但社会的协调发展、公平正义等基本要素缺失,严重制约了中国未来的发展。为此,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要求呼唤社会政策时代的来临,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政策时代的基本特征

首先,社会公正的理念被普遍认可。任何社会政策的制定都以一定的社会公正的理念、福利思想为背景,这种思想常表现为人们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较为一致的价值判断。这样,社会公正的理念、对困难群体的不利地位的关注便在决策层和政府那里达成共识,于是,政府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其次,出台覆盖面较宽的诸多社会政策。作为一种时代特征,社会政策时代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有较多社会福利政策出台。政府可能在关键的领域制定相关政策,对脆弱群体进行救助和支援,缓解社会中的张力,其他社会福利政策会逐渐地或较快地被制定,涵盖那些被认为是有利于表现社会公正的领域,并表现出社会政策的群体效应,逐步实现社会政策的较充分发展,以此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

最后,社会政策被制度化地有效实施。为了保障社会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执行政策的组织体系。通常情况下,这种组织体系并不局限于政府部门,常常有民间组织

30

的参与,实际上是政府与民间的合作系统,此外,其运行及功能效果具有可监测性。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同时也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社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当属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基层民众的社会认同问题。在此过程中,社会公平的增进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

(三)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新时期

首先,确立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由以往平均主义的基本取向转变为公平、公正的基本取向。现代意义上的公正是由几项基本规则构成的有机体系:基本权利的保证,亦即底线保证的规则;机会平等的规则;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必要的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即社会调剂的规则。由于社会政策是公正理念和规则的直接体现,公正的这四个基本规则便成为社会政策的四个维度。虽然现阶段中国社会政策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作为一种基本取向已经确定不移。

其次,建构社会政策的基本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基本体系从过去依

—国家模式转化为政附于经济政策到逐渐形成独立的社会政策体系;从改革前的企业——

府主导下的社会化模式,形成了由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负责的多层次的“混合福利”的模式;社会福利模式正在从普遍性福利转化到选择性为主的福利模式,专门针对贫困者的社会救助及福利服务明显增强。此外,中国的社会政策开始同国际上许多重要的社会政策接轨,许多内容开始参照、借鉴国外社会政策经验,认同“国际惯例”,而且开始加入许多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

再次,明确社会政策的目标取向。在1978年以前的三十年间,社会政策的基本理念是平均主义和身份等级制,社会政策受益对象是带有极大抽象意义的社会整体,而不是无数个具体的社会成员。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单位制现象逐步消失,身份等级制现象逐渐瓦解,个体人逐渐从社会整体中剥离出来,具体的社会成员成为社会政策的真正服务对象,个体人成为制定社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重视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成为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例如,通过社会再分配制度达到维护社会公平的目标,通过为居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等等。

最后,建立社会政策管理与运行机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福利性社会事业按照“纯福利”的方式运行,主要体现在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提供带有福利性的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将社会福利项目由暗补贴变为明补贴;二是社会福利从政府主办走向政府与民间合办,逐步建立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立了一套国家倡导资助、社会力量共同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以及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其具体内容包括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服务对象的公众化、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等。

—发展进程中的社会政策

二、增长——

破坏了环境、拉开了差距并激化了矛盾的增长不等于发展。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价值取向,丰富了怎样增长才是发展的科学命题,这为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如何将国际经验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相结合,

31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体系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点。

(一)中国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从2011年到2015年,这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增长向发展转变,这充分显现了社会政策应用的专化、细化和深化。

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的意义十分重大。原来所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扩大到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在需求结构转变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供给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增长,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要素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增长。

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迫切。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改革开放30年中逐步形成的,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次转移,中国经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内外需发展不平衡、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过深,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支撑力量,资源环境压力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可以推动整个改革事业的发展。根据全会的精神部署,“十二五”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必须通过其他领域一系列改革的实现来推动整个改革事业向前发展。可以看出中国对改革加强了综合配套,改革将不再是某一个方面的改革,而是各领域齐头并进的全面性的改革。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个很大的制约。“强国”与“富民”合为一体是解决好“藏富于民”问题的关键所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都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重要内容,它是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文化作为产业给经济提供了新的巨大发展空间。我们应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前中国更多强调经济建设,现在公众除了衣食住行外,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且,文化产业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巨大发展空间,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政策提供支持。

(二)“转型”是中国发展政策的核心

变,是古今之通理。当代中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环境,世界各国都在变革,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国家利益在竞争中最大化,为适应这一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必须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转型的内容很多,转型的核心问题是从原来的出口导向型与投资拉

32

动型,转为以内需拉动及消费支撑的增长方式,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核心。那么,社会发展的转型是什么?就是随之相适应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凸显社会公平政策。

