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优质产油真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

几种优质产油真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
几种优质产油真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

分类号TQ920.6

密级GK 学位代码307学校代码10298

学号3060103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

论文题目:几种优质产油真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

者:耿青伟专业:微生物学

研究方向:资源微生物

指导教师:吴小芹

教授李纪元研究员

二○○九年六月

致谢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三年来,备受老师、同学的厚爱,谨在此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本文是在导师吴小芹教授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见解,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事业和理想的执着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将使我受益终生。三年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得到了导师无微不至的帮助。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导师表示无比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研究是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课题组完成的,试验过程中得到了本课题组李纪元研究员和吴开云副研究员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同时田敏副研究员、范正琪老师和李辛雷老师等都给予我各方面的支持,为我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向他们送上我最真挚的感谢和祝福。感谢有幸同在一个研究小组里共同学习和工作的范妙华师姐、张晓庆师姐、刘明静、平秀敏、陈东亮、王凌给与我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祝愿他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在论文研究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病理组的任嘉红博士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感谢我的亲人和朋友,他们对我的希望和爱是我永远的动力,陪伴我度过了这充满艰辛、充满收获的三年。

感谢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

作者:耿青伟

2009年5月于南京

摘要

本研究对12种真菌的产油能力进行了筛选,根据油脂得率和脂肪酸提取效果确定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油脂提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筛选获得的2种高效产油真菌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种真菌中,有5种真菌的产油能力较高,其中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 isabellina)和拉曼被孢霉(Mortierella ramanniana)油脂含量分别为24.25%和21.66%,总枝毛霉(Mucor racemosus)含油量为18.74%,斯达氏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和胶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的油脂含量分别为19.07%和18.01%,其它各菌种含油量均低于11%。对四种真菌脂肪酸成分分析表明,脂肪酸以C16和C18为主,其中油酸(C18:1w9)含量最高,C16~C18系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以高效产油的深黄被孢霉和斯达氏油脂酵母为试验菌株,分析比较了酸热法、索氏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法的油脂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酸热法操作简单,样品处理能力强,对C16~C18系脂肪酸提取效果最好,有机溶剂法油脂提取效果最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深黄被孢霉和斯达氏油脂酵母的发酵培养条件(碳源、氮源、接种量、pH值、无机盐离子、温度、培养时间等)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可获得菌体生物量分别为20.25g/L和16.35g/L,油脂产量分别为为9.82g/L和4.94g/L,菌体油脂含量分别为48.49%和30.21%。本研究通过发酵工艺的优化,有效提高了供试真菌的产油能力。

关键词:产油真菌;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 isabellina);斯达氏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发酵

Study on the screening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f several

high-yield Lipid fungi

Abstract

As a kind of new oil resource with good prospectand , microbial oils has being a research focus.In this study,a preliminary selection on lipid producing capability of twelve fungi was made.According to the lipids contents and extraction effect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was determined,on this basis of which, we studied the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f lipid with two fungi which had been selected.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The lipids contents of M.isabellina and M.ramanniana were 24.25% and 21.66% separately,the lipids content of M.racemosus was 18.74%.There were L.starkeyi and R.glutinis which lipids contents were 19.07% and 18.01% ,and the other species were all lower than 11%. Gas chro- matograph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ipid acids of four of them are mainly C16~C18 which have the maximum content of oleic acid and C16~C18 contents are over 90%. Using M.isabellina and L.starkeyi as the test strains,the extraction effect of lipid by thermal-acid method,soxhlet extraction method and organic solvent method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mal-acid method wa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which have excellent effect on extraction of C16~https://www.360docs.net/doc/af3408043.html,anic sol- vent extraction was less efficient.On the basis of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design, the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of M.isabellina and L.starkeyi were studied.Under the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the biomass yields were 20.25g/L and 16.35g/L separately,the lipid yields were 9.82g/L and 4.94g/L separately,and the lipid contents were 48.49%and 30.21% separately.

Keywords: Oleaginous fungi; Mortierella isabellina; Lipomyces starkeyi;

Fermentation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产油微生物研究综述 (2)

1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概况 (2)

1.1国外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概况 (2)

1.2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概况 (3)

2产油微生物的种类 (3)

2.1产油细菌 (3)

2.2产油真菌 (3)

3.3产油藻类 (4)

3 微生物油脂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机理 (4)

4 影响微生物油脂合成的因素 (7)

4.1 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8)

4.2 温度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8)

4.3pH值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8)

4.4 培养时间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8)

4.5 通气量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9)

4.6 无机盐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9)

4.7 其他因素对微生物产生油脂的影响 (9)

5 微生物油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9)

5.1 微生物油脂的生产原料 (9)

5.2 微生物菌体的预处理 (10)

5.3 油脂的提取 (10)

5.4 微生物油脂的分析 (11)

6 微生物油脂生产的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几种真菌产油能力的测定及筛选 (15)

1材料与方法 (15)

1.1供试产油菌株: (15)

1.2培养基 (16)

1.2.1 斜面培养基的制备 (16)

1.2.2 种子液培养基制备 (16)

1.2.3 发酵培养制备 (16)

1.3 主要仪器 (16)

1.4 试验方法 (16)

1.4.1 真菌的培养 (16)

1.4.2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17)

I

1.4.3 菌株油脂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17)

1.4.4 脂肪甲酯化方法 (17)

1.4.5 油脂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 (17)

2 结果与分析 (18)

2.1 12种真菌发酵培养生物量及产油脂能力比较 (18)

2.2 四种高效产油真菌油脂脂肪酸组分分析 (18)

3 结论与讨论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三章产油真菌油脂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23)

1 材料与方法 (23)

1.1 供试菌株 (23)

1.2 培养基 (23)

1.3 主要仪器 (23)

1.4 油脂提取方法 (23)

1.4.1 酸热法 (23)

1.4.2 索氏提取法 (23)

1.4.3 有机溶剂法 (24)

1.5 油脂组分的分析 (24)

1.5.1 脂肪甲酯化方法 (24)

1.5.2 油脂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的测定 (24)

2 结果与分析 (24)

2.1 三种方法提取不同真菌油脂效果的比较 (24)

2.2 三种方法提取的真菌油脂脂肪酸组分分析 (25)

2.2.1 三种方法提取的深黄被孢霉油脂脂肪酸组分分析比较 (25)

2.2.2 三种方法提取的斯达氏油脂酵母油脂脂肪酸组分分析比较 (27)

3 结论与讨论 (29)

参考文献 (30)

第四章深黄被孢霉高产油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31)

1 材料与方法 (31)

1.1 材料 (31)

1.2 方法 (31)

1.2.1 菌株培养 (31)

1.2.2 菌丝体脂肪颗粒染色 (32)

1.2.3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32)

1.2.4 菌体油脂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32)

1.2.5 发酵液残糖量的测定 (32)

1.3 数据处理 (32)

2 结果与分析 (32)

II

2.1 深黄被孢霉菌丝体形态观察 (32)

2.2 不同碳源对深黄被孢霉产油脂的影响 (33)

2.3 不同氮源对深黄被孢霉产油脂的影响 (33)

2.4 pH值对深黄被孢霉产油脂的影响 (34)

2.5 硫酸镁添加浓度对深黄被孢霉产油脂的影响 (35)

2.6 磷酸二氢钾添加浓度对深黄被孢霉产油脂的影响 (35)

2.7 葡萄糖、硫酸铵浓度及接种量和培养温度对深黄被孢霉产油脂的影响 (36)

2.8 发酵时间对深黄被孢霉产油脂的影响 (37)

3 结论与讨论 (38)

参考文献 (40)

第五章斯达氏油脂酵母高产油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41)

1材料与方法 (41)

1.1材料 (41)

1.2方法 (41)

1.2.1 菌株培养 (41)

1.2.2 菌体脂肪颗粒染色 (41)

1.2.3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42)

1.2.4 菌体油脂提取及含量测定 (42)

1.2.5 发酵液残糖量的测定 (42)

1.3 数据处理 (42)

2 结果与分析 (42)

2.1 斯达氏油脂酵母种子液培养时间的确定 (42)

2.2 不同碳源对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3)

2.3 氮源对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3)

2.4 初始pH值对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4)

2.5 硫酸镁浓度对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4)

2.6 磷酸二氢钾浓度对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45)

2.7 葡萄糖、硫酸铵浓度及接种量、培养温度对斯达氏油脂酵母产油脂的影响45

2.8 发酵时间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47)

3 结论与讨论 (48)

参考文献 (50)

第六章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1 全文总结 (51)

