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未来

安全评价未来
安全评价未来

总在抱怨,报告质量不行,企业不管好坏评审通过就行,专家说马马虎虎总能挑出毛病,领导说没啥新意没啥重点可以通过。安评开展了5年左右了,为什么我们还没找到提高安全评价质量的方法?这里,我总结出了影响安全评价的几个根本性因素。

影响安全评价质量的第一个根本因素:安评公司的独立性!

正如我们所抱怨的,安全中介这里面存在腐败,这种腐败大家都知道,造就了一个结果:中介公司的业务受安监局严重影响,企业做评价只为报告通过不影响生产,继而项目收费很大比例落不到中介公司手里面。安评公司是做什么的呢?赚钱的!安全评价谁做的?安评公司做的!可是,安评公司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那部分钱,直接导致不可能招聘优秀的人员参与评价,导致不能在该项目上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这样下来,安全评价质量可想会受到多大影响。因为不独立,导致腐败严重,导致报告质量下降。

影响安全评价质量的第二个根本因素:安全评价人员!

众所周知,最早的一批安评人员,是通过省局安全培训,然后发一证书就可以写报告,直到安全评价人员考试的推出,并且第一批国家安全评价人员是

给一些有经验名声比较大的专家类认定的。看起来,这个考试是给安全评价人员一个提升质量的途径,却也造成安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多少人是一辈子没接触过安全,然后狂背书狂做题,然后通过考试?有多少人是只为看到现在安全火了,马上转行搞安全?当然安评考试是值得肯定的,至少给安全界输入不少其他领域人才。但是安评考试不该让挂靠如此流行,不该让安全评价成为考试评价。安评考试实质上增加了中介机构的运行成本,自然又影响到了中介机构对安全评价方面的投入,影响到了项目报告的质量。

安评考试还造成了一种不公平和不合理:申请资质要求的安全评价人员构成极度不合理,过度注重各专业的配合,忽视安全工程方面人才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说过,参与安全评价考试的非安全专业人才,一般都是5年经验以上,大部分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接触安全只是从安评考试开始,可以说安全工作经历极度缺乏,安全意识不会强过大三的安全工程学生。还有2002以前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极大部分是闲散人员(得不到重视,伤残的,常见啊,悲哀!)。这样造成什么结果?就是考过安评的,写报告的能力尚可忧啊,更何况做安全评价。有的说,安评简单,报告也简单,一个模板,修修改改,专家阅阅,然后

通过。这样理解的话,你的安全评价水平绝对不会是一流的,不过够混饭吃了。我们这里探讨安全评价的质量,非仅仅是报告,安全评价说到底是对企业安全状况的评估,帮助企业提高安全水平,达到本质安全。非安全专业人员,指只通过安评考试而实际安全工作经历不足一年的,从事安全评价的话,绝对会影响安全评价质量。这里,我们说说安全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本就为安全而生,学生进校门的第一件事肯定是了解什么是安全工程,然后是天天关注火灾爆炸比较那里死人多,从而在大学四年中,培养出一种至关重要只有真正的安全人才拥有的“安全意识”。这安全意识恰恰是速成的安全评价人员缺乏的,因为一种意识的形成需要时间,时间的积累。我们不要总说,安全工程应届毕业生,啥也不懂,啥也不会,不懂安全;不要把用来压低用工成本的用词真正说多了当成真,莫忘了大学四年他们都是在为成为一个安全工作人员而准备着。评价资质申报时,安全工程只占有一个名额,有的还属于可有可无地位,结果造就了安评公司忽视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要了一大堆专业人士去搞安全,结果忽视了真正的“专业人士”。安评考试的不公平,是对安全工程的实际工作经验要求过高,3年!有的说,还高啊,别的都5年!但是别忘了,安

全专业是4年+3年=7年,其他专业只是5年,且这5年水分大的吓人。申报资质安全专业人士要求低了,数量应该提升,而且安全应该可以替换其他专业才行。其他专业可以搞安全,但不足于替换安全工程专业人员,安全工程人员是可以替换其他专业人员的。

再说说非安全专业安评人员常犯的错误,往往从专业角度考虑安全问题,而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这是一个评价所需要的,但是不足量的安全专业人员参与,直接降低安全评价质量。非安全专业搞安全评价可以超过安全工程专业(至少在某一领域内),大概至少得2年,第一年熟悉安全,第二年深入研究才行。

安全评价人员是安全评价的直接参与者,目前存在的非持证上岗情况,可虑的不是其专业水平(毕竟没证不一定比有证的差),而是其专业责任心,没证不签字,承担责任低,造成马虎大意,造成不愿深入,从而直接导致评价难创新。