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必须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在谈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时,邓小平提出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其二,稳步协调地发展经济。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其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速度、效益、比例的关系。邓小平强调发展的高速度,但强调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其四,改革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通过改革,要取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其五,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体现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上,还要求社会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其实,中国已进入第二次改革的伟大时代。我国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为适应公共需求变化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为适应公共需求变化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人的发展,既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无论从“十一五”改革进展来看,还是从实现2020年发展目标来看,“十二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为关键的五年,应当以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为核心目标,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要突破口,明确将“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目标,由此构建相应的社会政策体系。3

(三)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建构的原则和路径

第一,以社会公正为基础。公正是制度安排的基本价值取向,但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在现实社会中体现出来。就社会层面而言,公正必须通过社会政策体系才能得到具体体现。在制定发展型社会政策时要坚持公正的原则,包括确保社会成员的生存底线和基本尊严的规则、机会平等的规则、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以及社会调剂的规则。在目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强调获得正义和交易正义对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第二,以提高社会福利为目标。福利作为一种再分配方式,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抗风险能力的强弱。而全社会抗击风险的能力,是建基于以整个社会和整个社区的公共价值为标准所设计的社会政策之上的。社会政策要以提高社会福利为目标,要完善社会福利机制,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切实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第三,以民主为手段。民主的本质就是参与决策,社会目标由民主参与来确定,社会问题通过民主参与来解决,只有这样,社会政策才能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福利需求。由于不平等的扩大和不公正的存在,受益者和受损者之间的冲突已经十分激烈。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政府必须掌握足够的福利资源对潜在的利益受损者提供制度化的补偿,以化解社会风险。

33

第四,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其基本依据是,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并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投资型国家的基本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在知识经济社会,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居中心地位,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一方面可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能推动福利国家的改革,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福利国家改革的良性互动。因此,发展型社会政策特别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社会的发展。4

第五,以资产建设为抓手。资产建设是指将目前以收入、支出和消费概念为核心的福利政策转变成为以积蓄、投资和资产积累概念为核心的福利政策。以收入为基础的反贫困政策是不充分的,对收入进行修补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转为以资产为基础的政策,主张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提倡由传统的、单纯以再分配为主的消极救助方式转变成为积极的福利政策,如加强对教育、卫生、劳动力市场等的社会投资,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提高及加强个人参与到经济和社会中来的能力。

第六,以政府能力建设为保障。政府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时,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必须加强自身社会政策能力的建设。毫无疑问,这里需要社会政策制定及实施系统方面的制度,包括在各级政府系统普遍加强社会政策意识,具有反思性地实施社会政策并对之进行科学评估,积极地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实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政策领域的良好合作。5

三、“十二五规划”中的社会政策导向

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提倡“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包容性增长,渐渐地,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十二五规划对形成健全而有效的社会政策体系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中国对现实社会政策的研究也亟待拓展。6规划建议从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到民生改善,从扩大内需到收入分配改革,转型是此次规划的终极关键词,展现给人们的更是未来中国社会政策体系建构的导向。

(一)社会政策:“十二五规划”的重心

构建起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包容性增长,也叫共享性增长,最初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其含义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就业更加充分、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社会分配更加合理,包容性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继续延伸。虽然“包容性增长”相对是个经济概念,但它与近年来提倡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而包容性增长内涵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公平正义,本质上是关乎分配正义的问题,也就是让更多的人分享发展的成果。

中国需要的不是纸面的数字辉煌,而是实实在在的“民富国强”。“大河没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其实此说法是错误的。此话应该反过来,“小河没水大河干,小河有水

34

大河满”,这就对了。如果民不富,国能强吗?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民贫而国家能强大的。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这将是中国又一次伟大的转变。在协调发展方面,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要得到和谐发展,需要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使中西部发展得更快一点,使农村发展得更快一点。在收入分配方面应该有比较大的举措,让居民的收入有普遍增加,而且在增加的过程中,要尽量地缩小差距,使得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得更快一点,达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规划建议推动着社会政策研究

发达国家对于社会政策的重视,促进了社会政策研究的兴盛,而社会政策研究的深入开展又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社会政策的制定和不断的完善。发达国家有关社会政策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政策的理论依据。公平、公正是社会政策的基本理念依据,社会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国家责任说”,政府是一个国家主要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政府对于社会成员担负着责任与义务。其次,对于社会政策保护对象的基本定位。在社会政策研究的始初阶段,社会政策的受益对象应当是那些社会弱势群体。但是,随着社会政策的实践以及社会政策研究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社会政策的受益对象应当扩大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再次,社会政策的具体内容应当是广泛的,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妇女儿童保护、性别平等、房屋住宅政策、平等的劳资关系、人口政策、婚姻家庭保护以及义务教育等等。最后,社会政策的行动主体除政府外,还应包括其他的各种主体方可构成完整的行动主体,从而有效地实施社会政策。

时代呼唤中国社会政策学科理论的建设。首先,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把对社会政策这一学科的要求摆上议事日程,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支持。其次,一个学科有固定的规范,国际已经形成了规则,社会政策也有一定的既定理论,所以应按常规办事并与其平等对接。最后,我们需要社会政策,是需要用社会政策专业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这是社会政策的首要任务。7当前已进入社会政策时代,较大范围、不断发展的社会福利的实现,必须以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为前提。中国社会发展的选择必须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条件。8这些都需要社会政策学科理论的支持。