1.1 12种真菌产油能力的测定及筛选 (51)

1.2 真菌油脂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51)

1.3 深黄被孢霉产油脂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52)

1.4 斯达氏油脂酵母产油脂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52)

2 讨论与展望 (52)

III

前言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油品供需矛盾的日渐显现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更加突出,多渠道开发可再生油脂资源成为必然。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高成本问题是限制生物柴油规模化生产和广泛使用的主要问题。当前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原料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70-85%,经济可行性差。所以开辟微生物油脂这一新的油脂资源的研究开发领域将是工业化生产油脂的一个重要途径。

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单细胞油脂(Single cell oil,SCO),是由真菌、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为碳源、氮源,辅以无机盐生产的油脂。产油微生物具有资源丰富、油脂含量高、碳源利用谱广等特点,开发潜力大,所以微生物油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在未来生物柴油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碳源充足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的状况下,微生物菌株可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类。微生物菌种的培养条件直接影响到油脂产量的高低,影响微生物合成油脂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菌种问题,不同的微生物,其产生油脂的含量及油脂脂肪酸组成均不同。另外,菌种培养过程中C/N比、氮源浓度、温度、培养时间、pH值、氧气、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类浓度等因子均对油脂的生产率和积累量有影响。微生物生产油脂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体增殖期和油脂积累期,两阶段碳氮比要求不同。氮源促进细胞生长,因此培养前期要求低碳氮比,可以获取大量菌丝体,产油阶段要求高碳氮比,以积累更多脂肪。

微生物产生油脂的过程本质上与动植物产生油脂的过程相似,都是从乙酰CoA 羧化酶催化羧化的反应开始,然后经过多次链延长,或再经过去饱和作用等完成整个生化过程。产油酵母菌和霉菌合成的油脂主要是甘油酯和磷脂,甘油酯约占80%以上,磷脂约占10%以上。磷脂主要含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等。微生物油脂有多种脂肪酸组成,以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含量最高,其它脂肪酸,如亚麻酸、花生酸、花生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及一些特殊脂肪酸存在于一些变异菌株中,且含量差异较大。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具重要生理功能和较高经济价值,已成为当今产油微生物定向育种发展方向。

本课题对12株产油真菌在限氮发酵培养基中的产油能力进行了初步筛选,并对三种微生物油脂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及其浓度、无机盐离子浓度、发酵初始pH值,接种量和温度等对2种高效产油真菌生长及产油能力的影响,确定其发酵产脂的最佳培养条件,以期为微生物产油脂的小型化工业生产奠定基础,这对未来生物柴油产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第一章产油微生物研究综述

1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概况

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单细胞油脂(Single cell oil,SCO),是由真菌、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为碳源、氮源,辅以无机盐生产的油脂。在适宜条件下,某些微生物产生并储存的油脂占其生物总量的 20%以上,具有这样表型的菌株称为产油微生物(Oleaginous microorganisms)(Ratledge et al.,2002)。真菌、细菌和藻类中都有产油菌株,但以真菌类的真核微生物居多。在真菌等真核微生物中,某些产油种属能积累占其生物总量70%以上的油脂,其中以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为主,约占80%以上,磷脂约占10%以上(刘波等,2005)。

产油微生物资源丰富,能在多种培养条件下生长,进行工业规模生产和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目前,微生物油脂已成为获取高附加值脂肪酸(Certik et al.,1999),如γ-亚麻酸(GLA)(Somashekar et al.,2002)、花生四烯酸(ARA)(朱法科等,1999)、二十碳五烯酸(EPA)(Bajpai et al.,199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Singh et al.,1997)等的重要原料。而且,由于某些微生物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同植物油,如菜籽油、棕榈油、大豆油等相似,富含饱和和低度不饱和的长链脂肪酸,是生产生物柴油(Bio-diesel)的潜在原料(刘波等,2005)。

1.1国外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概况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利用产脂内孢霉(Endomyces vernalis)生产油脂以解决当时的油源匮乏。随后,美国对微生物生产油脂也进行了研究工作,但因为经济、技术等各种原因,研究曾一度中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科学家才筛选出适合于深层培养的菌株,开始在德国工业化生产食用油。利用微生物生产油脂的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发现高产油脂的斯达氏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曲霉属(Aspergillus)及毛霉属(Mucor)等微生物开始。从 1986 年起,英、日等国已相继投人工业化生产,日本成功建立发酵法工业化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新技术,结束用蓖麻油裂解合成十三碳二元酸历史。英国 John & Sturge 公司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年产量为100 t 以上。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种油脂的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而且相继从丝状真菌、细菌、酵母和微藻类中,寻找到能生产许多特种油脂的菌种,并取得突破,为进一步形成生产力提供了技术依据(蒲海燕等,2003)。在国外,以深黄被孢霉及其突变株研究最多。每升发酵液含干菌体15~40g,干菌体中油脂含量30%~60%,脂肪酸中GLA含量3%~11%。培养基成份不一,如含不可溶性物质、饼

2

类、淀粉类等均对干菌丝体生物量有较大影响(赵人俊等,1995)。

1.2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概况

国内上世纪60年代就有过用霉菌和酵母生产油脂的报导,但研究较多的是在90年代,其研究重点集中在开发微生物功能性油脂方面。其中国内利用微生物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费栓琴,1998)。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如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已完成中试,干菌体生物量为3-5%,总脂肪得率40~50%(梁西爱等,2006);福建师范大学与工厂合作在60M3发酵罐中试生产,利用菌株以(Mortierella isabellina)AS.3.3410为出发菌株的突变株M018株,采用三级发酵(即两级液体种子),使生物量达到37.8g/L,油脂产量达79.2%(黄建忠等,1998)。据1998年报道,以拉曼被抱霉(Mortierella ramanniana)SM541为原始菌株,经过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SM541.9,其生物量由12.6g/L提高到28.8g/L,油脂含量由5.8g/L提高到15.7g/L,传代试验表明,SM541.9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薛照辉,2002)。2003年施安辉、周波通过对粘红酵母GRL513生产油脂最佳小型工艺发酵条件的探讨发现,最终油脂产量可达菌体干重的67.2%。油脂成分分析结果为:33.31%的棕榈酸;3.80%的油酸;0.20%的γ-亚油酸;2.60%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3.60%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施安辉等,2003)。清华大学吴庆余、缪晓玲通过异养转化细胞工程技术获得了脂类含量高达细胞干重55%的异养藻细胞(缪晓玲,2004)。

2产油微生物的种类

目前能够用来生产微生物油脂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和藻类,其中以真菌中的酵母菌类和霉菌类的真核微生物居多。

2.1产油细菌

细菌在高葡萄糖时产生不饱和的甘油三酸酯,但大多细菌不产油脂而是积累复杂的类脂,加之产生于细胞外膜上,提取困难,故以前认为产油细菌无工业意义。1973年,国外研究发现海洋细菌中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存在;1977年Johns 等从海洋细菌Flexibacter polymorphus得到EPA,证明原核生物同样具有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能力(Johns et al.,1997)。目前对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PUFA深海细菌和极地细菌,对产PUFA细菌而言,PUFA组成和含量与培养温度密切相关,降低培养温度,PUFA产量则相应提高(郑建仙等,1996)。

2.2产油真菌

霉菌和酵母产的油脂与许多植物油脂相似,多为16个碳原子和18个碳原子,脂肪酸几乎都是不饱和的脂肪酸。罗玉平等(1995)分离到一株高产棕榈油酸的酵母,总脂棕榈油酸含量高达50.14%;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筛选出的4株产油酵母能同时转化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为油脂,菌体含油量超过其干质量的

3

55%(赵宗宝,2005)。最近希腊学者Papanikolaou S.等(2004)报道利用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 isabellina)进行高浓度糖发酵(初始糖浓度达100g/L),油脂产量达到18.1g/L,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真菌中常见的产油酵母有浅白色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lbidus)、弯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lbidun)、斯达氏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茁芽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产油油脂酵母(Lipomy slipofer)、胶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mis)、类酵母红冬孢(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等。常见的产油霉菌有:土霉菌(Asoergullus terreus)、紫癜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高梁褶孢黑粉菌(Tolyposporium ehrenbergii)、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 isabellina)等(蒲海燕,2003)。

