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问题

形势与政策问题
形势与政策问题

1,如何看待中国同邻国的陆地边界规划问题

:中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前苏联(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先后举行了三次边界谈判。第一次在1964年,第二次从1969年到1978年,第三次谈判自1987年开始至2004年。

1991年5月16日,《中苏国界东段协定》签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该协定。1994年9月3日,《中俄国界西段协定》签署。

1994年4月26日,《中哈国界协定》签署。此后中哈双方分别于1997年9月24日、1998年7月4日签署了两个国界补充协定。

1996年7月4日,《中吉国界协定》签署。1999年8月26日,中吉双方签署了国界补充协定。1999年8月13日,《中塔国界协定》签署。2002年5月17日,中塔双方签署了国界补充协定。2004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外长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2005年4月27日和5月31日,中俄两国最高权力机关分别批准了该协定。2005年6月2日,协定在双方互换批准书后正式生效。《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标志着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同时也标志着我与前苏联7600公里的边界全部划定。

中国与苏联,以及后来与俄罗斯的边界问题,是经过漫长、艰苦的谈判才解决的。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消除了两国关系中的障碍和隐患,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我国内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与俄、哈、吉、塔边界问题的解决表明,只要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尊重国际法基本准则,以公正合理为出发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实现互利双赢是可以做到的。

中印边界长约2000公里,从未正式划定,双方争议地区约12.5万平方公里。

20世纪80年代中印关系正常化后,双方开始讨论边界问题。为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两国先后于1993年9月和1996年11月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2003年,两国总理任命特别代表,从两国关系大局的政治角度出发,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双方特别代表经过5轮会晤,就《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达成一致,并在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时正式签署。

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边界问题也是在这一政策和睦邻友好外交方针的指引下,通过与邻国的平等协商解决的。

我国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同时,边界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关系着我国能否与邻国和平相处、能否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非常敏感。为使边界问题获得圆满解决,我国政府从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中提出并遵循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包括:

(一)坚定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协商,通过互谅互让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解决之前维持现状不变;

(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照顾历史背景,又照顾已经形成的现实情况;

(四)按照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对待历史上的旧界约,遵循国际惯例划界和勘界。

新中国在边界问题上的政策和立场是一贯的,即准确把握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稳定周边的关系,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与有关国家解决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是相邻国家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边界问题的解决进程,同时边界问题本身又反过来影响着国家关系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与邻国边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为了发展与邻国的友好合作并为我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我国政府一直秉承睦邻友好的方针与邻国处理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双边关系。实际工作中,我国政府准确把握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稳定周边的关系,实现了睦邻友好与解决边界问题的相互促进。

2南海问题现状,中国的困境与对策

南海巨大的石油利益、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使其成为各国的争夺点。最近,我国南海争端又起,东南亚群国已向我们频频出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几个大国更是虎视眈眈,南沙群岛岌岌可危。我国必须抓住时机,采取有效对策果断解决南海争端。

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

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这一轮抢占南海小高潮的导火索,就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这就给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的圈地运动抢得先机。当人类已经从圈地走向圈海,南海就貌似是蓝色圈地的最后空间。

于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口水仗。中国的理由是,汉朝时中国已发现南沙群岛的航线。《宋史》中也记载了宋朝抚恤在我国南海诸岛海面上遇难的外国船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量时,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而当时菲律宾人还是穿着草裙的野人。二战中,南沙群岛被日本夺去,二战后,日本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1946年,国民党海军率两艘军舰接受南沙群岛,说是收复,其实就是大笔一挥表明了我们的院子在那里,这就有了现在所谓的九段虚线,也就是中国地图右下角的南海诸岛U型虚线,看看地图就知道,这九段虚线几乎是贴着东南亚各国海岸线而走的,当时东南亚邻居还在窝里斗,没人理睬中国。但中国也就是在地图上挥一下笔,根本没派出一兵一卒去镇守南疆。1951年,美国单方面与日本

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但没有明确规定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这一祸根成为后来一些国家侵占南沙岛礁的借口。尽管这样,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美法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中国。

菲律宾的理由很简单,黄岩岛距离菲律宾的吕宋岛在200海里之内,因此黄岩岛在菲律宾的海洋管辖范围内,从而宣布对黄岩岛的主权。与越南、印尼、文莱等国关于南沙群岛的争执也大致如此。