过去我们很重视经济政策,而社会政策相对滞后。当今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在人与人关系方面,健全公平正义的利益协调政策;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完善公平参与的共同治理政策;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实施体现人文精神的公共文化政策;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进一步充实生态环境政策。9

社会政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价值立场”,即“公平”与“权利”。它包含三个目标:其一,其宗旨皆为行善,政策指向“利为民所谋”;其二,兼有经济与非经济的目标,如最低工资、最低收入保障标准等;其三,涉及某些进步的资源再分配手段,如以富济贫。因此,社会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一系列与国家和社会相关的个人福利问题。通过政府调控,采用综合的社会政策和手段,建立有效的分配和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政策的目标。10

(三)迈向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时代

在后国际金融时期,社会政策全球性复归。在过去的30多年间,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国际社会大都问罪社会政策。但如今,全球都在反思社会政策,并开始着手加强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这种转变,是因为看到了自由资本主义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弊

35

病,其体制产生危机、贫困和两极分化加剧等,要根除这些弊病,社会政策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政策可以抵御危机的冲击,社会保障政策和战略可以恢复公众对社会保障方案的信心,有助于振兴经济,并对最脆弱的人群提供充分的保护,更好地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政策是成熟的。福利制度发展到对全体国民的、无所不包的、高水平的福利供给,然而,中国是转型与发展中的国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对社会成员实施广覆盖的、但是水平较低的保障。同时,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把政策制定仅仅看成是政府自己的事务,不重视乃至不愿意与社会、公众沟通,所以政策效果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国际上常用市场理论中的用户的观念来看待我们所常讲的政策对象,其背后的理念即用户至上。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公众与政府直接对话还是有困难的,而决策者要听到老百姓的实话也不容易。

在走向社会政策时代的过程中,该怎样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应重视的重要内容。建立一个正确的社会保障模式和社会福利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从国际经验看,拉美主要国家实行的是完全积累制,这个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再分配功能很弱,几乎为零,但财政可持续性较强;而欧美大多数国家是现收现付制,具有很强的再分配功能,其缺点是国家的财政负担较大。我国目前采取的是混合模式即部分积累制,从理论上讲,其优点是兼顾了财政可持续性和社会公正二者的优势和平衡。

我国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目前处于前社会政策时代。很明显,我国在总体上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政府和社会有一定能力去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另外,政府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稳定的重视,对困难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社会舆论对社会公平的推进都为社会政策时代的到来准备着条件。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了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惠及的人口大幅度增长,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也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展开。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的社会政策还不甚完善、不够系统,甚至还存在许多空白,但是,社会政策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出台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说,我国在向社会政策时代迈进。

注:

1参见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999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成立了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这是全国第一个明确以社会政策为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的社会科学研究实体。近年来,一批高等院校也设立了社会政策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的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等,社会政策的研究在中国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在研究成果方面,有李秉勤、贡森主编的社会政策译丛(商务印书馆);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出版的社会政策研究丛书等。3迟福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城市观察》2010年第5期。

4、6吴忠民:《社会政策是亟待研究与拓展的领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期。

5向德平:《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建构》,《河北学刊》2010年第4期。

7潘屹:《进入社会政策》,《中国社会报》2007年4月3日,第4版。

8杨团:《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焦点与建构》,《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9邓伟志:《重视制定社会政策》,《人民日报》2005年9月9日,第13版。

10周南平:《解决新民生问题须重视社会政策》,《协商新报》2006年1月13日,第3版。

(责任编辑:郑平)36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给社会政策下定义有直接界定、(间接界定)与(理论界定)等3种基本方式; 2、社会政策的范围包括(价值)、(对象)、内容、过程等方面; 3、《伊丽莎白济贫法》于(1601)年在(英)国实施; 4、社会政策的主体包括(弱势群体)与(政府服务机构); 5、环境分析包括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际)、场景与背景等维度。 6、社会政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人性假设、(调查研究)与(政策分析)等3种基本方式; 7、教育有主体性、学习性、社会性、(传承性)与(生产性)等特征; 8、福利国家一词最早见于(1941)年(公民与教徒)一书; 9、社会政策包括(公平)与效率、(人权)与主权等价值维度; 10、当代世界的特征包括经济(市场化)与生活(网络化)、管理全球化及发展不平衡等。 11、全球性社会政策面临权力的边界模糊化、资源的(配置不平等)与问题的(普世化压力)。 12、马克思认为人性包括生存、(发展)与(享乐)等需要。 13、马斯洛认为人性依次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五种需要。 14、社会保障的基本方式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15、医疗卫生政策包括医生与(患者)的矛盾、经验与(科学)的矛盾。 16、医疗卫生政策包括精英与(民主)的矛盾、心理与(生理)的矛盾。 17、教育在历史上呈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自主)与开放的结合; 18、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包括(公共)与私人的统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 19、社会政策分析应突破传统政府、市场二元论,走向政府与(市场)、(社会)三元互动视角。 20、社会政策在理论基础上包括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与(政治学)理论。 二、判断题(20分) 1、社会政策是政府介入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对); 2、作为政府的一项常规职能,社会政策是从近代开始的(对); 3、政府是社会政策的必要条件(对); 4、社会政策就无条件追求自由(错); 5、社会政策的分析应在事实基础上先判断其价值(对)。 6、社会政策是政府处理社会福利的文件(错); 7、古代社会政策不是政府的一项常规职能(对); 8、社会政策以人的生活的社会性为条件(错); 9、社会政策在价值上应将自由与合作统一起来(对); 10、社会政策的分析从寻找原因开始(错)。 11、我国长期社会政策目标是建设福利国家(错)。 12、我国长期社会政策目标不是建设福利国家(对)。 13、政府始终以促进就业为宏观调控目标(错)。 14、政府应有条件的以促进就业为宏观调控目标(对)。 15、应试教育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基本教育挑战(对)。 16、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政策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对)。 17、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看病难(错)。 18、看病贵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面临的尖锐矛盾之一(对)。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_王永健