3.3产油藻类

微藻的太阳能利用效率高、个体小、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容易培养,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微藻中不但油脂含量可观(Behrens et al.,1996),而且直接从微藻中提取得到的油脂成分与植物油相似,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替代石油作为生物柴油直接应用于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植物油的替代品(Rattry,1984)。微藻中甘油三酯的含量丰富,且其甘油三酯的结构与普通蔬菜油甘油三酯的结构类似,故可以作为食用油而满足人们对食用油脂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对微藻脂肪酸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报道较多的是小球藻(Chlorella sp.)、球等边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球等鞭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 ornutum)等(蒋霞敏等,2003),其总脂含量高达细胞干质量的12.1%。易翠平等(2001)用重量法测定了3种绿藻,其总脂肪含量在17.69%-21.44%之间。清华大学缪晓玲的研究表明,通过异养转化细胞工程技术可以获得脂类含量高达细胞干质量55%的异养藻细胞(缪晓玲,2004)。常见的产油海藻有硅藻(Diatom)和螺旋藻(Spirulina)。

3 微生物油脂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机理

目前,人们对产油酵母和产油霉菌利用葡萄糖为碳源积累TAG的代谢途径已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图1-1简要说明了产油酵母中与TAG合成代谢调控相关的一些重要步骤。当产油微生物培养基中可同化氮源耗尽并且可同化碳源丰富的情况下,其TAG积累过程被激活。这个过程涉及到微生物代谢和与代谢相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首先,当氮源枯竭时,产油微生物的腺苷一磷酸(AMP)脱氨酶活性增加,AMP脱氨酶将AMP大量转化为肌苷一磷酸(IMP)和氨,相当于微生物对缺氮的一种应激反应(Evans et al.,1983)。通常产油酵母线粒体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都是AMP依赖性脱氢酶,细胞内AMP浓度的降低将减弱甚至完全停止该酶的活性(Botham et al.,1979)。因此,异柠檬酸不再被代谢为2-酮戊二酸,三羧酸(TCA)循环陷入低迷状态,代谢路径发生改变。线粒体中积累的柠檬酸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苹果酸/柠檬酸转移酶转运进入细胞溶胶中

4

(Palmieri et al.,1996),在ATP:柠檬酸裂解酶(ACL)的作用下裂解生成乙酰CoA和草酰乙酸。这样,微生物在氮源枯竭、蛋白质合成停滞的情况下仍可将葡萄糖有效地代谢为乙酰CoA,并在脂肪酸合成酶(FAS)的作用下完成脂肪酰CoA的合成。

图1-1 产油酵母油脂积累代谢调控途径简图(刘波等,2005) Fig.1 Outline of the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lipid accumulation in oleaginous yeasts ACL:ATP柠檬酸裂解酶;CS:柠檬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合成酶;ICDH:异柠檬酸脱氢酶;MDH:苹果酸脱氢酶;ME:苹果酸酶;PDH:丙酮酸脱氢酶;PYC:丙酮酸脱羧酶

微生物产生油脂过程与动植物产生油脂过程相似,都是从乙酰CoA羧化酶催化羧化的反应开始,然后经过多次链延长,或再经过去饱和作用等完成了整个生化过程。其中去饱和酶是微生物通过氧化去饱和途径生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该过程称之为脂肪酸氧化循环(Mclendon et al.,2004)。脂肪酸碳链延长与去饱和途径如下图所示。

5

6

图1-2 脂肪酸碳链延长与去饱和(墨玉欣等,2006)

Fig.Desaturation and elongation of fatty acid

在此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催化酶,即乙酰CoA 羧化酶和去饱和酶。乙酶CoA 羧化酶催化脂肪酸合成的第一步,是第一个限速酶。此酶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复合酶,以生物素作为辅基。乙酰CoA 羧化酶结构中有多个活性位点,如乙酰CoA 结合位点,ATP 结合位点,生物素结合位点等等。因此该酶能为乙酰CoA 、ATP 和生物素所激活。ADP 是该酶ATP 的竞争性抑制剂,抗生物素蛋白作用于生物素而抑制了该酶的活性,丙二酸单酰CoA 起反馈抑制作用。另外,丙酮酸盐对该酶有轻微的激活作用,磷酸盐对该酸的活性有较低程度的抑制。去饱和酶是微生物通过氧化去饱和途径生成不饱和酸的关键酶。去饱和作用是由一个复杂的去饱和酶系来完成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科研人员就发现酵母微粒体中的去饱和酶系主要由三个酶组成,即NADH—Cytb5还原酶,Cytb5和末端去饱和酶。NADH—Cytb5还原酶是一种黄素蛋白,其催化作用是将电子从NADH 传至Cytb5。Cytb5只作为去饱和酶的电子供体,对去饱和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去饱和酶才是产生不饱和酸的关键(阴秀丽等,2003)。

在脂肪酸链延长机理方面,人们也作了一些探索。Heath 等(Heath 等1996)在研究 E.coli 菌株时发现,链延长循环过程中有关的酶主要有ACP 转酰基酶(fabO)、B-酮酰基-ACP 合成酶(fabH)Ⅲ、B-酮酰基-ACP 还原酶(fabG)、B-羟癸酰-ACP 脱水酶(fabA)和烯酰-ACP 还原酶(fabI),其中fabH 和fabI 在链延长循环中引发脂肪酸合成。

目前国内有关产油微生物的研究主要是从生物化工的角度考察一些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产油霉菌。国际上对产油微生物甘油三酯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机

制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已经初步阐明了AMP脱氨酶、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酶等的活性变化与甘油三酯与甘油三酯积累活动的关系(Ratledge C,2002),也有望通过基因调控手段增加细胞内油脂的贮存含量。

4 影响微生物油脂合成的因素

微生物发酵产油脂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体增殖期和油脂积累期,发酵培养的前期为细胞增殖期,这个时期微生物要消耗培养基中的氮源,吸收利用蛋白质,以保证菌体代谢旺盛,接着菌体细胞分裂速度剧增,以消耗碳源为主,并合成积累大量油脂,这个时期为油脂积累期(费栓琴,1998)。微生物高产油脂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培养基的碳源充足。而其它营养成分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菌体不再进行细胞增殖,而是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转为脂类。

研究表明,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其产油脂量、油脂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而就同一种微生物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其产油脂量、油脂成分及含量也不尽相同。与此相关的培养条件主要有碳源、氮源、温度、PH值等,其中以碳源的影响为最大(徐华顺等,1999)。表1-1.表1-2列举了几种微生物产油脂的情况(李小松,1998)。

表1-1不同菌种脂肪酸组成(%)

Tab.1-1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strains(%)

菌种

脂肪酸

黑曲霉米曲霉少根根霉红酵母酿酒酵母

C14:0 0.5 1.6 0.2 0.31 -

C15:0 0.5 0.5 0.71 -

C16:0 19.3 23.3 18 10.4 7.6

C16:1 - - - 1.68 50.14

C17:0 - 4.2 - 3.2 1.94

C18:0 6.9 8.3 6.6 10.84 3.08

C18:1 40.7 28.7 31.6 52.25 29.84

C18:2 31.6 30.8 32.84 2.94 1.94

注:“-”表示未检出该成分

7

表1-2不同菌种在同培养条件下的油脂含量

Tab.1-2The lipid contents of different microbial strains under the same culture condition 菌种菌丝体干重(g/L)油脂质量(g/L)含油量(%)

黑曲霉 5.529 0.2181 3.94

米曲霉 1.2486 0.15 12.01

少根根霉 2.699 0.7152 26.5

红酵母0.506 0.306 57.73

酿酒酵母 1.232 0.395 32.06 4.1 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微生物高产油脂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培养基中碳源充足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在这种状况下,微生物菌株主要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类。目前发酵生产食用级脂类的碳源主要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和乙醇等,但通常采用的碳源是葡萄糖(易绍金,2006),因为葡萄糖作为碳源所生产的菌体生物量高,且产脂量也高。

氮源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常用的氮源有铵盐、尿素等。在严重缺氮的条件下,可观察到细胞内脂类的积累。赵人俊等(1995)在研究被孢霉M14菌株产脂条件时,认为无机氮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产生,有机氮有利于细胞增殖,低C/N有利于菌丝体产量的提高,高C/N则促进菌体细胞内的油脂合成,此外氮源的种类也会影响油脂的积累。

4.2 温度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温度调节脂肪酸成分,是由于细胞对外界温度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通常情况下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饱和脂肪酸低,短链脂肪酸比长链脂肪酸低。因此当菌株从高温转移到低温生长时,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主要是棕榈油酸或油酸等含量的增加;而当温度升高时,平均链长就增长。这些变化都是为了保证细胞膜的正常流动性和通透性(Fukunaga et al.,1995)。4.3 pH值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产油的最适pH值也不同,酵母产油的最适pH值为3.5~6.0,霉菌的为中性至微碱性。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在pH值为2.8~7.4下培养时,随pH值上升,油酸含量增加。油脂酵母培养基的初始pH值越接近中性,稳定期菌体的油脂含量越高(殷蔚申,1990)。在培养过程中不断调整pH 值,使微生物处于其最适pH值范围内,可有效地提高微生物的产油量。

