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谱 钢琴伴奏谱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谱 钢琴伴奏谱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谱 钢琴伴奏谱

浅析艺术歌曲《两地曲》

浅析艺术歌曲《两地曲》 发表时间:2019-08-13T16:27:05.90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6期作者:孟晓宵[导读] 从演唱和分析的角度探究其相思情感在音乐中的呈示、发展和变化,并结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其对立统一的关系,适当地在演唱过程中把握情感表达和音乐处理,以成功地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摘要:艺术歌曲《两地曲》近几年备受声乐演唱者的青睐。这首柔情浪漫的爱情歌曲,以诗情画意的歌词和含蓄奔放的音乐,通过钢琴伴 奏的补充映衬,展现出“南北两地景不同,天各一方情相思”的画面,让人对美好爱情充满希望和向往,是一首精美之作。下面从演唱和分析的角度探究其相思情感在音乐中的呈示、发展和变化,并结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其对立统一的关系,适当地在演唱过程中把握情感表达和音乐处理,以成功地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关键词:情感;演唱;艺术歌曲;伴奏织体 《两地曲》是一首柔情浪漫的爱情歌曲,描绘的是一位边防战士和恋人的两地情思。诗情画意的歌词通过含蓄奔放的音乐,并融合钢琴伴奏的补充映衬,展现出“南北两地景不同,天各一方情相思”的画面。 一、歌曲的演唱分析 歌曲情感的表达主要通过相思主题的陈述、发展变化和补充段落的升华完成的。因此,在情感表达中“虽天各一方,但充满希望”的两地情思,和演唱中抒情浪漫、含蓄奔放的变化情绪的结合是成功表达这首歌曲的关键所在。 首句借景抒情,演唱时应将情绪和音量适中处理,特别是在“南疆”“绿棕”之时,要结合音程的跳进形成“天各一方”的落差感,同时要在两个小节一换气的基础上保持音乐的连贯性。第二句以衬词“啊”开始,是首句的变化重复,经过级进上行的旋律,将相思情感引入一个小高潮,演唱时情绪较为激动,在首句mf 力度的基础上增加气息并发展到f,紧接着在演唱“我的知音,我的姑娘”之时,又回到原来的力度,情感由呼唤转为思恋。 感情基调也随着旋律的上下迂回前进变得心潮澎湃、波浪起伏。歌曲速度的提高以及每个乐句后半拍的弱起和流动的三连音伴奏,将主人公对“北国姑娘”时时刻刻的思恋映入眼帘。两个乐句都是借景抒情的排比句式,音乐情绪是递进发展的关系。首句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峰回路转。开始音区较低,情绪内敛,继而旋律走高,情绪趋于激荡。” 第二句先扬后抑,前半乐句在高音区将乐句拉宽,在钢琴伴奏柱式和弦的映衬下,使奔放而又激情的音乐情绪开始显现出来,后半乐句句式的扩充、原调的转回以及低音区的跌入,将所有的情绪沉浸在梦想之中,并为高潮的到来做好铺垫。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保持两个乐句情感递进关系的同时,又要体现两个乐句不同的抑扬情绪。在演唱“温柔的目光”和“为你歌唱”的时候应注意上波音的运用,使音色在激动的情绪中仍保持那份思恋中的柔美。尾句“梦乡”“飞翔”之时,建议使用含蓄、飘逸的音色与前面激动的情绪产生对比,从而凸显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歌曲的结构分析 歌词句式和曲式结构作曲家对歌词的修改,使歌曲在曲式结构方面,由简单的一段曲式变化为具有鲜明对比的两段曲式。首段根据方整性歌词创作的平行乐段,在第二段中就变化成为对比性扩展乐段。同时,为了结合歌词感情的处理和乐思的发展与总结,曲作家还将第二段的结束句变化重复一次,把音乐推向高潮,从曲式结构上作为整首歌曲的总结性结尾。 歌词的句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影响到了歌曲的旋律和调性的设计。f小调。音乐动机是在弱拍弱位上由属音、导音和主音构成的三连音和一个三拍之长的主音构成,既充满了一种不稳定的内在动力,又有一种幽深的难言之隐,这种结构的动机也是歌曲中少见的。曲作家开门见山,将整个动机式节奏型贯穿于第一乐段,结合歌词中具有浪漫和诗意的描写,使音乐形象瞬时浮现眼帘。第二乐段调性转入平行大调降A调上,使旋律与旋律产生鲜明的对比。 三、演唱技巧 在音域方面,高音区转入中低音区的迂回绕唱,结合歌词中“甜蜜的梦乡”将思绪引入无限遐想之中。结尾的补充部分是第二乐段乐思的发展和总结,但情绪更为激动,其f小调的主音经过由低到高的八度大跳和连续的五度、四度进行,并结合第二乐段的部分旋律材料,用大小调交替的形式,将高潮推向一个华丽的降b2上,经过三拍的长音和解决后结束在主音上,仿佛音乐动机中两地分离的落差感,经过思恋、幻想之后将情感汇聚在一起形成奔腾的激流,为爱情呼唤、呐喊。结语 艺术歌曲《两地曲》无论在调性、结构还是速度、力度等都充满对比和统一的关系。歌曲虽然短小,但却精致,以“虽两地分离,但不离不弃的爱情”为主线,经过倾诉、想象、向往等情感变化过程,最终又充满希望和力量,正是对当今社会真爱的讴歌和赞扬。因此,结合相思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变化去适当地安排情感处理和音色布局,是成功地完成二度创作的关键所在。《两地曲》是朱良镇先生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构思巧妙、精致,无论是旋律的安排和伴奏的安排上有很强的层次感和逻辑性,与歌词紧密结合,旋律的发展层层相扣,伴奏织体紧紧围绕着人声及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只有用十分有控制的歌唱呼吸来控制好声音的收放,才能将歌曲的三个层次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参考文献:

梁祝钢琴小提琴协奏

梁祝钢琴小提琴协奏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用奏鸣曲式写成,结构如下图: (一)呈示部 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二)展开部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F徵调,4/4拍子)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楼台会 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哭灵控诉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化蝶 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在求学期间,在1958年冬,他与何占豪合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何占豪,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近几十年时,他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同时,他还为世界乐坛培养和推荐了一大批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年轻艺术家。实为“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奖学后进”的中国音乐大师。 2 题材: 题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 3 曲式分析: 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3.1 呈示部 3.1.1 引子 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3.1.2 主部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1.3 连接部与副部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3.1.4 结束部 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3.2 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

梁祝钢琴小提琴协奏

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用奏鸣曲式写成,结构如下图: (一)呈示部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 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 一次后,乐曲转入 A 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 E 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二)展开部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F徵调,4/4拍子)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 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楼台会 B 徵调、 4/4 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哭灵控诉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 .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 .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 .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 (三)再现部 --化蝶 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 教学方法 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电教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梁祝》片段。(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 2 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 (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 (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 1 、引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音乐学院“毕业设计”-《两地曲》

学号 2014217440
音乐学院毕业设计
( 2018 届)
设 必选作品:
计 内
自选作品:
容 节目设计:
专 业 名 称:
作 者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两地曲》
《请你别忘了我》
歌剧片段《再别康桥》
音乐学
周文强
李晓娟
职称 讲 师
2018年5月20日
二 0 一七年十二月制

目录
1.毕业设计诚信声明 2.毕业设计内容审批表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4.毕业设计节目策划方案 5.致谢 6.毕业设计指导情况登记表 7.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审表 8.毕业设计答辩记录表
附:毕业设计专场演出实况声像资料

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诚信声明
声明:本人严格按照《音乐学院 2018 届毕业设计实施细则》执行; 必选作品属《音乐学院毕业设计必选作品目录》中的曲目;自选作品符 合学院教学大纲的规定;节目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的过 程中导师的耐心指导,自己精心设计,认真排练,其中的参考、模仿在 所难免,但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策划方案中对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公开出版物均进行了明确地标注。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由本人承担。
设计者签名: 2018 年 5 月 20 日