中国文化报/2014年/12月/30日/第003版 理论评论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 ——2014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永健杨晓华 费孝通先生晚年反复阐述了“文化自觉”的命题,他期待知识界能够“放眼世界”,在广阔的比较视野中,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研究其来历、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自主地适应新环境、选择新文化。日前,在费孝通先生这一思想的启发下,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艺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2014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艺术人类学领域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艺术人类学理论”“非遗理论与个案”“舞蹈美学与舞蹈人类学”“造型艺术”“民俗与表演艺术”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王文章莅临大会并讲话。 以新的理论视野,促动文化自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方李莉以景德镇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为案例,提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新的文化资源的问题,即“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的理论命题。她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我们建构着今天的社会,也帮助我们看到通往人类社会的未来之路。如果人类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地方性的现代文化之路,和地方性的独特的现代社会运行模式。在人类的知识系统已经世界化了的今天,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将会是人类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在人类学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中国“器”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应该由器物出发考察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与器物相关的时间观、空间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宇宙观,追寻当代人类学学术理论积累和转换之路,重新链接以往被割裂的“器”与“道”关系的知识脉络,重视在现实场景中器物对于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的再生产。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教授纳日碧力戈以格尔茨理论的反思作为讨论的起点。他认为:艺术生活是普世与特殊相统一的过程,艺术不仅仅是“走表”的娱乐,它还是诗学创造和和睦共生的“大道”,能够通过形物体验、精神升华和美韵交流,把普世与特殊中和起来,达到生存交互性和互属性。深入生活,体验生存,这是避免极端普世主义与极端特殊主义的不二选择。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立新对于一种非延续性工艺再生产的研究,体现出费孝通先生所论文化上的生与死不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与死,一种生物死亡了不可能复活,而一种传统文化消失了当有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土壤时会重新生发、再生,这也为完善非遗保护理论和方式提供了现实依据。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通过对如何合理正确面对及处理艺术人类学中“本土化”这一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立足本土并不意味着单纯的以自我的文化眼光看待问题,而是以一种更为兼容并蓄的开阔视野从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广角鸟瞰自身的发展,从而实现我国艺术人类学真正的“本土化”。就此,他提出以下三点:一是在重视对中国艺术与中国经验深入研究同时,还应该有大批专家对其他国家、民族的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应该有全球比较的意识,重视对人类艺术相互关系的研究;三是顺应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规律,将学术研究版图由原始艺术、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拓展到当代艺术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研究领域。

