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声音与现象》第五、六、七章读书报告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第五、六、七章读书报告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第五、六、七章读书报告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第五、六、七章的读书报告

胡鹏 12级外哲硕士 1201211373

在《声音与现象》第四章的结尾,德里达指出了胡塞尔“自我在场的现在”(the present of self-presence)如同“眨眼瞬间”(blink of an eye)在时间性上是不可分割的。“自我在场的现在”实际上就是认识主体的“当下显现”或“实显的当下”(present now),“当下显现”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看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即一切知识最终要还原为对第一人称的直接显现。而这种直接显现得以可能,胡塞尔认为在时间性这一角度上是因为当下显现是瞬间发生的:“如果‘心理活动’并不通过一种表现(Kungabe)的媒介而表现出来,如果它们并没有通过指号的媒介在自身上成形,那是因为它们是在同一时刻被我们所体验。对自我在场的现在就与眨眼瞬间一样是不可分割的(VP50/74~75)。”①在德里达看来,胡塞尔的“当下显现”其实是隐含着如下的前提的,即这种显现在时间上的最小单位“瞬间”是即时的、孤立的、简单的和不连续的。这种预设为德里达的批判提供了目标。

(一)瞬间的“当下”(now)——现象学的源点(source-point)存在吗?

在第五章“符号与瞬间”中,德里达指出“如果面对自我的在场并不是简单的,如果现在在一个原始的和不可还原的合题中构成,那么,胡塞尔的全部论证就会在原则上受到威胁”(VP52/77)。这恰恰正是德里达解构的思路,他正是顺着胡塞尔的思路,最后得出在场本身必然要包含着非在场;并不存在孤立简单的当下,当下必然要与“持存”(retention)相连,正是通过这些与现象学所坚持的前提相矛盾的结论,来使得胡塞尔理论大厦出现松动。德里达对当下的分析并引出持存,是他解构的重要步骤,他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当下”是一种特权

德里达认为“没有任何‘当下’能够作为时刻和纯粹的即时而被孤立起来”(no now can be isolated as an instant and pure punctuality)(VP52/78),胡塞尔也是承认这一点的,但是在胡塞尔那里,“当下”在时间性上还是作为“点”来被思考和描述的,这个“点”德里达称为“源点”(source point),这个源点是“内在时间性对象的流逝方式”,这表明在胡塞尔那里,当下显现是即时的,德里达引用胡塞尔的话“实显的当下必然是而且始终是某种即时的东西,一种不断更新的质料的持存的形式”(The actually present now is necessarily something punctual and remains something punctual;it is a form that persists while the matter is always new.)(VP53/79)②

而胡塞尔这种对当下显现的即时性要求,成为了胡塞尔划分意识与无(非)意识的标准——只有即时的当下显现才是意识的内容(conscious content),不存在事后变为意识的无意识内容(unconscious content)。德里达认为这种标准其实是“实显的当下”的特权(privilege of the present now),这一特权定义了哲学思想本身,即自明性与意识本身,它“支配着真理和意义的全部可能的观念”(governs every possible concept of truth and of sense)(VP53/79),正是这种定义,使得胡塞尔驱除了“弗洛伊德所有著作中都包含的时间性结构”(德里达认为在胡塞尔看来弗洛伊德讲的潜意识本能等,其实是非即时性的无意识内容,因为它们不符合胡塞尔这里意识的标准——笔者注)。不仅如此,这种“当下的特权”同样可以解释传统形而上学中一些根本对立的原因,比如形式与质料(form and matter),事实性与潜在性(actuality and potentiality)的对立,因为当下的即时性,使它本身成为一种形式与质料的对立:“实显的当下必然是而且始终是某种即时的东西,

①Jacques Derrida:Voice and Phenomenon,translated by Leonard Lawlor,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11,p50

[法]德里达著,杜小真译:《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第74~75页(后文简写为VP 50/74~75)②关于胡塞尔到底是否坚持“当下显现”是即时性瞬间性的问题,即德里达的批评是否中肯的问题,蔡祥

元在《从“内心独白”看德里达对胡塞尔思想的解构——兼与倪梁康先生商榷》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他认为胡塞尔的“时间意识”更倾向一个“时间晕圈结果”而不是瞬间孤立的点,此外德里达反对的也

只是胡塞尔对“原始印象”的强调,他们在“现前域”(当下)的概念上是能达成一致的。本文主要是从德里达的文本出发,分析德里达的思路,至于是否中肯和胡塞尔具体是如何说的不是本文的重点。

一种不断更新的质料的持存的形式”。(这一点不是很清楚,这是否讲在胡塞尔看来,即时性的瞬间显现本身是一种不变的形式,而至于具体显现的内容是变化更新的质料?)

(2)在场必须要与非在场和非感知结合在一起

德里达通过比较胡塞尔《逻辑研究》和《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教程》两书中关于“当下”时间性质的不同论述,认为胡塞尔在《教程》中意识到了《逻辑研究》中“同一时刻”(im selben Augenblick)所隐含的难题,即如果贯彻上面的瞬间性,那么在认识过程中许多非即时性的历史的认识积淀是无法解释的。他在这里引入了胡塞尔“持存”(retention)的概念,“持存”通俗地说就是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瞬间显现的(即原始印象),而是在此之前就已经被我们意识所察觉,它们保留在意识中,在“当下显现”进行时参与进来,这其实说明了“当下”其实包含着非当下的。

“被感知的现在的在场只有在它连续与一个非在场和一个非感知组织在一起时,即与回忆与最初的等待(持存与预存状态)组在一起时才可真实地显现出来”(VP55/81)。这与前面胡塞尔所讲的当下的即时性是不同的,在这里当下与非当下交织在一起的,不能做出绝对区分,胡塞尔自己承认说,“在理想意义上讲,感知可能是构成纯粹‘当下’和回忆的‘意识阶段’,是完全不同的连续性的阶段…这个理想的‘当下’并不是与非当下完全不同的东西,相反,是不断与之交往的东西。”(VP56/82)

(3)持存与再现(retention and representation)