简单说来,双方的争执是:东南亚五国说,南沙群岛离我近所以是我的。中国说,不对,800年前这里就归我了。

争议面前,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明确要求各方不单独采取行动,但是《宣言》不具备法律效力,在东盟各国的强烈举动下形同虚设。别国已经将《宣言》束之高阁;当我们老老实实地“搁置争议”时,别国却正在兴高采烈地“单独开发”;当我们以软弱无力的外交辞令抗议时,别国军舰正在南海海域逮捕、甚至射杀我们的渔民;当我们仍然沉醉于那两次南海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时,别国的士兵眼下正加紧在南海诸岛上修筑碉堡,巩固战绩。

中国现在的状况就好像和一帮邻居下馆子,大家事先白纸黑字地约好了要按照一定的礼节来细嚼慢咽,品尝美味。没想到一帮饿鬼跳上桌招呼也不打就海吃了起来,等待中国人肚子饿了,却发现桌上已经杯盘狼藉,所剩不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中国提出来的,但真正开发的是别人,搁置主权的是我们。与菲律宾直接以法理形式冲撞中国不一样,更多的国家不玩明的玩暗的,不抬头不说话,甩开膀子拼命干,一心一意把岛占。

三、我国解决南海的主要对策

面对相关国家“温水煮青蛙式”的蚕食,从民间传来两种声音———准备打和不宜打。中国网上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抱怨政府懦弱无能,就连菲律宾、越南,这些弱小国家的挑衅也逆来顺受,除了一次又一次“抗议”或“严重抗议”,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手段,每一次都不了了之,没了下文。而相关国家也把中国的隔空喊话嘲笑为“只会叫,不会咬”的软弱可欺。由此,中国国内的老百姓深感郁闷,现在邻居已经跑到我们的院子里私自抢占地盘了,我们还能无动于衷?老虎再不发威,他们就真的以为中国是病猫了!古人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更何况在卧榻之侧?普京有言:难道我们挨了打只能去擦一下带血的鼻涕?许多国人迫切希望中国能够像俄罗斯那样,在面对侵略和挑衅时能够拍案而起,该愤怒时就愤怒,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杀鸡儆猴的时候就杀鸡儆猴,如果我们不敢杀的话,鸡就会变成狼,猴就会更加猖狂。

另一方的意见是,发展乃是中国的第一要务,国家目前处于发展的最好机遇期;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为战争即便对于胜者,也是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付诸战争。考虑到在南海岛屿上我们不占地利,东南亚国家可以利用在自已家门较近的便利条件,与远航作战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国海、空军纠缠,咬住不放。远程空战海战,确是目前我国的软肋;就是打得下来,如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和强大的海、空军的协防,被赶走的其它国军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收回来容易,守难。政治上,尤其国际政治上的事并不是振臂一呼就可以了事的,它不仅要准确计算出获胜的可能性,更要精确计算出获胜后巩固和消化战果的可能性。因此,它需要全局和历史的眼光。

目前我国在南海处于“谈不拢,打不了,拖不起”的境地,谈不拢,都说是自己的,打

不了,要明白,以我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打败周边小国,收复南沙岛屿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拖不起怎么就拖不起呢?

首先是时不我待,时间对中国并不绝对有利。目前这些国家不光在继续蚕食中国的岛礁和领海,像越南等还在疯狂开采本来属于中国的石油;等下去,不光我国宝贵的海上石油资源会大量流失,根据国际法,被占五十年的岛屿会被认为丧失主权,而我们南沙很多岛屿已经被占领二三十年了,如果在二十年内我们不能收复这些岛屿,中国有可能会永远丢失这些领土领海。中国在发展,其他相关周边国家也没有闲着,这些国家也在加强武备,而且他们已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通过南海数百口油井带来的滚滚财富,再投入巨资扩充海空力量,南海战场建设逐步实现“驻军常态化、工事永久化、阵地纵深化”。所以长拖不治必然夜长梦多。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那怎么办呢?南海问题不像治盲肠炎,不可能一刀切下去就解决问题,相反,它极为错综复杂,需要智慧和勇气。

3 中日关系为何如此敏感复杂

一:日本方面对华态度,侵占中国领土,制造矛盾时段,导致关系复杂;二:中日在经济上互利互惠,并且日方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中国有帮助;三:日方新任领导人的膨胀野心,试图成为亚洲的霸主,以防止中国的日益崛起。国内的右翼分子不断歪曲事实,导致矛盾激化‘四;战略规划上不同,有着水火不容的关系五政治制度和意思形态的不同