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审批表
设计类别 声 乐
导师姓名
李晓娟
职称
讲师
学历
学生姓名 选项 必选作品
周文强
专业
作品、节目名称
《两地曲》
自选作品
《请你别忘了我》
节目设计 指导教师意见:
《再别康桥》
音乐学
班级
词、曲作者 词: 王森 朱良镇 曲: 朱良镇 词:(意)E.库尔蒂斯 曲:(意)E.库尔蒂斯 词: 徐志摩 曲:周雪石
研究生 音乐学 142 表演形式
独唱
独唱 歌剧片段表演
教研室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学院审核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院部(章): 年月日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欣赏提纲标准版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欣赏提纲 人文系 2011级公管(3)班胡旋宇学号:05 1.作者和作品的的时代背景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在求学期间,在1958年冬,他与何占豪合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何占豪,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近几十年时,他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同时,他还为世界乐坛培养和推荐了一大批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年轻艺术家。实为“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奖学后进”的中国音乐大师。 1958年秋,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一年级小提琴专业的何占豪、俞丽拿等同学组建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并商议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以响应学院党委提出的“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号召。 当时,在选材方面同学们意见不一,于是定下三个题材征求院党委书记孟波的意见。孟波决定“在越剧《梁祝》音调基础上创作”后,何占豪一鼓作气把越剧《梁祝》中的几段唱腔音乐连接起来,用小提琴实验演奏。由于他只是小提琴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从未学过作曲。于是他向作曲教授丁善德“求援”。丁教授把作曲系的高材生陈钢介绍给何占豪。从此,陈钢和何占豪“联姻”,与“蝴蝶”同时成对高飞。 《梁祝》在向国庆10周年献礼时独领风骚,声誉鹊起。而孟波为扶持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何占豪、陈钢进入创作阶段时分别发动院、系的专家给予具体的艺术指导:丁善德对陈钢进行“单独的曲式辅导”,并一次次地审读《梁祝》的每一个乐段,提出修改意见;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小提琴家赵志华、陈又新向实验小组同学介绍各种小提琴演奏技法,为他们提供艺术示范;国乐家卫仲乐开设讲座,向其小组同学讲解民族乐器的各种演奏技巧,帮学生们实现小提琴演奏的“洋为中用”。当陈钢、何占豪决定将二胡的指法写进协奏曲时,有人认为,“用两条弦演奏不能发挥小提琴功能”“把二胡的滑指用到小提琴上去,是破坏小提琴的演奏法则”。两位学生犹豫了,于是系党支部书记刘品组织全系专家展开论证,最终为两位学生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实践与理论依据。 2.作品的创作个性 协奏曲为单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包括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从这里可看出,作者是遵循了欧洲古典音乐中协奏曲的曲式结构类型来完成作品的。但是作者又对结构进行另外创新,即采用了叙事的手法来陈述音乐的进行与发展。音乐的进行与发展就像一部完整的故事一样,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详细的讲述一遍。因此,在《梁祝》总谱中可看到作者在每一段故事的开始处的乐谱上均有一些提示内容的语言。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同窗三年美好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一分钟开始进

铃儿响叮当简谱歌谱

铃儿响叮当简谱歌谱 圣诞节里《铃儿响叮当》那轻松欢快的旋律在空中飘荡,你是否想知道它的简谱是怎样的呢?为此为大家推荐了一些铃儿响叮当简谱歌谱图片,欢迎大家参阅。 铃儿响叮当简谱图片欣赏演唱:小蓓蕾组合 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 快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 马儿铃声响叮当令人精神多欢畅 我们今晚滑雪真快乐把滑雪歌儿唱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白雪遍地趁这少年好时光 带上亲爱的朋友把滑雪歌儿唱 有一匹栗色马它日行千里长 我们把它套在雪橇上就飞奔向前方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 快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 马儿铃声响叮当令人精神多欢畅 我们今晚滑雪真快乐把滑雪歌儿唱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白雪遍地趁这少年好时光 带上亲爱的朋友把滑雪歌儿唱 有一匹栗色马它日行千里长 我们把它套在雪橇上就飞奔向前方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铃儿响叮当英文歌词完整版Dashing through the snow In a one- horse open sleigh Over the fields we go Laughing all the way Bells on bobtails ring