影响安全评价质量的第三个根本因素:企业的安全投入企业安全投入影响到:企业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目标规划、应急预案、演习演练、安全器材、安全设施、安全培训等等,这些是构成企业本质安全的关键。没有企业的安全投入,

就无所谓对安全评价质量的要求,造成只图报告通过,不管质量高低的情况。一旦企业的安全投入到位,会产生对安全中介机构的深刻影响。投入大了,自然要求回报,我要的就是安全,所以给我好好的评价吧!评价质量不佳,企业不满意不罢休,会增加中介的压力,促使安全评价质量的提升。

影响安全评价质量的第四个根本因素:缺乏长效畅通的交流机制巨人看的远,比巨人看的更远的是什么人?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或许他本身是侏儒!借鉴,然后同样可以创新!报告写了也好几年了,可实际上谁见过论坛上出现质量很高的报告可供下载。是真正的产权么?是真正的知识保护么?不是,只是把眼光局限了。君不见,各个评价公司都把自己的报告定为公司机密,禁止传播!

安监局那里的报告是最多的,也没见那些处长门组织些优秀的供专家、供中介公司去借鉴。评价交流大会,很多地方搞过,不长效,范围有限,交流内容有限,报告都不拿出来评点,效果不佳。在这里可以说,安监局不作为,没起到带头引导的作用,安全协会也同样犯错,没起到牵头的作用。评价报告的交流同样是可行的,例如让各公司专门抽出改写后(不

出现企业资料)的精品报告来供其他公司借鉴,相互如此,报告质量自然提高。

建立长效畅通的交流机制,是提高安全评价水平重要的一环。

影响安全评价质量的第五个根本因素:过程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提出,是借鉴其他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的,比较适合安全评价,虽然有缺点,但认真运行的话,会保证安全评价过程做到:规避风险,尽量降低机构的风险,至少不会出现报告做了,企业事故也出了,导致资质吊销;提高评价人员认真程度、细心程度,最大化保证安评人员都持证;评价报告不会出现低级错误,像错别字类的,像遗漏东西的,根本不应该犯,除非三级评审都是闭着眼睛干的。目前,估计也就效益好,做得比较大的中介,过程控制体系运行了,其他的,大多在那里放着呢,年底补签字吧!

下面浅谈解决办法:第一:推动安监局改变目前主导安全评价的格局,使得安全中介真正独立评价。这需要所以安全工作者一起努力,一起来呼吁。如果安监总局领导级能看到类此篇文章,安全人有幸!

第二:提升安全评价人员素质,三个小点:

1,企业尽量保证使用持证安评人做安评,实在不足的化,尽量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目前,尚有很多机构使用挂靠,这样不觉得是违背安监局的初衷么,额外加大运营成本,降低评价质量。规劝,目前以为资质到手,不必再找专职安评人员的那些老总,该改变观念了,君不见优秀的安评公司已经走在前面,将来的安评肯定是质量的竟争。合适的人才确实难找,我的建议是,人不足,大可重用安全工程人才,而非找个专业对口安全不足的人。虽然我也是安全工程毕业的,但绝对不是偏爱。我相信“用一个月时间,安全工程的人才绝对可以熟悉某一行业,而专业人士绝对不会熟悉安全。”

2,资质中,加大安全工程人才比例,并且可以使用安全工程做为通用专业,可以替换其他专业。

只有重视安全工程专业,才是真正重视安全,我不知道为什么国家局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从而重视不足,是不是因为都不是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原因呢?只有更多的安全工程人才,安全的基础才更牢靠,安全工程,是安全人才之本。

3,中介机构重视安评人待遇问题,在培养、继续教育和交流学习这些环节,给你的安评人最好的学

习机会,也给他们一个最大程度对公司忠诚的机会。

中介的老总不能总看到自己的钱包,也要适当让手下多喝点粥。

第三:出台政策,企业的安全投入规范化。

至今只有个别行业安全投入有具体要求(没记错的话是煤矿和烟花爆竹),其他行业,不具体,不详细,监督管理都不到位。《安全生产法》也这么久了,为什么配套跟不上?没有安全投入的保证,企业安全也只能是口头上文件上墙头上出现。责任不能归咎于企业,而是国家安全部门,没有去攻关这些难点,没有去尽职尽责。

第四:安监局和安全协会之类牵头建立有效长期交流机制这里,希望建立机制是以提升安全评价质量为目的,而非是为了那可怜的捞取中间费用。说着容易,做着难!

窃以为,目前情况下,安全评价公司间是可以建立交流机制的。一个省内的,关系比较好的,不妨报告共享,不断持续交流,通过协议,长期沟通,不断提高。一个省内,您说,有竟争,那好,跨省可以了吧!不要告诉我,你说细则不一样,我告诉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安全既然不分国界,又何分省界呢?