4 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诉求

理性爱国,应该是充分地了解并热爱中国文化。若是身为一个大学生,却对自己的本土文化不求甚解甚至漠不关心,那何谈爱国?就像一座大楼建筑在用沙砾堆积的地基之上,岂有不倒之理?不会唱念做打但当说到生旦净末也能略知一二,不能挥毫泼墨赠人墨宝但至少也曾沐得柳骨颜风,不能吟诗作对但也可会意李杜文章,不能转轴拨弦三两声但也晓得宫商角徵羽之来龙去脉。面对外国友人,我们能如数家珍般的列举国粹,就是爱国;我们能通晓一二,尚不致使先人的心血在我们手中断绝,就是爱国;我们不盲目崇洋,不妄自菲薄,就是爱国。

第二层次我把他定义为,能够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来面对或处理自己的爱国情绪。如今在网上,无论是人人还是微薄等社交网站,我们的大学生们所显现出的最明显的特质便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了,对某类人群常常处以标签化,对日本等和中国之间具有敏感话题的国家的刻板印象严重,经常被一篇完全没有逻辑或者漏洞百出的图片和文字而勾起怒火。相对应的,这体现的正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求证精神、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太容易人云亦云。就比如在钓鱼岛风波中,眼看风波渐渐平息,有一天网上突然开始流传一张名为有两名日本人混入游行队伍打砸抢的照片,再一次挑起成千上万大学生的怒火,而最后证明,这完全是一张伪造的图片,数以万计掌握着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居然就这样被骗的团团转,这样的爱国情绪难道不是很幼稚的吗?

而最后一个层级,我觉得是最普通却也是最难的。作为一名大学生,与其去幻想一个自己或是有一个伟人横空出世,突然像按了机关一样,国家一瞬间国强敏富,突然间原本颐指气使的外人不敢随意轻侮,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大学生就应该每天认认

真真、扎扎实实心无旁骛得好好学习,有朝一日成才之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每个大学生都用自己的双手稳健的推动整个国家进步,直到有一天我们强大到无人敢欺。如果每个学生个体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依照学科要求去做好自己的本分,那才是最为真诚、最该受人称赞的爱国行为。

5你认为中日钓鱼岛,东海问题该如何解决

(一)主权问题绝不退让

利用法律维护权益,获得国际社会支持。 1. 充分利用海洋法、国际法

根据国际法,如果一国对自己本身曾经拥有的权利放弃后,其他国家就可因此而取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在东海大陆架拥有相应权利,这是我们不能主动放弃的。在目前我们无法通过谈判等方式收归主权的时候,我们可以完善相应的国内海洋立法,为将来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争取主动权[4]。

2.我们可以借鉴国家实际中的范例来为解决这一争论提供一些启示。

(1)与冲绳海槽可以相比较的是帝汶海槽。在1972 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大陆架划界协定中,帝汶海槽的存在成为双方当事国考虑的最重要的相关情况。这个先例的存在,对衡量冲绳海槽的作用提供了参考。冲绳海槽的存在,虽然不是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惟一的决定性因素,但它作为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地貌特征,应当作为划界的重要基础,或者是作为谈判的出发点[5]。

(2)1958年《大陆架公约》的缔约国可以用“中间线”原则划分相向的大陆架,但对于中日两个非缔约国来说,用“中间线”为原则划分大陆架没有法律基础,双方只能依据公平原则协商。根据《海洋法公约》,地理上的自然延伸是沿海国大陆架权利的法律基础。1969年的时候当时国际法庭也德国、丹麦、荷兰他们也是一个大陆架,完全相同的一个个案作为一个案例,假如中国有有朝一日可以跟日本上到国际法庭的话,在法理依据上中国已经有了。(二)经济开发可以共荣

坚持公平原则、互惠原则,共同开发。

2007 年4 月11 日至13 日,温家宝总理成功访问日本,中日两国在东京发表了《中日联合新闻公报》,其中就东海问题达成以下共识: 努力坚持将东海变成和平、合作、友好之海; 中日双方同意在最终划界前,在不损害双方关于海洋法诸问题立场下,根据互惠原则共同开发东海[6]。对我国而言,武力解决东海大陆架问题并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国家战略以及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对日本来说,现阶段也没有作好在大陆架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准备。因此,对话与合作理应成为解决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的最佳途径。