Making spirits bright What fun it is to ride and sing A sleighing song tonight OH,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Jingle bells,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what fun it is to ride In a one-horse open sleigh A day or two ago I thought I take a ride And soon Miss Fanny Bright was seated by my side The horse was lean and lank Misfortune seemed his lot He's got into a drifted bank And we, we got upsot OH,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what fun it is to ride

铃儿响叮当钢琴谱

铃儿响叮当钢琴谱 《铃儿响叮当》(经典歌曲)作者介绍Jingle Bells的词曲作者詹姆斯·罗德·皮尔彭特(James Lord Pierpont,25 April 1805 - 5 August 1886)毕业于耶鲁大学,他遵照祖父的意愿,做了一名教师。 由于他对学生总是慈祥宽容而缺乏严厉,保守的教育界就把他挤走了。 皮尔彭特又当了律师,他渴望用自己的努力来维护法律的公正,他不屑于当时美国律师界流行的“谁有钱就为谁服务的原则,看到好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总是不计报酬地为之奔忙,而如果当事人是恶棍,即使酬金丰厚,他也不予理睬。 其他律师对于皮尔彭特这样的做法,自然是无法容忍的,很快,他只好又离开了律师的职位,做了一名推销纺织品的商人。 可是,在竞争残酷的生意场上,他总是因为心地仁慈而使对手获利、让自己吃亏。 最后,他只好又当了牧师,想引导人们的心灵走向善良。 然而,由于他极力支持禁酒和反对奴隶制而得罪了教区信徒,只好被迫辞职。 每当圣诞节里《铃儿响叮当》那轻松欢快的旋律在空中飘荡时,人们总能想起他。 皮尔彭特或许没有想到,他一生中偶尔为之的一部作品居然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与他个人的人生遭遇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其实,皮尔彭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人生中的许多失意而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他始终坚信生活是美好的。 他没有消极颓废,更没有放任自流,尽管他在许多领域都被那些品行低劣的人排挤得无法容身,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人生理想就失去了价值和光彩。 生活也许会让心怀美好理想的人遭受磨难,但生活绝对不会抛弃美好的心灵,生活也总是喜欢美好的事物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心灵美好的人才能谱写出如此优美动听的歌曲,穿越漫漫时空,洗涤着我们的灵魂,震撼着我们的心房。 与之前所有人的共识不同,约翰·皮尔彭特并不是这首曲子的作者,并且也没有很坎坷的经历。 现有的故事是来自Robert Flughum的"It Was on Fire When I Lay Down on It"(2006年出版),但该故事面世伊始就遭到了强烈的抨击——因为作者为了达到感人的效果而不惜歪曲历史,将约翰·皮尔彭特先生写成一个失败者(相关资料见附录)。 事实上,皮尔彭特先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与声名远播的教育家(参见维基百科),只有他晚年的生活不甚如意。 故事里写他早年就穷困潦倒,这不符合史实——1821年时他就因在Boston's English Classical School建立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而受到全国的关注,同时他也并非耶鲁大学毕业——先在巴尔的摩读书,后来到了哈佛。