4.4 培养时间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微生物细胞的油脂含量随微生物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如油脂酵母

8

的油脂含量在生长对数期较少,在生长对数期末期开始急剧增加,至稳定期初期达到最多。培养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培养时间不足,菌体总数少而影响油脂产量;培养时间过长,细胞变形、自溶,合成的油脂进入培养基中难以收集,同样影响油脂产量。此外,不同微生物的最佳培养时间也不相同,如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根霉(Rhizopus sp.)、红酵母(Rhodotorula sp.)、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3d、7d、7d、5d、6d(颜治等,2004)。

4.5 通气量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油脂是由基质的糖类还原而成,当微生物产生油脂时,必须供给大量氧气,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也需要大量氧气(咸漠等,2000)。研究发现,产油真菌在供氧不足的条件下,甘油三酯的合成会强烈受阻,并引起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大量积累;在通气条件下,游离脂肪酸会部分转化成含有2个或3个双键的脂肪酸,从而使不饱和脂肪酸大量增加(墨玉欣等,2006)。

4.6 无机盐对微生物产油脂的影响

对真菌而言,适当增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可提高油脂合成速度和产油量。国外有人研究表明,在培养基中适当增加Na、K、Mg等元素含量,构巢曲霉的油脂积累量可由25%~26%提高到50%~51%。另有研究证明,在培养基中适当增加Fe、Zn离子,可加速产油微生物对油脂的合成,但添加量不宜太大,否则会严重阻碍真菌对油脂的合成(蒲海燕,2003)。

4.7 其他因素对微生物产生油脂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添加乙醇、乙酸盐、乙醛等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产物或能形成中间产物的C2化合物可增加油脂含量,有些菌株还要求B族维生素。添加EDTA可抑制糖和盐类复合物的形成,减少同化性糖的损失,并增加油脂的含量(宋安东等,2006)。Cohen等发现有几种吡定族的除草剂能抑制脂肪酸去饱和,SAN9785是X3脱饱和的最有效抑制剂。1996年Khozin等研究表明,除草剂SAN9785能降低红藻(red algae)和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产量,却同时又能将黄绿藻(Eustigmatophyte)和蒜头藻(Monodus subterraneus)的EPA产量从54%增到81%。不同的干燥方式也能影响脂肪酸成分的变化(Teixeira et al.,1996)。实验还证明,菌体稀释率、苯酚浓度、日照等对一些菌株产生油脂也有影响(Reis et al.,1996;Fukunaga et al.,1995;Molina et al.,1995)。

5 微生物油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5.1 微生物油脂的生产原料

微生物油脂的生产原料,碳源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石蜡等;氮源有铵盐、

9

尿素玉米浆、硝酸盐等;无机盐类有氯化钾、硫酸镁以及铁、锌等离了。另外,食品工业的废弃物,如淀粉厂的废水、糖厂的废糖蜜、乳品厂的乳清等,也是产油微生物可利用的好原料。

5.2 微生物菌体的预处理

在微生物油脂的生产过程中,菌体的预处理是关键步骤之一。微生物油脂属于胞内产物,有些油脂与蛋白质或糖类呈结合态存在,由于细胞壁较坚韧,所以在用有机溶剂浸提前须对菌体细胞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掺砂共磨法(将菌体与砂子一起进行研磨)、与盐酸共煮法(与稀盐酸共煮使细胞壁分解,有利于获得油)、菌种自析法(让菌体在50℃下保温2-3d)、蛋白质溶剂变性法(用乙醇或丙醇使结合蛋白质变性)、反复冻融法(通过反复冻融的过程来破坏细胞壁)、超声波破碎法(通过超声波高频振动产生的空穴效应达到破壁的目的) 等方法(Mainu et al.,1996)。其中,掺砂共磨法较接近传统植物油脂的前处理工艺,常用于工业化生产微生物油脂。反复冻融、超声波破碎等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小型操作。

5.3 油脂的提取

用于油脂浸提的溶剂应该能使全部油脂物质溶解,而且要求有足够的极性使其与细胞膜、脂蛋白等连接键被破坏(Manirakiza et al.,2001)。用于油脂浸提的溶剂主要有乙醚、异丙醚、氯仿、乙醚-乙醇、石油醚、氯仿-甲醇等。磨碎的微生物干菌体颗粒较细,溶剂渗透性极差,混合油不易浸出,因此在浸提前可对干菌体进行造粒处理,这样可提高浸出设备的利用率。由于混合油中粉末少,毛油质量好,浸出系统管道不易堵塞,浸提后可通过减压蒸发回收溶剂。

目前,研究人员常采用的油脂提取方法有酸热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有机溶剂法(李植峰等,2001)。索氏法是油脂提取中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油脂得率最高,但耗时较长,且样品需先经烘干处理,样品的需要量也大。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多采用摇瓶小量发酵,索氏法难以满足菌株初筛的要求。超临界CO2萃取(SCF-CO2)法是新一代化工分离技术,因其可在常温下操作,具有有效防止提取物氧化分解、无溶剂残留、安全性高等特点,所以在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真菌油脂的提取中,已有不少采用SCF-CO2法的报道(Jarzebski,1995)。SCF-CO2法提取真菌油脂的效果虽较索氏法略差,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相近,且样品需要量小,样品处理能力较索氏法大为提高。采用该方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需具有专门的设备。酸热法主要是利用盐酸对细胞壁中糖及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使原来结构紧密的细胞壁变得疏松,再经沸水浴及速冻处理,使细胞壁进一步被破坏,从而有效地浸提出细胞中的油脂。酸热法将细胞破碎与油脂提取结合在一起,提取油脂能力大大加强,油脂提取效果与SCF- CO2法相近,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样品不需任何处理,单位时间内可处理大量样品,极为适合菌株的筛选。在采用该方法提取的油脂中,营养必需脂肪酸含量较索氏法及SCF- CO2法提取的油脂高,这可能是因为酸热处理可使

10

细胞膜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类被更多地提取出来的缘故(刘煜等,2002)。

5.4 微生物油脂的分析

目前,常用的油脂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苏丹黑染色法(张玲等,1999),通常采用苏丹黑染色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和索氏提取重量差法求油脂得率(董欣荣等,2002)。为了更好地确定菌体内油脂的含量,人们也在不断寻找一种简便而精确的方法,据Kimura等(2003)报道,以耐尔蓝(Nile blue)或耐尔红(Nile red)为染色剂测吸光度更有利于确定胞内油脂的含量。油脂成分分析一般利用气质联用仪在线检测,即在待测样品的酯化菌体油脂中加入5%KOH甲醇溶液封管水解,加入14%BF3甲醇溶液封管甲酯化,再加饱和NaCL溶液分层,以石油醚提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溶剂挥发后进样测定(费栓琴,1998)。

微生物油脂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薛照辉等,2002):

菌种筛选→原料→灭菌→菌体培养→菌体收集→预处理→油脂提取→精炼→成品油脂。

6 微生物油脂生产的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尤其是根据各种微生物产油的培养条件及产油机理而研究微生物混合培养生产油脂,开发利用微生物油脂进行功能性油脂的生产,利用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的废水及废气进行微生物培养生产油脂,利用微生物油脂、微生物柴油提供原料油脂等方面的研究更具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国际上对产油微生物甘油三酯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如能通过基因工程和原生质体融合,对现有菌种进行改造,是获得高产油脂菌株的一条好途径。另外,深入研究微生物在产油脂时,碳源、氮源、碳氮比、温度、pH 值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有利于改进发酵工艺,进一步降低发酵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菌种产油脂的能力。再者,需要继续研究微生物油脂的提取纯化技术,为微生物油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

因此,产油微生物的研究,特别是利用产油微生物生产油脂为生物柴油提供原料油脂方面的研究,对解决当今世界各国油脂原料供应问题、促进生物柴油的推广使用、解决环境问题和人类能源问题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发酵工程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修改版