共同开发是有关国家暂时搁置对经济资源开发的专属性主权权利争议的情况下,在相互间协定的基础上,以某种合作方式勘探和开发重叠主张海域的相关资源。它是世界上很多国

家认可和采用的一种功能性合作制度。争端海域的共同开发是划界前的一种过渡安排,它不妨碍最后协议的达成和最后界限的划定,不意味着任何一方放弃其权利或权利主张,又能以符合经济效益原则和各自利益的方式毫不延迟地,有效地勘探开发资源,使它们迅速地从商业性发现和生产中获得最大经济利益,有利于维护东海稳定和中日关系大局,符合双方利益

6国际防核扩散机制上的缺陷

首先,这归结于一些核大国的核战略政策阻碍核不扩散进程。

世界主要核大国拒绝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非核武国家放弃发展核武的权利,但是核武国家相应地要向非核武国家提供“消极安全保障”,即明确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针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是消除核威胁恐惧感的有效步骤,也是防止核扩散、进行核裁军的基本条件。但是,在五个公认的有核国家中,目前只有中国明确宣布在任何情况下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美俄战略核力量建设快速发展。1999年,美国会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年,美正式宣布退出《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同时加速发展反导系统;2002年,美《核态势评估报告》提出新的核战略,宣称美有可能恢复核试验及研发各种小型核武器,并将在多种条件下可能对无核国家首先使用核武器。军事专家指出,美此举意味着向核战争大大迈进了一步。美出台的《21世纪的国家安全与核武器报告》,重新评估核安全环境,酝酿调整核政策;俄加紧部署机动型“白杨-M”洲际导弹,多次试射“圆锤”潜射弹道导弹,重点提升突防能力和打击精度。2008年7月8日,美捷签署反导雷达基地协议,美将在布拉格西南约60公里处建立反导雷达基地,计划2013年投入使用。2008年8月20日,美波签署反导基地协议,美将于2013年前在波北部部署10个导弹拦截装置。俄为反制美部署反导系统,宣布将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并暂缓科泽利斯克洲际弹道导弹师撤编计划。

美国在防止核扩散上奉行区别对待的双重标准。美国对盟国研发或升级核武器听之任之,却要求其他国家严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色列迟迟不肯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英国决定投入185亿美元研发新一代核武器,以替代现有的“三叉戟”潜射核导弹;日本聚集大量核武原料,完全可以在数月内造出核弹。美国对此装聋作哑,就因为这些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2000年美国对印度核试验还严厉批评,但在2006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签署关于美国与印度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的法案,2008年10月10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印度外交部长慕克吉在华盛顿签署了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得向非缔约国转让核技术的规定。

其次,中小国家在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上的失衡加剧了“危机感”。美国2002年《核态势评估报告》将朝鲜、伊朗等国列为核打击目标。这些国家认为美最终目的并非防扩散,而是要改变其政权性质,而为避免重蹈伊拉克覆辙,就必须拥有和壮大自身核力量。如:朝鲜称“鉴于美设法孤立和推翻政权,朝任何继续扩大其核武库的行动都是正确的。”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不管西方国家怎么做,伊朗都将继续核活动。制裁并不重要。制造威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伊朗决不会向过分的要求屈服。”另外,冷战结束后,一些在两极

体制下被掩盖的地区矛盾凸显出来,也加剧了一些国家研发核武器的冲动。

再次,国际防核扩散机制在防止核扩散上显得较为软弱。第一,这一体制与它的环境有种种冲突。彼此有种种利益冲突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安全困境”,有核国家有保持优势的冲动,无核国家有获取核地位的冲动,两种冲动夹击着核不扩散体制。第二,条约规定,缔约国有权为和平目的研究、生产和使用核能。但启动核反应堆的国家究竟是要核能还是核武难以界定,这也是伊朗核危机争论不休的症结所在。第三,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本身存在若干缺陷。这一体制尽管客观上有助于降低核危险度,但其本身具有某种歧视性和不公平性,单方面让无核国家承担义务,有核国家却缺少相应承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一种自愿加入的契约式条约,缔约国也可以随意退出,其约束力是有限的,也比较软。印度和巴基斯坦至今游离于条约之外,这是发生印巴核危机的重要原因。