从上一段的分析可以看出,胡塞尔其实是承认“持存”这种非当下形式的“原始性”的(VP57/84),但他拒绝“符号的必然性”。在胡塞尔看来,无论是“当下显现”还是“持存”都是纯粹的表达行为(Ausdruck,expression),可以无需符号的参与,这类似于在“自语”这一“灵魂的孤独活动”中,意识对主体的直接显现,并不需要符号(语言)的参与就可以达到自我的统一性,而“持存”与“再现”的区别就体现在是否有指号参与,“(符号的必然性)如同形象一样单独地属于再现和象征的种类”(VP57/84)。然而德里达认为其实在持存和再现之间并没有如此大的鸿沟,这两者最终都可以还原为“印迹”(trace),“它们的共同根源,在最普遍形式下的重复地可能,即在最普遍意义上讲的印迹(trace)是一种不仅应该寓居于‘当下’的纯粹现时性中的可能性,而且是通过它导入的分延(différance)运动本身构成‘当下’的可能性。”

(VP58/85)在第五章结尾,德里达写到,在“同一时刻”(im selben Augenblick)之中其实包含着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同一(the identity of identity and non-identity in the“same”of the im selben Augenblick),这种最高层次的同一正是分延(différance),这一类似辩证法的分延将会“复活指示性交流甚至一般意义的缺失”(the hiatus of indicative communication and even of signification in general),因为胡塞尔不仅仅要把指号(Anzeichen,indication)排除出去,一般的表达也是不纯粹的,只有像自语那样才是原始的和前表达的(original and pre-expressive)。

(二)保持沉默的声音

在第六章中,德里达详细分析了胡塞尔的“声音”概念,认为“声音”本身具有两个特性:“超越性”和“自我影响”(也有译为“自我触发”)(transcendence and affection),而通过对这两个特性的分析发现作为“当下显现”的重要中介(中项medium)——声音本身就包含着过去。即声音这种“自我影响”的特性本质上是持存和非在场,而活生生的当下只能是“印迹”与“分延”,以此接着第五章继续解构胡塞尔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德里达在这一部分的工作主要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1)两种驱除达到现象学的“沉默”

在第五章最后,德里达讲到胡塞尔通过驱逐指号(indication)与一般物理语言的表达来使声音成为纯粹的表达(expression)。第六章开头,他把这种驱逐归为两点:“驱逐在指示性交流中我自身与他者的关系,驱逐作为后面的、最高的与外在于意义层次的表达”(double exclusion:that of the relation to the other in me in indicative communication,and that of expression as a later stratum,superior to and external to the stratum of sense)(VP60/78),正是这两种驱逐使胡塞尔的声音成为纯粹的意识活动,即回到了自语式的表达,“灵魂的孤独活动”。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第六章“保持沉默的声音”(the voice that keep silent)才得以将“沉默”的声音

为对象进行分析和解构。德里达分析这种沉默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有两点:a.胡塞尔所选取的例子是在实践范围的,即人们在对自己说话时,其实是并不关心如何去指示表述(not dealing with indications),因为没有什么东西需要表述,并不存在“第二个我”(alter ego)需要我去向他传述;b.胡塞尔选取的例子(比如“你瘦了,你不能在这样继续下去了”)只是一种虚构的交流,其中并不能完整的展现出理论性、逻辑性和认识性,所以它不可能是(一般意义上)表达的(not expressive),而只是虚构的意义现象。“沉默”的声音,是胡塞尔所坚持的,德里达接下来要批评的语音中心主义也是这个意义上的声音。正是这种沉默的属性,声音被德里达认为是一种“中项”(medium),“它的观念性的存在既然在世界之外就一无所是,它就应该在一个中项中被构成,被重复、被表达,而这个中项无损于在场和追求它的活动的自我在场这个中项既保持了面对直观的‘对象的在场’,又保持了自我在场,即活动对自身的绝对靠近”。

(2)声音的两种特性——“超越性”和“自我影响”

德里达认为现象学意义上的声音首先具有一种“超越性”(transcendence),“这种超越性只是显现性的。但是,这种‘显象’却是意识及其历史的本质本身,而且,它规定了一个时期,真理的哲学观念就属于这一时期,即真理和显象之间的对立,就像它仍在现象学中起着作用。人们不能称之为‘显象’,也不能在形而上学的概念性内部命名它。如果不努力通过继承下来的观念向着不可命名之物进行探索,人们就不能企图解构这种超越性”(VP66/97~98),这段话中“显象与真理的对立”,似乎是在说在胡塞尔现象学看来“意识通过统摄的能力超越出实项的内容(感觉材料)从而构造起一个对象,然后又将这个对象看作是超越出意识之外、与意识相对的东西”①,而这则暗示在现象学内部其实同样存在着某种二元对立:“所指和能指的对立、被表述的意义与表述活动的对立、观念对象与符号的对立。每一对立的前者(即所指、被表述的意义和观念对象)正是现象学所追求的真理, 而对立的后者(即能指、表述活动和符号)则是显现之物”②毫无疑问,这里所说的显现之物就是声音,所以当胡塞尔强调声音的同时,其实他也保存了形而上学的对立,而并非是事物本身与当下显现的同一。

声音的第二个特性是“自我影响”(auto-affection),“一方面,这个过程在普遍的中项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显现的所指应该是一些观念性,人们应该能够更为理想地击重复这些观念性或者把它们作为同一个观念性无限地传递下去另一方面,主体自言自听,任凭自己被能指所触发,这一能指是三体根据外在性的要求、世界或异己性一般的要求而毫无曲折地制造的能指”。(VP67/100),这里所谓的自我影响通俗的理解就是,声音作为感知的形式是一个自我构造的系统,表面上看声音仅仅是一种中项,一种媒介,但其实它本身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构造,并不必然与外在的经验有接触。“这种纯粹性因为不向世界上任何被规定的平面强求干涉,因为它是在作为纯粹自我影响的世界中产生,它就是一种绝对可随意支配的能指的实体。因为,声音在世界上扩散时遇不到任何障碍,这恰恰由于它是作为纯粹自我影响在世界上产生的。”(VP68/101)