资料保密方面,已经说过,这里报告必须经过适当修改,不会泄漏企业信息。交流的中介机构切切诚信。

同样,安评人员之间也可以建立起来真正安评报告交流的qq群之类,此群要求严格些,不要那些只索取不贡现的(限制不是为了限制交流,因为不限制的话往往造成最后流产)我的群用完了,如果有人建群的话,记得联系我让我加。

第五:让中介机构的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真正运行起来持证人员充足的优秀中介,做好领头羊的角色,运行你的过程控制体系,再也不要让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评价报告的情况出现。那些甚至技术负责人都是挂靠的企业,即使不能真正运行体系,可以换个方法,换人不换职责,变相运行。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评价质量。

不重视安全评价质量的中介,不愿投入更大成本提高安全评价质量的中介,注定将被社会淘汰!

不重视提高安全素养的安全人,注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安全人,所以我们既然为安全而工作,不妨为安全恭现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五点对策中,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需要"安监局的关键改变”,让我们一起去呐喊,

去改变。

第二条、第四条和第五条,是中介机构即可做到的,中介机构的老总们,你们何时行动起来?

一家之言,错误疏漏难免,抛砖引玉!

为了安全更好的明天,为了安评质量真正提高,欢迎转贴,欢迎顶贴,欢迎讨论。转贴注明出自blue00712

安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

安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所谓安全评价就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判断事故发生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达到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并为其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评价类型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种。 我国安全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走过20多个年头,真正步入正轨应该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2002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将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安全评价不仅涉及自然科学,也涉及到管理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安全评价与生产技术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以及社会、人文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国外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大多数为定量、半定量方法,主要针对评价危险装置或单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国内的安全评价方法大多数为定性方法,只适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评价或评比。因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依据经验判断,不同类型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其可比性较差。因此,我国的安全评价方法的完善,还需要进一步

研究,如各类事故后果模型、事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事故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安全评价方法和不同行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等。 虽然,我国安全评价已经被纳入法律轨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也三令五申,要求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但是,综观我国安全评价工作,可谓步履维艰:除了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以外,其他诸如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则少有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不认识、不理解、不重视。 大多数企业领导人不理解安全评价到底是什么,认识不到安全评价的重要意义。在某些企业领导眼中,安全评价类似于乱收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评价不会像技术改造或者节能降耗那样,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还得支付中介机构的安全评价费用。所以,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对于安全评价不积极主动。 二、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虽然安全评价有法可依,但一些企业领导人法律意识淡薄,不依法进行安全评价;有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和行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完整版)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行业对照目录(20181107).doc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行业对照目录序号行业领域一级分类名称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生产、 1 经营带储存、使用)危化电子 位 地图录入 2 烟花爆竹储存烟花爆竹储存 3 非煤矿山非煤矿山 4人员密集场所单位人员密集场所 二级分类名称 所属市级行业管理部门 简称 (1)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2)危险化学品经营(带储存)单位 (3)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市安监局 -- -- (1)规模以上商业零售企业 市商务委 (2)规模以上餐饮企业 (3)商业商务楼宇(物业管理企业)市房管局 (4)商业商务楼宇(大型综合体内商贸流通 市商务委 领域企业) (4)星级饭店(标准待发布)市旅游局 (5)体育运动场馆市体育局 (6)文化娱乐场所市文广新局 (7) A 级旅游景区(标准待发布)市旅游局 (8)宗教活动场所市民宗局 (9)医院安全市卫计委 (10)养老院市民政局 (11)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市教育局 (12)客运车站市交委 (13)博物馆市文广新局 - 1 -

建筑施工项目(含轨道交通和(1)建筑施工项目 5 建筑施工项目(2)轨道交通施工项目 市政路桥) (3)市政路桥施工项目 (1)填埋场 6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转运站(3)焚烧厂(4)渣土消纳场 7 市政设施大型城市桥梁-- (1)冶金行业 (2)有色行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冶金、(3)建材行业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4)机械行业 织、烟草等规上工业企业)(5)轻工行业 (6)纺织行业 (7)烟草行业 9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含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道输油管线工程) (1)管道天然气企业 ( 2)压缩天然气企业(含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 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 / 储配站) 10 城镇燃气城镇燃气( 3)液化天然气(含液化天然气中转站、液化天然气气化站 / 瓶组站、液化天然气灌装站) ( 4)液化石油气企业(含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液化石油气灌装站、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液化石油气管道) 11 电网运营电网运营电网运营(含变电运行、变电检修、送电线路作业、配电线路作业等) 12 发电企业发电企业(含火电、水电)(1)火力发电企业 (2)水电站企业 市建委 市建委 市城管委 市经信委 - 2 -