7大国,尤其是美国对核武的双重标准

形势与政策论文:2011年国际经济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近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1。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2。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3。“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奥巴马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日本受福岛核危机,经济衰退复苏步履维艰。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

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2%,虽低于IMF估计的2.2%但仍是近4年来最好的欧元的被动持续升值。油价居高难下,开始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长期前景普遍乐观。目前,发展中国家具备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1。宏观经济环境普遍改善。2。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3。南南经贸合作明显加强。亚洲与拉美、亚洲与非洲,亚、非、拉区域合作步伐加快,带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泛区域、区域和双边合作蓬勃发展。4。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加速发展,

形势与政策心得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摘要:形势和政策对于我们大学生的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关注现在的国内外形势,它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形势与政策我也有着一些自己的见解,本文讲述了十一月的时事和我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大学生就业难;《碳税法案》通过 我们已经学习《形势与政策》一个学期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们也认识到了当今的形势和政策对于我们大学生的今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对与形势与政策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在我来谈谈我对近日发生的时事的看法和见解: 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11 月5日在深圳闭幕。本届大会为期两天,设立展位2100多个,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和各类机构参会。大会期间共举办35场签约、推介活动,召开了120多个专题和业务会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自200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0届。 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可以让我们了解对各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人才的优势,有利于国家的交流和人才的引进,促进了国家发展。大会为海外人才登陆中国和国内人才走向世界提供良好平台,为全国的引智事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将在两天内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目前天宫一号运行稳定,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11月14日20时0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试验成功,

形势与政策_国际形势

中国与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今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

2018年形势与政策期末总结

2018年形势与政策期末总结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记忆深刻的是有关于“诚信”的一次形势与政策课,老师以播放雷锋的事迹视频,来教育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应该在生活中学会诚实守信,做一个21世纪的文明大学生。雷锋的事迹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很熟悉,但在大学再一次认真地重温他的事迹时,我们还是热泪盈眶。不知大家是否都已经意识到:当我们是小学生时,雷锋的精神我们落实的很好,而大学,我们有点慢慢遗忘,又或许,我们只是口头上高呼“学习雷锋”,付诸实践的已经不多。我相信,通过这次学习,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思想上、行动上苏醒了。 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已经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是具体的,也是深远的。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我们必须学习政策,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的变动方向,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

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形势与政策小论文 第一篇中日关系论文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

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1.史教科书事件 日本为了替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开脱罪责,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篡改侵华史,美化军国主义不仅违反了《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和原则。否定了日本政府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民所表示的深刻反省,而且关系到中日友好合作的前途,因此,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愤慨。中国人民用确凿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确对待过去那段历史,这是中日关系中重大原则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有关方面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第一篇中日关系论文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

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1.史教科书事件 日本为了替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开脱罪责,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篡改侵华史,美化军国主义不仅违反了《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和原则。否定了日本政府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民所表示的深刻反省,

学习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三篇 作为一名青年人,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三篇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通过这次魏教授的讲解,我对当今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一名青年人,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青年人;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会上身一个等级。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有很多的阻碍,因为其他国家会眼红,中国威胁论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外界却把中国比喻为“救世主”。中国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对外国的威胁,中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在看国内外的时事我会看的更深刻,更透彻。这也是我们青年人必备的能力。在以前,每当我看到中国在美国面前总是低声下气时,我就会觉得很生气,很不解,而现在,我知道了不能以一时之气而做出错事。在没能力与之抗衡的时候不应太张狂,随着中国一步步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同以前了,在国际上说话更强硬了,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了。

当前形势与政策 的几个实例

国际形势的分析的几个实例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西”主导了“东西关系”,“北”主导了“南北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和突出作用。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极化的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 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冲击美国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G8会议向“G8+5”会议的演变。很多全球政治、经贸和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在G8体制中得到解决,而必须邀请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决策,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议题、发号施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出现尖锐化和长期化的趋势 美国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立以及在安全上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冷战时期美苏矛盾的延续。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更是根深蒂固,是植根于文明、信仰和价值观的冲突。现在出现的新趋势就是俄罗斯与伊斯兰极端势力有可能结合,某种程度上形成对抗美国的合力。如果这一结合出现,必然导致美国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国际环境将更加恶劣。 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内部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表现出逆向演变的趋势 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有两大支柱,即强大国力和联盟体系。美国联盟体系中欧洲是最重要的部分,北约一体化组织是最主要的机制。冷战结束后,由于外部共同对手苏联的解体,欧洲对美安全合作的愿望下降,在主要的威胁认知上与美国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与被布什称为“老欧洲”的矛盾更加尖锐。另外,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的主导力量,对美独立性增强。欧盟正面临着东扩后的内部协调和其他复杂问题,欧洲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事务解决和加强欧盟内部团结上,而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北约责任,受美国调遣。另外,美欧经贸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欧元的崛起势必冲击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影响美国利益。 总体上看来,国际格局正经历“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资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