(3)印迹(trace)与指号(indication)的复出

德里达通过分析出声音这种自我影响的特性,其实是为了展示出声音作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它本身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印迹,“自我影响”概念本身就包含了时间的前后,即先前的“声音”对当下“声音”的影响,“既然活生生的现在只有在‘影响’出新的作为自身非同一性的‘当下’时才能存在,既然它的存在就是一种非现在或持存,那么我们可以说,活生生的自我在场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印迹,我们应该从印迹开始来思考原初的存在……声音的‘自身影响’既没有像胡塞尔认为的那样把我们引向纯粹的自身在场和自身同一,也没有把我们引向绝对内在的、透明的和先验的状态。恰恰相反,声音把我们引向的却是外在和非本己之物,引向的是印迹。”③

德里达反对“当下”的同一性,认为要承认意义的差异,并且要在分延的过程中去把握差异:“应该在最接近差异本身的地方把握差异;而不是从它的同一性,也不是从它的纯粹性、它的根源……差异并没有这些东西。而我们是在分延的运动中重新把握差异的。”(VP71/105)其实德里达这一切的工作其实最终

①方向红:《从“声音”到“supplement”》,《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②同上

③方向红:《从“声音”到“supplement”》,《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指向一个目的:召回被胡塞尔驱逐出去的指号,以此来松动胡塞尔理论大厦的基础。

(4)原初的补充

既然在前面德里达已经分析得出在声音中还保存着“所指和能指的对立、被表述的意义与表述活动的对立、观念对象与符号的对立”,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印迹,差异在分延中被引出,那么前面胡塞尔所作的“表达”与“指示”的本质区分已经是很难成立了(the essential distinction of expression and indication),“指示的外在也不是偶然地影响表达的内在,它们的交错是原初的,这种交错不是方法性的关注和耐心的还原能够摧毁的偶然性联想”(the outside of indication does not come to affect accidentally the inside of expression,their interweaving is originary)(VP74/97),指号在德里达看来不是排除在表达之外的,而是应该作为一种“原初的补充”(the originative supplement)与“当下显现”的声音一起参与意识活动,“如果指示,比如说通常意义上的书写(writing)应该必然地补充到言语中去结束理想对象的构建,如果言语(speech)应‘补充到’对象思维的同一性在,那是因为意义的在场和言语的在场对自己已经是欠缺的。”至此,那些被胡塞尔本质区分所驱逐出去的Anzeichen,比如书写,言语又被德里达作为原初补充的补充请回来了。

在《声音与现象》最后,德里达分析了上面讲到的胡塞尔的第二种驱逐,即对一般意义上的表达(expression)的驱逐,胡塞尔的理由是在真实的话语、交流中,言语表达实际上是让位于指号的,因为“别人讲的体验并不亲自对我当下显现,而且也永远不能”(VP76/112~113),但是通过分析,“指号不仅仅成为补充不在场或被指示物的不可见性的替代物……指号还代替另外一种类型的能指:表达的符号,也就是一个能指,这个能指的所指是理想的”(VP76/112),这就更证实了上面所说的在实际的表达中,表达与指示是交错在一起的,指示性符号作为一种补充是对意义完整性的保障:“补充的差异在其自身的原初欠缺中代替在场”、“补充性就是分延,就是同时使在场分裂、延迟又同时使之置于分裂和原初期限之下的移异过程”(VP75/98)。

这种从根源上的补充性的提出,是对胡塞尔“自我同一性”的反抗,“它们的共同模式就是作为在场的存在:对自我同一性的绝对接近,而对为了重复可自由支配的对象,对时间性现在的维持——这个现在的理想形式是先验生命的自我在场,它在理想同一性可以使无限的重复理想化(VP85/126)。”而这种胡塞尔追求同一性的理想在“补充”与“分延”中已经不复存在。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五篇精选(最新)

这是我第一次很自觉地想写一些关于我读过的书的感觉。我想写下来这份感觉,主要是因为这本书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压的我踹不过气来,我迫切的需要通过写作这一方式来缓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过《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一直笃信作者毛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伟大的心里学家。尽管在此之前,同时在此之后,我并没有看过有关毛姆的简介,我的这份笃信我是很坚定的。这本书对人的心里的细节描写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心里的分析,让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现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还没有得到平静,甚至是连语言这个我最为熟悉的东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说了。尽管这本书给我带来这么强大的震撼,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的说话,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书后,我最大的感触是“我”认为查尔斯。思里特克兰德寻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新的灵魂。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一直以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告诉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以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才华,我便可以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名留史册的人物。可是当我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亲身经历与感受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事迹与存在,“我”看着他抛弃妻子,看着他又如何伤害对自己最真的朋友,这样一个未被社会传统价值观的人为何能够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过作者不断的记述并且引起潜意识的问题,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人,他在成长中必须要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他们抛弃以前的生活基础,被人们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及社会道德败坏的人。但是他们在做这些时候,早就已经忘却了社会道德对他们的审判,他们心中有的只是一个新的灵魂。但是这个新的灵魂在他们刚抛弃以前生活基础的时候,还没有成行,还不足以让这个新的灵魂发挥到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地步。于是他们需要继续磨练,需要在社会里面辗转,寻找一处真正适合他们新灵魂居住的地方。这样他们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价值。 读这本书是因一位绘画老师的介绍,也是因这本书的名字看起来很有趣,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主人公恩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喜爱虚荣,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才对,尽管这种生活未免太过平淡。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出去去了巴黎,抛弃了令外人羡慕的事业和生活。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原因时,人们发现的事实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这时的恩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也没有任何人教过他这些,他也不打算向任何人学习什么。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开始变得生活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拒绝了爱情和家庭,拒绝物质和欲望,一心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和艺术上的美,孤独地生活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艰难地跋涉着。他不需要钱,但有时金钱会束缚他,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上与土著人生活在了一起。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作妻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在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吴晶琦 吴晶琦 ,沈阳110003 )(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 文化传播与管理系, [内容提要] 法国当代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当代文化评论和学术思维中。德里达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表现了他一贯的学术关怀:并不是去摧毁结构,而是对传统、对理性、对观念等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努力去达到那个最纯粹的本源,寻求那个最初的意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对文学的概念、文学的本质赋予了全新的阐释。德里达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没有本质,文学是一种历史性建制。 [关键词] 德里达解构文学本质 今天,不言自明的是,一切有关艺术的事都不再是不言自明的了,更有甚者,不再是不思自明的了。有关艺术的一切都变得成问题了: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 换言之,在脱离其早期的膜拜功能和其他衍生功能之后,艺术所获得的自律性有赖于人性的观念。随着社会越来越不人性,艺术遂变得越来越缺乏自律性。这些充满了人性理性的艺术构成要素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阿多诺《美学理论》 一、颠覆传统 解构主义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风靡整个欧美,到了八十年代,这一反传统、反形而上学的思潮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当代文化评论和学术思维中。解构主义实现了哲性诗学话语的转型,刷新了人们对语言与表达、语言与文化、文学与社会等方面的认识,影响和重塑了文学评论的品格,并开拓了文学作品阐释和文学批评领域。其创始人是当代法国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德里达。也许我们未曾读过德里达的皇皇巨著,但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已经注入了历史传统,他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往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也动摇了我们的思想习惯。 解构主义宗师德里达认为,解构不是摧毁、不是批判,解构是一种“思想”,它划定了所谓文学结构的根本。解构是一种思想的工作,正在进行的、通过来临的东西进行的工作。解构完全不是一种达到一个“建筑”后再建立一个“新”的运动。解构不是否定的,而是肯定的。就是对“不可能”的肯定,对原始的“是”的再确认。如果一定要确定通过解构人们构建了什么,那就是世界的新面貌,人、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新的面貌,以及通过解构寻求的新的规律和法则。 解构不是什么?什么都是。解构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解构主义的崛起,表明了二十世纪哲学思维在工具理性化以后,文学理论以全新的颠覆力试图取代哲学的意图。在英美国家,哲学的主要文化功能已经被文学理论和批评所取代。在哲学遁入语言分析而抛弃“思”的深度和维度时,在本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小说 讲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 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巴黎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贫病交加,躺在小阁 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 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 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 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斯特里克兰 德却在追逐他的噩运,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被梦想俘虏的人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别人的人生 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 由之途。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 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 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 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 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 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 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斯特里克 兰德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 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 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 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 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他的头脑里只惦记一件事,仿佛生来就是为这件事而来。他为了能做到渴望的这件事,可以抛弃一切,完全出自内在的激情和热情,有种“时不我待”的契机,如若不去做这事 就会感到时时不安与惶恐,完全没法生存及生活下去。可以说,他的整个身心全都被这件 事给拽住了,就像他给自己挖了一个洞,有东西拉着他下去,不受自己思想控制。你可以 说他“六亲不认”、“太自私了”,但他确实是在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一件一生未完