《发酵工程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何谓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次级代谢产物 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对发酵食品的影响。P50 初级代谢:指微生物的生长、分化和繁殖所必需的代谢活动而言的。初级代谢过程所生成的产物就是初级代谢产物。 关系不大,生理功能也不十分清楚,但可能对微生物的生存有一定价值。次级代谢过程所生成的产物就是次级代谢产物。通常在细胞生成的后期形成。 次级代谢产物有抗生素、生物碱、色素和毒素等。 2.典型的发酵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发酵工程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准备阶段;第二,发酵阶段;第三,产品的分离提取阶段。 准备阶段的任务包括四个方面,即各种器具的准备,培养基的准备,优良菌种的选择或培育,器具和培养基的消毒。 优良菌种是保证发酵产品质量好、产量高的基础。优良菌种的取得,最初是通过对自然菌体进行筛选得到的。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物理的或化学的诱变剂,如紫外线、芥子气等处理菌种,进行人工诱发突变,从而迅速选育出比自然菌种更优良的菌种。后来,又运用细胞工程和遗传工程的成果来获取菌种。例如,使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的胰岛素、生长素、干扰毒等等。 在发酵过程中,还要防止“不速之客”来打扰。发酵工程要求纯种发酵,以保证产品质量。因此,防止杂菌污染是确实保证正常生产的关键之一。其方法是,对于这些不受欢迎的“来客”进行灭菌消毒。在进行发酵之前,对有关器械、培养基等也进行严格的消毒。 第二章思考题: 1.食品发酵对微生物菌种有何要求?举例说明。 ?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能高产和稳产所需的代谢产物。 ?可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的酶活性高。 ?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 ?副产物尽量少,便于提纯,以保证产品纯度。 ?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对于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发酵产品以及进行食品发酵,其生产所用菌种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2.什么叫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诱变育种的实质是什么?P17 自然突变:在自然状况下发生的突变;

酿酒工艺流程详解

酿酒工艺流程详解 (1)酿酒工艺流程 原料→配料→拌合→粉碎↘ (五种粮食)配料拌合、润料 ↗母糟↗ 开窖→分层起窖→红糟→加糠拌合←出甑冷却←蒸糠←生糠 ↘面糟↗↓ | 上甑 | ↓↗酒头→存贮 | 蒸馏→ 合格酒→入库→勾兑→包装 | ↓ ↘ 酒尾→回蒸 | 出甑 | ↓ 窖池管理打量水 ↑↓ 封窖←踩窖←入窖←收摊场←下曲 (2)原料配比 酿制五粮的原料配比为:高粱36% 大米22% 糯米18% 小麦16% 玉米8% (3)粉碎 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后经充分粉碎拌匀(均匀度)90%),将五种粮食粉碎。粉碎的技术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的粉碎度为4、6、8瓣,无整粒混入。玉米的粉碎颗粒相当于前四种,五大于1/4厘的混入。五种混合粮粉能同通过2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 (4)蒸糠 糠壳是酿酒中采用的优良填充剂,也是调整酸度、水分和淀粉含量的最佳材料,但康克中含有果胶质(0.4%)和多缩戊糖(16.9%)等,在发酵和蒸煮过程中能生成甲醇和糠醛等物质。蒸糠可去除糠壳中异杂味及生糠味。所以,在酿酒工艺上规定蒸糠的时间不得低于30分钟,并且提前蒸糠,拌料时必须使用熟(冷)糠。 (5)开窖 发酵期满的窖应去掉封泥,取糟蒸酒。粮糟窖的发酵期为70天;回沙(丢糟)窖的发酵期为15天。 取糟时,应严格区分开面糟和母糟,将起出的面糟运至堆糟场,堆成圆堆,尽量拍光、拍紧,并撒上一层熟(冷)糠,窖池上搭盖塑料膜,减少酒份挥发损失。 当起糟至有黄水时,停止起糟,并打黄水坑进行滴窖。滴窖时间24小时,前12小时每2小时以内舀一次黄水,做到滴窖勤舀。黄水可入锅底串蒸。滴窖完毕后,继续起糟,整口窖池起完糟后,及时清扫窖池。打黄水坑、舀黄水及起底糟前,应将窖内二氧化碳排出。 (6)配料、拌和、润粮 配料前,必须根据母糟、黄水鉴定情况准确配料。如上层母糟干要打入润粮水;金黄色母糟是由于糠大水大造成的,就要减糠减水;母糟残存淀粉过高就要减少投粮;母糟残糖高就要注意打量水操作等等。

真菌和食用真菌的价值及其发展方向

真菌和食用真菌的价值及其发展方向 摘要:在中国,真菌食用的历史有6000~7000年,真菌药用的历史有4000多年。药用真菌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营养、味道鲜美且兼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字:食用真菌价值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及资料:百度百科—真菌; 徐松波,张学莉,等编著. 食品营养与健康指南,中国医药出版社,1992 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竹内容雄.日本发酵与工业。1976 商业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昆明:中国食用菌,1995~200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食用菌,1995~2001 郑建仙.功能性食品.中国轻工出版社,1995 荣福雄,等.8254山西金黄银耳医疗保健作用的研究.全国食用菌新成果、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4, 6 荣福雄,等. 8254金黄银耳多糖抗辐射损伤的研究. 香港首届国际食用笛会议论文集l993 潘继红,等. 灵芝、酵母“双菌”,发酵饮料的研制.食品科学.1997,(8)22-24 潘继红,等.猴头功能饮料生产工艺初探.食用菌,1995,增刊,42-43

可食用真菌更是价值非凡。在中国,真菌食用的历史有6000~7000年,真菌药用的历史有4000多年。药用真菌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10余种药用真菌。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40多种药用真菌。当前,灵芝、虫草等传统药用真菌仍在被广泛使用。这些传统药用真菌作为中医药的代表之一,在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疾病对人类的威胁正在改变着疾病谱,要求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正推动着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和营养药物需求的日益增长。因此,具有丰富营养、味道鲜美且兼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Macroscopic Fungi)。通常也称为菇、菌、蕈、蘑、耳。全世界有10000 多种肉质菌(Fleshy mushroom),目前中国已报道的食用菌有850 多种,其中大约有80 多种是美味的,人工栽培的近的50 种,其中形成大规模商业性栽培的15 种左右。在农业不发达的年代,菌类成为人们用以充饥的食物来源。到了现代,菌类成为一种菜肴和美味食品。菌类的营养成分介于肉类和果蔬之间。菌类的蛋白质含量,鲜品为自身重的2%-5%,干品达30%-40%,香菇、金针菇、蘑菇等的蛋白质含量均较高,比一般的蔬菜高几倍至几十倍。菌体蛋白质是最优良的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一般人体必需的8-9 种氨基酸,如赖氨酸、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及异亮氨酸等均有,且不含有高脂肪及高胆固醇等不利影响,是典型的低热量食品。菌类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矿质元素、维生素、核酸及多糖类化合物不但含量丰富,而且使菌类食品有别于一般食品,成为一类高营养价值的风味食品、保健食品和抗癌食品。许多食用菌既是美味佳肴,又具有独特的医疗作用。一般认为,菇类具有益气、清神、理肠胃等功能,但不同菇类还有其独特的医疗作用。灵芝,我国古代传说为”仙草”,历代本草学家都认为灵芝能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药物。通过现代临床试用已证实灵芝对慢性气管炎、急性肝炎等均有一定疗效。经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具有保肝、解毒、强心、镇静、抗缺氧及抗惊厥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茯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用中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急性肝炎和急性肾炎等。药理实验证明,茯苓有利尿和一定镇静作用。木耳性平、味苷,能润肺清肠和消化纤维,它是矿业和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木耳并具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等功效,是中医治疗寒湿腰痛的辅药。《本草纲目》中认为木耳能”疗痔”。香菇,性平、味甘,能化痰理气、益味助食等,同时又能增强人体的抗病力及防治感冒。经常食用香菇,可预防坏肉病、肝硬

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及应用总结归纳(重点阅读)

精心整理如何筛分混合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将离子性官能基结合在树脂(有机高分子)上的材料,称之为“离子交换树脂”。树脂表面带有磺酸(sulfonic acid) 者,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而带有四级氨离子的,则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由於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阴阳离子,所以经常使用於纯水、超纯水的制造程序中。(见下图) 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官能基虽可去除原水(Feed water) (Fouling)。方。 原理 软水,这是软化水设备的工作过程。 当树脂上的大量功能基团与钙镁离子结合后,树脂的软化能力下降,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流过树脂,此时溶液中的钠离子含量高,功能基团会释放出钙镁离子而与钠离子结合,这样树脂就恢复了交换能力,这个过程叫作“再生”。