年月《形式与政策》期末考试试卷答案完整版

2011年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答案 1、必答题 (1)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一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将自身成长需要和十二五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谈谈你的看法 答:首先,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题和主线。面对日益加剧的就业问题,社会各个方面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增强对就业形势变化的心理承受的准备,形成良好的社会主流舆论环境。政府要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重要目标,加快社会、经济转型改革的步伐,完善促进创业的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我们大学生在这股就业的洪流中,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寻找出突破口。 其次,大学生就业应在就业观念上求突破。一是大学毕业生要明确就业的目的。二是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考研的学生也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不要轻易错过难得的就业机会。 同时,大学生就业应在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上求突破。一是要建立完善的“预备就业”机制。在校学习有余力的大学生,也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和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最后,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中求突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由“找饭碗”向“造饭碗”模式转变,以创业促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的热潮。 (2)、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对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启示? 经验: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3.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的法宝。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平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宝贵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大学形势与政策 感想

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战争爆发、皇朝更换接连发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有必要了解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提高自己. 上了《形势与政策》后自己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加深了很多.这不仅由于大学自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了解外面形势的渠道多了很多,更由于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形势与政策》课,使我们能够正确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 日本选举、韩国人被绑架、台湾局势这些看起来好像都与我们大学生无关,但想深一层事实是否是这样呢。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在打败帝国主义、日本主义和推动社会发展上,大学生不可置疑地被认为是一股强大而不可缺少的力量。五四运动、各种爱国报纸的出版,无疑给了中国革命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在国家动荡时期需要大学生的力量,而如今社会已经安稳,国家经济蓬勃发展,我们大学生是否对国家形势的发展有所帮助呢? 作为现代的主流,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国家早几年实施了大学扩招政策大学生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不容忽视。其次大学生是经过十多年勤工苦读,高考等考验而挑选出来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比较强。再次,学生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涉及的面之广,程度之深,实在不可估量。 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复兴的责任,究竟要怎么做才可以了解国家形势,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们是学生,虽然我们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虽然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自由扩大了,但我们始终是一名学生。作为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重任,无论怎样都应先把学习搞好。但我们不单是学生,我们也是半个社会人,所以毫无疑问,了解国际形势就成了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了解国际形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信息工具,如电视报纸和电脑。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图书馆。在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我们要认真听课还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加强了解。 大二的生活转眼间过去了,即将面对的是大三的生活。在过去的一年间我虽然成长了不少,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也有所加深。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我所了解的还远远不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认真学习和了解时事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经过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我会褪掉以前的青涩和懵懂,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主权是大国崛起的逻辑起点。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中国又是一个主权尚未完全统一的国家。前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应当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平等地接受,而不是强迫世界接受的过程。在国际法的框架下与国际社会和平互动,按自由贸易原则平等地分享国际资源是贯穿中国崛起始终的原则。此间,中国国力使用是有限的,军事的性质仅属于自卫性的。后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又是中国完全实现主权统一的过程。与“台独势力”斗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对中国来说,是不容讨论和不能妥协的原则。从这两方面看,中国崛起的认识逻辑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政治文明是中国崛起的逻辑主线,也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崛起的政治保证。中国对政治文明的诉求是国际民主与国家民主的统一。国际体系的本质是一个国际资源分配体系。现存的国际资源短缺是绝对不平等的国际资源分配体系的结果。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中国国内资源供给日益短缺状况,使中国对外部国际体系,尤其是资源分配体系有了更迫切的国际民主诉求。国际民主,本质是主权国家对国际资源,尤其是极难再生的稀缺资源的平等共享的权利体系。世界上绝少有国家为阳光打仗,因为阳光是充足的。各国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短缺,由此造成日益严重的南方国家对国际资源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南方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共享国际资源的权利。这些权利便是当代国际民主的核心内容。 中国崛起的过程,也同时是一个实行国家政治文明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在国内工农大量贫困,政治文明日益衰落中崛起。中国崛起不仅需要物质支撑,同时还有精神的支撑。而精神支撑是需要文明的制度保障的。在国体不变和资源条件充分的前提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用不同政体最大限度地动员民众参与。19世纪的美国崛起,也不是牧歌般的进程:它对国内阶级镇压也是出奇的严厉。只是当这些国家走向世界,并从世界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资源回流补偿后,国内阶级矛盾才因外化为国际民族矛盾而开始缓和。居民的阶级身份,逐渐转向公民身份,国家阶级专政政体便转变为建立在政府与公民契约制度上的法制政制。 中国政治文明的逻辑,不仅具有世界文明的共性,也具有中国的个性。今天的中国仍是工农居于绝对多数而在短期内又不能使之转化为中产阶层的国家;与此相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护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利在中国公民国家制度建设中就具有了基础性的意义,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体对政体改革的绝对要求,而且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时期工农联盟的成功实践在依法制国时期的合理延伸。用国家的力量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是中国未来持续崛起的政治保证。总之,我们要找到一种不仅与人类一般文明而且还与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制度,最终目的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中国建设成