德里达

德里达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是法国著名的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e)和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e)思想家。由于他对传统文化及其基本原则的抗争和叛逆,由于他不愿意使自己陷入传统文化的种种惯例的“陷阱”之中,德里达始终宁愿让自己表现出含糊不清的身份。他认为,他自己越是不确定,就越远离传统文化的范围。德里达曾经反复说,历来传统文化所玩弄的最拿手的伎俩,就是首先把某个人界定为具有某种确定身份的人,因为通过身份的确定,传统文化就可以把它的对象控制住。在这一点上,德里达同福柯几乎完全具有同一种叛逆性格。 德里达1930年7月15日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郊外的一个偏僻小镇上。他父亲出身晦暗,据说兼有犹太人和东方人的血统。德里达自小饱受战乱之苦。由于犹太背景,他小小年纪竟被赶出学校。二战后,殖民地矛盾激化,种族冲突一触即发。孤独与恐惧中,德里达爱上了文学,特别是萨特的哲理小说。 中学会考后,他发誓逃离家乡,远走高飞。如何实现梦想呢?收音机里传来升学指导老师的声音:他教过一个名叫加缪的中学生。这个人因为考上巴黎高师,扬名天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里达当即报名,进入报考高师的预备班。复习一年后,这个19岁的年轻人来到巴黎,投入了生死之战。他一考不中,几乎精神崩溃。绝境中他奋起再战,终于如愿以偿,走上了一条追求梦想的不归路。 升入高师的德里达,跟随著名哲学家伊波利特、阿尔都塞,日夜攻读马克思、尼采、3H (即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同事钻研萨特、马拉美、布朗肖、巴塔耶的文学理论。1956年获得高等院校哲学教师文凭资格之后,他到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进行短期研究,并开始翻译和批判胡塞尔的《几何学史》。 在英美期间,他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美现代派作家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等人的文学作品,使他有机会将乔伊斯等人的后现代文学写作风格,同法国波德里亚以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同马拉美、布朗肖、巴塔耶的文学语言结构创作活动相比较,为德里达后期有关文本和语音中心主义的结构理论创作做了准备。 1957年至1959年德里达应征入伍,,被派往阿尔及利亚参加正在残酷进行的侵略战争。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战争,而只是以教师身份为军人子弟教授法语。他的左倾的革命情绪同战争格格不入,使他在50年代末犯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塔筒当时兴起于整个法国的反战青年运动有密切的联系,这也成为他此后长期批判传统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历史基础。 从1960年到1964年,德里达任教于巴黎大学哲学系。1965年至1984年返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任教。德里达任教期间,并没有受到上级和同仁的重视,以至于他在巴黎大学和高等师范学院一直没能获得教授正式职务,始终都是“高级讲师”而已。 德里达不仅在哲学领域,而且也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不断探索批判传统和创新的可能性。从60年代到80年代,德里达在从事哲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文学艺术的创作和评论,同法国国内外著名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作家和艺术家们积极深入讨论有关文本和文学艺术创作的问题,使他成为7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家。 1966年他受旅美的法国社会人类学家勒耐·吉拉尔(Rene Girard,1923- )的邀请,到美国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同保罗·德·曼、拉康、罗兰·巴特、伊波利特和戈德曼等人相遇。德里达此次访美,奠定了此后他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在国际上更早地比在法国国内成名的话,那么,他在美国的此次学术访问,就是大象她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的真正起点。 1967年是德里达结构主义理论创作的大丰收年。这一年,他在法国这哲学会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论延异》(La difference)的著名论文。同时他又发表了三本重要著作: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书评8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书评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书评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书评800字: 《月亮与六便士》的情节大体上是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原型。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一位证券经纪人,有妻子和孩子,生活殷实。人到中年舍下一切一心只为绘画。最初他前往巴黎寻找灵感,后又辗转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生活,找寻到了内心的平和。但在他完成画作的时候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这是关于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一本书。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到何处去? 思特里克兰德离经叛道,他舍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并一点也不觉得惭愧,他因为自己的情欲间接毁了一个家庭他同样不感到为难。他一心追寻遥不可及的月亮,就算身无分文住在破烂的房子里他也依然是那副傲慢的样子。 全文印象深刻的有三处。 第一处,他本家庭富裕,生活美满,是什么使他舍下这一切去寻找绘画灵感。毛姆说不清,我们也说不清。 第二处,他在巴黎病痛缠身,奄奄一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朋友的帮助,但是却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破坏了朋友的婚姻也让朋友的妻子为他而死。他却一点也不觉得惭愧,相反的,他认为这是他们自