电气工艺装置劳动安全预评价浅谈(2021)

电气工艺装置劳动安全预评价 浅谈(2021)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47

电气工艺装置劳动安全预评价浅谈(2021) 预评价一般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的,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因工艺装置、工艺流程还处在方案阶段,有关工艺装置电气设计资料就更为有限,评价起来缺乏具体内容,因此当前各评价单位对工艺装置电气的评价方法、程度也不一样。工艺装置是人员接触最多、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容易存在不安全隐患的危险源点。如何评价工艺装置电气安全,使之能为其后工程设计和监理提供依据,我们就评价工作中的体会谈以下两点:1)工艺对电气的要求能否满足; 2)电气危险因素的控制、防范措施有无,是否规范。 1生产工艺对电气的要求 1.1用电负荷对电源的要求 主要对照标准为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主要评价项目: 1)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受到破坏。 2)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防火、报警、通信、疏散等),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 3)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路供电(视企业规模、生产连续性)。 1.2用电设备对电压的要求 主要对照标准为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主要评价项目: 1)电压种类:交流/直流。 2)电压等级。 3)电能质量(电压偏差、无功补偿、谐波抑制、连续性等)。 1.3工艺对电气设备要求 主要评价项目: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与一般开放路段不同,公路隧道是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是交通运行 的瓶颈路段。当驾驶员在隧道运行影响范围内行驶时,由于隧道信息 诱导、照明通风、路面性能、交通环境、噪声和速度等条件的局限, 行车舒适度有所下降,运行风险有所增大,特别是长隧道,一旦发生 交通事故,通常具有易引发二次事故,救援处理难,经济损失和社会 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对隧道运行安全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对切实 提高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1承德地区高速公路隧道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承德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高速 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高潮期,随着“两环十射”高速公路路网的不断 完善,京承、承唐、承朝、承秦、承赤等高速相继通车。基于承德地 区以山岭重丘为主的地形地貌特点,隧道以能克服高差、降低坡度、 提高线形标准、缩短里程、节地环保等优势被广泛采用,高速公路隧 道已成为承德山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表1所示,承德地区 高速公路隧道通车里程已达87476m,占通车总里程的12%。其中特长 隧道2座,总长6245m;长隧道35座,总长60404m;中隧道14座, 总长9468m;短隧道40座,总长11358m。 2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环境复杂,影响安全的因素非常多,既有内部 因素(如隧道线形、路面抗滑性能等),又有外部因素(如气候条件、平均日交通量等),因此在建立隧道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 意遵循以下原则。 2.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影响因素中,有 些可以定量化,有些只能定性描述,但这些定性因素也对评价结果起

国内外安全评价现状

我国安全评价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与行业管理部门得高度重视。通过吸收、消化国外安全检查表与安全分析方法,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得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开始应用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等,有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检查表与事故树分析法应用到生产班组与操作岗位。此外,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得生产经营单位,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了安全评价,许多行业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安全检查表与安全评价标准。 为推动与促进安全评价方法在我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中得实践与应用,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分别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了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科研项目。 1987年原机械电子部首先提出了在机械行业内开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并于1988年1月1日颁布了第一个部颁安全评价标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1997年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修订版。该标准得颁布执行,标志着我国机械工业安全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得阶段,修订版则更贴近国家最新安全技术标准,覆盖面更宽,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更强,计分更趋合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分为两部分,一就是危险程度分级,通过对机械行业1000多家重点生产经营单位30余年事故统计分析结果,用18种设备(设施)及物品得拥有量来衡量生产经营单位固有得危险程度并作为划分危险等级得基础;二就是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包括综合管理评价、危险性评价、作业环境评价三个方面,主要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绩效,方法就是采用了以安全检查表为基础、打分赋值得评价方法。 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由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得“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技术研究”,将重大危险源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与现实危险性评价,后者就是在前者得基础上考虑各种控制因素,反映了人对控制事故发生与事故后

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一、安全评价程序 主要包括: 1.前期准备,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3.划分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具体程序如图4-l所示 1、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3、划分评价单元:在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4、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6、安全评价结论: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做出评价结论。 7、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况性总结,是评价对象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由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为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察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所用;是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二、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高度概括评价结果;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沦;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以及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安全状态等。

安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

编号:AQ-Lw-05630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安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afety assessment

安全评价的现状及对策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所谓安全评价就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判断事故发生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达到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并为其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评价类型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种。 我国安全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走过20多个年头,真正步入正轨应该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2002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将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安全评价不仅涉及自然科学,也涉及到管理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安全评价与生产技术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以及社会、人文和