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软化水设备的标准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工作(有时叫做产水,下同)、反洗、吸盐(再生)、慢冲洗(置换)、快冲洗五个过程。不同软化水设备的所有工序非常接近,只是由于实际工艺的不同或控制的需要,可能会有一些附加的流程。任何以钠离子交换为基础的软化水设备都是在这五个流程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其中,全自动软化水设备会增加盐水重注过程)。 反洗: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设备,会在树脂上部拦截很多由原水带来的污物,把这些污物除去后,离子交换树脂才能完全曝露出来,再生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反洗过程就是水从树脂的底部洗入,从顶部流出,这样可以把顶部拦截下来的污物冲走。这个过程一般 需要5-15分钟左右。 吸盐(再生) (只要进水有一定的压力即可) 慢冲洗(置换) 应用 1)水处理 水处理领域离子交换树脂的需求量很大,约占离子交换树脂产量的90%,用于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的去除。目前,离子交换树脂的最大消耗量是用在火力发电厂的纯水处理上,其次是原子能、半导体、电子工业等。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课程作业 题目: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研究 年级: 2009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老师:吕周洋 组员:吴蓉肖笑颖王婷王忠会徐继尧徐永新 2010年6月27日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1.白酒分类概述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1)酱香型: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酱香型白酒以国酒茅台为代表,又称茅型。 (2)清香型: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

可食用真菌图片

可食用真菌图片 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 (paul.Pers.) Rolland ] 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内卷,后期常呈波状。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柄短,扁生或侧生,内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 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等地区。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 0%。 深凹杯伞[(Clitocybe gibba)(Fr.)Kummer] 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5-8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

色。菌褶延生,密,污白色,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4-8cm,粗0.4-1cm;菌盖色浅,内部松软。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 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区。 可食用。 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 又称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冬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株残体等处越冬,次年经空气传播到玉米株上发生黑粉病。此菌分布很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宁夏等地区。 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玉米黑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将新鲜的孢子堆摘下或将老熟后的孢子粉收集后炼成蜜丸做药用,其药性特寒、味甘,有益肝胃和解毒作用。用孢子粉拌红糖可治神经衰弱和小儿疳积。 该菌还产生黑粉菌酸,可用作香料工业中的原料;有抗菌作用,其菌液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另外,此菌还可用于生产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长的生长激素吲哚乙酸。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Pers.]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地区。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养菌丝体。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优缺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优缺点 离子交换树脂用催化剂的主要优点是它已商品化,购得方便。尽管它们比低分子量的酸、碱昂贵,但它们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制得不同形状、不同结构和不同负载容量的树脂催化剂。常规的商品凝胶型树脂的功能基容量每克一般为3.5~5mg 当量。大孔树脂的负载容量虽然较低一些,但其活性基团一般处于大孔的表面上,容易为反应物所接近。在需要降低负载容量时可用酸碱滴定法使一些酸基团部分中和,或者通过部分离子交换法引入一些具有助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或基团,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或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的颗粒性和多孔结构使其适用于气相和液相反应,也可用于非水体系。由于树脂催化剂具有这种物理性质,因此反应完成后,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过滤方法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免除了常规酸、碱催化剂使用需要进行中和、洗涤、干燥、蒸馏等后处理程序,也避免了废酸、碱液体对环境的污染。此外,也避免了使用硫酸时,由于其强的氧化性、脱水性和磺化性引起的不必要的副反应。大孔的离子交换树脂由于具有固定的结构,其体积受溶剂作用的影响很小。因此,适用于填充柱操作,实现生产连续化。在较低的压力下可以达到较高的流速,并可使用极性差别很大的反应溶剂。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干态或在非极性介质中内部处于收缩的微孔状态,在极性溶剂中则会处于高度溶胀的状态。如果溶剂极性的变化较大,低交联的树脂在经历这种变化后会发生较大的机械破损。 与常规酸、碱催化剂比较,离子交换树脂易于保存和运输。强酸树脂宜以 H+型和Na+型贮存。但强碱树脂中的OH-型会吸收空气中的CO2 而失活,因此一般以Cl-型贮存。使用前Na+型的强酸树脂和Cl-型的强碱树脂一般可分别用酸和碱处理组成相应的H+型和OH-型使其活化。

好氧发酵工艺

好氧发酵工艺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好氧发酵工艺 一.工艺原理 好氧发酵是好氧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通过氧化、还原与合成,把一部分有机质氧化成无机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一部分有机质转化成微生物合成新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好氧发酵过程见图1。 图1 好氧发酵过程 二.工艺特点 好氧发酵的主要特点在于省地,省投资,省动力消耗,不产生废水和烟气,无异味,无需高压和锅炉,杜绝了安全隐患,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处理效果好。 产出物:生物肥(发酵肥)约0.9元/kg 生物蛋白:约5~9元/kg 三.工艺过程控制 1.水分:发酵过程中水分的主要作用:(1)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 新陈代谢;(2)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一般认为含水率50~60%为最佳条件。 当含水率低于40%时,微生物在水中提取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有机物分解缓慢; 当水分低于15%时,微生物活动几乎停止; 当含水率高于65%时,水就会充满物料颗粒间的间隙,堵塞空 S等中间产气通道,发酵由好氧状态向厌氧转化,结果形成发臭的H 2物,影响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2. 温度:温度可影响微生物生长、反应速率和水分脱除。高温分解较中温分解速度要快,且高温可将虫卵、病原菌、寄生虫等迅速彻底杀灭。一般认为高温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高于中温菌,高温菌的理想温度为50~60 o C。 3. pH值:由于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细菌和放线菌生长最适宜,所以发酵过程中的pH应控制在6-8.一般情况下好氧发酵中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其pH能自动调节。在好氧发酵初期,由于酸性细菌的作用,物料产生有机酸,pH值可下降到5.0左右,此时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随着pH逐渐上升,最高可达到8.0左右。 4. 氧气:在好氧发酵过程中氧的供应是限制发酵速率的主要因素。如果氧气供应不充分或传递不均匀,一则会造成局部厌氧发酵,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臭味的主要原因,二则会延长发酵时间。相反,如果供氧量过多(如鼓风量过大或搅拌太多)就会使发酵的温度偏低,而使有机物转化为类腐殖质的过程不够充分。一般而言,氧气浓度不低于10%。 ),影响通气搅拌5. 泡沫: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内部会产生泡沫(如CO 2 的正常进行,使部分菌体粘附在罐盖或罐壁上而失去作用。可添加化学消泡剂:(1)天然油脂;(2)高碳醇、脂肪酸和酯类;(3)聚醚类;(4)硅酮类。

MBBR工艺介绍和优缺点

MBBR工艺介绍和优缺点 MBBR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MBBR的主要特点是:①处理负荷高; ②氧化池容积小,降低了基建投资;③ MBBR工艺中可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不需反冲洗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操作简便,降低了污水的运行成本; ④MBBR工艺污泥产率低,降低了污泥处置费用;⑤ MBBR工艺中不需要填料支架,直接投加,节省了安装时间和费用。 生物流化床(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Process简称MBBR法)是生长生物膜的载体层在废水中不断流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载体是聚乙烯中空圆柱体,长5~7mm,直径10mm,内部有十字支撑,外部有翅片,密度0.95g/ cm2,空隙率88%,可供生物膜附着的比表面积约 800 m2/m3,能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填充率可高达67%,可在好氧操作下以空气搅拌,或在兼/厌氧操作下以机械搅拌,使生物接触材在水中均匀的悬浮流动。这种载体的特殊形状使微生物在有保护的载体内表面生长而去除废水中的 BOD5。 生物流化床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而又超越了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缺点及限制。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应用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使生物池中的菌种浓度大大提高,使生化效率大大增强,有效去除氨氮、磷及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 生物流化床系统有如下优点: ①省地:占地仅为传统方法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并取消了二沉池。将传统的“初沉、生化及二沉”三个步骤合为一个步骤; ②省时:比传统方法快一倍,只需2~6小时; ③无须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污泥产量极少; ④操作简单:过程可实现自动化,易于操作和控制;