己的过错。 第三处,他在塔希提岛娶了爱塔为妻,其实他并不爱她,只是她不会束缚他,给他自由,对他无微不至。这与他生命中前两个女人是不同的。 月亮和六便士到底哪个更加重要呢? 毛姆在这本书里强调的也许是月亮更加重要,但是我们看看书中的斯特夫,他一生都在做一个好人,娶了被他人凌辱过的妻子,对病痛交加的思特里克兰德伸出援之手,夸赞他的画作,而且当得知自己妻子与斯特里克兰特好上的时候他还主动把画室让给他们。他妻子跟思特里克兰德走了之后,他虽痛苦万分但是只要他妻子愿意回来他仍然乐意接受她并一直爱她。他心中没有所谓的遥远的月亮,他似乎更在意生活的意义。这也许是更多人所追寻的。 理想与现实之间太多东西说不清,平凡与不平凡之间也是个人的取舍。如果是我,我很乐意追寻人生的意义,不管这个意义是月亮还是六便士。作者:爱读书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冯颀军(1970-),男,江苏无锡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讲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2006年12月第6卷第6期 Dec,2006Vol.6No.6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建筑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皆不满意;他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成视觉上的复杂、 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实际上,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盖里、埃森曼、特斯屈米、哈迪特和日本的井广美藤等人。20世纪80-90年代,代表设计作品有盖里的巴黎的“美国中心”、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等。此外,还有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特斯屈米设计的巴黎巴维莱特公园等。在中国,虽然解构主义设计思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即被青年建筑师们所推崇,但是由于社会文化传统对建筑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探讨和方案研究阶段,可以说并没有真正出现解构建筑。 另一方面,由于室内设计对装饰形式化追求的特殊性,解构主义设计手法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在近几年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商业建筑(如国内近年大规模建设的SHOPPINGMALL)或娱乐建筑(如 PUB或会所),由于解构主义设计的特异性和文化形式元素 的反叛性更被业主或观览者所青睐。比较有影响力的如近年建成的香港顶峰俱乐部(上世纪80年代末)、宁波天一广场 (2003年),无锡站前商贸区(2004年)及一些重要城市商业建筑或空间,其中无锡站前商贸区还获得2004年柏林建筑双年展最佳城市人居环境奖,由此可见,解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空间。 一、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的概念和起源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广中演化出来的,而解构主义的哲学根源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自六十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Derrida)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定之后便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对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的全面探讨。“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 的手段,而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1](P157) 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却又被厌恶,作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解构方法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特征如性别、地位的原则,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对待图像,解构方法企图揭示多层面的意义,按照解构主义理论,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1978年,朱迪丝?威廉逊(JudithWilliamson)在她的著作《对广告的解码:广告中的观念形态及意义》中就用解构的方法分析广告的意义,这也是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平面设计理论分析的最初尝试。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从某种角度来说,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体系是从对前人的批判开始的,德里达的批判对象非常广泛,从柏拉图以来的包括亚里士多德、康德到黑格尔、尼采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他的批判方法其实就是解构主义的方法:从批判对象的理论中抽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它进行剖析、 批判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意识而建立对于事物真理的认知: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德里达的这一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冯颀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无锡214063) [摘要]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由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大师德里达最早确定的,解构主义在现实体现上最 早运用于设计领域尤其是建筑设计及研究。文章介绍了解构主义设计的概念、起源和解构主义哲学,并对德里达和解构主义建筑实践、德里达关于解构建筑的实践倡导及解构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作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逻各斯;解构主义建筑;中国室内设计实践[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6)06-0109-03 109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 迄今为止,《月亮和六便士》仍是我最喜爱的小说,喜爱毛姆作为一个敏锐的洞察者对人性的理解,喜爱书中思特里克兰德追逐梦想与噩运,却心甘情愿深陷其中的姿态。毛姆洞察出梦想的贬值,世俗的污浊,月亮高悬于空,便士乃生活必须,他不批判手握便士的人生赢家,却也分外赞赏脚踩便士意欲奔赴蟾宫的梦想家。我们不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一些选择,却也要守住一颗赤子之心。 思特里克兰德,性别男,中年,职业股票交易员,生活单调,朝九晚五。你能想象这样一个扔进人海都难以被揪出的,再再普通不过的人,在自己40岁这一年离家出走了吗?思特里克兰德抛家弃子去巴黎当一个画家。离家时,他只写了一张纸条提醒家人晚饭准备好了,然后他只带了100元钱,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画画。 这种桥段不是应该出现在英俊帅气的20岁小伙身上吗?然后他勇敢追寻梦想,最终美梦成真,爱情事业双丰收,如同当今市面上出售的成功学书籍,读罢便让人热血沸腾。但毛姆却没描写这样的一个人物。毛姆笔下,40岁的思特里克兰德早已过了冲动的年纪,别人都在追寻稳定,他却在追逐噩运。正如作家刘瑜所说:“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在他眼中,他的人生价值所在,就是疾步如飞,舍弃一切欲望,追上自己的梦想——画出一幅好画。 他在巴黎贫困交加,身患重病,险些一命呜呼。后来,他沦落街