60年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

60年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 从历史分期来看,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转折点,把新中国60年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旧时代饥贫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后一个3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全国上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了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我们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主线看,这两段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脉相承的整体。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这个进程是主动现代化进程,采取了社会主义的方式,而不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启动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的。中国自近代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内外矛盾的巨大冲突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一直到我们建立新中国,这个斗争历经了一百多年。伴随着人民革命斗争,西方资本技术包括商品的大量输入,我国沿海口岸在不平等条约下被动对西方开放,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南京条约》首先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接着沿线遍地开花。这是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击下,我们被动开放。这种被动开放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开始从几千年来封闭的农业社会开始向近代工业经济社会缓慢演进的进程。 从1840年开始,经过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我们经历了不同代表人物所领导的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一些最主要的特征和标志来看,如近代大机器工业、铁路、邮电、银行、内外贸易、商业服务业和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工商城市,比较突出的是上海。上海是最早五口通商城市之一,而且位于中国沿海腹心之地,逐渐形成了带有国际性的金融贸易中心。在近代意义上的中国的建制市也诞生在这个时期,也就是蒋介石统治时期,公共交通、上下水道、电力电话、医院、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管理、治安警察、街区派出所、卫生防疫、救济机构等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初步建立了。在国家管理层面,建立了各级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在孙中山时期有考试机构、现代文官系统、军政军工机构,还有教育、科技、文化、新闻、出版等机构。这些在近代意义上的城市所必备的因素已经基本成型。但从整个社会经济的构成来看,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农村是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小农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城市人口不到10%。除了少数交通便利的一些地区以外,全国农产品的商品水平很低,用于市场交易的不超过1/3,商品经济很不发展。所以,旧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刚刚起步,处在一种初级形态。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才能为国家工业化和推进现代化扫清根本障碍。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基本上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两大基本历史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的建国纲领是新民主主义建国论,不是直接去搞社会主义,因为条件不成熟,经济技术很落后,所以建国初期,首先实行的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新民主经济转变。毛泽东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深刻分析了基本国情:现代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10%,其余的90%都是分散、落后的个体生产方式,不能作为建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的 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我国的社会政策是否能够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对经济持续发 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社会政策挑战转型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是:中国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中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阶段向低收入中等发达国家转变。在全 球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上,这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兴起的 起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 381.2元,1990年是1644.5元,增长了4倍。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起飞的速度明显加 快,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7857.7元,2021年则高达16164.8元,6年翻一了番。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亦得到控制;财政收入为 6.13万亿元,增长了19.5%;人均GDP达到了22698元,即约为3000美元①。 根据世界通行的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GDP3000美元是进入中等发展水平的 标志,比如北非、拉美和中亚一些国家,就属于中等发展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到2021 年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约达3000美元。 根据国际经验见表2,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后,用了3年的时间实现了向人均GDP4000美元的跨越;日韩两国则更为迅速,仅仅历时2年就达到了人均GDP4000美元大关。由东西方国家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可知,一般国家经济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后,通常只需2~3年的时间就能达到人均GDP4000美元。因此,2021年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人均GDP在越过3000美元大关后,会很快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 的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这些挑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计划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市场取而代之,弱势群体丧 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新的社会阶级提出 的利益诉求和矛盾更加多样化;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 公民权利的运动风起云涌。所有这些变化,对社会政策的目标模式、社会福利的项目设计、社会保障的水平和服务递送方式以及对政策制定和管理的透明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问答题: 1.简述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区别。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公共政策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公共利益;社会政策研究的关注点是公民福利 研究的内容不同:公共政策关注的是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政策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福利方面追求的目标不同: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多元化的;社会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追求社会公平提供物品和服务性质不同:非排他-排他增进福利的路径不同:社会福利到个人福利-个人福利到社会福利研究路向不同:公共政策主要是实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主要是价值关联方向2.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福利国家的批评。20世纪70年代社会政策从社会行政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此后,社会政策的研究重心转向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政策的理论研究也受到重视。率先对福利国家体制进行反思的是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他们对福利国家理论大肆抨击,指责福利国家福利开支巨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了西方经济的衰退;政府过多包揽福利事业导致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垄断,剥夺了人们选择福利的权力;同时,政府部门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在经济效率方面也受到质疑,而且可能造成了社会公德的沦丧。