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国外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大多数为定量、半定量方法,主要针对评价危险装置或单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国内的安全评价方法大多数为定性方法,只适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评价或评比。因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依据经验判断,不同类型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其可比性较差。因此,我国的安全评价方法的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各类事故后果模型、事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事故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安全评价方法和不同行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等。 虽然,我国安全评价已经被纳入法律轨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也三令五申,要求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但是,综观我国安全评价工作,可谓步履维艰:除了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以外,其他诸如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则少有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不认识、不理解、不重视。 大多数企业领导人不理解安全评价到底是什么,认识不到安全评价的重要意义。在某些企业领导眼中,安全评价类似于乱收费。

“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为了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要求。为将这一要求具体落实细化,形成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派员参加,专门成立了调研小组,在市统计局、科技局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指导配合下,对“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参照系(本文仅限于治安安全)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南京市“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和框架。一、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概念对一个城市而言,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而城市安全,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招商资源。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正是为了营造城市安全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参照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结合维护城市安全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概念应由三个基本概念组成: 1、城市所谓城市,《辞海》中规范的解释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对于城市本质和特征的最权威的提法,已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即:“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2、安全关于安全,就其本质而言,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人们最关心的看,莫过于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安全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安全,应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一切因素;而狭义上的安全,主要指治安方面的安全。因本调研主要集中于政法、综治工作“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目标、任务,故将此安全限定为治安安全,以便突出重点进行研究。 3、安全城市安全城市,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没有危险,市民不受威胁,生产、生活不出事故,群众普遍有安全感的城市。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的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利益关系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冲撞,许多新的犯罪诱因不断产生,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上升将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只要保障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控制力控制住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力,且破坏力的幅度控制在社会和群众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城市社会治安就是平稳的、安全的,即为安全城市。这是目前国际、国内犯罪学研究的共识。 4、全国最安全城市根据我国城市规模、行政等级的不同,城市间的可比差距加大。为科学、客观地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将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含本市)作为参照城市,即:在全国同等城市(副省级市)中,治安安全最好的城市就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最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文中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基本设想,系以统计学和统计分析实践中常用的五级量表为依据,将15个副省级城市的测评情况分为5个档次,凡综合评价为第一档次的,即为“全国最安全城市”。二、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全国最安全城市”和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国最安全城市”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们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或者说怎样才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则属于主观认识的范畴。所谓对“全国最安全城市”进行科学评价,就是要对评价范围进行科学界定,对评价标准进行科学确定,对评价方法进行科学选择,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设立“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警方登记的刑事案件数量作为衡量是否安全的主要指标,如日本主要依据警方报告的案件数,台湾地区主要依据暴力案件和盗窃案件的升幅,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依据报警案件数等等。以刑事案件立案数作为评价是否安全的主要指标,这虽然是世界通行做法,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安全评价的研究成果,如英国警务专家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七项评价

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网上作业1 一、单选题 1. (5分)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 )、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变等特点。 ? A. 长期性 ? B. 突发性 ? C. 整体性 ? D. 可控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MPDO表示()。 ? A. 基本工作日损失 ? B. 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 C. 最大财产损失

? D. 最大可能停工天数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HAZOP分析的整个过程可所分阶段不包括()。 ? A. 分析小组成员考察阶段 ? B. 危险分析的准备 ? C. 通过小组会议完成分析 ? D. 编制分析结果报告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5分)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安全补偿系数不包括()。 ? A. 工艺控制补偿系数 ? B. 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 C. 防火设施补偿系数 ? D. 消防措施补偿系数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存在能量、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危险有害物质的失控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并转换为事故的是()。 ? A. 基本原因 ? B. 直接原因 ? C. 间接原因 ? D. 根本原因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种类数为()。 ? A. 2 ? B. .3 ? C. 4 ? D. 5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某故障树割集有5个,分别为{X1,X2,X3},{X1,X2,X4},{X1,X4},{ X2,X4},{ X2,X3 },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数个数有()。 ? A. 2