头,成为一名码头工人。几年后,他自我放逐到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双目失明,最终还把自己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付之一炬。就是这样疯狂的一个人,看穿城市,看穿欲望,看穿阶级观念,看穿命运,最终掐住梦想的火苗,放了一场盛大的烟火。 毫无疑问,毛姆是极力赞美这个人物的,但他又充分暴露出这个人物的自私之处,达到极端。书中的“我”问思特里克兰德,“难道你不爱自己的孩子不爱自己的妻子吗?你不想要爱情吗?”他回答道:“我对他们没有特殊的感情,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对他而言,画画是一日三餐,是生命的全部,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干扰,所以他一层层剥下父亲,丈夫,职员等等身份的外衣,剥下这些束缚,像一个溺水的人只能抓住身边的浮木,他就抓着绘画,无论如何不肯放手。思特里克兰德无疑是一个圆形人物,自私、毫无责任感,却执着于梦想,并且勇敢无比。 毛姆有千万种方式去赞美为追寻人生的意义而付出的人,却选择了这样一种对比鲜明的,极端的方式。可能他已然预见到,今天的许多人已然折服于身份、年龄、欲念,被梦想的锋利妖冶刺伤,成功的判断划向名利,梦想的价值得到质疑,稳定、舒适成为公众的诉求,人们沉醉便士的海洋中无法自拔,少有人能看到月亮。所以他用思特里克兰德这个极端的例子来警示众人,便士固然是生存之必须,但人总要抬头看看月亮。 不知其他人对这个人物有什么看法,我读到他时,是骇然且敬畏。随着文章的进程,羞愧一点点将我吞噬,在结尾,思特里克兰德将自

德里达_异延_解构主义翻译观及其理论启示

2008年11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v.,2008第35卷第6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Vol.35No.6 德里达“异延”解构主义翻译观及其理论启示 彭桂芝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摘要]从“异延”的内涵和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可以看出:任何语言符号的组成要素都不是自足的,而是与周围其他成分有着漫无头绪的复杂关系,既带有其他符号的印迹,但又彼此有别,并在形成差异时突显自身的价值。由这一逻辑出发,延伸到由符号构成的文本那里,很自然,德里达得出了作品终极不变的意义是不存在的结论。因此,德里达否认原文与译文的区分,认为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平等互补、“共生”的关系,是一种延续和创生的关系。他认为翻译是不断修改或推迟原文的过程以置换原文,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调节的转换”。在德里达看来,“有调节的转换”比“翻译”这个术语更能反映翻译的特性,这是因为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没有纯粹的所指。因而德里达“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由于原文意义不可能确定,因而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修改和转换,使原文成长、成熟,最终得到“再生”。 [关键词]德里达;异延;解构主义;翻译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8)06-0116-04 因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巨著的出版而宣告确立的解构主义,是反传统、反理性、反权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最为强劲的思维之一。“从解构‘在场’(presence)和颠覆程序入手,德里达一方面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另一方面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瓦解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和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主义”[1]277。以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价值差异论和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本体差异论为基础,德里达不断对其加以引申和发挥,独创了“异延”论;进而把这一概念引入解构主义,建立起“异延解构哲学”;并与福柯(Michel Foucault)、巴特尔(Roland Barthes)及美国的德曼(Paul de Man)等著名翻译家相互呼应[1]276,把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了“异延”解构主义的翻译观。 一、德里达的“异延”内涵 “异延”(différance)这个词语,是德里达利用文字游戏从他的三大巨著中创造出的。“从词源上看,différance是从difference演变而来。英文difference和法语différence都源于拉丁文differre。但只包涵拉丁文differre中的第一层含义:即‘差别、区别、不同’,并没有包含第二层含义。因而德里达自创différance 一词涵盖了拉丁文differre的双重含义”[1]280。 关于“异延”的这种写法,德里达这样说:“异延一词中的字母a表明主动状态与被动状态的不确定,而且这种不确定也不再受二元对立的控制和组建。”[2]27具体地说,“异延”表明符号总是“区分”和“延搁”的双重运动:在空间(共时态)上,符号总是为其他符号所限定,具有“非同一的,与其他符号相区别的意义”[3]31,使词的意义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有赖于其他符号,而只能在语境关系的区别中决定;在时间(历态)上,符号是一系列差异区分的产物,总是延搁所指的在场,“使意欲暂时不能得到实现或满足,把意义意欲付诸实践时所用的方法抹煞或减弱其效果”[3]131,[1]281。由此可见,“异延”是一种原型差异,意味着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延迟。如同德里达在《哲学的边缘》中所说:“‘异延’可以被认为用来表明一种构成的、生产的和本原的因果性,表明可能产生或者构成不同事物和差异的断裂和分化的过程。”[2]8 二、“异延”解构主义的核心本质 1.“异延”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德里达的“异延”解构思想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价值 [收稿日期]2008-05-21 [作者简介]彭桂芝(1965-),女,湖北安陆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六年级读书汇报课

六年级读书汇报课 篇一:六年级读书汇报会1 八郎镇北上村小学六年级读书汇报会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迎来了北上小学六年一班《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汇报课,这是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向各位老师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活动分为展示古诗、与经典同行、《国学经典选读》、名言展示、好书推荐等几个环节,祝愿同学们今天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现出来。 一、开场: 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于涵: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位敲门者。 马可心:那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 于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图书

馆。” 于涵: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与我们相伴一生。主持人合:当岁月尘封了所有过往的时间与空间,切断了一切回路,是什么将生活转化为回忆,沉淀为永恒?是书籍,用它优美的文字、浪漫的情怀、真实的故事、动人的情感描绘出,来自书海的安慰。 北上小学六年一班《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汇报课现在开始!合:我们班级的读书口号是: (全班答)点燃读书热情,共建书香班级! 二、活动程序: - 1 - 1.古诗展示 马可心: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的诗篇,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古诗展示(开火车背诵) 2. 相声“古诗串联” 于涵:从一年到六年我们共学习了多少首古诗?(120)你们还记得吗?(记

得)请听相声“古诗串联”。 3.与经典同行 马可心:中国的革命离不开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他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毛泽东诗词是德育资源宝库中的—块瑰宝。容易打动我们的心弦,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所以毛泽东诗词是对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 首先请欣赏《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忆秦娥娄山关》、 《七律到长征》 于涵:我们的塔虎城是一座古城,它记载着历史的足迹,民族英雄岳飞曾带领岳家军抗金。今天让我们领略岳飞的《满江红》。 4.展示《国学经典选读》 于涵: 中华古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发出耀眼的光芒。习主席就非常重视我们的《国学经典》同学们读的怎样呢?接下来就把你的读书情况汇报给大家