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歌谱为高清矢量文件)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描写了秀丽的江南景色。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抗婚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赏析教学内容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所体现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 E17研学小组 (组员:冯明坤陈星宇陈燕梅温雨欣王诗敏) 一、课题背景介绍 众所周知,小提琴是一种西洋乐器,但如果你认为,这种乐器演奏不出我们中国的“风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从上世纪开始,中国的音乐家们就在不懈努力地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提琴乐曲,而这些曲目大都改编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经过作曲家的加工、润色,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与西洋小提琴演奏的特点,创造出许多中国小提琴名篇。然而,这其中的代表作当属《梁祝》。1959年,当时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学生何占豪、陈钢、俞丽拿等人成立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他们立志要将小提琴演奏出“中国特色”。当时也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创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当时由于受意识形态“左”的思想影响,作为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何占豪在向学院党委征求创作主题时,给了学院这样三个主题供选择:“1、全民皆兵;2、大炼钢铁;3、梁祝”,其实,何占豪早就已经默认了前两个主题,第三个只是凑数。而当上海音乐学院时任党委书记孟波在看到意向书后,毫不犹豫地在“3”的后面打了一个钩。于是,在学生们努力以及孟波的支持下,“蝴蝶”终于破茧而出了。据当时作品首演会上担任独奏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回忆,当《梁祝》演奏完毕后,音乐厅内掌声持久不断,许多观众热泪盈眶,已经退到后台的俞丽拿和乐队指挥见此情形,不知如何应对观众的热情,由于这只是一次作品的首演会,没有准备“返场”曲目,所以只好将《梁祝》再次演奏一遍。 毫无疑问,《梁祝》是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将从对乐曲的鉴赏开始,研究《梁祝》所体现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 二、乐曲鉴赏 第1部分:梁祝相见 乐曲以竖琴、长笛拉开序幕,将人引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仙境,随后由双簧管带动起全乐队的齐奏,节奏舒缓、温柔,为后面所要讲述的这样一个千古爱情故事营造氛围。 接着,小提琴开始独奏,旋律婉转而悠扬,象征着祝英台的女性形象。小提琴在此处巧用中国民族乐器的“滑弦”技巧。随后,小提琴降低一个八度演奏,意在表达梁山伯作为男子的阳刚、书生之气。接着,小提琴又回到高八度的主旋律上,象征着梁、祝二人初次见面时相互欣赏、惺惺相惜。跟着,全乐队一起重奏一次主旋律,表达了对这份纯洁爱情的歌颂。乐队齐奏完毕后,小提琴走出了时低时高的旋律,象征着祝英台忐忑不安的心情——是否要把自己是女儿身的事实告诉梁山伯呢?如果不坦白便无法向梁山伯说明自己的爱慕之意,可又说不出口。 第2部分:同窗生活 乐曲进行到这里,在长笛的引导下,乐队和小提琴先后奏出欢快而活泼的旋律,象征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学堂里的欢乐生活,同学们每天一起读书、写字、游戏,还一起对付老师,生活相当快乐。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独奏谱 完整乐谱