左派方面,指责保守党政府使福利国家衰退了;下层阶级,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的大家庭仍陷于贫困之中。右派方面,福利国家体制想向所有人提供普遍性的福利服务去消除贫困只是幻想,而应该运用选择性福利模式,将福利帮助更多地对准穷人。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阶级剥削的问题,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问题。女权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体制并没有保证妇女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和地位,相反,它的许多所作所为使针对妇女的传统歧视性价值和态度合法化了。 3.简述布来萧的需要类型分类及其意义。类型:第一,标准的需要;第二,感觉的需要;第三,表达的需要;第四,相对的需要意义:布来萧的这个分类是指出界定需要时所包含的因素,区分出需要的类型。比如个人感觉到的需要不一定表达出来,表达出来的需要也不一定是个人真正感觉到的需要,专家或专业人员对他人需要的认定也可能与当事人自己感觉到的需要有很大的不同,同样,个人感觉到的需要与相对的需要之间有时也难以区分。所有的需要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主观的性质,即使是标准的需要,所建立的标准也是人为的,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因而也是社会的、文化的。 4.对社会需要的理解差异如何影响社会政策行动?对社会需要的认识不同,会导致政策选择上巨大差异。当把个人的某些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满足个人的需要就是社会政策追求的最终目的,当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分离,社会政策满足个人的需要就变成了手段,而满足社会需要才是其最终目的,很显然,只要目的实现了,手段运用的充分与否就无关紧要了。社会政策是满足个人的需要还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就成了制约社会政策行动的关键因素。社会唯实论:社会作为整体有其自身的需要。这种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并不完全一样,也不等于个人需要的总和。如多亚尔和高夫看来,保证社会成员最低水平的生存和基础、养育和教育后代、学习必要的生产和服务的知识和技能等是社会文化要持续和发展所必须实现的,于是它们也就成了社会的需要。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发表时间:2018-11-23T16:27:23.47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作者:平锋 [导读]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非西方社会,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而艺术学或美学本位的研究更注重形式、风格,并常用西方的美学观点去看待非西方的艺术形式,重在审美。 平锋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南宁530022 摘要: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存在两种路径。在人类学本位的研究路径中,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非西方社会,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而艺术学或美学本位的研究更注重形式、风格,并常用西方的美学观点去看待非西方的艺术形式,重在审美。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艺术;美学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博士科研项目“当代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反思性研究”(项目编号:BS201403) 艺术人类学乃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人类社会艺术现象、活动、作品进行研究的学科领域。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艺术人类学的价值得以凸显,学科发展快速,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艺术人类学的体系建设并不充分,相对统一的学科范式尚未确立。 一、历史与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相关论著也越来越多,仅是冠以“艺术人类学”的专著即不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罗伯特·莱顿的《艺术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Art)、澳大利亚学者霍德华·墨菲(Howard Morphy)和摩尔根·帕金斯(Morgan Perkins)合编的《艺术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Art)、日本学者中沢新一的《艺术人类学》。但是,这些研究因限于个案阐发而少有理论建树。 在国内,随着美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对艺术的讨论也成了热点,美学本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也由此展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相关论著也多了起来。例如,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王建民的《艺术人类学新论》、项阳的《山西乐户》、傅谨的《台州戏班子》、方李莉的《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自此每年都举办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两种路径 从总体上来看,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呈现两种不同研究取向——审美艺术还原和社会文化还原。前者以对艺术样态的发展演进考释及审美多样性与一致性问题之间的关系论辩为主旨;后者则主要关注非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将其置入具体族群社会文化生活场景之中进行观察与描述,作为阐释研究对象社会文化的一种视角和一个事象来解读。[1]这就是艺术人类学的两种路径:艺术本位或美学本位的研究与人类学本位的研究。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也不同。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艺术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从高雅艺术到通俗艺术、民间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但现实中的艺术观念主要是西方中心的。 人类学是兼具科学与人文色彩的学科。虽然文化人类学具有人文性的一面,但人类学一直主张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的参与观察,并以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来审察研究对象。在人类学家眼里,艺术并非独立存在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是与社会结构、功能,亲属制度、祭祀礼仪等存在有机联系。在小型社会中,表演艺术与祭祀礼仪更是常常交融在一起。人类学家因为关注这些族群的社会组织结构与功能,继而关注具有象征意义的祭祀礼仪,从祭祀礼仪中窥探艺术。在西方社会,曾普遍认为非西方社会的艺术总是和宗教有关,这无疑很偏颇。人类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行比较,来扩展对艺术的认知,对被遮蔽的知识进行“祛魅”,进而打破西方社会对非西方社会对非西方社会的认识偏见。 另一方面,在以艺术为本体或美学为本位的研究路径中,人类学成为了借用的视角和套用的概念,常缺乏实在的人类学方法和理论的观照与运用。或是关于艺术概念的形而上的美学讨论,或是具体艺术类型形而下的审美分析。例如,在有关音乐主题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或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国内该方向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和该领域的著作仍注重的是音乐本体研究,常常是借用西方乐理来分析中国的民族音乐形式,这无疑是一种削足适履或舍本逐末的行为,本质上是西方音乐学或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而非艺术人类学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 三、总结与反思 马利亚特·韦斯特曼(Mariet Westermann)指出:“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艺术,更多地是‘艺术对象’而非‘艺术作品’,通常是西方原初意义上的,即拉丁文ars所代表的艺术,其意:由最有价值的技巧制作而成……在任何社会中,艺术品的功能都不会完全沦为实用,艺术的力量仍在审美领域……美学并不仅限于那种完全是西方的标准所认可的对美的鉴赏,即康德意义上的无利害、具有理论普遍性的对美的鉴赏,而是包含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属性。”[2]归纳之,作为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艺术具有如下几点特征:一、艺术不是单独的艺术作品,而是包含有价值的技术的艺术对象。二、艺术仍是审美的。虽然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并不能否认艺术的审美属性。三、艺术乃文化的组成部分。与西方艺术家常常关注艺术的形式不同,人类学家更关注艺术背后的精神及文化意义,常将艺术看作是传递信息、表达文化和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3] 然而,真正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就是要用他者的眼光去“欣赏”特定的艺术,以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艺术观与美学观。 参考文献: [1]洪颖.19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2006(6).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2009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60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