涉路安全技术评价

重要涉路行为行政许可技术安全评价制度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涉路行为日趋普遍。根据《公路法》的有关规定,涉路行为是指在已有公路的建筑控制区内进行挖掘、占用、埋设管线、增设平面交叉道口、穿(跨)越设施等活动。 在正常营运的高速公路和开放交通的公路上进行涉路活动,不但会破坏原有的道路结构及配套设施,还会影响道路通行能力,而且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比如有的电信部门为了通讯建设需要,在未经公路路政部门许可下,大肆挖掘公路,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大肆破路建设管道,挖掘路肩、建平面交叉道口,有的造成路断桥毁,或公路明显的损坏,有的造成公路大面积隐性损害,这些行为对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 同时,确实为满足经济发展也有很多公共设施如:电力管线、加油加气站、输油煤气管线等由于规划或设计要求,需要下穿、上跨公路设施。这种情况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出现的,对公路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批准建设——可能会影响到公路设施的安全,甚至产生事故;不批准建设——对经济发展不利,不符合和谐发展的目标。 需求与实施影响之间的矛盾需要公路管理机构进行相应的行政审批工作,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保证公路设施的安全完好,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公路管理部门大都制定涉路工程的行政审批程序。但现行法律法规对许可条件规定比较宽泛,相关技术标准也缺少对涉路行为的技术规定。路政人员在办理具体许可手续时,面对纷繁的实际情况,有时难以判断是否应该给与许可。这就得借助专家的力量,进行技术评价。

在公路保护条例里对此进行了明确。 1.我国涉路行为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评价的实施办法不够完善,没有统一标准 在涉路行为日趋普遍的情况下,对涉路行为的安全评价结果成为行政许可的主要依据。然而,我国目前对于相关安全评价工作还没有比较统一的实施办法,技术标准不足,形成了各地市自行组织、自行聘请专家的局面,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被评价单位不认可评价结果,评价工作不规范的问题。 2)缺少对于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内容的具体规定 涉路行为涉及交通、电力、通讯、能源等各个部门,牵扯面甚广,形式多样。这造成了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如果对于每一项涉路行为均进行安全评价,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会影响到公路管理机构的正常工作,如何界定需要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涉路行为的标准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专题。同时,对于每一项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涉路行为应评价的内容,也是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问题。 3)缺少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实施程序的统一规定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程序进行统一规定,使很多申请人感觉无章可循,浪费了申请时间。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工作没有制定统一的实施办法,造成各地的工作方式不尽相同,对于这项工作的发展非常不利。 2.重要涉路行为的范围界定

单个城市天然气供应安全评价体系(新编版)

单个城市天然气供应安全评价 体系(新编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64

单个城市天然气供应安全评价体系(新编 版) 摘要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供气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国计民生,建立供气保障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认识供气影响因素,提升保障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资源供应、输配能力、市场地位、责任能力和应急管理五大方面,构建了含有l8个评价指标的城市天然气供应保障指标体系,并根据行业特点给出了各指标体系的定义,以评价城市能否得到足量、及时的天然气供应。将保障指标体系应用于国内某城市,选择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可知影响其供气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进一步可得到提高该城市供气保障安全的方向和措施。所建模型在分析影响城市供气安全不利因素,增强城市供气保障措施和安全系数上,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城市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城市天然气供应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国计民生,进行保障体系研究非常必要[1] 。天然气供应保障安全的内涵是指在正常工况下,目标市场能够足量、及时、经济地获取天然气;在事故工况下,政府、供应方和燃气企业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障天然气资源应急供应。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使产业链各环节的管理保持一个统筹兼顾的关系,实现产、运、销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以保障城市天然气供应安全[2] 。 1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指标体系 天然气供应保障涉及资源[3] 、输配、市场、责任和应急5大方面,通过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4-6] ,按照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层次性等原则从资源供应、输配能力、市场地位、责任能力和应急管理5个方面[7]

安全运行评价制度示范文本

安全运行评价制度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运行评价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安全评价目的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安全生产方针,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确保 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杜绝死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 0.5‰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0.5‰以下,为企业健康发展 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价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具有危险性作业工程的全过程。 三、被评价单位 1、汽车队 四、评价部门 总经办、安全生产科、综合科、车队

五、评价内容及标准 安全运输标准化标准共十六大项。 由公司安全生产科每月一次对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评价,要求公正、公平、公开,奖罚分明,并对安全评价的结果以文字形式下发各车辆。 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检查挂钩。隐患以“×”表示,默认权值为“1” 总评价计算公式: 初步评判√项目×权值*100%÷安全评价权评价总×权值=安全总全总评价值(用A表示)。 六、评价结论 1、评价结论采用五级制,即优(A≥90%);良(85%≤A<90%);中(80%≤A<85%);及格(70%≤A<80%);不及格(A<70%)。 2、如果在评价的月(季)期间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的

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1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1962年 年修订为 周期中的安全要求、安全工作项目都作了具体规定。我国于1990年10月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类似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22B的军用标准《系统安全隆通用大纲》(GJB900—1990)。MIL—STD—822系统安全标准从一开始实施,对世界安全和防火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迅速为日本、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引进使用。此后,系统安全工程方法陆续推广到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并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新的理论、方法体系,在当今安全