小提琴独奏谱

抒情的慢中板 (Adagio cantabile) q = 50 梁山伯与祝英台 何占豪、陈刚曲 q = 54 A tempo 44 24 44 44 ppp (长笛) p Cadenza ad lib. dolce poco rit. mp (双簧管) dolce mf p rit. 1 mp 1 4 2 2 2 4 3 2 3 3 4 A 1 4 2 mf 3 2 1 1 1 3 2 1 3 3 4 1 1 4 1 1 mf 2 1 2 2 3 4 2 2 4 G 2 2 4 3 2 D 3 32 3 4 1421 G 2

Poco più mosso String. A tempo 2 3 2 1 1 1 3 2 1 3 3 4 2 1 4 1 1 (双簧管) p (长笛) 3 mf 3 3 2 2 3 3 cresc.4 3 dim.e rit. 3 2 p 4 1 rit. 2 3333 2f 22 4 3 2 2 2 1 5 (乐队) 2 3 2 1 1 1 3 2 1 33 4 1 1 4 11 (长笛) mp (大管)(圆号) Cadenza ad lib. 2 mp 1 1 1 1 3 3 1 31 31 31 21 16 3

活泼的小快板 (Allegro) q = 150 24 24 343 2 1 4 2 1 2 6 6 1 rit. 2 2 8 mf 3 1 2 2 2 3 4 2 2 2 3 4 2 (乐队) 1 1 3 4 2 3 23 4 2 2 3 4 3 2 3 mf 1 2 3 1 1 3 1 3 3 2 4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的旋律,给无数人带来了不只是听觉的冲击,还有心灵的震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这样的作品。《梁祝》是将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高度浓缩为“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逼嫁”、“楼台会”“、投坟”“、化蝶”等七个主要情节,全面展示了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听众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乐曲在一段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下正式拉开了序幕,继而以悠扬婉转长笛承接,吹奏出如鸟鸣般优美动人的华彩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抒情乐音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草桥之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背景画面。当沉醉于这片婉转悠扬的旋律之中,我们不难想象此时年轻的祝英台已换上朴素的男装,告别父母后带着银心,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前往书院的道路。途中,面对如此美景,从未出过远门的英台觉得周围的一切是那么新奇、美好,她那快乐的心情不言而喻。画面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 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在这个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此时的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开始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之后多重弦乐的音色响起,描绘出了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想必是学子们纷纷踏入了书院中。此时书院里生气勃勃,一片好不热闹的场面,你看,他们正谈笑风生,在浩瀚的古文世界里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不时有几个同学因为坚持己见而与其他人争得面红耳赤。小提琴的音色此时变得异常高亢,应是身为大家闺秀的英台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刚开始有些惊慌失措,但经过短暂地调整适应后,迅速被这群男同学的热情感染了,俨然忘记了自己的女儿身,兴奋地来回穿梭于同学之间,与大家攀谈得不亦乐乎。在这里她更深入地认识了山伯,他是那么才华横溢、幽默风趣,以致她那颗天真纯洁的心灵开始被打动。在接下来与他朝夕相对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让人难忘的,她对他的爱恋之情也正与日俱增。在这一部分里,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应答,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完整版)《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鉴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一九五九年,并于同年在上海初演,《梁祝》是著名音乐家何占豪先生与陈刚先生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中国音乐史上成功地将西洋乐器与本土文化结合的一个里程碑,它将低回婉转的小提琴协奏和缠绵悱恻的历史传说故事相融合,综合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淋漓的展示了一部柔美又激昂的乐章。 乐曲一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谓煞费苦心。何占豪先生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这个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

律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而这部分最后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突然,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以及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音乐进入展开部,这段旋律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原剧中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音乐中铜管乐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紧接着独奏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而达到了矛盾冲突的高潮。 此刻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开始“一问一答”。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歌谱为高清矢量文件)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描写了秀丽的江南景色。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

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抗婚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 音乐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歌曲《太阳的儿子》

歌曲《太阳的儿子》的创作与分析 摘要: 作为当代著名的作曲家,朱良镇创作了数量丰富艺术价值极高的优秀艺术作品。他的作品以真挚赤诚的民族情感,悠扬美妙的旋律伴奏,和构思精巧的曲式歌词,充分地表达了作曲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朱良镇在其漫长的音乐生涯中,以紧密联系时代的作曲理念,不断地吸收优秀的音乐素材,创作出体裁规范、内涵丰富、节奏优美、格调高雅的艺术歌曲。本文以《太阳的儿子》作为研究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的实例,深入探究歌曲的歌词艺术、钢琴伴奏、旋律,直观清晰的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使演唱者能准确把握作曲家的创作观,更好的理解歌曲内涵和演绎作品,为积极地进行艺术歌曲的创作演绎和深入地开展声乐演唱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字:朱良镇;《太阳的儿子》;创作分析;演唱分析 Abstract As a famous contemporary composers, Zhu Liangzhen created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works of art, a lot of songs has been into every professional music college vocal music teaching material, representative works include: "two song" son of the sun "the return of starlight" dream of the huangpu river, the motherland I deeply love you, "about the life" and so on. His unique style of art song, a beautiful melody, with strong feelings, has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Zhu Liangzhen in his long career as a music, with close relation of the era of composing concept, constantly absorbing excellent music material, created a genre, connotation is rich, rhythm and beautiful, elegant style of art song. In this paper, the son of the sun as the research Zhu Liangzhen art song creation of instances, further to explore the lyrics of the song art, piano accompaniment, melody, intuitive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oser's creation intention, make the singer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composer's literary view,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ong and deductive works, thus to create a second successfully, sum up experience for beginners, guiding learning, in order to prosperity of China's contemporary art song creation, performance, theor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