德里达究竟解构了什么_

2001年第5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l,2001第38卷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Vol.38 (总143期)(Philosophy,Hu mani ties and Social Sciences)General,l143 #德里达研究# 德里达究竟解构了什么?X 刘成富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0和/文字学0理论,是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颠覆了以/逻格斯中心主义0、/语音中心主义0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 通过解构言语与文字的关系、文本的传统意义以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等级概念,德里达实际上 为我们解构了亘古如斯的西方传统哲学,即/在场的形而上学0。 关键词:文字学;解构 中图分类号:B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278(2001)05-0038-04 一、三大解构 首先,德里达解构了文字与言语的传统关系。德里达的/文字学0理论是法国20世纪后期的主要文化思潮之一,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理论波及了哲学、文学、艺术和神学等诸多领域,是一种反理性主义哲学的继续和发展。从哲学思潮的演变过程来看,卢梭、黑格尔、尼采、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列维#施特劳斯、巴塔伊、阿尔陀等都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相比较而言,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他的/哲学文学化0和/文学哲学化0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就语言的批判方面,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尼采。文字先于哲学和一切观念形态的观点,在5论文字学6里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5论文字学6是一部公认的解构主义经典之作。/文字学0,顾名思义,是一门关于/字符0的/科学0,即不考虑具体语言和文字系统,而是仅仅针对文字和书写符号的形状进行的一种探究,说白了,就是/白纸黑字学0。德里达认为,西方文化对文字的压抑由来已久。在5论文字学6的第一章/书的终结和文字的开始0里,德里达使用了尼采的半句话作为题记/苏格拉底没有写作0。接着,他大量引证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以言语压制文字的种种现象,如柏拉图称文字是小孩子的发明;又如在5解释篇6里,亚里士多德把口语视为内心感受的表征,而把书面语则当作口语的表征等等。德里达说,这种思想就是/逻格斯中心主义0,即/语音中心主义0。在/逻格斯中心主义0的时代,文字在西方始终受到严重的排斥,被视为媒介的媒介,而且总是处在意义的外围。德里达还发现,好的文字总是能够按其本然被 X收稿日期:1999-10-20 作者简介:刘成富(1962-),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历史文化学博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000字: 这是一本很多人都看过的书,“月亮”代表着纯洁的理想,“便士”意味着苟且的现实。 故事有这样一个版本: 一个年近不惑的大叔,做着收入不菲的证券工作,有一个温柔大方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孩子,住着另人羡慕的大房子,拥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就那么突然的有一天,他放弃了这里的一切一切,带着家人的数落,旁观者的责骂和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作品去远方追求他的绘画梦想。他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住在肮脏的孤岛,与世隔绝,没卖出过一副画,终日疾病缠身,最终痛苦死去,而生平最满意的作品也被自己一把火烧掉,永世不得相传,即便最终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也是他死去很久以后的事了。 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一个怀揣梦想的大叔,终于有一天冲突了世俗的眼光,道德的束缚,带上画架去了艺术的国度。在那里,他仿佛到了梦想的天堂,他全情的投入,心无旁骛的作画,绘画带来的满足让他忘记了身体的疼痛,他一刻不愿停歇的创作,终于在临终前完成了此生最满意的作品,并将它带到坟墓,实现了灵魂与肉体的真正共存。

前者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后者是故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本人。 其实写一份书评可以有好多出发点,故事的编排,写作的技巧,作者的经历都行,今天我想从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本身,去思考一些关于人的问题。 很多人并不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的做法,一个男人不应该像他这样毫无责任感;但更多人会选择中立,既不赞同,也不反对。讨论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是平庸的人,既没有天赋和勇气去追梦,又不甘于太过平凡。 那么什么是梦想,是一个会刺激你荷尔蒙飙升的词?是一个会让你获得快乐的源泉?还是一个你一直想去又到不了的远方?我想都不是,书中没有介绍思特里克兰德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的痛苦和瓶颈,更加没有任何说明他有经历怎样的挣扎、折磨甚至放弃。但我们都曾有过兴趣爱好,健身?读书?画画?弹琴?哪一个坚持过几十年如一日?最初的兴奋都逐渐会被过程中的困苦所消磨,直至放弃。 如果你觉得我在灌鸡汤劝大家去追求月亮,你就错了,我并没有兴趣讨论什么才是梦想,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资格去拥有。我也没有因为读完这本书而感受到强烈的悲伤或是兴奋的冲动,我最感慨的是拥有梦想这件事带给思特里克兰德的冷静和理智,以及对人性的洞察。 思特里克兰德的智慧 看似冷血的思特里克兰德早就看穿了人性,妻子的哀怨更多是因为自己的离开使她没有了生活的依靠,她明明憎恨思特里克兰德,却

德里达的思想

转载]哲学大师德里达:解构主义点滴 已有757 次阅读2013-6-27 12:52 |个人分类:千里旅行,万卷阅历Travelling and reading help yo|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哲学结构主义德里达语言学语言哲学 德里达是法国人。正是他创建了解构主义学派,向人们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已经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发起挑战。德里达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突破性的著作写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他在学术界,特别是在美国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美国度过了很长时间。 德里达是20世纪少数几位人们熟悉的哲学家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就能理解他的思想。他的解构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学术思想。解构主义的核心概念就是每一个字,延伸到每一句话,都具有多层内涵意义,而且这些内涵意义随着文化和历史的变迁而发生着改变。举例来说,一位作家或许不知道解构主义,但是当他铺开纸写作的时候,他写的文字就具有很多表面意义以外的其它含义,而专家可以通过“解构”的手段来发现这些其它含义。当然对有些人来说,德里达的思想根本无法理解。在1992年,剑桥大学的一些研究员认为德里达的著作非常荒谬,差一点剥夺了他在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尽管如此,德里达对当代思想界的杰出贡献是无可置疑的。 2004年10月11日扬子晚报 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德里达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8日深夜,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教授因胰腺癌在巴黎一家医院去世,享年74岁。 法国总统府于当地时间9日向外界公布了上述消息。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德里达的去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他在一份声明中说:“因为他(德里达),法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当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公民’。” 作为解构主义的创始人,德里达堪称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他的辞世也被认为是法国思想界继1980年让-保罗·萨特逝世后最大的损失。 小学时被开除 雅克·德里达1930年7月15日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家庭。德里达的父亲是个商人,德里达一家原本居住在首都阿尔及尔,后来举家搬到了避暑胜地埃尔比哈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小学六年级读书活动总结