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新中国6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60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

社会政策概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政策和公共政策 一、政策 (一)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2、政策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 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二)政策概念的定义 1、多元视角 孙光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林金德之《政策研究方法论》:“政策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则或项目。” 张金马之《政策科学导论》中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陈振明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策、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辞海》:“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 2、定义 “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理解: (1)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2)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3)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三)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1、什么是制度 制度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能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 由有关的规则集合构成的制度可以分为两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由比较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而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更有可能得到遵守的制度。后者往往是由没有那么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规则构成的。 2、制度与政策的关系 相通之处: (1)都包含有规则的要素。 (2)绝大部分政策都是在既定的制度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 (3)政策行动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或改变现有制度。 不同之处: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社会政策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包含了政府为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各种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是在特定目标指引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选择和分配。 2、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性服务行动的总和。一般来说,社会政策具有三方面含义,包括社会性价值、社会性目标和社会性行动。福利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产品或服务的制度和过程。狭义上认为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体生命力的一种社会功能。 4、社会问题:是一种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集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变异性、复合型和周期性等特征。 5、民间组织:政府组织体系之外的各种民间非性组织的总称。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它们以其民间和非营利两个方面的特点而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区分开来,并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6、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包括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是介于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它具有非营利组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非营利性。其次,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福利性特征。最后是其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性特点。 7、普惠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每个人是否有满足的需要。 二、简答题 1.简述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即所谓“退休基金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政府通过这一制度有效地调控消费基金,解决职工购买住房和退休后的养老问题。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实行会员制,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无论是雇员,都必须按雇员月薪的一定比例缴交强制性的公积金,并按月存入雇员户下。公积金制度在新加坡实行40多年来,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5点:(1)为国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保障。(2)新加坡的中央积金局将归集的公积金购买国债,因此它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魏亚萍魏亚丽 2012-10-25 14:53:28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乌鲁木齐)2009年3期【英文标题】The Enlightenment of Developmental Social Policy to Social Policy in China 【作者简介】魏亚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北京100022); 魏亚丽,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内容提要】文章在梳理了有关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观点及政策实践后,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对重构新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社会政策/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09)03-0094-04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地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怎样的思路来设计我国社会政策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 1.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背景 凯恩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人类的政治问题是要把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体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选择强调“公平”的普惠式福利政策引致政府沉重的福利负担而受到批判,到选择强调“效益”的福利私有化道路作为修正,“市场调节”作为主流思想一路凯歌,遍及全球。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市场并没有如许多政策制定者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解决福利困境的灵丹妙药。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不断加深的贫富分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各国政府以及学者们在探索新的福利政策的同时,重新反思了以往的社会福利政策,终于认识到公平、效率和自由这三样东西尽管都是美好的,而片面追求其中任何一种东西都会产生不“美”的结果。于是社会政策研究者尝试突破这种二元思维模式,寻找新的改革思路,其中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和梅志里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为代表。 2.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认为,西方福利制度需要进行巨大的改革,将把消极的福利观转变为积极的福利观,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个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独立意识上,发挥社会各种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使它们对福利制度有更积极的贡献。原来的福利国家将被改革为“社会投资国家”,“社会投资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②。这样社会上也

社会政策概论三合一

社会政策概论模拟卷1 一、填空题 1、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有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 2、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 3按照社会政策行动的运作方式,社会政策的对象可以分为(一般性对象)和选择性对象 4、从政府或其他组织资源投入的方式上看,社会政策资源大致上可以分为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性资源)。 5、社会政策可行性的实质内容包含了政策的可能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7、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 二、名词解释 1制度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福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其特点是首先由政府的福利计划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2、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行动的总和。 3、普遍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的给全社会或者某些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每个人是否有满足的需要。 4、社会政策主体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直接主体是指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直接作用或在政策目标实现过程中直接执行政策的个人、社会团体或组织;间接主体是指在政策制定或目标实现过程中不拥有合法的权利直接参与而是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影响力起作用的个人、社会团体或组织。 5、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式是指在社会决策过程中的基本政策体制、制定政策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 6、社会政策的资源是指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它可以是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也可以是权利、地位、威信、名誉等非物质资源。 7、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者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8、剩余性福利模式是由维诺斯基和美博提出来的社会福利的两种福利模型之一,也叫补缺型福利模式,这种模式以为只有在家庭和市场不能满足个人需要的时候,社会福利设施才会介入运作,并且只是暂时的,这种模式有种慈善和施舍的印迹,救助者被视为弱者,被贴上耻辱的标签。 9、社会政策对象是指社会政策性的的接受者,是接受社会政策帮助的个人或家庭或者说是受社会政策行动影响到人。 三、简答 1、什么是社会政策的“准市场机制”,其具体内容如何? ①准市场机制是指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 ②基本内容: a、在公共部门和福利性项目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b、改变政府拨款方式。 c、增大受益者的选择。 d、增加福利使者的付费,增加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e、加强对服务机构的业绩考核和评估。 5、导致社会政策变动的原因及变动的主要方式? 原因:①政策本身的原因②政府方面的原因③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变动的方式:①社会政策的修订②社会政策的改革③社会政策的终止 1、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客观方面:社会政策的需求情况、社会政策的成本与效果、社会政策的制定机制 主观方面:政府和政党的目标、政治领袖、政府职能部门、利益集团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政策