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系统安全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预测、预防事故的系统安全评价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安全评价的现实作用又促使许多国家政府、生产经营单位集团加强对安全评价的研究,开发自己的评价方法,对系统进行事先、事后的评价,分析、预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爆炸危 , 蒙德(Mond) 告 “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该法采用了一整套系统安全工程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使化工厂的安全性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并陆续开发了匹田法等评价方法。由于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安全评价已在现代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中占有优先的地位。 由于安全评价在减少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方面取得的巨大效益,许多国家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愿意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安全评价。美国原子能委员会1974年

发表的《核电站风险报告》就用了70人·a的工作量,耗资300万美元,相当于建造一座1000MW核电站投资的百分之一。据统计美国各公司共雇佣了3000名左右的风险专业评价和管理人员,美国、加拿大等国就有50余家专门进行安全评价的“安全评价咨询公司”,且业务繁忙。当前,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已将安全评价作为工厂设计和选址、系统设计、工艺过程、事故预防措施及制订应急计划的重要依据。 爆炸、 业公司106 成150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供应中心站发生爆炸,事故中约有490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另有900多人失踪,供应站内所有设施毁损殆尽;1988年英国北海石油平台因天然气压缩间发生大量泄漏而大爆炸,在平台上工作的230余名工作人员只有67人幸免于难,使英国北海油田减产12%;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一起甲基异氰酸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深受其害,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我国近年也曾发生过火灾、爆炸、毒物泄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

城市区域消防安全评估计算 1前言 0 1.1定义 0 1.2内外部结构 0 1.3评价目标分析 (1) 2参考规范与文件 (1) 3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2) 3.1城市公共消防设施 (2) 3.1.1消防站 (2) 3.1.2消防装备 (3) 3.1.3消防供水 (4) 3.1.4消防通信 (4) 3.2公共消防管理保障 (5) 3.2.1消防法制建设 (5) 3.2.2消防队伍建设 (6) 3.2.3消防经费投入 (7) 3.3.1媒体消防宣传 (7) 3.3.2消防教育 (8) 3.3.3消防培训 (8) 3.3.4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9) 3.4灭火救援 (9) 3.4.1灭火救援应急联动 (9)

3.4.2灭火救援预案 (10) 3.4.3灭火救援响应 (10) 3.5火灾预警防控 (11) 3.5.1火灾预警能力 (11) 3.5.2火灾防控水平 (12) 3.5.3公众消防安全感 (12) 4评价方法 (14) 4.1综合指数法 (14) 4.2指标评价基准 (14) 4.3评价说明 (17) 4.4风险等级的划分 (17)

1前言 1.1定义 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模式,是指在有关城市消防安全的理论指导下,由评价结构、功能、方法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种评价范式。 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模式有四个决定因素:评价理念、评价功能、评价规范与评价方法。 1.2内外部结构

1.3评价目标分析 从国家层面,开展城市消防安全评估,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监测全国城市公共消防安全水平。 (2)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3)为制订和调整消防工作政策提供依据。 从被评估城市的角度,通过开展城市消防安全评估,实现以下目标: (1)推进城市人民政府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2)掌握本城市消防安全工作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找准薄弱点和改进消防工作的着力点。 (3)为确定城市消防事业发展的近期目标提供依据。 2参考规范与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

电气安全风险评估

供用电安全风险评估 1、对企业从事电气管理员工、电气操作人员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管理人员:1)现有技术管理人员4人,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并取得 电气进网操作许可证,持证上岗 2)持有技师证、电气助工或工程师证 电气操作人员:1)现有电气操作人员39人,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并 取得电气进网操作许可证,持证上岗 2)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或技术培训,并考试 3)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中的规定 4)熟悉本岗位运行规程 分析:管理人员熟悉业务,电气操作人员综合评价能胜任本职工作2、对企业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进行分析评估 主接线:我公司有两条35KV进线电源------水化甲线和水化乙线,1台35KV自发电。水化甲线供35KV乙母排,水化乙线供35KV 甲母排;自发电热电3#供35KV乙母排。35KV甲母排和35KV乙母排之间有联络开关。 35KV甲母排下接2台离子膜整流变压器、1台35KV/6KV变压器、1台35KV/10KV主动力变压器(1#) 35KV乙母排下接2台隔整流变压器、1台35KV/6KV变压器、1台 35KV/10KV主动力变压器(2#)、一台离子膜整流变压器1#主动力变压器供10KV甲母排,2#主动力变压器供10KV乙母排,10 KV甲母排和10KV乙母排之间有联络开关 运行方式: 平时35KV水化甲线和水化乙线并列运行,如果水化甲线或水化乙线一路电源断电,35KV联络开关合上,保证另一个母排电源供电。 35KV/10KV主动力1#、2#变压器平时都运行,一旦任何一台变压器有问题,另一台变压器能将10KV所有负荷带起来(通过10KV 联络开关将10KV甲、乙母排连接起来。 分析:现有的电气主接线和运行方式,符合化工企业对电源的要求,动力主变中的一台、进线电源中的一路电源断电,利用母联开关都能保证重要符合的正常供电,从而保证了公司的安全运行。 3、对企业主要电气设备的健康运行状况及进行分析评估 公司主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如第二条中所述,当35KV或