小学六年级读书活动总结 小学六年级读书活动总结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选择阅读材料”。鉴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有材料做依据)这个问卷共分为9个模块,分别是读书兴趣调查、读什么样的书调查、读书习惯调查、读书方法,策略,态度调查、读书量调查、课外阅读阅读时间调查、课外阅读环境调查、阅读收获,效果调查。根据调查我做了相应的总结,经过这半学期的实践,感觉收获了许多,现将这学期的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1、积累本的使用。 这学期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积累本,把平时读书中遇到的好词好句积累在本子上(好词包括近义词、反义词、语言积累等)我告诉我的学生没有事闲暇时多读读,不是让你背,读的遍数多了,当想用时,自然就会用了(积累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积累在积累本上,一部分内容也可以选择填表的形式(有材料做依据)内容可分为背诵篇:优美句段、优美文章均可,但必须背会;摘抄篇:摘抄优美句段、优美文章、可以多读几遍,为写作做准备材料;创作篇:把所学、

所思、所想、所悟写成文章,供大家赏析;故事篇:讲故事,意在会讲,讲的有声有色,有韵味,在课前3分钟做,目的也是为了丰富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小报的制作。 读书,一要提高读书的量,二要提高读书的质,怎样提高读书的质呢?孩子们都喜欢做小报,如何将孩子们乐意做的事,不但做好,而且有所收获呢?我将小报分成几个板块,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板块去做,也可以选择自己有能力的板块去完成。 (1)文学常识 内容分为: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文章主人公简介等。 (2)优美句段 内容自由选择,但必须是你背诵下的优美句段才可以去做小报,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积累。 (3)词语链接 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接龙、读书成语、ABB/ABAC/AABB/AAC/ABCC等词语的积累。 (4)读书对联积累。 (5)读书名言积累。 (6)读书故事积累。 以上活动通过“我爱阅读手抄报”评比来检测学生的积累情况。 3、抓住契机利用好教材。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00字

读完《月亮和六便士》的最后一页,我最先想到的是这句话。就好像这句话本来就在那里,就等着这本书唤它出来一样。 当然,取决于真正爱的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月亮,代表心中崇高无尚的理想,而六便士,代指金钱,地位,代表世俗所重视的东西。 这本书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就是一位为了心中的月亮放弃了六便士的人。这样说也并不太恰当,因为他并没有经过权衡,心中的月亮便成了他的一切追求。 从一名中产阶级的股票经纪人,一个普通魁梧的中年人,一对儿女的父亲,一名乐于应酬的女人的丈夫,突然间逃离了现有的一切,从伦敦辗转到巴黎,又辗转流离到了塔希提岛,最后在如画的岛上找到了他所追求的真谛,接近生命的尾声时,他将他的感悟画在居住的小木屋里,然后用剩下的生命对着他的画作体悟,临终前又嘱咐妻子将小屋付之一炬,只留下他平时的一些画作供世人惊艳。他临终前是安详的,正是因为他追逐到了心中的月亮,有限的生命也就变得充满意义。 对于世人来说,他是个普通,其貌不扬,说起话来又尖酸刻薄,丝毫不会圆润的人,就如同“圆孔里的方塞子”。对于周围的世界,他显得格格不入。对于绘画艺术的追求,他也不追求赞赏,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追寻真正有价值的艺术。 绘画对于他而言,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理由,“有的人没有出生在正确的地方……他们始终把亲友视如陌路,对生平仅见的环境毫无感情,也许正是这种疏离感推动他们远走高飞,去寻找某种永恒的东西,某片能让他们眷恋的土地”,这土地也适用于精神领域。这种追寻是冥冥中的指引,像隧道中的唯一光束,让人不得不靠近。 以致于,打零工也是为了画画,赚够了一段时间的钱,就去画画。 两名医生可以做一个很好的类比,一名特别出色,年纪轻轻就被选为医院的管理层,他却由于偶然地旅行,喜欢上一方土地,当了当地一名普通的检查员,而稍微逊色的一个医生,接替了他的位置,名利双收。在后者评判前者糟蹋自己时,作者进行了灵魂拷问:“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生活在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内心得到安宁市糟践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去的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取决于自身如何定义安宁。 让我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他究竟需要多大的空间?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读书笔记是什么?读书笔记怎么写?读书笔记格式有什么要求吗? 1915年,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出版后,一位评论家评价书里的主人公:他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很喜欢这个说法,便决定以《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下一部小说的名字。“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这句话出自刘瑜的文章《另一种高度》,后来在*上广为流传。很多人以为这是书中的一句话,这一点我也是读完全文后才知道的。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过四十的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寻自己的精神世界,抛妻弃子前往巴黎绘画。在巴黎还拆散了一位朋友的家庭,朋友的妻子也因情自杀。而后思特里克兰德辗转流浪到一个位于太平洋的小岛塔希提,期间思特里克兰德同当地土著爱塔结婚生子,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患上麻风病,在房子四壁完成了自己最完美的作品,眼睛已经失明的思特里克兰德又让妻子在自己死后将房子烧毁。书中有大量深刻的句子透过人物的口表达毛姆的思考,同时也塑造着人物本身。短短的概括又怎能了解人物呢,我摘录了两段让我笑到抽筋的片段。巧合的是皆是粗鄙之语,我只是认为它使得人物鲜活的出现在眼前,让你更能了解到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片段一:思特里克兰德邀请毛姆到他住的地方看他的画。 “你最好站在这儿,”他指着一块地方说,他可能认为在他把画拿给我看的时候,这是一个最适合观赏的角度。 “我想你不愿意我说话吧,”我说。 “这还用问,他妈的,我要你闭住你的嘴巴。” 片段二:尼柯尔斯船长向毛姆讲述他是如何结识思特里克兰德 他在广场上又看见了思特里克兰德,思特里克兰德正靠在一座石雕像的底座打盹。他踢了思特里克兰德一脚,把他从梦中踢醒。 “来跟我吃早饭去,朋友。”他说。 “去你妈的。”思特里克兰德说。 我一听就是我那位老朋友的语气,这时我决定把尼柯尔斯船长看作是一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