厌氧发酵原理及其工艺

1.4 实验研究目的,技术路线 我国目前的农作物发酵制沼气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大型项目的运行经验相对较少。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农作物资源种类不同,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有较大的差别,加之我国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差别较大,使我国农作物厌氧发酵制备沼气的大型项目难有统一的设计参数标准。对于不同的大型沼气项目,必须结合项目实际的农作物种类和物性、气候条件、供热条件、沼液和沼渔的消纳和后续处理工艺、农作物的价格和最大运输半径、原料的储存和供料方式、发电机组的选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使项目实施后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我国农作物制备沼气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本文研究的农作物制备沼气项目实际案例,本文的研究目的为:;研究发酵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产气率,提出合理估算农作物(主要是黄瓜藤)和粒径的方法,为项目实例提供工艺选择、系统设计和经济性计算提供可靠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农作物破碎预处理的特点,为合理计算破碎预处理能耗提供计算方法。 (2)研究了黄瓜藤的鲜活度对发酵产气量和产气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3)不同投配率对发酵产气量和产气速率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厌氧发酵反应的持续反应,同时还研究不同投配率对于pH值的影响。 1.5 论文章节安排 本论文共包括六章内容。 第一章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能源消费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以及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厌氧发酵反应制备沼气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参数。

第三章阐述农作物的破碎原理,从中说明粒度与能耗间的关系,并且从能耗的角度分析不同粒度的颗粒的耗能情况。 第四章针对需要采用实验方法对各个因素进行研究,确定实验的数据测量的方法以及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防止实验失败。 第五章实验采用定制CSTR厌氧反应器对黄瓜藤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反应实验,研究系统的稳定性能和产气性能。 第六章作出对课题的总结和展望,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不足之处和以后还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传统古法酿造烧白酒工艺流程

传统古法酿造烧白酒工艺 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海迎烧酒坊传统酿造工艺流程 流程一、粉碎:把原粮粉碎做原料。 流程二、配料:将粉碎好的原料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100:25-30的比例人工翻拌均匀。 流程三、润料、拌料:将配好的料,按原粮量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翻拌均匀,堆积4小时左右,使粮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糊化。 流程四、蒸馏糊化:将拌好的料用木锹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进行蒸馏糊化,待圆汽后蒸馏糊化1小时左右。 流程五、出甑摊凉:将蒸好的料用木锹铲出甑锅摊凉在干净的地面上,进行自然冷却,中途翻拌数次,至温度约25℃。 流程六、加曲、加水堆积:将冷却好的料按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与回茬糟,再加入1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流程七、入池发酵:将堆积好的酒醅入到池里,进行发酵,发酵周期一般为30天。发酵时要掌握温度的变化,前缓升:一般入池到6—7天温度升至25—32℃,酒醅发甜,说明发酵正常。中挺:从入池的第8天到20天,温度持续35℃左右。后缓落:温度逐渐下降,每天下降0.5℃为宜,出池时酒醅的温度应降至26—28℃,发酵好的酒醅应有不硬、不粘的感觉。 流程八、出池蒸酒:发酵好的酒醅出池装甑锅进行蒸馏,接酒时应依照酒花大小程度与白酒度数测量仪来判别酒头、原酒和酒尾,接酒接到35°左右。酒头、原酒和酒尾都分级分缸储存,一般储存6个月以上酒体成熟。

食用药用真菌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用药用真菌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选修课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专业 总学时:10 一、制定本试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2003级教学计划和《食用药用真菌学》的要求,为了达到食用药用真菌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制定此大纲。 二、食用药用真菌学实验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实验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课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食用药用真菌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对于学好食用药用真菌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本实验课的教学,加强学生对食用药用真菌学所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本实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食用药用真菌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3、通过本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实验的教学初步使学生能把食用药用真菌学的理论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 学时分配:本实验课课程学时为10学时。 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好预习实验报告。实验课上指导教师讲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实验步骤, 演示主要的实验方法、操作技能和技巧;指导训练学生独立 完成实验操作,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报告实验结果,分 析和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性质:实验内容一部分为验证性实验,一部分为应用性实验。五、实验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给学生评分,实验成绩占食用药用真菌学总成绩的30%。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 七、教材 《中国菇类栽培手册》(赵根楠等,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食用菌栽培学》(郑稚莺等,哈尔滨出版社,1995年) 八、主要编写人员 郭德军 2004年4月28日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课程作业 题目: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研究 年级:2009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老师:吕周洋 组员:吴蓉肖笑颖王婷王忠会徐继尧徐永新 2010年6月27日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1.白酒分类概述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1)酱香型: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酱香型白酒以国酒茅台为代表,又称茅型。 (2)清香型: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是: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协调的香气,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醇厚爽冽,尾净香长。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 (3)浓香型(大曲香型):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其主要成分以乙酯为主体。

几种常用污水处理主要工艺及优缺点比较

几种常用污水处理主要工艺及优缺点 比较 汉赢创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日

目录 第一章污水处理常见工艺 (1) 1.1概述 (1) 1.2污水处理工艺分类 (1) 1.2.1 物理法 (1) 1.2.2 化学法 (1) 1.2.3 物理化学法 (2) 1.2.4 生物法 (2) 第二章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比 (3) 2.1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业简介 (3) 2.1.1 氧化沟工艺 (3) 2.1.2 A/O法 (4) 2.1.3 SBR法 (7) 2.1.4 曝气生物滤池 (7) 2.1.5 MBR工艺 (8) 2.2各种工艺之比较 (9) 2.2.1 在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9) 2.2.2 占地面积与总池容 (10) 2.2.3 投资费用 (10) 2.2.4 运行成本及管理 (10) 2.2.5 出水水质 (10) 2.3结论 (10)

第一章污水处理常见工艺 1.1 概述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已相当成熟,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进及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已较少使用。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和出水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处理费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2 污水处理工艺分类 目前,污水处理行业,常用的工艺有以下几种: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 1.2.1 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 1.2.2 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微SS; (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好氧发酵工艺

好氧发酵工艺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好氧发酵工艺 一.工艺原理 好氧发酵是好氧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通过氧化、还原与合成,把一部分有机质氧化成无机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一部分有机质转化成微生物合成新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好氧发酵过程见图1。 图1 好氧发酵过程 二.工艺特点 好氧发酵的主要特点在于省地,省投资,省动力消耗,不产生废水和烟气,无异味,无需高压和锅炉,杜绝了安全隐患,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处理效果好。 产出物:生物肥(发酵肥)约元/kg 生物蛋白:约5~9元/kg 三.工艺过程控制 1.水分:发酵过程中水分的主要作用:(1)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2)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一般认为含水率50~60%为最佳条件。 当含水率低于40%时,微生物在水中提取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有机物分解缓慢; 当水分低于15%时,微生物活动几乎停止;

当含水率高于65%时,水就会充满物料颗粒间的间隙,堵塞空气通 S等中间产物,影响有道,发酵由好氧状态向厌氧转化,结果形成发臭的H 2 机物的降解效果。 2. 温度:温度可影响微生物生长、反应速率和水分脱除。高温分解较中温分解速度要快,且高温可将虫卵、病原菌、寄生虫等迅速彻底杀灭。一般认为高温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高于中温菌,高温菌的理想温度为50~60 o C。 3. pH值:由于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细菌和放线菌生长最适宜,所以发酵过程中的pH 应控制在6-8.一般情况下好氧发酵中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其pH能自动调节。在好氧发酵初期,由于酸性细菌的作用,物料产生有机酸,pH值可下降到左右,此时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随着pH逐渐上升,最高可达到左右。 4. 氧气:在好氧发酵过程中氧的供应是限制发酵速率的主要因素。如果氧气供应不充分或传递不均匀,一则会造成局部厌氧发酵,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臭味的主要原因,二则会延长发酵时间。相反,如果供氧量过多(如鼓风量过大或搅拌太多)就会使发酵的温度偏低,而使有机物转化为类腐殖质的过程不够充分。一般而言,氧气浓度不低于10%。 5. 泡沫: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内部会产生泡沫(如CO ),影响通气搅拌的正常 2 进行,使部分菌体粘附在罐盖或罐壁上而失去作用。可添加化学消泡剂:(1)天然油脂;(2)高碳醇、脂肪酸和酯类;(3)聚醚类;(4)硅酮类。