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第22卷第3期2010年6月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Vol.22,No.3Jun.,2010 收稿日期:2010-05-08;修订日期:2010-06-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1031);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09CD022);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专项资助.作者简介:和春兰(1987-),女(白族),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管理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 究. *通讯作者. 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和春兰,饶辉,赵筱青 *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生态学及资源与环境科学等的热点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归纳法,阐述了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概括总结了中国目前常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提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工作流程。根据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利用3S 空间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等基础理论,逐步统一和完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分级标准,在对模型可信度与准确度评价的基础上,重视动态的评价、模拟及预警研究。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52(2010)03-0104-07 生态安全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鉴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对生态安全的关注程度倍增,国际上已把生态安全纳入一个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一样,在国家安全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态安全评价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宏观规划、政府决策的重要根据[1] 。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生态学及资源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而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与核心。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的生态安全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深入分析并总结了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对生态安全做更深入的研究,并完善学科体系。 1 概念识别 1.1 生态安全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正式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生态安全这一概念,目前对于生态安全(ecological security 或是environ-ment security )的理解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理解以1989年IASA 提出的定义为代表,即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全、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它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 反映[2] 。 1.2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虽然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安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各学者对生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来看,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风险、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具体如图1所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过多地强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忽视了和平与安全,且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是从人类需求的角度出发,在考虑人类安全与自然生态

国内外安全评价现状

我国安全评价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吸收、消化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开始应用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等,有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检查表和事故树分析法应用到生产班组和操作岗位。此外,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了安全评价,许多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安全检查表和安全评价标准。 为推动和促进安全评价方法在我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分别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了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科研项目。 1987年原机械电子部首先提出了在机械行业内开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并于1988年1月1日颁布了第一个部颁安全评价标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1997年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修订版。该标准的颁布执行,标志着我国机械工业安全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修订版则更贴近国家最新安全技术标准,覆盖面更宽,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计分更趋合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分为两部分,一是危险程度分级,通过对机械行业1000多家重点生产经营单位30余年事故统计分析结果,用18种设备(设施)及物品的拥有量来衡量生产经营单位固有的危险程度并作为划分危险等级的基础;二是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包括综合管理评价、危险性评价、作业环境评价三个方面,主要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绩效,方法是采用了以安全检查表为基础、打分赋值的评价方法。 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由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技术研究”,将重大危险源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和现实危险性评价,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考虑各种控制因素,反映了人对控制事故发生和事故后果扩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固有危险性评价主要反映物质的固有特性、危险物质生产过程的特点和危险单元内、外部环境状况,分为事故易发性评价和事故严重度评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城市生态安全定量评价 ——以山西省五个地市为例 学生李宏静指导教师马义娟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与自然三个亚系统构成的复合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探讨三个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可以给人类以信息反馈并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对于当前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节约型生态城市至关重要。本文从近年来提出的城市生态安全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并参考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制定了45个具体指标,定量对山西省五个地市——太原、阳泉、运城、长治、大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客观评价,以期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单凭感官所带来的影响。所用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在同一时间段内对这五个城市进行横向比较,最终结果表明,其生态安全指数排序为:太原、长治、阳泉、运城、大同。 关键词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引言 城市在地球上出现至今已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人们对城市的研究也由来已久,然而以往仅限于对城市的起源、空间结构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将生态学的方法应用于城市系统研究到现在也不过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其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生存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话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一个人、景、物融为一体,生产和生活相辅相成的新陈代谢体,是在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和经济两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1]。这种观点表明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研究时需全面考虑城市内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核心的人,既可改造自然使其顺应人类的需要,同时又受自然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其生存环境是城市地域内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和,是有关城市居民的一切方面,包括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心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全面研究城市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可以发挥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在更高层次上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探讨城市发展的多功能协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当前国际社会对生态城市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因此运用多因素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可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该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并为城市规划、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生态管理提供依据。以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多注重某一城市的现状评价,而对同一地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同时为了避免单一指标在评价中不够全面,本文根据省统计局的现有资料并结合限制因素制定了45个具体评价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法剔除不必要的指标,力求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三结合,对位于黄土高原上的五座城市给以定量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