形势与政策(论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时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各国观点不一,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支持中国不断发展的国家,也有畏惧中国发展的国家。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出于不断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级化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这种美国一级化得国际格局逐渐出现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级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变了这一惯例,自上台之后就不断向北京释出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出现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从上海到北京,不论是与青年学生互动,还是和中国领导人会晤,奥巴马的首次中国之旅尽显和平与谨慎。除了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不愿多做让步之外,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展现出别样柔情,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各方面对我国借重与合作的一面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国际上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的声音也在升高,有的还有意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 新形势下,我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一批发展中国家加快崛起,推动世界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我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我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改革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建设性作用。在准确把握机遇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挑战。既要正视我国全球性影响日益增大的事实,同时又要坚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基本定位,要坚持承担与我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当前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65330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 65330

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 有一句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来总结我对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我觉得在合适不过了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是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热点问题是形势政策的发展变化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有时形势受到偶然因素影响而发生突然性的较大变化,有这种变化引发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热点问题这一部分内容虽然也遵循形势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和总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时间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来说说我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总体了解: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

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二,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特点: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局部战乱不断,世界仍不太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三,当今世界不和平的原因有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②恐怖主义给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③有的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资源争夺也使和平蒙受阴影。④有些发展中国家因贫困等原因导致战乱使世界秩序动荡不安。 四,南北问题的实质:南北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北)和发展中国家(南)之间的关系问题。 五,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造成南北问题的主要原因。②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地殖民侵略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历史根源。③有的发展中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外债。④有的国家长期政局动荡或战乱。 通过《形势与政策》学习使我对当代的社会的形势与政治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世界在飞速的发展,只是更新更是不断加快,国际形势每天都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在学校中的外面天天面对着学堂的外面可能还不能真切的感受到。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今社会的形势。为了我们的国家,我觉得我们更加要尽到一个学生的本职责任,勤奋好学,并学以致用。在学校里面的专业学习,大家大概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所以我们更好的利用了暑假等课余的时间,去更好的充实自己。让自己全面的发

(完整版)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和感想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和感想 记得刚上大学时,学校就对我们大一新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眨眼间,我学习这门课也有三年的时间了。我觉得《形式与政策》就像我们高中政治里的时事,不过对比起来,它比高中阶段的时事重要许多。不管从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都与高中的时事课程不一样,而且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的丰富、详细。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势与政策》课时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这门课为我们提供一个看中国、看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可以全面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放眼世界,看清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通过这门课我们可以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拓展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敏感、勤于思考,但科学思辨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侵蚀。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使之更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即对形势与政策以及重大事件进行理论阐述,又针对我们的思想实际进行指导,帮助正确分析认识党和国家面临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对提高我们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能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形势与政策观,掌握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式、方法,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最终目标。

智慧树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XX

智慧树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XX 深刻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一 方良药,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篇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 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 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

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

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篇一 这学期,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

甚至于死路。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情系人民,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客观、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思想。因此,我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应成为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包括我并不是很积极,要么干脆不来,要么懒散地在教室里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看课外书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