酿酒的工艺设计流程

酿酒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处理 浓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数酒厂使用多种谷物原料浓香型白酒混合酿酒的。以糯高粱为好,要求高粱籽粒饱满、成熟、干净、淀粉含量高。原料高粱要先进行粉碎。目的是使颗粒淀粉暴露出来,增加原料表面积,有利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和蒸煮糊化,糖化时增加与酶的接触,为糖化发酵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原料粉碎要适中,粉碎过粗,蒸煮糊化不易透彻,影响出酒;原料粉碎过细,酒醅容易发腻或起疙瘩,蒸馏时容易压汽,必然会加大填充料用量,影响酒的质量。 二·出窖 酒厂把酒醅及酒糟统称为糟。浓香型酒厂均采用经多次循环发酵的酒醅(母糟、老糟)进行配料,人们把这种糟称为“万年糟”。“千年老窖万年糟”这句话,充分说明浓香型白酒的质量与窖、糟有着密切关系。 三·配料、拌和 配料在固态白酒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的操作环节。配料时主要控制粮醅比和粮浓香型白酒糠比,蒸料后要控制粮曲比。配料首先要以甑和窖的容积为依据,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进行调整。配料要做到“稳、准、细、净”。对原料用量、配醅加糠的数量比例等要严格控制,并根据原料性质、气候条件进行必要的调节,尽量保证发酵的稳定。酿制浓香型酒,除了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外,也可添加其他的粮谷原料同时发酵。多种原料混合使用,充分利用了各种粮食资源,而且能给微生物提供全面的营养成分,原料中的有用成分经过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生多种副产物,使酒的香味、口味更为协调丰满。“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大麦冲”是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为了达到以窖养醅和以醅养窖,使每个窖池的理化特征和微生物区系相对稳定,可以采用“原出原入”的操作,某个窖取出的酒醅,经过配料蒸粮后仍返回原窖发酵,这样可使酒的风格保持稳定。出窖配料后,要进行润料。将所投的原料和酒醅拌匀并堆积lh左右,表面撒上一层稻壳,防止酒精的挥发损失。润料的目的是使生料预先吸收水分和酸度,促使淀粉膨化,有利蒸煮糊化。要注意拌和低翻快拌,防止挥发,也不能先把稻壳拌入原料粉中,这样会使粮粉进入稻壳内,影响糊化和发酵。 四·蒸酒蒸粮 “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说明白酒蒸馏相当重要。蒸馏之目的,一方面要使成熟酒醅中的酒精成分、香味物质等挥发、浓缩、提取出来;同时,通过蒸馏把杂质排除出去,得到所需的成品酒。 五·入窖 粮糟入窖前,先在窖底撒上l~1.5kg大曲粉,以促进生香。第一甑料入窖温度可以略高,每入完一甑料,就要踩紧踩平,造成厌氧条件。粮糟入窖完毕,撒上一层稻壳,再入面糟,扒平踩紧,即可封窖发酵。入窖时,注意窖内粮糟不得高出地面,加入面糟后,也不得高出地面50cm以上,并要严格控制入窖条件,包括入窖温度、酸度、水分和淀粉浓度。 六·封窖发酵 1.封窖粮糟、面糟入窖踩紧后,可在面糟表面覆盖4~6cm的封窖泥。封窖泥是用优质黄泥和它的窖皮泥踩柔和熟而成的。将泥抹平、抹光,以后每天清窖一次,因发酵酒醅下沉而使封窖泥出现裂缝,应及时抹严,直到定型不裂为止,再在泥上盖层塑料薄膜.膜上覆盖泥沙,以便隔浓香型白酒热保温,并防止窖泥干裂。封窖的目的是使酒醅与外界空气隔绝,造成厌氧条件,防止有害微生物的侵入,同时也避免了酵母菌在空气充足时大量消耗可发酵性糖,保证曲酒发酵正常进行。但封窖不严,跟窖不及时,若有窖顶漏气,则会引起酒醅发烧、霉变、生酸,还会使酒带上邪杂味。如不抹封窖泥而直接覆盖薄膜,虽然也能形成厌氧条件,但往往使酒带上烧臭味,成品酒的己酸乙酯含量因此而偏低,乳酸乙酯含量偏高,酒香气小;所以尽量采用泥封,窖顶中央应留一吹口,以利于发酵产生的CO2逸出。 2.发酵管理浓香型白酒发酵期间,首先要做好清窖,其次要注意发酵酒醅的温度变化情况,要加强

食用真菌在我国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食用真菌在我国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一、悠久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记述了关于菌类的栽培。在2000年前的史料中已有记载,《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有对获各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谈到"紫芝"可以像豆类在地里栽培。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6世纪贾思辨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唐代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则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种菌篇"还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南宋陈仁玉撰写了第一部《菌谱》,其中对侧耳作过"五台天花,亦甲群汇'的评述。还对浙江东南部十一种食用菌列述了名称,并对它们的风味、生长习性和出菇环境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一时期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知识进步很大。虽然这些办法比较原始,但它具体记载了我国食用菌科学知识的渊源,具备了为后来半人工栽培的雏形。这一阶段从技术上考虑,完全是靠食用菌的孢子漫天飞,天然生产,人们只是认识了现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抱子飞扬,天然生长"。这就是食用菌栽培业的诞生。 .我国食用菌半人工栽培,有规模的生产应始于元代,可以说是商品生产的开始。王桢撰写的《农书》详细记载了香菇伐树砍花的栽培法:"取向阴地,择其所宜木,枫楮栲等树伐倒,用斧碎砍成坎,以土覆压之经年树朽,以蕈砍锉,均布坎内,以蒿叶及土覆之,时用泔浇灌,越数时则以槌击树,谓之惊蕈。雨露之余,,天气蒸暖,则蕈生矣……采之讫,遗种在内,来岁仍复发"。至今,我国不少地方沿用其合理的部分。如选树、砍花、惊蕈等。这一时期的技术也逐渐成熟,如潘之恒于1500年完成的《广菌谱》,记载了鸡菌和其他40多种可食菌的生态和利用价值。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对前人记述的20多种有药用价值菌类的名称考证,对形态、栽培、采集方法和药用功效作了详细论述。始于1000多年前的木耳半人工栽培方法,在林区代木,以粥培菌者今日也常有出现。茯苓作为重要药用真菌,也是1000年前就在松根周围掘取菌块,切块就地下种栽培。800 年前在浙江西南部山区由吴三公创始砍花栽培香菇的方法,在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山区农民遂以伐木栽培香菇为专业积累了在林内选场、倒树、砍花接菌和击树惊蕈的经验。这一时期从技术上总结可以是"人工砍花,自然接种"。 二、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720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报道的所有种类。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

发酵工艺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发酵工艺学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1级) 第二章 1.比较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的优缺点。 固体培养优点:(1)酶活力高。(因为菌丝体密度大)(2)生产过程中无菌程度要求不是很严格。(3)对于固体培养,通常用于固体发酵,由于产物浓度大,易于分离,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分离成本。 缺点:(1)生产劳动强度较大,占地面积大,不宜自动化生产。(2)周期长。 (3)培养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较难。(4)生产过程中,由于无菌程度较低,其菌种菌类不纯。 液体培养优点:(1)生产效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2)生产过程中温度、溶氧、pH值等参数可以实现全面控制。(3)通常生产液体种子,整个生产周期较短。 缺点:(1)无菌程度要求高,相对生产设备投资较大。(2)对于某些种类的发酵,液体培养因投资大、生产密度大而难以实现。 2.说明菌种扩大培养的条件。 菌种扩大培养条件因不同的菌种差异是非常大的,通常是与菌种的性质有关的,也与后续的发酵工艺有关。但是,与发酵工艺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1.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因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差别是很大的,同一种微生物因不同的扩大培养过程(一级、二级)其培养基往往也有较大差异。通常,对于种子用的培养基,摇瓶与种子罐用的培养基也不相同,摇瓶要求培养基用的原材料精细,碳源浓度较低而且是用微生物较易利用的碳源;对于种子罐用培养基,要求使用接近大生产用的原材料,氮源浓度较高,有利于菌体的增殖。 2.温度种子扩大培养的温度,从试管到三角瓶到种子罐,其温度也应逐步调整,最后接近大生产的温度,目的在于使菌种逐渐适应。 需要指出的是: (1)许多微生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与最适发酵温度往往有差异的,例如:谷氨酸发酵,谷氨酸产生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而产物合成温度为32-34℃ (2)种子扩大培养的温度的选择,应该考虑的是菌体的快速增殖上,一方面可以缩短周期,另一方面有利于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 3.氧的供给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就是提供大量的强壮的菌体,因此在扩培过程要求菌体增殖速度越快越好,增殖期消耗的底物葡萄糖越少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讲,扩培过程中应提供足够的氧气,无论是厌氧发酵还是好氧发酵。 足够的溶氧取决于:搅拌转速、通气量、搅拌轴功率等 4.pH值菌种扩大培养的pH值很重要,直接影响到菌体的正常生长,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扩培选择的pH值是菌体的最适生长pH值,往往与发酵最适pH值不同。 (2)培养基灭菌后,通常其pH值要下降0.5——1.0个单位 3.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提供大量而新鲜的、具有较高活力的菌种。 目的是:a、缩短发酵周期,降低能耗、减少染菌的机会(空气过滤设备有效时间是有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