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社会政策 ——加入WTO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影响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关信平 中国过去近20年中社会政策的变动主要受两个重要方面的影响:一是经济制度的变化,即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其二是经济全球化,即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比较多地注意到了经济制度市场化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影响,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仍分析不够。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是时候,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加剧,并同时带动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在这种背景中,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不再仅仅只是对其国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的反应,而是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国际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也将会超出国界之外。正如各国政府对“经济主权”的控制已经大大减弱了一样,他们对“社会主权”的控制也会受到全球化趋势的挑战。这种情况将不仅会影响未来国内的经济与社会政策,而且还将是未来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策的影响将更加广泛和深入。需要政府和学界对此提前做出准备。本文将从全球化的角度对我国过去十几年中社会政策的变化,以及未来全球化背景中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政策提出的问题 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一步步加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从全世界范围看,经济全球化会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一国的社会政策提出严重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将会导 腹有诗书气自华

致国内社会不平等加剧以及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问题增多,从而导致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增大;二是会削弱政府维持和提高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给付的动机,从而使社会成员、尤其是下层成员获得的保障和福利水平相对降低,进而使相对贫困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保障的这种影响早在60年代就已经显现出来。欧洲的一些研究者已经指出,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经济全球化有关。为此,一些欧洲学者甚至呼吁建立“全球社会政策”体系,以防止整个社会政策的滑坡。从过去十几年的情况看,中国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事实上,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和社会福利平均水平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所面临的全球化压力所导致(或加深)的。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社会政策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影响。 二.加入世贸组织将对中国的社会政策带来的影响 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成功的消息一传出,媒体中就报道在我国经济界中有着一种“狼来了”的感觉。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者们似乎还没有从中闻出狼的气味。但这并不能说明在其中不会有狼,而很可能只是表明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者们或者过于乐观,或者过于迟钝。事实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促进社会政策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利于社会政策发展的因素。 1.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社会在一定时期中可能会出现新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后在中国在未来若干年中将会导致一个比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从各国的情况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带来社会结构分化和利益重组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失业和贫困现象。可以预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部分产业、行业和某些劳动者会因此而收益,而另外一些则会相对受害。尽管从总量上看,新创造的就业位置可能会大于损失的就业位置,但至少在就业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短期失业。如果考虑到城市劳动力转化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

艺术人类学

如何重新认识中国的本土资源——艺术人类学视角 费孝通先生在他晚年的时候,曾讲道“中西方文化的大辩论迟早是要到来的。”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三次大的碰撞,第一次是在清末时期。当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强行让中国加入到世界体系时,李鸿章惊呼,“中国正在面临一个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当时的中国人手足无措,但那时候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还有一点点自信,所以提出“中体西用”,即保持国体不动,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用为我所用的口号。第二次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个时候的中国人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彻底的改变我们的文化,国家是没有前途的。于是,有了“五四运动”的时,也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全盘西化”口号。第三次就是今天,面对全球化又是一个对中国人“三千年所未有的大变局”,我们除了能够提出与国际接轨的口号,是否还能有点什么新的思考?包括在这新一轮的“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又应该有何作为? 艺术是人心灵的东西,我们艺术家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去学习西方,但是老百姓审美观念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艺术的认识也是如此,要改变也不容易,他们未必会跟着艺术家走。许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民众看不懂,在民众的心灵里引不起共鸣,因为这样的一些表现形式并不产生于中国的文化语境,所以完全照搬肯定不行。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人类心智的一致性,使不同国家的人能相互理解,也能产生一些共同的价值观。但在人类学里也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文化相对论”。这个文化相对论是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重要武器,因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我们就会认识到各个不同族民的文化传统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一个健康的生物圈必须要保持生物基因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构成了生命互动的链条,这样的链条一旦被打断,整个的生物圈就有可能崩溃。人类的文化也一样,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性的智慧和经验,只有不同的经验和智慧的互动,人类未来的发展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西方的文化固然先进,西方的艺术也非常前卫,但毕竞那是西方人的道路。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有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有没有足以支撑自己创作的哲学思想?我们中国文化能不能成为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一元?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费孝通先生晚年曾提出了一个“文化自觉”的理念,他说,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是要把自己文化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要知道自己文化的历史与特征,要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名”,自知之明的目的就是面临整个社会转型的时候,可以做到自主转型,掌握文化发展的自主性。但是到了今天,当中国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更好的时候,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可以跟西方面对面对话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开始拥有文化上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如果仍然没有,就是“文化自觉”不够。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什么地方,中国文化在当代人类社会中,应该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新的文化和政治再生产的资源。面对这些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当代艺术能不能也来一个艺术式的文化自觉,在学习西方的同时,重新审视一下中国人的艺术思想和审美特征。把中国的艺术传统讲清楚,找到中西艺术之间的差别,然后才能在中国式的当代艺术创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当代艺术的概念基本来自于西方,但西方的艺术概念能不能完全涵盖中国的艺术概念?这是值得讨论的。如“视觉艺术”这一词语已在美术界广为流行,西方欣赏造型艺术,主要是讲究视觉上的冲击和张力以及形式感等,因此可以用视觉来囊括所有的造型艺术。但这一概念却很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